王君文本特质思考

时间:2019-05-12 23:29: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君文本特质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君文本特质思考》。

第一篇:王君文本特质思考

王君:文本特质思考

2012-04-07 21:34:06| 分类: 语文教学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文本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依托和凭借。甚至可以这么说,文本是语文教学的第一生产力。研究文本是研究语文教学的第一步。但从语文教学研究现状来看,文本研究虽然不乏热闹,但因为对“文本特质”的研究还比较滞后,从而导致文本研究的许多成果还不能够真正地服务于教学一线。

什么是文本特质?我们把它定义为:一个文本所具有的区别于其它文本的标志性属性。文本特质决定了该文本在课程内容、教学内容以及在教材内容中的特殊位置,也就决定了围绕该文本采取的独有的教学策略。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除了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简单文体分类外,基于“文本特质”的研究严重缺失。

对文本特质的研究一般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探究该文本(该类文本)区别于其它文本(其它类文本)在教材中的“特殊”作用,进一步思考它在整个语文课程中的“独特”的价值定位,从而在宏观上确定使用该文本的有效策略,从整体上有效地提升教材的使用效率。二是文本解读。准确的创新的文本解读是形成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出发点。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多彩多姿而又扎实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才可能真正生成。

忽视文本特质的教材研究,往往呈现出“大而化之”的泛化倾向。第一,以教材开发为目的的政府行为是自上而下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但因为从大处着力,这导致宏观的文本开发和微观的一线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选择脱节。教材对文本特质提示不够,使教师对文本的丰富多彩缺乏甄别能力,文本功能使用角度雷同,区分度太小,这是导致语文教学效果“少、慢、差、费”的原因之一。第二,教材中文本特质区分模糊,导致教师在文本解读上人云亦云共性上探讨多,个性研究少。对文本特质的把握决定着文本解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设计的质量。

现阶段的文本特质研究有两个遗憾:一是高层视野——大学教授和教研员们投入精力多影响大,但基层教师卓有成就的“田野研究”相对较少。二是对单个文本的研究多,对相同类型的文本规律性特质研究不够。这导致的后果是:研究成果不能有效地为一线教师所用,文本特质研究成为了唯美的“踩高跷”行为,好看不好用,不能大范围地产生效能。

(二)在现阶段,区分文本特质并且做出有效分类最有创见的是王荣生教授。王荣生教授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提出,在当今中国语文教学以“文选型”作为语文教材的主流情况下,有必要确认“选文”的类型及不同类型的功能发挥方式。在以选文功能为主要判别依据的基础上,他认为,理想教材中的选文应该大致为以下四种类型:定篇、例文、样本、用件。作为定篇的选文,本身就是语文课程的学习对象,教与学的目的在于传承文化,掌握选文本身。例文则大致相当于理科教学中的直观教具,教学的目的在于掌握从众多诗文中提炼出来的概括性知识。样本大体相当于叶老的“例子”,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握选文,进而养成阅读或写作同类诗文能力的目的。至于用件,主要是提供信息、介绍资料,有关知识短文、背景资料以及引出话题的文章,都属于用件之类。王荣生教授认为,我们的语文教科书,对选文的处置似乎相当怪异,是例文的框子,定篇的姿态,样本的企图,搞成了怎样处理似乎都有道理,又似乎都不太到位的“例子”。

王教授的探索极富创见性。但问题是,对各种类型教材的使用还是语焉不详。因为,教材的类型分别还仅仅是教材编排和教学内容取舍的切入点和开始,王教授只完成了课程开发的第一步。我们只有进一步研究其“特质”,挖掘出课程内容在教材中的蕴藏点,准确把握好文本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的侧重点,才能够成就有着高效率的课堂设计。而在基于文本特质基础上的文本细读方面,当今最有成就的是孙绍振先生。孙绍正的“比较还原法”其实就是一种基于文本特质的文本细读方法。孙教授的所谓“比较还原”,不是凭借现存的资料,而是依靠抽象能力把构成艺术形象的原生状态想象出来,找出其间的差异,作为分析的起点。“还原”和“比较”往往相辅相成,在比较中还原,在还原中比较。其具体方法有:

1、想象出作品省略了的和淡化了的。

2、不同艺术形式的不同规范的比较。

3、艺术感觉的还原和比较。

4、情感逻辑的还原和比较。

5、审美价值的还原和实用价值、认识价值的比较。

6、不同历史条件的还原和比较。

7、不同流派的还原和比较。

8、不同风格的还原和比较。

孙教授提出了有效的文本解读方法,但他还没有能够在文本解读和有效教学策略的选择之间搭起桥梁。孙教授的研究着力点主要在叙事性的文学作品上,而教材中的非文学作品类型如何读,如何教,依旧是一个空白点。把文本特质的研究和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结合得比较好的是湖北荆州著名的语文教研员余映潮老师。迄今为止,余老师精心研究并进行了尝试教学的课文已达百篇。余老师的探索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思路。我们应该进一步整合提炼,摸索规律,在文本细读和教法创新上持续用力,形成系统成果。

(三)我们理想中的语文教学应该是诗意的舞蹈:主题明确、线条简洁、手法精炼,内容适宜——我们在其它学科的课堂上确实经常欣赏到这样的美。但是,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反而往往“乱花渐欲迷人眼”,山重水复总无路。语文课不知应该从何入手,语文课难上,上语文课累死人————这是相当部分语文老师痛苦的呻吟。为什么拥有着最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最多姿多彩的教学文本的语文学科反而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教学目标的庞大繁杂、知识体系的混乱,能力梯度的模糊等等。但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不容忽视,那就是:长久以来,我们缺乏区分文本特质的意识,导致了在所有文本上都以大概相同的思路平均用力。而语文文本博大精深,任何一个洞凿下去都是汪洋大海。语文教师被求全心理支配,妄图课课全面出击篇篇精雕细刻,最后的结果当然是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越上越不知道该如何上甚至淹死在文本中。

怎么办?我以为:简化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通过“简化”达到“净化”“纯化”“美化”的目标是一条新的探索路径。而简化的前提则是:就文本特质为文本细致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更加简洁易操作的课型。

什么是文本特质?我们把它定义为:一个文本所具有的区别于其它文本的标志性属性。文本特质决定了该文本在课程内容、教学内容以及在教材内容中的特殊位置,也就决定了围绕该文本采取的独有的教学策略。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除了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简单文体分类外,基于“文本特质”的研究严重缺失。

文本特质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不加以区分,就会出现文本解读使用大致相同的方法,教学设计遵循大致相同的思路,课堂教学呈现大致相同的模式的现象。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浪费:教师精力的浪费、学生学习兴趣的消耗,学习时间的抛掷,更为重要的是对文本自身特质资源的浪费。文本特质研究的缺乏使语文教学负重前行,造成了课堂教学的低效和无效。

只有有效地区分文本特质,才能在备课过程中迅速地给文本定位,然后准确地选择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减少备课和教学过程中的繁冗环节。

文本特质决定着课堂教学在两个维度上的定位。

(四)文本特质决定着课堂教学在两个维度上的定位。第一个维度:教学内容维度

比如,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为例,根据文本特质,我把所有课文大致分为了以下几种类型。

一、主题型文本

大略相当于传统的“精读课文”。这一类课文,一定是经典,而且是具有生命活力的,承担着传承文化责任的名篇。这些名篇和王荣生教授的“定篇”还有所不同,它还起码需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之一:第一,这个文本具有比较高的文化品质,值得引导学生去咬文嚼字进入内核。第二,这个文本可能是学生早就熟悉了的,但具有多角度解读的价值,能够推陈出新让学生豁然开朗,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主题型文本是教材里经典之中的经典。语文教师要视这样的文本为至宝,要研究透文本,要拿出具有全局意识的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主题型文本的教学,以教师主导型为主,教学目标一是教思维方法和鉴赏方法,二是强力情感熏陶和思维提升。这样的文本,在整本教材中约22篇课文(现代文)当中有三四篇即可。它应该成为一学期后每一位教师风格独具的“精品课”、“代表课”。

在苏教版七(上)中,我实际上确定的思辨型文本只有两篇:一是第一单元的《安恩与奶牛》,二是第六单元的《皇帝的新装》。《安恩与奶牛》符合条件一,《皇帝的新装》符合条件二。其它的文本我觉得都不太理想。后来在单元重组中,又给学生追加了一篇《丑小鸭》,原因在于这篇经典童话两个条件都满足。

在上这些课文时,我使出了浑身解数:尽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尽可能新颖的角度、尽可能丰富灵动的教学形式。我的目标是:这三篇经典的教学需盛装登场,要有震撼性的效果,给学生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我达到了目标。在期末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在谈到最难忘的课时,几乎都谈到了这三篇文章的学习。

但实事求是地说,我们不可能每一篇文章都投入这样巨大的精力:我们没有这么多的时间,我们的智慧也有限,学生学习兴趣的多样性也决定了不可能有任何一种教学形式可以包打天下。如果篇篇都这么教,其新颖独特性也就丧失了。所以,以教师主导型为主的主题型篇目的教学要倾尽全力但要点到为止。

主题型文本的教学不着重于具体某一项语言能力的训练,而是侧重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语用型文本

全名应该叫做“语言应用训练型”文本。教材中的大部分文章,都应该属于这一类型。此种类型文本的定位是为语文减负,也是为教师减负的重要节点。这类文本,主题思想的理解几无障碍,其呈现的外部特征是语言的多彩多姿,值得学生去积累应用。在教学这类文本时,就不宜在剖析主题上面绕圈圈耽搁时间,也不宜无视散文语言机变灵透的特点而在句子理解上大费周章劳而无功越讲越糊涂,而应该直截了当针对文本特点,组织学生去灵动地参与和语言有关的积累和训练活动。在传统教学中,我们着力点比较多的是重点词语的咀嚼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其它方面的语言训练则相对薄弱。其实,语言积累训练的途径很多。比如:

1、词语句式的积累。

如《往事依依》,我的教学目标是:积雅词,现雅境。核心环节是积累课文中的四字雅词并灵活应用。《十三岁的际遇》的教学目标是:仿雅句,背雅段。核心环节是提取了课文中表达最灵活多姿的一些句式让学生朗读仿说仿写。比如:(1)不是??吗?不是??吗?但??(2)不再是??不再是??不再是??而是??,(3)又比如写人物群像的:有的??有的??这个??那个??或于??或于??(4)又如点睛之句:??早已不仅仅是??,它是??,是??,是??

2、语言组织形式的训练

比如《端午日》和《本命年的回想》这类文章,我就极不同意把它们完全作为让学生欣赏民俗的介质,这样做固然有趣儿,但显然是“肥了别人的土,荒了自己的田”。我们还是应该老老实实扎根“如何写”本身,探讨作者是如何以趣成篇的。文本文字很简单,生活气息很浓,切入点也很多。我选取“事件顺序的安排”为切入点,组织学生训练。具体方法是打乱了《端午日》中描写龙船情景的一段文字要孩子们重组,《本命年的回想》呢,则是打乱了第四自然段,让各个小组在“文海”中各自搜索有效内容,寻找本小组负责的过年事件,安排好顺序,进行点评赏析。这样做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引导学生体会优秀文章的叙事顺序之妙,训练安排叙事顺序的能力。焦点集中的训练把文本价值用到了极致,富有语文味儿。

3、语言表达专项能力的训练

比如第五单元的几篇课文《斜塔上的试验》、《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宇宙里有些什么》让一线教师普遍“纠结”,这些文章作为科普读物让学生读读还可,但是如果要作为任何一类文体的入门文章和示范文章它们都挑不起大梁。所以我的做法是以“缩写”的方式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去掌握文本大意。纵观学生的“缩写作品”,绝句、古诗、现代诗、散文、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甚至还有课本剧??孩子们的创造能力真的惊人。这样的创造性的“读”和“写”把文本的“纠结处”淡化了,有效地训练了孩子们的概括能力,让他们在生动活泼的训练中主动掌握了文本的思想精髓。语文味儿也很浓。

语用型文本具有无限开发的可能,任何一个语言知识点其实都能够在典型文本中找到着陆之处。如果我们的语言教学能够在文本的“着陆”之处再实现成功着陆,语言训练就会有本可依。如果我们再善于对相同类型文本进行整合,那么语言训练更会有章可依。语文教学的局面就会打开。而不至于像现在的教学几乎是把所有的文本都当成“主题型文本”来对待,造成了教师精力和教学时间的极大浪费。而现在的公开课优质课等比赛中呈现的也几乎全部是“主题型文本”的设计,这其实是语文教学“不沾地气”的表现。下沉教学目标,活化教学手段,做好“语用型文本”的探索工作,真的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三、思辨性文本

没有十全十美的文本,教材中甚至有一些文本具有明显的缺陷。这其实也是一种独特的文本资源。巧妙而充分利用好这些文本,以培养学生“深思慎问的质疑精神”无疑是很有价值的。

比如《为你打开一扇窗》。编者应用这个文本作为七上的开门课,其用意是值得称道的。但这个文本有两个缺点:一是说理过于理性,二是语言表达不是非常严谨。文本中病句较多(集中体现为多个并列性的分句前后顺序安排的不恰当)。因为文本缺陷的突出,所以我把这篇课文的学习定位为“思辨”——组织学生修改病句,帮助学生初步树立起挑战名家 的观念。

但是,以教材为“靶子”的做法一定要慎重,因为现在的学生本来就喜欢挑错,宽容他人和理解他人的意识严重欠缺。如果处理不当,会更加滋长这种不健康的情绪。在上《窗》文时,我配之以《繁星》和《纸船》的学习,其中混杂着“作者真有错”和“作者其实没有错,是我们自己理解错误了”两种可能,在这样的真正的“思辨”学习中,我们要让学生意识到: 质疑问难是美德,但沟通理解是关键。批判之前必需理解,而且批判并不是为了打到,而是为了建设。

四、写作型文本

这类文本的典型特征是整体或者局部具有鲜明的写作示范功能,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大刀阔斧取其可用之处来作为学生的写作示范素材。

比如《社戏》,这样的名篇教学可讲之处实在太多太多。但其实较之于鲁迅的其它文本,《社戏》属于语言浅显好懂的一类。情节很清晰,人物个性也非常鲜明。按照一般的讲法扭着“双喜水生”的性格去讲,我以为其实是教师的自作多情,对学生的训练价值其实并不大。倒是文本之中写人物心情的多种方法让人叹为观止,学生大可以从中受益。所以,在最近一次讲《社戏》时,我大胆地为教学瘦身——教学定位为《写“想”也可以写得多姿多彩》。我先让学生尽情欣赏作者写“愁”写“喜”和写“急”的精妙文字,总结出“写想像、写动作、写景物”来写心情的规律和方法,让学生仿写,效果非常好。

又比如说《春》当中用视觉、嗅觉、触觉来写抽象的事物,《济南的冬天》中的舒缓的开头方式,《夏感》中的动态比喻句等等,这些写作点如通过提炼整合,都可以成为生动有趣的活的写作教材。

五、诵读型文本

语文老师的有些累是自找的。我们太迷信讲。其实,作家既然“用笔如舌”(朱自清语),那么学习者自该重视“赏笔入耳”。对于散文艺术的欣赏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在忘情的吟诵中,自己去心领神会,从整体上去把握每一篇散文特有的魂儿(或者叫调子、味儿、神韵等)。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是懂得欣赏之道的。在常规教学中,我们不敢放手让学生读的原因在于受制于“考点”。诵读恰恰不是“考点”,而为了把其它考点“千锤百炼”后使学生不失分,在我们的课堂时间分配中诵读就只能是“蜗居”甚至“胶囊居”了。大刀阔斧地创造“美读”课型,实践美读吟诵课,其实展示的是语文教师的语文良心和语文勇气。

在七(上)的教学中,我还时间于诵读,把《春》、《济南的冬天》、《夏》、《天上的街市》、《蔚蓝的王国》彻底处理为了美读吟诵课。(详见课例之一《请朱自清先生评课》。期末学生问卷,这几堂课,也是最让学生欢迎的课。

六、拓展型文本

这不多说。这样的文本其实是跳板,或者说是活的广告宣传,将带领着学生进入辽远的阅读世界。比如《伟人细胞》一文,如果以文论文,哪怕是以学生最喜欢的辩论方式辩论“贾里到底是否具有伟人细胞”其实也还是隔靴搔痒。如果学生不由《伟人细胞》进入到《男生贾里》和《女生贾梅》,甚至秦文君的更多优秀作品,其教学都是有遗憾的。

在七(上)的教学中,我以《冰心诗四首》为跳板,组织了综合性学习课《华山论诗》——赏读冰心、泰戈尔、汪国真三位诗人的小诗,较其高下,摸索小诗创作的技巧并尝试创作。这其实就是把《冰心诗四首》当作了拓展型文本使用。

以上列出的六种文本类型是我自己在教学中感受出现频率较多的类型,其实在教学生态中还有更多的类型出现,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提炼和总结。对于一个文本而言,其价值可能兼跨多种类型,但必然有一个“主打类型”。我们在教学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立足于这个主打类型,攻克某一个教学目标即可,课堂时间有限,文本生命力无限,什么都想教的结果是什么都没有教着。所以,全面出击往往不如定点突破。至于文本的“附属类型特质”的处理,可以作为“主打类型特质教学设计”的铺垫内容,也可以和其它文本的“附属类型特质”组合形成为新的课。总之,这其中有非常大的创造空间,我还将在以后的文字中慢慢叙来。

以上谈的是现代文的教学。对文言文教学而言,其实还是存在以上的文本类型,我也将在后面的文字中逐一阐述。

第二篇:王君课堂实录

王君:《陋室铭》《爱莲说》教学述评

作者: 来源: 时间:2012-3-20 8:36:54 阅读666次 【大 中 小】

整合与比照齐飞,厚重共灵动一色

——评王君老师《陋室铭》、《爱莲说》整合教学 执教:北京人大附中西山分校 王 君 评点:南京市天景山中学 杨正奎

【课堂实录】

(经过钻研教材,我发现《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文章的精神血脉息息相通。于是,我对这两篇文章进行了整合教学。两课时连堂进行。以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为教学核心目标。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指导朗读,质疑字词,尝试背诵。第二课时则结合学生疑问引导他们紧扣关键字词感受人物心灵律动,探寻古代一类知识分子人格追求。实录的是第二课时)

蓄势:走进周敦颐的精神世界

师:第一节课,陈禹杭就《爱莲说》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就是关于最后几个句子的顺序安排。同学们的争论很热烈。王悦同学的发言更是引发了大家的不同意见。这节课,我们就以这个问题为切入点开始讨论。王悦认为菊和牡丹对莲都是反衬,有些同学不同意。看来,这个问题分歧还很大,现在请大家在字里行间去寻找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

(这个导入直接明确。第一,这是基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导入。它不仅回顾了上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而且尊重学生,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基础开展后面的教学;第二,这是抓住了学生中矛盾分歧的导入。“菊和牡丹对莲是否都是反衬?”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第三,这是明确地提出了读书方式的导入。“请大家在字里行间去寻找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要求学生去咬文嚼字,直击文本。)

生:我认为周敦颐很欣赏陶渊明。我从这句可以看出来,“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字挺有力量的,我读出了一种欣赏。

生:我也是,后文中周敦颐说自己爱莲也用的是“独”,看来这“独”有与众不同之意,含有褒义的。

师:“独”是独特,独到,“独”是特立—— 生:独行。

师:我想到毛主席有一首著名的词第一句就是“独立寒秋”,好一个“独”!生:周敦颐称菊花为“隐逸者”,就是隐居避世之人,不含贬义。师:隐逸者?注意,为何不说是“花之隐者”呢?

生:“逸”有一种飘逸安逸的感觉,周敦颐称其为“隐逸者”,看来对其生活状态是欣赏的。

生:周敦颐只在最后一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用“矣”字加重情感,表达出深深的惋惜之情,而对“菊花”的表达比较庄重,只是说“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作者对陶渊明绝无贬义。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读书非常仔细。看来,作者写陶渊明,绝非反衬,而是正衬。写陶渊明只是铺垫,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在周敦颐眼里,陶渊明是美的,但周敦颐认为谁更美?

生:他自己更美(众笑)

(教师点评语言精当。在短短的师生对话中,教师的点评有三种呈现方式。第一次是用解释的方式引导学生细品“独”字,并联想到“独立寒秋”,以此来扩展学生的思维;第二次是引导比较“隐逸者”与“花之隐者”的不同,在具体的语境中比较体会周敦颐的生活态度;第三次是肯定学生的发现并总结,这次不仅总结了讨论的主题,而且顺势追问:“在周敦颐眼里,陶渊明是美的,但周敦颐认为谁更美?”为下面的“变换身份”这一“变形”方式作好了铺垫。)

师:那好,如果你自己就是周敦颐,请你结合文中的关键句来夸夸自己,请用第一人称。(引导学生再次大声朗读“予独爱”一句)

生:我像莲花一样高洁,生活于世俗的社会但不被污染。生:我的美名远播,像莲花的香气一样越远越沁人心脾。

生:我庄重高雅,绝不对权贵献媚求荣。我才德出众但绝不妖媚。生:我像莲花一样中通外直,表里如一,个性刚直。

生:我像莲花一样让人敬重不可侮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生:我不蔓不枝,心意专一,目标明确。„„

师:说得不错,再背一背这句。(生齐背“予独爱”一句)

师:现在,周敦颐们,咱们换个角度自夸,你和陶渊明都是美的,但你认为你和陶渊明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啊?

生:陶渊明隐居避世了,我还坚守在官场。

生:我是出淤泥而不染,陶渊明是躲淤泥躲得远远的。(众笑)

(“变换身份”,变得精妙。这里呈现了三种形式:其一,变换身份夸自己读原文。这一设计匠心独运,学生变换身份读,不仅读出了是周敦颐的内心,而且读出了作为周敦颐的自豪感。其二,结合文中关键句,用自己的话夸自己。这既加深了对原文的理解,也加深了学生对周敦颐的深入理解,加深了自己的体验。其三,变换身份与陶渊明比一比。这里比出了两者的不同,读出了深度。“变换身份”,其本质是引导学生“体验”人物,“变”得精彩,妙不可言!)

师:聪明!我们才学习了《桃花源记》,也背诵过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面对混浊的官场和肮脏的世风,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选择了隐居。他吟诵着《归去来兮辞》,在自己的心里幻想出了一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他最后选择的生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周敦颐不是这样的。据历史记载,周敦颐也有“山林之志”,他胸怀洒脱,颇有仙风道气。他虽在各地作官,但俸禄甚微,即使这样,来到九江时,他还微薄的积蓄捐献给了故里宗族。他不仅是中国理学的开山祖师,在为官上也有卓越建树。黄庭坚曾盛赞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板书)。

同学们,这就是周敦颐和陶渊明的不同。面对淤泥,陶渊明的选择是远离,他到红尘边上去寻找一片净土。而周敦颐的选择是生长,哪怕是淤泥之中,依旧成长为高洁独立的荷花。这不同的人生选择和诗人的个性气质理想有关,也和当时具体的时代背景有关。选择虽不同,但都显著有别于趋同富贵失掉自我的芸芸众生,所以其人格都同样伟大。来,让我们再朗读一遍那流传千古的名句。

(齐深情诵读“予独爱”一句)

(教师讲析精炼,语言精美。第一,教者结合学生的发言,适当穿插引用资料,要言不烦,讲出了陶渊明和周敦颐的不同,这是对学生发言的提升;第二,教者语言精美,干净洗练。如:“面对淤泥,陶渊明的选择是远离,他到红尘边上去寻找一片净土。而周敦颐的选择是生长,哪怕是淤泥之中,依旧成长为高洁独立的荷花。”教师精美雅致的语言,课堂呈现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探究:走进刘禹锡的心灵深处

师:我们读懂了刘禹锡和陶渊明,那么,现在,我们回过头去再看刘禹锡。我们重点讨论一个问题,你认为刘禹锡的人生选择是陶渊明式的呢,还是周敦颐式的?请大家注意不要空谈,扣紧诗文的关键字词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请先自由朗读一遍。

(教师提出的主问题精准且直奔教学核心目标。在前面读懂周敦颐之后,这个主问题就避免了零打碎敲式的提问,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一,它承上启下,在前面蓄势的基础上,将讨论的焦点聚集到本堂课的核心目标:探究刘禹锡的心灵。第二,这个问题是选择问,尊重学生的认知,教师的问题本身没有倾向性和暗示性,因此能够充分打开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老师让学生“扣紧诗文的关键字词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眼睛始终紧盯文本。)

(生自由诵读)

生:我认为刘禹锡的选择是周敦颐式的。你看,他对自己陋室的评价是“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他认为自己的品德是美好的,可以让陋室生辉。

师:你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关键词语“德馨”来思考,非常难得。但是,难道陶渊明的品德就不“馨”吗?

(众笑,生被问住了,不好意思地笑着坐下)

生:我认为刘禹锡的选择是陶渊明式的,你看他的居住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不也是一种隐居的环境吗?

生:我不同意。刘禹锡的生活其实很丰富的,来来往往的都是博学的大儒,他还经常弹琴看书,这种生活是隐居的生活吗?

生:老师,这地方有点儿矛盾,既然鸿儒谈笑往来,地上怎么可以生青苔呢?矛盾的!(众笑)。

生(急切地):我还是认为刘禹锡的选择是陶渊明式的。请注意,他读的书是“金经”,金经就是佛经,金经有南华经„„(众大笑),一个读佛经的人难道不是在隐居吗?

师:有意思!再深入一点点,为什么刘禹锡说自己是“调素琴”,而不是“弹古琴”呢? 生:“调”更悠闲更随意,“素琴”说明他的生活是非常清苦的。师:品得妙!这个“调”让我想起了那著名的“悠然见南山”的—— 生:见!

师:对,异曲同工之妙。一样的闲适和自得。

生:我也觉得刘禹锡的选择是陶渊明式的选择,你看他的生活“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清静优雅,自由自在,不是隐居之人是什么?

生:他的生活并不清雅,“谈笑有鸿儒”就可以证明。一个隐居之人,还会和世俗间的读书人来往频繁吗?一个真正心灵幽静的人,还会拒绝和没有文化的老百姓来往吗?我们背诵的陶渊明的很多诗歌,他可都是把自己打扮成农民的样子啊。

师:有意思有意思!确实,陶渊明过的是真正的田园生活。他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他的思想,他的行为,包括他的文字,都有泥土的气息了。

生(急切地):我坚决不同意刘禹锡的选择是陶渊明式的。你看,他以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来比方自己的陋室。诸葛亮和杨子云都是历史上名声显赫的人物,一个在政治上建立奇功,一个在文学上很有造诣。看来,刘禹锡是希望自己也能像诸葛子云一样建功立业的。

师(惊喜地):好!真知灼见!生:还有,结尾点题句刘禹锡用的是孔子的名句。孔子是儒家主张建功立业的代表人物。这段时间班里读《论语》,孔子表扬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在老师的提示下说完这个句子)。我想孔子更赞成周敦颐的人生选择,虽然身处逆境但是依旧要建功立业。刘禹锡引用孔子的话也应该是对自己的一种勉励。

生:对。老师讲过孔子是坚决主张入世的,他自己便是终生为实现政治理想在奋斗。刘禹锡引用他的话,可见是非常尊崇孔子的。他不可能去隐居。师:有见解,活学活用,半学期的《论语》没有白读!大家注意到了结尾,为什么不同样注意一下开头呢?

(引导学生齐读开头两遍。)生(恍然大悟):开头其实也证明了刘禹锡的选择其实是周敦颐式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他其实是把自己比成了仙和龙。

师:哦,只不过,是和诸葛亮一般的—— 生:卧龙!(众笑)

生:一个把自己比作龙和仙的人会真正隐居吗?

生:还有,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刘禹锡并不安于寂寞,他希望自己的陋室能够“名”和“灵”,其实就是一开头就流露了自己要有所作为的想法。这也证明了刘禹锡的选择不会是陶渊明式的。

师:这就怪了,看来《陋室铭》中表达的东西有矛盾啊!生(手举得老高):老师,我觉得是不是这样的。刘禹锡他本来想表现的是一种安贫乐道,独善其身的生活状态,但是,他在不知觉中又暴露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或者说,他当时过的的确是一种近似于隐居的生活,但是,他的心中却向往着建功立业,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建功立业的理想!

(教师引导无痕,追问机智;师生对话精彩。

先谈教师的引导和追问。针对学生的发言,教师的引导、追问使学生对刘禹锡的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课堂气氛高潮迭起,精彩的发言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不断呈现。这个环节中,教师追问了三次:第一次是在肯定学生的发言之后的追问“你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关键词语“德馨”来思考,非常难得。但是,难道陶渊明的品德就不“馨”吗?”让学生不仅浅尝,而且深究;第二次是在前一个学生似乎理由很充分的情况下的启发式追问“为什么刘禹锡说自己是“调素琴”,而不是“弹古琴”呢?”在比较中,试图让学生自己探究出一个矛盾的刘禹锡;第三次追问时在学生抓住文章结尾,逐渐弄清楚刘禹锡主张出世为官之后,“大家注意到了结尾,为什么不同样注意一下开头呢?”水到渠成,一下子帮助学生探究出刘禹锡写作此文的真实意图。

再谈谈精彩的师生对话。精彩有三:一是,学生与学生的辩论式对话,有理有据,各抒己见,旁征博引,平等交流;二是,老师对学生发言的点评式对话,引导即时,切中关键,发人深思,提升思维;三是,师生与文本的咬文嚼字式对话,立足文本,扣紧字词,反复比较,深入探究。

由此可见,课堂对话的精彩来源于教师抓住课堂上稍纵即逝的机会,适时引导、追问的能力。这个教学环节充分看出教者的功力。)

师:好一个“不知觉”!这句话像一把解剖刀,就要把刘禹锡的精神世界袒露在我们面前。现在请大家看看《名校精练》之后关于刘禹锡写《陋室铭》的背景故事,谁来讲讲。

生:刘禹锡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到和州当通判。和州的知府姓策,他看到刘禹锡得罪了不少权臣,又不得势,就有意给他小鞋穿。按照当时的规定,通判应该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策知州只在城南门给了刘禹锡三间小屋。这三间小屋面临大江,推窗便可看到浩瀚的江面,刘禹锡反倒十分高兴,并欣然在自己的房门上悬挂了这样一幅对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举动可气坏了策知州,他命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到城北门,面积由三间减小到一间半,想看看他如何再观白帆。这一间半小屋位于德胜河的边上,附近是一排排杨柳。刘禹锡看到这些景色,欣然命笔,又写了这样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仍旧在这一间半小屋里读他的诗,写他的文。策知州见刘禹锡仍不买他的账,连肺都快要气炸了。他和书丞商量了好久,便又在城中为刘禹锡选了一间仅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逼他搬家。半年时光,搬了三次家,刘禹锡想,这狗官也实在太不像话了,想作弄我,我偏不买你的账,你要我愁,我偏乐,于是,就提笔写下了这篇《陋室铭》,并请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以示“纪念”,一时轰动朝野。

师:讲得真生动!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吗,刘禹锡隐居没有? 生:他没有隐居,还在当官,只是被贬官了。他还住在城里。

师:那就有意思了!那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描绘的生活场景岂不是虚假的?(生沉默,思考)

生:他这样写是为了回击权贵的压迫,表达一种绝不低头的志向。你越压迫我,我越要活得潇洒自得,你要我活得不像一个人,我越要活得像一个人。

生:《陋室铭》中的生活场景确实是经过了刘禹锡的夸张的。生活是现实的。城里的一间小屋,条件肯定很糟糕,来来往往的人也可能不会都那么高雅,环境也可能不会那么清幽,但是我认为,刘禹锡这样写不是造假,而是因为他的心。

师:分析得非常有见地。他的心如何?房子很狭窄,但是他的心—— 生:很开阔。

师:房子很嘈杂,但是他的心—— 生:很宁静。

师:生活很单调,但是他的心—— 生:很饱满。

师:对了,同学们,这就是刘禹锡。他没有选择桃花源,他和周敦颐一样,在淤泥之中还在顽强乐观地生长。这个周的班级古诗积累,老师推荐了刘禹锡一系列的小诗,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到“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老师是要让同学们感受刘禹锡是一个多么有生活情趣的人。以前我们还背诵过刘禹锡的《秋词》,一起来——

(生齐诵: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到碧霄)师:同学们,这便是刘禹锡,自然界的秋天在他的眼里尚且诗情盎然,他又怎么会躲到人生的秋天里去自怨自艾呢?

师:我们还背诵过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有一个最著名的句子是沉舟——

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师:同学们,吟诵着“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怎么可能让一间小小陋室困住了自己高贵的心?就是这个刘禹锡,留下诗文800多篇,被称为中唐“诗豪”。就是这个刘禹锡,他一生辗转奔波于仕途,虽历经艰辛却痴心不改。就是这个刘禹锡,先后被贬到连州、和州、苏州,但每一个地方的老百姓都“因祸得福”,因为他深入民众,体察民情,勤廉守政,力行教育,为当地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这样乐观豁达,这样富有生命活力的一个刘禹锡,怎么可能“清高自许”“独善其身”“隐居避世”呢?所以,同学们,《陋室铭》不是一个落魄文人郁郁不得志时的自我沉醉自我安慰,那是一篇特殊的战斗檄文。官场的险恶人情的冷暖并没有浇灭刘禹锡心中的战斗之火,他潇潇洒洒地提起笔,对炎凉世态坎坷仕途作出了最昂扬最诗意的回答。

(知人论世,探究深入。读文就是读人,这个教学环节,教师穿插了多个资料,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深入刘禹锡的内心深处。联系资料多样,有刘禹锡写作《陋室铭》的背景,有刘禹锡不同时期的诗句,还有刘禹锡一生的遭遇尤其是屡遭贬官后的乐观豁达的材料。这些资料由表及里,步步深入,不着痕迹地将刘禹锡的精神追求展现无遗。)

师:同学们,暑假的时候,我们提前背诵了《岳阳楼记》。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生(齐背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师:同学们,周敦颐、刘禹锡、范仲淹、苏轼都是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孟子说,读书人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范仲淹们,刘禹锡们超越了孟子。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管是居朝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们都坚定执着,把兼济天下作为生命永远的崇高追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正如刘禹锡曾吟诵过的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这群走在时代的风潮浪尖上绝不沉沦绝不逃避的文人们,乃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筋骨和脊梁。最后,让我们怀着对刘禹锡周敦颐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崇敬再次诵读《陋室铭》和《爱莲说》。

(在诵读中下课)(总结有力,拓展精深。这个课堂总结由探究刘禹锡到解读一类“走在时代的风潮浪尖上绝不沉沦绝不逃避的文人们”,这里由特殊到一般,体现了“探寻古代一类知识分子人格追求”这个教学目标。并且使这堂课由变得更加深入,教师的激情总结,让整课堂在高潮中结束。)

总评: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总是陷入“死于章句,废于清议”这两个极端。如何让文言文焕发青春?王君老师的这个课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王君老师说:“正视文言教学的特殊性,扎实地立足文言之‘言’,诗意地追求文言之‘文’,激活文言本身的生命力,文言教学就有可能焕发青春。”

读了王君老师这个课例,印象最深的是王老师如庖丁解牛似的引领学生在文本中来来回回地走,使其心动,促其智启,引其自悟。教师的一招一式都紧扣文本、紧盯目标,紧贴人物,显得“游刃有余”。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打通了任督二脉的武功高手,飞花摘叶均能伤人于无形之中,读后大呼“过瘾”,心生佩服。

这个课例,文本解读深入、教学设计新颖、教师语言精美、学生思维活动充分、课堂对话高潮迭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味道浓郁。正如这两篇传世美文一样,这堂课本身也是一堂绝美的精品文言课。对于课堂的整体印象是:整合与比照齐飞,稳重共灵动一色。之所以说这堂文言文课是精品,是基于该课例“精”在如下方面:

一、教学内容精深 1.文本解读精深

《陋室铭》这篇传世之作,教参上把刘禹锡的形象定位为“安贫乐道,独善其身”。而王君老师通过自己的深入细致的阅读,读出了疑问,读出了教参的“浅水区”,读出了个性化的解读:“《陋室铭》不是一个落魄文人郁郁不得志时的自我沉醉自我安慰,那是一篇特殊的战斗檄文。” 不仅如此,她还把《陋室铭》和《爱莲说》放在一起比较阅读,读出了“不同朝代不同选材的两篇文章其实不约而同地展示了中国非常典型的一类知识分子的情怀”。这个解读直击人物精深内涵,准确、深入、独到。

2.教学目标精深 在这样的解读下,王老师把课堂定位为:“以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为教学核心目标。”并“结合学生疑问引导他们紧扣关键字词感受人物心灵律动,探寻古代一类知识分子人格追求。”

这样的课堂就不是单打独斗、零打碎敲,而是一类文章的大整合。读懂刘禹锡也就读懂了很多如刘禹锡一样的文人——“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管是居朝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们都坚定执着,把兼济天下作为生命永远的崇高追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

应该说,这个教学内容的是精选的,而且很深入,可以看出王老师在解读文本上的功力和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的大胆与个性的张扬。这样的教学内容使得整堂课文化气息浓厚。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对刘禹锡们的尊重,对语文老师自己的尊重,王君老师才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样的定位。

正如王君老师所言:“这堂课,上出了刘禹锡的尊严,也上出了自己作为语文教师的尊严。”

二、解读方式精当

初二的孩子想真正读懂刘禹锡是不容易的。为了帮助学生一步步走进刘禹锡的内心世界,王老师采用了下面几种可供借鉴的精当的解读方式。

1.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孟子最早提出这种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孟子·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王老师的课例中多次体现出这种方法。如:在探究刘禹锡内心世界的时候。首先穿插了刘禹锡写《陋室铭》的背景故事,探究出他是个“在淤泥之中还在顽强乐观地生长”的人;然后,穿插了刘禹锡的几首诗,道出了“他是个多么有生活情趣的人”;尤其是引用学生熟知的《秋词》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两首诗歌,帮助学生明白刘禹锡“怎么会躲到人生的秋天里去自怨自艾呢?”“刘禹锡怎么可能让一间小小陋室困住了自己高贵的心?”最后,教者联系他随遇而安,虽连遭贬官,但深入民众,体察民情,勤廉守政,力行教育,为当地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得出了“《陋室铭》不是一个落魄文人郁郁不得志时的自我沉醉自我安慰,那是一篇特殊的战斗檄文” 的结论。这样一步步地将刘禹锡的精神追求展现在学生面前。

2.披文入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意思是:写作文章的人因感情怒放而通过辞章表达出来,阅读文章的人通过文辞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沿着文辞这个波浪找到文章的源头,即使是深幽的意思也能够被人理解。

这个课例中,在探究周敦颐和刘禹锡的内心世界时,王老师多次要求学生品读人物时要紧扣文本,咬文嚼字,“通过文辞”找寻对人物理解的证据。这就是“披文入情”。这也是用语文的方式来解读文章,用语文的方式来学语文。

这样的教学片断在这个课例中比比皆是。如:她引导学生对《陋室铭》的结尾和开头的深入理解,学生联系文中词句,发言非常精彩,对人物理解立体深入而有个性。对开头的理解,学生说:“开头其实也证明了刘禹锡的选择其实是周敦颐式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他其实是把自己比成了仙和龙。”

3.诵读涵泳

韩少华先生在《文学读本·现代散文鉴赏常识》说所谓“涵泳”就是充分尊重作品,熟读成诵,力求达到“文若己出”的境界,通过朗读或朗诵的方式,把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使情操的陶冶寓于审美享受之中。

这里的“诵读”指反复朗读,熟读成诵;“涵泳”,即潜心体会,精思默想、深入体悟。我们知道,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惟,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

印象最深的是王老师在“蓄势”部分,引导学生“变换身份”诵读“予独爱莲„„”这段名句,采用三种不同的方式诵读涵泳,感受体悟周敦颐的内心世界。学生对周敦颐的探究如同剥笋,层层深入,直逼其精神内涵。

三、教学方法精巧

这里的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法。1.教学设计精巧

王老师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两部分:一是蓄势:走进周敦颐的精神世界;二是探究:走进刘禹锡的心灵深处。

第一部分是围绕两个问题展开的:菊和牡丹对莲是否都是反衬?周敦颐和陶渊明的不同之处在哪里?这两个问题,前一个是基础,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了陶渊明爱菊是正衬;既然周敦颐和陶渊明是属于同一类人,那么他们之间的差别又在哪呢?这样自然而然就进入了第二个问题。

第二部分教师以一个主问题开始:刘禹锡的人生选择是陶渊明式的,还是周敦颐式的呢?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作者写作背景和身世,深入探究了刘禹锡的内心矛盾。由刘禹锡而范仲淹,而苏轼,揭示了以刘禹锡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人格特征。

这个教学设计精巧,铺垫自然,由浅入深,重点突出,环环相扣,整个课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教学手法精巧

除了上述教学设计的精巧之外,王老师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运用的教学手法也相当精巧。她主要运用了如下精巧的教学手法。

(1)整合

“整合”是这堂课的一大特色。“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

这堂课,王老师首先整合了教学目标,将核心目标定位为: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前面的“蓄势”部分周敦颐与陶渊明的比较是为了探究刘禹锡作准备。这个整合不仅使教学重点突出,而且集中优势兵力很好地完成了“探究”部分的目标。其次,王老师整合了问题。“蓄势”部分两个大问题:菊和牡丹对莲是否都是反衬?周敦颐和陶渊明的不同之处在哪里?“探究”部分一个主问题:刘禹锡的人生选择是陶渊明式的,还是周敦颐式的呢?这些整合后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学生的思维有启发性,课堂气氛自然活跃。再次,王老师整合了助读资料。关于刘禹锡资料的内容选择、呈现时机、呈现方式均经过了精心的整合,起到了“知人论世”的作用,对认识刘禹锡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铺垫

从整体上看,这堂课分两个板块——蓄势:走进周敦颐的精神世界和探究:走进刘禹锡的心灵深处。既然后者是这堂课的核心目标,那么前者自然是为它作铺垫的。蓄势部分的铺垫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先由学生的问题“菊和牡丹对莲都是反衬吗?”入手,明确了周敦颐和陶渊明的相同;然后抓住时机又问“周敦颐和陶渊明的不同之处在哪里?”两个问题让学生深入认识了周敦颐,为“探究”部分讨论“刘禹锡的人生选择是陶渊明式的,还是周敦颐式的呢?”作了很好的铺垫。

可以说,探究部分之所以能深入进行,精彩不断,是与“蓄势”部分的两次铺垫分不开的。

(3)比较

这堂课王老师采用了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比较。

第一,不同人物的比较。先是陶渊明与周敦颐的比较。理解了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之后,为探究部分做了很好的铺垫。再是陶渊明、周敦颐跟刘禹锡的比较。这体现了核心目标。最后是刘禹锡、范仲淹、苏轼等人物的类比,揭示了以刘禹锡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人格特征。

第二,相同人物的比较。在探究刘禹锡内心世界时,学生读出了他的矛盾心理。教师此时运用了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了解了一个矛盾的刘禹锡以及刘禹锡写作《陋室铭》的真正意图。

最后写两点想法: 1.王君老师这个班级学生经过老师长期的训练和熏陶,文言水平非普通班级学生所及,因此,这个课可能是为文言水平较高的学生量身定做的课。

2.这堂课,是第二课时,王老师运用了很多方法使“文”和“言”的教学结合起来。整体印象上看,该课还是侧重“文”的一堂文言课。文言文教学,如何让“文”和“言”更有机的结合?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王君《纪念白求恩》济南版视频)

向一位古典共产党人致敬 ──《纪念白求恩》课堂实录 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

王君

(课前三分钟组织学生抄写字词,大声读,大声造句)第一部分:共鸣

师: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挺“古老”的文章。[投影展示课题《纪念白求恩》] 师:这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我们都用这样一种方式去学── [投影展示] 共鸣──争鸣

师:先共鸣。让我们去感受理解毛泽东笔下的白求恩。请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的是记叙的句子,如果你发现是议论的,就停止。明白吗?好,读记叙的句子,预备起。

生读: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师:好,有的同学是很清楚的。刚才读的这几个句子,旁批“记叙”。(生记笔记)师:白求恩是哪国人? 生:加拿大人。师:什么职业? 生:医生。

师:什么时候到中国。结合“注释一”看看。生:1938年。

师:抗日战争刚刚爆发不久。这是个特殊的背景。他来干什么? 生:帮助中国抗日。

师:这是第一段的记叙告诉我们的。现在看最后一段,注意了,也是读记叙的句子,读到议论就停止。“我和白求恩同志”,预备起!

生读: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师:好,非常好,旁批,记叙。这是议论文当中的记叙,非常的凝练。白求恩什么时候去世?

生:1939年 师:39年。哎,到咱们中国不到两年啊。好,他在中国是怎么工作的呢?头抬起来看大屏幕,陈寅初,请到前面来读。(配乐)

[投影展示] 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白求恩随部队辗转于荒凉的大西北,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工作,用他的话说,过的完全是“高强度的生活”。在私人通信里,他偶尔述及1938年一年,其实不到一年的工作量:去年我共行军3165英里,其中有400英里是徒步穿行于山西、陕西和河北三省。我共做了762个手术,检查了1200名伤员。我还重组了部队的卫生系统,写作和翻译了三本教科书,建立了一所医疗培训学校。”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如此繁重的工作,卓著的效绩,不要说一个人,就算一个小分队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师:注意“辗”字的读音。非常好,陈广继续读„„ [投影展示] 在延安,外国专家很少。白求恩的到来理应受到当局的礼遇,仅每月发给他的津贴便相当可观。然而他谢绝了。以下是他写给“军事指挥部聂将军处”的相关的信

亲爱的同志:

今天晚上我收到了林大夫带给我的301元钱。这笔钱中的100元好像是付给我的个人津贴,另外的102.20元似乎是用来偿还我在药品上的垫支,而剩下的98.80元似乎是用来支付我在纱布和药棉上的开销。关于这第一项100元。我在8月12日发给延安军事委员会的电报中已经表示过拒绝接受并且建议将它用做伤员们的烟草专款。其它的医生每月只有1元的津贴,而聂将军本人每月的津贴也只有“可观的”5元,在这种情况下,让我接收每月100元的津贴是不可思议的。

另外,因为我需要的所有东西都是免费提供给我的,钱对我没有任何用处。

致同志似的敬礼!

白求恩

师:聂将军是谁? 生:„„

师:聂荣臻元帅!好,从刚才这个部分的介绍,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白求恩?

生:看到了一个不追求名利的白求恩。师:不追求名利,很好!

生:我看到了一个节俭,淡泊明志的人。

师:节俭,淡泊明志,文言基础很好啊,你来„„ 生:我看到了一个舍己为人的白求恩。师:舍己为人!你来„„

生:我看到一个无私的,不求任何回报的白求恩。师:对金钱清清白白的白求恩。来„„ 生:我看到一个毫不自私自利的白求恩„„ 师:没有私心,你来„„ 生:他们都说完了。

师:哦,说完了,我相信王曼硕还有话说。你说„„ 生:为他人着想,然后不计个人利益的得失。师:好!那么现在看书,前三段。毛泽东是怎么样评价白求恩的?看大屏幕的要求──

[投影展示] 读出前三段的核心的议论句,以这样的方式说话: 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师:好,迅速浏览第一段,找出核心的议论句。(生看书,画记号)师:找出来了吗?

生:我觉得应该是国际主义的精神,共产主义的精神。师:好,用这样的方式,毛泽东„„

生: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的精神和共产主义的精神。师:好,非常好,圈出来。接着,请看第二段,用刚才的语句形式说话。你来试一试。

生: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师:非常好,她知道选前半句,而不选后边的具体表现的句子,聪明。圈出来。接着再看第三段。还是用刚才的形式说话。好,你来。

生: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师:非常棒,都知道在长长的句子当中把最核心的东西提炼出来,这是很高超的能力。嗯,孩子们,这是毛泽东对白求恩的高度评价,来,读:学习他„„预备起──

[投影展示] 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学习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生齐读)

师:现在我们精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毛泽东这个领袖人物,对一个外国医生,他是一种什么样的评价和情感。抬头,看大屏幕。第二段,不仅写了白求恩,还写了另外的一些人,用了下面的这些词语。请判断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

[投影展示] 拈轻怕重冷冷清清 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不负责任喜欢自吹 生:贬义词。

师:对,贬义词。好,现在假如王老师就是这一类的人,批评我。用上这些词语。我是批评的对象,你怎么说都可以,批评我,它们都是我的缺点。啊,你来批评我。

生:你真是拈轻怕重,对人又冷冷清清„„ 师:啊不不„„,一样就够了啊。(生笑)

师:可以加上一些其他创造性的语言。你来批。生:你麻木不仁,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师:我是这样的人吗? 生:嗯„„你真是不负责任,喜欢自吹,你其实不是一个共产党员,至少还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生大笑)师:你也来试试„„

生:一天到晚对人冷冷清清的,漠不关心工作,嗯„„

师:舍不得批评王老师,心软了。再给一个同学机会。骂人都不会呀?骂我„„

生:你这个人真是对工作一点也不负责任,对什么事都漠不关心,这样怎么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呢?

师:像班长的样子,挺会教训人的。孩子们啊,我们周围,过去也好,现在也好,有很多这样的人。对这种人,毛泽东会怎么形容他们这个群体呢?选择„„

[投影展示] ? 这些人? ? 这帮人? ? 这班人? ? 这群人? 生:这帮人。生:这班人。

师:聪明!能够体会语言中的细微差别。“帮”和“班”是略含贬义的词语。但是,白求恩不是这样的人。好,毛泽东用这样的话来高度评价一名外国的医生,来,读。白求恩同志„„预备起„„ [投影展示]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生读)

师:这样读书就没意思了,红颜色的字要重读。我们说毛主席很伟大,他是中国历史上极少数的几个能横槊赋诗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他用了这样的“极端”,可不可以改成“非常”?可以说极端是最高的评价,应该怎么读?

生读书:极端(重)

师:好,读,表现在他对工作的„„预备起── 生重读(极端重读)

师:好,跟“我”的形象,冷冷清清,漠不关心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看书,毛泽东用了世界上最美的句式来表达对白求恩的赞美、肯定之情,找一找。

生:„„

师:有没有同学发现?句式!第二段,这个家伙已经看到最后一段去了(走到某同学旁边)发现了吗?你说!

生: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师:真聪明!孩子们,这些都是什么句子? 生:排比句。

师: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句子才能形成排比呢。没有一个、没有一个、无不。这叫啥句子? 生:双重否定句。

师:对了,双重否定句。好,现在注意力集中,请你,你先把全句读一遍。[投影展示]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生读)

师:好,下边老师的要求会比较难。你,请你把它变成肯定句!

生: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所有人都佩服,所有人都为他的精神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都为之感动。

师:聪明。嗯,你起来试一试。把它变成反问句!行不行,试试。生:嗯,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难道有不佩服他的吗?难道有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的吗?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怎么会不为之感动呢?

师:真好,聪明。好,孩子们,用崇敬的心情来读,用崇敬的心情来读这些双重否定句。从前线回来的人„„预备起──

生读书: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师:好,这样。根据刚才两位同学的变化,对同桌说一遍。都用肯定句和反问句来说,互相说给对方听,每个同学都要说。开始„„

(生练习)

师:好,停!停!你来。你来试一试,就说这红颜色的三个句子,肯定句,要包含感情。

生:全都佩服白求恩,全都为他的精神感动,全都为之感动。

师:好,请坐,同学们一起来。就读这三句,没有一个不佩服„„预备起── 生: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无不为之感动。师:所以,一个领导人,一个领袖人物,在本段的最后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投影展示]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生读)

师:很好,但还没有把红颜色的字读突出出来。你来,你朗读特别好,节奏特别合适。你来给大家做一下示范,慢下来,味道就出来了。

生慢读: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着的精神。

师:好,很好。向她学习。预备起„„

生读: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师:同学们,这个段落的写法是很精妙的。先正面写白求恩,然后反面写那些品质和白求恩相反的人,最后侧面写评价。请旁批。

[投影展示] 本段最突出的论证方法是: 对比论证

本段最有魅力的写作手法是: 正面写反面写侧面写(生动笔旁批)

师:同学们。白求恩担当得起这样的评价。白求恩其实在中国只工作了一年半的时间就牺牲了,在他牺牲之前,给聂荣臻元帅留下了一封信,聂元帅看到这封信,当时就泪如雨下。请你到前面来读。(配乐)

[投影展示] 亲爱的聂司令员:

今天我感觉身体非常不好,也许我要和你们永别了!请你给加拿大共产党总书记蒂姆·布克写一封信,地址是加拿大多伦多城威灵顿街十号。同时,抄送国际援华委员会和加拿大民主联盟会。告诉他们,我在这里十分快乐,我惟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多做贡献。

也要写信给美国共产党总书记白劳德,并寄上一把缴获的战刀。这些信可以用中文写成,寄到那边去翻译。随信把我的照片、日记、文件寄过去,由蒂姆·布克处置。所有这些东西都装在一个箱子里,用林赛先生送给我的那18美金作寄费。这个箱子必须很坚固,用皮带捆住锁好,外加三条绳子。将我永世不变的友爱送给蒂姆·布克以及所有我的加拿大和美国的同志们。请求国际援华委员会给我的离婚妻子坎贝尔夫人拨一笔生活款子,分期给也可以。我对她应负的责任很重,决不能因为没钱而把她遗弃了。还要告诉她,我是十分内疚的,并且曾经是快乐的。

师:我做个补充,他离婚是因为他要到中国来,他妻子不愿意离婚,他坚决离婚了。好,继续。

[投影展示] 两张行军床、两双英国皮鞋,你和聂夫人留用吧。马靴、马裤,请转交吕司令。贺将军,也要给他一些纪念品。

两个箱子,给叶部长;18种器械,给游副部长;15种器械,给杜医生;卫生学校的江校长,让他任意挑选两种物品作纪念。

打字机和绷带给郎同志。

手表和蚊帐给潘同志。

一箱子食品和文学书籍送给董同志,算我对他和他的夫人、孩子们的新年礼物。

给我的小鬼和马夫每人一床毯子,另送小鬼一双日本皮鞋。

照相机给沙飞。

贮水池等给摄影队。

医学书籍和小闹钟给卫生学校。

每年要买250磅奎宁和300磅铁剂,用来治疗疟疾患者和贫血病患者。千万不要再到保定、天津一带去购买药品,那边的价钱要比沪、港贵两倍。

最近两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日子。在这里,我还有很多话要对同志们说,可我不能再写下去了。让我把千百倍的谢忱送给你和千百万亲爱的同志们。

白求恩

(生读)

师:白求恩去世,是因为他在抢救伤员的时候,在情急之下没有戴手套,直接伸进伤员的颅骨当中去取一枚弹片,后来就感染了,因为当时没有很好的医疗条件,所以他很快就去世了。这是他留给我们世界的,最后的绝笔。好,那么你通过这一封信,你看到一个什么样的白求恩?如果你要给他写颁奖词,写一句,你会怎么写?想想,动笔,写一句。

(生动笔写)师:好,你说。

生:他毫不利己,千里迢迢从加拿大来到中国,倾其生命为伤者付出。师:“倾其生命”这四个字用得很好。继续。

生:你是一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你把奉献当作了生命的常态。师:好。大家加油。这个练习没有对错,只要是你自己的创作就好。生:你是一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的共产主义者。师:简短有力!继续。

生:鞠躬尽瘁,无私奉献,你是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师:用了“鞠躬尽瘁”,真好。活学活用。

生:你把你的一切留给了无数伤病员,留给了你的同志,留给了这片华夏的土地,而你,又为自己留下了什么?

师:嗯,全部都留下了,什么都没有带走。好,后面的同学,继续。生:白求恩是照亮全部共产党员的明烛。

师:是共产党这个团队当中的明烛,这个语句非常精妙。你也来试试。(生沉默)

师:白求恩是我们男生的楷模,你得向他学习啊。毛泽东是怎么说的?毛泽东是这样说的。来,读,我们大家要学习他„„预备起──

[投影展示]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生读)

师:好,从一个人能力有大小开始,背诵。自由背。(生背书)师:再背。

师:好,把刚才的这句话背一遍,不会的同学看最后一段,这是全文的总结句。一个人„„预备起„„

(生背书)

师:这是毛泽东对白求恩的极高的评价。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说出来„„(生回答)[投影展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第二部分:争鸣

师:好,“共鸣”阶段结束,你看你能读懂多少,现在进入“争鸣”阶段。对这个人,有没有什么疑惑,或者说你觉得有没有什么疑点没有?

生:我觉得他说他只来到中国两年,他这两年一直在做高强度的工作,但是他为什么给聂荣臻元帅写信的时候说他这两年过得非常快乐,因为那地方应该是吃的也不好,每天都接触血淋淋的东西,一个个伤员从那个战地上背送到帐篷里。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是很痛苦的,然而他为什么会觉得很快乐?

师:共产党员以苦为乐,也许有一天你也会理解的。因为信仰,所以快乐。因为热爱,所以快乐。你提得很好,越矛盾白求恩就越高尚。你来。

生:白求恩他不是中国人,我想问他不是中国人,为什么却要为中国人这么付出?

师:有这样的人,现在也有这样的人,比如说,苹果公司,在中国生产了那么多ipad,中国人不说话,但是外国人有很多很多人在为中国的工人鸣不平。生产一个ipad,别人也许要挣一百美元,你知道吗?中国工人只拿到几分钱的工资,中国人不说话,但是有很多外国人在帮着中国人说话。明白吗?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这样的,有着国际情怀的人。提得很好,还有问题吗?你来──

生:白求恩来到中国,为什么要执意跟他妻子离婚?您刚才说了,但是他来中国没有必要非要离婚,他来到中国也可以„„

师:他来了,回去了没有?(没有),同学们,爱情有很多种,有一种是如果我不能够给你幸福,我就和你分开,给你自由。知道吗?慢慢理解,他不理解这种爱情,那是很纯洁很伟大很无私的。还有吗?──

生:我觉得肯定人无完人,肯定有缺点。怎么可能就这样完美呢? 生:我也觉得这个人物太高大了,高大得都让我不相信。他难道就从来不想念亲人吗?他难道就不想家乡吗?我觉得他像个工作机器。

师:请坐,孩子们,如果你相信白求恩是一个如此纯粹的人,而没有提出类似的疑问,孩子们,你们就太盲从了。人就是人,白求恩很伟大,但是他也有他的痛苦和烦恼。我们继续看一封信。他到了延安之后,什么信件都收不到,非常的孤独啊!请你到前面来读。

(生上前读)[投影展示] 收不到你的信,我已经习惯了!向上帝保证,我已经习惯了。又有两个月过去了,仍然没有你的回信。延安的医疗队于11月25日到了这里,却没有带来信件。我一直盼望着这支医疗队能够带给我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以及一封你的信,让我了解一些外界的情况。但是,他们却只带来一台没有电机和支架,所以将无法工作的x光机。他们还带给我一听已经开封的加拿大香烟,一条巧克力,一听可可粉和一支剃须膏。这些东西都很好,但是我宁愿用所有的这些东西换一张报纸,一本杂志或者一本书。顺便说一句,我从延安收到的所有东西都已经开封。这其中包括我的所有信件。一些信件还有缺页。下次请一定将所有物品和信件多加一层保护。中国人的好奇心太强了。除了一张日本人留在一座小林子里的4月18日的《日本宣传报》,我已经有六个月没有见到过英文报纸了。我也没有收音机。我完全与世隔绝。如果不是因为一天中有18个小时要忙于工作,我肯定会有不满情绪的。

我梦想咖啡,上等的烤牛肉,苹果派和冰激凌。美妙的食品的幻影!书籍——书还在被写出来吗?音乐还在被演奏吗?你还在跳舞、喝啤酒和看电影吗?铺在松软床上的干净的白床单是什么感觉?女人们还喜欢被人爱吗?

所有这一切在我境况好的时候都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的。这多么令人伤心!

师:好,读得很好!老师只是节选了很小的一部分。实际上,到了1938年的后半年,白求恩就已经非常苦闷了。因为他从一个相对发达的国家,到了一个非常非常闭塞的地方,他甚至晚上要靠吃安定药才能睡去。他的内心中弥漫着无穷的孤独与苦闷,这是真正的白求恩。同学们,当你看了这些东西之后,你又如何看待白求恩?

生:我觉得,嗯,白求恩也是一个人,但是他学会如何去克服这些痛苦,他很伟大。

师:你觉得这是人性的正常的表现。是吗?好,那么你看到这个,你刚才提出这个问题,你,你再说说,你又怎么评价白求恩刚才的那么苦闷呢?

生:我觉得这是正常的,因为他毕竟也是一个人,就是看到他的这一面,才真正觉得这是个有血有肉的,非常完整的一个人。

师:他不是高高在上的一个偶像,一个塑像,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因为有了这样的苦闷、孤独和挣扎、痛苦,所以,当我们读到这样的文字的时候,才会觉得可亲可敬。因为有了对爱人朋友的思念,对祖国的怀念,对安逸生活的向往,所以我们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内心才会更被深深地震撼。[投影展示] “去年我共行军3165英里,其中有400英里是徒步穿行于山西、陕西和河北三省。我共做了762个手术,检查了1200名伤员。我还重组了部队的卫生系统,写作和翻译了三本教科书,建立了一所医疗培训学校。”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如此繁重的工作,卓著的效绩,不要说一个人,就算一个小分队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投影展示] 白求恩的各种工作和生活图片

师:孩子们,白求恩跟你们一样,那样地热爱生活。作为49岁的男子,他浑身充满了中年男性的睿智,就连他工作的时候都那样的迷人。(指着图片)这是聂荣臻元帅,这是白求恩。但是,他把他的一切,把一切苦闷都埋下来,然后,走到了我们的抗日的最前线,最后牺牲在我们的这片土地上。所以毛泽东说„„来──

[投影展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生读)师:前面的红颜色的“高尚、纯粹、道德、脱离了低级趣味”这些词语很重要,但后面的这个“人”字更重要,他不是一个神,只是一个人。来,再读──

生读: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师板书:在黑板上的“白求恩”三个字上写一个大大的“人”。)师:不管这个时代如何发展,我们社会永远呼唤像白求恩这样的古典共产党人。好,下课!

对吴春来评课的回复

王君

朋友传过来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吴春来兄弟对我在泉城济南执教的《纪念白求恩》的评论文章,读了,深为感激。其中有热情洋溢的表扬,也有尖锐深刻的批判。我均感恩。作为一个课堂作品,它折射出执教者本人对语文教学的部分思考和探索,集中体现着执教者本人的语文教育价值观。它天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质。有人褒,有人贬。这都很正常,也弥足珍贵。反而,大家都说好,或者大家都说不好,这才是不正常的现象。

所以,尽管我觉得春来兄弟的表扬和批判都有些地方值得商榷,但还是开心地笑纳和接受。以文会友,以思想会友,不亦乐乎!

针对春来兄弟的文章,我也想站在我的角度谈一些感受。不是反驳,只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从执教者的角度补充说一些观点,可能对于读者朋友们理解这堂课为什么要这么上会有些许帮助。

文章写着写着就长了。其实,也借这个机会,表达一些自己的语文观点,不是完全针对《纪念白求恩》了。

第一,关于评课的心态

现在我上所有的议论文,几乎在课堂整体结构上都采取《纪念白求恩》一样的模式:共鸣和争鸣。“我完全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力”,这句名言大家都很熟悉。这种态度是民主社会推进民主管理必须的态度,是一种雅量和风范。但其实做起来非常难,“捍卫你说话的权力”要有平和的心态,真诚地站在他人的立场去充分理解他人的观点的心胸。这其实比站起来张牙舞爪咄咄逼人批判他人难得多。

读春来兄弟的评课,我感觉到了他的焦虑──想从这课例中找出点问题出来的焦虑。

春来兄弟说他“连续观看了五次——正襟危坐、聚精会神,生怕错过了任何环节。此为观看名师视频时间最长、最认真的一次”。真是这样吗?我很感动,也很怀疑。

对我的课,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质疑,第一个方面等会儿我再说,我觉得在这个方面完全是可以争鸣的。但是他第二个方面的质疑,我觉得完全是无理的,是对济南的孩子们的深度伤害。

《纪念白求恩》是一堂大型的公开课,现场听课的老师逾千。学生的课堂发言可圈可点甚多,诸多高潮之处已经进入了思维对峙的激烈交锋境界,孩子们爆发了,他们超越年龄的深度思考能力不断地激起了老师们自发的热烈掌声。整个过程感人至深。而下课后孩子们和他们的语文老师也不舍得离去,他们流着流站在舞台边等我,和我一一相拥,诉说他们的激动和感悟。虽然拖堂甚久,午餐时间已到,但偌大的会场没有一个老师提前退场。许多老师甚至一直等到最后流着泪和我交流。我说这些,不是为了标榜这堂课有多么成功,只是想证明孩子们的表现非常优秀,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可能这些精彩在只有一个机位的摄像机面前得不到完整地呈现。即使如此,但我想,孩子们的出色发言春来兄弟如果看了五遍不可能都看不到听不到吧。

但是,春来兄弟偏偏把孩子们的精彩丢在一边,在评课文章中只举出了两次对话:一次位于授课起始阶段,是本堂课的第一轮对话。此刻教学才刚刚开始,你让孩子们怎么“超越老师”?一次位于课堂教学已经结束之后,是孩子们给全体老师的告别语言。这已经不属于课堂教学的本体部分了。春来兄弟用这两次对话证明我是“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这样的以偏概全对于读他文章的老师是一种误导,而对于上课的孩子而言,已经不亚于一种诬蔑。我不相信春来老师是故意为之,我揣测是因为他太想证明这堂课“有问题”了所以才会如此挂一漏万却不自知。

再退一万步说,我也不认为孩子们在这两处的发言是低水平的。第一次对话来自于学生选择性地判断并朗读了第一自然段的记叙句后师生的对话。课文是这样的: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当时学生手上拿着陶继新老师从网上下载下来的文章,没有任何注释。我也没有要求学生预习。可能对我们70后、60后、50后的成年人而言,读出白求恩是“男性”,推测出他来中国的大致时间和抗日背景,明白他是加拿大人根本不是问题,但是对于90后的学生,在流行文化中长大的一代人,白求恩简直无异于火星上的人,学生对他的了解比对奥特曼、对林书豪的了解少得多。甚至大部分学生,对白求恩根本一无所知。所以,才有了这样一段对话,这是对后面教学的铺垫。春来兄弟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而不是学生的立场上来评价此次对话,当然会觉得毫无价值可言。写到这里,我想到网上流传甚广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个孩子把毛泽东当成了女的。因为他看了一张毛泽东的照片,觉得那是一个女人的照片(毛泽东的有几张照片确实有女像,我小时候也曾经质疑过呢)。这些对于毛泽东时代的人而言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他就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生活中。对白求恩,孩子们隔膜更深。所以,我们切不可以自己的知识背景和认识背景估量孩子,在语文教学中,贴心多一些,呵护多一些,时时刻刻记住蹲下来和孩子对话。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而春来兄弟对孩子在告别阶段的那句“老师,我们表现得非常好,请为我们鼓掌吧?”更加不屑,他说,“我想这样的声音不要也罢”。我更是不可理解。

这是一句多么棒的话!面对着上千的听课老师,如此自信,如此勇敢!为我们鼓掌,为我们的成功鼓掌!不是“我”,是“我们”,是一个孩子代表一群孩子发出的清澈透明的自我评价,正面的,阳光的,展示着未来和希望的自我评价。在我听来,这是天籁之音,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语文教学,说到终端,不过是发现自己,估价自己,解构自己,升华自己的过程。一堂语文课,能够让一群孩子发现了自我的力量,然后发出“我们表现得非常好”的自由酣畅而又纯真热烈的宣言,作为语文老师,夫复何求!

我们中国人,永远习惯于把“低调”和“谦逊”作为防身的工具,把隐藏自己、解嘲自己作为生命的智慧。于是乎,少有毛遂自荐般的自我肯定,于是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绝响永远飘扬在几千年前,于是乎,当一个孩子说出“我们表现得非常好,请为我们鼓掌”时,居然春来兄弟会说“不要也罢”。读到春来老师的这些文字,我的心中真有深深的悲凉。从这些细节中,我鲜明地感受到我和春来老师所秉持的教育价值观的迥异。也是从这些细节中,让我明白为什么我们会对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有截然相反的认识。我跟春来老师的差异,不是语文教学法的差异,本质上是用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差异。春来兄弟还说:如果初中学生的思考与声音都超过了老师,这样的老师还称得上是老师吗?

我对春来兄弟如此的质疑很震惊。我一路走来,几乎经历了中国所有类型的中学。每一届,都会遇到一部分杰出的孩子,他们的才情让我叹服,他们的胸怀让我景仰。如果春来兄弟不相信,可以到我的新老博客上去看孩子们现场创作的一些作品,不仅让我汗颜,恐怕会让很多老师汗颜。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这还有什么可争论的呢?就是这堂《纪念白求恩》中孩子们的部分发言,也足以让很多老师反思自身。因为除了那点语法修辞文学常识段落大意论证方法说明方法等所谓语文基础知识,有些老师,永远不会关注文化,关怀生命,关心人性。语文对他们,不过是谋生的工具而已。

除了对孩子们的不公平,春来兄弟的对我的课堂语言的引用也让我感觉到了他的焦虑和迫切。在对白求恩的还原阶段,其实我说了不少的话,有关于白求恩的事业的、理想的、家庭的、爱情的、人格的。这些话都是为了解决孩子们的质疑。但偏偏春来兄弟专门引用了一句“也想恋爱,也想女人,也发牢骚的白求恩”,如果没有背景铺垫,可能会有朋友会觉得王君老师什么什么的。我不用阐述。我说这个,是因为孩子们的困惑:白求恩难道不想家吗?难道没有爱情吗?没有正常人的欲求吗?事实上《纪念白求恩》上了两次,一次是在我自己班上上的,一次是在济南上的,学到最后,孩子都这样问了。我觉得问得好!如果没有这一问,他们就算生吞活剥地把毛泽东的这篇文章背了下去,把论点论据论证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又有什么意义呢?

春来兄弟断章取义地呈现我的课堂评价,我不相信他是别有用心,我愿意以最好地善意来揣测人:他太急迫了。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他太急迫了。以至于采用了这样的损人利己的引用方法也不自知。

第二,关于这堂课的拓展内容 关于这个方面的质疑,我觉得完全是合理的,是非常有价值的。这是现在语文教学的一个热点问题。课改前,是无拓展,死守书本不敢越雷池半步;课改后,出现了乱拓展,漫无边际地拓展,课堂跟着“伴娘”跑了,教学主题偷梁换柱,教学目标模糊异化。于是,大家伙儿一窝蜂地来批判,并以此作为时髦时尚。这些态度当然都需要警惕。该不该拓展,拓展到什么程度更好,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绝不是一拓展了天就塌下来了,带领学生稍微走得远一点点就是大逆不道了。怎么看呢?一要看这些拓展内容是不是确实需要;二要看这些拓展内容和原文本内容的整合方式是否科学合理;三要看最后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我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在这三个方面,我是有深入的思考和谨慎的处理的。

1、先弄清楚,我拓展的内容(春来兄弟虽然反复说他看视频很认真,但是他对课的复述和呈现几乎到处都是粗疏和错误。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是视频本身不完整不清楚,和现场效果有差距。特别是因为当时我的苹果电脑和场地投影仪不匹配,最后只能用一个投影,结果学生面前的大屏幕不能用,只能歪着头看给老师观课准备的屏幕。这样一来摄像也出现了一些疏漏。二是我的课堂表达能力的欠缺,导致春来兄弟听不清楚,看不明白。致歉了。

我拓展的内容有三个;(1)白求恩的日记摘录:主要展现的是他一年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同时附录了一封给聂荣臻元帅的信,展现的是他对工作报酬的态度,也是他对金钱的态度。

(2)白求恩逝世之前给聂荣臻元帅的遗嘱,是他伟大人格的集中体现。(3)白求恩给朋友的信,主要展现的是他的孤独和苦闷。

这些拓展内容,都是我经过了充分的学情分析后确定的内容。其实我在课前阅读的关于白求恩的资料远远超过这些。我自己是相当震撼的。前面已经说过,当代中学生对白求恩隔膜之深,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想像。你要让孩子们把文章认真地读下去,最后认同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让他们心悦诚服地去“纪念白求恩”,你就必须让他们对白求恩有基本的认同。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的写法,显然是为当时的人们服务的。当年,白求恩的故事广为人知,白求恩的逝世举国悲痛。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毛泽东当然可以以政论文的形式来表达:几乎只有观点,没有任何论据。只有抽象的概述,没有具体的阐释。这种表达方式,是纯理论的,甚至是纯口号式的,是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隔着千山万水的。论据的缺乏实际上截断了当代学生的认知路径,让他们只能踩着空中的钢丝绳学课文。我想,现在只有苏教版教材还保留着这篇文章,并不是因为这文章不好,白求恩精神过时了,而是因为它的写法太具有时代特点了,太抽象,太难教,太难学了。

学习《纪念白求恩》,学生可能有以下几个层次的反映:

1、懒得想,全盘接受就是。

2、嘲笑,世界上有这么完美的人吗?根本就是吹牛!中国当代文学已经炮制出了太多“高大全”的人物,制造道德偶像已经成为了愚弄全民也让全民不再感动的社会闹剧。就连孩子,对此也是嗤之以鼻的啊。

3、质疑:产生了探究的愿望。显然这个世界上完人是不存在的,那么毛泽东笔下的这个“完美的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请问,你能回避这些问题吗?如果你坚持不拓展只妄想紧扣课本就让学生去“纪念白求恩”,那是对学情教情的无视,是自欺欺人。或者就是,你根本不想让学生去深度思考,不愿意面对学生的思维困惑。当然,如果你仅仅把这篇文章当成一篇工具性的教材,只满足于对“论点论据论证”来点儿介绍,再让学生积累一点儿语言材料,对学生情感世界思维方式的培养毫不在意,我也就无话可说。

如果是这样,我们根本无需对话。所以,《纪念白求恩》的链接材料和春来兄弟例举那些所谓“反面例子”没有什么关系。我可以逐项明确地回答:

春来兄弟说:就如有些老师在执教《愚公移山》时,引领学生思考愚公移山还不如搬家这样的伪命题,因为愚公移山本来就是一则寓言故事,它的宗旨要干什么,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样的课堂竟然还得到了很多专家的高度评价,不知何故。

回答:“愚公移山”是寓言,而“白求恩”是真人真事,不能类比。我在教学中更没有偏离教学方向,没有“搬家式”的主题游离。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们理解为什么毛泽东会给白求恩那么高的评价。

春来兄弟说:无独有偶,某一老师上《背影》时,竟然说父亲翻越栅栏是违反了交通法则,师生在这个问题上大费周章,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回答:我的教学目标明确集中,孩子们的质疑也直指对于白求恩品格的理解,并无旁逸。比如涉及到了白求恩的情感世界却并没有纠缠。拓展内容的使用是有分寸的。特别想强调的是,关于《背影》的这个例子已经被人用滥了,我看到就头疼,我很怀疑是人为编造的,就像那个“雪化了是什么”的语文公案一样,现在已经证明并非中国语文老师所为。再退一万步说,即使有比较差的学生提出如此问题,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他不过就是理性思维而非文学的形象思维。实在很正常。教师稍微有点儿智慧就可以挽回来,语文老师犯不着自己折磨自己的反复引用这点儿“千载难逢”的臭事自我折磨。

春来兄弟说:如果上《纪念刘和珍君》是否可以把杨荫榆女生的生平整合成课堂内容,还原一个真实的鲜为人知的爱国人士——杨荫榆先生呢?或者还原一个真实的刘和珍呢?

回答:《纪念白求恩》是政论文,中规中矩,是报告式的,其人物形象是平板的,生硬的,不鲜活的。《纪念刘和珍君》则完全不同。鲁迅先生文笔细腻,叙事生动,形象鲜明,情感澎湃。学生一读就必然动情,不会对刘和珍有所质疑。而对于杨女士,我以为,课上不用纠缠,因为文本的主人公是刘和珍,但课下可以简略补充介绍。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真实,语文教师责无旁贷。语文教学首先要努力求真不是?

春来兄弟说:如果上《项脊轩志》,是否可以搜集整理归有光母亲的生平事迹,告诉学生一个另类的归母呢?

回答:某些观点同上。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项》文涉及人事众多,其母也非主要人物。这篇文章也已经属于文学作品范畴,以情取胜,不比《纪念白求恩》首先必须以理取胜。不能类比。

春来兄弟说:如果上《孔雀东南飞》是否整合各种资料来探讨“恋子”情结呢?

回答:一篇课文,有其主流价值和其他价值之分。《孔》文的主流价值是关于爱情的,按我的解读,他的主题就一句话:爱是不可以战胜的。常规课堂上应该讨论这个问题。至于其他价值,对学术研究而言,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这和我上《纪念白求恩》,边都沾不上。因为我上《纪念白求恩》,时时处处扣的都是其主流价值,探讨的是“纪念白求恩”的问题,而非其他。如果我探讨的是“中国人对西方人的态度”,你倒可以质问我一下。

2、关于这些拓展内容和文本内容的整合方式

春来兄弟之所以反对我拓展,他有一个重要理由就是:

王君老师说了,《纪念白求恩》是一篇议论文,既然是一篇议论文,它的教学内容是感受白求恩这个人物形象吗?如此一说,它应是一篇形象生动的记叙文了。

看来,春来兄弟是觉得我已经把《纪念白求恩》教成一篇记叙文了。是这样吗?我认为不是!这堂课,处处体现着鲜明的议论文特征。我展示一下我的课堂主体程序:

第一部分:共鸣阶段。目的是引导学生去和毛泽东笔下的白求恩发生共鸣。这是教学的核心内容主要内容。所做的事有:

一、启发学生读出起始段和末尾段的记叙句。目的是初步了解白求恩其人和他的大概经历。

二、启发学生分别读出每一段的议论句。目的是整理毛泽东的观点,明确为什么要学习白求恩,学习他什么。

三、重点推敲琢磨第三自然段。目的是体会毛泽东对白求恩的高度赞美之情,同时也充分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和论证特色。这是全课的核心内容。我想通过对这个具体而微的段落的多角度重锤敲打,让学生学得扎扎实实──从工具性的角度来看有丰富的积累,同时又学得激情昂扬──从人文性的角度来看有真切的情感体验。这是本课比较出彩的地方之一。

四、重点诵读第四自然段毛泽东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名句。目的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毛泽东号召学习白求恩精神的精髓所在,同时掀起情感高潮。

第二部分:争鸣阶段。目的是激发质疑,在思维碰撞中让学生深入了解白求恩,从而更加理解毛泽东“学习白求恩”的号召。这部分是课堂的辅助部分,但造成了高潮。所做的事情有:

一、学生自由质疑。

二、教师对“人”画龙点睛,明确白求恩是人不是神。

三、背诵第四自然段的名句。教师总结:虽然时过境迁,但白求恩精神永远不会过时,让我们向一位古典共产党人致敬。总之,我自己的评价是:我的这个设计,从头至尾,都紧扣文本内容,贴着语言在教,同时以议论文的方式来进行议论文的教学。从整体阅读到精段细品,议论文的所有基础知识都落实到位。没有任何一个环节采用的是记叙文的教学方式。

好,廓清了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再来看我拓展的内容是如何为上面的主体内容服务的。请允许我用红笔标注拓展内容和呈现方式,用蓝笔标注学生行为:

第一阶段:共鸣阶段

一、启发学生读出起始段和末尾段的记叙句。目的是初步了解白求恩其人和他的大概经历。

之后插入拓展内容之一:白求恩的日记摘录:主要展现的是他一年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同时附录了一封给聂荣臻元帅的信,展现的是他对工作报酬的态度,也是他对金钱的态度。呈现方式:配乐诵读。

(学生自由发言:从这些文字中,你看到了白求恩的什么品质)

二、启发学生分别读出每一段的议论句。目的是整理毛泽东的观点,明确为什么要学习白求恩,学习他什么。

三、重点推敲琢磨第三自然段。目的是体会毛泽东对白求恩的高度赞美之情,同时也充分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和论证特色。这是全课的核心内容。

之后插入拓展内容之二:白求恩逝世之前给聂荣臻元帅的遗嘱,集中展现他的伟大人格。呈现方式:配乐诵读。

(学生自由发言:由这份遗嘱,结合课文内容,一句话评价白求恩)

三、重点诵读第四自然段毛泽东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名句,并且要求当场背诵。目的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毛泽东号召学习白求恩精神的精髓所在,同时掀起情感高潮。第二阶段:争鸣阶段

一、学生自由质疑。

此时插入拓展内容之三:白求恩给朋友的信,主要展现的是他的孤独和苦闷。呈现方式:诵读。

(学生再讨论:你看到了白求恩的孤独和苦闷,此刻你又如何评价白求恩)

二、教师对“人”画龙点睛,明确白求恩是人不是神。

三、背诵第四自然段名句。教师总结:虽然时过境迁,但白求恩精神永远不会过时,让我们向一位古典共产党人致敬。

我不厌其烦地展示课堂流程和教学内容,只是想说明一点:拓展之一,是为了引出和证明毛泽东的观点。拓展之二,还是为了证明毛泽东的观点。拓展之三,是为了解除学生疑惑。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证明毛泽东的观点。这三则拓展内容,其实都是论据。有了这三则内容的补充,文本就立体了,鲜活了,扎实了。这不是自立门户,和毛泽东对着干,和文本对着干,而是为文本服务,为观点服务。是为学生的思维搭建阶梯,是教学中的人道主义行为。是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其呈现方式就是纯粹地读了一遍,师生都没有在上面再拓展和再纠缠,这样的教法,和记叙文有何关系?这样的内容支援在我看来是要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缺一不可的,是水到渠成的,何来喧宾夺主和偷梁换柱?

3、关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这点不细说,前边也已经断断续续谈到了。除了落实了议论文的所有基础知识,并进行了扎实的语言欣赏和训练之外,学生还应该有许多收获,比如:

培养了学生“先共鸣后争鸣”的良好思维习惯。

让学生对“伟人”和“凡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刻的体验和认识。这其实是一种辩证的健康的生命观。

给了学生理性为主,感性也不缺失的丰富的情感体验。

赋予了枯燥的议论文以青春活力,给教师厌教和学生厌学的文本注入了源头活水。这本身就是赠予学生的一种生命惊喜。这样的惊喜,比工具性的知识珍贵百倍。

我有一个理想,曾经在很多场合表达过:每一堂课都要努力成为一座纪念碑。这是一种追求,很难。但再难,也还是要追求。在这点上,我和春来兄弟可能也有分歧:他显然对“创新”很警惕,甚至多少有点儿仇视。我理解,因为创新本质上就是一种打破,硬把你推出熟悉的领域,让你最开始浑身不舒服。创新就是思维和行为的冒险,创新不仅带来快感,也会带给自己和他人疼痛。但是,“青春之语文”的第一条宣言就是:最不完美的创新也比最完美的守成伟大一百倍。俗套的课,毫无新意和亮点的课我是根本不愿意上的。重复他人和重复自己,有什么意义呢?

春来兄弟说:语文教学的流弊就在于很多老师为了追求创新,而丢失了语文真面目。

吾以为错也!语文教学的板子哪里应该打在“创新”身上。你到基层去调研调研,是创新太多,还是创新太少?从整体上看,何止是语文,在其他方面,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都总体上呈现萎缩的状态。矫枉不能过正啊!

此中原因,不想在这篇文章中再赘述。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除了创新,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都没有进步的可能。

所以,我还经常说,我要创新,请让我带着缺点前行。

至于上课的时间,也说两句。其实在视频中春来兄弟也应该看到,造成拖堂是因为学生发言太踊跃太激烈了。如果我愿意收,愿意叫停,是很简单的事。可是,这样的平台,可能对学生一辈子就是唯一的一次,在这个平台上的发言谁说就没有可能对他产生终生的影响呢?所以,就让他们多说一点吧。但这个问题,我以后应该注意。拖堂毕竟是不好的。

在我自己班上上的时候,因为是常规课,所以就只能上40分钟。当时也有录像。如果春来兄弟愿意看,我可以传给你。

春来兄弟问:名师示范,把语文教学引向何方?如果我算名师,我也愿意正面回答:

第一,我们的公开课,其实更是研究课,不是示范,只是展示一种可能。任何人都是不可以被模仿的,只能是借鉴和研讨。

第二,我的语文教学的方向在哪里?前边其实我已经回答了:在于从灵魂深处尊重学生,在于执着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和处理文本,然后奉献给学生最美妙最精彩的语文课程。我把精神的享受、人格的塑造、灵魂的锤炼作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对于工具性的方面的东西,我觉得它们是基础,很重要,但绝不是终极目标。你可以不同意我的意见。我从来无意引领。我的每一堂课,都仅仅只是探索。

说了这么多,是从教者一厢情愿的角度来阐述的。我想象得很美好,但在课堂上,未必我就有这样的表达能力,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道行还太浅,修炼才开始。我相信旁观者清,春来兄弟的疑惑都是因为我在课堂上表达还不准确和充分造成的。所以,我享受而又谨慎地学习着春来兄弟的课评,内心充满了真诚的深深的敬佩和感激。

名师示范,把语文教学引向何方? 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 吴春来 最近在网上观看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君在泉城济南执教的示范课《纪念白求恩》,全课时长60分42秒,笔者连续观看了五次——正襟危坐、聚精会神,生怕错过了任何环节。此为观看名师视频时间最长、最认真的一次。

王君老师是大家推崇的新一代语文名师,她的青春语文,是众多语文流派中一颗耀眼的明星,焕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

名师示范课,关键要给听课老师以引导示范之功效,王老师的课至少给我们以下两点启示。

一则学习王老师的激情。

纪连海老师曾说:“高效的课堂需要师生焕发生命的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能激发激情,才能点燃心灵圣火,拨动生命的琴弦。”王老师用激情演绎她的青春语文,毫不夸张地说,听过很多名师观摩课,王老师的课是难得有激情的课,让我们充分感受到青春的喷张、生命的涌动。诚如她所说:“青春之语文,其本质就是提倡通过激活汉语言文学本身的生命力等手段使语文教学过程保持青春状态,进而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保持、享受整个人生的青春状态(即幸福人生)作准备。”这样的青春状态,如此的生命激情,偌大的中国语文教育界,有几人欤?

二则学习带领学生品读语言的能力。

语文课堂,老师应该带领学生贴着文字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即要咬文嚼字。王老师设计的“琢磨词语,变换句式,反复诵读”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沉浸在语言的海洋里,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感是大有裨益的,如:

没有一个不佩服

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无不为之感动。这样的句式变换,既理解了作者的情感,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如今的语文课堂,很难再见背书的热闹场面了,而王老师的课堂,书声琅琅,甚是让人欣喜。如王老师引导学生背诵: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这样的语句让学生铭记于心,终将会转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以教而达不教之目的。

让人称道的是,品读语言教学环节,师生关系水乳交融,极其和谐自然,教学艺术已至化境。

然而,听完王老师的课,仿佛若有所失,《纪念白求恩》,已然不是《纪念白求恩》,而是拼凑的《白求恩》,这节课引发笔者两点重要的质疑,如鲠在喉。

关于课堂教学内容重构的质疑。

王君老师的课大致可以分成两大块:共鸣和争鸣。共鸣环节王君老师设计了四个主问题: 感受毛泽东笔下的白求恩 你看到怎样的一个白求恩。精读第二段体会毛泽东的感情

如果此刻你站在白求恩的墓碑前,你想对他说什么? 争鸣环节主要设计了一个主问题: 你对毛泽东笔下这个人有何疑惑吗?

(本环节,老师展示白求恩的相关资料,让学生走进另一个白求恩)对于本课的教学内容笔者是持反对态度的。

王君老师说了,《纪念白求恩》是一篇议论文,既然是一篇议论文,它的教学内容是感受白求恩这个人物形象吗?如此一说,它应是一篇形象生动的记叙文了。

那么《纪念白求恩》的教学价值体现在哪里?

从王老师的教学环节上不难看出,本节课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个真正的白求恩,一个“也想恋爱,也想女人,也发牢骚的白求恩”(王君老师语),而不是神化的白求恩。当然王老师此种精神是值得老师们学习的,亦是全面深刻认知白求恩同志的起码条件,但此篇文章是要我们去质疑白求恩吗?读一篇纪念性的议论文如果忽略了它的时代环境,不从作者的创作意图去解读,而站在不同的时代用另一种眼光来评价一篇文章,是有失偏颇的。就如有些老师在执教《愚公移山》时,引领学生思考愚公移山还不如搬家这样的伪命题,因为愚公移山本来就是一则寓言故事,它的宗旨要干什么,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样的课堂竟然还得到了很多专家的高度评价,不知何故。无独有偶,某一老师上《背影》时,竟然说父亲翻越栅栏是违反了交通法则,师生在这个问题上大费周章,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我们不妨想想作者为何要写这篇文章?因为是为了纪念白求恩。为何要纪念白求恩?因为毛主席要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同志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如何能让大家能学习这种精神呢?我想这些才是《纪念白求恩》的教学价值吧。

当然很多人以为上述内容是否过于俗套,缺乏新意。语文教学的流弊就在于很多老师为了追求创新,而丢失了语文真面目。

也许有老师以为这是对教材内容的重构,这是老师整合能力的彰显。因为王君老师曾说,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的专业发展距离,也主要体现在对教材内容的重构上——选择、增删、提炼、整合、更换乃至创造,以生成符合课程目标与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她还认为,没有哪门学科比语文更为迫切地要求教师具有整合的能力,在不脱离语文学习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并根据学生的现实需要,所以她提倡老师们要积极主动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改造,从而充分展示教师的个性和教学的个性。

当然在整合过程中,增加的白求恩的事迹材料,通过学生的朗读,加深了对白求恩那种共产国际主义精神的理解,这样的整合不可或缺。

但是本文的核心是要纪念白求恩同志,而王君老师把教学内容指向了全面认识一个真正的白求恩,从这一点来看,这样的整合有画蛇添足之嫌。当然课堂上也涉及了纪念白求恩同志的教学内容,但是整合的方向冲淡了主题,反而削减了学生思维的张力。

试想如果整合教学内容时不从课堂文本的主题出发,根据执教者的喜好任意选择整合的角度,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将遭遇怎样的惨状呢?

如果上《纪念刘和珍君》是否可以把杨荫榆女生的生平整合成课堂内容,还原一个真实的鲜为人知的爱国人士——杨荫榆先生呢?或者还原一个真实的刘和珍呢?

如果上《项脊轩志》,是否可以搜集整理归有光母亲的生平事迹,告诉学生一个另类的归母呢?

如果上《孔雀东南飞》是否整合各种资料来探讨“恋子”情节呢? 如此一来,课堂教学内容整合的逻辑起点在哪呢?

试想王君老师的教学环节稍稍调整顺序,是否更加妥当呢?如: 搜集整理白求恩的生平事迹,你看到怎样一个白求恩? 仔细阅读毛泽东笔下的白求恩,你看到怎样的一个白求恩? 请思考为何我们见到了不一样的白求恩?你有什么疑惑? 由此引导学生去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就如作文材料的组织,先后之顺序不可小觑。另外,因为时间会限定教学内容,45分钟的课堂教学,偏偏要花上60分钟来上,那么老师平时上课如何是好呢?

对于学生的声音与思考的质疑。

课前王老师说:“中国孩子和中国教育最大的悲哀是什么?把所有的问题全部教没了,孩子没有问题,只有老师在提问题,最好的教育是,带着问题进课堂,又带着问题出课堂,最好的课堂,我们追求的课堂,一定是孩子们你们的声音,你们的见解超过王老师的声音,超过王老师的见解,你们的思考对于未来的思索,超过了王老师。”王老师说这番话,从意图上说,并不仅仅是给学生们听的,而是讲给台下老师们听的。

然而我们看看这一段课堂实录吧: 老师:白求恩,哪个国家的人? 学生:加拿大。老师:聪明。老师:男的还是女的? 学生:男的。

老师:什么时候到中国来? 学生:1938年。老师:你怎么知道是1938年呢?

老师:哎呦,聪明。这个男孩具有知识迁移和知识应用的能力。

这样的师生问答,我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也许老师会说,毕竟是初中学生,难能可贵了!

那么王老师所说:“你们的见解超过王老师的声音,超过王老师的见解,你们的思考对于未来的思索,超过了王老师。”如此言论,岂不是哗众取宠,华而不实。

课堂结束了,王老师要求学生们“说一句自己的话”,学生有尴尬之色。其中一女生对听课老师说:“老师,我们表现得非常好,请为我们鼓掌吧?”如果此所谓学生的声音超过了老师的声音,我想这样的声音不要也罢。

如果初中学生的思考与声音都超过了老师,这样的老师还称得上是老师吗?除非他们遇上了一群天才学生。当然王老师所云之目的是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出来,老师不要霸占学生的话语权吧,只能如此理解。

诚然,王老师的这节课无疑是一节成功的示范课,笔者之聒噪,委实谫陋,班门弄斧而已。不过,名师示范,首先应是教学内容上的示范,而不该以某一名师的教学理念来裁定教学内容,否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失示范之意义。至于教学艺术之追求,起码当建立在科学的教学内容之上,若不然,一切艺术皆将沦为空中楼阁、过眼云烟。

名师示范,大抵在此吧。

天地并生 万物为一

——《安恩与奶牛》教学实录

北京人大附中西山学校 王君

【课堂实录】

课前热身:

1.学生选读课件上含“牛”的成语。要求声音响亮。

2.学生用课件上本课的词语自主造句。可选用一个,也可同时选用多个。

第一部分:咬文嚼字,走近安恩

师:现在我们开始上课。安恩和奶牛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牲口买卖市场上。老师把长长的故事变形为了一首散文诗。请一个同学来读读前面部分,我们回顾一下情节。

[课件展示]

瓦尔普峡集市一片喧嚣,牲口交易场上熙来攘往。

破旧的衣着散发着浓重的土味,瘦骨嶙峋的老妇人悠闲地打着毛线,剽悍粗野的嘈杂中,她旁若无人,闲适安然。

孤独的奶牛,静静依偎在老人身边,一身浓密的毛发,好似一幅美丽的锦缎,它的高大结实啊,吸引着过往目光的流连。

问津者实在是不少啊,就连屠夫也兴致盎然。

淡淡的神情送走许多主顾,再高的价格也是徒然,坚定不移回绝的,正是那高得吓人的大价钱。„„

(生读。每一小节结束后,老师亲切地巧妙地给于点拨,帮助学生越读越好。)

师:别人误以为安恩是来卖牛的,于是在安恩和买牛人的交锋中,我们的故事展开了。现在,孩子们,我就是买牛人,请你赶快找出安恩是怎么回答那两个买牛人的询问的。并且想想应该如何读?请你关注课文3-10段。

(学生很快找出并圈出了安恩的回答。第一句为:它是不卖的。第二句是:它不卖的!)

(师不断模仿买牛人的语气语调和多个同学对话,)

生(读):它是不卖的。它不卖的。(读得较为平淡,基本一样)

生(读):它是不卖的!它不卖的!(两句都读得很重)

生(读):它是不卖的。它不卖的!(对比度很大)

师:大家很聪明啊,看来已经意识到这两个基本相似的句子其实有很大不同。请比较一下哪些不同?

生:第一个句子后面是句号,第二个句子是感叹号。语气不同。

(师转身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巨大的句号和巨大的感叹号)师:

真好!咱们这节课啊,就来破解这个句号和感叹号之谜。为什么同样是买牛,但是安恩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呢?继续讨论。

生:第一个句子多了一个“是”字。

师:你认为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生:第一句应该比较平淡,第二句语气很重。

师:具体揣摩一下说这两句话时安恩的情绪。

生:回答第一个买牛人时安恩很平静,回答第二个买牛人时安恩很生气。师:

安恩仅仅是平静吗?我们要善于联系前后文把一个句子放在具体语境中来判断。老师建议你读读“它是不卖的”的后面两个句子。

生(读):然后,像是为了表示谦恭,她一只手把毛衣针撂下,使劲儿地把鼻孔擦个不停„„

生:哦,安恩的语气中应该还有谦恭。

师:她为啥谦恭?

生:她可能觉得有点儿对不住买牛人。

师:那你试一试读出谦恭的语气好吗?

生(读):它是不卖的。(读得很诚恳,大家鼓掌)

师:请比较着读,再读“它不卖的”这句。

生(读):它不买的。(读得很生硬冷漠,大家鼓掌)

师:你为啥把这个句子处理得生硬冷漠呢?你有理由吗?

生:安恩说这话前有这样的神态描写:老太婆安恩爱怜地瞅了瞅自己的奶牛,不屑地斜视了一下那根藤杖,然后转过脸去往远处张望仿佛发生了什么使她感到兴趣的东西。

师:好!能够用老师刚才说的联系前后文的方法,很棒!同学们,远处到底有没有使她感兴趣的东西,这处神态描写的用意在哪里?

生:其实没有什么东西使她感兴趣。安恩朝远处看其实是为了不想看那个买牛人,她在含蓄地表达自己的不满。

师:哦,看来安恩不喜欢那个买牛人,但是也不想太过于表现出来,她只用自己的眼光和语气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请再读读这个句子,读出安恩的在努力掩饰的不满和冷漠。

生(读):它不卖的!

师:再体会一下,“它是不卖的”中的“是”字的作用。

生:“它不卖的”直截了当,“它是不卖的”就柔和多了,这个“是”字在这里让语速变慢了,语气柔和了。

师:好!孩子们,这样学习语文就对了,联系前后文咬文嚼字就会趣味无穷。同样都是要买安恩的牛,为啥安恩的态度截然相反,一谦恭一生气呢?同学们深入下去,再找找理由。

(生自由朗读)

生:第一个人问得很有礼貌,他问的是“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而第二个人是这样问的“喂,这头母牛多少钱?”,他没有礼貌。

师:好!找得准!你尝试把两个人的形象通过你的朗读读出来。

(生读,惟妙惟肖)

师:刚才找的是语言,大家继续找原因,是啥导致安恩态度截然相反?

第三篇:乡愁 王君

在比较中咀嚼语言

——余光中《乡愁》教学片断五则

美读与咀嚼,应该是诗歌教学之魂。和学生一起学习《乡愁》时,他们的发现和质疑不断制造着新的教学契机。这促使我不断变幻对话方式,导引学生通过反复揣摩语言进入诗歌的情感境界。课后回味,这堂课中的“咀嚼”多用的是比较的方式,多角度多形式的比较,还真让《乡愁》的教学更多了一些纯正的语文味儿。

一、新与旧比

生:非要选“邮票”这个意象吗? 师:您想换作什么呢?

生:可不可以把“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换作“乡愁是一句热热的叮咛”。师:有意思。同学们评评。

生:我觉得可以,“叮咛”也是母亲常做的事情。生:可以,但不太好,不够含蓄。

生:不好,很普通,大家都会这么想这么写,没有创意。

生:根本不行。余光中写《乡愁》的时候,恐怕电话还没有那么方便,母亲的叮咛不容易传达到吧。

生:“叮咛”不好,主要是引不起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不像“邮票”,这词语让人遐想联翩的,让人想像这一封封信里传递着母亲和儿子多少故事啊!

生:“邮票”标志着分离与挂念,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所以会引起所有读者的共鸣。而且这个比喻很新颖别致。

生:如果不用“邮票”而用“叮咛”,后边的“这头那头”也不能用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就被破坏了。师:讨论得非常好,因为大家已经在不自觉中地涉及到了诗歌意象选择的要求,比如要新颖,要含蓄要引发联想等。来,读这一小节,把你们的感悟用朗诵表达出来。

(生反复读)

师:如果你现在来写《乡愁》,你会怎么选择比较新奇的意象呢? 生:乡愁是一个短短的电话。生:乡愁是一封淡淡的e-mail。生:乡愁是中央电视台每日的天气预报。生:乡愁是摄像头前久久的等待。……

【反思:小切口,大空间,这为以后的诗歌教学作下了比较好的铺垫。不足是材料的引入还不够,切口有了,切面还没有形成。积累是有的,但临时的调动还不力。】

二、重与轻比

生:我的发现是诗歌中“头”字重复了很多次,有“这头”、“那头”、“外头”、“里头”。师:你是不是觉得还可以用其他的词语?

生:我们一般用的是“这边”、“那边”、“外边”、“里边”。

师:那我们把全诗的“头”都换成“边”再来朗读一下全诗,体会一下感觉有什么不一样。(生齐读)

生:“这头那头”给人的感觉是在两段距离的尽头,很遥远。“这边那边”似乎隔得很近,没有那么遥远。

师:说得不错。再来读一二小节,除了距离的远,体会一下还有什么不同?(生换读一二小节)

生:“这头那头”语音上给人的感觉要厚重一些,而“这边那边”发音却是轻飘飘的,厚度不够。师:好个厚度不够!汉语言就是这样,相同的意思但因为语音的不同而使一个顿挫一个轻快。余光中用顿挫而弃轻快,这是诗人情感的必然选择。来,再比较着读最后一小节,读出距离的遥远和情感的沉痛。

(学生换读比较)

【反思:喜欢这个片断。学生能够从语音的角度来解读一个词语的应用是非常细腻而独到的。为他们喝彩!】

三、有与无比

生:四节诗中的四个形容词都用得很有意思。邮票是“小小的”,船票是“窄窄的”,坟墓是“矮矮”的,海峡是“浅浅的”,这些词语都很普通,但我觉得很耐人寻味。

师:发现得好。邮票自然是小的,但是如果删去“小小的”,味道会如何呢?读一读。(生读:乡愁是一枚邮票)

生:不好,好像差点儿什么东西似的。师:差什么?

生:“小小”中似乎有大大的什么?

师:有意思。“大大的”什么呢?加上“小小的”,再读一读。(生加上反复读)

师:再说“小小的”中间有什么“大大的”? 生:小小的邮票,大大的空间。生:小小的邮票,重重的离愁。生:小小的邮票,深深的思念。生:小小的邮票,长长的距离。

师:小小的邮票,如那小小的蚱蜢舟—— 生:载不动许多愁。

师:对了,邮票越小,离愁越多越沉越深。这实际上是诗人一种痕迹不露的情绪暗示吧。再来读,读出你们感觉到的小与大之间的辨证。

【反思:“’小小’中似乎有’大大’的什么?”说出这话的孩子已经有比较敏锐的语感了。我以读来让学生明晰这种模糊的感觉,方法比较俭省,效果也不错。】

四、奇与平比

师:我年年回老家去给妈妈扫墓,我妈妈的墓并不高大,但是我每次站在妈妈墓前,心里头都总会涌起一种奇特的感觉,如果我来写诗歌,我只能写“思念是一座高大的坟墓”。老师和余光中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大家评一评谁写得更好呢?

生:诗人的“一方矮矮的坟墓”和王老师的“一座高高的坟墓”都写得好,虽然不一样,但都表达出了相同的情感。

师:谢谢你的肯定。我们的情感相同在哪里呢? 生:都很苦闷。

师:那我们的表达为什么却恰好相反呢?

生:您站在高大的坟墓面前,您就很渺小。您的母亲睡在高大的坟墓里面,会很孤独。师:很好。高大的坟墓衬托出了—— 生:您的孤单。

师:是的,母亲在坟墓里边那样孤独,而女儿在坟墓外边同样孤单。当时我就是这样的感觉。另外,坟墓那么高大,似乎——

生:您和母亲的距离就更遥远了。

师:对,每年,就是这种孤单和遥远让我每一次扫墓的时候都泪如雨下。而余光中呢,那“一方矮矮的坟墓”又暗示了一些什么感情呢?

生:“一方”的意思就是小,母亲睡在那么小的坟墓中,会不会很逼仄,不舒服? 生:“矮矮”也是一样,坟墓这么小,但诗人和母亲的距离却是天人相隔,那样遥远。这些词语表达出了诗人的心痛。

生:“矮矮”也表达出了诗人情绪上的极端压抑。

师:其实第四节中的“浅浅”的运用也是一样的。换个人,他写的诗歌就可能是“乡愁是一湾深深的海峡”,没有道理吗?

生:有道理,海峡本来就是深的,不可能浅,浅只是诗人的一种错觉。生:不是错觉,是希望,希望那海峡浅一些,再浅一些。

生:我认为这个“浅浅”,比“深深”表达的感情更为厚重。海峡虽浅,但是台湾和大陆却不能团聚,这和那“矮矮的坟墓”表达的无奈和痛心是一样的。

师:非常好。同学们用个性化的语言解读着诗人个性化的感受,这就是真正地读诗了。那我们来读吧,读出这两节诗中沉沉的压抑和绵长的叹息。

(生反复读这两小节)

【反思:以前讲《乡愁》,探讨得多的是“浅浅”的含义,没有想到这次却在“矮矮”上做出了一些文章。以自己的独特感受带动学生去体会诗人的独特感受,有些意思。】

五、直与曲比

生:我发现这四节诗有一个不和谐的地方。第一节的开头是“小时候”,第二节是“长大后”,可是第三节开头变成了“后来啊”,第四节又变成了“而现在”,诗人为什么不一直保持一样的语言形式呢?

师:您的意思应该怎么变呢?

生:第三节这样开头“中年后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第四节这样开头“老年后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小时候”到“长大后”到“中年后”再到“老年后”,这样诗歌形式上不是更整齐吗?

师:您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孩子,提出了一个很有探讨价值的问题。那这样,按照您的改法,我们来读一下,大家体会一下看行不行?

(生读)

生:我觉得把“后来啊”改成“中年后”不好,“后来啊”,有点像讲故事那种味道,娓娓道来,让人觉得亲切。

生:一个“啊”字,给了我一种时间很久远的感觉,好像作者长长的一生就在这“啊”字中了。而“中年后”比较死板,没有那种一声叹息的沉重感。

生:“后来啊”还给人一种联想,母亲的去世带给诗人的惆怅一直延续到今天,延续到此刻,还会延续到未来。总之,我觉得“后来”是一个时间不确定的词语,这会让人联想到作者一生的坎坷,这就使全诗更有了一种沧桑在里面。

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有几个词语用得好,“娓娓道来”、“一声叹息”、“不确定”、“沧桑”,这表明大家对这个“后来啊”的体会比较深刻。“而现在”你们怎么看?

生:我觉得“而现在”好像一下子就把什么东西定格了。

生:我的感觉是“后来啊”,把人的情绪和思维拉得很远很远了,突然在最后一节来一个“而现在”,思路也就突然凝固了。

师:你们的感觉很有意思。到底是什么突然定格突然凝固了,需要定格和凝固吗? 生:最后一节是情绪的高潮,需要定格,需要凝固。

生:如果说“后来啊”把情感拉得很长很长了,最后一节猛一用“而现在”一收,就把诗人最深的一种乡愁——祖国情民族恨推到了读者前面。

师:您的意思是这就像电影中的—— 生:大特写。

生:而如果用“老年后”,因为语言形式和前边完全一样没有变化,那么情感也就是一根直线,没有形成起伏,这也就不能凸现全诗情感的高潮。

师:大家的意思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些变幻了形式出现的时间词语,一起连缀成了一根变化有致的情感线索,它牵引着读者去体会诗人坎坷的一生和复杂的思绪。因为语言形式的变化,诗人的情感就呈现出了跌宕之势,诗人感情的高潮就被“宕”出来了,就被烘托出来了。非常佩服大家很有个性的解读。现在,让我们再次朗诵第三节和第四节,读出情绪的跌宕和高潮。

(生齐读)

第四篇:优秀员工必备特质

优秀员工必备特质

一,对公司的产品具有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强烈的探究欲去弄清

它的真相,并力求创造改进,使产品更为实用可靠。

二,从内心产生对公司、对产品的兴趣和热爱,像热爱自己的恋人

一样朝思之,暮想之。

三,全心全意地投入自己所热爱的工作,不仅把工作当成一种职业

来做,更要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来奉献。

四,打破一劳永逸的梦想,树立不断进取的心态。善于捕捉新动向,主动了解新知识,不断地自我更新。

五,用传教士般的热情和执着去感染、去打动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你的同事、上司和客户。

六,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站在客户的立场上、利益上去考虑和看

待问题,并帮助客户去解决问题。

七,具备强烈的服务意识,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作为自己

工作价值的提升标准。

八,时刻倾听客户的声音,不仅要懂得如何了解客户的需求,更要

懂得如何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九,把产品是否贴近客户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不断想办法去研究和

改进产品,更好地满足和贴近客户。

十,跟随公司的目标,把自己的努力融入到公司的发展目标中去,并帮助老板实现他的目标。

十一,在工作中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主动去做老板没有交待的事,以实际行动把任何事都做得圆圆满满。

十二,不把奖金和薪水作为惟一的目标和工作动力,在工作中获

得经验和知识,才更利于自己的成长。

十三,树立团队合作精神,能与同事友好合作,把自己独特的优

势淋漓尽致地在工作中展现出来。

十四,要与公司同舟共济、荣辱与共,要全心全意为公司工作,要把帮助老板取得成功看成自己的使命。

十五,以高度的洞察力把握时代的脉搏,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比未来快一步,走在时代的前面。

十六,不安于现状,积极进取,主动提高自身的技能,使自己变

得有价值,成为企业和老板真正需要的人。

十七,把工作当作学习的殿堂,以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实际

工作能力,为自己打造无人替代的个人品牌。

十八,能够掌握推动公司不断向前发展的新知识、新技能,给自

己的职业发展补充新鲜血液。

十九,摒弃墨守成规的工作方式,打破常规,突破传统的思维的束缚,站在创新的立场上,去思考各种问题。

二十,不是被动地等待机会的到来,而是寻找机会、把握时机、征服机会,利用一切机遇去成就自己。

二十一,有机会时,就抓住机会;没有机会时,就以行动去创造机

会。把每一件工作做好,以此来创造成功的机遇。

二十二,积极尝试新的、没做过的事。敢于把冒险精神投入到工作

中去,敢于以冒险来换取成功的机遇。

二十三,乐意接受并且十分珍惜公司提供的不同工作机会,并以此

来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二十四,醒目地亮出自己,善于抓住时机,在关键时候表现自己的才华和长处,为自己的成功加分。

二十五,尽量地学习公司业务运作的经济原理,学习经营管理之道,让自己成为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二十六,把目标放在如何帮助企业赚到钱和节省钱上,把为公司创

造财富当作神圣的天职、光荣的使命。

二十七,具有主人翁意识,视工作为事业,事事为企业着想,自觉

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二十八,视自己为老板,把公司当做是自己开的,以老板的心态去

对待公司,尽职尽责地去做好你所从事的工作。

二十九,积极收集本行业的发展现状、趋势,行业生存条件等方面的资料;密切关注本行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动向。

三十,增加对竞争的认识,要有一种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的意识,在脑海里扎下竞争求胜的根,敢于竞争,善于竞争。

三十一,密切注意公司的竞争对手的发展,对竞争对手的产品的好

坏和经营都能努力了解。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三十二,时刻关注竞争对手,从对手处学会更聪明的做法,避免他

们的错误,才能超越对手,战胜对手。

三十三,工作中要学会思考,学会用脑子工作,善于发现问题,分

析问题并妥善解决问题。

三十四,不管做什么事情,一旦有了好的想法、好的主意,就立即

采取行动。马上就做!

三十五,具有时间观念,认真计划每一天,有效利用每一分钟,准

时去做每一件事。做到工作有计划、有重点、高效率。

三十六,与时间赛跑,做什么事都要讲究速度。比别人做得更快,比别人做得更好,才能在竞争中赢得成功的机会。

三十七,向老板提出合理化建议是一个员工应有的责任,只要自己

认为是对公司有帮助的建议,就大胆地提出来。

三十八,把忠诚视为做人之本。忠诚于公司,忠诚于老板,忠诚于

自己的工作,与公司荣辱与共、同舟共济。

三十九,诚实做事,坦荡做人。诚实能使人了解你、接纳你、帮助

你、支持你,使你的事业获得成功。

四十,在与人交往及工作中,珍视自己的信用,将守信当作自己

工作和处世的准绳。做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可靠之人。

四十一,不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都能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地工作。

四十二,在工作和生活中提高成本意识,养成为公司节约每一分钱的习惯。处处维护公司利益,让“节俭”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四十三,对工作倾注全部的热情,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以饱满的激情,去行动、去奋斗、去成功。

四十四,将敬业意识深植于脑海之中,敬重并重视自己的工作,将

工作当成需用生命去做的事,并对此付出全身心的努力。四十五,哪怕你是一名普通的员工,做着最普通的工作,只要你担

当起了你的责任,你就是老板最需要的员工。

优秀员工的十大准则 第一,对自己所在公司或部门的产品具有起码的好奇心是极为重要的一点。如果你对这些产品没什么兴趣,你将很快落伍,并被淘汰出局。真的会很快!

第二,在与你的客户交谈如何使用产品时,你需要以极大的兴趣和传教士般的热情和执着打动客户,了解他们欣赏什么,不喜欢什么。你也必须清醒地知道你公司的产品有哪些不足,或哪里可以改进。

第三,当你了解了客户的需求后,你必须乐于思考如何让产品更贴近并帮助客户。成功取决于你对产品、技术和客户需求的了解与关注。

第四,作为一个独立的员工,你必须与公司制定的长期计划保持步调一致。员工需要关注其终身的努力方向,如提高自身及同事的能力。这种自发的动机是需要培训的,但是是值得花精力去考虑的。当然,管理手段是可触发主观能动性。如果你做产品销售,销售指标的完成是检验工作表现一个重要手段。完成指标对销售人员是一件多么兴奋的事啊!但是,若完成销售指标和最大幅度的提高下月奖金及薪水是你惟一的工作动力,你也许会慢慢脱离团队,并错失成功发展的良机。

第五,在对于周遭事物具有高度洞察力的同时,你必须掌握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特别是一些大公司,他们要求员工迅速掌握专业技术。没有人能保证他目前拥有的技能仍适用于将来的工作,所以,好学精神是非常关键的。

第六,你必须能非常灵活地利用那些有利于你发展的机会。第七,一个好的员工会尽量学习了解公司业务运作的经济原

理,为什么公司的业务会这样运作?公司的业务模式是什么?如何才能盈利?员工必须了解导致本行业中企业盈利或亏损的原因,才能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价值有更深入的理解。当然,员工必须学以致用,并将精力放到最可能改进之处。

第八,好的员工应关注竞争对手的动态。我更欣赏那些随时注

意整个市场动态的员工,他们会分析我们的竞争对手的可借鉴之处,并注意总结,避免重犯竞争对手的错误。

第九,好的员工善于动脑子。分析问题,但并不局限于分析。

他们知道如何寻找潜在的平衡点,如何寻找最佳的行动时机。好的员工会合理、高效地利用时间,并会为其他部门清楚地提出建议。

第十,不要忽略了一些必须具备的美德,如诚实、正直和刻苦,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第五篇:喜剧演员特质

浅谈喜剧演员角色特质的构建

尽可能尝试更多的角色来挖掘自身更大的潜力,在职业生涯中希望塑造出更多不同且成功的角色,这是大部分演员所追求的。而这件事,对于喜剧演员好像不太合适。喜剧演员面临的不是要选择更多的可能性,而是要舍掉更多的可能性。对于非喜剧演员,在选择角色的时候,可能是在做加法,而喜剧演员则是要做减法。喜剧演员舍去的越多,那么就越容易突出个人的特质,越具备辨识度,越容易被观众记住。

谈论演员,这好像不是属于编剧的范畴,但是谈论演员的角色则是编剧的范畴。而喜剧演员与非喜剧演员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在屏幕上塑造的角色特征要具备一致性,而且这个特质要明显,要不断的重复这个特质,只有这样这个角色形象才会留在观众的心中。

一、喜剧演员为什么没有大红大紫

开心麻花的演员在几年前就登上了央视春晚,而且最近几年也是央视春晚的常客。加上在今年上半年,开心麻花团队又参加了东方卫视的《欢乐喜剧人》节目,开心麻花的一些演员开始被观众所熟知,但是相对这种顶级平台的曝光率来说,他们好像并没有那么的大红大紫。我这么说,可能会有人赞同,也会有人反对。大概可以划分成两类,喜欢开心麻花的人,会记住开心麻花里面的演员的名字,只是偶尔看看节目的人,可能只见到他们面熟,并不能真正叫出他们的名字。我这样说,一些人仍有不同意见。那么我们看一个对比例子就可以了。

2009年央视春晚,赵本山带领丫蛋和小沈阳初次登上春晚舞台,表演小品《不差钱》。小沈阳一夜成名,一夜爆红。而这之前很多人没有在电视上看到过小沈阳,小沈阳第一次登上春晚,就可以迅速的大红起来。在09年春晚过后,普通老百姓基本没人不知道小沈阳。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你在一些饭馆吃饭,都能听到有人闲聊,聊到小沈阳,还刻意模仿小沈阳,我的中文名字叫小沈阳,英文名字叫xiaoshenyang.比起同样登上央视春晚几次的开心麻花的几个演员,小沈阳只上一次春晚就可以一夜蹿红。为什么?

我们再看另外的一个例子。

范伟很早就登上了春晚舞台,而且作品都很受欢迎。小品《牛大叔提干》、《拜年》、《三鞭子》。在这里面范伟都是扮演的一个乡镇干部形象,大家也非常喜欢他和赵本山的合作。大家都知道他叫范伟,但是,他登上了好几次春晚好像没有到大红大紫的地步。大家仅仅觉得他演的不错而已。

1996年,范伟和赵本山、高秀敏合作演出农村电视剧《夜深人不静》,范伟首次以光头形象出现在屏幕上,扮演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2001年,范伟和赵本山、高秀敏登上央视春晚,表演小品《卖拐》。范伟以光头形象出现,扮演傻大粗、说话还带地方口音的厨师。《卖拐》大火,范伟随着也大火。在这个春晚小品之后,你可以看到很多人都会在不经意间提到范伟,而且还模仿范伟说话的口音。2001年在电视剧《刘老根》中,范伟又以光头形象出现,扮演“药匣子”一角,“药匣子”这个角色被范伟演活了。而这之后,范伟就没再留过乡长似的背头。留长发之前,范伟必须依靠赵本山才能有合适的机会和舞台。而自己留了光头之后,他自己就可以完全撑起一部戏,他立即变成了一线的喜剧演员。这是为什么?

二、人物特质胜过曝光率

之所以有这个现象,是因为演员的角色特质更加明显了,特质更强了。演员的角色特质越强,越具备黏性,越具备传播力,越能占据观众的认知资源。因此可以这么说,角色特质胜于曝光率。一个具备明显特质的喜剧演员,他本身具备非常强的自传播的能力,他具备可以引爆的优势,具备明显特质的喜剧演员,就像一个非常干燥的炸药包,他如果能够遇到稍微好一点的曝光平台,可以迅速引爆,一夜爆红。而不具备这个特质或者特质不明显的喜剧演员,那么就是曝光率再高,其影响力的提升也会非常缓慢。

大衣哥朱之文,并不是先到了央视才走红的,而是他参加了山东综艺频道的《我是大明星》后,视频被传到网上,然后迅速走红。朱之文只是在一个地方频道的一次演出,就让他迅速走红,他登上的只是一个比较小的曝光平台。朱之文之所以能够迅速走红,是因为他身上的特质非常明显。他朴实的外表跟他洪亮的嗓音产生了强烈的反差,这具备非常强的冲击力,所以他具备自传播的能力。他无需顶级平台就能走红。

喜剧演员角色特质的构建,需要具备一致性,而且是长时间保持的一致性,只有你不断的增强、强化你的特质,观众才会记住你。这一点是与非喜剧演员所不同的。赵本山登上二十几次春晚,基本每次都会穿着那身中山装戴着那个帽子。他登上这么多次春晚了,他为什么不尝试突破下角色,换一身行头,把那身破旧的中山装和破帽子丢掉?为什么年年上春晚,年年都是这一身?这正是赵本山聪明的地方,他花了这么多时间构建起来的角色特质,他不能随便改,一旦改掉,他前期的努力就白费了,他花力气花时间在观众心中构建起的角色形象,会被冲淡,甚至消失。

赵本山的徒弟宋小宝也深谙此道。你看他的表演,他每次出场,只要摆出那副傻傻的表情翻一下眼睛,大家就会笑,他冲人喊:瞅你那损处!然后故作亲近的拍打对方的身体,说:别闹!这些动作和台词,他每次都在重复,但是观众看了依然会笑。因为他已经依靠这些细节把自己的特质构建起来了,他只有做出这样的动作,说出这样的台词,大家才会觉得他是宋小宝,大家才会笑。在《欢乐喜剧人》决赛的作品中,宋小宝犯了个错误,他尝试做出改变,他们的作品《人生》有温情也会让人发笑,但是观众还是觉得不太满意。为什么?因为大家是要看宋小宝的,你把宋小宝打扮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规规矩矩的,观众就觉得这不是自己要看的宋小宝。

喜剧从某些方面来说,是“献丑”的艺术,因此长的偏丑的喜剧演员具备天然优势,而且容易构建起人物特质。这并不是说,不丑的演员就不能当喜剧演员,而是要多花费一些功夫。至少要花心思找到合适自己的特质,并构建起来,一旦构建起这种特质,就不要再改变。

周星驰是个喜剧演员,和赵本山的那些二人转演员相比,他简直是帅呆了。但是周星驰也有自己构建特质的办法,而且他构建起的特质具备统一性。你看看周星驰的喜剧电影,都是那种夸张的表情,瞪大眼睛,张大嘴,说几句夸张的台词,最后来句典型的周星驰的笑:啊哈哈哈啊哈哈哈!假如在一个电影中,把周星驰的这些细节的特征都给去掉,你还愿意看吗?周星驰还是周星驰吗?

在著名营销书籍《定位》一书中,作者强调,新的营销之战不是各品牌之间对于市场的争夺,而是各品牌之间对于消费者心智资源的争夺,谁率先占据了消费者的心智资源,谁就赢得了市场。

喜剧演员其实也是如此,喜剧演员不是单纯的依靠曝光率,依靠顶级的平台就能成功。决定喜剧演员成功的,是喜剧演员在观众心中的位置。谁能够占据观众的心智资源,谁就能够构建起持久的影响力。

喜剧演员想要在喜剧表演的道路上更加成功,想要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如果不着手构建起极强的个人的角色特质,那么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其他有强烈特质的喜剧演员会迅速的占据观众的心智资源。那么在观众心中,就再没有你的位置。如果仅仅是在平台上花功夫,仅仅是在作品上下功夫,而没有在一系列的作品中构建起统一且极强的个人角色特质,那么即便你曝光率再高,你也不会在观众心中留下什么。而一旦你成功的构建起个人角色特质,那么你就是一个引爆点,可随时引爆,可占据观众心智资源,可自传播,可获得持久影响力。

下载王君文本特质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君文本特质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词五首 王君2012(精选合集)

    词五首 王君2012-10-09 10:58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5课由五首词组成,分别是: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

    2008年工作总结王君

    2008年工作总结一年来, 本人能够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为指导,在渔市办事处党委的指导下紧紧围绕“服务于民”的......

    选修课计划王君

    选修课教学计划 一、课程分析 校本选修课程开发充分体现了课改的指导思想,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一种教材,体现了课程资源的多样性,是一门全新的课程,需要在实验中不断地学习、求......

    王君的心得

    团班干部培训心得八道沟中学团委王君利用一天的时间,我认真看了《学校共青团理论和实践》的团班干部培训视频及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的讲话。现在我才真正的认识到:以前,我......

    王君听课感想

    听刘治国老师讲课及报告观后感 艾寨丕介学校 王君 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学校组织我们来到武训实验小学听课,在路上就听同事说讲课的老师叫刘治国,是个幽默风趣又有才的老......

    诗词五首 王君

    问君能有几多愁? ——就《诗词五首》的教学看语文课的整合效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5课由五首词组成,分别是: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密......

    打造企业党建工作特质的思考[五篇范文]

    期刊文献 均是精品,欢迎下载学习!!!打造企业党建工作特质的思考 闫雅妮 (榆林供电局人力资源部陕西榆林719000) 【摘要】要打造企业党建“敢于创新、勇于突破、善于争先”的特质,......

    中国共产党员特质(范文)

    合格共产党员的特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要想成为中国共产党,首先是要满足五个方面的要求的,就是指,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国农民、工人、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