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现场带教制度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小学现场带教制度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小学现场带教制度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邓艳红 曹丽欢 张镕涵 摘要:现场带教,即俗称的师徒结对是我国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师培养方式,对于促进教师快速适应与持续成长意义显著。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小学现场带教的实施现状的研究发现,带教导师的选拔与培训、带教导师与新教师互动关系的形成、监督与评价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为充分发挥现场带教的重要作用,基于师徒双方专业发展的带教制度建设应亟待得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区及学校的高度重视。关键词:师徒结对;现场带教;制度建设 现场带教,即俗称的师徒结对,被视为促进新教师快速适应与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在中小学广泛采用。新教师与资深教师合作,新教师通过对资深教师教学实践的观察、模仿以及资深教师的具体指导,逐渐体悟职业的隐性经验或缄默知识,不断掌握专业技能和智慧。这一教师培养方式已经显现出明显的效果,但在学校之间、学校内部具体操作化的整个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亟需完善的方面。曾经开展的新教师入职适应研究表明,14%的新教师认为,配备带教导师对其入职适应并没有帮助,而且是否配备带教导师在胜任感上并无显著差异,但带教导师要求严格与否在新教师胜任感上差异显著。[1]在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大背景下,如何规范现场带教并使之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理应受到教师教育研究者及教师教育管理者的更多关注。通过分层抽样,我们对北京市4个区县22所实施现场带教的小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分别向带教导师和新教师发放问卷各130份,两份问卷在带教导师与新教师关系及带教师徒指导情况方面相互呼应。共回收有效带教导师问卷106份,新教师问卷118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1.5%和90.7%。运用SPSS 22.0进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同时,结合半结构式访谈补充了解相关信息。对3名学校教学管理者的访谈主要围绕带教导师的选拔、配对及带教导师激励、保障机制展开。对5名带教导师和8名新教师的深度访谈主要围绕带教导师的培训、带教导师与新教师结对方式等方面展开。
一、现场带教的实施现状
(一)带教导师的选拔 带教导师是现场带教活动的重要主体,带教导师自身的素质对现场带教的实施效果有着重要影响。1.带教导师的来源。调查结果显示,带教导师与新教师来自同一所学校所占比例为100%。87.7%的带教导师是由学校直接指派而成。对于学校指派,绝大部分带教导师在接受时的态度是“没有想太多,任命就接受”。2.带教导师的资质。教龄为16-20年的带教导师占31.2%;身为教研组长的带教导师占44.3%;获得区骨干教师称号的带教导师占50%;学科背景为语文和数学的带教导师占比分别为51.9%和24.5%;75.5%的带教导师为女性。各个学校对于带教导师的资质没有统一标准,更缺乏文件性规定,然而,优秀教师并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带教导师。
(二)带教导师的培训 调查结果显示,仅27.4%的带教导师接受过相关培训;培训内容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优秀指导案例分析(69%)、沟通与合作技巧(58.6%)和观察与指导技巧(55.2%);带教导师对于所参与的培训满意程度极低(3.4%),但高达94.3%的带教导师认为结对培训很有必要。
(三)带教导师与新教师的结对 1.师徒间的相互了解。45.3%的带教导师表示对其指导的新教师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而新教师对带教导师比较了解的比例为72.1%。新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的积极主动性并不能代替师徒双方双向信息流的通达效果,而且,师徒双方的了解渠道和了解内容呈现狭窄化态势。受访老师也谈到学校之间在结对制度形成方面的差距性:“我自己就先后在北京市的两所小学任教,第一所小学有着严明而相对悠久的结对统筹以及因此蔚然成风的教师协作文化;第二所任教的小学比较来看,结对的形式、要求等等都尚不成条文。”那么通过哪一种方式能够高效、全面又准确地了解师徒双方的背景经历和心性特点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2.带教结对方式。小学现场带教方式由带教导师选择的占7.6%,由新教师选择占7.6%,相互选择占14.4%,由学校管理者选择占70.3%。这表明带教导师与新教师在结对方式选择上往往是行政的强制力大于内在的自愿和主动。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异性结对都是低效的,师徒结对需要避免世俗和偏见的先验认知,从师徒双方真实的需要和学生最终的惠益出发。3.带教结对形式。在新教师期望的现场带教形式的调查中,71.2%的新教师希望一师一徒。其实,不论是一师一徒的针对性,一师多徒的交互性,还是一徒多师的博采化,多师多徒的共生性,我们不能单向地评判好坏优劣。如何结合不同学校的特色和需求,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进行叠加与整合,尽量扬长避短,趋于完善,才是努力的方向。
(四)带教导师对新教师的指导 总体上来看,指导的时间和地点呈现出随意化和零散化趋向。带教导师常用的指导方式按程度高低排序依次是:新教师观摩带教导师的课、带教导师听新教师上课并评课、交流研讨、协同教学、合作研究课题、专题讲座。新教师认为最有效的指导方式依次是:带教导师听新教师上课并评课、观摩带教导师的课、交流研讨、专题讲座、协同教学、合作研究课题。在指导内容上,带教导师所开展的指导内容与新教师最需要的指导内容前两位均为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
(五)带教导师与新教师的互动关系 带教导师与新教师的关系可以划分为三类,即专业关系、行政关系和私密关系。双方在互动过程中应以专业关系为主,这个互动过程中夹杂着行政关系和私密关系。关于私密关系,86%的带教导师会与新教师交流其个人生活的相关方面,100%的带教导师认为与新教师私下交流会增进师徒关系。从总体数据看,带教导师与新教师在专业关系中的相处和互动较为融洽。但存在带教导师向新教师主动请教问题居于少数、部分新教师唯师是从等现况,师徒双方互动中的行政关系超越了专业关系,亦或是行政力量的过度卷入消解了师徒之间内在的约束力。一位新老师这样说到:“虽然师傅也很照顾我,但是我觉得我们之间似乎还存在一条沟壑,并没有完全敞开心扉,而且我总是觉得她是师傅,我是徒弟,我们之间存在着等级关系,有些问题我还是有所顾虑的,遇到问题先听她讲,与我的想法有矛盾时,我会放弃自己的想法,按照师傅的意见去做”。
(六)现场带教的运行机制 调查数据显示,仅有34.9%的带教导师表示学校明确规定了其指导责任,而且84.9%的带教导师表示带教没有任何保障,仅有7.5%的教师会得到学校给予的额外津贴补助;24.5%的带教导师反馈学校会经常检查指导,26.4%的带教导师表示基本不受检查。在问及有谁来评价现场带教结果时,52.8%的带教导师选择了学校评价;评价内容则以完成教学计划、新教师教学成长为主要指标,缺少其他向度的全面的评价;评价方式主要是通过新教师一堂课的汇报。对于优秀带教的导师有无奖励,55.7%的带教导师表示没有任何奖励,有奖励措施的分别为学校颁发荣誉证书(31.1%)、开会表扬(21.7%)、发纪念奖品(9.4%)、发奖金(3.8%)、评职称时加分(3.8%)、获得进修培训机会(3.8%)。带教导师期望得到的保障占首位的是期望学校适当减少工作量(81.1%),其次是给予津贴补助(70.8%),再次是提供进修机会(63.2%)。
二、基于师徒双方专业发展的带教制度建设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缺乏制度保障的现场带教难以保证实施质量,对于带教导师和新教师所产生的促进专业发展的作用是不确定的或是有限的。而建立和完善现场带教制度应基于以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的视角,对于现场带教的意义进行重新认识。
(一)以教师专业持续发展重新定义师徒结对 “师傅”“徒弟”“师徒结对”虽然在我国已约定俗成,但显然它们与“教学应被视为一门专业”是不相符的。“专业”区别于一般职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于其专业实践依赖高度的心智活动与自主决策,因而从业人员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专门培训并保持知识与能力的不断更新,这绝非师傅与徒弟间简单地进行技艺传递能实现的,也应完全不同于一般职业的师徒结对。因此,我们更愿意将“师傅”这一称谓变更为“带教导师”,将“师徒结对”理解为“现场带教”。互动良好的现场带教过程,不仅是新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也是带教导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带教导师在与新教师互动中感受新的教育理念、在传递教育经验的过程中反思与归纳自身经验、在全面指导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对教学的专业认知,这些都将有益于带教导师专业水平的继续提升。因此,现场带教应被视为能让带教导师和新教师在专业性上“双赢”“共生”的重要途径。
(二)行政统筹规划,打破各校为政 现场带教既关系到新教师入职后角色转换的顺畅程度、教学胜任效果、班级管理的效能感以及由此产生的专业认同感和持续发展的信心,也关系到资深教师的持续成长,因而它对于整个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化提升有着重要影响。这就需要学区甚至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带教导师的选拔、培训、现场带教的实施、评价与保障,打破现有各校为政、随意性强的现状。学区或地区的统筹,也有利于集结良师,均衡资源,共促发展。
(三)建立与完善带教导师选拔制度 1.明确带教导师标准 调查显示,学校在确定带教导师时主要考虑教龄与教学和班级管理能力,绝大多数带教导师在被动接受任务时处于无动机状态。为更有效地开展现场带教,可以依据角色期望理论全面考量带教导师,从教育素质、个性特征和行为风格、义务职责、行为要求等方面对带教导师提出期望,并充分考虑带教导师的本人意愿。带教导师的选拔参考标准可见图1。图1 带教导师选拔标准 2.拓宽带教导师来源 在带教互动过程中,带教导师所传递的以自身惯性的教学经验为主,新教师的发展容易受到带教导师个体经验的局限。赫钦斯指出,知识具有分布性。知识是分布在教师共同体中的。[2]因此,应当依据新教师不同层级和类型的需求,多渠道选拔,最优化组合,创建多样化的带教导师团体。在实践性知识需求方面,可以以本校教师、其他学校教师及教研员为主,指导新教师教学实践和班级管理等。在理论知识需求方面,可以聘请高校学者、教育专家。还可以针对新教师的生存焦虑聘请心理咨询人员。在带教导师团队中,带教导师各有侧重,共同分担。带教导师之间也可以加强交流、分享经验,在合作与交流中促进带教团队的自身提升。
(四)建立与完善带教导师培训制度 1.加强带教的专门培训 当前,在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下,由师范院校、教师进修学校、中小学等承担的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如火如荼,但是专门针对带教导师或带教方面的培训少之又少。调查表明,带教导师渴望得到相关培训,极少数的相关培训差强人意。为了促进带教导师和新教师的共同成长,加强带教的有效性,带教导师的专门培训迫切需要得到有关教育部门的关注。2.基于成人学习理论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内容 虽然新教师对于教学和班级管理有着急切需求,但他们还需要有人帮助其超越入职初期的生存焦虑,并为持续的专业发展指明方向。因此,带教导师对于新教师的指导内容不能局限于实操层面,应从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持续发展等给予新教师综合指导。与此同时,“为初任教师提供的教学指导计划必须关注他们的个人需求,带教导师必须了解作为成人的初任教师在认知、个性、精神和情感等方面的成长和发展规律,努力满足他们个人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需求。”[3] 值得注意的是,与带教导师面对的中小学生不同,新教师作为成人,有着较丰富的受教育经历和体验,有着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知识,成人的学习也具有自我导向、积极嬗变、现实需求和自我指导的特点。[4]因此,带教导师的培训需要基于成人学习理论,掌握成人学习的特点及其指导策略。
(五)基于自主方式、多元角度构建师徒配对制度 现有的现场带教几乎没有结对前的双向选择,新教师与带教导师之间缺乏了解,加之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二者的磨合与互动很大程度上受双方个性所决定:新手教师如果不情愿、不好意思向带教导师请教,指导老师如果也不“好为人师”,师徒关系就可能仅仅名义上存在着。建议带教导师与新教师的配对过程应尽量避免行政上的简单“拉郎配”,而应增加双方在配对之前的相互了解,如学校可以先安排新教师在带教导师的年级组中实习,切身感受和体验带教导师教学、性情等方面的特点。期间带教导师也便于了解新教师的相关情况。在此之后,学校基于双向性、就近性和一致性原则进行协调配对。除了“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等形式都可以尝试并创新。另外,必要的结对仪式可以增强双方的承诺感,但仪式应避免形式主义。
(六)建立与完善现场带教评价与激励制度 评价既是一种衡量带教效果的尺度,也是一种指引。基于现场带教的意义,倡导建立以促进带教导师和新教师共同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发展性评价制度。现场带教的评价机制框架可见图2。对于带教互动顺畅、效果显著的带教关系应给予充分的肯定,通过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奖励,激发现场带教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也对其他带教关系产生示范性影响。现场带教是必要的,在制度约束、保障与支持下的现场带教才将是有效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有效的现场带教提升新教师和资深教师的持续专业发展,亟待得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区、学校及教育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参考文献: [1]邓艳红.小学新教师入职适应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1,(3).[2]J.莱夫,E.温格.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王文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任学印,孙启林.教学指导促进: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外国教育研究,2004,(8).[4]裴淼,李肖艳.成人学习理论视角下的“教师学习”解读:回归教师的成人身份[J].教师教育研究,2014,(6).(责任编辑:冯永刚)图2 带教导师评价机制 邓艳红/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曹丽欢/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 张镕涵/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
第二篇:小学青年教师带教制度
明珠小学青年教师带教制度
为了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我校实行中青年教师培养指导教师制度。就是学校按照工作需要和培养目标,给中青年教师配备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指导教师,指导他们备课、上课,传授他们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促使他们更快地适应教学的需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实行指导教师制的目的:
1、帮助中青年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知识的系统、各个知识点和训练点的组合和驾驭知识传授的的各种方法。使其达到一个老师胜任教学工作的最基本要求,适应教学的需要。
2、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吃透教材、灵活运用教法的能力是一个教师能否做好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需要青年教师虚心学习和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积累逐渐形成。指导教师的作用是在关键的方面给以指点、引导,让其达到培养的目标。
二、做好指导教师制的组织工作:
1、接受指导的中青年教师的范围:教龄不足5年的教师。
2、指导教师的条件:小学高级教师;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骨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具有较丰富工作经验的一级教师。
3、自愿组合,学校确定。
三、指导教师制的组织管理:
1、组织落实:学校成立中青年教师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工作的校长担任组长,日常管理由教务主任负责。
2、明确培养目标:
教龄不足5年的教师,要配备同年级任课的指导教师,特殊情况也可以跨年级配备。通过培养使他们熟悉教材,尽快适应教学的需要。
3、指导教师工作的具体要求:
指导教师要帮助青年教师备好课,认真检查青年教师的教案;认真解答青年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答疑;经常听青年教师讲课,及时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给予解决和帮助。每学期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公开课,完成好学校要求的“五个一”任务。
4、青年教师的要求:
青年教师要虚心请教指导教师;要积极参加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写出完整的教案;每星期至少听一至二节指导教师的课;主动征求指导教师对自己的教案和讲课的意见和建议;每个学期上一节公开课;每学年完成好学校要求的“五个一”任务,即:交一份教案;至少上一节校级公开课;命一份测验或考试试卷;辅导一个课外活动小组;写一份教育教学总结。完成相应的成长记录。
5、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研讨活动。对于中青年教师,每学期召开二次交流会议。提出对中青年教师的各项具体要求,进行指导教师的安排;总结一个学期中青年教师的工作,举办中青年教师工作研讨会,由优秀的指导教师和突出的青年教师介绍活动的经验,交流工作学习的体会,提高青年教师做好自己工作的积极性。学校要组织青年教师研究课的观摩学习。对于青年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学校给予全方位支持。
6、做好中青年教师的定期考核、评比工作。学校要不定期抽查中青年教师的教案和听课,进行评比和研讨。每学期要按听课、教案、公开课、教学论文、获奖等项目,进行考核,中青年教师自我评价,指导教师写出意见,对青年教师进行综合评比,并给予奖励。
7、建立奖励机制:在中青年教师的考核中,对表现优良的中青年教师给予奖励;对中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进行专项指导,积极推荐中青年教师优秀论文参加各级评选;积极推荐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公开课及教育教学技能比赛。对于指导教师,按照工作量给予报酬,并根据指导成绩给予奖励,并作为考核评优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三篇:带教制度
带教制度
一、通过带教,使青年教师在政治思想及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具有有较高水平,并力争成为校、区、市级骨干教师。
二、凡新进入教育岗位的教师,由学校指定为其配备指导教师,并按照教育中介部门要求签订带教合同,合同期限为一年。为提高教学能力,高起点培养骨干教师,学校应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新教师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必须在一年内熟悉、顺应教学的基本环节,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并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对二至五年教龄的青年教师实行成长期带教,师傅由学校行政聘请校内外有经验、有特色的教师带教,并签订合同,合同期限为三~五年。师傅必须按学校要求,认真制定带教计划与目标,不断从理论上,实践上严格要求,悉心指导,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校或区级骨干老师。
四、学校对校骨干教师采用发展期带教,导师由具备丰富学科教学经验和理念素养的校内外知名人士担任,并签订合同,期限为三年。导师必须认真制订带教计划,主要在理论上提高,丰富骨干教师素养,向专业化教师发展,使他们具有独立一面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形成一套自我的教学风格,成为区、市级骨干教师。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调查与思考
中共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这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部署。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调节社会经济关系,定纷止争,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职责,是调处矛盾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中,农村平安建设是一个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基层人民法院如何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摆在人民法院面前的现实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分析新农村平安建设中涉农案件的特点、形势以及司法需求,提出基层人民法院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议,供大家商榷。
一、在新农村建设中,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的涉农案件的特点和形势
(一)土地问题成为农村矛盾的重点。
农村土地权属纠纷,土地补偿纠纷等案件大量增加,纠纷呈现出涉及面广,数量居高不下,矛盾纠纷日益复杂化的特点。在农业税费免征之前,大量农民外出,将承包地弃耕,或由他人代耕,对土地没有什么利益之争。农业税费免征之后,国家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耕地也有了补贴,农民纷纷争田要地,因此产生多种土地纠纷。加之,在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招商引资、征用土地、拆迁房屋时没有及时处理好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特别是国家建设征地补偿标准低于经营性项目征地,使群众不满,使大量矛盾纠纷集中到基层人民法院,产生较多不稳定因素。
(二)农村债务纠纷增加。村级债务问题不仅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和公益事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成为引发农村矛盾纠纷,危及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许多农民借钱给集体使用,村集体长年无钱还债,使农民不得不走到法院,寻求公平和正义,然而基层法院判决后,因村集体无收入,造成无法执行,增加了许多不稳定因素。
(三)婚姻家庭、相邻关系、损害赔偿等民事纠纷增加。
随着经济发展,农民夫妻双方或一方常年在外务工,已是常事,夫妻双方逐渐缺少沟通,加之外界富裕生活的诱惑,双方不能同甘共苦,而是追求个人物质享受,导致大量离婚案件涌向法院,而且婚姻家庭案件更多的涉及财产分配。因双方矛盾尖锐,常有损坏财产,人身伤害等恶性事件的发生。相邻关系纠纷多是积怨较深,双方敌意较大,有些甚至发展成多人乃至家族之间的矛盾和斗殴。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多数农民都购买了农用车、耕田机等,一方面给他们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但由于缺乏专业培训,交通规则意识淡薄,产生大量交通事故案件。
(四)农村刑事案件增多,农民违法犯罪案件上升。从类型上看,多涉及盗窃、赌博、抢劫、故意伤害、放火、及破坏生产经营等。从行为主体上看,因父母在外务工,青少年缺乏教育,认知能力差,法律意识淡薄,违法犯罪现象增加,另外是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比例居高不下。以致农村社会治安环境令人堪忧。
二、新农村建设司法需求分析
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过去的新农村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其建设目标就是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真正把农村逐步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近年司法实践和调研分析,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司法的需求是全方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特别是人民法院司法工作密切相关。
需求之一: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是和谐的农村。
要求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多做调解工作,化解农村矛盾。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原则,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高度统一。
需求之二: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是社会安定的农村。
人民法院应当积极参与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建设平安乡村,为创建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治安环境作出积极努力。通过运用审判职能打击农村社会治安犯罪、丑恶现象;通过积极处理好农村的涉诉来信来访有效解决矛盾;通过就地公开开庭、送法进村等活动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普及农村生产生活常用的法律知识;通过指导乡村民调组织提高其解决民间纠纷的能力水平。
需求之三: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是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有序发展的农村。
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发展,需要井然有条的经济秩序为基础和保障。作为基层人民法院,就要高度重视涉农案件的公正高效审理。通过公正审判,并以实际办案效果,为确保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一方面要对破坏农业生产、破坏经济发展犯罪进行重点打击。另一方面还要对迅速增多的与农村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的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土地权属、涉农经济往来合同等纠纷案件重点研究与审理、执行。
需求之四: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是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有力司法保护的农村。
要求人民法院,在坚持公正司法的同时,还应牢固树立便民利民理念,在工作细节上千方百计为当事人着想。切实加强司法救助,尽力简化诉讼程序,做到坐堂立案与电话立案、巡回立案等形式相结合,书面起诉与口头起诉相结合,坐堂问案与巡回办案、办案进病房、办案到田间地头等形式相结合,进一步方便农民,减少诉累,降低诉讼成本。
需要之五: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是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的农村。
法院应把审判活动作为倡导优良道德、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通过正确审理婚姻家庭案件,积极倡导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的优良传统。通过对农村公序良俗的采纳支持农村良好风尚。通过公正审理各种违约案件,树立诚信意识。通过妥善处理相邻关系纠纷,提倡农村团结互助的邻里关系。通过追究各种犯罪的刑事责任,弘扬正气,营造守法光荣违法犯罪可耻的氛围。在就地开庭、案件调解、做当事人思想工作、解答当事人疑问、送法进村、法制宣传等活动中,以法律和道德为基点广泛宣讲,使社会主义道德深入人心。
三、基层人民法院如何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建设的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基层人民法院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结合审判工作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农村平安建设。除以上分析外,在当前,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开展农村平安建设的意识
人民法院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自觉把审判工作置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之中,找准审判工作为大局服务的结合点、着力点,使法院工作始终与大局工作合拍、同步。农村的社会稳定,农民能安居乐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基础。人民法院必须充分认识所肩负的重大职责,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为新农村平安建设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努力践行“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理念,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通过深入农村贴近群众,努力做到不因案件的审判影响、妨碍农业生产,及时发现并平息可能激化的矛盾因素,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农民的各项合法权益,积极为新农村平安建设服务。
(二)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深入开展农村“严打”整治斗争
打击制裁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人民法院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
一是 依法从重从快打击农村各类严重暴力犯罪和黑恶势力犯罪以及多发性犯罪等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犯罪;严惩侵害农民利益、损害农村集体财产的刑事犯罪;坚持打击与预防并重,积极参与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建设,有效预防农村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二是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严打”斗争中,坚持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等刑罚原则,依法正确地定罪量刑,确保罚当其罪;对刑事犯罪区别对待,做到既要有力打击和震慑犯罪,维护社会安定有序,又尽可能减少社会对抗,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对具有犯罪情节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积极挽回损失、受害人谅解等情节的犯罪人员,尽可能地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
三是积极参与“严打”集中整治行动。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根据辖区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社会治安形势和违法犯罪态势,采取集中打击、专项斗争、专项治理、重点整治等多种有效形式,有针对性地打击突出犯罪活动,增强打击效果。
(三)不断创新司法为民措施,依法审理好各类民事案件,及时调处农村社会矛盾,促进农村平安建设
一是不断创新审判工作方式。积极推行巡回审判制度。在立案、排期开庭、审理和执行的各个环节,都要充分考虑农民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合理安排开庭时间、地点,以保证生产不受影响。与时俱进地发挥和丰富“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便民精神,对有典型意义的案件和当事人因特殊原因不便到庭的案件,承办法官要主动携卷下乡,到当事人所在地开庭审理。
二是进一步落实好各项为民、利民、便民措施。对各类涉农纠纷案件,要依法及时立案,为相关争议的解决提供司法救济。要认真落实司法救助措施,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农民,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给予减、缓、免交诉讼费,让有理的农民打得赢官司,让无钱的农民打得起官司,彰显人民司法为人民的优良传统,体现司法的人文关怀。
三是在方便诉讼上下功夫。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尽量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缩短办案周期,及时化解纠纷,避免讼累。与此同时,还要针对部分农民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实际情况,做好裁判文书的改进和规范工作,力克文书篇幅冗长、表述繁琐、说理深奥的弊病,提倡文书制作简洁,说理明了,让农民当事人一目了然。通过制定各种有针对性的举措,真正让广大农民享受到司法为民的实惠。
(四)强化调解意识,及时化解农村矛盾纠纷,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平安建设提供有效保障。
调解出和谐,提前一步化解矛盾,从源头上化解矛盾,在基层化解矛盾,成为农村平安建设的着力点。
积极探索建立以调解为核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调解集法、理、情于一体,能较好地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有效节省司法资源,是解决民商事矛盾纠纷的最佳方式。基层人民法院要按照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遵循“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要求,不断加大诉讼调解力度,既当定纷止争的裁判员,又当辨法析理的宣传员,引导群众采用正确的态度理解法律、对待纠纷、解决矛盾。及时妥善地处理人民群众申诉信访中反映的问题,疏导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司法效果和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
在调解程序上,把调解原则贯穿于庭前、答辩、开庭、宣判前的全过程;在调解时间上,建立双休日、夜间法庭,只要当事人愿意,随时随地进行调解,在调解方式上,不拘形式进行电话调解、面对面调解、背对背调解等。实现调解工作在调解理念、程序、时间和方法上的突破,做到案结诉息。
在调解过程中,一是坚持热心、耐心、细心的工作方法,感化当事人。二是充分争取一切可利用的条件,邀请当事人所信服的人、说请人参与调解,细心把握稍纵即逝的和解机会,及时促成和解。三是坚持巡回就地办案,引导当事人的邻居去疏通其思想,借助当事人周围邻居的舆论促成和解。
(五)改革执行方法,加大执行力度,维护法律尊严
以实现当事人合法权益为目标,努力破解“执行难”。不断加大对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的案件、事关经济发展的案件和金融纠纷案件的执行力度。改进执行方法,穷尽执行措施,探索建立执行威慑机制,积极开展执行和解的协调引导工作,促进当事人自动履行生效裁判。逐步规范执行财产评估、鉴定、拍卖、执行款物管理等执行行为;依法适用执行强制措施,加大执行力度,提高执行案件的兑现率,最大限度地使当事人的合法权利落到实处。
(六)全面加强人民法庭工作,切实抓好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窗口,它同老百姓距离最近,接触最多,不仅审理着基层法院一半以上的民商事案件,而且还承担着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指导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广大农村进行普法宣传教育等繁重任务。因此,加强人民法庭建设,不仅是人民法院基层建设的重中之重,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人民法庭建设要抢抓机遇、狠抓落实,“软、硬”件建设一起上,基础建设和审判管理一齐抓。重点是按照方便当事人诉讼、方便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体现人民法庭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人民法庭的设置,努力实现布局规范化的要求。要加强法庭规范化管理,针对人民法庭工作的特点和人民群众诉讼的实际需要,完善人民法庭的立案和审判流程管理制度、巡回审判制度等,确保实现公正和效率。
进一步健全完善矛盾纠纷预防、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加强司法调解,完善解决农村争端的机制。高度重视和解决农村因土地承包、土地征用、拖欠农民工工资、邻里纠纷问题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好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各种利益关系,理顺农民群众情绪,努力把社会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有效预防和减少因矛盾纠纷激化而引发越级上访事件、群体性事件和 “民转刑”案件。
(七)结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做好法制宣传工作
开展“服务新农村、送法进万家”活动,既向人民群众宣传了诉讼法律知识,又锻炼了队伍,增强了人民法院工作透明度和社会公信力,充分利用法院熟悉法律和政策的优势,积极开展公开审理、公开宣判、以案讲法等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提高农民群众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意识,让农民了解怎样打官司,增强其依法办事能力。同时,与各行政村人民调解组织建立定点联系制度,指导帮助他们开展调解工作,将大量民事案件和矛盾解决在村内。结合司法实践,认真研究农村平安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及农村基层组织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解决突出问题的司法建议,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
(八)加强和改进信仿工作
一是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妥善处理各种治安隐患。为来访者排忧解难。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在处理来访中,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方针,注重对信访人做疏导、说服工作,采取以案释法、循循善诱的方式,解决纠纷,化解矛盾。
二是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和依法纠错的原则,努力解决涉诉信访案件。建立健全“三化”管理:信访网络化,以信访接待室为主体,案件承办庭为依托,纪检组监察室为协助,院长预约接访为保证的信访网络;运作机制化,实行接访流程管理,信访接待室负责来访登记,初访处理,分流督办,案件承办庭限期处理,对涉及工作人员违纪的案件,由监察室调查处理,对上访老户和易引起矛盾激化和群体性事件的,由信访接待室办理院长预约接访;责任明确化,从案件承办人、庭室负责人、信访接待室到院长,所承担的责任都进行了明确划分,形成了信访工作人人有责,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的大信访格局。对可能发生上访的重大案件,严格实行定案件、定人员、定措施,院领导包案的“三定一包”责任制,确保问题能得到及时妥善解决。
三是依法处理好上访问题。把信访工作当成体现司法为民的第一窗口,认真对待群众上访,对信访中发现的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坚决纠正。改变信访方式,将信访窗口前移,变上访为下访,结合巡回办案、法制宣传等进社区入农户,开展信访工作,及时了解情况,化解矛盾。
(九)强化支持和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力度,深入开展“和谐农村”、“平安农村”建设
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解决社会矛盾纠纷机制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符合当前多元化、多途径解决民事纠纷的世界潮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各类民事案件的不断上升,人民调解不但不应弱化,反而应该加强,充分发挥作用。
一是完善程序。针对全院调解工作状况,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的实施,组成人民调解工作指导组,指导全县各级调解组织逐步规范调解程序,确保调解协议受到法律保护。
二是建章立制。指导各级人民调解组织相继建立五项制度:一是纠纷管辖责任制度。基层发生纠纷,村调委会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主动工作,争取纠纷不出村、不上移。二是疑难纠纷转办报告制度。调解未果的案件,及时移交乡(镇)调委会做好调解工作。三是定期排查报告制度。村调委会建立健全月报、季报、年报制度,及时向上级上报各类报表及信息。四是集中排查调处制度。集中人力、集中时间定期解决重大疑难矛盾纠纷。五是回访制度。组织有关人员对已调处完毕的矛盾纠纷特别是重大疑难纠纷进行回访。
三是加强培训。充分利用乡(镇)召开的各种会议,见缝插针,向人民调解员讲授民法通则、合同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继承法、婚姻法等常用的法律知识,提高人民调解员的法律水平和调解纠纷的能力。聘请部分调解员担任人民陪审员,轮流组织参加旁听庭审,使每一个调解员都有机会亲临法庭,潜移默化地传授调解经验。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和广大农民的社会和谐。基层人民法院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建设,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体现司法为民的根本宗旨,不断开拓法院工作新局面。
第五篇:实习生带教制度 实习生带教制度
实习生带教制度
1、护理部把学生生产实习列入议
事日程,每年制定临床教学计划,并指派主管护师负责此项工作。
2、学生进入医院实习上岗前,护理部对学生进行实习岗前教育,向学生介绍有关医院情况,医院制度及劳动纪律;安排学生进入相应科室。
3、护生由高年资护士带教。
4、护士长加强病房规章制度管理,有计划认真贯彻实习计划。
5、带教老师对实习学生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训练,努力帮助学生完成实习计划。
6、带教老师除对护生进行临床带教、示范、讲解外,还应组织护理查房,小讲课等。
7、定期召开学生讲评会及座谈会,不断改进带教工作。
8、各科实习结束,由带教老师对学生进行护理理论基础知识及护理技术操作考试,由护士长及带教老师根据本人表现写出实习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