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送健康高层次人才服务团”活动实施方案 - 副本

时间:2019-05-12 13:10: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医送健康高层次人才服务团”活动实施方案 - 副本》,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医送健康高层次人才服务团”活动实施方案 - 副本》。

第一篇:“中医送健康高层次人才服务团”活动实施方案 - 副本

“中医送健康高层次人才服务团”活动实施方案

“十三五”时期是继续深化中医药建设、稳步提升中医药内涵、拓展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更好地为老百姓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山东省《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关于“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精神纲要,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对口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支持县级中医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医疗联合体,开展县乡一体化服务,决定开展“中医送健康高层次人才服务团”下乡义诊活动,并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 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总书记于2015年12月22日在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时的讲话振奋人心,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坚持中医药文化引领,以传承发展为主线,切实以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为己任,充分发挥中医药简廉便验的独特优势,增强人民健康福祉。

二、活动目标

(一)中医药文化氛围进一步增强

通过活动的举办使基层医疗机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升,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更加突出,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广泛普及,中医药文化深入传承,浓厚老百姓相信、选择、使用中医药的社会氛围、浓厚基层中医药文化氛围,使中医中药更好地为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二)教学相长,提高双方诊疗水平

活动中通过门诊坐诊及业务讲座、学术讨论等形式切实将优秀的中医药特色诊疗项目传播下去,让基层医疗人员感受到中医药的疗效与魅力,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应用中医药的意识与能力,高层次人才服务团队成员在施教过程要注重带教效果,同步提升自身素质与临床水平。

(三)中医药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

基层中医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群众获得中医医疗服务更加有效、更加方便、更有保障。

三、活动具体安排

(一)筹备工作

充分调研活动可行性,义诊地点暂定乡镇,前期与各义诊乡镇对接,现场查看国医堂等义诊地点,义诊时间安排在每个乡镇集市时间,每月六天,制定“中医送健康高层次人才服务团”义诊时间安排表,制作宣传展板、横幅,印制健康处方、个人宣传彩页等相关工作。

(二)高层次人才团队

“中医送健康高层次人才服务团”成员,由医院硕士及以上学历研究生和龙砂医学流派传承人组成,包括临床医学博士在内共约30余名高学历层次人员,涉及内科、外科、儿科、骨伤科等专业。

(三)启动仪式

初步定于2017年3月7日在院举行义诊活动启动仪式,届时邀请卫计委副局长、医政科科长、中医院院长及各乡镇分管院长参加。

(四)传承内容

1、龙砂医学流派思想

龙砂医学流派发源于江苏江阴龙山、砂山地区,具有历史渊源久远、文化底蕴深厚、流派风格独特等特点,该流派有三大主要学术特色:第一、重视《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的临床运用;第二、结合辨体质和运用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指导经方的应用;第三、基于肾命理论运用膏方养生治未病,在2015年6月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第五批拜师典礼上,我院正式拜顾植山教授为师,经过潜心跟师学习龙砂医学流派精髓,切实体会到该流派的优势并能充分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取得的较好的疗效,本次活动通过龙砂流派各传承弟子继续发扬龙砂精神,切实将龙砂医学流派学术精髓传承到基层单位,让龙砂医学在曲阜落地生根,最终惠及一方百姓。

2、三经传承 为更好的全面实施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经典传承、经验传授、经方运用”的三经传承战略,在此次中医送健康高层次人才服务活动中,我们要贯彻落实好相关要求,将三经传承纳入到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中,精确解读中医经典,传承中医药专家经验,提高经方运用能力,结合定期考核,切实做好中医经典传承及培训工作,建立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将中医经典思维融入到日常临床工作当中,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优质的中医临床服务。

1、中医适宜技术

中医适宜技术是中医药简廉便验的杰出代表,具有方面、经济、疗效快、便 于学习等特点,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深受社区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欢迎,研究、发掘利用和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是一项重要的中医传承工作,也是本次活动的重要内容。

(五)保障措施

1、统一思想,全力抓好“中医药三进”活动

中医药三进活动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提高农村、社区中医药服务可及性和服务能力,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而制定的专项活动,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医疗管理机构对此项活动均给予力高度重视,以建院周年为契机,落实好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因此要求所有参与义诊服务的高层次人才、各乡镇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对此项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做好相关学习及传承工作,让优质的中医药特色诊疗服务在基层落地生根,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2、拓宽思路、确保“中医药三进”传承效果

为进一步落实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三进活动,通过管理帮扶、业务讲座与指导、义诊咨询、文化宣传、健康教育及中医药健康处方等方式,提高农村中医药服务技术水平,同时,要求省级名中医及市级名中医每年要保证有2周以上的时间到乡镇或社区为广大老百姓服务,送医送药上门、开展巡回医疗、指导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等活动,主治及以下的高学历中医师每月要保证有2次以上的时间在对口支援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坐诊,提升老百姓对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服务团的认知度,确保达到预期传承效果。

3、做好宣传,选好技术,扎实开展传承工作

充分发挥中医药“简廉便验”的优势,以着实有效的中医适宜技术及经方的推广传承为切入点,循序渐进地开展相关工作,中医适宜技术是中医传统经验的积累,经过了长年的临床验证,确有疗效,通过合理选用、做好宣传推介、组织专家论证、深入各社区服务中心卫生室进行调查研究等工作选择优秀的适宜技术进行推广,经方的推广传承则要结合“三经传承”战略,深入学习《伤寒杂病论》,选取疗效突出、可复制度高、便于学习的经方方剂进行推广学习,确保做到因人制宜、分类推介、扎实开展。

4、加大扶持力度,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充分调动专家、学员、组织者的积极性,专家方面,主要是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团队,让有中医药专业知识、有较好的表述能力、热心于传承工作的专家,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工作;学员方面,要选择热爱中医,有独立中医思维,善于运用经典中医思维处理临床问题的学员,保证定期跟诊时间,并帮助解决继续教育学分;组织者方面,通过建立考评制度、制订奖励措施,在评先述优以及社会团体任职推荐等方面给予倾斜政策,共同促进中医药三进工程的开展。

第二篇: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关于加强河南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人才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更好地发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在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现就“十三五”时期加强我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一)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省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硕士以上学历或具有较高水平、特殊才能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达到45万人以上。其中:“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0人左右,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800人左右,中原学者60人左右,河南省优秀专家1800人左右,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00人左右,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600人左右,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200人左右,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500人左右,累计招收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4500人以上;在重点学科和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新业态领域中培养造就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学术技术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机制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对科技进步、产业升级、文化繁荣、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团队)不断涌现,成为推进科技进步的主要力量;基本形成一支数量可观、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二、加大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支持培养力度

(二)完善选拔培养体系。完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标准和条件,对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实行分类评价,不断提高选拔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建立我省“811青年人才工程”与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计划”的梯次培养对接机制;推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向县(市)延伸,加快完善省市县三级上下衔接、梯次递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培养体系;加大“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下同)、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长江学者、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等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推荐力度;以实施中原“千人计划”为牵引,扎实做好中原学者、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等我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工作;设立产业技术领军人才选拔项目,加大产业技术领军人才选拔工作力度,着力推动各类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不断涌现、脱颖而出。

(三)实施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参照国家“万人计划”,实施我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依托省级重点人才培养工程,遴选2000名有发展潜力的各层次、各领域领军人才。对有潜力成长为“两院”院士的中原学者,设立科学家工作室,配备专职中青年助手,实行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对通过我省推荐培养成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含国家外专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高端人才,享受与引进人才同等的待遇。

(四)实施产业技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重点培养500名国际或国内一流水平、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有重大突破或重要科技成果转化产生较大经济效益、引领作用显著的产业技术领军人才,省市财政统筹人才专项等资金给予支持。

(五)实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简称“博新计划”)。以国家和我省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基地为依托,在我省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每年择优遴选20名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生予以重点项目资助,加速培养一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

(六)实施高层次人才国际化培养计划。以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为重点,每年选送50人左右出国进行中长期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3个月。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到国(境)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培训机构进行深造,每批在国(境)外深造时间不少于12个月,着力提高我省高层次人才国际化水平。

(七)实施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计划。着眼我省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需求,依托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采取高级研修班、进修班、学术讲座和选送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到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进修培训等不同形式,每年培养培训专业技术人才10万人次。着力加强优势产业、新兴产业、非公经济组织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更新工作,不断提升我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

三、大力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八)实施高端领军人才引进计划。进一步加大高端领军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外籍院士等顶尖人才,国家“千人计划”(含国家外专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等高端人才和通晓国内外金融规则、善于资本运作的金融领军人才。对上述人才来豫工作的,按照《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人才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有关要求,享受相应待遇。充分发挥河南省特聘研究员岗位设置制度、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岗位制度等人才制度的引才聚才优势作用,通过“特设岗位+项目研究+创新人才团队培养”等形式,面向海内外引进一批在各自学科领域内具有国际一流、国内领先学术水平和科研开发能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带动和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研发创新领军人才(团队)。

(九)实施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团队引进计划。以服务“三区一群”(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示范区、中原城市群)等国家战略规划实施和战略平台建设为重点,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和优势支柱产业及新兴业态,着重引进站在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拥有自主创新成果的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团队。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专家、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完成人等海内外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及其团队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创新创业和转化成果的,经评估由省政府引导基金给予不超过全部股权20%的基金支持;对世界一流水平、支撑产业转型、具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新创业团队,一事一议,特事特办。

(十)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制定《河南省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实施重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以中原“百人计划”为牵引,立足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建设发展,重点引进一批掌握国际先进技术、能够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带动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的高端外国专家、技术领军人才(团队)。实施国际人才合作项目,依托我省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基地等,采取“项目+人才+资金”等形式,引进高端外国专家和专门人才(团队)。持续开展海外英才中原行、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等系列活动,到2020年,累计引进海外留学人才120000人次来豫开展服务活动,其中硕士以上海外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7500人次,博士400人次。

四、营造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良好环境

(十一)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健全人才评价体系,突出创新能力和社会贡献评价标准,对业绩特别突出的拔尖人才,可破格或越级评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建立完善关键技术岗位竞聘制度,让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担当重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向关键专业技术岗位和重要专业技术骨干倾斜的分配制度,落实技术要素按贡献大小参与分配政策,对高层次人才可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政策,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发挥表彰奖励的导向作用,对获得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的个人和集体,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前两位的个人和集体,其他获国家科技奖项、国家“友谊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的个人或集体,以及获得国家其他奖项的个人或集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重点奖励。

(十二)加强引才育才载体建设。加强省、部(院)合作,积极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央企”以及境内外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和知名创新型企业在豫设立研发机构;发挥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引智试验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专家服务基地等载体招才引智功能;着力加强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重要平台建设。到2020年,建成100个以上院士工作站,50个左右省级专家服务基地,70个以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30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00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8个留学人员创业园,6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0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30个产业技术研究院。

(十三)创新柔性引才方式。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人才驿站”,支持用人单位采取兼职挂职、技术咨询、项目合作、海外工程师、周末教授等方式,集聚国内外专家智力。实施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通过技术指导、决策咨询、项目合作、联合攻关以及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新方法等形式,引导和支持高层次专家向我省人才洼地流动。在我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大范围推行特聘教授、特聘研究员、特聘专家制度,建立常态化、滚动支持机制,集聚国内外杰出人才来豫创新创业。以河南籍和在豫工作过的高端人才为重点,实施“乡情引才工程”,完善豫籍高层次人才信息库,打造引才新品牌。发挥国际高端猎头和行业协会作用,加强海外引智工作联络处建设,建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人才工作站,通过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运作引进高层次人才。

(十四)开辟引才“绿色通道”。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及业绩特别突出的人才,可不受单位结构比例和岗位限制,通过特设岗位、动态调整岗位设置等多种方式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对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博士学位的人员,可采取直接考核的办法招聘,其无档案的,经过组织查证核实程序后其工资档次可实行无档案身份认定;在外省、市已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来我省工作的,直接确认其资格;对符合条件的海外归国高层次人才,可直接考核认定其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对特殊人才实行“一人一策”。

(十五)鼓励离岗创新创业。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在编在岗的专业技术人才携带自有科研项目和成果脱离原单位工作,到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或自主创办企业。经单位批准同意,可在5年内保留人事关系,由原单位发放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并保留其参加职称评审、岗位等级晋升、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权利。允许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高层次人才兼职。

(十六)提供便捷化服务保障。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文件精神,不断提高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待遇水平。按照《河南省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办法》,经认定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按层次分别纳入一级、二级、三级保健对象范围,享受相应的医疗保健和医疗保险服务。推进人才公寓建设,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国有骨干企业利用自有存量国有建设用地建设高层次人才周转房。优化人才服务流程,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在办理出入境手续、居留落户、人事关系、社会保险、住房安居、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实行“一站式”服务,简化手续,限时办结。加快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便捷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流动。实行外国人来豫短期工作邀请函办理“一站式”服务和外国人来豫工作就业“两证合一”服务。

五、组织保障

(十七)加强组织领导。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宣传、科协、发改、教育、科技、工信、公安、财政、住建、农业、商务、卫计、税务、金融等部门各司其职,定期召开会议,促进各项任务的落实。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统筹相关部门,结合实际制定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贯彻落实意见。

(十八)落实主体责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部署,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按时完成。要加强督导检查,针对重点任务、重点举措,明确督查重点,及时跟踪问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明确责任、挂号督办、限期整改,对执行不力、整改不到位的问责追责。

(十九)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加强舆论宣传,大力宣传人才强省战略的重大意义,宣传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涌现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先进事迹。坚持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倡导体现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科研精神。

第三篇: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实施方案

根据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教育部决定进一步加大力度,实施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

一、总体目标

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带动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积极探索以重点学科、创新平台、重点科研基地为依托,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围绕重大项目凝聚学术队伍的人才组织模式,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集成发展;支持优秀人才在关键领域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提高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重要的知识贡献。

二、基本原则

1.牢固树立千秋大业、教育为本,教育大业、人才为本的观念,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振兴教育的第一资源,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促进高层次人才队伍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创建高水平大学服务,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扩大视野,拓宽渠道,挖掘潜力,发挥优势。充分发挥教育自身所具有的培养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所具有的人才汇聚的整体优势,充分发挥留学工作所具有的海外人才资源优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

3.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使人才队伍建设与创新平台和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点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实现设岗、选人与做事的有机统一,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协调发展。

4.坚持德才兼备原则,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战略抓手,大力推进创新团队建设,注重青年人才培养,促进人才可持续发展,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步伐。

5.以超常规的热情、超常规的努力、超常规的举措,努力营造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制度和政策环境,全面实施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加大人才资源整合力度,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努力打造知名人才计划品牌。

三、计划体系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与支持体系。

第一层次:着眼于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重点实施“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第二层次:着眼于培养、支持一大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学术带头人,重点实施“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第三层次:着眼于培养数以万计的青年骨干教师,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主要由高等学校组织实施“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㈠“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紧紧围绕国家重点科研领域、重点学科发展方向、重点科技创新平台或科研基地设置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由高等学校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在国际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性思维,能带领本学科跟踪国际科学前沿并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开展原创性、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和关键领域攻关,力争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同时,聘请国外知名学者担任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短期回国进行合作研究。

每年聘任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各100名,聘期三年。教育部在聘期内给予特聘教授每年10万元的奖金,讲座教授每月1.5万元奖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每年必须在受聘高等学校工作9个月以上。高等学校必须为聘任的特聘教授配套必要的科研经费,其中,自然科学特聘教授科研配套经费不低于20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特聘教授科研配套经费不低于50万元。

以“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重点科研基地为依托,对以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拔尖创新人才为核心、从事国家重点发展领域或国际重大科学与技术前沿研究的优秀创新团队给予重点资助,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

每年遴选支持60个创新团队,资助期限为三年,每个创新团队资助经费合计300万元。实施“98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高等学校的入选团队,其支持经费由所在高等学校“985工程”建设经费中统一安排;其他高等学校的入选团队,其支持经费由教育部和所在高等学校按1:1比例共同资助。在资助期内,遴选部分创新团队成员赴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合作研究。

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给予资助,支持其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为培养他们成为优秀学科带头人搭建台阶、创造条件。

每年遴选支持1000名左右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资助期限为三年。资助经费总额为自然科学类每人5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类每人20万元。实施“98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高等学校的入选者,其支持经费由所在学校“985工程”建设经费中统一安排;其他高等学校入选者的支持经费由教育部和所在学校按1:1比例共同资助。在资助期内,选派部分入选者赴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合作研究。

㈢“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高等学校要在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制定青年骨干教师专门培养计划,鼓励和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在职提升学位层次、及早参与科研工作、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重点科研基地研修学习、开展经常性的学术交流活动,鼓励符合条件的青年教师承担学生思想政治等工作,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为推动高等学校实施“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教育部将实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在职学位提升项目”、“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资助项目”、“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等,每年重点培养10000名左右青年骨干教师。

四、政策措施

1.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统筹协调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各方面工作,充分发挥人才、基地、项目、资金和政策的综合效益。“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要与“985工程”、“211工程”、“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计划”、“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等密切配合,整体实施,大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

2.调整投入使用方向,加大人才投入力度。教育部设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有关人才计划的实施。高等学校要提高学校发展性投入中用于人才队伍建设的比例,设立人才工作专项经费,确保各项人才计划配套经费的落实。在重大建设和科研项目经费中,要划出一定份额用于人才开发,“985工程”建设经费要把对人才工作的投入作为重要组成部分,“211工程”建设经费也要有一定的比例用于人才队伍建设。

3.创新人才组织模式。积极改革教学科研组织形式,打破人才组织上的体制性障碍,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以“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重点科研基地或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构建和扶持一批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创新团队和学术梯队。对涉及学科较多的团队,要建立相对独立的交叉学科研究基地,并配置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科研人员编制。

4.改革人才遴选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高等学校在人才遴选中的主体作用,严把人才遴选质量,注重思想政治素质、学风和科学精神、学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素质。高等学校在人才工作中要坚持公开遴选、平等竞争、择优支持、合同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同行专家在人才学术评价中的作用。改革人才评价标准,实施人才分类管理,对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人文社会学科等不同类型的学科应有不同的评价指标,建立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体系。

5.完善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稳定、吸引和激励人才,要从注重单纯提高个人待遇向引导鼓励人才想干事业、干成事业和干大事业方面转变。规范岗位津贴制度,收入分配政策要重实绩、重贡献,对从事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重要公益研究等方面的人才给予扶持。积极探索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对拔尖创新人才可以试行年薪制。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要给予大力表彰和奖励。要进一步强化监督指导,加强评估检查,规范合同管理,对未按聘任合同履行职责的学校或个人,要坚决按照合同和有关规定取消资格或停止资助。

6.创新留学工作机制,扩大高等学校教师出国留学规模。紧密配合高等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多方筹措留学资金,加大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选派力度,选择一大批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外高水平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或攻读博士学位。建立国外高水平大学、优势学科和著名教授资源库,增强选派的针对性。对入选“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中创新团队和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部分人员,以及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国家留学基金给予重点资助,直接作为“高级研究学者”或“访问学者”赴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研究。

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强强合作”、“强项合作”,积极争取国外的支持和资助,通过联合培养博士生、合作研究、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等方式,打通开放式培养人才的绿色通道,力争做到青年学术骨干都有在国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研修的经历。

7.大力吸引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工作或为国服务。继续实施“春晖计划”,设立回国工作项目和为国服务项目,为留学回国人才提供科研启动经费,并通过项目资助形式支持和鼓励在外优秀留学人才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创新引进机制,大力做好出国招聘留学人才工作,积极探索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创业引进、智力引进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建立优秀留学人才库,通过多种途径加强高等学校与优秀留学人才的联系,制定并实施留学人才回归计划,重点引进高新技术和基础研究等方面紧缺的高层次人才。

五、组织领导

为保证“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实施工作有效地进行,教育部成立人才工作协调小组,部长担任组长,相关副部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下列司局负责同志担任:办公厅、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发展规划司、直属高校工作办公室、人事司、财务司、高等教育司、师范教育司、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科学技术司、国际合作交流司、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秘书处。协调小组的主要任务是结合高等学校的实际,研究制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战略和规划、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政策、重大人才计划项目的实施方案,做好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人事司(对外称教育部人才发展办公室)。各项人才计划由有关司局分别牵头组织实施。

高等学校党政领导班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放在事关学校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纳入领导班子工作目标责任制,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工作力量,完善工作机制,形成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第四篇:送医 送药 送健康——成立卫生系统共产党员专家服务团

送医 送药 送健康 **卫生系统成立党员专家服务团

“我将竭尽全力除群众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党员的荣誉和职业的圣洁„„”15日,在**市卫生系统党建工作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动员会上,**市卫生系统共产党员专家服务团正式成立,16名成员代表在党旗下庄严宣誓。

专家服务团由医疗、预防、保健、卫生执法及健康教育等专家共同组成。今年,专家服务团将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医疗卫生专家技术优势,把先进的医疗卫生技术和优良的服务质量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深入农村、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家庭,广泛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服务,开展关爱弱势群体、关爱特困病人、献爱心送温暖活动,真正实现让老百姓不出家门就能掌握各种常见病的预防和卫生保健,以实际行动维护群众利益,全面提高群众满意度。

专家团服务活动采取集中和分散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原则上每季度将开展1次集中活动,每位成员根据工作情况自行组织或参加活动每年不得少于4次。同时,市卫生局将为每位专家团成员建立活动档案,主要收集记录专家参加活动的相关图像和文字资料,作为对专家年终考评的主要依据。对考核不合格,长期不参与活动的专家,市卫生局将通报批评,并取消其专家服务团成员资格。

第五篇:“三送”活动实施方案

金发[2010] 41号

关于印发《金坑乡开展百名干部下基层“送政策释民惑、送温暖聚民心、送服务解民难”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党支部:

《金坑乡开展百名干部下基层“送政策释民惑、送温暖聚民心、送服务解民难”活动的实施方案》经乡党委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金坑乡委员会 2010年12月9日

年的目标任务;又要着眼长远,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帮助基层谋划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三、活动内容

(一)送政策释民惑。

采取专题报告会、知识讲座、集中授课、上门宣讲、发放资料等形式,重点宣讲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县“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省委、市委和县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使中央的精神,省委、市委的要求和县里的决策部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大力宣传崇义在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生态经济,争当全省绿色崛起示范县的目标定位和发展优势,帮助干部群众正确认清形势,坚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信心;宣讲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帮助群众学法、知法、守法,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宣讲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让广大群众更加积极地投身新农村建设,更多地感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向广大群众免费发放和大力宣传《政策法规简明问答读本》,让广大群众知晓就业、社保、医保、征地拆迁等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项政策,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和知晓度,帮助群众正确理解政策,真心拥护、自觉执行政策。此外,要在宣讲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同时,立足当地资源、产业优势,帮助乡村认真谋划长远发展,制定更加切合实际、群众欢迎的新政策。

(二)送温暖聚民心。

组织机关全体干部到下派驻点村开展大走访活动,组织干部与群众“结对帮扶”活动,真心实意帮助解决群众在就业、就医、就学、住房、发展生产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重点帮助困难群众、鳏寡孤独、残疾人、低收入家庭等特殊人群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吃得饱、穿得暖;全面开展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建立健全农民健康档案,定期组织骨干医疗卫生人员开展巡回义诊活动,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开展扶贫助学活动,帮助解决留守儿童、下岗职工子女、贫困地区孩子的上学问题;密切关注物价上涨等关系群众生活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当前,要集中精力做好以下工作:一要全面推行关爱困难党员救助帮扶

4、服务企业发展。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调度好煤、电、油等供应和服务,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督促有关部门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缓解用地紧张的问题。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职业中专等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素质。督促企业改善用工环境和条件,着力解决用工难题。协调金融等有关部门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力度,支持鼓励企业扩能增产,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督促协调规划建设部门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着力解决厂房建设进展不快的问题,引导企业业主改进企业管理,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尽量减少员工加班加点,缓解员工劳动强度,消除员工心理压力和负担,促进企业和谐。

5、服务组织建设。立足打基础、管长远,突出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切实提高农村、社区、非公有制企业等各领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帮助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社区活动场所和新型村落社区建设,全面落实村干部“一定三有”和社区建设“三有一化”要求,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深化党组织“进区入会”,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把党组织建在产业基地、生态新村和专业合作社,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组织体系。按照“五好”要求,全面加强乡村两级好班子建设。大力推行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制,建立健全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行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和“定区联户”服务群众模式,切实解决农村党员发挥作用不明显的问题。加大在农村优秀青年、外来外出务工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指导包扶村抓好“一村一名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工作,切实解决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能力弱化、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深化村级重大事务“五步决策法”、“四议两公开”制度,规范完善党务、政务、村务、厂务公开,提高基层组织科学决策水平。扎实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带群建活动,帮助企业党组织抓好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组建工作,全面推行“一会三组”党群工作机制和“三会两卡”党建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当务之急,要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一要做好元田村新种连片200亩油茶的土地协调、手续办理、政策优惠工作。二要结合全省开展“五类信

业主和困难员工等,面对面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以及关注的热点群点问题,记好“民情日记”,确立好包扶对象。对收集到的问题要进行归纳分析梳理,并按照难易程度、近期长远解决,分门别类建立“民情台账”。台账应包括收集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属哪个层级、该哪个部门解决,具体责任人是谁,解决结果如何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建立销号整改制,注明什么问题、怎么解决,以及解决的措施、时间、地点等,做到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到包扶点后,要在10天内梳理出当地群众反映最强烈、最迫切的问题,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着手解决。

(五)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在活动中工作浮在面上、不解决实际问题,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吃喝玩乐、增加基层负担,扰民、吃拿卡要的下派干部,以及对包干责任不到位、解决问题无实效、反映上来的问题相互推诿的下派干部,要严肃追究责任,进行相关处理。

五、几点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乡党委成立“三送”活动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熊晓琼担任组长,乡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李发平担任第一副组长,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谢浪担任常务副组长,创先争优办主任陈慧担任副组长,乡党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与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合署办公,负责各项工作的牵头抓总。各下派工作组和下派干部要在所在乡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深入到各自联系的创先争优活动联系点和单位干部下派包扶村,参与和指导“三送”活动,走访困难户、上访户、受灾户等,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难题。

(二)认真履行职责。下派干部必须在12月10日下午下到所包扶村召开好动员会,开展包扶工作。各驻村工作组每周要向驻乡领导小组报告工作情况。下派干部要当好“六员”:当好宣传员,宣传好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及惠民政策;当好服务员,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困;当好指导员,共同谋划经济发展、树立文明新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当好信访员,掌握信访动态,帮助解决信访中的问题;当好调解员,了解群众意见建议,认真帮助解答,8-

下载“中医送健康高层次人才服务团”活动实施方案 - 副本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医送健康高层次人才服务团”活动实施方案 - 副本.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送健康活动广告语5篇范文

    送健康活动广告语一、尊敬的客户,免费为您体检是我们的第一项服务。二、在我们消费同时也因该对我们的健康负责。三、分分秒秒推动健康事业,时时刻刻问候您的安康。四、为您服......

    2012年度“夏季送清凉”活动实施方案

    平度 市 总 工 会 2012年度“夏季送清凉”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实现体面劳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按照......

    送培送教活动实施方案

    肥东县2013-2014学年度中小学教师“有效学习指导”专题远程培训“送培送教”活动实施方案根据《合肥市2013-2014学年度中小学教师“有效学习指导”专题远程培训实施方案》要......

    “送课下乡”活动实施方案

    通江县两河口中心小学 “送课下乡”活动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通江县教育局通教委发〔2013〕31号文件精神、为了把“转作风、惠民生”活动落实在实处,为了进一步落实通......

    健康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 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宿州博雅实验学校 2018年2月宿州市博雅实验学校 “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实施......

    健康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健康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健康教育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普及卫生知识,促进干部职工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

    “三健康”活动实施方案

    抚州市市直卫生系统 “鼓士气、顺民心、树新风”主题 教育活动 “讲健康、送健康、促健康”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打好“三大战役”、建设幸福抚州的重大决策部署,......

    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实施方案

    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是国家人才发展规划提出的12项重大工程之一。卫生部按照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要求,近期完成了《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