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务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以来
国务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以来,农村中小学在公用经费、免除杂费、免课本费以寄宿生补助费、建立危房改造长效机制等方面,都建立起了责任明确的“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国务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以来,农村中小学在公用经费、免除杂费、免课本费以寄宿生补助费、建立危房改造长效机制等方面,都建立起了责任明确的“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而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只是笼统地提到:“中央继续按照现行体制,对中西部及东部部分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经费给予支持.省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本行政区域内财力薄弱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照国家标准按时足额发放。”由于省级政府对于财力薄弱的地区如何进行财政转移支付、按照什么项目、什么标准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并没有建立起明确的责任分担机制,以至于到了各地,特别是各县(市区)能发多少就发多少,致使各地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水平、保障力度差距很大。
姚爱兴委员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国家对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总体水平及其基本标准没有明确规定,在“以县为主”的经费投入及保障机制下,各地差别很大。而财政支付能力不足的县,农村教师的津补贴从绩效工资当中出,对农村教师倾斜的分配导向并没有落到实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分配没能体现对农村教师的补偿与激励,因此,农村教师总是千方百计想调入城市,而年轻的又不远到农村任教,长此下去,农村教师队伍后继乏人,质量难以保证。为此,姚爱兴委员提出六点建议:一是,从国家制度层面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教师工资、津贴待遇等作出统一规定,规定农村教师最低工资标准,并建立问责机制。二是,明确由财政单列支出农村教师津补贴。
进一步明确津补贴政策的实施范围、实施对象、发放标准、类别与分档、经费来源与保障等实施细则,形成农村教师津补贴政策的实施细则和相关配套措施,切实解决农村艰苦地区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的问题。三是,大幅度增加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增加农村教师任教津贴,可将农村教师任教津贴提高到工薪总额的20%-30%。发放依据应考虑距离和职称两个维度。按任教学校至县城距离远近和任教教师职称高低依次递增设定,然后依7:3比例加权核定。距离权重为70%,表示农村教师任教学校的地域差异;职称权重为30%,表示农村任教人员间的差异。
对退休教师按其在农村任教教龄10年、20年、30年计算,分别享受额度的15%、30%、50%。四是,增加农村教师交通补贴。尽快设立农村教师交通津贴制度。以距离县城远近公里数的班车费用为依据,制定统一的发放额度。以每学年实际在校任教月数为依据,按每月往返4次,统一包干一次性发放。五是,增加农村教师周转房和公寓房。鼓励发展多元化的农村教师住房供给体系。一方面,主要由政府建设具有宿舍(公寓)性质的教师住校周转房和公寓房,教师工作调动随即搬离。结合当地城镇建设规划,在县城或交通便捷的重点镇集中建设教师住宅区。
免收土地、建设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押金,对工程质量监督等服务性收费给予减收;无偿提供或低价划拨乡村教职工住房建设用地。为农村教师建设一定数量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和集资房;同时,鼓励单位或个人投资在校园内和校园附近建房向教师出租,由财政给予教师一定的住房补贴。六是,加强督查。我国早在1994年1月1日实施的教师法第二十五条就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2012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再次要求“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因此,建议定期或不定期加强对相关政策执行情况的督查。
杨昱农村教师流失的现状及所带来的问题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教师数量相对来说长期偏少,难以引进人才,也难以留住人才,一些优秀教师也在不断地流失。教师队伍的流失不仅表现在纵向结构,也表现在横向的结构,优秀教师一般都往上一级调。而横向方面则主要是朝经济发展好的地区。在其流失队伍中,很多都是教育中坚力量,而这一部分本身在农村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就不高。这一人群的流失,造成了城乡学校办学力量的两极分化。
农村教师流失带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农村教师数量减少。由于农村学校多处于深山区、浅山区和高寒阴湿地区,学校布点分散、规模小、班级小、人数少、校舍设施差,教师待遇低。很多农村教师不管是否有条件,还是有无能力,都想离开这样的“不毛之地”。虽然在不断地补充这些地区的教师,但往往是成熟一批,离开一批,而尤以教学骨干流失最为严重。
二是,教师结构不合理。首先,年龄结构不合理,男54岁、女49岁以上教师占农村教师总数的20.2%,老龄化现象严重;其次,知识结构不合理,初中教师本科学历比例仅为31.9%,小学教师专科学历比例仅为40.6%。最后,职称结构也不合理。农村中小学一般都是初级职称比例偏多,高级职称比例偏少,中级职称数目不够,原因在于农村教师职称评比名额少、比例偏低。三是,流失主要去向。一般而言,农村学校中一些有条件的、有能力的教师,一般都被调往高中或是城镇学校工作。相对这些有能力的教师,能力欠佳的教师,特别是年轻的教师,由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认为在山村当教师还不如考公务员或是事业单位,虽然工资相对来说可能高不了多少,但进入机关单位有编制,在收入方面至少也比呆在学校强。除此以上两个去路之外,一些离开学校的教师很多都从事商业,这在流失教师队伍中还占有着相当大的比例。农村教师流失的原因(一)教育投入相对不足。
我国公共教育经费投入虽逐年增加,但经费分配存在着不均衡现象,在不同教育级别体系之间投入结构存在不合理问题,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投入比例关系失衡,而投入到农村义务教育领域的公共教育经费相对其它教育领域更是明显偏低,使得农村义务教育领域公共经费投入不足问题非常突出。教育投入不足必然导致农村学校经费短缺,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差,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校舍设施差,教学设备简单落后,使得教师工作环境不如人意,教师待遇差、工资低,同时大多数教师难以有进修培训的机会,这是许多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流走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管理体制不健全。我国农村学校管理体制主要都实行“县教育局——乡镇教育站(组)——中心校”三级管理体制。[2] 在教育管理体制上教育行政部门统得过死,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在学校干部或是教师聘任,办学条件及经费使用等方面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农村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教工民主权益保障不够,校长领导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致使很多教师对学校的教学管理、财务管理和廉政建设都存在着不满,大多数教职工认为校长权力过大,滥用职权的现象比比皆是。学校内部干群矛盾的激化,人际关系不和谐,这是导致教师流失的又一重要原因。
(三)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影响。在城乡差异上,城市办学条件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讲,都优于农村。农村办学条件相对城市来说本来就较差,教师的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各方面的待遇又相对较低,在城乡人才流动的壁垒被冲破的情况下,一部分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都流向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随着教育的发展,不论是东部对西部,还是城市学校对农村学校冲击性都不断地呈上升的趋势,不管是在生源还是教师资源方面。农村教师是发展农村教育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在西部的农村教育,其作用更甚。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基于其经济基础之上的文化落差同样也对教师的流失有着一定的影响。
第二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学习生活条件。自2006年起,国务院决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书本费,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农村中小学生营养不良间题仍然存在,贫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积累经验。试点工作由省级人民政府统筹,市、县级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确定试点县(市)并分县(市)制订试点工作方案,报教育部、财政部备案后实施。
(二)支持地方试点。对连片特困地区以外的地区,各地应以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等为重点,因地制宜地开展营养改善试点工作,逐步改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对工作开展较好并取得一定成效的省份,中央财政给予奖励性补助。
(三)改善就餐条件。各地要统筹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资金,将学生食堂列为重点建设内容,使其达到餐饮服务许可的标准和要求。中央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专门安排食堂建设资金,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改善就餐条件进行补助,并向国家试点地区适当倾斜。食堂建设要本着节俭、安全、卫生、实用的原则,严禁搞超标准、豪华建设,加强建设改造工作监管。规模较小的农村学校,可根据实际改造、配备伙房和相关设施,为学生在校就餐提供基本条件。地方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实际为农村学校食堂配备合格工作人员并妥善解决待遇和专业培训等问题。
(四)鼓励社会参与。鼓励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有关基层组织,以及企业、基金会、事机构要加强综合协调。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食品安全工作摆在首要位置,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建立食品安全保障机制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确保采购、贮存、加工、配送、分餐等各环节的食品安全。县(市)级人民政府要指定专门机构、落实专门人员负责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食品安全工作。
各级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会同教育、农业等部门与学校、供餐企业(单位)和托餐的个人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并安排专人负责,加强对食品原料采购、餐具消毒、设备清洁等环节监督管理。建立食品留样监测制度。坚持食堂从业人员体检制度。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四、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各项工作落实 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安全风险高,同时农村学校现有基础条件和管理力量还很薄弱,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情况复杂,任务繁重。各地区、各部门和有关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统筹安排,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一)明确工作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分工负责。省级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际,制定中小学食堂供餐规范,明确数量、质量和操作标准。制定原料采购、食品配送、招标投标和经费管理办法,确保规范化操作,精细化管理。采取多种方式,及时将工作方案、实施进展、运行结果向社会公示。市、县级人民政府要将财政补助资金纳入国库管理,实行分账核算,集中支付,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补助资金应足额用于为学生提供食品,不得直接发放给学生个人和家长。督促供餐单位和个人定期公布配餐食谱、数量和价格,严禁克扣和浪费。加强运营监督管理,确保相关食品采购、保管等环节不出现漏洞。建立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防止套取和冒领国家补助资金的行为。建立学生营养状况监测评估制度,及时跟踪了解学生营养改善情况,为营养改善工作绩效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有关学校要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依法健全学校财务机构,配备专(兼)职财会人员,切实加强食堂会计核算,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定期全面公开学生营养改善经费账目,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和有效。
(四)加强营养教育。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向学生、家长、教师和供餐人员普及营养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的营养观念和饮食习惯。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教学计划规定的健康教育时间,对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建立健康的饮食行为模式,使广大学生能够利用营养知识终身受益。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地区和有关学校要建
第三篇:对XX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教育新政喜忧录
——对XX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去年1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今年1月,省政府制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同月26日,我市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次日,XX区按照中央、省、市工作部署,深入各基层学校,全面贯彻落实此项工作。截止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已在XX区施行半年有余,成效如何?笔者带着这一疑问对部分学校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推动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但由于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机制尚未建立和完善,使得这一改革在落实过程中有喜有忧。
一、农村教育有三喜:XX区获中央、省、市转移支付1265.4万元;6.4万中小学生中有4.45万人免交学杂费;农村学校公用经费保障能力提高;城乡教育不均衡的局面有望缓解。
喜之一:农民负担得到有效减轻,促进了农民政策性增收
新机制前,XX区除城区半岛外,农村小学和初中生均收费分别为130元/期、190元/期,新机制后全部免交学杂费,仅今年春期即可为家长减负690万元(只含学杂费、信息技术费),预计全年可减负1380万元。XX区37.05万农村人口,农村九年义务制在校生约4.45万人,如果按一个学生读完九年义务教育计算,农民人均为此可减少支出37元。
喜之二:农村学校正常运转得到有效保障,教学条件趋于改善
这次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保障性质的改革。“保”的是什么?是学校的正常运转。改革带来的效果是什么?简单说来就是“两高”:一是生均保障能力提高。XX区半岛以外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新机制以前每年小学生均保障水平20元,新机制后为40元;新机制以前每年初中生均保障水平为40元,新机制后为80元,中小学生均保障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二是教学条件向高标准迈进。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校要发展,校园建设要配套,设备要更新,没钱不行。以前农村学校发展的一大难题就是“想办事”,但“无钱”办事,最终导致“办不成事”;学校领导没有把心思用在抓好教育教学上,而是用在了找钱上。以前学校的运转主要靠杂费收入,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学校来说,由于规模效应的作用,尚能维持,但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则是捉襟见肘、入不敷出,一般学校仅能维持现状,基本建设完全停摆,教学设备如实验室、体育器材等无资金投入,农村电教设备更无从谈起,很难适应现代教育对学校的要求。自新机制实施后,上级保障经费补助如期到帐,学校不用再为学杂费的收缴费心费力了。手中有了“粮”,学校的正常运转就有了保障,不少学校表示首先要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把校舍、办公桌椅的维修、电教设备的采用等提上议事日程。
喜之三: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格局正在得以重构
中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中小学学生占全国中小学生75%,但是只享受了一半的义务教育经费和不到一半的基建投资。新机制实施后,按照生均平均标准进行补助和拨付,体现了国家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公平性;国家增大教育投入而对学生低收费甚至免费,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共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格局正在得以重构。对于XX区来说,新机制的实施,促进了教育资源的整合,城乡教育差距过大的问题有望得到改善。一是有利于农村学校更新教学设备、改善教学环境,提升学校竞争力;二是有利于城乡教育交流和城乡教师互助,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三是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农村适龄儿童入学、支持更多的贫困儿童就学,降低农村儿童的“失学率”和“辍学率”。
二、农村教育有三忧:伴随新机制的实施,一方面资金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农村学校公用经费保障能力提高,教育的公平性正在逐步体现;另一方面新旧体制交错,一些在旧体制下隐而未发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一忧:学校欠债还债无门
“普九”达标及验收期间,为了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各项验收指标,各乡镇、学校纷纷向外贷款或由施工队垫资修建校舍,后来,为加快现代远程教育进程,又通过借款等方式购买仪器设备。这些举措虽然客观上改善了办学条件,推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但却使不少乡镇、学校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这些债务原本可以通过群众集资、农村教育附加和向学生收取学杂费偿还,但农村税费改革和新机制的实施,禁止收取农业税、禁止将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用于偿还学校债务,使学校偿还债务的资金链条断裂,债务危机立即显现。目前,XX区农村中小学有14所学校负有债务,占农村学校总数的54%,学校负债最高达到了116万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5年底,XX区农村学校负债总额达到了506.5万元。
沉重的教育负债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为了还债,不少学校不得不寅吃卯粮、旧债新偿,甚至有的校长被威胁,有的学校被锁门,政府也屡屡成为被告,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受到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受到置疑。
二忧:农村平价民办学校进退两难
XX区共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8所,分布于华阳、泰安、况场、弥陀等4个乡镇,共有小学37个班、966人,中学3个班、82人。学校性质可分为公办村小拍卖转制型、公办村小租借转制型和个人出资举办型三种类型。民办学校大多地处偏远,采取参照或略高于当地公办学校收费标准收费,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当地群众子女就近入学,为缓解政府办学经费不足作出了一定贡献。但自新机制启动实施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由于“特殊”的身份地位,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境地。进,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影响运转;退,多年来的心血付之东流,心有不甘。一是民办学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学历教育学校收费标准由物价部门审核批准后按审批项目和标准收费。而这些民办学校地处农村,办学条件差,如果按照物价部门批准的项目和标准收费,民办学校的学生必然向公办学校流动,民办学校生源难以保证。在学生人数减少的情况下,民办学校聘请的教师不能减少,教师工资的支付不能减少,学校将难以运转。二是《四川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享受免收学杂费政策的范围和对象为“在农村地区收费标准不高于同类公办学校的民办学校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根据规定,XX区对以上8所民办学校均给予了105元/小学每生每期、140元/中学每生每期的经费补助。但根据规定,享受了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补助的民办学校的收费将不得高于同类公办学校,意味着民办学校除了收取学生课本费、作业本费外,不得另行收取其它费用。民办学校虽然得到了补助,但也只能维持学校的正常办公,教师工资仍然难以保障,造成民办学校教师人心不稳,教师纷纷辞职,学校面临停课的局面。
三忧:农村教育效率面临新的挑战
教育效率,就是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之间的比率,指的是在教育资源总量给定的情况下,如何使教育的收益最大化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教育政策以城市社会和居民作为出发点的“城市中心”的政策取向,农村教育效率普遍比较低下。新机制实施后,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公平配置,农村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为农村教育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可能。但与此同时,新旧矛盾交织,又影响了农村教育效率的提高。
1、旧弊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当前,农村教师队伍普遍存在“两化”:一是结构老龄化。XX区共有农村教师1628人,其中40岁以上的教师580人,占总数的1/3以上,经过近几年的不断调整,年轻教师有所增加,但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也只占教师总数的39%。二是知识陈旧化。农村教师层次不等,有的原来是民办教师,有的是代课教师,只有少数是正规师范类院校毕业生,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教育理论知识。再加上农村教师参加培训与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教学方法不能与时俱进,相当一部分教师观念陈旧、知识老化,难以适应新课改和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2、新旧体制交错带来新的矛盾。一是学校“断奶”,教师收入减少,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新机制前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与资金保障都是以县(区)、乡(镇)为主。由于地方财力有限,《义务教育法》规定,地方可根据需要适当收取学杂费。在这种背景下,各校均有一定收入改善教师待遇,将部分资金用于教师地方津贴、课时津贴、教师绩效考核、“两保一金”的学校承担部分以及学校日常管理支出。新机制后,财政转移支付学杂费和生均公用经费,取消了学杂费、信息费、托管费、借读费等,只能按规定收取课本费、作业本费两项代收费和寄宿制学生住宿费,补助资金不得用于人员经费支出。这样,学校收入来源被取消,一方面教师收入不同程度地减少,特别是部分偏远学校,有的教师仅靠基本工资生活,生活处境艰难;另一方面绩效考核成了一纸空文,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教师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二是取消代管费、补课费等收费项目,学生放学时间提前,作业辅导和练习册等教辅资料也随之取消,学校下午放学后一段时间成为学校、家长的管理“真空”,学生安全难以保证;同时,学生自行购买的教辅教材质量参差不齐,不利于统一辅导,增加了教育难度。三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考而优”的思想仍然占据了一定市场。相比于其它省份,四川省的素质教育比较超前,这种“区域性”的素质教育,使不少家长担心孩子在高考中失去竞争力,影响孩子的前途。
三、农村教育有四盼:新机制的建立和落实,对于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推动农村义务教育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当前,如何根据地区实际,探索与新机制相适应的配套机制应成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盼建立与新机制相适应的导向机制
四川省落实新机制,率先取消托管费、取消统一征订教辅资料等“新八条”,打破了传统应试教育的沉疴,向素质教育迈出了坚实地一步。但实施素质教育难,难在高考仍然是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难在改变小环境容易、改变大环境难,难在家长不理解、学校阳奉阴违。所以,当前要自上而下,高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地建立导向机制,从转变全社会的教育观念入手,以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评价观为目的,通过媒体宣传、文件规定、会议座谈等多种形式形成舆论导向,使大家形成落实新机制、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共识。
二是盼建立与新机制相适应的投入机制
消化学校债务。从学校负债的渠道可以看出,学校负债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政府财力不足,是政府欠群众的“教育债”。既然农村义务教育是政府办,政府理应为过去的教育欠债“买单”。一是要积极化解“旧债”。建议对现有学校各类负债进行排查清理,明确债务主体,做好偿还计划。对于政府负担部分债务,可从地方财政收入增量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还债,同时把学校的基本建设纳入每年的财政预算,做到偿还学校债务和促进学校发展“两不误”。二是要有效避免“新债”。教育、发改、招监等部门要切实担负起学校基础建设中的监督职能,避免学校盲目扩张建设和超预算建设。三是建议中央加大对偿还普九欠债的转移支付力度,为地方政府“松梆”,使教育负债不再制约地方经济增长的“绊脚石”,促进教育发展良性循环。
化解民办学校危机。民办学校尽管是以盈利为目的,但客观上也带来了一定社会效益。随着新机制的实施,民办学校的处境将会越来越艰难。为了方便农村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确保一方稳定,对XX区8所农村平价民办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类型、地理位置及群众意愿,采取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办法,加大投入,分别予以解决。对于由公办村小租借转制、又确有保留必要的学校,如确实无法维持办学,可由就近中心校收回作为村校继续办学,确保现有学生不流失;对于由公办村小拍卖转制的民办学校,可根据有无保留必要,再行定夺,如不适合保留,应切实做好家长的宣传解释工作,将学生向就近学校分流;对于个人出资举办的学校,办学条件不达标但却有保留必要的,由财政投入资金进行改造,办学条件达标但无法维持办学的,由附近公办学校接收入学。鉴于民办学校这一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建议中央、省、市在划拨保障经费时增加针对民办学校的转移支付。
三是盼建立与新机制相适应的管理机制
调整校点布局。近年来,XX区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将部分农村小学校和农村初中合并为九年义务制学校,优化了资源配置。但目前仍有一些地方存在着学校布点多、规模小、效益差的情况,使有限的教育资源难以发挥最大效益。因此,必须从合理规划入手,对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作中长期考虑,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的调整工作,对一些办学条件差、生源少的学校有计划地实行撤并,逐步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办学,提高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
扶助农村薄弱学校。一是在核编、评优、评先、培训时,应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多的特点,适当向农村学校倾斜;二是进一步完善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手拉手”扶助制度,每年组织城区学校对口支援农村薄弱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进行示范讲课,实行“强弱联合,以强带弱”,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三是积极推广农村学校住宿制,解决调整校点以后农村学生入学问题。
四是盼建立与新机制相适应的动力机制
农村教师肩负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将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高素质人力资源的神圣使命。关注农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是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关键。
提升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一是严把“入口”。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一部分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畅通学校进人渠道,提高学校教师专业水平。二是制造“出口”。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实行资格准入、竞争上岗、全员聘任,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的用人制度。三是重视“楼梯口”。积极推行校长聘任制、选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优先输送一批农村学校校长学习、培训和进修,提高农村学校校长的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
提高农村教师工作积极性。一是保障农村教师合法利益。教师津补贴由国家补贴(77元/人/月)和地方补贴(75元/人/月)组成,合计152元/人/月。XX区由于财力困难,只解决了全部教师的国家补贴和437名农村村小教师每人每月30元、所有退休教师每人每月32.5元的地方补贴,所有在职教师都未解决地方补贴。新机制实施后,针对教师收入减少的问题,解决教师津补贴迫在眉睫。因此,根据目前XX区的财力状况,建议对村小教师再增加45元,津补贴全部到位,合计投入24.6万元;其余的农村教师津补贴增加30元,合计投入76.3万元。在今后财力允许的情况下,争取全部发放到位。二是深入实施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评聘分开”,建议聘任权交给学校,教育主管部门行使监督权,财政按学校教师职称状况把职称部分资金拨付到学校,由学校根据实际聘用情况按实支付给教师。三是国家应尽快制定教师工资制度配套改革,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建议工资可一部分直发到教师个人,少部分拨付到学校,由学校根据教师绩效考核作出二次分配。新增部分由中央和省财政转移支付解决。四是改善村小教师的住房和生活条件。集中在乡镇学校修建教师公寓,村小教师统一到乡镇学校住宿,也可以由中心校教师轮流到村校任教,逐步改善农村村校教师的住宿和生活条件。
第四篇:我县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情况
我县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情况
我县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情况
根据姚政办发[2006]30号文件印发《姚安县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的文件通知,经过半年来运行,现将实施情况反印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了编制农村中小学经费预算的意义、作用。一方面,编制好
农村中小学预算,是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预算体现着国家的方针、政策。农村中小学预算,体现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方针、政策。反映了国家支持什么、限制什么、能办什么、不能办什么,因此,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是否合规、合理,执行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方针、政策的落实,特别是经费保障新机制的落实。一方面,编制好农村中小学预算是进一步巩固“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预算编好了,执行好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的基础也就夯实了。另一方面,预算编制,是增强学校依法理财观念与能力的重要手段。农村中小学,既是预算编制的基本单位,又是预算执行的基本单位。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体系中,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依法编制预算;二是要依法执行预算。
二、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中小学预算。农村中小学预算从形式上看是一个财务计划,是学校一年一度的财务收支计划,但实质是一项法律、一个法案,它从法律上规定了学校可以收到多少钱,可以用多少钱,具有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如果学校没有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就是违反了法律,是违法行为。预算对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来说,是要钱和给钱的依据和标准;对校长和领导来说,预算是管理的依据;对教师来说预算是领工资的依据和标准;对监督部门来说,预算是评价政府、财政、教育等部门、评价学校、校长、教师等方面行为业绩的依据和标准。通过预算管理,保证了学校的每笔开支都有根据、有来源、有保障、有效益、有监督。
三、学校必须规范预算编制和严格执行预算。学校要根据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实事求是的做预算。预算内容要全,项目要细,数据要实,执行要严。应该用于公用的不能用于人员,应该用于建设的不能用于运转,应该用于学生的不能用于教师。预算批准后学校不得随意调整使用,也就是俗话说的“桥归桥,路归路,打油的钱不许买醋”。
四、预算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我们学校年年都要接触,月月都要接触,甚至天天都要接触,它是融入我们工作各个方面的经常性工作,到处都存在它的身影。所以,做好预算工作,绝不能满足于或停留于一时一地的工作,而是要把它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年年都要抓好,月月都要抓好,时时都要抓好,也就是要常抓不懈。
从我县中小学2006年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情况看,还存在以下问题和困难。
1、乡(镇)中心学校没有办公经费。乡(镇)中心学校是教育局的派出机构,是联系学校与教育局的纽带和桥梁,现在每个中心学校编制4人,新机制运行后,没有办公经费,使其无法正常运转。
2、各中小学校的校长、总务对中小学实行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预算编制的水平低,预算编制不尽合理,有待于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预算质量。
3、目前,离退休人员的工资是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放,不是由教育系统直接发放,导致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分离,给预算管理带来困难。
4、农村中小学校大部分都附设学前班,管理费应列何科目,不明确。如果列入事业收入,按文件规定,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除收取寄宿生的住宿费外,没有其它事业收入的项目。
总之,通过收看《讲座》,我们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要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建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是中国教育历史上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举措。新机制能否成功实施,预算是手段,管理是关键。我们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细致、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确保学校的每项支出都有根据、有来源、有保障、有效益、有监督,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顺利实施。
姚安县财政局文行股
二OO六年六月八日
第五篇: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
国发[2005]4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务院决定,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先后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确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贫困家庭中小学生“两免一补”政策等,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方面,仍然存在各级政府投入责任不明确、经费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农民教育负担较重等突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九”成果的巩固,不利于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必须深化改革。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从理顺机制入手解决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等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农村发展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是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以人为本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按照国务院的部署,扎扎实实把各项改革政策贯彻落实到位。
二、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适当兼顾东部部分困难地区。
(一)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免学杂费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西部地区为8∶2,中部地区为6∶4;东部地区除直辖市外,按照财力状况分省确定。免费提供教科书资金,中西部地区由中央全额承担,东部地区由地方自行承担。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金由地方承担,补助对象、标准及方式由地方人民政府确定。
(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在免除学杂费的同时,先落实各省(区、市)制订的本省(区、市)农村中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照免学杂费资金的分担比例共同承担。在此基础上,为促进
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由中央适时制定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所需资金仍由中央和地方按上述比例共同承担。中央适时对基准定额进行调整。
(三)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对中西部地区,中央根据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和校舍生均面积、使用年限、单位造价等因素,分省(区、市)测定每年校舍维修改造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照5∶5比例共同承担。对东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所需资金主要由地方自行承担,中央根据其财力状况以及校舍维修改造成效等情况,给予适当奖励。
(四)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中央继续按照现行体制,对中西部及东部部分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经费给予支持。省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本行政区域内财力薄弱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照国家标准按时足额发放。
三、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步骤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从2006年农村中小学春季学期开学起,分、分地区逐步实施。
(一)2006年,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中央财政同时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启动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保障新机制。
(二)2007年,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中央财政同时对中部地区和东部部分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三)2008年,各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全部达到该省(区、市)2005年秋季学期开学前颁布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扩大免费教科书覆盖范围。
(四)2009年,中央出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各省(区、市)制定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低于基准定额的差额部分,当年安排50%,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照免学杂费的分担比例共同承担。
(五)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全部落实到位。
农垦、林场等所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与所在地区农村同步实施,所需经费按照现行体制予以保障。城市义务教育也应逐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具体实施方式由地方确定,所需经费由地方承担。其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与当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同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与所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同等政策。
四、加强领导,确保落实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十分艰巨和紧迫。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全局出发充分认识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周密部署,统筹安排,扎扎实实把各项改革政策贯彻落实到位。
(一)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协调配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要成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各项组织实施工作。特别是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按照本
通知的要求,抓紧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指导和协调。
(二)落实分担责任,强化资金管理。省级人民政府要负责统筹落实省以下各级人民政府应承担的经费,制订本省(区、市)各级政府的具体分担办法,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确保中央和地方各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落实到位。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预算编制制度改革,将各项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健全预算资金支付管理制度,加强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严格按照预算办理各项支出,推行农村中小学财务公开制度,确保资金分配使用的及时、规范、安全和有效,严禁挤占、截留、挪用教育经费。全面清理现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政策,全部取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坚决杜绝乱收费。
(三)加快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依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加强农村中小学编制管理,坚决清退不合格和超编教职工,提高农村中小学师资水平;推行城市教师、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支教制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严格控制农村中小学教科书的种类和价格,推行教科书政府采购,逐步建立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义务教育评价体系。促进教育公平,防止教育资源过度向少数学校集中。
(四)齐抓共管,强化监督检查。各级人民政府在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时要切实做到公开透明,要把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责任与投入情况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各级财政、教育、物价、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安排使用、贫困学生界定、中小学收费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各级人民政府要改进和加强教育督导工作,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教育综合改革,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通过齐抓共管,真正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成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阳光工程。
(五)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宣传工作,制订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广泛利用各种宣传媒介、采取多种形式,向全社会进行深入宣传,使党和政府的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改革环境,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