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中历史、思品(道德与法治)教研工作计划

时间:2019-05-12 13:16: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中历史、思品(道德与法治)教研工作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中历史、思品(道德与法治)教研工作计划》。

第一篇:XX-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中历史、思品(道德与法治)教研工作计划

XX-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中历史、思品(道德与法治)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区初中历史、思品(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工作将按照市教科院、区教师发展中心的统一部署,恪守“求是务实、与时俱进”的教育哲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提升学生的历史、思品(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程建设与实施、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基于历史、思品(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育教学特点和区域教育教学实际,突出方向引领和工作重点,优化教研工作方式,提高教研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切实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质化教育教学研究,切实抓好教研组建设,营造良好的区域及校本教研氛围,不断提升教师群体的研究水平和教学能力;深化复习教学改革,优化毕业班中考复习教学策略,全面提高区域历史、思品学科教育教学质量;强化教学常规和课程资源建设,不断拓展初中历史、思品(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的新空间。

二、主要工作

(一)深度推进课程改革,努力优化课程实施

.利用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学习契机,进一步引导教师理解、反思课程改革理念的实质性内涵,认真研究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资源建设、教师学科能力建设的关系问题,提高教师自主学习、反思性学习的能力。特别是要进一步挖掘历史、思品(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功能,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探索并优化历史、思品(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逐步形成具有学科特质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课程统整和探究性教学、生成性教学的研究,借力数字化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公民教育项目,不断改进教与学行为及课堂教学范式,彰显历史、思品(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体性、生活性、实践性和养成性,努力打造求真务实的历史教学“智慧课堂”和思品(道德与法治)教学“生命课堂”。

3.继续开展新课标、新教材研训活动,尤其是历史统编教材及八年级法治教育专册的培训,通过主题培训、同题异构、学术沙龙、参与式研讨、集体备课等多元方式,分享教学实践智慧,切实提高研训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新时代教育教学新要求的适应能力。

4.展拓多元平台,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以区、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基本功竞赛、市中学政治年度优秀论文评比、市年度精品课拍摄等为契机,充分发挥以评促教的功能;加强研究课活动指导,提高研究课的引领作用和评价导向;鼓励积极参加江苏省“名师大课堂”网络教学直播活动、区新一轮初中政史送培活动等,加速区域学科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二)扎实教研科研活动,切实提高教学效益

.继续引导教师研读“xx市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及《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结合日常学科调研,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把落实教学常规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调动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性的基本手段。

2.加强课型范式与微课研究,组织初中不同年级主题研究课,不断丰富、优化区域历史、思品(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型。本学期历史学科研究主题是加强对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道德与法治学科研究主题是加强对学生法治意识、公民素养的培育。

3.推进校本教研工作。以区优秀教研组评选为契机,发挥市、区学科优秀教研组的示范作用,引领全区初中历史、思品教研组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营造研究氛围,落实研究内容,深化研究主题,不断提升校本教研质量,争取在校本课程开发、联校教研活动、资源共享等方面有所研究、有所探索。各初中校历史、思品教研组要强化独立备课、集体研讨的意识;要提高集体备课活动效益,集体备课重点应放在如何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如何针对性地选择教学资源、设计学习活动,如何优化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以及加强课的整体性研究等方面。

4.各初中校历史、思品教研组要重视课题研究工作,以各级各类学科课题研究为抓手,以学科教学关键性问题研究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科骨干教师的作用,常态化开展专题性研讨,争取在课程改革的一些关键问题上有所突破。各教研组要提前酝酿新的课题研究项目,为下学期省、市、区级课题申报做准备;要鼓励老师主动撰写反应课改、体现自我主题研究的教学反思、教学论文,积极参与各类各级相关评选活动并积极向刊物投稿,加速自我专业发展。

(三)优化毕业教学工作,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各初中校历史、思品九年级备课组及学科教研组,要及时研读2018年xx市中考学科考试说明及近几年xx市中考试卷,明确中考命题改革方向与思路,充分发挥中考对教学的导向作用;要第一时间研制细化的学期教学与复习工作计划,做早、做好毕业教学与复习工作;要加强复习课型特点与教学方法的研究,理性思考考试说明、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关系,科学定位扎实主干知识与培养学科基本能力的关系、专题教学与知识系统整合的关系以及讲、练、析的关系;要及时反思、纠正复习教学中的偏差;要加强组内分工合作、复习资源与信息共享,不断提升复习教学的实效性和高效性,努力提升学校及区域中考质量。

2.认真组织好各教学协作片中考复习研讨活动。各中心组长要提前思考研讨活动主题,确立观摩课研讨方向,安排各校研讨任务。通过研讨活动,确保九年级各位历史、思品老师都能深入了解、理解2018年xx市中考历史、思品学科考试说明及xx市中考命题研讨会的相关精神,明确复习教学的导向与价值,优化复习策略,提升复习效率。

3.各九年级历史、思品老师要重视中考命题研究与自主命题实践工作。要加强对学生学业发展的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工作的理论研究,要加强对xx市中考试题特别是近几年试题的精细化深入研究,要重视命题素材的日常性积累,要积极尝试自主命制高仿真复习试题,不断增强自我命题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三、主要活动二、三月份

.部分学校初中历史、思品(道德与法治)老师参加xx市教科院开学初教研活动;

2.组织八年级全体道德与法治老师参加xx市法治教育专册新教材培训活动;

3.召开区初中历史、思品(道德与法治)中心组长会议,商讨本学期片教研活动事宜;

4.开展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

5.举办省教研重点课题“基于学科素养培养的史料教学优化研究”课题研讨活动;

6.区初中历史、思品(道德与法治)送培开班仪式及第一次活动;

7.推荐部分老师参加xx市年度初中历史精品课拍摄;

8.部分初中校历史、思品(道德与法治)学科常规教学调研活动。

四月份

.协助各教学协作片做好2018年中考政史学科复习研讨活动。传达市中考命题研讨会议有关精神,解读2018《考试说明》相关变化,探讨复习应考策略,提升复习教学效率;

2.推荐部分老师参加xx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基本功比赛;

3.组织部分协作片七、八年级历史新教材研训活动;

4.区初中历史、思品(道德与法治)送培第二次活动;

5.部分初中校历史、思品(道德与法治)学科常规教学调研活动。

五月份

.组织九年级历史、思品模拟考试,及时做好分析评价工作,优化后续复习策略;

2.区九年级历史、思品专题复习教学研讨会;

3.组织部分协作片七、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研训活动;

4.区初中历史、思品(道德与法治)送培第三次活动;

5.做好xx市中学政治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评比活动的区级选送工作;

6.部分初中校历史、思品学科毕业班教学、复习工作专项调研。

六、七月份

.推荐部分老师参加xx市年度初中道德与法治精品课拍摄;

2.选荐部分老师参加xx市中考历史、思品学科阅卷工作;

3.召开省教研重点课题“基于学科素养培养的史料教学优化研究”学期研究总结会议,交流研究进展情况,研讨下学期研究重点;

4.区初中历史、思品(道德与法治)送培第四次活动;

5.做好七、八年级历史、道德与法治学科期末质量检测的有关工作;

6.学期学科教研工作总结及下学期教研工作计划拟订;

7.组织开展暑期区初中历史、思品(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主题培训活动。

第二篇:2012~2013年第二学期初中历史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历史教研工作坚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手段,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教学常规为规范,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考试改革为重点,加大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力度,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促进历史教研工作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深入学习贯彻先进地区的教科研经验,把经验落到实处。针对我区学科师资现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初中历史教师的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为推进我区素质教育的深化而努力。

二、目标与任务

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加强考试改革研究。

以《教学改革成果展示推广应用年实施意见》的实施为机遇,以教学模式改革为切入点,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发现和总结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教学范例和先进教师典型。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对策。今年我区历史学科的重点调研课题为:《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其对策》。

根据新的教改形势,完善历史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办法,修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精神,研究学生的历史学科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引导学校建立本学科的综合评价制度。

2、继续以集体备课为切入点,不断提高备课质量。

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深入学习和研究教材,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深入研究中考和学业水平考试的相关要求,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制订教学计划和编写教案,做到提前备课,单元备课、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借鉴目标教学理论、科学合理地完成各类教学目标的设计、确定与落实。

3、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搞好课题研究,指导教学改革。继续带领骨干教师扎扎实实搞好各科的课题研究,吸引青年教师参加,努力使课题研究与培养教师结合起来,与学科教学改革结合起来,与解决学科教学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以点带面,分层推进,使广大教师掌握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增强科研意识,善于在教

学中发现问题,并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课堂教学始终是教研工作的主阵地,近年常规教学工作推动了课堂教学的一定进展,但对比新课程的新理念和新要求,我市历史课堂教学的优化空间还很大。为此,我们要带着问题设计教研课题,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优化课堂教学。

4、加强对新教师的指导。

近年来,我区初中历史教师的现况是:共有初中历史教师55名,其历史专业毕业的教师28名,非专业教师27名;其中老教师9名。教师的发展是有个性差异比较大,影响教师发展的因素有的不一,有的是知识结构不合理、有的是实践经验不丰富、有的是教材把握不科学、有的是课堂管理不到位,有的是教学理念有偏差,有的是教学心态不稳定。有计划地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教师研修也是进修学校的职责。我们将与学校共同承担起培养教师的任务,帮助学校切实落实导师制,明确师徒双方的责任,加强相应的考核措施,促使青年教师更快地成长。此外,历史学科组将根据实际,组织校际间横向的联系与交流。

5、继续学科队伍学科建设。

充分发挥中心教研组、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组织好各种层次和形式的讲座、研究课,切实有效地指导教学。继续加大培养青年教师的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使他们尽快成熟,成为骨干。

6、发挥网络优势,开展网络互动教学探索。

以”天村家园”、”研修导航”和“初中历史教学网”为网络平台,在进一步充实初中历史教学内容,逐步加大历史教学资源的添加和建设。发挥网络优势,将课程改革实验的经验、典型案例、课标精神、新教材特色、进展情况、外地经验、培训动态等上网发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问题交流等多种形式的网络互动教学的尝试,逐步实现教育资源、成果的互通共享。

三、第二学期的具体工作

(一)立足历史学科特点,落实新课程方案,规范办学行为。

正确处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关系。要继续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与校本课程为辅,深化课程建设,发掘课程资源,构建实施完善的课程体系。

1、具体措施是,保证好国家课程的开设时间,严格按照国家课程的进度搞好教学,同时抓好实验学校、王村中学等先行学校的校本教材建设,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

2、发挥人文学科育人优势。坚持德育为先,积极配合学校结合重大节日、重大事件纪念日等,开展“每节一教育主题”活动;利用好网络、媒体、周村大街实景、周边革命纪念地等宝贵资源,对博物馆、纪念馆等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组织学生参观考察体验学习,开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集体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增强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关注时事热点焦点问题,增强用历史的眼光透视分析问题的意识,学会把时政问题引入课堂,增强历史课堂活力,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创新常规制度,规范管理过程。

教学常规是最重要的教学管理制度,应引起高度重视。近几年,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要求在教学常规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教学常规逐步得以完善。但从面上的检查情况来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备课:满足于已有的经验,集体备课不够积极主动,教研室倡导的教学反思、师生互动、创新设计考虑偏少。上课:讲学案的运用不够灵活,有的环节设计不合理,合作学习的效率不高,课后反思少;常态课堂不重视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这些问题,都制约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为此,本学期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教研的中心任务仍将一如既往地狠抓常规管理。

主要措施:一是继续通过教学视导和专项检查等工作,对教师的教学计划、备课、课堂教学、教师作业示范、作业批改、单元检测、质量分析、听评课等教学工作常规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督导检查;二是发挥网络平台在常规引导方面的积极作用,树立典型和榜样,以点带面,用“一个人影响一个学科组,一个学科组影响一个学校”的理念,大力进行宣传,促进全区历史教师的常规工作的落实。

(三)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周村区教学改革成果展示推广应用年活动的实施意见》通知要求,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继续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举办全区专题公开课、研究课,进行参与式评课活动。经过努力,确保实现XX年城区初中全体任课教师基本达到课堂改革的要求。组织历史学科“金点子”(科学处理教材)成功案例评选、优秀讲学案(课件)评选活动。这两个评选,要求人人参加,将典型经验和好的“金点子”通过网络平台展示推广,发挥其指导作用。

(四)认真做好中考和学业水平考试的备考工作,努力

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力争中考成绩实现新突破。

今年是我市的最后一级中考,也同时是全市第一次举行学业水平考试。这二个考试,都是初中阶段最受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关注的考试,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备考要遵循关于“从课标中来,到课标中去”的复习策略,要以研究中考、学业水平考试与课标的关系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备考研究,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1、积极行动起来,中考倒计时,确立半年的行动目标。初四年级的历史教师要认真学习教研室下发的“中考复习建议书”,在对XX年中考做认真质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各校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试题和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积极搜集中考信息,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复习计划,确立复习备考的方法和策略;初三教师要按课程计划认真上好世界历史的新授课,为打学业水平考试好基础。

2、XX年3月初,召开中考备考研讨会。中考研讨会的内容主要是“中考试题与复习策略的研究”为中心议题,通过研究去年的中考试题,明确试题的特点、难度,完善应对中考的复习策略,提高课堂复习的实效,为下一步的复习工作定下调子;进一步明确复习范围,交流复习经验、信息资料,3、重视模拟热身,在4月下旬和5月下旬各初中毕业学校分别提供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进行交流。达到相互启发、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4、组织教师学习高中标准,加强对高初中衔接内容的研究和复习,这是今年中考命题思路有所变化的地方。

(五)针对教师队伍流动性强,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的现况,抓好集体备课,组织好各项评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1、进一步深化集体备课研究,探讨集体备课的有效形式,提高集体备课效率。要进一步落实《周村区初中学校集体备课实施意见》,认真组织好集体备课工作。探索多元化的集体备课形式,严格集体备课管理,将通过专题研讨、公开课、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问题会诊等多种形式开展新颖、实效性强的集体备课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

2、继续关注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努力促使新教师教学教研能力有较大突破。举办新教师公开课活动,每人至少执教公开课1节,采取“自我反思、同伴(其他新教师)评议、能手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讲评课活动的实效,使参加活动者人人受益。

3、以省市优质课评选为契机,继续举办组织区优质课、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评选。今年,我们将依据市教研室关于优质课、教学能手的评选要求和标准,认真组织我区的优质课评选,并为市教学能手的评选做好选拔工作。此外,还要首次进行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评选。

通过上述活动,促进教师反思教学行为、研究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促进骨干教师和名师队伍的壮大。

(六)借助网络平台,加强网上互动教研,做好网上资源充实、优化工作。

充分利用“天村家园”和“研修导航”两个平台,按照《周村区关于加强网络教研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公布周村区义务教育段网络教研学科核心组成员名单及职责的通知》要求,发挥网络教研核心组成员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通过专题研讨、任务驱动等方式,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博客与教研论坛,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附: XX学第二学期初中历史教研科研活动安排表 时间 教研活动主要内容 XX年3月

1、贯彻全区XX年教学工作会议精神

2、参加全市中考备考研讨会

3、网络教研:初

一、初二下册教材解析

4、组织中青年教师参加市优质课评选活动 XX年4月

1、学习中考说明和学业水平考试说明

2、参加观摩山东省优质课评选活动

3、网络教研:各区县中考模拟试题解析 XX年5月

1、期中常规检查、毕业班教学督导

2、各学校模拟试题征集、评选、交流

3、网络教研:从各区县模拟试题谈中考重点问题 XX年6月

1、期末常规检查

2、迎接中考与学水平考试

3、各学校期末试题数据收集、试题评价

报告注:随时按通知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各项活动 初中历史XX年教研教改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认真研究初、高中历史教材及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为基础。以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实施素质教育,探讨主体参与的活动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培养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线。以初中历史教学能体现四种意识(主导意识、主体意识、活动意识、创新意识),骨干教师出课水平,科研水平居潍坊前列,学生的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为目标,为大幅度地提高初中历史科的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工作重点]

1、抓紧教育教学规律的探索与总结,用规律指导教学实践

本学年重点研究三个方面的规律:一是要研究考试命题规律,提高教与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师对试题的编写、甄别与判断能力,提高试题、试卷、习题的设计水平与质量。下半年进行各学科优质试卷、试题、习题评选。二是研究学生成长规律,提高学生的智力支撑和情感支柱。三是突出研究学习规律和学生差异研究,利用多元智力理论和五层需要理论,对特殊学生进行特殊教学,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尤其要关注弱势群体教育教学工作。规律研究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是提升学生的ice,即iq(智力品质)、cq(创造品质)和eq(情感品质),努力培育一代ice学生。

2、创新教学研究的思路与范式,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

牢固树立以校本研究为主以传统研究为辅的教学研究思想,积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和措施,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从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出发,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强化问题研究意识,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二是要加强实践研究,研究并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做好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文章。三是要加强教学行动研究,特别研究行为的有效性,包括即效性、短效性和长效性。四是加强镇内外校际联动教研和交流学习活动,特别是史、地、等人数较少的学科以及各校强科和弱科的互动和带动作用,同时,还要抓好跨学科教学与教研。

3、加强理论学习,深化教改实验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每位历史教师都要认真学习先进教育理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今学期要精读一本教学专著。认真研究《目标教学与三说研究、初中历史卷》、《中学历史》等刊物、杂志从中学习先进的教改思想,把握最新的教改动态,提高教科研水平。今学期要组织历史骨干教师教学理论交流座谈会,每位骨干教师都要谈自己学到的新观点、新体会、课堂教学的新思路,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并把这些新的观点、方法溶于教改实验和课堂教学实践中。

今学期在继续深化“目标教学实验”和“多媒体教学实验”的基础上,要注重这些实验的优化,要在如何突出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学生能力上作 文章。要重点抓好“启导”式教学的研究。在各实验点取得初步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推开。结合我市历史的实际情况,创新课题研究,力争抓出成效。

4、骨干带动,促进整体提高

历史教师兼课现象严重,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改革意识不强。通过视导来看,教师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现象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需要转变,业务素质需要提高。为此,今学期要做好以下工作:1)搞好教材课标考试;2)结合今年的学科带头人、历史优质课、骨干教师的更新、选拔和培养工作继续加大历史教师的学科基本功力度。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促使初中历史教师转变观念,改革教法、学法。把主要精力放到课堂教学上来。

5、把握课程标准、教材,搞好初高中衔接

历史课程标准是教学中处理教材的依据,教材是学生吸取知识的重要的知识源,每位历史教师都要准确掌握课标,吃透教材,挖掘教材中隐含的人文因素和思想教育。要敢于打乱教材顺序,要敢于对教材说不。要居高临下,研究好高中教材,掌握中学历史教材的整体框架。找出处、高中历史教材的联系点,正确地处理好初中历史到高中历史的过渡。为学生能顺利学好中学历史教材,做好铺垫。因此要做好以下工作:1)搞好集体备课,开展好说课活动。2)搞好高、初中历史教材的通研。

1、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教学常规改革要坚定不移地落实“四个解放”的原则,即:解放思想,减负增效;解放教师,删繁就简;解放学生,还给自主权;解放自己,下放管理权。彻底改革传统过时的、机械教条的、有碍教师创造性的、死板一统的、劣质低级低效的教学常规模式和要求,创建新的、因人而异的、灵活多样的、优质高级高效的教学常规范式和思路,处理好“放与收、量与质、真与假、过程与结果、主动与被动、个人与集体”等关系,在常规细节上下功夫,在常规落实上做文章,在深度加工与开发上想点子,确保教学常规实现超常规的变化与发展,真正实现“十字方针”(真实、高效、灵活、循环、创新)和“九用目标”(试用、适用、实用、有用、使用、活用、管用、好用、耐用)。为此,各单位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狠抓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和联系。个人备课的最高境界是用心备课,做到有备无患。集体备课的关键环节是张扬个性,做到有备而来。坚决防止弄虚作假现象。同时,要加强对既定教案或学案的即时和及时反思,兼顾静态教学资源和动态教学资源的二次开发和使用。加强就教学案的循环使用和深层加工,增加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减少教师的重复性劳动。在备课方面真正实现“三要三不要”:备课要创作,不要照搬仿造;备课要创造,不要虚构编造;备课要创新,不要剽窃伪造。还要树立并落实“备大课”的意识,搞好整体化备课。要发掘课标与教材、教材与学生、教材与教师、学科教材与三级课程等之间的内在和系统联系,从根本上解决整体与部分、理论与实践、动态资源与静态资源等关系,做到备课也要“顾大局,识大体”,实现“大题小作,小题大做”的辩证思考,增强备课的整体性、全面性和系统性。备大课主要包括:(1)、备课标。要明确本学科的学段要求、学年要求、学期要求和单元要求,内容有两个方面:课标要求和课标解读。(2)备教材。备教材要分三个层面,一是本学段本学科的所有教材。二是本学年本学科的教材。三是本学期本学科的教材。一要理清本学科教材的编写思想、编排结构和编写体例等。二要整合学科教材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方法体系和情感体系等。三要重新组合符合学生认知背景和认知规律的知识板块、能力板块,提炼本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智能。(3)、备学生。备学生是在备课过程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方面,也是最困难、最容易忽视的内容。学生是最具变化、最有动态性以及最核心的教学资源。备学生一要备整体,二要备个体,三要备差异,四要备情感,五要备智力,六要备背景。(4)备模式。备课堂教学的大路子、宏观思想和教学策略。第二,狠抓作业批改质量,搞好反馈与矫正。改变作业设置与批改方式,提倡作业批改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第三,狠抓业务积累,突出针对性和长效性。一要照草下锄,二要学以致用,三要持之以恒,四要放眼未来。第四,狠抓常规历时研究,确保循环使用和深度开发。本要特别加强“练导循环方案”编写和使用,明确“练导循环”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真正实现教学合一的理念,搞好教学常规的二次开发和深层加工。第五,狠抓常规过程管理与评价,确保常规创作质量和执行力度。一是各层次常规督评人员切实转变一刀切的思想,改变重量轻质的做法,克服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二是各业务主管部门真正下放常规项目设置权和过程管理权。三是充分发挥级部主任和教研组长的指导和督评作用。四是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和示范作用,让广大教师在常规创新和执行上做到“五有”:比有参照,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帮有对象,超有榜样。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认真研究落实《潍坊市初中各学科课堂教学建议》的基础上,课堂教学要体现四种意识:主导意识、主体意识、活动意识、创新意识。要努力实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活动是课堂的中心。今学期初中历史课要推行“提出问题→学生自学→师生合作→表述答案”的模式,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给学生提供动口、动脑的机会。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辩能力等。通过组织学生对一些事件、人物进行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要利用教材优势,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第三篇:2009~2010年第二学期初中历史教研工作计划

2009~2010年第二学期初中历史教研工作计划(xiexiebang.com unjs.com)2009~2010年第二学期初中历史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本学期,历史教研工作坚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手段,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教学常规为规范,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考试改革为重点,加大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力度,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促进历史教研工作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2009~2010年第二学期初中历史教研工作计划。深入学习贯彻先进地区的教科研经验,把经验落到实处。针对我区学科师资现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初中历史教师的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为推进我区素质教育的深化而努力。

二、目标与任务

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加强考试改革研究。以《教学改革成果展示推广应用年实施意见》的实施为机遇,以教学模式改革为切入点,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发现和总结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教学范例和先进教师典型。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对策。今年我区历史学科的重点调研课题为:《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其对策》。根据新的教改形势,完善历史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办法,修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精神,研究学生的历史学科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引导学校建立本学科的综合评价制度。

2、继续以集体备课为切入点,不断提高备课质量。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深入学习和研究教材,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深入研究中考和学业水平考试的相关要求,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制订教学计划和编写教案,做到提前备课,单元备课、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借鉴目标教学理论、科学合理地完成各类教学目标的设计、确定与落实。

3、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搞好课题研究,指导教学改革。继续带领骨干教师扎扎实实搞好各科的课题研究,吸引青年教师参加,努力使课题研究与培养教师结合起来,与学科教学改革结合起来,与解决学科教学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以点带面,分层推进,使广大教师掌握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增强科研意识,善于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课堂教学始终是教研工作的主阵地,近年常规教学工作推动了课堂教学的一定进展,但对比新课程的新理念和新要求,我市历史课堂教学的优化空间还很大。为此,我们要带着问题设计教研课题,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优化课堂教学。

4、加强对新教师的指导。近年来,我区初中历史教师的现况是:共有初中历史教师55名,其历史专业毕业的教师28名,非专业教师27名;其中老教师9名。教师的发展是有个性差异比较大,影响教师发展的因素有的不一,有的是知识结构不合理、有的是实践经验不丰富、有的是教材把握不科学、有的是课堂管理不到位,有的是教学理念有偏差,有的是教学心态不稳定。有计划地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教师研修也是进修学校的职责。我们将与学校共同承担起培养教师的任务,帮助学校切实落实导师制,明确师徒双方的责任,加强相应的考核措施,促使青年教师更快地成长。此外,历史学科组将根据实际,组织校际间横向的联系与交流。

5、继续学科队伍学科建设。充分发挥中心教研组、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组织好各种层次和形式的讲座、研究课,切实有效地指导教学。继续加大培养青年教师的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使他们尽快成熟,成为骨干。

6、发挥网络优势,开展网络互动教学探索。以”天村家园”、”研修导航”和“初中历史教学网”为网络平台,在进一步充实初中历史教学内容,逐步加大历史教学资源的添加和建设。发挥网络优势,将课程改革实验的经验、典型案例、课标精神、新教材特色、进展情况、外地经验、培训动态等上网发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问题交流等多种形式的网络互动教学的尝试,逐步实现教育资源、成果的互通共享。

三、第二学期的具体工作(一)立足历史学科特点,落实新课程方案,规范办学行为。正确处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关系。要继续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与校本课程为辅,深化课程建设,发掘课程资源,构建实施完善的课程体系。

1、具体措施是,保证好国家课程的开设时间,严格按照国家课程的进度搞好教学,同时抓好实验学校、王村中学等先行学校的校本教材建设,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

2、发挥人文学科育人优势。坚持德育为先,积极配合学校结合重大节日、重大事件纪念日等,开展“每节一教育主题”活动;利用好网络、媒体、周村大街实景、周边革命纪念地等宝贵资源,对博物馆、纪念馆等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组织学生参观考察体验学习,开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集体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增强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关注时事热点焦点问题,增强用历史的眼光透视分析问题的意识,学会把时政问题引入课堂,增强历史课堂活力,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二)创新常规制度,规范管理过程。教学常规是最重要的教学管理制度,应引起高度重视。近几年,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要求在教学常规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教学常规逐步得以完善。但从面上的检查情况来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备课:满足于已有的经验,集体备课不够积极主动,教研室倡导的教学反思、师生互动、创新设计考虑偏少。上课:讲学案的运用不够灵活,有的环节设计不合理,合作学习的效率不高,课后反思少;常态课堂不重视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这些问题,都制约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为此,本学期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教研的中心任务仍将一如既往地狠抓常规管理。主要措施:一是继续通过教学视导和专项检查等工作,对教师的教学计划、备课、课堂教学、教师作业示范、作业批改、单元检测、质量分析、听评课等教学工作常规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督导检查;二是发挥网络平台在常规引导方面的积极作用,树立典型和榜样,以点带面,用“一个人影响一个学科组,一个学科组影响一个学校”的理念,大力进行宣传,促进全区历史教师的常规工作的落实。(三)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周村区教学改革成果展示推广应用年活动的实施意见》通知要求,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继续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举办全区专题公开课、研究课,进行参与式评课活动。经过努力,确保实现2010年城区初中全体任课教师基本达到课堂改革的要求。组织历史学科“金点子”(科学处理教材)成功案例评选、优秀讲学案(课件)评选活动。这两个评选,要求人人参加,将典型经验和好的“金点子”通过网络平台展示推广,发挥其指导作用。(四)认真做好中考和学业水平考试的备考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力争中考成绩实现新突破。今年是我市的最后一级中考,也同时是全市第一次举行学业水平考试。这二个考试,都是初中阶段最受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关注的考试,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备考要遵循关于“从课标中来,到课标中去”的复习策略,要以研究中考、学业水平考试与课标的关系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备考研究,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1、积极行动起来,中考倒计时,确立半年的行动目标。初四年级的历史教师要认真学习教研室下发的“中考复习建议书”,在对2009年中考做认真质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各校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试题和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积极搜集中考信息,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复习计划,确立复习备考的方法和策略;初三教师要按课程计划认真上好世界历史的新授课,为打学业水平考试好基础。

2、2010年3月初,召开中考备考研讨会。中考研讨会的内容主要是“中考试题与复习策略的研究”为中心议题,通过研究去年的中考试题,明确试题的特点、难度,完善应对中考的复习策略,提高课堂复习的实效,为下一步的复习工作定下调子;进一步明确复习范围,交流复习经验、信息资料,3、重视模拟热身,在4月下旬和5月下旬各初中毕业学校分别提供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进行交流,学期工作计划《2009~2010年第二学期初中历史教研工作计划》。达到相互启发、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4、组织教师学习高中标准,加强对高初中衔接内容的研究和复习,这是今年中考命题思路有所变化的地方。(五)针对教师队伍流动性强,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的现况,抓好集体备课,组织好各项评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1、进一步深化集体备课研究,探讨集体备课的有效形式,提高集体备课效率。要进一步落实《周村区初中学校集体备课实施意见》,认真组织好集体备课工作。探索多元化的集体备课形式,严格集体备课管理,将通过专题研讨、公开课、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问题会诊等多种形式开展新颖、实效性强的集体备课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

2、继续关注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努力促使新教师教学教研能力有较大突破。举办新教师公开课活动,每人至少执教公开课1节,采取“自我反思、同伴(其他新教师)评议、能手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讲评课活动的实效,使参加活动者人人受益。

3、以省市优质课评选为契机,继续举办组织区优质课、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评选。今年,我们将依据市教研室关于优质课、教学能手的评选要求和标准,认真组织我区的优质课评选,并为市教学能手的评选做好选拔工作。此外,还要首次进行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评选。通过上述活动,促进教师反思教学行为、研究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促进骨干教师和名师队伍的壮大。(六)借助网络平台,加强网上互动教研,做好网上资源充实、优化工作。充分利用“天村家园”和“研修导航”两个平台,按照《周村区关于加强网络教研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公布周村区义务教育段网络教研学科核心组成员名单及职责的通知》要求,发挥网络教研核心组成员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通过专题研讨、任务驱动等方式,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博客与教研论坛,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附: 2010学第二学期初中历史教研科研活动安排表 时间 教研活动主要内容 2010年3月

1、贯彻全区2010年教学工作会议精神

2、参加全市中考备考研讨会

3、网络教研:初

一、初二下册教材解析

4、组织中青年教师参加市优质课评选活动 2010年4月

1、学习中考说明和学业水平考试说明

2、参加观摩山东省优质课评选活动

3、网络教研:各区县中考模拟试题解析 2010年5月

1、期中常规检查、毕业班教学督导

2、各学校模拟试题征集、评选、交流

3、网络教研:从各区县模拟试题谈中考重点问题 2010年6月

1、期末常规检查

2、迎接中考与学水平考试

3、各学校期末试题数据收集、试题评价报告注:随时按通知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各项活动 初中历史2007年教研教改工作计划以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认真研究初、高中历史教材及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为基础。以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实施素质教育,探讨主体参与的活动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培养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线。以初中历史教学能体现四种意识(主导意识、主体意识、活动意识、创新意识),骨干教师出课水平,科研水平居潍坊前列,学生的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为目标,为大幅度地提高初中历史科的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1、抓紧教育教学规律的探索与总结,用规律指导教学实践本学年重点研究三个方面的规律:一是要研究考试命题规律,提高教与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师对试题的编写、甄别与判断能力,提高试题、试卷、习题的设计水平与质量。下半年进行各学科优质试卷、试题、习题评选。二是研究学生成长规律,提高学生的智力支撑和情感支柱。三是突出研究学习规律和学生差异研究,利用多元智力理论和五层需要理论,对特殊学生进行特殊教学,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尤其要关注弱势群体教育教学工作。规律研究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是提升学生的ICE,即IQ(智力品质)、CQ(创造品质)和EQ(情感品质),努力培育一代ICE学生。

2、创新教学研究的思路与范式,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牢固树立以校本研究为主以传统研究为辅的教学研究思想,积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和措施,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从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出发,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强化问题研究意识,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二是要加强实践研究,研究并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做好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文章。三是要加强教学行动研究,特别研究行为的有效性,包括即效性、短效性和长效性。四是加强镇内外校际联动教研和交流学习活动,特别是史、地、等人数较少的学科以及各校强科和弱科的互动和带动作用,同时,还要抓好跨学科教学与教研。

3、加强理论学习,深化教改实验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每位历史教师都要认真学习先进教育理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今学期要精读一本教学专著。认真研究《目标教学与三说研究、初中历史卷》、《中学历史》等刊物、杂志从中学习先进的教改思想,把握最新的教改动态,提高教科研水平。今学期要组织历史骨干教师教学理论交流座谈会,每位骨干教师都要谈自己学到的新观点、新体会、课堂教学的新思路,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并把这些新的观点、方法溶于教改实验和课堂教学实践中。今学期在继续深化“目标教学实验”和“多媒体教学实验”的基础上,要注重这些实验的优化,要在如何突出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学生能力上作 文章。要重点抓好“启导”式教学的研究。在各实验点取得初步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推开。结合我市历史的实际情况,创新课题研究,力争抓出成效。

4、骨干带动,促进整体提高历史教师兼课现象严重,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改革意识不强。通过视导来看,教师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现象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需要转变,业务素质需要提高。为此,今学期要做好以下工作:1)搞好教材课标考试;2)结合今年的学科带头人、历史优质课、骨干教师的更新、选拔和培养工作继续加大历史教师的学科基本功力度。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促使初中历史教师转变观念,改革教法、学法。把主要精力放到课堂教学上来。

5、把握课程标准、教材,搞好初高中衔接历史课程标准是教学中处理教材的依据,教材是学生吸取知识的重要的知识源,每位历史教师都要准确掌握课标,吃透教材,挖掘教材中隐含的人文因素和思想教育。要敢于打乱教材顺序,要敢于对教材说不。要居高临下,研究好高中教材,掌握中学历史教材的整体框架。找出处、高中历史教材的联系点,正确地处理好初中历史到高中历史的过渡。为学生能顺利学好中学历史教材,做好铺垫。因此要做好以下工作:1)搞好集体备课,开展好说课活动。2)搞好高、初中历史教材的通研。

1、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教学常规改革要坚定不移地落实“四个解放”的原则,即:解放思想,减负增效;解放教师,删繁就简;解放学生,还给自主权;解放自己,下放管理权。彻底改革传统过时的、机械教条的、有碍教师创造性的、死板一统的、劣质低级低效的教学常规模式和要求,创建新的、因人而异的、灵活多样的、优质高级高效的教学常规范式和思路,处理好“放与收、量与质、真与假、过程与结果、主动与被动、个人与集体”等关系,在常规细节上下功夫,在常规落实上做文章,在深度加工与开发上想点子,确保教学常规实现超常规的变化与发展,真正实现“十字方针”(真实、高效、灵活、循环、创新)和“九用目标”(试用、适用、实用、有用、使用、活用、管用、好用、耐用)。为此,各单位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狠抓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和联系。个人备课的最高境界是用心备课,做到有备无患。集体备课的关键环节是张扬个性,做到有备而来。坚决防止弄虚作假现象。同时,要加强对既定教案或学案的即时和及时反思,兼顾静态教学资源和动态教学资源的二次开发和使用。加强就教学案的循环使用和深层加工,增加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减少教师的重复性劳动。在备课方面真正实现“三要三不要”:备课要创作,不要照搬仿造;备课要创造,不要虚构编造;备课要创新,不要剽窃伪造。还要树立并落实“备大课”的意识,搞好整体化备课。要发掘课标与教材、教材与学生、教材与教师、学科教材与三级课程等之间的内在和系统联系,从根本上解决整体与部分、理论与实践、动态资源与静态资源等关系,做到备课也要“顾大局,识大体”,实现“大题小作,小题大做”的辩证思考,增强备课的整体性、全面性和系统性。备大课主要包括:(1)、备课标。要明确本学科的学段要求、学年要求、学期要求和单元要求,内容有两个方面:课标要求和课标解读。(2)备教材。备教材要分三个层面,一是本学段本学科的所有教材。二是本学年本学科的教材。三是本学期本学科的教材。一要理清本学科教材的编写思想、编排结构和编写体例等。二要整合学科教材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方法体系和情感体系等。三要重新组合符合学生认知背景和认知规律的知识板块、能力板块,提炼本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智能。(3)、备学生。备学生是在备课过程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方面,也是最困难、最容易忽视的内容。学生是最具变化、最有动态性以及最核心的教学资源。备学生一要备整体,二要备个体,三要备差异,四要备情感,五要备智力,六要备背景。(4)备模式。备课堂教学的大路子、宏观思想和教学策略。第二,狠抓作业批改质量,搞好反馈与矫正。改变作业设置与批改方式,提倡作业批改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第三,狠抓业务积累,突出针对性和长效性。一要照草下锄,二要学以致用,三要持之以恒,四要放眼未来。第四,狠抓常规历时研究,确保循环使用和深度开发。本要特别加强“练导循环方案”编写和使用,明确“练导循环”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真正实现教学合一的理念,搞好教学常规的二次开发和深层加工。第五,狠抓常规过程管理与评价,确保常规创作质量和执行力度。一是各层次常规督评人员切实转变一刀切的思想,改变重量轻质的做法,克服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二是各业务主管部门真正下放常规项目设置权和过程管理权。三是充分发挥级部主任和教研组长的指导和督评作用。四是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和示范作用,让广大教师在常规创新和执行上做到“五有”:比有参照,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帮有对象,超有榜样。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认真研究落实《潍坊市初中各学科课堂教学建议》的基础上,课堂教学要体现四种意识:主导意识、主体意识、活动意识、创新意识。要努力实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活动是课堂的中心。今学期初中历史课要推行“提出问题→学生自学→师生合作→表述答案”的模式,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给学生提供动口、动脑的机会。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辩能力等。通过组织学生对一些事件、人物进行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要利用教材优势,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6、继续开展读书积累活动,精心培育校园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文化决定生存。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精神。校园精神的核心和实质应该是务本求真。而读书学习是重建学校精神、塑造校园文化的最佳途径,也是干部教师修身养性、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读书学习和学校实际,重新拟定或完善学校发展的愿景、使命、精神、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为此,要继续开展读书学习和业务积累活动,落实好教科研中心下发的读书方案,重点阅读国学经典著作和课堂教学与管理书籍,搞好四读:读书,读文,读报,读图,明确三个问题:为什么读、读什么书(国学和教育、教学理论专著)以及怎样读?增强读书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到学以致用。上半年举行全市初中第二届“学用经典,修己安人”读书成果展评活动。主要活动安排:1月份

1、教研工作总结、网发新年学段教研工作计划

2、学科促弱纠偏专项调研活动2月份

1、制定下发学科教研工作计划、教学进度计划

2、期末考试和抽测(命题、考试、阅卷、分析评价)

3、双二十条研究与实验总结与优秀案例评选活动

4、新学期教学过程管理专题座谈会3月份

1、编写新学期单元练习题和初三模拟题

2、堂教学行为双二十条深化研究座谈会4月份

1、期中命题、考试

2、优质课评选暨双二十条验收活动5月份

1、各学科中考及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迎考研讨会

2、初三模拟命题、考试6月份

1、期末考试命题暨教学质量抽测。

2、初三学业水平考试

3、教学常规专题调研

4、精品练导循环方案设计征集活动7月份

2、学业水平考试分析评价

3、考试规律研究与优秀试题评选活动

4、暑假教师培训活动

5、编写和修改新学期练导循环方案8月份

1、学习行为二十条优秀案例评选

2、教师业务理论考试

3、金点子成功案例等评选9月份

1、新学年教育教学工作会议

2、教学调研活动

3、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讨会10月份

1、期中考试命题、考试

2、学生学习行为20条研讨会11月份综合性视导评估12月份教学常规及教学行为双二十条研究创新成果评选

第四篇:2006学年第二学期宁波市初中历史与社会教研工作计划

2006学年第二学期宁波市初中历史与社会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市教研室的要求,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围绕新课程改革开展生动活泼的教研活动,使广大社会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工作。

二、工作重点

本学期的主要工作是围绕新课程的实验的深入,着重考虑进行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研讨。

三、主要工作

1.省级初中新课程历史与社会实验推广区教学调研。

目的:针对初中新课程在我市全面实行后,省级实验推广区的新课程实施现状,特别是乡镇一级的历史与社会教学情况的了解(涉及余姚、奉化、宁海、象山、鄞州和镇海),主要调查教学课的开设、教师配置、学生学习、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资料的利用、对课程的实施的反映等多方面。

实施方式:在3月和4月通过到各县区的几所学校进行调查的方式,邀请部分教研员参加。

2.初中历史与社会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展示活动。

目的:通过让初中历史与社会的优秀青年教师展示他们的教学风采,来带动我市历史与社会青年教师研究教学,了解新课程的教育思想,帮助青年历史与社会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方式:主要通过去年评上的教坛新秀一、二等奖的获得者的教学展示课方式,并通过教学设计过程的介绍形式进行。

对象:各县(市区)初涉教学工作的青年历史与社会教师,规模控制在60人以内。时间:5月中旬,地点待商定。

3.各县(市区)特色教学研究观摩活动。

目的:通过交流的方式,互相学习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研究的创新之意,开拓教研工作的视野,达到教研工作更上一层楼的要求,也为教研工作开辟一条新意之路。方式:各县(市区)将自己准备的教研以开放的形式让各地观摩。

时间:以协商的方式确定。

4.宁波市初中历史与社会学业考试说明会议

目的:明确2007年宁波市初中历史与社会学业考试的内容目标要求,理解学业考试要求的含义,帮助老师有针对地进行复习指导,减少对学生复习指导中的盲目性。

方式:以会议的形式,通过对07年历史与社会学业考试内容的阐释,解答教学复习中的具体问题。

时间:5月中旬,地点协商确定。

5.宁波市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评比。

关于教学论文

本学期论文评比以“初中社会课程标准研究”(详见下面:省“初中社会课程标准研究”课题简介)为主题,请参考附件1“研究主题”进行选题。其它题目的论文也可以进行,但

评奖时要作适当的降格。

凡围绕主题撰写的教学论文(如调查报告、经验总结、实验成果、案例分析以及理论文章等)和教学叙事均可参加评选。但已在市级或省级以上单位获过奖的论文不再参评。

具体要求:

(一)论文格式

(1)论文字数控制在5000字以内,必须采用电脑打印稿(16K,38х38,5号宋体)。正文前附内容提要、关键词,文后附参考文献。

(2)选送的论文署作者单位和姓名,联系电话。具体名单由各县(区市)教研室统一上报。

(3)每篇论文准备文字稿一式10份、电子稿1份。

(4)各地请于2007年4月25日前按每地区五到六篇将论文(文字稿一式10份,电子稿1份,寄(发)至宁波市教研室。各县(市区)按县名+教师名的文件名方式统一发送。

关于教学案例

(一)案例格式

教学案例统一以“教学叙事”的形式来写,所叙事件要求真实具体(亲身经历),故事性强,而且夹叙夹议,对同行有启发。

字数控制在4500字以内,必须采用电脑打印稿(16K,38х38,5号宋体)。

(二)具体要求

具体要求同“教学论文评比”。

宁波市区江东、海曙的初中社会老师的教学论文和案例在4月20日前直接送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陈天宁老师处。

6.关于省“初中社会课程标准研究”专题研讨会要求。

为了总结浙江省十多年来的初中社会科综合课程改革经验,推动新课程《历史与社会》在我省的有效实施,经研究,决定2007年3月底召开“初中社会课程标准研究(依标施教)”研讨会。

主要内容:专家讲座、参与式讨论、课堂观摩

与会人员:已提交相关论文的教研员、教师代表及部分特邀专家(嘉宾)

时间地点:3月29—30日(28日下午报到)

工作要求:要求各地确定一到二名有研究兴趣的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并于3月10日前将有关教师的名单报市教研室。

“初中社会课程标准研究”课题简介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实验已经走过了三个年头,三年来,我们依据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实践,在初中综合文科教学中不断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现行教材编排中有些内容没有很好地体现课程标准要求,有些内容与《思想品德》等学科重复;不少教师还是“教教科书”而不是“用教科书教”;考试评价也主要是考查教科书内容而不是“依标施考”等。这些问题非常值得我们进一步认真研究。为此,我们准备花二年左右的时间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吃透《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堂教学的实施,以及考试评价等方面如何更好地体现课标要求上,有一定的突破,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依标施教。

一、研究主题

初中社会课程标准研究

二、研究内容(子课题)

1、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研究;

2、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与浙江《中学社会教学指导纲要》比较研究;

3、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与《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4、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与《历史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5、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与《地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6、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与《科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7、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8、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9、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10、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11、初中社会“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关系研究;

12、初中社会“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的关系研究(即“依标施教”研究);

13、初中社会“课程标准”和“考试评价”的关系研究(即“依标施考”研究)。

上述内容也即本学期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撰写主题内容。

说明:宁波市区的初中历史与社会的常规教学活动将会在网上通知,请市区历史与社会老师关注。

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

第五篇:2009—2010第二学期思品教研计划

2009—2010第二学期思品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以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为突破口,进一步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积极性,扎实开展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深化研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活动措施:

1、把握和落实课程目标,探索综合课程新天地

促进课程综合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亮点之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全面把握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课程性质,从教学内容的开发、教学方式的运用和教学评价的选择等方面探索综合课程的新天地。

儿童生活的综合性决定了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提供的范例,积极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消除学科界限,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应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以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其他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这就需要教师与班主任和各位同事协调好关系,共同担负教育学生的重任。

2、认真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深入实施课程改革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众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并要求逐步转化成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校本教学研究作为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作为教研组长,我将带头努力学习,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教师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能力

要积极参加兄弟学校的互动交流,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创设亮相、展示的机会,鼓励青年教师把握住展示自己风采的机会,发挥同伴合作,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新课标的主渠道。教师要立足课堂,围绕课题探索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模式,让教学获得更好的实效。

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集体备课方式,特别要注意教学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渐在反思中进步。重视听课学习,有计划的对教法进行探讨,形式不拘一格,通过上互助课,互相研究,互相探讨更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使老师们在锻炼中不断成长,提高教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三、活动安排: 三月份;

1、贯彻区品德会议精神

2、制定学校教研计划

3、参加区教研活动(西新桥实验小学)

四月份:

1、交流备课本,认真落实备课要求,指出存在问题

2、参加五城区听课活动

3、参加协进组活动(五星小学)

五月份:

1、相互听课,探讨课堂教学经验

2、参加协进组活动(新闸小学)

3、准备迎接学科检测 六月份:

1、区学科检测活动

2、学期工作总结

常州市谭市小学

2010年3月

下载XX-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中历史、思品(道德与法治)教研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中历史、思品(道德与法治)教研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品教研工作计划

    思品教研工作计划 思品教研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以“让学生快乐地学,让老师幸福地教”的乐学吴江打造为愿景,以六力并举的快乐校园建设为抓手,以转型为主线,发挥“......

    道德与法治教研

    指点教材迷津 夯实专业水平——沌小承办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会 12月5日下午两点,武汉市教育研究室品德与社会教研员孙玮老师来我区进行《道德与法治......

    小学第二学期思品教研组工作计划(本站推荐)

    小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思品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小学思品、社会教研工作继续以新理念为指导,以课堂为基地,进一步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积极性,扎......

    第二学期八年级思品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政治课教学,第二学期八年级思品教学工作计划。新学期开始,为切实有效地搞好教学工作,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特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制......

    思品教研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思品教研工作计划(15篇)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该为接下来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的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生活(社会)研训工作将继续以市科研中心学科教研要求及区小学学科研训计划为指导,紧密结合我校......

    一年级第二学期道德与法治工作总结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工作总结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本学期任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年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 钻......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结构 六年级下册教材设三个单元,共6课。下册为4-6单元,每个单元2课,每课一般安排2课时,每册安排18课时左右,留出一些课时用于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