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智数学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几要素
培智数学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几要素
王建强
智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差,感性知识贫乏,学习时注意力不易集中,稳定性差,思维直观、不连贯、抽象概括能力差。要使他们学好数学知识,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对他们实施课堂教学呢?下面谈谈在智障儿童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实施分组教学给智障儿童搭建成功的舞台
智障儿童大脑损伤部位的程度不同,第一性障碍所带来的派生障碍,无论在性质上或程度上都各不相同,从而导致了他们学习基础薄弱.体现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智障儿童比正常儿童存在更大的层次性的差异,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采用集中授课,分组辅导的教学方法.老师先根据学生的能力,缺陷,差异以及授课内容,灵活地安排好学生的座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难易不同的问题,给他们创设不同的表现机会,让人人参与“学”的过程,并通过合作学习,小组交流的方式,让人人有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无论是轻度生,中度生还是重度生,让每个人都有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学习有障碍的孩子可以从其它同学的表现中收到许多信息,受到启发,使智障儿童相互间的学习水平得到调合,从而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自信心,求知欲,使得每个智障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二、课堂教学自主化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这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理念,更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促使学生表现出这种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先”。即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拿一拿,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好知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如在教学“1元几角的认识及使用”一课时,我先出示直尺单价1元,橡皮单价5角,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然后想一想买一把直尺和一块橡皮一共要用多少钱?学生通过看、想算出了一共要用多少钱。然后让学生拿一拿1元5角的拿法,问题提出后,有的学生拿出了1张1元、1张5角,有的学生拿出了1张1元、1张1角、2张2角,有的学生拿出了1张1元、5张1角,甚至于还有的学生拿出了1张1元、3张1角和1张2角,于是我充分肯定了他们的想法,并表扬了他们的创造性。这样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异常高涨,他们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探索、自主创造的实践中去,并充分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课堂教学游戏化
创设生动情境,调动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如何在教学中,充分调动智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运用课件和在活动中创设生动情境,调动智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智障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创造了有利条件.运用数学游戏,营造宽松课堂氛围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锻炼器官,获取知识,懂得规范和适应社会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游戏在智障儿童的教育中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智障学生的注意力极不稳定,容易为一些其他刺激所吸引,他们集中注意的时间大约只有十分钟左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数学游戏来吸引智障儿童的注意.智力障碍儿童天真烂漫、爱玩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性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上经常要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东西。传统的教学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习的缺点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他们好象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上一堂课又苦又累,厌学情绪严重。而游戏教学符合我们培智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征。故我在教学中设计多种游戏因势利导,尽量利用学生好动、好玩的性格。如在教学“1元几角的认识及使用”一课时,我设计了“比一比、赛一赛”的“夺星”游戏,学生的好胜心理让他们很乐意的参与到了游戏中来。教与学收到了事半功倍、学而不厌的效果。另外,从生理的角度看,研究表明:当人们精神饱满时,由于一系列生理反映,整个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提高,在这种情绪背景下进行学习,其效果好于一般情况。我在教学中还多次设计“读一读”、“写一写”、“取一取”、“买一买”等活动,都有意的引导学生在小小的游戏中学习、操作,为进一步的学习实践而“动”起来。
四、课堂教学情感化
创设生动情境,调动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如何在教学中,充分调动智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运用课件和在活动中创设生动情境,调动智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智障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创造了有利条件.很多人在提到教师时,总会与“严肃”、“不苟言笑”结合在一起。其实,“微笑”的力量才是无穷的。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每天给学生一脸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
如在上课时,我一直面带微笑的对进行教学,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把我当作了他们的好朋友、大姐姐,学习起来很轻松。当学生答题正确时,我用微笑送去欣赏;当学生不敢发言时,我用微笑送去鼓励;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我用微笑送去宽容。因此,我用微笑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我想说:微笑,是一把闪闪发光的金钥匙,能开启教育成功的大门,帮助学生们茁壮成长。
五、课堂教学生活化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学有用数学
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教育寓于生活实际.新课程指出: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创设近于生活的课堂教学情境.智障儿童的数学教学更应该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实际入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计算”代替了它的涵义,但并没有理解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和价值。而我们的数学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验生活。
例如,我在教学“1元几角的认识及使用”一课中,在巩固练习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模拟购物的场景,让学生拿钱去购买1元几角的东西,学生在模拟购物当中兴趣非常的浓厚,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时候不会感到枯燥无味,另外也让学生模拟了一下自己去商场购物,增强了学生以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权利,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革除一切不平等地对待学生的现象,为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
第二篇:浅谈培智学生语文课堂教学
浅谈培智学生语文课堂教学
智力障碍又称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我们的教育对象是这样的智力障碍学生,又叫培智学生。他们普遍具有注意力涣散,反应迟钝、情感体验不深刻、目的性不强等特点。要想让培智学生乐于上语文课,教师首先要从培智学生的特点出发,多形式、多角度培养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以达到融入社会的目的。
一、释放亲和力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她才可以教育孩子。”尤其是对于智力水平不高的孩子,师爱在教学中就显得更加尤为重要了,培智学生存在着自卑忧郁、自暴自弃、冲动固执等消极的情绪,因此,师生之间建立融洽的情感,是培养他们学习兴趣的先决条件。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心中始终要对培智生寄予厚望,相信他们和正常孩子一样也具有巨大的潜力可挖,用亲如父母般的爱去更多地关注每一个培智生,多和他们交流,多为他们排忧解难,时刻把他们放在自己的视线之内,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师爱,乐于把握与老师交流的机会。这样,学生才能从老师那里获得心理上的慰藉,从“亲其师”到“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一)充分利用候课的时间与学生交心谈心,消除冷漠与隔阂。
1、走近学生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最近或当天的生活情况,让学生谈谈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情,对于做得对或做得好的方面老师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这样不但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而且还让学生感受到了亲人般的关爱,体验到和老师在一起的快乐,为进一步上好课做好心理准备。
2、主动向学生询问一些有关与当天所学内容的生活知识及相关事情,让他们提前知道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欲望。
3、总结评价一下上一节课中每个学生课堂上的表现,鼓励他们进一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做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并为即将学习的内容定下学习目标,比一比看谁最先达到目标。
4、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即将学习新课的特点,充分挖掘课文内容的趣味性,以做小游戏的形式展开教学,让他们在玩中感受到老师的和蔼可亲,自主地与老师交流,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在轻松愉悦的情况下进入到学习状态之中。
(二)把微笑带入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弱智学生,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弱智学生的心理比较单纯,较为敏感,他们极易满足,老师一句赞美的话,一个脸色,甚至一种说话的语气足以让他们感到高兴和伤心,因而教师在课堂上既要以一个慈母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和帮助弱智学生,始终以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表现,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常以“你真棒!”“再来一次,你能行!”等语言激励学生,让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加强生存教育
针对培智学生目的性不强的特点,为了帮助他们回归社会,能够自食其力。对培智学生来讲,他们所需要的是实用性很强的生活知识经验和技能。因此,对他们的教育不应该是以文化为主,而应该以生活经验为中心融入一些读、写、说等知识的生活能力训练。培智班的学生普遍对生活的适应能力较差,依赖性也比较强,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源于培智学生的实际,服务于培智学生的生活。比如:学生认识“昨天、今天、明天”,一个星期有多少天,一个月有多少天等,让学生反复记忆,反复强化,机械式的记忆,学生就记忆于心中了。寓生活中的知识技能于语文教学全过程,沟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使他们能吸收知识,掌握知识,学会技能,参与生活。
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培智学生具有注意力涣散,反应迟钝的特点,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学生乐于上语文课,以乐促教,兴趣是最关键的。培智学生在分配和集中注意力方面存在缺陷,如果对语文不感兴趣,那就谈不上学习。语文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而培智学生主观能动性较差,因此,语文老师多考虑他们的认知特点,适当降低教学难度,通过讲故事、使用图片、说说自己看到的事等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能体会到语文带给他们的快乐,从而提高他们对语文课的兴趣。例如,教学语言训练《打电话》一课后,可以带学生到办公室试着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或者在课堂上拿一部电话,让学生们练习如何打电话。又如,教学《浇花》一课,可以带学生到操场上的花盆处进行现场教学,教学生如何给小花浇水。通过每位学生亲自体验,学会了说完整的话。如:我给鲜花浇水等句子。这样,学生的记忆更深刻。
在培智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按照教材目标达到预期效果,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学目标具体到词语、句子,具体到不同学生的身上。
四、创设情境,再现生活
针对培智学生情感体验不深刻的特点,通过创设生活场景、生活展示、生活能力操作等一系列情境,帮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适应性的经验,提高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如:配对的时候,老师创设了“好朋友在哪里”的问题情境:“小猫喜欢鱼”“小羊喜欢草”“小鸡喜欢米”等。教师先拿出羊,一部分学生会问:“羊的好朋友在哪里?”,另一部分学生会一边找出“小草”一边说,“羊的好朋友在这里!”创设这样的情境,学生学到了知识,感受到了学习的兴趣。因此,生活场景展示法能扩展教学的空间,补偿培智学生的生理、心理缺陷,促进培智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的发展。此外,通过表演与实际操作将抽象的文字变换成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愉快地、创造性的解释文字内容,真切地体会到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总之,在针对培智学生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生存教育是一项长期、艰苦和细致的工作。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把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使学生感受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知识来自生活实际,知识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第三篇:培智学校课堂教学之我见
培智学校课堂教学之我见
1、重点突出
智障儿童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即使只教“精华”,他也不一定能抓住“重点”。因此在我们活动式或适应性的课堂教学中,更要注意把握重点。所有活动均围绕重点,使教学中各个环节都有机地统一起来。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热闹而活动。
2、难点突破——充分体现教师教的方法(教法、策略、支持、辅助等)
能否抓住教学内容的难点,体现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特教中,更体现出教师对学生认知能力、方法和水平的准确把握。
尤其在难点突破(也就是学生经过怎样的指导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时,更应体现教师的方法。也许方法是普通小学教学中的标准方法,也许这个方法是经过我们摸索出来的巧妙的特殊方法。
在特教中,还要更突出支持的手段。因为有些学生受能力的限制,如果不通过支持,也许永远不能“独立”完成某项工作,而我们的教却不能停止不前,因此要多考虑恰当的支持(而不是尽量多)。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以前长时间思考过的:我们的学生不可能在短短的一节展示课中真的从不会到会?我觉得在汇报课前一定是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和铺垫的。我们可以把一些较为成熟的方法有意识地展示出来。即使汇报课上学生“顿悟”得非常顺利,教师也要想方设法展示自己指导的方法。汇报课的目的不是为了“顺利”地走完一节课,而是要“充分”地展示自己教的方法、辅导的手段。即使是“练习课”,也是如此,要体现教的方法和技巧。
3、教学形式的选择、活动安排
无论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是我们现在尝试的活动式教学模式,都不能简单地以“学生座位安排”、“活动好看不好看、好玩不好玩”等简单地加以判断,当然更不能以此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
我认为无论何种教学形式、安排怎样的活动、设置合理不合理,都不能片面地看活动本身,而是要看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参与度、投入的程度、兴趣、成就和效果。也许同样是排排坐的座位安排,同样是教师统一指导、学生统一动手,但只要学生真正都动起来、动得“在点儿上”、动得有效果就可以了。反过来说,看似很花哨的一节课,都是教师在表演,学生参与不进来,或参与得无效,这样的课也是失败的。我们关注的就是学生参与、学生体验、以他们薄弱的能力是否能学得会„„
2012-5-10
第四篇:培智数学教学计划
培智七年级数学上期教学计划 1 2 篇二:培智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培智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我班有学生12人。男生5人,女生7人。虽然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学习,也不会学习;有些同学学习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得进行引导,教给学生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养成爱好学习的习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目的要求
1、知识与技能方面: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认识一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式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3、解决问题方面:
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措施
〔一〕、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数学学习非常重要。因此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三〕、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学生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养成爱好学习的习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篇三:培智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doc123 培智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王超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2007年初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全国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以培智学生生活中最需要什么就选择什么内容、培智学生能学会什么就选择什么内容为编写原则制定本教材。
二、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23人,其中男生13人,女生10 人。聂俊辉、史德健等属于轻中度智力障碍,能完成一些学习任务,生活自理能力较强;其他同学均属于中重度智力障碍,如:张峻豪、孙南、支向阳、王雯雯、邢龙龙、谢诗玥和陈颜妤脑瘫,行动不便,写字较困难,上课期间相对遵守纪律;何政廷、黄秀伦、张天慧、高亦茹等有多动症,仅黄秀伦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孙南、张洁、支向东自闭不容易与人交往,完全没有学习能力,时而还有攻击性、破坏性、自残;王心怡、张钧瑶、谢铜伦、汪陈路虽然有一些学习能力,但经常缺课,且一缺就是半学期,甚至更长;卢明喜、李思杨、张子涵等同学没有数的概念,不(转载于:培智数学教学计划)能进行任何数学形式的计算。针对这些情况,我决定有的放矢,通过多种渠道,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或多或少的进步。
三、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突出生活化,提倡以需定教,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都有可选择性,以方便个别化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教材特点有三个特点:第一,三个合一。教本与学本合一、评估与教材合一、家长指导手册与教材合一。第二,内容开放。设置校本内容空间,方便选择添加,体现个别化理念。第三,多种课程形式融合。生活性、适应性、功能性、环境生态性有机统一。
四、教学总目标
知识目标:
1、匹配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物品数量对应;
2、学习正确地用10以内的加法、减法,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能力。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达成目标的方法与措施
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直观、生动、有趣的物像,结合多媒体和各种教具,适时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走进快乐的数学世界。
六、教学进度安排: 篇四:培智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培智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2007年初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全国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以培智学生生活中最需要什么就选择什么内容、培智学生能学会什么就选择什么内容为编写原则制定本教材。
二、学情分析
培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知识水平较差。其中张佳敏、杨继桃程度好,学习知识的速度快。李明明智力水平也较好,但程度较差,尤其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语言能力的培养。常双龙和常小龙基本上不能进行知识的学习,重点在于课堂习惯的养成。
三、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突出生活化,提倡以需定教,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都有可选择性,以方便个别化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教材特点有3:第一,三个合一。教本与学本合一、评估与教材合一、家长指导手册与教材合一。第二,内容开放。设置校本内容空间,方便选择添加,体现个别化理念。第三,多种课程形式融合。生活性、适应性、功能性、环境生态性有机统一。
四、教学总目标 知识目标:
1、匹配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物品数量对应;
2、学习数字0及6~10,为学生感悟数字在生活中的用途打下基础;
3、认识椭圆形、梯形、扇形、星形,为掌握生活中物品的形状打下基础。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达成目标的方法与措施
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接受能力,通过说一说、指一指、运笔、画圈、连一连、圈一圈、画点、画一画、涂一涂、贴一贴十种学法,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直观、生动、有趣的物像,结合多媒体和各种教具,适时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走进快乐的数学世界。
六、教学进度安排: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现将本学期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篇五:培智数学二年级教学计划
学年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0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有部分学生思维敏捷,好学上进,不足之处是本班学生不善于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有一小部分学生比较顽皮,对学习不太自觉,依赖心比较重。
二、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第一 认数对数 7、8、9、10、0 的认识。第二 对图形的认识,其中有长方形、正方形、圆的认识。第三 是对10以内的加法的数得数为2、3、4、5的加法的计算。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学会对1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的得数为2、3、4、5的加法。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2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的概念,学会1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且1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而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只是对数的初步认识,即对数7、8、9、10、0的认识。这些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认识了解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数7、8、9、10、0,初步理解这几个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以内的数,会读会写10以内的数,掌握10以内数的形象记法,掌握10以内
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也就是会计算10以内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合作学习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4.会用长方形、正方形、圆等来描述物体的相对形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5.正确认识什么是正方形,什么是长方形,知道其图形的特点。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只是简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7.会做得数是2、3、4、5的加法,根据具体的数据演示计算过程,用数字卡片做形象的图形解释,并且提出简单的问题让同学回答。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9、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个别的学生的督导、以及特别的教育和正确引导、掌握好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快适应数字教学也就是数学学习,使其得到更大的成长与改变。
第五篇:论文题目:浅谈如何提高培智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论文题目:浅谈如何提高培智数学课
堂教学效果
作者姓名:
王
敏
作者单位:芜 湖 市 培 智 学
二00八 年 六 月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校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浅谈如何提高培智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直是教师的愿望,也是教育改革的方向,培智教育也是一样,每一位从事培智教育的教育工作者,都在努力探求着从各个方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将在教学模式、教学生活化、教学方法、教学信息技术四个方面粗浅的谈谈如何提高培智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培智数学
提高
教学效果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智教育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如何提高培智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需要我们每一位从事培智数学教学的教师认真思考与探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提高培智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优化数学教学模式,提高智障儿童数学学习能力。
数学教学模式是实施数学教学的一般理论,是数学教学思想与教学规律的反映,它具体规定了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活动、实施教学的程序、应遵循的原则及运用的注意事项,成为师生双方教学活动的指南。
在教学当中我构建的数学教学模式的依据,有我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和有效教学理论等。结合智障学生的学习特点、各类课型的教学规律,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各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1、在数与量的概念教学课和加、减、乘、除的计算概念教学课中可以运用“操作——发现”教学模式。例如在教学《7的组成》一课的操作过程可以是:
激发兴趣,操作感知—>分析、抽象,形成概念—>实践运用,内化概念 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把苹果树上的7个红苹果一个一个地拿走,问学生拿走了几个,还剩下几个,然后小结归纳形成概念,最后进行巩固练习,创设生活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情景实践运用,内化7的各组成概念。
2、在计算练习课中可以运用“小练习——游戏竞赛”教学模式。例如在教学十以内加法口算练习课中的操作过程可以设计为:
比一比谁算得快——>算法归纳——>游戏竞赛
先让学生说说组成式,通过组成式得出答案,然后教师帮学生归纳出算法,最后进行多种形式口算游戏竞赛,进一步提高智障学生的计算技能。
3、在复习课教学中运用“整理——应用”模式。教师通过例题整理归纳出规律、算法、概念等,再让学生根据这些规律、算法、概念进行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
这些教学模式都是根据学生、教学内容、生活应用取向进行创造变化使用的,可以应教师不同、学生不同而变化,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
二、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培智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就要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
1、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看到数学。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问题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例如我在进行“今天我当家”这样一个单元主题教学时,根据当家必须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结合钱、时间、如何安排等具体事情,进行钱币的认识、加减法计算和时间的认识等数学知识的教学,这样就使教材增加了生活气息,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2、注重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商品价格计算”这一内容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超市去参观,看看商品的价格,再购买几件商品,算算一共要付多少钱,还可以找回多少钱。等回到课堂上,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抽象出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问题。例如,我们可以创设出“小超市”、“小医院”、“小邮局”等生活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去体验,在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强化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总之,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
三、优化智障儿童课堂教学的方法。
对于智障儿童的教育教学,要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要因人因地制宜,根据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所教育对象的不同,方法也不同。教师只有根据智障学生的心理特点、缺陷情况、教育原则,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才能有效地完成教育训练目标。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以下教学组织形式:
1、集中授课,分组操作。智障学生尤其是中重度智障学生大都伴有多重障碍,我们采用集中授课,分组辅导的教学方法,即教师集体授课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操作练习,教师(主教、协同)分头指导学生操作,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操作过程中对前面所学的新知识进行了巩固和练习。所谓操作学习,指的是利用教具、学具等教学媒体,通过亲身实践,经过观察、分析得出关于数学事实的某种猜想和结论的过程。操作学习符合智障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给学生探求知识的方法,学会学习,掌握真知,有效地促进智障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2、开放教学,家长参与。在众多的智障学生家长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家长具有高学历,对于自己孩子的教育状况也深为关注。我们在工作中,要主动寻求家长的合作,引导家长加入和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来,并欢迎家长随时来校参与孩子的学习。开放的教学,也会使学校的教育教学与家庭中的教育教学保持步调一致,更多的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合作。
3、协同教学,灵活运用。协同教学是由两位或两位以上的教学人员,组成一个教学团,发挥个人所长,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每个班的2—3名教师,让他们根据本班学生实际,自我协商和调节内容,根据课题和教学需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等。较强的灵活性更适应智障学生的特点。
四、整合信息技术与培智数学教学,用多种媒体补偿学生缺陷。数学新课标提出:“重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原则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是有利于对数学本质的认识。”这就要求数学老师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数学学科教学中,由于智障儿童先天脑器质受损,故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反应迟钝、注意力极其短暂、缺乏学习动机、兴趣狭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很差、情绪不稳定。因此,我们应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理念为指导,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根据不同的数学教学课型,运用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智障学生的各种感官机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保持其注意力,从而得到教师所希望的学习活动效果。
1、使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可以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计算辅助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是丰富的,用形象的画面,艳丽的色彩,吸引智障儿童注意,使他们的大脑皮层能克服抑制状态而兴奋起来。例如,在教学“3加6等于9”时,我利用电脑动画创设了童话故事的情境,用卡通人物的口吻描述了故事的场景与经过,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动机增强,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使用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加、减、乘、除的运算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极为重要的任务。计算是对事物数量变化关系的高度概括。因为智障儿童的学习特点是直观性强、感知速度慢、思维有缺陷,导致学生学起来困难重重,教师也难教。而运用信息技术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计算过程显示出来,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理解知识。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采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图像演示,借助其丰富的媒体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以夸张有趣的形式突出其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的“建构”。例如:在教学《连减》一课时就可运用计算机创设例题情景化静为动,配合数字、符号的动态出示,激发学生去积极思考,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恰当地把计算机的声、色、动画技术融入进计算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活化了计算教学,为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服务。
3、使用信息技术,拓展知识,使练习形式趣味化。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我们可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互动功能编写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这些练习可以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让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5以内加法”时,可设计“打气球”的游戏,答对气球上的题目,就可打破气球,栩栩如生的动画效果,使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激发起了智障学生的强烈兴趣。
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放飞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老师能深入钻研教材、教法和信息技术手段,就可以较好完成培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任务,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综合以上论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可以从教学模式、教学生活化、教学方法、教学信息技术等方面进行提高培智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些探索。我坚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为之去努力、去开发、去研究的话,培智数学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