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汉语教学课堂管理(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2 14:27: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墨西哥汉语教学课堂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墨西哥汉语教学课堂管理》。

第一篇:墨西哥汉语教学课堂管理

墨西哥课堂管理案例分析

一、成功的案例

受访者为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一位老师,该老师2006年赴墨西哥蒙特雷大学教学,负责一个15人班级的初级汉语教学,学生来自美国、法国和墨西哥本地。老师在赴任之前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并且了解到在拉美文化中学生很容易迟到,中方教师经常面临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和汉字输入不足两个问题,因此经常有志愿者很难适应拉美的课堂纪律,其汉字教学效果也与预期的目标差距很大。基于经验和已有的信息,这位老师从一开始就强调纪律问题,但未做做硬性规定,而是通过中国文化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老师告诉学生中国文化中对成功的定义是什么,比如说,拉美人就相信聪明是天赋,但是中国人不这样认为,中国人认为即使社会上最不起眼的人通过下功夫也是能达到成功的。经过一番文化方面的熏陶,课堂纪律比较好,学生能意识到在汉语课堂上要遵守纪律,这是向中国文化靠拢的表现,是老师一个重要培养的行为目标。汉字输入难的问题也是通过文化手段来解决的,在汉字讲解方面,技术和文化并用。文化作为铺垫,老师告诉学生在中国文化中,人们认为字如其人,汉字本身就有一种营造“敬畏”的魔力,这是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人敬佩那些会写汉字的外国人,因为现在会说汉语的人很多,但是汉字写得漂亮的就不多,如果口语和汉字同时并进,那将是非常了不起的。当学生能写的时候,不管写得好还是不好,老师都鼓励。经过一段时间,与其他志愿者课堂相比,该老师发现自己的学生能在上课的时候用汉字记笔记,这和其他志愿者只输入拼音忽略汉字的教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该老师解释说:“其实仅仅口语或拼音的识读在墨西哥当地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当课时有限的情况下,不如更多地进行文化介绍和熏陶,利用文化来激发学生热情,这样即使不上汉语课,学生也会慢慢去练习”。

二、成功的课堂管理原因分析

1、经验和判断

该老师在负责这个班之前,已经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这个对于汉语老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优势,经验可以帮助老师预见课堂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提前做好应对方案。另外,老师已经了解到拉美地区的学校风气,即学生习惯了上课迟到,而且这是当地的文化,并不为广大师生强烈排斥,而这一点与中国的教育观念是截然相反的,老师能提前了解到这一情况,有效避免了赴任之后的“文化休克”,不至于因为学习风气的差异而承受过重的心理压力。老师还了解到墨西哥汉语教学效果的情况,即学生只会口语和写拼音,汉字的输入和输出都很少,老师本人也认识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不平衡的。

2、学生需求的分析

基于老师对墨西哥当地汉语对学生就业带来的优势的判断,老师得出短时间内掌握汉语口语和拼音的书写对学生几乎是没有意义的,在这种背景下,老师认为全面的学习口语、拼音、汉字和文化是优于片面地掌握口语能力和拼音的书写。当其他志愿者面临汉字输入困难的情况下,这位老师很清楚地认识到汉语是有口语和书写两套系统的,如果不能让学生接受汉语具有两套系统这个事实,这个教学是有缺憾的。也许学生并没有认识到汉语的书写同样重要,但是老师高度的责任感让他认为课堂需要教授学生书写技能是必要的,这也是后来这位老师的学生能够与其他老师的学生不一样,能够在上课的时候用汉字做笔记。

3、“文化说教”代替“硬性规定”

该老师最大的亮点是充分将中国文化融入到课堂管理中去,用中国人的观念和文化取向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既然上课迟到已成为学生的习惯,那么硬性规定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他们会抱怨:为什么别的课可以迟到,偏偏汉语课不能。久而久之这个汉语课的到课率很可能会下降。老师也没有明确规定学生上课必须用汉字做笔记,汉字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是很陌生而且比较难的,如果学生被要求用汉字做笔记,学生还是会反感的。对于这两个问题,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文化介绍来传达中国人眼中的行为规范和对成功的定义,使学生慢慢接受,即使不接受的学生也会被接受了的学生的行为慢慢影响。

4、持续的鼓励

在汉字教学这方面,老师除了用中国文化熏陶让学生认识到写好汉字的必要性,还会通过鼓励让学生保持信心,形成自主练习的好习惯。中国老师在国内对待学生的作业时,通常会很客观地告诉学生好还是不好,但是该老师在国外,面对学生的汉字书写,无论好坏,都给予鼓励,这在初级汉语课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在成就感的激励下继续充满热情地学习下去,将汉语学习的兴趣内在化。

5、学生角度的优势

该老师负责的是大学的初级班,人数15人,学生来自美国、法国和墨西哥本地,蒙特雷大学本身也是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大学,因此学生不会过于保守,对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会抱有开放的态度,对中国文化不会有强烈的排斥。老师既然能够决定不设立硬性的班级纪律规定,还能自主选择汉字输入的数量和质量,说明老师在这个学校的自主权比较大;而班上只有15个学生,人数并不多,有利于老师照顾到每个学生。学生都是大学生,应该都是成年人,自律意识较中小学生更强,有一定的学习经验,为老师的“文化说教”提供了可能性。这些从学生角度考虑的优势,都为老师成功的课堂管理创造了客观条件。

三、思考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该老师成功的课堂管理是主客观条件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从主观来看,老师有一定的经验,能预见这个班可能出现的纪律问题,老师从整个大环境来分析、判断甚至主动创造学生对于汉语学习的需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选择适合他们文化和性格的行为引导策略;从客观来看,该老师所在的大学的校风和班级学生特点为其成功的课堂管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较高层次的满足在较低层次满足的基础上。美国心理治疗学家,现实治疗法的创始人威廉姆•格拉瑟(William Glasser)曾提出另外一个与马斯洛提出的五类需求相似的需求,即Survival, Belonging, Fun, Freedom and Power,与马斯洛理论不同的是,格拉瑟认为这五种需求并不是层层递进的,而是同时存在和需要被满足的。格拉瑟认为,学生的行为出自于某种需求,而他人对学生的行为是没有直接控制的,只有学生自己能。在满足学生的自由(freedom)这一需求时,格拉瑟建议老师为学生提供控制自己行为的信息、帮助和监测,并建议老师采用caring habits,即supporting,encouraging,listening, accepting, trusting, respecting and negotiating differences,去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确的选择。与caring habits相对的是deadly habits,即criticizing, blaming, complaining, nagging, threatening, punishing and bribing or rewarding to control。在汉语课堂中,可能老师会都才采取两种习惯的部分,使之相辅相成。而在以上案例当中,该老师主要采用supporting, encouraging和trusting,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行为习惯养成的信息,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学生在自己的潜移默化的导向下朝着目标行为靠近,而不是一味按照规定去要求学生怎么做。

从案例的成功之处和威廉姆•格拉瑟的观点来看,明确的硬性规定不是保证成功的课堂管理的唯一因素,学生的行为是可以通过老师的行为引导的,而这种引导在大学的汉语课堂是可以实现并且值得推荐的,也是值得汉语老师深思和尝试的。

第二篇:汉语教学课堂小游戏

1.拍单词:把本节课重点单词先全部过一遍,让学生有更深的印象,然后将图片一横排贴在黑板上,在图片的下方划个圈,让一男一女上台来并背对老师。老师用口型对下面的同学作提示,让学生反应单词,并大声说出来。老师再将该词确认一次后,发出明确指示,让台上的两位学生转身去拍单词下面的圆圈。拍的又快又准的一方胜出得分。如:crab,T:crab,台上学生马上去拍对应图片或单词下的圆圈,又快又准的加分。要求:

1.贴图片或单词时,让全班学生认一个贴一个。在游戏前,让全班同学再次熟悉下要比赛的单词。

2.上台来的两位同学,面朝台下同学,老师通过口型提示,如rock,台下同学一起说rock,为防止台上同学听不清楚,老师要大声再读一次,然后发出指令,“go!”比赛选手才能去拍。

3.在拍图前,为了活跃气氛,可让比赛选手先做点热身,如:选手对着全班时,让他们原地小跑,听到go的指令时,再转身拍词。

4.游戏时,注意控制纪律,学生拍错的单词,一定要全班再认读一次,纠正错误。-

2.猜拳(剪刀石头布)游戏:把本节课重点单词或图片一横排贴在黑板上,叫一男一女上讲台,老师指着一个单词,如dog,台上选手开始划,边划边带领全班一起读dog,读到第三声时,出拳,赢的一方等到dog这个单词,得到单词多的队伍获胜。要求

为防止选手划拳时,出拳太快,台下学生看不清,或选手划拳时,有人慢出拳,老师要控制好划拳的节奏,带领台下学生有节奏地朗读。(为保证游戏进行时划拳的节奏,短的单词老师要带,读长的单词时,口令改为one、two、three)3.击鼓传花:老师先选定一些图片或单词卡分给每组一张,然后选一首节奏明快,学生喜欢的英文歌曲,当音乐一起,拿到的卡片的同学就要马上往后传;当音乐一停,学生停止传卡片,这时手上拿着卡片的同学依次朗读出手中卡片的单词。读对的加分,然后继续游戏。

4.拼单词:是一个针对单词拼写的游戏。如:slow/fast,先在黑板上写上slow/fast,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这两个单词的字母卡打乱顺序贴在黑板下方,男女各派一名代表上来,老师发令,这时全班一起喊slow/fast,slow/fast… 两名代表开始选择字母卡拼单词,最先拼好拼准确的一方胜出。要求:

为比赛公平起见,选择拼写的单词最好是结构相近,字母数相同的一对词。要拼写的单词老师要先写在黑板上,拼写及字母间隔要大些,便于学生认清。注意防止选手因求胜心切而损坏字母卡。

5.大小图:把重点单词的大图依次打横贴在黑板上,老师手里拿着对应的小图,然后选一个男生上来抽一张小图,全体女生来猜,看究竟男生手中抽中的是哪张图片。猜对了女生加分,猜错了男生加分。如:《Dinnertime》中,训练扩展句型do you want some...?句型时,把rice,bread,meat,milk等大图贴在黑板上,手上准备对应的小图,先叫一男一女上来,男生抽一张小图,女生来指大图,如:指向rice,全班女生问?Gs:Do you want some rice?男生秀小图,如果是rice的阿小图,全体男生回答,Bs:yes,please;若不是,Bs:No,I want some...要求

该游戏一般多用于训练句型,通过问答形式让全班操练。

游戏时要防止学生喊加油,扰乱课堂纪律。若有学生捣乱,立刻给男方或女方减分,并乘机给另一方加分。惩罚并用,恩危并施。

6.表演课文:在课文教授以后,让学生上台模仿或表演整篇课文。台下的学生跟着vcd读一句,台上的学生就表演一句。要求

选择的课文是易于表演的,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的。如:《The Train》、《The Space Monster》、《Help Me》等。

表演时,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头饰,如space monster,spaceship等,使表演更加生动。

注意台下的学生要边读,台上的演员才会表演。不能让大家光顾着看表演,而忽略朗读课文。

7.传声筒:从每个组的最后一个学生由老师来发令传一个单词,一直传到第一个学生耳朵了,由他来大声说出他听到的那个单词,检测看此学生读出的和老师讲给第一学生听的一致不一致。一致就得一分。8.击鼓传声读:老师放音乐,每个组准备一本课文书,音乐一响就开始每个组每个人之间传书,音乐停,传书动作停。书停在谁手里,那个学生就把本游戏规则内要你读的句子读出来,读出得分。

9.剪纸卡,拼纸卡读:老师把单词分别写在一张一张小纸上,每张纸写一个单词。把整体的一句话的小纸卡分发给每个组,让她们去拼成完整的对的一句话,快者赢。

10.集体讨论表演读:每个组规定时间把要读的课文先集体读一下,然后在组长的带领下构思怎样表演,时间一到就上去表演,评分决定哪个组是第一。11.掩盖单词读:先全句读,后在这句中掩盖一个单词让他们读,接着是掩盖两个到更多,让他们再读,到最后可以背下来了。还可以在中间弄一些炸弹出来,遇到这个词是炸弹就跳过不读,增加他们的趣味性。

12.展示图片读:派两位学生上来各拿一张单词卡片,背对背走一步、两步、三步在转回面对面互相展示手上的图片谁最快读出对方的单词卡片就为赢。13.抢椅子:两张椅子,三个学生,音乐响起就围着椅子转,音乐一停就抢椅子,谁没抢到就站起来造句子。锻炼他们的造句子能力。

14.丢手绢游戏:先带领学生把要复习用运到的句子结构复习一次,然后叫一个学生出来围着其他同学转,音乐响起,开始转,把手绢丢其中一个学生背后,然后背后有手绢的同学要站到圈中间选一个句型来造句,造得出来就得分,造不出来就表演一个节目。15.开火车读:每个人都排一句课文的话,经过讨论后以一个组为单位开火车把整篇课文读下来,最流利,读得最顺的就为赢。

16.大转盘游戏:准备一张卡纸,做成一个带刻度的类似钟表的转盘,可根据需要画出刻度。刻度对应的位置用阿拉伯数字作标记,配上可以旋转的指针。这个转盘用以让学生选择他们本节课学的新词或者选择奖励。(例如:配合该转盘,老师可以在黑板上贴上香蕉苹果之类的图片,并标上号码,让一个学生转动转盘,指针停下后,所指的号码对应的图片归该学生所有。)

17.幸运盒游戏:先把学生分组,让每组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发挥其想象,写出单词,并把写有单词的纸张放入盒子中。把这些纸放进一个盒子里,让学生伸手进去“抽奖”,看看能组合成一个什么样的句子,让学生来读。(该游戏用于复习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单词及句型)

18.寻宝读句子:把所学的重点句型,写在吹塑纸上,并把这些纸放在教室的后面,请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站到讲台上,老师一声令下,学生跑到教室后面,最快找到句子的一方,要先读出句子,如果可以读出句子,得分归己方。如果不能读出句子,机会将给对方,让对方读出句子,得分归对方。(该游戏适合复习课)-

19.利用ppt做成启动器,玩游戏。比如在ppt上做成气球、动物的样子,然后点一下就出现一个单词或者一个句子,这时就要让学生竞争去得到一个机会来选择其中一个气球或者动物,答对气球或动物里弹出来的单词或句子就会得分(分数也是在ppt中一按就出来的)。如何竞争呢?方法有:让学生猜拳决定谁选;数一二三看谁最先坐好谁选;把鞋子脱掉放教室最后面,学生在讲台前面转两圈后看谁最先跑到后面把鞋子穿好,跑回讲台前,就谁选。

20.转椅子游戏:黑板上写上单词或者句子,编上序号。学生围坐成一个圈,中间放一张转椅,老师给每个孩子发一张编有相应序号的卡片,请一个学生坐到转椅上,左手抓住右边的耳朵,右手伸直,食指伸出,老师推动转椅,椅子停下来时,该学生食指指到的学生站起来读和自己手上号码相应的句子。(适宜用于复习,对教室的空间有要求,学生人数不能太多)

21.找朋友游戏:准备一些图片和相应的单词,将其发给学生,点一男一女到讲台上比赛,老师先说一个词,上台的两名同学按照指示下去找到相应的单词和图片,找到后上台,确认找到的图片和单词是否匹配。奖励方法:如果双方都按照老师要求找到对应的单词或图片,男女双方都加分,如果只有一方正确,就给正确的一方加分

22.找朋友游戏(B):将单词卡和图片随意发给学生,老师说一个单词,拿到该图片和单词的同学立刻起立,跑到讲台,相互握手。

23.挪位读:全班起立,读一个句子就全体向前走一步,挪一个位置。等全班读完后,看是否所有学生都能站到一个座位旁,站到的为抢到位置的。没有站在位置旁边的学生就要被淘汰。

24.做动作猜单词:分组比赛,选一组学生出来排成一列,除了第一个学生要面对老师,其他的学生都要背对老师,不准看。然后老师做动作给第一个学生看,然后第二个学生转过来跟第一个学生面对面,第一个学生做动作给第二个学生看,做完以后第一个学生再转回来,然后第二个做动作给第三个学生看,如此类推,一直到最后一个学生,让最后一个学生猜这个动作代表什么单词,猜对加分。25.找朋友:给全班每个学生一张字母卡片,分两组或男女比赛。老师先在黑板写上两个单词,然后叫拿到两个单词头字母的学生出来:如cat和dog就叫拿到c和d的学生出来,拿着c的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去班上找出拿着a,t的学生,到讲台上按单词顺序排好队,d也如此,看哪个组快,则赢。PS:还有一个游戏

WHAT IS MISSING?就是拿很多图片或者卡片,从中间抽以张出来,问what's missing?让学生猜,当然你拿了之前要让学生先读以遍你手上的卡片,之后要把所剩的图片给学生看,然后再问她们。可以是练单词,也可以练句型。练句型的时候,可以让她们用今天所学的句型来问你。

比如:Are you interested in...?

yes i am.No, I enjoy....的句型,再她们猜的过程中,可以让她们问:Are you interested in...(你拿掉的图片)如果她对的换就说YES I AM.错了就说NO。可以反复练习。

第三篇:韩国人学汉语学院课堂识字教学范文

韩国人学汉语学院课堂识字教学

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家庭选择让孩子学汉语,那么韩国人学汉语学院怎么选呢?我认为早安汉语培训中心还不错,可签署保障协议。10年的专业汉语培训经验,铸就了现在早安汉语的成绩。早安汉语量身打造适合学生基础的课程,一对一教学的时候跟老师有效的互动,节省了往返学校之间的时间和精力,更有利于学习。

韩国人学汉语学院教授学生找寻汉字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

1.象形字。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例如“目”这个插图,认识了这个事物,了解了“目”这个事物的形状特点;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象形字“目”与图有什么相似之处,认识象形:然后,再引导学生拼读“目” 宇,熟记字音、字形。通过学习“目”掌握了学习象形字的方法。接着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口”“耳”等有类似规律的汉字,使学生举一反三。

2.有相同偏旁的字,例如,《操场上》这课中出现的生字,一部分是“提手旁”,一部是“足字旁”,教学时利用这一规律,引导学生认记“打、拨、拍”和 “跳、跑”这些字,明白这些动作分别是要用手和脚来活动的,表现这些活动动作的字都分别用上“提手旁” 和“足字旁”。然后让学生认一认,表现用于活动带有“提手旁”和“足字旁” 的字分别是哪几个,然后读儿歌,从儿歌中找出这些字,进一步巩固识记生字。最后,再把这一识字方法延伸到课外,既扩展了识字量。又使学生掌握了归类认字的方法。

3.熟字加偏旁的字。新学的汉字中某一部分是学生会认的独体字,加上认识的偏旁,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熟字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来学习。

正像教韩国人学汉语学院的杨老师所说:“要引导学生在联系中、比较中找到汉字的共同点。不断发现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点点滴滴的发现积累起来,就会形成比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学会了寻找构字规律,初步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能主动识字,自觉完成识字任务。现在几乎每个人都能阅读一些浅显的文字读物。他们对书中的内容虽说有的不是很明白,但是却有了阅读的兴趣。

第四篇:汉语教学

复合趋向补语(“ V 进来”、“ V 进去”、“ V 出来”、“ V 出去”、“ V 回来”等)

关于复合趋向补语的课堂教学,在吕必松先生的《华语教学讲习》(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2 年版)和崔永华先生的《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中提到语法教学时都以此为例。

就汉语教学的现状来看,语法教学是与其他技能的教学相辅相成的,这里从语法教学的角度讨论语法教学的课堂技巧。

(1)展示语法点的技巧

展示语法点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出”或“引入”语法点,展示语法点是语法教学的第一步。展示语法点的方法有许多,可以根据不同条件灵活选择。常用的展示语法点的方法有:听写、提问、对话、实物、道具、地图、图片、利用动作演示等。

复合趋向补语就可以利用动作演示出语法点。老师可以通过动作来演示,边做动作边说出带复合趋向补语的句子:

我进来了。

我出去了。

我回来了。。。。

进一步,可以老师边做动作,边让学生说出下面的句子:

老师进来了。

老师出去了。

老师回来了。

(2)解释语法点的技巧

解释语法点就是对语法点的形式、意义、功能三个方面加以解释。对语法点的形式加以解释,一般包括结构本身、相关结构(如一个结构的肯定式、否定式、疑问式)、必要成分(如“被”字句的补语)、语法成分的排列顺序(如时量补语)和虚词的位置等。对意义的解释是告诉学生语法点的语义特点。在功能上主要是告诉学生所教语法点的功能和使用环境。常见的解释语法点的技巧有:列出公式、使用符号、借助图片、简笔画、道具、情景、表演、以旧释新、内部对比、汉语与学生母语对比、翻译、由学生自己解释等。

(3)练习语法点的技巧

所谓练习语法点,即在学生对所学习的语法点已有初步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练习最终学会所学语法点。练习语法点是语法教学的最主要环节,大体可分为三类:机械练习、有意义的练习、交际练习。

机械练习是指模仿、重复、替换、扩展等不大需要理解参加的练习项目。

有意义的练习包括交换练习、句型变换练习、复述练习、翻译练习等。

(4)语法点的归纳。

所谓归纳语法点,就是把前面零散出现的对语法点的说明集中起来,使学生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归纳语法点应当包含以下内容:形式特点、语义特点、语用特点、与学过的相关、相近的易混淆语法点的对比、与学生母语中相同语法点的对比、指出常见错误和避免方法。归纳方法有:系统归纳、对比归纳、提问归纳、实例归纳

本文来源于孔子学院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国是世界上最棒的一个State(州)!”

本文来源于孔子学院 http://www.xiexiebang.com/ :“老师,今天我能不能跟你去中国?”我们说:“不行,中国太远了。”这个小男孩儿很迷惑地问:“那你们每天怎么从中国来上班的?” 有一个四年级学生开口就问老师:“你是香蕉吗?”我很惊讶地说:“我不是香蕉!你是香蕉吗?”学生回答:“我不是香蕉,我是苹果!”我们当时忍不住大笑起来,一边笑一边问他:“你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吗?”他用英语向我们解释,原来他想说“你要香蕉吗?”,只是把“是”和“要”这两个动词混淆了

没关系,你们随便点,我给你们免费。如果你们带别的中国人来,我可以给他们打五折!” 本文来源于孔子学院 http://www.xiexiebang.com/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没有太固定的模式,根据具体情况而异吧)

1、对初学汉语的学生

我是先教学生反复读单词,然后让学生自己读,随时纠正发音。对于很多学生都读不好单词,应该再多读几遍。在学生读的不是特别差的情况下,我会表现出非常高兴的样子,让学生觉得自己有进步,有学习汉语的天赋。这对建立学生自信,拉近师生关系是非常有效的。语法方面我几乎不讲,因为讲了学生也不懂。让学生说简单的句子,大部分人的语序会有错误,马上帮他纠正。

2、有点基础,能用汉语进行简单交流的学生

我觉得这个阶段的学生是最好教的。上课的时候一般是先复习一下上次课内容。如果学生们掌握的不太好,我不会讲新课。上课的时候,我还是先讲单词,名词很简单,不用多讲。动词,连词是难点。有时候我会先用生词造句,学生理解以后,鼓励学生也造句。学生对每个生词的意思和用法都掌握以后,学习课文。

3、汉语水平较高的学生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材,我都不是以书本为主。我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用课本上的单词,语法讲大量的课外的话题、我接触过的这个阶段的学生,没有一个人喜欢老师只讲教材。

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也没有万能的教学方法。但是只要我们用心去做,肯定会成为受欢迎的老师!

本文来源于孔子学院 http://www.xiexiebang.com/

我制定了中文教室规则。

在中文课堂,除了要遵守学校规定的共同守则之外,我还规定,上课时间不允许喝水,不允许嚼口香糖,没经过老师同意不允许随意走动和说话;每节课开始前,全体师生要起立,按照中国的方式互致敬意,学生用中文问候老师,老师也问候学生;听课时,要尽量按照中国学生的方式坐,即双手重叠放在课桌上,要坐直„„这些略显严格并带有中国特色的教室规则不但没引来学生的抗议,还让他们感觉新鲜有趣。特别是开始上课的仪式,会把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

本文来源于孔子学院 http://www.xiexiebang.com/

对外汉语老师课堂用语 每日十句

本文来源于孔子学院 http://www.xiexiebang.com/ 1.Please listen to the tape recorder/to the recording.请听录音。2.Listen carefully,please.请仔细听。3.Look carefully.仔细看。

4.Please look at the blackboard/picture/slide.请看黑板幻/灯片 5.Please answer my questions.请回答我的问题。6.Can you spell the word......? 你能拼读这个单词吗? 7.Spell the word......,please.请拼读这个单词。

8.Can you use these words to make sentences? 你可以用这个词造句吗? 9.Pay attention to your spelling/pronunciation.注意你的拼写/发音 10.Say after me,please.请跟我说。

本文来源于孔子学院 http://www.xiexiebang.com/

一,提前“听懂”汉语,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对于零起点的学生来说,上第一次汉语课时,也许他们一句汉语也不会说,一个汉字也不会写,但是教师告诉学生一些常用课堂用语,如“上课”、“下课”、“休息”等,可以使学生马上感受到汉语的“意义”,并能模仿老师使用它们,从而增加了学习汉语的兴趣和自信心。学生刚开始学习汉语时,教师提供的课堂用语不宜太多,一次两三个比较好。展示课堂用语时,最好写在黑板的一角,按顺序标注拼音、汉字以及英文意思。每到运用时,一边指着板书(上课),一边用手势、身体语言等表达其意(如听到铃声),一边说出课堂用语,一边让学生模仿。下次再上课听到铃声时,教师不用示范,只要用手指着黑板的板书,学生就能说出“上课”。几次或几天后,不用板书,也不用铃声,教师只要说“上课”,学生就会进入上课状态。

本文来源于孔子学院 http://www.xiexiebang.com/

志愿者如何上好第一堂课

本文来源于孔子学院 http://www.xiexiebang.com/

一、备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看年龄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教材,设计活动,准备道具。懂职业 要根据学生的职业特点,了解他们的需求,做到供其所需。

摸程度 要摸清学生的真实水平。选择适合的教材,设计巧妙的引入活动,使用恰当的课堂用语。

记姓名 提前拿到学生的名单,把没把握的名字读准。最好第一堂课就能叫出学生的名字,从而赢得学生的亲近。

做名片 提前把学生的名字翻译成中文,做成名片,最好带拼音和解释,还要一式两份,一份摆在课桌上使用,一份带回家供他们在作业本上写中文名字用。

知兴趣 要向当地老师请教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谈论的话题,喜 欢的影视剧、舞蹈及歌曲,爱吃的饭菜等,以便设计活动做到投其所好。晓习惯 要知晓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二、备环境,做到因地制宜

了解软件和硬件环境是上好第一课的保障。要充分了解所派驻国家对汉语或其他语言教学的要求,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其中对于学生考勤记录、课堂要求、学分标准和作业给分标准最为重要。提前一两天去看看你要用的教室,将环境中有可能成为学员兴趣点的知识编入到教案中。看教室要做到以下三点:

知位置 准确知道要上课的教室的位置,估算一下从住处到教室的路途要花费的时间。看布局 看看教室的布局是否适合做游戏,是否适合粘贴或悬挂图片、地图等。站在讲台上试讲几句,感觉一下声音的传播情况,以判断自己在正式上课时要用多大的声音才可以让最后一排听清楚,并决定在上课时是否需要用麦克风。在黑板或者白板上写几个大小不同的字,然后走到最后一排去,看看自己能看清多大的字,以确定自己在正式上课时要写多大的字。查设备 先看有没有最基本的教学设备:黑板或者白板、笔、板擦等。再看电化教学的视听设备是否完好,检查麦克风、幻灯机、投影仪或者台式电脑等是否工作正常;看看电源的接线是几相的插头,是否与自己用的录音机或者电脑的插头匹配。顺便看看灯是否都亮,照明和通风怎样,还有安全通道及疏散方式等。

三、备教材,做到了然于胸

做计划 整体把握教材的难度和进度以此确定第一堂课的进度,最好在第一堂课把教学进度情况印发给学生。

写教案 最好提前备出一周的课程,至少第一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活动设计都认真思考写出。第一课内容不要贪图太多太杂,要重点难点突出,最好在每个步骤下标注所需时间。

建议第一堂课的教案包括以下内容:教师自我介绍;学生自我介绍;中国概况

介绍;汉语及汉语课程介绍;学习方法介绍;课堂要求(包括出勤、作业要求、发 言、活动参与、实践等);学分评价(出勤、作业、阶段性检测、笔试、口试各占的 比例);教会几个简单的问候语或课堂用语(如你好、谢谢、再见、上课、下课、跟 我读,等等)。

听示范 提前看完汉办志愿者中心发放的资源包中的示范课程。如果可能联系到先期到的汉语教师,去听他们的课程,了解当地的汉语教学情况,体会课堂氛围。

做试讲 有条件的教师可以请其他汉语教师帮你听听试讲,或者自己模拟串讲一

遍,及时发现不足加以完善。

做录像 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把他们人生第一次(至少你的第一节课上)说汉语、写汉字的时刻留下来作个纪念,今后随时跟踪记录每个学生的成长,在学期课程结束时,把每个学生的汉语成长经历刻录成光盘送给他们,也为研究汉语教学积累资料。

四、调心理,做到乐教乐学

在国外的第一节课难免让人有些紧张。了解派驻国的文化习俗,可以帮助把握教学体态语言。提前跟学生见面聊天,发自内心地跟你见到的每个人微笑,紧张自然消失。

如果遇到学生扰乱课堂的情况,尽量不要正面冲突,可以放到课后解决,或者巧妙地利用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参与到你的教学活动中,这是你的最大目的。如果学生问到的知识我们没有把握回答,可以坦诚地告诉学生,课下查阅后于下节课为他们专门讲解。

相信志愿者教师认真做好以上工作,做到有备而讲,一定能上出精彩的第一节课。当你陶醉在第一节课成功的喜悦中时,别忘了写课后反思,这是完成每节课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会使你的教学日臻完善。希望汉语教师志愿者在汉语及中国文化推广的广阔舞台上奏响精彩的第一乐章!(作者单位系哥伦比亚新格达纳达学校)本文来源于孔子学院 http://www.xiexiebang.com/

对外汉语教学口语课实验教案 本文来源于孔子学院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十一颗

去商店买东西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课文生词27个及大部分补充词语。能运用相关补充举行进行对话,能流利地朗读或背诵课文,能较准确地独立完成练习,能就买东西为题,编写出简短的对话并用于实践。

教学重点:

1.副词“非常”的用法

2.表示转折意义的几种说法

3.形容词

4.量词

教学难点:

连词“还是”,英译为“or”,注意与其他英译为“or”的词,如“或是”“或者”“(用于否定句的,提出两种或多种事物时)也不”“否则”“不然”“大约”“不然,否则”,应着重讲清用法上的区别。

教学方法:

1.学习生词时,采用预习、跟读、重复练习。

2.学习课文时,听录音,教师范读,学生朗诵,进行会话。(自觉实践法)

3.进行练习

教学课时:

(课文)2课时

教学内容(附课文、生词): 课文

我们学校对面有一个超市。哪个超市不太大,但是东西很多。有不少吃的东西,还有很多有用的东西。我每天都去超市买东西。那里的水果和面包非常好吃,也很便宜。超市的售货员都认识我。他们常常教我一些简单的汉语:“两瓶啤酒”“一斤苹果”“一支铅笔”等等。我每天学习很多生词。

超市旁边有一个书店。书店里有很多新书,还有报纸和杂志。中文的、英语的、日文的都有。那个书店很小,但是买书的人非常多。我也常常在那儿买英文书和汉语书。

生词

对面n.超市n.太adv.但是conj.少adj.用v.水果n.非常adv.好吃adv.便宜adj.售货员n.认识v.一些(数量词)简单adj.瓶(n./量)啤酒n.斤(量)公斤(量)苹果n.支(量)等(助)书店n.报纸n.杂志n.中文n.英文n.日文n.生词、课文及部分练习。

听来两次课文——第一次由教师以较慢语速念诵,让学生边听边看,给学生一个初步印象。第二次放录音,以日常语速进行适应训练。

1.生词:领读两遍拼音。强调三点:①三声与三声连读,第一个三声要改为二声,e.g.水果,可以采用夸张的手势。②三声与一声连读,应读成半三声,e.g.好吃、简单,可以采用夸张的手势表达。③专有名词开头字母要大写,e.g.中文(Zhongwen)英文(Yingwen)日文(Riwen)。用色粉笔做特殊标记。

检查:让同学把拼音遮住读汉字。纵向→横向→纵向隔行→横向隔行etc.,切记单一。(是同学始终处于紧张、兴奋状态,谁都可能被点到)。

讲解生词时,注意:①衍生。对面→(方位词)里面、外面、左边、右边、前边、后面、旁边、背面、东面、西面、南面、北面等。太→非常、极其、相当、有点儿、少许、很、十分等;水果→西瓜、苹果、桃子、猕猴桃、葡萄等(常见水果)好吃→好看、好听、好闻、好喝等。②造句。好吃——某某东西好吃,以防“食堂不好吃”之类的错误,其中省略的食物主语不可忽视。③“但是”。表转折,有“但、可是、可、不过、然而”等,与之意思相似。“然而”常用语书面语。④“非常”。程度副词,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如:非常好看、非常快、非常高兴等。与之相类似的程度副词有“很”“十分”等。注意:得很、(得)不得了,极了等用于句尾。与程度副词,两者一次只能使用一个。以免发生“很好吃极了”的错误。⑤反义词。少↔多,简单↔复杂,便宜↔昂贵,常用“贵”代替,干净↔肮脏,常用“脏”代替。⑥量词。斤、公斤。用于买卖中询问重量“XX多少钱一斤”,“一斤苹果”。在中国“公斤”很少使用,一般商家都会以“斤”为计量单位。“支”常用来做笔的量词,如:一支钢笔、三支毛笔等。“瓶”是借用名词做量词,一般修饰用瓶子装的液体物品。⑦⑧⑨⑩

2.课文:按两个自然段,以慢速和自然语速领读,让学生大声朗读,纠正错误读音。按课文内容提问,学生依次回答

本文来源于孔子学院 http://www.xiexiebang.com/

对外汉语中级口语教案《城市的交通

本文来源于孔子学院 http://www.xiexiebang.com/

《城市的交通》口语教案

授课时间:90分钟

授课内容:城市的交通 授课对象:中级班留学生 授课的目的和特点: 让学生理解该段的生词

让学生了解“中国城市的交通”,适当展开讨论

本节课没有新增语法点,对语法的讲解将不作为重点

突出口语课特点,尽量让学生多开口说话

授课过程:

一.开场白,引入话题;(1分钟)

二.介绍本课的教学过程和重点,使学生了解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方式和重点;(2-3分钟)

三.讲解生词;(25分钟)

A.

请学生朗读黑板上的生词,同时要求其他人自我检查预习效果。让学生自己发现哪些词记得清楚,哪些词记得不太清楚。

B.教师拿着书和笔走到学生中间,把该学生读得不准或读错的词圈出来,尽量让该学生顺着读完,实在读不出再进行领读。教师可以重读生词,让全体学生跟读,如果在那个词上学生声音比较零乱,教师可以重点纠正该词,重复2、3次。

C. 开始分析生词,进行板书。(简单讲解,可以让学生用所学的词造句,让其他同学订正)

1。百姓:百是数字,姓是家族的字,也就是姓氏;百姓就是指平民,一般的人

例句(1)如今百姓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大家的日子都过得很好。

(2)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谚语,可以适当解释一下意思)

2.走访亲友:这个生词可以分成两个,走访和亲友。

走访是指前往访问或者拜访,如:老师经常走访学生的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

亲友有亲戚朋友,亲密的朋友和亲热友爱三种意思,这里是指亲戚朋友,如:今天他有唱歌比赛,他的很多亲友都过来给他加油。

走访亲友就是拜访亲戚朋友,中国还有一句话叫做“串门儿”也有这个意思。

3.塞车:塞指堵,堵满空隙的意思;塞车就是交通被车辆塞满。如:

(1)对不起,我迟到了,路上塞车,下次我会早一点来了。

(2)现在是下班高峰期,到处都塞车,只能慢慢走了。

4.虽说:连词。虽,虽然;说,说话说明。虽说就是虽然这么说。

例句(1)虽说他带了雨伞,但是这么大的雨,还是会淋湿的。

(2)虽说平时他也说说笑笑,其实他是一个很内向的人,有什么事都闷在心里。

5.甚至:①连词。用在并列词语最后一项之前,表示突出这一项。如:对于这个问题,好些人还不完全理解,甚至完全不理解。

②副词。强调突出的事例:这道题目甚至老师也做不出来。

D.补遗:本课的重点词语我们就分析到这儿,学生对这些词语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提问。如果没有,进入课文讲解。

四.讲解课文和组织对话;(45分钟)

A.请学生轮流分段朗读课文内容,不要打断学生,在学生出错的地方做好记号。

B.先对学生的朗读表扬一下,然后再纠正学生的错误。

C.提问学生分别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和组织对话。

(可以找班上学习成绩较好,平时比较爱思考的学生进行回答)

第一段:中国老百姓的交通方式(组织学生交流各自国家的交通状况,可以老师和学生进行对话,让彼此了解对方国家的主要交通方式)

第二段:交通的发展和由此产生的问题(可以老师和学生讨论,尽量让学生自己交流对话,说说现在交通的发展和产生的问题)

第三段: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解决办法,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D.总结在交流对话中比较有用和常用的口语用法。

比如:你们平时出门都是怎么去的啊,坐车还是走路,还是怎么的?(是„„还是„„)

你们那边交通怎么样啊?挤吗?(„„怎么样)

我觉得现在的交通很糟糕,老是塞车。(老是:经常)

经常打车都打不到(打车打不到:注意打字用法)

杭州的交通真糟糕,这不,又堵车了!(„„这不„„)

那还用说,北京是首都,国际大都会,当然要注重交通了!(那还用说)

要是能增加一些公交的数量就好多了。(要是„„就„„)

E.补遗,提问学生有没有什么不懂的,或者需要补充的。

五.回顾本课的主要内容,复习生词和课文,布置作业,下课。(10分钟)本文来源于孔子学院 http://www.xiexiebang.com/

一、组织教学——环节约占总教学时间的5%

复习:

听写:

每次开始有一个听写,可以让学生有一个必须学习单词的压力。听写的内容应该是课文里最重要的单词或词组。如果学生有能力的话,可以都听写。听写时可以让学生轮流到黑板上写几个,写完之后,让学生纠错,指出黑板上的单词哪里错了,如果错了,正确的应该怎么写,让学生把正确的写在错误字的旁边,这样学生有一个清晰的比较。对加深记忆有很大帮助。

导入:

调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切入本课学习内容,可以检查作业的形式。回答问题,教师提供的总结性参考答案具承上启下的作用,慢慢把学生引导到本课将要讨论的话题上来,由教师绝对控制到适当展开。

实例:

本节课讲手机。老师可以从夸奖学生的手机为切入点,让学生以功能为基础,每人都说一个自己手机里有的功能,比如说:打电话、接电话、发短信、闹钟、日程表、计算器、照相„„适当可以扩展探讨一下其中大家感兴趣的一项或两项。

二、生词学习——环节约占总教学时间的20%

单词讲解的同时,教师应该给学生所有单词主次分类,分类原则是:常用或不常用,正式或非正式、中性的分类原则,这样做最主要是给学生一个清晰的认识。在以后使用过程中不容易用错。

可以从话题出发,通过实物展示或者提问的方式导入生词。遇到学生不正确的发音予以纠正,为后边的成段表达打好语言基础。

生词操练一般采用的是教师给情景、学生说句子的方法。要注意,一般由较容易的情景开始操练,但最后最好扩展到课文中的句子,为后边理解、复述课文作好铺垫。

由于是独立造句,一般说来,学生的积极性较高,但造出来的句子很容易出现词的解释包括词的语法功能及特点、词在句中的位置、词的搭配、词的使用范围有很多不对的地方,需要老师重点的地方给予充分的讲解。

单词解释的方法:

以旧词释新词

用学生已经学过的汉语词汇来解释新词。在解释单词时,教师可以先启发学生用已经学过的单词释义,然后在给以归纳,纠正。

实例:

讲新词“恰巧”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同义词“正好”来释义。讲“当即”可以解释为“马上”、“立即”。

又如讲“姑姑”一词,可以这样做:

老师:

xx,你知道什么叫姑姑吗?

学生A: 不知道。

老师:

那我告诉大家,姑姑是爸爸的姐姐,爸爸的姐姐就叫姑姑。大家明白了吗?

学生1:

明白了。

老师:

那爸爸的妹妹叫什么?谁知道?

学生2:

我知道,也叫姑姑。

老师:

对了。所以姑姑是爸爸的姐姐或妹妹。

用学过的单词释义,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摆脱母语翻译的局限,正确地理解词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汉语表达能力,而且对复习、巩固所学过单词也是非常有效果。

根据语素推测词义

教师在教授新词时,应当引导学生对新词中学过的语素进行回顾,并根据旧语素的意义来推测新的意义。

实例:

学习“服装店”一词时,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店”是已经学过的语素,是“商店”的意思。“服装店”就是“卖服装的商店”。又如“自学”一词时,学生弄懂了“自”是“自己”的“自”,“学”是“学习”的“学”,自学的含义便不讲自明了。

利用旧语素来教授新词,可以培养学生根据语素的意义推测词义的能力,对于提高学生以后的阅读能力很有帮助。

问答

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来讲解词义和词的用法。

实例:

教“干”这个词,可以这样做:

老师: “干”是什么意思?(在学生预习过的情况下)

学生: “干”是做的意思。

老师:那组几个词呢?

学生:干活儿、干事、干工作(不同的学生回答)

老师: xx下午你做什么?(用学过的“做什么”带出“干什么”)

学生:我学习汉语。

老师: xx昨天下午你干什么了?

学生:我和朋友去电影院看电影了。

问答方式是一种非常使用的方法。尤其是在学生预习情况较好、所讲词汇有比较容易、或者学生水平高过本课之上时,它的特点是可以引导学生一起思考、归纳,使课堂教学交际化,利于培养学生的真实的汉语表达能力。

三、课文学习——环节约占总教学时间的30%

口语课的课文,一般是口语课的核心。处理好课文,是口语课的关键之一。

课文的学习内容及方法是:

1、课文听读——纠正语音语调

教师先读一遍,学生听一遍,让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做一个标记,又不会的字词标注一下拼音,然后让每个学生读一遍,由教师点名,这样学生时刻处在紧张的状态中。在每个学生读完之后,老师可以问大家,刚才他读的有没有错误的地方。这样做学生是时刻都在思考中。而不是别人在读自己在想着别的事情。最大限度的调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学生在读时除了给学生纠正语音语调以外,还要注意示范自然口语的语调、语气、轻重音及停顿。再纠正的过程中,可以采取让学生模仿自己,适当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多模仿几次。如果遇到怎么也发不好的音时,可采取让他模仿一下旁边发音比较好的学生发音。

2、课文讲解之语法讲解

在讲解课文时,遇到有代表性错误的语法现象,给予充分的讲解。推荐方法是,句子释语法:

句子释语法就是用句子来解释语法,在解释语法时,应避免长篇大论的解释语法,而是要用学生经常用到的句子,让学生感受到,只要学会这个语法,就能更表达心情,这时学生就会很愿意去学习语法。

在举例句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a)

第一个例句以学生切身实际的、常用、短一点的例句开始。

b)

第二个例句以上一条为基础,适当的长一点、难一点。

c)

第三个例句适当的发挥一下(以调节气氛为好)

实例:动态助词“着”加在动词后边,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形式是 “„„着„„” 例如:

i.窗户开着,可是门没开着。(用手指着窗户、门)

ii.这是你的书吗?不过书上没写着你的名字。(拿起b同学的书,问他)

iii.女孩的衣柜里一般挂着很多漂亮的衣服,是不是Cindy(女同学)?

在举例子中注意的几点是:如果发现学生在通过例句解释之后,没有很清楚的情况时,应用图示或公式将语法点的形式列出,简明扼要,便于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在视觉上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可以写在黑板上,但不可过于繁琐。

实例:

比如解释“把字句的基本句型”,就可以这样写:

名词(施施者)+把+名词(受施者)+动词+其他

然后着重解释图示中的“其他”是什么,以及“动词前后总有一些别的成分”让学生在理解图示的基础上掌握其他使用条件。

比如讲“连”字句,就可以把强调部分所适用的词性情况用图示解释给学生,帮助学生记忆、掌握。

1、名词

2、动词

3、数量词语

+ 都 / 也 + 动词 + „„

4、小句

使用公式,比如在解释比较句中“比”字句的语义关系时,可表示为:

甲 + 比 + 乙 + 形容词

——

甲 + 形容词

我比他大

——

我大(他小)

又如结果补语的语义结构可表示为:

作业我写完了

——

我写 +(作业)完了

他跑累了

——

他跑 + 他累了

3、课文讲解之深度理解文章内容

就课文内容提问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要注意的,教师设计的问题,除了要涵盖重点内容以外,还应该提问那些语法较难的句子,或者带有重点功能表达项目的句子,即个别重点句,此类讲解,除了说明句子的语义和结构形式以外,还要说明句子的使用功能。重点句的操练,一般采用教师给情景,学生用重点句进行表达或对话的方法。

实例:

关于“问路”的课文:

A:请问,去友谊商店怎么坐车?

B:在校问口坐101到人民广场,然后换地铁。

A:在哪儿下车?

B:在中山广场下车。

A:麻烦你了。

B:不客气。

实际操作过程是:

老师:

请问,去友谊商店怎么坐车?

学生1: 老师,我还没去过友谊商店呢。

老师:

请问,去友谊商店怎么坐车?

学生2: 坐101到人民广场,再换地铁。

老师:

在哪儿开始坐车?

学生2: 在校门口儿坐车。

老师:

很好,请你再说一遍。

学生2: 在校门口儿坐101到人民广场,再换地铁。

老师:

好。在校门口儿坐101到人民广场,然后(!)换地铁。在哪儿下车?

学生3: 在中山广场下车。老师:

麻烦您了。学生3: 不客气。

老师:

请问,去友谊商店怎么坐车?

学生1: 在校门口儿坐101到人民广场,然后换地铁。„„

通过这种方法,练习了本课所要掌握的语言点之后,再练习一两遍课文。有些对话引入之前,为了对会话进行限制,教师可以先画一个示意图或给出重要的词语,比如上例,如果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上从学校到目的地的示意图,效果会更好些。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够突出本课的语言点,对它进行比较充分的练习,容易和实践结合起来;

四、交际会话(自由表达)——环节约占总教学时间的10%

此环节老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文内容为延伸点围绕本课要学生掌握的功能、情景点或词语,贯穿于整个课堂中。

实例:

单词表

1、头发

2、抽烟

3、„„

在讲解这些词的时候,例句应用现有的场景为最佳。比如说头发一词,马上就可以以大家的发型为切入点,如果发现学生有兴趣,可以稍微深入一点的聊一聊。

再比如说抽烟一词,可以问有人抽烟吗?每天抽几根烟?抽了多长时间了?那你知道抽烟对身体不好吗?别的人呢?家里面,朋友有抽烟的吗?这样就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就可以很深入的聊一聊,同时也是对这个单词的多重练习。

五、复述课文——环节约占总教学时间的10%

复读课文时,要板书提示词,在复读的过程中,提示词可以逐渐擦掉。

复述课文的一般步骤:

先由老师看着提示词,带着学生一起复述,适当时候给一些提醒。如果人多接着分组练习,最后抽查个别学生复述。分组练习的方法,可以让学生集体分组练习,如一半学生集体扮演A角色,另一半学生集体扮演B角色,进行对话,然后交换角色再对话,也可以让学生两个一组,给两分钟自己分组练习。

课后习题:

在复述课文原话的基础上,老师选择一道二道有代表性的课后习题,拿到课上来让大家练习一下,巩固一下新学的单词及语法。

通过环环相加,层层铺垫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完成了由词到句、到整段的表达。通过用原文语句叙述,到语言框架的运用,由有准备的交际会话,最后到无准备的自由交际表达,越来越接近生活中的交际实际,基本完成了训练学生言语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了与过的区别 了”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实现,即已经成为事实。例如:“年纪大了。”(表示具备了年纪大的性状)、“来了一个人。”(表示动作实现了、完成了)

同样,就“了”本身而言,表动作或性状在变化过程是处在哪一点上,跟动作或性状的发生的具体时间没有必然联系,但受其他词语的制约,“了”表示实现体,也可以是现在实现、将来实现或过去实现。例如:

下了班老师们走出了校门。她现在到了东京。(现在实现)下了班到我家来一下。到了东京就来信。(将来实现)

那天我下了班立刻就走了。昨天我离开时她已经到了东京。(过去实现)

“了”加在表示性状的动词和性质形容词之后,不是表示完成,而是表示性状的实现。比如:

他懂了不少道理。(原来不懂,现在开始懂了)

父亲头发白了不少,还瘦了很多。(原来不白不瘦,现在变白变瘦了)

“过”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曾经发生这样的动作或者曾经具有这样的性状。可以认为“过”是表示经历态,表示过去有过某种经历。例如:我们去过黄山。(表示曾经发生“去”的动作)我打过毛衣。(表示曾经有打毛衣的经验)

“过”也可以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过去有过某种状态。如: 年前冷过一阵子。(表示曾经具有“冷”的状态)

她年轻时也曾漂亮过。(表示过去有过“漂亮”的状态。)

“了”和“过”用法很相似,能用“过”的动词后,很多都能用“了”替换而句意大致相同。如:“吃了(过)苦头就明白了。”但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应注意分辨,以提高用语的准确性。试比较:

我们游览了长城。(“游览”的动作已实现)我们游览过长城。(以往有“游览”的经历)

他去了北京。(暗示现在“去”的,“去”的动作已实现,着眼点是现在)他去过北京。(暗示不是现在“去”的,着眼点是过去)他当了班长。(暗示现在成为班长,着眼点是现在)他当过班长。(暗示现在不是班长,着眼点是过去)

把 与 被

句式特点:“把”字句的一般结构:S + 把 + O + V +其他成分。S把OVP

“把”字句是汉语中常见而又复杂的一种特殊句式。“把”字句的句式语义主要是主语对动词的受事作了某种处置。根据学者的研究,多数“把”字句表示某一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从甲点转移到乙点。“把”字句中的“把”是一个介词,其功能是将原来充当动词宾语的受事成分提到动词之前。使用条件:

句式1:NP1(施事)+ 把 + NP2(受事)+ V +(了/着)

汉语中由一个动词充当谓语主体的“把”字句并不多,这样的句子大多数动词后面也要带上“了”或者“着”。例如:

(1)你把盘子里的菜吃了!(2)把窗户开着,透透气。句子变换举例:

你吃了盘子里的菜。←→你把盘子里的菜吃了。

句式2:NP1(施事)+ 把 + NP2(受事)+ V1-V1 如果单个的动词后面不带“了”或者“着”,那么动词就要以动词重动形式作为句子的谓语中心语来构成“把”字句。动词重动形式有多种,在“把”字句中出现的主要是带“一”的。如“谈一谈、说一说、试一试”。这样的“把”字句只能用在口语中,而且主要是用在祈使句中。例如:(1)你把你的看法说一说。

(2)辛楣又把相片看一看,放进皮夹。

表示已经发生过的事情用带“了”的重动形式“V 了V”,这样的用法不多见,仅限于个别动词。例如: 崇祯把稿子看了看,提笔改了两个字,加了一个内容,就是严厉责备卢象升。句子变换举例:

你说一说你的看法。←→你把你的看法说一说。

句式3:NP1(施事)+ 把 + NP2(受事)+ V + 补语(结果补语)

“把”字句中大多数“把”字结构后面的谓词性部分都不是一个动词,而是一个动词带上补语构成的中补短语,而补语中结果补语构成的“把”字句又是比较常见的。上句也可以转换成“被”字句,但当人们回答“你的电脑怎么了”或者“你的电脑呢”这样的问题时,人们更倾向于用“被”字句。句子变换举例:

小王搞坏了我的电脑。←→小王把我的电脑搞坏了。←→我的电脑被小王搞坏了。

被”字句是指用介词“被”或“叫”“让”等引进动作施事的一种句式。句子的主语是动作的受事。基本结构是:基本结构是: 名(受事)+被+名(施事)+动+其它 “被字句”记作“O被SVP”

例如:

(1)敌人被我们打败了。(我们打败敌人)

(2)他被公司开除了。(公司开除他)

“被”书面语色彩较浓,口语中常用“叫”“让”;“被”的宾语有时可以不出现,“叫”“让”的宾语则必须出现。例如:

(3)他被老师批评了一顿。(他被批评了一顿)

(4)困难终于被大家克服了。(困难终于被克服了)

(*困难终于叫/让克服了)

运用“被”字句要注意以下几点: 1.“被”字句和“把”字句一样,动词都是具有处置意义的动词。能进入“被”字句的动词比“把”字句范围稍大一些,如“看见”“听见”等感觉动词、“知道”“认为”等认知动词等可以进入“被”字句。例如:

(5)那件事让他知道了。

(6)他们俩的话被老王听见了。

但是,表示人体自身部位动作的动词一般不用于“被”字句。例如:举(手)、抬(头)、踢(腿)、睁(眼)等。但是却可以用于“把”字句。

*头被他抬了起来。*手被我高高地举了起来。

他把头抬了起来。我把手高高地举了起来。2.“被”字句的主语即受事是确指的。例如:

(7)那封信被李明取走了。(*一封信被李明取走了)

(8)最后一张票被一位老人买去了。(*一张票被老人买去了)3.“被”字句谓语不能是单个动词,动词后要有其他成分。例如:

(9)他被敌人捆了起来。(*他被敌人捆)

(10)今天忘带伞了,被雨淋了。(*被雨淋)

4.“被”字句多数用于不如意、不愉快的事情,特别是在口语中。(见上述例句)

另外,“把/被”句表示否定意义时,否定词应在“把/被”前。例如:

(l1)困难没把他们吓倒。(*把他们吓不倒/把他们没吓倒)

(12)小树没被大风刮倒。(*被大风刮不倒/被大风没刮倒)

在汉语拼音按词连写时,常会碰到有一些语言结构其内部某些成分之间联系很紧密,然而还没有紧密到成为一个词,这时就需要有一种半连写的处理法。短横“-”就是这样一种半连写符号。

短横“-”在哪些情况下使用呢?把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中的有关内容概括起来约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叠的并列式(即AABB式)结构

如:láilái-wǎngwǎng(来来往往)、gāogāo-xìngxìng(高高兴兴)、jiājiā-hùhù(家家户户)。

2、一些并列结构和简称

如:shísān-sì suì(十三四岁)、zhōng-xiǎoxuã(中小学)、Dōng-nányà(东南亚)、huán-bǎo(环保)、rãn-jī duìhuà(人机对话)。

3、“第”加数词

如:dì-yī(第一)、dì-ârbǎi wǔshíliù(第二百五十六)。

4、可分为两个双音节的四言成语

如:wǔcǎi-bīnfēn(五彩缤纷)、qiānqiū-wàndài(千秋万代)、píngfēn-qiūsâ(平分秋色)、àizēng-fēnmíng(爱憎分明)。

5、移行时用。

移行要按音节分开,在没有写完的地方写上短横。如:„„„„qiántú guāng-míng(前途光明)

记得普通话测试中有一篇文字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所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故将自己的面试过程分享之,希望可以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题记

2010年11月的第三周顺利通过了郑州大学的笔试和面试,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接到了国家汉办的面试通知:

时间:2011年2月20日下午13::00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物理楼

面试内容:

1.综合能力测试(教学能力、应变能力、中华才艺等。)

2.英语能力测试

3.心理测试(笔试)

当天中午12:35就到了华东师范大学物理楼下面候考,心中还是挺紧张的。

在服装的选择上没有选择太过正式的工装,而是选择了Moda的休闲小西装和阔腿裤,没有过于拘谨的严肃,又不乏正式的端庄。颜色还是选择不容易出错的黑色。

13:00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进入候考室等待,按考场、考号顺序坐好,开始检查身份证、英语等级证书、普通话证书等证件。

候考室的白板上写着详细的面试内容(大概是这些,凭回忆):

一、综合能力测试

1.汉语基础知识

2.教学能力

3.应变能力

4.跨文化交际能力

5.当今中国国情与文化

6.中华才艺

二、英语口试

三、心理测试

考生只允许带一只笔和中华才艺所要展示的作品进入考场。

我们6个人不在一个考场,分别是第二考场的1、2、3号和第四考场的1、2、3号。

我是二考场的2号,很快就轮到我进去了,考场有三位主考官,一位中年女老师(简称F),一位中年男老师(简称M),一位和我们年纪差不多的年轻男老师(简称Y)。考场的左后方有DV在全程录像。

进入考场后,我首先向各位老师问好,老师说:你好,先把东西放那里,来抽一道题吧。

老师前面的桌子上放有四张扑克牌,我抽到了方片A,老师说好,你抽到的是第七套题。现在请站到讲桌那里给我们进行一个60秒钟的自我介绍,简单介绍一下自己,还有自己要去什么国家,哪个学校。

我说我叫什么名字,本科学习的英语,毕业于某个学校,后留校做了老师,教过大学英语、英语口语、英语教学法等课程。这次要去的是美国的圣玛丽中学。

F老师说:请听第一题,每道题回答完之后说“回答完毕”。第一题:请用汉语拼音在黑板上写下“我一点儿也不希望比尔的到来”。

我写下来说“回答完毕”。

第二题:请在黑板上写下“比尔”的“比”字,我看看你的笔顺。

我写下来说“回答完毕”。

第三题:这是一道偏误分析题“书包有三本书”和“书包里有三本书”哪句话对,哪句话错,为什么。

这个我回答的不好,我只知道哪句对,哪句错,原因说不好。

M老师说第四题:假设你已经在美国工作,有人邀请你参加他们的宗教活动,你怎么办?

我说我之前也接触过美国的外教,我可能会参加,但是只是从出于尊重、欣赏的态度,而自己并不信教。

那你会提前做哪些准备吗?

我会提前了解一下,如果他们是去参加唱诗班,我可以先学两句,有助于和他们拉近距离,或者了解一些《圣经》的内容。

第五题:假设你已在美国工作,办公室有同事经常让你帮他做这做那,甚至让你帮他做一些私事,影响你自己的备课。你会怎么做?

这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我的同事是美国人。西方人的思维比较直接,可以直接拒绝。一种是我的同事是中国人。咱们的思维比较委婉,所以我会婉言谢绝。

具体怎么拒绝?

西方人的话我会告诉他我的课还没有备完,不能帮助他了。如果是私事就直接拒绝,因为西方人很注重个人隐私。如果是中国人我可能会说:身体不舒服,还有其他事情之类的婉言谢绝,等事情忙完再帮他。

你觉得你备课重要还是帮助他们重要?

我是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出来的,讲课是我的第一职责,所以备课是第一位的。

第六题:结合中国某一个送礼习俗,谈一下中国送礼文化,什么能送,什么不能送?

那我就说新年送礼的习俗吧。中国人送礼得预约,不能冒然前去,要提前五分钟左右到。到主人家送上礼物,未征得主人的允许不要坐下。中国人没有当面拆开礼物的习惯,但是中国人会有回礼的习惯。

你怎么给美国的中学生讲解这些东西?

我会用情景教学法,首先我给学生介绍完这些习俗,然后请同学们分别扮演收礼的和送礼的。西方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较强,在他们表演的过程中我不会说话,表演结束我们再一起讨论哪里对哪里错。

F老师说:你只是介绍了送礼的习俗,那什么能送,什么不能送你没有说。

我说送一些有吉祥寓意的,比如“鱼”啊,“年年有余”的意思,中国人喜欢红色。

那什么不能送呢?

“钟”,谐音是“送终”。还有“梳子”也不能随便送人。梳子一般是青年男女之间送的,是定情信物,“结发同心,以梳为礼”嘛。但是朋友之间送梳子有绝交的意思。

第七题:现在给你6分钟进行教学能力展示,你的授课对象是学习了三个月汉语的美国中学生,今天要讲解“还是”,必须用到“今天冷还是昨天冷”这个句子。请把我们当成你的学生。

我本来想按照传统的模式,问好、导入、讲解、回顾、作业进行的。但是考官们好像在考察你的应变能力,所以不时地打断。

我刚开始说话,Y老师就举手说:老师我们才学了三个月的汉语,你的语速太快了。

我说:好,老师现在放慢语速,跟我一起念。

M老师说抓紧时间讲内容,只有6分钟。我就赶紧说: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还是”。

请大家看老师手中的牌子,数字大家都认识,请告诉我这是什么?

他们依次说是1、2、3、4、6。我说:很好,没有人说最后一张是5的,这里老师会问大家:这是5还是6啊?

好,请看黑板,第一个例子:这是5还是6啊?用来选择。

老师要求讲的例子我不记得了,只好又问了一下,M老师提示说:今天冷还是昨天冷?

我说好,昨天咱们也来上课,今天也来上课了。比较一下“今天冷还是昨天冷啊?”

其实在英语中,“或者”和“还是”是同一个词,而汉语中却是两个词,他们有什么区别呢?咱们来引申一下。

好,现在看黑板,老师给大家画上一个苹果,一个梨,一个香蕉。

请问:你是吃苹果 梨 香蕉?填什么呀?——————还是。

非常好,这里填“还是”,由此引申出来,两个以上的选择,用“还是”。

那现在我把香蕉擦掉,请问你是吃苹果 梨?填什么呀?——————或者。

很好,由此我们知道,“或者”只用于二者选其一。

现在咱们回顾一下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F老师打断说:老师,领我们做做练习吧。

好,现在咱们一起来做一下练习,看看老师手中有几幅图画分别是舞剑、跑步和打拳

请大家用“还是”造句,李凡?好,李凡说“今天我们是去舞剑、跑步还是打拳?”很好,用“或者”呢?我们今天去跑步或者去打拳。

F老师说:好时间到,会什么中华才艺?

我说我带了几幅自己的作品——书法、工笔、剪纸、中国结。

F老师问我:你学习了几年国画?

我说我只学习过素描,国画是自己照着教材临摹的。不过一般人临摹都是复印下来再描的,我觉得那样不像自己画的,所以我是自己照着画到草纸上然后描到宣纸上的,不过装裱的时候给我装裱坏了。书法是研究生有这样的课程。

F老师又问:你们是不是教过中国结?

我说我们班同学教过,但是那个China的手链是我高中的时候就会编的。需要说明一下的是,那个手机挂饰只有那两个纽扣结是我自己编的,其余的是买的半成品,我给编到一起的。

F老师又问:除了这些还会什么?

我说还有这个,我会做菜。

M老师说:这是流程图是吗?

我说是的,因为不好现场展示,所以我就照了照片带过来了。顺势我也把自己的简历和演出的照片递给了各位老师。

F老师说:其他还会什么吗?

我说我是河南省普通话测试员,比较喜欢语言方面的东西,喜欢主持,擅长一些脱口秀之类的,现场我给各位老师表演一段中华传统艺术相声贯口《报菜名》的选段吧?

F老师说:除了这个,还会其他的吗?唱歌会吗?

我说:会,我还会唱一段豫剧。

F老师说:那唱一段吧。

我说唱豫剧吗?

F老师说:唱歌吧。你都会唱什么歌?

我说中文歌一般都会唱,平时都唱流行,既然要教外国人,就唱民族唱法的吧。我唱一段《我和我的祖国》吧。

我带着手势、眼神,唱了一段,看样子她很满意,然后我说:老师其实那个《报菜名》我练了好久呢,我还会模仿宋丹丹呢,我大家模仿一段吧?

从我模仿的第一句开始,三位老师就开始哈哈大笑,东倒西歪了。

之后又问我郑大这个专业多少学生,多少人来参加这个面试,有没有男生之类的问题,我都一一做了回答。M老师问我:你本科学习的什么专业?——英语。

学过《现代汉语》没有?——只学过一个学期,所以不像本科就是中文的同学系统性地学习过,基本都是自学的。

你现在研几?——研一。

哦,只学了一个学期了……好,没有问题了。

谢谢各位老师,老师们再见。

英语口试基本没有什么,主要是考察你的理解力、发音、语调和口语表达吧。心理测试更是没有标准答案。全部结束之后我去考务那里拿我的东西,负责考场外面考务的应该是学生。那个男生说:你真是太厉害了,字写得很漂亮,你的全部面试都结束了吗?

我说是的。

他说:可以商量个事儿吗?我特别喜欢你那个樱桃小丸子,可以送给我吗?

好啊,既然人家喜欢,就送给他吧,快乐是难能可贵的。本来我准备把小丸子一张照片拿下来给他,谁知道他把我那张卡片整个拿走了,四张照片呢,都是之前教小朋友画画的时候随堂拍下来的自己画的教例。

他问我:这是油画吗?我说不是,是油画棒画的。他很高兴,赶紧叫他另外一个也是考务的同学说:你不是也喜欢吗?赶紧来挑一张。哈哈,我哭笑不得,就把下面这张卡片四张照片也送人了。

中国结也都送人了,所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嘛!

这个面试就这样结束了。

说实话第一感觉面试的很好,因为最后老师们都笑得特别开心,但是不能细想,越想越觉得回答问题回答的不好。都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所以还是放一颗平常心,等待结果吧。

(特别声明:本文只允许免费分享,不得用于任何以盈利为目的的行为!谢谢!)

第五篇:浅析汉语教学

试论汉语言文化传播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论文关键词:汉语 文化传播 人际交流 民族文化 论文摘要:汉语热渐渐地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这对我们汉语教师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汉语教师不仅给外国学生教语言,而且还给外国学生传播汉民族文化,只有在深刻体会汉民族具象、整体、联想比附的汉民族思维方式,含蓄、谦让、以和为贵的汉民族文化心理,复杂、多样、异彩粉呈的汉民族地域风俗的基础上,去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信息是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的关健,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语言学习的心理差异,应该注重跨民族文化传播背景下的微观人际交流。

当英语走向世界各地时,中国的汉语教学雨后春笋般逐渐地覆盖全球,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下股汉语热。现在学习汉语的外国朋友达到了4000多万人,一些国家还专门开设了孔子学院专门对外国人教授汉语。为适应全球持续升温的“汉语热”的需要,首届世界汉语大会(The WorldChinese Conference)于2005年7月召开,它为促进世界各国汉语教学的发展和加强中外语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一个有效的工作平台。面对持续升温的汉语热以及大量的汉语教师输出,汉语的教学逐渐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汉语教师仅仅教外国人汉语的语音、语汇、语法、语用等还不足以让外国人真正学好汉语,他们在实践中意识到只有在全面理解汉语言民族文化信息的同时进行汉语的文化传播才能促进汉语的传播。但是,在进行汉语言文化传播中,我们认为的民族文化信息是什么?怎么认识民族文化?它和语言、人的心理及人际交流之间是什么关系?只有深入地认识民族文化,尤其是汉语文化信息和它丰富的修辞方法,辨析文化与语言、人际交流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传播汉语。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民族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它最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作为静态的语言,语言负载的文化因素是固定在语音、词汇、语法这些要素中的;作为动态的语言,就产生了言语和言语行为,民族文化就伴随着言语行为表现出来。口语修辞活动中,口语表达者说什么,怎么说,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认为这样说是合适的,那样说是不合适的,也就是说对修辞材料、修辞手段和修辞方法的选择运用,无不浸染着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在口语交际的动态过程中折射出一个民族特有的哲学思想、思维模式、民族心理、风俗民情、审美情趣等文化特征。

一、首先要让学汉语者清楚汉民族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思维习惯、思维方法、思维趋向的综合表现。具象思维和整体的系统思维是汉民族传统思维的基本特征。所谓“具象”就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反复观察和体悟来对事物作出判断,然后将其概括、提炼成意向,在这种形象的提炼中,完成未知到已知的认知过程。它既不是对事物的简单描绘,也不是脱离事物形象的纯粹抽象符号,而是一种象征。汉民族在口语表达上不注重抽象的分析和形式的论证,而是领悟多于理喻、含蓄多于直露、模糊多于明确,重视内心体验,讲究沉思与感悟,不像西方修辞那样注重客观再现,讲究直截了当、追求准确严密。在口语修辞中表现为口语交际中谴词造句重形象轻抽象,喜用形象色彩鲜明突出,具有极强的具象审美特征的词语,从而产生鲜明而真切的形象美感,在修辞方式上大量运用比喻、比拟、通感、象征等修辞手法。如口语中常用的“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骄傲就像地里的野草”“脏得像个泥猴”“脸像苹果似的”“科学的堡垒”“问题的瓶颈”等,由于具象的思维方式,口语修辞中喜用这些与具体形象交织在一起的词语。再如鸡冠花、樱桃嘴、喇叭裤、龙须面、鸭舌帽、狮子头等。就是对抽象事物的概括表达也经常借助具体的形象,如:垂涎三尺、紧锣密鼓、瞳目结舌、鼠窃狗偷、怒发冲冠、水深火热、惊弓之鸟、瓮中捉鳖、探囊取物等。在口头熟语中更是丰富,如歇后语: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蜜糖嘴巴刀子心—阴毒,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收回不得,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等等。俗语:半瓶醋、墙头草、敲边鼓、开绿灯、吃大锅饭、穿小鞋、铁饭碗、挤牙膏、马后炮等等。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用的一个比喻:“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没有讲抽象的大道理,用了一个!功的比喻道出了深刻的道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比如启功先生曾自喻为熊猫,有人就问他:“你把自己比喻成熊猫,那可是国宝啊!”启功先生回答说:“什么国宝呀,还不是现在写字的人少了物以稀为贵嘛!如果熊猫能像猪羊一样常见,人们还不食其肉,寝其皮呀!”启功先生是德高望重的书法大师,他很谦虚地道出言外之意,写字的人多了就显示不出自己了。启功先生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含蓄又不失幽默风趣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在意会不在言传,从中可看出启老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思想境界。口语修辞中大量的形象词句,无不反映出汉民族具象思维的显着特征。

汉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是半封闭的海岸型大陆,家庭手工业与小农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形态和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组织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形成了汉民族从整体出发的辩证的整体性思维特点。口语修辞要适应语境,这是修辞的最高原则,口语交际中,力求合位、合俗、合式、合礼,强调整体把握、互相协调,把言语交际与题旨情景视为一个整体,特别重视言语交际中的各个要素以及功能关系,在言理、物理、心理各方面做整体观照,这正是汉民族从整体出发的辩证的整体性思维特点的体现。汉民族很早就形成了“物生有两”“刚柔相摩”“一阴一阳谓之道”的朴素的辩证思想。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的有机的系统,这个整体系统又由许多小系统构成,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相互对立又相互渗透,互存互补,相辅相成,天地、日月、男女等等都是在浑然一体中往复变化,反映在口语修辞中就是既要注意事物各部分与整体自然和谐的关系,又要重视事物各部分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这正是汉民族从整体出发的又要辩证认识世界思维特点的体现。在口语修辞中,一个词,一句话静态的看无好坏之分,只有在动态的言语中才能判断出运用的优劣来,判断的标准就是是否符合语境,口语修辞中的得体性原则,就是在汉民族整体思维特点的观照下口语修辞要适应语境,合位得体,整体把握,主观语境和客观语境相互协调。

汉民族在口语修辞中还表现出为追求美好而好联想善比附的思维特点。语言本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但在人们的使用过程中,总是把语言的功能神秘化、夸大化,对语言有一种崇拜和信仰的心理,认为语言和它指向的物体是一体的,语言有着超自然的精神力量,能降福也能招灾。自古以来,每个民族都有对语言的崇拜心理,但汉民族在口语交际中好联想善比附、讲究有说头、讨个好口彩的用法特别广泛,如汉语中“8”谐音“发”,+9;谐音“久”,“1”谐音“要”,“5”谐音“我”,带“8”“9”数字的日子、号码、名称就认为是吉祥号,能带来好运气,带有“8”的日子街上开业的商店最多,带有“888” “ 158” “ 168” " 198”的车号、牌号、卡号等许多人不惜重金买下。还如结婚时在床上撒上红枣、花生、桂圆、莲子,为的就是取谐音“早生贵子”,发糕、发菜、发财树受到人们的喜爱,都是为图个吉利。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同音和近音词语或语素,为把不同事物联系在一起奠定了客观基础,汉民族好联想善比附的思维特点,就把不同的的事物和现象通过同音或近音联系到了一起成为可能,口语交际中谐音的大量存在,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谐音文化,口语中的谐音修辞正是汉民族这一思维特点的充分体现。

二、理会汉民族文化心理

中国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为人处世讲究“知礼数”“懂礼貌”,交战双方也要“先礼后兵”,深谙“礼多人不怪”的道理。儒家视“礼”为立国之本,其中就包括待人接物的礼仪内容。受儒家思想的长期熏陶,汉民族在言语交际中,深知“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口语修辞中的礼貌表达在汉民族为人处世中占有重要地位,讲究谈吐文雅,彬彬有礼是道德高尚有修养的表现,汉民族言语交际中讲究礼节的心理,积累了丰富多彩的礼俗词语,并且怎么表达颇有讲究,乱不得,错不得,滥不得,否则就要失礼,这种注重言语礼节,讲究言语礼貌的心理在言语交际中处处体现。如对人的称呼,是汉民族礼貌表达的重要标志,小孩见到大人,学生见到老师,下级见到上级等熟人相见,首先要有个称呼表示礼貌,有些场合恰当适度的称呼,对整体的交际效果起到关键作用。汉民族在交际中为表示对对方尊敬有礼,形成了汉民族独有的内容丰富的有明显区分的敬称和谦称。敬称和谦称早在秦代就广泛使用,如敬称“足下、殿下、执事”等,谦称有“寡、孤、不毅、不才、在下”等。现在我们口语中还常用敬称有“令尊、令堂、贵姓、贵公司、贵校”,谦称有“敝人、愚弟、寒舍、掘作”等等。汉民族注重长幼有序和血缘宗亲关系,见到长辈一定要有称呼,以示尊敬,而不像西方为表示亲切,对父母或其他长辈都可以直呼其名,在汉民族看来,这样是少教无礼。对无亲属关系的人使用亲属称呼,就显得与说话人特别亲近,无形中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如平常称呼的“老伯、叔叔、大哥、大姐、大嫂、大婶”等,上街购物,个体老板为体现服务态度之热情诚恳,常“大妈、大姐、老哥、老弟、老妹”地叫,以体现有礼貌或亲近的人才能有这样称呼,符合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心理愉快,购物热情也会大增。表示礼貌的敬称和谦称还有许多,像“惠顾、借光、劳驾、拜托、指教、冒昧”等等。汉民族在言语交际中讲究礼节,注重礼节,力求谈吐文雅,彬彬有礼的心理,在口语交际中随处可见,还有在问候语、道谢语、恭维语等中都有充分体现。

汉民族在人际交往中的民族心理是“和睦相处”,“以和为贵”,把和谐作为人际交往的目的。汉民族在人际交往中极重人情,爱面子,表现在言语表达上受儒家“中庸之道”思想的影响,力求措辞有度,不偏不倚,适度得体,在言语表达上表现为含蓄、婉转、模糊,形成汉民族言语表达上独有的文化模式。汉民族在人际交往中提倡“以仁爱之心示人”,“以宽广之心对人”,就是对别人要有仁爱之心,要关心爱护别人,对别人的过失要原谅、理解,少计较或不计较。俗语道“树有皮,人有脸”,“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要“得饶人处且饶人”,要给人面子,留“台阶”,少得罪人,如我们常见的批评,汉民族的心理是既要达到目的,又要让对方接受,并给他留面子,在表达上就常用含蓄婉转的方式,先表扬或肯定成绩,然后再转折“但是……”或“……不妥,不足”,“然后……”,“希望……”。老师批评学生:你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同学们应该向你学习,但在学习方面下的功夫还不够,希望你今后上课注意听讲,不要说话,把学习搞上去就更好了。目的是批评学生,但在表达上讲究“艺术”,就更易使对方容易接受。在交往中,有些时候需要拒绝别人如果直接拒绝,会使人难堪,在汉民族看来容易产生“不和”,不够礼貌,违犯了汉民族待人处世的原则,为不得罪人,给人留面子,常用含蓄模糊的语言“间接”地拒绝对方,更多的是让对方自己体会话外之音,用得较多的就是“考虑考虑”,“研究研究”,“等等再说吧”,婉言谢绝,如“马主任,我的调动问题……”,“这件事我知道,我们再研究研究吧”。

汉民族较之于西方人性格内向、沉稳、含蓄,不像西方人性格外露、直率。在西方注重突出个人及个人价值,而汉民族传统观念是重社会,重集体,突出一个“和谐”,不突出个人,涉及到个人则习惯于含蓄或婉转表达。一篇文章明明是个人见解,但习惯上要谦称“我们认为”。个人取得的成绩,常要说领导的支持,集体的智慧。汉民族不突出自我的心理,含蓄婉转的表达模式,形成了交际中内容丰富的客套话、寒暄语。干某件事明明准备得很充分,但还要说“准备不足,献丑了,请大家多多指教。”宴请客人,饭菜准备得很丰盛,客人酒足饭饱,主人还要说“粗茶淡饭,不成敬意”或者“准备不好,没有什么可口的,管饱不管好”等,这些话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的汉族人听来,不足为怪,因为有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但让西方人听来,就莫名其妙,不可理解。汉民族言语交往中的重和、贵和、重人情、重名声、爱面子的思想根深蒂固,表达的含蓄、婉转、模糊体现在言语交往中的方方面面。人们常说的“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都体现了和睦相处、相安无事是汉民族人际交往的理想,在口语修辞中,这些汉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在言语行为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三、正确认识文化是语言传播的内在载体

对于“文化”,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世界上对文化的定义大概有200多种。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E.B.Taylor)认为“文化是一种复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与习惯”;我国的《辞海》将文化解释为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专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目前对文化并没有一个确切具体的定义,研究的人只是从各自的专业角度来解释文化,专业不一样,文化的内涵也会有区别。从某种程度上看,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个抽象的名词,不像老虎、大雁等这些具体的词语表示视而可见的事物,人们需要通过抽象思维才能理解文化的概念。同时,文化又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每一种文化都聚集着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在某个具体阶段的创作。

20世纪60年代开始,学术界才把文化引人语言现象的研究。美国语言学家萨巫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文化是隐藏在语言 的外壳之中的,需要通过语言学习才能真正了解语 言背后的文化。语言是显现的,文化是隐现的,需要学习某种语言的人不断地进行挖掘。有些语言还必须了解相关的文化才能真正懂得其中的意思。如汉语中的“龙腾虎跃”,这个成语出自唐〃严从《拟三 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 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乎天者也。”从字面上看好像是龙在天上飞,虎在地上跳跃,两个都很高兴的样子,其真正的意思是:象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文化通过语言得以凸现,其表现力得到充分展示。”口健就像坐在船上的人,船是语言,人是文化。船是人的载体,离开了船,人无法在水上长时间的停留,船是人停留在水上必不可少的工具;人通过移动船体现智慧和创新,具有更强的表现力。20世纪20年代后出现的功能学派和以萨巫尔为首的北美人类语言学派就开始关注这二者的关系。其中功能学派以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他在进行语言研究中比较注重语境这一点,这是探索语言和文化关系的开始;之后的北美人类语言学派对二者的联系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发现了文化在语言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对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文化的田野调查证实了语言和文化的相关性。语言和文化关系紧密,我们在学习或教授某一种语言的同时,不可以忽略对这种语言的文化的解读和研究,我们更可以通过了解某种文化来接受相应的语言。传播语言也是在传播一种文化,反过来,文化的深人传播也会促进语言的传播,二者是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

四、个性的心理差异是汉语教学中的必须高度重要的问题

中华民族与西方民族在文化发展上的时空差异较大,民族心理也有相当的差异。这必然造成对 汉语教学的影响。首先,从两者的认知心理看,汉民族偏好形象思维,多从整体上认识事物,表现在语 言上,就是汉语形象性强,注重相关性和整体性,具有非形态特点。西方民族偏好抽象思维,注重逻辑性,重个体轻整体,重理性轻感性,体现在语言上,如西方的典型语言—英语,是一种显性的形态语言,抽象词语较多。因此,以西方的思维方式理解具有整体性、意合性的汉语,往往会觉得缺乏逻辑,难以理解。

其次,从感情和意志心理看,汉民族表情达意比较含蓄,习惯于间接表达。西方民族感情外露,往往喜欢直率表达。由于信息交流的同时必然伴有感情交流,中西民族的感情表达差异常常是导致汉语学习者语用失误或产生语言交际障碍的主要原因。

再次,中国传统哲学塑造了汉民族重视和谐、注重二元统一的心理,因而遇事多考虑以协调的方式来处理矛盾,适可而止。西方传统哲学则强调二元的并存与对立,因而形成了不刻意回避矛盾的意志心理,于是往往表现出不易屈服、坚持到底的意志力。所以,西方的汉语学习者在接触到一些语篇时,常常觉得中国人模棱两可的态度难以理解,造成汉语学习上的问题。

最后,从性格上看,汉民族总体属于内向型,求稳求和,知足常乐,具有宽厚、圆融的特征;西方民族总体属于外向型,强调个人至上,具有开拓冒险精神与竞争意识,自信心强。这种个性可能使部分学生产生在学习中急于求成,盲目运用语言知识的现象。当然,积极主动、外向大胆的性格也有助于他们克服心理障碍,采取主动措施弥补自己语言能力的不足。

所以,在汉语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调整西方学习者的心理态度。由于民族心理的差异,会造成语言底层冲突,进而形成语言表层的诸多问题。因此教师首先要鼓励汉语学习者从自身的心理态度出发,在心理上接受汉族文化。语言学习者固然不能消除本民族文化习惯和心理模式的影响,但有必要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形成一套汉化的心理模式。其次是加大汉语言材料的输人量,尤其是那些关系到语言底层的文化内涵和心理差异的语言材料,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有意回避,反而应该尽量输人,并且尽量使输人的材料与自然习得语言的材料一致,以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汉语文化的理解。这样,由于有语境的参与,学习者可以发现与母语社会不同的语用规则,反过来又促进对汉语的正确理解。最后,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允许甚至鼓励西方汉语学习者在自身文化环境中理解汉语文化,在文化的冲突中深化对汉语言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汉民族的文化传到世界各地。

五、跨文化传播背景下的微观人际交流是汉语教学的重要方式

人际交流是指个人与个人的信息交流,它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和非面对面的信息交流。跨文化传播属于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始于美国的一个新的独立的学科,那个时候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是以不同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传播为主体。在我国,跨文化传播形成于20世纪的80年代后期,其中代表性的着作有胡仲文主编的《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当时中国经济落后于发达国家,全国掀起一股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的热潮,英语在当时备受欢迎,出国留学也被很多人视为一种理想和奋斗的目标。将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通过正确合理的方式传达给非本民族的其他人,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每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化,宏观跨文化传播背景下进行人际交流是汉语、汉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中国早在西汉的时候,汉武帝派遣使者张赛出使西域就是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一个很好的见证,到了强盛时期的唐朝,唐朝和其他民族互派大使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有的还互相通婚以示友好,唐朝将自己的文化、礼乐制度传播到异域民族,其他民族在吸收和接受了先进的唐文化的同时,也将本民族的文化传到了唐朝。

文化本身存在差异,在进行文化交流时,正确的人际交流方式将会促进文化传播。首先,无论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都应该承认不同文化群体的个体差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即使是双胞胎,在同一语境下,他们也会体现不同的个体特征,更别说是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的人,必然也会存在差异。其次,传播者在传播本民族文化之前,应熟悉和了解传播对象的文化特征,在美国,两个人互相见面打招呼是彼此拥抱或亲吻脸庞;而在中国,两个人打招呼是:“你好”或互相握手。承认这种文化差异,更要能尊重它们的不同。“和而不同”用在不同文化的群体身上是非常合适的。

文化传播以语言传播为基础,没有语言,文化传播便失去了传播的载体;文化传播又不是单一的传播,不可忽视传播者和接受者的文化差异和个体差异,必须了解他们不同的心理特征;文化传播展示着人与人的沟通和交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进行交流时,更需要了解本民族之外的文化。因此,文化传播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及群体之间进行友好交际的重要因素,任何一种语言传播都离不开本民族文化传播,二者紧密相连。作为一名汉语教师在教好汉语的同时,更要向外国学生传播中国文化。

下载墨西哥汉语教学课堂管理(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墨西哥汉语教学课堂管理(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础汉语课堂教学方法解析

    上海汉桥教育 http://www.xiexiebang.com/ 基础汉语课堂教学方法解析 一 怎样教生词(包括汉字) 教科书上每课生词是按其在例句、课文出现的先后排列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

    计算机教学课堂管理

    学员难管理、不听话、纪律不好。原因很简单,学员不重视计算机课,觉得这门课可以放松放松,学不好也无所谓。对于这样的情况,为了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总结了以......

    美国汉语教师志愿者亲自撰写课堂管理攻略

    美国德克萨斯州中学课堂管理小贴士 志愿者:北京语言大学魏然 1. 课堂第一节课就注重课堂纪律的控制,先列好规矩,并且放在教室的显眼处,用以提示。如果学生过于随便说话,或者在讨......

    汉语教学工作总结

    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 我担任6.3 6.5班 汉语教学,根据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安排及学生的实际,目前教学工作已结束,现就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生的基本状况: 这个班大部分学......

    汉语教学工作计划(汇编)

    汉语教学工作计划(精选3篇)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新的机遇和挑战向我们走来,是不是需要好好写一份教学计划呢?相信大家又在为写教学计划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汉......

    汉语教学工作总结

    汉语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汉语教学工作。七年级是初中阶段的起始年级, 如果起始年级没有带好,就会留下不少后遗症,贻害学校的就不只是一年,而是几年,给学校的教学工......

    汉语教学 教案

    首先,我介绍一下自己。我的英文名字叫做Tevind,这个英文名是我高中时期起的,可能有些奇怪,因为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好的,闲话少说,我们开始学习汉语。 学习汉语和学习英语一样......

    汉语教学总结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汉语教学总结 这个学期,我担任九年级汉语课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以学校及汉语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努力提高学生成绩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为中心,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