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2013第一学期品社总结
-三年级品社、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师:史志强
学校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思品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科学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现将本学期三年级的思品科学教学总结如下:
一、做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我作为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指导,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引导儿童投入活动,支持他们的各种活动,同时也在进行着与儿童的合作——与儿童一起共同建构课程。例如教学《天天在活动》这一主题活动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场所让他们办一个“天天在进步”的展览,请学生挑选一份自己满意、能够说明自己在进步的作业,制作一期壁报,展示大家的进步。(内容可以是:语文、数学或者其他学科的作业,手工作业,图画作品等)活动中学生充分地认识和感受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增进对于学习的自信。
二、互动的动态式讨论。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学生们主体积极参与,萌发了高度的热情。他们有的提议要成立“小小发明家”协会,有的提出“让我们每天都有一个“新发现”的要求……虽然这些想法很稚嫩,但正是孩子们的“异想天开”,使整个课堂成为学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场所,使课堂成了信息交流所。
开放的动态式讨论、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设计开放式实践活动
《课标》中提出“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优化思品课堂教学,就是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社会因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依托教材,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将校园、家庭、社会等一切有利于学生明理、导行的场景都当作课堂,“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切实提高思品教育的实效。
1、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2、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
学生的天性是乐于自己探索,好游戏、活动,课堂上的说教再生动也缺乏形象性、参与性,而少先队活动可融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参与性于一炉。因此,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把思品教学与班队活动结合起来,从班队活动中深化思品教育。
四、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学生能从“为什么会这样”的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对周围常见的现象产生好奇,开始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从周围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能借助工具完成观察任务,用勾画、填充轮廓图的形式记录观察的结果。能意识到观察时要认真仔细,抓住事物的显著特征,发现小组同学相互合作的好处。能意识到长期保存资料的重要性。
五、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能分别对自己感兴趣的一种动物和植物进行详细的描述,并进行记录,把自己看到的动植物给别人看,还能关注别人看到了什么。在观察动物和植物时能爱护它们,不伤害它们。能辨认出两种以上周围常见的动植物,并能说出它们的学名,分别举例说明动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2013-1-30
第二篇:六年级第一学期品社试卷分析
六年级品社试卷质量分析(2017—2018第一学期)
教 师:崔晚珍
一、试题分析
1、试题难易程度分析: 本次试题内容丰富,题目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检测,符合教材要求,难易适中,题量适当,充分考查了学生课本知识指导生活的能力,题目所占比例搭配比较合理,层次性较好,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合小学六年级学生的特点,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充分体现自我。
2、知识点的涵盖与新课程标准分析: 本份试题的知识点能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出题,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考查,既全面又有侧重,试题既重视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查,也注重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考查,而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的考查则渗透在整个试题中。
二、试卷分析
(一)成绩分析
总体来看,六年级学生的成绩不太理想。参考人数26,及格率100,均分不高,主要是有几个学生判断题不审题,只打了对错,没进行错题纠正,导致失分严重。
(二)各题得分率分析
本试卷共有四个大题,题型不多,分布合理,具体得分情况如下:
一走进品社课堂得分率89% 二走进品社生活得分率86% 三走进精彩生活得分率96% 四走进社会实践得分率93%
(三)学生答案中反映的问题分析
(1)首先,从客观上讲,本册教材内容多,知识点多,平时教学过多注重了教学进度,对于学生对知识掌握得如何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检测与反馈;其次,复习时间不够充裕,第一遍复习时较细,书本、各单元知识点认真地过了一遍,而第二遍复习时只对学生进行了各单元重点知识的复习与检查,以至于考题中有1分的政治性较强的填空题学生填写不上来,致使学生出现了知识的盲区。如:一大题一小题失分严重,四大题2小题,错误率偏高,丢分严重。
(2)对于二、三两个大题,应该说复习时没有知识的遗漏,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一部分学生审题意识还比较差,反映出他们做题的不认真与毛糙。
(四)今后的教学建议
1、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认真分析本门课程的特点,抓住其生活性特点,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结合现实生活教学,使学生既学知识,又指导或联系生活,真正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3、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认真审题、认真做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使其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4.、教师在以后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多收集资料,积累学生的知识量,拓宽学生知识面。
5、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使其会学。
6、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增加一些学生对生活事例的理解与考查, 综合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
第三篇:二年级第一学期品社教案1
奔月的理想
教学目标:
1、能收集、讲述嫦娥奔月等与中秋节有关的一些民间传说。
2、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为祖国发展感到自豪。
3、学会资料查找,培养探究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1、激发奔月的兴趣和理想。
2、人类对了解月亮所做的努。
3、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及探究精神的培养。教学准备:
1、在父母的帮助下能查找收集一些关于嫦娥奔月等与中秋节有关的民间传说,并能向他人
进行讲述。
2、上网浏览收集人类登月过程及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信息。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目标1,即教学过程设计中活动一到活动三,选择教材的聪明豆进行教学。教学过程:
活动一:游戏宫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谜面:有时像眉毛,有时像小船,有时挂树梢,有时玉盘照。
2、揭示谜底:月亮【教师将制作的圆月亮挂在黑板上】
3、师:同学们,你们平时看到的月亮是不是这样的?
介绍:月亮很调皮,不断在变化,一会儿像眉毛,这时的月亮我们叫它上弦月;有时又像玉盘,又圆又亮,这时的月亮我们叫它满月;有时它又变成了小船,这时的月亮叫下弦月,这样一个变化周期为一个月。黑板上的月亮是十五的月亮,即满月时的月亮,所以是圆的。
活动二:聪明豆想象,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揭示课题。
1、(在《月亮船》的歌声中让学生闭上眼睛进行想象):同学们,看着月亮你们想到了什 么?
2、师述:看到月亮,我想到了一个传说。
听录音《嫦娥奔月》并思考:嫦娥是怎样飞上月亮的?(吃了一包不死药)这个传说表达了人们什么心愿?(人们向往了解月亮的心愿)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奔月的理想》【板书《奔月的理想》】 解释“理想”
活动三:故事园交流,了解与月亮、中秋有关的传说。
1、过渡:同学们,月亮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想象,从很久以前开始人们就希望能登上月亮,但由于科技不发达的原因不能实现这个愿望,因此人们编了很多跟月亮有关的传说故事,接下来让我们走入故事园,一起来说说关于月亮的故事。
2、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教师插播《吴刚折桂》的故事。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完成教学目2,即教学过程设计中活动
四、活动五,选择教材的七色光和我能行进行教学。教学过程:
活动一:七色光探究,了解人类登月过程及我国航天事业展的信息。
1、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是不是也特别想知道月球上到底有什么呀?就让我们一起来问月亮吧:
出示儿歌:月亮月亮我问你:如今嫦娥在哪里?还有没有桂花树?白兔在不在游戏?地下埋着啥宝贝?天上下雨不下雨?
2、自编儿歌:小朋友,你们还有什么要问月亮的?(以“月亮月亮我问你”为开头。)
3、过渡:这么多的问题怎么解决呢?像嫦娥一样吃药行吗?(不行,这是神话)那就让我们一起乘坐时光隧道车一起去寻找答案吧(每一站都让学生先介绍然后教师做补充,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交待清楚资料是如何收集来的)
第一站:1865年——介绍《环球月球》,表达了人们对探索月球奥秘的兴趣。第二站:1969年——美国阿波罗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登月。
第三站: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第四站:2002年——我国发射了“神州”四号飞船。
第五站:2003年——我国启动了名为“嫦娥计划”的探月工程。第六站:2004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播放录像片断)
4、交流:除此之外你们还收集了哪些资料?
5、谈感受:同学们,通过这次旅行我们了解了人类登月的过程及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你们有什么感受?(为人类登月成功感到骄傲,更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感到自豪。)
6、齐唱歌曲:《五星红旗》
活动二:我能行展示,画一画自己登月、开发月球的理想。
1、提问:同学们,你们说我们为什么要登上月球呀?(认识月球,开发月球)
2、小组活动:今天我要告诉小朋友一个好消息,我国航天局知道我们在学习这课文,所以他们邀请我们去登月,开不开心?那么请大家来想一想,假如你到月球上了,会做些什么?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交流。
4、总结:老师希望小朋友能从小好好学习,将来实现你的愿望!
2、中秋话团圆
教学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时间,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及象征意义;
2、知道一些中秋节的民俗,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源远流长;
3、在中秋节活动中,感受人们对家庭团圆、社会祥和和对祖国统一的向往。教学重点、难点: 体验中秋节团圆的幸福。教学准备: 教师:教具、资料; 学生:课前收集资料。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看看说说,引入中秋
1、老师先给学生看看各种月饼的包装盒,让学生说说:这类食品我们一般在什么时候会去品尝?
2、引入中秋并板书。
3、师介绍中秋。
活动二:聊聊学学,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传说
1、提问:我们来聊聊中秋节,它是每年的什么时候?
2、介绍:阴历就是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来制订的历法。每年的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3、学生交流: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关于它的由来 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呢。
4、思考:为什么人们这么重视这个节日呢?
(因为中秋节和农历新年一样,是个团圆的节日,是家人团聚的 日子。中秋之 夜,月亮最圆最亮,月色最皎洁,真是“人间万姓仰头望,月到中秋分外 圆”,这是多么美好的图景。)
5、小组交流:自己家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6、板书:赏月、吃月饼
活动三:问问演演,体验中秋节中团圆的含义
1、思考:为什么要在中秋节吃月饼?
2、学生进行现场采访。
3、补充课题:话团圆
4、过渡:通过刚才的采访。我们知道了中秋是个美好团圆的日子。如果今天是中秋节,你们全家围坐在一起,会干些什么?聊些什么?
5、小组演演(自由选择)
1)赛诗 2)读台湾来信 3)讲中秋由来故事 4)讲习俗 5)月饼的由来和发展 6)其他 活动四:台湾与大陆的两岸交流
1.过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年年中秋夜,最是相思时。刚才的小组讨论中,老师注意到了一组小朋友的表演,他们是全家在读一封来自海峡对岸——台湾的来信。是啊,每逢佳节倍思亲,许多分隔两地的亲人正互相思念着对方。2.学生讲述《半屏山的传说》
3、欣赏:许多诗人为这个凄美的故事写了许多诗,老师找了一首与大家一同欣赏。
出示诗歌
4、师述:虽然,大陆与台湾的人民在中秋之夜无法团聚,但是大家都怀着同一颗中国心,因为我们血脉相连,心手相牵。
5、生说说找到的台湾与大陆实行“三通”的资料等等。
6、过渡:如果现在正值中秋,你能否给台湾的小朋友做一张中秋贺卡,并写上几句思念祝福的话呢?
7、生做贺卡(背景音乐:水调歌头)
8、总结。
3、又是九月九
教学目标:
1、能说出重阳节的日期,初步了解重阳节的由来及象征意义。
2、知道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体验中华民族不断攀登的精神,激发不断向上的志向。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体验中华民族不断攀登的精神,激发不断向上的志向。教学准备:
教师:古诗的板书,其他地方及民族过重阳节的习俗。学生:收集有关重阳节的习俗。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品重阳糕,知晓重阳节的日期。
1、出示重阳糕:今天我请你们吃一样东西,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2、师提问:重阳糕好吃吗?知道我为什么要请你们吃重阳糕吗?边吃边想,可以和身边的伙伴说说。
3、指名交流,并出示日历随机介绍:今天是重阳节,每年农历九月九日被称为重阳节„„
4、小结:今天又到了九月九日重阳节,让我们边吃高边去感受重阳节的习俗文化。板书课题:又是九月九
活动二:再看重阳糕,了解重阳登高习俗
1、过渡:我们品尝完了糕,还剩下了什么?板书:糕、彩旗
2、提问:重阳糕上面为什么要插彩旗呢?老师这里有首古诗,读完诗你们就知道了。板书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小结:“糕”与“高”同音,糕上的彩色纸旗就是从茱萸演变而来。所以,人们除了吃糕以外,还喜欢去登高。登高成了重阳节不可或缺的习俗。
4、思考: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去登高吗?(放事先采访说明登高意义的录像)
提问:生活中还有什么好像高山、大楼一样需要我们去攀登的?
5、学生交流
小结:重阳节登高的习俗就是培养我们不断攀登的精神,其实除了登高吃糕以外,重阳节还 有一些有趣的习俗。
活动三:谈谈说说,了解其他重阳节的习俗
1、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教师补充其他地方的重阳节习俗 活动四:教师总结,课外延伸
总结:老师有个建议,请你们回去后,和家人一起品品糕,登登高,比一比谁知道的重阳习俗更多。
4.听爷爷讲故事
教学目标:
1、知道敬老日的由来,感受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2、了解老人曾为家庭和社会作出的贡献,激发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3、积极参加敬老活动,为老人增添欢乐。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老年人的贡献,尊敬和关爱老人。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年轻时的故事,做过什么工作,有哪些贡献,获得过哪些荣誉;
教师:相关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敬老日的由来,感受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2、了解老人曾为家庭和社会作出的贡献,激发对他们的崇敬之情。教学过程:
活动一:故事导入,激发感情
1、导入: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就为大家讲讲我爷爷的故事。板书:爷爷
2、讲述故事园中《爷爷的故事》
3、学生交流感受:听了故事后,你想对我爷爷说些什么吗? 活动二:夸夸老人,再次激情
1、师述:几十年来,爷爷养育了两代人,为家里树立了文明的家风,创建了温馨和睦的家庭,贡献可真大。
2、过渡:我知道,你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和我爷爷一样对社会、对家庭有很大的贡献,课前你们都听他们讲了他们的故事(补全课题),你愿意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吗?
3、找2、3个小伙伴交流爷爷奶奶的故事。
4、大组交流。
5、小结:是啊,别嫌老人老,老人是个宝,对社会、对家庭,贡献真不少!(板书《敬老歌》前两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关爱老人、尊敬老人、照顾老人。活动三:结合生活,补充信息
1、社会上有许多敬老的措施,你有没有留意到呢?
2、学生交流,随机提问
(1)为什么要定九月初九为敬老节?
(2)为什么在许多服务部门要设立优待老人的窗口?(3)„„
3、思考:你们刚才说了不少,看来平时你们都很细心,让我们打开书本看看七色光中还为我们介绍了哪些?(重点了解《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4、小结:老人有贡献应受尊重,老人生活上有不便应受照顾,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应该发扬,敬老也是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人人都要履行。活动四:关注生活,课后拓展
1、思考:社会各界对老人无比关爱,希望老人愉快生活,安度晚年,作为子孙的我们平时生活中,你又是怎么做的呢?你知道爷爷奶奶的生日吗?你知道他们最喜欢吃的东西吗?知道到他们的困难和烦恼吗?
2、提出要求:今天回家后让我们来做一次小调查,把调查结果记录在表格里。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积极参加敬老活动,为老人增添欢乐。教学过程:
活动一:交流调查,落实行动
1、引入:回家后我们都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小调查,你调查了谁?了解了些什么呢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2、小组交流。
3、大组交流。
4、思考:通过小调查,我们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了更多的了解,作为晚辈的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关爱他们呢?活动二:看看演演,指导行为
1、观看录像:外婆让丁丁多加一件衣服,丁丁嫌外婆唠叨;丁丁自己东西找不到就发脾气,让爷爷帮他满屋子寻找。
2、交流:丁丁的爷爷奶奶看着丁丁直摇头,你们有什么想对丁丁说的吗?
3、角色扮演:如果你是丁丁,你会怎么做呢?找一个小伙伴,选择一个片段,演一演。
4、小结:我想丁丁听了你们的话,看了你们的表演,一定会觉得很难为情,今后再也不会这样对待老人了。
板书《敬老歌》最后几句:别嫌老人唠叨,老人是为我好,敬老人,爱老人,家庭添欢笑 活动三:制作卡片,传递心愿
1、师述:尊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人们为我们的社会、家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作为晚辈的我们也要尽力报答老人,尊敬老人。
2、齐读:《敬老歌》
3、过渡:让我们把对老人的祝愿凝聚在这小小的卡片上,让它传递我们的爱。敬礼!五星红旗
教学目标:
1、知道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的象征,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热爱和尊重。
2、升国旗时,肃立、敬礼,会唱国歌。
3、爱护国旗、国徽。教学重点、难点:
1、尊敬国旗、国徽、国歌,具有初步的爱国情感。
2、升国旗时,肃立、敬礼,会唱国歌。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国旗、国徽、国歌的多媒体。学生:铅画纸、水彩笔。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道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的象征,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热爱和尊重。教学过程:
活动一:观看录象,增强感知
1、老师让大家看一段录像(播放奥运赛场的录象),想想当时为什么要升起五星红旗?
2、小组讨论交流。
3、总结:国旗代表国家的尊严,象征着国家的主权,是国家的主要标志之一。(板书:国旗代表国家的尊严,象征着国家的主权,是国家的主要标志之一。)
4、齐读板书。
活动二:了解含义,加深认识
1、(出示媒体)五星红旗和国徽上都有些什么图案和颜色?它们的含义你知道吗?
2、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小结:
五星红旗的旗面用红色象征革命,星用黄色象征光明。一颗大的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的五角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地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
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1、板书: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它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大团结。(学生齐读)
2、学生动手画国旗、国徽。
3、将作品贴在黑板上,大家讨论交流,加深认识。
4、小结:国旗、国徽是国家的象征,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热爱和尊重。活动三:交流体会,培养情感
1、请大家打开书本,看一看,想一想,在哪些场合会出现国旗?为什么会出现呢?
2、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回答后,师出示投影片)
3、我们平时还会在哪些地方看到国旗与国徽?为什么会出现国旗与国徽?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将网上下载的图片与学生作交流)
5、总结:国旗、国徽都是国家的标志和象征,它代表着我们伟大祖国的尊严,每一个公民都要尊重和爱护。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升国旗时,肃立、敬礼,会唱国歌。
2、爱护国旗、国徽。教学过程:
活动一:学唱国歌,练升国旗
1、上节课,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和国徽,知道国旗、国徽都是国家的标志和象征,它代表着我们伟大祖国的尊严,每一个公民都要尊重和爱护。
2、那么,我们作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小公民,该如何尊重和爱护?
3、(出示我校升旗仪式的图片)说一说,升旗仪式上应该怎样做?
4、学生上台演示、交流。
5、板书:升国旗,要敬礼。唱国歌,要肃立。(齐读板书)
6、跟录音,唱国歌。
5、说一说,在什么场合下要唱国歌? 活动二:学诵儿歌,提升情感
1、出示儿歌:
五星红旗是国旗,鲜红旗面真美丽。„„
2、教诵儿歌。
3、学生自由学习,个别读,齐读。
4、总结全文:
国旗、国徽和国歌是国家的象征,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热爱和尊重。
6、让校园更美
教学目标:
1、“看校园”、“话校园”,了解校园新貌,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感受校园的美。
2、“辨行为”,“出主意”,“展现美”,人人为美化校园出力。教学重点、难点:
喜欢学校的设施和校园生活,并愿意为美化校园出力。教学准备: 照片、绘画材料等。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看校园”、“话校园”,了解校园新貌,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感受校园的美。教学过程: 活动一:看校园
1、同学们,开学了,你们发现我们的校园怎么样?又没有什么变化?
(让学生们说说,学校里多了一些什么新的教学设施,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里还有什么变化:如新生一年级的小朋友来上课了,也可以说说我们的班级里来了几位新的老师)
2、新的学期里,丁丁发现学校里的变化真不小,你知道怎么会有这些变化的?
3、学生看书上的照片,(一日规范从升旗仪式开始;墙壁刷得白,人人都喜欢;阅览室面貌新,我们看书要安静;有了塑胶跑道,锻炼劲头更高;“校园风景线”,天天来见面;新添环保废物箱,我们分类扔垃圾;谈心屋里来坐坐,师生成为好朋友;守规则,讲秩序,儿童天地乐一乐。)启发引导学生来寻找和交流本校的变化。也可以用本校的照片,来说明学校的变化。
4、“升旗仪式”上除了我们的升旗台是崭新的,小朋友看看照片上的小朋友在升旗仪式上的精神怎么样?(老师指出升旗仪式上的饱满精神也是一种美)“谈心屋”里的小朋友有了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情可以和老师同学交流。“新添的环保废物箱”这张照片可以让学生有环保意识。活动二:话校园
1、想不想到校园中走一走呢?
学生到校园中找校园的变化。
(①我们现在的校舍比过去宽敞明亮了。②现在学校的走廊里都有小凳子,给小朋友下课时候休息用的,过去的学校没有。③学校的食堂很宽敞整洁)
2、你们都找到了哪些变化呢?
生交流。
(①现在的教室地板是木头的比过去的水泥地板舒服②我们现在教室里面都有小朋友自己的书包架。③现在我们教室里的黑板可棒啦,可以左右移动„„)
3、除了环境优美,学校还有哪些方面让你感到自豪和骄傲?
生交流,并说说理由。
(虽然校舍比过去的大,可是还是那么整洁漂亮,都是我们学校负责卫生的老师的功劳。我们学校有一个很大很漂亮的科技楼,这是其他学校没有的)
4、那校园的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很美?美在哪?
生各抒己见。(塑胶的操场比过去的操场更漂亮了。走进学校的大厅,宽敞明亮舒服极了。学校的花坛里还有一排排的鹅卵石小道,走在上面就好像走在山野小道上。)
5、在学校生活了一年,你了解或知道校园的哪些情况?
生向大家介绍。
(知道学校的大队部是负责组织我们小朋友各种各样的活动的部门。知道有什么心里话无法和爸爸妈妈沟通,和老师同学沟通,可以找知心姐姐去聊天和解决。)
6、在这么美的校园中,你有什么感觉呢?愿不愿意让它更美? 出示课题:
6、让校园更美
学生齐读课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辨行为”,“出主意”,“展现美”,人人为美化校园出力。教学过程: 活动一:爱校园
1、我们平时该怎样保护校园的美丽呢?
小组讨论:(不要破坏学校的绿化。校园里漂亮的雕塑,不要去损坏。)
2、大扫除时我们在个人的劳动岗位上怎样为校园增添光彩呢?(教室的地面上保持清洁卫 生,教室的窗台要干净,小朋友自己的学具箱要整齐干净。)活动二:辨行为
1、我们的校园真美,在这样的校园中学习生活,我们感到非常自豪,可是如果看到这样的行为,你又会怎么做呢?
2、今天“聪明豆”碰到了一个难题,我们来看看是一件什么事情。书上的大风车怎么不转了?请纠正图中不正确的做法,让大风车快了的旋转起来。学生辨析(主要是让学生落实在行动上,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做)
图一:踢球在墙上留下了球印。(老师应该指导学生:踢球应该到操场上踢,不应该在走廊里运动,可能会把墙壁踢脏,更可能一不小心把玻璃踢碎,伤害到小朋友的身体,所以运动一定要分场地。)图二:在阅览室里大声喧哗。(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演一演:在公共场合注意不能大声喧闹,不要去影响别人看书和阅读。)图三:在乒乓赛时无理取闹,躺在乒乓台上不让别人活动,恶作剧。(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每一种活动都是有规则的,如果没有规则那么谁都不能玩得开心和安全。)图四:没有将垃圾倒进垃圾桶内。(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这是一种不文明和不卫生的行为,垃圾倒在垃圾桶外面,会滋养蚊蝇。)活动三:画校园
1、我们怎么把校园的美丽展现出来呢?
用小品、游戏、儿歌等形式表现。(形式不限:可以把校园画出来;可以把在校园里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的故事,编排一个小品。还可以搞一个小型的摄影展,让学生们把认为校园里最美丽的风景拍出来,展示给小朋友看)
2、画出校园情景并可以在班级办展览会“校园风景线”
3、老师总结
7、一起订公约
教学目标:
1、学习制定爱护学校环境的公约。
2、能依照公约,爱护学校环境,遵守集体生活的秩序。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针对存在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制定公约。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设计、一个公约;观察班级中存在的一些倾向性问题。学生:观察班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公约”。
2、学习制定公约的步骤。教学过程:
活动一:看看故事,想想办法 1.师述:丁丁真是一个爱观察又爱思考的孩子。一开学,他不仅发现校园变得更美了,还看到了同学们在集体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可是,丁丁和同学们都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好吗?
2.出示媒体:“聪明豆”中的四个小故事。(1)学生们要上下楼梯,该怎么走?(2)下雨天,同学们手里的雨具放在哪里?(3)每天的值日生怎么做?
(4)下课了,饮水桶前喝水的同学很多,怎么办? 3.小组合作,选择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讨论。4.集体交流解决办法。
5.小结: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班级集体都需要大家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遵守集体生活的秩序,我们才能学习、生活得更快乐。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通过生动鲜明的媒体,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通过问题 的讨论,使学生知道:一个文明向上的集体要靠大家的努力,只有共同遵守集体生活的秩序,才能学习、生活得更快乐。)活动二:认识“公约”,读读儿歌
1.师述:因此,在我们的集体生活中,当遇到一些问题,不知道该怎么解决的时候,我们可以制定一个大家共同遵守的规范,这就是“公约”。2.出示课题:7 一起订公约(齐读课题)
3.师述:丁丁和同学们为了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制定了一个公约。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公约。4.出示“公约”
我们的公约
1. 上下楼梯靠右走。2. 雨具放在门外的水桶里。
3. 值日生做好扫地,排桌椅,关灯和关门的工作。4. 下课,排队依次喝水。
5.指名读“公约”,观察并思考:“公约”有几部分组成的? 6.学生交流,随即板书:
7.读读儿歌,记忆“公约”的写法。
出示: 公约一共分三步:
先把标题写中间,公约内容分几条,最后大家签上名。
(本环节通过让学生仔细观察“公约”,说说“公约”的组成部分,读读儿歌,从而明确公约的基本结构和形式,为第二课时中班级和小组制定公约做好准备。)活动三:再看故事,学习方法
1. 师述:我们学会了“公约”的写法,可是,公约是怎么制定出来的呢?让我们再来看看丁丁班级的同学们是如何一起订公约的? 2. 出示媒体,学生思考:同学们是怎样制定公约的? 3.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概括归纳。
(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不同的,有的大方,有的胆小,有的活跃,有的沉闷,为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多次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4. 出示板书:
(1)你提一条,我说一句。(2)把大家的意见整理成文。(3)同意不同意,举手来表决。(4)大家照着做。
5. 自由读、齐读制定公约的步骤。
6、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制定公约的方法。下节课,我们运用这种方法一起来制定属于我们的公约,好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学会针对存在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制定公约。教学过程:
活动一:联系生活,找找问题
1.思考:你觉得在我们的集体生活中,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的?
(课前一周布置学生观察班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也观察),这样使课堂上的教学更得心应手,学生交流的面会更广,更具有针对性,客观性,同时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分辨能力有所提高。)
2.学生交流,教师把存在的问题出示在黑板上。活动二:针对问题,指导制定
1、选择一个在班级中具有倾向性的问题,班级合作,制定一个公约。(1)出示制定公约的四个步骤。(2)讨论交流,逐条进行。
(3)完成一份规范的“我们的公约”。活动三:小组合作,独立制定 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完成公约。
(在老师指导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黑板上某一个问题,独立地制定公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在巡视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制定的公约既可以是综合性的,如:班级公约,学校公约等,也可以是专题性的,如卫生公约,环保公约,图书管理公约等。)2.展示各小组制定的公约。(1)贴在黑板上。(2)小组成员指名读。(3)点评“公约”
活动四:读读儿歌,督促遵守
1、出示儿歌:
公约,公约,一起制定,大家照着公约去做,爱护环境,遵守秩序,学习、生活更加快乐。
(学生在掌握了本课学习的重点后,通过朗读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不仅能调节一下自己,更是加深印象,并督促学生要依照公约,爱护学校环境,遵守集体生活的秩序。)2.齐读儿歌。
8、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知道在学习中应养成的好习惯,感受好习惯带来的好处。
2、努力养成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认真作业等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学习的好习惯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教学准备: 媒体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道在学习中应养成的好习惯,感受好习惯带来的好处。教学过程:
活动一:听听故事,总结好习惯
1、小朋友,开学至今,你们是怎么安排一天的生活的?这样安排你有哪些收获?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有的小朋友的习惯很好,有的小朋友却不好,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第八课 学习的好习惯(齐读课题)
3、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丁丁的一天
小朋友边看媒体边听故事,思考:丁丁的一天生活包含那些学习的好习惯?
4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板书:(板书以儿歌的形式出现有利于学生朗读,便以记忆)
丁丁是个好孩子 按时到校不迟到 专心听讲勤动脑 课间游戏讲文明 作业认真完成好 主动获取新信息 探究学习兴趣高
大家夸他习惯好
齐读儿歌,增加记忆
活动二:小组讨论,体会好处
1、刚才我们看了媒体,听了故事,并总结出丁丁有这些学习的好习惯,你能说说这些好习惯能给丁丁带来哪些好处呢?
2、小组讨论(这种形式能使班级中一些不善言辞的学生也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尽量做到品社课上人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
3、总结学生发言
上学不迟到能使自己早晨到校别急匆匆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上课专心听讲能使自己记住老师讲的知识,勤动脑可以使自己的思路跟着老师走,不开小差„„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努力养成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认真作业等好习惯。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巩固,加深印象1、2、出示儿歌
一起朗读儿歌,说说丁丁有哪些学习的好习惯?
(通过朗读儿歌,加深学生对学习好习惯的印象)活动二:交流会上说说自己的好习惯
1、丁丁的学习习惯真不错,你们现在已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每天也要学习许多本领,你们在学习中又有哪些好习惯呢?下面我们小组讨论一下,小组成员每人都要说出自己在学习中的好习惯,并说说这些好习惯给你带来哪些好处?
2、小组讨论(这种小组讨论要由组长负责,组长要使小组成员每人说出自己的好习惯,是班级中的每位成员都学会赞美自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小组交流(交流中要对所谓的“差生”提出的好习惯大加表扬,让这些学生也感到自己也有好习惯,激励自己要培养更多的好习惯)活动三:我是聪明豆,我会来纠错1、2、情景表演:(聪明豆中的第三幅图)请小朋友来帮他解决。出示媒体:(聪明豆中的一、二幅图)这些图中的小朋友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你有什么好办凡来解决吗?你们可以请自己的好朋友一起想办法解决。
(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用多种形式解决:如:表演法、规劝法、提示法„„)3、4、5、交流解决方法。
我们在学习中应该怎样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呢? 小结 拓展与合作
(二)好习惯伴我成长
教学目标:
1、通过确立好习惯的评价内容,知道应该养成哪些好习惯。
2、能用评价要求对照自己,明确努力方向。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将良好的规范与习惯的要求与自己进行对照,促使自己进步。教学准备:
教师:评价表及媒体。
学生:两张剪成所喜爱的形状的彩色手工纸。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说说议议,确定内容
1、学习了第二单元的4篇课文后,你知道在学校中应养成哪些良好的规范与习惯吗?(根据回答媒体出示相应评价内容)。
2、除此以外,你认为还有哪些规范与习惯也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呢?(媒体根据回答调整与补充评价内容。)
3、这些好习惯是我们必须养成的,也是在我们的成长中所不可缺少的。(揭示课题,读题。)
活动二:各抒己见,参与交流
1、在这些习惯及规范中哪些你已做到,哪些做得还不够的呢?对你身边的小伙伴,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分组,开“小小交流会”。
(五分钟时限。此环节由学生对照评价内容,学着评价自己及伙伴。)
2、通过刚才的交流会,同学们一定既发现了自己身上的优点,也找到了不足。那就请你们实事求是地在你们的评价表上画上脸谱吧!活动三:听听说说,明确目标
1、对小伙伴给你的评价与建议,你有什么悄悄话想对他说吗?
(在彩色手工纸上写下你想说的话,并亲手交给他。)2、3、4、有同学愿意交流一下你好朋友写给你的话吗? 指名个别学生交流。
在你们的评价表上,你们还有好多规范与习惯还没有养成。没关系,找到三个或四个内容作为自己今后努力的目标,并把它写在手工纸上。
5、打开铅笔盒,把写有目标的手工纸贴在盒盖上。从现在起,一起加油,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五个星期后,我们再来评一评,比一比,看谁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活动四:学习儿歌,再次明理。
出示儿歌:(边读儿歌,边做拍手游戏。)你拍一,我拍一,课间游戏讲文明。你拍二,我拍二,按时上学不迟到。你拍三,我拍三,专心听讲勤发言。你拍四,我拍四,看到纸屑就捡起。你拍五,我拍五,人人都须爱公物。好习惯要养成,努力争做好儿童。好儿童!
第四篇:2016年第一学期品社备课组小结
2016年第一学期《品德与社会》学科备课组小结
赵晓燕
美国学者谢尔登·谢弗指出:一群教育研究者,无论水平多高,倘若没有某种关键的“纽带”把他们联结起来,也许他们仍是孤立、低效的个体。我们一年级《品德与社会》备课组就是这样一条“纽带”。在备课组中,我们充分享受民主、团结、交流、共进的和谐。本学期,我们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切实提高备课组活动质量,增强了品社教学的实效。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学期一开始,全组老师认真学习本学期《品德与社会》学科大组计划。根据大组计划中的精神,备课组及时制定了本年级的授课计划、教学进度,并在实际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贯彻和落实。老师们经常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积极展开讨论,提高认识水平,并用以指导教学实践。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在课程价值上具有多元性,注重道德行为和意志品质的构建,侧重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体验。然而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教材中却只选取了儿童生活中有代表性的材料,以图片和文字说明等“范例”简单呈现,因此拓展资料的整合运用在品社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课堂上老师们能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大胆开发、利用新的课程资源。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不仅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光盘进行授课,还下载了很多有关的资料、游戏等,让学生在玩中学。教学时,教师们更通过创设情境、图片展示、谈议结合、小品表演等孩子喜闻乐见的教学环节,再现生活情景,塑造典范,让学生达到明理导行的目的。
二、加强备课组凝聚力,发挥教师引领作用
品社备课组都是由班主任组成的。班主任工作有时也会成为我们活动时的热点话题。在每次的备课组活动中,大家畅所欲言,不断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密切联系。在工作上遇到问题大家都能够互相探讨、互相帮助,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困惑,全组老师都能一起积极探讨,通过彼此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以集体的力量来完成好各项工作。
三、认真听课,汲取他人之长
本学期我们聆听了1节学校的品社公开课,2节区品社公开课。课后,分别进行了说课、评课活动,备课组老师与执教老师、教研员等在平和、宽松的氛围中交流、研讨,让老师明白要活化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形式中身临其境,感知、实践,并享受成功的喜悦。
学校的一节公开课也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并得到启发,为备课组老师们今后上好《品德与社会》课起到示范作用。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将终生受益。作为教育者,我们将继续努力,充分利用《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指导作用,让学生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2017、1
第五篇:品社总结
四年级品社教学总结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共有学生28人。学生能在以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大部分学生是非常喜欢《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要努力提高活动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哺育我成长的家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发展中的家乡”三个单元构成。单元主题下设节次主题,每个节次主题都产生一个引导学生学习、探究的话题,节次主题又生成多个小话题,也就是课时活动的主题。
(二)教材特点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有机结合,突出了生活中的规则、健康与生活、交通与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本册教材向学生展示了规则、健康、交通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
本册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通过探究交通与生活的关系知道交通方式的多种多样,交通的变迁、交通与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密切联系,交通发展引发出的新问题。
三、教学目标
总目标:本册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分目标: 1.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健康地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知识,理解人与生活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2.能力
(1).初步了解健康地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2).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知识,理解人与生活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五、教学措施
在教学中,我将会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感觉去进行体验。
1.改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
(1)转变教材观。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运用好教材,要做到删减、替换、补充。
(2)转变教学观。
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的形成。
2.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理念。
(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2)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取、引用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经过半学期的努力,教学目标完成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