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教学反思.
《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成果参评 历史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 教学反思 历史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反思 关 键 词
历史教学 新课程改革 教学反思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建立新的以学 生为本的新模式,要求教学要加强教学反思工作。首先,要加强教学目标的反思;其次,加 强对教学形式的反思;再次,加强对教学原则的反思;最后,加强对教学理论的反思。以上 是发展成为研究型、复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正 文
新课程改革进行地如火如荼, 教学模式也随之一改再改, 日见丰富。新课程、新标准、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 这就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建立起一种 学生本位的新模式。历史教学也不例外。
新一轮课程改革亟待教师转变观念,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落实新课程理念, 寻找适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形成自己的 教学风格、教学特点。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别人的经验也不行。教学反思“是教 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 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 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它一方面是对自己在教学 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 不断地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 挑自己的刺, 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学新理念相违 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并且予以改正,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 以后的教学行为更加完美。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 因素”。笔者认为 , 要想成为一
名优秀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外,还必 须具备不断反思的意识, 唯有如此, 才能使自己向教学艺术的殿堂迈进。教师可 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教学反思。
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在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知识”目标 新课程改革抛弃了知识本位观, 反对那种不顾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以及把 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观念。但是,它并不排斥知识本身。相反,改革是为了让学 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历史与社会新课程从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 特点出发,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与社会知识。在听课的过程中 , 发现一些老 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 更多 地关注了后两者。老师们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手段先进、方法 灵活上, 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 但是在完成知识目标的教学中常常蜻蜓 点水, 似乎强调基础知识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 就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要真正 实现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不仅不能贬低知识的地位, 反而应当进一步 强化知识的作用。因为知识是基础,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历史与社会知识后, 才能形成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初步能力, 才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才能确立科学的人 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以为了能力培养 , 在落实情感和价值观的目标时不能 忽视“知识”目标的落实。
二、对教学形式的反思——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 为 了给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营造一种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 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 行教学的状况,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组织辩论会、编演历史剧、成 语接力赛、虚拟拍卖会等都是我们教师常用的教学形式。在这些活动中, 学生可 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有些活动, 教师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 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只是一种点缀,最多起到了活 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 如:“课堂讨论”几乎是教师每节课都要采用的教学形式, 但是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具有讨论性。有位老师在讲“唐太宗贞观之治有哪些内 容?”这样的问题,书中
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给学生时间看书,学生就能归 纳出来, 讨论实在是画蛇添足, 不但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 久而久之还会泯灭学 生思考的热情。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种形式,都应该从教学的 实际需要出发,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不能只是为了追求表面的形式, 这样会远离 新课程的要求。
三、对教学原则的反思——培养问题意识和质疑意识
历史与社会教师以反思的精神去重新审视历史与社会教学, 注重历史与社会 教学的人文性素养的开发, 让历史与社会教学恢复自己的本性, 即回归自身的特 性。教学中重点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在以往的灌输式的教学中, 学生通常是在教师的讲授中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 识或结论, 他们成了充实而迷茫的学习者, 头脑里装满了答案, 却不知道问题在 哪儿,在不断的记忆和“占有”中他们不仅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 也失去了主见和判断, 没有学会思考, 更没有学会创造, 对拥有的知识变得冷漠。要扭转现状, 教师就应当把问题还给学生, 因为我们所学的许多的人文知识和人 文事件都不是关系到学习者自身的,是在学习者自身生活世界之外产生或发生 的。要使它们转化成为学习者自身的切身追问,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 问题意识:让学生明白学习开始于问题, 鼓励学生学会从史料的阅读中或者从历 史与现实的关联处发现问题, 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向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自主的努 力去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直至解决问题。根据课改新理念, 历史与社会教学应当开始于问题, 教师应当针对学习内容, 设计出与学生的经验 相关并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来开始和推进教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个体通过 “自问自答”或“互问互答”, 使获取知识的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互动 构建”;由“接受答案”转变为“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长此以往, 学生的问 题意识就会逐渐升华为含有理性独立批判的、自觉探索问题的较高科学素养。2.培育学生质疑精神。
学习不仅包含着记忆,也包含着质疑。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知识,往往只 是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不要把它奉为千真万确、毋庸置疑的真理。课本、教 师和科
学的权威都不能构成强迫学生接受知识的理由。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独立思 考、大胆怀疑, 对教材的结论进行严肃的理性的质疑和反思, 并要求学生敢于与 众不同、标新立异,敢于力排众议、独树一帜,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 思维。
四、对教学理念的反思——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 历史与社会教师应该经常 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 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 课程是教 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 共建 , 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 么, 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首先, 要在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 要 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 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 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 教师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 如 《历 史教学》、《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 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其次,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因此教师要充分意识到以上新课程理念,立求创新, 打破传统,钻研课标,理解教材,了解学生,反思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比如,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的程度;教师是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 心”;是否坚持“依标施教”;是否体现了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时代性等 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进行反思。
总之, 进行教学反思是提高历史与社会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 也是历史与社 会教师成长为研究型、复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充分发挥 镜子效应,实现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何德法:《新课程标准下历史教师角色的转变》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02年第 5期。聂幼犁 :《中学历史教学论》 ,学林出版社, 1999年版。
赵恒烈 :《历史思维能力研究》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李铜玉:《文史交融 相得益彰》 , 《当代教育》 , 2005年第 1期。萌芽教学编写组:《外国学生素质教育》 ,当代世界出版社, 1998.6月。
第二篇: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教学反思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教学反思
新一轮课程改革亟待教师转变观念,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落实新课程理念,寻找适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特点。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别人的经验也不行。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它一方面是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不断地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挑自己的刺,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学新理念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并且予以改正,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以后的教学行为更加完美。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笔者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外,还必须具备不断反思的意识,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向教学艺术的殿堂迈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教学反思。
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在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知识”目标
新课程改革抛弃了知识本位观,反对那种不顾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以及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观念。但是,它并不排斥知识本身。相反,改革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历史与社会新课程从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特点出发,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与社会知识。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老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了后两者。老师们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手段先进、方法灵活上,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但是在完成知识目标的教学中常常蜻蜓点水,似乎强调基础知识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要真正实现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不能贬低知识的地位,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知识的作用。因为知识是基础,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历史与社会知识后,才能形成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初步能力,才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才能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以为了能力培养,在落实情感和价值观的目标时不能忽视“知识”目标的落实。
二、对教学形式的反思——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营造一种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组织辩论会、编演历史剧、成语接力赛、虚拟拍卖会等都是我们教师常用的教学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有些活动,教师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说明什么问题,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只是一种点缀,最多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如:“课堂讨论”几乎是教师每节课都要采用的教学形式,但是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具有讨论性。有位老师在讲“唐太宗贞观之治有哪些内容?”这样的问题,书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给学生时间看书,学生就能归纳出来,讨论实在是画蛇添足,不但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还会泯灭学生思考的热情。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种形式,都应该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能只是为了追求表面的形式,这样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三、对教学原则的反思——培养问题意识和质疑意识
历史与社会教师以反思的精神去重新审视历史与社会教学,注重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人文性素养的开发,让历史与社会教学恢复自己的本性,即回归自身的特性。教学中重点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在以往的灌输式的教学中,学生通常是在教师的讲授中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或结论,他们成了充实而迷茫的学习者,头脑里装满了答案,却不知道问题在哪儿,在不断的记忆和“占有”中他们不仅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也失去了主见和判断,没有学会思考,更没有学会创造,对拥有的知识变得冷漠。要扭转现状,教师就应当把问题还给学生,因为我们所学的许多的人文知识和人文事件都不是关系到学习者自身的,是在学习者自身生活世界之外产生或发生的。要使它们转化成为学习者自身的切身追问,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明白学习开始于问题,鼓励学生学会从史料的阅读中或者从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处发现问题,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向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自主的努力去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直至解决问题。根据课改新理念,历史与社会教学应当开始于问题,教师应当针对学习内容,设计出与学生的经验相关并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来开始和推进教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个体通过“自问自答”或“互问互答”,使获取知识的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互动构建”;由“接受答案”转变为“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逐渐升华为含有理性独立批判的、自觉探索问题的较高科学素养。
2.培育学生质疑精神。
学习不仅包含着记忆,也包含着质疑。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知识,往往只是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不要把它奉为千真万确、毋庸置疑的真理。课本、教师和科学的权威都不能构成强迫学生接受知识的理由。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独立思考、大胆怀疑,对教材的结论进行严肃的理性的质疑和反思,并要求学生敢于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敢于力排众议、独树一帜,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四、对教学理念的反思——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历史与社会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首先,要在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如《历史教学》、《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其次,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因此教师要充分意识到以上新课程理念,立求创新,打破传统,钻研课标,理解教材,了解学生,反思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比如,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的程度;教师是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否坚持“依标施教”;是否体现了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时代性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进行反思。
总之,进行教学反思是提高历史与社会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也是历史与社会教师成长为研究型、复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充分发挥镜子效应,实现自我发展。
第三篇:《历史与社会》新课程与反思性教学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与反思性教学
四川宜宾学院B区 罗艳
摘 要:反思性教学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新理论,笔者运用该理论结合当前中学历史课改的新动向,提出历史教师应当从学科教学知识、历史教学原则、教师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反思.通过重新解释和构建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历史教师;教学反思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01年颁布,经过两年的试点,目前新教材已在全国中小学普遍使用,具体情况如何?新课程新在那里?学生该怎样学,教师又应具备什么素质才能胜任新教材的教学?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运用反思性教学理论,通过实践调查和系统研读“课改”的相关文本,对中学新课程《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的“教”提出几点思考。
反思性教学作为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教育界兴起后,就倍受世界各国的教师、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的重视。关于反思性教学的界说,目前学术界说法不一。本文中的反思性教学取自熊川武教授的定义:“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在群体研究的支持下,通过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省评价,推动教学行为的改进和完善,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根据辞海的解释,反思是心灵以自己的活动作为对象而返观自照,是人们的思维活动和心理活动[3]。教学中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能素养的过程。反思对教师的成长至关重要,因为“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自身对自身的评价和教师自身的自我改造。”被视作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是那些既能思考发现并能提炼出实践当中碰到的教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教师。他们能把教学的信念和技巧内化,并以之研究自己的教学,同时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他们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更应该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因为从宏观上讲,历史学科是一个反思的学科,历史学科就是让人通过认识过去来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矫正自我、超越自我。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但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都是现代的人,我们所教所学的历史,实际是今人对前人的理解学、解释学,由于社会的进步,时代的不同,人们对历史的解释与认识也就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历史都是现代史,历史教师应当自觉树立反思意识,与时俱进,引领学生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培养学生富有时代意义的历史思维。笔者认为,历史教师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开展教学反思。
一、对学科教学知识的反思
由于历史讲的是不可重复、无法实验的、过去的事情,人们认识历史就只能依据史料(或证据),历史学习中这种“史由证来,论由史出”的意识,决定了史学不断变化发展的运动特性。只要新的材料出现,只要从新的视角观察,历史就会产生与以往不同的“解释”。这就产生了历史教学的时代性。因此在这个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时代,历史教师为了更好地阐释历史知识的时代意义,就应该在准确把握时代精神的基础上,对所教的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反思和研究,认真改正过去在“斗争哲学”“冷战思维”影响下的解释或看法。比如,在关于农民战争问题的认识上,过去是站在农民造反有理的角度去歌颂农民起义的正义与伟大,现在则要求从社会稳定的角度去讲,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为什么会不稳定,社会矛盾的对抗和冲突为什么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尖锐化。
二、对历史教学原则的反思 历史教师以反思的精神去重新审视历史教学,注重历史教学的人文性素养的开发,让历史教学恢复自己的本性,即回归自身的特性。教学中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就是让学生形成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往的灌输式的教学中,学生通常是在教师的讲授中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结论),他们成了充实而迷茫的学习者,头脑里装满了答案,却不知道问题在哪儿,在不断的记忆和“占有”中他们不仅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也失去了主见和判断,没有学会思考,更没有学会创造,对拥有的知识变得冷漠。要扭转现状,历史教师就应当把问题还给学生,因为我们所学的许多的历史人文知识和人文事件都不是关系到学习者自身的,是在学习者自身生活世界之外产生或发生的。要使它们转化成为学习者自身的切身追问,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明白学习开始于问题,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鼓励学生学会从史料的阅读中或者从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处发现问题,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向自己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鉴别问题的价值,学会升华实质性问题;通过自主的努力去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直至解决问题。根据课改新理念,历史教学应当开始于问题,教师应当具备把知识变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针对学习内容,设计出与学生的经验相关并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来开始和推进教学。历史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个体通过“自问”“自答”或“互问”“互答”,使获取知识的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互动─构建”;由“接受答案”转变为“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逐渐升华为含有理性独立批判的、自觉探索问题的较高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的历史动态意识。
即前文已述的历史发展变化的“运动性”特征。从“认识”历史的意识出发,教师应该更多地呈现前人认识历史的过程,创设历史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地体验历史认识的过程;并且告知学生:“这是我们目前所知道的历史,并能够做出的解释和评价,问题可能多多„„”,使学生知道历史实际上还有很多是有待认识、研究的,现在的认识程度是这样;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观察历史的视角日趋多元化,对历史本身的认识也会愈见丰富多彩,逐步逼近历史的真实。帮助学生树立历史知识、历史思想具有多样性、多元性的观念,从而避免把历史的相对真理绝对化。
3.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证据或史料是我们了解史实的唯一根据,在课程设计中,历史教师应当选择典型的史实摆出证据,交代证据的来源,分析证据的可靠性与有效性,帮助学生形成证据(或史料)意识与认证能力;将依据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是根据什么得出的认识或解释,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历史是重证据的,重证据的思维习惯在市场经济、法制社会中是非常必要的。根据什么认定的史实,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地向学生渗透,使他们形成追求证据的思维习惯。
4.培养学生的求真意识。
真实是历史学的根本属性,是史学的立身之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要向学生传达准确的历史知识,就应当注意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不要急于让学生探讨为什么,而应先引导学生搞清是什么,在搞清是什么的过程中探讨为什么,形成不先念、不盲从(或“不唯上,不唯书”)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意识与能力;在课程设计中,历史教师应当从历史和学生认知特点的交汇点上,选择适当的时机,典型的史实、关键的问题让学生听到不同的声音,以萌发求真意识;让学生懂得多元理解,以促进思维发展;让学生知道相悖评论,以孕育创新精神。
5.培育学生的质疑精神。
学习不仅包含着记忆,也包含着质疑。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知识,往往只是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不要把它奉为千真万确、毋庸置疑的真理。课本、教师和科学的权威都不能构成强迫学生接受知识的理由[9]。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独立思考、大胆怀疑,对教材的结论进行严肃的理性的质疑和反思,并要求学生敢于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敢于力排众议、独树一帜,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三、对历史教师教学理念的反思
众所周知,一个教师在生命过程中可以自然地成长,但他的发展则需要自身用心去努力达成。教师成长的生命周期理论告诉我们:反思和更新是推动教师通过他们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成长的机制,因此,自觉性的反思行为是教师应该具备和坚持的。当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在实践中碰壁或遭遇到有意的挑战时,教师产生了在旧有理念导向下的实践的困惑和迷茫,由此促成教师自我意识的觉醒,这就是教师反思的起点。历史教师还应从教学主体、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等方面用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全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等环节获得体验,使自己变得成熟起来。尤其应当注意课后的反思。教师通过对自己已经上过的课的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及时进行自我肯定,并从中开掘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为今后的教学做准备;在反思中将过去形成的过时了的、甚至错误的观点、做法予以解除或摒弃,只保留合理的部分。反思性教学要求历史教师在自觉自主地、坚持不懈地进行个体反思的基础上,主动寻求教研组同行的帮助与群体支持,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开展反思性的行动研究,共商改进对策,并通过教学实践检验改进建议,直至解决问题。为了让教师的反思落实到对实践中不合宜的教学行为的改良上,以修正教学实践,不断改进教学,历史教师还应反思个人的实践性知识(缄默知识)。教师应当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话、研讨来反思自己的缄默知识以及这些缄默知识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影响,进一步使自己的缄默知识显性化,从而来剖析、批判和检讨、扬弃一些约定俗成而又消极的教育行为与观念。由此把反思引向抵达教师的意识结构层次以触及其灵魂,进而完成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这样的反思才是深刻的、全面的。
综上所述,在反思性教学中,历史教师要把自我反思作为自身专业化的研究态度的组成部分,成为自己和学生的优秀的诊断者和观察者;并通过反思,在学生的“错误”中求发展,在教学的“失败”中寻发展,在教材的“局限”上谋发展,使自己在教学中不断学会教学,并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使反思性教学成为教师、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第四篇:初一历史与社会教学反思
初一历史与社会教学反思
赵丽萍
第一次拿到初一下册《历史与社会》的教材,看到内容之后,感觉这本书不象初一上册的《历史与社会》讲的是地理方面的知识,而有些象思想品德的教材。开学后的第一节课在讲评了上学期期末试卷之后,介绍本学期的内容时,学生的感觉也都和我相同,都认为不是社会书而是思想品德书,以至之后的有几次上课都有学生把书拿错。
于是我再次借来了初一的上下册《思想品德》书,将其中的内容和初一下册的《历史与社会》内容进行对比,发现的确有多处雷同的地方,比如:初一《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你我他的世界》第二框《尊重与平等》与初一《思想品德》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第三框《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雷同;初一《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社会生活的规则与初一《思想品德》下册的相关内容雷同,都是讲权利和义务,还有哪些法律,一些经常可能发生的侵权行为以及可能涉及的法律法规条文等;其他诸如发掘美好情感,生活高尚情趣等都是差不多的内容。
我还发现初一《历史与社会》的教材内容不仅和初一《思想品德》有类似的地方,和初三的《思想品德》也有一处重复的内容,是有关于如何进行合理购物的教学内容。
基于以上发现,我认为初一下册的《历史与社会》教材内容应当适时的进行调整,不然的话是一种浪费,不仅浪费老师和学生的时间,因为教学内容的重复,也造成书本的成本浪费。况且现在的初三中考不仅要考初三的内容,还把初
一、初二的地理、历史内容也作为考试范围,我认为这对学生来说是件好事情,因为这么做他们可以把知识掌握的更为牢固。从初三中考的内容改革让我想到初一的《历史与社会》下册应当加强地理方面的知识,不能仅仅在上册上了一部分之后,就没了下文,这样的话就象是半途而废了,而且现在学生的地理知识相当肤浅,我认为应当补充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这对他们是有好处的,最起码他们在上高中地理的时候不会显得一无所知,一些最基础的地理知识能够有所掌握。
当然初一新教材下册的《历史与社会》也不是完全没有可取的之处,很多内容相当贴和社会生活,让学生有亲切感,如社会保障制度这一课,让学生知道了自己一旦遇到困难,发生了意外,生活出现了难处,可以有哪些保障制度是自己理应可以享有的,将来参加工作后,工资的组成部分应该包括哪几块,不然就是损害的他的合法利益。再比如正当权益受到伤害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课文中例举的内容都是来自日常生活的例子,有的学生还曾经遭遇过,学过课文之后,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他们会如何进行处理,怎样会比较合理,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相对合理的方法,这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为什么要上这课的目的。
总的来讲,我个人认为从学生的知识结构来讲,初一下册应该安排地理方面的内容,现在初一下册的内容贴和学生生活实际,对他们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是很有好处的,可以考虑放在思想品德课上给学生介绍,这样的话就两全其美了。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请大家指教。
第五篇:初三历史与社会教学反思
初三历史与社会教学反思
浙江省泰顺县第三中学 杨耀文
电话:0577-67686271 本学期我担任了初三(4)(5)两个班的《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的教学工作。一学期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都有提高。但总体回顾,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最主要的一点是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老师每天只是疲于应付教案、作业,只是按部就班地解决了每堂课的任务,未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将学习任务延续到课后。这一点很值得反思。
初三的教学任务繁重,此时应指导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这样老师会倍感轻松,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增浓,学习效果也会提高。过去我之所以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主要原因是没有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虽然有时给学生安排了一些任务但由于没有及时去落实。这样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首先学生不会及时去完成学习任务,而且也会养成一种拖拉的习惯。这一系列的恶性循环确实值得反思并纠正。因此,我告诫自己今后做任何事都要雷厉风行,要在快中求好,快中求稳,快中求发展。因为快节奏是当今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
2.在中考中历史考试内容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教学内容较多,上学期在完成本学期教学内容外还要完成下学期课本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过快,教学方法不够好,课堂效率有时不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不断探求良好的教学方法。
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太喜欢历史,这其中有些学生认为历史曾经学得差,对学习历史失去了信心。最多也就是希望听听历史故事,再加上历史知识点较多,难记。历史给他们的感觉是死记硬背、死板乏味,根本不想记,也不愿去理解分析;课后就更不用说去自主学习。其实只要老师恰当地引导,合理地安排,学生会自觉学习。平常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老师也不能一味地埋怨学生,一是历史学科内容多且复杂,知识点零碎,不向学数学、物理那样能逻辑性很强。二是真正说来历史学习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仅要识记而且要理解,如材料、问答题学生能背出答案但往往答不出。因此这就需要老师作引导和指导。不能随便给学生布置一下或放任自流,而是有计划性、有目标性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并指导合理的学习方法,然后定期做检查。长期进行这样工作,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定会养成,学习兴趣定会浓厚。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志。但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也是需要老师作引导和指导的。因此,教学中我会在这方面多做努力和探究。通过图片、列表、影视、专家讲坛、师生讲评故事等等来激发同学们兴趣和巩固知识点。进而加深学生历史知识的连贯性、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