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机构能力调查总结

时间:2019-05-12 14:1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食品检验机构能力调查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食品检验机构能力调查总结》。

第一篇:食品检验机构能力调查总结

XX县质监局食品检验机构能力调查工作总结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认监委要求,2011年5月1日之后,食品检验机构的申请和评审必须按照《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以下简称“评审准则”)的要求进行。为了落实总局和认监委的规定,真实了解县级食品检验机构能力现状,对照最新评审准则的要求,认真查找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认真研究制定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并付诸实施。现将调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检验能力现状

XX县质量监督技术所,现有实验室建筑面积2000m,其中微生物实验室面积80 m,生物安全实验室正在改造中。所内设办公室、检验室、计量室三个科室,其中食品检验室配备了食品分析、精密仪器、微生物检测等标准化实验室。现有食品检验人1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人,检验人员中级及以上职称(含同等)比例80%。现有仪器设备66台套。2011年3月再次通过省级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复评审,通过计量认证批准项目148种,基本有能力完成20类152个常规理化指标、部分食品添加剂和8项微生物指标的检验。

二、存在问题

认真分析检验检测机构实际能力和“评审准则”的要求,找出差距,分析存在的问题,精心谋划加强机构能力建设。

对照“评审准则”的要求,结合本单位检验检测能力进行细致的调查,包括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技术人员配备、环境设施配备等。仪器设备配置,技术所2010年底,再次自筹资金20多万元,购置了离子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大型仪器设备,仪器设备配置基本满足所开展检验活动必备的22要求,样品前期处理装置尚需配置;环境设施配备,微生物实验室没有配备生物安全柜,生物安全实验室还不够规范;检验人员配备,检验人员的专业知识基本满足检验能力的要求,但检验人员的继续教育、再培训还需要加强。

三、解决办法和建议

检验人员,一是要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力度,鼓励专业技术骨干进行深造等方式进行人才的学历培训,提高技术骨干的能力和带头作用。选拔有培养前途的技术人员到省市技术机构进行实习或培训。二是继续开展岗位练兵和岗位培训活动;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目前我们正积极自筹资金,同时要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尽快配备完全满足开展检验活动的仪器设备。环境设施配备,我们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正在改造中。

建议上级主管部门能加大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经费的支持比重,加大引导性经费的支持力度,加强对检验检测机构的经费投入,有计划的组织检验人员的继续教育、再培训,这才是提升食品检验机构能力现状的根本。

怀远县质量监督技术所

2011.6.13

第二篇:市食品检验机构检测能力调研报告

赣州市食品检验机构检测能力调研报告

食品检验检测是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评价食品质量、判断优劣的主要手段,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进一步深化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必须加强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优化整合食品检验检测资源,实行食品检验检测联动协作机制,提高食品检验检测的工作效率,建立科学、高效、权威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我市十分重视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现已有市商检局、市卫生局疾控中心、市质监局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市农业局农产品质检中心、市食药监局食品药品检验所等多家检测机构通过了省资质认证,具备了食品检验检测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但是从食品检测资源的实际情况看,食品检测体系的现状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

一、食品检验机构基本情况:

1、市商检局主要从事食品进出口检验。

2、市疾病控制中心主要从事饮用水的检验以及企业委托检验,具有粮食类等19个品种411项检验参数的资质,共有职工90人,其中食品检验人员16人,食品实验室面积2000平方米,主要仪器设备有气相色谱仪1台、液相色谱仪1台、酶标仪1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台、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1台,2010年检验饮用水大约200批左右。

3、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主要从事食品生产 1

企业的送检。具有饮料等17个品种共计155项检测参数的资质,共有职工73人,其中食品检验人员16人,食品实验室面积1000平方米,主要仪器设备有气相色谱仪2台、液相色谱仪2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台、原子荧光光度计1台,2010年完成食品检验2600批。

4、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主要从事农贸市场和农产品基地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量检测,具有蔬菜等7类69个品种的检测资质。目前基本上只做快速检验筛查工作。检验人员有13人,现有实验室面积500平方米,主要仪器设备有气相色谱仪1台、液相色谱仪1台、原子收分光光度计1台、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1台、酶标仪1台,因主要从事快速筛查,故较少使用这些仪器设备进行检验。

5、市食药检所目前承担的食品检验主要是食品流通环节、餐饮环节食品的检验,具有大米等62个品种391个检测参数的资质,共有职工50人,从事检验的人员有26人,实验室面积1200平方米,主要仪器设备有气相-质谱联用仪1台、气相色谱仪3台、液相色谱仪6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2台、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1台、荧光光度计1台、酶标仪1台,2010年完成食品检验1460批次。

二、对食品检验工作的分析和建议

1、我市食品检验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检测资源规属不同,存在管理体制不顺、缺乏统一规划、检测能力不高、重复抽检、资源利用率低、检测结果不能互认互享等问题。目前辖区内现有几个食品检测机构分属药监、质监、商检、疾控中心、农业等部门,由于多年来的条块分割,各机构都有自己的婆婆,质监、商检的属垂直管理,药监、疾控中心、农业的属地方管理。各部门根据自己的职责下达检测计划,不可避免地出现对同一厂家产品重复抽检的现象,加重了企业的负担。相互之间不承认对方出具的法定检测报告的事例屡见不鲜,甚至出现“你检你的,我检的我”现象,造成监管执法依据混乱。

二是食品检测中的检测机制不配套、检测覆盖面不够、重复投入设备利用率低、资源浪费等问题。各部门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检测机构的建设,购置的检测设备雷同,资源配置不合理,一方面造成常规项目检测能力过剩,一方面一些大型检测仪器长年处于“吃不饱”状态。

三是食品检测经费不足,目前无统一的食品检测经费,各检测机构的食品检测经费十分紧张,主要靠上一级主管部门下拨和其他渠道补贴。各检测机构的食品检测积极性不高,不能完全根据情况变化对关系食品安全的重点品种进行适时抽检,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食品检测对食品安全的保障作用。

四是我市食品检验机构的基础设施仍较薄弱,特别是实验室面积严重不足,大部分检验机构实验用房不能满足检验的需要,制约了食品检验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充分利用现有食品检测资源,发挥其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的作用。要在市食品药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根据食

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实际,利用现有食品检测资源为平台进行优化整合,做到“六个统一” :一是统一制定检测计划。由市食品药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根据食品安全状况,采取评价性抽检方式,选定重点食品检测品种,确定检测频次,统一制定并下发食品检测计划。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食品检测计划由本部门负责执行。二是统一下达检测经费。市食品药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根据检测单位承担的检测任务下拨经费,并严格监督食品检测专项经费的使用。三是统一检测标准。按照下达的检测计划,统一食品抽检标准,使食品检测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可比性、有效性。四是统一检测人员和设备的利用。在开展食品检测工作中应相互开放检测资源,逐步实现检测人员、仪器设备的统一利用。五是统一汇总检测结果。检测机构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计划和市食品药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下达的计划检测结果及时汇总至市食品药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汇总后的检测结果作为全市食品安全状况的评估依据,也可以作为食品安全监管依据,实现检测结果互认共享。对检测结果为不合格的食品,由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理。六是统一信息报送、发布。市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小组综合各有关部门的检测结果,汇总后报送市政府,定时、适时向社会发布。

3、加大对食品检验机构的基础设施投入。从目前情况来看,随着机构改革及职能的调整,市食药监局承担了餐饮环节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的监管职责,相应地也要求市食药检所不断拓

展食品检测能力,国家食药监局相继下发了《餐饮环节食品、保健食品和化妆品检验机构装备标准(2011-2015年)》和《关于加快推进餐饮环节食品、保健食品和化妆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十二.五”期间,将大幅度给各级食药检机构配备检验仪器设备。从调研情况看,市食药检所无论从检验仪器还是在检验人员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食品检验能力。市食药检所原来主要承担药品的监督抽验和委托检验,每年完成药品检验2000批,从2006年起,每年承担省工商局委托的食品流通环节食品抽验1000批,2010年承担省食药监局委托的餐饮环节食品抽验600批,2011年预计将完成食品检验2000批。药品和食品检验的方法共性较强,很多设备都是通用的。但是目前市食药检所的实验室面积已是严重不足,迫切需要新建一栋食品药品检验大搂,因此要加大对食品检验机构特别是市食药检所的基础设施投入,将市食药检所天竺山地块及老办公楼置换以弥补基础建设经费不足。

二0一一年三月一日

第三篇:《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时间: 2010-11-15 作者: 国家认监委

本文现已有点击 点击流量: 226 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

第131号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已经2010年7月2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11月1日起施行。

局 长:王勇

二〇一〇年八月五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加强食品检验机构的监督管理,提升食品检验机构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是指依法对食品检验机构的基本条件和能力,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相关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要求实施的评价和认定活动。

第三条

对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食品检验机构开展资质认定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管理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负责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实施、监督管理和综合协调工作。

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所辖区域内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五条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应当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准确、公开透明、高效便利的原则,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认定和评审。第六条

食品检验机构及其检验人员从事食品检验活动,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检验规范的规定,尊重科学,恪守职业道德,并保证向社会出具的检验数据和结果客观、公正和准确。

第二章

资质认定条件与程序

第七条

食品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的规定依法取得资质认定后,方可从事食品检验活动。

未依法取得资质认定的食品检验机构,不得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检验数据和结果。

第八条 食品检验机构应当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资质认定条件。

第九条

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所属和经其批准设立的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由国家认监委负责实施;除上述机构外的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由省级质量监督部门负责实施。

第十条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程序:

(一)申请资质认定的食品检验机构(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向国家认监委或者省级质量监督部门(以下统称资质认定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符合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相关证明材料,申请材料应当真实有效;

(二)资质认定部门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书面审查,并自收到材料之日起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三)资质认定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对申请人完成技术评审工作,评审时间不计算在作出批准的期限内;

(四)资质认定部门应当自技术评审完结之日起20日内,对技术评审结果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决定批准的,向申请人颁发资质认定证书,并准许其使用资质认定标志;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一条

国家认监委和省级质量监督部门应当定期公布依法取得资质认定的食品检验机构名录及其检验范围、技术能力等信息,并向公众提供查询渠道。

第十二条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为3年。

食品检验机构需要延续依法取得的资质认定的有效期的,应当在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向资质认定部门提出复查换证申请。

第十三条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式样、编号规则和资质认定标志式样由国家认监委统一制定。

食品检验机构应当在其对外出具的食品检验报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正确使用资质认定标志和证书,用以证明其取得资质认定。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食品检验机构应当依法向资质认定部门申请办理相关变更手续:

(一)食品检验机构变更资质认定检验项目、检验方法的;

(二)食品检验机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授权签字人以及技术管理者发生变化的;

(三)食品检验机构发生其他重大事项变化的。

食品检验机构申请增加资质认定检验项目的,资质认定部门应当参照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予以办理。

第十五条

因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其他食品安全紧急情况,需要食品检验机构临时增加检验项目的,资质认定部门应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向社会公布符合资质要求的食品检验机构名录。

第三章

技术评审

第十六条

国家认监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资质认定条件和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制定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第十七条

资质认定部门应当按照评审准则的要求,组成技术评审组,对申请人的基本条件、管理体系和检验能力等资质条件的符合性情况进行技术评审。技术评审组应当由2名以上评审员组成,必要时,可以聘请技术专家参加评审。

第十八条

从事技术评审的人员应当具有食品检验、科研或者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经历和与评审工作相适应的能力,并经资质认定部门考核合格。

第十九条

技术评审组对申请人的检验能力进行评审时,应当审查确认申请人具备相关能力验证、比对试验、测量审核的证明;需要进行现场试验的,应当按照评审准则的要求进行考核。

第二十条

技术评审组应当按照评审准则规定的时限组织评审,评审发现有不符合项的,技术评审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判定为评审不合格。

技术评审组完成评审后,应当提出评审意见并制作评审报告,及时报送资质认定部门。

第二十一条

技术评审组实施评审中发现申请人存在重大问题的,应当及时向资质认定部门报告。

技术评审组组长应当对评审活动和评审结论负责,评审人员应当对其所承担的评审工作负责。

第二十二条

资质认定部门应当对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技术评审组以及评审人员的评审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并组织评审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评审人员的评审能力和水平。

第二十三条

评审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资质认定部门应当根据情节轻重,对其作出暂停或者停止从事评审的处理决定:

(一)未依照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规定实施评审活动的;

(二)同时对同一申请人既实施评审又提供咨询的;

(三)与申请人有利害关系或者其评审可能对公正性产生影响,未进行回避的;

(四)透露工作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的;

(五)收受当事人礼金、有价证券以及谋取其他不当利益的;

(六)出具虚假或者不实评审结论的;

(七)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其他行为。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四条

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监督管理食品检验机构的相关检验活动。

国家认监委负责组织对取得资质认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食品检验机构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予以查处,涉及国务院有关部门职责的,及时通报有关部门并协调处理。

第二十五条

国家认监委应当对省级质量监督部门实施的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省级质量监督部门应当组织地(市)、县级质量监督部门对所辖区域内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监督检查或者专项监督检查,地(市)、县级质量监督部门应当对所辖区域内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日常监督,发现违法行为的,及时查处。省级质量监督部门应当将所辖区域内违法行为的处理结果上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

各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应当对所属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发现违规行为的,及时整改处理,重大事项及时上报。

第二十六条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省级质量监督部门应当组织食品检验机构开展能力验证或者实验室间比对,以保证食品检验机构持续符合资质认定条件,并鼓励食品检验机构参与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国际组织、合格评定机构等机构开展的能力验证或者实验室间比对,不断提高检验水平和能力。

第二十七条

食品检验机构应当独立于食品检验活动所涉及的利益相关方,不受任何可能干扰其技术判断因素的影响,并确保检验数据和结果不受其他组织或者人员的影响。

食品检验机构不得以广告或者其他形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

第二十八条

食品检验机构应当指定检验人独立进行食品检验,与检验业务委托人有利害关系的检验人应当予以回避。

食品检验人不得与其食品检验活动所涉及的检验业务委托人存在利益关系;不得参与任何影响其检验判断独立性和公正性的活动。

食品检验人应当具备与食品检验活动相适应的检验能力和水平,并符合国家有关食品检验人员资质要求的规定。

第二十九条

食品检验实行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负责制。

食品检验机构应当依据法律法规、检验规范的相关规定及委托检验合同的约定出具食品检验报告。食品检验报告应当加盖食品检验机构公章,并有检验人(授权签字人)的签名或者盖章。食品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对出具的食品检验报告负责。

第三十条

食品检验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资质认定部门应当依法办理资质认定证书注销手续:

(一)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的;

(二)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届满,经复查不符合延续批准决定的;

(三)食品检验机构依法终止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一条

食品检验机构应当建立申诉和投诉机制,处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行业协会等组织或者消费者提出的委托检验结论争议。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食品检验机构的检验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有权向资质认定部门举报,资质认定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五章 罚则

第三十二条

申请人在申请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或者复查换证时,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资质认定部门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批准,并给予警告;申请人在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

第三十三条

申请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获得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证书的,资质认定部门应当撤销资质认定证书;申请人在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

第三十四条

未依法取得资质认定的食品检验机构,擅自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食品检验数据和结果的,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责令其改正,处3万元罚款,并予以公布。

第三十五条

食品检验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责令其改正,处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整改,暂停资质认定证书6—12个月,证书暂停期间不得对外出具食品检验报告:

(一)不能持续符合资质认定条件继续从事食品检验活动的;

(二)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增加检验项目或者超出资质认定批准范围从事食品检验活动并对外出具食品检验报告的;

(三)接受影响检验公正性的资助或者存在影响检验公正性行为的;

(四)未依照食品安全标准、检验规范的规定进行食品检验,造成不良后果的;

(五)利用承担行政机关指定检验任务,进行其他违规行为的。

第三十六条

食品检验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资质认定部门应当撤销其资质认定证书:

(一)出具虚假食品检验报告或者出具的食品检验报告不实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聘用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从事食品检验工作人员的;

(三)资质认定证书暂停期间对外出具食品检验报告的;

(四)逾期未整改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资质认定要求的;

(五)依法撤销资质认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七条

食品检验人员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依法作出给予其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决定;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开除处分的食品检验机构人员,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处分决定作出之日起10年内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

第三十八条

食品检验机构以广告或者其他形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九条

从事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以及监督管理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

对于食品检验机构的其他违法行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资质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0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某县级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浅析

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浅析

(余姚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 315400)摘要:通过对某县级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案例进行分析,得出县级基层食品检验技术机构资源整合后,在设备、资金、人员等诸多方面优势明显;但也存在重检测、轻科研,重设备、轻人员条件配备等方面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县级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整合的优势,检测机构必须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管理模式、采取灵活的分配和激励机制,并成立食品质量检验检测领导机构,加大财政投入、做出特色等相应措施。

关键词:资源整合;县级机构; 食品检验;机构体制改革

面对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及民众对物质生活的更高要求,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党和国家的要务及民众关注的焦点[1]。为了满足食品安全监管需要,近年来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均不断加大投入,新建或扩建了隶属于本部门(系统)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而各部门无序的新建或扩建,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统筹,直接导致了检测资源分散、机构重建严重、检测能力薄弱[2]、仪器设备闲置浪费等现象,更导致检测信息无序发布,各自为政,政府检测公信力下降等问题。为此,本文通过对某县级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后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推进基层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整合的对策,从而为我国基层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平稳健康整合提供新思路。某县级市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资源整合后取得的成绩

2012年5月,某县级市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后,顺利通过428项产品及参数的省计量认证考核验收,检测能力比整合前的206项提高了107%,整合工作荣获2012Y市政府工作创新三等奖。整合后该机构成功申报科研项目三项,取得了Y市丰收二等奖,N市实用技术推广一等奖、Z省丰收一等奖等奖项。机构的工作绩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该机构整合犹如伸开的手指握成了拳,为该市的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使该市的食品安全检测和服务水平走在了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 服务更为便捷、高效

[3] 该机构工作定位归纳为“三个服务”,即服务于政府食品监管部门、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主要承担Y市范围的质监、农林、食药、卫生、工商和其他政府部门与机构、企业、个人等的监督和委托检验任务。该机构采用“一站式”服务,使服务更为便捷、高效。为满足“一站式”服务,该机构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增挂了“Y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Y市食品卫生检测中心”和“Y市流通领域食品检测中心”三块牌子,并保留了“Z省Y市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牌子。

随着统筹社会各项资源,实验室挂牌正常运营以来,各项工作己全面有序地展开。去年保质保量完成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下达的食品安全检测任务,还配合各部门开展了各类专项食品安全执法活动,如食品安全百日整治联合执法等,今年免费举办二期企业化验员、市场快速检测员培训班,为当地食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成立至今,已累计完成6272批次,37904项目参数的检验检测任务。1.2 队伍结构更为完善

截止2011年,Y市从事食品,农产品检验的专业机构共4家,全部食品检验机构均获得了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从事食品检验的人数40余人,其中正式编制20余人;资源整合后,正式编制22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6.4%(19人),高于Z省县级食品检验机构本科及以上学历44.24%的平均水平[4],其中高级职称占18.1%(4人),中级职称占54.5%(12人),高、中、初级比例为1:3:1.5。随着人才队伍建设的不断加大和完善,成效也进一步显著,目前已有2人入选Y市中青年优秀人才百人计划,4项在研科研课题项目,5项专利申报,多项省、市级别的学术获奖,这些都逐渐显现了整合后的人才战略高地优势。

1.3 硬件设备更为完备

全市食品检验机构整合前合计可用设备原值449.937万元,整合后2012年总投入609.9万元,同比增长了35.6%,略低于于Z省平均每个机构拥有设备总值的705.28万元的水平。因为农林和卫生系统的仪器设备并未整合过来,因此,本次设备统计主要以质监和商务系统为主。就机构拥有设备的相对数量而言,质检所可用设备51台,食品检测中心可用设备218台,共计269台。其中前处理设备61台、微生物设备16台、测压力设备33台、农残、兽残设备7台、重金属8台、粮油等52台、添加剂4台、其他大小设备88台。就不同价值仪器设备拥有情况来看,设备价值大于100万元有3台,基本和全省的2.82台/家水平持平,占比为1.11%,;拥有设备价值50~100万有5台,略高于全省水平的4.10台/家,占比为19.2%;10~50万元设备有7台,这个数据略低于全省水平的10.11台/家,设备拥有率为2.6%;其余为小于10万元价值的设备,占总设备的94.4%,这个数据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0.66%)4个百分点。1.4 检测项目更为齐全

整合前,全市各个系统食品检验机构覆盖食品检验产品类别59小类,重复设置检测参数数量为97项,大大浪费了社会资源和地方财政。就各机构具有食品检验参数相对数量来看,商务系统机构具有检验参数数量最多为229项,卫生系统次之为224项,质监系统189项,农林系统49项。整合后,2012年通过428项省计量认证工作后,2013年要对28大类96小类的食品检测项目进行扩项,年底,还积极准备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工作。1.5 检测能力进一步提高

2013年9月中心实验室申请参加了Z省检测能力验证项目,具体包括蔬菜中氧乐果、马拉硫磷、氯氰菊酯等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耗氧量)和亚硝酸盐氮的测定以及猪尿液中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残留量和猪肉中磺胺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2013年7月,完成了与辽宁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的所有测量审核工作,涉及菠菜粉中铜、镉的含量测定,小麦粉中的蛋白质含量测定以及食品中沙门氏菌检测等多个检测项目,全部获得了满意结果。另外,中心不断促进业务能力提升,积极与N市疾控中心、N市农科院、N市计量院等兄弟单位进行比对试验,完成包括桶装水中的大肠菌群、粮油中的相关参数多项试验比对。食品检测机构整合后存在的问题

食品检测中心整合后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要充分发挥整合作用,实现1+1>2的效应,还有一个艰巨的过程。中心在实现上级局党委要求的“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目标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成长的烦恼”,具体有: 2.1 食品检测检测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后劲不足 其一,干部队伍梯度不合理,机构刚成立,平均年龄虽不到35周岁,但年龄差距较小,中心人员大多集中在30岁上下,而且单位编制现已满员,这就势必面临同进同退的局面。其二,临时聘用人员流动性较大,这不仅增加了机构培训成本,而且导致中心技术能力也不够稳定。其三,为了应对各级抽检任务,中心人员疲于应对检测数据的量化考核指标,缺乏对专业技术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和对专业技能的进一步要求。2.2 缺乏灵活的分配和激励机制。

中心现为全额拔款事业单位,这有利于保障中心工作人员安心工作,可由于旱涝保收,中心有一部分同志养成了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习惯。虽然目前中心实行了绩效工资,但由于差距不大,这种得过且过的情况没有太大的改观,如果放任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中心人员的积极性就很难调动起来。2.3 上级主管部门之间协调合作不够

中心目前挂有四块牌子,这意味着质监、食药、卫生、农林等部门在中心均设有下设机构,这必然导致中心受到多个部门的监管。然而各部门之间始终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部门保护”门槛,导致上级各部门之间协调合作不够。具体反映在国家级别的部门技能比武,省市级别的科研申报上,中心县级行政主管部门依托是谁,中心只能参加该部门的项目,即使中心挂了整合的牌子,但中心的编制不隶属于项目部门,省市一级的上级部门就不认可,这就使得有资格,有水平的检测人员,无法参加档次较高的技能比武,无法申报更高级别的的科研项目,这最终都不利于发挥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整合效果。2.4 缺乏与其他检测机构竞争力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第三方检验认证机构,尤其是具有强大公信力的跨国认证集团大举进入中国,如英国劳式船级社(LR),瑞士通用公正行(SGS),德国技术监督协会(TUV),法国船级社(BV),挪威船级社(DNV)等。这些跨国机构成立时间久,技术服务过硬,尤其是像SGS、BV等国际检测巨头在中国开展业务[6]

[5],独立于中国政府,国际影响力很大。同时随着我国检测市场放开,国内民营检验机构也如雨后春笋涌现。这些都导致中心作为一个县级市食品第三方检测机构,面临着多方的竞争压力,处于在夹缝中生存的状态。3 推进食品检测机构整合的对策 3.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加强人才培养、提升队伍素质是检测机构立足的基础。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一是根据机构人员实际水平、工作岗位分类,系统性的制定人员素质提升规划,分层次、分步骤更新知识结构,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资源梯队。二是开展岗位技能比武,通过技能比武活动不仅可带动食品检测机构检测人员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在参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与差距。三是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机构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把专业技术人员送到专业检测机构或省级技术机构培训,要使其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同时可以请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和质量管理专家通过现场查看设备、检测过程和管理体系等方式为食品检测机构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提出改进建议。四是在新进人员的聘用上将权利下放到用人单位,以食品检测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为重点,加强食品安全检测人才的引进;同时在抓好现有人员岗位练兵,提升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大力引进一批高水平、专家型的检测技术人才,并建立一整套涉及薪资待遇、岗位晋升等方面建立人才保障制度,以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7]。

3.2 创新管理模式,采取灵活的分配和激励机制。

食品检测机构应建立竞聘上岗,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从而使能者上,庸者下,激励职工干事创业的精神。分配制度上要打破平均主义思想,创新分配机制,逐步完善奖惩机制,对工作业绩突出的人员要奖励;对责任心不强,敷衍了事,工作能力差的人员要惩罚。工资和工作业绩挂钩,按照能力大小,政绩优劣拉开工资待遇,彻底消除慵、懒、散的思想。3.3 成立县市级食品质量检验检测领导机构

为更好地与上级部门协调,应成立县级食品质量检验检领导机构,该机构应有独立的财政账户,由各个市直部门负责人任机构成员,独立于任何部门。该机构职责一是负责协调上级部门关系,对涉及到的所有检验检测的项目经费,全部通过该机构统一下拨,不再以部门形式下拨;二是接收上级各部门的学术交流,科研课题计划,组织相关人员集体申报,也不再受单个部门局限;三是打破部门界限,把部分自主权下放到县级食品检验机构,独立于监管执法活动,保障专业检测的廉洁与公正性。

[8]3.4 加大财政投入,做大做强做出特色

作为公益性检测机构的食品检测中心,一是要居安思危,不断加强自身实力,做大做强自己业务,做出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二是要跟踪最新检验检测技术发展,选择性地研究与开发部分先进的检测方法,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检测技术,对现有检测参数进行适当扩项,提高自身检验检测水平,以满足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的需求,打破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壁垒[9],更好地应对加入WTO对县级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强大冲击。

参考文献

[1] 范柏乃,喻晓.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构与政府行为分析[J].行政与法,2008,10: 12-14.[2] 罗华标.浙江省食品检验机构现状调查及分析[D].浙江: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2.[3] 韩俊,罗丹,谢扬.对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建议[J].科学决策,2001,(5):42-50.[4] 杨天和,诸保金.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的预警技术与危险性评估技术研究[J].食品 科学,2005,(5):260-264.[5] 周园园.对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学探索,2010,(9):366.[6] Anne Wilcock,Maria Pun,JOSEPH Khanona,et al.Conwumer attitudes,knowledge and behavior:a review of food safety issues [J].Trends in Food Science ﹠Technology,2004,15:56-66.[7] 肖建国,于丽萍,陈向前,等.HACCP的特点、应用与展望[J].中国动物检疫,2004,21(7): 2-4.[8] The application of risk communication to food standards and safety matters.Report of a Joint FAO/WTO Expert Consultation,Rome,Italy,1998.[9] 査竞春.香港特区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检测体系对内地改革行为分析[J].行政与法,2008,(10):22-25.

第五篇:《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中心)管理办法(暂

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中心)(以下简称“省质检中心”)的规划和管理等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产品质量监督试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省质检中心是由相关单位申报,经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省质监局”)授权,依托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组织承建并运行(以下简称“依托单位”),并由依托单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的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第三条 组建省质检中心旨在加强我省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承担某类产品(或项目)的质量监督检验任务技术能力,有效促进公正检验测试服务、标准(规程)制(修)订、产品风险监测预警等工作,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第二章 管理机构

第四条 省质监局对省质检中心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监督管理。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省直有关部门(以下简称“归口

主管部门”)配合省质监局做好相关工作。各依托单位具体负责省质检中心的建设及运行管理工作。

第五条 省质监局负责以下工作:

负责根据我省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需求,牵头制定省质检中心总体部署和要求,并组织实施;负责协调归口主管部门、依托单位等落实论证、评审及建设运行等工作;负责省质检中心相关的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负责组织开展省质检中心技术合作、交流工作;负责省质检中心的确认、考核监督及注销撤销等各项工作。

第六条 归口主管部门负责以下工作:

按照省质监局的有关要求,负责组织本部门或地区省质检中心的审批初审及申报工作;负责调度省质检中心日常运转情况及日常考核工作;负责协调解决运行期间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协调提供必要的人、财、物等保障条件;负责与省质检中心有关的其它工作。

第三章 申报批筹

第七条 省质监局根据我省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需求,制定省质检中心发展规划,以归口主管部门申报推荐等形式批筹省质检中心。

第八条 同一产品类别的省质检中心根据实际需要可在全省范围内分散布局,切实促进相关产业、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九条 申报省质检中心的依托单位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

件: 1.具有法人或其他组织资格;

2.取得申报省质检中心相关领域的实验室资质认定; 3.具有申报省质检中心相关领域的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的2年以上业务经历;

4.具有一定的相关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的制定、研究和开发能力,拥有比较先进的检验仪器设备;

5.具备与省质检中心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关键技术人员。第十条 优先支持具备下列情况的省质检中心:

1.省质检中心的依托产业具备较大的产业规模和较高产业聚集度,是当地区域支柱或重点发展产业;

2.省质检中心的依托产业属于符合全省产业结构发展方向的战略型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3.省质检中心的依托单位相应技术能力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拥有本专业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综合实力符合国家质检中心有关要求;

4.省质检中心的建设发展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规划,当地政府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明确支持和保障。

第十一条 批筹程序:

1.依托单位自愿提出申报,并按照要求填写《申报省质检中心基本情况表》、《申报省质检中心可行性分析报告》、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规定的证明文件和材料,形成申报申请。

2.相关归口主管部门对申报申请进行初审,并提出推荐意见,汇总申报材料一并转报到省质监局。

3.省质监局按照工作程序组织相关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和技术论证。形式审查一般采用材料函审方式,技术论证根据工作需要,可以采用材料函审或现场评审的方式进行。

4.技术论证主要内容:省质检中心名称的合理性,名称是否科学、合理、规范,并符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及相关国家标准规定;依托单位检测项目范围与名称对应性,检测能力覆盖率能否达到覆盖80%以上的产品或项目(参数),关键项目100%覆盖的目标;技术能力的先进程度,主要仪器设备的先进性、技术水平是否处于全省领先水平;人员能力情况,现有人员能否满足建设要求,人才引进培养计划、科研工作计划等,制定是否合理可行;建设资金情况,后续投入资金是否充足、渠道是否明确,分配是否合理。

5.省质监局根据技术论证意见对建议批复筹建的省质检中心提请省局局长办公会研究,对经研究确定的统一下文批复筹建。

第十二条 相关业务处室代表省质监局与归口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共同签订《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中心)筹建任务书》(以下简称《任务书》)一式三份,省质监局、归口主管部门及依托单位各留存一份,作为省质检中心建设项目执行和验收的主要依据。

第四章 建设验收

第十三条 自批复筹建之日起,省质检中心应在12个月内完成全部筹建任务,并通过省质监局验收。

第十四条 对含有重大能力提升的项目,不能在筹建期内完成建设任务的省质检中心,依托单位应在筹建期满前2个月提出延期申请,经省质监局研究批准后,最多可延期24个月。

第十五条 省质检中心建设期间,相关归口主管部门要及时调度建设进度,做好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 达到筹建预期目标后,依托单位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对照《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中心)评审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评审标准》)进行自评,并提报有关验收申请,由相关归口主管部门初审提出验收意见,汇总材料一并转报到省质监局。

第十七条 验收程序:

1.省质监局组织相关专家,对提交验收申请的省质检中心进行现场验收。

2.现场验收实行专家组组长负责制,按照《评审标准》要求进行。

3.专家组根据依托单位取得的实验室资质情况,按照省质检中心对应名称覆盖的检验检测项目,确定有关检验检测范围。

4.专家组现场出具验收结论并签字,在完成验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有关结论上报省质监局主管部门。

5.专家组验收结论:

----“推荐通过验收”的,由省质监局对验收情况进行审查后,批准成立省质检中心。

----“整改合格后推荐通过验收”的,依托单位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并经专家组组长签字确认,整改最长不超过3个月,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视为未通过验收。

----“推荐未通过验收”的,由省质监局对验收情况进行审查后,决定未通过验收。

6.未通过验收的省质检中心,予以撤销批筹该中心。第十八条 通过验收的省质检中心,由省质监局向依托单位书面颁发批准成立的通知,明确省质检中心检验检测范围,纳入建成省质检中心进行统一运行管理。

第五章 运行管理

第十九条 省质监局统一发布建成省质检中心名录及有效期等信息并对社会公开。各单位应依法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条 省质检中心未经验收或者未通过验收,不得私自以省质检中心的名义开展工作,建成省质检中心不得以省质检中心的名义超范围开展工作。

第二十一条 省质检中心原则上不单独取得实验室资质认定,以依托单位在实验室资质认定的有效期和检验检测范围内,对外出具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并在检验报告封面位置使用“省

质检中心名称”。

第二十二条 省质检中心通过承担行政性指令任务、参与标准制修订、科研项目研究、实验室能力验证等工作,提高产品质量检验能力,并持续保持省内领先水平。

第二十三条 省质检中心的更名和扩项:

1.省质检中心申请更名的,由省质监局组织专家论证,符合要求的,予以更名;超出原名称对应检验检测范围的,不予更名。

2.省质检中心申请扩项的,由省质监局组织专家论证,符合要求的,予以扩项;超出名称对应检验检测范围的,不予扩项。

3.省质检中心进行更名和扩项的,各单位应及时做好各项信息公开工作。

第二十四条 省质检中心的依托单位变更:

省质检中心的依托单位发生变更的,应在3个月内上报变更申请,由归口主管部门初审后,转报省质监局。省质监局会同相关部门审核后,批准同意变更。逾期不报变更申请的,视为自动注销。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 省质检中心实施考核、复查复评的监督检查制度。

1.考核。各建成省质检中心在每年11月底前将自

查报告上报归口主管部门,归口主管部门在每年12月底前根据《评审标准》组织对相关省质检中心进行考核,并在次年1月31日前,向省质监局转报考核情况;未建成的及成立不足半年的省质检中心,在每年11月底前将建设管理自查报告上报归口主管部门,由相关归口主管部门自行考核,并在次年1月31日前,向省质监局转报考核情况。省质监局每年组织对省质检中心进行监督抽查。

2.复查复评。省质检中心有效期时限与其依托单位的实验室资质认定有效期相同。依托单位实验室资质认定有效期到期前,应在3个月内提交复查复评申请。在依托单位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复查后,参照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执行。复查复评工作可以采用现场评审或材料函审的方式进行。逾期不报复查复评的,视为自动注销。

第二十六条 省质检中心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注销: 1.因省质检中心需要进行调整合并的;

2.检验能力范围涉及的主要产品属相关政策明确规定淘汰等情形,不能正常开展业务的;

3.相关产业严重萎缩,技术服务工作基本停滞,无相关检验业务持续一年以上的;

4.依托单位实验室资质认定证书被依法注销、撤销的; 5.依托单位变更,且逾期未提出省质检中心变更申请的; 6.依托单位申请注销的;

7.未按要求及时提报复查复评的; 8.其它应当注销的情形。

第二十七条 省质检中心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撤销: 1.存在出具虚假报告等违法、违规行为,且查证属实的; 2.存在以省质检中心名义超范围开展检验检测工作的; 3.连续2年不上报自查报告,且拒绝整改的; 4.未通过验收或复查复评不符合要求,且拒绝整改的; 5.未经批准超过规定建设周期,且拒绝整改的; 6.其它应当撤销的情形。

第二十八条 省质检中心被撤销的,自撤销之日起2年内,省质监局不再受理相关依托单位的省质检中心建设申请。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省质检中心统一命名为“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中心)”,必要时后缀区域名。批筹省质检中心统一命名为“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中心)(筹)”。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15年1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7年11月30日,由省质监局负责解释。

下载食品检验机构能力调查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食品检验机构能力调查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食品检验机构)检验责任追究制度

    (食品检验机构)检验责任追究制度一、为了加强食品检验工作管理,强化检验人员的责任意识,规范检验人员的检验行为,确保检验人员切实依法履行岗位职责,制定本制度。 二、按照《食......

    检验机构参加能力验证重要性初探

    检验机构参加能力验证的重要性初探 盘锦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刘志江 摘要: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来确定实验室检测或校准能力的活动,是提高检验机构 内部质量控制最有效的手......

    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实施方案(最终定稿)

    能力建设实施方案(2010-2012) 为贯彻落实总局“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工作”活动的整体部署,确保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工作取得实效,提高履职水平。根据《质检系统检验检测机构能......

    食品微生物检验总结

    1.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应用微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外界环境和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性质、活动规律、对人 和动物健康的影响及其检验方法与指标的一门学科。 2. 食品微......

    食品检验

    食品中检出的菌落总数,就是否代表该食品上所有的细菌数?为什么? 菌落总数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每克(每毫升)检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1.总则 1.1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有关法律法......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国家认监委 2011-3-18 17:21:14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1.总则 1.1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要求(合集)

    疾控系统实验室评审工作要求 一、评审分工、职责 (一)评审组长 1、领取申请资料,并在10天内提交审查结果和评审建议。 2、准备现场评审工作所需表格、文件。 3、主持评审首/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