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大事记

时间:2019-05-12 14:16: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技术大事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技术大事记》。

第一篇:教育技术大事记

中国教育技术初创时期(20世纪初期)

1922 金陵大学农学院设立推广部, 从美国农业部购买幻灯片、电影片, 配上留声机或口头讲解, 到各地宣传介绍科学种棉的知识。

1923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嘉兴举办的千字课教学试验中使用幻灯进行教学

1932 7月,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在南京成立, 积极提倡电影教育化、教育电影化。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成为全国第一座教育电台。

1934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出版了《电影年鉴》,反映了当时对电影教育和教育电影的观点。

1936

7月,教育部委托金陵大学理学院在南京举办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 “电化教育”名称正式启用。

9月,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创办电影播音教育专修科(招生时名称为电影广播教育专修科), 学制二年, 招收高中毕业生。

1937 7月,教育部成立播音教育委员会, 在全国建立了播音教育指导区41个;七月七日,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各地电化教育开始陷入困境。

1940 11月,教育部将电影教育委员会和播音教育委员会合并成立电化教育委员会, 并在社会教育司下设第三科, 主管电化教育工作。

金陵大学理学院派孙明经去美国考察电化教育。

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印《电化教育》一书作为社会教育辅导丛书之一。

1943 金陵大学成立电化教育学会,同年,教育部为金陵大学颁发“查该校年来办理电化教育, 卓有成绩, 应予嘉奖”的嘉奖令。

1945 5月27日在四川重庆成立中华电化教育学社。

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建立电化教育专修科。

1946 4月,教育部参与《电影与播音》的编辑工作, 使该杂志成为全国性的电化教育刊物。

6月18日,舒新城、孙明经等人发起成立中国教育学会电影与播音教育研究委员会。

1947 3月,教育部选送萧树滋、白芷洁赴美攻读视听教育硕士学位, 杜维涛同时选派去采购设备。

北平师范大学建立电化教育馆(后改为直观教育馆), 创办教育广播电台, 拍摄无声教学影片和幻灯片, 并在教育系开设电化教育选修课。

1948 南国农赴美攻读比较教育与视听教育硕士学位。

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电化教育专修科改为电化教育系。

燕京大学教育系开设“视听教育”课。

初步发展时期(建国初期)

1952 北京师范大学在物理系开设“电化教育技术”课。

贵州省贵阳医学院购进实物反射幻灯机, 用于辅助教学。

1953 西北师范学院建立第一间电教室, 进行外语电化教学的试验。

1954 萧树滋和南国农编写电化教育课程大纲, 开设电化教育课程。

西北师范学院教育系开设电化教育课。

1958 5月1日,原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播出科技教育片《电视》。

7月,天津市广播电视大学成立;至此,各地开始筹建广播电视学院(大学)

12月26日,内蒙古师范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前身)建立“电影、幻灯教学小组”, 统管全院电化教育工作。

北京市开始筹建电化教育馆,各地开始筹建电化教育馆。

1959 9月,原北京电视台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举办《汉语拼音字母电视教学讲座》。

上海外国语学院建成我国第一座电教大楼。

1960 2月,北京市成立电视大学。

3月,北京市组建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4月,上海成立电化教育委员会, 并建立上海电视大学。

5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开展教学电影工作的通知》。

萧树滋为西北师院开设“电教教法”和“电教实验”课。

1963 北京电化教育馆举办电化教育展览会, 总结几年来北京市利用电影、幻灯、录音进行教学的情况和经验。

1964 黑龙江省在教育学院内设电化教育研究室, 在哈尔滨和齐齐哈尔两市设电化教育实验点。

1965 11月30日教育部在沈阳举办沈阳市中小学电化教育展览,同时召开电化教育座谈会。

1966~1970 因历史的原因, 全国电化教育工作处于停顿状态。

1971 内蒙古师范学院恢复广播、电影教学工作, 并出版《无线电广播技术手册》。

北京市电化教育馆开始恢复工作。各地相继恢复电化教育馆和广播电视大学。

全面发展时期(1978年-1990年)

年代 事件

1977年 8月1日,邓小平同志在听取教育部部长刘西尧汇报工作时, 同意建立中央电化教育馆。

1978年 4 月22日至5月16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邓小平同志到会讲话指出,发展教育事业要制订加快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手段的措施。

教育部派出考察团到比利时、法国、日本等国考察国外电化教育。

5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电化教育工作的初步规划》(讨论稿)。

7月26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学校开办教育电视有关问题的通知》,纠正中小学闭路电视热。

杭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陆续在物理系内设置电化教育方向, 培养人才。

1979年 2月6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28所省级电大同时开学。

6月-8月,成立了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

教育部批准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成立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中央电教馆举办三期闭路电视培训班,培训电教骨干人员。

1980年 4月25日,《电化教育》(双月刊)创刊。

9月,萧树滋和南国农起草《电化教育概论》教学大纲。

11月,《电化教育研究》第一期在西北师范大学创刊发行, 由南国农任主编。

9月7日-13日,中央电化教育馆草拟了高师和中师“电化教育”课的教学大纲。

10月8日-16日,教育部电化教育局在北京召开全国电化教育工作座谈会。

1982年 9月,教育部决定进行计算机选修课教学试点。

1983年 6月3日,经教育部批准, 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开设电化教育本科专业, 学制四年。

9月,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84年 3月,建立电化教育课程教材编审组, 南国农任组长, 李运林任副组长。

国家教委成立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试验中心。

1985年 1月17日-22日,应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的邀请, 中央电化教育馆周君达和南京大学辛显明、邱质朴三人参加了AECT1985年会。

8月,《电化教育学》(南国农主编)、《电化教育基础》,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成立《电化教育丛书》编委会, 聘南国农、李运林、李奈为主编。

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成立。

1986年 1月,李运林、李克东合编的《电化教育导论》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10月1日,中国教育电视正式向全国开播。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招收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

1987年 10月,经国务院批准, 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正式成立。

12月21日-26日,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全国电化教育工作会议,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作了《深化教育改革, 大力发展电化教育》的报告。

国家教委发布“高师本科专业目录”, 正式确定“电化教育专业”名称。

国家教委将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试验中心改为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1989年 4月,编译了《英汉教育技术词典》。

5月11日,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首次提到中国电化教育的三大系统:广播电视教育系统、学校电化教育系统、卫星电视教育系统。

由李运林、李克东主持的“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 创办我国第一个电化教育本科专业”项目获“首届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优秀奖。

四、系统发展阶段(1990年-现在)

年代 事件

1990年 8月,建立了北方地区部分高等学校电化教育学科协作组。

1991年 10月,国家教委成立中小学计算机教育领导小组。

10月,河北大学主持召开了教学设计研讨会, 首次对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大规模地、深入地分析和研讨, 促进了教学设计理论在我国的传播。

中国电化教育协会成立。

国家教委批准设立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教材编审委员会。

1992年 5月23日至7月11日,全国电化教育考察万里行活动圆满结束。

1993年 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本世纪末, 基本建成全国电教网络,覆盖大多数乡镇和边远地区。”

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电化教育专业改为教育技术学专业。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北京师范大学设立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点。

1994年 4月,国家教委成立电化教育委员会及其日常工作机构电化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1995年 1月,《电化教育研究》杂志发表高利明《教育技术学的AECT1994定义及启示》署名文章, 开启了有关教育技术的大讨论。

4月,中国电化教育协会成立学术委员会。

第一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后更名为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中国教育科研网开通。

经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批准,“电化教育专业”自学考试于当年开考, 主考单位是内蒙古师范大学。

1997年 1月,中央电化教育馆组织申报的“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被正式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 月31日,确认北京景山学校等433所学校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第一届大会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

1998年 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国家现代远程教育第一批试点院校。北京大学不久也加入试点。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设立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学位点。

1999年 1月13日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形成开放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明确了教育技术和教育信息化的地位。

《中国远程教育》创刊。

2000年 5月“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在上海启动。

12月19日教育部颁布《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

教育部颁布《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2001年 2月24日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启动仪式在贵州举行。

4月教育部发布《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规范(教学资源相关部分)》V1.0版。

2002年 2月教育部发布《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和11项试用标准》V1.0版。

11月中国电化教育协会正式更名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简称CAET)。

2003年 9月8日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启动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9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 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

11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公布《中国教育技术标准》。

2004年 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2005年 8月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学科开始招收“教育技术史”方向硕士研究生, 并确立了“教育技术史”博士培养方向。

9月教育部设立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 启动培训项目。

11月20日到22日中日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发展论坛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

2006年 4月,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

5月,2006年国际华人教育技术论坛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

10月29日,第五届中国教育技术国际论坛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举行,共同探讨有关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和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的话题,促进教育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2007年 3月,上海国际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展览会在上海召开。

5月26日到30日,第十一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 2007)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举行,主题为多学科交叉视野下的信息技术与教育应用研究。

7月26日至28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在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师范大学召开。

8月17日,以“信息技术环境下中美两国教育技术的发展”为主题的中美教育技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10月20日至10月22日,第六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在中国陕西西安召开。

第二篇:江苏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大事记

江苏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大事记

2012年

 2012年10月,教育技术学学科和专业由原先所在的“信息传播学院”,进入学校学部制改革的首批试点单位——教育学部,学科进入“教育研究院”,专业进入“教育科学学院”。办学主体教育技术学科和专业离开后的“信息传播学院”,更名为“传媒与影视学院”,信息传播学院陈琳院长调任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学部副主任

 教育技术学专业成为省重点专业(核心专业) 2012届教育技术学硕士毕业后,有15人进本科高校工作,其中3人进“211”高校,一人考取“985”高校博士

 李子运老师、王娟老师分别取得20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立项:《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的眼动研究》(12YJC880050);《信息传播视角下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发展研究》(12YJC880101)

 2012年3月18日徐州师范大学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杨开城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徐晓东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张一春教授、南京邮电大学余武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彭绍东教授等莅临指导

 2012年1月至8月汪颖博士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访学  陈琳教授发表于《教育研究》的论文《中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国研网全文转发

 杨现民博士的论文《The effect of collaborative annotation on Chinese reading level in primary school of China》,SSCI收录

 杨成教授、朱守业老师主编的教材《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 教育技术学专业取得省教育厅推荐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资格  教育技术学本科生考研率再创新高,升研率达35%  研究生取得4项省创新项目

2011年

 陈琳教授编著的《数字影像技术》(第2版)成为全国精品教材,成为全国教育技术学科“十一五”取得的唯一的国家精品教材。该著作是陈琳教授主持建设的第二部国家级规划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

 蔡国春教授的专著《院校研究与现代大学管理——美国院校研究模式研究与借鉴》,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 蔡国春教授的专著《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比较研究》获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 王帆博士取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国家级青年项目《“微博”对大学生交往行为影响及其教育策略研究》(CCA110108)

 郑权老师取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国家级一般项目《揭示聋人认知规律及其无障碍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研究》(BCA110025)

 吴匀博士取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艺术学国家级青年项目《现代空间理论视野下的中国武侠电视剧研究》(11CC095)

 王运武老师取得2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11YJC880121)

 陈琳等申报的《教育技术学科及专业发展的创新探索实践》成果,获得江苏省第三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 陈琳、刘行芳、张立荣、樊传果、马德俊、李文、黄如民、李子运等联合申报的“信息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与实践”,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 陈琳教授与黄如民、朱守业老师以及2009级研究生共同合作开发的《数字影像技术数字化立体教学资源》,获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一等奖

 贾广惠博士指导本科生取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三等奖

 《聋人手语900句》在第二届全国教育影视优秀作品大赛中获电视教材二等奖(陈琳、赵锡安、王太昌、李忠、郑权、鲍红安、潘莉、徐明、刘永宁、王庆宝、王倩、顾玉荣、祁云、宋爱清、常波、郑友庆、葛明驷、刘永福、练志坚、景瑞、吕霞、张颖、权盛、胡永斌、王健、周惠颖、李薇等人合作)

 王太昌教授主持开发的《妙语快车——聋童康复训练软件》,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张伟的硕士论文成为省优秀硕士论文,陈琳教授指导

 王帆老师的博士论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 汪颖老师的博士论文《教育生态视野下的“农远”教师培训》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 2009级硕士研究生赵伟林、2008级本科生夏志鹏等人主创的DV片《明浩》获得第六届“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二等奖,陈琳、马德俊教授指导

 教育技术学2008级本科生夏志鹏同学获得“领航杯”大学生数字媒体作品竞赛一等奖,李同召、胡永斌老师指导

 殷旭彪、李凡、喻一珺等同学创作的DV作品《汉风》获江苏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DV作品一等奖,陈琳、马德俊教授指导

 清华大学程建钢教授,中央电化教育馆丁新副馆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宝立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学科规划与建设处处长、远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丽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沈书生教授,江苏省电化教育馆馆长尤学贵教授,江苏省电化教育馆研究室徐晓梅主

任,首都师范大学焦宝聪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李艺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徐晓东教授,长江学者胡智锋教授等先后莅临指导

 信息传播学院连续第三年取得 A 等的学校对学院工作目标考核成绩,全校连续3年取得“A”等考核成绩的共有3个学院

 陈琳教授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周年庆祝大会上表彰为协会先进工作者  陈琳教授评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先进个人

 胡永斌老师的论文《高校艺术教育资源库建设探索》获江苏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特等奖

 学校在2010年CSSCI发文高校排名99,教育技术学师生贡献在二级学科中排名第一

 在江苏省高校摄影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上,陈琳教授当选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于素云教授、刘永宁教授当选为理事

 教育技术业专业创新的假期业界锻炼制、能力培养领衔制、学年作品制、双实习多段实习制等制度,落户江西师大等高校

 倪小鹏博士组织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通过远程视频联线的方式与我校教育技术学研究生远程交流会;倪小鹏博士在美国利用远程的方式给我2009级、2010级研究生授课

    学校聘请徐晓东教授为兼职教授

《手语900句视频》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学校取得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学校取得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中的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硕士点由教育技术学科团队承建,陈琳教授兼任设计学一级学科点负责人,陈琳、黄如民、王帆、朱守业为该硕士点的首批导师

 教育学一级学科成为省“十二五”重点(培育)学科(省规定,“十一五”期间有二级学科是省重点学科的一级学科,自然成为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教育技术学科为“十一五”省重点学科)

 刘行芳教授获省精品教材奖

 贾广惠老师的博士论文出版

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取得学士学位授权

2010年

 汪颖博士取得20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农远工程多层合作教师培训模式实证研究》(10YJC880116)

 张立荣老师取得20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数字化生存状态下高校辅导员能力提升研究》(10JDSZ3081)

 陈琳教授取得2010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成人终身学习资源建设研究》(GKA103021)

 杨成教授取得2010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远程教育学习服务体系研究》(GKA1030132)

 汪颖博士取得2010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农远工程多层合作教师培训模式实证研究》(ECA100365)

     汪颖老师取得博士学位(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王帆老师取得博士学位(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徐明老师晋升教授职称

刘永宁老师取得博士学位,并晋升教授

王矗、艾文斌、潘玉霞、柏菊花、黄晓娟、陆菁莲、陈雪玲、陈亚琴开发的 《数字摄影电子书》获全国多媒体教学软件大赛一等奖

 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培养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主要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余胜泉院长团队负责培养

 假期业界锻炼制取得好成绩,多家媒体报道;大二本科生韩灵丽同学假期业界锻炼期间,在《光明日报》发表8篇署名报道

      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成为省精品课程

教育技术学省重点学科以优异成绩通过省重点学科中期检查 信息传播学院在学校对学院的综合考核中取得全校第二名的好成绩 马德俊教授当选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理事 陈琳教授当选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第常务理事

陈琳教授当选江苏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研究会副理事长

陈琳教授在清华大学举行的2010教育技术国际研讨会上作题为《教育技术未来创新发展之路》的学术报告

 陈琳教授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主办的“全国高校贯彻《规划》促进教育技术发展学术论坛”上做题为《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的学术报告

 陈琳教授在江苏省高校教育技术工作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介绍《锐意创新,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信息化专门人才》(江苏省教育厅召开,2010-12-15)

 陈琳教授在华东、华南港澳地区高校教育技术2010年学术年会暨东南地区教育技术系主任协作会议上作《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报告(杭州•浙江大学,2010-7-21)

 本科生陈蕾、赵红飞、李珊珊开发的课件《快乐学物理》,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中获得课件类三等奖,指导老师胡永斌

 陈琳教授主持的《数字影像技术与艺术研究》课程成为省优秀研究生课程

 北京师范大学刘美凤教授、余胜泉院长,华南师范大学谢幼如教授、徐晓东教授,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教授、美国国际教育媒体协会主席理查德•科奈尔,中国社会科学院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王陆教授,《现代

传播》编辑部主任张国涛博士等莅临指导

 贾广惠博士取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在江苏省首次面向全省高校所有大学生举办的多媒体作品竞赛中尚振辉、孙会、王东琴三同学的课件《轻松学习四级听力》获得唯一的课件一等奖

 胡永斌开发的多媒体课件获省多媒体大赛一等奖

2009年

 教育技术学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成为全国第4个教育技术学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信息传播学院成为江苏省高校中具有国家和省特色专业最多的高校之一

 成功承办第八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信息传播学院承办的第八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2009年8月18日—19日在徐州师范大学举行。来自海内外教育技术专家学者500余人汇聚彭城参加会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徐福荫教授,副主任委员黄荣怀教授、祝智庭教授,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王珠珠教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秘书长刘雍潜研究员,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何克抗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教授,科技部教育软件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程建钢教授,日本教育工学会会长、圣心女子大学永野和男教授,美国国际教育媒体协会主席、中佛理达大学科奈尔教授,英国JISC教育技术和标准中心主任、博尔顿大学教育控制论研究和应用学院院长奥莱格.理博教授,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社长、西北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所长杨改学教授,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钟志贤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主任张际平教授,浙江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张剑平教授,江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明选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李艺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龙教授,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汪基德教授,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代表李勇先生,中国电化教育杂志主编曾祥翊博士,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社常务主编希建华先生,英国波尔顿大学教育控制论研究和应用学院研究员袁莉博士分别做报告。

在分论坛上作报告的作者和报告题目分别为:

陶侃:镜像神经元视角下的网络游戏社群与分布式认知; 张刚要:教育信息技术异化现象审视:工具理性的视角; 王运武:转型期教育技术学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孔晶:E-learning应用中产生的认知负荷及对策研究; 王健:网络阅读的优势、问题与优化; 雍花:为促进理解而教;

杨琼:多元智能理论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影响; 张雪:绩效技术与教学设计的比较研究;

胡小勇:区域性教育资源建设成效的绩效评价研究; 马德四:基于Flash的协作概念构图系统研究;

雷洋:基于绩效技术的企业化网络教育平台环境分析及发展趋势;

吕鑫: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胡天文: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数码摄像》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常文武:信息化环境下的问题解决研究;

蒋宇:教育游戏应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可行性探讨; 初娜娜:实践探索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冯锐:基于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职业技能发展;

焦丽珍:基于Google site 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探究; 张楠: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探索; 岑岗:校际开放型项目教学模式研究;

蒋静:美国大学助教培训经验对我国大学助教培训工作的启示; 谭金生: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是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 朱静:国内教育技术走向企业培训的研究综述; 李京杰:基于绩效技术的企业培训方案设计研究; 丁彦:视觉素养教育中网页阅读能力培养探究; 朱守业:教务管理创新设计与开发研究;

汪忠国:英语口语机考系统中朗读型试题自动评阅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徐军:数字校园公共基础平台建设;

朱惠娟:基于J2ME的手机教育游戏设计与开发研究; 聂竹明:网络课程开发中web2.0模式的应用探索; 张颖:分布式认知视角下远程教育网络平台探析; 孙益祥:初探云计算在学习中的应用; 吴维云: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本届论坛正式注册代表413位,另有100多人旁听大会。其中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8位,院长、系主任45位,教师代表180人,研究生代表167人。共有178所高校、出版社等单位到会,他们分别来自4个国家和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大会共作报告14场、8个分论坛报告36场。

第八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由大会组委会主席、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院长陈琳教授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录用178篇论文,共160万字,分属教育技术理论与新理念研究、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研究、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教学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现代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新技术以及教育媒体艺术研究、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研究等8个专题。

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师范院校委员会2009年年会在我校召开

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在我校召开

 陈琳、蔡国春、李子运、杨成、黄如民的成果《教育技术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 北京师范大学李芒教授、江南大学教育科学学科院长陈明选教授、石家庄学院副院长王升教授、中国电化教育杂志主编曾祥翊博士等先后莅临指导

 王运武的硕士论文《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成为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陈琳教授指导

 徐明老师取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网络的高校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DCA090327)

 刘行芳老师晋升教授

 马德俊教授的主编教材《电视制作与实践教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 李子运老师著作《区域教育现代化——江苏苏南、苏中、苏北教育现代化比较研究》,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 徐明老师编著的教材《数字摄像基础》,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 翟强取得省大学生毕业设计《网络教学活动模板化生成工具的设计与实现》一等奖,黄如民老师指导,是学校“十一五”期间取得的唯一省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一等奖

    

等奖 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的考研录取率首次突破30% 试行假期业界锻炼制

研究生张颖的《摄影技术与艺术课程网》取得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 信息传播学院首次在学校对学院的考核中进入优秀行列(A等)

2008级教育硕士兰颖获“长虹电视”杯2009全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一 陈琳教授获中国摄影教育德艺双馨奖

 申报取得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专业实验室——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专业实验室  陈琳教授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举办的“新时期教育技术发展前沿问题高层论坛”作报告(无锡•江南大学,2009-11-22)

2008年

 陈琳教授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年会2008年年会上做《“干线式”方法的开创及运用》的报告(广西•南宁)

 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吕霞、任冬梅、徐华平、高丽娜等联合开发的主题网站《影视摄影技术与艺术》,获全国教育主题网站一等奖

 学校敦聘中央电化教育馆王珠珠馆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刘雍潜秘书长、国内知名手语专家赵锡安为兼职教授

 北京大学汪琼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张舒予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孟祥增教授、扬州大学邓杰教授莅临我校指导

  

出版

中央电教馆研究部陈庆贵主任莅临指导

刘行芳教授取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陈琳教授利用e-learning大讲堂探讨教育技术30年成功经验

杨成教授、朱守业老师主编的教材《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

 朱守业老师、杨成教授主编的教材《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 杨成老师晋升教授职称

 2006级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周惠颖的《聋教育数字化资源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被批准为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08S_005R)

 在铜山县大许镇“信息技术进农家”的活动分别被新华网、《科学时报》、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教育在线、新华日报、中国江苏网、中国淮海网、徐州电视台、徐州人民广播电台、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徐州等全国数十家媒体以“江苏徐州:教授进村讲营销,信息技术进农家”等为题进行了报道和转登。

 陈琳教授被评为校首届教学名师  陈琳教授申报的《数字影像技术》(第2版)教材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这是陈琳教授取得的第二个“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计划

 王运武在攻读硕士期间出版个人专著《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 王运武获朱敬文特等奖学金

 应届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王运武考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师从黄荣怀教授

    2007年 胡永斌等开发的《妙语快车——聋人康复训练软件》获全国多媒体课件特等奖 教育信息与传播实验室申报取得省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实验室申报为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专业实验室

陈琳教授在第七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上做《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跨越式发展战略研究》的报告(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9-28)

 于素云教授当选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 陈琳教授主持建设的《现代教育技术教材成为江苏省精品教材

 徐福荫教授、傅钢善教授、陈明选教授、李艺、李芒教授、黎加厚教授、董玉琦教授,先后莅临指导

    刘行芳老师晋升教授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成为省特色专业

陈琳教授主持建设的《摄影技术与艺术》获全国多媒体课件二等奖

陈琳教授的《中国教育信息化优化发展之战略思考与行动》获省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 蔡国春院长调任学校科技处处长、社科处处长,陈琳教授继任院长

 陈琳教授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年会上做《改革教育技术本科教育

打造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人才》的报告(海南•海口•燕泰国际大酒店)

 “教育技术学科网”启用新站标

 陈琳教授在东南地区教育技术系主任协作会2007年年会上作题为《改革教育技术本科教育 打造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人才》的报告(山东•青岛大学,2007-10-18)

    2006年 硕士研究生王运武取得省研究生创新项目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通过省学士学位授权评审

刘家毅教授指导本科生取得省大学生毕业设计二等奖

全部依托教育技术学师资申报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正式招收本科生

 教育技术学学科成为省“十一五”重点学科,取得学校教育学科省重点学科的突破  陈琳教授取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          陈琳教授取得国家级规划教材项目——《现代教育技术》教材建设 陈琳教授主编的国家级规划教材《现代教育技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于素云老师晋升教授职称

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李艺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张剑平教授、我校聘黄荣怀教授为教育技术学省重点学科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 蔡国春院长当选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研究会副理事长 王太昌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顺利通过验收 教育技术学科网在试运行一年后,正式开通运行

侯庆来的硕士论文成为省优秀硕士论文,王太昌教授指导 胡永斌取得省研究生创新项目

陈琳教授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邓友超博士莅临指导

联合主办的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系列课程教师培训与教学研讨会上,主讲《〈数字影像技术〉课程创设及教学研究》(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2005年

 马德俊老师晋升教授职称

 教育技术学专业通过省特色专业验收

 教育部教育技术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陈琳教授独著的《数字影像技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南京师范大学李艺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孟祥增教授、曲阜师范大学李庆保教授先后莅临指导

 教育技术学本科生沈建国同学获得省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黄如民老师指导

2004年

        陈琳教授由盐城师范学院调入 陈琳教授获全国摄影教育理论研究奖 与西班牙合拍电视剧《足球的起源》

谢幼如作为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莅临我校指导,学校评估“优秀” 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吴庚生教授莅临指导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秘书长刘雍潜教授和岳华副秘书长莅临指导 陈琳教授的现代教育技术获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曹劲松院长调任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蔡国春博士继任院长 2003年

2002年

书记

2001年

2000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 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硕士开始招生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招生

教育技术学专业成为省首批特色专业建设点

王太昌教授卸任从1984年开始担任的电化教育中心主任

教育技术学硕士点正式开始招生

教育技术系更名为“信息传播学院”,曹劲松博士任首任院长,王兆平老师任首任王太昌教授取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聋校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王太昌教授当选江苏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研究会副理事长 取得教育技术学硕士点

首届教育技术本科生毕业

王太昌教授成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教育学心理学专业分开单独成立教育系

取得教育学原理硕士点

开始教育技术学本科生招生

 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电视剧《无雨的日子》获得全国大学生电视作品大赛最高奖——理想杯

1995年

 与教育学心理学专业合并,成立教育技术系

1994年

 招收首届电化教育专业专科生

1993年

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王太昌老师晋升教育技术学教授 招收首届影视传播专业专科生

第三篇:滁州市教育大事记

滁州市教育大事记

1993年

1月7日至8日,省政府副省长杜宜瑾、省教委副主任金辉一行5人,在地区行署副专员陈

六、教委主任杨长文,滁州市(县级市)副市长朱仁等同志陪同下,视察了扬子办事处、清流办事处、乌衣镇及黄圩乡的13所中小学。

5月,地改市以后,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原属滁州市(县级)管辖的二、三、四、五、六、七中学,实验小学和凤凰路小学上划市教委直接管理。

5月、6月,市委、市政府两次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农科教工作,决定独立设置农科教办公室,10个编制,正县级机构,归属政府办口。

9月,凤阳县教委被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授予“全国群众体育运动先进单位”称号。9月,滁州市第一个专门招收“弱智儿童”的“培智班”在琅琊区工交小学开办,填补了本市特殊教育史上的一项空白。“培智班”的开办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的热情赞助。

11月14日至16日,市教委举办了地改市后的首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天长代表队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南谯、全椒代表队获团体总分二、三名。

11月,香港爱国人士邵逸夫先生在全市捐款兴建的5幢教学楼近1.1万平方米已全部竣工,受捐赠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12月,凤阳,嘉山两县的实验中心建设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至此,全市实现了实验中心网络化。

12月,凤阳县扫盲工作经省政府验收合格。至此,滁州市所属各县(市区)全部通过了省政府原定基本扫除文盲标准的验收。

12月,全椒县、琅琊区顺利通过了省政府“两基”工作的评估验收,并经省政府批准率先实现“两基”工作,也成为全市率先实现“两基”的县(区)。

12月,滁州市为空军招飞输送25名学员(全省57人),成为全省输送学员最多的地市。录取总数和比例为全省第一,受到南京军区空军和省招办的通报表彰。

至93年底,全市校办产业纯收入突破百万元大关的校办企业已达5个:分别是嘉山中学玻璃厂;天长二中交通器材厂;来安中学华丽建材公司;天长三中校办厂;定远实小铝箔厂。

1994年

2月25日,受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的委托,林业精副市长带领市教委主任吴千里等

常务会议讨论通过,逐步实施。

11月24日,滁州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教育工作。会议听取了林业精副市长关于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贯彻意见的汇报。会议对提前一年实现“两基”,整合城区现有的职教资源,理顺教育经费管理体制,教育经费预算单列,农村教育费附加实行“乡征、县管、乡用”,民办教师工资以县为单位实行统筹,城镇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纳入住宅小区统一规划并将费用纳入商品房成本等项工作作出决议。会议提出适当时候召开由各县、市、区主要负责人和有关部门参加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

11月28日,杜宜瑾副省长在副市长林业精、市教委主任吴千里和天长相关负责同志的陪同下,视察了天长市工商职业高级中学。

12月,省教委批准并公布了首批达到县级示范高级职业中学的学校。滁州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南谯区施集高级职业中学、明光市高级职业中学、全椒县第一高级职业中学为完全达标学校;定远县高级职业中学、天长市工商职业高级中学为基本达标学校。

12月,通过国家文化部验收,琅琊区紫薇幼儿园成为全国第一批7个农村儿童文化园之一。

12月,安徽省教委副主任金辉在副市长林业精、市教委主任吴千里和南谯区相关负责同志的陪同下,视察滁州市乌衣中学,并为该校题词:“团结奋斗、勤俭办学、全面发展、争创一流”。

12月,滁州市委、市政府把“科技兴滁”战略扩展为“科教兴滁”战略。

1995年

1月4日,市政府召开全市“两基”工作专题会议,市委副书记陈兆均作重要讲话,市政府副市长林业精作了《增强紧迫感,加快两基进程》的报告,进一步部署全市“两基”工作。

1月16日,文化部在北京为琅琊区紫薇幼儿园授牌赠车。同年6月1日,“紫薇幼儿园儿童艺术团”应邀参加文化部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农村儿童文化园进京演出,并到中南海怀仁堂作客,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2月25日,中共滁州市教委直属机关首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第一届教委直属机关委员会,李文华当选为书记。

4月,安徽省勤工俭学工作会议在天长市召开。省教育工委书记、教委主任陈贤忠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全省各地市参加会议的代表参观了天长市的校办企业。

4月,市教委组队参加安徽省第四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取得了两块金牌、四块银牌、三块铜牌,团体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在第四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上,滁州市有二名运动员代表省队参赛,其中滁州二中郑敏荣一举夺得标枪冠军。

6月下旬,市教委组织滁城小学校长赴芜湖市镜湖区学习考察素质教育。

7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原属琅琊区管理的滁东中学、琅琊中学收归市教委管理,并分别更名为滁州市第九中学和滁州市第八中学。

8月9日至10日,陈天庚市长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为培养跨世纪人才而奋斗》的报告。明确了为此必须认真实施“十大教育工程”:即⑴“两基”工程;⑵职教工程;⑶窗口学校工程;⑷教育投入工程;⑸硬件设施工程;⑹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⑺素质教育工程;⑻民师工程;⑼教师安居工程;⑽校办产业工程。市委书记吴天栋作了《依法治教,深化改革,开创我市教育工作新局面》的总结讲话。

8月15日,滁州市首届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班在来安县聋哑学校举办。来自全市各地试点乡镇的34名小学教师参加了培训学习,市教委副主任张华勤专程到培训班作动员讲话。培训班主要是为全市各地农村聋哑儿童能够随班就读解决师资紧缺问题。随后,全市聋哑儿童的入学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9月10日,在安徽省第一个《教育法》宣传月和庆祝第十一个教师节活动中,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了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表彰大会,市直暨琅琊区在滁州剧院设立主会场,其他县市区设立分会场,3000余人参加大会。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和军分区在滁领导,以及市直各主管局负责人出席大会。市政府副市长钱进宣读滁州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决定和获奖人员名单。市委书记吴天栋作重要讲话。

10月,安徽省城市重点小学校长联谊会第八届年会在滁举办,滁州实小与原滁师一附小、二附小联合承办。省教委初教处处长钱业荣与来自全省各地的58位校长参加了会议。与会同志围绕“如何发挥城市重点小学示范幅射作用”这一主题进行了专题研讨。滁州市委副书记陈兆钧到会祝贺并讲话。

10月,市人民政府滁政(1995)60号文件转发了省政府皖政(1994)81号《关于增加教育投入的决定》,并提出三条意见:其中对全市境内的宾馆、旅社、饭店、招待所一律按10%征收教育费附加。这一举措大大缓解了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

10月,市长陈天庚签发了市人民政府第七号令,即《滁州市农村教育费附加征收管理办法》。明确了教育费附加由乡镇征、县(市、区)管、乡镇用的管理体制。

10月,市教委下发《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试行)》,对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组织领导、总体目标、方法步骤、实施要求、保障机制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11月6日至10日,全市“两基”工作现场会分别在凤阳、定远、明光三县(市)召开。分管市长林业精自始至终参加了会议。

1997年

5月5日,市教委和琅琊区在滁州市实验小学和琅琊路小学联合举办首次小学素质教育现场汇报会,来自全市46所小学派员参加学习观摩。汇报会从教师的课堂教学到学生的才艺展示,分层次,多形式地介绍了两所学校如何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努力实施素质教育的所取得的成果,使与会代表受到很大启发。

7月12日至8月9日,第二次举办经省教委批准,爱德基金会协助的由自愿来华的外籍教师任教的暑期英语教师培训班,全市80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培训。

8月25至26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市委书记张春生、市长何成国、副书记蒋双甲等领导作了重要讲话。市教委主任吴千里向大会报告了全市教育工作。大会听取了定远等7个单位的发言。

9月,滁州市第二中学“宏志班”首次招收因家庭贫困而面临失学的品学兼优的36名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学习。宏志班同学在校学习期间不但免除学杂费,每人每月还可以享受60元的生活补助费。

10月,全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在滁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县(市、区)的教委主任、中小教科长、教研室主任,省、市重点中学校长共100多人,各县(市、区)教委和部分学校在会上总结交流了实施素质教育经验,研究探讨发展新路,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向更高层次迈进。

11月,市教委举办了全市第四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8人次打破5项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记录。

11月,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各县(市、区)职教科长、职业中学校长参加。会议就职校招生工作进行了认真讨论,并制订了具体方案和措施。

12月,滁州市教育有线电视台建成并开播,初步实现了我市远距离传播教育节目的目标。12月,积极配合市体改委做好校办产业的改革改制工作,认真进行产权界定,明晰产权关系。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校办企业基本上已实行承包制和股份合作制。

12月,滁州卫生学校被省卫生厅授予“全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1998年

2月,市教委成立“滁州市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公室”,具体工作挂靠在成人教育科。2月,国家广电总局颁发053121844号电视台许可证,同意成立滁州市教育电视台。3月,市编委正式下文批复。

3月,国家科技部授予定远县、天长市、来安县、琅琊区四个县(市、区)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称号。

4月19日至24日,“欧盟——中国地方政府联系计划”在滁州市实施。来自英国苏格-67月,市教委首次组织全市教育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的学习辅导和考试、阅卷、办证等工作。

12月,市教委组织全市教育科研课题申报工作,确定20个市级科研课题,申报5个省级科研课题。

2000年

2月,滁州卫生学校被省委、省政府批准为“安徽省重点中专学校”。3月,定远县炉桥镇第一小学被安徽省教育厅命名为“安徽省农村示范小学”。3月,天长中学、全椒中学被省教育厅正式批准为省级示范性、实验性普通高中。3月,滁州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天长职教中心被省教育厅批准为县级示范性职业高中。

7月,滁州市政府下发滁政〔2000〕172号文件,开始实施“131”工程,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全市创建10所示范高中、30所示范初中、100所示范小学。简称“131”工程。

7月,市委、市政府、军分区授予市教育局为全市“双拥模范单位”。

8月,市教委在滁城举办了全市中小学师生书画摄影作品展。并从中选送40幅作品到省里参展,取得2个一等奖,13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的可喜成绩。

8月,来安三中段君亮同学制作的电磁组合实验在第十届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中荣获发明创造二等奖。

9月,滁州卫生学校被省教育厅、卫生厅批准为全省首批招收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大专)班的试点学校之一。(全省卫生类仅2所学校)

10月,市委、市政府在滁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市委书记何成国在会议开幕时作了重要讲话,钱进市长进行会议总结。

2000年滁州市因招飞工作成绩显著(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决定:在定远中学建立空军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基地班。这是安徽省唯一一所空军招飞基地。

12月,市政府下发《滁州市贯彻执行国务院〈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实施意见》(滁政〔2000〕120号),市教委颁发〔2000〕39号文件《社会力量办学审批备案办法》。

2001年

4月,滁州卫生学校因思想教育工作成绩突出受到团中央的表彰。

4月9日,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南艾尔市梅因哈姆中学校长约翰·哈勃斯先生访问滁州中学。

5月,市教委下发38号文件《关于调整和规范我市社会力量办学秩序的通知》,召开整治工作专题会议。

10月,市教育局制订了《滁州市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规划》,确定全椒县为全市的省级课改实验区,凤阳、市直和琅琊区为市级课改实验区。

10月,经省教育厅批准,撤销滁州师范学校,将原滁州师范学校更名为滁州市实验学校。12月,滁州卫生学校被省文明委批准为“安徽省第四届文明单位”,成为全市卫生系统唯一的省级文明单位。

2003年

4月,市教委决定在全市实施“155”园丁工程。即在2003—2007年五年中,在全市范围内评选出10名优秀校长,50名学科带头人,50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全面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

7月,全市遭受了特大洪涝灾害。受灾学校946所,影响到27万学生。水毁校舍面积41.13万平方米,其中倒塌校舍3.67万平方米,新增危房37.46万平方米。洪水冲毁道路、围墙、场地等建筑设施折合23万米,教学仪器设备1.6万套(件、台),课桌凳1.7万套,图书39万册,体育设施、电力设备、绿化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1.8亿元。

7月,省教育厅厅长陈贤忠深入全椒县官渡乡和明光市女山湖、太平等乡镇中小学视察灾情,慰问师生。

7月,市教委首次组织专人对市直初中和小学开展了办学水平的督导评估工作。并以市教督[2003]153号文件,印发了《关于对市直中、小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的情况通报》。

7月,滁州市实验学校与原滁州中学分校合并重组,两校合并后更名为滁州市实验中学。8月,市教育局制定的《滁城部分中、小学调整办学结构,扩大学校规模的实施方案》获市政府第三次常务会议通过。

8月,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市“防控非典”指挥部的指示要求,市教育局动员和带领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取得了防控“非典”的阶段性成果。

8月,局机关机构改革工作顺利完成。原中、小教科合并为基础教育科;职教科、成人教育科合并成立职业与成人教育科,原电教馆、仪器站合并为仪器装备站;原师训办改为继续教育科。新设法制宣传科和基建科。

8月,市委、市政府、军分区授予市教育局为全市“双拥模范单位”。

8月,市长宋卫平主持召开各县市区负责人和教育局长会议,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灾后复校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专题研究部署,确保全市9月1日按时开学工作。

8月,市教育局两次召开各县(市、区)教育局长、救灾办主任会议,贯彻省市有关精神,研究、安排正常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到四个确保:确保中小学生全部按时到校上课,确保灾区学生开学有课本,确保灾区校舍安全无隐患,确保灾区学校无役情。

8月,为了确保9月1日按时开学,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开展生产自救。组织灾区教师提前返回学校,对被水淹没的学校进行清淤、粉刷和消杀,维修课桌凳,鉴定危房,租借民房,搭建庵棚,对受灾的学生去向进行摸底登记,联系课本,不因洪灾使一个学生失学。

8月19日,市委书记汪国才深入到明光市太平、女山湖等乡镇指导开学工作。9月1日,全市中小学按时开学。但仍有91所学校租借434间民房上课,23所学校搭建庵棚、帐棚47个,55所学校实行二部制或复式班教学,涉及到2.4万多名学生。救助贫困生4.2万人,减免缓费用370余万元。

11月,全市中小学危房改造暨灾后复校工作会议召开,琅琊、南谯、来安、天长汇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市政府副市长朱云霞出席会议并讲话。

12月,市教育局被国家民政部、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称号。12月,校办产业稳步发展,全年累计完成校办产业产值6.2亿元,利税突破7800万元,为全市教育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12月,向省厅上报了天长市、南谯区、琅琊区和市直学校为省级课改实验区,并组织教育行政干部、中小学校长参加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会。

12月,滁州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通过国家级重点学校的复评工作。12月,成立民办中学、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督导评估工作领导小组。

12月,因水灾,市政府与省政府签订了维修、重建41.13万平方米校舍的任务,至2004年4月20日,已完成任务的96.7%,新建校舍9.4万平方米,维修30.3万平方米。除少数项目正在进行施工(如明光女山湖移民建镇中的中、小学),预计到暑期竣工外,绝大部分项目竣工并交付使用。

到年底,全市筹集资金3370万元,修复校舍35.6万平方米,其中新建校舍8.85万平方米,维修26.7万平方米,占水毁校舍面积的86.5%。省教育厅、财政厅下拨的1143万元救灾经费和全市配套的455万元资金安排了144个项目,竣工71个。全市已没有学生在庵棚、帐篷中上课,在民房中上课的学生已下降了三分之二。

2003年,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完成对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的综合评估工作。

2004年

2月,市直教育系统妇女工作委员会经市妇联批准正式成立。3月,市教育局开展对全市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的督导评估工作。

4月,市政府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专题会议,刚到任的代市长缪学刚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会后,市政府以滁政(2004)64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制订了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了“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市场引导”的职业教育管理新体制。

5月22日下午2点40分左右,南谯区施集乡燕李小学一个教室的屋顶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坍塌,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6月14日下午16时,大雨滂沱,凤阳县临淮镇车站小学西教学楼二层中间的办公室,突然出现坍塌,幸好教师都在班级,未造成人员伤亡。

6月18日,市政府召开全市校舍安全工作暨危房改造工作紧急会议,通报南谯区施集乡燕李小学教室和凤阳县临淮镇车站小学办公室屋顶突然坍塌的两起校舍安全事故,进一步增强各级各类学校抓好校舍安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过细地做好校舍安全检查,加快危房改造步伐,确保校舍安全,确保师生安全。

6月,市教育局组织对全市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进行专项督查。

6月,安徽省首届“迅飞杯”机器人大赛在滁州中学举行。滁州中学、滁州二中代表队分获高中组和初中组比赛第一名。

6月,滁州中学校长胡国营因经济受贿问题被纪检部门“双规”。同年九月被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

8月23日,市教育局下发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强调切实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9月10日,市委、市政府举行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33名国家级和省级模范教师、先进工作者、100名市级模范教师受到表彰。

11月,向省教育厅申报将明光市、全椒县、凤阳县列为“安徽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样本县(市),并获省厅批准。

12月,滁州卫生学校被省文明委批准为“安徽省第五届文明单位”,成为全市卫生系统唯一的文明单位。

12月4日,滁州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进一步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学校危房改造与布局调整步伐,全面化解农村中小学债务,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2005年

1月,南谯区被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列为“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样本县(区)”。2月—2006年1月,市教育局机关和市直学校900多名共产党员分别参加第一批和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每批6个月)

4月,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专人对各县市区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已逐步健全。“一破三立一建”工作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进展。滁州市所属县(市、区)全部撤销了乡镇教委(办),成立了中心学校,设立了教育经费核算分中心和教育人才管理中心。

7月11日,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教育局、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滁州市城区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意见》的通知。

7月31日,市政府召开全市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会议,缪学刚市长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副市长朱云霞作工作报告。省教育厅副厅长、省危改领导小组副组长胡平平应邀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天长市、明光市、南谯区、全椒县作了典型发言。会议通报了市危改领导小组组织的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检查情况。各县(市、区)长、分管县(市、区)长、教育局长、财政局长,市危改领导小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10月,市教育局组织了由7名优秀教师组成的“师德报告团”,以“爱与责任”为主题,先后在市会议中心,各县(市、区)做了七场巡回报告,近万名教师直接受到了教育,反响热烈。

10月,在市委书记汪国才的关心支持下,滁州市教育电视台在滁州电视台科教频道再次播出。

11月10日,全市中小学薄弱学校建设工作会议在滁城召开。会议要求各地按照“政府主管、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的原则,全面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全面提高全市中、小学整体办学水平和质量。

11月,认真开展了机关作风评议活动。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的部署和转变“两风”、增强“两情”的要求,修订和完善了原有的规章制度,向社会公布了服务承诺,机关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有了新的变化。

11月,按市委、市政府的布置,市教育局全力进行招商引资工作。根据教育系统招商引资工作方案,一把手负总责,层层分解任务,进行量化考评,设立专项资金,兑现奖惩规定。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1500万元招商引资任务。

11月,省招委、省教育厅授予滁州市为“省招生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12月,明光职业高中、天长职教中心创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获得国家教育部的正式批准。

12月,南谯区农技校经市教育局批准更名为“滁州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12月,滁州卫生学校被省教育厅授予“中专招生先进学校”。

2006年

1月,市教育局开展对学校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督导检查。

3月,滁州市被确定为安徽省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项目培训市(全省共10个市获选)。3月,市教育局局长张春林与各县(市区)教育局长、市直中、小学校长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并开展了“党风廉政学习教育月”活动。

4月,凤阳师范、滁州市实验中学、滁州市一职高、滁州市第二小学、明光市工人子弟小学、滁州市第一幼儿园被评为省级语言文字示范校。

4月,市教育局在滁州电大挂牌成立“滁州市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中心”。4月,由市委组织部牵头,有市教育局、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组成的督查组,对各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项考核评估。全市共依法补拨历年拖欠的教育经费2722.521万元。

4月21日,香港爱国人士,香港田氏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89岁高龄的田家炳先生亲自来滁出席滁州市“田家炳中学”揭牌仪式。原滁州二中初中部正式更名为“田家炳中学”。在揭牌仪式上,田老先生挥笔写下了“中国的希望在教育”的题词。市委书记汪国才、市长缪学刚在滁州国际大酒店亲切会见田家炳先生一行。

9月5日,市直学校首批12名小学教师赴南谯区9个乡镇中心小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市教育局负责同志在交接仪式上要求全体支教人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9月,省教育厅在滁州中学成功举办了省级示范高中“校长论坛”。10月,凤阳县武店小学被省教育厅命名为“安徽省农村示范小学”。

10月30日,省教育厅项目办在滁州召开了“皖北片2005年D级危房改造规划方案编制工作培训会议”。

10月,高考取得可喜成绩。全市文理本科达线8870人,本科达线增幅为45.98%;本科达线人数增幅为31.49个百分点。本科达线过千人的县(市区)由去年的2个增至今年的6个。

10月,通过考试,择优录用了117名普通高校师范类本、专科毕业生和17名夫妻两地分居的优秀教师到市直学校任教。

11月,定远中学、滁州实验中学被批准为省级示范高中。

12月,滁州卫生学校申报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并被省文明委授予“安徽省第六届文明单位”称号。

12月,天长市工商职业高级中学、全椒县职业高级中学申报省级示范职业高中获省教育厅批准。

至年底,全年完成近5万平方米的D级类危房改造任务,其中争取上级资金2482万元。

2007年

自今年起,全市普通话测试工作实现了从人工测试向计算机辅助测试网络化的历史性跨越。

1月23日—25日,滁州市实验小学、滁州市第一小学同时接受省教育厅创建“安徽省特色小学”的评估验收。专家组在反馈会上一致认为:滁州市抓住机遇,创建特色教育模式,创建适合每个孩子个性发展的教育,这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意义深远。

3月,市教育局、财政局于3月20日印发《滁州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意见》,从指导思想、实施范围、任务目标、保障措施四个方面要求各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4月17日,市政府在滁召开全市职业教育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教育为目标,正确认清形势,乘势而上,进一步推进全市职教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4月,滁州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于4月25日正式成立。4月29日,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活动在滁州市正式启动。副市长朱云霞、市政府副秘书长潘国华在市体育局长陈建伟、市教育局长张春林、团市委副书记曹付忠的陪同下,深入到滁州二小、实验中学、“田家炳”中学等校,了解学校体育运动开展情况,并和同学们一起开心地进行体育活动。

5月,由市委组织部牵头,有市教育局、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组成的督查组,对各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项考核评估。

8月中旬,“滁州市首届中职学校学生技能竞赛周”活动开始举行,18所学校189名学生参加了7个项目的竞赛,有16人获得一、二、三等奖17个,滁州市一职高的路阳获“图形图像处理”项目第一名。

8月下旬,市教育局组织了对全市省、市级特色(示范)初中、小学、幼儿园的复查工作。

9月10日,市委、市政府在市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庆祝第23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市长缪学刚主持大会,市委书记汪国才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大会对4个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56名获得国家、省、市级表彰的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9月18日,滁州市资助贫困学生管理中心正式成立,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国家每年1500元生活补助。

9月30日,滁州市第一小学(原滁师一附小)百年校庆活动在滁州隆重举行。市委书记汪国才,市长缪学刚等市里四大班子领导亲自到校看望师生,对建校百年表示热烈祝贺。缪学刚市长代表市四大班子领导在庆祝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516在省教育厅组织的主要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中,滁州市被评为良好等次。并获得“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规范教育收费”两个单项工作的优秀等次。

12月,天长市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安徽省教育强县(市),这是全省首批七个县(市、区)之一。

12月,市教育局制订《滁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创建规划(2008—2012)》,确定了重点建设的15所中等职业学校。

12月,凤阳县职教中心申报省级中等职业示范学校获省教育厅批准。

12月28日上午,滁州市青少年及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落成典礼在滁州市人民广场隆重举行。项目总建设规模为25247.50平方米。市委书记韩先聪、市长缪学刚等市四大班子领导同志出席了庆典仪式。

2009年

年初,组织对全市职业学校办学水平进行首轮督导评估工作。

1月16日—18日,滁州实验小学和天长城南小学选送的两个少儿文艺节目《花鼓娃娃笑了》、《大雪无情人有情》在中国教育电视协会和中国教育电视台举办的“我爱我的祖国”全国大型校园文化艺术展演中双双获得金奖,并进入青少年迎春晚会录制。滁州市教育电视台同时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1—2月,全市中小学、幼儿园31782名教师第三轮继续教育证书换发工作顺利结束。2月,市教育局组织对市属民办中学进行专项办学水平督导评估。

2月24日,滁州学院迎来首批韩国韩瑞大学5名留学生,他们将在滁州学院学习一年汉语言。2005年滁州学院与韩瑞大学结成“姊妹学校”,两校互派语言教师、留学生,合作培养“2+2”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学生。

3月3日,市委书记韩先聪先后深入市二职高、一职高和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调研指导职业教育工作。

3月,市教育局举办了“滁州市第二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

3月,滁州市城南中学建校开工典礼在城南新区举行,市委书记韩先聪及市几大班子领导出席了开工仪式。

3月开始,市教育局机关和市直学校1100多名共产党员分别参加了第二批和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4月22—24日,全省师训工作会议在来安县白鹭岛成功举办。

5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在进行“大滁城”建设之中,将滁州中学整体迁入城南新区,滁州实验中学整体迁入城东新区。要求扩大校园面积,完善教学设施,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文化品位,把两校建成滁州领先,省内一流的现代化示范高中。

6月28日,省教育厅专家组考评凤阳师范学校申办专科学校工作。市委书记韩先聪,代市长江山会见专家组。省厅专家组认为:设置凤阳师范专科学校是可行的,同意将凤阳师范学校申专工作提交安徽省高等学校设置评审委员会讨论。

6月29日,天长市炳辉中学通过省级示范普通高中验收。炳辉中学是1997年罗炳辉诞辰100周年之际创办的公办全日制完全中学。

7月,中共滁州市教育局直属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第二届教育局直属机关委员会,刘芝福当选为书记。

7月,滁州市现代教育中心成立。

7月,省教育厅决定凤阳县作为中西部义务教育国家级远程教育项目培训县(全省仅有六个县)。全县共有4420名教师参加了此次远程项目培训,培训经费全部由中央财政支付。此次培训组织认真,培训效果显著,受到省厅好评。

7月1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司副司长苏国率领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公共服务组,在安徽省副省长谢广祥的陪同下,来滁考察滁州市教育园区建设情况。调研组领导听取了市教育局长张勇关于全市教育发展情况的汇报,并实地察看了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食堂、学生公寓和滁州学院体育馆等硬件设施建设。苏国副司长对滁州教育的快速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希望滁州教育园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规划好、建设好、为滁州教育的跨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7月30日,市教育局语委办在组织参加“首届全国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安徽赛区)比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

8月3日,凤阳县工人子弟小学男子小手球队荣获2001年“康桥杯”全国小学生手球锦标赛冠军。该校手球队是滁州市及安徽省小学生手球锦标赛冠军并代表安徽省参赛。

8月4日,滁州中学初中部、实验小学新校区开工典礼在滁州市城南新区隆重举行。市委书记韩先聪、代市长江山等市领导出席,韩先聪宣布新校区正式开工建设。

8月,凤阳师范、天长城南小学被评为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8月17日,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滁召开。代市长、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组长江山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江山要求:要在做好方案制定、质量鉴定、校址选定、资格认定、责任签定、建设质量保障等关键环节上,做到“六个到位”,即责任明确到位、力量组织到位、工作部署到位、资金筹措到位、统筹协调到位、监督管理到位。切实把中、小学校舍建成学生、家长、社会最放心、最满意的工程。

8月22日,由市体育局和市教育局共同主办的全市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在滁州中学举行,比赛分初中组男女团体、男女单打,小学组男女团体、男女单打,共8个组别。来自全市共9支代表队154名选手参加了本次比赛。

920-

第四篇:2010教育大事记2

2010教育大事记

2010年1月13日,区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杨超群、贾万同志一行在区教育局副局长王正智和职教科相关人员陪同下,深入巴州区职业学校,对2009年4月区人大常委会第18次常委会对《区人民政府关于全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情况的报告》审议通过的《审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访和调研。

1月28日至2月2日,巴中市巴州区教育局组织教育直属单位、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全区123所中小学校,召开“两会”:退休教师座谈会和代课人员座谈会;开展“两活动”:下村倾听教师意见和安全隐患排查活动,确保了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

3月8日,城区中小学开展“学雷锋精神,争做好少年”活动

3月12日,区教育局召开2010年学校安全工作会议。副区长张洪祥、区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和教育直属单位负责人、学区教育督导组主任、中小学校长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3月30日,巴州区开展规范办学行为督导评估。

3月30日,巴中市治理教育“三乱”暨学校灾后重建工作会议召开。巴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李树海出席会议并讲话。

4月8日下午,副区长张洪祥召集市公交公司、区政府办、教育、建设、城管、交警、交通、东西城回风办事处、巴二中、巴师附小、区六小等单位负责人在巴二中后坝校区专题研究巴师附小部分学生搬迁至巴二中后坝校区教育教学工作协调会。

4月23日,巴州区文综、理综高三后期复习备考研讨会分别在巴中中学、巴二中顺利结束,这标志着为期两个阶段的2010年巴州区高三后期复习研讨会圆满落下帷幕。

5月6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李树海督查巴州区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工作时要求,要形成常思、常抓、常态的校园安全监管措施,确保广大师生平安健康。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斌,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品先,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群传,副区长张洪祥陪同。5月18日,区教育局扎实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

5月24日上午,区委书记廖伦志,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平阳带领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斌,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品先,副区长张洪祥、马良辉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先后深入到市职中、巴二中、十一中、巴州区一小、二小、三小和部分幼儿园督促检查校园安全工作落实情况。5月25日.区教育局赖永常副局长督查在校学生“五五”普法考试情况

5月28日至31日,巴中市巴州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群传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深入到清江镇中心小学、巴州第一小学、巴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巴中二中等8所学校,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了专题视察。

5月31日下午,巴州区四小在巴人广场举行大型文艺汇演,600余名幼儿用舞蹈、时装秀、情景剧、体操、亲子活动、童话剧等表演形式展示了少儿风采;巴州城区各幼儿园在 29日—31日这几天,分别表演了幼儿集体舞、体操舞等儿童节目,并邀请家长参与亲子活动,让孩子们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地迎接“六·一”儿童节的到来。

6月23日区教育局组织召开了非义务教育学校和教育直属单位报账员会议。会上,经管办主任杨尚官传达了有关清理津贴补贴的会议精神,张书祥同志就本次清理津贴补贴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办法。1

7月6日,在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纪检监察,各高完中校长,新闻媒体的监督下,巴州区2010年高中阶段招生录取工作顺利实施。

7月9日下午,巴州区召开网吧专项整治深入推进会,旨在贯彻落实市委主要领导的指示,小结前阶段网吧专项整治工作,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斌,区政府副区长张洪祥,区政协副主席刘天阁出席会议。

7月15日至18日,我区遭受今年入汛以来强降雨天气。18日上午,区教育局副局长王正智带领局相关科室人员,冒雨深入学校,检查学校汛期安全工作。

王正智副局长分别到三河小学、三河中学、恩阳二中等校,查看了学校汛期值班护校、受灾等情况。他对个别学校汛期值班护校不到位的现象提出了批评,责令学校立即整改,并要求,各地各校、幼儿园要高度重视汛期学校安全工作,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切实将汛期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人,措施落实到位,认真排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要严格执行汛期值班护校、领导带班制度,保证信息渠道畅通,遇有紧急情况立即上报。

8月19日,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延荣来我区督查秋季开学准备工作。他要求,学校灾后重建项目要注重质量,加快进度,确保灾后重建校舍9月1日投入使用,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校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平阳,副区长张洪祥陪同督查。

8月19日上午,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平阳深入城区各中小学就秋季开学工作进行实地调研,下午召集相关部门和城区中小学校长专题研究今秋开学工作。他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履职尽责,通力协作,未雨绸缪,确保今秋正常有序开学。副区长张洪祥出席了会议。9与1日日,巴州区各中小学报名正式开始。该区近20万中小学生结束一个多月的暑假生活,到校报到,迎来秋季新学期。

8月26日,巴州区教育局工委主任李祖念、副局长王正智、城区办事处及九个社区负责人等共60余人及时召开会议,提早安排宣传解决城区入学难问题。

9月8日上午,在第26个教师节到来前夕,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仲彬专程前往巴州区城乡学校,代表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和 400万朴实、吃苦、感恩的巴中人,向辛勤耕耘的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节日的祝福!李仲彬强调,全社会都要尊重教师、关心教育,学校要抓好师风、师德、校风、学风建设,共同努力把巴中的教育办得更有成效。

9月15日,全市“两基”迎国检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会议召开。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李树海出席会议并要求,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以万无一失为目标,扎实抓好“两基”迎国检工作;以确保安全为中心,全面加快校安工程实施进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谭启汉、市政协副主席欧文宇出席会议。

9月15日至16日,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内司委主任颜家瑾,省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巡视员赵肖东率领省“五五”普法检查验收组来巴中市检查验收“五五”普法工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仲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彭耀学一同检查。

9月16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彭耀学深入巴州区调研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情况。彭耀学深入巴州区恩阳镇樟柏村小学、恩阳五小、一小和恩阳中学,了解农村学校校点布局、学生生源及政府对教育经费投入、校园硬件建设、教师工资待遇及师资培训等方面的情况,并听取了巴州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情况汇报。

9月20日,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李枰德、教育科科长刘玉泉出席了巴州区教科室工作例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10月15日上午,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到来之际,区委常委杨斌部长莅临四小看望慰问离退休教师,并转达了全体教师的亲切问候,把关怀和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

2010年10月19日上午,区教育局召开了“两基”迎国检工作会议,各学区教育督导组主任、各

教育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局机关各科室负责同志及人事科、基教科、计财科、成教办和教育督导室全体同志共60余人参加会议。

10月18日,区教育局在渔溪小学召开了巴州区2010年第三季度学校安全工作通报会。区教育局分管安全工作副局长王正智率区教育局安全科科长谌绪仲、德体艺卫科苟章斌及14个学区督导组主任对西片部分学校在安全管理、门卫室建设、门卫管理、学生寝室、食品卫生等各方面的工作进行参观学习。

2010年11月2日,巴中市巴州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十五次会议,听取了区教育局副局长赖永常所作的《教育工作报告》,听取了区人大常委会教育工作评议调查组《关于对区教育局工作的调查报告》,对区教育局工作进行了评议,并进行了满意度测评。

2010年11月10日,巴州区2010-2011年中小学教师远程非学历培训启动会在巴中市第三中学多媒体教室举行,巴州区进修校主管领导、辅导老师、技术人员以及市直属学校辅导老师共计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巴中市教育局教师培训中心主任王一多主持,继教网吴文成老师参加此次会议,并在会上就本次远程培训作了专题培训。

11月12日,巴州区教育局在三江镇中心小学召开了该校校长公选大会。参加大会的有区教育局全体党委委员、三江镇党政领导和三江小学全体在编教职员工。大会通过25名竞选人激烈的竞职演讲角逐和公众多方面的公开、公平、公正评价,为三江镇中心小学公选出了一位德才兼备、能担重任的校长,同时也为校长的产生机制和发现、储备人才奠了坚实的基础。

11月19日,区教育局组织全区优秀(模范)班主任、优秀团队干部在巴中中学、巴师附小、区一小观摩了优秀班队活动课,并在区教师进修校召开了全区优秀(模范)班主任、优秀团队干部座谈会。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赖永常,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正智出席会议并就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团队工作作了讲话。

11月23日,区教育局分管安全工作的副局长王正智与区消防大队的同志一起对巴中中学等学校消防工作进行检查。

11月29日至12月1日,省教育厅副厅长张林祥一行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李树海的陪同下,先后深入我市巴中中学龙湖校区、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巴州区化成小学、南江小河职业中学、南江县光雾山镇红军小学等地,就民办教育、学校信息公开、依法治校、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进行了实地调研。

12月1日巴州区认真组织收听收看全国、省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平阳,副区长张洪祥在我区分会场参加了会议。

12月3日,全市“两基”迎国检暨学前教育工作座谈会在市教育局召开,市政府副秘书长王良钊,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建仁以及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12月13日,香港援建巴州区一小灾后重建工程竣工。区政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刘德成,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斌,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群传出席典礼。

12月17日,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周喜安深入挂连帮扶点——青木镇石马村开展帮扶工作。市政府秘书长郭宝瑜,区委书记廖伦志,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平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群传陪同。周喜安来到该村“留守学生之家”看望了自己联系的留守学生杨玉,叮嘱她一定好好学习,生活上要做到严谨活泼,并为她送去了《新华字典》等学习用品。周喜安说,要切实搞好对石马村留守学生“一对一”的结对帮扶工作,积极为留守学生创建一个幸福温馨的“家”。

第五篇:景德镇市教育大事记(1949-2010)

景德镇市教育大事记(1949-2010)

(征求意见稿)

1949年

4月29日 浮梁县治景德镇解放。

5月 1日 浮梁县教育科成立。1950年4月改文教科。

5月 6日 “赣东北景德镇市教育局”成立(县成立文教科),朱煜如任局长、周薰任副局长。

5月 市教育局接管全市大、中、小学教育。被接管的学校有省立陶业专科学校(汪璠任校长),省立浮梁师范学校;浮梁县立中学1所,私立中学4所(天翼、紫阳、静山、东方艺专);市内小学公立15所(其中完小7所),私立12所,幼稚园1所;浮梁县小学74所。城市学校有教职工365人,大、中、小学生3485人。5月上旬,各类学校先后复课,秩序正常。

7月15日-8月3日 遵照行署规定,市教育局在紫阳中学举办公私立小学教师暑期讲习会(中学教师由行署举办)。会议内容是学习毛主席《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著作,提高教工政治觉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学习时间三周。会后,教师回校,公办小学教师待命分配工作,私立小学教师筹备开学。

8月21日 市教育局发出关于公办小学改名和校长任命的通令。通令指出,将原“ 原“ 反动教育制度和课程(如公民,党义等)。实施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教育方针和制度,以毛泽东思想为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为人民服务的建国人才。确定目前教育方向为教育与生产结合,教育与大众结合;树立实事求是,艰苦朴素,学用一致的教育作风;争取,改造,团结广大的知识分子和教职员,共同为实现新民主义教育事业而奋斗。对原有学校进行审核,立案后续办。据张任之市长在“市 导主任460-650斤。

从12月份起按省政府规定,工资改按工分发给。在这以前,7月27日,省政府曾制有《关于公营企业,学校之教职员工工薪标准试行办法》。我市5月、6月教职员待遇,是根据市政府和赣东北行署规定以实物折算,发给临时生活费。

1950年

1月17日 市文教科在新新戏院召开中、小教职员工和部分中学生大会,会议内容是动员师生投入宣传认购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活动。市长张任之到会作报告,文教科长李克强主持大会。会后各校组织宣传队走上社会,广泛开展宣传活动。

1月28日-2月10日 全市中、小学寒假教育研究会在宏道小学召开,各学校教职工150余人参加。研究会主任张任之市长到会作了报告,文教科长李克强宣布研究会计划。研究会主要是学习《社会发展简史》和总结半年多来的工作,联系思想实际,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

1月 市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上决定,全市公、私立学校经费,统由市会社祠公产整理委员会发给。1953年起,改为财政预算内列支。

2月 本学期起,全市小学实行划地区统一招生。

各中学在学生中开始建青年团组织。

市 3月27日 市教育科召开全市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和团员联系会。市长张任之到会讲话,要求教育要配合政府中心工作,学校要进行生产教育。会上还讨论了全市各学校实行统一的学习、工作制度等问题。

3月 江西省浮梁专区革命烈属子弟学校正式成立,校址莲花塘。专员张云樵兼校长,王应楷任副校长。该校始办于饶州会馆(周路口),7月迁何家窊,与 6月1日 全市4000名少年儿童在莲花塘体育场首次欢庆“六一”国际儿童节,会上组织了千人团体操和腰鼓表演,晚上举行了营火晚会。

6月24日 市工人业余教育委员会成立。

7月 项振东任市文教科科长,原科长李克强调职。

8月 遵照省文教厅通知,全市小学教师举办为期三周的暑期讲习班(中学教师参加浮梁专署讲习班)。学习内容主要是土地改革的有关文件。讲习班结束后,中小学部分教师赴婺源参观和参加土改。

遵照上级规定,在中等学校学生中,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中学生享受比例百分之二十,师范百分之八十五,职业学校百分之五十。享受资格为供给制的军干烈属子女、贫苦工农青年、其他贫寒公教人员子女、华侨、少数民族学生。助学金分甲乙丙三等,除免学杂费外,每人每月另发九二米75斤、50斤、25斤。1952年以后,助学金改用货币制评定。之后,根据形势发展,助学金作过几次调整。

9月1日 全市中、小学启用全国统编教材。遵照中央教育部《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规定,中学设政治、语文、数学、自然(初中包括植物、动物、达尔文学说基础、生理卫生),生物(高中)、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国语、体育、音乐、美术、制图(高中)等。数学教学程序为:初一算术、初二代数、初三平面几何;高一平面几何、高二立体几何、高三大代数、解析几何。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总教学课时为7200学时。

9月22日 遵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失业知识分子登记办法》规定,全市进行失业知识分子登记,目前共有293人登记,124人已介

绍工作。之后,1952年再次登记170人分别到训练班学习,并参加了教育工作。

9月25日 市文教科关于全市私塾申请登记公告后,城市有私塾52所,学生466人。遵照“准其开学,加强领导,指导其逐步改进”的精神,召开了塾师座谈会,对教师、教材、教育方法提出了新要求。

10月 浮梁专区保育院成立(后改为市委机关保育院)。

里仁完小改名为 永辉作报告,中南区青年团工委、浮梁军分区、市学联等代表在大会上发了言。之后,各学校开展了对亲美、恐美思想的批判。

12月 据统计,目前全市文盲人数占总人口数80%。至目前止,城市机关、工厂及各行各业创办业余学校、红专学校60多所。

1951年

3月1日 市政府召开文教工作会议,市长张任之到会作了重要讲话。会议提出了1951年的文教工作中心任务:在重点改革和普遍提高的方针下,加强教职员工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和改进教学方法;开展课外活动;大量吸收失学儿童,特别是工农子女入学。

3月 市财会训练班开学,校址紫阳中学,向社会招生,学制一年。训练班共办二期,结业后在专区内分配工作。

4月6日 市文教科召开文教系代表大会,成立市文化教育界抗美援朝支会(下属25所中小学分别成立支分会)。会议要求文教界广泛开展抗美援朝宣传活动。据五月份统计,教育界举行大小讲演会20多次,讨论会23次,控诉会46次,900多人走上街头宣传。

4月 全市26个学校均组织了少儿队,共有队员1523人,占学生总数30.2%。

6月11日 市首届教育工会代表大会开幕,正式成立市教育工会委员会,选出了15名执行委员,通过了《爱国公约》。

6月20日 市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在莲花塘体育场举行首届庆模大会。到会的有4100多人,大会表彰甲乙丙三等学模和教模78名。

中共市委书记朱农到会祝贺并讲了话,市总工会副主席杨承举和市委文教部部长许辉参加了大会。市文教科长项振东给模范发奖。

6月 据《江西省一九五一年专科学校招生名额表》载,1951年陶专三年制陶瓷工程招生30名,陶瓷美术招生20名.7月 中南区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委员会江西分会在景德镇设立考区,地点省立陶业专科学校(莲花塘)。

9月1日 城市15所小学以地区分设3个学区,一小、二小、七小为中心小学,浮梁县则划片设27个辅导区,每个辅导区设1所完小。

9月 各学校执行政务院《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与社团活动。《决定》提出:目前全国学生健康不良状况颇为严重,原因是功课过重,社团活动过多,加上伙食与卫生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决定》规定,学生每日上课、自习(包括实验)时间:大学、高中不超过9小时。睡眠:大学生8小时,中学生9小时,小学生10小时,夏季加午睡。学生每日体育、娱乐、生产劳动(除体育课及晨操或课间操)以一小时至一小时半为原则。减轻学生课业学习与社团活动负担。改进卫生工作。注意体育、娱乐活动。改善伙食管理办法。学校经费的支配,适当照顾保健工作的需要。

从本学期起,部分学校按课程分科建教研组。

10月 各级学校认真学习和实行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决定》规定我国目前学制为:

一、初等教育: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为小学,修业年限为五年,实行一贯制,入学年令以7足岁为标准。

三、中等教育: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为三

年。

四、高等教育:大学、专门学院修业年限为三至五年。专科二至三年。大学和专门学院附设的研究部:修业年限为二年以上。

市文教科接办由教会创办的3所小学:福音小学(十八桥福音堂),真一小学(圣哲巷天主堂),宏道小学(珠山路圣公会),并分别改为新民、新华、爱国小学。后来3所学校分别并入七小、五小和九小。接办私立小学,私立新安小学改为市一小学(原一小址改作市印刷厂,撤),私立昭武小学改名为市七小,校址:抚州会馆。

11月12日 市文教科在紫阳中学(后迁新厂)举办 全市私立小学改为公立,私立章山小学,南州小学,筠阳小学,湖北小学,天禄小学,延魯小学,安道小学分别改为景德镇市 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中国革命常识、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共同纲领、时事政策、外国语、体育、音乐、美术、制图等。小学规程规定:小学教育的宗旨是“根据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法,给儿童以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热爱祖国和人民,自觉的积极的成员”。小学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小学修业年限为五年,入学年龄以7足岁为标准。小学不论公办或私立,都由市、县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小学实行校长责任制。小学一至五年级设语文、算术、体育、图画、音乐,美术、制图等。五年级另设自然、历史、地理。幼儿园规程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根据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培养幼儿,使他们的身心在入小学前,获得健全的发育;同时减轻母亲对幼儿的负担,以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治生活、生产劳动、文化教育活动等。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全面发展的教养工作。幼儿园收3足岁到7足岁的幼儿,幼儿活动项目有体育、语言、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不进行识字教育,不举行测验。

7月 从本月起,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员工调整工资,统一执行“全国各级学校教职员工工资标准”。

8月15日 根据省推行祁建华“速成识字法”会议精神,成立市速成识字运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领导全市识字运动。据11月份统计,开办了2个脱产识字班,78个业余班,共有学员3590名。

8月 遵照中共省委关于贯彻执行党对知识分子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开展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中学教师赴省学习,小学由市统一组织,地址太白园,学习时间40天。思想改造运动主要是解决教师思想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立场、观点、思想方法),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反动思想,划清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思想界限,树立工人阶级思想。学习方法以自我批评方式,进行自觉的自

我改造,依靠自已,争取领导和群众的帮助。据市文教科工作总结统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教师参加了思想改造运动。

9月 遵照教育部指示精神,我市从初小一年级起试行小学五年级一贯制,开办了11个班。同时,各学校广泛开展学习苏联先进教育经验活动,开始推行“五个环节”、“五个原则”的教学方法和“五分记分法”。

10月4日-10月25日 浮梁县举办首届速成识字法师资训练班,参加学习班的有小学教师88人(景德镇市亦派教师参加学习)。

11月7日 全市学生体育运动大会在太白园体育场举行。参加运动的有陶专、师范、中小学校青少年运动员1465人。

12月 遵照政务院《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从本学年秋季起,各学校的教职员工实行公费医疗。从1953年起,高等学校学生也实行公费医疗。

1953年

1月27日 我市教师万贤滔、毛登龙出席省

4月 各级学校学习和贯彻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教学工作的指示》,指示明确提出,教学工作是学校压倒一切工作的中心任务,领导教学是校长的中心任务,学校的一切工作均要服从提高教学质量。

5月18日 市政府召开全市小学生家长代表会,参加会议的有小学生家长代表260人。大会向家长介绍我市解放以来教育发展的情况,要求家长配合学校教好自己的子女。

5月 张士华任文教科副科长。

6月19日 经中央批准,景德镇市由专区辖市改为省辖市。

7月1日 遵照上饶专署通知,“景德镇市立 实学额;健全各项制度,克服忙乱现象;增强学校团结,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加强学习,提高教育质量;合理布局,适应群众需要”。整顿工作于1954年6月结束。

11月 市文教科举办小学自制教具展览,展出教具品1572件,展出地点师范附小(何家窊)。

文化、教育分科,市教育科成立。张士华任科长,吴钟祥任副科长,原文教科副科长张涤心调职。

12月 据市教育科本工作总结统计,全市有75%的教工参加教育工会,2人入党、5人入团、8人入民主同盟。全市学生团员有248人,中学领助学金的有349人。

据1953年底统计,1949年建国以来,城市小学新建教室70间,面积为3800平方米(城市基建情况详见附表)。

1954年

1月30日 遵照中南区教育局通知,景德镇市窑业学校并入湖南湘潭电器制造学校。窑校师生于5月去湘潭,房产设备由市工业局接收。

1月 中共景德镇市中小学支部委员会成立,1957年1月成立学校总支部委员会。

3月 市教育科向中学、师范教师传达全国、全省中等教育会议精神。全国中等学校教育会议规定中学教育方针是:“根据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在整顿巩固的基础上,积极地、稳步地提高中学

质量,特别要办好高级中学,完全中学和工农速成中学,并根据需要与可能有计划有重点的发展”。中学的任务是:“以国家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精神教育学生,培养他们成为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景德镇中学和师范在学生中进行“劳卫制”体育锻炼标准试点。次年全市中学推行。

4月 江西省人民政府邵式平主席和胡德兰同志到师范附小(该校原名竟成小学)视察,邵省长在视察中回忆了1927年以前在竟成小学进行革命活动的情况,询问了里村地区当年一些老同志的近况。邵说:“竟成是革命的摇篮。有志者事竟成,竟成精神要发扬光大。”当他发现学校改名时说:“竟成校名要恢复。”次年,师范附小重新复名为竟成小学。邵于1952、1955年和1959年来市期间,均到竟成小学视察。

5月21日 窑业学校教师谢谷初、邹建金奉上级指示,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援助建设,市各界人民举行欢送大会。谢、邹两同志在援外期间,获朝鲜工业省劳动模范称号,于1955年5月回市。

6月21日 省教育厅批准,浮梁师范改名“景德镇师范学校”。

6月 各中小学教职员积极参加宣传和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7月25日 遵照中央关于各教育行政机关,各中等以上学校,必须执行“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并逐步使之普及和经常化”的工作方针。市教育科、市体委、团市委举办中等学校推行“准备劳动与卫国” 体育制度(简称劳卫制)的预备级(体育锻练标准)

12月 据市教育局《教育统计资料汇编》载,至本年底止,浮梁农村业余教育有学校195所,学员13419人,教员802人(其中专职教员19人)。

1955年

2月7日 我市由20名中小学生组成的赴省文艺会演代表队,去南昌参加江西省 清洁卫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常常游戏、运动、锻练身体。

4月 遵照省人委会《江西省中等以上学校“准备劳动与卫国”制度预备级暂行办法》,市各中学全面推行劳卫制。

遵照省市文教领导的部署,本年初各级学校在教师中开始对胡适、胡风,俞平伯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批判。宣传唯物主义,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学习步步深入。本月份起,要求联系教学实际,用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分析、处理、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5月8日 全市首届少年儿童科学技术工艺品展览会在人民文化宫开展。会后部分送省。三小瓷制模型两种由省送中央展出。

6月9日 市、县分别召开高小、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代表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应届、历届高小、初中毕业生代表和家长代表。会议要求各级学校要经常地、细致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鼓励已经从事劳动生产的高小、初中毕业生在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不能升学的高小、初中毕业生积极从事劳动生产。大会还推选4名代表出席省代会。

6月 市各中学学习和执行教育部《中学生守则》。守则共18条,要求中学生努力学习,做到身体好、功课好、品行好,准备为祖国为人民服务。尊敬国旗、热爱祖国和人民领袖。遵守学校规则,听从校长、教师的教导。按时到校,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缺课。每天到校要带齐上课用的书籍用具。上课要坐端正,专心听课。回答教师提问要起立,向教师发问时先举手。各科作业都应该自己按时完成。尊敬校长教师,对同学要真诚友爱,互相团结,敬爱父母。

7月14日 我市优秀教师代表王令俊、王雍跃、孙渠媛(女)3人

赴省教育厅教工休养所休养(南昌梅岭),市各中小学教工代表到车站欢送。

7月18日 按照省委开展肃反运动的指示,市、县分别举办为期一周的暑假学习会,参加对象是市、县中小学、业余学校的教职员工及高中、师范的应届毕业生。会议内容是学习《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和有关“肃反”文件,提高觉悟、分清敌我,动员教师广泛深入开展彻底肃清一切反革命分子的斗争。

7月 各中小学学习和贯彻教育部《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指示要求教育行政机关要认真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并规定各中小学要掌握教材分量和授课进度,减轻课外作业,加强平时的成绩考查,改善考试制度,统一考试一般不宜实行,改进课外活动,遵守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和休息。

8月29日 为了帮助和组织未能升入上一级学校的初中、高小毕业生自学,经市人委批准,市文教科、团市委联合筹备的市初中、高小毕业生自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全市110多名未考取上级学校的应届毕业生,组成13个自学小组进行集中学习,由指导委员会约请部分中学教师进行辅导。

遵照省教育厅关于师范学校布点调整的指示,景德镇师范学校迁乐平,改名乐平师范。景德镇中学由太白园迁新厂,景德镇初级中学迁太白园。

市 结合语文解词,在教学中要防止硬套五个环节的形式主义,要注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11月6日 中央文化部在我市创办的“景德镇陶瓷美术技艺学校”正式开学,招生70名,招生对象的文化程度为高小毕业,学习年限三年,文化课占40%,技术课占60%。1957年,改为中等专业学校。

11月24日 遵照省委、省人委《为迎接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的到来,大力开办冬学工作的指示》,浮梁县人民委员会举办 遵照省教育厅和财政厅通知,从7月1日起,教师工资由工分制改为货币工资制。

1956年

2月1日 遵照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和各级师范学校,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市教育科举办 4月1日 市体委在灯光球场举行全市劳卫制预备级授奖大会。其中115名学生获奖章和证书。

4月21日 经市人委批准,市教育科、文化科合并为市文化教育局,张士华任局长,刘懋典任副局长。6月县文教科亦改为文化教育局。

6月19日 江西省工业技术学校景德镇陶瓷专业班开学,招收新生154人。

6月 遵照上级指示,为保证完成今年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各行各业动员在职人员报考大学。

7月6日 经省人委批准,浮梁县初级中学成立(后改名新平),校址旧城。这是我市

《小学校历》规定,9月1日至次年1月11日为 省教育厅办公室主任阎善福参加了大会。大会传达了省八届教育会议精神,确定了我市1957年任务,提出要加强领导,勤俭办学,要放慢发展速度,要有计划地稳妥地发展教育事业,要注意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加强劳动教育。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各项教育方针,坚持政治与业务统一的原则,提高领导水平。大会奖励了8个先进单位和102名优秀教育工作者。

2月14日-15日 市人委召开全市扫盲积极分子大会。会议总结了1956年工作,向10个先进集体、304名积极分子发了奖,并根据“不忙多学,小忙少学,大忙不学”的原则,布置了1957年的扫盲任务。

2月28日 按照省教育厅规定,从本学期起,中学初三年级开设“农业基础知识课”。

2月 各中学学习和试行教育部《中学教育研究组工作条例(草案)》。《条例》共八条,规定中学教学研究组是各科教师的教学研究组织,任务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师思想、业务水平,以提高教学质量。教研组工作内容有:学习有关中学教育方针政策和指示,研究教学大纲,教材教法,结合教学工作钻研教育理论和专业科学知识,总结交流教学和指导课外活动的经验。

3月25日 遵照中共省市委规定,全市中、小学教师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497名教师,按理论水平分别编入甲组和乙组。在市委业余政治学校统一领导下,市文教局成立了学习委员会,具体领导教师理论学习。

4月3日 经中央文化部批准,景德镇陶瓷美术技艺学校正式改

为中等专业学校,技艺学校招生对象的文化程度改为初中毕业。

4月13日 市文教局召开劳动教育工作会议,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劳动教育文件。市劳动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之后,市文教局与有关单位联合召开了中、小学毕业生代表会,毕业生家长代表会,对应届毕业生及其家长广泛宣传升学与参加劳动的意义,引导未能升学的毕业生积极参加生产劳动。

4月22日 市人委发出《关于提倡机关厂矿、团体办学,解决学龄儿童入学问题的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单位支持解决未入学的适龄儿童入学。这一年,厂办、民办小学有很大发展,据统计,城市厂办、民办共有26所,在校学生1529人。工矿、企业办学遵照1963年中共中央《关于讨论试行全日制中小学工作条例草案和对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几个问题的指示》规定:厂办学校其人员列为事业编制,经费列为企业营业外项目开支。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规定,厂办学校教工,不计入全员劳动生产率,在扩大企业自主权后,在利润留成中设立教育科学基金。

4月28日-30日 中共市委召开学校政治工作会议、中共市委副书记、市长尹明作了报告。会议内容是贯彻全省 教工分别集中反右派。33个单位分5个战斗小组,历时22天(浮梁县反右派时间略迟)。全市(含浮梁)教育系统共划右派分子48名。在当时形势下,对极少数右派分子进行批判是必要的,但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造成了不幸后果。

7月21日-25日 遵照省教育厅规定,全省统一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考试。

8月 市、县文教局教学研究室成立。

9月3日 经市人委批准,四图里初级中学成立。景德镇初级中学改为太白园初级中学。

11月19日 遵照省委文教部,省教育厅《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教育课讲授提纲》规定,全市中学开设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课,高中开设《社会主义常识》,初中开设《政治常识》、《青年修养》。

12月5日-13日 市文教局在人民文化宫召开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会,会议交流了教学和劳动教育方面的经验。市委宣传部、团市委的负责同志到会讲了话,大会向先进集体,87名先进行政领导、先进教师、先进工友和先进教养员发了奖状、奖品。

1958年

1月18日 经省人委会批准,省工业技术学校陶瓷专业班与市陶瓷美术技艺学校合并,成立江西省陶瓷学校。

1月21日 市农民业余教育工作会议在市人委礼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业余教师等180人,会议着重布置农民扫盲工作。

2月1日-20日 市文教局举办“景德镇市八年来文教成绩展览会”,地点 民、学生和社会青年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读书和扫盲运动。

7月 《景德镇报》报导:教育战线出现“全面大跃进”,有的工厂(社场)“突击三天扫除了文盲”,6月30日,并宣布为基本无盲市;有的学校“突击一周创建校办工厂”,有的宣布“突击一月完成教改任务”,有的“决心苦战一年消灭留级生”、“奋斗五年实现全校教师百分之百的左派,百分之六十五的人入党”等等。

9月1日 石狮埠民办初级中学正式成立,这是我市解放后开办的

10月5日 市人委会幼儿园成立(后改为市

11月 本年1月28日团中央发布《关于在学生中提倡勤工俭学的决定》后,我市各级学校广泛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市二小少年瓷厂生产的陶瓷卷毛小八猫,在全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展览会展出后,又在全国展览会展出,并受到好评。全国展览会《会刊》影印了全套小八猫,并注明是“江西景德镇 会,出席会议的有小学校长、社场文教干部、民办教师代表110多人。会议内容是总结交流工作经验,继续深入开展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的教育大革命,副市长余昭华到会作了报告。

7月 各学校执行国务院《关于全日制学校的教学、劳动和生活安排的规定》,小学教学一学年为39到40周,中学为37到40周。中学生每周劳动,一般高中8小时,最多10小时,初中6小时,最多8小时。小学生从九岁起每周劳动4小时,最多6小时。每年假期中学至少一个半月,小学二个月。学生每天睡眠,大学生8小时,中学生8至9小时,小学生9至10小时。

8月15日 经市人委批准复办景德镇师范学校。师范校址几经搬迁,由十八渡迁九龙山又迁樟树坑,最后定址新平。“文革”期间,1968年师范教师下放,学校停办。

9月29日 四图里初级中学校长王文镳在京参加十周年国庆观礼。应毛泽东、刘少奇、宋庆龄、董必武、朱德、周恩来等同志的联合邀请,在人民大会堂出席建国十周年庆祝大会,10月1日在天安门观礼台观礼。

9月 据市教育局《教育统计资料汇编》载,本适龄儿童为39945人,小学在校学生31497人中,未满七周岁的409人,超十四岁的2491人,适龄为28597人,入学率为71.6%。又、中学生阶级成份统计,全市中学生2606人,工农出身的1530人,占58.7%(1964年统计升为66.8%,1973年为76%)。地富成份占4%,资本家占百分之11%。

9月 遵照省市委规定,中学教师和高中学生,学习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决议等文件,进行反对右倾机会主义,保卫总路线的教育。

一些学校搞“反右倾”、“拔白旗”、“插红旗”,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

10月30日-31日 市文教局在太白园初中体育场召开全市小学生田径运动会,1100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分男女甲乙丙六个组,二十个比赛项目进行。

11月8日 市文教局为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继续跃进,制定颁发了《关于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意见》(草)、《关于小学教学、劳动和生活安排几项问题的规定的意见》(初稿)、《关于小学生产劳动安排和管理的几点意见》(初稿)、《关于小学生奖励和处分的暂行办法》(草)、《关于小学生学籍处理暂行办法》(初稿)、《关于小学生学业、操行成绩考查的几点说明(初稿)》等文件。

11月7日-9日 经中共市委批准,召开市文教系统先进工作者大会,参加大会的有先进工作者367人,市委书记赵渊到会讲了话,副市长余昭华向先进工作者颁奖。

12月23日-25日 市人委在西湖公社召开全市农村扫盲和业余教育现场会。会上,总结了西湖公社开展扫盲运动的经验,号召全市开展“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先进更先进”的竞赛,掀起一个群众性的扫盲和业余教育高潮。

12月 市文教局“为了总结十年来我市教育事业的伟大成就和吸取工作经验教训,以便改进工作,促使我市教育事业的更大发展”,编写出《景德镇教育十年》油印本(编写人徐日新),内容分教育事业的成就,工作历程,经验体会三部分,约两万字。

1960年

2月23日 经市人委会批准,创办“江西工业劳动大学景德镇市分校”开设陶瓷、煤炭、农机、建筑、机电治金、交通、财经等七个专业。工业劳动大学实行勤工俭学,半工半读。该校于次年下马。

3月2日-5日 中共市委召开文教书记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市属各单位和部门负责文教干部共五百余人。市委宣传部领导同志传达中共中央和省委召开的文教书记会议精神,要求实现文教工作的特大跃进。市委 七小、罗家等六所小学试行四年制、三年制。中学在景中等三所中学试行四年制、三二制、二三制。新学制试行后,一些小学和初中试行“跃进班”提前毕业升学。这些改革,后来有的停止,有的改了过来,有的坚持试验(如小学五年一贯制)。

5月 我市教师张志汤、杨启村、徐柏松、朱菊生、查长溪、时懋芬,胡就来、徐乾煌、曾显亮、吴王根、丁春麟,章民生、程美女等出席省文教群英会。会上,张志汤、杨启村被评选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全国文教群英会于6月1日在北京召开。

省文教群英会授予景德镇中学(一中)为“红旗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市干部红专学校、一小、石狮埠民办小学、高中二十比一,中学行政、工勤人员四十比一(含炊事员);业余文化学校专职教师,初小二百五十比

一、高小二百比一,中学一百比一,大学八十比一,业余专业干部、工勤人员四百五十比一;函授专业教员二百比一。

10月15日 市人委批转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巩固提高和发展厂办小学的报告”。当时厂办小学招新生2000人,占城市小学招生的30%。办小学的单位有:水上办事处(航运)、华电、建国、建筑陶瓷、艺术、红星、宇宙、东风、新平(后改人民)、红旗、美术(后改为民)等瓷厂和二轻局、建工局等单位。

10月19日 从今年3月份以来,我市各级各类学校根据“适当缩短年限,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的原则,自编过渡教材,进行教学改革实验,编写出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汉语和文学结合,中学数学教材中数和形结合等教材。

10月22日 市人委通知免去吴钟祥教育局局长职务。

12月6日 市人委决定,文化教育两局合并,成立文教局,张士华任文教局长,刘懋典、江焕庭、胡经荣任副局长。

12月16日 市文教局通知,原浮梁县中、小学校名一律将“浮梁县”改为“景德镇市”字样。

1961年

1月18日 《景德镇报》报导,我市业余教育由于贯彻了“巩固起来,坚持下去,提高程度,继续发展”的方针,去年下半年以来,推行注音识字教学,为农村扫盲教育提供了条件,农村扫盲工作开展

得更扎实,一批社员摘掉了文盲帽子。

1月 各级学校贯彻执行中共省委、省人委批转省教育厅党组和省教育厅《关于保证学生、教师身体健康问题的报告》。报告要求各学校切实关心师生的生活,把办好伙食作为当前每个学校一项中心任务,“政治到食堂,干部下伙房”。积极搞好学校生产,一般不安排学生参加校外义务劳动,参加劳动要注意劳动强度,不得超过规定时间。减少师生工作学习份量,增加睡眠和休息时间。各学校不搞突出竞赛,不搞献礼。本学期期末考试,中、小学只考语数两科;6月前体育锻炼,主要是早操、课间操和运动量小的体育活动。

5月30日 市文教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卫生局联合召开幼教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表彰先进集体26个、先进工作者65名。

8月1日 市共大分校700余名师生举行建校三周年纪念大会,中共市委 区的设置也作了相应调整。

10月20日 《景德镇报》报导,景德镇陶瓷学院建校三年来,为罗马尼亚、波兰、越南等兄弟国家以及福建、广东、浙江等省培训了108名研究生和实习生。

12月 各中学和师范学习和贯彻省《关于部分中学、师范学校教导主任会议纪要》。教导主任的主要工作是:正确地组织和计划全校的教导工作,经常地系统地检查教学工作,组织与领导各科教学研究工作,指导教师正确地考核学生学业和操行成绩,负责调节学生的课业负担,拟订教学常规和生活管理制度,严格学习纪律,并指导学生会的工作,负责教导处的教务行政工作。教导主任抓教学,主要是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合理安排教师力量,合理安排课表、检查监督教学,抓好教研组的工作。教导主任要依靠教师,密切师生关系,抓好班主任工作。

各中学、师范学习和贯彻《部分中学、师范语文教学经验座谈会纪要》、《部分中学、师范数理化教学经验交流座谈会纪要》,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基本训练”、“教一点,就教会一点,学一点,即巩固一点”。

1962年

2月12日 市文教局、市财政局根据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的文件精神,联合颁布《景德镇市全日制中、小学及幼儿园学杂费收支管理暂行办法的联合通知》,规定学生学杂费收费标准:高中收费四元五角,初中三元五角;城市小学高小二元五角,中、低年级二元;市郊和农村高小二元,中低年级一元五角,幼儿园城市二元五角,农村二元。并规定减免比例,农村占总数百分之三十,城市百分之二十。

2月21日 市1961文教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市人委礼堂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53个先进集体,459名先进工作者。中共市委

执行省教育厅、省粮食厅《关于县城及农村墟镇中来自农村的初中学生自带口粮上学问题的通知》,这些学生“实行自带口粮上学,差额部分由国家给予补贴,标准与吃商品粮学生同”。

据市教育局《教育统计资料汇编》载,我市民办中、小学有很大发展,本年有民办小学347所,学生10071人,教职工495人,在校学生占小学生总数44%。民办中学3所,学生474人,教工26人,在校学生占中学生总数12%。

12月14日 共青团景市教联委员会(小学团委)根据中共市委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在全市小学中广泛地开展以国际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为内容的思想教育活动。要求各小学创树“发奋读书,遵守纪律,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的良好校风。

1963年

2月2日-5日 市文教局召开城市中小学、师范、幼儿园教导主任以上领导干部和中学政治老师会议,贯彻全省教育行政会议精神。会上学习了《中小学教育工作条例草案》,同时研究如何加强学校政治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提高教师等问题。会议明确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突出以教学为中心。学校党支部对学校行政起保证和监督作用,对党、团(队)和群众团体起领导作用,并应着重领导思想政治工作。会后,市文教局制定颁发了《提高领导干部五项措施》、《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规划意见》、《一九六三年我市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小学语文、算术两科作业份量及批改要求的通知》等文件。

3月 全市各级学校广泛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

4月2日 市人委会决定:市干部业余学校和职工业余学校合并,成立景德镇市干部职工业余学校。“文革”期间,1968年教师下放,学校撤销。

4月 执行省人委会《江西省全日制中、小学学杂费收缴标准和使用管理办法》的命令。中小学收缴学杂费,按特种资金管理,不列入国家预算,其标准:城市高中学生每人每学期收费5元、初中4元、高小3元、初小2元5角。县城、工矿区及农村高中4元、初中3元5角、高小2元5角、初小2元。为照顾确有困难的烈属和城乡工农子女入学,可酌情减收或全免,减免金额农村中小学不得超过应收总数额的百分之十,县城以上不得超过百分之二十。各校收缴的学杂费,县城以上小学留用百分之七十,农村全部留用。中学十二个班以下的留用百分之五

十、以上的留用百分之四十。其余的上缴市局统一掌握使用。

5月25日-28日 中共市委宣传部、市文教局召开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全市中小学班主任、校长、教导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及工会、共青团负责人共600多人。市委 24-30班,初高中各半或初中6-12班,高中18班。重点初中12-18班。成班人数:高中40人,初中、小学成班人数45人。对重点学校要加强领导力量,充实师资队伍。实验仪器:完中理化的演示仪器按两套标准、分组实验仪器按两人一组的标准配备。招生范围:高中在本市范围招,初中分县市范围招,小学只要能走读,可以跨区招。

7月27日 市人委批准,石岭初级中学成立(今四中)。

7月 遵照中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通知,市文教局举办中小学领导干部学习会(完中、师范党员校长、支部书记赴庐山学习),会期三周,会议目的是“适应当前阶级斗争的形势,提高领导干部的阶级觉悟,阶级观点和政策水平”。

8月6日 经中共江西省委批准,全省部分中、小学试行《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景德镇中学、一小、七小、师范附小定为全省 2月 《景德镇报》报导,为了满足一部分因特殊情况不能入学的城乡适龄儿童入学和巩固小学学额,城市各小学开设工读晚班,农村办各种简易小学(早班、午班、晚班、半日制班、巡回班等),提高了入学率,减少了流生,深受家长欢迎。

3月 各级学校组织师生大学解放军,大搞革命化,学习《人民日报》社论《全国都要学解放军》、《把三八作风传播到全国去》等文章。

4月 为了贯彻毛主席在春节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市文教局召开中小学校长会、教师座谈会。座谈改进教学方法,应用启发式教学,减轻学生负担,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育工作者革命化等问题。

5月 中央林业部副部长荀昌五,在市林业局长孙学义的陪同下,视察三中林场。该校林场是上半年垦荒创办。荀副部长在视察时说,学校办林场,树人树木,符合党的教育方针,方向对头。

8月3日 市人委批准成立十六小和十七小。十六小校址篾丝弄,十七小校址在新厂一中前侧。

9月 各级学校传达和学习中共中央副主席刘少奇《关于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的报告》。

中央教育部、卫生部向全国转发《江西省学校卫生工作联合检查和座谈会纪要》表扬景德镇市学校卫生“工作全面”,市六小、七小学校卫生工作做得比较突出。省教育厅、卫生厅五月来市进行学校卫生工作检查,检查主要内容是了解学校防治“五病(肺结核、传染性肝炎、视力减退、闭经、蛔虫病)开展“五好”(防治疾病好,个人

卫生习惯好,环境整洁经常好,饮食营养卫生好,文体劳动卫生好)的情况。

遵照全省高等、中等学校政治理论工作会议精神,使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兴无灭资”的武器,中学除学习时事政策外,开设了《做革命的接班人》、《社会发展史》、《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辩证唯物主义常识》和《毛泽东著作选读》等。

据市教育局《教育统计资料汇编》载,本学龄儿童45857人,在校学生中适龄儿童34885人,入学率为76.1%。

10月30日-11月1日 市人委举办农村业余教育义务教师骨干训练班。参加训练班的有各公社老师代表及辅导区负责人和业余教育专职干部,在训练班上学习了有关业余教育的文件,交流了办校经验,要求在全市农村掀起一个扫盲和业余教育的高潮。

10月 市人委会批准创办景德镇市茶叶职业学校(中专),校址九龙山。1965年迁洪源公社。“文革”期间,1968年师生下放,学校停办。

1965年

1月6日 全市各社场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生产队开办业余夜校,10900多社员分别在夜校学习毛主席著作,识字扫盲、珠算等。全市共有各种业余教育班699个。

2月27日 中央林业部副部长荀昌五一行,视察四图里初中(市三中)林场。

5月26日 为贯彻“两种教育制度”积极发展半工(农)半读教育,中共市委办公室转发教育部门办的半工半读学校总结材料,要求各行各业试办和支持这类学校。这批材料有:《三龙辅导区试办耕读小学的几点经验》、《竟成农业中学办学经验》、《我市市区工读晚班是怎样发展和巩固的》、《三龙公社盘溪大队新村耕读小学办学经验》、《南溪小学从农业生产需要出发改革语文教学》、《耕读教师韩日高创办小花桥耕读小学的经验》、《湘湖小学校长程履中蹲点工作体会》、《四图里初中办林场的经过》等。

8月20日 城市中学改名:景德镇中学改称景德镇市 划分,将厂办小学组成三个联校,由市文教局配备专职联校校长。

2月 中央四机部属江西无线电工业学校成立。该校前身是南京无线电校阻容元件专业。1967-1970年内迁学生600人,在江西省招生120人,(因“文化大革命”未入学),该校学生毕业后,学校于1970年3月改为4321厂。

2月25日 市文教局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减轻全日制中小学负担,增进学生健康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对中、小学生在校活动时间、工作份量、劳动时间、社会活动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

3月 各级学校在师生中开展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活动。

4月13日 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在省委宣传部长莫循、市委书记王树衡、市委宣传部长胡仲愚等陪同下,视察三龙公社盘溪大队新村耕读小学,视察时陆部长鼓励该校教师说:“你们好好搞,象这样的耕读小学要全面开花”。3月份国务院文教办公室主任张际春亦曾到该校视察。陆部长在市期间还曾派秘书到三中视察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情况。

6月15日 市 学)成立,为半工半读性质的完全中学。

6月 按照中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通知,全市中小学语文、政治、历史教材停止使用,改学《毛主席语录》和“文革”重要文章,要求“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接着,中、小学所有教材被斥为“封、资、修”而停止使用,并对其进行所谓的批判。本月底起,各级学校陆续停课搞运动。

7月23日 市文教局转发省教育厅通知,高中学生、初中学生和中学教职工不放暑假,参加“文化大革命”; 小学教工不放假,高年级学生留校参加“文化大革命”,向教师“提意见,写大字报”。通知还规定,不设重点中、小学,实行按区划招生。

7月 执行省教育厅通知,“今后中小学毕业证只写学习期满,准予毕业”,并废除分数和操行评语等项。

景华瓷件厂(999厂)工读技校成立,招生40名。

8月20日 市文教局在一中召开全市小学教师学习会,参加会议的是全市各小学教师,共800人,会期20天。会议主要内容是深入学习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批判“三家村”,并揪出了一批“黑帮分子”(中学以校为单位在工作组领导下进行)。

8月 本月中旬,各大中学校的学生纷纷相继揪出教师中一批“黑帮分子”,成立红卫兵组织(小学于10月成立红小兵),大规模地杀上社会破“四旧”。他们与各行各业的“文革”组织相配合,大造“牛鬼蛇神”的反。“四旧”原意是指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红卫兵破四旧,除马列和毛主席著作以外,有龙凤花鸟的文物、书画和器皿,民族风格的建筑,所谓没有政治内容的店名等,皆属大破之

列。所谓造反,就是举着“造反有理”的旗帜,随意闯进公房民宅,抄家揪人。

全市各学校欢呼毛主席“五七指示”公开发表,即“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统治我们的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9月3日 “市大中学校红卫兵总指挥部”在群英堂宣布成立,陶院、共大、一中等学校1000多人参加了大会,会上发布了《无产阶级革命造反精神万岁》宣言。半个月后“市毛泽东思想红卫兵指挥部”成立。这两个红卫兵组织,当时在对待市委的态度上持不同观点,一度进行了激烈的舌辩笔战。之后,毛泽东思想红总被斥为“保皇派” 而砸烂。

9月 遵照中共中央国务院6月13日《关于改革高校招生考试办法的通知》,大学推迟半年招生(实际上延至1971年开始招工农兵学员)。全市应届高、初中毕业生在校参加“文化大革命”。今年招的高、初中学生均没有正式入学。从此,师生员工全部卷入“文化大革命”,学校党政机构瘫痪,日常工作停顿,大批干部教师受到残酷迫害。

10月1日 我市中等学校师生赴京代表团一行300人,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受到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的检阅。

10月12日 1000多名大中学赴京。11月份各校学生大规模步行赴北京、韶山、井冈山以及全国各地串连,中共中央规定串连学生一律免费坐火车,生活补助和交通费由国家财政开支。

12月 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农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指示(草案)》,规定中学放假闹革命。

1967年

1月21日 由市文艺界、中学、小学、文教局机关四部分的所谓“造反派”,组成“夺权委员会”夺了市文教局的党、政、财、文大权。局和科室的印鉴由“造反派”接管,人事档案由“造反派”暂时查封。市文教局长张克宇,副局长刘懋典、朱炳煌,秘书科长徐日新均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之后几天内,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相继被“夺权”,学校党、政、工、团等组织均被“砸烂”。夺权之后,均由“造反派”组成了所谓的“革命委员会”。

3月8日 解放军代表分别到市大中学校开展军训,帮助学校“复课闹革命”。由于“文革”局势混乱,学生回不了学校,复课未成,军训一开始就停了。

3月25日 全市30多所中小学的师生共10000多人在人民广场举行“杀回学校去,复课闹革命”的誓师大会。由于学校各种组织机构被砸烂,造反派忙于“抓革命”,复课未实现,对教师、干部的迫害更趋残酷。之后,于11月间同样进行了“复课闹革命”,复课未成。

7月 《人民日报》发表《打倒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总后台》,全面否定建国十七年的教育。我市各级学校开始大批所谓“刘少奇修正主义教育路线”。

9月1日 本学年全市中学没有招生,也没有学生毕业。城市小学也没有招生,没有学生毕业;农村部分小学招了新生。

下载教育技术大事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技术大事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年教育科研大事记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教育科研工作大事记 (2013.3—2013.7) 三月: 1、 制定学校、各课题组本学期教育科研计划。 2、 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理论学习、课例研讨。 3、 参加进修......

    2013年教育大事记[大全5篇]

    2013年教育大事记 发布时间:2014-2-7 15:45:59 目 录 1. 五部门联合部署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工作(1月4日) 2.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1月8日) 3.全国职业院校......

    2012年教育大事记(精选5篇)

    2012年教育大事记 □1月1日,《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正式施行,全面推进现代学校制度改革。 □2月23日,教育部等部门公布了治理义务教育阶段......

    二〇一三年度教育大事记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〇一三年度教育大事记 1月6日,第二中学附属幼儿园通过市级示范园检查验收。 1月10日,教育局召开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会,管委李颖熹副主任参会并......

    2008年教育大事记2份

    2008年教育大事记1月1日开始,教育系统开展扶贫送温暖活动。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主任廖伦志,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平阳等四大班子领导先后深入学校看望慰问困难教职工。据统计,全......

    南昌市2007年46月教育大事记

    南昌市2007年10—12月教育大事记 南昌市教育局办公室 10 月 9日 市教育局、市科协、市科技局、市环保局转发省《关于开展“节水在我身边——我身边的湖泊青少年”科学调查......

    济南创佳教育小升初大事记

    济南创佳教育考试研究中心2013济南小升初大事记(供2014年小升初择校家长参阅)-/-/-/......

    周弘赏识教育大事记

    周弘赏识教育大事记1980年6月 ——周婷婷出生于中国南京市。周婷婷一岁半因药物中毒导致双耳全聋。三岁半在父亲周弘(及其家人的悉心教育)下,开口说话并学习认字进入普通小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