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张庄镇中心小学教师结对子帮教方案
西张庄镇中心小学
新老教师“帮教帮学”(结对子)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建立有利于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培养机制,根据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帮教帮学”活动计划。
二、帮教帮学活动目标
通过以老带新、帮教帮学的帮教方式,使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合理的知识结构,胜任本职工作及业务要求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适应职业学校教学的需要。
三、帮教帮学活动时间安排
帮教帮学的活动时间周期为一个学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四、帮教帮学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新教师自我目标定位和自我发展阶段,需一学期时间。
(一)帮教帮学活动目标:
新教师在帮教教师帮助下,了解新课改对教育教学管理的要求,初步熟悉任教学科的教育教学常规,基本能够按照新的理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主要体现:
1、制定教学计划。
2、钻研教材、备课。主要包括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板书设计及教学媒体运用;作业的设置与批改、辅导等环节。
3、课堂教学。重点在贯彻正确的教育思想、突出明确的教学目的、落实课堂教学原则、优化课堂教学手段等方面下功夫,逐步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
4、初步了解新的职业教育理念。
5、初步掌握教育教学自我总结、反思和评价的方法。
(二)帮教帮学活动要求
1、新老教师结对子后,应制定出具体实施计划,计划以帮教教师为主撰写;
2、新老师要积极主动地加强学习(既要向帮教教师学,又要向书本学),要善于动脑,勤于动口,细心观察,不断积累(包括写好听课笔记、听课心得、教学反思),每学期要写好结对子工作总结、心得体会。
3、每两周向帮教教师上一堂实践课(课前须向帮教教师阐述本课的教学构思,听取师傅的意见、建议)并做好记录。
4、帮教教师要加强示范和指导,要欢迎新教师随时到堂听课,每学期相互听课不少于5节,原则上帮教教师每上示范课一节,指导至少两节,听一节。听课之后必须互相交换意见,并作出各种记录,每阶段末,新教师要上好一节汇报课。
5、每阶段初、终,帮教教师对新教师的教学计划,复习计划、备课笔记、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检查,作好记录,并对该教师本阶段的教育教学情况作出合理的评价。
(三)、帮教帮学活动形式
1、定期研究、听课与不定期研究、听课相结。
2、活动范围灵活多样
3、教与学,帮与做相结合4、研究与讨论,教育与谈心相结合5、指导、听课、检查相结合
(四)、本阶段主要开展“五个一”活动(在帮教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完成)
1、一次说课(可在学科教研组进行、时间在本阶段初安排)
2、一节教学入门课(在期中考试前、以新授课为主)
3、一节教学汇报课(在期末考试前,以复习课为主)
4、一篇教学论文或教学反思
5、一份听课或评课体会
以上材料每阶段末(或学期末)与总结材料一并交教导处。
第二阶段:问题研讨提高认识阶段
新教师这经历了第一阶段的教育教学的过程及说课、入门课、汇报课的开展之后,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不足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针对新教师教育教学的薄弱环节,就其共性问题,进行专题研讨,组织新教师从理念上、教育教学方法上,如:课标、备课、上课、辅导、管理、评价等一系列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进行理论指导,使新教师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第三阶段:必备素质和能力提高阶段
这个阶段是新教师通过汇报课的展示,经过自评和互评及探究式的学习过程,各个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对自身能力和个性化特点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个阶段着重对新教师进行科研方面的帮教和一些专题性的论文研讨,为新教师进一步发展,搭建桥梁,营造氛围。
五、加大管理力度、提升帮教帮学活动效果
加强新教师帮教帮学管理工作,双方签订协议书,使帮教帮学活动进一步细化。管理中,以人为本,帮教帮学活动过程要突出新、活、严、实,向管理要效果;学校、教研组、“结对子”对象三位一体结构严密、信息畅通、管理到位、强化帮教帮学效果。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地进行检查验收,将帮教结果纳入年终考核。
六、结对子名单 范新美——明帅 李欢银——常晓 程文娟——娄本峰 邱菊——王功婧 孙丽香——张楠 林贞芝——刘霞
西张庄镇中心小学
2012年2月
第二篇:松花江镇中心小学教师考核方案
松花江镇中心小学教师考核方案
[2013]
2013年12月16日
松花江镇中心小学教师考核方案
【2013】
根据德人社联字【2013】3号文件“关于印发《2013全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和德惠市教育局的工作部署,结合我镇小学教师的工作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1.一、考核时间和对象
时间:2013年我镇小学教师考核工作从2013年12月13日开始。至2013年12月20日结束。
对象:2013年在职教师。包含借调到校外的教师。以工资关系确定教师的考核单位,即工资关系在哪里就在哪里考核。
借调到外单位的教师有教育局人事科开出的借调手续的,考核单位给与考核,无教育局人事科开出的借调手续的教师,考核单位暂不予考核。学校自行聘用的教师、2013年办理退休手续的教师不参加本考核。2013年参加工作的特岗教师参加考核,但不确定等次,其他特岗教师参加考核并确定等次。
1.二、考核内容、标准和等次
1、考核内容: 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要把“德”放在首要位置,从政治品质、道德品行和职业操守等方面入手,注重从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遵守法纪等方面进行考察。要把“绩”放在突出位置,重点考核完成本职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率和所产生的效果,并综合分析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等方面因素。
“德”和“廉”作为考核的否决项。“德”的内容同上;“廉”就是指廉洁自律,是指是否有教育“三乱”行为,是否有违反长春市教育局下发的“七不准”、“八严格” 的行为,是否有违反德惠市教育局下发的有关文件及要求所禁止的行为。在本有“德”和“廉”两方面中的任何一点违规现象,就不能被考核为优秀。
2、考核标准
考核标准以职位职责和本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
3、考核等次: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
三、考核方法和程序
1、校长,由教育局统一考核,只填考核表,不写考核等次,不填考核名册;
2、成立考核小组,制定考核方案。松花江镇中心小学考核小组由学校领导、村小校长。
3、被考核人员进行个人总结,填写《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登记表》
4、考核小组根据个人总结及平时工作表现,进行评议,领导班子集体确定被考核人员的考核等次。
5、主管领导根据被考核人员的表现,写出评语。
6、对拟确定为优秀等次人员在本单位内部公式5-7个工作日。
7、将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考核人。
四、优秀等次名额核定
按照教育局的工作部署,我校优秀等次名额占教师总数的14%,我校共有在职教师204人,优秀名额为28人。考核小组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和我单位 实际情况,确定优秀名额的分配。分配结果如下:
中心校14名,其中:领导1人;班主任5人;后勤人员2人;综合组和体育组3人;教务处加王秋玲、张春玲为一组,优秀名额1人;幼儿园2人;
村小14人,其中:村小校长2人,罗全坨小学2人,孙坨小学2人,茶条小学2人,石头泉子小学2人,高成子小学1人,初坨小学1人,东赵小学1人,茂林小学1人。中心校非任课教师优秀人员由所在组的全体教师选举产生,如出现并列,进行第二次选举;村小校长优秀人员根据中心校的期末工作检查和抽考成绩综和确定名次,名次在前两名的学校的校长为优秀。中心校非任课教师优秀人员如在第二次选举中出现并列和村小校长在评比中出现并列,由学校领导投票选出,得票多的为优秀。
五、考核结果的使用
考核结果作为调整工作人员职务、岗位、工资、以及实施奖励、培训、解聘、辞退的依据。
1.(一)考核被确定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
1、依照有关规定增加薪级工资;
2、按照有关规定发放绩效工资;
3、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发放奖金,奖金标准每人100元。
(二)考核被确定为基本合格不合格等次的:
1、不增加薪级工资;
2、不发放绩效工资;
3、确定为为基本合格等次的,对其诫勉谈话。限期改;连续两年对被确定为基本合格等次的,可以调整其岗位或安排其离岗接受必要的培训后调整岗位;
4、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可以调整其岗位或者安排其离岗接受必要的培训后调整为岗位;连续两年对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解除聘用合同。
六、具体情况的处理
1、被处分的党员。按照德人社联字【2013】3号文件文件的具体规定处理。
2、请病事假的教师,按照德人社联字【2013】3号文件文件的具体规定处理。
3、受处分的教师,按照德人社联字【2013】3号文件文件的具体规定处理。
4、对涉嫌违法违纪的教师,按照德人社联字【2013】3号文件文件的具体规定处理。
5、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考核的人员,经教育后仍拒绝参加的教师,直接确定其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等次。
6、对在考核中到的其他情况,按照德人社联字【2013】3号文件文件的具体规定处理。
七、工作要求
1、个人表一律用黑色碳素水笔填写,日期填现在的时间;
2、个人表的排序要与备案名册的排序一致;
3、验印完毕后要及时投入本人档案。
2013年12月13日
第三篇:教师结对子帮教方案
前旧县小学
新老教师“帮教帮学”(结对子)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建立有利于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培养机制,根据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帮教帮学”活动方案。
二、帮教帮学活动目标
通过以老带新、帮教帮学的帮教方式,使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合理的知识结构,胜任本职工作及业务要求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适应学校教学的需要。
三、帮教帮学活动时间安排
帮教帮学的活动时间周期为一个学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四、帮教帮学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新教师自我目标定位和自我发展阶段,需一学期时间。
(一)帮教帮学活动目标:
新教师在帮教教师帮助下,了解新课改对教育教学管理的要求,初步熟悉任教学科的教育教学常规,基本能够按照新的理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主要体现:
1、制定教学计划。
2、钻研教材、备课。主要包括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板书设计及教学媒体运用;作业的设置与批改、辅导等环节。
3、课堂教学。重点在贯彻正确的教育思想、突出明确的教学目的、落实课堂教学原则、优化课堂教学手段等方面下功夫,逐步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
4、初步掌握教育教学自我总结、反思和评价的方法。
(二)帮教帮学活动要求
1、新老教师结对子后,应制定出具体实施计划,计划以帮教教师为主撰写;
2、新老师要积极主动地加强学习(既要向帮教教师学,又要向书本学),要善于动脑,勤于动口,细心观察,不断积累(包括写好听课笔记、听课心得、教学反思),每学期要写好结对子工作总结、心得体会。
3、每两周向帮教教师上一堂实践课(课前须向帮教教师阐述本课的教学构思,听取师傅的意见、建议)并做好记录。
4、帮教教师要加强示范和指导,要欢迎新教师随时到堂听课,每学期相互听课不少于5节,原则上帮教教师每上示范课一节,指导至少两节,听一节。听课之后必须互相交换意见,并作出各种记录,每阶段末,新教师要上好一节汇报课。
5、每阶段初、终,帮教教师对新教师的教学计划,复习计划、备课笔记、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检查,作好记录,并对该教师本阶段的教育教学情况作出合理的评价。
(三)帮教帮学活动形式
1、定期研究、听课与不定期研究、听课相结。
2、活动范围灵活多样
3、教与学,帮与做相结合4、研究与讨论,教育与谈心相结合5、指导、听课、检查相结合
(四)本阶段主要开展“五个一”活动(在帮教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完成)
1、一次说课(可在学科教研组进行、时间在本阶段初安排)
2、一节教学入门课(在期中考试前、以新授课为主)
3、一节教学汇报课(在期末考试前,以复习课为主)
4、一篇教学论文或教学反思
5、一份听课或评课体会
以上材料每阶段末(或学期末)与总结材料一并交教导处。
第二阶段:问题研讨提高认识阶段
新教师这经历了第一阶段的教育教学的过程及说课、入门课、汇报课的开展之后,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不足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针对新教师教育教学的薄弱环节,就其共性问题,进行专题研讨,组织新教师从理念上、教育教学方法上,如:课标、备课、上课、辅导、管理、评价等一系列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进行理论指导,使新教师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第三阶段:必备素质和能力提高阶段
这个阶段是新教师通过汇报课的展示,经过自评和互评及探究式的学习过程,各个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对自身能力和个性化特点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个阶段着重对新教师进行科研方面的帮教和一些专题性的论文研讨,为新教师进一步发展,搭建桥梁,营造氛围。
五、加大管理力度、提升帮教帮学活动效果 加强新教师帮教帮学管理工作,双方签订协议书,使帮教帮学活动进一步细化。管理中,以人为本,帮教帮学活动过程要突出新、活、严、实,向管理要效果;学校、教研组、“结对子”对象三位一体结构严密、信息畅通、管理到位、强化帮教帮学效果。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地进行检查验收,将帮教结果纳入年终考核。
第四篇:2011-2013涪西镇中心小学教师交流实施方案
涪西镇中心小学教师交流实施方案
(2011年----2013年)
-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我校教育事业全面、优质、均衡、公平发展,根据涪西镇中心学校教师分流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校教师队伍现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为目的,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淡化教师的校籍管理,强化区域内统筹管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快建立科学、均衡、人文、灵活的用人机制, 促进城区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和内涵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积极稳妥、合理流动、资源共享、统筹兼顾的原则。优化配置教师资源,实行个人申请与组织安排相结合,个人成长与教育均衡相统一,促进教师交流与保持队伍稳定相协调。
三、工作目标
每期交流教师不低于教师总数的10%,促使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合理,逐步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四、交流对象与条件
1、参加交流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身体健康,有较强业务工作能力。
2、男48周岁以下、女43周岁以下的教师,应有计划地进行交流。
3、夫妻双方都在本校工作的应交流一方。
4、申报小学高级教师职务资格的教师,必须具备交流任教半年及一年以上的经历。
5、外校具备条件的教师可以交流到我校任教。
五、交流形式及办法
1、符合条件教师推荐交流。根据交流方案和计划,符合交流条件的教师由本人申请,学校推荐,涪西镇中心学校统一安排进行交流。
2、每年内外交流3---5人。
3、每年外派教师到片区、县城学校交流学习不低于教师总数的10%。
六、实施步骤
1、宣传动员。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中心学校分流方案,宣传教师交流政策,进行动员部署。通过宣传,让广大教师充分了解教师交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参与交流的自觉性。
2、制定交流方案。学校制定教师交流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教师交流的基本原则、对象、形式、渠道、要求等。
3、制定学交流计划,上报交流教师名单。学校在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按照教师交流的比例,科学制定学交流计划,研究确定本学参加交流教师名单。
第五篇:安驾庄镇中心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
安驾庄镇中心小学四德工程
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孙志强
副组长:刘 勇
梁珂新
梁如厂
张伟国
尉吉才
梁 新
张国强
成员:赵国胜
李海金
武如征
房 峰
安 杰
张婷婷
李爱红
办公室设在教工处,梁新同志负责具体工作。
安驾庄镇中心小学教师队伍管理
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孙志强
副组长:刘 勇
梁珂新
梁如厂
张伟国
尉吉才
梁 新
张国强
成员:赵国胜
李海金
马 栋
房 峰
辛 强
汪和平
张婷婷
李爱红
办公室设在教工处,梁新同志负责具体工作。
安驾庄镇中心小学教师队伍培训
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孙志强
副组长:刘 勇
梁珂新
梁如厂
张伟国
尉吉才
梁 新
张国强
成员:赵国胜
李海金
马 栋
房 峰
辛 强
汪和平
张婷婷
李爱红
办公室设在教工处,梁新同志负责具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