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6 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总结报告
凉州区职业中专
学前教育专业“订单式园-校共育” 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总结报告
2014年4月
凉州区职业中专
学前教育专业“订单式园-校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运行机制总结报告
自示范校重点专业确立以来,凉州区职业中专学前教育专业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汲取学前教育新理念,依托自身优势,加强园校合作,实施园校合作战略,与一批市、区级优质幼儿园进行了深度合作。经过不断的探索、创新和实践,形成了体现中职教育特征、适应幼教事业发展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园-校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形成了政府主导的调控机制
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凉州区委、区政府,凉州区教育局在政策、行动上对我校给予大力支持,引导和激励学校与幼儿园积极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建立园校合作基地,形成了政府主导的调控机制。
二、形成了合作双赢的利益机制
在重点专业建设中,我们注重对园-校合作内涵的深入挖掘,不断拓展合作的空间与内容,促使幼儿园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质核心课程开发,校本教材编写、专业师资的培养,实训基地、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以及吸纳毕业生就业,实现了合作的深层次、全面化。
用人单位通过“订单培养”,最直接地表达了他们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最直接地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最直接地参与到了教学的全过程,因而实现了幼儿园对人才“即插即用”的要求。为幼儿园储备了教育资源,补充了新鲜血液。
学校通过与幼儿园的合作,建立实训基地,使“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园-校合作”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实现了教育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此外,也增强了学校的市场意识,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在实现园校深度合作中,建立了合作双赢的利益机制。
三、形成了章程协议确定的义务约束机制
为了促进园-校合作的长效性,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组织机构,并建立配套的课程、师资、设备以及实习实训考核办法,使合作制度化。
2012年,借示范校建设的契机,成立了园校合作管理委员会及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园校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幼儿园与学校共同制定《园校合作管理制度》、《园校合作委员会章程》、《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教职工援助实习制度》、《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凉州区职业中专学前教育专业校企合作协议》等相关制度及措施,建立了人员互通、实习共管、基地共建、人才共育、经费保障机制,极大地增强了用人单位在合作中的参与度和责任感,有效推动了园校深度融合。
四、形成了机构健全的组织保障机制
重点专业确立以后,我们重视组织保障机制的建立,成立了“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委员会”、“园-校合作管理委员会”,形成了机构健全的组织保障机制。
(一)成立了“园-校合作管理委员会”,由7人组成。学校主管教学校长担任主任,幼儿园负责人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主任任副主任,幼儿园和学校各派两名有关人员为成员,负责园校共育工作安排和相关事宜的协调。
(二)成立了由省、市、区示范幼儿园组成的学前教育校企合作联盟和知名教授专家、学者、幼儿园园长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通过定期开展调研等工作,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与教材开发、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给予高水平的指导,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专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成立了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由热心于中职教育、关支持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和发展的校外行业专家和领导及本专业技术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确定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设置和调整专业建设方案,指导专业建设和专业改革、审订专业教学计划、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五、形成了制度健全的规范运行机制
为了保障园校合作的顺利推进,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如《校-园合作管理制度》、《园校合作委员会章程》、人才培养各环节质量标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教职工援助实习制度》、《兼职教师管理制度》、《教学资源库管理使用制度》等,形成了制度健全的规范运行机制。
(一)强化了“三个全面推进”培养模式
1、全面推行理论教学、校内实习、顶岗实习“三位一体”的培养过程,实现了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习的“一体化”,缩短了课堂与岗位、学校与社会的距离,从而更好地达到了培养目标。
2、全面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根据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就业的岗位需求、个人的发展需求,聘请幼儿园保教及管理人员直接参与到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教学计划制定、课题开发等教学环节中,做到学校与幼儿园的有效对接。以培养应用性学前教育人才为目标设计课程结构,围绕着专业建设和市场需求,整合课程内容,以“教精、学实;够用、适用、能用、会用”为原则,把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优势课程《育婴师培训》、《幼儿音乐》、《幼儿教育学》、《幼儿舞蹈》等精品课程建设为载体,把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分解落实到各个环节。依据《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设置课程,确保学生具备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业理论和过硬的职业技能。课程设置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包括理论和实践两大课程体系。按类型设置公共基础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方向课。同时,聘请幼教专家、骨干教师作兼职教师;邀请用人单位教学、管理人员参与,编写了校本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工作实际,有效地满足了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的不同需求。
3、全面推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体系改革,着力塑造“德才兼备”的高技能、高素质应用性技术人才。
建立优质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构建了“交互式”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中实现了四个方面的交互:理论与实践交互;专业教师与幼儿园教师的交互;幼儿园课程与校内课程交互进行;校内实训室与实践基地交互。在交互合作中校-园共同编写实训教材、设计实训方案、制定评价标准。专业教学在学校和幼儿园之间交叉进行,理论和实践交替循环,知识和技能螺旋式上升。校-园双方实施了“一看二配三管”教学模式:一年级看(体验、见习)、二年级配(配班保育实习)、三年级管(带班教育实习、顶岗实习),形成了“见习—保育实习—教育实习—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时数占总教学时数53.9%。
与用人单位签订了长期合作订单协议。先后与凉州区第一、第二幼儿园、和平爱弥尔幼儿园、七彩虹幼儿园、西苑幼儿园等十二家市、区级优质幼儿园签订了长期合作订单协议,为师生提供了最优质的实践场所。
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氛围。坚持将职业竞赛与教学活动结合,校-园共同探索,制定了一套科学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包括舞蹈比赛、讲故事比赛、简笔画比赛、手工制作比赛、说课比赛、基本功大赛等,竞赛内容和标准来自于幼儿园,竞赛项目贯穿于三年教学过程。在省教育厅主办的2013年全省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中,代表武威市参赛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支艳梅获得一等奖,王燕、周菁菁获三等奖;2012年4月,杨海存、龚晓媛同学在全市中学生美术作品大赛中分获一、二等奖。2012年8月在全省中学生文艺调演中,舞蹈《青春的旋律》获一等奖。
实施“多证并轨”制度。要求毕业生在取得毕业证、保育员证、普通话证“三证”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考取更高级别的学前教育领域其他资格证书,拓宽了学生就业的空间,就业竞争力进一步得到增强,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
实现学校、行业和专家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实施双边指导与双向评价。通过开展课程考试考核制度改革,形成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体系,将课程成绩分解到整个教学过程,注重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了科学的的考核方法。学校与幼儿园协调配合,将校内实训与幼儿园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专业学习、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等环节上接受学校任课教师和幼儿园带班教师的双边指导和双向评价。
(二)构建了“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通过“四二三”(四途径:高校进修、行业锻炼、幼儿园实践、校本培训;二引进:引进幼教专家讲学、引进幼儿园名师授课;三提升:提升专业素养、提升教学技能、提升信息化技术水平)师资培养模式,以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为主线,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脱产培训、教研培训、远程培训相结合,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培训模式,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队伍。
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根据课程建设和实训教学需要,多渠道、多形式聘任校外行业专家、高校知名学者以及各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从我市一类幼儿园聘任凉州区第一幼儿园园长刘晓燕、凉州区第二幼儿园名师赵荣、西苑幼儿园园长蒋丽莉、武威市教师进修学校高级讲师何月珍、顾振萍做兼职教师,承担实践课程教学任务和指导学生顶岗实习,使专兼职教师比达到5:1。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园校合一、发展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具有合作精神的专业教学团队。目前本专业共有专业课教师26人,其中兼职教师5人。
(三)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通过两年的示范校建设,教学内涵建设得到提升,教学管理、监控体系更加完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育教学及教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教学团队,在省、市、区各项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各种奖项、荣誉,共30多项。在省、市、区级刊物共发表论文十多篇。学前教育教学团队2009年3月获得凉州区职业中专“巾帼文明岗”称号,2010年12月学前教育专业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011年,获得市级专业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2011至2013年学前教育专业教研室被连续评为校级优秀教研室。通过示范校的建设,全面提升了学前教育专业推动武威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能力,服务武威区域经济的能力。本专业现已成为甘肃河西设施一流质量一流的重点专业,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2014年5月
第二篇: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下的背景
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农村的启示
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下的背景
传统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需求不相适应 学生以 被动学习,灌输式,得不到有效提高。企业需要高技能多元化的人才,而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与企业实际工作实际应用存在严重脱节,且学校受条件设备限制,不能全方位提供给学生在实际生产中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出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真正需求。在新形式下,现代师徒制办学模式应运而生,现代学徒制是以学徒-工匠-师傅等身份划分从业人员等级,进行技术技能的传承。按照现代学徒制校企间“校企融合、教培一体” 为办学特色,坚持培养 “高认知、高技能、高素质” 职业人才。在与大众一汽大连发动机的合作办学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二、校企构建平台进行深度合作,实现培养目标上特色化。
师徒制试点工作项目中,我们机械学院与大众一汽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合作,共同为发动机平衡轴发动机曲轴、缸体、连杆等生产线培养高级技能复合型操作人才。聘请大连发动机专家、与学校及企业领导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领导小组”。多次沟通协商,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依据机械制造专业的岗位需求,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标准、岗位标准、评估考核标准,企业师傅带徒弟标准、课程设置及相应实施方案。共同掌握整个教学过程。归纳典型工作任务。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和主人翁意识,感受企业文化,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同步实行学生“双导师”制等,促进教师和企业师傅相互学习、交流、研究、合作。实现培养目标上特色化, 达到一流的专业水准。
三、以典型工件生产工艺为导向 项目法式教学
在订单班教学中,学院组织相关老师深入生产一线,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掌握现场产品、工艺过程、生产设备、各种夹具、刀具、量具附件等。了解数控机床设备的电动、汽动、液动 等系统技术问题,熟悉工作过程和岗位任务,实现与工厂真正的对接。力求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导向的职业能力特点。例如我们围绕汽车EA888发动机上的平衡轴、曲轴、连杆、缸体等零件为项目载体,从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热处理方式,再到产品检验等一系列工作过程及所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做为主线,确定学习内容、构成相关的模块,进行项目教学。在课程体系体现上实用化原则。
四、在教学方式上多元化;强调职业素养的形成
学习情境以行动为出发点,进行教学设计。比如再讲制造技术时,从发动机上的平衡轴、连杆、曲轴及缸体等典型零件,反复让学生分析其结构特性的在汽车上功用,从毛坯到成品件,从材料选用到结构设计,从零件的尺寸加工、热处理,再到检验。渐渐诱导学生对平衡轴等等典型零件工艺分析,通过每个环节对比找到可行性的方案,这样案例教学可操作性强。学习的兴趣大增。强调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的有机结合,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情境设计,体验岗位实际需求。符合“德能并进,知行合一”的校训。
四、促进管理实现全面跟踪化
在大连订单班教学中,学校领导与企业专家对师徒制订单班都非常重视。与学生经常沟通互访,适时跟踪指导。每学期其中期末都举办总结座谈会,学校领导企业专家、老师学生在要做汇报,总结经验与不足,为今后完善教学工作积累素材。同时也为后续师徒制班级的规范管理奠定基础。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真正工作锻炼后,在师傅的带领下,围绕自己工作项目设计一个题目,通过实习发现问题,寻找突破口,提出相应合理化建议及整改措施。有校方专业老师和车间专家共同组织答辩小组进行提问,从中掌握他们对问题解决的能力强弱。经过的阶段总结答辩及毕业答辩,不但掌握学校专业知识,在工厂还得学会加工,维修,实现理实一体化一专多能全面人才。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得到企业的认可,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五、处理好学校、企业、学生之间的关系 注重学生身份的落实
在师徒制订单班建立的过程中,重视学生身份的落实。订单班的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员工。更确切的说由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身份的转换。我们每一个订单班都要与企业正式签立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协议 包括校企订单式培养合作协议书、学校与学生的协议书、学校与家长的协议书,明确三方责任与义务。学生不再迷茫和浮躁,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开始融入用人企业的文化之中。
六、坚持以能力为本多元化考核实现 评价理念的科学化
坚持以能力为标准,通过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提高企业的责任感和社会服务意识为此,我们制定了严格的课程考核标准,主要内容包括考核目的、考核原则、考核方式与成绩构成、试题类型和结构及考试内容分值配比等,学习过程中,注重过程考评,以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在实习过程每一位师傅要对学生作出月评价与月考核,学生要作出周记、月记及期中实习报告阶段及毕业答辩,注重学生学生实习综合表现,突出应用、操作性、应变性、创新性。总结实习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思路和方法,考核中坚持能力本位的原则,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
七、专兼职教学团队建设实现协作化化 以专业核心课程的技能要求而形成团队。这些团队成员有校内教师,及厂内工程师组成。学校派一批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教师,担任教学任务,教师也带学生参与阶段实习,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另外聘请专业工长车间技师技师骨作为兼职讲师,他们带来的是企业实践工作技能和经验,是实践环节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实践经验丰富,密切结合实际案例,聘请企业专家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教师、指导实践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更多渠道、更直接地了解社会和行业。另方面也成为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资源。比如讲发动机气缸体曲轴及连杆工艺加工时就聘请厂内兼职讲师,非常熟悉工作的特点及其规律性,不仅指导生产,还肩负工艺课,及指导学生毕业实践的教学环节,他们讲课很生动灵活,随时结合实际生产实例分析,学生很容易接受。同时定期召开座谈会,提出意见和建议,发挥他们优势,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体现了现代学徒制资源互换、优势互补”的原则。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主体性、个性化的教育理念,使学生不但具有高认知、高技能,更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职业素养的体现。我们学院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努力建设成为“应用型、专业化、开放式”的世界一流高等职业院校为了更高的目标,我们任重而道远。
第三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报告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报告
2011年7月我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被批准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支持建设专业,建设期为两年。两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中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预定建设目标,开展建设工作,现将两年的改革情况总结如下。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情况
1、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确立“工(农)学结合、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成立了由行业专家、企业(合作社)技术骨干、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了项目建设调研论证机制,组建调研组,制定调研计划,先后组织3批60余人次对本地农业生产、农机生产企业、农机销售公司、农机合作社进行广泛调研,收回调研表格、问卷1500余份,形成调研报告4份。通过分析本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经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确定了主要工作岗位;分析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根据任务的典型性、重要程度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依据工作任务的情况、完成任务的方式归纳、整合形成行动领域;按行动领域所包含的知识、能力的相互关系构建学习领域;从职业素质、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方面确定学习领域能力目标,依托“校企社”共建平台,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实施“工(农)学结合、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轮实践(协岗实习):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农机作业季节,学生到合作企业、农机合作社(部分农机户学生安排回村)进行第一轮生产实践。在每个生产环节的生产实训之前,安排相关课程的学习。在生产实践中,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学生农业机械的生产、使用、销售及基本维护能力。第二轮实践(顶岗实习):在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农机作业季节,学生到合作企业、农机合作社等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第二轮顶岗生产实习。在校学习期间,学生主要进行农机作业标准、农机机务管理、农机新技术等课程的学习,为第二轮生产实习做准备。在生产实习中学生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农业机械操作、机务管理、农机检修等项目的生产实习,强化学生的农机操作和使用维护、农机标准化作业、机务管理、农机检修和故障排除的能力,为下一步的选岗打下基础。
2、构建了与人才培养模式配套的课程体系
(1)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基于农业生产过程的职业行动领域和菏泽市典型农机具,结合农机构造、维修、调整、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根据工作过程的特点,构建 “工作过程导向、理论实践合一”的课程体系。围绕“工(农)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课程建设,革新课程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度、兼顾可持续发展,设置专业技术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和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实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的一致性。根据农机新技术的发展调整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以典型机型为载体开发“典型机型带动型”课程,在课程中融入行业标准、农机作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各专业课程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要突出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创新教学环境,构建具有鲜明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方式以及多轮“协岗实习”、“顶岗实习”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了专业课程建设和专业教学资源开发。参加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数字化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任务,组织校内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编写了《拖拉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等2门教材并经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组织相关教师完成了《播种施肥机械》、《拖拉机的维修与保养》、《农机维修讲义》等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建立了《拖拉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护》、《农业机械基础》等核心课程网站和资源,拖拉机汽车底盘、发动机、电器的仿真软件完全应用于课堂教学。
3、建设了一支教育理念先进、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高素质的教学团队 制定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实施了“名师工程”、“双师型”工程。按照选拔条件确定培养对象,列支专项经费,制定奖励办法。采用项目管理方法,通过专业培训、企业锻炼、技能大赛、参加学术交流、主持教改科研课题等多种措施,实施培养。在闫照飞为专业带头人的基础上,启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梯队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12名。
修订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充分调动行业企业人力资源参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外聘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4、搭建“校企社”合作平台,创新校企合作、工(农)学结合办学体制
(1)搭建了全方位、多模式的“校企社”合作平台
由行业和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组成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探讨专业建设和发展。学校制定了“校企社”合作章程,建立“学校—企业—合作社”专业共建制度,规范共建内容、共建形式、运行方式、利益分配方式等内容,不断完善“校企社”共建的长效机制。与定陶沃田农机专业合作社、菏泽龙泵车辆有限公司等多家农机企业、农机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深度合作,采取“工(农)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完成学生的生产性实训和毕业顶岗等实习任务,培养农业机械技能人才。
根据工作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要求,按照“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逐步推进真实生产和模拟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相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建设了集教学、培训、鉴定、生产“四位一体”的校内农机实训中心和满足专业实训、顶岗实习要求的校外实习实训网络,搭建全方位、多模式校企合作基础平台。
(2)进一步完善了“校企社”合作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建立“校企社”合作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保证了“工(农)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一是在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期间,学校和企业(农机合作社)共同对学生进行教学与管理。学校派专职教师到实习合作社或企业进行管理,企业(农机合作社)按照员工管理制度考核、管理学生。共同制定实习内容、质量标准与考核方法,学生的实习成绩由学校和企业(农机合作社)双方共同鉴定。二是从实习企业(农机合作社)选拔优秀技术人员作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学校与企业(农机合作社)对其共同考核,按考核结果支付兼职指导教师工资。三是依据“校企社”双赢、互惠互利的原则,制定了《校企(农机合作社)合作管理办法》等配套管理制度。
(3)进一步完善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依托“校企社”合作平台,学校着力营造仿真的职业情境,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真实的教学实训场所,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基本职业技能。近两年,新建了农机模拟仿真实训室和PLM体验中心,改建扩建农机实训中心、机械加工中心、机械CAD/CAM实验室、农机电器实训室和电工实训室,把农业机械技术实训基地建成了融教学、生产、培训、技术服务、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于一体,开放性和可持续性的技能人才培养平台。按照生产车间工艺过程组织实训,推行岗位上岗证制度,在上岗前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与考核。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色
1、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
积极探索建立“学校—企业—合作社”深度合作机制,与定陶沃田农机专业合作社、菏泽龙泵车辆有限公司等多家农机企业、农机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实施“工(农)学结合、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两轮生产性实训。学生经过两轮训练,基本掌握了先进的农机使用技术,技能得到大幅度提高,毕业生适应性明显增强,为菏泽市推广先进农机使用技术培养了落地型人才。
2、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1)教学模式改革成绩显著
在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学校针对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各学科的不同特点,组织编写一体化教学指导方案,组建一体化教学场景,创造一体化教学环境,统筹安排各专业学科的一体化教学时间,实现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充分利用学校及合作企业资源,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等教学方法,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课程体系改革初见成效
遵循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模块课程为载体,产学结合为手段,以过程考核为抓手,技能鉴定为保障的课改理念,构建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模块化课程体系,将思想素质、人文素质、能力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分别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
(3)核心课程和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果显著
针对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就业岗位及职业道德与素养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合作,编写出版了《拖拉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两门核心课程教材,建立了《拖拉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拖拉机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护》、《农业机械基础》等核心课程网站和资源,建成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3、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合理(1)教师职业能力得到提升
根据示范学校建设要求和学校教师培训规划,组织实施了专业教师“双师型”建设。通过校内外多种形式的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教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2)教师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
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教师能力考核制度,通过开展教师技能大赛活动,以及教改课程教学观摩等,促进教了师技能提升。进一步完善了学校《教职工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与教职工的收入挂钩,充分发挥了教职工考核工作的作用。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稳步发展
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改革,共同参与示范校项目建设。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结对子”,为企业兼职教师全程参与教学和课程改革搭建了平台,促进了校企的深层合作。
4、校企合作、工(农)学结合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
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双赢发展”的校企合作思路,充分挖掘行业、企业资源,积极拓展合作空间,近两年来,与定陶沃田农机合作社等省内外大中型企业签订了深度合作协议,建立了校企双向参与机制、人员双向互聘机制、人员双向培训机制、人才订单培养机制、实训基地共建共管机制,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基本满足了各专业学生的顶岗习与就业需求,并为教师社会实践提供了可靠保证。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是示范学校内涵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本专业虽然已探索并实施具有专业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但仍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
2、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还有向上提升的空间。
经过两年的建设,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双师”数量已达到标准要求,但“双师”质量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解决实际问题和动手能力还需继续提高。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应继续鼓励中青年教师沉下心来,下企业参加实践煅炼。
3、校内实训基地功能配置与专业建设发展要求尚有差距。校内农机实训中心设备台套数偏少,功能不全,与专业建设发展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4、校企合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行业、企业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要进一步提升专业自身的优势和吸引力,积极寻求合理有效的合作途径,完善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二)改进措施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转变思想观念
推进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教师深入行业企业,通过调研、专家讲座、企业实践、外出培训等形式,转变思想观念。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入,加大课程的调整与开发力度,加大生产性实训比例,推进工学结合机制建设与管理,加强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进一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将教师下企业实践煅炼落在实处,争取更大成效
对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进行进一完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其相关的保证措施。将教师下企业实践煅炼落在实处,定期开展评估、检查及考核,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使中青年教师能真正沉下心来,在企业实践煅炼,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3、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基地功能配置 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基地功能配置,将基地注册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对外营业,扩大基地的影响力,将消耗型实习(训)转变为生产型实习(训),实现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4、加大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主动开放办学
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的作用,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寻找合作共同点;创新合作形式,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沟通,拓展合作渠道与空间,加大在工学结合、专业共建、课程开发、师资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力度。
通过近两年的建设,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先进学校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和不足。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利用我们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努力创建成一流的重点专业
第四篇:《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总结报告》[模版]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总结报告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总结报告
一、项目建设基础情况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贵州省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兼办大专、中专、技工等多层次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是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7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由贵州省交通学校(原国家级重点中专、建于1958年)、贵州省交通干部学校、贵州省汽车驾驶技工学校(原省部级重点技校)合并组建而成。专业办学经验丰富,师资结构合理,实践教学资源能够满足办学需求,具备办学条件。
1.独具特色的“旺工淡学”人才培养模式
“旺工淡学、工学交替”是指根据旅游市场自身的淡旺季的特点,安排学生在旅游旺季到旅游企业见习和顶岗实习,旅游淡季时回到学校继续学习。这种模式改革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周期,不但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学时比达到1:1,更体现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根据对用人单位和学生的调查反馈,均认为是一种很好的人才培养模式。
2.专业教学团队
专业群现有专任教师15人,实训指导教师4人;全体教师中拥有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6人,助教7人。其中专任教师全部具有旅游行业企业从业和企业实践锻炼经历,具备“双师”素质,初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
3.校内实训基地
为了保证“旺工淡学、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2005年学院投资45万,建立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贵阳骄苑旅行社,由管理工程系主任担任旅行社总经理;旅游教研室全体教师作为旅行社经营管理人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参与旅行社的日常管理与业务接待。做到了“教师既是企业的员工又是专业老师和实训指导老师;学生教学实训和企业生产服务一体,学校与企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系社合一、双师双职”,这种方式的职业性和开放性,得到了社会和学生的认可,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4.校外实习基地
以试点为基础,渐进改革。校企磨合确定每年的4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为旅游企业的旺季、11月中旬至次年的4月中旬为旅游企业的生产淡季,施行旺季顶岗实习、淡季回校上课,打破惯常教学安排。教学周期耦合企业生产周期;教学组织呈现灵活学期、分段教学的特点,体现了工学结合的内涵要求。
二、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1.积极探索“校企股份合作”模式
学院深化改革,积极探索灵活办学体制,率先在旅游管理专业基础上于2006年与企业合作,双方投资、共同管理,联合开办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利用企业良好的市场运作经验和完善的实训基地群,探索一条“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积极灵活的办学体制。由学校负责招生、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推荐就业。经过7年的摸索,逐步完善了各项制度,积累了一定的旅游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的办学经验。为进一步探 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走出了一条校企深度融合,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的校企合作之路。
2.建设优质核心课程
结合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旅游专业的实际情况,对旅游专业优质核心课程设计应该要设计出旅游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就必须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遵循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培养该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完成工作化的学习任务为基础,在学习中获取理论知识,在实践中锻炼职业技能,课程力求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特点。采用校企结合、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设计课程,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课程建设体系。
3.建设“双师素质”型的教学团队
以师德师风建设、专业梯队建设、双师素质建设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为主要内容。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专业教研室为载体,完善教师激励约束机制,与企业紧密合作,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4.构建基于工作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
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从“旺工淡学、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需求出发,组建以旅游行业技术专家、职业教学专家为主的课程体系建设团队,以旅游管理专业面向的导游服务、旅行社工作、景区服务与管理三大岗位群的需要和国家导游员资格证等职业标准为依据,构建以真实旅游服务及管理为载体的岗位工作任务。
5.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针对旅行社岗位能力需要可建立导游实训室、仿真旅游车、模拟旅行社等基地。针对酒店岗位能力需要可建立宾馆,提供前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等专业岗位供学生进行专业实训。
在实训条件的配备上可根据各实习基地的情况进行设备的购买,既要保正质量又要突出效果。相信在这样的方式下授课,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根据旅游专业群的情况在贵州省众多旅游企事业单位中选取那些经验丰富,技术先进的酒店、旅行社、景区与学校合作建立实训基地。
6.教学方法的改革 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尤其是突出“工学结合”教学特色,强调“做中学,学中做”相结合。在教学中采用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如现场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角色教学、讲座式教学等符合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实现工作过程,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企业合作开发教学案例等资源,将旅游企业的工作流程等信息带 到课堂,实现校企联合教学。
三、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
1.“旺工淡学”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的实施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除了企业对学生严格管理以外,学校全面介入和企业对学生进行共同管理。在这方面,我系形成学院成绩与企业成绩紧密结合的综合实习考核评定体系、专业教师校内教学任务和校外实训管理任务综合量化的教师考评体系等。但是,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后,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实习实训安全保障等方面还需与企业密切合作,进一步继续完善一系列的校企共管作业文件,进一步加强过程监控,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作为“旺工淡学、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重要支撑的骄苑旅行社,需要更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好的发掘市场、充沛客源、给学生营造更多的业务操作机会。
2.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学校积极主动,而企业热情不高。
合作形式只是采取了前述形式中一种或几种而已,比较单一。 合作多为基础层面,强效性合作很少,甚至合作难以长期维系或流于形式而名存实亡。这与目前旅游行业整体上企业规模小、经济实力弱以及合作机制中企业利益分享不明确、不实际等因素有关。
3.我系师资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系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有以下特点:年轻化,高级教师相对缺乏,学科带头人数量较少,中青年骨干教师不多,社会实践经验方面还有待加强。
第五篇: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概念我国很多学者都对其下过定义。1998 年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周远清同志曾对这一概念作出过阐述,他认为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
简介
它具体可以包括四层涵义:[1]
(1)培养目标和规格;
(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4)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如果以简化的公式表示,即:目标+过程与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2]和方法)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才培养模式问题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议题。但时至今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依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困惑及其改革创新的出路,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才培养提供应有的服务。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及其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基本问题,有人才培养,就有人才培养的模式。但我国高校、学界及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并讨论人才培养模式,则是近20多年、特别是近几年的事。高校提出“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文育林1983年的文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学科设置专业》中,其内容是关于如何改革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之后,也有一些高校和实践工作者继续讨论医学及经济学等各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改革,但都未明晰何为“人才培养模式”,对其内涵的把握较为模糊。由于高等教育实践的需要,理论工作者也逐步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试图界定其内涵。刘明浚于1993年在《大学教育环境论要》中首次对这一概念作出明确界定,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样式。”教育行政部门首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做出直接表述,是在1998年教育部下发的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度的增强,相关的研究迅速增多,形成了以下几种较为典型的界定: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周远清);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钟秉林);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龚怡祖);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环境等方面按一定规律有机结合的一种整体教学活动,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教育本质的反映(刘红梅,张晓松)等等。这些观点有一些相同的含义,即基本上都是指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关于人才培养的方式。但也存在着分歧:在培养模式的指向上,存在强调培养目标还是强调素质结构的差异;在培养模式的属性上,有些学者认为应该是一种静态的“方式”,而有的则认为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更多的学者认为是静态与动态的结合;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外延上,少数学者认为包括整个教育管理活动,一些学者则把人才培养模式限定在“教学活动”中,此外,更多的则持中间立场。
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既不能限定在教学过程中,又不能泛化到高校的整个管理层面;它是一种结构与过程的统一,是静态的样式与动态机制的统一体。这是因为,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关涉“教学”过程,更关涉“教育”过程,它涉及到了教育的全过程,远远超出教学的范畴。但人才培养的过程又不是毫无边际的,在现代大学中,有许多与人才培养无直接关系的管理活动,如后勤管理、大学科技园管理等。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各要素如课程、教学、评价等的结合,但这个结合又不是一个呆板的组织样式,而是一个动态的、强调运行过程的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理想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标准样式及运行方式。它是理论与实践的接壤处。人才培养模式要反映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是理想人才的培养之道,是理论的具体化;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是人才培养的标准样式,但它又不是具体的技术技巧或实践经验的简单总结。它是一个诸多要素组成的复合体,又是一个诸多环节相互交织的动态组织。这其中涉及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评价等多个要素及制定目标、培养过程实施、评价、改进培养等多个环节。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层次的。最高层次是主导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模式,如素质教育模式、通才教育模式、专才教育模式;第二级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各高校所倡导、践行的培养模式;第三层次则是某专业独特的培养模式。我们主要探讨第二层次即高校层面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制约因素及困惑
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难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亟待改革。但是,改革的进程却又面临着诸多束缚、制约及困境。1.理念的束缚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思想的具体化。只有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人才培养模式才有意义,甚至可以说才有人才培养模式可言。否则,就只能是一些教育要素毫无章法的拼凑。
在高等学校中,教育思想表现为“大学的理念”。大学理念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束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办学理念的惯性束缚。改革开放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直接管理、封闭与集中统一的高等教育体制。在这样的体制中,高校没有自主性可言,按照政府的规定办学,难以形成自身的理念。当前,我国高校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自主权,制度已有变化,但思想却依然表现出极大的惯性和惰性,一些高校只是重视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建设,重视规模扩大而忽略理念提升,没有探索和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以至于跟风似的人云亦云。第二,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兴办学理念缺位。现代社会,科技革命更加迅猛,全球化更加明显,信息流动更加迅速……身处这样的社会中,高校需进行相应的变革,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突出人才的国际视野、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及全面素质,但是,不少高校却没有及时变革自我,特别是在理念层面。目前高等教育领域还没有形成学术自由、国际化、通识教育等理念。而多样化、以人为本、终身学习等理念,则基本上停留在学界,还没有被高校很好地付诸实施。
第三,缺乏对高校教学整体改革的理性思考。长期以来,高校缺乏战略思考,缺乏对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大学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去培养这样的人才,没有很好地、系统地进行思考。高校似乎在忙忙碌碌办学,但真正如何办学,如何育人,育人的体系如何建立健全,如何真正引导教师的长远发展并以教师的创新带动学生的创新,如何真正满足师生的旨趣,这些问题都没有去进行认真的规划设计。现在形成了一个怪圈,受评价、资源因素的影响太大,高校围着政府转、教师围着领导转等怪现象愈演愈烈,反倒把真正的育人根本任务置于不起眼的位置。
由于理念的制约和困惑,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或者呈现出趋同化,没有与自身的条件、定位相结合;或者纷纷把各种“好的”词汇都拉进来,进而组合成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显得毫无主导思想,甚至各思想之间还是相互冲突的。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只能是一些被悬置的装饰,而不可能被很好地付诸实施。2.制度的羁绊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一个重要制约是制度,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学校内部权力的失衡与错位。随着办学自主权的扩大,高校已经有了较大的权力。可是,高校内部却存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不平衡。目前多数高校依然按照行政管理的思维和模式管理大学,按照行政组织的结构设计大学的内部构造。学校多数事务也都由“行政部门”进行管理,各教学单位基本上都是在遵循行政部门的安排和要求运行。行政权力还通过隐蔽的方式,带着面纱以虚化学术权力。如我国大学,像西方大学一样,也成立了校级学术委员会,以决定学校的学术事务。可是,其组成人员多数是由学校、院系以及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很少有“布衣教授”参与,他们更多地是从行政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忽视了学术考量,虚置了学术权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项重要的学术事务,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但是,学术权力的缺失,阻碍了教师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只能流于形式。
二是高校评估制度不完善。对教学和科研的评价失衡,对科研的评价具体、实在,而对教学的评价则空洞、不具体。目前,我国对于高校的评估以政府主导的行政性评估为主。行政性评估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学科评估及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但基本上与教学模式的改进无多大相关;对于“真正的教学”的评价指标则不具体,对改善大学内部教学的影响有限。另外,教学评价还存在单一化、数量化的倾向,忽视了教学特色、个性化教育教学模式的评估。
学术权力的不足弱化了教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力和能力;高校评估制度的单一化,使得高校容易采取趋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评估的数量化则导致各校普遍重视科研,而忽视难以测量的教学,更容易忽视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3.资源的约束
虽然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大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有不少的高校提出了诸多新的培养模式。可是,它们往往陷入表面化、口号化,或者仅仅是培养模式要素的局部改变,而不是整体变革。这与人们对于培养模式理解的偏差有关,与制度的束缚有关,同时也与教育资源的匮乏相关: 首先表现为教育经费不足。教学改革需要相应的经费保障,但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自1998年始,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高校规模迅速膨胀,而高校所能获取的资源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以至于高校普遍负债运行。即使获得了一些贷款,也主要用来购置校园、修建“大楼”、增添设备,而用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的经费则很少。
其次表现为师资建设较弱。目前,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存在的一大问题是,受思想观念和评价体系的影响与制约,教师真正投入教学,潜心教学改革,真正研究教育教学这门“大学问”的不多。教师没有从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外动力和内驱力。从外部来讲,学校对教师的考核重显性成果。科研硬指标,教学软指标。科研成果容易测量,产出也立竿见影,而教学的好坏则难以评价,况且育人的周期本身就长,人才要真正到社会上发挥作用也不是短期内能见效的,而且还会受到很多动态因素的影响。这导致教师觉得教学改革的推动似乎应该是高校领导的事,是教务处、人事处的事,自己没有能力推动教学改革,投入与回报也不成比例,得不偿失。从内驱力来讲,教师似乎对教学没有足够的热情,教学成为了例行公事,而不是自己神圣的职责。做不做改革,是不是真正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好像激励与约束的机制都失效、失灵了。所以,教师能上课堂、能讲课好像都了不起了,至于认真研究学生,研究教学问题,从学生内心深处的需求出发,注重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发展则似乎是一种奢望。
再次表现为课程资源不足。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人才成长的载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以优质、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基本条件。可是我国高校的课程却存在严重的不足。中国大学在课程广泛性方面做得最好的是北大和清华,但都仅在3000门左右。而美国多数高等学校都几乎达到人均一门(次)课程。即5000人规模的本科院校要开设5000门(次)左右的课程。资源不足对于我国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个极大的限制。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路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虽然与政府的评价及社会其他因素有很大关系,需要政府与社会做出相应的改变。但是,最根本的出路还在于高校自身的努力,高校应勇于和善于承担起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体性责任。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做好顶层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并以此为最高追求,做好顶层设计,整体建构人才培养模式。
以学生为本,就要以学生发展为着眼点,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研究人才成长的条件,改善教育条件与教育环境。人才成长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有效的创造实践、内外因综合效应、竞争与合作、共生效应等等。这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如活动与环境、竞争与合作、期望与激励等。高校要重视对这些复杂因素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改善教育条件,创设理想的教育环境。研究人才成长的过程,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人的成长是分阶段的,各阶段的主要任务不同,其培养方法也不同。人的发展除了具有阶段性之外,各类型人才、各层次人才的最佳发展年龄是不一样的;人的各项素质的发展都有自己的关键期,等等。在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深入探索人才成长的这些规律,使人才培养有科学的依据。
以学生为本,就要真正追寻学生的兴趣、特长,将他们的优点发挥到极致。面对生源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日益明显的特征,如何推动所有的学生走向成功,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大量观察,我们发现,在课堂上,学生的眼睛“不亮”,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这是由于教育教学不符合他们的兴趣,没有满足他们的需要,学生学习是被动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符合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风格、学习兴趣,教学才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生才能够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上继续建构自己的心理图式。不研究学生、不针对学生的教学是单向的、无意义的教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做一个专家型教师,去探究、追寻学生的兴趣和基础,去激发学生的热情,推进个性化教育,师生共同建构学习的愿景,最终使得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高校教学要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此外,以学生为本,还要实现几个重大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以能力培养为主;以单一课堂教学转向校内校外全方位育人;从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向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等等。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整体,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弄清楚理想的培养目标是什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是不一样的。要制定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与之配套的专业、课程、教材、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使之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而不是这些要素的简单组合。所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能实现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以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有不竭的动力。新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制定后,还要与原有的培养模式进行比较,找出改革的重点、难点,并积极实施新的培养模式。
2.建立多方协商的机制,形成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并不是多方协商的结果,政府以及学校行政权力影响过大,而教师、学生及社会组织没有机会参与。形成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则须建立社会、教师及学生和高校多方协商的机制。
确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方向性。现代大学,已经走出象牙塔而融入了社会,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中心。身处社会中心的高校,必然要采取一种“社会需求导向”的发展模式,改变社会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过程中缺位的现象。这就需要完善我国社会用人需求的信息系统,因为“我国人才市场反映高校毕业生供给与社会用人需求的管理信息系统十分薄弱,统计指标与数据长期处于粗放状态”。对于高校而言,则要主动地联系行业组织、地方政府、社会中介等,获取相关的社会需求信息,并及时把社会需求的预测反映到人才培养模式中。
确立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的主导地位。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理应是人才培养模式决策与设计的重要参与者。可是,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由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教务处统筹规划、各院系教学领导具体设计的。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中,往往没有机会参与,而只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执行者。要改变这种自上而下的路径,确立教师的重要地位。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在考察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征求教师的建议,也可以由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设想,学校加以汇总并对照社会需求,形成较为合适的模式。
赋予学生改革的话语权。传统的观点认为,学生是高等学校智力不成熟的过客,不能参与学校事务的管理。可是,学生是人才培养的对象,是学校的“产品”,而这种“产品”是自己生产自己。学生应该对人才培养模式有自己的评价权、选择权。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要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赋予他们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上的话语权。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注重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制定。在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一段时间之后,更要调查一下毕业生对它的评价,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坚实的基础。通过建立多方协商的机制,各方的利益都能得以表达,所培养的人才也就更接近于人们的期望,人才培养模式也就较为理想了。
3.整合与优化教育资源,奠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物质基础
高校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组织,资源不足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个极大的限制。在资源缺口不能迅速解决的情况下,整合与优化资源是一条理想的路径。实现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共享。目前我国高校内部,跨院系、跨层次的课程共享率低。学生的选修,基本上还限定在本院系。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资源共享的比例就更加微乎其微了。至于高校之间,我国已经建立的一些大学区,但除了图书资料及部分选修课有共享之外,包括课程在内的其他方面的共享没有什么进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整合校内的课程资源,打破门户之别,学校统筹安排,营造共享文化,加强共享管理,改进共享技术,解决共享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收益等利益之争。对于高校间,则要形成更加合理的机制,充分利用网络、地域的优势,加强合作。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主牵头而成立的开放教育资源联盟便使很多高校在网络上共享了教育资源,我国政府通过网络也在推动精品课程的建设。除了网络资源外,利用地域优势,实现校际资源共享空间很大,充分利用别校的优势专业、优势课程,本校学生既可受益,也可节省出盲目求全发展所花费的资源,以加强优势学科、专业的建设。
加强教师资源的共享。当前高校师资存在两种情况:第一,随着扩招的推进,高校纷纷出现了师资数量整体不足,且存在学科和地域的结构性差异。第二,师资素质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这就需要加强师资资源的共享,取长补短。在解决师资结构性矛盾的问题上,杭州的做法有一定的启发意义。2005年开始,依照《下沙高教园区师资互聘管理办法》,杭州下沙高教园区14所高校开始实施师资互聘。即使是一所高校内部,也可以整合资源,形成教学团队,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发挥教师队伍集体的力量。高校内部,还可以实现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共同发展。通过科研内容积极向教学内容转化、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及时转化、科研方法与教学方法的渗透、教学问题与科研问题的双向延伸等,都能促进人才培养的灵活性、柔性、多元发展。对于师资总体数量及师资素质而言,则可以积极引进政府、企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补充教师数量,同时解决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加强教学设施的共享。目前,高校内部各院系的教学设施基本上不对外,其他各教学单位一般不能使用,这导致了很多教学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除了院系间资源的共享外,还要加强对产业界设施的利用,开展更多的富于成效的、深度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