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沙教[2006]157沙县农村中小学干部,教师挂职进修的实施方案大全
沙教[2006]157
沙县农村中小学干部、教师挂职进修的实施方案
为了提高我县进城挂职进修的中小学干部、教师的理论素养,增强适应新课程的能力,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带动我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和谐发展,特制定《沙县农村中小学干部、教师挂职进修的实施方案》。
一、培训对象
2006年9月到县城学校挂职进修的中小学(含幼教)干部、教师。
二、培训目标和要求
1、培训对象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水平上有明显提高,爱岗敬业,廉洁从教,严谨治学,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2、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掌握先进教育科学理论,具有现代教育观,学生观和学习观,在教学活动中遵循客观规律,切实转变教师角色,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深化本学科知识,拓宽知识面,夯实教育教学基本功,熟悉国内外本学科教育发展状况和趋势,了解本学科前沿理论和科研成果,提高创造性使用教材和驾驭新课程的能力。
4、提高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专长,在本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
5、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培训时间 1、2006年9月-2008年6月四个学期。
2、每学期集中培训7天(双休日或寒暑假),其中4天为集中培训学习,3天为学员交流研讨。第一学期集中培训学习时间为:2006年11月4日-5日,12月23日-24日;交流研讨时间为:2007年1月28日—1月30日。第二至第四学期培训时间另定。
四、培训内容和方法
(一)培训内容
现代教育理论、师德教育、学科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理论与实践、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等。
(二)培训方法 采取集中培训学习、外出培训学习、下校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系列活动。根据不同学科灵活采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模式。具体做法:
1、每学期利用双休日集中两次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邀请省、市级课改专家,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县学科带头人开展课改专题讲座)利用寒暑假开展1-2次专题研讨活动。
2、开展参与式的学科教学培训。由县教师进修学校统筹安排,各学科教研员负责协调,开展参与式的学科培训。从明年开始,分期分批组织教师下校开展“说、上、评”和随堂听课、课改交流研讨、课题研究交流等活动。每学年汇报一次(开课、开讲座等),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回原校上汇报课,2007—2008学年在挂职进修学校汇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提高挂职进修的干部、教师的各项能力。
3、利用省、市组织开展培训、听课、学科研讨会等机会,分期分批组织外出培训学习,回校后开讲座或上汇报课,交流展示学习成果。两年内培养学校必须组织挂职进修的干部、教 师外出学习一次。
4、分期分批组织挂职进修的干部、教师参与城区教研片有关教研活动,互动互惠,共同提高。由县教师进修学校中小研室负责抓落实。
5、加强校本培训。各校要切实抓好挂职进修的干部、教师的培训和使用,让他们在干中学、学中干,促进他们专业化的成长,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作用。县教师进修学校中小研室要结合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检查督导,促进校本培训落到实处。
6.挂职进修的干部、教师平时要潜心钻研业务,认真研读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每学期要学习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如:《陶行知教育名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丛书》(叶澜)、《新教育之梦》(朱永新)《给教师的建议》、《多元智能》)(教育教学理论专著统一购买,费用由学员自付),要按教学常规管理的要求,认真写好读书笔记。
7.努力实践,及时总结。挂职进修的干部、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每学期撰写一篇教学总结或论文、撰写一篇典型课例和一篇专题研讨讲座稿。每学期末缴到县教师进修学校,由中小研室评审并编成汇编。
8.积极参加网络学习与教研:数学教师参与中国数学课程网(http://math.cersp.com)和新世纪课小学数学程网(http://www.xiexiebang.com)的福建三明基地博客及全国名师博客论坛;语文教师可注册进入“人教论坛(人教网)”。还可以参与县教师进修学校校园网站中教育教学论坛的研讨活动,增进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家的互动,充分利用福建师大远程继续教育网络的丰富资源,形成开放式的培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9、展示交流。每学期末进行一次阶段性小结,展示交流挂职进修的收获体会。2008年6月开展总结考评,由县教师进修学校中小研室统筹安排,培训处协助抓落实。
五、培训管理
县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处负责学员集中培训学习的管理:安排 任课教师、配备班主任、学员的考勤等工作;中小研室负责学科培训内容。
六、集中培训学习的地点
县教师进修学校五楼多媒体教室。
七、建立保障机制
1、挂职进修干部、教师的培养工作列入对学校考评的内容。各校要把这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要及时通知并大力支持他们参加培训学习。
2、挂职进修干部、教师所任教学校和县教师进修学校共同负责对每位挂职进修干部、教师每学年的表现情况、工作业绩做出综合评定,等次为优秀、合格、不合格,报教育工委、教育局审核。
3、参训学员必须端正态度、按时参训,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
4、县教师进修学校要加强培训的过程管理。县教师进修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教研室要对参训学员上网学习给予指导与帮助。
5、参训学员参加县教师进修学校培训的经费由教育局拨款,不向学员收费。
附件一:沙县进城挂职进修的中小学干部、教师花名册
二OO六年十月二十六日
沙县教育局 2006年10月26日印发
第二篇:沙集乡初中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沙集乡初级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为切实提高我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进学校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贯彻落实教育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实施面向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逐步建立起符合我校实际的继续教育制度。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特制订我学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命好题、育好人”为目标,以师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提高教师新课程教学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培训质量为主线,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教师,实施以校本培训为中心,整合集中培训与远程自修的培训模式,增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工作思路
围绕“一个核心”,突出“五个结合”。一个核心——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核心。五个结合—— 即继续教育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相结合;继续教育与课程改革相结合; 继续教育与校本教研相结合; 继续教育与教育科研相结合; 继续教育与学校办学特色相结合。
三、培训原则
(一)服务教师,倾斜青年。以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着眼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着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学水平;以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为基点,在充分考虑30岁青年教师实际的基础上,兼顾中年和骨干教师需求,科学确定培训目标,采取适宜的培训模式,促进教师继续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聚焦课堂,直面问题。围绕教师课堂教学,学、练、评、改、考结合,以教师课堂教学问题为突破口,围绕课堂教学各环节、分学科自修,查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以致用,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三)创新形式,整合资源。建立以校本培训为中心,整合集中培训和远程非学历自修,专业引领、问题指导、岗位研修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提高远程资源服务能力。
(四)分类指导,强化管理。充分考虑各学段、各层次和不同年龄段教师的要求,继续教育根据各自特点科学实施。指导工作应根据培训工作的需要,重心下移,分层分类,及时反馈,及时指导。加强制度建设,充分运用评价杠杆,强化继续教育管理。
四、对象和目标
(一)排序对象:全体在职教师。所有在职教师都必须自觉、积极地参加贯穿继续教育全程的校本培训活动,坚持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凡不参与继续教育学习,在职称评定时一票否决。
(二)目标:适应我校深入实施新课程需要,以“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命好题、育好人”为总体目标,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能力和自主发展水平。
1、通过新任教师培训,使受训者巩固专业思想,熟悉有关教育法规,初步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常规,熟悉教学内容,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2、通过全员培训,良好的师德行为逐步养成;课程与教学理论素养基本具备;学科教学能力和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和课堂教学能力整体提升;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稳步提高;全员达到班主任工作合格水平。
3、通过骨干培训,形成一支素质好、教学能力强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形成一支有影响、有专长、能领军的名师队伍;形成一支能力强、善研究、受欢迎的骨干培训者团队。
五、内容和形式
1、学习内容
(1)主题一:备好课
学习专题:备课与师德行为、新教材与学科知识更新、学习论与教学设计、备课实务与新技能、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教案反思与研究。
(2)主题二:上好课
学习专题:教学中的师德修养、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新课程课堂教学新技能、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课堂教学反思方法。
(3)主题三:评好课
学习专题:课堂教学评价与师德行为调整、课程论与课堂教学评价、观课议课问题诊断与解决、观课与议课案例研修。
(4)主题四:命好题
学习专题:学生学业评价中的师德、教学评价论与学生发展性评价、作业与命题技术研究、作业与命题问题诊断、作业与命题案例评析。
(5)主题五:育好人
学习专题:德育工作与师德修养、教学中的德育途径与方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班主任工作方法与技能、班主任工作问题诊断与解决、班主任案例研修。
以上学习专题为必修内容。各学校要从实际和教师需要出发,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以新课程为核心。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新理念和新课程、学科知识更新与拓展、教育技术能力、班主任工作、教育教学实践及研究。
2、学习形式
以校本培训为中心,整合集中培训和远程教育非学历培训。
(1)校本培训定位在有效操作。要在学校、教导处的指导下,以教研组为单位,在改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动的基础上,以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为重点,从教师的教育教学需要出发,着力问题解决;建设校本指导团队,整合利用远程和集中学习资源,优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任务驱动和考核拉动,促进教师提高教学
技能,改变课堂教学行为。
(2)集中培训定位在问题指导。要坚持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教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根据教学需要,调研教学问题,开展课题研究、设置专题辅导,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远程教育培训定位在转变教师学习方式和提供优质资源服务。充分利用远程网络资源和管理优势,提供专业辅导和管理服务,提高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质量。
六、培训措施
(一)突出两个机制
1、领导机制: 成立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加强继续教育的领导、管理和指导。
组长:王元领
副组长:贺绍峰
组员:徐行玉
贺敬华
2、激励机制 :完善的继续教育的相关制度及管理措施。将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与人事改革制度结合起来,与教师资格证书再认证和职务评聘相结合,形成教师终身学习及职业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二)转变两个观念
1、师德观: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变“唯我独尊”
为“服务第一”,密切师生关系,密切家校关系。
2、教育观:强化新理念的传播学习,内化先进教育理念为教师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实践需要,变“经验主义”为“终身学习”,变传统守旧为改革创新,变教书为育人,实现教学相长。
(三)加强四项技能训练,落实四个一活动。
1、四项技能训练:教学设计技能、信息技术教学技能、班级管理技能、了解分析评定学生技能。
2、四个一活动:说课、讲课、评课、课件设计。
(四)突出一个主体,开展好五项工作。
1、校本教研要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要以研究者的身份、眼光去审视、分析、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
2、开展好五项工作:
(1)课堂教学反思是教学六认真检查的重要内容;(2)优秀案例评析是教师反思性工作的重要表现;(3)变问题为课题是教师用研究的眼光对待自己工作的结晶;(4)资源共享,经验分享是打造学习型、合作型团队的重要保证。(5)教师论坛是教师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平台。
第三篇:沙井乡“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
沙井乡“十二五”(2011-2015年)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工 程规划
二○一一年七月
沙井乡“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规划
为全面推进和实施《毕节试验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1-2015年)》,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促进乡内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黔西县“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乡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实际状况,特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师队伍优先优质发展战略,以“国培计划”为抓手,以提升教师育德能力、创新精神、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乡或内教育均衡发展,为沙井乡“十二五”教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主要目标
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聚焦课堂,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以提高中小学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为主要内容,努力造就一支富有教育家精神、具有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用五年时间对全乡中小学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其中县级以上集中培训不少于240学时)。
三、培训对象
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含幼儿园教师)。
四、“十二五”时期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任务
(一)提升师德建设水平
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每年根据县确定的主题开展好相关活动,使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
和敬业精神,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确立教育教学工作中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教师普遍具有良好的师德风范和师德形象。
健全师德建设工作机制。营造学校人人都是德育教师、处处都是德育环境、课课渗透品德教育的“三维德育环境”;中心校把师德建设作为对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及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考核将重点听取学生、家长和村委会的意见。继续开展“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评选活动,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
形成师德建设工作合力。学校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以及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和选拔要突出师德和教书育人的实绩,考核重点是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在教师职务评聘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继续抓好教师学历提升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函授培训或自学考试,不断提升学历层次。到2015年,中小学新任教师达到大学专科或本科及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80%以上;初中教师本科学历达70%以上,鼓励中小学教师向本科化迈进。
(三)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根据全乡各学校的动态需求,强化编制管理,规范岗位设置,完善教师岗位聘任制,发挥学校在用人方面的主体作用;将教师的创新实践和成效纳入教师职务晋升、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逐步形成以师德为核心、绩效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
(四)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根据省、地、县统一部署和要求,我乡在已基本普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2010年省教育厅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基础上,推进中级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能能力和水平。到2015年,力争80%以上的中小学教师接受省规定的教育技术能力中
级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45岁以下未达到省规定的“中级水平”者,不颁发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
(五)加大骨干培养力度
培养乡级骨干教师,推荐地、县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构成多层次骨干教师梯队,提高各类骨干教师在教师群体中的比例。努力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和素质提升工程。
(六)促进师资均衡配置
建立义务教育学校师资均衡配置的工作机制,明确政策导向,探索合理调配骨干教师和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在区域内学校间的流动,并与评优评先、考核、职务晋升、提拔任用挂钩;同类学校间县、乡级骨干教师、中高级职务教师的比例基本均衡,各级骨干教师有效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到2015年,力争每所学校的主要学科至少有1名在乡内有影响、能引领教研组发展的领军教师,各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七)提升培训者队伍水平
构建全乡培训者队伍,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力争乡、校两级培训真正取得实效,同时注重学校教导主任队伍建设。
五、“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重点工作
(一)青年教师成长实施计划
青年教师的培训,按照初级教师职务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学科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及学科专业知识等内容进行培训。培训时间为120学时,平时培训与假期集中培训相结合,以校本培训为主进行。
青年教师培训对象主要为:教龄0—5年,年龄30岁以下的中小学青年教师。1、0-1年教龄的新教师,通过培训,使其巩固专业思想,熟悉有关教育法规,具备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初步掌握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常规,尽快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2、1-5年教龄的青年教师,通过培训,形成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加深对本学科教学规律的认识,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并使一大批青年教师成长为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力量。
(二)骨干教师培养,进一步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将骨干教师培养与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有机结合,形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链”,促进不同层次教师的共同发展。
完善骨干教师选拔培养机制。以乡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及评选为平台,拓宽各个年龄段教师的专业发展通道。
实行骨干教师目标管理。建立骨干教师信息库和电子档案。制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承担的职责和任务;鼓励骨干教师自主设计发展规划,创造条件促进骨干教师自身的提升和发展,参加高层次的培训进修、学历提升、学术交流等。完善乡、校两级骨干教师评价考核制度,定期对骨干教师的培养、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三)抓研训模式变革,进一步提高研训工作实效
实施“校本研修项目”,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是学校课程教学改革,针对课程教学中的实践问题开展研究和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教师校长队伍建设和素质提升为核心;以信息化建设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突破口;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目标;以实施‘六个三工程’为创新育人模式、提升育人质量的主要措施”,推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取向的教育教学研究,着力提升校(园)长驾驭课程改革的能力、教师把握教学实践的能力和研训员指导课程实施的能力。
学校要把教研组建设和教育科研等有机结合,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将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落到实处。
继续实施“请进来、走出去、再走下去”教师培训机制,让更多的教师能够领略名师风采,吸取名师理念,提升自身水平,服务教育,服务学生。
(四)抓全员继续教育,进一步满足不同层次教师需求 “十二五”期间,继续执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指导,加强以师德教育和“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为重点的教师继续教育,要以教师发展为本,以教师需求为导向,实施分层、分类、满足教师不同需求的培训计划,在课程开发、培训方式、内容要求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紧密结合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
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的实施重心在学校,中、高级职务应按规定完成240学时、360学时培训,鼓励学校开展基于本校实际的校本培训。
校长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要健全培训管理组织和相关制度,确保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实施有学校特色的培训课程,注重培训与校本教研、教育科研等工作的紧密结合,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1年8月底前为启动阶段。拟发《沙井乡“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召开启动会,认真做好有关文件精神的学习与宣传,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思想认识。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8月-2014年为全面实施阶段。注重过程、讲求实效,保证培训质量,深入学校,加强对培训的业务指导和检查。将“继续教育工程”纳入学校目标考核。2013年4—5月省进行一次中期检查评估。
(三)评估验收阶段:2015年1-12月为评估验收阶段。2015年3月底前,各学校、中心校完成自查评估,开展全乡“继教工程”自查自纠;2015年5月底前,接受县“继教工程”的评估验收。6—8月,根据县的要求开展“继教工程”自查自纠工作,迎接省、地9—12月的评估验收。
中心校将对“继教工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七、“十二五”期间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措施
“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加强统筹管理,增加经费投入,明确政策导向,完善监督保障体系,为全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组织保障
成立沙井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负责本规划的实施推进、政策制定、研究指导、资源整合和评估监控,分析和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创建规范有序、优质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保证规划各项工作的落实。
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校长的首要任务是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将任用教师和培养教师有机结合,使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场所。学校要成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根据本规划和实际情况制订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规划及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培训接受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的领导,中心校加强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要求,加强过程监控,确保培训质量。
(二)经费保障
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机制,设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确保学校公用经费的5 %用于教师培训,并做到教师人均培训经费逐年增长;多渠道筹措教师奖励经费,用于对各类优秀教师的奖励,支持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资助优秀教师参加高层次培训进修和教育学术交流活动。
(三)政策保障
根据省、地、县要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行五年一个周期的管理制度和继续教育培训登记制度。中小学教师每五年须接受不低于360学时的培训(其中县级以上集中培训不低于240学时)。教师参加符合规定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培训学时根据《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
续教育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计入《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证》。五年内,教师完成规定学时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取得“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
各职能部门要根据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目标和任务,制定或完善相关政策规定,明确政策导向,规范和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的实施。要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列入绩效考核项目,对高一层次学历、高级教师职务比例、教师教育教学规范、教研组建设和课堂教学质量、师德建设和绩效工资实施等相关指标作为学校工作的基础性要求予以考核,对培养高层次教师以及骨干教师在校内外发挥辐射引领作用等作为发展性要求予以奖励。
学校要根据中心校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完善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建立对教师师德、教育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确保教师队伍建设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实现每一位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监督保障
建立沙井乡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及评价制度,逐步形成促进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将教师继续教育证书制度与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与教师资格证书再认证相结合,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作为教师考核、评优评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骨干教师选拔等的重要依据。对继续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或个人要给予表彰或奖励,对继续教育工作组织不力的单位要给予批评,对不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擅自中断培训,或考核不合格者,当年考核视为不合格。
二○一一年七月
第四篇: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专题培训实施方案
2009年山东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专题培训实施方案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意见》(鲁教财字〔2007〕30号)精神,为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效益,经研究,决定依托“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组织开展2009年山东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专题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如下:
一、培训目标
2009年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专题培训,利用远程研修模式,在学科课程专家引领下,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网上备课、案例分析、问题研讨等形式的对话交流,帮助教师诊断和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师合理设计与有效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能力,提高新课程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
二、培训内容与课程资源开发
本次培训开设初中语文、初中数学、初中英语三门课程,每门课程集中研修10天。课程资源由国家学科课程专家、省内外专家和名师共同开发,并负责各学科研修指导。
三、参训人员
本期计划培训全省农村初中语文、数学、英语学科骨干教师10130人,其中,乡镇以下农村初中教师不少于50%。各市名额分配情况见附件一。
(一)选拔条件
1、热爱党教育事业,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进取,乐于奉献,为人师表。
2、有较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一定的教学经验,熟悉本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积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培训能够起到带动和辐射作用。
3、一线教师,身心健康,能坚持全程学习。
4、熟悉微机和网络操作,具有上网学习交流的能力。
(二)推荐选拔办法
参训对象的推荐选拔要公开、公平、公正,在个人申请的基础上,采取“自下而上,逐级审核,坚持标准,择优推荐”的办法进行。由符合选拔条件的教师本人提出申请,经所在学校和县(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市教育局。各市根据所分配的名额按1:1的比例确定培训对象。
四、研修形式与时间安排
(一)研修形式
采取集中研修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发挥网络远程研修平台的技术优势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优势,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管理与互动研讨,推动以远程网络为平台的高层次教师培训的深入开展。
学员学习:包括学习视频课程、参与面对面研讨、参与在线研讨和专题讨论,按要求完成并提交作业,与其他学员、指导教师及课程专家互动答疑。
指导教师:组织、督促学员学习,进行学习指导,推荐作业,点评学员观点,组织并引领学员进行研讨。
专家团队:点评学员作业,对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定期在线与学员进行交流,编辑课程简报,对典型问题进行集中互动答疑。
集中研修期间,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本县区教师培训机构或具备网络教学条件的中小学校设立若干培训教学点。组织参训教师按就近原则到各培训教学点集中参加研修,统一管理。
(二)研修时间
集中研修:2009年7月27日—8月7日。集中研修期间,学员每天学习不少于6小时(其中观看视频2小时,其余时间为教师浏览拓展资源、提交作业和参与网上研讨时间)。
分散研修:2009年 8月8日—11月8日。分散研修3个月。分散研修期间各学科课程团队专家和指导教师将定期组织在线研讨和跟进指导,分散研修结束时,学员应在网上提交不少于2000字的论文。研修结束后平台将长期开放,所有参训教师可凭个人账号和密码登陆研修平台,享受平台提供的资源服务和网络研修的跟进服务。
五、工作流程
(一)参训教师选拔、报名与管理系统数据审核(6月15日—30日)
1、各市按照所分配的参训教师名额和选拔标准与程序确定本市参训教师。
2、各级管理员利用“山东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组织教师报名和编班。
市级管理员于6月21—22日登录“山东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启动参训学校的培训报名管理任务。
学校管理员于6月23日—26日登录“山东教师继续管理系统”填报并提交参加本次培训的教师名单(一名教师只限参加一个学科的培训,务必按学科填报参训教师)。
3、编班和配置指导教师(6月27日—30日)
市级管理员于6月27日登录系统,检查各学校的报名完成状态,开展编班和配置指导教师的工作。编班及配备指导教师的原则见附件二。
4、指导教师团队及技术人员培训
7月上旬,通过山东省教师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对各市指导教师及各级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发放视频课程和培训教材。
5、平台测试与熟悉学习的平台(6月30日—7月10日)
各市、县组织指导教师、各级技术人员熟悉学习的平台,对参训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检查各培训点场所卫生与安全环境、设施设备。
6、培训实施
(1)各培训点根据统一要求,播放视频课程资源,组织各学科教师观看。
(2)参训教师凭个人身份证号码和姓名的汉语拼音全拼(小写)登录“山东省教师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参加网上研讨、提交作业。
(3)各市指导教师在学科课程专家团队指导下对研讨内容和学员作业根据相关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点评和互动研讨。
(4)对于培训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及账号密码错误等问题,由各教学点校技术人员依托“山东教师继续管理系统”予以解决。
六、组织管理与保障
(一)组织管理:山东省农村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项目实行省、市、县三级管理。教育厅成立由厅领导任组长,师范处、基教处、教研室、省教育学院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山东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远程研修项目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山东省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心,具体负责培训工作的实施。
各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培训项目办公室和相关职能组,根据指导教师选拔标准建立本市指导教师团队,负责对指导教师团队的管理和督导,负责对本市参训学校和学员的选拔、报名、编班和管理;对本市各培训点的组织管理和研修过程进行督导。
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教学点是此次全员培训工作组织管理的主体。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教学点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加强考勤管理,做好技术支持和后勤保障工作。严格按照课程进度播放视频,并督促、引导教师按时收看视频、完成作业和积极参与网上研讨,保证每一位学科教师保质保量完成研修任务。
(二)培训经费
参训教师培训费由省财政专项经费支付,教师往返交通费由任职学校报销。
(三)考核评价
为保证培训工作顺利进行,省项目办将制定课程专家团队、指导教师团队、技术人员工作手册和学员学习手册;制定优秀、合格组织单位(市和学校)、指导教师、学员评价标准,明确工作职责,量化学习标准,作为培训考核的重要指标。教师达到合格标准,在信息管理系统个人电子帐户记入A1类学分20分。对达不到合格标准的指导教师、参训学员不计学分。
研修工作结束后,各县区教学点要向本县区教育局提交研修总结报告,各市教育局向省厅提交总结报告;研修完成后,教育厅将依据研修平台后台管理数据和各市总结报告形成培训工作的总结评价。
附件一:
各市分学科名额分配表
地市语文数学外语合计
济南***0
青岛280270260810
淄博200190180570
枣庄***0
东营9010090280
烟台310310290910
潍坊3403503201010
济宁270270250790
泰安***0
威海110110110330
日照100100100300
莱芜100100100300
临沂320320320960
德州200200170570
聊城190190180560
滨州***0
菏泽320320270910
合计***30
附件二:
技术负责人遴选标准
一、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
二、熟悉计算机及各类网络应用;熟悉多媒体设备的操作及维护管理;
三、学校技术负责人原则上为学校校园网或电教部门的负责同志,能够协调本校校园网、多媒体教室、信息技术教师及已经确定的“山东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学校级管理员,共同完成培训期间的技术保障工作。
四、具有必要的时间保障,研修期间全程在岗。
配置标准:原则上每市配备技术人员2人,各学校技术人员1人。
附件三:
各市级管理员编班及指导教师配备原则
一、以县区为单位按学科编班。
二、每班人数原则上为100人,不足100人的,在本市内进行合并编班,但每班不能多于120人,超过120人不足200人的,编为两个班。本市个别班级人数较少,并且无法合并编班的,仍然保持为一个班级,省级不做调整。
三、原则上每个学科班(不超过120人)配备2名指导教师;少于50人的学科班配置1名指导教师。
附件四:
指导教师遴选标准
一、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备相关学科背景,在本市(县区)本学科内具有较高知名度。
二、具有网络教研能力,有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
三、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具有必要的时间保障,研修期间全程在岗。
五、具有学校管理工作经验或教研系统工作经验,熟悉本班级学员的相关情况。
第五篇:邹平县中小学教师第一期名师诊教实施方案
邹平县中小学教师“名师诊教”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县中小学骨干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根据《邹平县教育局教师培训工程实施方案》(邹教字„2011‟4号)文件精神,经与华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协商,决定2011年10月11日~11月11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全县第一期中小学教师“名师诊教”培训班。为了确保培训效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一)利用华东师范大学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上海名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引领我县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通过聆听华师大专家教授的报告、观摩上海基地学校
名师的示范课、指导教师对参训教师示范课的诊教等活动,使参训教师能够将所学理论和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将自己教学方法和指导老师教学方法的比较,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从而进一步提升参训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基地学校
以华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确定学校为准。
三、培训对象
(一)高中(8人)
1.语文:张洪奎(邹平一中)张晓华(黄山高中)
李秀珍(长山高中)
2.数学:李峰(邹平一中)赵海彬(黄山高中)
3.英语:李健(邹平一中)宁华(黄山高中)
谢树征(长山高中)
(二)初中(10人)
1.语文:张丽(临池初中)陈美(焦桥初中)
刘玉梅(青阳初中)张敏(九户初中)
2.数学:孙俊青(黄山实验初中)郭玉红(长山第一初中)牛方云(县实验中学)
3.英语:杨秀美(梁邹中学)郭翠萍(西董鹤伴初中)韩慧敏(黛溪中学)
(三)小学(11人)
1.语文:王瑾(县实验二小)陈凤荣(县黄山实验小学)颜娟(开发区第三小学)宋桂贞(码头广田小学)
2.数学:郭青(县实验一小)尹萍(黛溪办事处黛溪小学)王芳(开元小学)
3.英语:韩婧(梁邹小学)高娟娟(孙镇第一小学)崔蓓蓓(韩店中心小学)公延霞(县实验一小)
四、培训时间
10月11日~11月11日,时间为1个月。
五、日程安排(以华师大实际教学安排为准)
六、基本要求
(一)提前准备:
1.自选相关年级学科上海现行教材提前自学。
2.录制一节示范课,报到时将光盘带到上海,准备指导老师观摩评课。
3.对自己准备解决和交流的问题事先列好提纲。
(二)观摩研修要求:
1.通过观摩指导老师的授课、评课以及其他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对指导老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艺术、教学特色等各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认真做好指导教师的每一节教学实录,并于学习结束后一个月内完成本人认为指导教师的最好的一节《××教学实录》(加本人)点评)和《××教师教学风格评析》两篇文章,同时通过学习,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撰写学习体会总结一篇,要求体会总结字数不少于2000字。以上三篇文章于1
2月15日前将电子稿发至县教育局师训办公室邮箱。纸质稿同时交师训办公室存档。
2.学习期间,遵守学校考勤制度,参加学校升旗仪式、校园执勤、课外活动、教研组或年级组等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全面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
3.学习结束后,执教一节教学观摩课,届时,组织县内专家观摩。
七、其他说明
(一)全体学员要端正态度,虚心学习,在实践中多听多看、多观察多思考,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
(二)全体学员要服从基地学校的安排,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
(三)全体学员要带齐必备的办公、学习、生活用品,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严以自律,塑造好邹平教师的良好形象。
(四)全体学员要仪表端庄,礼貌待人,不卑不亢,妥善处理好与基地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
(五)上海培训期间的费用,培训费由教育局承担;食宿资料费等由参训教师所在单位承担,在教师培训经费中列支。
(六)培训期间,参训教师务必注意路途、饮食、个人财物等各方面安全。
(七)相关单位收到方案后,将参训教师有关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任教学科、手机号码)于2011年9月29日前发至县教育局师训办公室邮箱。同时,请妥善安排好参训教师的工作,按时参加培训。
具体参训事宜,另文通知。
邹平县教育局师训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