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几个问题的思考.123doc

时间:2019-05-12 14:49: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几个问题的思考.123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几个问题的思考.123doc》。

第一篇:关于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几个问题的思考.123doc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几个问题的思考

各位老师:

大家好!2005年8月我接教研员工作,我是和我的学科老师一同走入新课程的。四年多的共同合作,共同参与,让我深深感到:是团队给了我信心与勇气。也是团队给了我快乐。我为我的团队自豪!

关于有效教学,我们学科起步的比较早。记得那还是2006年12月——2007年4月,市教育局中教科组织我们深入全市各中学进行素质评估,当时全市46所中学几乎没有漏网,听课百余节。听课中我发现:学科广大教师能围绕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课堂中出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个别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从大部分课堂教学,从形式上看,四十五分钟的课堂里常常是欢声笑语、高潮迭起,似乎课堂已经走进了新课程的最佳状态。认真审视、研究一下这些课堂教学,个别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肤浅的,突出的表现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致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针对这些现象我们把课堂的有效性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设作为中心工作进行。

一、近几年主要做法:

(一)确立科研课题:

1.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首先是新课程的理论研究和总结。郑玉莲、王爱平、战英等率先垂范,带领14名教师从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如何发挥评价的功能、初四教学的有效复习、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及如何整合教材与课外资源等方面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收效。其次是组织三人在教师业务培训会上做介绍经验,以老带新、以点带面,1 使新的课程改革的理念在政治学科得到传播和应用。

2.初中思想品德城乡间教师协作交流探试。

为了让科研课题能切实反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我们以晨兴、树梁、十六中、十七中为基点校,组织城乡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学习。互相听课评课,交流教学经验。战英老师做了大量的工作。并经常接待外校教师到晨兴听课学习,从不拒绝,真正做到名师风范。

两个课题将于今年6月结题。在研究期间,我们不断吸收新的研究成员,大家积极探讨、认真实践,有效教学初步形成框架,为鸡西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有效教学做出了努力。

(二)组建研修团队。(名师;骨干;青年教师)

(三)开展研讨、观摩课、送课、展示活动。2006年 十九中 出课教师:张大军 邹雪芬 2007年 育才中学 出课教师:战英 郑玉莲 王爱平2008年 十八中 出课教师:赵美玲 胡兴丽 赵春秋 2009年 送课下乡——正阳、博才、平岗、十七中

出课教师:战英 赵美玲 宋翠玉 胡兴丽 马丽婷

刘冬柏

2010年 密山实验 出课教师:张大军 赵玉清

(四)名师引领、帮带。

除我们部里统一调研听课外,学科每学期都要组织学科名师、兼职兼职教研员深入基层学校听课、调研、指导一线教师的教学,并有目的的培养青年教师。几年来,我们的优秀青年教师团队已经茁壮成长起来。赵美玲市级大赛一等;赵美玲、宋翠玉、洪凤娟、刘冬柏等省级大赛一等;何薇(正阳)、赵美玲(正阳)连续两年中考成绩名列全市前茅。

(五)网络研修。

我们学科板块最活跃的人物是赵玉清,最辛苦的也是赵玉清。几乎每个人的帖子她都给回复,也是最优秀的版主。在她的带领下,赵美玲、郑玉莲等也积极参与。尤其郑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把自己平时收集的最宝贵的初四复习要点及自己对中考复习的见解、中考考试说明的内容解读等材料毫不保留地发至网上,供大家学习参考,深受好评。赵美玲精华帖:

★请到这里来——我们一路同行!

这里,是志趣相投的朋友汇聚的地方; 这里,是充分民主、平等与自由的地方;

这里,是有人关注、有人呵护、给人激励、给人信心的地方; 这里,是能让人感受教育美好与人生激情的地方。这里,是我们展示的舞台; 这里,是我们交流的平台;

这里,流淌着的是老师们的心血,凝聚着的是专家们的智慧。请到这里来,让我们相聚于研修平台; 请到这里来,让我们携手共同走向研修未来!

带着你的期望,我的期待,网络研修,我们一路同行!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发生在我们板块令人感动的两件事: 1.晔子。

2.一名初四学生家长。

希望我们的学科板块的版主,更要尽职尽责。努力把我们的板块越办越好,更有特色。吸引更多的我们的老师以及外界人士的参与交流,相互学习。

(六)团队建设:

阶梯队伍已经形成。有市级名师、学科带头人、学科名师及为数较多的优秀青年教师团队。他们的政治、业务、综合素质都非常的强。更令我欣慰的是有相当多的教师在理论功底、综合素养、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命题、听课、评课、指导教学等方面,样样过关,各类人才俱全,他们是我的老师,我的好助手,所以我们的学科工作得心应手。几年来教师参加省级大赛38人市级大赛10多人,有些教师在省市还小有名气。

互动话题一:在我们的学科活动中,对你的专业成长有帮助吗?请举例说明。(具体说哪一项活动对你有所帮助)

在连续几年基于问题的研究中,我们学科实现了教师团队的快速发展。通过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也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研究能力。

但在学科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二、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三维目标被割裂、定位不具体。

(1)一种是有些课堂过多地关注知识,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2)另一种只追求热闹的形式,而淡化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3)还有的就一节课中对环节的分解目标不够具体明确,致使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学步骤的目的性不强。

例如:一位老师在讲《感受生活》的课时,老师认为的把第二个目题删掉,致使本节课目标不明确,只看到学生热闹的回答事先演练过的环节,却使课堂流于形式,深入不下去。

2、关注了学科整合,而淡化了学科特色。由于对大量的课程资源缺乏合理的筛选与有效的把握,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学科味不浓,教材理解不深入,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充分被挖掘出来。例如在讲台湾问题的时候,有些老师大量使用余光中的诗、香港、澳门回归的视频,从而使本节课主次不分,喧宾夺主。

3、教学活动的表面化。在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方式中存在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一些教师在设计课堂实践活动的技能要提升。许多课堂活动目的不清,为活动而活动,为表现而活动,表演内容肤浅,看上去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很高,实际上却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收效甚微。这样就形成我们的课堂有“温度”无“深度”,有热闹却极少让人怦然心动。

4、课堂练习缺乏创造性和层次性。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往往更多的关注新授部分,而对练习的设计却不够充分。多是就学习内容的机械重复,少有趣味性和思维训练。同时,训练缺乏有效的梯度层次。究竟什么情况下巩固,什么情况下反复再现,什么情况下综合与应用,练习多少为适度,都需要我们思考。

5、课堂有效教学中教师专业技能问题。有效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课堂中提问与及时反馈的能力,分层指导的能力及综合分析把握教材的能力、学习方法的传授等。其实我们思想品德学科一样有题型,一样有方法,比如启示类问题、做法类问题、影响类问题,我们老师要把方法教给孩子们。但我们的很多老师包括初四的老师,一谓的让学生背诵,机械的记忆,或者单纯的讲练习,老师累、学生累,却收效甚微。

6、预设与生成脱节。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但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却常存在着或预设过度,表面看教学有条不紊,实质上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形成低效的教学;或生成过多,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实,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的现象。这种现象造成: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但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一般说来,初中思想品德学科预设的内容应侧重双基,即考试说明中识记和理解的部分,预设的内容引导学生靠近考试说明 5 中运用的部分,例如对问题的评析、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参与活动应掌握的常识和技能等)

我认为,这种教学的低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认识问题,这包括教材解读不深刻、学生把握不到位、目标定位不准确等,这是制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面;二是课堂实施的低效运作,教师不能在预设和生成之间求得平衡。或者“预设味”过重,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或者一切以学生为重,课堂过分围着学生打转,淡化了教学的内容、目标。这些都是我们在追求有效课堂过程中所应竭力避免的。

因此,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我们将聚焦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

★为此,我想谈这样几个问题。

三、关于学科有效教学的几个思考:

(一)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抓手。要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学目标的设计就要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实效性。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认知,联系现实社会生活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有效整合每堂课的三维目标。否则,没有明确目标的课堂,老师本身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而学生则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最终留给学生的只可能是两种观念:思想品德课很难,或思想品德课很无趣。例如初三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两课内容,有的老师讲了很多,说了很多,学生记忆的也多。实际上这一课只需要学生能分清哪些是权利,哪些是义务,知道依法行使权利的同时要履行相应 6 的义务就可以了。教学目标既要明确,更要简明扼要。

互动话题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总目标(不需要课标原话,根据你的理解概括)

——新课程明确表明,思想品德课的总体目标很简明即:“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索,热爱生活的人” 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课程思想品德课设立了“三维”分目标–即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重视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把知识背后的价值观挖掘出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他们的价值观等。通过对新课程目标的理解和体会,我认为一堂思想品德课追求的“实效”应该是让学生们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真正得到体验和感悟,心灵得以启迪,哪怕是心灵上的一点点触动,从而潜移默化的形成美好的品格、良好的品德修养,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即教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六七八九教材)如珍爱生命、自我保护、自强、自信、自立、自律、承担责任、爱国意识等等。(补充)

需要注意的是,三维教学目标的确定并不能实行平均主义。有些教材内容侧重知识,有些内容则应侧重于情感。就说八年级(上)思品教材的最后一课,其核心词为责任。不管是从学生个人的角度来还是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培养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远比让学生掌握什么是责任、怎么履行责任知识点“1、2、3”的解答要来得重要。在这样的教学内容上,老师关注的不应是考试会考些什么,中考会不会考等问题,而是考虑怎样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理解责任,并自觉地在生活中去发现责任、承担责任、实践责任。

(二)精心的教学过程设计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固然重 要,但要想真正提高课堂的效率,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最大的发挥其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这样阐述教师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由此可见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就变的尤为重要。

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必须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把学生紧紧地吸引在课堂上。通俗的说就是要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找准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备好课。主要包括对教材把握整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对教学方法的筛选等。

1.备教材:

新课程鼓励教师不要机械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如更换教材的案例、生活实际及时事的介入或对教材的整合、顺序的调整等等)。但是,不要“教教材”不等于不要钻研教材,不要把握教材意图。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首先,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领域的编排线索,善于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一单元、这一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即这一知识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怎样为后面知识的学习作准备。(补充)

其次,细节上应学会推敲。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语言。我们一直倡导“深入浅出”,”深入”是“浅出”的前提,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上起来就越简单、越得心应手.名师常把复杂的内容教得很简单。平庸的教师却会把简单的课越上越复杂,原因就在这里。只有真正把 8 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吃透教材的精神,也才能实现对教材的必要超越,有效教学也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战英的大赛展示课和送课下乡课。

2.备学生:

课前准备,我们常说要备教材,还得备学生。备学生,就是要学会解读学生,对学生的把握要到位,“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这一点很多老师都能注意到。但一堂课下来、一个教学内容的安排对于全班学生来说,有哪些学生基本不用引导就能掌握(换言之能自学会了)、哪些学生得在教师的点拨中才能领会、哪些学生必须在教师的引导或是重点关注下才能达成目标的,这些我们教师课前都要做到心中有数,那么我们的课堂才能有的放矢,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开展。包括习题的选择与训练。3.教学设计:

(1)教学活动设计要有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活动教学成为了思想品德课常用的教学方法。然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却出现了新的问题,较为典型的就是活动设计花哨,课堂表现 “极为活跃”,表面自主,探究随意,学生的活动量大,活动的范围大,活动的参与面大,但思维含量少。课堂热热闹闹,实际上却与设计本意相差甚远。时间长了,学生会觉得疲惫而无趣,课堂本身也就失去了吸引力,有效性自然谈不上了。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就不应该只是停留在让学生动起来,还应该是让学生能够去思考,愿意去思考,真正去感悟人生,品味生活。(2)教学问题设计要巧妙。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的设计很重要。问题设计是教师备课过程中最具创造性意义的部分,把对教学目标的贯彻转换成可供师生共同加工的问题,把学生要学习的 9 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应注意的是,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能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令人深思,给人启迪,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有思考的价值,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过易、过难、超越生活实际都是达不到启发思维的效果。

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设计疑问,让学生讨论,激励学生质疑,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创造的火花,适时鼓励,及时引导。避免问题的设计简单直白如“是不是”“对不对”或是填空式的提问。其实现在的学生喜欢有挑战性的问题,过于简单的问题不会带给学生学习的成就感,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因而也就降低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教学情境设计要精到。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建构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回归生活世界,打破书本与生活世界的界限,使学生摆脱从书本到书本、从知识到知识的状态,使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情境性和生活性。因而情境教学成为了提高课堂实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途径。(情景实例)

对于教学情境的设计首先忌过多、过频,以避免学生在各种情境中疲于奔命,少了足够的情感体验与思考空间;其次一个教学内容最好是在一个完整的教学情境下进行,如果确实需要采用多个情境的话,也应注意情境之间的递进性和连贯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情境的设置要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为核心,同时情境的设置还要生活化,使学生有话想说,能有话说。

还有必须要体现学科的特点,体现时代的特点,也就是教材与时政的有机结合。我还是建议课前5分钟时政播报,起什么名字无所谓,但内容必须有,必须从六年级开始就进行,养成良好的习惯。中考80%以上原材料甚至90%以上都是最新的时政或实际生活的资料。这 10 需要我们平时的积累,平时的功底。关于试题的原材料我们的教材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因此教师必须要在每一节课堂都要进行补充收集。

4.教学方法:探究式、合作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模式很多,不提倡单一模式教学,这一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师自己的实际而定。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教无定法。面对新教材,到底如何教好?应该说,一切都在于实践,只要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教学方法,都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鸡西田家炳中学的“四环式教学模式”,确实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上出了效果。

(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障

和谐的课堂氛围既教师与学生通过平等对话、共同构建,完成师生间共同体验的一个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课堂教学行为,努力创设一种民主的课堂氛围。现在的学生自主意识明显增强,对于生活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他们渴望与老师交流,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认可。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能够满足学生交流的需要。教师要鼓励学生提意见,欢迎发表与教材的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对老师论提出质疑,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放心的把课堂交给学生。(当然这里说的交不是全交)

在一节《可持续发展》一课中,一位老师做了一节尝试。把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备课、推选小老师、上课。结果学生的表现非常的出色,上课的学生模仿老师运用材料、情境、答题有奖等多种方法展开教学,而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甚至比老师上课时还要高,乃至听课的班主任也感慨:从来不知道自己班级的学生原来是这样的大胆而有主见。这节课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但我想说一点: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时,决不丢掉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就是说教师的引领点拨不能丢。不是我们所以课堂都可以完全交给学生的

(四)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催化剂

学生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总是带有一定的情感的,尤其是初中学生,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喜欢老师进而喜欢这门功课。事实上,在师生的沟通过程中常遇到道理虽对,但情感上难以接受的“理通情不通”的情况。因此,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甚至高效,良好的师生关系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我们思想品德学科,师生感情融洽、心理相容、关系和谐,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和热情,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障碍,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快实现知识的内化,使之形成学生的信念,转变为自觉的行动,知行统一,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为此,教师应做一个“有心人”(四心)

一是爱心。教育的灵魂是爱,而品德教育本身就是“培养热爱生活的人”,如果学生既看不到也感受不到来自老师们的爱,又何以唤起他们心中的爱呢?爱心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对于学生,作为教师应多一点尊重和信任。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的活动空间。把学生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绪,乐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允许学生犯错误,碰到学生情绪激动时,作为教师应善于冷处理,不说过激的话,不做伤害学生的事。多一份欣赏和期待。教师真诚的期待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如果师生关系中没有真诚的欣赏,任何学生都可能失去自信心。教师应善于用自己深沉的爱去激励和发掘 12 每一个学生最大潜能。带着欣赏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投身于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给予适度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品尝能到成功的喜悦,在被欣赏的愉悦体验中奋发、崛起。事实证明,赏识教育往往比棍棒教育更为有效。这一点我非常欣赏王爱平老师的课堂评价机制。

二是细心。作为思品课教师必须时时刻刻注意收集和积累身边的各种信息和教学资源。大到国家方针政策的调整、国际局势的演变、社会热点问题的变化;小到能对学生产生影响和触动的身边事、故事甚至是小笑话等,凡是能用于我们课堂教学的都不要轻易放过,要做好收集更重要的是善于创造性地加以开发利用。同时还要随时留心观察学生思想及行为的变化和动向,发现问题要善于利用课堂教学及时进行讨论和解决,使思品课的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才会产生理想的实效性。

三是用心。俗话说得好,没有耕耘没有收获。在课堂教学中要想获得十分的效果。课下教师就得付出百分百的辛苦和努力,要不断地琢磨教学。古往今来,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而教育人的工作更是如此。

1.赵美玲:学历 不是本专业 大赛省市一等 中考 2.有的教师专业出身、先天素质好、就是不上心形成鲜明对照。

四是耐心。首先要对学生有耐心,面对身心尚不成熟、思想和行为都不稳定,经常出现反复的学生,我们的老师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其次要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上的探索和尝试有耐心。教师是个特殊的职业,我们劳动的成果要通过学生的发展和变化来体现,而学生良好品德和觉悟的形成,良好行为与习惯的养成更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很多时候我们的潜心专研和辛苦努力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尤其当看到个别老师从不进行新形式教学的探 索和尝试,40分钟课堂围着教材上的条条转来转去,我还是想说教育是个良心活,用一个教师的良知支持自己的耐心,既然你已经开始行动了,就不要轻易放弃。

要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真正实效,我们需要努力的还有很多,希望我们的老师在今后的课堂上能呈现出来状态是: 活而不散——课堂活跃而不松散

严而不苛——严格要求但不苛刻

爱而不纵——深爱学生但不放纵

互动话题三: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有效教学的相互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教师的技能水平的提高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还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

(五)教师的技能水平的提高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问:这个提法对不对,个人观点)

思品课需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动人。教师亲切和善的教态,生动幽默的语言,以及给予学生鼓励的目光、神情、手势等体态语言的运用,都会触动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老师的微笑就象阳光,能消除学生脸上的冬色,温暖学生的心。有老师微笑的课堂,学生们的情绪就会稳定,心情就舒畅,对学习也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便能更主动、更高效的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也会从内心对我们产生尊敬和喜爱。可相反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没有丝毫的热情和激情,甚至是面无表情,这种麻木的状态很容易传染给学生,他们自然也不会对这样的老师和课堂产生热情和激情,更不会产生兴趣。更严重是会对课堂学习产生厌学心理,学生的心窗就此可能对你和你的课堂彻底闭关。

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一定要关注自己的专业成 14 长,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水平,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介绍: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我们有些老师通过这些途径已经受益)

(一)行动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

(二)实践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再生动力。

(三)伙伴合作——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办法

战英大赛展示——郑、王参与

合作方式可不拘一格,如:教师的网络互动平台,新老教师结对、教研组活动、备课组的活动、问题交流等,并且通过同伴互助,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政的现象,让教师在开放互动的环境里学习。作为学校教研部门还应该定期开展教学观摩、问题讨论、课题研究等促进教师们互助互学,让教师感受合作的需要,享受合作的乐趣,实现教育教学的共同体。还应该创设一个资源共享、互相交流、互相合作的人文环境,包括教育教学资料的共享,各位教师教学课件的共享,教育教学设计的相互借鉴,教育教学方法的借鉴等等。

(四)终身学习——教师专业成长的保证 赵美玲:风雨无阻听战英课

(五)专业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条件

如果没有伙伴的合作、没有战英、郑玉莲、王爱平三位兼职教研员的专业引领,我们的青年教师也不能在短短的几年内成长这么快。(赵美玲、宋翠玉、胡兴利、马丽婷、何薇、刘冬柏等)

当然,教育是一项永远留有缺憾的艺术,虽然我们始终都在不断地进行着尝试和探索,但始终也总感觉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甚至有时候感觉到很遗憾,但我想只要我们教师留有一颗永不言败的探索者的心,教育也永远是一项最美的艺术。

总之,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 践模式,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实施有效教学还将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学科还会更多的组织这样的活动的,也会给老师们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

鸡西教育学院初中部 李丽

2010年5月25日

第二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教学之我见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教学之我见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发展上获得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因此,要全面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方式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有完成一次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保证课堂教学信息的顺利传递,才能保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顺利搭建起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所接纳和内化为知识。

一、激发兴趣,引发动力,积极参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有兴趣去读、去学,这样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氛围营造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可以说,人们在心理上往往趋向于轻松愉快而躲避紧张压力。只有在和谐融洽、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会有安全感和愉悦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自由深入地思考问题,创造性地发挥潜能。因此,老师要改变思想观念,转换角色,从神圣不可侵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一切为了学生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援助者,学会热爱、尊

重学生,学会蹲下来欣赏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以营造宽松的、愉快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热情。

2.图片展示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效。因此,在每堂课之前都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渲染气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想听下去,急于听下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的亢奋状态。比如说,可以进行图片展示。

二、注重教师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思想品德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道德。情感由政治和思想品德组成,不仅仅依赖于显性课程设计的渗透,更有赖于思想品德课堂教育方法的良好运用。思想品德课程强调的是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和政治素养的培养,在教育过程当中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分析和认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陶冶学生健康的情操。情感的形成需要适当的情景烘托,人类情感总是在特定的情境当中迸发的,这种感情或激动或悲伤或愉快或沮丧,是不受大脑支配的,全部有赖于当时所处的环境。所以,对于教育者来说,自身的情操和自身的道德品质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会在不自觉中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当教师表现出的是高尚的思想品德时,学生自然受到感染,这种非课堂式教学起的作用往往比课堂讲课的作用更大,学生从中受到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更加透彻和切合实际。

三、巧设疑,妙导思。

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先导,它可以引起积极的思维,使课堂“神动”。然而,问题的设置和思考时间直接影响课堂的有效性。问题过多,学生疲于回答,不愿思考,思考问题的时间过短,不能激发学生深度思考,问题的提出没有实际意义,教师自问自答的课堂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具体内容提出解决本课重难点的“好的问题”,提出“好的问题”之后,让学生思考问题,根据问题本身的难易度确定学生思考时间的长短。“问题提出”和“时间控制”是教学效能测评的两大要素,问题提出的好,问题的量适度,则教学效率高,课堂教学的提问以学生思考3—5分钟为宜。

四、师生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充满快乐与成功的体验,这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诚地与学生交流与沟通,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和实践。为达到这个目的,我的做法是:先指导学生预习,即针对本节课的目标、重点、难点,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包括教材与课外材料的整理),使学生有的放矢地预习。搞好预习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前提。然后,由学生汇报预习情况,师生合作归纳提炼出问题。最后,合作学习,即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充分发挥群体互补优势,在合作讨论中感受成功与快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联系生活实际,体现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并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初中学生年龄较小,缺乏生活经验和相关生活常识,但是对于生活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思想品德课程应该为中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使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所以,在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照本宣科、空洞说教的方式,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关心亲近社会,提高社会生活能力,为今后打下基础。

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可以通过新闻调查、模拟法庭、辩论会等活动,开展情境教学。在活动中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人的意识、情绪和思维是受他所处的环境影响的,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也不例外。教师可以运用恰如其分的语言、实物、画面、音乐等渲染课堂气氛,创设出与教学要求相吻合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参与、去感悟、去理解、去体验,从而进一步增强趣味性,提高实效性。

以上是我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部分心得体会。总之,课堂既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又是学生生活的方式之一。课堂教学应贯彻生活化原则,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和活动,以体验生活的方式最终达到指导学生生活的目的。在思想道德课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特点,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相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材内容,增强思想品德教学效果。

第三篇: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思考

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思考

摘要:在初中教学中,思想品德是重要学科,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发挥重要作用。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实施中,要求教师应通过有效教学方式而开展教育,尤其将思想品德和生活相联系十分重要,可增强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化作用。但是,就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现状看,未能充分发挥生活化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其意义,并提出其具体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26-01

1.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意义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德育水平。在生活化教学中,课堂教学可以回归社会和学生生活,保证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学习知识,且在课堂学习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从根本上讲,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该教学方法是新型的教育方式,能够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促进教学活动深入开展。其次,有效应用该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提高学习效率。如,在创设生活情境的教学中,既能使学生更为深入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为提高自我品质奠定基础。最后,通过教学生活化,学生可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融合,不仅在课堂学习中感悟生活,而且从生活中提升自我品德,进而健全人格[1]。

2.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施

2.1 在情境教学中实现生活化。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要实现生活化,有必要将其与情境教学相联系。就教育教学本身而言,教师通过情境教学,能够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有所提高。因此,在情景教学中实现生活化,教师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法,利用提问的方式,实现教学生活化,拓展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其次,创设模拟情境教学法,使学生感同身受,对增强思想品德教育效果有利。如,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对“锄禾日当午”的情境进行模拟,使之体会农民田地劳作的艰辛,以达到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的品德的目的[2]。

2.2 从生活中选择教学素材。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实现,要求教师应该从生活中充分挖掘教学素材,以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推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发展进程。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如若教师只是空洞的说教或照本宣科,则难以实现生活化教学,对思想品德教学产生不良影响。通过在生活中选择教学素材,能够激发学生思维,使其产生生活联想,既能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更好感悟人生。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感,对自身生活感到富足,以积极的情绪而进行自我调节。由此可见,从生活中挖掘教学素材,能够促进生活化教学的实现。

2.3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中,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使教育教学活动能?虼友?生视角着手,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首先,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引导者的角色,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将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独立判断,保证学生在学习中投入积极主动性。其次,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彰显其主体地位和作用,同时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3]。

2.4 积极组织生活实践活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开展中,要实现生活化教学,教师有必要积极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质量,而且可增强学生的个人品质。在实践活动中,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并在多样化实践活动中,达到教学有效性的目的。例如,伴随社会的发展,低碳环保成为人类面临的重要主题。所以,在学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宣传的实践活动:首先,引导学生以学校为主阵地,积极为学校设置环保宣传标语。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搜索或结合生活经验等而借鉴其他宣传标语。其次,为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小组成员针对校园内破坏环境行为进行调查和记录,并对所见不文明行为加以规劝。最后,在定期汇报中,小组学生针对校园环保提出合理的建议[4]。

结论:思想品德与人们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优秀的品质和提高其自身的道德素养水平。现阶段,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施中,要求教师应掌握有效的教育方式,以促进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和学生生活的相融性。首先,在情境教学中实现生活化;其次,从生活中选择教学素材;再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最后,积极组织生活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 代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教学探究--以潍坊高新区东明中学为例[D].鲁东大学,2014.[2] 刘晶晶.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研究--以《成长中的我》教学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5.[3] 彭海泉.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06:2+50.[4] 黄益平.搭建生活舞台 彰显课堂魅力--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学苑教育,2011,10:84-86.

第四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中,初中思想政治课已被思想品德课所代替。按课程标准编写的思想品德课较原来按教学大纲编写的思想政治课,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编排体系、要求学生所达到的目标上,还是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要求上都有天壤之别。为此,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研读课程标准,熟知教科书结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该课程的航标,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握这个方向,否则整个课堂教学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知所云、不能把握中心。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该课程的总目标是:以加强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品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该目标是通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来实现的。思想品德课分三大板块:(1)“成长中的我”(主要集中在七年级教科书中)(2)“我与他人的关系”(主要集中在八年级教科书中)(3)“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主要集中在九年级教科书中)三大板块“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根据学生的活动范围而展开的,三大板块又包括各自的内容:“成长中的我”包括: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和学法用法三个部分;“我与他人的关系”包括:交往与沟通、交往的品德、权利与义务;“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包括: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和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四个部分。这些内容既相对集中,又相互渗透,从而形成了思想品德课的知识体系。如:法律知识三个年级都涉及、珍爱生命七八年级都涉及。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必须知晓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体系,这样才能心中有数,熟练地驾驭教科书,否则会是目中无人,目中无“本”的教学。

第二、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作为教师如不及时“充电”很难适应时代需要。站在新课程改革前沿阵地的思想品德教师,尤其要注意及时提高自身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现行思想品德课围绕“三大板块”综合道德、法律、心理健康和国情等多方面内容,涉及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相关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如不注意夯实专业基础知识,不注重适时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及时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以及国家的方针政策就很难适应教学。如九年级思想品德“灿烂的中华文化”一框,在介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用了三个图文并茂的情境材料:“苏武牧羊”、“负荆请罪”、“徙木为信”。如果教师对这三个历史故事一无所知,又怎能引导学生通过这三个情境去感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国主义、爱好和平、诚实守信。其次,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在传统教学中,师道尊严,学生把教师看作权威而不可撼动,而学生更多地扮演“遵从者”角色,唯师命是从,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教育,注入式灌输式地接受老师传授知识,真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新课程标准下的思想品德课“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的活动范围展开的教学内容,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主体,所以新型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知识的朋友。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要注意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学行为要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为本”、实现“以教师 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重结果”转向“重过程”、从“让每个学生及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转向 “个性化教学”。

第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坚持 “育人为本”的理念,思想品德课尤其如此。为此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注重利用教材的情境材料。原来的思想政治课注重理论说教,因而空洞、枯燥、乏味,学生难以接受,给学生的感觉是“假”、“大”、“空”,可以说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科目,也是学校最不重视的基础科目。而思想品德教科书充满了大量的情境材料,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引导学生探究活动,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态和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在上八年级思想品德“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一框时,为了使学生真正从理性的高度弄懂如何正确行使权利?我充分利用了教材第9至11页的四个情境材料:冯某养狗扰得四邻不安,污染了周边环境;“非典”时期,蒋某利用手机短信造谣惑众;工人诬陷厂长行贿受贿;中国女排重登世界冠军宝座,球迷当即上街游行,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探究中去,讨论活动有关问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综合归纳:行使公民权利时要尊重他年人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的方式,这样学生就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其次,把学习过程还给学生。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剥夺了很多学生真正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教师把学生当作整装待罐的 “容器”,采用满堂罐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没有自己的感悟和体验,缺乏的是美好情感和自主发展能力,而在崇尚“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今天,思想品德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变,由原来教师的“一言堂”转为“群言堂”,由“主导”转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来感悟新知。再次,采取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老师上的课感兴趣就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要使一节课生动有趣,呆板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不可能达到的,因为单一的方法和手段刺激学生的大脑容易让学生疲劳,从而失去上课的活力。因此,思想品德教师上课时要尽可能地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诸如:合作探究、讨论归纳、多媒体、学生表演、辩论会等与学生共同去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既要当好“导演”,又要当好“演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演”,自己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

第四,落实三维目标。过去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分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而思想品德课的“三大板块”始终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呢?首先,在合作探究中实现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观点、原理是通过大量情境材料和有关辅助知识再现出来的,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千万不能教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这样就既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达到充分发挥,也使学生觉得所学知识晦涩难懂,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本的情境材料,引导学生参与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去,通过师生一系列的合作探究、讨论归纳等,从而生成结论,这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就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如:我在上 八年级思想品德“忠实履行义务”一框时,如何忠实履行义务?该框三目的标题一目了然,如果教师直接把现成的三个结论告诉学生,学生就难以理解,更谈不上印象深刻。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三目下面的情境材料,引导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讨论有关问题,在师生活动的基础上感知:要忠实履行义务必须做到: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其次,在巩固练习的反馈中进一步实现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共舞已基本实现了三维目标,为了巩固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进一步落实三维目标,适时适量的反馈练习往往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在上完八年级“我们享有 ‘上帝’的权利”一框后,我选取了以下巩固练习:

【活动探究】

情境一:小贩喊着“新鲜牛奶,先尝后买”,一小女孩尝了“新鲜牛奶”。

情境二:小女孩尝了一点后说:“不好喝,我不买了”,小贩说:“既然尝试了,不买不行”。

情境三:小女孩喝后中毒,救护车抢救。问:(1)情境中的消费者的哪些权益受到侵犯?(2)如果你是该消费者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请你续写情境四。(3)你是怎样评价小贩行为的。

通过这样的反馈练习既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以上是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同仁给以斧正。

赵集中学 蔡传忠

第五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教师结构不够合理,专业教师少,专职教师少;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学科素养偏低,驾于课堂教学能力弱。比如:对于教材吃不透,把握不准,停留在教教材阶段,书上有什么,教师教什么,不能很好地联系生活实际,丰富课程资源,学生学得没兴趣,教师教的干干瘪瘪,课堂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教师的专业成长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形势,不能尽快适应新课程、新理念、新的教学方式,教师自我成长动力不足,缺乏学习,缺乏对新课程的探究精神,这是造成目前课堂高耗、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2、教师满足于日常教学活动,缺乏应有的教学研究活动,教研氛围差,教研活动形式主义的东西多,收效低。不能围绕教学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谈优点,回避不足,回避问题等现象;教师不注重合作,自我封闭,缺乏联系,尤其是与名校名师的对话与学习,没有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3、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把握不准确,教与学安排不够科学,教学资源使用不够合理,滥用或过度使用多媒体,有的不会甚至不使用多媒体。课堂教学过程中形式主义的东西多,表现在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探究浅表化,师生互动过程中重形式、轻内容,重认知、轻情感,重师生、轻生生,重预设、轻生成等。练习设计不够精到,重复低效的多,这些都是造成学生学习低效的重要原因。

4、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态度(重视优生、轻视或放任学困生),在扶优培差过程中方法欠缺,也是造成学生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5、学科特点体现不明显,注重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时事不够,造成学习兴趣不足。

6、对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功力不足,对学生复习方法的指导不够科学,重讲解,轻分析;重练习,甚至重复练习,轻指导。

7、学生方面,新的就业形势严峻,出现就业难,于是出现读书无用思潮,这是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学习效果差的一个社会原因。

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质量对策:

1、学科教师要加强学习,尽快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学科素养,提升自己驾驭新课程的能力,驾驭新课堂的能力。

2、教研活动不搞形式,课堂教学力求实效。对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究坚持立足问题研究,注重实效,力避形式主义。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上下功夫。选好切入点,找准突破口,围绕课堂教学实效性做文章,比如,怎样进行二次备课、怎样设计导入、怎样选取有效的时事材料?

怎样设计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

什么情况下适合小组合作、合作的问题如何展示?

怎样保证探究问题的可行性与层次性?

如何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如何保证练习设计的质量?

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问题,不滥用、不过度依赖使用多媒体。

如何保证学生读书、思考、讨论、表达的时间。

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与能力的研究,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有效讲解与有效提问的研究,等等。

3、重视信息交流,创建多形式的交流平台,多种形式(网络博客、电子邮件、教师博客联盟)构建网络教研,实现资源共享。近期拟将暑假名师参加东师大、北师大学习的资源包放在网络平台,实现全市学科教师共享。

4、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纠正目前部分学校评课过程中不合理现象(不使用多媒体的课不是优质课、没有小组合作的课不是好课、教师讲课超过一定时间的不是好课等等)从关注实效出发,既要关注三维目标的达成,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优化、更要关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提高。关注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的培养。

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做到:内容安排--------定位恰当、难易适度;教学形式-------有利于实现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学习,不搞花架子;教学手段---------------恰当使用教学资源,不滥用教学资源,不过度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环节安排可行,便于操作与实施,不追求花样翻新;教师语言-----------生动、科学、准确。教学结果,追求实效。

5、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与成长

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密切相关,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学习兴趣等直接影响着学生质量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学会真诚地与学生沟通,尊重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心灵成长的促进者。

6、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打造一支品德优良、业务精湛、爱岗敬业的学科专业教师队伍,多种途径(外出学习、业务评比、研讨会)、多种形式实现他们专业成长,使他们对教学工作想干、能干、会干、干好。

下载关于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几个问题的思考.123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几个问题的思考.123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想品德有效教学反思

    思想品德有效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采用了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少教多学”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学实际效果不错。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少教多学”真正地......

    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

    课改至今已经有十多个年头,如果说课改前十年给普通一线教师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激情的话,那十年之后的课程改革已经重归原有的平静。课程改革的理念似乎不那么热烈了,而实际的教......

    有关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有关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已经实践、探索、革新了十多年,其间的轮回曲折、辛酸喜悦,真让人思绪万千,收获颇盛,笔者结合近两年上课听课、评课教研......

    初中思想品德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推荐5篇]

    初中思想品德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参加了我校有效课堂教学研讨,观摩了教研组2节优质课,深感获益匪浅。我不仅从这次活动中积累了教学经验、提高了业务水平,而且从理念上对于思......

    初中思想品德有效课堂的反思

    初中思想品德有效课堂的反思 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教研室包双连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我旗继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扎实展开新课程有效教学实验研究。广大中小学教师,在......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刘琼 (深圳市宝安区文汇中学,广东 深圳 518133)摘 要:信息技术作为新课标体系下初级中学的一门必修课,有其课程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但初中阶段的 部......

    初中文言文教学问题及策略思考

    初中文言文教学问题及策略思考 文言文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传承方式,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言文有助于学生真正了解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与内涵。但随着文言文教学地......

    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整合的思考

    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整合的思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