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整合的思考

时间:2019-05-12 22:46: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整合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整合的思考》。

第一篇: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整合的思考

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整合的思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当前创新教育及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那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的有效整合、高效整合呢?

一、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

1.整合生活实例,激发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学习也就成了负担”。思想品德课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课本提供的各种数字和资料在今天迅息万变的数字时代总显得有点陈旧。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学科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教学时,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与思想品德学习内容,丰富学生学习时的情感体验,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增强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将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充满信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形式补充一些其他适合该课的相关内容,以动画的形式列举本校实际、学生身边鲜活事例等等,为学生学习思想品德,培养健康情感,提高思想觉悟提供条件,这是传统的教学手段不可及的。如教学《光荣啊!园丁》一课,为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可特地拍一段录像,把学生“带入”一个大花园,有鲜花、太阳、育花人。当播放到育花人给花浇水、剪枝、喷药的情境,老师告诉学生,精心培育花朵的人就是园丁。继而引导学生联想:人们常把儿童比作花朵,而育人的教师就是被尊称为园丁,使学生初步形成对老师的爱。然后,依次出现语文、数学、品德等各门功课老师的镜头,接着出现孩子们的班主任,早上为学生开窗,课间与学生一起游戏,课后跟学生谈心,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让这些学生熟悉的情境集中再现,使学生感到真实亲切,激发了学生们热爱老师的情感。在这些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2.整合教材内容,丰富学习素材

整合教材资源,提炼学习内容,是借助多媒体手段营造新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学生的自我构建、自我发展,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得到提高。这种整合的教学资源凝聚了教师的思考和智慧,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大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插图是静止的,只能反映事物变化的结果或活动一瞬间。假如静止的插图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把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展现出来,让学习素材更加丰富多彩,这样既可突破难点,又可化抽象为具体。

如教学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大自然发怒的时候,天有不测风云、在这危急时刻、灾害无情人有情这单元内容时,结合5.12汶川大地震时,面对自然灾害,中国人民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勇敢和智慧。我整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当时各种新闻报导、图片、网上资料等材料,制作成动画课件,让学生很快就如身临其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情感体验,下课时学生不由自主地喊出:“汶川加油!我们和汶川一起加油!中国加油!”

再例如学习《粒粒粮食要爱惜》一课,教师为启发和引导学生体会农民种粮的辛苦,懂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进而用课件呈现出农村播种、插秧、除草、施肥、打药灭虫到秋收、加工等过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这样把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有声有色地提供给学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情感体验,在良好氛围中接受教育。

3.整合学习方法,提高教学实效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的整合并不意味着排斥传统的学习方式。相反,整合学习方法的目的正是对传统学习方法的一种传承和创新。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意味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中,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基础上,网络资源又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广阔自由的空间,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从网络广泛的信息源中选择他们所需的学习材料,学生有可能按照他们各自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安排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网络中学习还可以使信息的接受、表达和传播相结合。同时网络教学的交互性所提供多种的主动参与活动也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条件,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二、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1.信息技术不能用得太滥

有些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用比不用好,用得越多越好,以致忽视了教材,教学方法等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课堂变成了“电影院”,从讲课到练习,甚至是板书全做成课件,一个接着一个放,弄得学生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这样既干扰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又破坏了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不是为了整合而整合,不应搞“花架子”,不应一节课从头到尾都用课件而对其他教学手段不屑一顾,甚至整节课,黑板上一个字也没有。对于思想品德课而言,有些内容是需要通过教师的眼神、动作、语调等表现出来的,是任何机器都代替不了的。媒体的选择应实事求是,哪种媒体方便、直观、有效,就用哪种媒体。例如:实践证明,表现一般事物的静态特征时,可用投影或幻灯;表现动态过程可用录像或计算机;表现一般性文字资料可用小黑板„„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媒体,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的优势。

2.教学时,教师不能“唯课件是从”

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学生的思维是多元的,有许多是瞬间闪出的火花。课堂虽可预设,却总有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尽管课件制作者在制作时也设计多种可能性答案,尽最大限度地作周全考虑。但课件终究是人为的“程序”,其互动性往往受技术的、经验的限制,难以满足千变万化的课堂要求,而教师为了保障教学过程的流畅,往往也不敢大胆处理即时生成的教学信息。人机的隔离、人机的不吻合在教学中屡见不鲜,课堂的即时生成由此受到了严重抑制。

因此,在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时,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是主导,课件是手段。首先,在制作课件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教学中的多种可能性,制作互动性较强的课件。其次,在教学时,教师不能“唯课件是从”,应视具体情况调整教学,灵活使用课件。

3.教师要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加工能力

网络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老师和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资料。但是,有所长必有所短,各种信息和资料所带给社会和每个人的影响是千变万化的,这其中既有积极因素又会有消极因素。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来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怎样才能使每个人所获取的知识引导人走向积极的一面,这是目前在思想品德课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这需要思想品德课教师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加工能力,同时,也要有能教给学生一种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4.要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

情感教育是美的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情感因素是关键因素,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没有情感的交流,教育也就失去意义。在有些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的案例中,师生之间缺少了必要的交流、沟通。教师在鼠标、讲台、学生之间不停忙乎,而更多的学生则是被计算机中的精美图像所吸引。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我们的教学,我们不光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用积极、及时的评价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以弥补信息技术的不足。往往老师亲切的鼓励、由衷的赞叹能激励学生克服困难、继续探索,甚至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能给予他们肯定的暗示、无穷的力量。再加上计算机中设置的充满趣味的各种声、像、文的评判,使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总之,在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的整合过程中,只有当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从思想品德学科的需求出发,结合技术的特点对教学过程进行深入地思考,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的整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优势和作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的有效整合、高效整合,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的发展,形成正确高尚的道德观念。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课题总结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这个课题自开展以来,不仅仅是我们课题组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方面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带动了更多的语文老师参与其中,共同探讨研究,希望能通过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课堂效率。下面就本学期开展的课题组工作进行汇报。

一、课题研究需要理论支撑。

任何一个课题研究,需要厚实的理论支持在能得以开展,我们课题组的理论学习途径广泛,有的老师参加了园区的PPT或者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培训,有的老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料给自己充电,也为老师搭建了便捷的桥梁。本学期,共开展了四次理论学习,每次理论学习,课题组老师都能认真学习。第一次的内容是《网络教学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教学模式初探》,范校长说“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更大大拓展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教学的实效。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教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不过,在实施过程中,务必要弄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不要一味地迎合了学生的兴趣而忽略了语文学习的根。”第二次的内容是是《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马晓英老师说“它的出发点,是根据信息时代的发展,根据信息技术的新条件、新手段所带来的可能性,重新审视语文学科,实现整体优化;它最终要解决的是全方位问题,从课程标准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到考试评价,都要在与信息技术融合中实现改造(不是一般性增补删改),从而“整合”为更合理的能力标准、知识系统和教学体系。”第三次的内容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评析及反思》,在诵读课文片段时,配上音乐,孩子们读得入情入境,更有感情。这样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适时恰当,对课堂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这样的理论学习着实为今后的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课题研究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

二、课题研究需要实践研讨

我们课题组的成员虽然不能经常聚在一起研究,但结合我们教研组的活动,始终在课堂实践中进行这个课题的研究,平时老师上课普遍使用PPT制作的课件,这也是多媒体手段之一,只要用得恰当,用到点上,就能取得一定的效果。这学期,我们课题组的多位老师参加赛课比赛,都是利用了PPT多媒体教学,老师们准确地掌握了教材的内容,科学正确地制定了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认真有效的贯彻落实。课上,孩子们大胆发言,气氛融洽,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资源,课文插图的使用,音乐背景的映衬,歌曲的渲染,课外搜集的图片资料等,将孩子们带入了一个动人的情感世界,课堂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充分凸显了多媒体的教学效果。精巧的教学设计,给全体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深深的启迪。在课堂上,利用信息网络,查询并补充介绍了资料,引导学生对夹竹桃韧性的理解不是停留于语言文字的表面,而是引领学生感受作者更为博大的情感世界,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内心更为敞亮,精神进一步得到唤醒,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多媒体的力量在此刻再一次体现。

在6月,我们课题组更是组织了一次全校性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电子白板教学》研讨活动,每个年级组的老师都大胆突破,勇于尝试了这种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我校范伟林副校长身先士卒,执教了示范课。课堂构思巧妙,拉近了学生与原本并不熟悉的内容之间的距离,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并注重了写作方法的指导。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巧妙运用能使课堂教学形式新颖,学生思维活跃,相信通过不断演技,不断创新,这一新兴教学手段定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更多地为课堂教学的精彩演绎助一臂之力。信息技术教学课,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的图片,背景音乐,以及动画效果,非常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心理,切实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还有几位老师,虽然不是我们课题组的成员,但也非常积极地参与了这次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青年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把握语文教学的本质,根据教材特点进行了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但可以书写勾画,还可以对书写内容执行拖拽、放大、旋转、擦除、遮罩等动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在这次研讨活动之前,我们课题组的信息技术周艾琦老师还组织课题组以及其他老师进行软件的使用和制作教学,使老师们享受了一顿特别的精神大餐。这次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研讨活动,使我们课题组老师受益匪浅,为我们课题组研究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三、课题研究主题研讨。

我们课题组本学期开展了三次主题研讨活动,由于种种原因,基本上是整合在教研组活动中开展。这三次主题研讨活动,目标明确,始终围绕语文教学进行实践研究,希望在这样的主题研讨活动中能取得更进一步的研究成果。

第三篇: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思考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思考

摘要: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发展希望,所以,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不仅仅能够为今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奠定基础,还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一个年龄段小,能够较高程度地接受事物并加以理解,所以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意义重大,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掌握方向。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

教学

对于社会主义精神建设来说,做好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其建立的基础,它不仅仅要在既定的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育,还要在生活中无时无刻的向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这五个方面全面发展,这样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才能得到保障。在品德教育的辅导以及引导下,其他教育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各方面发展,让学生向着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发展。

一、强调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独生子女家庭变得越来越多,他们在父母的呵护下越来越多的受到家庭的影响。而如今的社会是个信息化社会,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小学生受到更多的社会影响。他们在上学期间还会受到学校的影响,这些影响都会使得品德素质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所以一定要重视小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

1.小学品德教育加强有助于提升国民素质

一方面提升国民素质,另一方面全面促进人的发展,这两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基础环节。在科学发展观面前,以人为本一直是最基本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将国民的思想文化以及经济等情况进行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小学生是国家最基本的人才资源,所以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高不高直接影响着未来人才的质量,也直接的影响着未来国民的整体素质,所以小学生的品德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社会文明大家谈》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小事以及各种场所的文明行为的生动讲述,使学生们了解什么是文明,怎样做才是一个讲文明,有道德修养的人。我们要从小养成好的习惯,不能让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对别人和社会造成影响,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2.小学品德教育加强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的形成在现今社会中,小学生的成长好坏会直接影响一个家庭的生活幸福,还会影响到日后祖国的发展以及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小学生能否接受良好适当的品德教育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的命运。所以,要想实现国家以及民族未来的美好发展战略,实现众多家庭的希望以及保护民众的切身利益,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一定要做好。

二、思想品德教学是品德教育的途径

学生今后的学风以及发展方向都与学生受到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关,所以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不仅要贯彻课堂,还要贯彻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与其他的教育进行相互辅导,这样才能共同促进小学生教育。

1.德育的社会观念必须确立

对于自然人与社会人来说,它们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差别,所以品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一个自然人转换成社会人的过程。在这个任务中,光靠学校一方的力量是不做一完成这一任务的,所以学校要结合家庭以及社会这两方面的力量,共同为学生建立起一个正确的品德教育观念,在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共同建立起的教育网络共同作用下,品德教育长久有效地功能才能够发挥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一定要与家庭和社会结合,将三股力量结合成为交叉的、多元的、合力型的品德教育系统。学校要想做好学生的品德教育,一定要将社会的大环境作为品德教育的主要背景,这样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时代的要求,更加实际有效的进行品德教育建设。

2.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作为基础

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时,首先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祖国的热爱,建立学生保卫祖国以及建设祖国的爱国情怀,还要教育学生尊重祖国文化遗产以及祖国的悠久历史,这样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以及民族自豪感,这样学生才能够产生为祖国做贡献的愿望以及目标。在这方面,教师可以利用思想品德的教学讲述历史和国情,建立学生爱祖国、振兴祖国的远大理想。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这一点上,教师充分的利用教材将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到课堂中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例如在人教版《不能忘记的屈辱》的教学时,通过这部分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曾经的屈辱,使学生明白国家的落后为人民带来的伤害,少年强则国家强,只有努力学习,把祖国建设更加强大,历史才不会重演。通过教学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怀,提高学习的动力,进而达到思想品德的教学目的。

3.树立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教师不仅在教学中扮演着教书育人的角色,还扮演着传递知识的文化传递者,开发智力的开发者等多种角色,所以教师不仅肩负着向学生讲述教材内容的责任,还要将教材中的思想内容吸收理解,这样才能够将自己所理解的知识内容传递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品德教育知识,还要向学生传递品德教育的思想。在教师教授知识时,学识渊博,在课上可以为学生扩展更多知识的教师总能够赢得学生更多的崇拜以及尊重,教师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传递知识不仅可以带给学生学习享受,还能够为自身带来一场知识的洗礼,完成自我知识文化的升华。在学校的日常学习中,小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所以小学生的行为以及思想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的影响,教师为学生树立一个坏的榜样,学生的品德教育就会呈现失败的后果,教师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学生的品德教育效果就会被提升,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带头的作用,这样学生才能够接受良好的品德教育。

结语:对于小学生的思想德育教学来说,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选取怎样的教学手段进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途径。教学方式可以是非常多样的,但是以教学为原则的理念始终不变。教师在对学生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自身知识、情感以及行为方面的发展。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识规律,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调动起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举止,将自身作为教导学生的榜样,以自身来教导学生去辨别是非。

参考文献:

[1]齐艳春.浅谈如何进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U].吉林教育,2010,02

[2]王炳仁.道德启蒙教育研究[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3]熊少严.关于家庭教育立法的若干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0(4).

第四篇: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有效教学论文

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2000年10月召开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是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的一个里程碑。此后,单纯的计算机教育的提法结束了,代之以信息技术教育新概念。信息技术教育不但是课程内容的革新,也是学习方法的革新,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模式不能应用于信息技术教育,而应该强调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等多种学习的整合,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能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要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学时,一要教会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二要让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

一、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要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首先是一个教师,和其他学科的教师一样,首先要多学习教育理论,特别是新课程。有人说,高中是有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但初中和小学还没有,怎么学?其实,不管是什么学科,有些教学的基本理念应该是相通的。据我个人的实践体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是值得我们一读的。因为信息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的熟悉能够帮助我们深刻理解信息技术学科的使命是什么,它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地位如何。小学科学课也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好多教学理念对信息技术教学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如探究教学法。在学校信息技术教师一般只有一二个,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进行跨学科听课,在模仿中学习上课经验。

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现在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是相当普遍,作为信息技术很重要的一部分,哪有在信息技术课上不用之理,何况正可以让学生领略信息技术的无穷魅力。由于多媒体特有的表现力、逼真、虚拟的学习情境和交互会话操作程序,以及在学习内容选择的方便性,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北京洪恩公司开发的《开天辟地学电脑》,利用多媒体技术,并结合仿真虚拟技术,创设逼真的“现实世界”的效果,使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探索学习,发现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主人翁感。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光盘,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声有色”的学习环境。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课堂教学的多媒体化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现在网上有许多电脑方面的初级教程,有的还做的相当不错,好象一本电子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相应的链接,依托网络进行自主性学习。这种学习方法,在高年级学生中是很值得倡导的。如洪恩在线的电脑乐园就是一个初学者的乐园。

(http:///pc/index.htm)但这种教程并不完全适合课堂教学,我准备这个学期在教文字处理和多媒体制作时,建立一个专题学习网站,形式主要采用webquest的学习流程,分为“导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价、结论、讨论区”等几个模块,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透明化,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去有针对地选择学习内容。教材是学生用得最多的学习资源,但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通过建立学习网站,我们可以把许多优秀的资源整合在一块,如视频、动画、网上电子教程和大量的创作素材。这样的设计是基于一个单元的或一个主题性的活动,而不是分具体的课时,这就需要我们对教材有个整体的规划,要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的活动,三、从教材的使用者到教材的开发者

新课程观认为,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实践者,实施者。课程具有生成性,开放性,动态性、实践性等特点。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与教师开展各项学习活动的载体,教材的内容、价值取向等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过程的推进,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在新的课程观的指引下,教师与学生有必要对现有教材做有效处理,以互动生成的先进理念向教材挑战,发挥教材的“特殊功能”。很多信息技术教师把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如同数学、物理等的学科看待,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模式受这些学科的影响太大。从而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本来生动活泼的信息技术课,却因为“别动,先听我讲”而变得枯燥无味。目前江苏版信息技术教材只有一本,而小学三到六年级都是使用同样的书,可有些条件好的学校甚至已经从一年级就开设信息技术课,这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求我们能够创造性地使用好这本教材,让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而不是教死书,死教书。

江苏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信息技术基础知识、Windows 98、画图、文字处理、学做多媒体作品、网络基础知识等,在教材的编写体系上,这几个模块是相互独立的,而且教学顺序也有严格要求。但实际情况是,如果我们教师就按部就班,照本宣科的话,学生肯定会丧失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认为,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打破各模块之间的界限,能教就教,当然每个模块要有所侧重,只要学生能够乐意接受。例如我在教“文字处理”之前,把上网的一些基本操作教给学生,从而为学习后面的内容提供方便,从而体现信息技术应用这一主线。现在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在网上浏览自己感兴趣的网页,能把自己喜欢的文字、图片和网页保存起来。学生在制作小报时,他们可选的素材就丰富多,没有必要一定要做书上的例子。

四、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这样做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地位是削弱还是加强?我们又如何在这样的新标准下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我认为,要强调信息技术的学习在于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与学生生活实践的整合,特别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要做到信息技术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内容有机整合,特别是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习者的兴趣,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学习者自身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主题,进行跨学科探究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伴随着问题的产生与研究的不断深入,需要了解各种不同的具体信息,这些信息往往不可能预先准备,甚至对学习者来说会十分陌生。为了尽快的解决问题,就需要学

生通过各种途径尽快搜寻与问题解决相关的信息。事实上,学生在信息资源的拥有上非常有限,必须要借助于信息技术的支撑。所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提供了保障,研究性学习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搭建了舞台。

那我们又如何来进行整合呢?一方面,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指导小组中安排一个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学生的信息技术顾问。当学生在开展活动中有技术需求时,可以进行信息技术的专题培训。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课上设计了主题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应用技术来学习的方法与策略。主题可以来源于各学科的课程中与生活中。主题化教学是一种在学习资源环境下的教学,在信息技术课的主题活动中,缺少知识性资源,教师较难达成因材施教的目标,很难促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很难应用技术进行表达与学习。为此,可以制作一些主题学习活动网站,如webquest,以此为学习阵地,让信息技术课的技术性和文化性相结合,在信息技术课中构建一种学习实践的环境

第五篇:对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教材的分析和思考

对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教材的分析和思考

电教中心郭宗尧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教学经验,教材编写得也很不完善。当前的教材一般较注重知识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完整性,而不太注重研究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对学生应有的科学学习方法研究不足,知识点讲得较细而欠缺整体结构的介绍。这样的教材一般是按线性方式来组织教学内容,多是字典式的功能讲解,成了软件的操作手册和使用说明书。这种教材重视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忽视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教材是教学过程的脚本,教材的编排不仅要符合小学生的特点,还要符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

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学生应该学什么?目的如何?意义如何?需要掌握哪些信息素养?这些以前考虑的很少,分析的很少,完全凭着感觉在进行着教学。以前思考的点很细,很小,从平时上课的真实感受中,深受启发,开始从宏观方面思考问题,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小学生需要掌握哪些信息素养?哪几种常用应用软件?

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我个人认为在教材编写上,对于小学生,较好的方法应当是:由实际到理论、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零碎到系统。所以首先针对要学的知识技能设计出有意义的真实任务,在任务中蕴含了要学习的基本概念和规定,力求以任务来驱动,通过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多元化体系结构的确立与内容的科学组织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编排可能还有诸多需要考虑的方面,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期待着在广大师生与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建设逐步走向稳定与成熟。

下载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整合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整合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

    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有效整合

    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有效整合 应城市东马坊中心小学 邱贵山 人类已进入了信息时代,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我国......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分析

    电子白板与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整合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日益增多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打造高效课堂,提......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陈兰 (湖南省衡阳县岣嵝乡中心小学) 【摘要】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融合具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动鲜活呈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5、教育技术应用论文 (1)主题: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方法创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格式:①首页是封面,封面上注明论文标题、参评学科、学段、作者姓名和单位、移动电话。②第二页......

    思想品德有效教学反思

    思想品德有效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采用了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少教多学”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学实际效果不错。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少教多学”真正地......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刘琼 (深圳市宝安区文汇中学,广东 深圳 518133)摘 要:信息技术作为新课标体系下初级中学的一门必修课,有其课程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但初中阶段的 部......

    信息技术的教学与思考(汇编)

    信息技术的教学与思考 李家街小学张晓强 回顾四年的教师工作,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四年时间是微不足道的,甚至连一些老教师的零头都赶不上,但是对于我来说,我的心理和思想上已经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