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时间:2019-05-15 15:1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思想品德教学的困惑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思想品德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第一篇:思想品德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现在思想品德新教材整合自然,融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于一体,以学生成长生活逻辑为主线,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支撑,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要求学生形成尊重、关爱、责任的基本价值目标。教材贴近学生,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重视学生的参与、思考和践行。它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关注人,关心学生的核心理念。所以新教材极易为学生所接受,学生对教材中提出的问题也颇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容易调动起来。同时教师也感到,教材给教师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个问题

穿新鞋走老路

新教材以图片、故事、心理测试等形式引入,创设学习情景,展开学习内容,为学生的思维空间提供了平台。可是好多老师不适应新程课的要求,延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两支粉笔一张嘴,天南地北任我吹,不关注学生,不关注教材,不关注课标,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结果可想而知。

从教学活动分析有如下弊端:

1、课堂教学是脱离学生生活世界的、单调乏味的理性活动,缺失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缺失应有的人文关怀。

2、崇尚“教师讲得清清楚楚,学生听得明明白白”的教学境 界,使学生缺失应有的学习过程——存疑、选择、批判、探索、想象、创造。

3、学生课堂自主活动整体缺失——学习内容的强制性、认知活动的受动性、思维过程的依赖性、课堂交往的单向性。

4、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为接受学习,普遍缺失体验性学习方式和 研究性学习方式。

5、教学活动缺失支持创新学习的心理卫生环境——宽松、愉悦、民主、和谐及高评价、高激励。

(3)关于传统教学的弊端可作如下描述性评价:

在这种传统教学中,我们只看到功利的浮躁而看不到精神的升华;只看到知识的积淀而看不到对探索的渴望;只看到记忆与理解而看不到质疑与批判;只看到按成人对世界的理解被强行塑造而看不到创新潜质火花受精心呵护;只看到“学会”的成果而看不到“会学”的收获、“乐学”的体验。

(4)关于课堂教学的评价,以下视角可提供有益的启示:

不在于学校安排了多少课程,而在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

兴趣、有好奇心和探究欲。

不在于教师讲授了多少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能否提出更多的为什么。

不在于教师的教法如何精益求精,而在于学生课堂中是否有主

动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

不在于学生接受和记忆了课本中多少内容,而在于他们有多少

质疑和反思。

不在于课后布置了多少作业,而在于孩子们课外能否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心灵的空间。

不在于学科考试得了多少分,而在于孩子们对自己的发展是否

有足够的信心。

不在于孩子们有多少琴棋诗画的艺术特长,而在于他们是否有

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真善美的渴望。

不在于教室悬挂了多少名人名言的条幅,而在于学生们对自己

以及周围的人和事有多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在对课堂教学的探讨过程中,我读到不少名家的论述,这些论

述对我们认识真正有意义的课堂很有帮助,现将这些论述推荐给同行,应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顾泠沅教授认为:课堂教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际过程,用两

三个指标来评价无比复杂的课堂是非常困难的,他认为叙事式研究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发展方向。

叶澜教授认为:课堂教学形式化和教条化是窒息新课程改革的两大杀手,片面追求教学手段的形式(如多媒体,合作学习,实践性体验等)而不考虑是否需要运用和运用是否合理。

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

态的生成;要淡化公开课,提倡研讨课,而研讨课应该是真实的、不刻意粉饰的、值得反思的、有待研究的课。叶教授说:“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

张民生教授认为:那些脱离日常水平和条件的教学课例,作为

研究课还可以,作为示范课就不能提倡,没有推广可能性的公开课是没有价值的课的”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

一、来自教材设计的困惑:

1、教材突出了活动化的参与,但有些知识重点在行文表述上不

太明确,有的重点甚至放到了相关链接中,导致学生不能很好总结把握知识重点。如,下册第五课《人生难免有挫折》一框中,P61造成挫折的原因无非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但教材在行文表述上比较笼统,条理也不太清晰。又如,上册第八课《身边的诱惑》中赌博的危害;《学会拒绝不良诱惑》中战胜诱惑的正确方法;这些与学生关联密切,影响较大的知识点,应放在正文中以突出重点所在,而教材却放到相关链接资料中,似乎淡化了这些重点,导致在教学中重点把握不太好。

2、教材的开放性拓展了学生的活动空间,但缺少知识上下联接的紧凑感。如上册第九课《身边的侵害和保护》一框中,P29在讲到青少年面对身边的侵害必须加强自己的保护,而教材接下来不是具体的方法指导,而是抽象的理论说教,具体如何保护自己却放到第二框后面,显得知识点过于散。

3、个别辅助材料的设计对农村学生而言,不太容易接受。如下册第七课《法不可违》导入新课所设计的插图材料:小勤捡废品赚钱买校服,结果误捡了建筑工地的铁卡子,被送到派出所,这不是丢不丢面子的问题,对初一学生尤其对农村学生来说他应该感到困惑: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因为他不一定能知道铁卡子的用处。从而导致教师不能做出恰当的处理。

二、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的困惑:

1、教学中学生生活线索和学科知识线索如何整合的问题。新教材把教学内容由学科知识这一条线索,生成学生生活和学科知识两条线索,无疑将使我们面对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这种教学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如何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整合这两条线索?我们尽管做了大量的探索,但效果不是很理想。

2、教学中课堂组织形式与教学内容如何统一的问题。新课程首要目标就是态度、情感、价值观,学习评价目标也加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再加上新教材以生活主题这种方式来呈现课程内容,这些都容易使我们在注重教学情景、学生活动的同时,忽略了教学内容,从过去的只注重学科知识这一极端,走向只注重教学的形式另一极端。在教学中如何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这也是我们任课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3、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生成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

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但在现实的实施新课

程教学过程中,仅仅有教学的预先设计是不够的,因为新课程主张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设计不再是一张施工图纸,在教学过程中势必会出现教师的预先设计与课堂实施结果不一致的情况,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师生互动都可能生成新的教育教学内容。如何处理这二者关系,让课堂教学生成的新内容为教学目标服务?这又是我们在教学中必然要面对的另一个问题。

三、学校对教师、学生如何评价的问题。

对课程的评价,应包括对教师教学的评价,现在教师碰到“做了很多探索,但是学生成绩不理想”的问题,原因就是“我们考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是否可以单纯依靠一个考试分数和结果能检测到学生所有特质呢?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主动性,想象力,创造性”或许更加重要,至少是同样重要的。这些问题无法凭一张纸笔相加的试卷考查出来。因此,对教师的评价也不能简单地以学生某一阶段的成绩为依据。同样,对学生的评价也不能简单地以一次考试的成绩和名次为标准。如何对教师,学生进行合理评价?这是我们一直在探讨,但仍悬而未决的问题。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看法,因个人的水平、能力有限,尤其针对教材设计提出的困惑或许有些偏颇,不当之处,望各位同仁、专家批评指正。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困惑

初中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困惑

龙坪中心学校 毛青龙

一、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哪个更重要?

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验:课堂上,有时学生会把老师的预设内容引走,这时教师该如何处理呢?如果以教师的设计为主,那就违背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如果放开的让学生活动、讨论,那么教师的教学设计究竟有多大的意义?教学任务又如何完成呢?

二、学内容与教学时间如何安排?

语文教师都知道:一课书一般一课时是完成不了的,而我们的很多课需要趁热打铁,但我们语文课时有限,一周五节课(九年级)一天一节课,今天上个半头,拖到明天再上个半头,这样做效果很不理想,如何处理教学中的这个矛盾呢?

三、课改下学生的语文素质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

目前,全社会都有这样的共识:当前的中小学生的书写能力普遍下降:提笔忘字,字写得难看,错别字严重„„不错,新课改下学生的主动意识确实增强了,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学生的基本功也下降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能不为此而忧虑,我们该如何教,教什么?

四、如何评价一节好课?

很多公开课主讲教师可能都有这样一个潜意识,这个意识就是,这堂课如何让听课教师都感觉良好,如何让评委满意。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要进行精心的准备,如:如何运用多媒体;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才是一节好课。其实,我们都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即:教学的目标是学生,一节课的好坏与否,学生最有发言权,怎样让学生满意,这才是回归教育的本来面貌,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不是应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评价中来呢?

五、“抓纲务本”在新课改下是否不合适宜了?(“纲”在新课改下已改为“课标”了)

目前困惑初中语文教师的一个问题就是:考试又不考课本上的课文(课内现代文不考,古诗文还考),教材教不教,教的好与不好,这都显得无足轻重了,甚至认为,教课内的还不如教课外的。

诚然,教材只是个范例,但我们在松懈丢开“范例”的同时,我们连同基础知识的教学也一同松懈丢失掉了——这恐怕也是造成我们中小学生语文素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吧。造成这促松懈的根源是考试这个导向问题:“考什么我们教什么。”不要责怪语文教师有这样的想法,这也是我们作教师的无奈与悲哀,我们觉得好的东西却不能把它教给学生,只是因为考试不考。没有什么比这还让我们感到痛苦的了。

如何解决困挠我们的这个问题,如何才能两全其美,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教是为了不教”。我想:教是前提,不教是结果。“教”这一环节我们是否做扎实了?考试是导向,只有它明确告诉教师:要务本。“教”这一环节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把“教”这一环节做好做到位做牢实了,才能真正达到不教这个结果。

六、我们语文教师和学生一同做语文试卷为什么很难得满分?(作文除外)

语文老师应该有这样的经历:我们在做练习题或与学生一同考试,或在改语文卷时,不自觉得会去找“参考答案”,甚至没有参考答案就不知所措,因为我们无法做到与答案相同的答案来,我们的困惑是:参考答案是谁制定的,是怎样制定的?

语文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在阅读理解中,因理解的差异,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理解,这正如“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我们很难做到和出题人或制定答案的人一致的答案来,而现在的参考答案(实则可能是标准答案),是否是多人讨论后制定的呢?是否能代表正确科学的一个参考标准呢?还有很多答案讲要点,如答对一个要点给1分,是否能在出题时就指明本题有几个要点呢?如果不指明本题有几个要点的话,又想考查我们什么呢?教师都不能答得这般完美,我们又如何去要求学生呢?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可能并不且有代表性,说得不对的地方还望专家们批评指正。

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龙坪中心学校 毛青龙

本学期我们语文教研组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狠抓常规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新课程教育,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现将本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1、重视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及最新的教育理念,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通过学习,教师们的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大家深深体会到:当一位语文教师不容易,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更加不容易。语文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泛,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循导旧的教法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了,改革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语文教师一直走在实验的前列,课改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2、认真开展新课程的备课交流活动,做好备课组的组织工作,每周保证一次集中讨论的时间。重点研究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如何全面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本学期我们共进行了15次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汇报课活动,从活动看,课堂上不仅有漂亮的板书、精彩的教案、完美的课堂设计、精心制作的精美课件,充分利用了现代科技资源,令广大师生赏心悦目,而且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了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本”,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设情境、情景,让学生多动、多思,展开联想,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形成了有“生命”的课堂。教师的教学行为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由“灌输”转变为“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价值。课后上课的教师都说说自己的教学设想教学思路,我们整个小组也对这些老师的课进行了评课,不仅肯定了他们教学的优点,更重要的是指出了他们教学中的不足。通过这些活动,使我们组的教师更好地学习了教案的设计、课件的制作,取长补短,提高了业务素质,练就更扎实的基本功,更深刻领会了新课程理念,可以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

3、加强教改与教学科研。教学改革和教学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这一学期,我们在学校教导处的带领下,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效率为目标,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在教学反思和论文撰写方面,我们组的教师都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写写教学心得论文、案例。以此来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努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优化教师队伍。我们平时鼓励教师随时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多多撰写教学反思、多多撰写教学论文,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4、坚持听课制度,本学期我们组的老师都能按学校的要求分阶段完成听课任务,每月4节以上,有的老师超额完成了学校规定的任务。

5、在示范课中互相获得提高和教益。在本学期,我们组织了两次教师示范课、展示课活动。每次,无论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每人都按要求认真准备了一堂课,在课堂上要求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目标。邀请各年级同科教师都来听课、评课。通过讲课、听课、评课,各位老师都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优劣之处。对于不足之处,大家都能虚心接受并能认真改进,这样就有效地促进了每个教师自身的教学工作,让每个人都能吸收他人长处,弥补己身之不足。

总之,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组的工作还存在不少不足:如听课、评课制度没有很好落实,虽有客观因素存在,但主观因素却更重要;另外,教育科研还要真正重视起来,多一点创意。如何把每项工作都做好,其实有一定艺术。今后,语文教研组将迎难而上,真正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朝前进。

工作总结

龙坪中心学校 毛青龙 本学期我担任九

(三)班语文及八

(二)、(三)两班的生物教学工作。由于学校对教学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一方面,农村的学生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另一方面,这三个班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杨修之死》的时候,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当讲到一半的时候,我拿出准备好的投影片,让学生观摩学习,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相反,我没有认真备课的时候,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与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语文,更喜欢学习语文。因为只有语文水平提高,他们才能提高同学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对成绩优秀的同学很有好处。

因为语文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

语文是语言。困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坚持下班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同行学习,争取进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八年级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龙坪中心学校 毛青龙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2、3)两个班的生物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进步,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现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参加学校、年级组和教研组组织的各种会议和培训学习,认真领会每一次的会议精神,并且做好记录,从中吸取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学方法,再加以总结,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模式。

二、教育教学方面。

1、备课。做到不但备学生而且要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好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堂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一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堂课进行总结,写好课后反思。

2、上课。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好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分类总结,及时进行的评讲,并针对出现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辅导。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5、本学期,我们学校还开展了“青年教师和老年教师结对”活动,我有幸和我们教研组老教师林老师结成一对。在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互相学习,互相听课,互相取长补短,一学期下来,我们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总之,一学期来,我坚持出满勤,不迟到,不早退,更无旷工、旷教现象,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先请假。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工作中发现自己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一定工作中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从而不断提高,不断进步,能够为我们雅思的教育尽绵薄之力。

第三篇: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困惑

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困惑

孝义六中 赵吴定 新课改已经深入人心,老师们也尽力把新课改的种种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特别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如何与课堂深度融合,大道理都懂,但不好操作。具体困惑例举如下:

1.近几年山西中考常考人文地理常识题,学科跨度大,融合性强,特别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人文底蕴的考察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强,同时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补充,可能费事费力还劳而无功,不补充,内心不平静,确实存在困惑。

2.批判质疑,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这是每位老师对学生的期盼,人们也都知道独立思考对学习的重要性,并且也成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但现在的学生恰恰缺乏思考的主动性和思考的能力,这是成绩不能有质的变化的关键,老师们很困惑,学生不想思考,难的问题更不想思考。

3.如何在上课过程中重视过程方法和知识的生成,如果注重过程方法的培养,可能就会导致时间紧张,知识目标任务完不成。

第四篇:农村小班化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农村小班化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近年来,农村学龄儿童逐年减少,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家庭条件好点的,家长都带着孩子进城上学,让孩子接收更好的教育,剩下的多是一些留守儿童,生活条件差,家庭教育跟不上,导致部分学校全校学生总人数成了个位数,有的班级甚至只有一两个学生,由于师资配备的缺乏,复式班教学应运而生,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解决了一个老师同时带几个班的难题,但是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

一、学生缺少学习伙伴,教学成了“独角戏”。

一个班只有一两名学生,教学活动难以开展,孩子没有同龄人可以交流讨论,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学生缺少学习伙伴,在学习上缺乏竞争意识。课堂上只能是教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教学成了“独角戏”,没有同龄人之间的思维碰撞,有的只是成人化的灌输,久而久之,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懒于动脑,这样的课堂缺乏学习氛围,单调而枯燥。

二、师资缺乏,素质教育留有空白

由于学校学生人数少,教师专业性不强,又在以分数论英雄的大环境下,应试教育依然独占鳌头,老师们每天只忙于上好语文、数学、英语课外,其它课程随意性比较大,完全成了机动课或者自习课,加之音体美专业授课教师的缺乏,活动器材少,信息闭塞,有的课程甚至无法开设,比如信息技术课,心理健康课等,这样的现状很难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第五篇: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思考

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思考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在进入21世纪以后,国家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以及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的教育改革系统工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比如“教学目标”这一老话题在今天又有了许多新的思考和研究之处:有人说新课程提倡开放性教学,不应该有什么具体的目标;有人说课堂教学应该追求教学过程中的及时生成,不应该强调教学目标,而应该提倡非预设性教学;有人把新课程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和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一一对应;还有人认为没有目标的教学杂乱无序,还是过去的“目标教学”最好;也有人觉得,最有效果、最容易把握的还是“一课一得”。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观点使得教师们在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上感到无所适从,这些问题和误区制约、阻碍了课程改革的进行,很值得我们思考和改进。

一、“双基”与“三维目标”的关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叶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目前一线老师的困惑是新教材是按照三维目标设计的,一堂语文课怎样进行“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效整合是

难以把握的。一是因为在教学中受教学内容的约束,有时教学目标偏重于知识教学,有时教学实践中强调过程与方法,有时教学侧重于情态度与价值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面对不同的教材有时难以取舍。二是一些老教师由于长期的教学模式和固有的观念,在教学中仍然以“双基”为主,侧重于知识与能力的传授,过程与方法是走过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标签。另外一些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在新课改的教学中接受新理念快,在教学中强调课堂气氛,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但又忽视了“双基”的落实,课堂的形式多样化了,但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上却忽视了。三是新教材编写者一味强调“习得”过程,在教材编写时淡化了具体的“双基”知识内容,结果是一线语文教学实践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喜好去处理“双基”知识,使语文教学的无边界泛化,教学过程的空泛化、形式化、一些语文课看似热热闹闹,却无多少实际效果,甚至异化成了科学课、政治课。一些语文课在字词上转来转去,亲近语言的同时却忽视了其他教学内容的落实,离真正品出味来还存在较大差距。不由让人生发疑惑:语文课程究竟姓什么?

其实,能力是内化了的知识的综合体现,素质是活化了的知识的积淀和升华。新课程的本义是改变不合适宜的知识教学或一味只知教知识不育人的现状,而不是淡化或弱化知识,它追求的是更新、更实、更有用的知识。①

二、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知

识通过教师有意义、有目的的传授,比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它花的时间远远要少的多,尤其是出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生,以他们的知识积淀去从事一切发现式学习是不切合实际的。新课标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针对课堂教学“满堂灌”之风而提倡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地位茫然迷惑无所适从,出现了以下的困惑:一是课堂到底谁是主体。如果完全以教师为主体,当然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如果完全以学生为主体,符合“自主.合作.探究”,但是又变成放羊式教学难以掌控。二是是否每一堂课都要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去操作,结果会怎样?因为有的课,学生没有能力去自主合作探究,必须要老师的指导。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如果是一些浅层次简单的问题,没有思维的多元化与发散性,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与精力去为了形式而形式,这样是劳而无功的。

三、文本观与课程资源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雷雨,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宝库,都是活的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今天,我们提倡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就是新课改理念的变化。但在实际操作中一是为了体现新的课程资源观,结果文本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冲击和冷落,教师忽

视或轻视对文本的解读,过多的迁移补充课外知识,偏离文本。二是强调学生的个性解读,忽视对文本的基本尊重,以“创新”为名,出现了种种游离于文本的众多说法,偏离了课改的精神。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从文本观到课程资源观的进化,是新课标在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两个价值取向上的飞跃,它打破了学科本位的界限,避免“教死书,教书死”的弊端,强调语文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相联系,但前提必须是以语文文本为根本,以其它课程资源为辅的观念。

四、继承与创新

在语文新课改的继承与创新的认识上,存在以下观点:一是认为中国几千年的语文教学,没有这个新观念,那个新方法,不同样涌现了屈原、李白、杜甫等大文豪,寻找借口拒绝新课标的学习和实践。二是部分语文老师认为,只要高考不改革,什么改革都是空话,唯高考是尊,消极对付新课改的学习和实践。三是一些思想比较激进的年青教师,认为新课改就是除旧布新,学习理论不能领会实质,教学追求形式上翻新。这些都不是新课改的精神。马克思哲学原理告诉我们,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是从个性中概括出来的。新课改、新理念、新方法等,继承和借鉴是他们的共性,而创新是他们的个性,他们统一于辩证的过程中。但是“继承和借鉴绝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绝不能替代的。”②

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就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具体的教学任务,考虑学生、教师和教学条件的实际,按照教学规律来

选择和制定最好的教学方案,从而进行有效地教学。因此,坚持课程改革思想不动摇的坚定性,深刻认识课程改革战略意义的重要性,正确估量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的艰巨性是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应该确立的正确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研究出现的新问题,寻找教学实践的规律性,不断地积累语文新课改的实践经验,丰富、发展和完善语文新课改的科学理论,从而推动新世纪的语文课程改革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推动我国的语文教学的改革不断地向前发展。

注释:

【1】黄建国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几点“冷”思考 [j].课程.教材.教法.2005,(10):13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862

下载思想品德教学的困惑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思想品德教学的困惑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的困惑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252-01 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信息技术教师,我面着临着信息技术教师人员少、起点低、工作繁杂等困境。因此,有人说我们是......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困惑与思考近年来由于中考题型创新和改革出现了英语写作题,且所占分数比值较高,因此英语教学最大的困惑莫过于写作指导的教学。这一问题既令相当多的学生......

    素质教育的困惑与思考

    素质教育的困惑与思考一、 雾里看花:素质教育是什么?是整个教育都应试,还是教育有应试倾向?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提出,素质教育已有十几年的历史,既有过去的烟台经验、汨罗经验,也有......

    英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英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反思多年的教学情况,真的有很多困惑,主要如下: 一、任务和应试不可兼顾。目前我县的英语教师采用的是“任务型”教学模式。但在中考的内容和形式没有......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物计教研组 吕申元 2010年8月我们是咀嚼着课改的新理念,走进了新课程,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深切地感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我校物理教学带......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一、 面对那么多的生字到底该怎么教学才能不成为学生的负担? 新教材的特点是识字量大,要求学生多认少写。对于刚刚接触祖国汉字的7.8岁的小朋友......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充满智慧和挑战的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我们的教学观念正在逐步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得到改变,课堂洋溢着学生成长的气息,......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梁玉芳 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教育教学中体现出来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等都有了崭新的变化,致力于学习方式转变的种种努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