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下语文知识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新课程下语文知识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一、困惑: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下文简称“课标”)指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要求7~9年级学生“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如果这些是针对课改前语文教育中的某些弊端而言,无疑是有道理的。但6年来的语文课程改革实践,对语文知识教学反其道而行之——考试回避、老师绕道、学生放弃。一是课标制订者把传统意义上的语文知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简化为附录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只剩下词的分类、语法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限于二重)的类型、常见修辞格五项。这种表述固然打破了“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但却给一线教师造成了语文知识可有可无的错觉。二是课标中只提出了“具有独立阅读能力”、“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的课程目标,既没有什么是精读、略读等陈述性知识,更没有如何精读、略读的程序性知识;既没有什么是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陈述性知识,也没有如何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程序性知识,更没有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相关知识。课程标准的不明确性,令一线教师无所适从。三是“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的规定,客观上造成了不考不教、不教不学的窘境。
2、从教材看,各版本的编者按课标要求尽量淡化语文知识,但出于教学的实际需要,又不得不以各种方式渗入一点必不可少的知识。如人教版在有些课文之后以“补白小方框”的形式介绍一点语文知识,碍于“刻意追求”之嫌和版面所限,只能在内容上作肤浅介绍,缺少深度辨析,缺少实践链接,在形式杀上也只能是分散的零碎的应景式的。另一方面,课标要求重视语文知识的实践运用,但教材文本是以主题单元编写,而不是依据语文知识能力的发展需要,所以文本与知识的脱节,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加之教师如何准确把握文本、如何使文本与知识相结合,恰到好处的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更是难乎其难。因此说,教材为语文知识教学增加了难度。
二、思考
1、有必要建立语文知识教学体系。“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等于“不追求”,不等于不要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只是不要“刻意追求”,不要夸大语文知识的理论(概念)教学,这才是对新课标语文知识教学的正确认识。结合7-9年级人教版教材和教学实践,笔者建议形成如下体系:
●语法修辞知识体系 七年级上册
汉字、语汇知识:检字法、词义与语境、词的褒贬色彩、同义词的辨析、反义词的作用 修辞知识:比喻、拟人 七年级下册
语法知识:实词(名、动、形、数、量、代)虚词(副、介、连、助、语气、叹)
修辞知识:排比、反复 八年级上册
语法知识: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
修辞知识:对偶、设问 八年级下册
语法知识:主谓句与非主谓句、句子成分、句子的主干、长单句的分析
修辞知识:反问、夸张 九年级上册
语法知识: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复句与关联词语、二重复句的分析
修辞知识:汉语常用修辞格(以表格方式加以归纳作附录)九年级下册
语法知识:结构要完整、搭配要得当、语序要合理、句式要单
一、表达要合事理。
●听说读写知识体系
七年级:朗读方法及要求
八年级:听话说话、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阅读方法(背诵、猜读、浏览、精读、复述)、写作(缩写、改写、扩写、续写、自传和小传)
九年级:议论文阅读、诗歌阅读、小说阅读、散文阅读、戏剧阅读、实用文体写作(演讲稿、调查报告、总结)●书法与书写知识体系
七年级:硬笔楷书、临摹、欣赏颜体书法 八年级:欣赏王羲之的书法、欣赏草体书法
2、有必要拓展语文知识教学内容。毫无疑问,上述这些最基本的语文知识是初中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认为“不考”便“不教”的做法,忽视语文知识对阅读、写作的作用,这种认识和做法是片面的和不正确的。如解决“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个难点,也离不开词的知识指导,诸如词义与语境的关系、词语的褒贬色彩、同义词的辨析、反义词的作用等等,这些语汇知识对于体味、推敲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是有帮助的。再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这就必须让学生学会抓住复杂句子的主干,理清“枝叶”,弄清各种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修饰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和意义关系,掌握分析句子的方法,看句子结构是不是完整,句子成分的搭配是不是恰当,句子的语序是不是合理,有没有前后矛盾、不合事理等。为此,语文知识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标规定的内容,而应以此为突破口,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对课标与教材进行二度甚至三度开发,在满足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需求上进行适当扩充延伸。
3、有必要改革语文知识教学实践。⑴ 在课后练习中挖掘语文知识。新课标教材采用了多种形式呈现语文知识,如汉字、语汇和语法知识主要采用补白短文的形式,分散安排在课文后的空白处或者在课后练习中。如课文《春》的比喻手法运用很突出,课文后面设计有这样一道练习:
课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比喻,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使描写生动形象,说理通俗易懂,比喻通常都有本体和喻体,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是用来比喻的事物。本体和喻体这之间常用比喻词“像”“像„„一样”等来连接。这种比喻叫明喻。课文最后三段把春天描写成“像刚落地的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壮的青年”,这三个比喻表现了春天景象的什么特点?你还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
对这样的练习,我们要善于从中挖掘提炼相关知识,使学生既掌握有关修辞手法的知识,又紧密结合课文实例,了解这种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表达作用,提高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
⑵ 在文本阅读中强化语文知识。新教材的选文突出了人文性的特色,但任何一篇文章都不是脱离语言而孤立地存在的,它们或多或少的独具其语言魅力,对此进行妥善处理、合理安排,有助于我们强化语文知识的学习,形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互补。不同体裁的文本,相对应的就有不同内容的语文知识;而语文知识的合理强化又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文本,增强语文阅读能力。
⑶ 在复习教学中提升语文知识。由于语法、修辞练习分散安排在课文后面,知识零散,语言知识要转变为一种语言能力,必须通过反复的实践。如果只是把这些短文读一遍,或做一两个练习就完事,这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为了便于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有必要在具体教学中安排时间加以梳理,以便形成体系,并提升在文章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实际运用。
⑷ 在写作训练中落实语文知识。写作训练是对学生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的极好检验,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可以在作文指导、作文修改、作文评价的各个方面得到具体落实。反过来,词汇的运用、语句的修改、文段的表达等等都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第二篇:谈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困惑及对策
谈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困惑及对策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教师的热情高涨,有信心把语文工作做好,但仍存在困惑,我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
一、课堂上的时间不够用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通过学方法,让学生勇于探索,对新事物产生兴趣。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学,我们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找方法,那就会产生拖堂现象,那我们如何去完成教学计划,识字能力又怎么样培养?那就必须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不能让课堂的时间浪费掉,教师们必须控制好时间,避免迟到,防止外界干扰,减少维持课堂纪律,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是重要的事情,是要花很多时间去学的,但不是可以随便浪费的。我们还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将最感兴趣的话题或文中的重点问题提出来讨论,而其它的问题可放在课后与学生单独交流,或将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再交给老师,对于较为精彩的话语可展览在语文学习园地内。
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但学生自己不能成功地自主、探究、合作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即学生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方式。那就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但常常不好操作,流于形式,缺乏在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在课堂中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参与,其他同学仍是被动,没有表现的机会。有的学生合作学习时,不会倾听,不会合作。
在课堂活动前,先明确分工,再合作。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也可以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在合作学习的内容中,要考虑学生之间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发现,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是学生靠个体自主学习很难解决的,把学生的个体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中去。教师要对合作学习进行指导,不能袖手旁观,要真正关注学生,深入到合作学习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
三、语文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但把握不住语文课该教什么
理念的转变,是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前提。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主要靠自己个人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新课程里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就要靠教师集体能力的发挥,就需要更多人,更大的空间,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那语文课到底是什么课?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保持开放的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进行多方位的学习,现在的语文教学,已经不是单一的语文知识,而是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其次,就是学会和同行合作,吸取多人的智慧,协调一致;对学生的评价,不仅看学生成绩,还要多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重视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搞提海战术,减轻学生负担,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四、不学语法,语文教师在课堂怎样培养“语感”
谈到语文教学时,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而不仅仅地掌握知识和
笼统地提高能力。不少人感慨,“耗时多,收益少”。重视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基础知识,那不学语法知识,“语感”又怎么样培养?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就突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可以通过吟诵法,让学生利用读书的语气感悟,主要通过学生,老师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进行对比,而产生共鸣;也可以进行教学情境法,来让学生感悟,主要通过教学内容,精心布置情境,让学生们都能融洽到情景中;还可以利用传授的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思维里产生感悟。
五、语文教师转变教学行为,那如何去备好课
语文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根本转变,这样才能主动适应并投入新课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然而,以学生为中心,意味着教师转为合作者,那么一堂课,教师如何去备课,如何去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去主动寻找问题。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由权威变成合作者,那么教师跟学生是平等关系,在学习中,备课中,可以去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根据学生的学习个性去发现问题,通过课堂的组织,并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产生兴趣与个性,这样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化,运用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找问题,可以同学提,老师提,再一起解决;还可以通过利用学生最感兴趣的字、词、句、画等入手,让学生产生兴趣,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六、课堂新用语的运用机械化,从教材难引到实践
新课改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要以教材带领学生走向自然和社会,然而就在课堂中经常出现一句课堂口头语“你们读懂了什么”,从这句话中,我们就知道还是不能走出“教教材”,新课程的教材,使我们在课堂提问下,学生无语。
我们是想让学生弄懂教材,并从教材中引发到现在生活中去,而往往教师们还是拘谨于教材,不敢突破。还由于学生在现在生活的阅历和社会接触较少,读课外图书也有限,也很难去领悟教材,甚至一些关键词、句难以表现出来。真正树立为学生而教,根据学情而教,使学生读有所感,思有所启,练有所得,学有所获,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的场所。教学要沉下心来咀嚼教材,发现、选取典范语段、欣赏点评;要开掘出蕴涵于母语中优秀的民族文化;对课文的主体特点、语言特色应了然于胸,还要自己准备好课文的相关知识、背景资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能自己收集信息最好。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发挥信息调控的功能。
语文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学得聪明一些,灵气一点,当然,新课程所蕴涵的新思想、新理念,也给我们前所未有的冲击,给我们带来困惑,但新课程所构建的理想未来,正是需要我们带来困惑去实践,去探索,去创造。其实,创造新课程的过程也是发展我们自己的过程。
第三篇: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
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
兰西二中王萍
转眼间,我市初中全面推广使用与新课程标准相配套的新教材已有一年了.在这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既有体验新课程的兴奋和喜悦,也有感到理论与实际不好统一的矛盾与困惑.为此,我把自己以及同事们在实际教学中的一点体会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批评.
困惑之一:阅读课中,究竟谁来主导探究?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对于刚刚脱离童稚的七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存在大量的知识缺陷,他们在实际的课文自主或合作探究活动中,往往只能停留在文字表面意思这样的肤浅层次,而很难达到课文的深层意蕴,更不要去奢望他们提出来一些视角新颖的、有价值的问题了.每当这时,语文老师们就不得不面对这样一种两难选择:讲,还是不讲?若讲,对一些正在思考且马上就要接近胜利终点的爱动脑子的学生来说,似乎有一点强行剥夺他们思考权利和成功喜悦的嫌疑,显然有悖于新课程改革精神.而对另一部分不爱动脑子的学生来说,正好满足了他们的“不劳而获”的懒惰心理,可谓害处多多;不讲吧,眼睁睁的看着孩子们在真理和成功的花园围墙外乱撞而不得其入门要领,心中总是于心不忍,况且宝贵的时间也随着孩子们的叽叽喳喳而悄悄流走,教学任务眼看无法完成,又不由得让人心生焦虑.再说,就算是讲,又该如何确定介入学生探究活动的深度与广度?讲深了,不仅学生难以听懂,且属越俎代疱之举,似乎又走回了“满堂灌”的老路;讲浅了,对学生的理解又没什么实质的帮助.或许正是出于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同,在很多的“公开课”“示范课”中,主讲老师们经常会选择这样两种极端的处理方法:一种可以称之为“保姆式探究教学法”,即由于唯恐学生找不到“标准答案”,在学生开始深入探究课文之前,教师就先明确地给出了讨论的问题或范围,以便让学生们的讨论时“有的放矢”,少走弯路,而且在讨论中还时不时“欲说还休”地给学生们提示一下,直到最后圆满地完成找到“标准答案”的任务.另一种呢,则恰好相反,或者可以称之为“放羊式探究教学法”,即教师在学生的整个探究活动中始终以旁观者自居,任由学生有那里艰难地摸索,甚至于连教师作一下点评和总结的权利也彻底下放了.
困惑之二:古诗、文言文教学到底该不该逐句翻译讲解?
为继承和吸收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化,在我国的大中小学各阶段的语文课程中都涉及到一定量的古诗词和文言作品,由于年代的久远及语言的变迁,加上初中生的语言知识和理解能力有限,使他们对这类作品的理解相当困难.因此,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给出 “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浅显要求,并重点强调了朗诵和积累教学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对诗文的句意讲解的不够,造成学生对诗文中的语句理解不够深入,很多只是一知半解,致使他们在后面的教学环节如作品主题的探究,课文的理解背诵,名言佳句的灵活使用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多的障碍,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困惑之三:字词积累、病句修改之类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当如何进行?我在教学中发现,我所任课的七年级班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人远未达到新课标中规定的“(5~6年级)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积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学段目标要求:有约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认不
全也读不准《汉语拼音字母表》中的声母和韵母,亦不能熟练地使用字、词典等工具书,写起作文来更是病句连天,让人哭笑不得.显然,他们的语文基本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其中又以词汇的积累严重不足表现的尤为突出.而且,由于这种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更多问题的连锁产生,如学生的朗读能力很差,一段很短的现代文在给了相当长的时间预习后仍然读得结结巴巴,动笔写字就是“别字大全”,给我的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不便.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也曾希望从一些市、区两级的公开课中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但令我失望的是从这些公开课中似乎也未看到诸如此类问题的处理方法.
困惑之四:教材中设计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活动是否城市味太浓,而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农村中小学的实际?
就目前我接触到的七年级上下册教材来看,其中设计的绝大部分活动都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即动手搜集与活动主题有关的大量各种资料,如文字、图片、影像光盘、录音磁带甚至于实物等,有的甚至还需要学生走上街头做实地调查……就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来说,这样的要求无非是为了提高学生们利用现代各种传媒有目的的采集实用信息,以提高他们实际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并有意地调动其社会参与意识.然而这些专家学者们似乎忽略了这样的一个简单而又不得不面对的社会现实,即中国目前仍然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而其中80﹪以上的人口是农民!相应地,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中亦有大部分是生活在广大偏远乡村的农村孩子.试问,对于很多当地尚未接通宽带网络,连上一次城都很不容易的农村娃们来说,你让他们到哪里去上网查资料,又到哪里去搞什么社会用字情况调查呢?更不用说让他们去搞什么野外探险活动了,就算孩子们想去,可他们的有那个时间和经济实力吗?可若是不搞这些上网查资料、做社会调查的准备活动,这项综合性学习活动又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对于我们这类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同样感到头痛的矛盾问题.困惑之五:教学方法在改,中(高)考这个指挥棒会不会随之而改?
坦率地讲,尽管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倡导素质教育已有多年,然而,在不发达的基本国情和升学、就业的社会环境重压下,应试教育还是客观存在的,个别地方甚至有愈演愈烈的回潮之势.就我们身处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而言,究竟是应该以从国家和民许的发展的长远大计出发,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目标呢,还是从个人和学校的短期利益和目标出发,以扎扎实实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为行动指针?也许有人会对此提出疑问说:“难道提高学生的应试技能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这二者就不能结合起来吗?”的确,既能在考场上得到高分同时又能在生活中熟练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聪明学生是有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那种虽然在考场上对答如流,但在现实生活中却见了生人不敢说话,上了台面手足无措,写封书信辞不达意的孩子更是屡见不鲜.什么缘故?就是因为在某些僵化甚至已变成错误的高(中)考题型误导下,在一些教师的题山题海重压和浸泡下,他们早已从原本聪明伶俐的儿童变成了“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天下事”的书呆子.他们在一次又一次“标准答案”的打击下,早已失去了那颗敢想敢干,勇于探索的可贵童心,而变成了一个个只知盲从权威,不敢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两脚书橱”.再说说教师们,其实他们又何尝不知道那种狂轰滥炸式的题海训练对孩子们损害很大呢,但面对动辄教学实效(实际就是升学率)与职称工资、评先表模等个人待遇挂钩的压力,他们又能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呢?正如中药之与西药:面对药效缓慢却治本的中成草药和虽有副作用却药效很快的西药,只想早是解除病痛的你会作出什么样的的选择?于是乎,你就不难
看到这样种种此类的怪现象:公开课上,大家争着谈论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学生们也争抢着讨论回答教师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好一幅红红火火探索新课程教学法的热闹景象.而其余时间呢,大家却是毫不相让的大比内功——你给你的学生做《名题精练》,我就让我的弟子啃《黄冈宝典》,一本不够?那就来两本.时间不够?那就加班补课呗!你中考不是总要考点古诗文的背诵和默写么,那我就把各册教材中的名篇名段一一点明划出 ,让学生们天天去背诵、默写,直到形成条件反射才算过关;你中考不是总要考以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文体为主的阅读题么,那我就专门找一些历届中考中的精典文段来反反复复的练,还怕他们学不会如何对付这类问题?你中考不是以话题作文为时髦吗,那我就我的弟子们多买几本《话题作文大全》回来读读背背吧,说不定就能碰到原样的话题呢……至于其他方面嘛,那就管不了啦,只要学生们能考个好成绩就行了.如此以来,学生的语文素质怎能真正得到提高?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又怎能落到实处?这种现状和不明朗的中考命题改革方向,给我们一些准备以更大步伐推动教改深入的一线教师们深深的顾虑和疑惑.毕竟相对于已属纯熟的旧教法来说,新课程的教法探索面临的是更多的未知甚至是失败的风险啊!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的感受远不止这些,限于篇幅,我在这里就不在班述.那么,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是如何探索解决的呢?主要的措施如下:
其一,转变角色,服务主体.“教师永远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学生学习的主宰者.”对于我们每一个教师而言,我们始终不能忘了这一点:我们老师最重要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所谓的知识,而在于教会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前人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也是此理.在阅读课中,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利用课文这个“例子”(叶圣陶语),激发和引导学生们去大胆而自信地去听、去说、去读、去写.也许,在探究的过程中,他们的想法很荒唐,也许他们的的表达很笨拙,远没有我们心中期望的那样完美,但只要是孩子们在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下的真情实感流露,我们为什么不为他们的真实、坦率和勇敢的精神而喝彩呢?因为我们大人们再多的感受也取代不了他们的自己的体验,终究有那么一天,这些可爱的孩子是要用自己的眼睛和大脑还有嘴巴去独立的观察、思考和说话啊!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为了个什么“标准答案”去剥夺他们思考的权利和自由,而应该多在如何给孩子们创造有利于他们打开思维闸门的恰当情境上下足功夫,把课堂的主人公角色还给学生.其二,分层教学,因势利导.由于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上的水平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了避免教学中“一刀切”造成基础稍好的学生因要求太低”吃不饱”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因为要求相对太高又”吃不了”的不利局面,我在进行有关基础知识方面训练时,都会把这些知识点根据其难度大小进行一定的拆分,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较高的要求,而对学习感到吃力的学生则给予一些难度较低的要求.如对生字词的积累掌握中,我就要求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不仅要掌握那些词语的读音和写法,还要求他们掌握这些词语的各种常见意思及用法,比如会用这些词语造句等.对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则仅要求他们会在读会写并知道这些词语的基本含意就行了,在学习文言文时也是如此.对那些基础好的学生,我不仅要求他们较为透彻地掌握课文的主旨和写作特色,我还要求他们把每篇精典的文章完整的背诵下来以积累语言材料;而对另外一些学生我只要求他们能基本了解文章的意思和特点就行了.因此,在课堂上我常会有意识地针对性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同时也会给出不同的要求.从而避免了课堂上为照顾全体学生而句句翻译费时又费力的问题.其三,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对于综合性学习中涉及到的脱离了农村实际的问题,我们首先统一对新课标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认识,认为这项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有它科学和合理的意义的,应该积极地实施.而对于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引起的教材内容不能全面适用问题,我们则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加以解决,即根据我校的校情和学生们的兴趣灵活地使用教材中的活动内容,或增或删,或加以适当变通.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原为“黄河,母亲河!”,考虑到我们襄樊地处秦岭秦岭以南,距黄河相当遥远,学生对之缺乏直观的感性认识,盲目照搬肯定难以进行.于是,我根据我校地处汉江边的实际情况,将此次活动的主题改为“保护母亲河——关注身边的汉江”,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汉江江水流量与水质的变化,和调查对汉江水造成污染的原因有哪些等具体措施,从自己的身边去观察去发现现实的环境保护问题,从而使这项活动得以顺利且比较深入的开展了下来.使孩子们在锻炼了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又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环保教育, 增强了“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主人翁责任感.其四,奋勇当先,敢立潮头.面对势不可当的课程改革潮流,我和同事们不甘落人后,积极地进行着新课程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革.如力求把原本气氛沉闷,严肃的“讲”堂变成轻松欢快的“学”堂;变“我写作文是为了完成任务”为”我要写好作文显示我的风采”;把竞争和激励机制引入课堂以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想说、敢说;把多媒体带进课堂以有声有色、有形有貌的课件帮助学生达成对课文重点情节和场景的理解等等.同时,在摸索中,我们也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作为教师们教学指挥棒的中考考试内容及命题方式有作一些适当改变的必要,如能否进一步增加主观题的比重而磋少那些客观题的比重(如文言文选段由课内改为课外的,现代文阅读题目设计更偏重于学生主观感悟及创新表达而不是像现有的按图索骥)?能否在平时组织一些大型的市、区(县)级规模的作文、演讲或书法大赛,并将其获奖成绩计入中考总成绩以大大激发学生们写好作文和练好书法的兴趣呢?
虽然,我们在摸索中也曾走过一些弯路,经受过挫折和失败,但是我们始终坚信只要我们不断进取,永不言败,我们就一定能取得新课程新教学改革的最后胜利!
第四篇: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的困惑与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反思及困惑
马静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创造的课堂、生成的课堂。因为知识具有主观性、生成性、开放性。课堂不再是以知识为中心,对知识的分解和按部就班的传授,而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认识。课堂中,教师要把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给他们自主生成的机会,真正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素质
“师生参与,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是现代教学过程的显著特点,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教学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充实自己,努力学习现代教学技能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己提高。努力实施创新教学,逐步完善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法,及时将新课程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并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设计教学。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所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实施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条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要让学生从“学会”生物知识走向“会学”生物知识。这就对生物教学有了新的要求:
1.教师要善用、巧用教材,将教材作为教学的工具,但不依赖教材,不唯教材是从,以课标为依据,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的准确名称应该是教学材料而非教授材料,是教师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负载着知识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为了激发学生自己学习,新课程删除了“难、烦、偏、旧”的内容,加大了学生的活动内容。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生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高质、高效地进行创造性教学。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节中,内容比较浅显,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提倡学生在“做中学”,我通过让学生填写概念图,绘制示意图,解读坐标图,描述模式图来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生真正能在“做”中“学”。
2.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验、互动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民主、和谐、鼓励、信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多种形式的体验中,这样才有利于师生在探究、交流中互动学习,在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例如在初一生物第二章第1节细胞结构一节中,利用分组学习,分组实验,学生自己分析图表,明确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通过动手操作显微镜观察检测花生种子中是否含有脂肪,我大胆放手,支持学生自己鼓励他们动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无定法,教师要探索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初二第5章第3节细胞呼吸时,我让学生思考农业生产中适时的露田、疏松土壤等措施的实质是为了什么?粮食储藏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使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相联系。4.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生物教学的开放性,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善于发现、肯定、总结学生学习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鼓励肯定,并将这种闪光点转化为学生学习的持久动力。我在所带的5个班中,学期初成立了生物兴趣小组,鼓励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对于教材中的活动建议性的实验以及课标未要求的实验,鼓励生物小组的同学去做,并且自己准备实验材料以及用具,自己配制所需试剂,不清楚怎么配,建议他们上网查找信息。这一尝试,大大锻炼了一部分同学的动手能力及敢于探究敢于实践的能力。
三、布白,给予学生思考的过程
教学“布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不直接把一些学习内容通过讲述、讨论、等方式明确告知学生,而是通过言语激发、提出问题、布置练习等方式留下“空白”,引发学生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实践与操作、联想与想象、思考与探究,利用自己的想象填补空白,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布白”不是避而不谈,而是引而不发,是铺垫和蓄势。学生的许多智慧火花是在“教学布白”中,是在表面看起来的“冷场”中迸发出来的。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课堂上的思与学应为互动。为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会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但问题提出后,得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不要为了心中的满意答案,而急于要求学生回答,甚至自问自答。教师不仅要善于设计问题,更要留出时间空白,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机会,有了这个机会,他们才可能去比较其他同学的发言,比较奥老师的点拨与讲解,菜才会去感悟领会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才会在比较过程中有所提高,思维能力才会有所发展。这段布白让学生在“思”的同时构建了一个“学”的平台。
四、给学生健康、丰富的思想营养
课程标准强调要了解并关注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STS教育,教师在课堂中介绍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给学生补充健康、丰富的思想营养,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例如在学习初二必修一第五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后,引导学生看科学技术社会栏的酶为生活添姿彩,学生通过阅读,能了解酶在处理果汁使果汁变清亮中发挥作用,能明白加酶洗衣粉为什么比普通洗衣粉的去污能力强,能清楚为什么当你消化不良时可以服用多酶片。
五、重视生物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利用
生物教材中的图片、图形、图表是生物信息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充分利用图片、图形、图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积极利用多种教学媒体,优化生物教学。
六、寻求并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式 课程标准强调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合作式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创造一些学生参与的活动,但是要注意这样的活动不宜过多,一至两个即可,不要本末倒置、喧宾夺主。为促进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教材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写法,也未停留在经典的启发式写法上,而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寻求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科学方法上加强点拨和引导。不如有些问题,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究;有些问题,并未叙述得面面俱到,而是提出要求,让自己手机信息,特别是联系当地和当前实际的信息;介绍生物科学上目前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或存在的争议,体现科学体系的开放性等。
七、我的困惑 1.过程性评价不够
由于初一是首次增设生物课,课程资源缺乏,我们每一位老师都任数个班以上的课,各班也都是大班额,老师难以完全认识每一名学生,这样就很难对每一位学生给出完全公正的过程性评价。而过程性评价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课改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保障课程改革的关键之一。2.现实课程与理想课程的差距
新课程对学生有了新的评价标准,那么如何评价老师呢?当一位教师满腔热情的投入新课改,而对学生检测试题不变,体现不了新课改理念。学生的真实水平没能体现,从而也影响了对老师的正确评价,这样就伤害了老师的课改积极性,怎么办?
总之,通过参与新课程的经历,我们已经注意从自身教学行为的转变来带动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建立了民主、平等、理解与对话的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第五篇:新课程改革下地理教学的困惑与感悟
新课程改革下地理教学的困惑与感悟
华池县职业中专张一弓
[摘要]:新课程改革与我们教师息息相关,我们不但要关心新课改的形式,还要积极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参与新课改,要积极的思考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那么课堂就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新课改下,地理教学应紧密结合实际、学生的生活实践,贴近学生的知识背景,将地理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活动联系起来。
[关键词]:新课改;困惑;感悟;地理教学
前些天,我在石家庄市鹿泉一中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第三届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研讨和教育论坛活动,对新课程有了更明晰的了解,但对新课改既存困惑也有感悟。因为我们甘肃是最后一轮接触新课改,在新课改的指导思想、课改方向、课标要求、教材体系掌握、高考中重难点及高考出题板块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困惑。下面我就我的体会与同仁们进行交流与商榷,不准确的地方,还希望同仁们不吝指正。
一、对新课程改革的几点困惑
困惑之一:对新教材的课标要求把握不准,有只顾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现象
进入课改后,一段时间内我最大的担忧是对教材体系变化(三本必修加七本选修的十本教材编排)没法全面掌握,这样对驾驭教材和掌控教材的重难点提出了挑战,从新课程教材内容的设置中感觉到新课标教材已经减少和降低了知识点的数量与难度,而增加了学生的实践和开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课后题目:为了改善生存环境的面貌,你有什么金点子?旧课标上明确写出应该怎么做,只要学生记忆就行了,而新课标要求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金点子,言之有理即可。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理论性东西明显减少,一个章节内容,寥寥几百字,而大量增加了图片、表格、案例,如果用传统式教学,几分钟就可完成。但学生肯定什么也学不到,出现的考试题也肯定没法解决。其实要完成新课程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还得深挖教材,拓宽知识面,寻找大量的生活素材。否则,很多东西只能是浅尝辄止。如何设计适当 1的师生互动,把握地理体系重、难点,解决地理进度和时间分配,整合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困惑之二:“探究式”教学与“接受式”教学的转型比较困难,有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现象
目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只要方法,是越来越为师生所关注,并逐渐成为主流的学习方式。但由于对新课改参与不够深入、教学设备不配套、不齐全等原因,仍用传统教学法来完成新课改的内容。如何将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也就是实践中应该怎样“执其两端而用之”,那么“两端”的度该如何把握呢? 又是我们长期的困绕的问题,有时一节课上完,很有成就感,课上得很成功,但有一节课上的很艰涩,明显感到课没上好,使人情绪很低落。
困惑之三:对新课程答题思路的多样化和旧课程答题的基本思路存在疑虑,怎样让死的书本知识才能变为源头活水
地理教学讲究艺术,在授课中不一定面面俱到,把所有的知识讲全、讲完、讲死,而是留有余地,让学生自己来填补一些空白。对学生的提问采取“问而巧答”“答而必问”“以问代答”,授人以渔而不是受人以鱼,教给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学习方法。同一个问题不同学生的答题思路往往是多样的。在传统教学中,老师们要求用基本思路答题,三五分钟一道题就能轻松完成,局限性很大。而新课程的问题没有唯一答案,在新课改先完成的一些省份,很多高考题没有参考答案,只有言之有理均可得分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的字样。再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二《季风水田农业》中水稻种植需要的自然条件有哪些?旧教材很明确,农业的区位因素中的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4个方面用文字去一一论述。需要温暖湿润、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深厚的地形,还需要精耕细作的大量劳动力。如果老师教学生用基本的答题思路去解决问题,那么教学内容就会很顺利地完成。而新教材上,只有四幅图(地形图,气候图,人口分布图,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图),要教师指导学生从四幅图中自己总结,如果要求学生开放性地思索回答,学生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答题思路,就会有多种多样的答案。按新课程要求,课堂越开放,学生越踊跃,辩论越激烈,效果就越好。但如果每节课都这样让
学生用探究思路答题,那么一节课下来,学生也就只探究了两三个问题,老师就像节目主持人一样,要求具备相当高的课堂驾驭和掌控能力。否则,教学环节往往不完整,讲到哪是哪,很难做到预期的目标。
二、对新课程改革的一些感悟
通过近年在地理的教学实践,我对新课改下教学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认知、体验并掌握课程知识,在这里谈一下我的体会。
感悟之一:创设生活情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参与意识。新课改下,地理教学应立足教材,面向生活,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把教材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鲜活的情景,通过营造生活情景,使学生能产生学习兴趣、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一《常见的天气系统》,讲到我国冬季和夏季的冷锋天气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创设生活情景,在春冬季节北方的快速降温的沙尘暴和寒潮天气,夏季麦收时期的狂风暴雨让学生感受快速冷锋过境的天气现象,很多农村学生是亲身体验,理解和记忆比较牢固。再如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中,采用互动教学策略,从生活情景导入:西北内陆地区---我们华池,(我们位于西北内陆地区,从小就生活在这里)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就形成了季风气候向干旱的大陆性气候过渡地段。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很少,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由于气候干旱,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裸地和沙石地貌;由于气候干旱,导致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所以有机质含量少,肥力低。学生都能亲身感受到由于干旱使地理环境之间的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了一个干旱的陆地自然环境整体性。同时列举我国同纬度的辽东半岛,由于距海近,气候湿润,河流发育大、植被覆盖率高、土壤肥沃、自然环境良好。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情联系教学内容,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兴趣,发展思维,也保证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感悟之二:抓住生活素材,唤起学生的兴趣,实现课堂师生互动与共鸣。古人云: “处处留心皆学问”。新课改下,地理教学更应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实践,找出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教材只是教与学的工具,不是惟一的教学资源,要把生活搬进课堂教学,让课堂融入生活,尽可能使学习内容生活化,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师适时的推荐学生浏览与地理相关的网页,收看一些与地理有关电视节目(《探索与发现》、《奥秘》、《地球密码》、《人与自然》),时事新闻等等,上课时信手拈来,产生共鸣。例如教学《海水运动》中的海啸时,联系日本附近的太平洋发生的地震海啸,让学生回顾电视上看到海啸的不可抗力和可怕的摧毁力,大型货船被轻松的搬到楼顶,大量的汽车像树叶一样飘在海面上的场面, 再回顾在课本了解的海啸的概念、成因及危害,从而增加了兴趣,很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感悟之三:扩展地理时空,在实践中去感知,变课堂为学有所用的学堂。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再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例如,在《人类认识的宇宙》中, 我鼓励学生晴朗的夜晚观看星光闪烁的恒星、移动的行星和圆缺多变的月亮,有时还看到了轮廓模糊的星云、一闪即逝的流星;这样,把非常遥远的天体展现到了他们的眼前,同时根据日地的特殊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地外文明的存在条件,激发了上进心及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和追求,在学习中实践, 把难以理解的天体知识引到生活实际中,再如:讲《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一节,我们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我们华池(36.5°N)冬季十二点和夏季十二点的正午在户外晒太阳,为什么同一时刻,夏季晒得像下了火一样热,而冬季怎么晒还觉得冷。从而利用公式算出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7℃,而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较为30℃,所以晒太阳的结果不一样,顺利导入太阳高度角变化对地球的影响,在实践中学习,学会解决实际的生活、学习问题。
感悟之四:巧用地理图册,甄别和遴选地理图表,在课堂中凸显地理特色。
著名地理学家巴朗斯基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信息传输的通道”。地图能够形象、直观、综合地表达地理知识,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知识,并能启迪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发展记忆力。因此,地图是新课改最给力工具。新课程配套的地理图册,内容翔实,直观好用。他既对课本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有大大的拓宽了知识面,是对地理课本知识的极大诠释和补充。翻开地理新教材我们会发现各种地理图表去占了近一半的篇幅。用好地图可以事半功倍。我上课过程,一直要求学生把课本上理论梳理后搬到地图相应的地方,避免了课本地图两张皮,以备复习是综合运用。
(一)地图的具体作用有:⑴、直观的显示地理事物的形象;⑵、可以显示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⑶、可以渲染气氛,陶冶学生情操。;⑷、可以开发学生各种智力因素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⑸、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地理德育教育;⑹、运用地图形象直观的特点克服单纯说教的缺点,其导向功能比语言文字更明显。
(二)、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的:⑴、使学生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地图。⑵、把握好使用教学地图的时机。教学地图虽然是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媒体,但由于课堂上的时间有限,地理教师必须把握好使用教学地图的时机。⑶、要注意图文结合和图文转换。⑷、培养学生的析图、读图、绘图能力。必要时教师可以使用黑板略图,要求神似不计较细节,目的在于突出重点,节约时间,可以边画边讲或要求学生也笔记上画出,随讲随填其内容,学生在动态中接受信息,眼、手、耳、脑都在活动,这比只听、看而不动笔要深刻多。因为我有美术功底,加之对地理事物比较熟悉,上课过程中只要用到地图,随讲随画,信手拈来,通过从高一到高三的耳闻目染和老师的严格要求,学生的绘图能力提高很快,多年来师生受益匪浅。
总之,新课改下,让地理教学融入生活,以生活的理念、生活的实际进行地理教学,不仅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巩固教学成果,更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给学生以各种能力的培养、学习的兴趣,乐观的心态,使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