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人文化事件(中文版)

时间:2019-05-12 14:36: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聋人文化事件(中文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聋人文化事件(中文版)》。

第一篇:聋人文化事件(中文版)

聋人文化事件

 公元前1000年:希伯来律法不允许聋人享有财产所有权。

 公元前427-347年:柏拉图有关先天智力理论认为,智力都是天生的,人生而具有完美的抽象思维、理念和语言,只需假以时日便会表现出来。不能说话就没有外在的智力痕迹,因此聋人不具备理念或语言能力。

 公元前384-322年:亚里士多德关于失聪的理论认为,“聋人不能受教育,因为没有听力人们就无法学习。”希腊语是完美的语言,不会说希腊语的人均被视为野蛮人,聋人与野蛮人无异。

 公元354-430年:圣奥古斯丁的罪恶途径理论-对父母所犯罪恶的会施加在孩子身上,因此“患病的”孩子是上帝对隐秘罪恶的怒火和惩罚。

 530年:Benedictine会修士发明了手势进行“无声宣誓”。这些手势后来也许曾被试用于对聋儿的教学。黑暗世纪即中世纪早期——聋人是众人嘲笑的对象,或被投入疯人院,因为他们的说话方式和举止让人认为他们是魔鬼附身。 中世纪(476-1453):“先天的聋人不会有信德,不能被拯救,应被驱出教会。”应能“听”到上帝的话-来自上帝的惩罚。

 1500-1620年:意大利和西班牙出现聋儿教育者。意大利医生吉若拉莫.卡夫诺是第一位挑战亚里士多德理论的人,他相信听对理解平不是必须的。佩德罗.彭斯.里奥(1520年-1584年)教授西班牙贵族的失聪儿子以使他们能够继承财产,他使用了阅读和写作,但也教他们说话。帕博罗.邦尼特(1620年)用单手字母教西班牙贵族的儿子们阅读和写作,并著有第一本有关聋人教育的著作。

 1750年—:查尔斯.迈克.迪艾帕神父(1712-1789)出生于发过凡尔赛,他被誉为“手语和聋人教育之父”,主要成就有:

1、为巴黎的聋人建立了第一个带有宗教性质的联合会(十八世纪五十年代)。

2、建立了第一个免费聋人公立学校(1771年)。

3、在著作《运用手语对聋哑人进行教学》中第一次提倡使用自然手语。

4、通过向聋人学习,编纂了第一本法国手语辞典(1788年)。塞谬.海尼克(1727年-1790年),创立了以口型教聋儿说话的方法,极力反对运用手语。 1816—:托马斯.霍普金斯.加劳德特(1787-1851年)前往欧洲学习聋人教育。归国后与劳伦斯.克莱合办了美国聋人学校。

 1817年—:位于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的美国聋人学校将法国手语翻译后用于教学中,该校培训了年轻牧师和聋人毕业生,并派他们建立了更多的聋人学校。

爱丽丝.科格斯威尔(1805-1830年):美国聋人学校的首位毕业生。

托马斯.柏瑞德伍德:英国聋人口语学校的创立者。

劳伦特.克莱(西卡的学生,加劳德特的同事):1785年生于法国Dauphine,死于1869年7月18日。克莱毕业于巴黎聋人学校并留校任教。他于1816年迁至哈特福德市并于托马斯.霍普金斯.加劳德特一起开办了美国聋人学校。

 1690-1880年:来自英国“肯特原野”的200个移民在马萨诸塞州建立了玛莎葡萄园,同时也带来了极强的隐性致聋基因。该岛到十八世纪中期已发展出了一种手语,几乎所有的居民都会使用手语,镇上的会议也用手语来进行。岛上的聋人享有平等的权利,他们结婚生子、就业选举,并出任公职。岛上的聋儿出生率为1:155,有些村庄甚至高达1:25和1:4(聋儿的平均出生率仅为1:1000)。美国聋人学校开办后,岛上的聋儿被送往哈特福德上学,他们带来的手语对法式手语向美式手语转化产生了影响。

 1818年:纽约聋人学校建立

 1843-1912年:美国聋人学校和加劳德特大学的教师(有聋人,也有听力健全的)在印第安纳州、田纳西州、北卡罗来纳州、伊利诺斯州、乔治亚州、南卡罗来纳州和阿肯色州等建立了30多个聋人学校。威廉姆.维勒创立了印第安纳州聋人学校,并成为了第一位聋人学监。他毕业于美国聋人学校,曾任教于俄亥俄州聋人学校。 1850年:约翰.弗劳呼吁在新兴的西部建立一个“聋人州”,让聋人拥有自己的学校和政府。 1840-1912年:“聋人教育的黄金时代”,美国手语一片繁荣,约40%的教师为聋人。

 1864年:加劳德特大学在华盛顿特区成立,亚伯拉罕.林肯签署了营业许可并任该校首位赞助人。 1866年:墨西哥第一个聋人学校,运用法式教学法。

 1880年:国际聋人教育大会在米兰举行,亚历山大.格拉姆.贝尔代表美国出席。口语教学的优先地位得到确立,手语被禁止用于课堂教学,大批的聋人教师被裁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仅剩22%为聋人。

1880年:全国聋人联合会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成立(后迁至银泉至今),部分为抵抗口语教育的兴起以捍卫美国手语。

1880年:海伦.凯娜出生于阿拉巴马州Tuscambia,她先在家里从教于她的老师及朋友安妮.苏利文,后就读于波士顿金斯盲人学院。海伦毕业于雷德克里弗学院,出生仅19个月就丧失了听力和视力,但坚持不懈完成了教育。

1918年:聋人棒球运动员阿历山大.卡特莱特发明了手势来表示好球、球、出局、安全上垒等。二十年代,加劳德特大学创造了足球huddle((美式足球)队员赛前在争球线后面举行的指示听取会)以防止其他聋人球队看到比赛时的手势。1927年:口语教育在美国达到巅峰时期,仅有15%的教师为聋人。

1941-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国防工业雇佣了(男/女)聋人员达到了创纪录的数字,多数被安置在加利福尼亚、俄亥俄、纽约和华盛顿特区的工厂里。很多人籍此平生第一次认识到了聋人员的工作能力。

1951年:世界聋人协会(WFD)在意大利罗马正式成立,现任主席是瑞典人约克.安德森,他也同时任加劳德特大学的社会学教授。1960年:第一本将美国手语视为语言,并为之辩护的语言学著作出版,作者是威廉姆.斯多克。1964年:波尔公立大学组织了聋人译员的注册。

1965年:国会“巴比吉报告”调查了聋人口语教育后宣告口语教育的未来是“黯淡的”,并推荐运用其他创新的教学。

1965年:聋人默剧演员柏纳德.布莱格在加利福尼亚演了电视剧“沉默的人”。他毕业于纽约州的芬伍德聋人学校,是国家聋人剧院的创始人之一,曾在全国进行单人巡回演出。

1966年:聋人示范高中在华盛顿特区加劳德特大学成立。1967年:国家聋人剧院成立。1968年:《双语教育法案》获得通过,但不包括美国手语,因为它作为语言的地位尚未得到承认。(双语是英语和学生的母语)1970年:全面沟通(手语和口语并用)作为一种理论得到发展。

1970年-1972年:手势辅助英语、可视性基础英语和手势辅助英语

(二)等方法依次发展起来,创造了英语的手动方式以作为口语的补充。这些手语系统与口语同步使用,促进英语语言技能的发展。

1971年:第一个开发式字幕的商业电视台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开办。1975年:国会通过《残疾儿童教育法案》,融入主流作为当代教育理论获得认可。聋人教师的人数降到最低11%。

1978年:1973年《康复法案》的第504章获得通过,法律要求所有与联邦有业务往来或得到联邦资金的企业、院校和机构向身体残疾的人开放就业或就学。1979年:Klima和Ballugi手语,第一个有关美国手语的研究。

1979年:国家字幕(captioning)研究所成立,负责直辖市和鼓励商业及公共电视台、电台的captioning。

1980年:第一个加码字幕(closed captioning)的商业电视台向聋人和听力困难的人进行首播,所选的是经典戏剧。1980年:第一本由聋人作者潘登、古姆井瑞斯和欧鲁克斯写成的手语著作《美国手语的ABC 》出版。

1983年:波耶斯.威姆姆斯在美国职业康复局服务任职38年后退休,他是第一个主管该局的聋人康复服务的聋人。

1984年:耳蜗移植首次获准在18岁以上(含18岁)成人身上进行临床使用,有些聋人领袖将之视为对聋人文化的阴谋破坏。

1985年:“聋人马赛克”由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加劳德特大学电视工作室播出,该节目于1995年停播,但为制作人兼主持人玛丽.娄.诺威蒂斯基和基尔.伊斯特曼赢得了“艾美奖”。

1986年:马利.马特林因电影《上帝的孩子》获得一项学术奖,后又在电视剧《合理的怀疑》中出演一位聋人律师而一跃成为明星。1988年:由聋人作者艾拉.马兰兹和肯.米克斯编著的手语自然教学大纲出版。 1988年:《打破大纲》一书由加劳德特大学语言系出版,它建议回归美国手语,使之成为对聋儿教学的首选方法,还驳回了兼用口语和手语的手动英语方法。

 1988年:国会报告《走向平等—聋人的教育》出版,提倡使用美国手语作为主要的语言教学手段,而英语则作为第二语言,并建议将美国手语包括在《双语教育法案》中。特殊教育及康复服务办公室对将美国手语和聋儿加入《双语教育法案》的可能性进行了调查,但再次遭到拒绝,因为听力健全的父母的地位及美国手语是外语等问题仍旧悬而未决。

 1988年:加劳德特大学的全体师生抗议将听力健全的伊丽莎白.云塞尔博士推荐为校长,聋人努.普若泰斯特出任校长仅一周后,金.乔丹被选举为加劳德特大学历史上第一位聋人校长,并引起了校董事会的人员变动。

 1989年7月:在华盛顿特区召开了题为“聋人之路”的国际会议,来自70多了国家的5000多名聋人参加,美国的成就作为典范被推荐给发展中国家的聋人,聋人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

 1990年:罗伯特.达维拉博士被任命为美国特殊教育及康复服务办公室负责听力受损者特殊教育的主管,是首位出任该职位的聋人。 1990年:《美国残疾人法案》获得通过,自1992年生效,要求在就业方面无歧视,聋人可享受无线电、电视、电信及助听设备方面的服务。 1993年:13英寸以上的电视必须配上字幕(caption)解码器。 1993年:《残疾人教育法案》获得通过,美国教育部确立了全纳的政策,赋予了残疾学生在街区学校入学并享有“最少约束的环境”的权利,聋人寄宿学校被认为是“最具约束环境”。此项法案的目标是使聋人同化并融入社会的政策,有些州的聋人寄宿学校因入学人数减少而被迫关闭,但因为公立学校提供了更多机会,和对树立聋人模范的期望加强,聋人教师的人数也有所增加,达到16%. 1994年7月:生于1975年10月9日的莫瑞.亚兹在全国聋人联合会会议上被选为美国聋人小姐,她辞职后由亚军弗吉尼亚聋人小姐珍妮弗.约斯特接任。

 1994年9月:美国小姐希塞.怀特斯通,以为使用口语的聋人妇女,因她的个人成就及激励人心的演讲备受瞩目,她在演讲中鼓励聋人和听力健全的人树立远大目标并为之努力。关于口语和手语的论战给她的王冠带来了短期的阴影,但她通过强调个体差异平息了争端,她说“口语对我来说是起作用的,但并不会对所有聋儿都如此”。人们时常有这样的问题,“她对聋儿和公众来说是个合适的模范吗?”  1994年:由梅丽尔.斯特里普和维克多.盖洛威主演的电影“狂野之河”上映。 1995年:耳蜗移植增多,细胞核22设备和口语处理系统由墨尔本大学开发。

 2010年:渥太华世界聋人会议,反对在1880年米兰国际聋教育会议上通过的所有决议,那些决议否认和排斥手语在聋教育中的作用。承认并且为米兰会议所造成的损害深深地忏悔,呼吁世界所有的国家记住历史和确保教育机构接纳和尊重所有的语言和所有的交流方式。

第二篇:手语族与聋人文化

手语族与聋人文化

有这样的故事,花果山的一只石猴下山找同伴,他跑到豺狼身边,豺狼不跟他打招呼。他跑到虎豹身边,虎豹也不答理。他又去跟獐鹿看见他,箭一般跑掉了。他刚朝一对仙鹤走,仙鹤看见他,拍拍翅膀飞走了。石猴觉得很奇怪,跑到溪边去喝水,在水影中看见自己的模样,原来跟豺狼、虎豹、鹿茸不是一类。他最后找到了一群猴子,大家欢迎他入伙,他乐坏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聋人是手语族。他们的特殊之处,就是由于他们听不见,说不了话,谈话的形式(方式)、习惯与一般人同自然形成手语群体。这犹如操着不同方言的人,自成群落一样。

健全人与健全人在一起,会感到交际谈话自由在十分方便,这一点,聋人亦然。不过,聋人听不见,独自一个人的时候,往往有一种不可名状的窒息感,这是处于无声世界里,什么声音听不见的难受感觉吧,所以,聋人喜欢与聋人在一起过群体生活。可以用手语聊天玩乐,可以自由自在地交流思想感情,并由此获得一些信息,不至有与世隔绝之感。就连聋哑学校的小学生,每到放学之际都不想马上回家,这并非他们不爱家,只为回家没人陪他聊天(玩),所以,宁愿在学校多呆会儿再走。难怪他们对聋人那套手语无师自通,很快成为手语族的成员了!

为什么一些发达国都重视聋人俱乐部的工作呢?这主要是为了适应聋人工作之余可以来搞多种文娱体育活动,可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可以交流信息,可以休息谈心聊天„„聋人俱乐部就是聋人之家。我国50年代的60年代中期,在不少城市的聋哑人福利会也兴办过聋人俱乐部,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取消了。总而言之,聋人虽听不见,生活在手语族中,同样渴望学习,获得信息,渴望有丰富的文化生活,渴望社会交往,他们的思想感情,七情六欲,心理活动,都与健全人一样。只是由于语法不同,外界不了解聋人,加之一些小说、影视等媒介不准确的宣传,往往把聋人描绘成愚昧、简单、鲁莽、甚至是野蛮的低能人,因而使一些人产生误解,从而疏远聋人。其实聋人与健全人一样,好人是多数,坏人败类只是极少数。一些机关企业单位,嫌聋人“不便沟通”,即使有大学文凭,也不愿录用。但有的单位,在与聋人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和相处之后,就觉得聋人虽然耳听不见,不会说话,但可以用笔谈来沟通工作,又会觉得聋人心灵手巧,工作踏实,耐劳肯干,因而从“勉强用”到“可以胜任”,再到“你最好干下去,别离开”,这种情形并不少见。美国人说手语是聋人的文化特征,在美国聋人学校里还设臵了聋人文化课。这些文化课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不得而知。其实,见面便函微笑招手,就是聋人的文化表现。聋人哑剧、舞蹈、魔术、聋人教育„„只要是有手语伴随,都属于聋人文化范畴。聋人因听不见,对戏、电影、电视无法很好欣赏,国外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影视,都配有英、中文字幕,唯我国大陆很少上中文幕,这无异于剥夺了聋人的收视权利,使他们错过了学习语言文字知识和获得信息的机会,令人遗憾!

聋人自编自演哑剧、舞蹈、滑稽小品、魔术等以自娱已是很平常的事了,各大城市都有。聋人的哑剧,大多根据京剧,或历史故事,或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改编的,如:《三岔口》、《武松打虎》、《闹天宫》、《马大哈》等。聋人哑剧,好看易懂,不但为为聋人所喜爱,就是健全人,亦能从中体味出这它的节奏、气质、风格之美。时,也是显未了聋人相当高的领悟力,以及不乏表现细腻感情的艺术才能。

此外,聋人爱好体充育活动、绘画、摄影、集邮、旅行„„这既是生活的需要,也是文化的寻求。聋人听不见,但视觉敏锐,想象力丰富。那么,努力反映生活美,自然美,不正是可以证明聋人的视觉敏锐,善于形象思维吗?总而言之,聋人失去听觉,生活在无声世界里,要靠视觉来生活,须臾也离不开手语。这正像健全人段臾也离不开语言一样,聋人的文化,就是手语,只能靠视觉语言———书面文字。所以,对聋哑小学生,又必须从小教会他们识字、看书,学会用文字表达意思。这也是聋人教育要全力以赴的事。

聋人虽属有困难的群体,但是通过教育训练,可以成为回报社会的有用之材,所以说他们是可以“造就”的群体。至于当前多数聋哑人文化水平低,掌握谋生技能有限,下岗后再就业困难,阻碍他们回报社会,这种现象并不是聋哑人愚昧。根源是我们的聋哑教育无视聋哑人是手语族,过分偏重口语教学,虽然老师花费多年苦功,而学生所学的文化知识过于浅陋,毕业后依然使用手语,不足以与健全人社会交往之用,对较高深的科学技术知识,更无条件学习,因而导致了聋人文化危机。假如对那些不适于口语教学的聋哑儿童,区别对待,从小主依照他们自身条件,偏重于手语及写话的教学,相信这样做了,会使大多数手语族成员的文化知识水平大幅度提高,情形就会不一样了。

总之,提高和发展聋人文化是关系到聋人切身利益的大事,聋哑教育应从承认和适应聋人生理特点的求,顺其自然,重视手语教学,并着重知识和能力的教育,这样才能使手语族的同胞们实现平等参与、回报国家与社会,自强、自立。

爱 心 启 事 在无声的角落里 还有许多遗留 伸出你的手 传递一份爱 让金色的年华 再也不会 在静寂的空间里飘流 这个精彩的世界 我们应该共同拥有

第三篇:耐克文化中文简介

耐克文化的个性

(一)把公司文化个性化

“体育、表演、洒脱自由的运动员精神”是耐克追求的个性化的公司文化。这个具有鲜明特征的公司文化一反传统观念的企业形象,是由公司创始人菲利普·耐特创立的。

耐克公司初创时为蓝带体育用品公司,它是以奈特在斯坦弗商业研究生院上学时写的一篇论文为模拟创建的。奈特胡乱地收集了一些田径赛名将和体育迷的想法写在文章中,他们的头脑中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打败阿迪达斯,让越来越多的运动员穿上日本生产的高质量低价格的跑鞋——Tigers(虎牌)。

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奈特把永不停息的个人奋斗和商业伦理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始终。对奈特被选入俄勒冈州大学田径队,成为专业中长跑队员后,他对体育用品的激情被磨掉了。后来他曾在波兰price waterhouse当了5年会计师,他的商业意识也就是在那时培养起来。俄勒冈传奇人特式的田径教练彼尔·鲍尔,总是给他的明星运动员订做跑鞋。他告诉奈特,一个田径队是由一些个体队员组成的,每个人必须永不停息地拼命提高他或她的成绩,径赛运动员的信条是:“没有端点”。而price waterhouse给了的启示是“商业行为有最基本的原则”。耐克的历史是以上两个信条不断对话的过程,是运动员的个人奋斗精神与商业约束相协调的过程。奈特与鲍尔曼开始共同创办蓝带,并于1972年更名为耐克,从那以后,它开始设计带本公司商标的鞋,并在亚洲生产。

永不停息是耐克的公司文化。当时,在美国运动鞋市场占据统治地位的是阿迪达斯、彪马和Tiger。70年代初期,慢跑热逐渐兴起,数百万人开始穿用运动鞋,因为运动鞋不仅穿着舒适,而且还是健康而年轻的象征——这就是大多数人向往的形象,运动鞋即将流行起来,但以阿迪达斯为首的“铁三角”却没有掌握这一发展趋势,“耐克”却跑步进入了。1974年,鲍尔曼教练在烤华夫饼干的铁模中摆弄出一种脲烷橡胶,制成一种新型鞋底。这种鞋底是“华尔饼干”式的,鞋底还有小橡胶圆钉,使它比市场流行的其他鞋底的弹性更强,这项看上去很简单的产品革新推动了奈特的事业,产品迅速打开市场,耐克1976年的销售窗口从前一年的830万美元猛增到1400万美元。耐克像野火一样发展起业,公司为开发新样式跑鞋而花费巨资,到70年代末,耐克公司有将近100名研究人员,其中许多人有生物、化学、实验生物学、工程技术、工业设计学、化学和多种相关领导的学位。这雄厚的研究力量开发出140余种不同式样的产品,其中不少产品是市场最新颖和工艺最先进的。这些样式是根据不同脚型、体重、跑速、训练计划、性别和不同技术水平设计的。这些风格各异,价格不同和多种用途的产品,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跑步者,使他们感到耐克是提供品种最齐全的跑鞋制造商,数百万各式各样、各种能力的跑步者都有了这种观念,这在一个正在发展的行业里是个非常吸引人的形象。

靠着永不停息的企业理念,到了1979年,耐克通过策划新产品的上市及其强劲推销,市场占有率达33%,终于挤进原来的阿迪达斯、彪马和Tiger所建的“铁三角”,成为销售明星。到了1981年,其市场份额甚至达到50%,遥遥领先于阿迪达斯,而奈特本人也跑步进入了《福布斯》杂志令人垂涎的美国富有400人之列。耐克是富有冒险精神的开拓型公司,在青翠的俄勒冈州公司所在地,已经培育出一种精心设计的文化,耐克一位老资格的经理曾回忆:“那就像是在一

个充满手足情义的环境中工作。同事们在一起痛快地喝酒,滔滔不绝地谈论体育,并自诩为活跃且反传统的人物。”每6个月,奈特的管理队伍要聚会讨论策略。这个在吵大闹的联欢会以“针锋相对”著称。奈特总是鼓励对抗,甚至怂恿对抗,而且他和其他人一样,接受别人的大声指责。耐克企业的所在地,就像校园一样,有森林、慢跑小径、湖泊、足球场。奈特希望创造出一个祥和的工作环境,他认为世界已经够混乱的了,工作时间应像家一样自由。

耐克鲜明的企业文化,吸引大批年轻人,40%的耐克员工不到30岁,他们一天的工作是这样安排的;中午时间在“校园”里的运动休闲中心运动两小时,然后一直工作到晚上,他们对公司都非常忠诚,耐克公司的管理并不严谨,但是必须打破阿迪达斯的强烈信念把整个队伍团结在一起。公司的营销人员说:“我们本能地就能判断,什么事是耐克公司要做的,什么事是耐克公司不做的。”由于阿迪达斯属于正统派,耐克能够非常重视认可那些对正统派深恶痛绝的运动员,如史蒂夫、普雷方汀——田径世界里的詹姆·迪安,对业余运动员联合会嗤之以鼻;“爱闹别扭”的伊蕾·纳斯塔斯,则是网球界的一位令人毛骨悚然的人物。这些反传统的运动员经耐克资助后,使耐克公司充满挑战正统、进取活力的形象。奈特对自己创办的公司一往情深,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充满感情,对公司的事务,只要他认为需要,每天都事必躬亲,出出进进办公室。奈特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办公室隔壁的小屋里。小屋的地板上放着脏衣服,旁边是成堆的东西和文件,几乎没有其他人进他的屋子,奈特发牢骚说:“一旦让人们进你的屋子,他们便会整天进进出出,而我需要的是思考问题。”

耐克凭着自己的企业精神最好终在美国市场打败阿迪达斯,但当锐步作为主要竞争对手于80年代初冒出来之后,耐克公司以生产男士体育为重点的文化显得有些鼠目寸光。耐克公司竟未能预见软皮areobic鞋的重要性这类鞋深受女性的青睐。1986年,锐步公司超过耐克公司,成为行业的带头人。奈特从中得到启发,他制定了管理细则,以此支持维护商标信誉的中心工作。1981年,他着手对公司内部进行新的改造。他把一个大的鞋类部门分成几个较小的部门,每个小部门分管一种体育项目的运动鞋,这样就加快了产品开发的进程,他通过建立一套生产、销售、广告宣传相连的体系把公司组成一个整体。结果是,公司群策群力开发各种鞋型,并以广告宣传为手段,给耐克鞋塑造一个强大的、具有轰动效应的形象。

(二)营销战略创新的动力来自文化理念的创新

塑造企业和产品完美和充满活力的形象是公司的战略目标。奈特认为,青少年的模仿能力极强,对品牌也极为敏感,校园里的明星人物的穿着经常会成为模仿的对象,因此只要设法让最有魅力的运动员穿上耐克,就必定能吸引全国为数众多的人的模仿。最伟大的世界级得明星、大红人乔丹出色地把握耐克公司的独特精神气质,即完美且充满活力的工作作风。耐克通过赞助这位“第一飞人”,同时也成为千万喜爱运动者的偶像。现在耐克成为销售额达40亿美元的大型公司后,其反传统的形象正受到威胁,一位商业评论家骂道:“奈特发现,耐克公司在迅速变成美国商业和体育相结合而产生的普通矛盾心理的避雷针。”奈特自己也认为:“当你的家业越来越大时,你必须注意使企业降温,但千万不要把火熄灭掉。”在美国,虽然每卖出的3双旅游鞋中便有一双标有耐克公司的商标Swooshk,但分析表明,截至1994年5月31日,耐克公司本财政总收入将下降6%,跌到37亿美元。最大的篮球鞋销售市场也急剧下降,耐克公司最重要的,有发展潜力的市场是欧洲和日本,但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却不怎么景气。

问题的核心在于,过去几年曾推动耐克公司发展的消费者——青少年及20出头的年轻一代已经纷纷放弃了旅游鞋,他们厌倦了泛滥成灾的运动员参与的鞋类广告。他们在寻找新颖的、少一点商业气的产品——类似粗皱的皮鞋。这一切影响了耐克的股票,股价1990年11月达到最高峰,到1992年下降了40%,奈特所持的35%股票,过去价值23亿美元,现在只值13亿美元。很多分析家认为,耐克公司已跌到最低谷,他们估计,1995年,耐克的利润将升到12%,约为3.16亿美元。尽管仍然落后于1992年财政的利润,但3月15日公布的的3/4结果,使华尔街发现了他们一直找寻的好消息的迹象。夏季几个月的订货情况已出现一点好转,新的款式——包括新推出的一系列篮球鞋——将受零售商欢迎,但是,56岁的耐克公司董事长仍然忧心忡忡,他深知要在已经饱和的美国市场再次实现他曾创造的那种增长,已经不再可能。他花了大量的时间考虑两件事;怎样才能既实现上述目标,又不丧失对公司成功至关重要的创新、创业的精神。奈特高深莫测而又孤僻。

要实现公司目标,企业文化的改革势在必行。奈特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过问耐克公司的日常事务。为了应付公司目前难以驾驭的境况,奈特再次参与公司决策。事实正是如此,耐克公司对部门主管克里斯·范戴克来说:“奈特又回来了。”2月中旬,董事长召集了31位高级管理层经理在俄勒冈海边别墅开会,其中8位是驻海外分公司的经理。会上,他宣布6月份,42岁的克拉克将接替耐克公司66岁的总裁查德·多纳休。这一新任命受到公司上下普遍拥护。它充分肯定了克拉克以加强通讯联系为手段,博采众长的才干,同时也为耐克公司这位“落伍者”搭起了充分施展的大舞台。但这一新战略要求耐克公司各部门全力合作。在一次中层管理会议,总裁克位克向60名经理阐述“合作经营方式”的重要性,奈特虽然平时不喜欢开会,但也在后排列席了会议。克拉克谈到,耐克公司在使交流渠道更加畅通及加快决策方面做的还很不够。“我们的基因里生长着合作意识,”他总结说:“但以前那种一部分人聚集在大厅里决策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奈特耐心地倾听着,直到克拉克邀请他——这位意外的来宾——到前台去,他身着双排扣西服及一双寒酸的平底便鞋,奈特看上去有些衣冠不整。他缓步穿过走道,当灯光着他时,他眯起了黯淡的眼睛,他用笑话强调沟通渠道的重要性:“几天前,肖恩·埃克哈特头顶一只青蛙走进一家酒巴。酒巴招待员问:„那是什么‟青蛙回答说: „我也不知道。开始的时候,它只是我屁股上长的一个肉瘤‟。”奈特通过笑话向经理们传授的信息是:我们必须走向成功,但不能丢掉幽默感,还有我们的叛逆文化。到美国,只有少数首席行政总裁能像奈特那样,一出现在雇员面前,就能令他们欢欣鼓舞,他的传奇魅力在于他打出一个最微不足道的手势,也能让人回忆起耐克整个辉煌的历史。

体育精神和商业精神构筑了耐克,锤炼了奈特的精明和强干。奈特起家时,耐克公司只是无名小卒,但他打败了阿迪达斯,打出自己的牌子。他的成功秘诀是:首先是热爱体育,而后是打破商业行为中的条条框框。他仍然戴着折叠式奥克利太阳镜,也不忌讳开一些难登在雅之堂的玩笑。他是易激动又沉着的人。他的雇员都心甘情愿与他共同创造耐克神话,除此之外,别无他求。尽管如此,奈特首先是一位精明强干的人。他清楚的知道,在过去的岁月中,当他们为能在竞争中取胜而做马拉松式的不懈努力时,耐克公司碰过壁,经过6年最艰难的发展,公司成为体育世界中最强大的一支力量。如今,由于年销售额总是停留在近40亿美元,奈特正在寻求摆脱这种滞留不前状况的途径。

(三)进一步改革创新、实施营销新策略

为了能在已饱和的美国市场站住脚,耐克已更新“外观”技术,推出了一系列新款跑鞋运动鞋等多种训练用鞋。他还将致力于扩大范戴克主管的资金达2亿美元的房租外运动品部门。旅游鞋外表粗皱的鞋类是鞋行业中惟一热门的产品。户外运动用品部门将在此领域与廷伯兰德公司等有实力的同行竞争,它的产量已增长了1 倍,利润也高出1倍数。奈特信心十足地认为,到1996年,它将成为耐克公司盈利最佳的部门,销售额将达到5亿美元。

同时,耐克也改变销售方式。户外用品部门已把销售的焦点对准了雅皮士和新一代未知的顾客,但耐克公司能否通过运动员认可和电视广告使他们对耐克鞋感兴趣,这一点令人疑虑。为了吸引他们,同时,为了回击公众对耐克公司的冷嘲热讽,耐克公司开展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宣传活动。1994年春天,耐克公司调整了广告形式。退役的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穿着芝加哥White Sox的队服出现在成年棒球春季回联赛上,耐克公司趁此机会,把它弄成一次旅游商品展示,这使纯粹的棒球爱好者非常恼火。

在策划企业形象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是:存货控制体系,但公司却常常忽视了它。这种体系被称为“期货”,是耐克能够持续创利的关键所在。耐克要求零售商业必须提前6—8个月就预订其总购量的80%,只有这样耐克才能保证发货时间并给予10%的折扣。结果,由于耐克公司对供订货情况了如指掌,它有足够的时间按订货来安排生产。这就避免了过多的库存,同时也确保了能从其按亚洲各分厂获得较理想的出厂价。零售商们讨厌这种制度,因为一时他们对市场的估计出现差错,他们就会被这些鞋困住。但是耐克的市场吸引他们去试试运气。虽然耐克的竞争对手也在做同样的事,但当耐克公司按照已经达成的交易开始发货时,它就已经领先对手一程。锐步公司的卡莫迪说:“耐克拥有一个强大的后勤体系,比我们的后勤体系要强大的多。”

(四)营销中的跨文化问题

跨文化问题是每一个跨国公司在经营和管理中都要遇到的问题。德国的阿迪达斯是耐克和锐步在欧洲的最大竞争对手。欧洲人出于本能,偏爱欧洲大陆上生产的一切。阿迪达斯正是利用这点向耐克展开强大攻势。此外,耐克运动鞋价格昂贵,每双售价高达80—200美元,使一些欧洲人难以接受。针对这点,耐克公司刻意揣摸迎合欧洲人的心理特点。比如法国青年好标榜,美国人就在鞋上贴上价格标签,以满足法国青年的身份表现欲。荷兰25岁以上的人喜欢穿白色的运动鞋,25岁以下的人则喜欢色彩鲜艳的运动鞋,耐克就区分对待。

欧美文化传统的差异也使一些欧洲对美国货深恶痛绝。法国巴黎一所时装设计学院的络莉女士对穿运动鞋极为反感,她说:“简直是堕落,不擦鞋是其一,而最可恶的是穿运动鞋”另一位意大利人称穿运动鞋上班的女子“丑陋不堪”。但同时迪斯尼乐园与美国电影一样,美国文化在欧洲大有市场,耐克正在利用美国形象塑造欧洲的“运动鞋族”。国际市场是耐克的策略重点,奈特说,我们都已强烈地意识到,几年后,本公司在国外开展的业务要比在国内大的多。问题是,即使目前的国外销售占了耐克公司总销售的1/3,但这些业务的开展只不过是分公司通过单纯模仿美国机器实现的。公司必须到足球及其他国际性体育项目中去开辟市场。奈特担心,在海外,耐克鞋正失去原有的正宗、做工一流的形象。这一切归咎于忽视营销策略以及销售体松散。外国零售商也是怨声载道,耐克公司总是采用高压手段强迫他们早早地订购耐克鞋,而只有美国零售商才习惯这种方式。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耐克买断了世界各地分销业务,以期获得更多的控制权,奈特号召部下集中精力到德国、墨西哥和日本这超级重要市场去开展业务。在那儿,耐克公司将使零售商们相信:提前订货并非桩痛苦的事,广告宣传的重点对象将特别放在体育界,耐克还将推出迎合特殊市场要求的旅游鞋。例如,销往亚洲的羽毛球鞋,销往新堪的那维亚岛的手球用鞋。真正的挑战还在要找到一批称职的经理,并给他们灌输耐克的经营方式。但这个过程充满艰辛。在美国,奈特相信本公司的经理能干得很出色,因为他知道他们理解耐克这块牌子的意义。那就是:体育、表演、洒脱自由的运动员精神。这就是传奇总裁阐述的耐克集体文化的丰富内涵。现在,奈特很想在国外找一批信得过的经理,由他们开创性地经营其国内市场,并同时维护耐克的信誉。但问题是,耐克文化可能被真正译出来吗?出口耐克鞋的同时,奈特还总是念念不忘出口他的耐克文化。原因很简单:在俄勒冈洲,耐克公司的大院周围贴着引人注目的体育比赛及表演的消息,这些报道鼓励人们去买那些旅游鞋,虽然这些售出的运动鞋中有70%,包括耐克鞋,未曾出现在体育馆内,一位运动鞋营销专家认为“消费者始终对体育怀有极大的兴趣,而且这种兴趣具有持续性,这一准则至关重要。”为了加强国际行销力量,耐克正在买断在世界各地的分销权,以使公司行使更多的控制权。耐克一方面要让好生意从国外市场不停地冒出来;另一方面以维护耐克的牌子为宗旨,履行那些根据建议制定的策略。耐克公司在日本的经历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它证明这一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一年前,奈特清楚地知道耐克日本分公司的销售业务很大,但是由于它没有体育、表演与公司牌子的形象结合起来,所以耐克买下了这家公司,对它进行改头换面的工作。奈特选中了勇吉秋元来领导这项工作。秋元曾为肯德基在日本拓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由于各国的文化背景和民族习惯不同,公司在制定营销战略和策略时就应当十分重视这个总是像秋元这样的吸烟者往往把体育运动理解成为一种非常柔和的消遣方式,比如高乐夫球。秋元被送往Beaverton,接受长达4个月的耐克文化及经营方式的教育。他扔掉了香烟,开始跑步。12月,他回到位于东京的耐克日本公司,他下达了公司内部禁止吸烟的命令。对于这个烟雾弥漫的国家,这项禁令无疑是件大事。同时,他还迫使耐克在日本雇员参加长跑训练,以迎接1994 年夏威夷马拉松赛。耐克总公司与各分公司的联系加强之后,耐克得到第一笔“红利”就是一种专为亚洲人脚形设计的特殊轻型跑鞋的问世。但是对于很多重要方面,特别是耐克这块牌子本身,秋元并不能完全理解,奈特说,秋元动身回东京之前,想把“放手去干”译成准确日语提交给耐克部部的经理们。耐克人为此惊恐万分。奈特回忆说:“我们说:„不行‟,千万别译出来。我们决不想掩盖一个事情——我们的牌子是一个美国牌子。”耐克能够凭其强调的文化动力跑赢国际竞争这场比赛吗?家大业大的耐克现在不比创业初期,奈特这位传奇般的企业家面对的是更大的挑战。

第四篇:聋人语言

http://linguist.ccu.edu.tw/front/bin/home.phtml 台湾

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http://www.xiexiebang.com/viewthread.php?tid=26729&extra=&page=2 2003-10-17

根据叶斐声、徐通锵的《语言学纲要》,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在人类种种交际工具中,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因此聋哑人的手势,是所谓的“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实际上便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而且在该书的第一章第二节第四部分“关于聋哑人的思维”中论述到,聋哑人是能够思维的,既然得不到语言的交际工具,就发展非语言的交际工具,从视觉、触觉等去接收常人用听觉得到的信息。因为聋哑人视觉很灵敏,通常用手势表达意思。

所以,聋人手语是交际工具,但不是语言。

聋人的手语是一种语言吗?这要看是什么样的手语系统了。如果一种手语具有自己的词集和语法,那就是一种语言,比如ASL(American Sign Language)或FSL(French Sign Language)。如果一种手语只是把某一种有声语言的词语逐个转化成手势,而使用原有声语言的词集和语法,那就只是那种有声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就象用国际音标转写下来的汉语一样。Signed English就属于后一种,不过实际使用中由于完整第表达同样的时间要花ASL或有声英语的两倍时间,使用者常常省略一些虚词。举例:ASL: q--------------------ME BORROW BOOK

翻译成英语就是:Can I borrow the book? 其中“ME” “BORROW” “BOOK”分别是和这几个英语词表示相同意思的手势词汇,而 q 表示在这句话期间“说”话人的面部表情词汇是代表疑问句的。而用Signed English一般表达为:Can I borrow book?

另外,不知道中国手语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是ASL那类的还是Signed English(Siglish)类的?

两种都有:Chinese Sign Language 和 Signed Chinese。

http://bbs.deafstar.net/viewthread.php?tid=6496 2003-2-11 手势和手语的区别,季佩玉老师的《浅谈聋人手势语的研究》中提到过,我今天刚在手语栏目贴了季老师的这篇文章,在第五页的第二部分“

二、不要将手势语统称为“手语”,以免引起手势语和手指语的混淆“。不知道她说得对不对?大家可以讨论。

第一,手语应该包括手指语(尽管数量很少)和手势语,简而言之,就是,用手“说”出来的语言。

第二,即使是聋人用嘴巴讲出来的那种无论在音质和音准上都和健听人有明显差异的话,也应该归于口头语言而非手语。

第三,我在本科毕业论文中提出语言的四分法,即: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手语,网络语言是人类语言的四种基本形式。不能因为使用人数少而将手语排斥在外。

第四,手语存在自己的文法,但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都不同。不能以一方的标准来评价另一方。

第五,聋人使用手语时丰富的面部表情可以算作手语的元素,但口型却不是必须的,因为也有聋人习惯不动嘴唇打手语。

http://www.xiexiebang.com)谢谢!Thank you very much!

可以说手语是一种符号系统,形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但绝对不是语言。

我们不能对语言的概念无限泛化,语言就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不要再突破这个定义了。否则会很麻凡的,body language算不算语言?文字算不算语言?旗语算不算语言?一旦突破这个概念很多问题就会出来的了。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听觉缺陷而造成的语言障碍,是聋生将来参与社会生活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因此,形成和发展聋生的语言,是聋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正如台湾著名特教专家林宝贵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要解决听障者的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要为他们解决语言沟通问题。语言沟通问题解决了,其他的教育问题、学习问题、情绪问题、社会适应问题、就业问题等自然迎刃而解。”

这是由聋生语言形成的困难性、复杂性和聋生语言基础极其薄弱、语言实践机会极其缺乏等因素所决定的。

然而,大量研究和事实表明,多数聋生家庭对发展聋生语言重视不足,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在生活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造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脱节,严重影响着聋生语言的发展。

二、开展家校合作实验,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

1、实验目标

(1)形成家校合作模式。聋生家长的教育意识有明显增强,能自觉配合学校主动肩负起在家庭环境下发展聋童语言的责任;教育水平有明显提高,掌握在家庭环境下发展聋童语言的方法,比较有效地发展孩子的语言。

(2)形成家庭语言学习教材和家庭手语训练教材。

2、实验对象:选取刚入校的一年级聋生及其家长为实验对象,进行连续性实验。

3、实验操作过程

(1)调查聋生家庭教育状况,确定实验对象。我们编制了聋生家庭教育状况调查表,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主要从家庭基本情况、家庭教育状况、家长对实验的要求等方面进行调查,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基础性依据。在此基础上,组织家长报名,把关心孩子语言发展、参与实验积极性高的家长作为实验对象。

(2)规划语言学习目标。我们依据聋校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教材中的知识点,按照聋校语言教学的目标尽量与家庭语言训练目标一致、强化语言积累和语言交际的原则,确立了聋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总体目标和各学期的具体训练目标。

(3)编写家庭语言训练教材。根据聋生学习语言的特点和家长的实际,我们主要编写了两类教材:一是汉语语言训练教材,二是手语交际训练教材。教材的编写力求突出五个方面:一是把聋校语文教材中的有关知识在家庭中加以巩固(如对照实物、动作演示或用手语帮孩子巩固词语);二是积累词语、词组的扩展训练(如根据聋校语文第三册第六课中的“挂着”一词,实验教材中设计了“挂着表”、“挂着衣服”、“挂着毛巾”、“挂着书包”、“挂着篮子”等,让家长结合情景帮聋生积累);三是利用学校学习的新句式在家庭中创设情景,帮助聋生学习积累句子(如聋生在一年级学习了“这是什么”的句式后,要求家长结合家中实际,带领聋生学习“这是圆桌”、“这是沙发”、“这是毛巾”等等);四是在生活中学习词语、句子,要求家长随时把聋生在家庭中见到的新的语言现象,运用制作卡片的方法帮聋生学习语言;五是交际训练,设计安排一定数量的适合聋生和家长运用手语或书面语交流的句子。(4)举办家长学校:利用家长两周一次接送聋生的时机,根据实验教材,从训练内容、方法和手语三个方面加强对家长的培训和指导。每学年培训三十六课时左右。

(5)家庭语言训练实践。家长根据实验教材和教师的培训,利用聋生休息的时间,每天用一至两个小时的时间带领孩子进行语言学习。

(6)家庭语言训练效果的平时检查与巩固。每周一家长送聋生时,教师首先检查家庭语言训练的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另外,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安排一定时间帮助聋生巩固在家中学习积累的语言。

(7)假期综合训练、巩固。根据全学期学习训练的内容,教师设计寒暑假综合训练内容,指导家长在假期中进行综合训练,最大限度地提高聋生学习语言的巩固率。

(8)综合评估、总结与推广。每学期开学初对聋生在家庭学习语言状况进行一次效果评估,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并运用举行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的形式,予以推广,促进家庭教育整体质量地提高。同时,及时把实验成果运用到新的班级,进行第二轮实验。

三、实验初步成果

1、家庭教育实验深受家长的欢迎,家长的教育意识明显增强,教育观念明显转变。问卷调查和阶段性评估结果显示,家长对实验工作满意率为100%,95%的家长能按时参加培训,67%的家长认为参加实验对教育孩子的帮助巨大,66%的家长能掌握教师培训的方法且能有效地运用。大多数家长能正确认识自身在教育孩子中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由自发型、随意型开始向自觉型、计划型转变,改变了过去重养轻教、认为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在于学校的错误认识。2、聋生的语言能力显著提高。首先表现为聋生积累词汇量有较大提高。多数家长掌握了“卡片学词识字法”,结合家庭生活实际,随时把在家庭生活中见到的新事物、新现象,制成卡片,帮助孩子在生活中、在实践中学词识字,把生活中、实践中的语言形象和语言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聋生掌握了大量的在学校课堂内学不到,在生活中却经常见到、用到的词汇,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仅以2001年上半年的评估结果为例,制作300词语卡片的有4人、200个左右词语卡片的有1人、100各左右词语卡片的有3人、100个词语卡片以下的有2人,聋生对学习词语的掌握率均在90%以上。其次表现为聋生运用句式说写句子的能力明显提高。多数家长为聋生建立了“写句本”,根据实验教师的辅导,利用在学校里学习的新句式,采用“即时学习法”,让聋生在生活实践中练习说写句子,把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了语言的使用率,较好地解决了语言学习与应用脱节的问题。在“运用句式说写句子”的评估中发现,5名聋生的语言能力不仅明显高于同年级未参加实验的聋生,而且在某些方面也高于比实验班高出1——2个年级聋生的语言能力。这五名聋生说写的句子不仅题材广泛,内容充实,有较大的扩展性,是在课堂内学不到的,而且语句通顺,基本上无语序颠倒现象。第三表现为家长基本上能与聋生进行交流沟通。部分家长能运用手语与聋生交际;个别基础较好、素质较高的家长能用口语、用书面语和聋生交谈,交际中家长注重用完整的语句,有助于聋生语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3、编写出四册家庭语言训练教材和两册手语培训教材。

四、结论

1、聋校有计划地指导家庭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家校合作是发展聋生语言能力的成功模式,能有效地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进而提高聋校教育教学质量。

2、家长学校、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个别指导、教师和家长协商是聋校指导家庭教育的有效形式。

3、聋校指导家庭教育必须遵循六项原则:一是实用性原则。要立足于家庭教育的实际,把培训的重点放在具体、实用的方法指导上,避免过多从理论上讲授。二是针对性原则。一方面要针对家长素质偏低(大多数为初中水平)的实际,注重培训内容深入浅出,易为家长掌握、应用;另一方面要针对聋生的生理、年龄特征,注重传授形象直观等乐于接受的方法;另外针对家庭教育这一特殊领域,注重研究与家庭密切相关的方式、方法。三是实践性原则。家庭教育的生命在于实践。每次培训结束后、节假日(尤其是寒暑假)都要安排一定数量的实践作业,使家长学用结合,在实践中练习运用。四是长远规划与阶段性实施相结合的原则。聋校指导家庭教育必须有长远规划,有总体的目标,避免随意性,同时又要循序渐进,分阶段逐步实施。五是分类指导与集体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根据家长的共同点抓好集体培训,又要根据家长的个别需要、聋生的剩余听力状况,进行个别指导。六是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家长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原则,这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4、情景学习法、反复训练法、卡片学词识字法、即时学习法和语言交际实践法等是家庭发展聋生语言的有效方法。

曲阜市聋哑学校家庭教育实验课题组

聋童由于听觉障碍,而不能获得外界声音的刺激,致使他们的口语能力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发展聋儿的口语是我们的目标,对聋童进行口语训练是为了形成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回归主流,能与正常人交谈。大多数聋童表达时都有概念不准、语汇贫乏、词序颠倒、表达困难等情况。

(一)培养聋童理解语言的能力

聋童与正常儿童相比,在心理、语言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由于听觉障碍,他们没有外界声音的刺激,语言形成较晚,所以在对聋童进行口语训练时,必须让他们理解,单纯的教与训练,是较难掌握的。应通过实物对照,让学生观察,再辅助以语言的教学,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理解与表达是相辅相成的,聋童理解语言都是通过视觉和他们的残余听力,因此不联系任何情景或事物的言语刺激,对聋童语言的形成没有多大作用的。聋童掌握一些语言之后,教师要注意变换方式,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如:教学生一种句式,然后就应多训练他们多说一些这样的句式,才能够做到随机应变。

(二)丰富聋童知识,积累词汇

聋童只有积累了较丰富的词汇以后,才能和健全人进行口语交流(但语速较慢)。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注意给聋童创设语言环境,帮助他们积累词汇。

首先要给聋童提供多见多识的机会,使他们可以亲身体验和感受。比如:带学生外出活动、旅游等,可以让他们有目的、有意识地去观察一些常见的、直观的事物,并及时告诉他与之相对应的词语,使他们在实践的进程中加深印象;还应注意的是要随时随地将学过的词汇再现给他们,让他们学得会、记得牢。

其次充分利用聋童各种正常感官,使其积累词汇。从视觉的角度来讲,聋童可以“以目代耳”,所以就可以把一些直观的、形象的词汇教给他们,如:各种颜色、形状之类的词;触觉方面可以通过让他们去感触、去体验;味觉方面的酸、甜、苦、辣等,可以通过让他们去品尝、去理解。

(三)对聋童进行有声语言的训练

聋童掌握了部分词汇并不意味着就会说话,或口语发展就好。发展有声语言是口语训练的关键。

首先,应及时纠正聋童的发音错误,聋童从不发音到开口说话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对于经常发音不准确,说话不规范的错误要及时进行纠正,发音正确的还要多加强练习,多给予他们鼓励。

其次,要帮助聋童建立词语概念。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在使用语言时常有滥用的现象。所以很多时候要多鼓励学生多说话,这样才可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再次,采用问答的形式引导聋童来进行口语训练,这种方式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根据所学知识编排,锻炼聋童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这种训练过程中,千万不用手语动作来做辅助。如果长期使用手语,聋童形成习惯,就会觉得有了依靠。最终将会阻碍其口语的发展。

(四)多与家长沟通

教师要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与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情况及学生有哪些不良现象,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各方面的表现。以便家长与教师一起来对聋童进行口语训练,比如: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内容后,有机会带学生出去时,便可以进行相应的训练,加深聋童的理解和印象。这样可以使口语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篇:聋人职业教育

以市场为需求,以就业为方向,大力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

焦作市特殊教育学校 李陆军 樊丽霞

特殊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重视和发展特殊教育,为残疾儿童提供公平、均衡、优质的教育,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培养残疾儿童少年学习一技之长,将来能够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自食其力,这是教育、残联和民政部门的重要任务。

作为一所培养残疾学生的职业技术学校,从1993年起,学校领导就十分注重残疾孩子毕业后的生存之路。十几年间,我校职业技术教育从最原始的修车补胎,修锁配匙一直成功的发展到现在的盲人推拿按摩、聋人工艺美术、食品雕刻、服装设计四个专业,毕业学生近百人。其中,大部分盲人南下广东等地在当地的盲人按摩医院工作。有部分盲聋学生到长春特殊教育学院深造,其中我校毕业的学生冯斌在北京按摩医院找到了自己的谋生之路。聋哑学生有的在当地的福利工厂,有的深造之后,回到自己家乡的特殊教育学校任教,还有的被市内大中型饭店招聘为食品雕刻师。我校毕业的服装专业聋哑学生赵小明2007年代表我国参加在日本举行的服装设计大赛,获得第六名。

根据我校十几年来对残疾人进行的职业教育来看,我们认为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必学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根据市场需要,认真搞好职业教育教学工作

我校职业中专成立于2004年,今年已经招收四届学生,四年来各专业教师积极探索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认真搞好教学工作,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水平的提高。今年,学校把职业教育作为创新工作来抓,为了促使职业教育再上新台阶,我们分析各个专业的具体情况,结合当地市场需求,制定了近期发展目标。

工艺美术专业:学校计划把工美专业分成升学和就业两个班,升学班主要依据高考大纲开设素描、色彩、速写、图案等课程,争取每年都能够向中州大学、长春大学输送优秀学生。就业班主要以装饰设计、工艺设计、简单电脑设计为主开设课程,学习一些必要的设计知识,为将来就业做准备。两个专业班分别由两个工美教师担任班主任进行管理,基础课程可以集中上课,两年以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要求进行分班。就业班教师要充分了解市场,结合学生特点,开设诸如:室内装修设计、装裱绘画、电脑打字及文档处理、小型工艺品制作、木质雕刻、标牌制作等课程,使学生能够学习一技之长,毕业后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在职业教育的最后一年,增加学生外出实习实践的次数保证实习时间,并结合就业单位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岗前培训,为学生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服装工艺专业:去年,我们借鉴其它学校的经验,对服装专业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都做了相应的调整。第一步首先确立专业发展方向、制定适合学生特点的课程计划,认真搞好教学工作。在实习实践方面,充分利用校外附近劳保用品厂这个有利条件,一方面不断让学生到其车间进行参观、实习,感受工厂流水线作业的工作氛围,激起学生学习服装工艺的兴趣,另一方面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帮助劳保厂加工一些产品,适当提取利润,这样既可以练习技术又可以弥补专业经费不足。第二步,瞄准市场适时地设计制作一些小件服装,让服装专业和市场接轨,把学生培养成为学有所用的实用型人才。

推拿按摩专业:按摩是我校职业教育中唯一为盲人开设的专业。从目前情况来看,学生反映基本满意。为适应下一步办学需要,第一步我们计划调整文化课设置,增加职业中专所必须的专业课程,特别是技能操作课程更要加强,以适应学生学习需要。因为我们毕竟是残疾人职业学校,不能完全依照普通学校的课程来设课,从我校毕业的三届盲生来看,没有一届学生真正把初中知识全部学习完毕,绝大多数中途退学改考洛阳盲专。因此我们要改变课程设置,不能一味强调文化课的重要性而忽视专业课程。同时还要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实习,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以提高学生学习按摩职业课的信心。第二步,举行按摩专业短期培训,经过培训的学员由学校、残联推荐就业。第三步,我们要学习天津聋校的职业教育办学经验,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招收普通学生,我们计划首先由按摩专业开始搞试点,以后逐步向各专业推广。

烹 饪 专 业:在开设烹饪专业初期,因为没有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的需求,盲目的强调一专多能,要求学生学习综合性的烹调课程,培养多面手。通过实践,我们认为,这样的课程设置不符合聋哑学生的实际特点,学生容易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而且所学专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更不要说走向社会去竞争。2005年,学校积极进行市场调查,发现目前焦作市的大中型饭店对食品雕刻师的需求较大。食品雕刻不需要和太多的人进行语言交流,主要是动手动脑,比较符合聋哑人的特点。我校抓住时机重新调整了烹饪教学的教学思路,将以往综合性的烹调课,转变为专一的食品雕刻,烹饪教师带领学生主攻食品雕刻。为了提高学生的雕刻水平,教师一方面认真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课下四处收集泡沫板,让学生多实践,把功夫用在刀刃上。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学生的雕刻水平日益增强。2007年,我校烹饪教师带领学生参加焦作市举行的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随后,又代表焦作参加河南省的职业竞赛获得三等奖。其中,两名学生还获得了中级厨师资格证。2007年,我校毕业的学生成功走进焦作市的大型饭店成了专职的食品雕刻师。

二、拓宽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寻找更多的就业就会

残疾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目的就是为了就业,就是为了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工作岗位,能够自食其力,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因此搞好毕业生就业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残疾人的就业环境恶劣,绝大部分残疾学生毕业后不能顺利就业,即使就业的学生也是从事较为简单的体力劳动,收入微薄,能够从事在学校所学专业的毕业生更是少之又少。这种现象纵然和社会的偏见有关,但是也存在教育和市场就业不能有效接轨的问题。下一步我们要紧密结合市残联和民政、劳动部门,一方面调整我们的培养目标,培养社会所需人才,通过市残联和民政、劳动部门的政府行为,为残疾学生谋得更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到厂矿企业摸底调查,和企业建立良好的联系,通过定向培养的方式来提高残疾学生的就业率。例如:烹调专业可以继续向市内中级以上饭店推荐学生,根据饭店的要求和培养标准开始课程,还可以通过烹饪协会协助召开残疾学生就业招聘会,安排学生就业。服装专业可以定向培训,通过对我市服装企业的调查摸底,由残联出面为企业培养定向技术工人。按摩专业可以向按摩诊所、饭店、洗浴中心推荐保健按摩师等办法,为残疾学生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学习,不断提高师资水平

师资水平的高低是我校职业教育能否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标志,因此提高职业教育师资水平工作刻不容缓。

1、加强职专教师的学习,提高人文素养

无论是普通中专还是职业中专,教师个人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理论水平的学习。因此,从2006年起,我们就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组织教师参与到了全市中小学教师的读书计划的行列中,全面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为自己的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2、组织教师外出学习

闭门造车势必会阻塞自己的发展之路。为了全面提高职专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我们经常利用小假期组织教师到北京残疾人职业高中以及兄弟学校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3、和残联等部门联系参加在职培训

职专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和社会接轨,这样才能不断满足残疾孩子的学习需求。因此,我们积极和当地残联以及各有关部门联系,组织教师参加当地的职业技术培训,以此逐步提高职业教师的技术水平,满足教学所需。

总之,依据当地市场,采用灵活多样的办法,逐步提高职业中专师资的综合水平,满足学生就业,这样才能保证残疾人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

下载聋人文化事件(中文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聋人文化事件(中文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内聋人文化研究综述[五篇范例]

    国内聋人文化研究综述 魏雪寒 中州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摘 要:文章对中国期刊网进行搜索,以“聋人文化”为关键词,对国内自1980年到2014年35年来有关聋人文化研究的文章进行分类和......

    国际聋人节范文合集

    世界性的聋人节日。1957年,世界聋人联合会根据欧洲各国聋人组织的倡议,决定1958年9月28日为第一个国际聋人节,并规定以后每年9月的第四个星期日为国际聋人节。聋人节的意义在于......

    国际聋人节(精选)

    世界聋人联合会(THE WORLD FEDERATION OF THE DEAF)成立于1951年,是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其宗旨是造福于世界聋人,捍卫聋人的权利,帮助聋人康复。该会总部设在意大利罗马,每四年举行......

    聋人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

    《聋人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实验报告 《聋人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实验报告 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提高聋教育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使广......

    中国聋人历史年表(★)

    中国聋人历史年表 史前万年,伏羲创造八卦图,并把史前文明精华汇聚一本著作《易经》,其中图案线条是聋人祭司奉命绘制。当时是原始社会,人人平等共享集体劳动成果,聋人哑人和正常......

    聋人学校班主任工作总结

    班主任工作千丝万缕,千头万绪。一个学期来,我时刻牢记“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在实际工作中不辞劳苦地主动开展班级管理和德育建设,在上级诸多领导的关心、支持......

    聋人学校班主任工作总结

    班主任工作千丝万缕,千头万绪。一个学期来,我时刻牢记“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在实际工作中不辞劳苦地主动开展班级管理和德育建设,在上级诸多领导的关心、支持......

    聋人学校班主任工作总结

    班主任工作千丝万缕,千头万绪。一个学期来,我时刻牢记“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在实际工作中不辞劳苦地主动开展班级管理和德育建设,在上级诸多领导的关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