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测试题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健康:
2、体能:
3、运动参与:
4、领域目标:
5、水平目标:
二、填空
1、《标准》将学习内容划分为五个领域:()()()()()。
2、教材编写的原则()()()()。
3、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三方面的考核评价。
4、教育科研能力主要包括()和()
三、简答
1、课程评价过程一般包括哪几个步骤?
2、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四、论述
根据实际情况叙述自己对课程理念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机能有关的体能。
运动参与:之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领域目标:之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
二、填空题。
1、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2、教育性原则、健康性原则、兴趣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3、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4、学习能力、研究能力
三、简答题。
1、课程评价过程一般包括四个步骤。
(1)确定评价的目标—根据《标准》和具体评价目标、评价对象和评价内容。(2)选择评价的方法—依据评价目标、评价内容,确定评价的指标和评价的方法。
(3)手机评价所需要的信息—依据评价目标、评价方法的要求,具体进行观察、测量等,收集教学相关的信息。
(4)依据标进行评价—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价值判断和解释,并及时反馈给评价对象,用于改进和指导以后的教或学。
2、(1)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
(2)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
(3)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
(4)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5)
简单易行。
四、论述题。参考课标第三页。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测试题
姓名
成绩
一、填空(每空1分,共48分)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2、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和()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
3、()和()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
4、体育与健康关注的核心是()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
5、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课程目标,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和()五个学习领域。
6、《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级水平,水平一至水平五分别相当于()年级、()年级、()年级、()年级和()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7、《标准》把学生的()()()()与
()纳入学生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8、()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上、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
9、运动技能学习领域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为主的基本特征,学习运动竟能也是实现其他领域学生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
10、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也能增进()。本课程十分重视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和
()的能力。
11、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具有独特的作用;在1——6年级,应着重帮助学生了解一般的(),学会()和()他人,并表现出一定的()。
12、体育与健康的课时,1——2年级相当于每周()学时,3——6年级相当于每周()学时。
二、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1、体育与健康课程注意到了学生各方面的个体差异。()
2、《标准》对教学内容的选取没做多大变动。()
3、在义务教育阶段,应注重学生基本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4、1——2年级在“运动技能”学习领域中要达到“知道球类运动技术术语,如投篮等”水平目标。()
5、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与其体能状况紧密相关。()
6、《标准》的三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体系的递进关系为:课程目标——水平目标——领域目标。()
7、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不可以采用教学单元的形式进行。()
8、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三个方面的考核评价。()
9、《标准》是评价的基本依据。()10、1——6年级不编写体育与健康课本。()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体育与健康课程
2、运动技能
3、领域目标
4、水平目标
四、简述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课程的基本理念
2、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3、课程评价的一般步骤
4、校外体育资源包括哪些?
五、案例设计(10分)
参考《标准》中案例
一、案例二,任选一个以“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努力展示自我”、“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不害怕与比自己强大的同伴一起游戏和运动”为题目,设计一节课堂教学案例。
第二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测试题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
一、填空题:20分,每空格1分。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以
______________为主要手段,以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内容,以增进____________,培养学生____________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2、体育与健康课程以“____________”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知识。
3、根据多维健康观和体育学科的特点,借鉴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经验,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了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为各地区和学校制订课程实施方案以及教学计划 提供明确的指导,保证学生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4、体育与健康课程建立了有利于学生进步与发展的多元学习评价体系,要求对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综合评价,提倡在以教师评价为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重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及自我评价能力。
二、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对水平一的学生应主要采用()评价。
A、评语式B、等级制C、评语和等级制评价相结合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体育道德是课程目标哪个方面的内容()
A、运动参与B、身体健康C、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是哪个领域目标的内容之一。()
A、运动参与B运动技能C、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4、以下属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是()
A、武术B、舞狮、舞龙C、踢毽子D、抖空竹E、荡秋千
5、在课程目标中,身体健康的目标是()
A、掌握保健知识和方法B、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
C、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D、提高适应自身环境的能力
三、判断题:10分,每题2分
1、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 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
2、应高度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特别要关注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3、教师应结合实际,将课程目标具体化,提高目标的可操作性,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4、各地区、各校不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自行确定各水平学生不同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内容的权重分配。()
5、对水平四的学生以等级制评价为主,结合评语式评价进行综合评价。()
四、简答题:30分,每题6分。
1、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是什么?
2、课程设计思路的依据?
3、编写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应注意哪些方面。
4、如何保证体育设施和器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制订本校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至少6条)?
五、论述题:30分
1、如何理解新课程标准中的四个基本理念?
2、如何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考试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20分,每空格1分。
1、身体练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学生健康、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
2、健康第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
3、课程目标体系、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4、体能、知识与技能、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二、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A2、C3、B4、A、B、C、D、E5、A、B、C、D
三、判断题:10分,每题2分
1、对;
2、对;
3、对;
4、错;
5、对
四、简答题:30分,每题6分。
1、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是什么?
(一)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
(三)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
(四)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2、课程设计思路的依据?
(一)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
(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三)根据可评价的原则设置可操作和可观测的学习目标
(四)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保证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
(五)根据课程学习目标和发展性要求建立多元的学习评价体系
3、编写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应注意哪些方面。
(一)教育性
(二)科学性
(三)实用性
(四)可读性
(五)发展性
(六)差异性
4、如何保证体育设施和器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开发与利用校内外的场地和设施资源。
(二)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
(三)妥善保养场地、设施和器材。
5、制订本校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至少6条)?
(一)对本标准和“方案”精神的理解与把握。
(二)对学校教育改革背景、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课程资源、传统项目等的分析。
(三)明确提出本校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
(四)制订本校课程实施策略与计划。
(五)确定各水平和年级的具体学习目标。
(六)确定各水平和年级的教学内容与课时数分配范围。
(七)提出教法运用与学习指导的基本要求。
体育
(八)具体规定各水平和年级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成绩评价方案,包括具体的内容、方法和标准等方面。
(九)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十)提出教学管理方面的具体要求。
五、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
1、如何理解新课程标准中的四个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知识。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地发展。
2、解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体育与健康课程高度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从课程设计到学习评价,始终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课程在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并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4、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关注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各地区和学校要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和设计课程内容,有效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基本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
2、如何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
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要根据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等方面进行选择与合理运用。
1.应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充分发挥体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2.应针对不同水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不同内容的教学规律与要求,进行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法与学法创新,调动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的积极性。
3.应创设民主、和谐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情境,有效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传授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通过体验、思考、探索、交流等方式获得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应对问题、自我锻炼、交往合作等能力,开展富有个性的学习,不断丰富体育活动经验,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
4.应在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选择简便有效的练习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发展学生的体能。
5.应高度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特别要关注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自尊和自信,促进每一位学生更好地发展。
第三篇: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测试题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英语课程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
2、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小学英语的终点目标是 二 级,二级目标在词汇方面要求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 600-700 个单词和 50 个左右的__习惯用语_。
4、小学英语语言技能一级的读写目标,除了能看图识字,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和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之外,还有一条是 能正确书写字母和单词。
5、我们平常说的英语“双基”教学是指 英语基础知识 和 ___听说读写(基本)技能.6、对话课教学模式一般教学程序是_复习、热身,新知呈现,巩固练习,拓展应用,发展提高_。7.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具有 工具性 和 人文性 双重性质。
8.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
9.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的关键。
10.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 渐进性 和 持续性 特点。
11.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和 教学资源 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
12.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
13.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网络信息等,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二、判断正(T)误(F)(每小题1分,共10分)
(T)
1、教学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F)
2、备课就是写教案。
(F)
3、小学英语教学策略词汇课中呈现新知是情景导入和听音正音。
(T)
4、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F)
5、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小学生必须通过统一毕业考试才能升学,否则没有机会读初中。(T)
6、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T)
7、小学英语教学策略读写课的第三环节是阅读中活动。(F)
8、英语课程倡导讲授型的教学模式。
(T)
9、老师说:Draw a circle.学生画一个circle,这就属于课程标准里面谈到的用语言来做事情。(F)
10、教学设计的好,教学就一定能成功。
三、多选题
()1.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
A.语言技能 B.情感态度C.教学评价 D.学习策略 E.文化意识
()2.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_______的重要工具。
A.文化意识 B.国际交往 C.科技交流 D.文化交流
()3.英语教材是指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科书以及与之配套使用的______
A.练习册B.录像带C.挂图D.教学实物E.计算机软件
()4.平时的教学要避免_____________的倾向,特别要避免采用题海战术干扰正常教学的做法。
A.为考而教B.不考不教C.考也不教D.以考代教
()5.学习策略包括_________________
A.认知策略B.调控策略C.交际策略D.资源策略
()6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______的英语学习资源。
A.贴近教师B.贴近学生C.贴近生活D.贴近时代
()
7、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开发和利用______资源。A、教材 B、学校 C、网络 D、学生()
8、教材的编写就体现__________原则。
A、思想性 B、科学性 C、趣味性 D、灵活性
()
9、形成性评价可采用与课堂教学活动接近的形式以及_________等形式。A、平时测验 B、学习档案 C、成长记录袋 D、问卷调查
()
10、终结性评价应采取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A、口试 B、听力 C、笔试 D、面试
二、填空题
1.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具有 工具性 和 人文性 双重性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
3.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的关键。
4.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 渐进性 和 持续性 特点。
5.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 和 教学资源 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
6.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
7.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网络信息等,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教学过程、英语测试题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英语课程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
2、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小学英语的终点目标是 二 级,二级目标在词汇方面要求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 600-700 个单词和 50 个左右的__习惯用语_。
4、小学英语语言技能一级的读写目标,除了能看图识字,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和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之外,还有一条是 能正确书写字母和单词。
5、我们平常说的英语“双基”教学是指 英语基础知识 和 ___听说读写(基本)技能.6、对话课教学模式一般教学程序是_复习、热身,新知呈现,巩固练习,拓展应用,发展提高_。
二、判断正(T)误(F)(每小题1分,共10分)(T)
1、教学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F)
2、备课就是写教案。
(F)
3、小学英语教学策略词汇课中呈现新知是情景导入和听音正音。
(T)
4、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F)
5、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小学生必须通过统一毕业考试才能升学,否则没有机会读初中。
(T)
6、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T)
7、小学英语教学策略读写课的第三环节是阅读中活动。(F)
8、英语课程倡导讲授型的教学模式。
(T)
9、老师说:Draw a circle.学生画一个circle,这就属于课程标准里面谈到的用语言来做事情。(F)
10、教学设计的好,教学就一定能成功。简答题:
1、《英语课程标准》中对二级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标是怎样描述的?(10分)
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2、新课标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请你以“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话题为例,谈一谈教师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20分)
(1)任务型教学的概念:任务型英语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活动中自然地使用英语,在使用英语做事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语言能力。
(2)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① 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② 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③ 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④ 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写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⑤ 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⑥ 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3)教师设计的任务型教学案例(略)
3、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总目标要求是什么?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通过英语学习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4、英语学业考试的命题应遵循什么原则?
发展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基础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
5、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五个级别。该设计遵循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也考虑到我国民族众多,地域辽阔,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旨在体现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6简述五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诸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7.英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6)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8.《英语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英语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之一。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9.英语课程标准》中对二级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标是怎样描述的?
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论述题(40分)
1.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建立情感态度的沟通和交流渠道3,结合外语学习内容讨论有关情感态度的问题4,帮助学生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
新课标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请你以“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话题为例,谈一谈教师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① 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② 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③ 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④ 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写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⑤ 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⑥ 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2、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教师在教学中应怎样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1)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2)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4)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3、阐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㈠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㈡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㈢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四篇: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学习小学体育新课标心得体会
随着对“新课标”学习的不断深入,我对新课标的认识又有了更全面的理解。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注重师生双方平等的相互交流,沟通与合作,交流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肯定和赞赏。提倡、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体育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和体育知识,所以体育课又被认为是技术学习课,因此在体育课中过多的强调了学习技能、技巧。小学体育教育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运动员,在体育课中把体育技巧作为每课必学的内容,并且把会不会技巧作为学生会不会体育的标准,不但偏离了教学体育的方向,而且由于纯技术训练带有一定的强迫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体育 惧怕心理,进而造成了学生和体育之间的距离,以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体育热情和信心。心理学家卡格安在观察儿童的行为时发现"只有那些与他们熟悉的事物有所不同,但又看得出与他们有一定联系的事物,才能真正地吸引他们"。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多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巧妙地将学生与体育拉近,使学生获得良好的体育感受,逐渐地喜欢体育。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单纯的说教,死板的讲述体育知识,那只会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而且,也无法令孩子们喜欢。我在对低年级学生教学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了许多与传授体育技能有关的小游戏,并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创想的内容。引导学生做一些小动物的外形模仿。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练习,逐步发展下去,可以自由发挥。学生自编的动作源于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由于个性和爱好的不同,每个学生创想的动作各不相同,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学生的动作已不仅仅局限于模仿动物了,甚至连刘翔跨栏的动作都出现在了课堂上。不知不觉中既培养了形式的记忆力,模仿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二、设计好课堂教学的环节
一堂课四十分钟,是老师和学生相处的最重要时光,把握住这四十分钟是十分重要的。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精心设计好“开头”、“衔接”和“结尾”这三 个环节,让学生像欣赏一首旋律优美的乐曲,观看一部引人入胜的影视片那样津津有味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更能使课堂教学具有“磁性效应”。
首先,一个良好的开端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开头的设计上应该注重新颖,吸引与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让他们把注意力都投放到课堂上来;其次,各环节的衔接要巧妙,使课堂教学流畅自然,各环节自然过度,保持课堂教学的整体性。且不中断学生的思路,易于学生接受;再次,把握好结果的处理,让学生有一种精彩的感觉,就如同一出戏,一部电影,必定有高潮。同样,一堂体育课也应该有“高潮”之处。这个“高潮”一般宜在一堂课的结尾前夕。“高潮”往往是课堂教学的“毕彩乐段”,此时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浓厚,积极性最易发挥的时刻,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推敲再三,精心设计,使学生意犹未尽,期待着下节课的到来。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认为现在的教学重要的是去"做"。怎么做,做得好不好都是其次的,我们要使学生乐意与自己合作,不应把目光盯在道路尽头教学结果上,要集中精神引导学生在道路上如何前进。作为教师的我,必须在实践中学习,不断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把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找到自己在这场改革中的位置,作出自己的回答!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是我们的根本出发点,在教学中,让我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尽快适应“新课程”,克服自身工作中的不足,让我们为自己和学生创造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
第五篇: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及主要内容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价值
在现代教育形成过程中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增进身体健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体育活动,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逐渐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
(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体育运动过程是一个不断对面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一个不断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能不断地体验到进步或成功的喜悦,能不断地体育各种复杂的情感,从而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三)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与他人和群体的联系是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体育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方式,因此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学生逐步理解解和习惯一定的社会规范,学会规范约束和调整自已的行为,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队精神。
(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体育课程是一种技能性的课程,它的许多内容是不能够或不完全能够通过语言或其他符号系统传授学习的。体育知识是一种操作性和技能性知识,学生的学习包括技能性知识和谁知性知识的学习,是通过运动实践来实现的。
体育课程学习中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提高运动欣赏能力;
2.关于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
3.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
4.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生存能力;
5.正确的体育与健康观念与科学锻炼的方法。
三、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课程的目标就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这就决定了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中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主要途径。
体育课程构建了五大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并安照健康的要求,选取了与体育密切相关的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和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力求把健康的要求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学生情感体验。从课程设计到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有利于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做为出发点,在教学活动中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同时也应注意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让每一个学生都从学习中受益,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学生的权利,同时也是贯穿体育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
人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状况与先天遗传有着极大的关系,每个人的运动需求和表现也各不相同。体育课程充分注意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并以此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组织方法和教学方法,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从中受益,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四、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一)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
体育课程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课程的目标,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维健康观和体育的特点出发,吸收我国体育课程建设的经验教训,将体育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各领域目标特点构建体育活动内容体系。
(二)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儿童少年的身体发育与心理和智力发育相比,表现出更大、时间更长的个体差异性,更不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体育课程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体育学习特点,将小学划分成三级水平,并在各学习领域设置相应的水平目标。水平一相当于小学1~2年级、水平二相当于小学3~4年级、水平三相当于小学5~6年级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三)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体育课程标准中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学习领域,要求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中、技能的同时,强调学生应在运动实践中体验心理感受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使这方面的学习目标由隐性变为显性、由原则性变为可观测性的行为表征。这既便于学生学习时自我认识和体验,也便于教师对学生的观察与评价,从而判断教学活动的成效,有效地保证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
(四)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
对课程实行分级管理,加大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建设中的自主性,是我国课程建设和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按照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体育课程标准规定了各学习领域、各水平的学习目标,同时确定了依据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各地、各校和教师在制订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时,可以依据课程的学习目标,从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选用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五)根据课程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
教育的成效要通过适当的评价才能体现出来,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课程评价集中体现着课程的基本理念与价值取向,影响、决定着课程发展的方向。体育课程标准把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体能、知识与技能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课程标准并没有对如何评价作出统一的规定,只是要求教师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确定的范围和原则去探索。
五、课程目标
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学生将:
(一)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二)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三)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四)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六、学习领域目标
(一)运动参与目标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二)运动技能目标
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
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
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4.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三)身体健康目标
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2.发展体能;
3.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4.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四)心理健康目标
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
2.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
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五)社会适应目标
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2.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小学体育课程的内容标准
一、运动参与领域
领域目标
水平
水平目标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水平一
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
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认真上好体育课
水平二
乐于学习和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
向同伴展示学会的简单运动动作向家人展示学会的运动动作
水平三
主动参与运动动作的学习
主动观察和评价同伴的运动动作示范所学的运动动作
二、运动技能领域
领域目标
水平
水平目标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获得运动基础知识
水平二
说出所做简单运动动作的术语
说出所做身体各部位简单动作的术语,如转头、侧平举、体侧屈、踢腿等说出所做简单的全身动作的术语,如蹲起、踏步、滚动、跳跃等
水平三
知道所练习运动项目的术语
知道球类运动技术术语,如投篮等;
知道体操动作术语,如前滚翻等;
知道武术动作术语,如马步冲拳等;
知道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术语,如舞蹈中的跑跳步等;
知道田径动作术语,如起跑等;
知道地域性运动项目中的技术或动作术语,如滑冰运动中的蹬冰等。
观看体育比赛
观看现场体育比赛和表演;
观看电视中体育比赛和表演。
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
水平一
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
在球类游戏中做出单个动作,如拍球、投篮、运球等;
做出基本体操的动作;
做出单一的体操动作,如滚翻、劈叉等;
模仿简单的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
做出地域性运动项目中的简单动作,如水中行走、水中飘浮、冰上行走等。
水平二
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
做出多项球类运动中的简单组合动作;
做出体操的简单组合动作;
做出武术的简单组合动作;
做出舞蹈或韵律活动中的简单组合动作;
做出地域性运动项目中的简单组合动作。
水平三
初步掌握运动基本技术
初步掌握多项球类运动中的多种技术;
掌握一两套徒手体操或轻器械体操;
初步掌握一套简单的武术套路;
初步掌握一套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
初步掌握一套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
初步掌握两三项田径运动技能;
初步掌握两三项田径运动技能。
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水平二
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危险
知道不按规则运动和游戏会导致身体受到伤害;
知道在安全的环境中运动和游戏;
知道水、冰等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避免危险。
水平三
说出不同环境中可能面临的危险和避免方法
了解安全的运动方法,如穿着合适的服装运动、跳跃时用正确的姿势着地、摔倒时的自我保护方法等;
正确应对运动中出现的粗暴行为和危险。
三、身体健康领域
领域目标
水平
水平目标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水平一
注意正确的身体姿势
指出坐、立、行时正确和不正确身体姿势的区别;
说出处于正确和不正确身体姿势时的感受;
努力改正不正确的身体姿势。
水平二
基本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初步具有正确的身体姿势;
在徒手操、队列等练习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水平三
能够用正确的身体姿势进行学习、运动和生活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在体操、舞蹈或韵律活动等项目的学习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在他人的指导下运用适当的体育活动改善身体姿势。
发展体能
水平一
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
学习实际生活中的移动动作,如走、跑、跳、攀爬等动作;
随同集体完成各种必要的操练,如队列练习、广播操等;
在游戏或基本运动中进行多种移动、躲闪、急停、跳跃的练习;
在投掷或球类游戏中进行各种挥动、抛掷、转体的练习。
水平二
发展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
通过多种游戏发展位移速度和动作的灵敏性;
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如各种跳跃游戏和跳绳等)发展跳跃能力;
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发展平衡和协调能力。
水平三
发展速度和平衡能力
利用器械做跨越、钻过和绕过一定障碍的练习;
从事各种迎面穿梭接力跑的练习;
练习各种平衡动作;
进行各种有节奏的练习。
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水平一
知道身体各主要部位的名称和自己身体的变化
知道身体各主要部位的名称;
辨别左右、前后、上下的方位;
定期测量和记录自己的身高、体重的变化。
水平二
描述身体特征
说出身体各主要部位的功能;
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
比较自己的与同伴的身体特征。
水平三
了解青春期的卫生保健知识
知道青春期男女生身体特征的变化,正确对待第二性征的出现;
关注青春期的健康,如女生注意乳房卫生和经期卫生,男生正确对待手淫和遗精等;
初步认识青春期男女体能方面发生的变化;
了解经期科学锻炼的知识。
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水平三
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知道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对健康的影响;
知道主要食物(如蔬菜、瓜果等)的营养价值。
了解从事体育活动时的营养卫生常识
知道进行体育活动时必须注意的营养卫生;
知道参加体育活动应该补充适当的营养素。
四、心理健康领域
领域目标
水平
水平目标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
水平二
体验体育活动中的心理感受
体育参加不同项目运动时的心理感受,如紧张、兴奋等;
体验体育活动中身体疲劳时的心理感受。
水平三
体育身体健康状况变化时的心理感受
体验身体健康变化时小注意力、记忆力的不同表现;
体验身体健康变化时情绪的不同表现;
体育身体健康变化时意志的不同表现。
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水平二
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
在体育活动中努力展示自我;
对体育活动表现出较高的热情。
水平三
正确对待生长发育和运动能力弱可能带来的心理问题
对生长发育的变化(如月经等)采取坦然的态度;
消除因身体形态问题(如太胖、太瘦等)可能产生的自卑感;
通过积极的体育活动消除因运动能力较弱产生的烦恼。
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
水平一
说出自己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
体验并简单描述进步或成功时的心情;
体验并简单描述退步或失败时的心情。
水平二
观察并说出同伴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
观察并说出同伴进步或成功时的情绪表现;
观察并说出同伴退步或失败时的情绪表现。
水平三
知道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节情绪
了解不良情绪对体育活动的影响;
了解体育活动对减缓学习压力、消除不良情绪的作用;
了解体育活动对产生良好情绪的作用。
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水平一
在体育活动中适应陌生的环境
在陌生的场地进行体育活动和游戏;
与陌生的同伴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和游戏。
水平二
在一定的困难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
参加较剧烈的游戏或运动时,在身体有轻微难受感觉的情况下坚持完成运动任务;
不害怕与比自己“强大“的同伴一起游戏和运动。
水平三
敢于进行难度较大的体育活动
了解勇敢与蛮干的区别;
在教师指导下敢于做未曾完成的动作;
在教师指导下敢于做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如支撑跳跃等。
五、社会适应领域
领域目标
水平
水平目标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水平一
体验集体活动和个人活动的区别
比较并尝试说出与他人一起活动和独自活动的区别;
按顺序轮流使用同一运动场地或设备。
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他人
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
不妨碍他人参加游戏或运动。
水平二
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合作行为
体验并说出个人在参加团队游戏时的感受;
知道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如何与他人合作;
与他人合作完成体育活动任务。
水平三
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对弱者的尊重与关爱
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与关爱运动能力弱的同伴;
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与关爱身心障碍者。
表现出与社区活动的联系
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如校外体育俱乐部、培训班等;
说出或写出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情况。
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水平三
了解体育与健康资源
从报刊中获取体育与健康知识;
从电视节目中获取体育与健康知识;
知道附近的体育场所及其用途。
[1]
全文显示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价值
在现代教育形成过程中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增进身体健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体育活动,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逐渐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
(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体育运动过程是一个不断对面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一个不断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能不断地体验到进步或成功的喜悦,能不断地体育各种复杂的情感,从而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三)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与他人和群体的联系是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体育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方式,因此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学生逐步理解解和习惯一定的社会规范,学会规范约束和调整自已的行为,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队精神。
(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体育课程是一种技能性的课程,它的许多内容是不能够或不完全能够通过语言或其他符号系统传授学习的。体育知识是一种操作性和技能性知识,学生的学习包括技能性知识和谁知性知识的学习,是通过运动实践来实现的。
体育课程学习中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提高运动欣赏能力;
2.关于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
3.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
4.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生存能力;
5.正确的体育与健康观念与科学锻炼的方法。
三、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课程的目标就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这就决定了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中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主要途径。
体育课程构建了五大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并安照健康的要求,选取了与体育密切相关的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和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力求把健康的要求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学生情感体验。从课程设计到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有利于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做为出发点,在教学活动中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同时也应注意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让每一个学生都从学习中受益,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学生的权利,同时也是贯穿体育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
人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状况与先天遗传有着极大的关系,每个人的运动需求和表现也各不相同。体育课程充分注意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并以此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组织方法和教学方法,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从中受益,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四、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一)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
体育课程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课程的目标,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维健康观和体育的特点出发,吸收我国体育课程建设的经验教训,将体育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各领域目标特点构建体育活动内容体系。
(二)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儿童少年的身体发育与心理和智力发育相比,表现出更大、时间更长的个体差异性,更不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体育课程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体育学习特点,将小学划分成三级水平,并在各学习领域设置相应的水平目标。水平一相当于小学1~2年级、水平二相当于小学3~4年级、水平三相当于小学5~6年级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三)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体育课程标准中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学习领域,要求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中、技能的同时,强调学生应在运动实践中体验心理感受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使这方面的学习目标由隐性变为显性、由原则性变为可观测性的行为表征。这既便于学生学习时自我认识和体验,也便于教师对学生的观察与评价,从而判断教学活动的成效,有效地保证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
(四)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
对课程实行分级管理,加大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建设中的自主性,是我国课程建设和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按照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体育课程标准规定了各学习领域、各水平的学习目标,同时确定了依据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各地、各校和教师在制订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时,可以依据课程的学习目标,从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选用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五)根据课程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
教育的成效要通过适当的评价才能体现出来,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课程评价集中体现着课程的基本理念与价值取向,影响、决定着课程发展的方向。体育课程标准把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体能、知识与技能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课程标准并没有对如何评价作出统一的规定,只是要求教师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确定的范围和原则去探索。
五、课程目标
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学生将:
(一)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二)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三)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四)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六、学习领域目标
(一)运动参与目标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二)运动技能目标
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
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
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4.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三)身体健康目标
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2.发展体能;
3.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4.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四)心理健康目标
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
2.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
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五)社会适应目标
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2.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小学体育课程的内容标准
一、运动参与领域
领域目标
水平
水平目标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水平一
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
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认真上好体育课
水平二
乐于学习和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
向同伴展示学会的简单运动动作向家人展示学会的运动动作
水平三
主动参与运动动作的学习
主动观察和评价同伴的运动动作示范所学的运动动作
二、运动技能领域
领域目标
水平
水平目标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获得运动基础知识
水平二
说出所做简单运动动作的术语
说出所做身体各部位简单动作的术语,如转头、侧平举、体侧屈、踢腿等说出所做简单的全身动作的术语,如蹲起、踏步、滚动、跳跃等
水平三
知道所练习运动项目的术语
知道球类运动技术术语,如投篮等;
知道体操动作术语,如前滚翻等;
知道武术动作术语,如马步冲拳等;
知道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术语,如舞蹈中的跑跳步等;
知道田径动作术语,如起跑等;
知道地域性运动项目中的技术或动作术语,如滑冰运动中的蹬冰等。
观看体育比赛
观看现场体育比赛和表演;
观看电视中体育比赛和表演。
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
水平一
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
在球类游戏中做出单个动作,如拍球、投篮、运球等;
做出基本体操的动作;
做出单一的体操动作,如滚翻、劈叉等;
模仿简单的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
做出地域性运动项目中的简单动作,如水中行走、水中飘浮、冰上行走等。
水平二
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
做出多项球类运动中的简单组合动作;
做出体操的简单组合动作;
做出武术的简单组合动作;
做出舞蹈或韵律活动中的简单组合动作;
做出地域性运动项目中的简单组合动作。
水平三
初步掌握运动基本技术
初步掌握多项球类运动中的多种技术;
掌握一两套徒手体操或轻器械体操;
初步掌握一套简单的武术套路;
初步掌握一套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
初步掌握一套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
初步掌握两三项田径运动技能;
初步掌握两三项田径运动技能。
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水平二
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危险
知道不按规则运动和游戏会导致身体受到伤害;
知道在安全的环境中运动和游戏;
知道水、冰等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避免危险。
水平三
说出不同环境中可能面临的危险和避免方法
了解安全的运动方法,如穿着合适的服装运动、跳跃时用正确的姿势着地、摔倒时的自我保护方法等;
正确应对运动中出现的粗暴行为和危险。
三、身体健康领域
领域目标
水平
水平目标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水平一
注意正确的身体姿势
指出坐、立、行时正确和不正确身体姿势的区别;
说出处于正确和不正确身体姿势时的感受;
努力改正不正确的身体姿势。
水平二
基本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初步具有正确的身体姿势;
在徒手操、队列等练习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水平三
能够用正确的身体姿势进行学习、运动和生活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在体操、舞蹈或韵律活动等项目的学习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在他人的指导下运用适当的体育活动改善身体姿势。
发展体能
水平一
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
学习实际生活中的移动动作,如走、跑、跳、攀爬等动作;
随同集体完成各种必要的操练,如队列练习、广播操等;
在游戏或基本运动中进行多种移动、躲闪、急停、跳跃的练习;
在投掷或球类游戏中进行各种挥动、抛掷、转体的练习。
水平二
发展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
通过多种游戏发展位移速度和动作的灵敏性;
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如各种跳跃游戏和跳绳等)发展跳跃能力;
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发展平衡和协调能力。
水平三
发展速度和平衡能力
利用器械做跨越、钻过和绕过一定障碍的练习;
从事各种迎面穿梭接力跑的练习;
练习各种平衡动作;
进行各种有节奏的练习。
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水平一
知道身体各主要部位的名称和自己身体的变化
知道身体各主要部位的名称;
辨别左右、前后、上下的方位;
定期测量和记录自己的身高、体重的变化。
水平二
描述身体特征
说出身体各主要部位的功能;
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
比较自己的与同伴的身体特征。
水平三
了解青春期的卫生保健知识
知道青春期男女生身体特征的变化,正确对待第二性征的出现;
关注青春期的健康,如女生注意乳房卫生和经期卫生,男生正确对待手淫和遗精等;
初步认识青春期男女体能方面发生的变化;
了解经期科学锻炼的知识。
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水平三
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知道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对健康的影响;
知道主要食物(如蔬菜、瓜果等)的营养价值。
了解从事体育活动时的营养卫生常识
知道进行体育活动时必须注意的营养卫生;
知道参加体育活动应该补充适当的营养素。
四、心理健康领域
领域目标
水平
水平目标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
水平二
体验体育活动中的心理感受
体育参加不同项目运动时的心理感受,如紧张、兴奋等;
体验体育活动中身体疲劳时的心理感受。
水平三
体育身体健康状况变化时的心理感受
体验身体健康变化时小注意力、记忆力的不同表现;
体验身体健康变化时情绪的不同表现;
体育身体健康变化时意志的不同表现。
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水平二
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
在体育活动中努力展示自我;
对体育活动表现出较高的热情。
水平三
正确对待生长发育和运动能力弱可能带来的心理问题
对生长发育的变化(如月经等)采取坦然的态度;
消除因身体形态问题(如太胖、太瘦等)可能产生的自卑感;
通过积极的体育活动消除因运动能力较弱产生的烦恼。
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
水平一
说出自己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
体验并简单描述进步或成功时的心情;
体验并简单描述退步或失败时的心情。
水平二
观察并说出同伴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
观察并说出同伴进步或成功时的情绪表现;
观察并说出同伴退步或失败时的情绪表现。
水平三
知道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节情绪
了解不良情绪对体育活动的影响;
了解体育活动对减缓学习压力、消除不良情绪的作用;
了解体育活动对产生良好情绪的作用。
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水平一
在体育活动中适应陌生的环境
在陌生的场地进行体育活动和游戏;
与陌生的同伴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和游戏。
水平二
在一定的困难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
参加较剧烈的游戏或运动时,在身体有轻微难受感觉的情况下坚持完成运动任务;
不害怕与比自己“强大“的同伴一起游戏和运动。
水平三
敢于进行难度较大的体育活动
了解勇敢与蛮干的区别;
在教师指导下敢于做未曾完成的动作;
在教师指导下敢于做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如支撑跳跃等。
五、社会适应领域
领域目标
水平
水平目标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水平一
体验集体活动和个人活动的区别
比较并尝试说出与他人一起活动和独自活动的区别;
按顺序轮流使用同一运动场地或设备。
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他人
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
不妨碍他人参加游戏或运动。
水平二
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合作行为
体验并说出个人在参加团队游戏时的感受;
知道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如何与他人合作;
与他人合作完成体育活动任务。
水平三
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对弱者的尊重与关爱
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与关爱运动能力弱的同伴;
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与关爱身心障碍者。
表现出与社区活动的联系
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如校外体育俱乐部、培训班等;
说出或写出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情况。
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水平三
了解体育与健康资源
从报刊中获取体育与健康知识;
从电视节目中获取体育与健康知识;
知道附近的体育场所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