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关街道社区建设总结及思路
以人为本,扎实推进民生保障
——大关街道社区建设过去五年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工作思路
过去五年,大关街道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原则,合理利用社区资源,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全面提升社区建设品位,社区建设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XXX余万元,先后建成西二社区、东一社区、西一社区、德胜社区、南苑社区、翠玉社区一站式社区公共服务站。今年初,东二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2、探索队伍提升新途径。创建杭州市首家社工俱乐部,开展新颖、丰富、形式多样培训,拓展视野,提高社工主观能动性,增强社工为民服务意识和能力。构建干部(社工)定向锻炼培养机制,通过对干部(社工)轮岗、交流、上挂等到业务科室,培养一段时间,如工作表现优秀,留用科室,或返回原社区提拔为副主任等,以此来激励和锻炼年轻干部,储备人才。开展社工“五四”学讲会,每周五下午四点,社区社工齐聚一堂,大家重点交流一周来所碰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畅所欲言,寻求解决办法。打造党员“三先汤”品牌,社区大事党员先知,社区难事党员先议,社区实事党员先做。继续发挥“三先”品牌的作用,使之深入人心,成为凝心聚力,深化创新争优的一个载体。
3、综合体模式打造居家养老工程。街道高度重视以民生保 障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大民生保障和服务力度,多形式、多层次探索完善养老新机制。先后投入500余万元、腾空新建2000余方,成功打造七彩阳光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以一所“阳光服务会所”、一站“助老驿站”、七大服务品牌为主要载体,建立健全辖区60岁以上老人个性化健康档案,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医疗保障服务、生活保障服务、文体服务、志愿服务等12项全方位服务。目前,阳光食堂已为203位老人提供固定用餐并享受折扣、为127位老年人享受送餐服务。食堂开办至今已免费上门送餐15000多人次;阳光健康坊结合每月一次的阳光使者便民服务活动,为辖区老年人开展健康宣传、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阳光信箱收集民情意见建议,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南苑阳光驿站现备有8张床位,已有7名孤寡老人入托;“和谐理事协会”成员有43人,涌现了一批热心、正直、敢于说真话的“和事佬”。
4、一社一品呈现趋势。西一社区的百姓书场、大关实验京剧社,东一社区的健身气功队,南苑社区的秋之韵艺术团,德胜社区的新芦栖丝竹乐队等均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力。“百姓书场”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社区服务项目。“京剧票友会”成为杭州市最大的京剧爱好者社团之一,先后荣获西湖新梨园开园演出一等奖、天津“和平杯”京剧票友大赛银奖,“跳财神”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初京剧社还受邀参加革命电视剧《护国英魂传奇》拍摄工作。新芦栖丝竹乐队,被誉称为民间的“十三乐坊”,先后荣获浙江省首届艺术团队文艺会演暨2009年省民族民间乐团(队)大赛银奖、2010年浙江省江南丝竹音 2 乐大赛荣获金奖、2010年香港〃国际江南丝竹团体赛非职业组比赛一等奖。
5、草根文化品牌凝聚人心。全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投入40余万元,开展历时三个月的“爱〃在大关”草根人家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发动海选、自主参与、专家评委、群众投票的方式,组织才艺、红歌、作品、舞蹈、戏曲“五秀”专场活动10场,群众参与10000余人次。充分挖掘、展示辖区“草根名人”的独特魅力,回顾、收集、浓缩一批展现大关15年发展历程的感人人物、故事,并编印和发行《草根人家》书籍,草根文化得到了辖区居民群众的赞同和市区领导的认可。
今后五年街道社区建设的总体思路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区委六届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民生优先战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建设宜居、人文、幸福的新大关。
工作目标为:构建十五分钟便捷、舒适、周到的生活服务圈,建设建设宜居、人文、幸福的新大关。
主要措施为:
1、队伍建设再提升。巩固深化干部(社工)定向锻炼培养机制,通过对干部(社工)轮岗、交流、上挂等到业务科室、职能部门,培养一段时间,如工作表现优秀,留用科室,或返回原社区提拔使用。不仅在街道职能科室挂职锻炼,而且可以延伸到岗位区职部门进行锻炼,鼓励社工到区一线岗位锻炼,鼓励街道 3 机关工作人员到社区挂职锻炼。推广社工“五四”学讲会,不仅在社区开展,而且在街道机关,尤其是工作人员流动比较频繁的科室,充分发挥有经验人员的传、帮、带作用,共同激励,提升能力。
2、特色文化再锻造。围绕文化共参与、创品牌、增亮点的目标,实施大关文化特色工程,以“大关草根文化年”系列活动为载体,发挥32支文体团队的带动效应,提升推出一批百姓书场、新芦栖丝竹乐队、京剧票友会等精品文化团队,挖掘评比命名一批特色文化场所和特色文化家庭。实施“金阳光”工程,解决辖区困难居民、双职工家庭子女放学后老师管不到、父母无力管、子女自己管不住的教育断层问题,努力满足特殊群体子女教育需求。放大“五老工作室”社会效应,发挥老战士、老教师、老艺人、老技师、老模范传、帮、带的作用。开展草根奥运会,发行《大关街道草根奥运记录榜》,评比大关草根奥运之星。同时,激励草根文化团队做精做亮,能走得出去拿得出去叫得出响,实现展示共享;加强文化投入,进一步完善街道文化中心设施和社区文化场所,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搭建平台。
3、居家养老再深化。结合街道实际,不断巩固、完善七彩阳光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注重实效、提升服务水平。全面掌握服务对象需求,进一步开展全方位调查,摸清老年人多方面的现状,根据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新办法实施新服务,如开设针对老年人的专业性商店。实施“金拐杖”工程,解决独居、孤寡、残疾人等困难老人的生活需求。实施“金管家”工程,为社区有困难的老年群体提供管家式服务。加大投入,调整完善街道 4 阳光食堂、德胜爱心食堂,采取优惠措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用餐。逐步放大“社区养老”服务效应,推广南苑社区助老驿站模式,打造东二社区助老驿站。探索与街道下属企业奥航家政公司建立老年人家政服务外包机制。加强助老助残员、志愿者队伍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发挥更大作用。
4、一社一平再培养。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站的基础组织作用,扎实深化社区“一社一品”建设,集中力量培育1-2个精品特色社区;深化西一社区百姓书场、大关实验京剧社,东一社区健身气功队,南苑社区秋之韵艺术团,德胜社区的新芦栖丝竹乐队等各具特色的“一社一品”文化品牌。
今后三年社区建设便民服务项目、民生重点服务项目有以下三个:
1、拓展便民服务一条街。位于八丈井东路,约50米长,现有便民服务点17家,主要从事家电维修、管道疏通、自行车辆维修、汽车补胎、便民理发、缝纫等。未来两年,大关街道将投入200余万元,拓展为整条八丈井东路,长600米,便民服务点60家,覆盖家电维修、电子产品维修、自行车电动车维修、缝纫修补、理发、精品小吃、五金等行业服务,为居民提供维护、购物、小餐饮。
2、推广助老驿站服务模式。南苑社区助老驿站,作为社区托老所,有床位,有休闲娱乐场所,有专人照料,有固定餐饮,有志愿者服务。未来三年,大关街道投入300万元,以南苑社区助老驿站为总供养中心,逐步放大“社区养老”服务效应,5 推广南苑社区助老驿站模式,打造其他7个社区社区助老驿站,作为大关街道居家养老助老服务站的服务点。
3、扩大老年食堂覆盖面。大关街道将加大投入,调整完善街道阳光食堂、德胜爱心食堂,采取优惠措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用餐。以阳光食堂为例,凡是大关辖区范围内的困难、低保、孤寡老人及持有二级以上残疾证的常住居民,均可享受优惠就餐服务。目前,有203位老人在阳光食堂固定用餐。除了就近用餐,我们还为辖区老年人127人孤寡老人提供免费上门送餐服务。在一年内,大关街道投入40余万对西三苑阳光食堂进行调整,投入30万对德胜爱心食堂进行提升改造,力争实现大关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用餐全覆盖。
第二篇:大关镇2008扶贫开发总结
大关镇2008扶贫开发总结
2008年来,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有关扶贫开发的文件精神,在县农办的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大关镇扶贫工作紧紧围绕解决好和改善好贫困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拓宽基本增收门路“三基本”问题,突出抓好整村推进、贫困劳动力转移、产业化扶贫三项重点工作。现将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措施有力
今年的财政扶贫资金项目,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扶项目的实施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认真研究部署扶贫项目的实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亲自抓,扶贫工作站人员及相关人员为成员,抽调了业务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干部蹲点把关,在施工中,领导小组经常督促检查工程进度和质量,村委会充分发动受益农户投工投劳,处理好施工中的各种矛盾和纠纷,通过验收的项目,作好移交工作,落实好项目后续管护。由于领导重视,措施有力,今年的扶贫项目质量好,进度快,效果明显。
二、扶贫项目资金申报情况
2008年,我镇除实施上项目外,还根据省、地县文件精神,分二次申报了2008财政扶贫资金项目12个,总投资178.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55万元,自筹资金23.5万元。
今年申报的项目中,在专项资金方面,一是在锦岗、双井、中寨3个村整村推进工程,每村18万元用于茅草房改造,院坝硬化;二是在整村推进的每个村中7万元用于群众直接增收的脱毒马铃薯种植项目;三是基本农田配套小水池100口,分别安排在营山村50口,双井村22口,锦岗村28口,投放专项资金20万元。
切块块资金项目方面,主要是营山村通村道路硬化625米,投资10万元,丘林村道路硬化1500米,投资45万元,丘林村户与户之间便道硬化项目(5000平方米)5万元。
上述申报项目于七月十一日已获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和县财政局下文批复。
三、二00八项目实施情况。
2008年,地、县对我镇批复立项的12个财政扶贫项目,已全面动工实施。其中:已竣工项目10个,占项目的83.33%,共使用资金135万元,占项目投入资金155万元的87.096%,其中已通过县给验收的项目5个。在竣工的10个项目中,其中,道路便道硬化项目3个,使用资金60万元,基本农田配套小水池项目1个,使用资金10万元,茅改项目3个,使用资金54万元,脱毒马铃薯种植项目3个,使用资金21万元,未峻工2个项目中完成工程量接近40%,争取在上级规定的时间内竣工验收。
四、扶贫开发规划、监测、统计及其它工作。
年初,我镇扶贫办组织18个村委会对全镇774户1975人绝对贫困人口和956户2950人低收入贫困人口进行核实、建档立卡,并按上级要求录入微机管理,现已全部上报到县扶贫办,正常开展对一类村和二类村的重点贫困户的监测统计工作。
总之,二00八年全镇扶贫开发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得到了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得到了项目实施村的村领导的支持和配合,使各个项目的实施有条有理地进行,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扶贫工作任务。
五、存在的问题
1、重项目申报,轻实施管理。
各村在项目申报时,争取项目的积极性很高,可是在项目实施中,个别村一遇到困难,就认为扶贫项目是群众受益,对村没有好处,重视不够,工作力度不大,造成项目进度缓慢。
2、督促检查力度不够。
在项目实施中,由于扶贫工作站人少,工作较多,下去督促检查施工情况相应较少,也是工程进展迟缓的一个原因。
六、2009年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
2009年我镇扶贫开发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全局,切实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下大力抓好扶贫开发工作,确保全镇贫困人口持续下降,贫困农民持续增收,贫困村基础条件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改善。
目标任务。按照县下达的扶贫工作任务,普及农村农业技术培训,转移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根据县下达的指标,解决一定绝对贫困人口和相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及时做好2009的扶贫项目的申报书和项目实施方案,在项目实施中做好协调配合及督促检查工作,全面完成本的项目建设任务。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财政扶贫资金严格实行“三专”管理,即:在镇财政所设立专户,分项目建立专帐,实行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严格实行县级报帐制。
2、狠抓项目的实施和管理。为了使实施的扶贫项目在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中更好地发挥效益,我镇的扶贫项目从申报起就严格把关,以扶贫开发为依据,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在实施中,严把好实施地点,建设规模、建设质量关,对项目实施经常进行督促检查。
3、完善和规范项目档案资料。为了对党和人民负责,使项目实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我镇实施的扶贫项目,从申报、实施到最后的检查验收和后续管护,规范齐备各种竣工资料,真正做到查找资料得心应手,管理规范高效。
09年的扶贫工作虽未展开,但是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继续发扬不怕苦,不畏难,敢拼搏,不言败的精神,上下一致,同心协力,我们一定能够夺取新的胜利。
第三篇:街道社区平安建设工作汇报
街道社区平安建设工作汇报(一)
社区居委会位于
县城东南部,地处城乡结合带,辖区面积大约一平方公里,共有街道20余条,居民小组6个,现有居民4016户,9899人,社区设党总支1个,党支部2个,共有党员124人,驻辖区企事业单位11个,幼儿园2所,文化娱乐场所5家。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镇党委、政府总体部署和要求,把开展平安创建,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措施来抓,在全社区认真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确保了社会稳定,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在镇综治办的指导下,社区成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由社区书记任组长、居委会主任、副主任任副组长,社区小组长、两委委员为成员,具体负责平安创建的具体事项,同时,社区成立了治保会、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整个社区划分为7个治安小区,实行社区干部包片区治安制度,每个片区有一名小组长具体负责各小
区的治安工作。小区的治安主要依靠物业公司的保安人员和门卫人员,社区主要进行监督和检查;没有形成的小区的治安主要是依靠专兼职治安员,建立社区综治领
导小组领导下的社区干部、小组长、小区治安员形成的三级治安防范网络。
二、强化措施,扎实开展群防群治
。一是针对个封闭式管理的住宅区,我们积极与物业管理部门共同配合、协调管理。物业管理小区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对小区的安全、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进
行管理。二是对无物业管理的32个住宅区,由社巡逻队员佩带袖章,按时在所负责的区域内进行巡查,禁止收破烂人员和流动摊贩进入,尤其是对流动人口、外来
人员、流动商贩进行询问登记,发现问题及时与社区干部和民警联系解决。治安员实行每周两次例会制度,汇报各小区的巡查情况和治安防范情况,对各种矛盾纠纷
进行排查,为公安、司法机关及时提供可疑的线索。社区对治安员的工作实行月考核,不定期进行抽查,使治安员的工作与工资直接挂钩。三是加强对出租房屋和流
动人员管理。针对城乡杂居的住宅区,特别是工业园区一带,我们与社去民警不定期进行检查,建立了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管理档案,与出租房主签定治安保证书,使社区管理到位,确保了其住宅区的治安防范工作,减少了治安案件的发生。四是加强集贸市场和商业网点的治安防范。由于社区辖区分布有各种商业网点,居住人
员复杂,流动人口多,流动量大。我们与沿口镇街道办、城管大队、市场管理中队的市场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划定经营范围、停车范围,使整个市场管理有序。四是
广泛开展治安模范小区的创建活动。为了认真做好“平安社区”的创建工作,四月份社区对辖区的治安防范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摸底调查,在各个小区开展创建治安模
范小区活动,每个社区干部负责5个小区的创建活动,与各小区的挂靠单位或物业公司及时联系,定期向挂靠单位汇报小区的治安情况,取得挂靠单位的支持,社区
干部与社区民警配合,经常深入到小区,监督检查治安防范工作,使每个小区的停车棚都有专人看管、值班室24小时有人值班,做到楼房有人管、院落有人护、大
门有人看,确保治安防范工作取得实效。五是教育引导居民告别不文明行为、创建整洁优美居住环境。为了使辖区居民有一个整洁优美的居住环境,社区经常性地组
织居民清理辖区卫生并教育引导居民积极响应县委政府开展的“告别不文明行为、做文明武胜人”活动,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爱护花草树
木,积极投身到创建卫生城市中去。
三、加强
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素质。
我们在县司法局,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采用法制宣传栏、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材料、举办法制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居民宣传防火、防盗、反邪教、崇尚
科学、破除迷信等方面的知识,针对不同年龄和人群,组织他们进行法律培训。在综合治理安全宣传月中,我们请县司法局的干部为居民进行“预防青少年犯罪”法
律知识讲座,组织社区文艺队参加税法宣传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使居民的自我安全意识、家庭法律意识、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识别罪犯的能力有所提高。同
时我们每季度与社区民警对两劳人员进行回访,做好监控和帮教工作
四、切实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为了作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社区成立了刑释解教人员帮教领导小组,切实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与他们签定帮教协议书,每季度定期对他们进行一次回访,及时了解他们的思
想动态、生活及工作状况,通过回访谈心消除他们思想上的顾虑、鼓励帮助他们尽快就业,对一时无法就业生活确有困难的社区积极主动地为其办理低保使他们处处
感受到政府和社会对他们的关心。目前社区名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工作均已得到落实,帮教率安置率均达到。由于帮教措施落实有效地减少和预防了刑释解教人员的重
新犯罪。
各位领导同志们,社区在平安创建工作中,由于上级领导重视,思想宣传到位、组织机构健全、各项制度完善、保障措施得力,工作人员
报酬落实,充分调动和依靠广大居民共同参与治安防范,我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各类案件的发生,特别是盗窃案件的发生。
社区治安秩序良好,居民安全感普遍明显增强,确保了一方平安。
街道社区平安建设工作汇报(二)
城区区域面积31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办事处,90个社区居委会,13个行政村,常住人口53.6万,是国家民政部批准、命名的首批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和示范区之一。
一、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区社区建设工作自1999年11月被民政部批准为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以来,已经走过了6年历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99年11月到02年9月为
“实验”阶段。按照国家民政部关于社区建设试验区的总体要求,我们积极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新城实际,围绕“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社区
居民自治”的原则,考虑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把原来的378个居民委员会和家委会整合成90个居民社区(其中综合社区72个,单位社区18
个),并在社区建设和管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为全面开展社区建设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02年9月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社区建
设示范区”以来为“示范”阶段。我们按照十六大关于“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的要求,把服务社区群众作为社区建设的出发点
和落脚点,大力拓展社区服务,不断强化社区功能,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和进步。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2008年4月12日胡
-锦-涛总书记亲临我区视察社区建设工作以来为“创建和-谐社区”阶段。两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不断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认真落实袁书记视察新城工作时提出的“进一步加大社区建设的力度,关心弱势群体,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维护社会稳
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四化”理念,进一步加大社区工作力度,认真实施“爱民、惠民、帮民、富民”温暖工程,全力建设
“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和-谐社区,为实现“新城更新”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总的来说,我区社区建设进展顺利,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完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巩固党在城市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我们推进社区建设的基本做法
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帮助下,围绕全面推进社区建设这个主题,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是抓好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设。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把推进社区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摆上议事日程,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和工作计划,不断加强领导和指导。区委、区政府经常研究社区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通过制定政策、健全组织、加大投入等一系列措施,大力解决社区建设
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进社区建设健康发展。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社区调查研究,听取社区干部、群众的反映和要求。全区各街道、各部门都能树
立
“一盘棋”思想,主动寻找自身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帮助指导社区做好党建、劳动就业、社会治安、扶贫济困等各项工作。同时,我们注意
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挖掘、利用社区资源,发挥驻地企事业单位优势,共同参与和推动社区建设。在全区建立起区委、区政府领导、区民政局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社区居民群众参与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推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
二是抓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社区组织开展服务、组织活动的基础我们坚持把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纳入财政预算,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逐年加大投入。2001年以来,我们累计筹集资金1300多万元,结合“星光计划”的实施,在全区9个街道建起了59个星光老年活动之家,有效地改善了为老年人服务的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多数社区的工作用房问题。目
前,全区85%的社区已经有了100平方米以上的工作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用房,88%的社区建立了社区服务站,100%的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和城市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站,85%的社区有警务室,75%的社区建有卫生服务站,76%的社区有图书报刊阅览室。同时,我们还想方设法改善社区干部的工作和生活
条件,为每个社区配备了电话和微机,增加了办公经费。社区干部的工作补贴也由社区建设之初的每月70元提高到现在的600元。
三是抓好社
区干部队伍建设。我们坚持把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干部队伍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不断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通过集中培训、参观研讨等多种形式,着力
提高他们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能力以及为居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的能力。特别是在社区居委会换届工作中,通过公开
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办法,使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年富力强的同志充实到社区干部队伍中。目前,全区社区干部平均年龄由社区建设初期的53岁下
降到43.1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达到90%以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达到30%。去年以来,按照盛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们在社区认真开展了保持共-产
-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我们准备好了没有”学教活动,引导和帮助广大社区干部进一步提升境界、提高标准、增强能力。通过活动的开展,广大社区干部的思想境界、业务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为扎实推进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奠定了组织保障和人才基础。
第四篇:街道社区建设管理工作发言稿
创新体制 健全职能 提升水平
2008年是xx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自10月份区委、区政府作出xx镇撤镇建街的重大决策以来,xx街道真正迈上了城市化发展的新征程。随着城市化建设工作的逐步深入,加快推进街道社区建设管理工作无疑成为了xx街道2007年的一项重点工作。为做好这项全新而系统的工作,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
手:
一是健全网络,搭好架构。要进一步明确社区管理的范围和职责、权利和义务,逐步建立健全社区管理网络,构筑起覆盖全面、功能完善、管理齐全的社区管理网络体系,建立街道、社区居委、社区服务中心和居民小组四级管理网络。
1、按照机构层次分明、职责明确的原则,健全街道、社区居委纵向社区建设管理组织体系。xx街道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关,除了继续做好政府赋予的地区行政管理工作之外,将积极支持与配合各社区居委探索社区自治管理的有效途径。街道与社区居委保持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就社区发展的重大问题通报情况,听取意见,确定长期和当前的工作计划,商讨、协调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事宜等。
2、组建真正意义上的横向社区居民自治管理网络。形成以社区党支部为领导核心,居民代表大会决议,居民委员会议事,社区工作者办事,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居民群众广泛参与,各司其职、恪尽职守的社区管理新格局。
二是完善功能,提升服务。社区功能的完善程度是衡量社区建设成效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体现着社区建设的生机与活力。社区功能应由传统的重管理到重服务的转变,xx街道将积极引入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建设以地区居民和自治组织为主体,各行各业参与、专兼职队伍相结合的社区服务工作队伍,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社会化和产业化相结合的社区服务体系,不断拓展社区工作领域,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努力形成社区管理、服务、娱乐、互助为一体的新型社区,不仅有效调动社区成员的积极性,更能协调社会有序发展,彻底实现社区的经济生活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及社会参与功能、社会福利功能。
三是培养人才,保障经费。社区管理工作覆盖面广,涉及内容多,专业化和综合性强。社区管理工作是通过社区工作者来实现的,因而社区工作者的素质直接影响着社区管理工作的质量。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关键是提高社区管理工作者的素质。随着xx街道社区建设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要求社区管理工作者除了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还应具备社区管理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为此,xx街道将提供经费保障,加强社区管理专业化队伍的培养,并对社区管理工作者进行长期、连续、系统的在职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技巧,为真正提高社区管理工作水平奠定基础。
第五篇:大关村远教总结(范文)
2010年燎原镇大关村远教工作总结
自我村的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以来,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明确指导思想,精心组织,认真研究新时期农村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远程教育这一新契机,不断将各项工作引向深入,并以此为依托,加快了我村的现代化教育和科技兴村的步伐,实现了“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目标。实际工作当中我们坚持稳扎稳打是保证收看有序的基础,循序渐进是实现收看结果卓有成效的保证,合理安排是保证收看时间不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冲突的可靠法宝。两年来我们对远程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无知到有知;从不知所用到学有所成,真正实现了当初省委政府、市委政府建立远程教育的初衷和目的,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唱响新农村建设和谐乐章书写了浓重一笔。
日常工作中我村发挥优势采用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切实加强对远程教育工作的管理。建立健全远程教育领导小组,为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全面负责,落实远程教育的各项工作,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及村委主任为主要负责人的远程教育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远程教育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根据镇政府领导的具体要求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开展远程教育工作。
二、明确了教学管理职责。重点围绕群众、生产中心工作发展经济中心为群众服务,做好信息、记录、收集、认真总结经验及时,汇报情况。对学习要求和收看结果及时进行总结汇总,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出来的要求需要了解的内容认真记录在案。及时进行信息的归拢和回馈。
三、建立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两委”将远程教育纳入议事工作日程;认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学校、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技术;专人管理,对设备勤保养,及时收集汇报,做好记录,建好档案。
四、以场地建设为重点,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我村加大对远程教育站点的投入,今年新增了投影仪一台,使远教工作能够更好的开展。
五、合理安排时间收看节目。农村的生产生活无序、不统一性要求远程教育工作要合理安排,统筹兼顾。因此合理的时间安排保证了大多数党员干部的收看可能性。
六、党员干部定时收看,实现党员和干部首先领会课件要领,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科技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实现好致富能手的“传、帮、带”工作的扎实进行,立竿见影。
通过对远程教育的摸索、实践。我们在党员素质培养、致富科技、中小学教育等多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一,党员定期收看思想政治教育片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使党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
二,科技致富节目、教育频道等节目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给广大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独具特色的远教沙龙形式。
三,足不出户饱览全国名山大川,让我们广大的农村群众也能了解世界,了解贵州。
在村党总支的领导下,通过本村远程教育教站点的不断努力,进一步丰富了本村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了文明向上的风气,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村中出现了不少新气象,人们更加自觉维护身边的环境卫生,更加注重健体强身,而不是整天沉迷在牌桌上。村民的法律意识得到普遍提高,村中盗窃等犯罪率明显下降;邻里间吵架斗殴现象明显减少,人们的防灾防盗的意识明显加强。总之,大关村在远程教育旗帜的引导下,正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当中,并取得了显著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