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服工艺小结
服装结构原理与工艺基础小结
通过这两个月的学习,我学会了很多,从一个连踩线都踩不直到可以熟练的使用缝纫机,从一个以前想都不敢想做出一件衬衣来到成功的完成了自己的两件衬衣作品,虽然在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我都在郝老师的指导下一一克服,感慨是觉得做衣服挺困难的,但是当我把他穿在人台上之后,我的内心不由自主的油然升起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当我把我为她量身定制的衬衣送给她时,更加坚定了我在服装设计行业走下去了勇气和意念。
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天赋,我们在制作衬衣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例如:
1.在制作前门襟的过程中我经常把左右门襟搞混淆,后来经过郝老师的指导,我发现男士衬衣的左门襟要乡里收一厘米,我就抓住了这一特点,从而成功的分清楚了左右门襟的不同之处。
2.在制作袖克夫的“宝剑头”时,对于确定袖克夫的“宝剑头”的位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这个过程是不可重复的,它需要我们一次性完成,因此在确定袖克夫的“宝剑头”的位置的时候需要十分细心,不能够把左右袖片搞反,同时也不能够把两片袖子的正反面搞反。
3.我觉得在制作衬衣的过程中领子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一个领子的制作成功与否最终决定了这件衬衣的好与坏,因为制作领子的时候需要收余量,而这个余量的多少是需要我们认真把握的。如果余量留的多了的话,那么在缝领子的时候就会起褶,反之,余量收的少了的话,那么领教就会翘边,不管余量收的多或少,它都会影响一件衬衣的舒适性与美观性,所以领子的制作室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上述困难的层层克服,我终于完成了我的两件男女式衬衣。虽然其中仍有点点瑕疵,但我并不为此沮丧,因为我发现我的女衬衣比男衬衣做的更好,它表明了只要我肯下功夫,肯多花时间在服装制作上,我相信我的制作工艺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熟练,从而最终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虽然我们是学服装设计专业的对这反面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是我从许多外国的服装设计师来看,她们很多并不是从专业的设计学院毕业的,往往都是从一名服装裁剪学徒发家起身。她们在服装方面的设计天赋我们并不能否认,但是她们通过在时装定制店的学习到的高超的技术也是她们之后成功的一项重大因素。所以,我们不能一味的把自己的目光定的比较长远,而是应该从实际出发努力地学好扎实的缝纫裁剪技术,为自己的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我深信我一定能够在服装行业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第二篇:工艺小结
轧钢车间工艺小结
按照上月工艺组攻关工作会议计划要求,本月我车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工作进行了挖潜及其攻关,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工艺技术方面:
首先中轧机组3-1改孔型在5月19日进行了试用。该孔型共轧制7个班次,单槽平均轧制量达到2400吨,与原先改进前单槽轧制2300吨有所提高。其次,改后孔型对料形控制较为稳定,轧件咬入较为理想,且无明显扭转现象,这对于4V轧机的进口导卫夹板的磨损起到了一定的减轻作用,原来每个班要换用2对滑动导卫,现在达到2个班次用3对导卫夹板,节约了成本消耗。另外对轧制φ25的圆钢规圆孔型以及其它相关孔型进行了完善,并传真给了相关单位,请予修改和审核。
此外,工艺管理方面,车间主要是围绕提高成材率这个中心议题展开工作的。
1、车间开展了换品种后的千支无轧废,一次过钢率竞赛,以板报的形式公布于众,此举主要是可加强各班组尤其是轧钢班在换轧机时的责任心,对轧机及其导卫安装、检测更细心到位,大大提高了换辊质量,同时如果达到一次过钢即可以减少各种废品,也节约了故障时间,增加了产量,提高了成材率。
2、经济、技术指标竞赛台,此活动主要是对于各班组在生产中出现的轧废、检废、90方回炉钢、成材率、产量五个方面进行考核,同时也是以上黑板的形式开展。对个方面做得较好的班组进行嘉奖。通过以上两个竞赛活动使各生产班组产生了竞争意识,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成材率。
另外对轧机浇水管的阀门进行了改进,从3H到13H轧机均改为快捷阀门开关控制,加强了水量的控制,500轧机进口板梁的固定比由原来的盲孔改为现在的通孔螺栓固定,加强了固定作用。
二、轧机装配方面:
对换下来的轧机预装工在拆装时对轧机轴承以及其它零部件都经过了认真检查,尤其是近期又出现了烧损轧机轴承现象,所以下一步要求预装人员用经验来判断轴承是否可以再次使用,如可以,也需备用轧机来保证生产。
在线使用轧机弹跳严重的恶轧机要进行登记,在拆装时以便检查液压平衡缸是否完好,有问题及时处理。
三、导卫修复:
1、本月车间共修复夹板33付,每付价格为1920元,合计63360元 2、550轧机横梁的修复
车间将已报废的梯形横梁割掉卫板,砂磨后修复2支,每支3960元节约7920元
3、修复55系列导辊302个,原价180元/个,修复价18元/个,节约180X302-18X302=48924元
4、修复55系列导卫付32付,原价360元/付,现用焊条焊接后砂磨,其费用为960元,可节约费用360X32-960=10560元。
以上工作使车间在工艺技术、以及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一些效果,促进了车间的生产,尤其是大大提高了车间的成材率达到96.05%,超额完成厂部指标95.7%。
6月份还有许多工作要完善,要以本月的攻关会议精神为依据和指南进一步改进措施,完善不足。
轧钢车间 2006-5-27
第三篇:工艺课程小结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总结
我们这次所做的课程设计是由6个可选的大题目中选出的一个,该零件属于轴类零件,由圆柱面、顺逆圆弧面和螺纹等几部分组成,是数控加工可选择的内容。在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对加工内容的选择做了要求,其中适宜内容为:普通机床无法加工的内容宜作为优选内容;普通机床难加工、质量难以保证的内容作为重点选择内容;普通机床加工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在数控机床还有加工能力充裕时进行选择。我们小组针对适宜内容中所说的一二两条,再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了第三个零件图来进行课程设计。
因为我们小组所选择的第四个图形未做特殊的表面粗糙度要求,而一般零件取表面精度为七级精度,所以我们决定使用中等精度数控CJK6140机床即可保证零件的加工要求。毛坏的选择也很重要,零件村料的工艺特性和力学性能大致决定了毛坯的种类。零件的结构形状与外形尺寸也是重 要因素。大型且结构简单的零件毛坯多用砂型铸造或自由锻;轴类零件的毛坯,若台阶直径相差不大,可用棒料;若各台阶尺寸相差较大,则宜选择锻件。但是根据我们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做课程设计及现在的我们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因为能否上数控机车实验尚未可知),且为符合加工要求,毛坯Ø35×115mm的热扎45#圆钢是最好的选择。数控加工前先在普床上完成外圆的准备加工:先使之获得Ø35mm的外圆。
接下来就是确定基准与夹具了。因为数控加工对所选用的夹具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保证其主要定位方向与机床的坐标方向相对固定;二是要便于协调零件与坐标系的尺寸对应关系。工件的装卸也要快速、方便、可靠,这几点跟普通车床也是基本一样的,不过数控车床是为了减少停机时间。所以我们加工这个轮盘类外轮廓时,为保证一次安装加工出全部外轮廓,需设一圆锥心轴装置,用三爪卡盘夹持心轴左端,心轴右端留有中心孔并用尾座顶尖顶紧以提高工艺系统的刚性。
由于数控机床具有孔加工固定循环功能,使得孔加工动作比较容易实现。因此,确定孔加工路线时重点要考虑孔定位的问题。确定进给路线的原则是,应能保证零件的加工精主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应使走刀路线最短,减少刀具空行程时间,还应充分考虑所确定的工步顺序,安排进给路线。零件加工路线原则是由粗到精,由内到外,基面先行的加工原则。在一次装夹中尽可能加工出较多的工件表面。结合本零件的结构特征,可先加工内孔各表面,然后加工外轮廓。而CAK6140车床具有粗车循环及螺纹循环的自动加工功能,加工时能按程序去自动完成循环。
在编写程序中一些基本的指令代码是不可或缺的。数控程序所用的代码,主要有准备功能G代码、辅助功能代码、进给功能F代码、主轴速度功能S代码和刀具功能T代码。因为本次选来做课程设计的这个零件在数控机床上加工是分两次装夹的,所以程序的编写在两端时也是不一样的,不是用单纯的循环指令。
在本次设计中,个人认为在数控工艺设计的过程中,对工艺措施的选择与加工路线制定还是比较成功的,但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如设计进度与质量不能达到较好的水平、设计方法不是很如人意、没有一个学习这门课很系统的人来指导。
这次课程设计让我们对以往学习过的知识进行了再学习和巩固。其中涉及到多门专业课。如《机械制造》、《数控工艺》、《数控编程》等。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真正学会了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作业,如何学会与自己的团队做好协调。因为课程设计具有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应用性等特点。本次选题的目的是数控专业教学体系中构成数控技术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数控机床实际操
作的一次综合练习。随着课程设计的逐渐完成,使我对《数控加工工艺》这门课程以及对数控加工技术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个小组,就是新建的团队,每个人都是一样,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学习,来学习和创新。为了解决技术上的问题,我也不断地去翻阅所学的专业书籍和各种相关 的资料。这使我真正体会到了很多,也感受到了很多,当然更重要的是学习到了以前书本上没学到的知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觉得自己要对刀具的切削用量等方面的计算多下功夫学习,这些方面的知识对我们以前从事的专业工作都有很大用处。这次课程设计让我们在设计工艺规程和编写加工程序的时候大脑中形成了一种可以快速反应的模式,我想这也是一种收获,是在对我们一周在课设上所花时间的回报。因为这种模式将让我更好地学习以后的课程,将其他专业课程系统的组合在一起。
在这次课设中,对加工程序的编写是最让人感到棘手的,因为对数控加工程序指令不是很熟悉,在编写上也费了不少的功夫,虽然编写程序这一块占用了整个时间的相当一部分,但我依然感到欣喜,因为现在的我已经掌握了基本程序的编写,而且对一些特殊指令也可以应用到实例中了。我想如要加快编程速度,除了对各编程指令的熟练掌握之外,还需要你掌握零件工艺方面的知识。对于夹具的选择、切削参数的设定我们必须十分清楚。在上机操作时,我们只有不断地练习各个功能指令的作用,才能在编程时得心应手。
这次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的指导书是由我们的工艺老师,刘先梅老师执笔的,无疑指导书在我们这次设计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它指导我们按什么的步骤去完成这个设计。其实在对指导书的阅读过程中也是一种学习,一些关于加工工艺上的问题和所要注意的事项,使我们大家在做课程设计时思路更加清晰,不会走太多弯路。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当第一天开始课程设计要分组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大家心里埋下了一股高昂的基调。在这让人觉得枯燥又充实的几天中,我们大家都按照自己所分工所要做的事性在埋头苦干,给人的感觉好像回到了高中时代将面临高考时候,以现在的身份看那时,假以那时的身份又想到现在,让人心潮澎湃,激情更加高涨。以往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个人可能都会有精神分散的情况,而当一个人真正面对一件难做而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时,觉得拿下它就是一种胜利,这是对自己的一种最起码的要求,精神集中也是对你在做的一件事情负责,对自己负责。这是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具备的一种本质,现在学会或者说是养成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管怎么说,这次课设是带给了我们很大的收获的,在将临毕业的时候,我想我会继续以高昴的心态去面对下一次的毕业设计,去面对将要走上的社会中的工作岗位带给我的无限挑战。
第四篇:服务期工作小结
服务期工作小结
我于2009年1月开始在显胜实验学校工作。入校以后,在学校的严格要求下,在校领导和同事们帮助下,思想理论上日渐成熟。通过带班等一系列的学习和锻炼,更加明确了作为一名教职工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实事求是、勇于进取,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就总体的工作感受来说,我觉得这里的工作环境是比较令我满意的。首先是领导的关爱给了我工作的动力;其次是同事间的友情关怀以及协作互助给了我工作的舒畅感和踏实感;
在学校工作的这三年来我学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看到学校规模的日渐壮大,我深深地感到骄傲和自豪,也更加迫切的希望以一名正式员工的身份在这里工作,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此我提出转正申请,恳请领导给我继续锻炼自己、实现理想的机会。我会用谦虚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同学校一起展望美好的未来!
个人总结
光阴荏苒,自2009年分配到显胜实验学校已三年有余,从一名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转变为光荣的人民教师期间经历使我感触很深,现总结如下:
思想上,三年来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政治活动,坚定正确的信仰,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团结同事并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工作效率高。我以师德、师爱、师智、师能要求自己,以爱播撒,用爱耕耘,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我经常阅读教学和教育类的书籍,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教学上,我积极参加科组教研教改学习和听课评课活动,既学习继承传统教学的经验,又学习新教材教法的新理念。课前精心设计教案。上课时,注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我还注意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情感取向和接受能力,营造课堂活跃气氛,注意跟学生的情感交流。我耐心辅导,细心批改作业,尽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他人经验,取长补短,不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在学校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指导下,我的教学水平提高较快,我的课受到学生和听课老师、家长的好评。教学效果也比较显著。我深知这离不开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帮助。
三年的工作与学习,我自感收获颇丰。如果说有一点成绩的话,首先要谢谢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和支持,我的成长途中写满了他们悉心关怀和鼓励的印记。我初涉教坛,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有待我努力改进。其次,在处理教学中有些事情有时还过于急躁,还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和处理的技巧。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经过磨练,我会改善自己的不足,越做越好,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
第五篇:冷冲压工艺复习小结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冷冲压加工?冷冲压成形加工与其它加工方法相比有何特点?
答:冷冲压加工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料材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 方法。
冷冲压加工与其它加工方法相比,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在经济方面,都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生产的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它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进行冲压成形加工必须具备相应的模具,而模具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其制造属单件小量批量生产,具有难加工、精度高、技术要求高、生产成本高的特点。只有在冲压零件生产批量大的情况下,冲压成形加工的优点才能充分体现。从而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2、什么是冷冲模?它有何特点?
答: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
特点:冷冲模在实现冷冲压加工中是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与冲压件是“一模一样的”关系,若没有符合要求的冷冲模,就不能生产出合格的冷冲压件,没有先进的冷冲模,先进的冷冲压成形工艺就无法实现。
3、如何选择冲压设备?
答:冲压设备应根据冲压工序的性质、生产批量的大小、模具的外形尺寸以及现有设备等情况进行选择。压力机的选用包括选择压力机类型和压力机规格两项办容。
冲压设备类型的选择:
(1)中、小型冲压件:选用开式机械压力机;
(2)大、中型冲压件:选用双柱闭式机械压力机;
(3)导板模或要求导套不离开导柱的模具:选用偏心压力机;
(4)大批量生产的冲压件:选用高速压力机或多工位自动压力机;
(5)校平、整形和温热挤压工序:选用摩擦压力机;
(6)薄板冲裁、精密冲裁:选用刚度高的精密压力机;
(7)大型、形状复杂的拉深件:选用双动或三动压力机;
(8)小批量生产中的大型厚板件的成形工序,多采用液压压力机。
冲压设备规格的选择:
(1)公称压力;(2)滑块行程长度;(3)行程次数;(4)工作台面尺寸;
(5)滑块模柄孔尺寸;(6)闭合高度;(7)电动机功率的选择。
4、什么是最小阻力定律?如何应用其分析变形趋向性?
答:在冲压加工中,板料在变形过程中的变形趋势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塑性变形中的最小阻力定律,遵循弱区必先变形,变形区为弱区的条件。
5、模具加工相对于一般零件加工有何特点?
答:(1)形状复杂,加工精度高;(2)模具材料性能优异,硬度高,加工难度大;(3)模具生产批量小,大多具有单件生产的特点;
(4)模具制造完成后均需调整和试模,只有试模成形出合格制件后,模具制造方算合格。
6、比较切削加工与电加工的优缺点?
答:(1)切削加工是采用连续进给加工,电加工是采用脉冲放电蚀除加工;
(2)电加工可以加工机械加工难以加工的高硬度零件,电加工的零件切削加工不一定能加工,而切削加工的零件电加工也可以加工;
(3)电加工可以对零件进行表面处理,而切削加工却不能;
(4)电加工可以方便的加工出普通机械加工很难加工的各种型孔、窄槽等,但线切割加工型孔时需先预钻穿丝孔,切削加工就不用;
(5)切削加工时,刀具与工件是接触的,属于有切削力的加工,而电加工时是采用的脉冲放电腐蚀,工件与电极之间有一定的间距,属于无切削力的加工。因此不会因为切削力产生工件变形和刀具强度问题。
7、模具制造过程中,常用到哪些热处理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模具制造过程中常用到的热处理方法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调质、渗碳、氮化等。
作用:
退火-:消除模具零件毛坏或冲压件的内应力,改善组织,降低硬度,提高塑性。
正火:其目的与退火基本相同。淬火:改变钢的力学性能,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增加模具的使用寿命。
回火:它是在淬火后马上进行的一道热处理工序,其目的是消除淬火后的内应力和脆性,提高塑性与韧性,稳定零件尺寸。
调质:使钢件获得比退火、正火更好的力学综合性能,可作为最终热处理,也可作为模具零件淬火及氮化前的预先热处理。
渗碳:使模具零件表面具有高硬度和耐性,而心部仍保留原有的良好韧性和强度,属于表面强化处理。
氮化:提高模具零件表面质量,具有高硬度耐磨性,用于工作负荷不大,但耐磨性要求高,及要求耐蚀的模具零件。
7、侧刃常被用于 定距精度和生产效率要求高的连续 模中,其作用是控制条料进给方向上的 进给步距。
8、普通模架在:“国家标准”中,按照导柱导套的数量和位置不同可分为: 对角导柱 模架、中间导柱 模架、四角导柱 模架、后侧 导柱 模架四种。
9、降低冲裁力的主要措施有 阶梯凸模冲裁、斜刃冲裁、加热冲裁(红冲)等。
10、冲模的装配是模具制造的关键工序,其要点有:(1)要合理选择装配 基准件,(2)要合理选择装配 组件,(3)要合理 总体装配。
1、板料冲裁时,其断面特征怎样?影响冲裁件断面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板料冲裁时,冲裁件的断面明显地分成四个特征区,即圆角带、光亮、断裂带与毛刺区。
影响冲裁件断面质量的因素有:(1)材料性能;(2)模具间隙;(3)模具刃口状态。
2、影向冲裁件尺寸精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冲裁件尺寸精度的因素有:压力机的精度、冲模的制造精度、材料性质、冲裁间隙、模具刃口状态等。
3、确定冲裁工艺方案的依据是什么?冲裁工艺的工序组合方式根据什么来确定?
答:确定冲裁工艺方案的依据是劳动量和冲裁件成本。
冲裁工序的组合方式可根据下列因素确定:(1)生产批量;(2)冲裁件尺寸和精密度等级;
(3)冲裁件尺寸形状的适应性;(4)模具制造安装调整的难易和成本的高低;
(5)操作是否方便与安全。
2、弯曲变形程度用 相对弯曲半径(r/t)表示。
3、弯曲件最容易出现影响工件质量的问题有 弯裂、回弹、和 偏移 等。
4、弯曲校正力的计算公式是 F校=AP,其中 P 表示单位校正力。
1、影响弯曲变形回弹的因素是什么,采取什么措施能减小回弹?
答:影响弯曲变形回弹的因素有:(1)材料的力学性能;(2)相对弯曲半径r/t;(3)弯曲中心角a;(4)弯曲方式及弯曲模;(5)工件的形状。1/减小回弹的措施有:
(1)改进弯曲件的设计,尽量避免选用过大的相对弯曲半径r/t。(2)采取适当的弯曲工艺:(3)合理设计弯曲模。
2、弯曲时的变形程度用什么来表示?为什么可用它来表示?弯曲时的极限变形程度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答:生产中常用r/t来表示板料弯曲变形程度的大小。
r/t称为相对弯曲半径,r/t越小,板料表面的切向变形程度δmax越大,因此,生产中来常用r/t来表示板料弯曲变形程度的大小。
弯曲时的极限变形程度的影响因素有:(1)材料的塑性和热处理状态;(2)坯料的边缘及表面状态;(3)弯曲线与钢板纤维方向是否垂直;(4)弯曲角。
3、简述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
答:弯曲件的工艺性是指弯曲变形区与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材料以及技术要求等是否符合弯曲加工的工艺要求。
2、.拉深过程中的辅助工序有润滑,热处理,酸洗等。
3、矩形件拉深时,直边部分变形程度相对 较小,圆角部分的变形程度相对 较大
4、.后次拉深的拉深系数取的比首次拉深的拉深系数大
5、在拉深过程中,拉边力过小和过大都可能造成拉裂
6、有一圆筒件要分多次拉深才能成型,拉深系数可根据有关资料的图表进行选择,每次拉深系数应大于或等于图表推 荐值。
7、一般情况下,从拉深变形的特点考虑,拉深模的凹模的圆角的表面粗糙度应比凸模的圆角表面粗糙度小些。
8、影响拉深系数的因素较多,其中凹 模圆角半径小拉深系数值就可随之减小。
9、在拉深过程中,决定材料是否起皱的因素是 A材料的拉深变形程度 B材料所受的切向拉应力 3—1冲裁工序的概念是什么?它包括哪几种基本工序?
答:冲裁工序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冲裁模使材料产生分离变形的冲裁工序 ; 包括:
1、落料
2、冲孔
3、切断
4、切口
5、冲缺
6、剖切等工序 3—2什么叫排样?什么叫排样图?
答:在冲裁生产中,冲裁件在半、条、等材料上的布置方法称为排样; 一张标注有料宽度尺寸B条料厚度L1步距S1工件搭边a1和侧搭边a的图纸称为排样图。
3—3 常见的突模结构形式有哪几种?常用什么方法固定?
答: 结构形式有(1)标准圆凸模(2)凸缘式凸模(3)直通式凸模
固定形式a 用螺钉吊装固定凸模b 用定熔点合金或者环氧树脂固定凸模。
3—4 为什么有些拉深件要用二次,三次,或者多次拉深成形? 答: 判断零件能否一次出,只需比较实际拉深所需的总拉深系数和第一次允许的极限拉深系数的大小即可,若拉深该工件实际变形程度比一次容许的极限变形程度小,则工件可以一次拉深成形,否者需要多次拉深才能成型。3—5 拉深起皱,拉裂是如何产生的 ?如何防止它?
答: 起皱 的原因是拉深变形程度较大、板料有比较薄时,坯料的突起部分,特别是外沿部分在切向力的作用下失稳而形成起皱,防止办法 是添加压料圈并施以合适的压料力;
拉裂 的产生的原因在于筒壁传力区德抗拉强度是否足够,拉应力的大小是否合适,抗拉强度不足,拉应力过大引起拉裂。
防止方法是改变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筒壁的抗拉强度;再是正确制定拉深工艺和设计模具
3—6 拉深时通过危险断面传递的拉深力由哪几部分组成?怎样才能降低F?
答:拉深时通过危险断面传递的拉伸力除了与径向拉应力有关之外,还与压料力引起的摩擦阻力,坯料在凹模圆角表面滑动产生的摩擦阻力和弯曲变形所形成的阻力有关。
降低的方法:合理的拉深变形程度,合理的圆角半径,合理的改变条件润滑等。
3—7 拉深件坯料的计算原则是什么?
答:拉深件坯料形状和尺寸,以及冲件德 形状和尺寸为基础,按体积不变和相似原则确定
3—8 常见的凹模洞口侧壁形状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 主要有直筒形刃口和锥形刃口两类
直通式刃口强度高,修模后刃口尺寸不变。锥形刃口强度较差,修模后刃口尺寸略有增大,凹模内不宜积废料或冲裁件,刃口内壁磨损较慢,用于冲裁形状较简单,精度要求不高的零件。3—9 防止产生偏移的方法: 答: A 采用压料装置,B 利用坯料上的孔或工艺定位孔定位后再弯曲,C 将不对称的弯曲件组合成对弯曲再切开 D 模具制造准确,间隙一致。
希望以上这些可以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但是由于水平有限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文本里面一定还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和错误,恳请读者斟酌参考。
小编 20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