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发展课堂小结(精选)

时间:2019-05-12 15:45: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生心理发展课堂小结(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生心理发展课堂小结(精选)》。

第一篇:中学生心理发展课堂小结(精选)

《中学生心理辅导》课程小结作业

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

历史1301班 牛晓 2013202029

《中学生心理辅导》这堂课从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等10个方面,全面的讲述了中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老师又教授了中学生心理辅导的途径与方法。我认为心理辅导已经成为中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有了良好的心里素质才能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烦恼。《中学生心理辅导》这门课对我来说使我受益匪浅,我的专业是历史学,而我毕业以后想做中学老师,学习这门课正好可以让我对中学生的心理有一定了解,为以后的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一定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我学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如何进行疏导对学生采用怎样的合理方法进行教育,使学生度过快乐的学习生活。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是石老师在课堂上放了一段中学生性教育课堂实录的视频,视频主要讲的是老师对初中学生进行性教育,课堂上老师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直观生动的授课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逐渐抛弃羞涩,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视频中老师的授课方式给我很大启发,在现在的社会中,老师与学生再也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上下级关系,现在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朋友般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学生才能发挥最的的能动性去进行学习。

最后,我想谈谈我对《中学生心理辅导》这门课的建议。首先,老师的授课方式我认为很好,是三年大学生活中唯一一个这样授课的老师,虽然老师已经极大的调动了我们学生的积极性,但在课堂上还是有部分学生只顾干自己的事,甚至有的根本就不来上课,我认为老师或许可以采取措施改善一下这样的情况;其次,我认为老师可以针对今天的授课内容,进行模拟训练,因为我认为某些心理辅导方法仅靠老师讲学生是不能完全掌握的,通过模拟训练,学生才会对辅导方法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

最后的最后,希望老师事事顺心,最后一节课的视频,让我感触很大,真的非常感动,谢谢老师三个月以来的授业!

第二篇: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中学生正处于青年初期阶段,在此期间,生理和心理发展都已相当成熟,是学生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期。应该说,中学生已经是“准成人”了,人生的中学时期,曾被人喻为多事的季节,心理学上谓之 “心理断乳期”,其年龄范围大体为13至18岁,属于少年期和青年早期,俗称为青春期。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显著特点是:生活和社会体验开始占主导地位;急剧而又呈弥散性的身体和激素变化对他们的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他们渴望自己能被他人像成人一样对待;自我形象在波动摇晃;心理社会思潮常常像“巨浪”般涌现;身体发展的不一致性,会因为希望自己被同龄伙伴、异性对象和家庭成员认为正常、为人吸引的欲望而变得更加突出。

一般而言,在14~16岁之间,中学生的身体会进人生长的高峰,第二性征开始出现。这对于心理准备不充分的少男少女来说,的确影响不小。少女们为避免他人的注目,常常不惜以牺牲自我形象为代价,驼起背,畏缩着身体,穿上臃肿而又有些奇形怪状的衣服来掩饰自己的身躯,使自己的身高和胸部尽可能不为人所注意。对月经的来临,虽然有的少女会产生温暖的满足感,但也有些少女可能会感到肮脏和痛苦。少男们对自己身体变化的感觉或许不像少女们那么强烈,但有一件事是经常发生的,那就是:担心自己身体的发育会和同伴们大不一样。

由身体的迅速发育引起的心理变化之另一个方面,是中学生的成人感变得特别强烈。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应该从父母营造的温室里走出来,独立自主地开辟新天地。如果父母要过问他们的一些事,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我的事由我自己来做,不要你管。要是父母对他们的事干涉得太多,他们对父母可能是以仇相报,或突然离家出走。在社会关系上,他们将从家庭、游戏伙伴转向同辈集体和友谊。通过这种新型的社会关系,他们希望能够从中享受到与成人一样的待遇:自由地结交朋友并分享快乐;毫无拘束地发表意见并可能得到采纳;自主地拟订计划并加以实施。

然而,中学生的自我形象并不稳定,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在形成之中。一个中学生早晨起来面对镜子,可能自言自语说:“我应该追求……”但到了晚上又可能改成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我应该追

求……”他们卧室的墙上可能贴满自己所崇拜的某个(些)明星的照片,但也许在某一天突然间会觉得毫无意义,而将墙上的明星照片撕下来扔进垃圾桶里。一个女中学生在根本不知道将来该嫁给什么样的人的情况下,就可能构想着与某个男生的情感生活,甚至莫名其妙地为之哭泣、担忧。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完成学习任务对许多中学生来说,并非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他们可能因学习方法和考试方法不当,或对学习内容不适应而在学习上感到困难重重。但事关前途命运的学业成绩却不得不时时挂在心上。他们对考试心存恐惧,却又必须面对。对付的办法也基本上是让自己全身心地长期进行题海大战,并以牺牲作为正常人所应有的活动和兴趣爱好为代价。其结果,个性发展经常发生扭曲,各种心理障碍频出,甚至走上自杀之路。

在心理的健康发展上,中学生之所以会表现出上述特点,除客观的外在原因外,也有其心理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的主要心理任务是发展自我同一性,即意识到自己在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和与别人的相似性。这就是说,处于青春期的儿童必须思考他已经掌握的所有信息,包括对自己和社会的信息,为自己确定生活策略。如果在这一时期能够做到这样,儿童就能获得自我同一性,形成一种良好的品质,即“一种不管在价值体系中是否存在矛盾,都始终忠于自己内心誓言的能力”。而自我同一性对发展儿童健康的人格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利于儿童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和个人。假若儿童在这一阶段不能获得自我同一性,就会产生角色混乱和消极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乱指个体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生活角色。角色混乱的儿童没有形成清晰和牢固的自我同一性,不能“发现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消极自我同一性指个体形成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同一性,其所形成的社会角色是危险的,不能得到社会承认。

生理变化是心理变化的物质基础。随着生理的变化以及环境的影响、教育的作用,青少年在心理发展上就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特点。青

少年时期作为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期,在心理发展方面更是错综复杂。主要表现在:

1.智力的迅速发展 青少年时期的感觉、知觉灵敏,记忆力、思维能力不断增强,逻辑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占据主导地位。青少年逐步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事物,有独到见解,喜欢质疑和争论。这个时期,他们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提出许多有关“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生活理想”等一类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他们常常会为此感到苦恼、迷茫、沮丧与不安。

2.自我意识增强 随着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以及独立安排生活道路这一客观要求的逼近,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日渐成熟。他们倾心于认识自己的身心发展及其社会价值,独立地评价自己和别人,并逐渐克服评价的片面性,力求全面分析;初步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能较好地进行自我教育。

3.情绪、情感趋向成熟 青少年的情绪和情感已趋向成熟和稳定,但与成人相比,又显得动荡不稳。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办事积极、富于热情,情感易被激发,行动迅速,表现为奔放、果断。但由于生理和自我意识上的急剧变化,有时青少年的情绪、情感容易过于激动。随着智力的不断增长和社会需要,青少年慢慢地形成许多具有明确道德意识的社会情感,如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义务感、正义感和民族自豪感等,其深刻性和持久性明显提高,由于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青少年的情感逐渐稳定。

4.意志发展的迅速 青少年在遇到困难时,往往乐于独立思考,想办法克服困难,表现出良好的主动性,不像儿童那样轻易求助于他人,同时青少年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也逐渐增强。此时,他们努力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原定的目的和计划,能较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行动的理智性比较强,当然有时也表现出冲动。此外,由于神经系统功能尤其是内抑制功能的发达,以及动机的深刻性和目的水平的提高,使青少年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坚韧性。他们勇于求成,凡事不肯轻易服输,即便受挫,亦不灰心。

5.言行趋于完善与成熟 言语和行为特征是表达青少年心理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青年人的词汇已很丰富,且内容日渐深刻;口语表达中的独白、语言趋于完善;书面语言表达基本成熟;内部语言已达到完全简约化的水平。这个时期的青少年要求完全摆脱成人干预,独立行事,要求社会承认他们行为的社会价值;要求两性交往、恋爱等。他们要求像成人一样地参与社会生活,但是又往往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在情感受到触动的时候容易冲动。

6.性意识的发展 青少年时期第二性征的出现,意味着青少年性功能的逐渐成熟,这一变化反映在心理上会引起性意识的觉醒。青少年性意识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疏远异性阶段。青少年青春发育的初期,由于生理上急剧变化,性别发育差异,往往对性的问题感到害羞、腼腆、不安和反感,于是

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出不愿接近异性、彼此疏远、男女界限分明、喜与同性伙伴亲密相处等现象。

②接近异性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心理的进一步成熟,青年男女之间会产生一种情感的吸引,相互怀有好感,对异性表示出关心,萌发出彼此接触的要求和愿望。

③恋爱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上的进一步成熟及社会预处理活动的全面影响,青年男女之间开始萌生爱情。他们仅把特定的异性视为自己交往的对象持续地交往,相互爱慕,进入恋爱。然而,中学生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展还不成熟,自控能力又比较差,加以这一阶段面临着学习和个性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作为社会规范要求和中学生的自我约束机制,必然会出来制约中学生性需求的现实性,限制其性需求的可实现程度。这对于那些性需求强烈、躁动不安的中学生来说,构成一种来自外部的压力,这种需求与约束之间的冲突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形成性心理问题。

第三篇:农村中学生心理发展和健康稿

浅析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健康

青少年承担着一个国家未来建设的重任,因此青少年的培养对我国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我国,教育部门一直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阴影一直在困扰着广大青少年,加之父母的望子成龙心理,对子女寄予的过高期望,使青少年的身上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在与社会的接触中又面临着巨大的人际关系压力。青少年处于青春期中,心理起伏较大。这种种方

面导致了青少年的一系列心理问题,近两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自杀、自残、校园暴力,青少年犯罪等案件屡见报端媒体,呈上升态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心理健康是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学校教育现代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标志。

而在广大的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是良好的。但是,当前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生活和精神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了学生生理和心理的成熟度较以前有了普遍的提升。而农村孩子的家长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心理问题缺乏基本的认识,甚至有的家长认为是“不光彩的事”、“心理问题就是脑子有问题”、“孩子有问题做家长也抬不起头”。这些对青少年心理问题误解和歪曲的观念造成了农村家庭教育的空白点;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个和聊天软件的广泛使用使农村初中学生接触外界和不良的信息机会大大增加,再加上应试教育阴影的束缚,家长老师的机械性的高压,农村初中生出现大面积轻度心理问题。

二、农村中学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压力大。

应试教育加大了学生的精神压力,这是当前导致我国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最主要的直接原因。(1)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忽视学生心理分离教育,如:有很多教师总是青睐于成绩好的学生,渐渐地学生心理就被无形的引导成畸形,有的教师不能及时地正确疏导学生,使学生变的乖戾、孤僻。(2)有的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没有正视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给学生加压,致使一些学生出现了心理紊乱。(3)家长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身体健康,忽视学生的心理品质教育,过分看管孩子,不许孩子和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玩耍,更有许多家庭对独生子女采取娇宠态度。

2、人际关系不协调。

现在的学生大多自我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一些学生的日常安排就是家和学校,自闭的心态使这些学生完全忽略了人际关系,以至于产生孤独、寂寞、焦虑不安、甚至产生恐怖感。也有一些学生嫉妒性强,缺乏包容开放意识,造成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上只愿听恭维,不愿听批评;只准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过自己。

3、早恋问题的困扰。

初中生在生理和心理上还未完全成熟,再加上媒体上的不健康内容的传播,学校和家庭对其性知识的教育羞于启齿,回避隐晦,不能正确对他们进行意识性渗透,因此学生不能正确处理自己青春懵懂期的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导致恋爱的发生,也正由于早恋,导致他们整天“烦躁不安”影响学习。

4、自尊与自卑交错。

家庭经济的困难使得农村学生在学校的物质生活极为简朴,这对生活在城市的农村学生来说是很难寻求到心理平衡的,有的学生由于生理素质弱,因此会产生一种生活朴素,学习刻苦,性格内向,自尊心强,压力大的心理。

5、骄傲自负心理。

有部分学生在小学时学习成绩好,或是长期担任班干部,或是经常参加比赛并获奖,或是自恃父母有钱有权而骄蛮无理等。进入中学后不能正确对待以往的成绩和外在的条件,不习惯中学的学习生活方式,又没有继续学习的决心和行动,他们就产生失落、怨恨心理,总认为自己“失宠”被“冷落”没有人“关心”等。

6、贪图享受心理。

现在的农村生活好过了,一些家境较好的学生,家长宠爱有加,不愿让孩子吃一点苦,使他们逐渐变得好逸恶劳,怕苦、讲究吃穿、抗挫能力差。

7、过分依赖心理。

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习上过于被动,生活上自理能力差,这部分学生往往容易造成流生。

8、任性自私心理。

当前有很大部分学生在家中完全以自我为中心,顶撞父母,不孝敬长辈,在学校里吃不得一点亏,不礼让同学,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如:有学生在班级中人际关系不良,与老师同学关系紧张,他不但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反而觉得每个人都针对他,从而整天生活在怨恨和自暴自弃中。

9、虚荣妒忌心理。

有这种心理的学生无法正确对待比自己强的同学,对比自己强的同学、对被老师表扬的同学总是心存忌妒。

10、盲目从众心理。

有些学生无法正确看待其他同学的违纪行为,总认为“别人可以抄作业,我也可以抄”、“你敢抽烟、我也敢”,“你喝酒,我也喝酒”。有的学生将社会上一些不良行为和意识带到学校,拉帮结派,称兄道弟,“跟我兄弟过不去就是跟我过不去”、“谁敢欺负我兄弟我跟他拼命”“走,单挑”等成人化的语言方式也随处可以听到。

11、孤僻离群。

从农村走出来的中学生,当他们告别生养他们的那片热土融入到高楼耸立、车水马龙的城市时,内心会涌起许许多多的感慨,更多的则是从此把自己封闭起来只埋头读圣贤书,不愿或者说是不敢勇敢地走出来去和别人交流,如此长期下去就会变得孤僻离群,既而产生孤独感。

12、胆怯退缩。

表现为与人打交道时紧张;在人多的时候不敢说话,不愿说话,眼睛不敢看人;在一些公共场合特别拘束、手脚不知往哪里放,说话起来前言不搭后语,局促不安,不参加集体活动等。

三、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学生表现出来的多是内向性的不良心理行为,而外向性的行为较少。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农村学生这些不良内向性的心理行为呢?通过归纳分析,可能有以下因素的影响:

1、生理上的原因:初中生处理发育高峰期,青少年身体成熟速度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差异性,同性别和不同性别之间都存着差异,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使得许多学生意识到自己不是孩子了。

2、心理的原因:随着学生生理变化,“成人感”出现,在心理上也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感”,总想摆脱对大人的依赖,师长在他们心中的权威降低,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增强,学生存在着强烈的逆反心理,情绪比较冲动不能克制自己,在兴趣和愿望上常有随意性、多变性,在感情上较封闭,不愿对别人敞开心扉。

3、社会环境的原因:因为城市与农村的社会经济、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以及地理条件的限制,造成部分农村素质教育的相对落后。因而导致学生综合素质较差,个性缺乏充分发展,继而产生自卑心理和心理困扰。农村学生一旦别人讥笑自己经济不宽裕,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

4、家庭因素:大多数农村父母文化水平低下,见识面狭窄,难以教育子女;相当一部分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方式,打骂就导致孩子产生自卑心理,使孩子产生一种负罪感,进一步转变为一种沉重的心理压力;家长对学生的希望太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便越来越大,容易产生自责及自我否定的心理行为。

5、农村学生自身的不良个性:农村学生生活环境单纯狭小,进城里学校后发现很多没有经历过的东西,往往表现为不擅交际、沉默、抑郁,当感到与城里同学的差异时,有些农村同学表现出封闭,戒备,容易看到别人的毛病、缺点,与人相处时,首先将他人置于敌对位置,斤斤计较。这样做的结果,别人会觉得不易接近,从而恶化自己的人际环境,很难被群体接纳。

6、网络环境因素: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农村中学生眼界比以前开阔,在网络条件下吸收更多的信息和资源。但是,由于农村中学生家长监管不到位,不会正确引导,致使学生无法将网络信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不良信息无法正确分辩,再加上好奇心驱使,使得部分中学生以网络为媒介传播不良信息,偏离正确交往尺度,甚至参与网络犯罪。

四、作为教育者,我认为在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采取以下对策:

1、学校要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学校可以开办家长教育班,让家长首先认识到家庭教育的作用,懂得好的家庭环境对培养孩子至关重要。

2、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情感育人,要求教师树立全面的育人观,用良好的师德修养去感染学生。加强教师自身学习,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与相关培训学习,收集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资源和信息。利用问卷调查,个案咨询,团队心理辅导等方式加强学生心理保健指导,培养学生坚韧不拨顽强拼搏的意志品格。

3、加强农村中学生心理治疗,形成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演讲、歌咏、体育等竞赛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特长,培养学生积极的情趣,对学生形成文明互助、友好竞争的习惯和合作的人际关系大有益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正确对待挫折,主动调节情绪,增强承受挫折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

4、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逐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关心社会,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还可以聘请公安干警来上法制课等方式,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5、加强家庭教育。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要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和心理素质的观念。注意锻炼孩子吃苦耐劳,培育其独立人格和坚强的品德。家长还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解决。家长要改正一些陋习,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同时又要调低期望值,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压力。

6、学生个人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增强适应能力、抵制诱惑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7、社会环境。加强社会的调控职能,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教育投入的差距。筹集社会热心人士和企业的捐款成立教育基金或者教育贷款中心,帮助有需要的农村贫困学生,还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假期工的机会,让学生有锻炼的机会,增加其社会实践经验。还要加强社会文化建设,尽量避免让社会不良文化和诱惑侵袭纯洁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预防心理疾病,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农村中学的教师,我们更应该关注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青少年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发展。参考文献:

1、黄少蒙,《农村初中学生心理症状自评结果分析研究》,《网络科技时代》,2008年第4期。

2、陈安福,《德育心理学》,重庆出版社,1987年7月。

3、刘兴富,《现代教育理论选讲》,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

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5、李铮、姚本先,《心理学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5、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编著,《青少年心理专题》,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6、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

第四篇:中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特点

中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特点

初中生普遍有一些消极心境,这是成长中的烦恼,初中生也具有一些积极的心境,例如,憧憬就是存在于该阶段中很典型的积极性心境。

高中阶段是个体自我形象逐渐达到稳定的时期,一个人在高中阶段对自身的看法,有许多都持续终生。

要做孩子的人生设计咨询师,就得对孩子所处的年龄阶段,以及孩子的个性心理发展特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林崇德先生将中学阶段分为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约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历时6年左右的时间。初中阶段又称为青春期、少年期。从11、12岁到14、15岁,这三年时间是个体身体发展的一个加速期。高中阶段又称青年初期。从14、15岁到17、18岁,高中生经过前几个阶段的连续发展,在生理发育上已达成熟,在智力发展上也已接近成人水平,在个性及其他心理品质上表现出更加丰富和稳定的特征。

初中生个性心理特点

初中生在生理上迅速走向成熟,尤其现在很多孩子无论在身高、体格等方面都出现了所谓“早熟”现象。这使得他们在心理上也产生成人感,希望能获得成人的某些权利,找到新的行为标准并渴望变换社会角色。然而,由于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导致身心发展很不平衡,使他们经常产生挫折感。并出现一些心理及行为问题:首先表现在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初中生的心理活动往往处于矛盾状态,其心理水平呈现半成熟、半幼稚性;其次表现在自我意识高涨与反抗心理,就是我们平时所谓的“自恋”和“逆反”;还表现在初中生的消极心境方面。

林崇德教授指出,初中生的消极心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烦恼突然增多。例如不知道应该以何种姿态出现于公众面前,与父母的关系出现裂痕,不知如何保持或确立自己在同伴人之中应有的地位等等;

二是孤独。从青春期开始的“心理上的断乳”,给初中生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尽管他们在主观上有独立的要求和愿望,但实际上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独立生活。初中生的内心冲突及在现实中所遇到的挫折都较多,对许多问题还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能

查询QQ聊天记录 www.xiexiebang.com

力去解决,又不愿求助父母或其他人,担心有损独立人格,因此,就产生一种孤独的心境;

三是压抑。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产生了多方面的需求,既包括生理方面的,也包括心理方面的,但有许多需求不能满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是因为愿望本身不切实际,有时是由于社会上的阻力或父母的限制,也有时是由于自身经验不足而导致失败,因而,初中生的自尊心易受到打击,但又有争强好胜的冲动,在这种矛盾的情形下,常常处于压抑的心境。

当然,除上述所列出的几种心境外,初中生也具有一些积极的心境,例如,憧憬就是存在于该阶段中很典型的积极性心境。

高中生个性心理特点

随着初中阶段的过去,高中生在个性心理方面开始趋于稳定和成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是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高中生个性的主要特征更加明确,开始更多地考虑自己的人生道路,经常思考一些诸如“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其次是自我概念的形成。高中生更加注重自我形象,对于别人眼中的自己非常在意,高中阶段是个体自我形象逐渐达到稳定的时期,一个人在高中阶段对自身的看法,有许多都持续终生。而自我形象往往又与学业表现是一致的,彼此相辅相成。当高中生心中有了一个未来“理想自我”的良好形象之后,他就很自然的会按照这样的标准去要求自己。

第三是自我评价的深化。高中生在自我评价的发展上表现出个体差异,大部分高中生能够进行适当的自我评价,但相对而言,高中生易出现自我评价偏高的倾向,因而导致他们行为表现上的自负,常常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况会得以克服,自我评价与其实际表现会日趋一致。

第四是价值观的确立。正确的价值观的确立,具有延缓直接满足的功能,使高中生逐渐地学会将自身努力作为实现目标的桥梁,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努力、勤奋,就像后面我会谈到的所谓“即刻如愿”的思想,比如婴儿都是要即刻满足他们的意愿的,他们一想撒尿,即刻就把尿布尿湿,我们承认他们还很幼稚,并不对他们提出从

发育来说不现实的要求,不幸的是,失败者一生当中总是保持着这种要求“即刻满足”的模式,就像农民种地,今天播种不可能明天就收获,同样,今天学习,不可能明天就马上取得理想的成绩,这是需要这个阶段的学生注意的问题。

第五是自治需求表现。林崇德教授认为,高中生的自治需求一是表现在与父母的关系方面,进入高中后,虽然大多数高中生相对初中生而言,已经减少了与父母之间的直接冲突,但其实他们更希望能与父母在同等的位置上探讨和决定某些问题;二是表现在选择职业方面,大部分的高中生在这一选择过程中体现出了自主性,他们能对自己的兴趣、能力、适应性等方面做出估价,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自己的选择,当然在做某些重要决定时,他们也不拒绝接受父母或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但对于父母的那种强行安排持反对态度,其实,填什么样的志愿固然十分重要,但比志愿更重要的是学会自我抉择,并对此负责,而这才是家长最重要的责任;三是表现在对现实社会的不满,由于他们正处在理想主义阶段,对问题的观察和分析带有片面性及表面性,所以其思想认识上易出现偏颇。

第五篇: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对策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初中生年龄约12~15岁,在其身心发展过程中属于青春期,也有人称之为“断乳期”、“危险期”“反抗期”“躁动期”“人生峡谷期”等,这一时期是个充满矛盾困惑的时期。随着生理 的发育成熟,心理也会产生系列变化。

(一)独立性增强 青春期阶段的独立性有它的特殊性,主要是心理、思想上的独立,具体表现在:

• •

成人感的体现 反抗性的体现

(1)两代人的价值观念的差异所引起的逆反(2)由好奇心引发的逆反(3)由偏见引起的逆反

(二)自我意识增强

• • • • • • • • • • • •

关心自己的外在形象 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 自尊心强

(三)情感丰富但不稳定 一是两面性明显: 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的强度常常不一致。情绪表现的隐蔽性和表演性共存。二是消极心境大量出现: 初中生的消极心境主要有烦恼、压抑、孤独等

由于闭锁性的特点,中学生心里的话常常是不愿对长辈说的。

伴随交友范围的扩大,孩子对异性也表现出好感。与异性的交往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异性疏远期,异性接近期,恋爱期。中学生正经历的是第二阶段。

(四)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 • • • • • •


1、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

2、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1)反抗性与依赖性(2)闭锁性与开放性(3)勇敢和怯懦(4)高傲和自卑(5)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

四、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辅导

(一)挫折与适应

• 挫折(frustration)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活动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
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 挫折感指人对挫折的感觉能力。• 挫折容忍力是指人在遭受挫折时控制自己,使自己免于行为失常的能力。挫折容忍力的
大小与挫折感成反向关系。



身体因素、思想境界、人格特征:生活阅历、资源条件、动机水平、对挫折的知 觉判断和心理准备状态以及应对方式,都是影响挫折容忍力的重要因素。挫折适应与辅导 挫折适应是指人在碰到挫折情景时,对引起挫折的种种因素,采取有效策略

1、提高学生挫折容忍力的方法(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2)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抱负水平(3)适度感受挫折,锻炼挫折容忍力 2.教会学生积极适应挫折的方法和技术

• • • • •


(1)理智的压抑(2)升华(3)补偿(4)幽默

• • •

• •

(5)合理宣泄(6)认知改组

(二)学习问题及辅导

发展性学习辅导 1.发展性学习辅导的目标 使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最大的开发。2.学习辅导的内容(1)学习动机辅导(

想学)(2)学习情绪辅导(乐学)(3)学习能力辅导(会学、巧学)(4)学习行为辅导(学习习惯)特殊学习问题辅导 学校里的学习辅导除了重点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发展以外,对部分学生的个别问题也不能 掉以轻心。如学习障碍、厌学症、考试焦虑等。这类问题由于个别差别大、程度较一般 问题严重,涉及的辅导与咨询专业性与技术性较强,所以难度较一般辅导大。对这类问 题,学校心理辅导的任务重在发现和识别,一旦确定,轻微的可和家长、学校专业辅导 员、班主任联合起来,采取措施,进行帮助;如果问题严重,就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员或 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千万不可任其发展。


调查表明: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学习品质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 质和学习习惯非常重要。较大的心理压力,会使学生整天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记忆 力减退、注意力涣散、神经衰弱、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从而导致厌学情绪,有21%的学生有中度或中度以上的厌学情绪。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1.情绪方面:青春期是人由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情绪不稳定,情感既丰富又脆弱。遇 到一些刺激就表现为爱哭、爱笑喜怒无常;易急躁、易冲动自我失控;过度焦虑紧张、自私、狭隘;意志薄弱、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差,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调查表明: 30%的学生有情绪方面的问题。2.行为方面:一方面世界观还不够成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行为能力等;另一方面 又有强烈的自我体现意识,主要表现为好逞强、好与人争斗、做事鲁莽、不顾后果,逆 反心理强烈,对父母或老师有较强的抵触情绪 3.个性方面:主要表现为任性,自尊心、好奇心特别强,过高估计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看问题片面,总把错误归于别人,爱嫉妒他人。

4.异性交往方面: 中学阶段是人生观确立的重要时期,学会和异性交往,在交往中认识异性,是中学生青 春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生逐渐走向成熟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初中生处于青春的萌动期,对异性感兴趣、有爱慕心理,对两性关系意识朦胧,喜欢通 过看言情片或读言情小说感受爱情。他们渴望与异性交往,但是在同异性相处时又感到 害羞不自在、不能正确处理与异性交往、对与异性交往有误解。有36%的学生对自身生 理和心理的成长、发育感到恐慌或害怕这说明他们还很不成熟。基于上述原因中学生在 人格上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不容易和异性相处甚至可能产生心理、生理上的扭曲。

(三)青春期辅导

1、青春期辅导的必要性 青春期,
,又称少年期或“发生期”。它一般指11、12~17、18岁年龄阶段的青少年

2、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过度关注自我、情绪的两极性、性别角色混乱、人格冲突、人际关系冲突、性心理问题



性教育与辅导:男女学生的“约会”问题、爱抚和性的尝试、抵御“黄毒”、3、青春期教育--青少年的性教育 • 青春期辅导特别是性教育与性心理辅导对于少年是非常必要的。• 性生理教育——使青少年正确认识人类性发育的自然规律及其本质,克服在性问题上存 在的神秘感和模糊概念;

• 性心理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自身的性心理变化、性意识的各种不同表现,尤其
是异性交往问题;性卫生教育——使青少年了解性器官的卫生保健常识,养成良好的卫 生习惯;

• 性道德教育——启发青少年正确处理学习、恋爱和友谊的关系;努力克制自己的性冲动,
将主要精力放到人生远大目标的追求上;

• 性法律教育——引导青少年划清正常的异性交往与性罪错的界限,增强其在性问题上的
受法观念。

(四)人际交往方面:



学生不良的人际关系会造成一些不好的人格特征和个性心理如:自卑、自傲、过于内向、心胸狭窄、仇视等,有的学生会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及个别学生有时会有轻生的念头。学生的不良人际关系有:

• •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


下载中学生心理发展课堂小结(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生心理发展课堂小结(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帮助中学生发展积极向上的心理

    帮助中学生发展积极向上的心理 教学目的: 通过讲座,使学生家长明白心理健康是人生成功的基础;培养良好心态是有方法可循的;家长要做学生的“心理医生”。 讲座内容: 导语:“吃五谷......

    2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生心理的发展的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方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个体差异性。 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

    中学生心理调查报告

    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调查报告 我们于2006年3月~5月,对渔峡口镇的两所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

    中学生心理测试题

    中学生心理测试题 1、 你夜里睡觉时,是否总想着明天的功课?A.是 B.否 2、 老师在向全班提问时,你是否会觉得是在提问自己而感到不安?A.是 B.否 3、 你是否一听说“要考试”心理......

    中学生心理辅导[大全]

    中学生心理辅导 第一章中学生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1、心理健康: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活力,积极的内心体现,良好的社会适应,能有效发挥身......

    浅谈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浅谈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中学生心理承受力是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尚未成熟的一面,正是导致中学生心理承受力差的内在因素。由于中学生社会阅历浅,认知水......

    中学生心理调查报告

    中学生心理调查报告 中学生心理调查报告1 xx世纪90年代出生的90后青少年,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时期,是伴随着春天的故事不断成长起来的时代宠儿。改革开放以来造就的......

    中学生心理问卷调查

    中学生心理问卷调查 年级__________性别_______年龄___________ 下面这个问卷是为了了解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等方面,请大家按实际情况认真填写,从各选项中选择一个,填在每个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