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简答题总结
一简答
1、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
答: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就像消化吸收血液循环一样是机体功能。人的认识功能的实现,是通过外部刺激和主体已有认识结构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有三种机能,即同化,顺化和平衡化。
同化是人的一种适应机能,当外部信息作用于人时,大脑通过各种水平的作用与转化,将新信息纳入已有认识结构中,构成自身新的知识系统,即所谓的“同化于己”。顺化与同化一样,是人的一种适应机能,是人在认识外部环境过程中改变自身结构以实现对环境的适应,即所谓的“顺化于物”。顺化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主体通过与环境作用,主动改变自身的认识结构,使认识结构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由此实现主体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一致。
平衡化不是一种静止状态,而是一种运动过程。在皮亚杰看来,个体出生以后,认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心理适应过程。人不是被动的复制现实信息,而是主动地积极地从环境中选择信息,通过各种水平的作用转化外部事物并重新组织信息,构成自己的只是系统。在个体智慧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主体与客体一系列相互作用,原有平衡被打破,新的发展开始。依次循环,不断从一种认识平衡状态达到另一更高更为稳定的认识平衡状态。平衡是相对稳定的,平衡化则是认识发展的动态过程,是认识结构不断趋于完善的过程,是一个进步的、连续的、有层次的发展过程。
皮亚杰按照认识结构的特征把整个认识发展划分为四个依次出现的阶段。每一个阶段形成与前一阶段不同的认识能力,标志着儿童获得了适应环境的新方式。(1)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通过视、听、触等感觉与手的动作,吸收外界知识。(2)前运算阶段(2-7岁)能
1知觉集中倾向○2不可逆○3自我中心主义.(3)具体运运用思维,但常常不合逻辑。主要特点○算阶段(7-11岁)能按照逻辑法则推理,但仅限于当前的具体情境或熟悉的经验。主要特点1思维具体性○2具有守恒和可逆性○3去自我中心(4)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认识的○1假设演绎推理○2命题推理○3组合推理。主要特点○
2、良好情绪的必要条件
答:情绪能够影响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提高或降低一个人的学习或工作效率。也是观察一个人对于某人或某事真实情感的窗口。他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志向、胸怀和度量。它标志着个性成熟的程度。良好的情绪的必要条件是(1)正确的人生追求(2)宽广的胸襟(3)理性地适应生活(4)寻找身边的欢乐。
3、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答: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遗传与环境,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想成并发展的。
(1)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遗传时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为人格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是遗传对于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较为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征上,后天环境因素更为重要。
(2)环境因素 影响人格形成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产前环境和出生过程、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阶层、和社会文化。
总之,个体发展过程中,人格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人同时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
4、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标准
答: 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和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观点、依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可将中学生心理健 1 康的标准归纳为:(1)认识能力发展正常,智力水平在正常值以上(2)情绪稳定、乐观、心情愉快(3)意志健全,具有较强的行为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4)自我观念正确,具有健全统一的个性(5)和谐的人际关系(6)较强的适应能力
5、系统脱敏法
答:系统脱敏法是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但是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敏感的事物,不在发生敏感反应。例如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我们可以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远远看笼中的猫,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起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就是“脱敏”。系统脱敏法由沃尔帕首创。系统脱敏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进行全身放松训练。(2)建立焦虑刺激等级表。焦虑等级评定以受辅导学生的主管感受为标准,排在最后面的是仅能引起最弱程度焦虑的刺激。(3)焦虑刺激与松弛活动相配合。
6、上好课的要求
答:(1)明确教学目标(2)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3)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5)组织好教学活动(6)布置好课外作业
7、认知疗法(认知行为疗法)
答: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阿尔波特.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阿伦.T.贝克(A.T.Beck)和雷米的认知疗法(CT)以及唐纳德.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CBT)。
认知行为疗法具有以下特点:
1、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
2、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
3、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和行为方面的改变
4、通常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所有的行为认知疗法都建立在一种结构性的心理教育模型之上,强调家庭作业的作用,赋予求助者更多的责任,让他们在治疗之中和治疗之外都承担一种主动的角色,同时都注意吸收各种认知和行为策略来达到改变的目的。
8、焦虑症
答: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中学生情绪障碍的一种,是以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这是将焦虑作为一种独立的神经症来看。另一方面,焦虑也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等在内的各种神经症的共同特征。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正常人 面临压力情境,特别是在个人自尊心受到威胁时,也会出现焦虑反应,但他的焦虑与客观情境的威胁程度是相适合的。焦虑症的表现是:紧张不安,忧心忡忡,集中注意困难,极端敏感,对轻微刺激作过渡反应,难以做决定。在躯体症状方面,有心跳加快、过渡出汗、肌肉持续紧张、尿频尿急、睡眠障碍灯不适应。中学生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考试后又持久地不能松弛下来。学校焦虑症产生的原因是学校的统考、升学的持久的、过渡的压力;家长对子女的过高的期望;学生个人过分争强好胜;学业上多次失败的体验等。某些人具有容易诱发焦虑反应的人格基础:遇事容易紧张,胆怯,对困难情境作过高程度估计,对身体的轻微不适过分关注,在发生挫折与失败时过分自责。这些人格倾向可称为焦虑品质。采用肌肉松弛法、系统脱敏法,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如“我能应付这个考试”、“成绩并不重要学会才是最重要的”、“无论考试结果如何,都将不会是最后一次”,对于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都有较好的效果。
9、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答:(1)教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规模;(3)班级性质;(4)对教师的期望。
10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
答:课外活动的内容是根据教育的培养目标、课外活动的具体要求、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校内外实际情况来安排的。课外活动范围广泛、形式多样,按其性质可分为六类(1)科技活动;(2)学科活动(3)文学艺术活动(4)体育活动(5)社会活动(6)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11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答:组建的群体发展为坚强的集体,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此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组件阶段:这时,班从组织形式上建立起来了。不过班的核心和动力是版的组织者-班主任。他必须对学生提出明确的集体的目的和应当遵守的制度和要求,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活动,促进机体的发展。这时集体对班主任有较大的依赖性,不能离开他的监督独力地执行他的要求。如果班主任不注意严格要求,班就可能变得松弛、涣散。(2)核心初步形成阶段:特点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了一定的了解,产生了一定的友谊与信赖,学生积极分子不断涌现并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班的组织与功能较健全,班的核心初步形成,班主任与集体机构一道履行集体的领导与教育职能。这时,班集体能够在班主任指导下积极组织和开展班级工作和活动,班主任开始从直接领导、指挥班的活动,逐步过渡到向他们提出建议,由班干部来组织开展集体的工作和活动。(3)集体自主活动阶段:特点,积极分子队伍壮大,学生普遍关心、热爱班集体,能积极承担集体的工作,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的荣誉,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这时,班集体已形成,成为教育的主体,能主动根据学校和班主任的要求以及班上的情况,自觉向集体成员提出任务和要求,自主开展集体活动。
12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答:(1)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包括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对学生群体的了解两部分,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包括思想品德、学习、身体状况、心理、家庭和社会交往情况等。对群体的了解包括对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了解。
1观察法;2谈话法;3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班主任了解学生一般采用以下四种方法:○○○4调查访问。法;○(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班主任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在短时间内有效地组建班集体。(3)建立学生档案
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整理结果分类存放起来,即建立学生档案。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分四个环节: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学生档案有两种:集体档案和个体档案。学生中最常见的是学生个人档案,学生档案的内容最常见的形式有文字表述和表格调查两种。(4)个别教育
个别教育是老师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需要和问题单独进行的一种教育,一般包括个别谈心、单独谈话、个别指导、辅导和帮助等。班主任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就必须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个别特点进行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有所获益。(5)班会活动
班会活动是班主任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是培养优秀班集体的重要方法,也是锻炼学生活动能力的基本途径,所以有计划地组织与开展班会活动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班会包括常规班会、生活班会和主题班会。其中组织主题班会一般要经过确定主题、精心准备、具体实施、效果深化等几个阶段,同时,还应1主题不能过杂;○2要有的放矢;○3班主任要做好“导演”而不是“演注意一下几个问题:○员”。(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个体的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家庭、社会、学校等都会对学
1要生的发展产生各自的影响。班主任协调校内各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要统一学校领导的教育影响;3要统一班委会的教育影响;统一各科任课教师的教育影响;○○4要统一少先队的教育影响;○5要统一家庭的教育影响;○6要统一社会的教育影响。○(7)操行评定
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或一学年)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小结与评价。操行评定一般步骤:1学生自评;○2小组评议;○3班主任评价;○4信息反馈。○(8)写好工作计划与总结
班主任 工作计划一般分为学期计划、月或周计划、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学期计划比较完整,一般1基本情况;○2班级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措施;○3本学期的主要活动安排。包括三大部分:○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两类,一般在学期、学年末进行。做好总结应1平时注意对班主任工作资料的积累;○2注意做阶段小结。注意两点:○13课堂气氛的类型
答: 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其基本特征是课堂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正常和谐,学生产生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消极的课堂气氛基本特征是课堂情境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脱离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之间不友好,学生产生了不满意
烦闷、厌恶、恐惧、紧张、焦虑等消极的态度和体验。而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失控的气氛,学生过渡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
积极的课堂气氛不但有助于知识的学习,而且也会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课堂气氛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之间发生连锁感染。积极的课堂气氛能使大多数学生参与教学,中差生主动配合教学,师生交往异常活跃。学习机会比较均等,这有利于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
14教师心理特征
答:
教师的心理特征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由于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而逐渐形成的教师职业特有的心理品质,是从事教师职业者所共有的典型的特征。包括教师的认知特征和教师的性格特征。
1教师的认知特征又包括观察力特征、思维特征和注意力特征。(1)观察力特征:教师的观察力是了解学生个性特征、发挥教育机智、因材施教的前提,因此,善于观察学生是教师
1客观性○2敏锐性○3精细教育能力结构的基本要素。教师的观察能力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性(2)思维特征
教师从观察中获得的材料必须经过思维加工才能形成教育决策,因此思
1逻辑性,维能力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标志。教师的思维能力应具有以下两个特点○要求教师在考察问题时要遵循严格的逻辑顺序,有充分的逻辑依据,从而得出更准确的结论,并培
2创造性要求教师在解决问题时,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将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加以发散思考,得出新知识。教师思维的创造性表现在对已有知识的再创造,对传统思维模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造教育教学的艺术等方面。(3)注意力特征
注意力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增强清晰度和调控的功能,可以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细致的观察,提高感受性,准确记忆,思维敏锐,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教师注意力的特点集中表现在注意分配能力上。注意分配能力是指教师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把自己的意识集中在主要对象,又能分散注意到其他对象的能力。
2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工作的一切都建立在教师人格基础上,教师的人格是教师职业最重要的本质特征。教师的人格特征主要体现在情感特征、意志特征和领导方式方面。(1)情感特征教育过程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对教师的情感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不仅是进行教育工作的强大动力,也会直接感染学生的情绪,激起其学习的兴趣和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优秀教师的情感特征一般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热爱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情绪稳定,充满自信;品德高尚,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和责任意识。(2)意志特征 教师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决定教育工作成败的主观因素,是教师运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克服工作困难的内部条件,也直接影响着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教师良好的意志品质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目标明确,执着追求;明辨是非,坚定果断;处事沉稳,自制力强;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3)领导方式 教师的领导方式对班风的 4 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此外还对课堂教学气氛、学生的社会学习、价值观、个性发展以及师生关系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师的领导方式可分为专断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其中,民主型的领导方式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是比较理想的领导方式。
15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答:课程改革不是单一的教材改革或教学方法改革,而是涉及课程理念乃至整个教育观念更新的系统变革。
(1)倡导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的知识生成方式和自主学习方式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得能力。课程知识因而不再局限于具有普适性的简单规则和既定结论,学生生活及其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亦成为设计与选编课程内容必须涉及的有机构成。
(2)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综合性
首先,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并不是让课程脱离学术轨道,而是让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课程的生活化意味着课程要直接面向社会,与生活融为一体,既使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又使时间和生活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源头活水。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课程对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建,强调综合性、加强选择性并确保均衡性。《纲要》规定:“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课程体系在整体上谋求走向综合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所坚持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对不同学科的知识综合以及知能综合、智德美综合有重要意义。其次,新课程设置了许多“综合性学科”,这也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革。再次,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通感性经验的融合,知识学习与知识运用的结合。
第二篇: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简答题
心理学的任务:基本任务是:
1、描述:心理事实
2、揭示心理规律
3、指导实践活动。
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
1)、掌握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掌握心理保健知识,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并指导学生的心理保健。
3)、掌握心理学原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知觉的基本特征?
1)选择性2)整体性3)理解性4)恒常性
记忆的基本过程?
识记、保持、再现
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
意志行动及特征分析?
意志是受意识的支配和调节。意志行动(受意识支配、表现意志的行动),即意志的外部表现特点:1)是自觉的、有目的的行动2)意志行动与史服困难相互联系。
在复习中,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是什么?
1)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提高复习自觉性。
2)合理安排复习时间:1及时复习2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结合。
3)得习方法多样化,要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
4)采用记忆术,提高记忆效果。
感觉的心理规律?
1)感觉适应2)感觉对比3)感觉间的相互作用4)联觉
个性的特征
个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可塑性、一般性、独特性、社会性、生物性等特征。
影响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1)生物因素(物质基础)2)环境因素(决定作用)3)实践活动4)自我教育.气质的特征?
1)气质的动力特征2)气质是先天性的个性心理特征3)气质的独特性4)气质的稳定性、可变性。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关系密切、互相渗透、互相影响。
1)气质可使同一性格者有不同的表现,2)气质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速度,3)性格可制约气质的表现并改造气质。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气质是附属。
性格的结构特征?
1)对现实的态度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
能力的个别差异?
1)能力发展的水平差异2)能力发展的类型差异3)早晚差异4)性别差异
教师的智力品质?
1)灵活的思维能力2)敏锐的观察能力3)准确迅速的记忆力4)丰富生动的想象力5)富有成效的创造力
教师的教育能力包括哪些内容?
1)组织教学能力2)言语表达能力3)了解学生的能力4)独立创造能力5)实际操作能力6)适应新情境
教师的意志特征?
1)实现教育目的的自觉性与坚韧性2)进行教育决策的果断性3)处理师生矛盾的自制性。
树立教师角色威信的意义?
1)是学生接受教育引导的心理基础2)是点燃学生积极传感的火炬3)教师威信是增强榜样力量的条件。
教师角色的心理冲突有那些?
1)社会期望角色与教师实际角色的矛盾,2)角色劳动艰辛与待遇偏低的矛盾3)主观高期望与工作实际效果的矛盾4)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协作性的矛盾。
/ 4
如何调适教师心理冲突?
1)充实提高、自勉自慰2)期望适度、不断成功3)情绪乐观、充满师爱4)宽的待人、乐交善处
知识巩固的途径与方法?
1)提高学习的自觉性2)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3)科学使用各种标记方法(正确利用机械识记、必须重视无意识记、合理安排识记材料)4)合理组织复习。
学生应用知识的一般过程?
1)审题并形成课题的映像2)响应知识的重视3)课题的类化4)做出解题判断,并向实践转化。
影响学生知识应用的因素?
1)对知识的理解水平与巩固程度2)智力水平3)课题的性质4)当时的心理状态。
动作技能怎样培养?
1)明确练习目的和要求2)掌握有关知识和正确的练习方法3)根据技能形成各阶段的特点,适当分配联系的次数和时间4)提供信息反馈,提高练习效率。
学习的特点?
1)目的的特殊性2)安排的计划性3)知识的间接性4)过程简短性5)数量的丰富性。
提高学生学习策略的方法?
1)适当地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学习方法2)给学生提供灵活使用学习方法的机会和条件3)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注意策略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便来考虑?
1)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2)加强对学习任务的理解3)尽可能使学习活动有意义。
为提高记忆策略的水平,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提高学生记忆的元认知水平2)尽可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记忆方法。
学习策略的构成要素?1)元认知知识和体验2)学习的调节与控制3)学习方法。
学习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趋势?
1)从“他律”到“自律”2)从效果到动机3)从他人到自己4)从片面到全面。
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
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三种:1)直觉的道德情绪体验2)与具体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3)与道德信念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培养道德行为习惯具体的途径和方法?
1)行为模仿2)行为重复3)有意练习4)与坏习惯作斗争。
形成学生不良品德的主观因素
10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2)异常的情感3)意志薄弱4)不良行为习惯。
如何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
1)提高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2)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3)针对不同的意志品质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幼儿期词汇发展的特点?
1)词汇数量的增加2)词类范围扩大3)词义理解的加深4)积极词汇增长。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1)具体形象性思维2)抽象逻辑性思维萌芽3)言语在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
1)情绪稳定性逐渐提高2)情绪控制力增强3)社会情感开始发展且逐步丰富和加深。
幼儿言语能力的培养?
1)创造条件,让幼儿有充分交往与活动的机会2)重视对幼儿言语能力的训练3)注意发挥成人言语的榜样作用。
儿童的学习内部动机分类?
1)为了好分数、不落人后,或是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而学习,2)为了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体争光而学习3)为了个人前途而学习4)为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而学习。
小学儿童学习障碍的症状?
1)感知、思维和语言方面2)在行为、情绪和社会性方面3)其他方面问题,如发育迟缓、品德问题等。
学习障碍儿童的预防和矫治?
1)避免可能造成损伤的因素2)注意儿童心理健康,培养健康人格3)关心儿童的学习,及早提供对差生帮助,使
/ 4
他们能跟上班级的学习进度。
1)提供特殊教育2)记性行为矫正
小学生思维的智力品质特点?
1)随着年级增高而逐步发展2)抽象逻辑思维还缺乏自觉性3)抽象逻辑思维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
1)小一到小三处于上升时期,小一到小二的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期中的主要发展时期2)小三到小五处于平稳阶段,起年级见无显著差异3)小五到小六有处于第二个上升期。
初中生思维发展特点?
1)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虽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的,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更多的感性经验的支持2)从少年期开始已有可能初步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辨证思维规律3)初二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中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想象十分丰富、生动、而又十分复杂的其表现在:1)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2)想象的创造性不断发展3)想象的现实性不断提高。
初中生在哪些情况下易出现反抗行为?
1)独立意以受阻碍2)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防碍3)当个性伸展受阻碍4)当成人强迫初中生接受某中观点,中学生拒绝盲目接受。
初中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那些变化?
1)情感上的脱离2)行为上的脱离3)观点上的脱离4)榜样作用的削弱。
影响高中声自我概念的因素?
1)生理因素2)认知水平3)父母的自我概念倾向4)成功及失败经验的积累。
心理教育完成的任务?
1)心理素质教育2)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二者关系十分密切“1)德育中包含心理教育的内容2)从二者的内容看,二者都侧重子人的社会化教育3)二者不同之处,心理教育侧重个体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而德育则侧重与个体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4)二者相辅成,但不能相互代替。
心理教育与智育关系?
1)智育中,心理学起十分重要作用,智育中充分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心理规律,非智力因素也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2)心理教育是智育的基础,侧重于人的自我认识的提高,侧重于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3)智育体现子教学,教学蕴含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渗透与各学科教学。
心理教育与体育关系?
1)体育中包含着某些心理教育内容,2)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与体质的增强也有重要影响。
心理教育工作的意义?
1)对学校教育工作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是素质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2)其目标是,让学校产生最佳心理环境,让班集体产生最佳心理氛围,让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3)社会角度,是避免各种突发事件,保持学校工作正常运转,保证家庭幸福的需要4)是保证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①促进学生学业成功②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③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地生活与发展。
如何理解学校心理辅导?
1)学校心理辅导的顺利进行,必须的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为基础2)心理辅导是对学生进行帮助的过程3)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是潜能开发。
心理辅导的目标?
学校心理辅导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促使学校教育一致的总目标的实现。中间目标:1)培养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2)初步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3)学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4)发展自己健全的性格5)促进智力的正常发展。
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
1)学习辅导2)生活辅导3)职业辅导。
确定心理教育课目标的原则?
/ 4
1)超前的社会适应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操作性原则4)情感体验原则5)针对性原则
诱导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1)从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的作用上看,教师扮演多重角色2)该模式重要环节是教师能够在班级中创设、确立并维持一个安全和温暖的环境,信赖和理解的和谐气氛3)还模式主要方式是活动与教师的诱导相结合,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充分展示内心世界,在群体互动中达到互助和自助。
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功能主要表现?
1)使学生适应学习2)为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形成、思想品德、审美素质发展提供心理基础3)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学科教学中实施心理教育的基本条件?
1)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念2)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3)掌握必备的心理教育技能。
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指导思想?
1)快乐学习,使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充满快乐的过程2)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3)学习负担适度,留给学生一块自由发展的空间,4)正确鼓励学生,不滥用惩罚5)让学习评价具有激励性6)每个教师都应成为”心理指导者"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
1)激发学生学科学习的兴趣2)进行学法指导3)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智力训练和能力培养4)杜绝对学生的不良刺激5)锻炼坚定的意志6)培养活跃的思维7)陶冶积极的情感8)炼就字我心理修养的能力。
班主任工作中的 批评艺术?
1)批评要合理2)批评与教育相结合3)批评要及时4)批评要考虑错误的原故5)批评要和风细雨6)不要当众批评7)批评要带有鼓励8)批评不要七嘴八舌。
/ 4
第三篇:执法资格考试简答题
四、问答题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案: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五个方面。
二、请简述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答案: 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1.合法行政;2.合理行政;3.程序正当;4.高效便民;5.诚实守信; 6.权责统一。
三、简要回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依法行政的内容及基本要求? 答案:
(一)依法行政的内容包括:(1)行政机关的权力取得必须由法律设定;(2)行政机关权力的行使必须依据法律,不得违反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3)违法行政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二)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1.合法行政;2.合理行政;3.程序正当;4.高效便民;5.诚实守信; 6.权责统一。
四、请简述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原则?
答案:
1、以事实为依据、过罚相当原则。2.公正、公开原则。
3.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4.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
五、简要回答《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1条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不执行行政拘留的情形有哪些?
答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1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
(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三)七十周岁以上的;
(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六、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人民警察使用武器造成犯罪分子或者无辜人员伤亡的,应当如何处理? 答案:
1、人民警察使用武器造成犯罪分子或者无辜人员伤亡的,应当及时抢救受伤人员,保护现场,并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报告。
2、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进行勘验、调查,并及时通知当地人民检察院。
3、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应当将犯罪分子或者无辜人员的伤亡情况,及时通知其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
第四篇: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简答题篇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简答题篇
心理学的任务:基本任务是:
1、描述:心理事实
2、揭示心理规律
3、指导实践活动。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 1)、掌握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掌握心理保健知识,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并指导学生的心理保健。3)、掌握心理学原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知觉的基本特征?
1)选择性2)整体性3)理解性4)恒常性 记忆的基本过程? 识记、保持、再现 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
意志行动及特征分析?
意志是受意识的支配和调节。意志行动(受意识支配、表现意志的行动),即意志的外部表现特点:1)是自觉的、有目的的行动2)意志行动与史服困难相互联系。在复习中,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是什么? 1)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提高复习自觉性。
2)合理安排复习时间:1及时复习2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结合。3)得习方法多样化,要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 4)采用记忆术,提高记忆效果。感觉的心理规律?
1)感觉适应2)感觉对比3)感觉间的相互作用4)联觉 个性的特征
个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可塑性、一般性、独特性、社会性、生物性等特征。影响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1)生物因素(物质基础)2)环境因素(决定作用)3)实践活动4)自我教育.气质的特征?
1)气质的动力特征2)气质是先天性的个性心理特征3)气质的独特性4)气质的稳定性、可变性。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关系密切、互相渗透、互相影响。
1)气质可使同一性格者有不同的表现,2)气质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速度,3)性格可制约气质的表现并改造气质。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气质是附属。性格的结构特征?
1)对现实的态度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
能力的个别差异?
1)能力发展的水平差异2)能力发展的类型差异3)早晚差异4)性别差异 教师的智力品质?
1)灵活的思维能力2)敏锐的观察能力3)准确迅速的记忆力4)丰富生动的想象力5)富有成效的创造力
教师的教育能力包括哪些内容?
1)组织教学能力2)言语表达能力3)了解学生的能力4)独立创造能力5)实际操作能力6)适应新情境 教师的意志特征?
1)实现教育目的的自觉性与坚韧性2)进行教育决策的果断性3)处理师生矛盾的自制性。树立教师角色威信的意义?
1)是学生接受教育引导的心理基础2)是点燃学生积极传感的火炬3)教师威信是增强榜样力量的条件。
教师角色的心理冲突有那些?
1)社会期望角色与教师实际角色的矛盾,2)角色劳动艰辛与待遇偏低的矛盾3)主观高期望与工作实际效果的矛盾4)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协作性的矛盾。如何调适教师心理冲突?
1)充实提高、自勉自慰2)期望适度、不断成功3)情绪乐观、充满师爱4)宽的待人、乐交善处
知识巩固的途径与方法?
1)提高学习的自觉性2)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3)科学使用各种标记方法(正确利用机械识记、必须重视无意识记、合理安排识记材料)4)合理组织复习。学生应用知识的一般过程?
1)审题并形成课题的映像2)响应知识的重视3)课题的类化4)做出解题判断,并向实践转化。
影响学生知识应用的因素?
1)对知识的理解水平与巩固程度2)智力水平3)课题的性质4)当时的心理状态。动作技能怎样培养? 1)明确练习目的和要求2)掌握有关知识和正确的练习方法3)根据技能形成各阶段的特点,适当分配联系的次数和时间4)提供信息反馈,提高练习效率。学习的特点?
1)目的的特殊性2)安排的计划性3)知识的间接性4)过程简短性5)数量的丰富性。提高学生学习策略的方法?
1)适当地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学习方法2)给学生提供灵活使用学习方法的机会和条件3)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注意策略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便来考虑?
1)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2)加强对学习任务的理解3)尽可能使学习活动有意义。为提高记忆策略的水平,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提高学生记忆的元认知水平2)尽可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记忆方法。
学习策略的构成要素?1)元认知知识和体验2)学习的调节与控制3)学习方法。学习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趋势?
1)从“他律”到“自律”2)从效果到动机3)从他人到自己4)从片面到全面。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
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三种:1)直觉的道德情绪体验2)与具体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3)与道德信念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培养道德行为习惯具体的途径和方法?
1)行为模仿2)行为重复3)有意练习4)与坏习惯作斗争。形成学生不良品德的主观因素
10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2)异常的情感3)意志薄弱4)不良行为习惯。如何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
1)提高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2)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3)针对不同的意志品质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幼儿期词汇发展的特点?
1)词汇数量的增加2)词类范围扩大3)词义理解的加深4)积极词汇增长。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1)具体形象性思维2)抽象逻辑性思维萌芽3)言语在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
1)情绪稳定性逐渐提高2)情绪控制力增强3)社会情感开始发展且逐步丰富和加深。幼儿言语能力的培养?
1)创造条件,让幼儿有充分交往与活动的机会2)重视对幼儿言语能力的训练3)注意发挥成人言语的榜样作用。儿童的学习内部动机分类?
1)为了好分数、不落人后,或是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而学习,2)为了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体争光而学习3)为了个人前途而学习4)为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而学习。小学儿童学习障碍的症状?
1)感知、思维和语言方面2)在行为、情绪和社会性方面3)其他方面问题,如发育迟缓、品德问题等。
学习障碍儿童的预防和矫治?
1)避免可能造成损伤的因素2)注意儿童心理健康,培养健康人格3)关心儿童的学习,及早提供对差生帮助,使他们能跟上班级的学习进度。1)提供特殊教育2)记性行为矫正 小学生思维的智力品质特点?
1)随着年级增高而逐步发展2)抽象逻辑思维还缺乏自觉性3)抽象逻辑思维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
1)小一到小三处于上升时期,小一到小二的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期中的主要发展时期2)小三到小五处于平稳阶段,起年级见无显著差异3)小五到小六有处于第二个上升期。初中生思维发展特点?
1)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虽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的,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更多的感性经验的支持2)从少年期开始已有可能初步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辨证思维规律3)初二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中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想象十分丰富、生动、而又十分复杂的其表现在:1)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2)想象的创造性不断发展3)想象的现实性不断提高。初中生在哪些情况下易出现反抗行为?
1)独立意以受阻碍2)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防碍3)当个性伸展受阻碍4)当成人强迫初中生接受某中观点,中学生拒绝盲目接受。初中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那些变化?
1)情感上的脱离2)行为上的脱离3)观点上的脱离4)榜样作用的削弱。影响高中声自我概念的因素?
1)生理因素2)认知水平3)父母的自我概念倾向4)成功及失败经验的积累。
心理教育完成的任务?
1)心理素质教育2)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二者关系十分密切“1)德育中包含心理教育的内容2)从二者的内容看,二者都侧重子人的社会化教育3)二者不同之处,心理教育侧重个体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而德育则侧重与个体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4)二者相辅成,但不能相互代替。心理教育与智育关系?
1)智育中,心理学起十分重要作用,智育中充分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心理规律,非智力因素也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2)心理教育是智育的基础,侧重于人的自我认识的提高,侧重于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3)智育体现子教学,教学蕴含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渗透与各学科教学。
心理教育与体育关系?
1)体育中包含着某些心理教育内容,2)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与体质的增强也有重要影响。心理教育工作的意义?
1)对学校教育工作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是素质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2)其目标是,让学校产生最佳心理环境,让班集体产生最佳心理氛围,让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3)社会角度,是避免各种突发事件,保持学校工作正常运转,保证家庭幸福的需要4)是保证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①促进学生学业成功②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③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地生活与发展。
如何理解学校心理辅导?
1)学校心理辅导的顺利进行,必须的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为基础2)心理辅导是对学生进行帮助的过程3)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是潜能开发。心理辅导的目标?
学校心理辅导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促使学校教育一致的总目标的实现。中间目标:1)培养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2)初步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3)学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4)发展自己健全的性格5)促进智力的正常发展。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
1)学习辅导2)生活辅导3)职业辅导。确定心理教育课目标的原则?
1)超前的社会适应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操作性原则4)情感体验原则5)针对性原则 诱导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1)从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的作用上看,教师扮演多重角色2)该模式重要环节是教师能够在班级中创设、确立并维持一个安全和温暖的环境,信赖和理解的和谐气氛3)还模式主要方式是活动与教师的诱导相结合,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充分展示内心世界,在群体互动中达到互助和自助。
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功能主要表现?
1)使学生适应学习2)为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形成、思想品德、审美素质发展提供心理基础3)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学科教学中实施心理教育的基本条件?
1)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念2)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3)掌握必备的心理教育技能。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指导思想?
1)快乐学习,使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充满快乐的过程2)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3)学习负担适度,留给学生一块自由发展的空间,4)正确鼓励学生,不滥用惩罚5)
让学习评价具有激励性6)每个教师都应成为”心理指导者"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 1)激发学生学科学习的兴趣2)进行学法指导3)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智力训练和能力培养4)杜绝对学生的不良刺激5)锻炼坚定的意志6)培养活跃的思维7)陶冶积极的情感8)炼就字我心理修养的能力。
班主任工作中的 批评艺术?
1)批评要合理2)批评与教育相结合3)批评要及时4)批评要考虑错误的原故5)批评要和风细雨6)不要当众批评7)批评要带有鼓励8)批评不要七嘴八舌。
第五篇: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简答题集萃
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简答题集萃一
1.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充分开发受教育者潜能的教育,是以社会文化塑造社会合格成员的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个性化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特点是:①面向全体学生;②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③让学生主动发展。
2.素质教育对广大教师的自我完善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实施,广大教师除要具有合格教师必备的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①全面育人的思想素质;②复合的专业知识和智慧;③参与发展和研究的意识能力;
3.简述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从教育领域来讲,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教育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具有道德教化,能力培养,文化传承及创新等多种功能,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次,教育能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个体性,既担任了相应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义务,又有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权利。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能在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和张扬个性的同时,实现其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教育本身需要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教育自身也是具有生长性的,也需要改革和创新,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保持教育事业的生命力和活力,保持发展和前进的势头。
4.请说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实质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5.现阶段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6.“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本涵义是什么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是教育本身要现代化,即教育思想,教育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要进行改革,更新,充实和发展。
教育要面向世界,有三层涵义,一是了解和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教育经验;二是培养学生具备面向世界所需的素质;三是使我国的教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自立手世界教育之林。
教育面向未来,涵义有三:一是教育应与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相适应;二是教育应考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三是探讨教育本身的变革趋势。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教育面向现代化”是基础,核心,出发点。
7.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职业活动的各种心理素质,以自己优秀的心理素质去塑造新一代的心灵,出色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首先教师要有教师的职业意识素质,面对自身从事教育实践的认识,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活动有所觉知。这主要指教师要具备明确的教育指导思想,创新意识和奉献意识。
其次教师要有教师的职业情感素质。教师崇高的职业情感是推动积极工作的强大力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的职业情感,主要包括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两个方面。
第三,教师要有优良的职业能力素质。能力是顺利完成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教育活动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多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完成教育教学的各项任务。教师的职业能力应包括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分配注意的能力,丰富的想象力,优秀的思维力,较强的语言能力和相当强的组织能力。
最后,教师必须具有职业兴趣素质。要做好一项工作,离不开对这项工作的兴趣,如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投入,以苦为乐,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应该有对探索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兴趣,对研究教育教学方法的兴趣,以及对自己所任学科的兴趣。8.怎样理解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的心理品质之一。它是指对学生行为表现的敏感性及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及时采取恰当措施的能力。教师的教育机智表现在四个方面:
(1)因势利导。根据学生的要求和愿望,运用循循善诱的方式进行思维教育;同时,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引向正确的道路。
(2)随机应变。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果断地处理意外事情,及时调节和消除矛盾行为。
(3)对症下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育。
(4)掌握分寸。教育学生时实事求是,说话合度,要求恰当,方式方法适宜。
教育机智是在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育经验,努力参加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取得和发展的。它所依赖的主要心理品质是高度的责任感,对学生的爱护,尊重和公正的态度,冷静沉着的性格和对学生的深刻了解等。
9.简述一个合格教师应该具备的学科教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优化教学能力应在哪些方面努力)。
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能把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运用效能,培养学生的知识延伸能力。
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符合教学目标要求,切合相应的社会,生活及学生实际,容量适中,重点难点能恰当解决。
教育理论基础的掌握:面向学生全体,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流畅。术语准确:详略得当,结构合理。
职业素质:仪表举止得体,扣住中心主题,思辨灵活:应对自如,驾驭能力强。普通话(英语语音,语调)标准;钢笔字及粉笔字工整清楚。
10.启发式和注入式是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试对两者作简要说明。
各种教学方法总起来说,以它们指导思想的不同,可归并为两大类:启发式和注入式。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方法。
启发式是指教师把学;生作为教学中的学习话动的主体,重视并善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之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增强学习的意志,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提示,点拨,使学生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能举一反三,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创造精神。
注入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考虑学生认识过程的客观规律及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视学生为“容器”,把现在的知识理论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机械地呆读死记,“食而不化”。
“启发式”和“注入式”的区别不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多少,提问与否,师生各占用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把学生放在了主体的地位,是否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思考。前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后者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甚至起到了阻碍学生发展的作用。教学必须废除注入式,采用启发式,才能收到切实的效果.1、教师的特征与职业成就有什么关系?
答:(1)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教师的表达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以及他们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并不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因为教师期望效应的发笑生,既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因素,也取决于学生的人格特征、原有认知水平、归因风格和自我意识等众多的心理因素。因此,教师要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具体对待,不可教条。
3、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差异表现在哪里?
答:(1)课时计划的差异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专家教师制定的课堂规则明确,并能坚持执行,而新教师的课堂规则较为含糊,不能坚持执行下去。(3)课后评价的差异专家教师和教师关注的焦点不同。
4、教师成长的历程和途径是怎样的?
答:历程:教师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有显著的相关,教师讲解含糊不清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负相关,教师思维的流畅性与他们的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教师在这些方面能力较强,则学生的成绩好。(2)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有激励作用、生动活泼、富于想象并热心于自已学科的教师,他们的教学工作较为成功。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的行为更富有建设性。
5、简述罗森塔尔效应的含义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答: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已的行为。但是,在实际教育情境里的教师期望,并不是由假信息诱发出来的,而是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的实际观察而获得的确切信息引起的。(意义)在实际的教育情境里学生三个阶段。基本途径: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地。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进行哪些角色创新?
答:(1)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型教师转到“激趣、启思、导疑”型教师(2)由命令主导型教师变为指导帮助型教师(3)由被动阐释、执行型教师转向主动研究、决策型教师(4)由单一学科型教师转向综合专家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