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铁车站质量控制之防水混凝土施工
本条文简要介绍地铁车站施工质量控制,主要是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一、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一)质量控制目标确定 施工前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全面学习、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及其有关设计资料,研究现场条件、各分项工程及工程结构形式特点;熟悉地质、水文等勘察资料。2 调查研究、收集有关资料:包括社会调查、自然调查、地上地下构筑物调查、技术经济条件调查。根据补充调查和收集的资料,改进工程施工方案和确定质量控制重点目标。
(二)质量保证计划 由项目经理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评估质量风险,制定质量保证计划和措施。对关键部位、特殊工艺、危险性较大分项工程分别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按投标文件指定的规范、标准及其他有关的规定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质量。
二、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一)模板支架施工 地铁车站工程中,有关模板支架施工质量控制,说法错误的是(顶板结构应先铺设模板后支立支架)。依据施工方案和质量目标,选择模板支架体系,并按有关规范进行设计和验算。2 模板支架安装。模板面必须平整,洁净、无损坏,并涂脱模剂;排架立杆间距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不得擅自加大间距。结构梗斜和底梁模板支立位置应正确、牢固、平整;顶板结构应先支立支架后铺设模板,并预留10~30mm沉落量;墙体结构应根据放线位置分层支立模板,内模板与顶模板连接好并调整净空合格后固定,外侧模板应在钢筋绑扎完后支立。变形缝、止水带安装。端头模板应钉填缝板,填缝板与嵌入式止水带中心线应和变形缝中心线重合,并用模板固定牢固。止水带不得穿孔或用铁钉固定。留置垂直施工缝时,端头必须安放模板,设置止水带。诱导缝、变形缝、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的固定和安装,必须由项目技术员、质检员验收。
(二)混凝土浇筑
地铁车站工程中,防水混凝土灌注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应大于(2)m。1 车站结构的防水混凝土配合比应经试验确定,拌合时严格控制称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3 泵送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确定合理的浇筑坍落度,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大小确定振捣时间。坍落度大时减少振捣时间,防止过振;坍落度小时延长振捣时间,防止漏振;②混凝土不得发生离析现象;③混凝土必须保证供应,连续作业;④输送泵管路拐弯宜缓,接头严密,输送混凝土接长管路时分段进行,接好一段,泵出混凝土后方可接长下一段;⑤输送泵间歇时间预计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冲洗管内残留混凝土;⑥输送混凝土中,受料斗内应保持足够数量的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灌注时的自由倾落度高度不应大于2m。灌注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或振动溜管下落。防水混凝土每层灌注厚度:插入式振捣器不应大于300mm,表面振捣器不应大于200mm。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随时观测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养护与拆模
承重结构顶板拆模时间应满足,跨度在2~8m的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混凝土终凝后应及时养护,垫层混凝土养护期不得少于7d,结构混凝土养护期不得少于14d。2 结构拆模时间:非承重侧墙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承重结构顶板和梁,跨度在2m及其以下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50%,跨度在2~8m的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跨度在8m以上的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方可拆除。
(四)主体结构防水施工
关于明挖法施工的地下车站结构防水措施,属于主体防水措施的是(自防水混凝土)。
关于明挖法施工的地下车站结构防水措施,属于施工缝防水措施的有(遇水膨胀止水带,中埋式止水带,外贴式止水带,外涂防水涂料)。地铁车站工程实践表明,车站(主体结构、变形缝)防水施工质量直接影响运行安全,因此必须重点进行控制。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应以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主,以接缝防水为重点,辅以防水层加强防水,并应满足结构使用要求,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试配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一级。防水混凝土除应满足抗渗等级要求外,尚应根据地下工程所处的环境和工作条件,满足抗压、抗裂、抗冻和抗侵蚀等耐久性要求。明挖法施工地下车站结构防水应符合表2K320091-1 的规定。1)工程部位:主体 防水措施:防水混凝土(必选)、防水砂浆、防水卷材、防水涂料、膨润土防水材料
防水等级一级:应选一至两种 2)工程部位:施工缝
防水措施:遇水膨胀止水条、外贴式止水带、中埋式止水带、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必选)、预埋注浆管 防水等级一级:应选两种 3)工程部位:后浇带
防水措施:补偿收缩防水(必选)、外贴式止水带、预埋注浆管、防水涂料、遇水膨胀止水条、防水密封材料 防水等级一级:应选两种
4)工程部位:变形缝
防水措施:中埋式止水带(必选)、外贴式止水带、可卸式止水带、防水密封材料、外贴防水卷材、预埋注浆管 防水等级一级:应选两至三种 喷锚暗挖法施工车站防水必须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施工质量,防水措施应符合表2K320091-2一级防水的要求。1)工程部位:主体
防水措施:防水混凝土(必选)、塑料防水板、防水卷材、膨润土防水材料
防水等级一级:应选一至两种 2)工程部位:内衬砌施工缝
防水措施:遇水膨胀止水条、外贴式止水带、中埋式止水带、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防水涂料、预埋注浆管 防水等级一级:应选两种 3)工程部位:内衬砌变形缝
防水措施:中埋式止水带(必选)、外贴式止水带、可卸式止水带、防水嵌缝材料、预埋注浆管 防水等级一级:应选两种
(五)接缝的防水处理
地铁车站工程施工中,后浇混凝土养护期不应少于(28)d。地铁车站结构变形缝防水处理质量也是直接影响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施工中作为重点控制。施工缝防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复合墙结构的环向施工缝设置间距不宜大于24m,叠合墙结构的环向施工缝设置间距不宜大于12m;
2)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 300mm 的墙体上;拱(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接缝线以下150~300mm 处;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
3)水平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先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净浆或涂刷界面处理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并应 及时浇筑混凝土;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凿毛并清理干净,并应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同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4)盖挖逆作法施工的结构板下墙体水平施工缝,宜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胶),并配合预埋注浆管的方法加强防水。3 变形缝防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变形缝处的混凝土厚度不应小于300mm,当遇有变截面时,接缝两侧各500mm范围内的结构应进行等厚等强处理;
2)变形缝处采取的防水措施应能满足接缝两端结构产生的差异沉降及纵向伸缩时的密封防水要求;
3)变形缝部位设置的止水带应为中孔型或Ω型,宽度不宜小于300mm; 4)顶板与侧墙的预留排水凹槽应贯通。4 后浇带防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后浇带应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间距宜为 30~60m,宽度宜为700—1000mm;
2)后浇带可做成平直缝、阶梯形或楔形缝;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防水混凝土浇筑,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两侧混凝土;后浇带应在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 42d后再施工;
3)后浇带两侧的接缝宜采用中埋式止水带、外贴式止水带、预埋注浆管、遇水膨胀止水条(胶)等方法加强防水。
第二篇:浅谈关于地铁车站防水施工
专业知识分享版
摘要:地铁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相应的材料及工艺变革,在地铁施工中防水材料及所采取的防水工艺对城市地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做好地铁车站的防水,如何防治,如何延长地铁的寿命,文章归结了广佛线西朗地铁车站的防水施工经验,对车站防水施工作了一个简单探讨。
关键词:防水施工;地铁车站;防水卷材
前言
城市地铁担负着城市非常大一部分的交通运载量。地铁可以说是象征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标志,它对城市的交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铁具有载客量大、快速、正点、低能耗、少污染、乘坐舒适的优点,享有“绿色通道”的美誉。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城市地铁交通系统,以缓解日益严重的地面交通压力。
我国内地自北京 1965 年修建地铁一期以来,目前内地地铁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然而在地铁施工中,不容乐观的是由于地铁工程大多数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渗漏水现象较为常见,它降低了地铁的运营效率,影响了旅客的舒适度,甚至危及交通安全。如何对地铁进行有效的防水处理,将是今后地铁施工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地铁车站施工中,防水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地下车站中的乘客流量大,金属设备繁多,车站完工后必须达到绝对不渗不漏,保证车站正常的运转及运行安全要求。地铁防水是一项整体性工程,结构的每一部分都应在防水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地铁施工中尝试使用新的材料和新的工艺来考虑地铁的防排水系统的可靠性。
1广州地铁防水施工现状
和国外地铁工程相比,国内在防水工程上的投入非常小。国外地铁的防水工程的总投入占了整个工程造价的 10%,而国内则不到 1%。广州地区地下水丰富,许多地段还存在含沙层,透水性比较强。对地铁施工中防水要求较高,施工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比较大的事故风险。所以在材料的选型中,广州地铁要用 1%的投入做到最佳的防水效果,就必须加强对各种防水材料的管理。目前广州新建的地铁项目中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均是公开统一招标,材料在全国范围内选取,并且包括选用国外一些性价比较好的高品质材料。
在对地铁车站防水施工的研究讨论中发现,在过去的广州地铁防水设计中存在一些不足。一号线的防水工程的做法基本上是参照上海的旧防水模式,选择以防为主的全包法。由于和广州实际施工的地理特征不符合,一号线在施工过程中,受地下水丰富和施工过程中潮湿季节较多的影响,防水工程受到了挫折,防水的效果都不太理想。二号线整体的防水模式,区间隧道采用 1.5mm 毫米厚的 PVC 防水板材,车站则采用是 EVA 防水板,通过机械焊接,密封性能好,整体的防水性能有所提高。虽然整个防水板可以在有水的情况下或者是潮湿的季节里保证建筑工程顺利作业,不影响工期,然而它与混凝土内防水结构不能粘接在一起,只能架空依附在混凝土内防水结构上。而且只要有一块防水板出现质量问题,或者有所破损的话,就会形成大面积的漏水。三号线是采用改进防水板;
四、五号线:细节工程大变革,焊缝更细。地铁五号线等在防水设计、施工方法、材料使用上,较之地铁一、二号线都有所创新。
2防水施工
2.1地铁车站防水设计标准及原则 2.1.1西朗车站防水设计标准
车站主体结构、出入口通道及几点设备集中布置等位置的防水等级为一级,结构不允 使命:加速中国职业化进程
专业知识分享版
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车站风道、风井防水等级为二级,结构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但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防水面积的 6/1000,任意 100m2防水面积上湿渍不超过 3 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 0.2m2。2.1.2车站防水设计原则
明挖车站防水设计应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相济,多道设防,因地制宜,防堵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强调结构自防水为主。
强调结构自防水首先应保证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自防水能力。为此应采用有效技术措施,保证防水混凝土达到规范的密实性、抗渗性、抗裂性、防腐性和耐久性。
针对广州地区的气候,附加防水层应吸取国内外类似工程结构防水的经验,以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防水目的。2.2地铁车站防水卷材选材及施工
西朗车站是广州到佛山的一个重要的大型地铁换乘车站,与原广州地铁一号线起点站西朗站相连接。西朗地铁站基坑长386.3m,标准段宽为 20.7m。建筑防水外包面积大,施工难度也相对增大,为保证西朗车站整体防水体系完好,在地铁车站辅助防水层选材上选用了新型防水卷材。
新型防水材料具有较强的抗渗透性,施工操作简便、速度快,易于掌握等特点,并广泛适用于高档建筑物的屋面防水、地下工程防水、隧道顶面防水、垃圾场的渗漏等,使用范围较广。国内市场上主要的一些新型防水卷材有 PVC、EVA、PE 防水卷材以及玻纤建筑防水材料等。
西朗车站的施工中,采用了EVA高分子聚合物双面(单面)自粘防水卷材作为车站主体的防水材料。EVA 材料是国内外生产防水卷材最好的材料。它的分子量达 2—5 万。其性能随乙酸乙烯含量的比例来调节产品的结构,并可分别适应多种用途的要求。它具有优良的柔韧性、耐寒性、弹性、耐应力开裂性、比重轻,施工方便。该型号材料具有和混凝土自粘的能力,接触面能够依靠砼凝固散发的热量与其反应进而自动粘合在一起。西朗站所使用的 EVA 高分子材料具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局部漏水,则仅为局部防水失效,不会波及整体。
2.2.1防水卷材优缺点对比
EVA 防水卷材的优点:铺设方便,焊接简便,工作效率高,人工操作对场地环境的适应性强。易修补,问题处理简便;与混凝土、EVA 卷材均可粘接,适用范围广,适应性强。防水施工完成后能比较好的防止地下水乱串,漏水影响比较小。
虽然该型号防水卷材优点比较的显著,但是还是存在着不足。该型号材料在施工中所表现出来的缺点有:钢筋工程易将防水卷材损伤,如果基面上偶有尖锐物体,则极易刺伤 EVA卷材;焊接施工时遇高温易燃烧。对基面要求高,要求基面平整;施工时表面不平整很容易导致防水卷材与砼面无法粘接,使得防水卷材与砼结构面之间存在地下水夹,这对今后的防水的整体性来说将是一个很严重的隐患。
由于存在着比较多缺点,在施工中必须认真的对待防水施工。特别是各转角处以及施工缝等搭接的地方。2.2.2防水卷材施工
防水卷材施工常见的施工工艺有三类:
1、热施工工艺
2、冷施工工艺和机械固定工艺三种方法。铺贴的方法有四种,满粘法、空铺法、条粘法、和点粘法等四种。就铺贴时基本的方式也有两大类:湿铺法和干铺法。施工时应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材料和工程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在西朗地铁站中所采用的是湿铺满粘法。
防水卷材铺贴施工时,基面须平顺、干净、无浮浆、无疏松、空鼓、不得有滴水、漏 使命:加速中国职业化进程
专业知识分享版
水、淌水、线流或泥沙流出。其平整度应满足 D/L=1/10。
D——初期支护基层相邻两面凹进去的深度;
L——初期支护基层相邻两凸面间的距离。
EVA 单面自粘防水卷材施工方法:先涂刷基层处理剂,再揭下防水卷材的隔离纸,将有粘性的一面沿基准线铺贴,随揭开的隔离膜随机滚压卷材的表面并挤压出空气,以确保初始粘接强度。卷材纵向搭接缝要顺直,用滚筒用力压实,确保防水卷材之间的粘接牢固;搭接采用热焊接。
EVA 双面自粘防水卷材施工方法:采用预铺反粘卷材,先将卷材铺于基面上,搭接采用热焊接,绑扎钢筋浇捣混凝土前,揭去表面隔离材料,撒水泥粉防粘,将混凝土直接浇捣在卷材粘接面。
2.2.3防水卷材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所选用防水材料的资料(含产品合格证、防水材料准用证及防伪标志等)要齐全,材料进场后进行抽样复检,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由具有建筑防水施工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在施工前应对全体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保证按照规范要求精心进行施工作业。基层要满足防水施工要求.经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铺贴卷材防水层。每做完一处防水层,自检合格后,及时请有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并做好隐检及质量验评手续,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在铺贴卷材和浇筑细石混凝土保护层过程中,要保护好卷材和防水层,如有损坏要及时修补。2.3结构自防水
2.3.1结构自防水存在的几个问题
(1)设计方面:在认识上,未真正树立以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防水之本的设计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重防水材料,轻防水混凝土。虽然在设计时,强调地铁车站的防水以结构自防水为主,强调防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而对混凝土抗裂性能未引起足够重视。细部结构和配筋不合理,防水设计与工程结构设计未很好结合,结构形式设计过于复杂。在防迷流的设计上也必须有比较科学的认识,并使之有效的保护钢筋遏制渗漏。
(2)施工方面:原材料质量控制不良,坍落度控制不好,施工缝等细部结构处理不当,混凝土浇注后未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养护。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施工是个精细过程,必须合理地选用配合比、水灰比、坍落度等参数,把好混凝土浇筑、振捣关,注意养护时间和条件,否则将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空隙,结构表面出现裂缝。在施工过程中,难免出现管理不严格的问题,这对结构自防水将会大打折扣。
(3)监督管理方面。对防水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不严,未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工程全过程监督检查。施工前未认真进行图纸技术交底,承包人未掌握防水施工要点,不少人防工程在建设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部位上,现场监督没有完全到位。对监理公司的监督管理不严,素质和技术管理水平不高。
2.3.2如何提高结构自防水施工质量
在西朗车站主体结构的施工中,混凝土所采用的是 C3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 S8。在施工时必须提高防水防水混凝土的质量就必须:
(1)科学设计防止混凝土开裂方案。
(2)合理选择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严把原材料质量关。
(3)联系设计单位仔细讨论现场实际,提出合适的配筋方式及施工方法。破除“强度越高越好”的错误观念。
(4)施工时严格控制振捣浇注质量,保证防水混凝土密实无空洞。
(5)处理好细部结构,严防节点、施工缝及转角隐蔽部位的防水施工漏洞。
使命:加速中国职业化进程
专业知识分享版
(6)重视混凝土拆模及养护工作。防水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 14 天。对结构自防水的重视就是对整个地铁防水质量的一个有效的保证,对于设计及施工来说,必须深刻的认识到自防水的重要性。
3关于车站防水的建议
在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中规定:地下工程的车站和区间工程防水等级分别为一级和二级。不允许渗漏水,只允许少量的湿渍。然而,近年来由于地下工程建设速度较快,尽管建设单位对防水工程质量非常重视,但有些地铁的区间工程在验收前就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渗漏水情况。为使地铁工程的防水质量能够达到一、二级防水标准,提出建议如下:
3.1防水工程设计单位的精心设计和严格论证很重要
(1)从防水材料到工法在设计中应反复论证,确保防水效果。
(2)应仔细考虑防水工法可能受到前后分项工程工序的影响,使对防水工法的防水效果影响越小越好。
(3)防水工法设计之后应报设计总体单位组织防水专家进行论证。
(4)施工单位收到设计施工图后不得随意提出变更或洽商,设计单位也不能在设计交底时随意改变。
3.2防水工程施工队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防水队伍的确定多由工程项目部经理以低价或低于成本价进行“合理”分包组队,建议建委采用招投标法确定防水队伍,应尽快取消项目部个人自由组队。使地铁防水工程防水效果会有好转。防水施工必须由比较专业的队伍来完成。3.3施工单位必须重视防水施工
(1)严格把住防水材料的质量关。
(2)控制进度,应尽量避免赶工施作防水工程。
(3)改进喷混凝土工艺,应一次达到平整度要求;满足EVA 防水卷材或其他防水材料大面积铺设条件,使充气试验一次成功。
(4)变形缝、施工缝精心细作。
(5)注意成品保护。
(6)注意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符合泵送要求。3.4重视结构自防水的设计与施工。
3.5防水施工必须制定相关的可行的管理规定或是管理办法。
业主、设计、监理及施工方必须相互协作,严把地铁防水质量关。由于车站工程有不同部位,且各个部位不可能同时一次性完成。因此就存在许多结合部位上的防水问题。这些结合部上的防水做法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十分有效的、成熟的做法,方法也比较多。因此在今后设计与施工中应对此深入进行研究和施作。
4结语
以上是在地铁施工的工作中对防水施工的一点认识,对地铁施工防水问题做了一个探讨。地铁防水的成与败将会决定一整个地铁工程的成败。在防水这方面必须从每一个方面重视起来。保证地铁车站在施工前、施工中、竣工后和今后的运营中保证车站不渗不漏,并进一步保证地铁车站运营安全。
使命:加速中国职业化进程
第三篇: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1 人员
1.1 负责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试验人员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水平越高混凝土质量就可能控制得越好;不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理或没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经验的人,即使有施工规范、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交底,也只能生搬硬套,而不能发现问题和正确处理各种施工难题,从而造成混凝土各技术指标超出控制范围; 1.2 采取各种形式对行政领导、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理及混凝土施工技术培训。这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工作,它虽然特别重要但又很难收到应有的效果。如果试验人员的作用和意图得不到有关人员的理解和支持是绝对搞不好混凝土施工质量的;
1.3 负责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试验人员要成为一个好的技术能手,他不能只懂混凝土,而且还要了解或学习混凝土施工机械、各种相关规范和施工技术等相关知识; 1.4 调动混凝土施工各个关键岗位人员的积极性。防止能做好而不做好或能做而不做的故意行为发生。避免有人有意造成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出现这种问题的时候,往往会造成试验人员难以找出问题的原因。
1.5 发挥有关各部门和人员的作用,不要形成试验员一人把关的不成文的危险习惯。杜绝出现试验员一旦没有发现问题就造成错误畅通无阻的现象发生。2 技术
2.1 配合比复核
2.1.1 委外设计的配合比一定要复核后使用
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检测单位设计的配合比满足不了委托单的技术要求或成本很高。所以委外设计的配合比一定要必须复核后使用。复核工作包括配合比报告纸面上的复核和试拌复核。不是迫不得已,大型施工企业最好由自己的检测单位设计配合比。因为大型施工企业的试验室在配合比设计上经验很丰富,且针对 性强。
2.1.2 新工地、新材料的配合比在第一次使用前,一定要加强复核
因为缺少按该配合比施工后的统计数据,更缺少该配合比设计的经验数据。所以在使用前,最起码在第一次使用时,多做一些试件进行复核。特别是七天发 的配合比。必要时必须得到确保28天各种混凝土技术指标能达到或已达到要求的检测数据后才准开盘。2.1.3 施工过程中配合比的复核
2.1.3.1 原材料质量变化大时,如果原材料与配合比上的材料质量相差较大,特别是变差时应进行配合比试拌复核,找出问题。
2.1.3.2如果搅拌时水是计量使用的,当坍落度太大或太小时,应进行配合比试拌复核,找出问题。
2.2各种试件要有代表性,并按作业指导书制作试件及作好取件记录。作好试件养护工作及养护温湿度记录;
2.3如实做好混凝土施工灌注及其他记录,否则将会缺少原始资料或数据;造成出现事故时无法找到原因;
2.4最好尽可能掌握一些所使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的情况,如试配强度、砂率、用水量等方面的内容,以便在混凝土施工控制中做到心中有数和更有重点; 2.5 施工配合比调整
2.5.1施工配合比只能由试验人员调整,目的是统一指挥,责任明确。2.5.2混凝土施工需要放大坍落度时必须由试验员按规定进行配合比处理,任何人不得采取只加水的办法进行处理。
2.5.3 对施工配合比进行调整时,试验人员不能调整水灰比,如果要调整用水量就必须按水灰比同时调整水泥用量。3 施工控制 3.1 原材料管理
3.1.1 粗细骨料不能露天堆放。如果露天堆放,一是含水量不好控制,另外是雨淋后细颗粒下沉后集中,造成粗细粒径分离;
3.1.2 在粗骨料堆的坡脚的地方,较粗的颗粒会集中在一起,造成粗细搭配不均匀。所以上料时一定要设法对粗骨料进行翻拌,使其粗细均匀。
3.1.3 保证细骨料含水量的均匀性和计量准确性。在因含水量忽大忽小而造成无法调整施工配合比的情况下,不能出现含水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2%以上的现象。含水量必须经常进行检测,决不能凭经验估计。用来测含水率的样品必须要有代表性。
3.1.4 保证细骨料粗细程度的一致性。粗细变化太大将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外观质量;如果是变细将造成用水量变大而强度降低,反之则强度升高但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可泵送性或外观质量变差;
3.1.5 严格控制细骨料的含泥量,防止含泥量变大。一是含泥量本身有害,二是
将大大增加混凝土拌和水用量从而降低混凝土强度。3.2原材料计量
施工中各种材料的计量及严格控制用水量是混凝土质量好坏的关键。保证混凝土质量首先是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而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关键是控制水灰比。为了控制水灰比,准确计量水的工作就和准确计量水泥的工作一样重要了。一个成本上经济、技术上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必须在严格管理下进行施工,否则不但会影响施工质量或会增大生产成本。3.2.1 外加剂计量
如果粉状外加剂是人工分袋的计量方式,那么一定要制订复核制度,保证其计量精度。因为有可能称秤人员有经验后就不称秤或不认真称秤。并在投料时避免散失量超标; 3.2.2 水计量
混凝土灌注时,所谓严格的过秤制度,实际上是只重视砂、石、水泥、外加剂的计量准确性,而对水则根据坍落度实行人为调整。在各种材料均保持与设计配合比一致,并且整个施工过程没有任何异常发生的情况下,这种方法确定的用水量将不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或出现其他害处。但现实中不仅材料要起波动变
化,而且非材料因素也千变万化,所以这种方法是极不科学甚至是危险的。混凝土灌注后要28天才能得到强度,如果等到28天后才发现问题,所造成的后果就太严重了。因此,严格实行水的计量是非常必要的。
各种材料均采取严格计量的制度的情况下,而水不严格计量,他会掩盖拌和过程中拌和物的质量问题和很难找出后期强度问题的原因。这样不控制用水量的话,首先早期在拌和过程中如果材料质量、材料计量和其他因素出了问题都很难发现;其次混凝土后期强度高了除了怀凝少放了砂、石或细颗粒外,也会怀凝是否少放了水;反之强度低了,除了怀凝多放了砂、石或细颗粒外,也会怀凝是否多放了水。
如果所有材料都采取严格过秤的制度,特别是较好地控制了用水量,那么坍落度就成了混凝土质量的晴雨表。如果坍落度变化大了,肯定有异常原因出现并且肯定能找出原因。这样就可通过找出坍落度变化的原因来控制施工质量。若多 放了细骨料、骨料中的细颗粒含量或含泥量增大了,坍落度将会变小;反之,坍落度则会变大。除了这两种常见情况之外的其他问题也都将被及时发现。当然,混凝土施工水平差的单位或个人是不能或难以采用这种方法的。混凝土施工水平差的单位如果尝试这种方法,一切问题都将在混凝土搅拌时暴露出来,造成混凝土拌和物不稠就稀从而使混凝土灌注无法进行下去。但是不能因为困难而对用水量控制不认真或又回到用坍落度控制用水量的方法上去,必须尽最大努力控制用水量。在整个混凝土施工全过程中的所有工作都规范化的情况下,才可能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是混凝土施工的理想方法;
3.3由于施工人员不知道试验室的实际检测数据结果,更不知道有时混凝土施工的抗压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20MPa的情况。所以,他们有混凝土永远都是合格的错误认识。这样就会胆子越来越大,甚至认识不到试验员的作用; 3.4不能把混凝土分为重要的才重视和不重要的无所谓的两种情况。如果是这样的话,由于不重要的混凝土干多了就会形成坏习惯,造成在遇到重要的混凝土时也重视不起来;
3.5要求项目部严格按配合比施工,哪一项没做到就追究哪一项当事人的责任; 3.6如果混凝土质量事故没有造成垮塌的明显结果或外人不可能知道的情况下,免不了有人会隐瞒质量事故或问题。因为质量事故或问题很容易隐瞒。隐瞒成功
后也不进行内部分析和奖惩。这样一来,对于有关人员在质量上的压力就会大大减小,从而放松警惕性;
3.7 制订混凝土质量奖惩制度时,必须把从农民工、工人到最高领导者都纳入考核。最好是把有关人员的经济利益与质量挂钩。否则,很难搞好混凝土质量或造成少数人员为搞好混凝土质量而焦头烂额。
目前材料进场基本合格。存在问题:就是试验用电没解决,老实电压不够,对试验数据有影响。
第四篇: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毕 业 论 文(设 计)
题 目: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内容摘要
通过对复合型方法中“弹性应力等效原则”和“平面子结构理论”的研究,从理论上论证了复合型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给出了具体的技术路线和计算分析流程,并通过程序开发解决了三维弹性有限元计算结果和二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之间过渡环节数据管理和传递的问题。将此方法应用在龙滩导流隧洞进水口结构和苏通大桥桥墩承台结构配筋设计和优化中,对不同配筋情况下结构的裂缝形态、裂缝宽度、裂缝深度和钢筋应力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此得出了最优的配筋设计方案。钢筋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应用非常普遍,常用作建筑工程的承重结构,防水结构和高层建筑地下室外墙等,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主体工程的质量,影响着屋面及地下室的渗漏和用户的使用情况。钢筋混凝土工程不合格,必然引起使用上的不安全,而钢筋混凝土工程要整改和修复,也会给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带来很大的麻烦。本文同时针对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常见的通病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具体控制措施。
关键词:平面子结构;配筋设计方案;混凝土施工质量
I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目 录
内容摘要...........................................................................................................................I 引
言............................................................................................................................1 1 设计实例....................................................................................................................2
1.1 设计基本资料.................................................................................................2 1.2 框架梁的计算.................................................................................................2 1.3 框架柱的计算.................................................................................................3 2 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4
2.1 混凝土结构质量的重要性.............................................................................4
2.1.1 施工前质量控制..............................................................................................4 2.1.2 原材料质量控制..............................................................................................4 2.1.3 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5 2.1.4 混凝土的取样、养护.....................................................................................5 2.2 常见的建筑施工质量通病.............................................................................6
2.2.1 砼麻面.................................................................................................................6 2.2.2 蜂窝.....................................................................................................................6 2.2.3 孔洞.....................................................................................................................6 2.2.4 露筋.....................................................................................................................7 2.2.5 缺棱掉角............................................................................................................7 2.2.6 施工缝夹层.......................................................................................................7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若干问题................................................................................8
3.1 基础设计.........................................................................................................8 3.2 上部结构.........................................................................................................8
3.2.1 框架柱.................................................................................................................8 3.2.2 框架梁.................................................................................................................9 3.2.3 连梁.....................................................................................................................9 3.2.4 框支剪力墙.....................................................................................................10 3.3 结构分析.......................................................................................................10 4 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及前景......................................................................................12
II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4.1 混凝土结构应用现状...................................................................................12 4.2 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前景...............................................................................13 5 常见的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14
5.1 在设计时缺少工程实地勘察报告或者临近建筑的勘察报告.....................14 5.2 未进行地基变形的验算或者验算的结构不符合要求.................................14 5.3 下卧层验算中的问题.....................................................................................14 5.4 独立基础的最小配筋问题.............................................................................14 6 结论与展望..............................................................................................................15 参考文献........................................................................................................................16
III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筑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物的高度和规模也越来越大。但相应的配筋设计方法却没有得到有效提高。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建议按弹性拉应力图形进行配筋设计。但在复杂受力情况下,配筋方案往往不能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同时,这种设计方法不能进行限裂计算,因此在大型的或者裂缝控制要求较高的结构配筋设计中存在严重的不足。本文将给出实例加以介绍配筋设计的方法。
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建筑质量,如何加强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同时也阐释了钢筋混凝土的制作工序,论述了当前钢筋混凝土在施工质量方面的通病与面临的问题,并就提高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建筑质量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设计实例
1.1 设计基本资料
一、工程名称:
二、工程概况:
三、基本计算条件:结构中某框架梁的荷载及计算简图如下图1所示,框架柱的承受的荷载及计算简图如下图2所示,假定框架梁为简支梁,需计算箍筋和弯起筋的配置,框架柱为小偏心受压柱,对称配筋,按构造配置箍筋,需按计算配置纵向受力筋。
80kN100kN80kN46.3kN/m3002403120图1 框架梁计算简图及截面尺寸
240550
AB400
图2 框架柱AB的计算简图及截面尺寸
1.2 框架梁的计算
根据上述已知的框架梁的荷载信息,计算框架梁的主要配筋,包括纵向受力钢筋,弯起筋,箍筋,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
解: HPB235钢筋fy=210 N/mm2,带入式Nu=fyAs得
As=Nu/fy=260×103/210=1238mm2
选用8/14,As=1238mm2
2500700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1.3 框架柱的计算
m已知框架柱的荷载为轴向力设计值N2200kN,弯矩M230kN,asas'35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构件的计算长度为2.5m。
解:令N=Nu,M=Nue0,as=a’s=35mm.e0=M/N=230×1000/2200=104mm为大偏心受拉。e= e0-h/2+ as=385mm 取A’s=ρbh=0.002×1000×300=600mm2,选用12@180mm(A’s=628mm2)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
钢筋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应用非常普遍,常用作建筑工程的承重结构,防水结构和高层建筑地下室外墙等,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主体工程的质量,影响着屋面及地下室的渗漏和用户的使用情况。钢筋混凝土工程不合格,必然引起使用上的不安全,而钢筋混凝土工程要整改和修复,也会给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带来很大的麻烦。
2.1 混凝土结构质量的重要性
混凝土是多种原材料组成的一种不匀质性的结构材料,要保证其质量,就要从多方面分析控制。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2.1.1 施工前质量控制
施工前应对混凝土浇筑方案进行审批,对模板和钢筋应做好预检,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再次关键部位检查。配置混凝土时,认真优选配合比,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选用合适的水泥品种和水泥标号,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孔隙率,合适的中粗砂和合格的外加剂,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2.1.2 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何很大影响。如水泥强度的波动,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各级石子超逊径颗粒含量的变化,导致混凝土级配的改变,并将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骨料含水量的变化,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极大。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牛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俭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骨料中合有害物质,超过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则会妨碍水泥水化,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削弱骨料和水泥石的粘结,能和水泥的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的膨胀的物质。如使用有机杂质的沼泽水,海水等拌制混凝土,则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盐霜。对混凝土来说,影响配合比组成变异 导致混凝土强度过大波动的主要原凶是含水率,含泥量的变化和石子含粉量的影响。混凝士 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除经常性的检测外,还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把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拟定相应的策略办法。及时筛选并采取能保证混凝上的其它有效办法。砂子含水率,通过干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炒法,及时根据测定的含水率来调整混凝上配合比中的实际用水鼍和集料月j量。对于相同标号之间水泥活性的变异,是通过胶砂强度试验的快速测定,根据水泥活性结果予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砂、石子各性能指标必需达到规范要求。
2.1.3 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要加强旁站监督,严格控制浇筑质量,检查混凝土塌落度,严禁在己搅拌好的混凝土中加水对泵送混凝土,要求混凝土泵连续工作,泵送料斗内充满混凝土,泵允许中断时间不长于45miIn。当混凝土从高处倾落时,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m,竖向结构倾落高度不应超过3m;否则应使混凝土沿溜槽下落,并应使混凝土出口时的下落方向垂直于楼、地面。检查振捣情况,不宜多振、少振、漏振,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提高混凝土的抗裂强度,混凝土在初凝后,不能立即在上面继续浇筑新的混凝士,否则在振捣新浇筑的混凝土时,会破坏原已凝结的混凝土内部结构,影响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结合,出现施工缝。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一般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45min,终凝时间为12h。混凝土浇筑后应立即振捣,一般振捣时间愈长,力量愈大,混凝土愈密实,质量愈好;但对于流通性大的混凝土,要防 因振捣时间过长产生泌水离析现象,振捣时间应以水泥浆上浮使混凝土表面平整为止。对梁柱节点部位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士的浇筑顺序和浇筑混凝土的强度要严格检查区分,采取必要措施来防止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注入高强度等级混凝士部位中。
2.1.4 混凝土的取样、养护
加强混凝上的养护。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保温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混凝土表层的温差,防止表面裂缝。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袋等覆盖,并洼意洒水养护,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在高温季节时,宜及时用湿草袋覆盖混凝土,尤其在中午阳光直射时,宜加强覆盖养护,以避免表面快速硬化后,产生混凝土表面温度和收缩裂缝。任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设草帘覆盖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2.2 常见的建筑施工质量通病
2.2.1 砼麻面
表现为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石子外露。其原因分析:
(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砼表面被粘损。
(2)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砼表面粘结模板。(3)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灌注砼时缝隙漏浆。
(4)砼振捣不密实,砼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2.2.2 蜂窝
表现为砼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其原因分析:
(1)砼配合比不合理,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砼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砼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未按操作规程灌注砼,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砼离析。
(4)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振捣又下料。
(5)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2.2.3 孔洞
表现为砼结构内有空隙,局部没有砼。其原因分析:
(1)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砼灌注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间隙。(2)未按顺序振捣砼,产生漏振。(3)砼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或 严重跑浆。
(4)砼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5)砼中有硬块和杂物掺入,或木块等大件料具掉入砼中。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6)不按规定下料,吊斗直接将砼卸入模板内,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2.2.4 露筋
表现为钢筋砼结构内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露在砼表面。其原因分析:(1)砼灌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2)钢筋砼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砼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
(3)因配合比不当砼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4)砼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
(5)砼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砼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早等,拆模时砼缺棱掉角。2.2.5 缺棱掉角
表现为砼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其原因分析:
(1)木模板在灌注砼前未湿润或湿润不够,灌注后砼养护不好,棱角处砼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致使砼水化不好,强度降低。
(2)常温施工时,过早拆除承重模板。
(3)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4)冬季施工时,砼局部受冻。2.2.6 施工缝夹层
表现为施工缝处砼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良。其原因分析:
(1)在灌注砼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灌注前,捣实不够。
(2)灌注大体积砼结构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末等杂物积存在砼表面,未认真检查清理,再次灌注砼时混入砼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层。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由于当前的建筑工程设计越来越复杂,而设计周期又普遍偏短,再加之建筑方案的调整所带来的设计图纸的反复修改,使得设计中存在某些问题在所难免。结合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审查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3.1 基础设计
地基与基础设计必须遵守先勘察、再设计、后施工的法规要求,不允许在无工程岩土勘察报告的情况下进行地基与基础的设计。当所依据的地质勘察报告内
容不全或勘察深度不足时,设计单位应要求勘察单位进行补勘。而在施工图审查时发现仍有部分工程无地质勘察报告或参考邻近建筑的地质勘察报告进行基础设计。这样的设计不可能做到经济合理,还很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应当避免。
3.2 上部结构
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是用得最多的结构形式,而这些结构中的构件量大面广,所以出现配筋不足、超配筋等违反强制性条文的情况也比较多。3.2.1 框架柱
角柱指的是两个方向与框架梁相连的框架柱,程序没有隐含定义,切记计算时应自行定义,不可忽视。如果计算时未定义角柱而实际配筋又刚好满足计算结果,就会出现配筋不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的情况。短柱为剪跨比不大于2 及因填充墙设置或楼梯平台梁、雨篷梁的设置形成柱净高与其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 的框架柱,箍筋应沿柱全高加密,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箍筋的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2%,9度时不应小于1.5%;一级抗震时,沿柱全高箍筋间距还不应大于6倍纵筋直径。剪跨比不大于2 的框架柱程序能自行判定,配筋时应注意前面的1.2%和1.5%为构造要求不受钢筋种类的影响。对这样的框架柱不能直接进行等强代换,不同强度级别的箍筋均应满足计算结果。超短柱为剪跨比小于1.5 或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之比小于3 的框架柱。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出现超短柱,当无法避免时,可采取如下措施:控制轴压比,轴压比限值至少比规范规定限值降低0.1;采用性能好的箍筋,如井字复合箍、复合螺旋箍、连续复合箍筋等,体积配箍率应高于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对短柱的要求;在框架柱中增加芯柱或型钢;加斜向X形交叉筋承担剪力等。3.2.2 框架梁
1)框架梁实际配筋远大于计算结果的情况,一般出现在大小跨相连的支座或带有长悬臂的支座。绘图时没有按计算结果将配筋分别原位标注在支座两侧,而仅在支座某一侧标注一次配筋,这样很可能造成小跨的支座处配筋率超过2.5%,或者是支座处配筋率超过2.0%后箍筋没有按规范要求增大一级;再有就是跨中配筋与支座配筋之比小于0.3 或0.5 的情况。这3 条都违反强制性标准,设计时应特别注意。遇到这种情况时,建议在支座两侧分别进行原位标注配筋,将大跨的部分配筋锚入框架柱内或者箍筋直径增大一级,也可增加小跨框架梁的截面高度和跨中配筋。
2)当计算SB=100 时,应注意核算非加密区箍筋是否满足计算结果和沿全长的面积配箍率的要求;尤其是宽扁梁,箍筋经常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此时计算结果中多数情况下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箍筋几乎相等。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①混凝土梁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剪力值相差较小,剪力包络图接近直线。②混凝土梁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箍筋面积均由最小配箍率控制。③SATWE 软件计算梁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箍筋面积所采用的箍筋间距是相同的。所以设计人员在配置非加密区的箍筋面积时,不能简单地将加密区的箍筋直径不做任何验算直接按照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配置到非加密区中。这样做有时是不安全的,有时也不能满足规范要求。
3)框架梁加密区箍筋的最大间距在抗震等级1~4 级均不应大于梁高的1/4。对于梁高小于400mm 的框架梁,如果加密区箍筋间距取100mm 就违反强制性标准。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在满足建筑功能的情况下梁高不宜小于400mm。3.2.3 连梁
连梁的刚度折减系数主要是为了考虑其开裂后的折算刚度。当设计人员填入此系数后,实际上就已经允许了该连梁在中震和大震作用下开裂。为避免在正常
使用极限状态下连梁开裂,折减系数通常不应小于0.50,一般工程取0.7。该系数的大小,对于以洞口方式形成的连梁和以普通梁方式输入的连梁都起作用。对跨高比不大于2.5 的连梁,仅用墙体水平分布筋作为连梁的腰筋时,梁两侧腰筋的面积配筋率不满足0.3%的情况经常出现,这属于违反强制性标准,设计时应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注意。例如200mm 厚的抗震墙,配筋为8@200时,对跨高比不大于2.5 的连梁如果仅用墙筋作为连梁的腰筋,其配筋率为0.2515%,小于0.3%,此时可将梁两侧的腰筋改为10@200 或另加附加腰筋。3.2.4 框支剪力墙
1)框支剪力墙结构中的转换层属于薄弱楼层,不论其刚度比值如何,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以下简称《规程》)第10.2.6 条规定,均应将地震剪力乘以增大系数。电算时应在总信息中输入薄弱层所在的楼层号。
2)框支梁纵筋的最小配筋率、纵筋的拉通、腰筋的设置、支座处箍筋加密及最小含箍率,均应满足《规程》第10.2.8 条的要求;框支梁的构造还应符合《规程》第10.2.9 条的规定。框支梁程序没有隐含定义,需要设计人员自行定义,注意不要遗漏。
3)框支柱纵筋最小配筋率、箍筋设置的要求,应符合《规程》第10.2.11 条的要求;框支柱的构造还应(宜)符合《规程》第10.2.12-7.8.9 条的要求。框支柱程序可以自动搜索,也可自己定义,配筋时应注意箍筋配箍率不小于1.5%。
3.3 结构分析
1)结构的位移比是反映其扭转效应的重要指标,为避免由于局部振动的存在而影响结构位移比的计算,《规范》规定在刚性楼板假定下计算结构的位移比。
因此设计人员在计算此项指标时,应在考虑偶然偏心的地震影响下“强制执行刚性楼板假定”;楼层位移计算时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在计算结构的内力和配筋时,则宜将该选项去掉。对于楼板开大洞的结构,或楼板错层、越层等结构,均应采用刚性楼板假定计算位移比。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规定,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 度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设计时
应在总信息中填写附加地震作用方向和相应角度,此条为强制性条文。3)抗震验算时的剪重比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5.2.5 条的要求。当前的结构设计受开发商对含钢量的限制,经常在各个方面都做到规范的最小值,高层住宅地上多层剪重比不满足要求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还相差较多。当剪重比小于第5.2.5 条规定时,应区分不同情况处理。当相差较少时,可采用地震作用增大系数或修改自振周期折减系数的方法;如相差较多,说明结构整体刚度偏小,宜调整结构总体布置,增加结构刚度;如果部分楼层相差较多,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说明结构存在薄弱层,也应对结构体系进行调整,如增加这些薄弱层的抗侧刚度。
对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当嵌固部位在地下室顶板时,因地下室地震作用是明显衰减的,所以一般不要求核算地下室楼层的剪重比。
4)混凝土板的计算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10.1.2 条的规定。混凝土楼板的配筋应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异形板应选择符合板实际受力情况的软件计算。异形板的墙体阳角处应设放射筋。板的边支座为砖墙或扭转刚度较小的梁时,应按简支支座计算。板的边支座为混凝土墙或扭转刚度很大的梁,当混凝土墙的抗弯刚度或梁的扭转刚度接近或达到板的抗弯刚度的5 倍及其以上时,可按固定支座计算,计算出的固端弯矩应传给支承板的墙或梁,并对墙的平面外受弯或梁的扭转进行验算。楼板与悬挑板相连时,只有在悬挑板的悬挑弯矩接近或大于等于相连板的固端弯矩时,才可按固定支座计算;挑出板的
跨度较小时,宜按简支计算。大小板相连时同样处理。
5)多塔结构建模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在进行多塔定义时,1 号塔应是所有塔中最高的塔,2 号塔应是第二高的塔,其余依此类推。②对于带变形缝的结构,在定义多塔时应注意不要让同一个构件同时存在于两个塔中。③不要让某些构件不在塔内。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及前景
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范围极广,各种工程结构都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混凝土结构在原子能工程、海洋工程和机械制造业的一些特殊场合,如反应堆压力容器、海洋平台、举行运油船、大吨位水压机机架等,均得到充分的应用,解决了钢结构未能解决的技术难题。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高强度混凝土的应用成为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重要途径,提高混凝土的性能是当今混凝土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其中冷轧带肋钢筋的生产和应用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前景。其强度高,韧性好,工业化程度高,经济效益好,如此多的优势使其能最大程度的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相信混凝土的前景将更为广阔。
4.1 混凝土结构应用现状
自1897年美自1897年美国人JohnLally圆钢管填充混凝土,房屋建筑,承重柱(称为拉里柱),并获得专利的计数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已有百年历史。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优越的机械性能,开始在美国和欧洲的盛行,竞相开发利用。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现代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混凝土结构技术及泵灌溉的快速发展,发展的混凝土结构技术,增添新的活力混凝土结构,在一些欧洲和美国的桥梁工程和高层建筑项目技术的兴起。
混凝土结构技术在我们的R&D使用了近40年的历史。1966年在20世纪70年代在该组的重工业层高的工业厂房和重架构成功地应用于北京地铁车站工程。自20世纪80年代,建立了大量的高层建筑的高度超过100米,人们开始使用钢管混凝土柱,以解决“胖柱”探索的问题都解决高强度混凝土的脆性进一步减少柱的截面尺寸。近10年来,全国已建成100多个高层建筑20余幢楼宇。
深圳市赛格广场,由我国自行设计,投资,制造和建设,主要配套市场的高科技电子产品,集办公,展览,贸易,金融,证券,娱乐为一体的现代高层建筑,建于1999年。该项目占地面积9653平方米,地下4层,地上72层,总楼面面积166700平方米地面建筑高度291.6米。赛格广场结构方案,框筒结构体系,其框架柱及抗侧力体系内筒的28根密排柱均采用了钢管混凝土,框架柱柱1共16根,内筒由四角4根柱2和密排24根柱3组成21m的方形筒,密排柱的柱距3m,两柱间浇筑两片2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墙,内筒内加设纵横成井字形的整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厚140mm.楼盖采用了钢梁(梁
1、梁2截面相同,均为700×260×12×10)和压型钢板组成的组合楼盖体系。为加强外框架与核心筒的协同工作,共设置了5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道刚伸臂[4]。
赛格广场大厦的照片,已建成的建筑世界上最高的钢管混凝土结构的高层建筑,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的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4.2 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前景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已表明,混凝土基本能满足普通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应用于一般工程结构是完全可行的。然而,目前国内混凝土的应用并不乐观,大多数应用在非承重的次要结构中。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经济性是阻碍混凝土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再生骨料的生产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致使目前的混凝土的生产成本高于天然骨料混凝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经济性的概念也会随之变化。对混凝土的经济分析应当从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上进行综合考虑。另一方面是混凝土结构应用缺少相应的规程和技术标准。人们传统地认为,混凝土的质量达不到工程要求,担心应用于工程中出问题,即人们对混凝土应用技术的可信度不高,这主要是由于目前混凝土的应用大多处于试验、谨慎使用的状态,从技术上说,是缺少较完善的技术规程、标准,混凝土技术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完善的系统造成的。但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增强,经济性的概念的变化和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完善,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前景还是相当乐观的。就当前国内外应用现状,作者认为,还以下几方面可大力推广应用混凝土结构:
1)混凝土在墙体工程中的应用。由于再生混凝土容重比天然混凝土小,隔热、隔声性能比较好,因此,再生}昆凝土砌块、再生混凝土条板的应用在墙体中是比较合理的。尤其是再生混凝土墙板的厚度较薄,可以有效地降低住宅建筑墙面积的占用率。
2)混凝土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在基础工程中所采用的混凝土强度往往并不高,一般为C30左右,这对再生混凝土而言是很容易达到的。通过合理配制的再生混凝土能够达到普通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所以其应用于基础工程中是可行的。
3)混凝土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再生混凝土可用于铺设道路的基层和面层。4)混凝土在组合结构中的应用。如:再生混凝土组合楼板、型钢一再生混凝土组合梁、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约束再生混凝土柱[5]。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常见的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
5.1 在设计时缺少工程实地勘察报告或者临近建筑的勘察报告
对于基础没计来说,基础设计必须按照勘察—设计一实施的流程来进行,要坚决杜绝出现缺少地质勘察报告而进行设计的情况出现。而如果出现地质勘查不够全面,或者内容模糊的情况时,设计单位必须告知建设单位并要求勘察单位重新勘察或者进行补勘。
而目前在我国,仍存在很多基础设计缺少实地勘察报告或者缺少临近建筑勘察报告的现象出现,而这样的设计对于整体工程来说,无法做到经济、科学,甚至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
5.2 未进行地基变形的验算或者验算的结构不符合要求
目前很多设计都未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变形验算,或者m现验算不符合要求的情况。而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当设计等级为甲、乙级时,按照地基变形设计;而为丙级时,如果采取了地基处理。处理之前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简称《规范》)的规定;而对地基处理后的情况.应进行变形验算。
5.3 下卧层验算中的问题
计算下卧层顶地基承载力的时候,只能进行深度修正,而修正的系数应该根据土层来决定。也就是说当扩散角所取数值满足《规范》中的规定时就可以直接采用,不满足时根据附录中的平均应力系数来进行计算。针对复合地基来说.因选取承载力较高的土层来当做持力层,而当m现软弱下卧层时,应对其承载力进行验算;如果是软弱下卧层控制其承载力,那么就代表持力层的选择需要进行调整。
5.4 独立基础的最小配筋问题
一般来说,独立基础的厚度应南受剪切或者受冲切承载力来决定,并不是由受弯承载能力来决定,从而忽略基础钢筋的最小配筋率。根据《规范》中的规定,扩展基础底板的受力钢筋的直径最小为10 mm为佳,间距尽量控制在100 mm~200 mm之间,且同时要满足最小配筋率[6]。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结论与展望
本文总结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子过程中的设计实例、常见的质量通病、应用前景、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等诸多方面做论述。混凝土在我国推广应用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也十分需要政府的产业政策扶持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保障。政府可通过设立专项资金资助混凝土结构进行更深入和更系统的研究。通过加强立法,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制定混凝土推广应用的强制性措施。国内外对混凝土材料性能和结构行为的研究成果已初步表明,合理设计的再生混凝土结构能够达到普通混凝土结构的性能要求,其应用于土木工程中是可行和安全的。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工程技术,2010,1,83.[2] 对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工程管理,2008,61.[3]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标准规范,2011,29(6):26~28.[4] 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与发展.工程设计与研究,2002,111:24~27.[5] 再生混凝土结构性能研究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37(3):191~196. [6]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应用方法论,2012,(3):123.
第五篇:地铁车站施工的成本控制
地铁车站施工的成本控制
引言:随着世博会的结束上海又将迎来新一轮的轨道交通建设和前一轮建设高峰相比,这一轮的建设工程密集度将有所降低,而欲加入建设的施工队伍又不会明显减少,这样势必造成施工企业间更加激烈的商务竞争,加上业主跟严格的招投标价格控制,施工单位如何在满足各项要求的前提下,控制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就要求项目管理者对工程项目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细化各环节的控制,下面笔者根据近几年来的地铁车站施工中的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地铁车站施工的特点
和其他市政工程相比,地铁车站施工具有以下特点:
1、总工期长而有效工期紧
地铁工程基本都是市重大工程,工期都是“后墙不倒”但由于普遍存在业主前期动迁管线搬迁及交通翻交的滞后,所以实际总工期往往要超出合同工期很多,有的甚至是合同工期的三倍,而大部分时间土建施工单位都处在等工状态,因此土建的实际有效施工期又非常的紧迫,往往需要非常规的“赶工”来完成业主的节点工期
2、合同要求严
业主为了规避风险,合同条件相对较严,其中不但规定了所有因业主的原因造成的等工,以及施工期间材料价格上涨,均不予增加费用外,还规定了所有措施费一次性包干,包括对周边建筑物管线的保护及维修,这样就给图纸意外的工作量签证带来了很大的苦难
3、盈利空间小
地铁施工在上海是一个成熟的工艺,业主对各施工单位的实际施工成本都非常了解,所以招标限价往往已贴近施工成本,而由于施工总工期长,施工单位又面临了材料设备人工的价格上涨因素,加上各施工单位间的激烈竞争,所以盈利空间非常小
4、施工难度大
我公司基本承担了施工难度较大的车站,如两线三线换乘,基坑开挖深度大,往往需要采用逆筑法施工,工程往往地处闹市,交通翻交复杂,周边管线建筑物较多,且紧邻基坑,因此施工难度非常大
二、成本管理
在以上这些不利的前提下,如何既能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又能控制和把握好合理的造价,从而以最低的施工成本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抓好管理是基础,成本控制是中心,根据工程特点,我们采用了以“目标成本动态管理”为核心的全过程施工成本控制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投标阶段
一个工程的盈利投标价格的确定是关键,怎么才能使投标价格是公司实际成本相符,我们制定了专业招投标人员与施工第一线相配合共同参与招投标的原则,首先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施工规范,结合施工第一线施工员的施工经验,编制合理的技术方案,专业预算员根据技术方案按定额编制预算价格,由项目经理部负责按以往施工经验及价格水平编制实际施工成本,根据预算价格和实际成本间的差异做相应调整,期间结合使用各类投标技巧,比如对于单价包干合同,我们有意识的降低那些今后可能技术优化,工程量减少的工序的单价,如地基加固,井点降水,而抬高今后可能增加工程量的工序单价,如地墙封堵墙等,经过调整后,使投标价格基本符合公司实际施工成本,最终由公司领导根据市场营销策略最终定价,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避免了以往只是由专业的招投标人员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而使投标价格远离实际成本
(二)施工前阶段
开工前应主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1、编制合理可行的目标成本
项经部根据中标价格,以投标前预测的成本为依据,下浮10%左右,作为实际施工的目标成本,施工中始终围绕目标成本,进行成本控制,这样就使得工程最终的盈利目标(即中标价格与投标预测成本价之差)得以实现
2、经营风险分析及相应对策
目标成本一旦确定后,在今后的整个施工过程中,始终要围绕这个目标开展各项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事先应制定相应对策,这就需要对工程特点及合同内容进行分析,排列出主要的经营风险点,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如地铁12号线利津路车站,我们在施工前对合同内容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结合工程本身的特点,排列出了以下几项主要经营风险点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风险1:前期工期严重滞后,造成后期非常规赶工
对策:合理安排各施工阶段的人力机械材料使用
风险2:工期长,材料价格上涨幅度大
对策:充分利用公司材料供应站的优势,在材料价格相对较低时,利用相对充裕的工程预付款,及时购进钢材等主要材料,风险3:基坑周围被居民楼包围,距离非常近,房屋结构差,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这些房屋产生影响,而合同中,把房屋维修的责任全部归为乙方负责
对策:规范施工操作规程,提高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减少漏水,泥土流失,加快基坑开外及支撑速度,改原坑外降水为坑内降水,总之运用施工和技术的手段,从源头上控制施工对周边房屋的影响,在施工前,对周边建筑物事先进行入户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发现险情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后期对房屋的维修成本,风险4:工程量变更较大
地体车站的招标图,和实际施工图往往有较大的变更,而中标合同往往又是总价包干合同,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在符合合同条款的情况下,使得这些变更工作量成为工程盈利,也是事先应做好的准备,否则,这些变更工作量反而会成为一个巨大的亏损点,对策:及时收集第一手资料,做好重大变更设计手续,与设计院及业主沟通,尽量使每一项变更都能以设计蓝图形式出现,这样在决算时,就可利用合同条款中“重大设计变更”这一点增加费用,对一些小的局部变更,也应根据合同条款,在可索赔范围内,做好索赔签证手续
(三)施工阶段
1、责任制的落实
成本控制的成败关键在于施工阶段的过程控制,过程控制的有效开展,前提是落实各项责任制,项经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由经营主管、技术负责、生产副经理、安全文明施工主管为成员的项目成本控制领导小组,项经部其他成员包括材料员,设备员,质量员,等全员参与目标成本过程控制,将目标成本逐项分解到各岗位和部门,明确岗位职责和操作流程,责任到人,纳入每个人的绩效考核,2、动态管理制度
施工过程中有很多不可预见因素,因此必须对整个成本进行过程上的动态管理,必须建立详细和可操作的动态成本信息系统,以及保持动态的监控,必须在各部门建立起动态成本台账,确保各部门发生的成本能及时反映,必须在各阶段对动态成本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的实时比较,进行盈亏分
析,找出实际操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失误,及时做出相应的对策,在下阶段的施工中,予以纠正补救,必要时也可及时调整成本控制计划,使之能真实反映成本控制现状,3、目标成本过程控制的主要方法
1)慎重选择分包商。对主要的分包商,如结构、地墙、土方开挖、支撑、井点降水采用公司内部招投标形式,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公司各职能部门为组员的评标小组,对参与投标的分包商的资质,管理能力,人员材料设备情况进行考核,综合考虑他们的商务报价及技术方案,最终确定一家施工能力强,价格相对合理的分包队伍
2)抓好分包合同管理。在签订分包合同时,应善于规避总包合同风险,应善于把业主对总包的“不合理”要求全部或部分转移到分包合同中去,使分包和总包共同承担工程经营风险,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应有效控制各类合同外工程量签证,总包应做到事前把关,主动监控,严格审核,杜绝工程量重复计算,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避免目标成本失控
3)材料设备成本控制。严格执行主要材料及大型设备供应商招投标制度,在质量、价格、供货时间均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择优确定供货单位,必须建立材料的定价签约进货验收相分离的制度,在材料设备使用上,应根据工程的不同阶段,及时列出所需材料及设备清单,按工程实际进度,合理安排采购数量,及具体进场时间,防止挤压或造成窝工现象,规范收发料制度,及废旧材料处置制度,最大限度的减少材料损耗,合理调配工地现场的大型机械设备,使其发挥最大的效能,4)优化设计方案。对于固定总价的合同,应该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减少诸如井点降水,地基加固,封堵墙,减小地墙及结构的含筋量,而对于固定单价合同,则应找出充分理由,使业主,设计增加那些投标单价相对较高的工序工程量,如地墙,地基加固,5)加快施工进度。适当增加人力及材料设备的投入,以收到成倍缩短工期的效果,从而在整体上大大降低,如周转材料及大型设备的使用成本,也能有效降低项经部的管理费,6)提高施工质量。特别是地墙结构的施工质量,减少由于地墙渗水而造成的堵漏,甚至是抢险的费用,减少结构的后续修补费用,这些费用控制不好,往往是造成工程亏损的重要因素,7)合理使用工程款。原则上不向分包队伍支付各类预付款,工程进度款支付不大于70%,对于主材供应商,如钢筋混凝土,应让他们承担更大的资金压力,原则上应避免出现支出大于收入的现象,以减少财务成本,8)以开展节约型工地为抓手,努力降低工程的管理费用,做到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对项经部管理人员的数量应根据施工不用阶段及时做动态调整,降低工资发放总额,9)有效控制文明施工的费用支出。随着政府对工地文明施工的要求日益提高,文明施工费用占工程成本的比例越来越大,如何做到既能满足社会要求,又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这些费用,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我们应根据相关的文明施工要求,事先制定相应的文明施工管理办法,明确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做到不求形式上的奢华,但求实际效果,真正做到文明施工为工程服务。
(四)决算阶段
一个工程最终是否盈利,和决算的质量密切相关,应根据不用的合同形式,制定不同的决算策略,对于总价包干合同,关键是利用合同条款中所有对于我有利的部分,尽最大努力,增加工程量签证,特别是那些由于业主延长工期而造成的等工费用及材料设备上涨费用,而对于单价包干的合同,关键是早出一切合理的理由,特别是从设计变更的角度使业主调高单价,要善于与业主,投资监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们充分理解施工的难度,从而使得决算价格尽量向施工方倾斜,这样才能提高决算质量,真正做到整个工程“即节流又开源”做到利润的最大化
结束语
总之,只有要地铁工程施工中,将成本管理贯穿于施工的整个过程,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始终贯彻目标成本动态管理,采用各种手段,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才能真正做到以最低的工程成本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