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教研模式 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教研工作汇报材料2017.11
创新教研模式 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乐雅学校教研工作总结
教研思路
运用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挖掘九年一贯制办学优势,创新教研模式,加强学科组建设。以“情境探疑”“二十四字”教学模式为载体,实施青蓝工程,培养青年教师成长,建立强有力的学科教师团队。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和方法,通过“COP合作模式”创建学习型课堂模式,以培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实现可持续发展,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具体工作汇报
一、做好常态教研——夯实基础
1.加强教师业务学习,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实施教师“五个一”读书工程,每位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读一本文学名著、写一篇读书心得、写一篇教育论文,写一篇教育随笔”。借助专家理论学习、校本培训、教研组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形式,每月一个学习主题,提升教师业务素养。
2.抓住“上课——观课——研课”三环节,每个年级组进行同课异构主题研课活动,造就“课堂型”名师。每位教师对一堂课会进行客观剖析,以观课和研课来提高上课的水平,使教师从“会上课”升格为“上好课”,成为课堂型名师。由教研组长、教研组教师、教研组信息技术小组长对每位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考核,考核成绩计入年终考核。本年度的优质课成绩喜人:李丽萍老师的品德优质课获得市一等奖,王红霞、张宝梅、王琳琳、吴丽蓉老师在一师一优课中目前获得省级优质课一等奖,王红霞、张宝梅获部级优课。
3.通过“学习——引领——尝试”三环节,实施青蓝工程,抓好青年教师的成长工作。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捆绑式评价下的COP合作学习,语文组每个年级组运用情境探疑教学模式,数学组每个年级组运用二十四字教学模式、英语组运用COP合作模式集体备课,确定师带徒人选,实施“青蓝工程”计划,具体实施步骤为,学习模式理论——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尝试课——学科组内研讨提升。
4.充分发挥“三通两平台”优势,实现传统教育与互联网的高度融合。学校成立信息技术领导小组,信息技术领导小组利用校本培训、教研组内培训,对全体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运用培训,建立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训练题库,每学期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过关达标测试考核。充分利用畅言“教学通”教学平台,在教师个人空间完成备课、向学生发放作业等工作。
二、创新特色教研——引领发展
特色一:借助九年一贯制办学优势,加强学科组建设,促进教学相长、实现可持续发展。
九年的学校生活,其时间之漫长、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活动之集中,在九年时间里,教师伴随学生走过生命历程最重要的一段时期,其对学生影响之大也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学校。因此学校以“奉献型、学习型、规范型、研究型、品牌型”为目标建立了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理综、班队六大学科组,充分挖掘九年一贯制办学优势。
1.各学科组完整设计九年义务教育的各年级段的目标,注重知识、技能、素养诸方面的协调发展,注重塑造学生人格,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做好中小学衔接,避免教育脱节现象。
2.各学科组完整地设计学生的九年的各年级段习惯养成教育,并经过九年反复强化,固定下来,成为学生终生受益的良好习惯,受用终生。
3.各学科组做好质量的统整。每个年级段不仅完成本阶段的培养目标,而且要为下一个阶段提供知识、能力、习惯、情感等方面的准备。为学生进入初中教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5.各学科组做好任课、听评课上的跨越,相互听课,互相学习,促进教师视野的拓展。
6.各学科组制定了学科组十三五发展规划,并举行学科组特色活动。语文学科组以“以人为本,学文育人”为发展方向,实施语文大教研模式:1至4年级:开展以语文学习习惯、识字、写字、说话训练为主的教学活动,夯实语文学习基础;5至9年级:开展以阅读、写作、辩论等训练为主的教学活动。举办学科组 “书香校园”读书节系列活动:包括“小小百家讲坛” “汉字书写大赛“ “诵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等活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英语组以“创建英语特色,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发展方向,建设校园英语角,构建高效愉悦英语课堂,举办英语节系列活动。理综学科组每年的4月份,以“实践、探究、创新、发展”,“科技引领时代,创新放飞梦想”为主题开展的科技节。文综学科组以让学生在成才的同时成人为主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等一系列德育主题教育,体育艺术组以“艺术唤醒梦想 美育教化人生”为发展方向,开展“校园足球联赛”“秋季运动会”“校园十佳歌手大奖赛”“师生书画展”“一二九歌咏比赛”等艺术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健全人格,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的发展。
7.各学科组“编写——完善——创特色”实施校本课程。各学科组从九年的时间跨度上,构思校本课程,根据学校实际安排内容,开发校本教材,每年至少完成一本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目前,数学组校本教材《趣味数学——心算与口算》,语文组的《书香校园——悦读空间》,体育艺术组的《乐雅学校足球课程》已完成编写,并投入试用阶段。这样既可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又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现状,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欢乐。
7.各学科组积极投入课题研究。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有7项省市级课题立项,6项省级课题通过鉴定,英语组《构建高效愉悦英语课堂》通过甘肃省优秀课题鉴定。
特色二:探索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路径和方法,培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的总体框架下,我们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及乐雅学校学生实际情况探索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路径和方法。
六大学科组先后进行了四个阶段核心素养探索实践工作。第一阶段,确立各学科各年级段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教师个人探索——年级组内讨论——学科组内讨论——学科组长全体教师教研会议上交流。第二阶段,程序同上,进行各学科组核心素养目标实现途径、方法大讨论。第三阶段,每个年级组就该学科该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目标为主题进行 “核心素养”研讨课。第四阶段,各学科组从学科组活动中去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例如数学节系列活动体现了各年段的核心素养;理综组通过充分利用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能力来学生发展理综核心素养……
特色三:通过“COP合作模式”,建立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题,合作是未来工作、社会适应乃至国力竞争的基础。合作和协调精神是学生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所必须的心理品质,这是我们实施“COP合作学习模式”的初衷。1.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把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参与式教学,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可以少讲一些把时间腾出来让学生去思考问题,想尽方法以学为主,老师的教可能是一个点拨、引导、提升、点评,是不教之教的过程。寻求课程教学的革命性的转变——从“传递中心”的教学转变为“对话中心”的教学;从“记忆型教学文化”转变为“思维型教学文化”。
2.通过小组合作“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而且还将学生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感情的过程。它使每一成员都溶入集体中,增强了集体意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
3.通过“COP合作学习模式” 捆绑式评价,引导学生自我完善,通过班级、小组建设构建积极进取、文明和谐的小组文化、班级文化、校园文化,实现文化管理。
特色四:实施《公益实践教程》,引导学生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每个学期每个班级组织一次公益实践活动,并收集活动照片及资料,上传信息至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只要您关注了乐雅学校微信公众平台,您就会看到孩子们做公益的可爱身影,可以和他们一起分享做公益的喜悦。通过公益实践活动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和资源,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学生成长为具有公益意识,公益行动能力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三、不断改进措施——促进发展
1.加强教师业务学习,提升理论指导。引领教师学习学科组建设理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论、九年一贯制办学优势理论,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使理论更好地为教学研究服务。
2.加强特色教研COP合作模式新老衔接工作,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学习型课堂。
3.做好信息技术的硬件配置、提升电子白板操作应用水平,使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高度融合。
4.积极和其他学校交流互动,通过网络使区域内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全时空应用,有效驱动信息技术与“教和学”的深度融合,实现课中向课前、课后延伸,课堂向校园、家庭社会延伸,打破了45分钟的课堂藩篱,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把教与学的行为转化成生活行为,使“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变成现实。
5.深化“青蓝工程”建设,构建教师培训新机制。通过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构建起骨干带全体的全员培训新机制。
6.通过强化教研组捆绑考核、责任分担、荣誉共享等方式加强学科组建设,逐步形成强有力教育团队。总之,教研工作是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生命工程,具有挑战与希望。教研工作,我们一直在路上,恳请各位领导的批评指导。
第二篇:特色创新 引领内涵发展
特色创新 引领内涵发展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们党十八大以来提出的强国富民之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驱动内力发展;只有强有力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提升创新的后动力。沂源县荆山路小学高度重视特色创新,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已成为学校的主旋律。
书香文化滋润教育发展之根
沂源县荆山路小学师生们在《高山流水》古筝乐曲声中,端坐于桌旁,开始“天天练字十分钟”。有的手执铅笔、有的手执钢笔(圆珠笔)、有的手执毛笔书写梦想、描绘未来;书写内容是我校创新的“传统文化校本教材”,它包含了经典古诗词、故事、名言箴句等三大类四百余首(则、句)。2300余名师生在墨香中凝神聚力地推动我校特色品牌扬帆远航。
2008年我校增设书法课,配备了专职书法教师,中、高年级成立“书法小组”,学校成立“书法社团”,书香校园已初步形成;2010年又在低年级增设硬笔书法课。但是书写内容杂乱无章,书写纸张参差不齐,面对问题,课题组成员分工负责,历时三个月搜集整理经典诗词120首,励志故事80则,寓言故事30则,孝道故事40则,英雄故事30则,成语故事60则,名言箴句50条,编印成“荆山路小学传统文化校本教材”2100余册,并统一印制练字本,实现书法习作三统一,创成书法教育特色品牌,先后被淄博市教育局,山东省教育厅命名为“书法教育特色学校”,对学校的创新发展发挥有力推进作用。一是师生素质显著提高。师生们练习书法的同时,默诵了古诗词,记住了励志故事、成语故事、英雄故事、名言箴句等。校园内说脏话,甩时髦词的人少了,出口成章、古香古韵的话语多了;师生关系融洽了,同学之间团结了;服务他人、感恩他人的人多了。先后有3名教师被评为县、市级师德标兵,学校也被评为县级师德教育先进集体;学校连续4年荣获省级百杰小书画家选拔赛优秀组织奖,王太海老师连续2年荣获省级百杰小书画家选拔赛优秀辅导教师称号,白志同同学荣获第二届全国书法大赛银奖,伊嫚瑜同学荣获山东省百杰小书画家称号,陈佳琳、马文瑞、白宇华等荣获2012年淄博市纪念建团90周年书画展一等奖;学校志愿服务队由原来不足百人猛增到600余人。
二是教学质量显著提高。通过书法练习实践,校园内浮躁之人减少,沉稳之人增多;善于学习之人增多,不思进取之人减少。学习优秀率由原来的83.5%提高到91.1%;姜艺晨曦等6名学生荣获全国奥林匹克英语作文大赛一等奖,6名教师被评为县级以上教学能手,8名教师被评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21人次被评为县级以上教学工作、教研工作先进个人。
三是学校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师生素质的提高,促进勤思善学氛围的形成,学校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先后被评为省、市平安和谐校园,市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市级依法治校先进校,并在全市创新教育大会上作了典型经验介绍;学校被评为市级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连续6年被评为县级学校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学校创立的《关于提高学生书写质量的研究》研究课题,2013年被确立为山东省重点课题。
我校在创新教育实践中扎实推进,不仅纠正了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锻炼了耐心毅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而且学生的学习技能和质量日益提高,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铺路,为学校素质教育增色积淀。
传承孝道文化 强壮知恩感恩筋骨
十年前,沂源县荆山路小学创建了以“孝道”为主题的校园孝道文化,在楼道顶部、室内外墙壁悬挂了名言箴句、经典孝道故事为主线的图文并茂的匾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孝道”文化。
传承、光大校园孝道文化,是学校重要职责之一。我校启动师生“十佳孝星评选”活动,制定了十佳孝星评选标准、评选办法及表彰奖励办法等。
“十佳孝道“之星成为师生学习标杆,召开孝道教育主题班会,刊出孝道教育手抄报,建立孝道教育专栏;学校成立 “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尊老、爱老、敬老、护老”志愿服务活动; “常与爸妈拉拉呱、常帮爸妈做家务”活动; “尊师爱生构建和谐校园”活动,创成省、市平安和谐校园。
同时,我校在教职工师德考核、优秀学生评选中,增加了“孝道”考核内容及权重,进一步激发师生“崇尚孝道教育,传承孝道文化”意识,提升师生的思想素质,促进校园孝道文化的繁荣发展。
实践作业 提升能力 我校倡导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乐学、会学、善学,勤于动手动脑,善于收集和处理信息,逐步建立起在生活中学习的理念。因此,我校足课内外结合、校内外联系、学科融合。以“我”为圆心,以生活为半径,以健康为底色,以提高能力和素质为目的,创建实践性作业。
实践性作业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为学生创设多种获取知识的机遇,在体验中得到新知,在应用中提高认识,在训练中锻炼能力,在实践中激发创造。
实践性作业从不同层面锻炼学生,启发潜能。分为九大类,十几个小项:一是“体能锻炼、技艺修养”,包括体能训练、绘画技能和书法技能,翟欣宇同学用文字、漫画相结合的方法,记录植物生长过程,既提高了写作水平,又提升了绘画技能;二是“亲身体验、感悟生活”,让学生走进自然、体验生活,感恩于心,知恩于行;三是“观察社会、记录感动”主要记录有意义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感,集结成册;四是“阅读书籍、开阔视野”,阅读2-4本书,制作阅读记录卡,撰写读书体会;五是“诵读经典、奠基人生”,包括新经典日日诵、古诗词以及传统的文化经典《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孟子》等篇章;六是“环境保护,我在行动”,主要针对环保热点进行调查,如雾霾成因、水资源污染调查,开展低碳生活、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美化环境;七是“养殖种植、观察研究”,进行一次种植或养殖活动,详细记录(动)植物的生长情况、活动情况,写成《我的种(养)殖研究报告》;八是“主题手抄报”,主要有书法、诵读、英语、家乡风情等主题;九是“数学日记”,引导学生把生活中遇到的有关数学情景,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感受、自己的独特想法记录下来。
我校制定《学生实践性作业的实施方案》,针对学期特点和社会实际,精心设计每个实践性作业要求,打印装订成册,学生人手一册。教师组织学生学习作业要求,通过班级QQ群、家长会和家长沟通,建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作业管理和指导模式。
我校建立实践作业展评制度,每学期开学第一周为固定的实践性作业展评时间,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奖励,把优秀作业集结成册进行展览。展评制度从深层次上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
实践性作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更重要的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学习技能,锻炼能力,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一是自立自理能力得到锻炼。每个学生都能根据作业标准,制定活动计划,将活动合理的分配到每周中,每天的学习和活动有计划、有安排,在自我要求和家长的监督下,独立完成实践作业。
二是审美情趣得到激发。绘画、书法、手抄报制作、建立阅读记录卡、作业的封面设计等都彰显了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造,绘画与书法巧妙结合,版面和色彩相互映衬,设计情趣横生,处处体现出审美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三是生活技能不断提高。今天我当家、我是理财小能手、压岁钱的使用、尽一份孝心等活动,引导学生力所能及地做家务体验生活,提高学生基本的生活和生存能力。
四是学习能力得到综合锻炼。实践性作业摒弃作业单调性,创设多彩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参与学习和实践。观察日记、调研报告等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手抄报、阅读记录卡、读书体会等培养了学生观察、阅读的兴趣,提高了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养殖和种植报告,彰显了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和分析探究能力;数学日记记录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场景,提高了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层次探究。
五是情感素养明显提升。练字本映射出学生细心勤勉的身影;走向田野的实践活动,培育了感恩大自然的情感;观察日记、低碳生活在身边等调研活动,引导学生更加细致地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沂源风情、节日习俗等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孝行在家中活动,让学生懂得了孝就是知恩感恩,一句话、一个微笑都装满了浓浓的爱。
让作业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生活激发学习,学习丰富生活。家长和学生一起走入社会,走进大自然,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在生活中去感受、去体验、去考察、去访问、去发现、去探究,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性作业激励着每一届学生,为实现自己的梦想积蓄能量,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创新是发展的源泉,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稳步提升教育质量。为学生的美好人生奠基,为素质教育积淀增色。
沂源县荆山路小学校长 白先录
第三篇:中学党支部“党建+”模式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中学党支部“党建+”模式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xx四中党支部现有党员34名,平均年龄33岁。秉承“党建领航,五育并举”的育人原则,遵循“求真向美、求实向上”的校训,党员教师队伍成为xx四中教师队伍中的先锋力量。
“党建+学习”增合力。xx四中党支部十分注重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构建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坚持不懈把党史作为必修课,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经常性开展红色教育。严抓政治理论学习,充分利用橱窗、新媒体等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带动全体教职工时刻铭记“四大纪律”、“六个不准”、“八项要求”。
“党建+教育”强核心。xx四中党支部致力于强化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让党建工作载体“动”起来、让教育资源“活”起来。构建以支部为核心,教导处、教科室、共青团、少先队等密切配合的“党群联盟”。党员教师自觉提升理论水平,实现教研训一体化,让党建贴近教学,与课堂共融共生,同时,经常性开展观摩课、示范课和优质课比赛,为学校高品质教学助力。
“党建+德育”添动力。xx四中党支部坚持以党建队伍统领德育力量,以制度和管理文化为载体,通过领导带头积极担当作为,党员教师全员参与,积极营造廉洁从教、勤俭办学的氛围。开展传统节日、师德师风建设、爱国教育等主题活动,不断拓展教育实践平台,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爱国、爱党、爱校、爱家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党建+服务”筑温暖。xx四中党支部党员教师积极研判形势,以打造高效课堂、丰富课后服务、创新作业管理为核心,坚持五育并举,实现了全体学生从低头看书到抬头看世界的鲜明改变,通过不懈努力高效探索出学校“加减相携、提质增效”的“双减”特色之路。学校开设47个课后延时服务班,还创新开展了晨起早到服务,解决近1800名学生家长接送学生困难的问题。今年暑期托管实施后,xx四中开设了两个混编班,为70名家长解决了暑期不能看护的困难,以切实行动践行党员之责。
xx四中多次获得省、市级示范学校、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及xx区五四红旗团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不忘初心办人民满意教育、担当使命育祖国合格人才。xx四中党支部将不断开拓进取,努力营造安全健康、美丽和谐的校园,为xx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四篇:2019年学校教研工作汇报材料
2019年学校教研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早上好!
皋兰五中于2018年8月正式开办,属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教职工9名,其中专职教师4名。我校目前只开设了一年级,共有学生18名。
根据县上2019年教研工作安排,按照学校实际,我们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和改进学校教研工作:
一、抓好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针对我校现有教师实际情况,部分教师依然存在教育理论学习不深入,思想认识停滞不前,教学手段墨守成规吃老本等情况。一是我们针对性的制定了相关学习计划,重点是以新课标为基础,以新教育为抓手,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新教育的核心理念、四个改变、十大行动等概念详解。二是通过征订教育改革方面系列杂志和书籍,利用宣传阵地广泛宣传,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将新教育理念渗透到我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三是按照现代学校教育基本要求和我校实际发展需求,有意识引导教师逐渐改变教育“三观”,即:教学观、学生观和教师观,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目标。
二、健全制度,加强常规管理
一是立足实际,有效制定学校计划。为提前做好本学期开学工作,我们多次召开校委会、教师会和专题教研工作会,分析上学期学校运行情况,充分思考和预判本学期学校面临的学校工程移交、2019年秋季招生宣传等实际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根据学校实际,讨论制定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同时按照县上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安排全体教师合理制定各自的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以教科研为抓手,以新课改为突破口,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稳定而有序的开展。二是求真务实,切实抓好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我校在上学期末通过讨论研究,分别出台了《皋兰五中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皋兰五中考核办法》、《皋兰五中教育教学工作考核方案》、《皋兰五中职称晋升评审办法》、《皋兰五中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皋兰五中教科研考核办法》等。本期开学以来,我们严格按照既定制度,定时定点进行常规检查打分,每天对教师的课堂跟班情况进行检查、每周进行教案检查、每月进行一次作业抽查,并且都记录在案,换算成分值。极大的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立足校情,打造教研平台
由于我校目前只有一年级,任课教师四名,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低起点、小台阶、周循环”的模式,按照计划及时开展教研活动,从教育理念、课堂管理、高效课堂、学科融合、听评课等多方面、多层次深入研讨,打造我校小教研新平台。重点是探索实行“学科融入”式教学模式,各学科教师集体备课,集体讨论,集体研究,有效整合课堂教学内容,教师授课时,按照内容涉及范围,合理穿插一些其它学科知识,如:语文课堂教学中适量穿插数学计算、英语口语、安全知识、道德情操以及音体美等其它学科知识,其它学科教学也照此涉及。
另外,我们也鼓励教师多走出去,并筹措专项资金,选派教师外出学习,把学到的先进经验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真正还学生一个快乐、高效的课堂。
四、创设情境,探索教学方法
我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紧密结合我校实际,以参与式教学为基本突破口,研究解决我校教学中遇到最突出的问题。在教学方法改革实践中,我们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教师教学方法的变革。倡导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转变传统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向多样、主动的教学方式转化。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增加学生展示自我,张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体行为,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惯。学生的小组活动教师有时也以“大学生”的身份参加,小组活动可以两人一组,多人一组或自由组合,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教师根据学生的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等特点和思维发展的规律,采用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做游戏、讲故事、听音乐、唱歌曲、举行有趣的比赛活动和分角色表演等,优化组合。
五、严格培训,提升教师素养
一是严抓校本培训工作。为强化教师培训工作,增强教师培训时效性,我们首先成立了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并确立了具体负责人。其次要求教师立足本校实际,制定出具体有效且可操作、可实现、可考核的校本培训计划。培训计划不得低于36学时,其中师德培训不低于12学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培训不低于10学时,集中培训的时间不少于5天。按期完成案例分析4个,学习心得4篇,教学随笔4篇,论文2篇。最后,我们计划建立教师校本培训档案。以五年为一个周期,档案资料必须做到“四有”,即有培训计划、有培训内容、有培训过程资料(包括培训时间、地点、主讲人、考勤记载、学习笔记、个人总结、培训结业证书等内容)、有培训总结(成果)及成果应用。二是督促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我校以县上搭建的各级各类培训为平台,以提高教师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主线,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远程培训、专家讲座、观摩活动、讨论交流等,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能力。三是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科研评比和活动。重点是积极配合县上组织开展的教师能力提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微课比赛、优质课或新秀课竞赛、技能大赛、论文征文比赛、课题研究等活动,进一步鼓励并引导我校教师多登台、多展示、多学习、多提升,充分展现个体教学风格,逐年培养一批教学能手。
六、开足课程,培养学生能力
为了切实开发和落实好三级课程体系,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开足国家课程,以及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名作选读等地方课程和写字、阅读、音乐、美术、体育、校本课程读本等学校课程。各级各类课程已达到上级部门所要求的学时。一是我们开发了手工制作课程——小手撕纸,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提高学生审美和逻辑思维的能力。通过教学实践和调查统计,这一课程是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二是积极开展多形式、多类别的兴趣小组活动课程。目标是“张扬个性、展示才艺、激发兴趣、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根据教师特长和学生兴趣我们开发了5个兴趣小组课程,确定了兴趣小组负责教师、撰写活动计划,确定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人员。
七、与书为友,创建书香校园
一是合理利用既有资源开展“读书”活动。上学期,我校开展了一项“好书共享”活动,在班内交流、互换读物,从效果上看,实现了“以一当百”的目标,也丰富了读书资源。本学期,我们计划在班级设立图书角,让其成为学校阅览室和家庭藏书的延伸,整合了学校、班级、个人的图书资源,达到资源共享。设立班级图书角,能切实让每个学生都能多读书、读好书,传承和弘扬学校的读书传统。并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团结向上,合作互助,感受集体的魅力,增强了班级荣誉感。开展“晨诵、午读”活动。二是坚持做好“晨诵、午读、暮省(一句话)”活动,认真组织实施,每天晨诵15分钟,午读30分钟。在整个读书活动中,同学们在书海中尽情地遨游,不断地吸收知识,取得了不错效果。三是鼓励家长积极参与,与孩子一起读书。充分扩大读书活动影响,增强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使学校和家庭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为孩子的读书活动提供优良的条件,并且拓展读书活动的空间。
八、营造氛围,打造学校文化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为学生释放潜能,展示特长,实现自我发展搭设平台,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的影响下进行自我教育。我们着眼于橱窗文化和墙壁、走廊文化建设,计划在显要位置制作文化教育墙,橱窗、宣传栏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载体,班级内以“缔造完美教室”为目标,潜移默化地优化育人环境;利用校园广播播放传统文化、诗词歌赋等,以此丰富学生文化生活。
到目前,我校已顺利完成本学期开学工作,学校教育教学已经步入正规,但也存在如缺少专业的音乐教师、工程遗留问题较多、学校周边环境较差等困难。面临2019年秋季入学人数无法掌握,招生规模无法准确预判的实际问题。更需要面对安宁区等近郊区县教育质量与我们远郊县区教育正面碰撞的挑战。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已知或未知的困难,但我们决不会退缩,相反,我们会迎难而上,劈荆斩刺,我们相信,未来的路会越来越光明使学校真正成为师生喜欢的的乐园,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也请各位领导能够对我校教研教改之路建言献策,提出宝贵意见。也希望各位领导,能够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我们皋兰五中。
我的汇报完毕,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
第五篇:校本教研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教研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朝阳区王四营中心小学张会来
我校地处朝阳区的东南端,在四环与五环路之间。03年随着绿化隔离带的建设,三所农村小学合并迁到了现在的这个新址。现有21个教学班,836名学生,其中外来打工子女占学生总数的66%。现有教师48名,其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37名,占教师总数的77%。校舍新了、教师多了、学生增了,但教师的专业水平并没有改变。且随着学校的合并,有三位骨干教师调出,削弱了原本就不强大的骨干力量。部分青年教师把握不住课堂教学的知识点,用什么样的方法迅速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就成为校领导班子急需解决的问题。正当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时,是朝阳区教研中心、教科所的领导专家们,引领我们走上了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之路,并以此模式迅速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为推进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基本保障。现就我们开展校本教研情况做一汇报:
一、分析教师队伍现状,准确诊断问题
“校本教研”我们的理解是从学校实际出发,利用现有资源,以教师为研究主体,解决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教学问题。其目的是:促进学校持续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以上认识和理解,我们把利用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突破口,对教师现状进行分析诊断。
首先教研员通过听课、座谈,为我们分析了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因,诊断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了解课堂教学实际状况;教研组长自行诊断本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自行剖析在实施新课程中最大的困惑、最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四个层面的诊断,归纳起来主要有二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的专业能力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教师的学科底蕴差,把握不住学科知识的本质,教学中不能有效监控与指导。
2.课堂教学中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不能有效指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会组织学生交流、合作学习。
(二)常规的教研方式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1.教研组人员的构成和教研活动制度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缺少实效性。
2.教学后,教师没有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不具备提出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教研组活动中,教师缺乏互动,被动参与教研活动。
要想切实解决好这样的问题,单靠常规的教研方式,不能达到课程改革的要求,需要校本教研工作的有效跟进。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理论向教学实践的转化;把课堂教学研究作为突破口,调动教师主动参与教研活动,树立自觉反思问题的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组建校本教研的基本组织
(一)重建教研组,构建学习型组织
过去旧教研组按年级化分、缺少骨干教师领衔、教研活动形式单
一、教师之间的横向交流处于同一层次和徘徊不前的局面。针对这些现象我们重新组建了教研组。我们的思路是:打破年级界限,跨越学科,确定头雁,新老搭配,强弱结合。根据这个思路,我们把教师分成了六个组,并让有奉献精神,能够引领课题研究,长期参加区中心组活动的教师做教研组长。
校本教研基本组织建立后,我们着重从教研组活动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入手,初步构建学习型教研组。让教师明确学习型教研组具有学习和研究的任务,每位成员都具有参与和组织的双重身份。要求教研活动内容要广泛,形式要多样,在研究中以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
(二)开展专题培训
1.在区教研中心的支持下,聘请专业人员进行专题讲座
首先从教师中征集最急需解决的教学问题,然后凝练问题,聘请专业人员根据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其次,在每次的专题讲座中都留有互动时间,让教师提出问题,专业人员再次凝练问题确定下次的专题讲座内容。一年来我们开展了“如何在备课中体现课标要求、课堂上如何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如何把教学中的问题转化为课题研究,如何增强教师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等专题讲座。
2.聘请专业人员指导实践操作
每月我们都分学科聘请教研员到学校进行大面积的“听课”和“评课”活动。教研员每两周来我校一次进行专业支撑服务,他们对教师“备课”、“上课”、“评课”及“课后反思”进行具体指导,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使教师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能力。3.引领组长成为研究型教师
让教研组长先行一步,探索路子,创造经验,以点带面是校本教研的重要途径。对教研组长的培训,一是,学校领导进行一对一跟踪指导;二是,推荐到区中心组参加专题教研活动;三是,派出去学习,把新信息带回来,向本组内教师传递;四是,聘请教研员进行专题讲座,对教研组长进行“听课、上课、评课”等强化指导;五是,压担子,给任务。让教研组长尽快成长为学校的头雁,成为研究型教师。
三、构建新型校本教研模式
为了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我们构建了新的教研模式:个人设计??集体交流??互相观摩??研讨反思??再次观摩??再次反思??达成共识。在以上的环节中我们主要抓了集体交流、互相观摩、研讨反思三个环节。
(一)抓集体交流,实现优势互补
学校规定教师听完课后都要针对课堂教学中教师教的情况、学生主动参与情况、三维目标落实情况和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集体交流研讨。通过交流研讨教师彼此支持,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在集体交流中我们主要采取的是“任务驱动式”的工作策略,让教师参加集体研讨时做到“四带”,即带着教学的新信息,带着教学的好资料,带着教学的真方法,带着教学的实任务。每次集体研讨,教师都能获得新收获,明确新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教师们在彼此合作中提升了专业知识,教研组真正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抓互相观摩,开展“三课活动”
1.上“模仿”课
听区级研究课后,教师要模仿研究课在校内上一节模仿课,体会研究课的内涵,互相研讨交流。
2.上“创新”课
根据学生实际,在“模仿”课基础上取长补短,反思、改进。
3.上“样板”课 在“模仿”课、“创新”课的基础上,通过教研组集体备课,形成集体智慧的新成果。共享教学资源,形成同伴互助的学习型组织。
(三)抓教学案例,提高教师反思能力
培养教师自主反思意识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开展了“三反思”、“周交流”、“月评比”活动。要求教师每天对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进行反思。每周对“重点课例”的成功之处与失败之处进行反思,每月写一篇反思案例放在校园网上,供大家学习借鉴。每周二选取部分教师的反思日记或反思案例进行交流研讨,重点解决反思什么,怎么反思的问题。每月评选出学校级“十佳“案例刊登在学校的月刊上。通过反思交流评比提高了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使教师逐步养成时时分析自己教学中 得与失,知道为什么得和失的道理。
(四)搭建交流平台,开展研讨活动
1.定期研讨 每周五下午是校本教研活动的时间,各教研组根据集体“备课、上课、评课”情况开展研讨。使教师周周都有机会在主动参与中提高,在合作互助中发展。
2.录像课研讨
研讨的方式有:①“课例”研讨。抓住录像课中教师的优点、创新点、生成点、不足点和上课教师进行对话。②重点研讨。抓教师普遍认为有欠缺的地方进行切磋、争论,探索解决此教学问题的可行方法,然后到课堂中再去实践。③跟踪研讨。对重点问题不求一次彻底解决,反复实践与改进,力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3.沙龙式研讨
研讨的方法有:①分组研讨。按学科组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讨。②“引领式”研讨。把学校骨干教师组成“引领团”,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教师群体的潜能,解决教学中的热点问题。③“任务驱动式”研讨。提前把研讨主题告诉教师,并把主题内容分成几个部分,让教师认领发言问题,准备发言内容,保证沙龙
研讨活动产生实效。教师能围绕专题各抒己见,纷纷把自己教学中的真实感受毫无保留地与大家交流,使教师在漫谈式的研讨中,了解到新的信息和理论,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抓问题意识,让问题转化为课题
教师科研课题的确立要源于教学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过程、效果就是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果。让教师深切体会到科研就在身边,就是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
四、建立校本教研基本制度
我们建立了教研组工作条例、教师课后反思等一系列制度,规范了教研活动,调动了教师参与活动的内驱力。
五、校本教研成果
校本教研的实践探索使我们这所普通的农村小学迈出了自己成长的坚实脚步。校本教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我校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自主反思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多篇论文在市、区级获奖。校本教研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质量有了显著变化,区级教学质量监测成绩优异。校本教研促进了学校持续发展。合校后学校的办学质量不断提升,使农村孩子也享受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得到了地区百姓的认可,家长的赞誉,社会的满意,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效益。
六、今后的思考
今后我们将继续探讨校本教研与校本课程、校本培训的关系,以及专业支撑模式与自主发展的关系,让广大教师在校本教研这片沃土上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把校本教研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