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民主科学治校策略 不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时间:2019-05-12 15:27: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坚持民主科学治校策略 不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坚持民主科学治校策略 不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第一篇:坚持民主科学治校策略 不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坚持民主科学治校策略 不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宝陵小学关于开展“内涵发展突破年”活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巩固“创强”成果,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今年,我校按照区教育体育局、乡中心校《关于开展“内涵发展突破年”活动的安排意见》及相关会议、文件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不断转变教育理念,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努力实现“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四大突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就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开展情况、特点及实效:

1、营造浓烈氛围,积极做好宣传动员。

3月份,学校按照区教育体育局、乡中心校安排,成立了此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方案,就此项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并组织召开了动员会,对全体教师进行动员,接着学校又通过制作展板、办黑板报、用广播宣传等形式,努力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为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组织学习讨论,做好自查整改工作。

从4月份开始,我校就围绕教育内涵发展这一主题,在全校教师中广泛开展“内涵发展突破年,我该怎么办?”的学习、讨论、谏言献策阶段,教师们广开言路,各抒己见,为实现本校内涵发展,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学校的发展出了谋,划了策,每人都写了心得体会,特别是王喜明老师的《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特别到位,为学校的环境优化提出了自己的真知卓见;学校结合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使学校的持续发展有了更明确的奋斗目标。

在此基础上,学校围绕内涵发展的要求,通过教师会、家长会、班队会组织教师、家长、学生通过座谈会、调查问卷、发放意见书等形式,广泛征集意见,仔细梳理,认真分析,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健全机制、制定制度、细化职责等措施,进行了自查整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先导,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在学习阶段我们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了全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12)》精神,学习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有关教育内涵发展的理论,通过外出学习、倾听专家报告、撰写心得体会、学习交流等形式,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提高了全体教师对教育内涵发展的认识,增强了他们主动参与学校发展和管理的意识。

(2)、以规范办学行为为重点,不断加强和学校管理。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规范了节假日及作息时间。严格按照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学生作息时间的有关规定,学生每日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二是规范了课程和课时。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并保证开齐、开好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地方性的课程;三是规范学生课外作业量。

一、二年级不留作业,其他年级作业量保证在一小时之内完成;四是规范招生行为。对本区域内适龄儿童坚持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全部招收入学;五是规范了教师职业行为。学校组织教师集体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提出明确要求,要求教师不得搞有偿家教,不得举办辅导班、培训班,不得在社会举办的文化补习班兼课。(3)、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精细化管理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今年以来我校按照管理制度规范化、具体工作流程化、工作指标数据化、工作手段信息化、绩效考核严格化的目标,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坚持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深化学校管理,对于学校原有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做到大小事情有标准,样样事情早早清。

(4)、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教育的质量。今年以来学校在领导班子、教师队伍建设中,首先进一步强化“五种”意识,即要求我们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合作意识和个性意识,要有心存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敬畏和感恩的思想去学习、遵守;其次深入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进一步强调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并要求教师严格执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规定,认真组织教师学习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先进事迹,引导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因为教师只有有了对教育的爱,才会潜心地研究,潜心地育人;有了对学生的真爱,才会焕发出极大的创造力,把全部智慧和心血无私地奉献给成长中的学生。我校年轻教师戴敬、刘露真因为有了爱,才会使班级管理凸显特色,课堂教学精彩高效,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也得到了提高。第三,进一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4个3”工程,即关注教师的“三个提高”,一是提高教师的工作质量,二是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三是提高教师生命质量。引导教师继续做“三师型教师”,即做自主型教师、学习型教师、思想型教师。倡导教师要“三会”,即会上课、会反思、会交流。塑造教师三种精神,即敬业精神、专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第四,进一步完善以绩效考评为核心的激励评价机制,实施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即绩效考评结果严格与待遇挂钩,发展性评价不直接与待遇挂钩,绩效考评结果和发展性评价结果是评选先进教师的重要条件。同时,积极探索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有效办法。第五,根据教师梯级培养制度,加强教师专业成长。学校3次组织教师去西原小学、逸夫小学参观学习构建高效课堂的经验,并在学校四、五年级予以启动。第六是深入开展年级“一上一议”活动,安排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全体教师上示范课,并组织教师进行研讨,不断提高教师上课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第七是开展教师读书交流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征文活动,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长进,并通过举办师生读书节,努力营造书香校园、人文校园。第八是开展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多层次互动交流活动。

(5)、以优化育人环境为目标,着力打造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育人的隐性课程,也是立校、强校、创建品牌学校的重要因素。今年来,学校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入手,整顿校风、学风、教风,教师精神饱满,干劲十足,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校还进一步完善了各种制度,保证了工作秩序井然有条;为了美化环境,学校投资近两万元,粉刷墙壁、更新大门、设计文化墙。

(6)、以推进新课程改革为抓手,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为了进一步实现学校内涵发展,今年我校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市、区、乡组织的各种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展示教师风采、提升教学技能、提高课堂实效,并积极实施了“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的教改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师大胆探索,不断完善,进一步加快了学校素质教育发展的步伐。

(7)、以狠抓后勤工作为载体,打造秀美、和谐新校园。本学期学校后勤工作继续坚持“安全第一,服务到位,质量为先,管理规范”的工作要求。首先强化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好各类人员的安全工作职责,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做好安全工作的过程管理,落实安全工作责任书,添置必要的安全设备设施,确保学校不出安全责任事故。其次进一步强化学校财产管理,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坚持校产登记、归位、定点、定人员管理制度和废旧财产报损审批制度。再次是坚持学校维修改造大宗物品采购集体研究决定制度,认真落实过程监督和结果监督及支出公示。第四,进一步规范学校的财务管理,坚持领导集体研究,一支笔审批,具体工作人员执行的规定,做到开源节流,管好用好学校经费。坚持每年一次学校教育经费审查制度和财产管理登记、报损情况通报制度。第五,严格按上级的规定和要求,加强领导和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做好学生每天的饮奶食奶工作,确保未成年人的营养和健康,把党和政府的“普惠”民心工程办实办好。第七积极开展师生消防和避险知识演练。

(二)、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实效:

1、由于生源减少,学校经费紧缺。

2、教师年龄结构两级风化严重,个别教师奉献精神、敬业精神有待加强。

措施:

多方努力,积极争取资金;精打细算,科学计划开支。

加强教师师德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师师德修养。

宝陵小学

2011年11月19日

第二篇:科学推行养成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科学推行养成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摘要] 笔者从重“课题引领”,礼仪教育科研化;重“校社共育”,校社携手一体化;重“文化熏陶”,艺术教育特色化三个方面,探讨了科学推行养成教育,从而促进学校内涵的发展。

[关键词] 养成教育 学生 行为习惯

近年来,我们红星小学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认真落实市、区教育局关于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关精神,不断创新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积极构建养成教育“三重三化”模式,取得了积极成效,不仅优化了育人环境,推进了课程改革,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式发展,还带动了所在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一、重“课题引领”,礼仪教育科研化

我校十分重视发挥课题研究的引领作用。学校开展的研究课题《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研究成果――开发出了养成教育校本教材《文明礼仪伴我行》,各年级每周1课时进入了课堂。此外,我校的5项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研究成果,在市教育局召开的2008~2009学年全市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会议上获得优秀课题研究成果奖,获奖数量和等级在全市位居首位。

我校的小学生一日礼仪常规分为“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三大类,具体细化为“进校礼仪、课堂礼仪、课间礼仪、集会礼仪、离校礼仪;敬老礼仪、待客礼仪、进餐礼仪、作客礼仪;公共交往礼仪、公共秩序礼仪、公共环境礼仪”等12项规范。我校还从活动层面不断丰富礼仪教育内容,先后进行了“文明礼仪”征文、手抄报比赛、美术及摄影竞赛等活动。通过师生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增强了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在此基础上,我校结合贯彻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小公民道德建设”等要求,对学生进行了道德观念、礼貌礼仪、道德知识专题教育。通过学生监督岗、教师护导、领导检查等方式,创造性地引导师生们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在活动中,师生们编写了“说文明话、办文明事、走文明路、做文明人”宣传童谣,学校举行了“学礼仪,讲美德,做文明学生”讨论会,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每年“六•一”期间,学校抓住契机,对养成教育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彰,以树立典型,鼓励全体,促进工作。

学校组织教师开展了“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与管理能力”课题实验,发动教师开展了养成教育系列研讨,撰写论文、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组织开展了“养成教育示范班”和“良好行为习惯示范生”评比,通过系列活动,增强了学生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强化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使文明之风吹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吹进了每个学生的心田。

二、重“校社共育”,校社携手一体化

我校十分重视发挥校社携手的合力作用,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养成教育课程资源,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资源共享,形成了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一体化的养成教育新格局。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养成教育校社共育基地――红星科教大厦学习科普知识,进行天体观察,开展科普小制作等活动,培养了学生严谨治学的精神和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同时,学校还坚持开展“我为社区添新绿”“我是社区清洁小卫士”“建设社区我参与”等多种主题实践活动,促进了文明社区建设。

家庭环境的优化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通过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让家长和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在校园网上开设了家教知识栏目,丰富了家庭教育内容;学校还定期邀请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给师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讲座;聘请公安交警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开展了文明安全上网、远离网吧等教育;组织学生清洗街道两旁的乱贴乱画、帮助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目前,学校师生行为习惯明显改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学校有一名学生,其父母有打牌赌博的不良习惯。单位领导找其谈话、好心的同事多次劝说均无济于事。学校和社区尝试让这名学生给父母做工作,给他们讲述打牌赌博对学生心理、精神上的负面影响,使其父母受到了震撼,从此逐步改掉了赌博的不良习惯。

三、重“文化熏陶”,艺术教育特色化

我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育人为宗旨,因地制宜,坚持在艺术类课程教学以及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中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并加强“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特质的校园文化建设,利用先进文化提升了学校养成教育的内涵,展示了学校的底蕴,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009年8月,学校7名学生表演的集体朗诵――《丰碑》,在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组织的第六届“星星火炬”中国青少年艺术英才推选活动全国总决赛中荣获金奖。2002年至2009年,学校连续8年被全国“双龙杯”少儿书画大赛组委会授予“优秀集体”,先后有200余名学生荣获金、银、铜杯奖。学校舞蹈队表演的群舞在省、市、区学生艺术节上频频获奖。

为了营造良好氛围,学校动员师生编写了富有个性和情趣的文明礼仪提示语,并张贴悬挂在校园的醒目位置。如“微笑的你真美,乐学的你真好,健康的你真棒”;“扔一次垃圾心灵就蒙一层灰尘,捡一次垃圾心灵就添一块净土”;“礼貌使你变得高雅,助人使你得到快乐,谦让使你增添美德”;“墙壁穿新衣,大家要爱惜”;“一声对不起,快乐我和你”等,这些文明提示语不仅为师生的校园生活增添了亮色,还对规范学生行为、美化学生心灵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

四川汶川发生地震灾害后,学校组织师生为地震灾区捐款献爱心,通过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代表的动员发言,学生们纷纷拿出自己积攒的“压岁钱”“零化钱”献给灾区。学校9名党员、45名教职工和1100名学生共捐款19635.8元,为四川地震灾区的人民献出了一片片爱心。

近年来,学校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区有关部门的表彰,成为社区文明建设的一个窗口。学校多次被评为区、市“文明学校”“德育示范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和谐校园”“文明和谐单位标兵”,先后获得省“文明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爱国基础教育全国示范小学”和“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等称号。

2008年和2009年,我校连续被市教育局授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先进学校”。2008年11月,学校被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少工委授予“省级红旗大队”。学校还被确定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全国联系点”,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千所示范家长学校”。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艰巨、长期而细致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养成教育网络,广泛开展礼仪教育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和艺术教育特色创建工作,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谐发展。

第三篇: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山阳县高坝店镇第一初级中学申请五星级文化校园申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山阳县高坝店镇第一初级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初级中学。坐落在高坝镇鱼塘村。现有9个教学班,教师46人,学生400 余名;其中住宿生220 余名。校园总面积29680m2,建筑面积12800 m2,绿化面积6100 m2;宿舍480m2,食堂(含餐厅)720m2;体育场地面积4880 m2。各类部室设置齐全,仪器设备配置达到了国家及省颁标准,实现了校园网、班班通。校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二、主要做法

(一)学校管理

一是该校始终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制定有创建规划,并有具体落实措施。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支部书记为副组长,校务会成员等 10人组成的创建领导小组。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创建《方案》和《细则》,经常检查总结,开会研究文明创建工作。学校领导班子团结进取,求真务实,清正廉洁,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中积极带头,树立了良好形象。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根本,质量求生存,安全为保障”的办学宗旨,积极推行合作互动式教学,探索先学后教课堂模式。大力开展教研教改活动,撰写研讨论文,推行推门听课制度,开展优质课赛讲活动,实施青蓝工程,大大提升了办学品位,提高了教育质量。以“低重心运行,高效率工作,多层次管理,近距离服务”的管理理念,凝心聚力谋发展,齐心协力抓质量,求真务实抓管理。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精心创建文明校园、平安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确立了以“翠竹为载体,以翠竹精神为主题,感恩教育为主线”的学校文化核心理念体系,构建“虚心坚韧、团结向上”的一中团队。

二是学校注重素质教育,深化内涵发展。经常开展各项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每年召开春夏两季运动会,广播操、拔河、越野赛等体育项目比赛。成立了书画,手工制作,体育,文学社团,创办了素质教育成果展厅,制作了泥塑、剪纸、竹制品、根雕、书画作品1000余件,编写素质教育校本教材20多种类,激发了学生兴趣,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每年都要举办爱国诗歌诵唱赛、爱生乐教感恩励志师生演讲赛、校园文化艺术节;举办了“修师德铸师魂树师表,尊师长勤学习会感恩”师生同台演讲赛;在文化长廊,组建英语角,创设学英语说英语环境;制作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感恩励志教育》宣传墙,阶梯文化、楼道文化随处可见,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今年4月11日,山阳县政府在该校举行了人防宣传教育暨防空防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及群众700余人参加了此次演习活动,消防官兵为广大师生和群众现场讲解了灭火器使用方法,模拟演练油类、石油液化气罐火灾扑救示范以及防盗门、木门的破拆,给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素质教育课。

三是坚持和完善各种规章管理制度。先后补充完善了四个方面18条教学管理制度,教育教学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教育教学设施齐全,管理科学。能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重过程管理,实施量化考核,配合绩效工资改革,制定量化考核细则,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注重教学环节管理,重章节过关和单元检查,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法,改变对学困生和特殊生的管理方式,不让每一名学生掉队;重视教研教改,开展听评课活动,向名师学习,不断提高授课艺术;开设体音美特长班,使学生兴趣得到激发,全面发展得到加强。为我校创建活动的蓬勃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四是该校能定期召开教代会、工会、校委会,对学校重大事务、财务、政务进行公开。学校建立重大事情集体研究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和中心组学习制度,教代会制度健全,并坚持能较好地起到参与、监督、保障作用。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物价部门通知收费,做到收费透明、规范,接受群众监督。收费项目、标准符合要求,手续齐全,无乱招生、乱收费现象。压缩余外开支规范经费管理,严控招待费会议费旅差费交通费,将有限经费用在教育教学上,改善办学条件上。一年来偿还债务10余万,用于小型建设10余万,购置办公用品六万余元。领导班子廉洁、高效、团结、求实,学校局势稳定,单位社会信誉高,群众反应好。

五是落实惠民政策,积极规范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宗旨是使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安心,吃的乐意。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将“营养改善”计划视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领导小组,成立工作实施小组、工作监督小组和家长委员会;落实 管理人员及各类人员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全程管理、不留死角。建立健全各类档案,实时监测营养改善计划。制定了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安全防范和应急预案,并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落实责任追究。认真做好米、面、油、肉、菜等的采购、接收、登记、入库、保管、出库、加工配发及学生用餐环节等的监管工作,严把采购、储存、加工、发放、用餐五大环节工作质量,经常检查营养改善计划工程实施情况,由于学校重视程度高,全体员工认识到位,营养改善计划深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好评,学生身体素质有了大幅度改观。

六是学校安全工作得到加强。学校成立安全办公室,建立了家庭、社会、学校联防机制,签定安全责任合同书,做好了季节安全预防工作,制定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演练;安全工作落实到责任人、责任区、时间段、后勤和师生两灶的食品安全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使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校园平安和谐稳定。

(二)、师德师风、思想道德建设

1、重视教职工和学生政治理论学习。配合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形式,认真组织全校16名党员、46名教职工集中学习了规定篇目和各级组织印发的文件、领导讲话精神,利用课余和节、假等时间,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了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及《教育法》、《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上级文件等,参学教师都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深刻领悟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写心得体会,办学习专栏。通过学习,使教师树立了“敬业、奉献、求实、创新”的教学新理念。写读书笔记人均六千余字,写学习心得体会多篇。通过学习,班子和谐了,教师团结了,学生文明礼貌了;关心爱护学校的人多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人多了,遇到事情就做,发现问题就改。电路老化零乱,几个老师和总务后勤人员就利用节假日整理改装;绿花带、花园不整齐就修就剪;发现整齐的学生宿舍没门帘,没特色,美术老师就设计制作等等。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该校利用暑期教师会集中15天时间对全体教师教师进行了师德师风教育整顿活动;本学期该校又制定了“领导三查三到”务实作风具体规定,在教师中开展了“两严、三禁止、五项具体规定”,在学生中开展了“三严、三管”“养成四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纪律作风整顿活动;通过整训活动,进一步强化工作作风,夯实工作责任,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习惯,使班子成员团结意识进一步增强,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和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工作作风、业务水平和教学技能得到明显提高。举办了“讲师德、立师风、树形象、育新人”和“如何做21世纪的新型教师”等演讲活动。在教学工作中,着力塑造“讲团结、聚合力”“讲进取、创佳绩”的创建氛围,增强了创建领导小组的凝聚力,激励了教师投身创建的向心力,在学校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乐于奉献、勤于事业”的先进事迹。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一是积极开展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制订了养成教育礼仪篇、规范篇、荣辱篇、文明篇等系列教育方案。还在教室悬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并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以达到逐条落实。二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召开主题班会,倡议“树道德新风,做文明新人”活动。三是积极开展国旗下讲话,坚持校园广播及听评广播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以增强全体同学爱党爱国情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锻炼。本学期又举办了以“ 我爱高坝一中 ”师生演讲赛和“珍惜青春,远离网吧”签名活动。四是用检查、评比来促进约束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通过自评,进行自我教育;小组评、班级评,进行班级教育。制定有《文明宿舍》、《文明班级》、《文明中学生》评选标准,学校对宿舍和班级每周一评,进行量化打分,定期颁发流动红旗。期中期末评选文明中学生并进行表彰奖励。通过评比树立榜样,鞭策后进,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使学生不良习惯得到有效的约束,良好的习惯得到培养。

4、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意识。该校每学期都把法制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聘请法制副校长,进行系统的法制教育。本期该校被县法院授予“法制教育基地”,并配备了辅导员。建立有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组织,并积极开展教育活动。该校定期开展家长会和组织家访活动,加强家、校联系,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认真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爱岗敬业,认真履行职责,无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目前,已在该校已形成人人学法、守法的良好风气。

5、重视师生心理、生理健康教育。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室,关爱女生办公室,建立了师生认亲联谊机制,让学生享受家的温暖。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制定女生管理办法,实施师生认亲联谊。一年来学校共为30多名低保、残疾子女减免资助费用共5800多元,校党支部还开展了党员与贫困生帮扶结对子活动,16名党员共为20名困难学生捐助资金、学习用具和衣物,通过慰问家访帮扶等办法,有效地解决了学生流失问题。逐步完善了心理、生理和卫生健康教育体系,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了健康档案。关爱特困学生,(三)、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全方位打造文化品牌

一是加强了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力度,优化育人环境,使校园处处发挥教育人、熏陶人的作用。该校大到校园的整体布局规划,小到一室、一梯乃至一厕的净化、美化,都作为一种文化内涵的表象来精心设计、规划。使学生在其间耳濡目染、日积月累,最后形成观念、化为行为。栽植了水竹圆、斑竹圆、山竹圆、苦竹圆和紫竹圆五片翠竹植物园,新建了阶梯式文化长廊和翠竹古亭。挺立的女贞、卵石的小路、方形的草地、仿根读书台是它美丽的风景。美化了校园环境,丰富了学校文化,为全校师生提供融学习、工作、生活、休闲、娱乐、欣赏为一体的绿色环境,使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石都成为富有哲理的教育诗篇,使校园成为滋养心灵、陶冶情操、充满诗情画意的人文空间。还有那原生态的迎春藤,又为学校添加了一道靓丽的自然环保风景线。

二是加强班级文化、部室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建设,培养优良品格。他们每个班级都具有各自特色的班训牌,室内有环保黑板报、文化角、园地;他们围绕翠竹文化精神,通过翠竹晨会、晨训、主题班会,全方位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具有优雅脱俗、正直谦虚、无私奉献、坚忍不拔、不畏险阻、勇于突破等竹子的精神和品格。部室宿舍餐厅有制度、标语、名人名言等。宿舍内开辟了各具特色的小小读书角,学生们自己动手装扮寝室,在学校文化建设活动的推动下,宿舍布置温馨舒适,生动活泼,各有特色。

三是挖掘、提炼本校文化建设优良传统和文化底蕴,充分挖掘核心文化理念的内涵和拓展。该校成立了“竹文化研究”小组,负责对“竹文化”课题、内涵、核心理念的研讨。以“翠竹”为载体;以“翠竹精神”为学校文化主题;以“虚心、坚韧、团结、向上”为核心,通过对有关竹子的特性、生长环境、古今文人墨客诗词的学习,通过吟竹、画竹、栽竹、竹工艺等方面的实践,使环保知识逐步渗透到政治、地理、生物、美术、音乐、劳技、体育、文学、历史等多学科领域,又通过网络、图书馆资料、教学实践资料、学生成果展示、教学经验总结、实践学习资料等开发校本教材,开设拓展型课程,形成以竹子内涵“虚心、坚韧、团结、向上”为核心的学校特色文化理念体系。出版了《竹心竹韵》等四个版本的校本教材和两个分册的资料汇编。创建了师生书画展、素质教育成果展室,促进学生全面谐发展,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通过一幅幅经典古诗词吟诵,达到了读诗冶情,读诗铸德,见贤思齐之目的;达到了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学校环保与校园文化建设共同提升的双赢目的。

(四)、注重校园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学校克服了资金短缺、房舍紧张、设备陈旧、现代化教学设施落后、硬件设施落后亟待更新等诸多困难,迎难而上;先后争取资金600多万元,新建了高质量高标准的教学楼、综合楼、公租房大楼;新建锅炉房、师生餐厅和操作间,新配置了现代化高质量的餐厨设施设备,极大程度地满足了该校教学实验、师生餐饮,师生住房等需求。新铺设塑胶操场4800平方米,修通校大路200米,新修操场护堤150余米,围墙300余米;硬化场院3600多平方米,新栽植树木1000多株,新增绿化面积580平方米。新装配多个配置高、功能全部室,并坚持经常广泛使用,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新改扩建了处处体现人性化的文化广场,中心花园,添加了文体活动器材,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学校修建了开水房、洗浴室,每周定期为学生开放;新建了环卫厕所,粪便得到无害化处理;学校建有卫生室,并按要求配备了常用器材及药品等。更换和增加了宣传橱窗,添加了文体活动器材,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等。

二是加强了校园绿化工作。加大绿化和环保工作的经费投入,师生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和环境生活习惯;校园清洁优美,所有污染源得到控制和治理。绿化建设常抓不懈,合理布置校园绿化带,增辟绿化地,安排内行老师培植、护理、修剪学校花卉、草坪、树木,美化校园环境。校园布局合理,楼房气势恢宏,坛中树绿花红,前院花园树绿花红,桂香竹茂,操场四周女贞成排,生机盎然。教学环境清幽,古朴,典雅,富有浓郁书香气息的校园环境初具规模。

三是建立卫生清扫制度。能按时打扫教室、宿舍、校园环境的卫生,我们坚持每日一扫两捡拾。实行班级轮流监督制度,公共场所卫生包干责任制,食堂卫生工作有专人负责,保证每日的状况都符合卫生标准。学校安装自动控制开关,节水阀门,有效地控制了水电的浪费,为国家节能减排出力,并有效地控制了经费开支。地面、墙壁整洁,校园、室内无废纸、杂物、垃圾,无乱写乱画现象;师生衣着干净,仪表庄重大方。

三、主要成绩

近年来,该校先后被誉为市级 “平安校园”“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标准化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示范校”、“绿色文明学校”;省级“体育传统项目训练基地”“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等荣誉;被评为县级“文明校园”“质量立校” “体育工作”先进单位,316工程督导评估“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顺利通过省级教育创强验收。教育教学质量连续三年跨入全县前列。2012年39名学生考入县中,创历史最高记录,总评全县第一,2013年30人考入县中,总评全县第三,2013年在省市运动会上我校共获十一金八银12铜31枚奖牌,被市县嘉奖。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腾飞。实现学校文化建设和全面发展双赢,实干精神和必胜信念才是成功的关键。目前学校的班子业务精干、团结务实、开拓创新、勤奋奉献,廉洁高效、迎难而上,具有高度责任心、事业感,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开展和教育事业的全面提高。全体教师教育思想端正,事业心责任感增强,勤于教书,乐于奉献,能尊重学生人格,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全体教师思想稳定,正气得到弘扬,觉悟明显提高,工作积极主动,扎扎实实搞教学,一心一意谋发展,大家正在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翠竹文化”的真谛。随着学校文化建设不断深化,该校虽然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组织要求、师生需求和与兄弟学校相比还相差甚远。还要更加努力,继续弘扬翠竹精神,践行翠竹品质,塑造翠竹形象,为创建一流的校园环境、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学校管理、一流的教学质量再做新贡献。

二0一三年十二月

第四篇:坚持核心价值观,促进教师内涵发展

坚持核心价值观,促进教师内涵发展

曲中附中 薛俊斌

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与确立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凝练,而其凝练的“核心”必须是“以人的发展为本”。教师最大的美德是敬业精神。我们认为,要树立教师的敬业精神,关键是提高教师内在的品行修养。由于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它被“行内”人认为是良心工作,但对社会而言,教师工作是天大的“责任”工作,所以说,“行为示范”要求教师学会做人,也要指导好学生如何做人。

教育是根植于爱的。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唯有爱,教师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把辛苦的教育事业当作乐趣来从事,它能使教师感到每个学生的喜悦和苦恼都在敲打他的心,引起他的思考、关怀和担心”。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有了童心,才能使自己变得年轻,变得活泼,使教学充满了童趣;有了童心,才能走进孩子,理解孩子,体谅孩子;有了童心,才能想孩子所想;有了童心,才能和孩子打成一片。

在任何情况下,教师要对教育与学生保持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而且将这份情感内化在自己的教育行为中。树立敬业精神还要学会放弃过高的物欲与私念,如果教师一直在攀比哪个行业的工资多少,计较学校福利的多少,怨声载道多了,学校无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我们一直引导教师将自己同周围的百姓比,同过去的老教师比,学会过“平民”生活,这样才能将自己平凡的工作做成伟大。

我们都是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存在的意义的追寻,始终伴随着我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有一句话说得好“尊严养人”,教育核心价值观最能体现教育这项工作的尊严和价值。构建教育核心价值观,是教育安身立命的需要。某种意义上说,人类之所以需要并形成理想信念,是由于人们需要在现实生活的不确定性中为自己寻找一种确实性,作为自己安身立命和安心立命之所在,以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康德说过: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教育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我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教育是一种职业,同时更是一种理想,职业使人“安身”,理想使人“立命”。职业和理想的完美结合,就是事业,作为拥有理想有所追求的人来说,教育应该成为一种事业,而事业使人安心立命,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更有幸福感。

活在这个世界上,不仅需要知识,还需要一点精神的支柱,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灵魂,需要一个家园,需要一个归宿。教育的精神家园是全体教育工作者共有的精神支柱、精神根基和精神寄托,它是教育工作者主体性的深层结构和核心标志。同理,我们强调构建教育核心价值观,就是为了构建教育的精神家园,为了一片美丽的芳草地,为了让我们的灵魂可以诗意的栖居。

我们生逢盛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幸运的一代教师,我们生活在民族历史上政治最稳定、经济最繁荣、思想最宽松的时代。我觉得作为一名现代教师,要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便是超越自我,信守心灵的宁静,建设好自己的精神乐园。俗话说:“世上莫如人欲险”。如果一个人抵御不了各种不良因素的诱惑,总是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得到,而现有的条件又满足不了,就有可能做出出格的事情,甚至走上邪路。所以,我们说,淡泊名利的人,他们的言行一定遵循共同的准则,符合社会的利益;他们行为一定韬光养晦、脚踏实地,不浮躁、不张狂、不攀比、不自以为是。

当前,教育面临着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重要机遇和挑战。教育的传承和发展,教育的改革和创新,都会带来一系列矛盾和困惑。困难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在教育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实现教育科学发展。我们既要坚持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更要坚持学生自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构建教育核心价值观,就是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需要,一切为了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第五篇:有感于魏书生的群策群力民主治校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有感于魏书生的群策群力民主治校 促进学校和谐发

通济小学

张显云

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谐教育的探索中,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观,以促进学生、教师及学校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建设生态化绿色教育为特色,以教育创新为重点,积极协调各种教育因素,整合与优化各类教育资源,构建了以“两化”、“一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和谐型管理模式,“两化”即人本化、和谐化,“一发展”即学校与人的可持续发展,并在近几年的实践探索中得到了验证与发展。

为了有效地实施“两化”、“一发展”的学校管理模式,并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我们主要采取了“一、二、四、三”基本策略,即:转变一个角色、协调两种关系、建立四项机制,实施三大工程。

一、“转变一个角色”:校长由“领导”转变为“服务”。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领导就是服务。要实现“两化”管理,即人本化、和谐化的管理,校长和领导班子首先要转变传统的管理思想,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观念,改变“家长式”、“目中无人”的领导作风以及“说了算”的管理方式,将领导的角色由凌驾于师生之上的“领导者”定位于为师生发展的“服务者”上。这既是学校内部人际关系和谐的关键,又是以人为本,处理好干群关系,尊重师生在学校管理的主体地位,实现师生人人是学校的管理者、主人的目的要求。学校有了“平等、和谐、友善、融洽”的人际氛围,师生才能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尽其言、笃其行,在办学育人的过程中才能与校长积极主动的互动,实现“共识、共干、共享、共进”。

为了促使领导角色的转变,做好服务,我们抓了这四项工作:

一是强化“人本”服务意识,倡导管理的全程服务、全面服务。在管理上从过去的“我怎样定,你怎样做”、“我给什么,你要什么”,转变为现在的关注“你需要什么”、“你想怎样做”。这样的转变一是体现对师生人格的尊重、理解与关爱,体现人性化的指导与帮助;二是能针对师生发展的需求,积极创造条件,尽力满足师生工作、学习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学校积极筹资,改善教育教学设备设施,实现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网络化,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现代化办学水平;三是尊重教师教育教学的自主权,倡导多姿多彩的个性化教学,彰显并发展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如“严谨不失活泼,规范不失谐趣”,“稳中求趣,趣中求实,实中创新。”,“活而不乱,动中有静,务实求新”,“清新平实,不饰雕琢”等,有效地推进了教育教学创新。

二是广开渠道,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征求办学育人意见,强化师生主人翁意识。例如:通过校长信箱,搜集教师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如“要加大学校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发挥团队作用,使教师研讨变成经常化”、“要进一步细化学校的 教学奖励制度”等建议百余条,使校长及时地了解了教师的想法,并能及时地解决教师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假如我是校长”、“假如我是老师”等主题班会活动的换位思考,使学校既听到学生的心声,又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的参与意识。

三是强化党支部监督保证,实行教代会民主管理制度。定期举办教职工代表会议,研究、决定重大事项的决策,使“校长负责制”既与民主管理相制约,又在民主监督下做好负责与服务。

四是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座谈会等形式,征求家长的意见与建议,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一体化,使学校教育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二、“协调两种关系”:一是人本化管理与规范化管理的关系;二是德治、情治与法治的关系。

首先,要协调处理好人本化管理与规范化管理的关系,使其和谐统一。在当前的学校管理中普遍存在这样的不和谐问题:在一个时期内,如果强调了“人本化”管理,“规范化”则被削弱,似乎是人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让无规、无序状态成了管理的追求;如果强调了“规范化”管理,“人本”就会被忽视,强制命令、“管卡压”就又成了管理的法宝。这种现象显然是与和谐管理的思想理念相悖的,和谐型管理追求的是各种管理因素协调一致、相辅相成,在管理上要产生“整体效应”。人本管理是和谐化管理的核心,它是以人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是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服务于人的现代管理,而人到什么时候都需要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只不过这个“规范”应是被这一管理群体中每个个体所认同,自觉地接受,为实现学校办学育人的目标服务的。这就是说规范化管理必须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是要从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统一要求和促进个体发展需求的角度,制定相应的“规范”。如果这个“规范”不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创造性,而是把人管住、管死,那就会与“人本”思想相悖,谈不上和谐化管理,学校也难以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制定学校管理规范时,力求建立在人本化与规范化和谐一致的基础上。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校在本学期初修订了各项规章制度。从内容确定上,强调了以促进师生和谐发展为立足点,淡化了强制约束成分,强化了人本化程度。

其次,要协调处理好德治、情治与法治的关系,使其和谐统一。

在现代社会,依法治校是必要的,它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然而,越是这样,越应该强调德治、情治的作用和效能,使之相得益彰,提高管理水平与实效。作为学校领导者和管理者,只有在法治的同时做到以德服人、以情感人,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励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法入心、导行,实现“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

在实施和谐化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德”、“法”、“情”三个字在管理中的互补作用,做到:(1)校长和领导班子成员言正身端,以身示范,时时、事事、处处做教师的表率,要求教师做到,自己必须首先做到。(2)坚持经常与教师换位思考,尊重教师、理解教师,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帮教师所难,注重人文关怀,与教师达成挚友,实现感情的融通与共鸣。教师家中有事,学校领导必到;教师生病住院,学校领导必到;教师思想有波动,学校领导必谈。(3)保护并激励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做到虚心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建议,让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轻易否定他们的意见和想法,更不喝斥、挖苦、讥讽教师;对教职工有创见的工作,积极支持、帮助或提出意见与建议,做到有理有情,使其心悦诚服,导之以行。比如有一位班主任曾说:学校要教学质量,还组织那么多的活动,真是自相矛盾。我们听到这样的话后,及时和这位教师谈心,使其明白我们搞素质教育,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而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她转变了观念,如今这位教师已成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佼佼者。

在现代管理中,有调查证明,领导者的德行、情感因素占管理要素的70%左右。因此,只有在干部与教师之间架设起情感的桥梁,领导者的决策才能顺利实施,依法治校才能成为现实。

三、“建立四项机制”:学习型组织机制、自我管理机制、民主监督机制、激励性评价机制。

一是创建“学习型组织”机制。

“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是我校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要求,也是实施和谐型管理的重要动力策略。学校是一种创造性工作,能否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每个人(包括校长、教师)不断加强学习,把学习视为工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把学校真正建成“学习型组织”。在团队学习中发扬学校的团队精神,提升学习力、实践力和竞争力,是学校和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我校在组织“系统学习”中做到:全员学习、全程学习、专业学习,使教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并学以致用,把学习力转化为教育创新力,进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例如我校孙颖老师在创建生态化绿色学校的过程中,创造性的提出了培养“绿色心态”的问题,学校积极支持,并给予宣传和鼓励,使她在享受成功的喜悦的同时,更加发奋工作,多次取得教育教学的优异成绩。

二是建立自我管理机制。

在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过程中,学校管理的重心要转移,倡导“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主创新”。通过教师之间的自我研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重心转移。学校管理重心的转移,使管理从过去的“控制”、“干预”转到建立与完善教师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创新的机制上来。在管理实践中实施和谐教育,促进了教师走进新课程,推进新课改;在教师的专业化培训中,实施名师工程,促进了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为教师成长营造一个发挥才智的宽阔空间,搭起展示才华的平台,进而形成“科学、民主、开放”的和谐化管理新机制。

三是建立民主监督机制。

实行民主管理,坚持民主监督,是学校法制建设的重要保证,是确立教工在学校的主人地位,调动办学育人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也是以人为本、和谐施教的现代学校管理的必然要求。学校在全面实行民主管理与监督中,突出了校务公开,建立校务公开领导组和校务公开评议组;贯彻学校重大校务教代会审议制度和学校工作校长通报制度;确立三项监督,即保证学生、家长、社会监督;实行四个公开,即重大事项公开,人事工作公开,评先选优公开,财物公开。从而体现了民主管理与监督,确保了教工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学校的生机与活力。

四是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

在学校管理中,重视与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建立以促进学生和教师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激励性评价,在评价目标体系上,体现和谐教育和谐发展的要求;在评价主体上,实现多元化,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都参与评价;在评价方式方法上多样化。特别是针对 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实行了“多把尺子”评价。从形成性评价到终结性评价,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既重激励,又促发展。让评价真正成为促进每个教师发展的加油站和推进器。

四、“实施三大工程”:绿色课堂工程、和谐育人工程、魅力校园工程。一是实施创建“绿色课堂”工程。

所谓“绿色课堂”,就是在和谐教育思想理念的指引下,对教学的各种因素、各个环节通过有效的策略方法进行协调平衡,优化、整合,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以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全面、和谐、自由、主动、健康发展的教学活动。它是实施和谐化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确立了“以生为本,关爱学生生命发展的价值观”、“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能学好的伦理观”、“以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和谐共生的行动观”三个基本理念;教学实践中,在这三个基本理念指导下,注重绿色的心态;营造多项交流信息畅通的绿色通道;提供学生自由选择,大胆想象与探索,发展个性特长的活动平台;创设宽松、和谐、共享、共生的师生交往氛围,从而构建能使每个学生都走向成功有所发展的全新的“绿色课堂”教学模式。二是实施和谐育人工程。

和谐育人工程包含两部分:一是培育教师的“名师”工程;二是学生“学会做人”的育人工程。

(一)抓好培育名师工程。

学校以和谐教育思想和关爱生命的理念为主导,从教育生态化出发,突出以“铸师魂、修师德、练师能、树师表”活动为主线,积极开展培育名师工程,先后进行了“自律与他律”、“生存型、享受型、发展型”的大讨论,解决了名师定位; 明确了我校名师的方向和特点;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大力发扬无私奉献、拼搏进取的团队精神,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素养,从中磨练了学校名师。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以“三个一切”思想为指导,全心全意地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服务。

在抓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我们着力抓教师的岗位练兵,努力提高和谐施教能力,使教师做到:合格+特长。首先,以构建和谐教育为重点,强化全员学习,实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使教师的知识结构、生态文化底蕴得到了有效提升,做每个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 教师;其次,以“分层练功,梯次发展”为基本思路,抓教学基本功训练,发挥骨干教师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有效地实施“名师工程”,为名师成长提供“绿色通道”;在“新秀工程”中通过以老带新、跟踪培养等方式,达到“一年入门、两年过关、三年成骨干”的目标。学校还对新教师进行新课标、信息技术等培训,以及优质课评比、基本功竞赛等活动,以适应新课改和绿色课堂构建的需要。第三,大力强化校本研究,立足于打造本校教育特色品牌,通过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充分挖掘与生成新的教育资源,运用典型课例观摩、教学反思、问题会诊等方式,让教师在自主参与中探究,在交流与协作中共进。

(二)抓好学生的“学会做人”工程。

根据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在以人为本、和谐施教的管理中,坚持以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工作要求,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大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努力使每一个学生从小“学会做人”。

首先,把“学习做人”的养成教育常抓不懈。从学生入学第一天起,就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日复一日地进行各方面的立身笃行的养成教育,使学生背熟、理解、导行,知道“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和“会做”,逐步养成健全和谐的人格和良好的公民行为习惯。

其次,以班队活动为载体,坚持抓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如以“爱”为主题的感恩教育,体验教育,使学生在学校阵地、绿色军营、社会实践中,学会了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良好品质。进行了以“民族精神代代传”为主题的爱国教育,弘扬了民族精神,激发了爱国的豪情。

第三,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级教育网络,形成全员育人的合力。学校把“三结合”教育作为一种长效机制,每学期都认真组织家长会、举办亲子趣味运动会和家长开放日等活动,使学校、家庭教育协调一致。

三是实施“魅力校园”工程。

加强校园人文建设,营造“魅力校园”,为师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现代化的和谐教育环境,是以人为本,和谐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所谓“魅力校园”,是指校园环境氛围在生态文化上具有吸引与感染人之力,使人身在其中受到无声的精神陶冶与激励,实现了人与环境的整体和谐。学校首先对校园环境进行了生态化设计,使校园处处呈现生机和活力。操场上数棵参天的百年老树,四周绿化带环绕,成行的垂榆和各种花木,绿草茵茵,百花争艳,呈现园林特色;各种体育器材配套应有尽有,校园内充满了欢声笑语。各楼层的生态文化走廊图文并茂,尽显学校的人文思想;楼外的文化墙充满天真的童趣;校墙内外的生态文化走廊宣传现代教育理念,充盈着生命关爱和教育价值的提升。

其次,为使学校教育与时代同步,在和谐教育思想引导下,本着“高标准、有特色、现代化”的思路,努力加强教育设备与教育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建设,以适应培养现代人的需要。学校在设备标准化基础上,抓了网络和平台的建设,使师生的学习、工作走近信息化社会,极大地适应了现代学校教育的要求。

再次,确保校园安全,注重人文关怀。关爱生命,保护人的“生存权”,这是现代学校教育依法治校的重要定位,也是人的生活最基本需要。为加强校园安全,学校把“安全第一”提到学校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并完善了各种安全制度和保障措施,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纵向有人抓,横向有人管,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实现了校园的长治久安。

总之,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学校“两化”、“一发展”的和谐型管理和生态化绿色学校的创建,不仅实现了学校管理制度上从传统的旧的封闭式的管理走向现代的开放式的管理,构建了素质教育的新模式,而且使这一管理新模式确实起到了有效地全面推进和谐育人的目的,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

下载坚持民主科学治校策略 不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坚持民主科学治校策略 不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传承国学经典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传承国学经典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2014-11-10 作者:何欣珍 来源: 浏览次数:186 房县东城小学自建校以来,学校就着手校园文化建设,着眼优质,着力内涵,积极开展文化重构,坚定不移的走内......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促进学校内涵发展2014

    梁村乡中心学校教学管理典型事迹汇报材料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实践证明,任何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都必须立足学校实际,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本学年......

    精细化管理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实施精细化管理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肖云镇中心小学 近年来,我校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规范办学行为,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民主治校、争创一流”的......

    实施党务公开推进民主治校 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李友清(咸宁学院)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党内民主建设的核心要素是实施党务公开,实施党务公开是创新党建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党的......

    通过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通过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内蒙古工业大学师资队伍建设侧记 内蒙古工业大学人事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

    增强校园文化内涵 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增强校园文化内涵 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沂源县特殊教育学校始坐落在沂源县城美丽的胜利山脚下,学校占地8257平方米,建筑面积4377平方米,绿化用地2700平方米,运动场地4700平方米。......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沙后河中心小学 新的《义务教育法》强调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对一个地区而言是办好每一所学校,对一所学校来说就是注重自身的内涵发展。家......

    【修订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河南省济源一中文化建设交流材料 (2012年9月) 河南省济源一中是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始建于1926年,校区占地515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