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常熟委党校前往沙家浜镇开展扶贫工作调研(最终版)
常熟市委党校前往沙家浜镇开展扶贫工作调研
为进一步深化“百村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全面深入了解基层扶贫工作现状,为精准扶贫献计建言,8月21日,常熟市委党校组织党员干部前往沙家浜镇华阳村、新湖村开展扶贫工作调研。
会上,华阳村、新湖村负责人各自介绍了本村阳光扶贫工作的基本情况,并就低保户和低保边缘的情况及致贫致困原因和纳入标准进行详细说明。在交流过程中,两个村的负责人既介绍了近年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开展扶贫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又指出了扶贫兜底、临时救助等工作在实际操作中所存在的困难。最后,双方还就进一步做好扶贫帮扶工作探讨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第二篇:关于开展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在全市组织万名干部转变作风下乡住村开展“六个一”活动以来,我中心在市委组织部和市扶贫办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 “六个一”精神,积极开展对xx县xx乡xxx村的定点扶贫工作。今年已进入我中心开展扶贫工作的第二年,为进一步了解扶贫工作进展,深入细致调研扶贫村现状,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4月24日,由中心主任xxx同志带队,一行五人再次来到xxx村开展调研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定点扶贫村基本情况。
xxx村地处xx县xx乡,全村共有620人。耕地670亩,在实行国家退耕还林计划后,人均土地不到7分,人均年收入3600元,其中五保户2户,低保户38人,外出打工者200多人,举家外迁者50多户,现村里常住人口主要为是6老人和儿童,青壮年少,信息闭塞,群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村级组织小,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低下,耕地少,资源缺乏,生产生活方式落后,各项经济发展缓慢。
二、调研发现的问题。
1、当前扶贫工作以单位定点扶贫村的帮扶模式,由于扶贫单位专门职能、管辖范围等因素导致的局限性,使得扶贫村发展规划缺乏科学性,发展缺乏实效性,扶贫单位资金能力有限,每年拨付扶贫的几万元远不能满足扶贫村的发展需求,而且易造成资金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2、村集体经济发展乏力。村内科学管理、人才、资源匮乏,导致村集体经济发展乏力,土地产出过低,平均每亩地产值仅有300到400元,村组织缺乏能力组织村民合力发展,大量劳动力外流,经济发展心有余而力不足。
3、村民发展意愿不强。我国贫困村居民普遍文化素质较低,思想封闭保守,部分百姓不满足贫困现状,靠外出打工增收,其余百姓仍无法摆脱靠天吃饭的传统思想,依靠仅有的土地和国家的扶助政策生活,新型农业技术推广难度大。
4、基础设施落后,村民生活水平低。教育、医疗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直接导致了人口外流和招商引资难,村内大多老弱病残,孩子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扶贫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1、转变思路,改变发展模式是根本。改变一直以来的一个单位扶持一个贫困村的模式,以乡镇为单位,成立党建扶贫互助合作机构,整合各扶贫单位的资源与优势,联合乡镇政府以及所辖乡镇富裕村,紧密结合市委书记田喜荣同志提出“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规划,联系全县产业发展规划,组织专家充分考察论证,认真制定本乡镇的发展方向,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共同发展,以此带动贫困村发展。
2、充分利用整合资源,促进村集体经济的高速发展。充分发挥我市农业“特”的优势,特别是xx的核桃、花椒、优质水果等特色,充分调动全乡的人力资源,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建立乡镇互助合作社,为农民提供充足的发展资金。充分研究利用各种物质条件、先进的科学技术、产业体系和经营形式,建设特色农业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增强竞争力。形成全乡行政村都成为“一村一品“的专业村,让农民分享加工环节和流通环节的利润,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3、积极采用“扶贫先扶智”的方法,增强村民发展意愿,提生农民农业技术水平。组织骨干群众参观周边富裕村,让他们了解到齐心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生活质量,积极协调安排有强烈发展意愿的人深入到富裕村去学习,汲取先富起来的经验,进而带动全村、全乡的发展热情,使更多的百姓加入到扶贫项目中来。此外,在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使项目区群众户均有1人掌握1—2项农村适用技术。
4、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产业带动城镇化,吸引农村人口不断向乡镇转移。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镇服务功能,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养老等与生活密不可分的物质条件,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全面提升百姓生活水平,使农村人口不断向乡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集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让百姓享受舒适的高品质生活
5、加强村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乡镇扶贫考核和改革干部考评机制,进一步发挥政绩评价的引领作用。实行“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上级政府要建立督查制度,严格督查领导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对责任不落实、进度缓慢、项目管理、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通报,限期整改。
扶贫工作时不我待,贫困的现状不仅影响我广大贫困村百姓的生活质量,更危机着贫困村的未来,大量年龄劳动力的流失为只剩下老弱病残的村子带来的极大的社会隐患,守不到良好教育的孩子们只能重复上一代人的贫困。长治人民不甘落后,上党百姓自强不息,作为广大百姓的服务者,必须转变思路,理应有所作为。让我们以更高的热情、更大的魄力、更实的作风,抓住长治大力实现跨越转型发展的机遇,为构建和谐长治,努力奋进!
第三篇:委监委扶贫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
县纪委监委扶贫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
X县有贫困村X个,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X人,其中未脱贫的贫困户X户X人,预脱贫年份为2018年,脱贫任务艰巨。2018年以来,X县委、县纪委监委按照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脱贫攻坚工作和中央、自治区纪委关于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担负政治责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一)以上率下,以责任传导压实工作。
县委高位推动。县委书记发挥“头雁效应”,亲自坐阵靠前指挥,始终做到件件有批示、事事有要求,先后召开X次专题会议,作出X次批示、指示,研究部署专项治理工作,并与X个乡(场)镇党委签订了责任书,带头深入乡镇、村队蹲点调研、解剖麻雀,有力推动工作落实。制发实施方案,细化中央纪委蹲点调研组工作要求的具体措施,分解自治区X条措施,画好了作战图,构建了责任链,列好了任务单,抓实了操作表。纪委齐步跟进。以推进会和联席会议为抓手,实行班子成员分片包联乡(场)镇制度,进一步多方联动,凝聚合力,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坚持问题导向,组建X个专项督导组和X个专项巡察组,开展滚动式、多轮次、拉网式的监督检查,合理运用联动协作、分析研判、直查直办、通报曝光等六项制度,构建内外联通的监督格局,广辟问题线索。截至目前,共收集问题线索X件,已销号整改X件,已立案X件,结案X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X人,组织处理X人,追缴违规资金X万元,正在立案调查X件。(二)内外联动,以问题导向引领工作。
借力群众工作督导找线索。直奔基层、直插点位,面对面向群众了解扶贫政策落实、干部作风转变等情况,查摆问题、深挖线索,推动工作落实。截至目前,共收集问题线索X件,其中,通过督导发现互助金政策优亲厚友的现象后,迅速对全县X个乡镇X村队进行集中清查。截至目前,已立案查处违纪问题X件X人,挽回损失X万元。借力专项巡察挖线索。开展指向具体、问题精准、实效明显的专项巡察。通过个别谈话、查阅资料、实地核查、数据比对等方式,完成对15个扶贫重点村队(社区)的首轮专项巡察,发现问题线索42条,其中党纪政务立案11件。借力部门联动究线索。聚焦扶贫项目申报、审批、实施和资金分配、发放等关键环节,督促职能部门落实监管职责,做到全流程监管。同时,县纪委监委对问题线索跟踪督办,确保问题整改销号。截至目前,审计局移送问题线索X件,已销号X条;扶贫办移送问题线索X件,已销号X条。(三)点面结合,以执纪问责推动工作。
加大直查督办。对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线索,由包片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牵头挂帅,协同分区纪检监察室进行直查快办;对于处理上不了了之、核查上避重就轻、量纪处理上偏轻偏软的部分问题线索,进行提级办理,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1-9月共提级办理问题线索X条。严肃追责问责。对执纪问责宽松软的,存在问题应发现而未发现、发现后不处置不报告以及监督不严、查处不力、责任追究不到位的,按照“一案双查双问责”要求,严肃倒查追责。对“零查处”“零问题”的乡(镇)场的党委书记、纪委书记进行了约谈。狠抓问题整改。针对贫困户土地承包年限较长,价格相对较低的问题,协调农经局、国土等相关职能部门,对辖区内10个乡(镇)场贫困户口粮承包地进行流转调价,涉及土地X亩,惠及X户X人,人均增收X元。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坚持“以案明纪”,发挥案件的警示、震慑、教育作用,持续营造“不敢”“知止”的氛围。截至目前,共下发专项通报X期,典型案例X起,并将翻译成XX两种文字,通过公示栏张贴、升国旗宣讲、农牧民夜校学习等形式广泛宣传,做到不漏村不漏户,让干部受教育,同时提升群众知晓率。二、存在的问题
专项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乡(镇)场党委主要责任人责任意识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扶贫工作是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没有把专项治理工作摆在全局的高度去落实。二是压力传导弱化。个别党组织责任传导不到位,上面压力千斤,下面压力全无,部分乡(镇)场监督检查主动性不强,发现问题线索较少,导致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推进不力,效果不明显。三是职能部门监管意识不强。职能部门未对各项政策落实情况动态监管,对资金、项目缺乏有效监管,对重点领域、重点岗位监督检查针对性不强,致使监督管理出现盲点。四是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强。存在发现问题不多不准、分析问题不透的现象,有的问题含金量不高,形成深层次、有价值的问题线索不多。五是执纪问责偏轻偏软。“四种形态”运用不到位,标本兼治乏力,重组织处理轻纪律处分,重事后查处轻事前事中监督。六是干部作风不严不实。在落实扶贫政策过程中,对项目落实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信息公开不及时,公示事项不全面,不能将监督执纪问责贯穿于扶贫政策落实的全过程,顶风违纪的现象仍禁而不绝。
三、下一步的对策建议
我们将继续抓好线索收集,加强线索督办,不断加大审查调查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为X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压实政治责任。
继续将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细化责任、聚焦合力,形成各负其责、各尽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县委每月听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汇报,并协调解决工作落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县纪委监委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定期召开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分析研判会,及时沟通协调,明确工作重点,保证扶贫领域监督执纪方向不偏、重点突出、职责明确。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深挖问题线索。
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专项治理。畅通信访渠道,形成监督合力。充分接受社会群众监督,发挥信访主渠道作用,广泛收集问题线索,注意确保问题线索不失管、不失控、不流失。开展问题线索举报平台宣传活动,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电话、微信等信访举报方式,积极发挥人民群众监督作用。围绕扶贫领域虚报冒领、贪污侵占、截留私分等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检查,通过自查自纠、全面检查、重点抽查等形式,确保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三是严格执纪问责,擦亮纪律利剑。
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不折不扣地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零容忍的态度查处扶贫领域的违纪违规问题。各乡(镇)场纪委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从重从严从快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发挥案件警示震慑作用,对查处的案件进行点名道姓公开曝光,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不敢腐”的舆论氛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强大正能量。四是完善制度机制,加大监管力度。
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预防机制。进一步开展风险排查工作,将重点放在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基层单位、查找风险点,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常态长效推进,坚持抓常、抓细、抓长,注重从制度层面规范各项工作措施,确保落细落实,持续推进。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工作衔接,灵通信息、密切配合,不定期召集扶贫、教育、卫计、民政、住建等职能部门,听取问题梳理、监督执纪情况汇报,研究工作对策,增强监督执纪的针对性、实效性。附党员双评议个人年终总结1篇(供参考)
20__年,在局机关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本人能够积极参加每次的政治学习,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章的要求。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并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注意加强自身的政治道德修养,提高工作能力,现将总结如下:
一、坚持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一年来,本人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精神,认真学习党的报告精神和党的现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时事政治和本职业务知识。同时坚持向领导和同志们认真学,一是在认真学习上级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上,注重学习分管领域的法律法规和工作流程,扎实有序地开展本职工作。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增长新的知识,扩大了视野。二是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找准执行上级决策与维护群众利益的最佳结合点,创造性地谋划工作,形成决策。三是端正位置,着力查摆工作中存在缺点和不足,用不断更新的系统理论知识驾驭本职工作,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寻求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努力增强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
二、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
本人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大胆管理,不推诿扯皮,不敷衍了事。工作思路清晰,计划性、前瞻性强;开拓进取,经常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获采纳,完成本职工作任务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讲究工作方法,效率较高;能按时或提前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工作成绩比较突出,效果良好。一是按照退休相关政策规定,严格审批程序,认真做好做好退休(职)人员审批工作。二是努力开展社会保险覆盖工作。20__年和2020__继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开拓思路,多形式宣传,积极动员,截止目前已基本实现全覆盖,2020__保工作正扎实推进。五〃七工参保缴费工作顺利完成,认真开展企业单位下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认定审核工作;监督指导失业、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宣传执行,积极与市教育局、社保局配合,按责任分工,认定原市教育系统代课教师身份。三是积极举办工人考核培训班。配合地区人事局组织举办机关事业单位电工、锅炉工、商品保管员、驾驶员等工种晋级培训班。四是做好信访工作。针对每一位来访的群众,始终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角度出发,尽力多做解释工作,努力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所需、解群众所难,实实在在的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对信访当事人的合法诉求进行全面了解,做到事事有记录,件件有答复。
回顾自己一年来所做的工作,对照党员标准和评议标准要求,我感到自己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今后在工作中,我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强化责任意识,发挥优势,做出表率,不断学习,使自己的工作成绩与日俱进。
第四篇:我县扶贫工作开展状况调研报告
根据省扶贫办关于做好全省30个最贫困重点县扶贫开发工作座谈会筹备工作开展扶贫工作调研的通知精神和市扶贫办的要求,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立即召集扶贫、财政、农业、畜牧、水利、统计、发改、电力、交通等单位主要领导参加的专题会议,并抽调相关部门业务人员组成调研组分赴各乡镇、村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调研报告如下:
一、“十一五”扶贫工作
2006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县扶贫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十七大及国家、省、市扶贫开发工作战略思路,紧紧围绕《全省扶贫开发纲要》、全县“十一五”扶贫开发规划和工作计划,突出以扶贫开发重点村整村推进为主体,以产业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新思路,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扎实开展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扶贫工作完成情况
“十一五”以来,我县扶贫开发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方针政策,外争项目、内抓管理,按照“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思路,不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使我县贫困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贫困现象得到了缓解,有力地推动了脱贫致富的进程。三年来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2667.5万元,其中省级投入8372.5万元,市级投入1045万元,群众投劳折资达3564.2万元。
1、整村推进。“十一五”期间,计划完成省级整村推进285个。目前,省下达234个,已实施完成163个,正在实施71个;市级配套和市级部门挂钩实施完成33个。196个整村推进,共投入财政资金2900万元,完成群众投劳折资1245万元。
2、易地扶贫开发。按照“搬得出,安得稳,能致富”的原则,共实施完成易地搬迁安置685户3050人,其中财政易地搬迁安置560户2500人,国债易地集中安置123户550人,共投入财政资金1525万元,其中国债资金275万元。
3、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培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导,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3200人,其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1200人,短期引导性培训2000人,共投入培训资金110万元。
4、科技产业扶贫。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大力发展旅游、矿产、水电、畜牧、生物资源开发五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思路,科学选择项目。完成战河乡5000头肉牛养殖基地建设,**县高原牦牛特色资源开发项目,烂泥箐乡2000亩脱毒洋芋种植示范基地和西川乡4000亩核桃标准化种植项目,共投入财政资金200万元。
5、农村民居、安居项目。完成安居工程1436户,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2500户。共投入扶贫资金1200万元。极大改善了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
6、信贷扶贫。积极与金融部门合作,利用信贷资金扶持发展种养殖业,促进群众增收。共发放扶贫贴息贷款1650万元。
7、社会扶贫。积极动员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工作,争取在人才资金技术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实行县级领导联系挂钩到乡,科级领导联系挂钩到村委会,部门联系挂钩到村民小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到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挂钩帮扶制度。共累计投入各级各类帮扶项目50个,帮扶资金1450万元。
(二)主要做法
1、高强重视,加强领导。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的中心任务来抓,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扶贫方针、政策,切实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不断充实和完善扶贫工作领导班子,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副组长、县四套班子及各涉农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扶贫领导小组,各乡村层层成立领导小组,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
2、精心组织,落实目标责任。为把各类扶贫项目落到实处,县与乡签订了项目实施目标管理责任状,乡与村、村与农户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并对目标管理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列入县对乡综合考评重要内容。把扶贫工作开展得好与坏,作为考核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明确任务,责任落实,精心组织,确保扶贫工作件件有人抓、有人管。
3、严格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按照中央、省、市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对项目资金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和资金的安全运行。
(1)项目管理。一是瞄准对象,科学规划。根据先难后易的原则,深入乡村调查研究,召开村民大会征求群众意见,根据缺什么补什么优先解决群众最需要、最迫切、最困难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筛选项目,自下而上制定规划项目。二是严格公示公告制。省、市项目批复后,县乡两级通过电视、网站、政府公示栏等形式对项目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8个工作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实施进度、投资情况、工程质量、资金到位情况进行公示。项目竣工后,设立标志碑进行公示。做到了项目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公示,使项目资金接受社会及群众的监督。三是严格项目监督检查。项目实施中,组织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多次到各项目点督促检查项目实施情况。县扶贫办班子按南中北三个片区,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进行跟踪督促检查。四是加强项目后续管理。项目完成验收后,及时进行移交,制定项目后续管理办法,明确具体管护人,做到谁受益谁管护谁维修,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五是严格验收制度。项目实施完成后,先由乡村自查自验,再由县扶贫领导小组逐一对扶贫项目进行县级验收,最后报请市级验收。要求县乡两级验收覆盖率达100%。(2)严格资金管理。一是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二是严格拨款程序。根据项目实施进度按4:4:2进行拨付。资金拨付实行四级联签制(提出用款申请→分管领导→主要领导→纪委书记)。三是实行乡财县管乡用,所有扶贫资金全部在财政直接支付,到户资金一律实行一折通支付。乡村不设扶贫项目资金户。四是结合县情,制定出台了《**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暂行)》,确保资金到村到户,规范安全。五是严格实行县级报账制。完善了资金县级报账回补制,每批次资金报账由用款乡提出申请,经县扶贫办审批后,由县报账中心按批复项目资金补助标准审核,报账再回补剩余资金。六是大宗物资进行招投标统一采购,严格管理。七是严格审计制度,项目完成后,要对项目资金进行审计,并形成审计意见书。八是每年组织纪委、监察、财政等部门对扶贫项目资金进行一至二次的检查监督。
4、扶贫先扶智。在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使项目区群众户均有1人掌握1—2项农村适用技术。
5、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始终把农民群众作为扶贫开发投入主体,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扶贫工作,积极动员投工投劳。“十一五”以来共累计投劳折资3564.2万元,占总投资的14%。
6、部门协作,整合资金。以整村推进为平台,按照“统一规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有效整合各类资金。一是整合扶贫内部各项扶贫资金;二是整合外部门投入。
7、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在发挥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实行社会帮扶和挂钩扶贫相结合的办法,形成合力推进扶贫工作。
8、强化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不断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教育,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细化职责,落实责任。树立创新理念,创新工作方法,促进扶贫工作取得新突破。
(三)主要工作成效
扶贫开发投入资金明显增加。2006年至2008年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2667.5万元,其中省级投入8372.5万元,市级投入1045万元,群众投劳折资达3564.2万元。投入逐年增加。
贫困人口明显减少。全县贫困人口从2006年20.9万人减少到2008年的18.48万人,其中贫困人口减少2.42万人,低收入人口减少0.5万人。
贫困群众收入明显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782元增加到2008年1614元,增加106.39%。
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以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为载体,着力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整村推进项目中完成农田建设2769亩;通电89件,345.12km,解决用电困难56个村1265户4535人;通路49件,23.34km,解决了34个村1947户8627人通路困难;水利工程完成193个件,659.8km,个水池(窖)1199个,解决22050人23708头(只)牲畜饮水困难,新增灌溉面积5003亩,改善灌溉面积5222亩;1436户6892人告别了祖祖辈辈居住的茅草房、杈杈房,2500户居民住上安全抗震民房;易地安置685户3050人达到了“搬得出,安得稳,能发展”的目标。
产业扶贫取得明显进展。紧紧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五大支柱产业发展思路,结合村情、乡情积极扶持特色种养业发展,共种植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20792亩,引进推广优良畜种7290头(匹、只)。
社会事业明显进步。2006年以来实施农村学校危房改造,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群众就学难、就医难等得到明显缓解,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加强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全县培训8250人次,实施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3200人,已转移输出3232人。
第五篇:**镇卫生院健康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保基本、助脱贫、促攻坚,坚决打好健康扶贫攻坚战
**镇卫生院健康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脱贫必先立志,扶贫必脚踏实地,在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时刻,**镇卫生院在县、乡两级政府及县主管局的正确领导下,以“服务立院、平安创院”为宗旨,积极发挥行业健康扶贫工作任务,坚决做到思想不放松,工作任务不懈怠,切实发挥健康扶贫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
一、**镇基本情况;
**镇辖区19个行政村,1个林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867户9375人。辖区村卫生室20个,村医11名,服务村20个(含1医多村),建立贫困人口慢病服务领药点11个,服务范围全覆盖。落实家庭医生签约1834户5833人,其中贫困人口在家对象1526户5209人,应签尽签,同时开展贫困人口健康体检、随访3035人次。
二、落实健康扶贫工作主要成效:
1、严格执行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落实贫困人口“985”核心政策。截止9月低贫困人口住院605人次,住院总费用885073.04元,四位一体报销828816.5元,实际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率达93.64%;已申报通过慢病1088人,已落实门诊慢病定补1919人次,门诊慢病总费用269762.99元,享受门诊慢病定补报销219158.33元,实际门诊慢病报销达81.24%。
2、健康扶贫“补短板”工作扎实推进。通过县扶贫指挥部反馈我镇健康扶贫424户447条问题线索(含林场),落实整改销号447条,其中集中认定问题内符合230人,自查问题外符合237人,均已申报享受慢病定补政策,切实做到政策享受不落一人。通过全院干部、职工积极努力,先后在我镇召开了市级和县级健康扶贫“补短板”工作现场会,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同时鼓舞了干部职工在今后开展健康扶贫工作中的信心。
3、落实贫困人口服务质量、提高贫困对象满意度。建立健全服务团队,落实家庭医生签约,定期开展贫困人口健康体检,对重点贫困对象实行个案重点服务和管理,同时分类建立和完善服务台账、做到服务规范、工作痕迹清晰。
4、积极发挥阵地作用,便民措施得以更加完善。结合“打通慢病领药最后一公里”工作机制,我院结合实际,按照“节约资源、集中成片”的原则,率先在全县范围内,实行贫困人口慢病定补报销村级化,更好的解决了贫困对象“路途远、领药难”的问题,提高了贫困人口满意度。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坚持目标不动摇。紧紧围绕竹溪县健康扶贫工作任务指标,对照目标找差距、找不足,根据任务定措施,依照措施赶进度,确保目标任务指标圆满完成。
2、巩固成果抓推进。一是进一步落实健康扶贫“五大行动”目标任务,坚决执行健康扶贫“985”核心政策。精准核实核准贫困人口患大病、慢病信息,及时做好“三个一批”分类救治,努力使贫困人口达到“病有所查、查有所医、医有所保”工作格局。二是加大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慢病随访、免费体检工作力度,细化工作措施,转变工作观念,提升服务效果。三是充分发挥村卫生室阵地建设和村医服务能力,同时加大培训力度,争做贫困人口身边最亲近的守护人,努力形成健康扶贫人人参入、齐抓共管工作新常态。四是加强对健康扶贫政策措施和工作成效的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积极发挥健康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镇卫生院
2019.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