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学期期中检查总结
13—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常规检查总结
5月4日至5日,教办组织了期中教学常规检查视导,检查了教师的各学科备课、作业、基础训练、单元检测、三清等材料,检查采取了随机抽查的方式,共抽查了41位教师的常规材料,为了更加扎实的落实好教学常规工作,现将检查情况总结通报如下:
一、听评课
通过对全体教师听课记录的检查来看,大部分教师能够按照要求进行常规听课,达到每月6节的常规听课,最多的达到21节,最少的只11有节,按要求2至4月份教师最少常规听课不少于15节,教导主任保证每学期30节以上。在听课过程中的评议和总评议落实比较好的是杨习武小学,杨习武小学80%的教师听课过程中的评议都有,做的最好的是李俊香、李琳、刘春霞、刘艳伟、刘金英、范红存等老师。
存在的突出问题:
1、听课过程中没有随时的评议,听课记录右边的评议格中没有内容,刘南纯和中石小学大部分旁边没有评议,只有听课后的总评议。要求听课记录右边的评议表格内必须有边听边评的内容,但切忌不能只写套话,不记问题,各校长必须抓紧整改补充内容。
2、有部分教师的听课记录雷同现象严重,听课记录中的教学过程、总评议完全相同,有抄袭或者根本没听课的可能,出现此类现象责任在于各学校听课活动组织不利,学校检查、要求跟不上而造成的。
3、听课记录有极少数教师达不到课节数,不按要求听课。
4、全县组织的听课活动大部分教师都穿插进行了听课,但是有一大部分教师听课记录中没有记录的内容,有的教师钻制度的空子,耍小聪明,认为县的听课不记考核,出现了听课不记记录或者把讲课教师的名字换成本校教师的名字充当常规听课,本次检查以上现象均不记课节数,县听课另记考核,没有的在考核中进行扣分,杨习武小学有7人次没有县听课记录,刘南纯有8人次无县听课记录,中石小学有8人次无县听课记录。
5、据反映还有的教师在听课过程中中途擅自离开,不按时听课,工作态度极不端正,如今后再出现此类问题按违背师德进行扣分。
二、科学品德检查
具体有以下问题存在:
1、科学、品德教案仍然还存在教师互相复写的现象,还有的教师让学生代写教案,以上现象一律按0分处理,各学校一定在今后的常规检查中严格检查,发现后仍不改正的在学校常规月报考核中进行重扣,并及时公布。
2、科学、品德本学年取消了书面作业,只要求用好科学、品德基础训练、报告册、单元测试卷等材料,教师减轻了原来批作业的负担,但是各种资料的运用效果也减了不少。
3、基础训练、报告手册中的题不完全利用,空题不做的很多,特别是实践性、探究性、实验性的作业大部分怕麻烦干脆不做,不知是什么原因。批阅不及时,跟不上,有的是学生代批,教师评语极少见。
4、单元测试卷当练习做,而不是进行测试性的训练,有的教师科学、品德单元测试卷不批阅,还有的学校整体试卷中没有测试分数,可见平时的利用程度,也同时看出学校常规检查只是形式,没有真正的检查效果。
三、语文情况
语文教案节数都够,但质量还是不够好,内容过于简单。杨习武小学四年级还出现了用旧教案的情况;中石小学一年级教案书写认真,内容也很详细,就是教案没有修订,希望老师们把出现的问题及时订正。中石小学作文备课中少习作讲评。
1、学生作业教师能及时批阅,学生也能及时改错,但教师的批语过于单调。大小练习册教师没有批语。
2、三清记录的情况个别教师记录的太简单,书写乱。
3、单元检测,杨习武、中石小学的个别教师单元检测的次数还不够,有的是学生做了老师没批,还有的是根本没做,希望老师根据自己上课的进度及时的进行检测,同时也要跟上批阅。在等级评定这方面还是有的老师不按要求完成,还是用A、B代替。
四、数学方面
1、数学教案节数都够,但质量还是不够好,内容过于简单。个别教师没有进行修订。
2.学生作业个别教师不能够及时地批阅,学生改错现象较少,教师的批语过于单调。基础训练与配套能够及时批阅,但批阅不够详细,全是大对号,日期也不全,教师批阅也没有批语。
3.三清记录的情况个别教师记录的太简单,书写乱。
4.单元检测,杨习武、刘南纯小学的个别教师单元检测的次数还不够,有 的是学生做了老师没批,还有的是根本没做,希望老师根据自己上课的进度及时的进行检测,同时也要跟上批阅。在等级评定这方面还是有的老师不按要求完成。
5.写字练习:大部分教师的天天练做的较好,但是写字作业有的班级根本没有,或者是次数不够。
通过这次期中常规材料抽查,暴露了很多问题,学校的常规检查可见是如何的薄弱,到期中了,有的教师常规竟然材料不全,平时的检查可见一般。有的教师单元测试做了但分析却没有及时跟上,望老师们查漏补缺,近期把常规及时补齐。
五、英语情况
本次检查基本情况不错,三清记录和单元测试分析书写工整,内容详实,小组日清和周清记录装订整齐,学生书写认真工整。学生作业批改及时,有批语和等级,特别是王新颖老师的作业批语非常好。
以下问题请及时整改:
杨习武小学除六年级外,单元检测都没做到进度,少第七模块,配套练习册和导学都是学生批阅,而且配套也没做到进度。
中石小学三、四年级的材料不全,有关三清的材料很少,四年级的配套练习册只批阅到第三模块,作业只做了10次,只有批阅日期,没有批语。
刘南纯小学个别教师周清记录次数不够,作业有批语,但很少,也很单调。三年级的配套只批阅到4模块,作业只做了24次,只有批改日期,无等级和批语。
普遍存在的问题:三年级学生日清和周清记录书写乱,装订不整齐,作业和练习册书写也较乱。请各学校尽快督查,把没赶上的进度赶上来。以上总结情况,各学校认真分析查找出本学校的问题,及时召开教师会议传达和布置下一步的教学常规工作,重点跟踪督促好整改情况,会议及整改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于5月18日前发教办邮箱。
街道办教办 2014年5月12日
第二篇:1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查通知
关于本学期学生工作期中检查的通知
各系:
根据学期工作安排,拟于4月下旬开展本学期学生工作期中检查,具体通知如下:
一、检查形式与时间安排
由学工处、团委相关工作人员和每系各一名辅导员成立检查小组,对各系学生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请各系于4月25日下午16:00前将参加检查人员名单报学工处。
检查分两阶段进行。
1、资料检查。4月26日,10:00-12:00,动力系、船舶系;14:00-17:30,机械系、电子系、经管系。
2、集中交流。4月28日,地点待定。各系学工办主任(辅导员)汇报,互动交流。
二、主要检查内容
1、资料归整情况。包括以下内容:
常规数据记录:包括学生考勤、星级文明寝室建设、学生奖惩记录、上学期综合素质评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体测等相关原始资料。
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例会会议记录、工作手册记录情况、上学期考核具体数据。
学生注册活动:各项活动原始资料(通知、计划、总结、获奖情况)。学生党、团组织建设:(1)党支部计划、总结及“三会一课”记录;(2)团发文件,各类通知的存档;(3)团干任职情况,包括系、班级团干部任职情况备案材料;(4)系、班级团干部的考核制度和考核结果的原始档案;(5)推优工作;(6)团支部工作手册的填写情况;(7)分团委例会会议记录。
学生会组织建设:(1)学干任职情况,包括系、班级学生干部任职情况备案材料;(2)系、班级学生干部的考核制度和考核结果的原始档案;(3)学生会例会会议记录。
评估资料:以相关评估条目为准。
2、在激励学生党团员作用的发挥、班级管理、学生常规管理、宿舍文化建设探索等工作方面的好做法、新举措。
三、检查要求
请各系做好期中工作小结,内容包括:学生常规管理(早操、晚自习、晚归、星寝创建等),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学风建设,学生奖助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生党、团组织及学生干部发挥作用情况。总结常规工作不用详细陈述,重点是亮点、特色、不足与难点,检查时上交,并做好交流准备。
学生工作部(处)、团委 2011年4月13日
第三篇:第二学期期中教学常规检查总结
附小西校区2012~2013学
第二学期期中教学常规检查总结
教学常规是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落实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得以正常有序开展的根本保证。只有搞好教学常规才能有成功的教育。教学常规培养教师的基本功,决定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体现于教学各个步骤的细节中,空洞地谈教学能力是苍白的,只有用教师的备课情况、讲课细节、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的敬业程度才能说明他的优秀之处,同时教师的水平也只有在这些常规细节中才能培养起来。因此,我们每学期都进行两次教学常规检查,本次检查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检查内容基本完整、全面。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教学常规检查的内容有:备课、听课、作业、单元检测分析表。
一、好的方面
1、备课方面。总体上看,老师们备课态度较认真,多数教师能对教案进行增删,修订。部分教师的课后反思能体现教师对教材处理的新方法,能侧重对自己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指导,并且还能对自己不得法的教学手段、方式、方法进行剖析。
2、批改作业方面。大部分教师作业布置适量、适度,均能及时批改作业。有等级有激励的语言。学生作业中的错题能及时更改。多数学生书写比较认真,格式比较规范。教师批改比较细致。
3、老师们能根据单元的知识点,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出一份较有质量的试卷进行检测,并能对检测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二、存在的问题
1、多数教案是网上下载的,有的老师没有认真钻研教材,没有认真研究学生,对网上教案没有修订,因此建议老师们平时根据自己的学生和实际情况,建议对网上的教案应该有所修改和删减,2、作业批改方面。少部分教师作业批改后学生的错题没有及时订正,有的没有及时批改。学生的书写还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批改作业不要用一个大钩,应该给每一道小题目都要打上一个钩。这样能体现老师的精批细改。并且批阅后最好写上时间,最后所写批语要规范、清楚、给学生以榜样示范。加强书写训练,书写工整、大小匀称、疏密有致;作业要整洁,不能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课堂作业本中,学生有错误,应该指导学生来订正。部分教师对作文批改缺少评语。
3、单元检测方面。有的老师没有认真出单元检测卷,用老试卷代替。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更是教师份内的本职工作。通过本次教学常规的检查,一方面找出我们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是我们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这样更能促进我们教学常规工作的进一步落实,改进我们的教学工作,使我们的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教导处 2013年5月
第四篇:2007—2008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检查总结
管理学院2010—2011学第一学期
期中教学检查总结
为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工作,加强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根据学校《关于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检查通知》,经学院研究决定于10月18日——29日(第9、10教学周)进行学院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制定《管理学院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检查方案》总体情况如下:
一、学院领导重视教学检查。
根据统计结果表明,听课67人次,被听教师人数达38人。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带头组建检查小组,组织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由各系、教研室组织教研活动并召开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并通过与教师的讨论对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二、检查制度规范化
学院严格执行《关于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检查通知》文件规定,制定具体实施条例严格教学检查方案,通过提交报表的形式严格检查学院教学情况。分别制定了期中教学检查流程;管理学院关于期中教学检查教学常规项目的若干量化细则;教师座谈会情况;期中教学听课统计表;教研室期中教学检查总结。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堂教学质量有较大提高,问题也十分鲜明
根据各学院听课记录表看,课堂教学总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课堂教学缺乏创新性启示性
有些教师的授课内容没有深度,只限于对教材内容的诠释,缺少创新,无法引导学生去研究该课程学生学习兴趣低。少数教师课堂设计缺乏启发性,无法让学生产生联想,也没有想方法引导学生对讲授内容产生兴趣,教师在讲台上独自表演,没有关注学生反映,课堂互动性较差。
2.部分教师缺乏责任心
(一)、有些教师以自己专业特殊为由,课堂教学不是随时解答学生问题;部分教师对于学生迟到缺席不闻不问,上课时只要学生不大声讲话干扰课堂教学即不理不睬,不论学生是课外书籍还是睡觉。
(二)、新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各学院青年教师人数比例很大,但由于有些教师由于出生非师范专业院校,从事教学工作时间太短,缺乏教学经验,课堂教学效果不 1
佳,教师素质有待提高。虽有创新性生动性,但由于教师教学经验少,教学技能欠佳,对有些问题的讲解不能深入浅出,模糊不清。
四.整改措施
(一)规范化的制度管理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完善管理制度。从学院到各系建立多级课堂考核制度,把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堂参与、平时作业等正式纳入课程考核。加强学生干部管理,由学生干部、辅导员和任课教师三方多面的管理,切实提高学生的学风。
(二)多方式的技能陪训
青年教师在各学院教师数量中很大比重,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新教师培训应该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进行培训,加强新教师的教学技能,特别是针对非师范的管理专业专业出身的教师加强教师基本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我院已经制定了每月一次的教师教学科研的学术沙龙,以加强教师教学和学术研究等方面的交流,提高青年及教师的素质和技能。
(三)良好的学风建设
通过规范化的制度管理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通过他律和自律的双重作用,形成良好的学风。同时,加强学生干部管理,由学生干部、辅导员和任课教师三方多面的管理,切实提高学生的学风。
(四)良好的教师风貌
加强教师师风师德建设,增强教师责任感。通过规范的制度和政治思想教育以及一定的奖惩措施,树立良好的师风师德,展示良好教师风貌。
管理学院
2010-11-1
第五篇:第二学期课题检查总结
2010/2011第二学期课题检查总结
今天和课题负责人进行了交流,普遍反映由于教学教育工作繁忙,在校的上班时间,只能对课题的研究内容进粗略的实验,根本无暇顾及总结整理研究情况,只能晚上到家进行整理加班。而家中都有年幼的子女,困难可想而知……在此对于守望并坚守教科研课题阵地的教师表示深深的敬意。
从今天的检查情况来看,大多数的老师做了许多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而且对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课题设计和启动过程非常的严细、认真、科学,这样的评价一点也不为过,尤其可贵的是课题组各位成员对课题研究的重视,每一位课题组成员都是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在教育教学中的教学困难去选题,非常实用、真实,来源于问题的课题也是最有价值的精心进行课题研究。我了解到开学初就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情况召开以年级组为主的教学质量分析会,教师总结一学期的教学积累,沉淀了一学期的经验反思,反映出一学期的关注焦点,汇报一学期的实践研究,使每位教师整理教育理念提炼出教学经验。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增强质量意识,为提高教学质量解决了认识层面的实际问题。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真诚的交流,希望他们能够在以后的研究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1.认识的模糊化。许多教师认为,不搞研究成绩照样好,用不着研究,但是教学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新问题,教学活动与教师研究本质上是融合为一体的。如果因为教师的潜心研究能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教学质量就会因此而提高。
2.过程的形式化。有些教师教学研究只看数量不问质量,盲目追求课题立项的级别,注重对课题的包装,而忽略研究过程,这绝不是教科研的初衷,形式化的研究只能使教师更繁忙,还会干扰正常的教育教学。
3.理论、业务学习欠佳,导致教育观念有些滞后。
4.教师工作的热情不够高,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5.教师闭关自守的现象比较重。课堂教学中要加大听课的力度,尤其是学科间的听课,让教师之间有更多的交流,让学科之间更好的整合。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为每一位教师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实践就是研究,发展(师生共同成长)就是成果。选择教育科研,就是选择一种具有生命意义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就是寻找一份快乐。相信只有积极投入研究,发展自己的专业水平,会更快提升教
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