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筹建高级技工学校工作情况汇报
申办高级技工学校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您们好!首先我代表青海省工业技工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对各位领导及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下面我将学校申办高级技工学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概况
我校创办于1979年,隶属青海省教育厅,2003年晋升为省级重点技工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学校。学校建有国家级车、铣、刨、磨、电子设备装调工等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站、特殊工种技能鉴定站、计算机职业技能鉴定站,担负着青海省机电、建材、信息、通讯、化工等行业的工业企业一线生产、技术、服务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技能鉴定工作。学校2003年被评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青海省重点技工学校;2004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5年至2006年被确定为国家级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和国家示范性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06年被评为青海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7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08年被评为西宁市文明单位;2010年被评为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2011年被评为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之家;2012年被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二个校区,占地面积151022平方米,建筑面积71594平方米,其中城南主校区(占地110579平方米)是2010年全面起用的新校区,学校实习场所占地17328.96平方米,拥有机电实训楼、机加工、钳工、电工实习场,还有电工电子、电力拖动与PLC、数控编程、计算机多媒体制作等20个实训室,大中型实习、实验设备349台套。
学校经过多年的创业和发展,不断优化教师队伍,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实现了连续多年的可持续性发展。现有教职工198人,专任教师145人,专任教师中文化基础课教师2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9%;技术理论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118人,占教师队伍专任教师总数的81%。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0人,中级职称63人。我校的专业设臵适应青海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围绕我省的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和百个重点建设项目,主要开设有机械、化工、电工电子三大专业群,学校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性专业;机电技术应用、电器运行与控制、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化学工艺五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学校是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电工电子、数控技术应用,化学工艺实训基地建设单位。所办专业具有较强的地域经济发展支撑和行业依托。学校常年开设了高技、中技层次的钳工、维修电工、CAD,电工电子、数控技术应用,化学工艺等专业基本实现了多学科、多层次、全方位的发展。历年来,学校凭借优良的教学质量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连续多年在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举行的各类竞赛中,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学校积极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企业新招人员的岗前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前的强化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创业培训等各类短期培训,近三年来,共培训6210人。年职业培训规模按人次计算,每年都在2000人次以上,受到了企业的好评。学校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准则,以企业生产实际为依据,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工作,近三年为我校及省重工职校、西宁世纪职校、门源职校等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2602名毕业学生进行中级、高级职业技能鉴定,为青海盐湖海纳公司、青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在职职工515人进行中级、高级职业技能鉴定。经过多年的建设,学校已有了很大发展,为申报国家高级技工学校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学校不断适应市场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狠抓内部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综合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学校现有学历教育在校生3041人。学校在青海省职业教育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申报高级技工学校的基本思想
我们积极申报高级技工学校,主要出于以下考虑。
1、申办高级技工学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说,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取决于科技创新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就我国目前国情来说,在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行过程中,高技能人才的供求关系已趋严重失衡,出现了高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这已成为阻碍我国企业发展、影响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瓶颈”,并威胁到我国“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并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若干政策,以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青海省也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我校申办技师学院正是适应这一社会发展的需要。
2、“十二五”期间,青海省将继续做大做强新能源、新材料、有色金属、钢铁、装备制造、盐化工、新型建材等支柱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聚集,并推动服务业发展实现新突破,青海省产业结构将全面优化升级。基本建成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青海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将会推进青海向更高水平发展,也将创 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急需一大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技能型实用人才。仅有初级和中级技能人才已满足不了我省现代工业的发展需要,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大幅提升,而我省仅有一所高级技工学校,这为我校申办高级技工学校提
供了莫大的动力。
近年来,通过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我校在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对促进青海省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发挥了很好的引领作用。这次启动申报国家高级技工学校工作,对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更好地发挥我校在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校申办国家高级技工学校,符合青海省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将使我校更好的发挥带动、示范、引领作用。
3、青海省委、省政府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努力形成服务经济主体,突出经济转型升级,在做强主导产业集群、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上取得重大进展,集中精力在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上实施突破。新能源、新材料、有色金属、钢铁、装备制造、盐化工、新型建材业等作为青海的支柱产业对相关技术和人才的需求是非常急迫的。随着青海先进制造业水平的提高,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的不断引进并陆续建成投产,很多企业引进的设备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数控加工机床、计算机控制的自动生产线、机电一体化等专用设备的普及,相关就业岗位逐年增加。企事业单位推行现代化管理与生产手
段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使这些行业企业的发展对一线生产人员素质和层次要求越来越高,具备高超技能、良好理论和技术知识素养、一专多能的高技能人才将成为高技能人才队伍的需求主体。这对各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形成了强劲需求,对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我校申办并办好高级技工学校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这些行业企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客观需要,必将促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增强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行业企业与学校相互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职业教育和谐发展。
4、我校申办申办国家高级技工学校切实可行、优势显著。从外因来看,一方面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可以预见,我校国家高级技工学校建立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从内因来看,一方面,我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基础设施等各方面都能基本满足建设申办国家高级技工学校的需要,近年来,我们合理配臵教学资源,面向市场,积极改革办学模式,灵活设臵专业,引进先进的教学和管理理念,招生形势日益看好。另一方面,我校具有良好的毕业生就业网络和强劲的自我发展能力,近年来,我校广辟就业渠道,积累多年实践,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招生就业网络,与省内外一
些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而稳定的联系,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此外,我校申办国家高级技工学校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全体教职工思想统一、目标一致,要求整合教育资源、提升办学层次的意识较强,对于学校筹建国家高级技工学校,热情高涨,众志成城。
三、国家高级技工学校筹建进程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我校在省政府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着手筹建国家高级技工学校。
为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加快国家高级技工学校的筹建进程,我校特聘请有关专家型领导以及社会各届专家、学者成立了高级技工学校专家咨询委员会。各位专家对国家高级技工学校的可行性论证报告、筹建方案、建设规划、进度计划和保障措施进行了深入认真的探讨,对国家高级技工学校的筹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从而加快了国家高级技工学校的筹建进程。
此外,作为主管全省国家高级技工学校建设工作职能部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我校筹建国家高级技工学校的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多次来校指导工作,积极地促进了我校的筹建工作。
在争取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全体教职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不断完善学校自身建设,扎实做好各项申报工作。近三年,我校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1.4亿多万元,新建了教学大楼、学生公寓、学生浴室、学生食堂和数控编程室等,添臵了数控、模具、计算机等专业方面的设施设备,改造了锅炉、学生食堂,美化了校园环境,以保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要;逐步优化师资力量,建立起了一支结构较合理,业务能力较强,符合技工教育特色的师资队伍;逐渐提升办学层次和教育质量,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建立了学校质量管理体系,不断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推广先进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建立了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过程监测体系,达到了教学质量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基本实现了高技、中技多层次、全方位办学,在毕业生中全面推行“双证制”;加强学生实习、实训锻炼,改造了校内实习工厂,将其改造成大型的实习、实训基地;在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同时不断发展校外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办学,大力发展“订单式”培养模式;建立并完善成熟的就业网络和顺畅广泛的就业渠道,与省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就业伙伴关系,近三年就业率均超过了98%,稳定率超过了90%,对口率超过了80%,被评为省、市招生就业先进单位,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四、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1、上级领导部门高度重视,从资源整合、资金投入、土地划拨、政策优惠等各方面给予了学校大力的支持。
2、学校已有34年的办学历史,在职业教育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
3、在教育教学中,学校全面实施《国家重点技工学校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较为严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学进程监测体系,学校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科学化管理迈出了一大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4、学校大力推广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手段,积极倡导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课程的改革。学校积极引进、实施和推广先进的“行为引导”教学方法,加大实践性教学力度,采取“理论—实训—理论—实训”的循环教学、模块教学和“双元制”教学模式,着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深受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5、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学校先后与1234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办学协议,合作面广,学校根据企业需求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针对性强,学校与这些企业形成了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毕业生就业率、对口率和稳定率高。
五、自查自评情况
我校对照《高级技工学校评审细则》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自评,在实习、实验设施设备、设施设备、学校管理、教学、科研与专业带头人方面未完全达标,自评分为968分。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申办、建设好高级技工学校,既是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我们学校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是我们学校全体师生的美好愿望和奋斗目标。我们相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有各位专家的指导,我们一定扎实工作,齐心协力,乘着国家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强劲东风,与时俱进,努力将学校打造成全国先进、全省一流学校。也恳请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以利于改进我们的工作。
第二篇:高级技工学校宣传片解说词
启
航
—河北·**市高级技工学校
一座承载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城,一座以“义”而蜚声寰宇的文化名城,一座充满时尚与先锋气质的京南新城,在传承与创新中致高致远!
大北京经济圈紧密层;“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核心城市之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合作伙伴;南资北移、南企北扩,劳动力资源进京枢纽。深植这方充满无限魅力与希望的热土,**市高级技工学校,青春活力与深厚底蕴相融合,承天时顺势而起,据地利如虎添翼,通人和冠绝全城。
春
生
这是一所书卷飘香的学府;这是一个创造未来的摇篮;这是一座仁爱涌动的校园。**市高级技工学校,全日制国办学校,遵循党的十八大关于“把教育作为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工作之首,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指示精神,沐浴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春风,满载中央、省、市各级领导的殷切关怀与着力扶持,以校长鲁清海及其精英管理团队为引领,二十四年栉风沐雨,二十四载上下求索,一路披荆斩棘,一路高歌猛进!
科学定位,长远规划,大气的外观,环保与功能性完美结合的设计理念与先锋气质相得益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里的墙壁会说话,砖瓦有内涵,步步有文化,处处有知识。底蕴、气质、魅力融于一身,教学、培训、实训、文体、生活功能汇于一体;完美、人性化
理念立校、质量建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46个校内外实训基地;219位专职、121位一体化、170位中高级以上职称教师;1.2万年在校生含量,1.1万人次年培训能量。数控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电气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模具制造、农业机械化、计算机应用、园艺、农村能源开发与利用等20多个专业设置,目标专注中、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兼顾就业、创业、阳光工程、企业在职人员技能提升培训及“送教下乡”工程。让这座238亩高标准、现代化校区阳光与朝气共存、活力与自信相伴!
夏
长
教育,是一项事业,是一种使命,是一份承诺。字幕:(“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胡锦涛)在这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校坚持德育为首,能力为主,将学生的文化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质量为核心,改革为动力”,学校构建全面的办学与师生评价体系,实施名师、青年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三项工程建设,锻造优秀的班主任及“双师型”教学团队;不断提升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与信息化水平,实现校园的数字化管理。持续加强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引进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教学模式。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不懈努力与探索。重点打造数控技术应用、电气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4个知名度高、优势明显的一流品牌专业,不断深化“教学工厂、“产学一体、学岗直通三段式”多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项目导入式”、“订单式”、“324”等培养模式促进学校校园文化与合作企业文化紧密对接。“上学就定岗、毕业即就业”。学校先后与中国石化总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所北京长征高科技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等30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形成订单培养,达成三方共赢格局。
职业教育是农民工实现有效就业的可靠保障,“送教下乡”、“按需设教”,学校全面强化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及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打造农业科学技术与就业、创业技能对接平台,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城镇化建设行程。
依托领先的区位优势及政策支持,遵循发展集团化、专业基地化、基地产业化办学思维,融合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学校全力整合多方资源优势,以市政府为主导,联合华北铝业、航天信息集团、市农广校及阳光计算机学校共同组建**市劳动技工学校职教集团。充分发挥职教集团办学优势,持久深入开发与集团成员之间的项目合作,在数控、电气技术应用、计算机等骨干专业的建设、教学、实习、就业领域实现资源共享,全面助推**市职业教育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发展进程,积极践行“京南教育服务中心”规划目标。
秋
收
红色的热情,绿色的生命,蓝色的深邃,这里有阳光的温暖,运动的乐趣;这里是成长的摇篮,生活的家园。24个春夏秋冬,24
个春华秋实,精诚团结、勇于开拓、奋发有为、敬业奉献,高级技工学校,挥洒播种的汗水,收获成功的喜悦,铸就教育的丰碑!“国家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中央扩大内需投资项目“数控机加实训中心”及国家级模具实训基地;河北省:“重点技工学校”“职业技能人才实训培训基地”、“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训定点单位”、“阳光工程百家品牌基地”、“教学质量管理合格单位”、“优秀办学单位”、“进京务工人员培训基地”;保定市:“青年创业培训基地”、“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市:“职业技能综合培训基地”、“国家公务员培训基地”、“乘务员培训基地”、“就业再就业培训基地”、“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精神文明单位”;河北省技工学校行业率先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单位;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数控机加代表队团体三等奖;校长鲁清海的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河北省劳动模范、技工学校模范校长、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保定市第十届党代会代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报、人民网海外版、环渤海新闻网;保定市政府网、保定日报等诸多新闻媒体给予的广泛关注,3万多名中高级技能人才,100%学生双证书取证率及就业安置率,95%以上成功上岗率。赞誉如潮的社会美誉度,让高级技工学校激情满怀,无上荣光!
校长同期声(待定)
冬
蕴
今天,高级技工学校以持久不懈的努力赢得异彩辉煌。明天,高级技工学校必将心怀高远,以打造河北省最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航标,乘风逐浪,卓然奋进,倾情谱写一曲更加精彩的旷世华章!
第三篇:福建中华高级技工学校
福建中华高级技工学校地处福建省会城市——福州,美丽的左海之畔,是全国著名的宜居城市之一。其前身为创办于 1998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 “ 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 ” 称号的“福建中华职业技术学校”。2013年4月升格为“福建中华高级技工学校[1]”
福建中华高级技工学校由福建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经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设立。学校自1998年创办以来,始终坚持中华职教社“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办学宗旨,遵循“以人为本、发展个性”的办学方针,以“文明守纪、勤学苦练、手脑并用、金的人格” 为校训,以“有业、乐业、精业、兴业”为质量目标,是福建省中华职业教育社的重要办学基地,也是我省技工教育的中坚力量。
学校设有机械加工制造、电工电子、计算机信息、交通运输、商贸服务、农林等7大类近三十五个专业。在籍学生近2万人,办学规模在全省技校中名列前茅。
学校教学、生活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理念先进,校企合作良好,就业服务完善,管理目标明确。自创办以来,注重办学质量,关注社会效益,先后获得“教育部课题研究先进单位”、“全国职业培训机构先进单位”、“福建省民办教育先进单位”、“第二届黄炎培优秀学校奖”、“首届清海杯黄炎培职业教育学校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积极传承中华职教百年文化传统,致力于中华职教优良品牌铸造,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已全面有效推行质量管理体系,坚持科学和持续发展,向更优、更高的目标迈进。
第四篇:兰州市商业学校 兰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定稿)
兰州市商业学校 兰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帮扶工作简报
第5期
(2012年4月11日)
兰州市商业学校邀请帮扶村村民代表来学校观摩 为着眼长远,进一步提高帮扶质量,加强与帮扶村的联系和沟通,在2012年4月10日-11日商校承办2012年甘肃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之际,学校领导邀请了帮扶点永登县民乐乡主管教育的副乡长及宽沟村村民代表来学校进行了实地观摩。
大赛期间,商校领导陪同帮扶村副书记、村民代表前往学校各赛点观看了比赛进程,详细了解了学校基本建设、设施设备、实训车间等方面的情况。
实地参观后,村民代表们对学校有了较为感性的认识,也增强了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并与学校就今后进一步开展帮扶工作进行了友好地交谈。针对帮扶村的现状,下一步商校将引进适合他们的项目,把帮扶工作做得更好。
报: 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系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共兰州市委下基层联系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送:兰州市永登县宽沟村
发:学校各科室
兰州市商业学校帮扶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
共印:30份
第五篇:纺织高级技工学校2005工作总结
2005年是我校建校五十周年,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河南纺织高级技工学校历经五十年的风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统一学校思想,更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各项改革,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办学途径;使学校在连续几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再谱新篇,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基本完成,招生和培训规模进一步扩大,教学设施进一步完善,办学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我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学校制订了周密细致的党员和教职工政治及业务学习计划。系统地学习了党的十六大会议、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及任长霞同志先进事迹;先后组织大家收看了《公共关系及商务礼仪》、《赢在执行》等讲座,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教育活动,全体教职工认清了形势,提高了认识,更新了观念,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热情饱满高涨。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继续深化教学改革,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靠保障。注重稳定与引进相协调,培养与使用相协调,采取有力措施建设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师资队伍。学校在一年内吸收多名大学生充实到教学第一线,引进人才和从企业中聘请技师教学,使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并出台一系列政策积极鼓励教师在职进修以提高学历水平,目前共有14名教师在深造。同时,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和兄弟学校学习,加快了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步伐。另外,注重师德教育,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娴熟、作风优良的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教师队伍。
(二)建立教学激励机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学校本着有利于培育人才,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原则,建立了一整套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与激励机制,在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课程教学状态评估制度、教学检查制度、教师听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师评学制度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得我校的教学工作得以有序运转。学校还通过教师讲课比赛、技能比武、学生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方法、讲课技巧、授课方式等方面不断改进,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三)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将学生培养成为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由传授知识为主的传授型教学向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形成素质为主的技能型教学转变。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将各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的调整与审订、教材的使用、本专业教师任课安排、各教研组教研活动等交由教研组长负责,在课程安排上明确重点,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实习课服务,教学以实习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目标。
三、适应市场需求,加强校企联合,开拓招生、就业、鉴定、扶贫工作新局面
(一)调整专业设置,扩展招生思路。高度重视招生工作,精心组织,深入宣传。在今年的招生工作中,传统的纺织类专业以招收定向生为主;同时增设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焊钳、会计电算化等社会需求旺盛的热门专业,扩展招生领域。今年我校共招生745人,超额完成了今年的招生计划。
(二)密切校企联系,开拓就业渠道。充分发挥我校作为全省唯一一所纺织类高级技校的优势,到各大纺织企业进行宣传,与这些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通过多种形式到相关地区进行考察和调研,与外资及合资企业建立人才供需关系,既拓展了就业渠道,又提高了就业质量。今年我校共安置就业1194人,就业率达94%。
(三)加大职业资格证书宣传工作,扩大职业鉴定范围。学校加大职业资格证书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体系制度,严格按照国家要求的鉴定程序,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今年我校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纺织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使我校成为全国仅有的两家纺织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之一,拓展了鉴定范围,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另外,在原有鉴定工种的基础上申请增加了计算机专业的技能鉴定,使我校的鉴定工种进一步扩大。2005年,共鉴定646人,合格率达96.8%。
(四)发挥培训基地作用,推进技师考评工作。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我校被认定为河南省技师培训定点单位。按照省厅的要求,我们精心准备、认真组织,高标准地完成技师考评工作。今年共鉴定技师64名,合格率为100%。
(五)积极开展扶贫培训工作。2005年我校被河南省扶贫办认定为劳务技能扶贫培训基地。学校高度重视扶贫培训工作,把它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2005年我校先后在濮阳、周口、驻马店、安阳等地累计招收并培训贫困学生498人,为我省的扶贫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当前,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也是学校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学校认真学习和贯彻有关文件精神,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由于成绩突出,2005年我校的学生工作部获得了河南省直机关“五一劳动奖状”。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做好文明创建工作。学校通过定期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学生思想动态分析报告会等形式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所想所需,以主题班会、周记、黑板报、广播室、宣传栏、阅报栏为主要阵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创建“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学生”活动,涌现出来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二)坚持“三贴近”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按照“贴近未成年人、贴近未成年人生活、贴近时代”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具备良好的组织纪律、形成健康的精神风尚。新生入学通过军事训练和“素质素养,专心专业,法律法制,安心安全”等专题讲座对其进行教育,使他们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在青年节、建党节、教师节、国庆节、校庆等重大节日前后组织安排相关的庆典和教育活动,教育广大学生树立爱党、爱国、爱校的思想觉悟。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核心作用,引导各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五、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在全校范围内全面推行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实现了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转变;符合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各自岗位要求的人事管理制度初步建立。通过人事制度的改革,充实了一线队伍,减少了行政人员。按照上级的规定和要求,我校分层签订的聘用合同全部完成,使学校的人事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
六、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2005年,学校加大资金投入,斥资1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使办学条件大为改善。
(一)投入40万元用于计算机中心的建设、更新和改造;投入24万元用于服装实习工段的组建和改造工作,满足了高层次教学需要。
(二)投入35万元组建校园网,为扶贫和再就业的培训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拓展师生的知识和视野,推动了学校的快速发展。
(三)为适应企业定向培训的需要,学校投资5万元购买了剑杆织机等设备,更好地满足了教学要求。
(四)整改校容校貌,建设精品校园。学校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用于校园改造,在校园新植绿化树种,硬化裸露地面,增加夜景照明设施等,使广大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大为改观,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另外,在2005学校实习工厂运行良好,财务、后勤、消防安全、计划生育及离退休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教职工的福利待遇进一步提高。此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和办学层次的不断提升,我们的整体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需要进一步强化,宣传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各类职业院校都在抓住有利时机,谋求更大的发展;而我校相对优势并不明显,校园空间狭小、先进的实习设备不足等瓶颈问题未能解决,严重制约了我校的发展步伐。对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要树立新的办学理念,大胆调整专业设置,开展多层次办学。在现有的条件下,要树立“品牌意识”,推出特色专业,建设花园式校园,在逐步实现外延扩张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内涵的充实和提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振奋精神,克服不足,继续前进。要进一步加强学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以更大的勇气、胆识和魄力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我们坚信,在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河南纺织高级技工学校一定能够实现更大的发展,取得更大的成绩;为我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出更多高技能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