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宋池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情况调研报告
宋池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情况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打造书香校园,巩固提高我校素质教育成果,接到上级关于开展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调研的通知后,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立即进行了调研、并总结梳理了近年来我校推进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主要举措及经验启示。现把调研结果简要总结分析如下:
一、学校开展传统文化学习的现状分析
首先,学校是对未成年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应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使之具有一个良好的思想素质,良好的道德规范,这样才能实现与社会相和谐。
在现代中小学的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着极大的不足。如传统的历史,文化修养的培养已被分解到政治、语文、地理等学科之中,例如:现在中小学的写字和书法的传统文化已取消,还有一些传统文化的淡化,以致使中小学生长期缺失“国学”的内涵,也消弱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载体的掌握。
正是由于一些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造成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养成了懒惰的坏习惯,诸如: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事过多的依赖家长和老师,自己缺乏自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劳动习惯能力,甚至还有些学生自私自利,集体观念淡薄,不珍惜劳动成果,花钱大手大脚的,以至于没有了民族意识,集体意识和国家意识。也没有了自己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这样的人将来对于国家和社会又有什么用呢?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放在了首要位臵,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许多人越来越觉得传统文化教育没有任何实用价值,所以对传统化教育和道德素养教育一概看轻,造成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再有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对外文交流和交往不断增加,一些外来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言论和行动,致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盲目追求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度逐渐下降,又加上现代传播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大,社会上对传统文化导向不明显,因此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难以很好的弘扬下去。
其次,现在有很多家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不了解,认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甚至认为学习语文、历史、没有太大用处,只有学好外语才是最重要的。对孩子的这些教育也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总之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与家长的认识和引导也有很大关系。如果家长能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也许能有更多的孩子喜欢传统文化。这也给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造成诸多不利,学校是传统文化教育阵地,教师是传播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对学生施加较大的影响,而学生只能在语文、政治、历史课中接触一些内容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没有专门的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学校的办学方向也是不断调整,以迎合社会的需求这样学校容易忽视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机会。因此加强对青少年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传统文化应纳入到中小学生的专门课程中学习,我想这样应该引起我们社会和学校教育的重视了。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教育内容: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读本为学习内容体系,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学习。
各学段课程设臵如下:1—6年级学习《弟子规》,《古诗词》三百首,七—九年级学习《孟子》(上)、(下)《道德经》。
(二)教育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结合专题活动和社会实践等途径,确保教学效果。
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我校中小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同时学校还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过程中。2.主题活动。各学部根据自身实际组织举行经典诵读大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书画比赛、名人名家故事演讲比赛、传统文化专题晚会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寓传统文化教育于丰富多彩活动之中。
3.社会实践。各地各学校结合教学工作,并利用寒暑假、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等有利契机组织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深了解传统文化丰富内涵。
二、主要举措
(一)营造教育氛围
营造浓厚氛围。开辟传统文化走廊、学习园地、专栏、专刊、网站、网页等阵地。在学校墙壁、走廊、教室、橱窗、寝室等地精心合理布臵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图画、警句、诗词歌赋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励师生奋发向上。在学校进出口墙面、走廊等醒目位臵张贴悬挂传统典故成语、格言警句等。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
教材以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综合规划各学段经典诵读、地域文化、活动体验等内容,各阶段目标设计突出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求,联系了学生的经验世界,以传统经典诗文诵读为引领,统整了多种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文化学习体验活动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感受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容、多姿多彩的形式,拓展多维文化视野。
(三)创新教育方式 利用传统节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活动中,紧紧围绕节日主题,突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充分展现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作为知识的主要传播基地,教师作为知识的主要传播者,都需要在真正认识到传统文化弘扬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的同时,以身作则,从自身作起,在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学生起到应尽的传播责任。学校可以通过举行有关传统文化活动来传播。通过有效的途径发挥好学校在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中的作用。
(二)家长的积极引导。家长是孩子教育的启蒙者,同时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引导者。中小学生还处于思想未成熟期,因此在甄别信息和获取知识方面难免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因此家长要切实负起责任,尽力帮助孩子克服这方面的困难,而不是更多地期待外界的帮助。
(三)建议建立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基地,定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讲座;举行诸如诵读比赛、讲演竞赛、手抄报评比等系列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召开主题班会活动;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纪念活动;爱老敬老教育社区教学实践活动等。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德育工作中,拓宽育人载体,丰富德育资源,增强育人效果,培养广大青少年积极向上的文化价值观和弘扬民族精神。
(四)教育部门要培养一支素质过硬、德艺双馨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坚持言传身教把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给学生讲明白,以身作则来影响带动学生,使他们从思想上发生转变,逐渐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的人,使师生精神面貌有新变化、文明礼仪充满校园,真正把学校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
第二篇: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宗旨:
秉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积累文化底蕴,熏陶人格情操。
二、传统文化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领导班子成员(略)
三、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原则:
1、整体性原则,不割裂。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能以“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观点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2、实用性原则,不形式化。古为今用,实实在在地进行文化传承,不搞花架子的形式化。
3、明确性原则,不随意。以有关专家理论为引领,以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在学校统一明确的思路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随心所欲。
4、时代性原则,不复古。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也要考虑时代性,不等同于复古,不能任何事情皆以古为法,盲目模仿。
四、传统文化教育目标
1、培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养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道德修养,熏陶高尚的人格情操。
2、初步认识、了解、吸收、秉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积累传统文化底蕴,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树立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3、初步掌握一些基本传统文化知识技能,培养高雅的情趣爱好,如经典诗文诵读、书法、国画、武术、围棋、民族乐器、剪纸、刺绣等等。
五、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1、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2、传统经典诗文诵读
3、传统艺术(书法、国画、篆刻、民族器乐、戏曲、剪纸、刺绣等)
4、传统武术与跳绳、踢毽子、围棋、象棋
5、茶文化、石文化
6、科技数学手工
7、我校传统历史文化底蕴和我市的地方文化
五、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1、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结合学宫、棂星门等,构建极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展示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和震撼力量,突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2、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以
“新课程弘扬传统文化”为研究课题,加快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科教学相整合的步伐,精心打造精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师资队伍。在研究的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并要形成具有一定推广意义的成果,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各个学科教学整合的进程。
3、与特长兴趣小组相结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自己喜爱的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兴趣活动,培养自己琴棋诗书画等等传统文化特长,提高自身素质的发展。
4、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各学科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广泛并深入地挖掘与自身学科有关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运用科学手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积极建构与优秀传统文化相整合的教学评价体系,去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及深化。
5、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与家长密切联系,共同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孩子的中华传统美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6、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调查了解传统文化习俗,家乡历史名人与古迹等等活动,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扩大学校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影响,从而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六、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步骤
1、探索准备阶段:XXXX年XX月至XXXX年XX月,全校教代会上进行讨论,确定在全校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宣传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讨论如何结合本学科教学实际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制定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方案,确定各学科的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2、研究实施阶段:XXXX年X月至XXXX年X月,学校各学科各部门根据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深入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加强新课程弘扬传统文化课题的研究,做到边实施边研究,在研究中实施,在实施中研究,完成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3、申报验收阶段:XXXX年XX月至XXXX年XX月,总结经验,申报传统文化化教育特色学校,验收传统文化教育成果。
4、全面推广阶段:XXXX年以后,根据课题实验研究经验成果,全面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七、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措施
1、构建古朴典雅、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1)校园建筑
①校园建筑以及装修装饰充分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在保持原遗迹大成殿的基础上,对棂星门予以保护性修复。
②对于学校内的几栋教学楼以及新建的两座小亭、三座长廊,分别命名予以丰富的内涵,然后以中国书法的形式予以题字。
③对于多面墙壁加以利用和命名,制作古诗词、国画墙壁等等。
④对于廊檐加以中国传统建筑模式的适当的小型装饰。
⑤在花园里或显著地方适当增添奇石,或古朴,或奇秀,为校园增添地方文化色彩和灵气。
⑥学校大门制作仿古大门,以古色古香为特点,逢节日以红灯笼等加以悬挂、装饰。制作巨幅宣传广告时,充分考虑中国传统图案纹样的运用,并在大门上方留出一块作为学校的传统文化特色教
育的宣传广告
⑦学校由于面积小,花园面积不多,可以适当增添盆栽植物或者盆景。
⑧学校室外装修以中国传统的木石砖瓦为材料,细节亦要体现传统元素。
⑨做一些古代中国贤人志士的雕塑或者浮雕等。
(2)校园广播
学校广播在文化氛围的创造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原有基础上做适当的改进,一是可以增加童声的经典释文诵读,二是多增加清新典雅的经典民族器乐曲,例如古筝、竹笛等等,让校园的空气里弥漫着传统民族音乐的韵味。
(3)校园节日与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与校园节日相结合,比如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等等,均可以选择在和我国传统节日同步进行,做到互相结合和渗透。
(4)校园刊物和网站
学校出版《**报》,成立文学社,可以定期出版《**文集》,建立学校网站和论坛,可以以此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阵地。
(5)校园日常常规活动
①上课前学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诗词等,边诵读,边做好上课准备工作。
②课间将踢毽子、跳绳作为主要活动项目,还可以将其他的游
戏活动与经典诵读相结合,编排成有效可行且受学生喜爱的游戏。
④学校编排学生武术操,作为每天早上的早操必练项目,如同广播操一样。教师则可以练太极拳。
(6)挖掘整理本校传统历史文化底蕴
(7)办公日常用品等细节也注重于传统元素的渗透和结合。比如办公室里的布置可以悬挂一些国画书法作品、办公桌上的小型装饰摆设、学校簿本信纸等的设计、办公用品的选购等等细节问题。
2、以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为重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第一是爱国主义精神,第二是自强不息的精神,第三是道德与修养,围绕这三点,以“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为指导,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弟子规》紧密结合,在升旗仪式、班队会、大小型集体活动、传统节假日与校园节日以及日常行为管理中,走向社会,走进家庭,三位一体,全方位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3、结合新课程改革,开设传统文化课,并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结合新课程改革,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各学科教学可以根据自己本学科的特点,适当予以渗透。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优秀传统美德教育,在语文课教学中升华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要从中汲取精华,在数学、科学学科教学中,注重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要学习中国古代数学家、科学家的刻苦钻
研的精神,感受数学、科学传统文化的魅力,继承并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数学哲理和科学思想,在音乐、美术学科中渗透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等。
在地方课程和活动课程上下功夫,整合开设传统文化课,如经典诵读课、书法课、校史与地方历史课、围棋课、武术课、剪纸课,传统文化知识课等等,编撰传统文化教材,明确地方课和活动课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利用地方课和活动课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4、精心选择我校传统文化教育有关重点元素,凸现我校传统文化教育特色。
元素一、经典诗文诵读。规定诵读篇目,实行诵读考级制度,打造书香校园。
元素二、大型武术操。人人会做武术操,天天必练武术操。
元素三、书法。开设书法课,使学生人人能写毛笔字。
元素四、跳绳、踢花毽。跳绳、踢毽子是我国独有的民族体育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也是一种优美的艺术表演,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应该加以挖掘整理继承发扬。
元素五、具有中华民族传统风格的校园建筑。
元素六、各种传统文化的特长兴趣小组及其成果,如国画、剪纸、民族器乐、围棋、象棋等等。
元素七、茶文化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色彩,茶道是一种以茶为载体的生活礼仪,表现茶赋予人的一种生活方向
或方法,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使人们在品茶过程中懂得的道理。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茶文化内涵丰富,应该大力弘扬,并且可以作为我校的一大特色。
元素八、石文化。
石文化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将地方特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我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石文化特色。
八、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课题
总课题:新课程与弘扬传统文化的研究
分课题: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核心;
现代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了解的现状调查分析;
新教材所蕴含的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弘扬;
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积淀民族文化典籍的策略研究;
家乡传统文化的发掘与研究;
在新课标下弘扬民族文化的策略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九、各学科各部门分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第三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情况汇报
弘扬传统文化
培养孩子良好品质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各位兄弟学校的同行们: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学校感谢县传统文化教育现场会提供这样一个平台,给我这个机会,向各位汇报我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一些情况。下面我说说我校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传统文化,纳入课程
学习《蒙以养正》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的品质,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构建良好的校风。传统文化德育校本教材《蒙以养正》的出版,让教育回归了传统。
通过诵读《弟子规》,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诵读《蒙以养正》里面的古诗词,用传统中国文明精神,对校园、对家庭、对社会产生潜移默化、净化心灵、熏陶品质的作用。
市教育局把我校作为学习《蒙以养正》小学片的试点,我校高度重视这门课程的开展,把《蒙以养正》课程纳入了课堂教学,我们主要做法是:
1、学校强调学习《蒙以养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用云浮市云硫小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后学校精神面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根本性改变的具体例子说明学习《蒙以养正》不但不会影响其它学科的教学质量,反而会促进其它学科成绩的提高。
2、我校把《蒙以养正》课程纳入校本课程,在课程表中显示出来。要求上课教师做好备课,写好教案。由管理学校德育的中层领导负责检查落实,并把发现的问题通过召开老师会议及时反馈与整改,力求每一节课都能真真正正落实到实处。
3、本教材主要是通过古代的故事让学生感悟做人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所以在教学这套书时,我们要求教师重在培养学生的品质。让学生在故事的讲述中得到感想与体悟,让他们学习个中的道理。并要求学生完成“我感触,我行动”的内容,让他们写下自己所学到的做人道理与心得体会。
4、课前一分钟要求各班诵读经典名句,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不达到练背诵的程度。德育处利用早操时间进行不定期的抽查、背诵,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除了在学校学习以外,我们还要求学生回到家里与家长一起学习,开展亲子读书活动,创建书香家庭。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成长!
5、营造传统文化校园氛围。“马行软地易失蹄,人贪安逸易失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一句句增广贤文走进了校园内、宣传栏、楼梯通道,走廊等处,令人赏心悦目,体现了人文关怀,烘托教育氛围。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通过营造氛围,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学以致用出实效
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感觉效果显著,学校校风、班风和学风
得到了提升,并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同:
老师们认为:这项活动既是对学生进行经典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又是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如果能够长期坚持,一定会取得很好成效。从目前来看,学生在日常行为习惯上就有了很大的改善。比如,学生以前见到老师或外来领导时,不敢主动问好。现在这种状况有所改变,大部分学生能礼貌待人,主动问好;上下楼梯时,能够主动让道;学生乱丢垃圾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校园环境清洁了;早、午读钟声还未响,同学们已能争分夺秒进行早、午读,学习的自觉性得到了加强;学生的仪容仪表变得规范了,学生间更加团结。
学生反映:大多数学生对此项活动感兴趣,能够主动要求家长购买一些书籍,以增加阅读量,积极背诵老师要求的内容,高年级的同学大部分内容都能背诵。他们认识到,通过《蒙以养正》的学习,了解中国文化,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要按照《弟子规》的要求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约束、规范;不应与父母和师长顶嘴,父母和师长教育时,应认真听,不反驳,有错改正,无错诫免;学校倡导学生为家庭做一此力所能及的事,学生基本上能做到。
家长的看法:学校开展这项活动很有必要,因为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对孩子进行经典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熏陶,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家长们反映,自己孩子在日常行为习惯方面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学习更加积极了,对《弟子规》的内容有些不懂的地方,就主动查阅资料,对拓展孩子知识面有帮助。有的家长向学校反映,近来他们的孩子能主动帮助家长做一些
力所能及的家务,能整理自己的房间。孩子在家时家长们也经常用《弟子规》来提醒、纠正、规范孩子的言行。
当然,这项活动才刚刚开展,尚处于试行阶段,还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创新做法,以求能有更大效益。《蒙以养正》是一本好书!是一本能培养学生纯正品质,养其正气,为孩子将来能成为正人君子奠定坚定基础的好书!我们会让教师们上好《蒙以养正》课程,让经典的正能量在孩子的生命之树茁壮成长!
第四篇:龙湾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方案
龙湾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打造书香校园,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根据《四会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四教﹝2013﹞40号),结合我校的实际要求开设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践行“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广东精神,确立现代的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总目标
1、全面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民族自豪感。
2、学习在当今生活中,以宽广的胸怀和文化视野,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奠定和谐的人生基础。
3、参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感悟生命之实质、生命之意义、生命之规律和生命之责任,积极关注现代文明建设,具有热爱祖国的情感,立志为祖国的未来发展努力。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 ~ 2年级)
1、倾听《三字经》和《千字文》中的圣贤人物美德故事,参与家庭传统节日民俗活动。
2、诵读《三字经》和《千字文》的传统文学读物精华。
3、背诵《三字经》和《千字文》;简单复述文中的一些经典故事。第二学段(3 ~ 4年级)
4、倾听《孝经》和《大学》中的故事,简单知道《孝经》和《大学》中的一些内容,主动参与家庭传统节日民俗活动。
5、选读《三字经》《千字文》《孝经》《大学》等传统文学读物精华。
6、诵读《三字经》《千字文》《孝经》《大学》等经典章句;选读浅易古诗词、美文20首(片段),可尝试背诵。
7、背诵《孝经》《大学》,复述文中的故事内容,并简单发表个人的学习体会。
8、选学自己感兴趣的琴棋书画等艺术表现形式技能,积极参加传统文化主题活动。
9、在教师指导下,编辑手抄报等来展示中华传统文化。
第三学段(5 ~ 6年级)
10、学习《中庸》和《论语》中的内容,简单理解《中庸》和《论语》中的一些内容,主动参与家庭传统节日民俗活动。
11、诵读《论语》《孝经》《大学》《中庸》等经典章句30则(段),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较自觉地践行。
12、诵读古诗词、美文30首(段),同学间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比赛。
13、选学自己感兴趣的琴棋书画等艺术表现形式技能,积极参加传统文化主题活动。
14、登陆电子网站,阅读传统文化学习资料,尝试编辑电子稿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第四学段(7 ~ 9年级)
15学习《孟子》和《道德经》中的内容,理解《孟子》和《道德经》中的内容,能自己归纳出文中的人生道理和自然规律。
16、诵读《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道德经》等经典篇章,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自觉地践行。
17、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自觉选读40首(篇)古诗词、美文,并能引用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18、选学自己感兴趣的琴棋书画等艺术表现形式技能,积极参加传统文化主题活动。
19、根据所学的内容发表自己的心得,发表演讲、诵读等。
20、登陆电子网站,阅读传统文化学习资料;尝试编辑电子稿展示学习成果。
三、学习内容与学习途径
(一)学习内容: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读本为学习内容体系,肇庆市教育局统一配发的教材及资料为教学内容。各年级课程设置如下:一年级学习《三字经》,二年级学习《千字文》,三年级学习《孝经》,四年级学习《大学》,五年级学习《中庸》,六年级学习《论语》,七年级学习《孟子》(上),八年级学习《孟子》(下),九年级学习《道德经》。
(二)教育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结合专题活动和社会实践等途径,确保教学效果。
1、课堂教学。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课时安排为每周1节(校本课程)。重视学科渗透,寓传统文化教育于各学科教学过程中。
2、主题活动。学校结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洒扫应对”专项教育活动和“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根据《龙湾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安排
表》,每月分别举行经典诵读、演讲、书画、手抄报比赛、知识竞赛等各类主题活动,寓传统文化教育于丰富多彩活动之中。
3、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充分结合教学工作,并利用暑假、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等有利契机组织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深了解传统文化丰富内涵。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根据学校的实际,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领导,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具体如下:
组长:朵应衡
副组长:李耀新、钱森明、谢欢
组员:李建平、利建洪、乡尧池、陈文容、雷奕飞、雷瑞荣
领导机构下设办公室在德育处,办公室主任:李建平(兼任)
并且制定《龙湾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处室工作人员安排表》,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推动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迅速开展。
(二)培训教师,建设队伍。
按照市教育局的师资培训计划,组织骨干教师参加肇庆学院培训基地的研修培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培训,采取校本培训,以传统文化教育教研组为单位,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并用“请进来,走出去”、加强区域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传统文化教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让教师自觉养成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素养,从而影响和带动学生。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利用板报、宣传栏、校园网、校刊、广播站、电子屏等平台,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合力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四)保障经费。
每年要把传统教育经费纳入预算,在学校公用经费中统筹安排0.5%-1%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经费,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四会市龙湾学校
2013年5月8日
第五篇:市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情况调研报告
市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情况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打造书香校园,巩固提高我市素质教育成果,接到自治区关于开展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调研的通知后,局领导非常重视,立即进行了调研、并总结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推进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主要举措及经验启示。现把调研结果简要总结分析如下:
一、调研工作目标
让中小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健全的人格,提高文明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用国学经典传统文化之光,照耀指引孩子们健康成长,受益终生,并让他们勇于担当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教育内容: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读本为学习内容体系,各中小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学习。
各年级课程设置如下:幼儿园学习《弟子规》,一年级学习《三字经》,二年级学习《千字文》,三年级学习《孝经》,四年级学习《大学》,五年级学习《中庸》,六年级学习《论语》,七年级学习《孟子》(上),八年级学习《孟子》(下),九年级学习《道德经》,高一和中职一年级学习《寿康宝鉴》,高二和中职二年级学习《礼记》,高三学习《周易》等。
(二)教育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结合专题活动和社会实践等途径,确保教学效果。
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我市中小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同时学校还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过程中。
2.主题活动。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组织举行经典诵读大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书画比赛、名人名家故事演讲比赛、传统文化专题晚会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寓传统文化教育于丰富多彩活动之中。
3.社会实践。各地各学校结合教学工作,并利用寒暑假、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等有利契机组织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深了解传统文化丰富内涵。
二、主要举措
(一)营造教育氛围
营造浓厚氛围。开辟传统文化走廊、学习园地、专栏、专刊、网站、网页等阵地。在学校墙壁、走廊、教室、橱窗、寝室等地精心合理布置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图画、警句、诗词歌赋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励师生奋发向上。在学校进出口墙面、走廊等醒目位置张贴悬挂传统典故成语、格言警句等。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挖掘地方资源。我市有很多红色教育基地、文物古迹、历史人物以及典故,充分利用丰厚的地方文化资源,充实和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的内容,如文化、民俗、文物、旅游、社科界等多种传统教育系列读本,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以通俗明了的方式,如童谣、画册、民间故事、卡通等,将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展现在全体师生面前,使之得到熏陶、感染。
(二)合理设计教育内容
教材以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综合规划各学段经典诵读、地域文化、活动体验等内容,各阶段目标设计突出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求,联系了学生的经验世界,以传统经典诗文诵读为引领,统整了多种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文化学习体验活动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感受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容、多姿多彩的形式,拓展多维文化视野。
(三)创新教育方式
利用传统节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活动中,紧紧围绕节日主题,突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充分展现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并注重提升文化内涵,通过举办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表演和民间艺术展示等活动,让中小学生在参与中亲身体验节日习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作为知识的主要传播基地,教师作为知识的主要传播者,都需要在真正认识到传统文化弘扬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的同时,以身作则,从自身作起,在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学生起到应尽的传播责任。学校可以通过举行有关传统文化活动来传播。因此我们希望校方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有效的途径发挥好学校在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中的作用。
(二)家长的积极引导。家长是孩子教育的启蒙者,同时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引导者。中小学生还处于思想未成熟期,因此在甄别信息和获取知识方面难免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因此家长要切实负起责任,尽力帮助孩子克服这方面的困难,而不是更多地期待外界的帮助。
(三)建议市级、各县(区)乡镇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基地,定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讲座;举行诸如诵读比赛、讲演竞赛、手抄报评比等系列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召开主题班会活动;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纪念活动;爱老敬老教育社区教学实践活动等。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德育工作中,拓宽育人载体,丰富德育资源,增强育人效果,培养广大青少年积极向上的文化价值观和弘扬民族精神。
(四)教育部门要培养一支素质过硬、德艺双馨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坚持言传身教把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给学生讲明白,以身作则来影响带动学生,使他们从思想上发生转变,逐渐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的人,使师生精神面貌有新变化、文明礼仪充满校园,真正把学校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星期一早晨,春光明媚,碧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柔软的白云,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蓝天中飞翔,我们在操场上举行了一次升旗仪式。
广播里响起了响亮的声音:“面对红旗。”我们马上站的笔直,只见红旗在朝霞的映照下冉冉升起,我看着红旗,不禁想到考察工作者在遥远的南极,那里最少也要零下三十几摄氏度。但考察工作者面无惧色,他们为了我们国家的科研事业,不顾自己的安危,试想他们在南极吐一口痰,还没落地,就变成了一块冰。考察工作者为了研究地形,探寻矿产,做出这么大的牺牲,是多么不容易啊。但每当他们看到飘扬在南极上空的五星红旗,就会产生巨大的工作动力,那是因为祖国的强盛是他们奋斗的目标和动力。
啊!国旗,伟大的象征,过去你怀抱着你的儿女创造新的中国,现在我们为你争光!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