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中小学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之我见
农村中小学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之我见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甘河滩镇坡家学校 殷全寿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一、目前中小学生的道德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新时期中学生的成长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总的来看,他们有着乐观向上的生存观、市场经济的头脑、法制观念以及民主意识等特点,勇于抛弃旧意识、旧观念,渴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他们勤奋好学,争取成才,善于分辨真假、善恶和美丑,这些都是中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良好表现。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部分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基本道德情感缺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它的一些负面影响也日益表现出来,令一些中学生产生了对诚信意识的背离,撒谎、作弊、违纪等现象在部分学生中相当普遍。一些学生不愿刻苦学习,却又想表现自己,于是用弄虚作假的手段骗取成绩欺骗老师和家长,以获取名利,不守诚信的现象严重影响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不能确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评判标准,从而缺失正义,对于不平、不公之事不是据理力争,而是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社会责任意识弱。
(二)日常行为规范缺失
当前,在校的中学生绝大部分社会公德意识是比较好的,认为应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但在社会公德的实践中却令人担忧,乱划课桌、粗言秽语、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等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知而不行,有的知而不完全行,有的知却要求他人行,这是典型的知行偏离。还有部分学生虚荣心强、攀比成风,分强调自身的物质基础,穿名牌、用名牌、赶新潮、赶时髦、比阔气,甚至为了显阔,不惜欺骗家长和老师来达到自己炫富的目的。据对部分学生抽查,近20%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整日泡在网吧,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长达数周[2]。
(三)自我中心过于突出
当代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成为了家庭的“中心”,久而久之,将这种“家中我为王”的观念,带进了学校,带进了社会。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强调个人意志,以至于宁可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也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处事过程中,表现出极强的性格特征,率性而为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也不考虑事情所造成的后果。学习上不思进步,生活上追求享乐,浑浑噩噩度日,缺乏做人常识,心理放荡反逆,无视校规校纪,甚至以顶撞老师、捣乱课堂逞能,这一小部分学生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此种种问题,与我们所处的社会和时代格格不入,非常不协调,着实令人担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是历史沿袭而来的风俗、道德、思想、艺术、制度、生活方式等等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有机复合体。优秀传统文化是指可值得我们传承、借鉴的。中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炎黄子孙的无价之宝,是我们民族聚凝力和生命力之所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在激励人心,提高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思想方面,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作为历史最久的文明古国,再加上我们目前国度性质的决定,都需要中国的传统文化礼义兴盛不衰。例如:孝顺父母,尊老爱幼,见利思义,公而忘私,团结友爱,诚信忠恕,见义勇为,和睦坦荡,先人后己,礼貌待人,遵纪守法,上下有序,学无止境,德智兼备,讲求公德,廉洁奉公,重民爱民等等,所有这些无一不是先人的教诲。
二、推广传统文化对中小学生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现代精神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但由于商品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存在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如:是非、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行为成为社会公害。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必然会对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思想造成极大影响。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必须重新审视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对学校德育的优势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校园里发扬光大,切实提高学校素质教育实效。这已成为时代的疾声呼唤。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如爱国卫家、忠烈刚直、勤俭节约、克已奉公、孝敬长辈、和谐相处等思想品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虽历尽岁月的淘洗越发闪出熠熠的光辉。
《三字经》中“苟不教性乃迁”说的是:如果孩子不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着环境的影响而变化,所谓先入为主,不可不慎。如朱熹强调,在孩子知识、性情未定时,要及早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行为训练,这样方能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的效果。当今社会有很多人会借口幼儿无知而将教育延迟到长大后再进行的错误观念,这就像懒于摘除树苗的劣芽一样,等到长成大树以后再去砍那些枝杈,该费多大的力气?“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其含义不言而喻。
在我们学校开展的系列活动中,引导学生过好每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开展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探究实践活动。通过全校性活动和年级组活动相结合,以主题队会、社会实践、家校互动等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组织形式,让学生了解、认识、喜爱并将传统节日的文化,并深深融入日常生活中,这也就从某些“小事”中,树立了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意识。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只要我们做教育的有心人,就能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广大,这对国对民都可谓是千秋功德的大事。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当前小学生的教育意义是非常迫切的,且是重要的。因此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有责任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在教育小学生的过程中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这是教育的根本,也是国计民生的大事。
第二篇: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我见
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我见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我们在新时代进行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它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形成了中华民族不朽的民族精神。从历史上看,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道德素养。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又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道德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旦得到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哺育和熏陶,对良好的道德素养的形成将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二是树立行为规范。中华传统文化注重伦理教育、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理解了孔孟之道,待人接物就能通情达理,心平气和;三是改善知识结构。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以儒教为主,兼取道、佛之长,其精华灼灼闪光,形成了我们民族的基本观念、情感、思想和态度,蕴藏着许多哲学理念和道理,对每一个人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改善青少年在文学、美学、历史、道德等各方面的知识结构,对他们的成长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全面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参与。
(一)家庭要发挥摇篮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纳于日常生活之中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其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重视家庭德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的价值观形成时期,其思想品德可塑性很强,对事物的真假优劣辨别能力不够。因此,我们要将中华民族特有之诚信守约、勤劳俭朴、扶弱济贫、尊老爱幼等这些传统美德融入日常情态之中,通过家长们的言传身教,引导青少年热爱传统文化,丰富历史知识,拓展人文思想,培育其良好的品德修养,塑造其优秀的行为品格,这种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二)学校要发挥纽带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上
学校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有着先导与示范作用。由于现阶段教育体制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重知识轻品德、重成绩轻能力、重教材轻素质的现象仍然存在,致使学生们普遍存在吃苦耐劳精神差,不善于团结协作,缺少助人为乐的品质和行为,缺乏必要的应对生活的精神素养和能力,精神思想困顿,人生观、价值观迷惘,这无疑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行教育中的缺位有着很大的关系。应该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走进课堂,努力在校园内营造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风气。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品德、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相结合,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与“八荣八耻”教育相结合,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渗透于相关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独特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糅合进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通过组织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等方式研究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中小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尤其在小学和初中开设传统蒙学课程,无论是对学生潜能的开发,还是对对民族精神的承传,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社会要发挥平台作用,共同营造崇尚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要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工作,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和文化经营模式,把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以全新的形象展现给青少年,激发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要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中华传统经典名篇诵读比赛”、“校园文化节”、“青少年文艺表演”等大型活动,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要整合社会德育资源,加强德育教育基地建设。宣传、教育、文化等部门要开辟各类德育教育基地,激发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彰显对儒学的重视,体现尊师重道之精神。
总之,要通过开展形式丰富的各类活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于青少年的心灵,切实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和占有率。
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我见
兖州区十二中学
朱瑞平
第三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情况汇报
弘扬传统文化
培养孩子良好品质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各位兄弟学校的同行们: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学校感谢县传统文化教育现场会提供这样一个平台,给我这个机会,向各位汇报我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一些情况。下面我说说我校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传统文化,纳入课程
学习《蒙以养正》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的品质,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构建良好的校风。传统文化德育校本教材《蒙以养正》的出版,让教育回归了传统。
通过诵读《弟子规》,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诵读《蒙以养正》里面的古诗词,用传统中国文明精神,对校园、对家庭、对社会产生潜移默化、净化心灵、熏陶品质的作用。
市教育局把我校作为学习《蒙以养正》小学片的试点,我校高度重视这门课程的开展,把《蒙以养正》课程纳入了课堂教学,我们主要做法是:
1、学校强调学习《蒙以养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用云浮市云硫小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后学校精神面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根本性改变的具体例子说明学习《蒙以养正》不但不会影响其它学科的教学质量,反而会促进其它学科成绩的提高。
2、我校把《蒙以养正》课程纳入校本课程,在课程表中显示出来。要求上课教师做好备课,写好教案。由管理学校德育的中层领导负责检查落实,并把发现的问题通过召开老师会议及时反馈与整改,力求每一节课都能真真正正落实到实处。
3、本教材主要是通过古代的故事让学生感悟做人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所以在教学这套书时,我们要求教师重在培养学生的品质。让学生在故事的讲述中得到感想与体悟,让他们学习个中的道理。并要求学生完成“我感触,我行动”的内容,让他们写下自己所学到的做人道理与心得体会。
4、课前一分钟要求各班诵读经典名句,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不达到练背诵的程度。德育处利用早操时间进行不定期的抽查、背诵,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除了在学校学习以外,我们还要求学生回到家里与家长一起学习,开展亲子读书活动,创建书香家庭。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成长!
5、营造传统文化校园氛围。“马行软地易失蹄,人贪安逸易失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一句句增广贤文走进了校园内、宣传栏、楼梯通道,走廊等处,令人赏心悦目,体现了人文关怀,烘托教育氛围。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通过营造氛围,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学以致用出实效
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感觉效果显著,学校校风、班风和学风
得到了提升,并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同:
老师们认为:这项活动既是对学生进行经典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又是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如果能够长期坚持,一定会取得很好成效。从目前来看,学生在日常行为习惯上就有了很大的改善。比如,学生以前见到老师或外来领导时,不敢主动问好。现在这种状况有所改变,大部分学生能礼貌待人,主动问好;上下楼梯时,能够主动让道;学生乱丢垃圾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校园环境清洁了;早、午读钟声还未响,同学们已能争分夺秒进行早、午读,学习的自觉性得到了加强;学生的仪容仪表变得规范了,学生间更加团结。
学生反映:大多数学生对此项活动感兴趣,能够主动要求家长购买一些书籍,以增加阅读量,积极背诵老师要求的内容,高年级的同学大部分内容都能背诵。他们认识到,通过《蒙以养正》的学习,了解中国文化,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要按照《弟子规》的要求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约束、规范;不应与父母和师长顶嘴,父母和师长教育时,应认真听,不反驳,有错改正,无错诫免;学校倡导学生为家庭做一此力所能及的事,学生基本上能做到。
家长的看法:学校开展这项活动很有必要,因为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对孩子进行经典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熏陶,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家长们反映,自己孩子在日常行为习惯方面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学习更加积极了,对《弟子规》的内容有些不懂的地方,就主动查阅资料,对拓展孩子知识面有帮助。有的家长向学校反映,近来他们的孩子能主动帮助家长做一些
力所能及的家务,能整理自己的房间。孩子在家时家长们也经常用《弟子规》来提醒、纠正、规范孩子的言行。
当然,这项活动才刚刚开展,尚处于试行阶段,还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创新做法,以求能有更大效益。《蒙以养正》是一本好书!是一本能培养学生纯正品质,养其正气,为孩子将来能成为正人君子奠定坚定基础的好书!我们会让教师们上好《蒙以养正》课程,让经典的正能量在孩子的生命之树茁壮成长!
第四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负责人就《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答记者问
【浏览字体: 大 中 小】
2014-04-01
来源: 教育部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问:请简单介绍一下《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出台的背景和起草过程。
答: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正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当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教育系统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和关键环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十八大对这一问题进一步做出了战略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总书记就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新形势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
自去年六月以来,教育部成立了文件起草组,就如何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深入调研,先后有100余位专家、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参与了文件研制或提出建议意见。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修改完善,起草小组认真研究、充分吸收了中宣部、文化部、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民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部门的意见,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议同意,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2.问: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如何?还存在哪些不足?
答: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与弘扬,中央和各级政府为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1993年,中共中央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2006年,中央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出了具体部署。
教育部多次下发相关文件。2004年,与中宣部联合发布《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2010年,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的通知》。2013年,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等等。
此外,上海制定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对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和任务目标;山东出台《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并编写《传统文化》教材,在全省中小学投入使用;江苏在全省小学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举办经典诵读比赛,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感受传统文化教育魅力。这些探索都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从调研情况看,当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还不尽令人满意,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些学校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偏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单纯地让学生记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对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这是当前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二是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不足。很多地方和学校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对教育内容缺少系统规划,对教学环节缺乏整体设计。往往是众多课程各自为战,课内课外无法衔接,导致课程门类孤立化、教育内容碎片化、教学设计随意化现象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三是教育教学中的技术性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从事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教育教学的感染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课程体系和教材编写相对缺少统一的技术规范指导。四是全社会关心支持的合力有待形成。目前,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还是教师、场所还局限在校园、手段还主要依赖于课本,还没有完全形成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支撑的良好态势。
3.问: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何提炼适用于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文件起草的重点,也是难
点。对此,起草小组系统梳理了目前正在使用的教材中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认真听取多方意见建议。坚持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避免复杂深奥的学理之争。在反复论证基础上,最终形成了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概括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一是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的耻辱,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二是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三是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通过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三个层面的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
4.问:各学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文件的这一部分需要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各学段“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起草小组力求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教育要点,使之相互衔接、层层深入,螺旋上升,形成一体。在小学低年级,以培育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在小学高年级,以提高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在初中阶段,以增强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在高中阶段,以增强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精神内涵,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在大学阶段,以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在各学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力求做到三个“全覆盖”:一是学科课程全覆盖,将教育内容体现到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要课程中去。二是教学环节全覆盖,包括课堂教学、课堂外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是教育人群全覆盖,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兼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但更为强调指导性。考虑到地域文化差异,既要为各地各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提供指导和遵循,还要为未来的课标修订、课程开发以及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留有一定空间。
5.问:教育系统在落实《指导纲要》方面将采取哪些重点举措?
答:教育部将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逐步落实课标修订和课程开发工作。目前,正在启动的高中阶段课标修订将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列入修订内容,小学至初中阶段的课标修订工作,也会按照时间进度安排适时启动。此外,还将在全国高校推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文化概论》。在职业院校教育中,将建立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制定传统手工技艺、民间美术工艺、民族表演艺术等民族文化相关专业教学标准,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相关专业校本特色教材。
要培养和造就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推动师范院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示范性项目中专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建设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特色学校和基地,完成“中华经典资源库”建设,出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物。
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动员组织传统文化名家、一线教师共同研究如何改进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加强传统文化研究机构的建设,以便更好的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指导。
6.问:除教育系统外,社会其他领域还将有哪些举措?
答: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离不开全社会的关心支持。我们既要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又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互为补充、相互协作的传统文化教育合力。具体来讲,学校应充分依托校内文化资源和主题活动,发挥独特的校园文化育人功能。有关部门应发挥其职责功能,促进传统文化的教育。建立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遗址等公共文化机构的长效机制;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应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类文艺作品创作,着力提供丰富、生动的教育资源;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以及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应积极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实践活动,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此外,还要加强网络教育平台建设,打造一批有广泛影响的传统文化特色网站,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
第五篇: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教学应如何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河南省第三初级中学
董遂红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人们留下了无数灿烂的文化精髓。先秦散文、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民族精神也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中不断传承巩固。可以说,与中华文明同步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体现。
语文课程传统文化内涵、外延十分丰富,是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这是语文教学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总目标。可见,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对于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在讲授相关课文时,应重视结合一些重要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辅助教学,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的思想得以净化,行为得以矫正,文化得以熏陶,人文素养得到提高。那么,语文教学应如何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呢?我认为应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进行课堂教学渗透。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课文,有古代经典作品,也有富有时代气息的新作,传统文化寓于其中。语文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因素,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对新教材有关体现民族文化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课堂教学渗透。
例如,余光中的《乡愁》一诗,看起来是一首很简单的现代诗歌,但是短短的十几行字中,蕴涵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过程和方法:(1)播放歌曲《月之故乡》导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2)朗读吟诵,感悟诗歌的意蕴美。(3)美读想象,感受诗歌的图画美。(4)品读回味,赏析诗歌的语言美。(5)自由选读一些爱国思乡诗歌,体会“思乡恋土”的思想感情。通过课堂教学渗透,使学生充分体味到诗人所表达的乡愁,增强了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再如,在学习《蒲柳人家》时,我选择何满子作为突破点,引导学生找到熟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的情境,感受小说中营造的充满乡土气息的生活,感受没有遭受物质欲望污染的健康纯净的生活,从而关注其中属于民族的、传统的东西,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思考应当以怎样的方式生活,使学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震撼、教育和感染。
又如,在学习《核舟记》一课时,我向学生讲述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发展历史及其著名的雕刻艺术品,如云冈、龙门石窟雕刻规模之大,形象之逼真,在中外是无与伦比的,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这样,在讲述这些文物知识的同时,又让学生了解到了有关雕刻的一些知识,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此外,中学语文课本中,表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的篇章和材料,俯拾皆是。孔孟儒家学说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生取义”的忧患意识和献身精神;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执著精神;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超然物外的洒脱;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利他主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鲁迅《〈呐喊〉自序》中弃医从文、追求真理的爱国精神;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体现出来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朱自清《背影》中表现的父子深情。对这些丰富的精神养料,可以通过讲授课文内容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通过对课文作者和背景资料的介绍进行点拨,也可以通过语言品味、形象剖析来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结合作文教学来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精神营养,逐渐提高做人的修养,养成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充分运用语文教材,注意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汲取精华,养成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程,提升学生人文修养。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因此,在完成教材选编课文任务的同时,我们开设以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校本选修课程,能够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近年来,我们学校语文教研组尝试开设了中华传统文化选修课。学校每星期设立一节“传统文化课程”,根据学校资源,学校设置了五种课型——经典诗词(古文)诵读课,经典诗词(古文)赏析课,经典推荐课,对联赏析创作课,书法艺术欣赏课,由语文教师根据不同年级选择课型进行讲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①经典诗词(古文)诵读课
经典诗词(古文)诵读课以诵读记忆为主,对经典诗词(古文)进行介绍,解决阅读障碍。引导学生通过教师讲解,自己动手查阅资料,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句义,对句章篇进行熟练朗读,达到优秀句章篇的准确背诵。②经典诗词(古文)赏析课
经典诗词(古文)赏析课以赏析为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依靠大量资料,了解文本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经历生活环境创作背景,理解诗词(古文)的深刻内涵,对作品进行鉴赏,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③经典推荐课
经典推荐课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向学生推荐优秀经典篇章、书籍等,学生自由自主阅读,引导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强化对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精神的体验,不断提高学习认知能力,提高综合素质。④对联赏析创作课
对联赏析创作课根据对联特点和创作要求,赏析古今名联,结合实际情况需要引导学生创作对联。搜集与对联有关的传统文化内容,促使学生体验传统文化在社会历史生活中生生不息的生命力。⑤书法艺术欣赏课
通过书法艺术欣赏课,引导学生了解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明确学习书法的意义,掌握学好书法的方法,了解书法工具、碑帖常识,掌握选择字帖、书法工具的方法。
我们还为学生开列了古诗文诵读书目,并尝试开展以下活动:(1)天天三个一:要求学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诵读一首古典诗文;语文课前交流一句自己喜欢的座右铭;回家背诵一首古诗文。(2)周周三个一:每周写一张以古诗文位内容的书法习作;读一篇经典文言散文;写一篇心得体会。
(3)月月三个一:要求备课组老师在每月上旬开设一节有关古诗文阅读的专题讲座;每月中旬举行一次班级古诗文学习沙龙;在每月下旬全级段举行一次古诗文竞赛活动。
(4)学期成果展:每学期举办一次优秀古诗文摘录笔记、书法荟萃、诗词吟唱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成果展。
通过每周一次的传统文化选修课,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理性认同。
三、开展综合性、研究性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领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 语文教师应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综合性、研究性的实践活动,寻求新语文与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新途径。
我们汝州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她是河南曲剧的发源地,汝瓷、汝帖堪称国宝,文化积淀深厚。这里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我们在研究性学习中,选择了有关传统文化的课题研究,如“刘希夷与汝州”、“汝州在河南曲剧史上的地位”、“汝瓷的变迁”、“汝州历史文化调查”等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综合性、研究性语文实践活动。(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①搜集相关资料。
以假期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的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其渊源,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有关汝州的文选典籍、文史资料,初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物、历史人物故事传说、饮食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搜集相关资料,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后,交课题组汇编成册。②观看有关汝州传统文化的影视录像。
汝州是戏曲艺术发达的地区,民间戏曲活动频繁。逢年过节,农村经常有各种戏曲表演活动。我们注意利用民间戏曲资源丰富的特点,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和音乐教师一道开展“戏剧进课堂”活动,收听收看豫剧《花木兰》、《穆桂英》、越调《收姜维》、曲剧《卷席筒》、《风雪配》等精彩片段、以及“中国首届曲剧艺术节开幕式”等影视录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戏曲艺术,增进了学生对地方戏曲的了解和认识,激发了他们对民间戏曲艺术的热爱之情;同时通过身临其境的现场欣赏、体验和感受,更好地鉴赏了戏曲表演,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2)开展考察活动。
我们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同时,积极开展考察活动,组织师生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与由来,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共同搜集非物质文化材料,到我市的文庙、汝瓷博物馆、千年古刹风穴寺等文物保护单位参观学习。
(3)开展“追寻汝州传统文化的足迹”的讨论交流会,搜寻与家乡有关的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来见证汝州传统文化的足迹;开展“扬弃传统文化” 的辩论会和“如何利用家乡的传统文化为家乡服务”的辩论赛、演讲会,引导学生从家乡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角度表达自己的理想。
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了汝州的传统文化,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总之,中学语文教师应精心选择富含传统文化的优秀篇目,采取生动活泼、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学,使他们热爱传统文化,自觉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绽放着精神之花、民族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