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9-05-13 06:47: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篇:农村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本文从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出发,介绍了作者所在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做法,提出了优化教育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形成学生爱阅读的热潮,帮助学生积累文化知识。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方法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拥有培养德才兼备合格人才的宝贵资源。近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尝试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收到了较好效果。通过有的放矢地教育和渗透,学生的人文素质明显提高,综合能力有了很大改善。

一、从学生最熟悉的传统节日切入进行教育

小学生都喜欢过节,但他们不知道我国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和丰富内涵。每年传统节日来临之际,我有意识地查找了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演变的有关知识,讲给学生听。当他们了解到我国传统节日的知识后,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清明节期间,我不仅给学生讲解清明节的来历和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而且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凭吊先烈的光辉业绩,不失时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郭化如、张雨僧、何处、张保英是甘肃著名的革命先烈,我在清明前夕有意识地给学生讲这些出生、成长在陇原大地的英雄的故事,在潜移默化中感染了学生的爱国情怀。端午节前夕,我给学生介绍了包粽子、敲扇鼓的习俗;同时,给学生讲述了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以及与端午节的关系。中秋节前夕,我给学生介绍了中秋节举家团圆的历史沿革,给学生灌输了中华民族重视亲情和家庭和睦的传统美德,教育学生热爱父母、热爱家庭、热爱家乡。在重阳节期间,我又不失时机地给学生灌输尊敬和爱戴老人的意识。每年寒假前夕,我总会给学生布置一道特殊的假期作业,就是参加村庄或社区的春节文艺演出,在演出中体验我国传统的秧歌、武术等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家乡的亲近感。

二、利用古诗词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精华,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历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社会的深刻认识,是我们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在语文课中学到了许多古诗词,许多家长也习惯于利用古诗词作为孩子的启蒙读物和陶冶情操的载体。为此,学校每学期都要举办古诗朗诵比赛,给优胜者颁发奖品。学生从耳熟能详的诗词中,体会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同时,我还利用第二课堂,教学生根据古诗词的意境,创作美术作品,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又丰富了他们的传统文化知识。

三、挖掘本地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教育内容

甘肃省武山县有着悠久的历史,辖区内有大量的古迹遗存,也有动人的传说和故事,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绝好教材。早在东汉时期,就产生了与华佗齐名的名医封衡,三国时期,又诞生了驰骋疆场、名震三军的白马将军庞德,此后又有陈青选等武山人引以为豪的人物。武山有世界第一摩崖大佛――拉梢寺,有国家4A景区水帘洞和木梯寺,有蜚声陇原的旋鼓舞。学生对这些家乡的人物、古迹和故事很有兴趣。我常常利用班会、第二课堂等机会,给学生介绍先贤圣杰的故事,介绍境内的文物古迹,增强了学生向先贤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自豪感。

四、发挥学生家长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

现在许多家长都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调动和发挥学生家长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积极性,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在教育工作中的有效尝试。为此,我们通过召开家长会、给家长发短信、走访家长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的广泛认可、赞同和积极参与。家长对我们的倡导反应积极,他们有的给孩子购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有的利用周日、节假日带孩子到县内外的名胜古迹参观游览,有的给孩子讲述当地民风民俗的起源和意义,有的带领孩子参加民俗活动。家长的参与和配合,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入开展。为了吸引家长的参与热情,我们还举办了传统文化知识讲坛,邀请有条件的家长聆听专家的讲座,参加学校举办的亲子互动节目等。

五、营造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我们在校园围墙上制作了《二十四孝图》《二十四节气歌》《家乡名人事迹展》,介绍传统文化知识;还利用校园广播《每周一歌》栏目,在课外活动时间播放中华名曲、名歌;还成功举办了一年一度的读书节,向学生推荐优秀传统文化读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一本优秀作品,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写读书笔记和阅读心得,形成了“人人争当读书标兵”的热潮。

参考文献:

[1]李建华.做有故事的教育,办有温度的学校[J].人民教育,2014(24).[2]李学兰.从心里发出来的力量[J].人民教育,2014(24).(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山县龙台乡杨咀小学)

第二篇:10.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的实践与思考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开花结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的实践与思考

区教育局 区文广新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总书记在北师大看望师生时曾态度鲜明地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7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传承中华文化精髓,培养文化自信自觉。近年来,洪泽区各中小学牢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使命,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主线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让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入脑入心,使广大青少年成为传统文化的携带者和传播者。

一、主要做法

(一)课堂教育深入开展。各中小学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贯穿中小学教学始终,让课堂成为学生知晓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传统文化教育基本实现了学科课程、教学环节、教育人群覆盖。大多数学校还编写了丰富多彩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校本教材,列入学校课程计划。高良涧小学编写的《古诗词读本》、老子山九年制学校编写了《老子文化启蒙》、朱坝小学编写的《<三字经>简译读本》等5套校本教材、蒋坝小学编写的《蒋坝河工历史》等3套教材,洪泽湖高级中学编写了反映地1 方风情的民歌、民谣、舞蹈3本教材,大多数学校还编写了家风家训方面的教材。这些教材深受学生的喜爱,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效果明显。各中小学还以经典文学作品为媒介,引导学生诵读、吟咏、体味、铭记、传播,洪泽外国实验学校、高良涧小学、实验小学课前五分钟经典诵读等,优秀传统文化入眼、入耳、入心,初步积淀并内化学生文化基因和道德底色。

(二)优秀传统文化氛围浓烈。大多数学校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对校园环境进行科学、合理规划设计,通过学校楼、廊、墙、栏、园、屏、铃等形式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浸润学生心灵,极大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位。实验小学的“道德墙”,墙壁上雕刻《论语》、《三字经》等;设置“励志石”,在操场周边置放励志成语石。高良涧小学的畅思园中“司马光砸缸”“卖油翁”“对奕者”石刻画,“孟母断织、神笔马良”校园文化墙仿佛让人身临漫漫历史长河之境。老子山九年制学校注重构建“行道”文化,新建老子雕塑,道悬挂《道德经》中的经典语句。洪泽中学在楼名、楼道甚至上下课铃声设计中坚持用传统文化内容来启迪智慧。洪泽湖实验小学的水文化、朱坝小学诗意校园、洪泽外国语实验学校的古诗长廊等。所有这些均让学生接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悟了经典的博大精神,较好地提升了师生人文素养。

(三)中华诗词教育风生水起。大多数学校高度重视“诗词进校园”的工作,将诗教工作纳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以提高青少年的素质。省市区还给予经费支持。实验中学开展的古典诗词讲座、吟唱会、朗诵会、默写比赛等活动,为师生提供了广阔表演舞台;该校的用诗歌营造校园的文化风景,让学生感2 受中华诗词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朱坝小学的“读悟-创作”诗教项目获省区校补助、配套近百万元,建成响誉区内外的诗教品牌。洪泽湖高级中学的师生办诗社、出诗集、搞诗会,诗教工作影响较好,多名教师获省市区表彰,几百名学生获省市级荣誉。

(四)节日活动丰富多彩。大多数学校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深入挖掘节日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中开展的教育活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节日的由来和相关民俗,师生参与度高、兴趣浓。洪泽湖高级中学组织学生抄写春联、清明诗会,中秋节的短信祝福、赏月摄影。洪泽外国中学开展的中秋主题的诗歌朗诵会等,所有这些均丰富了学生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师生增强了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五)家风家训硕果累累。大多数学校通过发告家长书、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暑期探访、故事、演讲、征文、绘画、童谣创作等系列活动,推进家风家训教育进校园、课堂、家庭,提升了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区教育局成功承办的“晒家风”大型广场文艺晚会,家风歌获市评比一等奖。洪泽中学、实验小学建成了 “家风文化示范校园”,老子山九年制学校建成“老子文化暨家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一些学校编印的优秀家风故事,开展的课堂渗透家风教育研究,实现了以良好家风促进教育良好的行风。

(六)艺体之花精彩绽放。各学校深入扎实推进优秀传统艺术体育进校园活动,认真做好戏曲、武术、书法等相关课程体系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民族自豪感;举办形式多样的3 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广大师生搭建丰富的文艺素养展示舞台,全区教育系统文化体艺成果得到充分展示;充分发挥全区中小学文艺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打造了实验小学舞狮社团、古筝社团、琵琶社团,西顺河小学、黄集九年制学校舞龙社团,蒋坝小学的葫芦丝社团,高良涧小学的淮海戏社团等,在弘扬地方特色传统文艺的同时,为优秀文艺项目的传承培养后备人才。高良涧小学的足球获得省“贝贝杯”冠军,建成了省书法教育特色校;洪泽湖实验小学“中华武术进校园”,通过学科渗透、课堂引导、课余活动全面展开,多次在省市获奖。洪泽中等专业学校组织了洪泽湖渔鼓舞队(青年组)、箜篌表演队,共和九年制学校开展了“莲湘舞进校园”活动,洪泽特殊教育学校的铬铁画工作室,已我区教育系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各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但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是传承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受考试指挥棒、家长重成绩的影响,个别学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软任务”的重视不够、精力投入不足、推进力度不强。

二是相关的基础性工作有待进一步增强。目前,我区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比较匮乏,有的学校传统乐器的教学需要请外援,有的学校戏曲仅靠个把老教师支撑。不少教师自身国学底子薄弱,教育教学的感染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陈旧。

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内涵不足。有些学校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偏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单纯地让学生记4 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忽视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

三、对策建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要注重顶层设计,出台实施意见,部署系列传统文化项目进校园的工作方案,深入持久地对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工作进行系统安排,全面推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规划,融入到教书育人各项工作。

一要融入思想道德教育。要围绕“立德树人”主题,引导各校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教育广大师生弘扬传统美德,恪守文明规范。结合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督促激励广大教师重品行作表率。结合好人推荐评选活动,开展 “美德少年”、“最美教师”、“小绅士”、“小淑女”等系列评选表彰活动,挖掘闪光典型事例,利用“道德讲堂”宣扬美德善。结合“八礼四仪”活动,重抓“四仪”展演,建成开放洪泽未成年人文明礼仪教育实践基地。结合家风家训活动,开展“家风家训伴我成长”系列等活动,巩固洪泽中学家风馆效用,拓展各校家风家训阵地。

二要融入文化知识教育。要开发传统文化校本教材开发,形成齐全、系统的教材体系。要持续开展传统文化底色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工作,建好老子山九年制学校道文化、湖小善文化、蒋坝小学河工文化等特色文化校园,让校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瓦尽染经典色彩。要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推进经典融入学校生活、环境、课程、课堂,适时举办大型经典诵读展演活动。要放大诗词教育工作成果,加大朱坝小学、实验中学、洪泽湖高级中5 学等诗教文化基地建设。深入开展传统节日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

三要融入艺术体育教育。要加强体艺课程体系建设,持续做好戏曲、武术、书法等相关课程开发。要加强体艺培育基地建设,加快建设湖小学洪泽湖渔鼓舞少儿传承、武术以及洪泽中等专业学校洪泽湖渔鼓舞青年传承、高良涧小学足球教育等体艺基地建设。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开设中小学戏曲进课堂示范课,举办少儿戏曲艺术展演。推进箜篌、古筝、琵琶、葫芦丝、淮海戏、剪纸、书法、足球等社团建设,在弘扬地方特色传统文艺的同时,培养优秀文艺项目后备人才。

四要融入社会实践教育。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由之路,是提升思想文化品格的有效途径。继续放大实验小学“万里行实践班”这一省优秀社团的效应以及洪泽外国语中学励志修学夏令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蒋坝小学开展好“四季行走洪泽湖”自然课堂,组织学生走进厂矿企业、红色基地、社区小区、历史文化景观,收到行万里路、破万卷书之效。

第三篇: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总结

驼山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总结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更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在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始终占据重要位置。我们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教学全过程,通过学科渗透、课堂引导、课余活动得以全面展开。

一、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确保活动顺利有效展开。

学校成立了以葛仁景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明确职责分工,由德育处一处、少先队及教导处共同完成好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传承,确保了校园内处处有国韵,生生皆风雅,为学生的内涵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新教育实验的创始人朱永新教授说过说:“一所好的学校每一处都会说话、每一景都能育人。”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它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所以我校在进行校园外表形象具体设计和布局的时候,尽量做到:布局合理,格调高雅,赏心悦目,寓意深刻,美观实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中华文化相关的景观雕塑、文史雕刻,名人伟人的名言警句,师生的书画作品,校园的整体布局,一草一木都精心设计,校训每天都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形成“文化润心处处有 移步换景总是情”的优良校园文化。且各班级完善班级图书角,利用板报、橱窗宣传、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修建“以人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浓郁氛围。同学们畅游在书的海洋,汲取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三、扎实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活动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过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篇目使广大青少年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由少先队兼顾安排,在全校学生中展开《弟子规》的背诵活动。二至六年级的学生要求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到达人人会背。同时,二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弟子规》的践行活动,“给父母洗一次脚”、“为父母沏茶”等践行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了行孝的美德。每天晨会和中午的读书时间由班主任安排学生进行20分钟的朗诵经典活动;通过这样系列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们在朗诵中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培养学生酷爱祖国优秀文化的优秀品质。

除此之外,我校还利用校园之声,升旗仪式,多媒体进行宏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讲座,让学生身处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从而建立好好学习的志向。

四、推行孝、信、雅、行的教育活动

少先队、德育处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在学生中展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点,让学生认知传统、宏扬传统,增进其爱祖国、爱故乡、爱他人的情感。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展开“感恩父母 践行孝心”的实践活动;以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为契机,组织展开“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关爱长辈”的教育活动。一系列活动的展开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师长,孝敬父母,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从而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少先队还组织全校开展了文明礼仪主题班会,对全校学生提出了文明礼仪方面的要求,让学生明白了文明礼节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少先队还以印发诚信倡议书、讲诚信故事等多种形式,将诚信教育引向学生家庭,并广泛展开“争做毓小美德少年”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诚信美德。

五、笔墨挥洒 翰墨飘香满校园

中国书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为了让传统文化深入学生心里,使同学们更加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加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我校在教育教学中确立“国学启迪智慧,笔墨传承文明”的教学思路与宗旨。在中、高年级教学中实行“诗书画一体教学”,从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入手,从古老的文化艺术中吸取营养,再进行新的创造,力争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教学全过程。通过学科渗透、课堂引导、课余活动让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每个孩子的心田,三、四、五、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每周开设一节毛笔字教学课;

四、五年级的美术教学中开展具有我国民俗特色的剪纸教学;

二、三年级美术课以古诗配画教学为教学主导。总之,我校在日常教学当中将学科文化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推进素质教育里,坚持以书画艺术教育、中华经典美文描绘为载体,把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教育生活之中。学校在推进书画传承之余还建立了“翰墨飘香”书画社团,经常将老师、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展出,如此一来不仅丰富了师生文化生活,扩大中国书画传统文化在学校的影响,更激发了广大师生热爱中国书画,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国热情。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校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载体,积极其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丰富的实践活动激起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爱好,增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让他们成为祖国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四篇:农村中小学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之我见

农村中小学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之我见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甘河滩镇坡家学校 殷全寿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一、目前中小学生的道德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新时期中学生的成长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总的来看,他们有着乐观向上的生存观、市场经济的头脑、法制观念以及民主意识等特点,勇于抛弃旧意识、旧观念,渴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他们勤奋好学,争取成才,善于分辨真假、善恶和美丑,这些都是中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良好表现。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部分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基本道德情感缺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它的一些负面影响也日益表现出来,令一些中学生产生了对诚信意识的背离,撒谎、作弊、违纪等现象在部分学生中相当普遍。一些学生不愿刻苦学习,却又想表现自己,于是用弄虚作假的手段骗取成绩欺骗老师和家长,以获取名利,不守诚信的现象严重影响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不能确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评判标准,从而缺失正义,对于不平、不公之事不是据理力争,而是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社会责任意识弱。

(二)日常行为规范缺失

当前,在校的中学生绝大部分社会公德意识是比较好的,认为应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但在社会公德的实践中却令人担忧,乱划课桌、粗言秽语、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等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知而不行,有的知而不完全行,有的知却要求他人行,这是典型的知行偏离。还有部分学生虚荣心强、攀比成风,分强调自身的物质基础,穿名牌、用名牌、赶新潮、赶时髦、比阔气,甚至为了显阔,不惜欺骗家长和老师来达到自己炫富的目的。据对部分学生抽查,近20%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整日泡在网吧,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长达数周[2]。

(三)自我中心过于突出

当代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成为了家庭的“中心”,久而久之,将这种“家中我为王”的观念,带进了学校,带进了社会。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强调个人意志,以至于宁可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也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处事过程中,表现出极强的性格特征,率性而为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也不考虑事情所造成的后果。学习上不思进步,生活上追求享乐,浑浑噩噩度日,缺乏做人常识,心理放荡反逆,无视校规校纪,甚至以顶撞老师、捣乱课堂逞能,这一小部分学生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此种种问题,与我们所处的社会和时代格格不入,非常不协调,着实令人担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是历史沿袭而来的风俗、道德、思想、艺术、制度、生活方式等等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有机复合体。优秀传统文化是指可值得我们传承、借鉴的。中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炎黄子孙的无价之宝,是我们民族聚凝力和生命力之所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在激励人心,提高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思想方面,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作为历史最久的文明古国,再加上我们目前国度性质的决定,都需要中国的传统文化礼义兴盛不衰。例如:孝顺父母,尊老爱幼,见利思义,公而忘私,团结友爱,诚信忠恕,见义勇为,和睦坦荡,先人后己,礼貌待人,遵纪守法,上下有序,学无止境,德智兼备,讲求公德,廉洁奉公,重民爱民等等,所有这些无一不是先人的教诲。

二、推广传统文化对中小学生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现代精神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但由于商品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存在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如:是非、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行为成为社会公害。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必然会对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思想造成极大影响。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必须重新审视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对学校德育的优势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校园里发扬光大,切实提高学校素质教育实效。这已成为时代的疾声呼唤。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如爱国卫家、忠烈刚直、勤俭节约、克已奉公、孝敬长辈、和谐相处等思想品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虽历尽岁月的淘洗越发闪出熠熠的光辉。

《三字经》中“苟不教性乃迁”说的是:如果孩子不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着环境的影响而变化,所谓先入为主,不可不慎。如朱熹强调,在孩子知识、性情未定时,要及早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行为训练,这样方能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的效果。当今社会有很多人会借口幼儿无知而将教育延迟到长大后再进行的错误观念,这就像懒于摘除树苗的劣芽一样,等到长成大树以后再去砍那些枝杈,该费多大的力气?“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其含义不言而喻。

在我们学校开展的系列活动中,引导学生过好每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开展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探究实践活动。通过全校性活动和年级组活动相结合,以主题队会、社会实践、家校互动等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组织形式,让学生了解、认识、喜爱并将传统节日的文化,并深深融入日常生活中,这也就从某些“小事”中,树立了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意识。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只要我们做教育的有心人,就能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广大,这对国对民都可谓是千秋功德的大事。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当前小学生的教育意义是非常迫切的,且是重要的。因此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有责任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在教育小学生的过程中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这是教育的根本,也是国计民生的大事。

第五篇: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本文从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入手,提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传统文化 重要意义 策略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日前,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课标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求各学科课标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等内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深厚,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还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让学生在加深民族文化理解、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

1.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我??所学的语文是语言和文字,最大的作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中国的文化传统保存在什么地方?实际上就保存在那些母语里、那些方块的汉字里。因为母语是一个民族的最重要的精神纽带,而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特征。汉字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作为音、形、义相结合的每一个汉字,都有其起源和演变史,不仅具有表言达意的作用,同时也具有传播文化的功能,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汉字和词汇中蕴含的丰富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至关重要。[2]

高中语文教材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文化经典,这些文化经典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如先秦诸子百家的散文、明清时期的小说等,都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更加重视语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国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对高中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崇尚伦理、自强不息,强调真理的追求和辩证的思考,有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贯穿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始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学中,挖掘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作品,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土壤,对学生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意义。

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互联网的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给中学生身心带来负面影响,如社会责任感淡化、理想信念缺失、文化认知淡薄等,究其原因,正是因为没有把中华民族精神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逐渐忽略甚至漠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对学生的民族精神、身心素质、文化教养、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语文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载体,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毋庸置疑。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策略

1.认真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语文教材为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经典的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材中非常明显。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教师首先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认真的研读,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文化传统等进行升华,让传统文化精神滋养学生。

高中课文中的很多文言文,就是非常鲜活的例子,如教学《陈情表》时,让学生接受“孝”的教育。教学《苏武传》时,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归去来兮辞》一文时,教师可以从题目中的“辞”,古代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体裁入手,也叫赋,比较注重行文的韵律与句式,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研究文中一词多义,了解汉字在古诗词蕴含的多重含义,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性。

2.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感知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高中语文教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教师不仅要认真研读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还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讲究语言艺术、直奔重点设置悬念等方式,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正确的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良好的教学氛围既有利于学生的智力活动,又能使语文教学活动丰富多彩。

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和它的思想性、艺术性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堂播放《红楼梦》这一节的电视剧片段,还原故事情节,让学生欣赏剧中人物的服饰、语言以及古典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节中,让学生深切地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3.做好课外延伸,拓宽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积累渠道

单凭教材中的一些具有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容是很难满足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需求的。教师要将目光转向课外,通过课外拓展延伸,将传统文化教育拓展到学生的课外学习和生活中去,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如,教学《鸿门宴》中“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一段时,由鸿门宴上的座次细节,对学生进行座次文化教育。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即“古人之坐,以东向为尊”,“东向”即“坐西面东”。《鸿门宴》座次,就属于古代“室中以东向为尊”礼节活动的形式。教学中教师启发学生课外探究现代社会座次文化内涵,可提示学生留心电视新闻里领导座次安排、宴会时宾主座次安排等。教师在课堂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学生在理解刘邦、项羽等人的性格特点的同时,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激发了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结语

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孕育了厚重的传统文化,其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高中语文教师要肩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创新教育理念和改革教学模式等来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吕萍惠.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30).[2]李伟.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思考[J],高考(综合),2015(08).

下载农村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果总结报告[模版]

    文化育人,课程育人,传统文化让教育绽放光彩 ——志远小学弘扬传统文化工作情况汇报 高新区志远小学 李祎 刘丽霞 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我校高度重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方案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分为“小小百家讲坛”、“墨香书法展示”、“寻访红色足迹”3个类别。......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情况汇报

    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孩子良好品质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各位兄弟学校的同行们: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学校感谢县传统文化教育现场会提供这样一个平台,给我......

    辛桥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五篇范文)

    辛桥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 古人重视“立德、立功、立言”,将“立德”摆在第一位,没有德,就没有魂,没有魂,就不成人。 党的十八大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

    在鞍山市农村中小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

    在鞍山市农村中小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 作者:汪庆参、魏恩选指导教师:张玉阁 摘要:中华民族地域广阔,历经五千年的漫长发展,形成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的东方文化。随着改革开......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总结及下学期设想

    其鉴纪念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总结及下学期工作设想 为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关于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通知》(肇教德函[2014]13号......

    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验的实验方案

    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验方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美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

    遵化市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培养未成年人高尚情操

    遵化市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培养未成年人高尚情操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之根,民族之魂。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遵化市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