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市招生工作情况总结
XX市招生工作情况总结
XX年,我市普招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在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省招办、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通过市、县和各级招办的共同努力,严格按照国家和我省关于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有关政策规定,本着“确保公正、努力公平、尽量公开”的原则秉公办事,在抗击“非典”的特殊时期,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顺利地完成了报名、考试、录取各个环节的工作。为了总结经验,找出差距,进一步做好明年的招生考试工作,现将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报名
200X年我市普通高考报名工作于4月3日结束。据统计,全市报名总人数为6182人,与去年相比多878人,增长16.55%。其中报名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考生5836人,比去年增加780人;单独报考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三校生考生343人,比去年增加97人;单独报考人民武装学院的退伍军人3人,比去年增加1人。
在报名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考生中,文史类1051人,占普通考生总数的18%;理工类3929人,占普通考生的67.33%;艺术考生747人,占普通考生的12.8%,其中:艺术类692人,艺术(理)类55人;体育考生109人,占普通考生的1.87%,其中:体育类34人,体育类75人。按性别分:男生3604人,占普通考生的61.75%;女生2232人,占普通考生的38.25%。按考生类别分:农村应届生994人,占普通考生总数的17.03%;城镇应届生3469人,占普通考生总数的59.44%;农村往届生296人,占普通考生总数的5.07%;城镇往届生1077人,占普通考生总数的18.45%。
在单独报考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343名“三校生”中,农林类9人,机电电子类36人,计算机应用类152人,财经类18人,类6人,英语类26人,旅游类10人,幼儿教育类5人,三校生艺术类77人,三校生体育类4人。
200X年江西省普通高考报名总数为人;三校生报名总数为人;我市报考普通高考的考生占全省总数的3%;报考三校生的考生占全省总数的3.08%。
2、考试
今年我市普通高考共设6个考点,226个考场。按省招办的统一部署,我市各县(市、区)报考文史、理工、艺术(文、理)、体育(文、理)类考生安排在本县(市、区)考点参加考试,报考“三校生”、人武类考生安排在设区市所在地景德镇第六中学考点参加考试。经省招办同意,根据我市实际情况,为便于考场管理,六中考点三校生343人,18个考场合并为12个考场,各县(市、区)的尾数考场也作了适当的调整。监考工作继续采取县(市、区)与县(市、区)之间循环交叉监考和考前抽签确定监考考场的办法,实行由各级教育行政主要领导负责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把关负责,各考点实行封闭式考试,市招委派出高招监察组10人,配合省招委高考巡视员6人,组成巡视检察组,下到各个考点,协助考点做好考试工作。为做好高考的预防“非典”工作,各县(市、区)均成立了预防“非典”领导小组,设立了高考隔离考点。各考点设立了隔离考场2个,配备了医务人员及卫生防疫设施。全市高考纪律严明,秩序井然,考风考纪好于往年。
3、成绩
今年全市文史类本科一上线人数52人,本科二上线人数174人,本科三上线人数362人,本科以上上线人数588人,占文史类考生数的55.95%,最高分为浮梁县一中吴斌同学(616分)。
理工类本科一上线人数345人,本科二上线人数690人,本科三上线人数1299人,本科以上上线人数2334人,占理工类考生数的59.4%,最高分为景德镇一中倪佳同学(632分)。
按省招办公布的分数线,今年我市文史、理工本科二以上上线人数为1261人,占全市文史、理工类考生数的25.32%。本科三以上上线人数2922人,占全市文史、理工类考生数的58.67%。
4、违纪
统考期间,省、市考试巡视组赴各县对考点进行巡视监察,对考场中出现的个别舞弊情况、违纪行为及时作出了严肃处理。今年我市发现7人违纪(其中1人为雷同试卷),根据教育部《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进行处理,取消7人当年考试资格。
5、查分
全市申请查分共318科次,查分结果有误的有1人,是理工类考生,核查后增加2分。市招办按照市教育局领导的指示,将以上查分更正结果及时通知了有关县、学校以及考生本人,并将查卷费退回给考生,查分结果张贴在市、县招考办以及有关学校的公示栏中。
6、录取
今年我市共录取高校新生4782人(含保送生7人),其中文史类911人,理工类2972人,艺术类537人,体育类54人,三校生305人,人武类3人。录取人数占报考总数的77.35%。
在录取的高校新生中,重点院校(提前本科、本科一)844人(含保送生7人);一般本科院校(本科
二、本科
三、本科定向)1650人,本科以上共录2494人,占考生总数的40.34%。
我市各科类录取人数占该类考生总数的录取率如下:文史类86.67%,理工类75.64%,艺术类71.88%,体育类49.54%,三校生88.92%,人武类100%。
二、主要工作
今年的普招工作,是在预防和抗击“非典”的非常时期进行的,根据省、市政府的部署,我办一手抓预防“非典”,一手抓招生考试工作的管理,精心组织,严格纪律,扎扎实实地做好了考务工作。今年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服务意识、加强领导,认真学习、宣传招生工作政策
高招工作是我们教育行政部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之一,是涉及到千家万户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工作,更是各新闻媒体的聚焦点。市委、市政府、市招委对高招工作极为重视,在历年的招生工作会议上,市招委都强调,各级招办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考务管理,严肃考风考纪,认真做好招生考试工作中的各项工作。、今年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各种宣传栏及时公布全国以及我省招生的政策、规定,特别是今年高考改革,时间提前一个月,录取时间提前,取消零批次,体检标准作了相应的调整,并规定考生分两次填报志愿,凡按志愿录取的考生,一律不准改录其他院校,考生档案由本人自带到学校等关系到考生切身利益的改革措施我们进行反复宣传,使新的招生政策家喻户晓,得到广大师生、家长以及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市、县(市、区)招办召开多种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宣传普通高校招生有关政策,分校、分班召开会议,向考生反复讲清招生工作中的政策、规定以及录取程序,使考生和家长明白:指导填报志愿以班主任为主,填报志愿以考生及家长为主。通过开展招生政策、规定、录取程序的宣传,实行政务考务公开,提高了招生工作的透明度,通过“公开”的手段达到了“公正”的目的。、及时将每批录取名单及录取学校在景德镇日报以及市招办宣传栏刊登,受到社会良好的反映。、认真做好《江西招生报》、“标准答案”等资料的征订发行工作,征订数每年均达到考生数的90%以上。
2、加强考务管理,严格考场纪律、为做好县(市、区)招办的计算机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市招办举办了电子档案采集培训班,手把手教他们熟悉并掌握数码相机的操作使用以及招生报名登记表的信息采集操作,为省招办实施网上录取打好了基础。、为做好考试管理和试卷管理,市招办与各县(市、区)招办、各设考点的主考、监考人员层层签订责任状,严格按照教育部、省招办的规定进行,不允许任何环节出任何差错。
、发放到各县(市、区)的所有试卷,考后一律全部收回,拆封后的所有空白考试卷(包括按规定拆封后的备用卷、考场中的缺考卷、空号卷、尾号卷等),任何人不得使用、复印、借阅,不准以任何借口带出考场。、发放到各县(市、区)、各考点的密封章、答卷封面、封条、空白试卷袋等答卷密封用品由各县(市、区)招办派专人按试卷管理要求进行管理和使用,由市招办下考点人员进行检查复核落实。、考试时,除主考、副主考、考务组长外(进入试场应主动关机),其他人员一律不准带通讯工具进入考点警戒线内。、对考生填好的志愿卡,以及整理好的考生纸质档案,我办采取县(市、区)招办之间交叉检查、市招办验收的办法加强管理。
3、突出考风考纪建设的重点
在省教育厅、省招办部署下,在市招委、市教育局领导下,今年我们着重抓了考风考纪建设,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要求全市普通高考除文、理、艺术、体育在本县(市、区)参加考试外,其他科类集中在设区市所在地参加考试。
、实行县(市、区)之间循环交叉监考。(珠山、昌江之间不实行交叉监考,因该两区均属城区,而由乐平市、浮梁县到上述两区进行交叉监考,今年交叉监考安排是:乐平->昌江->浮梁->珠山->乐平)。、监考员每科开考前抽签进考场(如果两次在一个考场则重新抽签),实行滚动式监考。、考场实行封闭式管理,开考后考室、考场大门完全封闭,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考点,监考教师不准出教室。
、建立考试回避制度。全部聘用小学教师和县(市、区)教育局行政人员为监考员,高三年级的任课教师和有直系亲属参加高考的人员一律不准参与考试监考工作。、建立了符合高招要求的试卷保密室,配备了“三铁”、“两器”(铁门、铁窗、铁柜、灭火器、报警器),安排公安人员、招办干部24小时值班,实行试卷保密室的铁柜钥匙由招办主任亲自保管制度。、各考点均配备了有公安人员参加的专人专车接送试卷。
、为进一步强化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招生考试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的质量,建立了考试监察组。每次考试,市教育局都抽调了机关干部组成监察组分到各个考点,配合省招委巡视组做好考点的组考工作和监察工作。
、市、县(市、区)、各考点均公布了举报电话和设立了举报信箱。、各考点大门口设有警示牌,所有监考人员、考生均不准带手机、BP机等通讯工具进考点。、高考前夕,市招办、市环保局、市交警支队联合发出通告:要求从6月5日至6月8日,禁止市区基建施工单位产生施工噪音,对扰民商业、工业、娱乐、生活噪音限定音量。英语听力考试时,考点的有关路段,由交警实行交通管制,严禁各种机动车辆鸣号,并减速行驶,同时禁止距离各考点100米范围内的建筑施工、各种高音喇叭、音响等噪音。市、县(市、区)环保局公布了高考期间环境噪音举报电话,为全体考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此通告免费在电视台反复播放),今年高考正值预防“非典”非常时期,为了广大考生及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明确规定考生家长不要聚集在考点门口,要求做到不送考、不等考、不接考。每次开考前和考试后均对考生进行体温测量,并做好记录。
、每科考试期间,所有考生均不得离开考场,待本次考试结束后才可离开考点。、每科考试严格按照考试程序和考试时间进行管理,按时发卷,按时考试,从未提前或推后考试时间。、监考人员实行持“双证”上岗制。为加强对全体监考人员的管理,各县(市、区)招办认真挑选监考教师,进行多次培训,反复学习招生有关政策、规定、监考工作操作程序,合格者发给《江西省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监考资格证》和《普通高考监考证》,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并要求各县招办对监考人员每次监考情况进行总结,建立监考人员档案,加强对监考人员的管理,强化了监考队伍,严肃了考风考纪,杜绝了雷同试卷,保证了监考质量。
由于做好了以上几项工作,我市各考点考试秩序井然,运转顺利;自1977年恢复高校招生以来,我市从未出现大面积舞弊现象和雷同试卷,个别考生违纪现象也控制在较低限度,得到省考试工作组的充分肯定,称赞我市普通高考组考工作“考风好、考纪正”,社会普遍反映良好。
三、特困大学新生的资助
自9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在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工作、生活待遇的基础上,认真贯彻《教育法》等法律规定,每年都从有限的财政经费中拨出一部分专款及教育行政部门多渠道的筹资,用于因考上大学而无钱交学费的特困生。市领导明确表示:决不能让一个考上大学的考生因家庭生活困难而失学。资助款的发放,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特困生的关怀,使“寒门”学子圆了升学梦。
200X年的普招工作得到了全市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今年所取得的成绩是有关学校领导、老师、班主任以及全体招生工作人员共同努力、辛勤劳动的结果。然而,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于来年中将继续改进和完善。今后,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市教委的领导下,继续发扬成绩,加强试卷保密工作,加强考试纪律工作,加强考务管理工作,把工作做得更好。
第二篇:市招生工作情况总结
市招生工作情况总结
市招生工作情况总结
文章标题:市招生工作情况总结
20xx年,我市普招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在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省招办、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通过市、县(市、区)和各级招办的共同努力,严格按照国家和我省关于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有关政策规定,本着“确保公正、努力公平、尽量公开”的原则秉公办事,在抗击“非典”的特殊时期,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顺利地完成了报名、考试、录取各个环节的工作。为了总结经验,找出差距,进一步做好明年的招生考试工作,现将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1、报名
200X年我市普通高考报名工作于4月3日结束。据统计,全市报名总人数为6182人,与去年相比多878人,增长16.55。其中报名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考生5836人,比去年增加780人;单独报考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三校生(职业高中、中专、技校毕业生)考生343人,比去年增加97人;单独报考人民武装学院的退伍军人3人,比去年增加1人。
在报名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考生中,文史类1051人,占普通考生总数的18;理工类3929人,占普通考生的67.33;艺术考生747人,占普通考生的12.8,其中:艺术(文)类692人,艺术(理)类55人;体育考生109人,占普通考生的1.87,其中:体育(文)类34人,体育(理)类75人。按性别分:男生3604人,占普通考生的61.75;女生2232人,占普通考生的38.25。按考生类别分:农村应届生994人,占普通考生总数的17.03;城镇应届生3469人,占普通考生总数的59.44;农村往届生296人,占普通考生总数的5.07;城镇往届生1077人,占普通考生总数的18.45。
在单独报考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343名“三校生”中,农林类9人,机电电子类36人,计算机应用类152人,财经类18人,文秘类6人,英语类26人,旅游类10人,幼儿教育类5人,三校生艺术类77人,三校生体育类4人。200X年江西省普通高考报名总数为人;三校生报名总数为人;我市报考普通高考的考生占全省总数的3;报考三校生的考生占全省总数的3.08。
2、考试
今年我市普通高考共设6个考点,226个考场。按省招办的统一部署,我市各县(市、区)报考文史、理工、艺术(文、理)、体育(文、理)类考生安排在本县(市、区)考点参加考试,报考“三校生”、人武类考生安排在设区市所在地景德镇第六中学考点参加考试。经省招办同意,根据我市实际情况,为便于考场管理,六中考点三校生343人,18个考场合并为12个考场,各县(市、区)的尾数考场也作了适当的调整。监考工作继续采取县(市、区)与县(市、区)之间循环交叉监考和考前抽签确定监考考场的办法,实行由各级教育行政主要领导负责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把关负责,各考点实行封闭式考试,市招委派出高招监察组10人,配合省招委高考巡视员6人,组成巡视检察组,下到各个考点,协助考点做好考试工作。为做好高考的预防“非典”工作,各县(市、区)均成立了预防“非典”领导小组,设立了高考隔离考点。各考点设立了隔离考场2个,配备了医务人员及卫生防疫设施。全市高考纪律严明,秩序井然,考风考纪好于往年。
3、成绩
今年全市文史类本科一上线人数52人,本科二上线人数174人,本科三上线人数362人,本科以上上线人数588人,占文史类考生数的55.95,最高分为浮梁县一中吴斌同学(616分)。
理工类本科一上线人数345人,本科二上线人数690人,本科三上线人数1299人,本科以上上线人数2334人,占理工类考生数的59.4,最高分为景德镇一中倪佳同学(632分)。按省招办公布的分数线,今年我市文史、理工本科二以上上线人数为1261人,占全市文史、理工类考生数的25.32。本科三以上上线人数2922人,占全市文史、理工类考生数的58.67。
4、违纪
统考期间,省、市考试巡视组赴各县(市、区)对考点进行巡视监察,对考场中出现的个别舞弊情况、违纪行为及时作出了严肃处理。今年我市发现7人违纪(其中1人为雷同试卷),根据教育部《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进行处理,取消7人当年考试资格。
5、查分
全市申请查分共318科次,查分结果有误的有1人,是理工类考生,核查后增加2分。市招办按照市教育局领导的指示,将以上查分更正结果及时通知了有关县(市、区)、学校以及考生本人,并将查卷费退回给考生,查分结果张贴在市、县(市、区)招考办以及有关学校的公示栏中。
6、录取
今年我市共录取高校新生4782人(含保送生7人),其中文史类911人,理工类2972人,艺术类537人,体育类54人,三校生305人,人武类3人。录取人数占报考总数的77.35。
在录取的高校新生中,重点院校(提前本科、本科一)844人(含保送生7人);一般本科院校(本科
二、本科
三、本科定向)1650人,本科以上共录2494人,占考生总数的40.34。
我市各科类录取人数占该类考生总数的录取率如下:文史类86.67,理工类75.64,艺术类71.88,体育类49.54,三校生88.92,人武类100。
二、主要工作
今年的普招工作,是在预防和抗击“非典”的非常时期进行的,根据省、市政府的部署,我办一手抓预防“非典”,一手抓招生考试工作的管理,精心组织,严格纪律,扎扎实实地做好了考务工作。今年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服务意识
(1)、加强领导,认真学习、宣传招生工作政策
高招工作是我们教育行政部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之一,是涉及到千家万户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工作,更是各新闻媒体的聚焦点。市委、市政府、市招委对高招工作极为重视,在历年的招生工作会议上,市招委都强调,各级招办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考务管理,严肃考风考纪,认真做好招生考试工作中的各项工作。
(2)、今年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各种宣传栏及时公布全国以及我省招生的政策、规定,特别是今年高考改革,时间提前一个月,录取时间提前,取消零批次,体检标准作了相应的调整,并规定考生分两次填报志愿,凡按志愿录取的考生,一律不准改录其他院校,考生档案由本人自带到学校等关系到考生切身利益的改革措施我们进行反复宣传,使新的招生政策家喻户晓,得到广大师生、家长以及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3)、市、县(市、区)招办召开多种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宣传普通高校招生有关政策,分校、分班召开会议,向考生反复讲清招生工作中的政策、规定以及录取程序,使考生和家长明白:指导填报志愿以班主任为主,填报志愿以考生及家长为主。通过开展招生政策、规定、录取程序的宣传,实行政务考务公开,提高了招生工作的透明度,通过“公开”的手段达到了“公正”的目的。
(4)、及时将每批录取名单及录取学校在景德镇日报以及市招办宣传栏刊登,受到社会良好的反映。
(5)、认真做好《江西招生报》、“标准答案”等资料的征订发行工作,征订数每年均达到考生数的90以上。
2、加强考务管理,严格考场纪律
(1)、为做好县(市、区)招办的计算机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市招办举办了电子档案采集培训班,手把手教他们熟悉并掌握数码相机的操作使用以及招生报名登记表的信息采集操作,为省招办实施网上录取打好了基础。
(2)、为做好考试管理和试卷管理,市招办与各县(市、区)招办、各设考点的主考、监考人员层层签订责任状,严格按照教育部、省招办的规定进行,不允许任何环节出任何差错。(3)、发放到各县(市、区)的所有试卷,考后一律全部收回,拆封后的所有空白考试卷(包括按规定拆封后的备用卷、考场中的缺考卷、空号卷、尾号卷等),任何人不得使用、复印、借阅,不准以任何借口带出考场。
(4)、发放到各县(市、区)、各考点的密封章、答卷封面、封条、空白试卷袋等答卷密封用品由各县(市、区)招办派专人按试卷管理要求进行管理和使用,由市招办下考点人员进行检查复核落实。
(5)、考试时,除主考、副主考、考务组长外(进入试场应主动关机),其他人员一律不准带通讯工具进入考点警戒线内。
(6)、对考生填好的志愿卡,以及整理好的考生纸质档案,我办采取县(市、区)招办之间交叉检查、市招办验收的办法加强管理。
3、突出考风考纪建设的重点
在省教育厅、省招办部署下,在市招委、市教育局领导下,今年我们着重抓了考风考纪建设,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要求全市普通高考除文、理、艺术、体育在本县(市、区)参加考试外,其他科类集中在设区市所在地参加考试。(2)、实行县(市、区)之间循环交叉监考。(珠山、昌江之间不实行交叉监考,因该两区均属城区,而由乐平市、浮梁县到上述两区进行交叉监考,今年交叉监考安排是:乐平->昌江->浮梁->珠山->乐平)。
(3)、监考员每科开考前抽签进考场(如果两次在一个考场则重新抽签),实行滚动式监考。
(4)、考场实行封闭式管理,开考后考室、考场大门完全封闭,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考点,监考教师不准出教室。(5)、建立考试回避制度。全部聘用小学教师和县(市、区)教育局行政人员为监考员,高三年级的任课教师和有直系亲属参加高考的人员一律不准参与考试监考工作。
(6)、建立了符合高招要求的试卷保密室,配备了“三铁”、“两器”(铁门、铁窗、铁柜、灭火器、报警器),安排公安人员、招办干部24小时值班,实行试卷保密室的铁柜钥匙由招办主任亲自保管制度。
(7)、各考点均配备了有公安人员参加的专人专车接送试卷。(8)、为进一步强化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招生考试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的质量,建立了考试监察组。每次考试,市教育局都抽调了机关干部组成监察组分到各个考点,配合省招委巡视组做好考点的组考工作和监察工作。(9)、市、县(市、区)、各考点均公布了举报电话和设立了举报信箱。(10)、各考点大门口设有警示牌,所有监考人员、考生均不准带手机、BP机等通讯工具进考点。
(11)、高考前夕,市招办、市环保局、市交警支队联合发出通告:要求从6月5日至6月8日,禁止市区基建施工单位产生施工噪音,对扰民商业、工业、娱乐、生活噪音限定音量。英语听力考试时,考点的有关路段,由交警实行交通管制,严禁各种机动车辆鸣号,并减速行驶,同时禁止距离各考点100米范围内的建筑施工、各种高音喇叭、音响等噪音。市、县(市、区)环保局公布了高考期间环境噪音举报电话,为全体考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此通告免费在电视台反复播放),今年高考正值预防“非典”非常时期,为了广大考生及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明确规定考生家长不要聚集在考点门口,要求做到不送考、不等考、不接考。每次开考前和考试后均对考生进行体温测量,并做好记录。(12)、每科考试期间,所有考生均不得离开考场,待本次考试结束后才可离开考点。
(13)、每科考试严格按照考试程序和考试时间进行管理,按时发卷,按时考试,从未提前或推后考试时间。
(14)、监考人员实行持“双证”上岗制。为加强对全体监考人员的管理,各县(市、区)招办认真挑选监考教师,进行多次培训,反复学习招生有关政策、规定、监考工作操作程序,合格者发给《江西省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监考资格证》和《普通高考监考证》,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并要求各县(市、区)招办对监考人员每次监考情况进行总结,建立监考人员档案,加强对监考人员的管理,强化了监考队伍,严肃了考风考纪,杜绝了雷同试卷,保证了监考质量。
由于做好了以上几项工作,我市各考点考试秩序井然,运转顺利;自1977年恢复高校招生以来,我市从未出现大面积舞弊现象和雷同试卷,个别考生违纪现象也控制在较低限度,得到省考试工作组的充分肯定,称赞我市普通高考组考工作“考风好、考纪正”,社会普遍反映良好。
三、特困大学新生的资助
自9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在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工作、生活待遇的基础上,认真贯彻《教育法》等法律规定,每年都从有限的财政经费中拨出一部分专款及教育行政部门多渠道的筹资,用于因考上大学而无钱交学费的特困生。市领导明确表示:决不能让一个考上大学的考生因家庭生活困难而失学。资助款的发放,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特困生的关怀,使“寒门”学子圆了升学梦。
200X年的普招工作得到了全市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今年所取得的成绩是有关学校领导、老师、班主任以及全体招生工作人员共同努力、辛勤劳动的结果。然而,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于来年中将继续改进和完善。今后,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市教委的领导下,继续发扬成绩,加强试卷保密工作,加强考试纪律工作,加强考务管理工作,把工作做得更好。
《市招生工作情况总结》来源于文秘114网,欢迎阅读市招生工作情况总结。
第三篇:市招管局工作总结
市招管局工作总结
20**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招管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新跨越进十强”的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打造“起点更公平、交易更公正、过程更公开”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为目标,充分履行招投标监管和服务职能,着力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制度建设、平台建设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体制,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招投标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围绕业务抓拓展,在保项目促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一)交易规模不断攀升。1-10月份,合肥招投标中心共完成建设工程、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拍卖四大领域招投标项目3338个,交易金额823.41亿元,中标金额691.32亿元。节约和增值资金累计达到210.75亿元,与上同期相比,完成项目增加17%,预算金额增加40%,中标金额增加41%,节约和增值资金合计增加24%。1-10月份,中心完成财政非税收入1.3亿元,上交税收2662.3万元,各项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二)交易质量不断提升。在交易业务量日益增长和繁杂的情况下,抓住重点,分清缓急,以最快的速度,招最好队伍、建最佳工程,招最好企业、保优质采购,招最好客商、促招商引资,保障了全市大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1-10月份,顺利完成了滨湖中心、阜阳北路高架、徽州大道与高铁南站衔接段工程、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土建施工,龙腾家园、临湖社区安置房、福禄南园安置房建设,XX市规划馆、博物馆馆内布展设计,环巢湖旅游道路桥梁设计,半汤、汤池国际温泉度假区规划设计,第三届住博会住宅产业化材料协议供货定点单位,XX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与专业设备采购,曙光商厦10年经营权转让等一大批重大项目,以及各开发区、工业园区、滨湖新区的工业项目,交通水利、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工程、招商引资等重点项目。吸引了中铁、中交系列等中字头大型央企和一大批特级、一级施工资质大型国企单位参与我市大建设。1-10月份,完成大建设项目323个,预算金额278亿元,中标金额181.74亿元,节约资金96.26亿元,节约率34.62%。
(三)交易领域不断拓宽。今年以来,在确保重点交易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上,以要素大市场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文化、版权、环境能源、农村产权、广告经营权、动漫产业等新兴业务开展,同时,进一步加强专业市场的业务拓展。2012年5月,合肥招标投标中心被正式确定为全省法院涉诉资产(非国有)进场交易平台,即将建成覆盖全省法院的拍卖公告发布、网上报名、网上竞价等全流程网上业务系统,为各级法院提供便捷、高效的涉诉资产处置平台。
二、围绕制度抓规范,在制度体系建设上书写新篇章。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强对招投标统一市场的监督管理,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发展创造条件,继续深入推进在市级政策、部门文件、内部管理三个层面的招投标市场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结合《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的施行,报请市政府出台了《XX市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相继制订并出台了《XX市招管局(招投标中心)重大项目招投标服务保障和管理暂行办法》、《XX市属县(市)、区招投标项目集中管理实施方案》、《合肥招标投标中心电子竞价交易规则》等制度、规范性文件40多项,使各类招投标管理与服务活动更趋规范、科学、高效和透明。尤其是结合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发展趋势和招投标工作实际,组织起草了《XX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条例》,已经市人大会议一审通过,将上升到地方人大立法高度予以出台。《条例》的出台将为合肥招投标工作向公共资源交易转变创造条件,为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事业的发展开启新的路径。
三、围绕服务抓提升,在完善信息化手段上迈出新步伐。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满足发展需要,我们积极推动公共资源交易的信息化建设。一是网上招投标工作取得突破。在成功实施网上公示公告、网上递交投标文件、网上询标和网上开评标试点的基础上,先后推出了网上询价模块、货物类和服务类评标系统模块,正在加快远程和异地评标系统建设,进一步推进了招投标工作的信息网络化、投标电子化、评标程序化的建设进程。二是保证金管理平台正式运行。成功开发了保证金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保证金系统自动计息、自动退还等功能,提高了招投标工作的“安全性、保密性、高效性、便捷性”。三是版权交易和涉诉资产交易系统研发运行。为创新版权交易形式,提高版权登记效率,推出了版权网上登记系统,实现了网上版权登记、交费和领证。为配合全省涉诉资产交易工作的推进,与省高院对接合作,自主设计研发了安徽省人民法院涉诉资产交易中心网、业务管理系统及竞价系统,为涉诉资产处置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化平台。通过不断的创新,合肥招标投标中心公共资源网上交易平台凭借全程实现无纸化操作和人性化的电子化服务,荣获“全国政务服务类电子政务优秀应用案例”奖项。
四、围绕监督抓管理,在强化市场监管上实现新突破。
今年以来,我们继续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共查处招投标过程中弄虚作假、放弃中标资格等违法违规案件35起,记录不良行为51条,对7家存在不良行为的企业和个人做出限制6个月以上进场交易资格的处理,对履职不力的15名专家做出了限制6个月以上评标资格的处理,维护了招投标市场的正常秩序。一是强化标前准备。标前会同招标人、造价咨询单位等制定招标时间安排表,强化重点环节节点时间安排;实施重点重大项目评审会议制度,标前组织业主、清单编制单位、招标代理机构向专家介绍项目基本概况、评审重点和工程、采购要点;设立重大项目课题和实施小组,精心科学编制针对性招标文件,并与业主就招标文件、现场施工管理、采购产品验收等不同要求进行沟通,使招标更加精细化,更具针对性;实施招标事项标前备案审查制度,对招标文件、答疑进行备案审查,从源头上消除隐患。二是加强现场监管。在实施开评标现场直播、特邀监督员随机抽取的基础上,再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5名社会民众招投标义务“特邀监督员”,让社会民众更直接的参与招投标现场监督。三是加强标后跟进。实施业绩公示制度,对招标代理机构、从业人员、中标单位的业绩实行网上公示,纳入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强化约谈制度,对大建设项目、社会关注度高、涉及民生的项目等在定标后发放中标通知书前,与相关部门约谈中标企业,宣贯法律,重申纪律,敦促签约和履约;实施招投标市场与建设现场联动制度,深入建设现场一线,加强与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联系和沟通,督促项目顺利实施;实施投诉案件外出调查和核查制度,对投诉人反映的投标人在投标过程中有弄虚作假、伪造业绩、串标、围标等行为,会同纪检、重点局等部门到外地进行调查取证,确保案件处罚事实确凿,证据充分;推行督查建议制度,办理案件过程中,对自身部门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发出督查意见书,明确需整改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及时堵塞工作漏洞。
五、围绕县区抓指导,在健全招投标体系上开辟新视角。
今年以来,把推进各县(市)区招投标市场建设和规范管理作为重要工作,先后深入到各县市区、开发区进行调研,并通过季度招投标业务例会和月度报表的方式,全面了解县(市)区、开发区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进展情况。并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业务培训、网站建设、操作流程、专家资源共享和人员交流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和技术支持,同时在制度建设、业务拓展、信息化建设和市场监管等方面实施联动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县(市)区一体化公共资源平台建设,促进了各县(市)区招投标工作健康稳定发展。
六、围绕队伍抓服务,在加强内部管理上推出新举措。
一是开展各项主题活动。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扎实推进新一轮公开承诺工作,签订公开承诺书66份;深入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主题教育,开展专题讲座和书记讲党课;深入开展“建党91周年”和“建国63周年”等活动。二是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制定2012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为核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采取开门纳柬,与“合肥论坛”开展政务公开网上问卷调查活动,提升我局工作效能。三是推进党务政务公开。按照“政务公开标准年”建设活动部署和要求,健全完善《政务公开工作方案》、《招标投标信息发布暂行规定》、《信息发布保密审查制度》等制度,充分利用中心的电子触摸屏和门户网站,将局和中心的职能、招投标信息、办事指南、有关招投标政策、法律、法规,收费标准、违法行为的处罚依据、处罚程序、处罚措施及处罚结果等全部及时进行公开,打造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交易环境。四是实施廉政风险防控。通过个人找、群众帮、部门查、领导点、集体定“五位一体”的形式,从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和外部环境四个方面存在的风险,积极主动查找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存在的风险点,共查找出廉政风险点126个,做到了单位、部门、岗位、职责、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六落实。五是完善人才机制。今年以来,市局与巢湖分局实施人员互派,交流了8名干部;推荐了1名干部赴XX县乐桥镇基层挂职锻炼;拿出3个中层干部岗位开展竞争上岗,充分锤炼了队伍。六是优化绩效评估。深入开展“定绩、评绩、比绩、核绩”活动,制定局和中心绩效考核暂行办法,分级对部门和人员进行量化考核,设置23项部门和27项目个人考核指标,将绩效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和具体责任人,每月、每季度、每半年对每个干部职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评比,并公开评比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七是强化学习培训。开展业务培训工作,每月末开展招投标项目操作教学会、案件查处分析会、项目监管案例研讨会等,对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操作、监管细节进行分析、解剖,查找招投标过程风险点,优化招投标工作流程,提升招投标整体形象;建立员工“工作周记”制度,按照“执行体现态度、过程保障结果、体会促进成长”的理念,引导广大员工养成工作有计划、执行有措施、结果有分析的习惯。同时进行考评,切实规范工作行为,提升工作效率。2013工作安排
2013年,我们将围绕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和实现“新跨越进十强”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健全市场监管体制、法规制度和工作机制,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加快市场结构优化和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资源合理整合重组,培养发展市场要素,积极开拓交易领域和范围;进一步增强招投标的社会地位和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在区域至全国范围内提升影响力;进一步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高效运行的现代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体系和协调顺畅的市场关系,推进科学、规范、高效的区域性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到2013年年底,力争实现建设工程、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拍卖四大领域交易总额达到1000亿元。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规范有序”,不断健全公共资源交易制度体系建设。一是完善市场管理制度。结合国务院《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学习贯彻和我市招投标工作实际,在《XX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条例》出台的基础上,推进和完善一系列的市场配套制度建设,根据不同公共资源的特点,建立适合其公平交易的特别规定,切实维护公共资源交易的公开、公正、公平和有效竞争,巩固和发展“合肥模式”改革的创新成果。二是完善业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已修订的有效最低价评审办法,进一步健全有效最低价评审制度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保障措施;进一步完善外来交易项目协调和服务流程,健全完善财政投资类项目自行代理、其他社会中介机构代理进场交易、中直和省直及市外项目进场交易等整套管理制度和流程体系。三是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结合政风行风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办理流程,促使各类交易程序更加科学合理、公平高效。结合廉政风险点防控管理工作,进一步梳理、排查廉政风险点,完善防控措施,保证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规范和安全运行。
(二)突出“要素交易”,不断拓展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和范围。在确保服务好市属重点投资项目的基础上,以合肥要素交易大市场建设为契机,发挥自身优势,吸引合肥地区的中直、省直国有资金项目和其他非国有投资项目进入中心交易,进一步推进文化、版权、合同能源、农村产权、涉诉资产交易等业务开展,加快招投标市场结构升级;积极开拓全省范围内新型专业市场业务,争取异地土地项目以及非公有产权项目进场交易;进一步发挥“合肥模式”的示范辐射效应,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肥经济圈、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中部地区为主攻方向,加强与外地先发地区市场之间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拓展外地市场,推进区域性、特色性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
(三)突出“科技促建”,不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信息化建设。一是推进全流程的“网上招投标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网上信息发布、网上报名、网上受理、网上开评标、网上支付和网上监控系统功能,利用网络通信和安全保障技术,积极推进多城市之间的异地评标网络和远程评标系统建设,着手编印《合肥招标投标中心网上招投标系统管理使用手册》,实现信息化资源的共享,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招投标环境;二是加强电子化专业库建设。推进企业会员库、专家评委库、造价咨询库、小额零星项目库等电子化专业库的建设、使用和管理,发挥专业库在规范市场秩序、提升市场竞争力方面的作用。三是完善oa办公系统功能。结合招投标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范围、工作流程和需求层次,在oa办公系统与业务系统的融合、行政管理功能和业务管理功能等方面进行完善,进一步畅通信息渠道、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四是谋划要素大市场信息化建设。为顺应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发展的要求,提前介入、积极谋划要素大市场的信息化软硬件建设,根据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公共资源特点和交易需求,建立联内通外、结构清晰、职责明确的信息化服务、保障和监管系统,更好建设国内一流、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区域性公共资源交易场所。
(四)突出“诚信联建”,不断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监管。一是加大项目招投标监管力度。强化源头监管,加强招标事项事前备案制度执行情况督查,保证备案事项严格执行;严格规范招标程序,对缩短招标时间的特事特办项目,严格履行审批程序。二是加大投诉查处力度。严肃查处招投标活动中违法违规行为,加大违规案件的公开曝光度,维护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信力。会同纪检、建设等部门深入开展招投标专项执法检查和针对限额以下项目操作等方面的专项督查,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将招投标专项执法检查的范围逐步延伸到中介组织和社会代理机构,并建立起长效监管机制。三是加强部门和行业间联动。加强与审计、监察和各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落实招投标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情况,及时移送线索,共同查处问题;探索成立招投标仲裁委员会,负责招投标投诉中相关疑难复杂问题的研究和认定,提出具有权威性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各县市区及外地市招投标机构的诚信体系联建,进一步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四是加强招投标的信息公开。进一步拓展信息发布渠道。在现有信息发布渠道基础上,加强与全国有影响力的招投标机构网站进行信息联网发布,以吸引众多知名客户群体,提升招投标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在在招标信息、招标条件、招标结果公开的基础上,通过媒体公开征集、遴选社会各阶层人士走进招投标中心,现场监督评标过程,增加招投标活动的公开透明度。
(五)突出“系统发展”,不断健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一是促进县市区招投标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各县市区招投标机构场所的规范化建设,不断出台、完善制度体系,堵塞漏洞,减低风险;不断拓展业务范围,把工程、采购、产权等业务逐步向下延伸到乡镇、街道、社区,实现公共资源交易辖区全覆盖。二是加强对各县市区招投标机构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从人员培训、外出考察、信息化建设,到专家系统无缝对接等给予全力支持,以完善县(市)区招投标机构的市场服务功能。三是完善市县(区)二级平台联动体系。以“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服务共管、效益共赢”的原则,完善信息发布、咨询服务、评标专家库、信用评价、投诉受理、监督管理等“六统一”的运行机制,实施市县(区)招投标工作一体化,进一步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体系,促进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整体全面发展。
(五)突出“创先争优”,不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水平。一是完善中心服务功能。提前谋划要素大市场的场所和管理标准化建设,对中心现有各项制度进行梳理、修订和完善,不断健全中心服务工作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着手制定《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投标中心)服务运行规程》,将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和主要内容具体化,完善规范服务标准,提升招投标服务工作的程序化、制度化、标准化。二是深化项目跟踪服务。对招标信息发布、标前会议、评标专家抽取、开标、评标、公示、合同履约等重要环节开展跟踪服务活动,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解决招投标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公平、公正、规范运行。三是深化专家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专家“入库”和“出库”流程,全面实行专家“聘任制”;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采取专家自评、部门测评、群众网上评议的方式,对专家的评审水平、职业素质等方面进行公开测评,纳入专家诚信档案;进一步加快专家资源结构调整。将专家从仅仅满足招投标业务发展需要向为市委市政府决策、重大项目规划提供咨询、服务、论证、评估方面转化,将专家库打造成招管局乃至全市的“智库”,为科学决策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六)突出“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能力。一是加强政策法规和业务技能培训。以建设学习型机关为抓手,支持和鼓励干部职工参与各类专业技术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继续实行“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用人机制,推动干部竞争上岗、交流轮岗,切实引导和推动干部职工真正做到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二是加强流程管理和廉政建设。落实绩效考核办法,严格实施奖惩,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管事、靠制度管人”的工作局面,确保各类交易规范运作。狠抓重点环节、关键岗位的监督,不断健全廉政建设惩防体系和招投标责任追究制度,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各部室的工作绩效考核挂钩,防范招投标队伍风险。三是加强基层党建和人文建设。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发挥党团工青妇的作用,健全组织生活,增强团队精神,多管齐下打造一支业务精湛、服务高效、充满活力、行为廉洁的人才队伍。
第四篇:市招投标交易中心上半年工作总结
市招投标交易中心上半年工作总结大全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招投标领导工作小组办公室的监督指导下,在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综合招标投标交易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各级各行业相关的招标投标法律法规、规章,坚持优质服务宗旨,努力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服务设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着力打造亲民便民的阳光工程,把中心真正办成了公平竞争的平台和公开办事的窗口,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为推进我市招投标领域的改革,优化的发展环境,从源头上预防和抑制腐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就年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⒈招标采购工作健康发展,交易业务稳步增长。
据统计,市综合招标投标交易中心年元月至月共完成交易项目项,总交易金额万元,其中;建设工程项,总交易金额万元,总建筑面积平方米,节约率达。土地交易项,总交易金额万元,政府采购项,总交易金额万元,节约率。产权交易项,总交易金额万元。交通工程项,总造价万元,水利工程、装饰装修上半年暂时没有交易项目。按照招标投标法律法规的要求,所有必须公开招标的工程全部进入综合交易中心进行了公开招标,公开招标率达,基本杜绝了规避招标和场外交易的现象,有形招标市场的交易业务量呈增长之势,逐步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⒉以开展保先教育为契机,扎实推进“学习型、廉政型”中心建设。
中心在搞好日常工作的同时,以开展保持共产赏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经常性,高密度,全方位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始终坚持每周五全员学习制度。结合中心实际工作情况,深入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精神,大力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政勤政的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力拒腐防变,反腐保廉的能力,增强与腐败现象进行坚决斗争的责任感、使命感,从思想源头和制度保证上构筑坚硬防线,充分发挥综合招标中心源头治腐的平台作用。同时,我们还结合工作实际需要,认真组织与工作紧密相联系的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计算机知识和服务礼仪方面的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的业务素质,服务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廉政型中心”“学习型中心”的建设和保先教育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约益彰,在两方面都取得了累累硕果。
⒊强化制度建设,加大检查督促落实力度,不断完善中心服务质量水平。
综合招标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很注重不断加大建章立制力度,始终坚持制度为先,以制度管人的宗旨。在内部管理上相继出台了:考勤制度、学习制度、请假休假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责任追究制,考核实施办法等,在对外服务上逐步(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推行:窗口服务制,项目责任人制,挂牌上岗制,服务承诺制,办事公开制等。针对这些制度的可操作性和落实情况,年初,中心领导组织大家集中讨论结合年“中心”的运行情况反复征求意见,对原有的各项制度进行了认真的修订和完善,逐步细化、量化标准,增强可操作性,并相应增加了奖惩经济处罚措施,同时,加大检查督促落实力度,坚持每周一工作例会,对上周的工作进行及时点评,很好地保证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招投标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高涨,用热情的态度,规范的服务,良好的环境,让前来参加交易活动的各方高兴而来满意而归,获得了一致的好评。
⒋进一步规范交易程序,努力营造信息公开、过程透明、结果公正的交易环境。
年上半年以来,中心配合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招投标业务流程的梳理修订工作,进一步明晰各进驻部门在每个交易环节中的职责分工,确保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确定了既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又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规范操作规程,用制度建设和流程管理来推动招投标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和热情支持,也受到了外地兄弟市县的普遍关注。上半年以来共接待鄂州、潜江等地学习考察团批次余人,总结起来,我们主要有以下做法:
(1)严格履行项目备案报批制度。综合招投标中心严格按照监管机构书面下达的招标方式进行。对达到公开招标限额的项目因特殊原因需要变更招标方式的一律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报项目审批部门及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进入中心交易。
(2)严格遵守信息公开原则:所有公开招标项目的招标信息、中标公告一律公开发布信息,除了在法律规定的媒体发布外,还必须在招投标中心网站和公告牌上发布;所有招投标的政策法规文件、建议与投诉等全部上网公开;所有投标的报价、工期以及对招标的响应情况均在交易厅投影仪上对所有投标人公开;服务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全部公开上墙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3)严格评委管理:推行评委随机抽取制、名单保密制、唱标隔离制、评委承诺制、评分实名制及公务回避制度。在招标过程中,于开标前一小时,由招标单位在相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下,在评委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实行“随机抽取制”,行业主管部门招标中心的工作人员一律回避,不作评委,实行“公务回避制”,评委到达后,发现与投标单位有直接经济利益关系的,应主动申请回避,实行“评委承诺制”等。
(4)严格监督管理:在招投标过程中,强化行业职能监督,执法执纪监督和社会监督,行政主管部门、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备案管理,现场巡视,受理投诉等多种形式,实施了对各类招投标交易事前、事中、事后的多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确保了招投标结果的公正透明。
(5)构建人性化智能化服务体系以营造良好环境,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建立起集中、统一、优质、高效的招投标服务体系。同时按照“高标准、高效率、高科技“的要求,不断加大招投标中心软硬件建设投入力度,先后配备了和开发了音频视频监控系统,综合招投标管理系统,建设工程评标专家随机抽取与语音自动通知系统等服务设施,特别是年月日开通的建设工程评标专家随机抽取与语音自动通知系统,集专家库管理,专家回避设置,专家随机抽取语音自动通知,专家回复确认,专家到场指纹验证,评标专家承诺等功能于一体,全程电脑自动操作控制,从根本上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较好地防止了暗箱操作,构筑了公正、公开的阳光操作平台,通过这些服务体系的健全,既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又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受到招投标各方的普遍欢迎。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⒈综合监管的力度有待加强。虽然市政府对各个行业的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进行了明确,但是有些行业的部分项目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纳入中心进行交易,进入中心交易的项目也仅限于把中心作为信息发布的媒介和现场交易的场所。“五统一”(即统一项目申报、统一发布信息、统一交易规则、统一监督管理、统一收费标准)难以落实到位,个别行业的招标管理机构仍在行使中介代理服务的具体操作职能,监管与执行还没有很好地分离,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
⒉中介机构有待培育。中介机构发育不够,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目前,只有少数行业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而这为数很少的中介机构在具体操作中有的与主管部门没有完全脱钩,缺乏有效的监督。难以体现第三者的公正立场。
⒊招投标业务范围有待延伸:目前综合招标中心的业务范围仅限于市直单位,作为市区一体的开发区部分项目还没有纳入进来,目前还存在“一市两中心”,部分业务交叉扯皮的问题。同时,一些行业的招投标领域还有待进一步的拓展,如建设工程目前仅限于施工招标,还可以向监理招标、设计招标等方面延伸,公共资源的交易还有待进一步的规范。
⒋在资格预审环节中,招标人权力过大,在资格预审过程中排斥潜在投标人的现象时有发生,投标企业参与投标的积极性不高,不能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导致围标、资质挂靠等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⒌评委评标工作有待完善:⑴评委库专家涉及的行业、专业有限,往往难以成立专业配套的评标委员会;⑵评委库人数少,评委评标的随意性大,难以得到有效的监督;⑶评委评标受业主影响的问题难以解决,难以真正体现评标工作的公正、公平。
⒍对中标后续的管理有待加强。招标投标完成后,往往忽视对中标人的跟踪管理,造成招标投标与项目实施的相互脱节,主要表现在:“阴阳合同”现象时有发生,合同管理工作有待加强,部分工程肢解招标,在施工过程中增加工作内容,如有一工程项目最后工程造价接近中标价的倍多,难以得到有效的监督。
此外,目前综合交易中心办公场所有限、设施不配套、经费困难、缺少收费依据等因素也严重制约着中心的进一步发展。
三、下半年的工作思路
⒈建议招标投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继续加大再监管力度,确保各行业按项目规模标准全程纳入综合中心交易。
⒉进一步加大招标采购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使招标采购工作深入人心。
⒊进一步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规范流程管理。建议出台一批有针对性的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投标各方行为;并加大各项制度、规定的落实检查力度和流程管理力度。
⒋要建立招标市场监控体系和信用体系,对违纪违规行为实行不良记录制度,并采取曝光和限制参与招标的处罚。
⒌要进一步加大与各行业的协调和沟通力度,拓宽沟通渠道,认真听取各方的建议与意见,形成合力,共同谋划中心的发展大计。
⒍严格内部管理,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加强政治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全员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充分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塑造招投标中心的良好社会形象。
第五篇:市招商办上半年工作总结
市招商办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市招商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苦干实干、再拼再搏、奋力赶超全省平均发展水平”的奋斗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理性、务实、高效”的招商理念,针对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强化措施,大力推进,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强化综合协调,引导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健康发展。
招商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督导协调力度,力促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一是借助《德州招商》简报,集中宣传了05年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对他们成功的经验及今年的新思路、新举措进行了推广。二是健全招商引资项目的调度统计制度,对大项目的建设进展情况随时调度,及时通报。三是继续实行重点项目领导包扶责任制和签约项目流失追究制,发现问题,及时跟踪,协调解决。四是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奖惩制度,探索更科学有效的考核统计办法。通过调度督导,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招商方式更趋理性、招商活动频率不断加大,尤其是全市利用外资工作会议、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先后召开之后,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持续升温、不断向纵深发展,具体有以下特点:
一是领导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市委、市政府领导带头,黄胜书记亲自率团赴欧洲招商,副书记、副市长苗仲华、副书记张铁军、副市长郭宗治先后带队赴英国、菲律宾、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考察洽谈项目;各县市区及市直有关部门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招商和小分队招商活动。二是利用外资工作得到加强。针对我市目前利用外资工作较薄弱的现状,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全市利用外资工作会议,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利用外资的工作意见和相关政策措施,对市属大中型企业重新下达了任务指标。三是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市新开工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64个,总投资136亿元。齐河的永锋钢铁200万吨钢技改配套、XX县的华茂谷氨酸和中茂圣源浆纸、临邑的金德工业园、宁津的华兴塑胶、庆云的颐元工业园、乐陵的精制幼砂糖等重点项目正在紧张施工;德城的韩国富电电子项目、禹城的福田生物科技产业园、XX县的泰达纺织机械、平原的宝德塑料、宁津的魏桥纺织机械、经济开发区的华羽服装生产、商贸开发区的恒力玛瑞节能电机、市招商办的晋德紧固件等一批好项目、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同时一批后备项目将陆续签定合同或协议。四是园区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12个省级开发区全部实现了“九通一平”,德州经济开发区已具备了吸纳跨国公司的能力和水平;园区规划更趋合理,德州经济开发区为配合城区“东进战略”,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以工业聚集区和高新产业区为主要内容,进一步修订完善东部新区总体规划;产业特色日益凸显,德州经济开发区的中央空调、太阳能开发利用、食品和服装加工已形成行业竞争优势,齐河开发区的钢铁、造纸有顶天立地之势,禹城高新区的生物科技、木材加工、精钢铸造、羊绒制品等产业发展迅速,武城开发区的汽车配件、庆云开发区的以商贸带加工等已具雏形。
二、突出自身招商,力争在引进项目上取得更大实效
面对招商引资工作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招商办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集中精力抓好自身招商引资工作。截止目前,共有在谈项目15个,新建、续建项目13个,完成客商投资2亿元。一是加大奖惩力度。对2005年招商引资表现突出的5位同志实施重奖,引起较大反响,调动起了人人参与招商的积极性。
二、实行内部调度制度。分解落实全年招商引资任务,坚持对各部室招商引资情况每月一调度、每月一通报。三是集中精力登门招商。对重点区域、重点客商进行登门拜访,认真研究当地对外投资的趋势和特点,搜集相关信息,进行有针对性地招商。上半年组织人员分别赴上海、苏州、杭州、宁波、衢州、诸暨、台州、嘉兴、温州、厦门、晋江等地开展登门招商,拜会了部分大公司、大企业及有投资实力的私营企业家,向他们介绍德州的情况及有关政策、优势,推介了经济开发区、商贸开发区、XX区、德棉集团等单位的重点招商项目。期间共召开4次招商说明会,拜访有投资意向的企业40多家,联系私营老板50多人,与富润集团、航民集团等一些有实力的公司建立了较密切的联系。他们对德州的投资环境和推介的项目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并已开始进行考察论证。四是狠抓招商项目的落实。对在建项目,安排专人跟踪服务,为客商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保证项目的顺利建设,日本明治机械项目新到资金和设备180万美元,占开发区前4个月实际到位资金50%以上,德鸿工贸项目已开始大批订购设备,创迪科技二期已到位300万元,庆云鑫和化工二期工程已进入设备安装,孚斯特化工项目已进入投产阶段。对有投资意向的项目,我们加紧工作,争取使项目尽快落户。由河北客商投资的精密合金丝项目基本落实,与经济开发区共同引进的温州客商汽配城项目、与商贸区联合向浙江衢州化工企业招商建立化工工业园、与德棉集团共同推出的三个招商项目、与临邑共同引进宁波印染厂项目都已进入了实质性洽谈阶段。另外,由重庆客商投资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由北京客商投资的有线电视整网扩容项目、由浙江客商投资过亿元的林浆生产项目也正在积极争取之中。五是开展联合协作招商。对已收集到的有明确投资意向的项目信息,及时与有关载体单位协作,合力推动项目的落实。先后组织运河经济开发区、XX县赴浙江等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招商洽谈活动。
三、精心组织筹备,确保“2006海内外知名企业家齐鲁行”暨第十届德洽会成功在市委、市政府的积极争取下,今年我市将具体承办由全国工商联、山东省政府共同主办的“2006海内外知名企业家齐鲁行”活动,并与第十届德州经济贸易洽谈会合并举办。此次活动,规格高,工作量大,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能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成效,“2006海内外知名企业家齐鲁行”暨第十届德洽会将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相结合、培育主导产业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相结合的指导思想,突出专业化、品牌化布展,重点宣传我市中国太阳城、中国中央空调城、中国功能糖城三大城市品牌,重点展示我市获得的省级以上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重点推介有产业集群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20**海内外知名企业家齐鲁行”暨第十届德洽会将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把对海内外知名企业家、台商、日韩客商宣传推介作为重点,通过向海内外知名客商集中展示我市主导产业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增强客商投资的信心,提高会展招商功效,提高大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2006海内外知名企业家齐鲁行”暨第十届德洽会总体方案制定完毕,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四、采取切实措施,圆满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全国各地都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招商引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市原有的先发优势和政策优势有逐步淡化的趋势。二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使土地、资金两大瓶颈制约因素更加明显。三是产业配套能力弱影响了大项目的引进,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链条短,产业龙头项目由于综合成本高而难以落户。四是利用外资仍然在低位运行。为此,建议下半年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折不扣地落实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的扶持外经贸和招商引资工作的有关优惠政策和措施;加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一支能招商、会招商、招大商的招商引资“正规军”;严格考核督导,组织好重点项目观摩评比活动;继续加大对招商引资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逐步健全招商引资表彰奖励机制,对引进“大、高、名、外”项目的有功人员给予重奖。二是多方挖掘,破解土地、资金两大“瓶颈”。对“不开工、不建设”的项目进行清理,无法开工的依法收回占地;提高园区土地利用规划和标准,实现土地集约化管理,严格控制建设项目用地规模,推行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管理;设置“绿色门槛”,严格控制引进污染企业和国家限制类的项目,实现经济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认真研究金融政策,搞好银企联谊活动,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拓宽融资渠道,扶持鼓励企业上市融资。三是进一步做好“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文章。各级各单位要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围绕重点招商区域、重点企业、重点信息积极开展登门招商、专题招商;同时进一步开展好“请进来”活动,不失时机的邀请国内外有投资意向的大企业、大老板来德州考察洽谈。四是突出“三个一批”建设,引进“大、高、名、外”招商项目。大力开展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名牌产品和特色园区招商;制定土地供应、信贷扶持、人才支撑和优质高效服务的产业招商政策和骨干企业膨胀扶持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兴建产业集群项目和与我市主导产业关联度密切的龙头企业项目。五是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以开发区上档升级为契机,努力改善我市的投资软硬环境;加强各级各类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各种亲商、安商、富商活动,坚决遏制“三乱”,落实兑现服务承诺;继续深入做好投资环境整治工作,坚决查处破坏环境的行为,在德州真正叫响“企业之外零成本、生产经营零干扰、外地客商零投诉”的环境品牌。下半年,以筹备“2006海内外知名企业家齐鲁行”暨第十届德洽会为重点,紧抓自身招商引资,苦干实干,再拼再搏,圆满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