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年支教团评论工作总结
哈工大学子的青春梦与祖国的振兴梦和谐共振
——十年支教留给我们的启示
五个西部省份的奉献坚守,十年支教教师的讲坛耕耘,116名志愿者的志愿接力,8000余名受益儿童,90万元的爱心善款„„数字的背后是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走过的十年历程。从2003年到2013年,10年时间说起来也不算长,却对我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历史的镜头推向2003年。十年前,“研究生支教团”在哈工大校园是陌生的字眼,以致看到招募通知的人都会问“什么是支教?到哪里支教?支教干什么?”。从我校向山西省浮山县派出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起,一届又一届的优秀学子从前人手中接过旗帜,满怀着青春的活力和梦想奔赴西部最艰苦的基层,足迹遍布山西省浮山县、云南省宁蒗县、四川省南溪区、西藏拉萨市、新疆富蕴县,用自身的坚守、付出和真诚改变着当地落后的面貌,当初的疑问和困惑已经烟消云散。十年后的今天,在哈工大校园再提“研究生支教团”几乎无人不知,俨然已成为志愿服务的品牌,报名参加支教团的同学逐年增加,当初的支教主力也由“80后”变成了“90后”。“支教需要准备什么?除了教学还能做什么?”在研究生支教团的带到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志愿服务的行列。回顾十年支教走过的历程,有艰辛也有快乐,有感动也有收获,这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下一个十年继续前行的精神动力。
此时想起纪伯伦的那句名言:不要因为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为什么去支教?怎样更好地去支教?”这些都是有志青年要思考的问题。今年的五四青年节,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深入浅出地论述了青年和中国梦的关系,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他说,“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总书记的一番话启示我们,要做有担当、有梦想的青年,要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而到西部支教,无疑是当代青年将梦想转化为现实,从而实现个人成长成才的最正确选择。在今年9月召开的“西部计划”实施十周年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源潮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对当代有志青年提出了殷切希望:“不怕吃苦,到基层创业创新创优,在西部扎根奉献,让自己的青春梦和祖国的振兴梦一样精彩。”研究生支教团已经成为“西部计划”的重要组成,志愿者们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为落后山区带来了知识和希望,也唤醒了当地孩子走出大山的梦想和信念。正如有的志愿者所说的那样,虽然这种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所能做的也很有限,但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是的,只要不断地有志愿者到西部奉献自己的青春,西部的各项事业就能一点点地迎头赶上,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大山,从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总书记曾经说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话用在青年的个人成长成才上同样适用。具体到支教这件事上,所谓实干,就是要做到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志愿者到西部支教,是一个了解真实国情、接触万象社会的好机会,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帮助当地人民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磨炼自身意志品质、练就过硬本领的难得机遇,从而为将来在国家建设的各条战线建功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10年间,从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他们有的仍然活跃在青年工作第一线,有的毕业后投身到航天事业中,还有的在科学研究领域刻苦攻关,很多已经做出了不俗的成绩。透过他们的成长途径可以从中看出,支教这段人生经历对青年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对有志于到基层去锻炼的青年或许会有所启示。
十年支教,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梳理这十年支教的人和事,是为了启示更多的青年,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正如总书记所说的,“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总之,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以此与广大青年共勉。
第二篇:研究生支教团十年新闻稿
在西部书写青春和梦想
——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十年记
商艳凯
写作提纲: 前言
十年支教之服务地篇:为西部教育事业撑起一片天空 十年支教之人物篇:向孩子们传递梦想的使者 十年支教之故事篇:支教生活的平凡和感动 后记 十年支教,留下了什么?
附录:研究生支教团十年大事记 十届研究支教团队员名单(合影)
前言
每年的“五四”表彰,在学校公布的学生“五四”奖章的名单中,都会出现一个熟悉的名字——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可以说,这样一个集体,已经成为学生先进典型的代名词。而到了秋天,当研究生支教团开始招募的时候,很多优秀的学子都会竞相报名,因为在他们心中,成为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是一件神圣和光荣的事情。“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这已成为研究生支教团队员共同的誓言。
2013年,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迎来了它10岁的生日。这十年,支教团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从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的“蹒跚起步”,到如今茁壮成长为在全国高校共青团系统有一定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团队,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已成为一个标杆,一面旗帜。
有一件事情可以证明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在全国的影响力和号召力。2009年,国内首部以研究生支教团为题材的影片《青春的力量》在浮山县开机,70%的拍摄地选在寨圪塔乡。浮山和寨圪塔乡正是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曾经支教8年的地方。影片以全国首位支教博士生、我校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陈苏的真实个人经历为原型,是继新中国青春系列著名影片《青春之歌》和《青春万岁》后的反映21世纪当代青年的第三部曲。
经过10年的发展,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正在向规范化、体系化方向发展。2013年10月,由校团委指导的“中国梦·西部情”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官方网站正式开通上线。整个网站以公益活动为主线,着力打造“志愿者风采”、“走进支教地”、“爱心行动”等主要栏目,运用视频、图文结合等形式,向校内外传播介绍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的优秀传统、特色活动、公益募捐等。官方网站设置链接了许多自媒体功能性栏目,如支教团人人网、微博、淘宝网站等,方便大家更快地找到感兴趣的人物和故事以及爱心捐赠的渠道,定期在网站上对爱心捐赠进行公示,以此加强与支教团志愿者的互动交流,吸引更多的学子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
十年支教之服务地篇:
为西部教育事业撑起一片天空
从山西浮山到西藏拉萨,从云南宁蒗到四川南溪,10年来,我校研究生支教团的足迹踏遍了祖国西部的大部分省份,难能可贵的是,队员们大多选择的是当地最艰苦、最基层的学校,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为推动西部教育事业的进步有所贡献。
在山西省浮山县教育界,说起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几乎没有人不竖大拇指。从2003年开始,我校每年选派研究生到浮山县的中学支教,从2005年起,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在全国78个支教团中率先从县城下到乡里,从高中下到初中,在太行山最基层的乡村中学里,向那里的孩子们播种梦想和希望。
浮山县寨圪塔乡寨圪塔中学,从创建就惨淡经营,从来没有过变化。历任校长面临的都是师资不足、教师素质较低、学生流失严重的问题,直到2005年的9月,学校里来了两名哈工大的支教研究生陈苏和李开聪,其中陈苏还是我国首位博士生支教志愿者。从此,寨圪塔中学一点一点变了,用校长卫俊剑的话说:“从有哈工大的支教研究生后,寨圪塔中学就实现了华丽转身。”
山西省浮山县是享受西部扶贫政策的贫困县,全县13万人口,寨圪塔乡是距离县城最远的一个乡,当年八路军总部曾设在这里,是不折不扣的老区。据了解,浮山县每年能考上本科的学生不足10人,一个乡几年也出不了一个大学生。乡里的初中很多还是“代教”老师,“能够留得住的老师,要么是教学水平不高,要么是积极性欠缺的。”寨圪塔中学的校领导直言:“如果没有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我们的中学常常会出现没有老师上课的尴尬局面。”
浮山县北王乡的北王中学,是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另一个支教点。2005年,两个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女孩于航、姜雯雯被派到了那里。与寨圪塔中学一样,她们是北王中学里来过的学历最高的老师,此前北王中学的老师没有一个第一学历是高中毕业的,很多都是初中毕业就留下教初中。
时间转眼过了8年。2011年7月,张剑桥和其他6名队员结束了在浮山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他们成为了我校向当地派出的最后一批支教队员。由于团中央对服务地的调整,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在浮山服务的年数定格在“8”。这8年来,变化最大的就是寨圪塔中学。这个乡镇级中学,8年前教学成绩在全县排名一直靠后;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来了后,学校排名逐年上升,2011年,初一年级在全县排第一,初二年级在全县排第三,升学率更是年年递增。更可喜的是,受支教队员们的影响,这个山区县学生的心里都有了更高的学习目标,不仅要考大学,还要上研究生,不少学生还说:“将来我也要上哈工大。”
坐落在青藏高原、海拔3650米的拉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一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古城。拉萨在藏语里意为“圣地”、“佛地”。每年数以万计的游客因其“神圣”慕名而来。来此的青年志愿者也逐年增多,他们有着更为神圣的使命——支教。从2006年至2009年的3年间,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先后派出3届9名队员到拉萨支教。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1964年由拉萨市文教卫生局主办的“师训班”。1975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校。2006年,由中专学校升格为大专学校。从2002年起,陆续有内地的大学生志愿者来此支教。这里也是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首届西藏服务队3名队员张春禹、刘佳、雷磊曾经支教的地方。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是西藏唯一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由于成立时间不长,学校受到师资和硬件短缺的双重困扰。青年志愿者的到来,使师资不足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两年时间,先后有5名志愿者来此支教,他们是王亚松、周剑华、曹文涛、胡韬和赵琦。
成立于1989年的西藏藏医学院,是中国第一所高等藏医药院校。隋海鹏便在这里支教,是学校成立20年来第一个来此支教的大学生志愿者。这里的每个人都亲切地称呼隋海鹏为“小隋”。在团委书记拉巴次仁看来,隋海鹏非常能融入当地生活,在八小时工作之外,他会在茶余饭后向当地的老师请教藏语,周末时他还会跑到八角街,和那里的藏民交谈,了解藏族的文化和习俗。一年下来,这个东北的小伙子已能随口说出日常用的藏语敬语。
“这些汉族老师为藏族学生提供了一个看世界的窗口,带来了知识和文化,也为学生工作注入了活力。要改变西藏教育落后的现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这些支教队员却用一年时间让它大大改观。”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工处处长拉巴旺堆说。
支教不仅带来了当地的改变,也使支教者自身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支教的大学生刚来时,我对他们说,你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跟我说,可一年下来没有一个人给我打电话。”团区委权益部王慧文部长的话语里充满欣慰,“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老西藏精神在闪光。他们在这里支教一年比在内地工作几十年得到的锻炼和收获都要大。”
西藏藏医学院团委书记拉巴次仁以隋海鹏的例子告诉每一个大学生:“小隋用行动证明了,内地的大学生越是到困难的地方,越能在磨练意志中更快的成长。”
在中断了几年后,我校又再次派出志愿者到西藏支教。2012年7月,我校第十届研究生支教团西藏队队员秦瑞松、王淮卿来到西藏藏医学院进行义务支教一年,他们沿着前辈的足迹继续完成心中的梦想。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有这样一个神秘而又落后的地方,那里有着高原上特有的湛蓝天空、清澈如镜的湖水以及耀眼的阳光,这就是俗称小凉山的彝族自治县——宁蒗。在这个国家级特困县里,年人均收入不到百元,全县23万人口中,有19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下。这里的人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有的人一辈子都没下过山。对于这里的孩子而言,可能接受教育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但是由于地处偏远,这里的人民生活水平、教学环境、师资力量都不足以承担起把所有孩子都送进教室的重任。
承载着“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的梦想,2009年8月26日,我校研究生支教团的5名支教队员从东北的哈尔滨坐了近40个小时的火车,两个小时的飞机,又赶了3个小时的盘山路来到了这里。从此以后,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就与宁蒗县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校连续4年派出队员到这里义务支教一年,通过一届又一届队员的努力,宁蒗的教育事业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当地的孩子们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位于四川省南部的南溪,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县”之称,有着1500多年的建城史。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南溪成为宜宾百万人口大市的一个新区。同年8月,我校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四川服务队6名队员首次踏上南溪这片土地。闫欢、刘鑫岩、李家强、郑凯4人服务于南溪职业高级中学,李欣然、马楠两名女队员服务于南溪第三中学。“他们的到来,足足顶起了4个专业教师的上课任务,不仅缓解了学校教师不足的矛盾,而且给课堂注入了活力。他们深受学生的欢迎和爱戴,成了学生的良师益友、老师们尊敬的对象。”副校长邓方钦对在南溪职业高中支教的队员赞赏有加。
一年远在他乡的支教,让这些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80后”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蜕变”。大学期间一直在团委作学生干部的李欣然、马楠坦言,她们受到了当时的校团委书记陈苏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四那年放弃了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出国、保研的机会,毅然选择了支教。马楠用“摸爬滚打”来形容自己这一年的支教生活。由于南溪三中地处乡镇,停水停电是经常的事。不到半年的时间,她和李欣然已经习惯了“灰头土脸”地去给学生上课。
十年支教之人物篇: 向孩子们传递梦想的使者
在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走过的这十年时间里,总共有130名队员先后到4个服务地进行义务支教一年。在这个以“80后”为主的志愿者群体中,支教队员们选择暂时告别“象牙塔”,到最基层的西部山区去体验一种别样的生活,在自身得到磨砺的同时,将梦想传递给当地的孩子们。在这里,笔者选取了4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通过讲述他们与山区孩子们的成长故事,纪念全体支教队员曾经走过的青春岁月。
张晓东:支教团的首任队长
2003年8月,作为我校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的张晓东和其他6名队员一起,响应团中央号召,作为青年志愿者来到山西省浮山县支教。张晓东被分配到浮山县惟一的一所高中——浮山中学,担任英语科任老师。张晓东并不是学英语专业的,但由于学校的英语老师奇缺,听力教学水平极差,他抱着试试的心态答应了。半年时间下来,学生们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张晓东自己却消瘦了不少。
张晓东家在苏北农村,生活非常困苦,父母每年省吃俭用挣到两三千元钱,根本不够他和妹妹读书之用。1999年,张晓东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减轻家里负担,张晓东申请了助学贷款,并靠常年做家教维持日常的生活费用。大学4年,张晓东拼命学习,几乎得到了国家和学校设立的所有奖学金。
然而,在张晓东教的班里,有一个家境比他还糟的学生,她的名字叫王优优。王优优家在浮山农村,父母几年前去世,前年爷爷又离开人世,现在家里只有年迈的奶奶和残疾的妹妹。王优优每星期回家都背回一大袋馍馍,作为一周的伙食。虽然学校为她减免了学费,但平时需要交的书费和学习资料费还是无处可出。得知这一情况后,张晓东经常从自己并不宽裕的生活费中挤出一部分资助王优优。
一周中最令张晓东感到轻松的事情,就是周末几个同来支教的学友聚会了。在这个时候,他们可以做几个爱吃的小菜,吃一顿平时吃不到的白米饭。还可以借此机会相互交流一下经验,回首大学生活,或者唱一唱歌,缓解一下思乡的惆怅。
在一次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张晓东说:“学雷锋,不仅仅是扫马路、擦栏杆。我们来这里,重要的是用所学的知识,以恰当的方式去帮助他人。虽然支教只有半年时间,我们惊讶地发现,学生们一天天地成长,我们也在一天天成熟;学生们取得了进步,我们也得到了收获。回去后,我要把在这里的所见所闻,讲给同学们听,讲给老师们听,讲给所有关心和关注贫困地区教育的人们听。”
2004年7月,结束了一年的支教生活,张晓东回到了学校。让张晓东没有想到的是,他收到了很多来自山西浮山自己学生写来的信笺。其中一封这样写道:“昨天,我们开学了。看到了您给我们上最后一堂课时在黑板上留下的工整的板书,看到了您写下的字,我们仿佛看到了您,想起了您离别的那天,您和我们都落下了滚烫的泪珠、泣不成声。我们真的太想见到您了。今天,要上课了,但谁都不愿去擦您写的黑板。吉海红(学生名)今天值日,刚走到讲台拿起板刷,就听‘等会!别擦,那是张老师写的字!’后排几个同学一齐喊道。最后,直到数学老师走进教师,吉海红才把黑板擦掉!”看到这里,张晓东的眼眶一下子就湿润了。他回想自己这一年的支教生活,有辛苦也有快乐,但就是这种平凡中的感动,值得终生铭记。
陈苏:全国首位支教博士生
陈苏,在哈工大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经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确认,他是我国实施扶贫接力计划以来,第一个参加支教的博士生。
成为一名志愿者,一直是陈苏心中的梦想。2003年,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招聘志愿者时,陈苏因为在外地实习而错过了机会,同学张晓东去了,还当上支教队队长,令他羡慕不已。假期回来时,他们常常促膝长谈。
考上研究生后,陈苏想参加支教的愿望更加强烈了。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招聘通知发出后,他毫不犹豫地前去报了名,“激动得一夜没有入睡”。第二天,当他兴冲冲地准备把精心填写的表格交上时,却被女朋友知道了。“她知道后就哭了,眼泪噼哩啪啦地往下掉。当时我的心就软了,哎!最后我们只好互相让了一步,约定明年再去。”陈苏不无遗憾地说。
此后的1年里,陈苏几乎天天都在盼望着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招募的消息。终于有一天,招募的海报贴出来了,陈苏挤在最前面伫立良久,把每一个字都读到了心里。“我觉得这张海报,就是为我而写的!我觉得我有责任去,我必须去!”陈苏一直保存着去年填好的表格,贴上照片后就直接交了上去。
身边的同学都不理解。有人说:“陈苏有病吧,放着好好的博士不念,中断学业去做什么志愿者?”在选拔面试的时候,考官也问他:为什么要做志愿者?
直到踏上黄土高坡,真正体验了支教生活的酸甜苦辣后,陈苏才懂得了国际著名志愿者德兰修女所说的一句话的真正含义,也真正明白了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这句话就是:“爱,就是在别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责任。”
黄土高原夏天干燥闷热、冬天则寒冷入骨。浮山县乡下的中学也没有暖气,室内外温度都差不多,“晚上睡觉时穿上羽绒服还觉得冷呢”!这让他们开始怀念哈尔滨的冬天了——虽然室外滴水成冰,但室内温暖如春。在这里,陈苏对于冬天的记忆就是围着火炉烤手。
物质上的艰苦,并没有难倒支教队员们,倒是学生们的学习基础太差让他们颇费脑筋。“有的学生到了初三还不会小数加减法,不会解一元一次方程。”陈苏说,没办法只好从头补,尤其是英语,要从26个字母开始教起。从到支教学校开始,他们几乎没有休息日,一有时间就给学生补课,甚至中午午休时也要给学生补上一课。
孩子们对老师们的辛勤劳动也默默地记在心里,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这些年轻老师的支持。有一天下课时,同学们站起来齐声说:“See you later”、“G ood bye teacher”。陈苏一愣,激动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我并没有教过他们,可他们自己却学会了,那一刻我真得很感动。”
山里的孩子学习很苦。每天早晨5点半就起床,早餐前要上一节早自习和一堂课。除了午休,自习和课时一直要延续到晚上9点30分。即使这样,像寨圪塔乡中学这样普通的农村中学,每年能考入高中的也不过5人!即使在全县最好的初中,也有40%的学生不能升入高中!而作为该县惟一的一所高中浮山中学,能够考过重点分数线的学生也是寥寥无几。
现实是残酷的,有一些同学因此看不到希望而放弃了学习。陈苏说:“原来以为,贫困的孩子学习一定刻苦,实际上,他们被物质上的贫困摧残得精神也开始贫困!我们要为精神扶贫而努力!”
2006年元旦,天空中飘着雪花,陈苏就站在操场上为全校师生及乡干部发表了一次演讲。陈苏讲到动情处热泪盈眶。他说:“同学们,我们是来学习知识的啊!拿出勇气,拿出信心,把全部精力用在学习上。事实已经证明,只要努力,你们并不比城里的娃儿差,而且还能超过他们!”在场的寨圪塔乡几位老干部落泪了。他们说,落后山区要想脱贫,首先要精神上脱贫,陈苏的话发人警醒。
后来,在陈苏的倡导下,支教团在浮山县各中学中开展了“我的成长路”巡回报告演讲,支教队员切身的成长经历给山区的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许多学生激动地说:“原来以为博士、硕士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而现在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刘佳:支教团中的娇小女生
眼前的刘佳,是个娇小可爱的女生。说起去西藏支教,来自贵州的刘佳告诉自己,这是一个机会,可以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在拉萨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英语教师严重缺乏,全校近200名教师中只有6人是英语专业毕业的。于是,刘佳被分配到英语教研室。
面对身材魁梧的藏族学生,刘佳越发显得娇小。在上第一课前,刘佳就告诉自己,上课时,声音一定要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拉萨平均海拔约3700米,平均氧含量仅为内地的一半。在那里平地走路不能快节奏,爬楼就更不用说了,上一层楼比在内地爬三层还累。刘佳所教的班级都在4楼,也就是顶层。为此,刘佳每次上课,都要提前近半个小时从寝室出发、早到教室十多分钟,努力让自己先平静下来,然后热情饱满地走进教室。
在缺氧的条件下,上课是个很艰难的过程,更不用说用尽全力提高声音、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两个小时的课。一节课下来,刘佳往往是喉咙冒烟,腰酸背痛,累得连下楼的力气都没有。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刘佳在讲课时尽量把复杂的语法简单化,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场景来举例,同时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制作多媒体软件,还在晚上给学生们播放英文电影。为此,她比同来的支教老师都要睡得晚些,常常要忙到深夜。
或许是太忙碌的原因,刘佳在高原寒冷的一个冬日患上了感冒。感冒对于每一个刚上高原的人都是致命的病,对于支教队的队员更是谈感冒而“色变”。刘佳当时只有22岁,是团队里最小的,身体又看似“弱不禁风”,大家都为刘佳悬起心来。刘佳讲起那段经历,却显得很轻松,“没什么,大不了献身在西藏了。”在学校大夫的积极治疗下,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不到一周的时间,刘佳的感冒就好了,这期间,刘佳还多备出好几天的教学课程。就这样,刘佳用自己的乐观、自信战胜了疾病,又重新站到了讲台上。
当年曾和刘佳共事的旺青清楚地记得,由于刚来时身体不适,他让刘佳先好好休息两天,可刘佳却要求尽快安排课程。当天晚自习,他惊讶地在教室里看见了刘佳的身影。等到适应后,她更是主动要求多安排一些课,晚自习也排得满满的。支教队临走,她的学生拿着哈达到处找刘佳,眼睛里满含泪水。“作为一个大学生,能做到这样,真的很了不起。” 说到这儿,旺青竖起了大姆指。
刘佳看似娇小的身躯下,却隐藏着巨大的能量。支教生活中是这样,大学生活中更是如此。家庭并不富裕的她,靠着做家教和得奖学金,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业。大学前两年,她每周都要做好几份家教,很多时候只能在公交车上啃馒头解决午饭。刘佳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2007年,她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成为我校学子获得此项殊荣第一人。
杨云峰:一个彝族小伙的支教梦
“老师,为什么要回到这里来当老师?”“因为我想带你们走出大山!”每一次和学生们聊天的时候,孩子们总会问这个问题,杨云峰已经记不清楚,这样的对话重复了多少次。可无论说多少遍,都磨不掉他心里最初的信念——“这是我的家乡,这是和我的生命紧紧连在一起的地方。在我有能力有机会为我的家乡贡献一份力量的时候,我定会选择义不容辞”。
杨云峰出生在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在这个彝族占了百分之七十的县城里,能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寥寥无几,“知识改变命运”在这里几乎成为了不可能。而土生土长于这里的杨云峰,在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哈工大后成为了当地的一名“英雄”。
从进入大学的那一天起,杨云峰就刻苦努力。基础教育落后,他就比别人多花一倍的时间去学习;能力和意识薄弱,他就积极加入到学生组织中去锻炼自己。杨云峰付出了一切努力去提高自己,而激励他的,正是他始终怀揣着的那份对家乡的责任。大三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杨云峰得知学校要新建立一个研究生支教点。得知此事的杨云峰兴奋得一晚没睡,他想要是能把哈工大的研究生支教团引进自己的家乡,对孩子们来说那将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兴奋不已的他多次找到学校的领导,希望能把研究生支教团建立在自己的家乡。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我校决定在云南省宁蒗县新建立研究生支教点,并上报团中央批示。最终,在团中央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开展的第十一个年头,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正式踏上了云南这片土地。
2010年8月,作为我校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云南服务队的队长,杨云峰带领5名队员来到他的家乡,开始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9月10日,杨云峰有生以来的第一个教师节,他并没有休息庆祝,而是带领着队员们走了一个小时的山路去看望两个孤儿。在看到他们家破旧、漏雨的房屋、孩子穿的只剩半截的拖鞋,一无所有的厨房时,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贫穷”这两个字的含义,也更加坚定了要建设贫穷落后的家乡的决心。家访回来以后,他带动队员们联系自己的学院、老师、同学,通过他们的努力,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成功地为25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建立起了一对一的爱心资助,资助款共计发放2万5千余元。
为了能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外面的温暖,他还带领大家创新思路做活动,在淘宝网上推出了“橙色淘宝·爱心文具”活动,号召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献出他们的爱心。这个活动在学校和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便募集到了543套总价值1万多元的学习用品,为了亲自将这些文具发放到孩子们的手里,他们走遍了宁蒗县的许多小学。因为宁蒗县山高路远,每次做完活动回来,他都筋疲力尽,可一想到孩子们领完文具后害羞却又天真的笑容,他就迫不及待地要再次上路,再累,一切都是值得的。
除此之外,他带领全体队员共同努力在宁蒗一中和宁蒗民族中学先后成立了广播站和学生艺术团。在艺术团成立那一天,县电视台这样报道:“今天,在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六名支教教师的努力下,宁蒗民族中学学生艺术团成立了,该艺术团是我县第一个学生艺术团,为我县的素质教育工作谱写下了新的篇章。”
联系支教地,回家乡支教都不是他行动的终点。如今,已经回到学校继续攻读研究生的杨云峰又有了新的想法,他正在筹划一项名为“爱·回家”的行动,号召家乡像他一样的彝族大学生利用假期回到家乡,用青春让家乡的未来更美好。正如杨云峰所说:“那里的孩子们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索玛花,他们也渴望知识、也憧憬自己的未来,我们应该在家乡点燃梦想的火种,让希望的曙光照亮家乡的每一寸土地。”
十年支教之故事篇: 支教生活的平凡和感动
在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这十年的时光里,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去记录。在支教队员们的眼中,支教生活很平凡,却充满着感动。每一个让人感动的瞬间都值得记忆,笔者选取了其中几个比较经典的“镜头”,来看看10年来支教队员为当地都做了哪些事,与孩子们渡过了哪些难忘的瞬间。
“乡里的孩子也要有图书馆”
2007年12月25日,寨圪塔中学的孩子们收到了让他们惊喜不已的一件“圣诞礼物”——哈工大第五届浮山支教团爱心图书馆在寨圪塔中学成立了。
走进图书馆,给人的感觉是“有些简陋却很整洁”。房间不大,铁制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书籍。重新粉刷过的墙壁上挂着《图书馆管理制度》的牌匾,格外醒目。《图书馆管理人员登记表》、《图书馆学生阅览卡》„„一应俱全,像正规图书馆一样。“为什么乡里的孩子不能享受图书馆?乡里的孩子也要有图书馆。”谈到建爱心图书馆的初衷,图书馆的全程筹备负责人、我校第五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朱宝峰说道,这里的孩子们求知欲望很强,建图书馆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图书馆第一期的藏书量就达到了2500余册,以课外读物为主,内容包括教辅、文学、英语、科普、哲理、音乐、美术、娱乐等。
然而,图书馆的成立并非一帆风顺。据了解,全国有很多支教团也曾经想过在支教地成立图书馆,但基本都没有成功,因为虽然捐书是一个困难,但托运到支教地是另一个更大的困难。因为费用很高,而很多捐书的人不会再资助托运费,并且社会福利网站不可以集资,而支教地的志愿者和支教地的学校也没有这个经济实力。
幸运的是,图书馆在筹备过程中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援。比如“日行一善助学网”,这是个社会福利网站,主要是针对研究生支教团进行一些服务。朱宝峰所在的电气学院还建立了专项助学基金,该基金目前已经资助了当地很多的贫困学生,为他们提供生活费,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在了解到朱宝峰想要建立图书馆的情况后,电气学院领导和学生会在学院里进行了宣传与号召,筹备了很多的精美的课外图书。此外,在图书来源方面,爱心人士龚亮和“希望大地助学网”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提供了1200本图书、南开大学滨海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提供了1030本图书、天津外国语学院滨海外事学院提供了300本图书、太平洋财险天津市汉沽支公司提供了托运的费用。
支教队员与藏族学生共绘地图献祖国
2009年3月28日是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纪念日,也是首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这一天,位于拉萨的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一个大教室里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一幅“特殊”的完整无缺的中国地图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地图长3米、宽两米,上面挂满了写有祝福的五彩丝带。
这幅地图是支教队员胡韬、赵琦和他们的藏族学生共同绘制的。说它“特殊”,是因为这张中国地图是师生们选用藏族特有材料花了两周时间,一针一线都是由手工完成的。
整个地图的缝制由50名藏族学生完成,象征着为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献礼。地图上分别绣有布达拉宫和天安门,代表着西藏与祖国心心相连。地图背景采用牦牛毛编制而成的“毡子”,是藏族农牧区用于制作帐篷的材料,寓意在祖国大家庭为藏族儿女遮风避雨;缝制中国地图的边界采用藏族特有的装饰金边,寓意吉祥如意;用于地图镶边的是“万字幅”布料,寓意幸福美满;而用于签名的丝带采用藏族经幡的5种颜色,分别代表蓝天、白云、火焰、江河、土地,经幡是藏族最重要的祈福工具,五种颜色的使用代表着风调雨顺、国富民强。
胡韬、赵琦都是我校第六届研究生支教团西藏服务队的队员。自去年7月以来,他们已经在这里支教半年多时间。平时除了负责计算机、管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外,他们还主动承担起学生工作的重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搞好藏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次“祝福献给祖国”活动便是其中的一项特色活动。
“活动中,同学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性,也显示了高超的手工编织技巧。他们在缝制地图中表现的一丝不苟精神着实让人感动。”胡韬说,“通过活动,学生们受到了一次强烈而深刻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我和队员们也坚定了在西藏继续做好志愿工作、教好每一个学生的信心。”
据介绍,这张特殊的中国地图将进一步加工,使之成为一件代表着学生心愿的精美工艺品,作为纪念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的礼物献给西藏自治区政府和即将迎来60华诞的祖国。
网络募捐帮助山区贫困学子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这里不是流行时尚的卖场,这里上演的是一场爱心与责任的碰撞。我们是一群在校的研究生,却愿意用一年的宝贵时间,让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祖国腾飞的向往,在西部贫瘠的山区中释放光芒。”2010年春天,在国内最大的购物网站上,一场由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发起的爱心助学行动吸引了众多爱心人士的目光。
发起该行动的是正在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义务支教的我校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队员们。他们将该行动命名为“哈工大支教团爱心接力计划”。这是一项以“网络捐助”为主的捐资助学工程,旨在通过唤起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帮助贫困山区的优秀学子们完成学业、改变命运。他们还给计划起了一个响亮的口号:“今日青苗,他日青鸟。献一片爱心,收获一份希望。”
“作为支教的志愿者,我们主要承担的任务是教学和扶贫。而扶贫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助学。尤其是随着了解的逐渐深入,我们发现了很多家庭困难的学生,她们的经历令人同情,她们自尊、自立、充满理想的精神更是让人感动,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她们鼓足动力走出大山、走出贫困。”队长赵起超说。
在宁蒗县支教的第一个学期,支教团的5名队员就自愿地从每个月仅有的600元生活费中拿出100元,用来资助自己班上的一名学生。后来,队员们的一些同学和朋友也加入进来,到了学期期末,共计资助了10名学生。其中有7名学生受到我校研究生、本科生班级和一些社会人士的一对一助学。
正当助学活动开展的越来越深入时,队员们却遇到了困惑。大家感到,一方面,缺乏组织性使此种形式的助学活动在支教团走后难以维持下去。另一方面,由于助学款大多是通过汇款的方式,很多时候捐助人忘记负担汇款手续费,久而久之,账目就会出现很大问题。
这时,队长赵起超突然想到,在淘宝网上买东西通过支付宝交易是免手续费的,如果资助可以通过支付宝划款,既可以减少不必要开销也可以使账目明确增加可信度。
于是,队员们尝试着把捐助搬到了淘宝网上。后来,他们又结合腾讯QQ、人人网、猫扑网、紫丁香等网络社区为淘宝店做宣传,渐渐地,爱心助学行动为更多的社会人士熟知。队员们又增添了很多民族特色商品,比如手工打造的纯银饰品、民族服饰、彝族漆器、纳西族文字等。“购买礼品献爱心一定可以被更多的人接受。这些真实商品的利润将全部作为捐助款用于资助贫困生。”赵起超说。自3月19日正式推广淘宝网爱心助学行动以来,研究生支教团在3月、4月分别收到爱心人士的资助款4260元、4532元。
为留守学生插上梦想的翅膀
四川南溪以丘陵地貌为主,村落与村落之间相隔很远,致使当地农村经济比较薄弱,很多农民要外出打工,所以坐落在乡镇的学校留守儿童居多。他们需要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爱。
2012年3月5日,我校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四川服务队专程到位于江南镇马家乡的明英小学,开展了“学雷锋,献爱心,为留守儿童送温暖”活动。队员们为孩子们送去了2500册青少年课外读物、两组书架以及其他学习用品,并和孩子们一起玩耍嬉戏,交流互动。5月9日,研究生支教团对罗龙镇金鸡村小学开展关爱留守学生项目被列入了团中央2012年第一批安利彩虹计划“七彩小屋”项目。
其实,队员们服务的南溪职高和南溪三中,来自农村的留守学生也不在少数。在南溪职高支教的队员刘鑫岩告诉记者,这里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在他们眼中,大学生知识面广,所以他们愿意听我们讲课。但他们很重感情,只要一次活动没有看到我,就会发短信或打电话询问:“老师,你是不是要走了?”在南溪三中教英语课的队员李欣然这样描述道:“我经常看见有些孩子光着脚在操场上跑,由于家里没人管,孩子们散漫惯了。第一次上英语课,我让他们写出自己的梦想是什么,没有人写。后来我了解到,他们中很多人想初中毕业后出外打工挣钱。一年的时间想改变现状很难,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他们对未来有梦想。”
由于对孩子们真诚的付出,虽然只有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支教队员们却与这些留守学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南溪职业高中,学生们亲切地称呼闫欢、李家强两名支教队员为“欢姐”、“强哥”。高一文秘2班的林瑶这样讲述两位老师:“欢姐每次上课的时候总是面带微笑,所以她在我们心中的形象就是一位微笑天使。强哥上英语课,在他的课堂上也总是充满欢笑,他总是能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活跃课堂,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李家强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为南溪职业高中的孩子们建立一个图书阅览室,让他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建立自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让人感到高兴的是,就在支教生活即将结束时,“强哥”的愿望实现了。队员们筹集了一万多元的捐款,建立了“紫丁香书屋”。队员们根据职高学生的特点,精心挑选和购买了1000余册书刊,内容涵盖励志、心理、历史、文学、教辅、自然、科技、社会等门类,可读性较强。“阅览室布置的很有哈工大的感觉。”队长闫欢兴奋地告诉记者。
后记
十年支教,留下了什么?
第三篇:支教团工作总结
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2011-2012
工 作 总 结
王晓静
二〇一二年六月三十日
工作总结
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是由团中央、教育部联合组织实施的示范项目。在河南理工大学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校团委的精心组织下,2011年7月底,我校首届研究生支教团顺利抵达甘肃省玉门市正式开展支教工作。近一年以来,三名志愿者凭借在学校打下的坚实知识基础和特有的教学方法,严格要求自己,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团结协作,努力工作,成效显著,受到各方的一致肯定。
一、精心组织、严格招募、加强管理,努力实现支教工作的规范化
2010年10月,依照团中央、教育部下发的关于招募选拔全国第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文件精神,在学校主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共青团河南理工大学委员会立即与教务处、研究生院等相关部门协调,成立了项目招募和管理办公室,并依据我校的具体情况,专门下发了招募选拔的相关文件,在学习成绩、学生工作、所获奖励、外语水平、健康状况等方面的选拔条件上作出严格的规定。招募过程按照自愿报名、院系初审、学校项目办公室审查考核、研究生专业面试、身体健康检查的程序,本着“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进行选拔。经过层层筛选和面向全校公示,应急管理学院王晓静、安全学院李恩福、测绘学院卢伟三位同学最终获得支教资格,组成河南理工大学首届研究生支教团。
河南理工大学首届研究生支教团成立以来,校团委十分重视对支教志愿者的培养,多次组织志愿者学习了团中央、教育部关于研究生支教团管理的相关文件,并安排实践任务,培养志愿者德团队精神。2011年7月,校团委派出我校首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全体成员参加了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在甘肃兰州组织的培训活动,圆满完成了针对支教队员的教学能力、教师素质水平、生活自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医疗保健知识等多个方面的培训任务。
二、倾心教学、恪尽职守、积极作为,充分发挥支教团的突击队作用
1.认真做好本职教学工作,赢得支教单位师生认可
按照玉门市教育部门的安排,我校三名志愿者被分配到玉门石油机械中等专业学校、玉门市第一中学两个基层教学单位开展支教服务。支教团志愿者在服务期间,立足本职,踏实工作,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繁重的教学任务,每周的课时量接近20课时,极大地缓解了当地学校教师紧缺的压力。支教团成员虚心求教、认真备课、勤于钻研,勇于创新,积极促进当地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开展公开观摩课、学生座谈会、学习自制教具等活动,努力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通过走访学生宿舍、开展主题班会、建立学习激励机制等特色活动,传播新的知识和理念,树立学生的成才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拉近距离增进友谊
我校支教团成员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十分注重配合受援学校搞好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卢伟、王晓静同学在石油中专指导学生们开展了别开生面的辩论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李恩福同学深入到学生宿舍,对一些同学进行考试前的心理辅导和解压。
三、加强宣传、树立形象、众口称赞,扶贫支教工作结出累累硕果
1.建立支教团宣传阵地,积极汇报思想动态
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工作简报的创编,使学校和服务地各级团委组织都能及时掌握了支教团工作进展情况和思想动态。支教团建立了小组内部分工负责制,经过努力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编写任务,初步建立起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宣传窗口。截至2011年12月底,共编写完成工作简报4期。此项工作将不断完善、丰富、和创新。
2.树立支教团良好形象,打造我校支教品牌
在玉门市支教期间,支教团成员先后参加了由当地团市委组织的“志愿者专场晚会”、“志愿者活动日”、“消防宣传教育日”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志愿服务意识。同时,支教团成员还利用假期时间到周边县市,如肃州区、敦煌、金塔、瓜州、哈密等地,联谊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支教团,不断丰富志愿服务的内容;支教团走访昌马乡、黄闸湾乡、赤金乡深刻了解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并做总结思考,筹备下步工作。支教团成员的积极性和认真态度受到了当地党团组织和服务学校的一致好评。3.拓宽对外宣传渠道,创建更广交流平台
近一年来,支教团围绕宣传河南理工大学、宣传河南理工支教品牌做了大量工作。除了在工作简报中进行宣传外,还在人人网、新浪微博等校外媒体建立了宣传阵地,加强了同其他高校研究生支教团的沟通和交流,树立了河南理工研究生支教工作的良好形象。
4.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温暖广大西部师生
百年油城起航志愿梦,巍巍祁连尽抒志愿情。2012年5月5日,河南理工大学首届研究生支教团携手凡客成品,在玉门市石油中等专业学校举行了“爱心捐助、传递真情”捐赠活动,为该学校送去了价值上万元的衣物(衣服788件,鞋子788双),让西部贫困地区的孩子感受到了我校志愿者们及社会的关注、关心和关爱。
俯下身去接地气,放下鼠标采民风。支教团成员们时刻铭记总书记“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人民群众是最好的老师”的教诲,充分利用闲暇时间,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在寻访中感受民风民俗,在交流中体会民生民意。支教团成员们跑门路,找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寻求爱心物资,经过不懈的努力,2012年4月,在社会公益组织(百度旧衣吧)及慈善人士(爱阳光)的帮助下,支教团成员们成功申请到了一批由凡客成品提供的价值数十万元的资助物资,其中衣服3229件,鞋子2227双。本次活动只是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爱心捐助、传递真情”捐赠活动的一部分,余下的资助物资将在玉门市团市委的陪同下,发放到玉门市其他乡镇中小学。
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深知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将认真工作,踏实勤奋,服务当地,奉献青春。我会用百分的努力完成这一年的志愿服务工作,做让新一代五四红旗下的好青年。
二〇一二年六月三十日
第四篇:2006年支教团个人工作总结
作为**县支教团的一名成员,我很荣幸的被分在****中学任教。在各级领导和老师的关怀和帮助下,自己很快地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并能积极投身于支教工作之中。下面我将就来**后近半年的工作、生活、学习以及思想等各方面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方面在学校微机课教师缺乏的情况下,我承担了高一年级4个班、初一年级2个班以及初二年级1个班的微机课教
学任务。同时,因微机组一女教师有孕在身无法多代课,我还主动分担了她的教学任务,帮她承担了初二年级两个班的教学任务。现在,我总共带了初、高中三个年级共9个班的微机课,每周18个课时。在学校教师的要求下,我还办起了计算机培训班,主要面向学校老师,为他们培训计算机软件应用知识、网络基础以及网页制作等方面的内容,这样的培训课每周进行一次,每次2-3课时,深受学校老师的欢迎,就连一些教历史的老师、教物理的老师也纷纷赶来听课。总的来说,贵州的计算机教学水平还和浙江等地有所差距,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以前从未接触过电脑,当然,学生当中也有极个别的电脑高手。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这无疑给教学上增添了困难。但我迎难而上,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从基础教起、从点滴开始,努力把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努力把晦涩的计算机术语讲解的生动有趣。同时,我还让在浙江的同学经寄些最新计算机资料过来,适时适当地给学生加以补充,以此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我不敢忘“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在教学中,对待不同的学生我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那些学得很好的学生,我鼓励他们抛书本,去学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以此来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对于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我抽出业余时间给他们“吃偏饭”,亲自带着他们上机一步一步操作,以使他们尽快对电脑熟悉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培养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我抓住他们都很喜欢上机操作的这一心理,尽量把理论课搬到机房来上,鼓励他们多动手、多练习、多实践。这样既提高了学生们的上机操作能力,又加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完成好自己的教学任务外,我还积极配合其他的支教团成员开展工作,进行学科之间的交叉教学。同时,还利用计算机学科的优势,在上机时帮着学生进行单词记忆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生活方面市、校的各级领导对我们志愿者非常重视,给与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在生活中、工作上他们都尽可能的为我们提供就方便,使我们倍感温暖。学校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优越的住宿环境,还配备了齐全的生活必需品。为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校领导还特意给我们送来了一台彩色电视机。过中秋节时,学校领导还特意请我们出去吃饭。有一段时间,我有些感冒,被来听我课的校党委书记知道了,她马上跑到医务室给我取了一些药,还嘱咐我要好好保重身体。每逢节假日,市里的领导们还经常来看望我们,慰问我们,为我们解决生活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使我们很受感动,也帮我们解除了后顾之忧,使我们能更好的投身于工作之中。
三、学习方面自己初为人师,在教学中和工作中难免会有不足之处,所以我时刻提醒自己要随时时随地的向其他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和学习,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我能积极参加学校教研组的活动,认真学习其他老师的宝贵经验,并能和其他老师一块儿讨论,使自己尽快成熟起来。在向其他老师学习的同时,我还注意向学生学习,使得教与学相得益彰。我深知教育应以“学生”为本,不应脱离“学生”这个主体而谈教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很重视学生的感受经常向他们寻问情况,学生给我反馈的意见和要求使我能更合理的的安排教学任务、高速教学计划。通过向学生学习,我能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发现问题,从而能更好的解决问题,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在工作中,我随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往我们在学校中学的大都是书本上的知识,毕竟理论的东西要多一些,而现在,在工作岗位上,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才能更好使得所学有所用!
四、思想方面我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思想不毫不放松,生活中、工作上时时处处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我能积极参加校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认真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一丝不苟的参与学校党员和支部的民主评议活动,主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我还坚持读书看报,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国内外大事,关注国际形势。同时,我没有放松理论学习,通过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并和其他党员进行讨论,使得自己在思想上随时随地和党保持一致,在行动中能明辨是非,勇往直前!
五、社会工作方面在高级中学任教不过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可我却早已融入了这个大集体当中,我能时刻以集体为重,积极投身于学校的建设之中,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十一时,我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和学校的两位教师代表参加了黔东南州“西部大开发”知识竞赛,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为学校争
第五篇:支教团交流会
矿大“筑梦”支教团与贵大“晨晖”支教团成功召开支教交流会
7月26日早上十点,中国矿业大学“筑梦”支教团贵州巴冶分队与贵州大学“晨晖”支教团于贵州省三穗县良上乡巴冶民族小学校长办公室成功召开支教交流会。本次交流会旨在相互促进,相互学习。
会议伊始,矿大“筑梦”支教团和贵大“晨晖”支教团分别介绍本团队的编制、运行模式和支教宗旨。“筑梦”支教团巴冶分队队长牛开亮说道:“我们的支教目的很简单——我们的付出,只为孩子们的微笑。我希望,孩子们能快乐。”“晨 晖”支教团的团长陈红也对这一说法表示赞同。
而后,双方支教队员针对在前期支教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相互提问,以通过讨论,能解决实际问题,更好的做好支教活动。其中,留守儿童这一问题成了两支教团特别关注和亟待解决的最大的问题之一。据悉,良上乡属于贵州省三穗县,三穗县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之一,而良上乡在三穗县又相当于中国的西藏,经济十分落后。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赚钱。父母的外出让很多孩子性格变得孤僻、自卑。所以,要想孩子们能健康成长,必须让他们走出自己心中的阴影。
最后,双方支教队员还结合自身的实践支教经验,就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及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不免会出现两方意见相异之处,但支教队员相互尊重、认真聆听,各抒己见。支教交流会经过两小时的激烈交流辩论后落下帷幕。
本次经验交流会,不仅增进了两所高校支教团之间的友谊,同时,更还有利于两过高校支教团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长期支教工作赢得更加广泛的支教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