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城学校下挂农村学校均衡发展年度工作总结
城关二小下挂红旗小学推进两校教育均衡
发展2013工作总结
为贯彻城府发 „2013‟12号文件关于 “校际交流”促进全镇教育均衡发展的精神,我校下挂红旗小学。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支持力度,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开发、利用、共享教育教学资源,继续推进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工作,积极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推进两校教育快速、健康发展,整体提升两校教育教学质量,经过一年的时间,取得了不少成绩,总结如下:
一、成立组织领导
为加强结对帮扶工作的领导,两校成立结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导处。
组 长:王周英 杨 海(红旗小学)
副组长: 宋 娟 唐洪凤 涂作秀(红旗小学)
成 员:赵宗颖 陆 艳 伍雪梅 付仁芬 伍明允 马宗林 李科琴(红旗)罗学英(红旗)
二、主要工作及取得成绩
1.学校领导定期到下挂学校,研究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共同积累管理经验,进一步规范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2.加强教研,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平时我们教师与下挂学校的教师互换上课,学校管理相互对接等工作。做到月月有教研,教师互换上课每校每月不少于4课时。我们以抓提高教育质量为突破口,我校充分利用师资水平、教学设施等优势,帮助和带动红旗小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开齐开足课程。对下挂学校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短缺学科业务培训,组织动员优秀教师到村小支教走教,选派相关学科教师到村小上课,保证村小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等短缺学科按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落实。学校选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到下挂学校开展示范课、优质课和讲座等活动,帮助培养骨干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如2013年3月12日,我校的宋 娟副校长和伍明允老师送了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和低年级的《语文》课,进入红旗小学的课堂,2013年5月8日我校再次组织马 琼和杨 花两位骨干教师送了中年级的《综合实践》和《体育与健康》课进入红旗小学的课堂。不仅这样,红旗小学也选送了他们优秀教师来我校进行示范课展示,如2013年3月20日,红旗小学杨 海校长和郝 艳老师给我校教师展示了中年级的《科学》和《英语》课。开展骨干教师送课进课堂活动,是以骨干教师课堂教学为载体,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更新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骨干教师上课、说课、教师们的议课以及各位领导进行点评等环节。达到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流程、驾驭课堂、灵活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等专业能力。
3.充分发挥我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进一步缩小城乡学校教育的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共同加强机制创新,继续深化“管理规范化学校”的创建工作,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1)每一位中级职称以上的优秀教师与1-2名红旗小学的青年教师结对帮扶,做到活动有计划、有指导、有小结。(2)2013年4月请红旗小学全体教师参加并观摩我校开展的“每月一主题,教育德先行”课题启动会。
(3)2013年5月我们请红旗小学的学生参与了我校组织的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竞赛。他们的学生还获了二等奖和三等奖。
(4)2013年7月以来,校片全体教师暑期集中一个月培训继续教育,共同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5)2013年9月10日,我校邀请了红旗小学的全体教师参与了我们的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地谈了教师生涯中的苦与乐。大家表示了对教育工作的热忱与忠贞。
(6)2013年10月25日,我们校片开展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数学优质课比赛,李科琴老师获得了二等奖。(7)2013年11月16日,我校片85名选手举行了学生数学知识竞赛,红旗小学的十多名同学也获得了一、二、三名。(8)2013年11月28日,我们校片的全体学生参加了英语朗读比赛。
(9)2013年12月5日,我们校片的全体教师参加“十八大精神宣讲”大会。
(10)2013年12月20日,我们校片的全体教师全体教师参加“每月一主题,教育德先行”总结大会。
三、不足:
由于我校教师严重缺边,加上迎接省级督导工作专项检查。所以没有更多的时间下到红旗小学进行更深入地交流。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除了一如既往地联片全体师生举行各种活动外,还准备给下挂学校红旗小学购置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让更多的师生受益。感受大型学校给小型小学带去的帮助。并且加大校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提升我校片教师的业务素质与能力,共同提升我校片的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
总之: 通过开展“校际交流”活动,不仅为老师们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增进两校友谊,更促进了中青年教师更快地成长,加快提升两校教师队伍教学教研能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城关二小与红旗小学教导处
2013年12月16日 城关二小下挂红旗小学教育均衡发展2013年度
工
作
总
结
城关二小与红旗小学教导处 2013年12还月16日
第二篇: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
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 阿城区玉泉河南小学 为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培养适应新时期的优秀人才我校坚持软、硬件并重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年级每个班级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均衡发展。
一、科学合理配置教师。我校现有教学年级3个教学班6个根据各学科特点和每位教师的专业特长科学合理配置各学科各年级各班教师。我校将班级管理经验丰富教学能力突出的优秀年轻教师引导到班主任岗位上发挥他们的创新、进取精神班级秩序井然活动丰富多彩。
二、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施教。关爱每一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是我校办学的基本理念。为此我校要求全体任课教师不抛弃、不放弃每个学生课堂教学中给优秀学生思考提升的空间给后进生真诚地鼓励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
三、学生素质均衡发展
1、开齐、上足、教好各门课程无增加课时现象严格按规范教材、规定教辅用书征订和使用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2、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各项学习。主要学习《义务教育法》、教育理论、教学法规、教育技术能力、师德规范、课程标准、教学六认真细则等为主。
3、校内每个月进行一次教学常规检查。通过检查、调研和测评及时了解各科质量情况找出差距有针对性地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质量。
4、严格执行三项规定要求确保学生每天的广播体操、眼保健操、大课间、课外活动、素质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每天安排一节体育课或综合实践活动提
高学生身体素质开展了三次小型体育比赛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育达标率合格率与优秀率。结合校情学校制定了综合活动计划做到内容、人员、时间、场地的落实对活动情况纳入一日常规检查考核内容每天由值周老师对活动情况进行检查纳入文明班级评比中。
第三篇:学校义务均衡发展工作总结
学校义务均衡发展工作总结5篇
【篇一】
对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学校会有怎样的总结?以下是超级地球小编整理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结,供各位阅读和参考。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结
为了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国各地大力倡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学校建设规划、校际对口支援、教师补充机制、经费保障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显著成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均衡发展已成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
社会对基础教育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教育公平、教育质量和教育秩序,这都是基础教育的重点。合肥市针对教育公平,大力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针对教育质量,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开展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针对教育秩序,采取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治理教育乱收费的手段,加强教师师德建设。通过多项措施,使社会满意、学校满意、家长满意,学生爱学校、爱学习。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并不是简单的一刀切,而是高水平、有特色的发展,给家长和学生有更多选择的机会。行知学校注重发展内涵和特色,坚持硬件软件并举。
一、加大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是保障教育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新学期的开学,区教体局也加快了区属建设的步伐,而首当其中的就是资金投入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对于学校的整体发展来说,不仅意味着校园设施的完善,校舍的更新,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丰富了校园文化载体的内涵。其目的是要达到各校校园环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全,公用经费一样多,教师素质一样好,管理水平一样高,人民群众一样满意。
我校积极响应上级要求,近年来大力加强学校建设:利用暑期对校园进行了翻新、增加绿化面积美化校园;修建了自行车棚,彻底解决了校园内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配置、完善各实验室、功能教室,首批更换了500多套课桌椅,为每个班级安装电扇,使我校学生能用上一流的教学设施,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完善政策措施,保障全体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落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作为市首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定点学校,我校至今已接纳了上千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均衡分班,让他们得到和合肥市学生同等学习条件的机会;对随迁子女的入学、升级、升学实行跟踪制度,关注他们的成长;定期开展各种活动,并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关注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
二、师资力量逐步平衡
加强队伍建设,均衡配置校长和教师资源。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大义务教育阶段校长和教师的培训、交流力度。义务教育阶段正是孩子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学校教育中,教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学校建得再好,没有合格的教师,义务教育均衡就是空谈。
近年来我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完善校本教研体制,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在校园内开展读书活动,组建教师“读书共同体”,加速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我校还安排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开展送课下乡活动,为推动区内教育均衡发展做贡献。
面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研开展,区教体局也是广纳贤才,夯实根基,旨在用最短时间壮大区内教研力量。区教体局组建了区级教研队伍,进一步加强校际间的教学研究互动,通过定期开展的主题互动活动,加强校际之间的学习与共享;上移管理重心,全面加强对学校的管理与服务,建立了以校为本、自下而上的教学研究制度,突出教育教学质量工作主线。鼓励学校积极承担省市级重点课题研究,从宏观上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决策服务,主动辐射研究成果;区教体局在加强师资培训的同时,把引进优秀教师作为发展的一个基点,制定了优秀教师引进制度,干部教师培训的长远计划和计划,同时,组织名师讲学团,到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的学校去教学,促进教师和教学之和谐。通过名师班、骨干班等形式,培养一批骨干教师。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区教体局积极与高校合作,加强教师培训。我校自20xx年开展引进优秀教师活动以来,三年间从各地共引进了10位市级以上“教坛新星”,并以他们为核心重新组合学科组、备课组,辐射、引导全体教师专业发展。同时,学校加强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管理、评价机制,落实教学常规,几年间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了质的提升。
【篇二】
定远县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86所,其中小学33所、初中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7所、完中初中部6所,另有保留教学点16个。公办学校在校学生66714人,其中小学阶段47071人、初中阶段19643人;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4351人,其中小学教师2642人、初中教师1709人。
20xx年,我县被确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研究试点县;20xx年,我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基础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xx年,我县正式启动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创建工作,并提出了20xx年务必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宏大愿景。通过两年的快速推进,我县已顺利实现了由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的华丽跨越。
全县上下一心,走出均衡发展之“路”
根据《安徽省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安排,我县将于20xx年底,接受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20xx年初,省、市要求滁州市各县(市、区)必须提前在20xx年底前全部通过国家评估验收。面对情况的变化,县委、县政府和县教体局及时、全面调整工作计划,加快工作落实,确保完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创建任务。20xx年3月,县委、县政府正式将争创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作为近两年的中心工作之一,并安排县教体局作为牵头单位,抽调专人设立均衡办,具体指导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20xx年12月,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县长邹军为组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子非为常务副组长,副县长张玲为副组长,以县政府办、县委组织部、县教体局、县财政局等14个部门和22个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了全县动员大会,提出了在20xx年顺利通过省、市和国家验收的奋斗目标。
争创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时间紧迫,任务艰巨。20xx年3月31日,县委书记万瑞健在全县乡镇党委班子成员集体谈心谈话会议上讲话指出:“今年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将迎接省检和国检,全县各部门和各乡镇务必要通力合作,大力支持,全力配合,确保20xx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圆满完成任务。”
20xx年3月以来,县政府形成了每周召开一次均衡教育工作调度会的工作机制,邹军每周亲自主持召开调度会,要求各部门、单位和乡镇通力合作,在资金保障、师资招聘、学校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形成争创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强大合力,大幅提升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对于工作不力的部门、单位包括县分管领导,每周进行工作通报。
20xx年5月以来,张子非先后20余次召集相关部门参加教育均衡调度会,多次深入乡镇、学校,协调解决征地、拆迁等问题。副县长杭星、王俊卿等县领导亲自调度分管部门,要求各部门积极配合,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创造最好的条件。作为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张玲定期深入学校,督查全县义务教育工作推进情况。县教体局负责同志多次带领全县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到明光市、天长市、凤阳县、琅琊区等兄弟县(市、区)考察学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并将大部分工作时间用于深入学校具体指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为了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定远县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有关部门和乡镇工作职责。县教体局先后出台了《定远县教育体育局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查问责机制,制定工作推进表,把工作内容细化到每周。全县86所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签订承诺书,实行包保工作连体责任制,局机关工作人员包保到校、业务股室和局班子成员联系片,每月开展督查,每周召开调度会,对工作滞后的校长进行问责。
改善办学条件,奠定均衡发展之“基”
风雷动,人振奋,起宏图。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是我县教育发展继“两基”验收后迎来的又一股强劲东风。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为了做到预算内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目标,在义务教育方面持续加大投入。20xx年至20xx年,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分别为10.47亿元、12.29亿元、12.67亿元,义务教育预算内拨款分别为7.21亿元、7.87亿元、8.64亿元,巨大的资金投入使全县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一是提前两年完成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工作任务。20xx年至20xx年,我县教育系统争取国家“薄弱学校改造”项目资金2.5亿元,用于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为配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国家评估验收工作,我县调整项目规划进度,把原计划于20xx、20xx年实施的“全面改薄”项目全部提前至20xx年实施建设。从20xx年到20xx年,共新建教学楼和综合楼92栋,运动场101个。为提升学校内涵,20xx年,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县教体局首批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用于校园环境改造和校园文化等项目建设。
二是采购教育教学设备,提升办学内涵。根据计划安排,20xx至20xx计算机、教学仪器、图书等装备类项目和食堂、饮水、安保等设备已全部完成建设和招标采购任务。其中安排3600万元采购台式计算机4392台、笔记本电脑4380台,配备计算机教室96个;安排资金393万元购置图书54万册。全县86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验室设备、仪器和音体美器材已全部配备安装到位,完成了“九大功能室”全面升级改造任务及规范使用。
三是规范办学行为成效明显。20xx年以来,我县先后建立和完善了20余项规章制度,尤其是《定远县中小学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基本规范》等文件,对学校管理的主要方面都作出“规定动作”要求。继续保持对有偿办班补课、乱订教辅资料等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先后开展了“学生课业负担情况”、“中小学音体美课程开设情况”、“学校功能教室使用情况”等专项督导活动,规范全县学校办学行为。
四是认真落实初中工程项目,改善办学条件。20xx年,十里黄学校和连江学校食堂、公寓、运动场工程总面积15120平方米,总投资472万元,已建成投入使用。
五是开展转岗教师培训,解决学科性缺教等问题。从今年3月开始,县教体局组织开展了800余人次的美术、心理辅导、信息技术、音乐、科学、体育等紧缺学科教师转岗培训,并全部颁发结业证书。
据统计,仅20xx至20xx年,县财政在实施全县城乡学校环境改造、文化建设、功能室提升等方面,投入资金就达3.1亿元之多。
巨大的资金投入,让我县的办学条件实现了跨越式提升。炉桥镇第一小学校长闫其新曾感叹地说:“仅建设炉桥一小新校区,政府就投入了1.2亿元,这在过去连想都不敢想!”如今的定远,无论是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学校,还是在偏远乡镇的农村校园,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一所所学校展露新颜。
合理配置资源,提供均衡发展之“源”
20xx年以来,全县合并80所农村中小学为4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设立定远县第一初中、第二初中、第三初中;新建定远二中高中部校区,停止5所农村完中高中阶段招生;将原定城镇黎明小学升格为县教体局直属学校,并更名为经开区小学;将炉桥第一小学整体搬迁到新校区,解决炉桥镇和盐化工业园区适龄儿童入学问题;将严涧学校初中部学生分流至炉桥中学等附近初中就读,将严涧学校小学部师生搬迁至原炉桥一小并更名为炉桥镇第三小学;开通51台校车,方便学生上下学,20xx年保留农村教学点46个,20xx年经过进一步优化校车线路,确定保留教学点16个。
为缓解部分农村学校附近学生入学压力,我县专门为能仁学校、青洛小学、能仁乡凉亭村幼儿园新征土地,以进一步扩大学校规模,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20xx年,县领导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调度、督查第三初中、花园湖学校、实验小学、建设小学、城北小学、能仁学校等学校的拆迁、征地等扩容、扩建工作。
优化师资调配,塑造均衡发展之“魂”
我县优化配置教师队伍为教育事业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几年公开选聘了2000余名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壮大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教师结构进一步优化。为了进一步解决部分农村学校师资紧缺的问题,县教体局于20xx年5月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鼓励县城及周边学校以及交通便利的公路沿线学校教师,积极参加到农村偏远地区学校的支教工作。从20xx年到20xx年,全县累计有近800名教师分别到青山小学、能仁小学等40余所条件相对艰苦的农村偏远学校完成至少一年的支教工作。从20xx年起,每年利用教师节和教育工作会议等时机,隆重表彰扎根乡村和偏远农村学校的教师;城内教师职称评聘的必备条件之一是必须在农村学校任教或支教一年以上。
提高教育质量,打造均衡发展之“本”
近年来,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县中小学以“运动会”、“艺术展演”、“合唱舞蹈大赛”、“读书征文比赛”、“科技创新大赛”、“素质教育成果展示”等活动为引领,以“校园文化”、“班级文化”、“走廊文化”、“社会实践”等为抓手,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高、中考实现新突破。高考本科达线率连续三年超过全市平均水平,有10余名考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有近30名考生被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一流名校录取,中考高分段学生数始终位居全市前列。
三是强力推进学校寄宿制管理。全县50所中小学先后实施寄宿制办学,寄宿学生每年在8000人以上,确保了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在学校学得好、吃得好、住得好。
四是推进督学责任区挂牌督学制度。我县聘请了41名专兼职督学,每月对全县各学校的“学生课业负担情况”等多项专题开展督导活动,确保各学校坚持依法办学、规范办学。
五是加大民办学校管理力度。县教体局每学期都要召开民办学校、幼儿园规范办学行为专题会议,对全县50所民办中小学(园)进行年检,对不合格的民办学校、幼儿园进行整改或取缔。
兼顾教育公平,播洒均衡发展之“爱”
从20xx年起,我县教育系统成立相应工作组,进一步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目前,全县各中小学建成留守儿童之家219个,实现校校建有留守儿童之家目标。
作为安徽省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省级实验县,我县坚持以人为本,在做好随班就读工作的同时,加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建设。20xx年,我县在经济开发区新征土地,高起点、高标准启动特教学校新校区建设工作。20xx年,占地12705平方米,一期建设投入资金约450万元的县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建成,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到20xx年,我县就实现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零障碍,(小学、中学)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100%、99%。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每日电讯、人民政协报、中国教师报、农民日报等各级各类媒体多次报道我县留守儿童管理经验、模式。副省长谢广祥,省教育厅厅长程艺,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祥安等领导多次到我县视察指导留守儿童工作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县教育系统六千余名在岗的干部职工将满怀“团结履职,克难进取;立德树人、敬业奉献;创新实干,勇争一流”的定远教育精神,在实现定远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的征途上,再续篇章,再铸辉。
【篇三】
20xx年,我县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家验收。这在全县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标志着xx教育告别了办学条件不达标的历史,实现了全面基本均衡,是xx教育发展史上的历史性飞跃。这项工作的圆满完成,是全县上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高度体现,是全县教育系统干部教师的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结果。在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创建过程中,我们县第二实验小学全体师生员工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迎接验收一路风尘
从20xx年春天迎验之初到20xx年11月15日,整整一年半的时间。这期间,我们实验二小的每一名教职员工,无一不是在双重劳动中度过的。搬家、打扫,冲路面、种花草,冲厕所、擦玻璃,建档案、写材料,换新课桌、喷新桌号,整理图书、摆放仪器、安装室外体育器材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其中有半年时间,为迎接省文明城市复检,我们学校还担任了校外一段街道的清扫工作。每到周六上午,校内校外两路出击。有时候校外打扫的老师干完活已经十一点半了,回校后放下手中的工具,又悄悄地投入到迎验的工作中去。学校两个图书室四万册图书,都是老师们一包包从车上卸下来,一本本按中图法归好类,每本书又盖上四个章,每本书都设电子、纸质两套账,每一本书还要精准定位到书架的固定位置。
图书室只是一个缩影。其实任何一个功能室的成型,都能写出一大篇文章来。没有器乐排练室,就将幼儿多功能室改成了器乐排练室。先是购置了20台电子琴,随后又根据我校音乐老师的专业特长,购买了古筝、琵琶、扬琴、二胡、笛子等中乐器。原来的体育器材室在二楼,不方便借器材,而一楼实在没有闲屋了;就在校园内影背后面重新修建了两间小屋,当成了体育器材室。
在迎验的这段日子里,每一个人像打了兴奋剂似的,累并快乐着。通过迎验,确实达到了锻炼队伍的目的。最终,我校均衡化验收的各种软硬件全部达标了!正当我们意犹未尽之时,教育局审时度势,独辟蹊径,适时提出了打造美丽校园的目标。我校乘势而上,立上了潮头。
美丽绽放一路前行
在美丽校园建设活动中,县教育局专门出台了一整套实施方案,杨局长提出了全面净化、适度硬化、扩大绿化、提炼文化、实施亮化、创新美化、探索信息化、管理制度化的“八化”要求。我校主抓了绿化和文化两大块。
校园绿化,我校早就未雨绸缪。十五年前就专程到济南,请绿化专家白教授来校设计。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美中不足的是生均绿化面积不达标了。为确保通过验收,我们挖空心思,将着力点放在扩大绿地面积上:南院又新栽了十棵硕大的法国梧桐,当年种植当年成荫;两座楼的前后,又扩大了花池绿地面积;我们见缝插绿,院墙上爬满了爬山虎;我们还匠心独运地将花盆“请”上了楼体,搞起了楼体绿化等立体种植。
我们的学校文化更是亮点纷呈,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美,人美我特。楼顶文化(铁红大字)与楼体文化(艺术大字)是学校的“一训三风”。走廊文化与我校各年级的师生梯级递进阅读浑然一体:一年级主推童话阅读,那么其所在的北一楼走廊墙壁上,都是与童话有关的壁画;二年级寓言故事,三年级唐诗吟诵,四年级宋词元曲,五年级成语诚信,六年级小古文阅读,莫不如此。我们还因地制宜,在全县
首创了喷泉文化,一万块钱,给校园增添了不少的灵秀。可以说,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水一石,都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
如果说迎验是一段有终点的旅程,那么美丽校园建设则一直在路上,永远止境。
精打细算重在使用
在迎接均衡化验收和创建美丽校园过程中,我校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并且力争做到凡是建设、购置的必须能用得上,重在使用。
迎接验收和美丽校园建设伊始,学校成立了由校委会成员和年级组长组成的一套班子,通过反复学习讨论和研究论证,最后确定建设及购置总额控制在二百万元左右。并且将各项工程细化分解到每个成员,以该同志为主,先提出预案,再集体反复讨论、现场论证,然后按程序进入招投标,并且建设购置全过程跟踪,一直到审计结束都严格把关。
在彩砖上面建篮球、排球和羽毛球场地,当初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校委会成员先是到巴厘岛小区的篮球场地实地查看,又到德州跃华中学等几处学校现场考察,最后才确定下“在彩砖上面铺整张草坪”的建设方案,此方案能比其他方案节省开支近一半。将教室、办公室、功能室的门全部更换成高档木门或肯德基门,校委会先后考察了五、六个厂家和门市,力争做到价廉物美。采用这种模式,确实节省了不少开支,如景观石和石动物加起来才一万多
元;音乐喷泉因势就简,一万多元;两年的绿化,七万多元。均衡验收和美丽校园建设结束,基本上控制在了当初二百万元的总预算之内。学校还厉行节约,将近两年省下的一百五十余万元义保经费全部用于偿还验收债务,基本没有欠下隐形债务。
我校还做到了:边建设,边购置,边使用。音乐、舞蹈、美术、书法、写生、微机、科学实验等各功能室装修完毕,仪器器材购置完成,全部立即投入使用。学校要求音乐、美术、微机、科学等课程必须在功能室里上课,并将上课视频发学校工作群。20xx年11月15日验收结束,第二周开始学校老师们就在多媒体教室里利用多彩屏上观摩课,每周二、周三的上午第二、三节课,雷打不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打造特色质量先行
自迎验以来,我们实验二小全体教职员工,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教育情怀和持之以恒、一往无前的战斗姿态,同舟共济,风雨兼程,一路风尘,一路欢歌。国检在我们手中顺利通过,学校在我们手里美丽绽放,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成绩更是逐年提升,形成了“教学科研兴校、素质教育立校、教学质量强校”的鲜明的办学特色。我校连年摘得教学质量一等奖和精细化管理一等奖。我校先后被评为首批“xx县诚信十佳学校”、首批“xx县美丽校园”、“德州市第一届市级文明校园”。县一中初中部招生三届,我校每年都有40多名学生进入全县前
200名。20xx年全县前200名中,我校有43名,全县总分前四名我校占了第一名、第二名和第四名,全县数学成绩前十名我校占七名!我校一年级学生表演的童话舞蹈剧《小蝌蚪找妈妈》代表全市去省城济南参赛并获奖。正所谓,均衡验收,功成名就;美丽校园,一路前行。教学质量,蝉联三冠;素质教育,亮点纷呈。我们的目标是,将我校打造成一所有韵味、有品味、有文化、有故事的绿色、书香、人文校园,打造成一所“让师生舒心、让家长满意、让领导放心”的示范性名校!
【篇四】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按照县人大工作要点安排,县人大教科文卫委组织调查组对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此次调研是在20xx年12月份调研的基础上,采取现场座谈、听取汇报、实地走访查看等方式;对上xx镇和xx镇高中、初中、中心校、完全小学、教学点、幼儿园,县一中、县二中、xx中学、xx小学、三小、四小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20xx年,商城县被确定为信阳市第五批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到20xx年,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成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县现有义务教育学校372所,其中初中xx所(城区x所、农村x所),小学x所(城区完全小学x所、农村完全小学x所、教学点x所),特殊教育学校x所。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x人(含特岗教师x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x人。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x人,其中初中生x,小学生x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x人。二、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一)“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持续推进。以创建“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为抓手,努力推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大力宣传全县营造出了“人人关心创建、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在接受省教育厅公众满意度调查时,我县公众对均衡发展的满意度为93.96%,远超过85%的省定标准。20xx年县委县政府继续坚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大财政投入,及时补拨9000余万元教育资金,拨付2000余万元建设资金,将教师培训经费、生均公用经费等列入预算,实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补齐义务教育发展短板,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兑现“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郑重承诺。在信阳市设计本迎检的息县、淮滨、商城三个县中,我县以较高分数一次性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二)加快项目建设,改善了办学条件。大力推进学校项目工程建设,将20xx年的工程项目提前实施,克服政府环境保卫战时的施工困难,加快项目工程建设进度,实行同步施工、交叉施工,实现一周一变化的目标,确保25个义务教育学校在建扶贫项目今年9月1日投入使用。对照学校功能室建设标准,逐校核实功能室场地,建设29个初中心理咨询室,改善125所学校照明条件,配送125所学校音乐、美术、科学教室教学设备,添置计算机多媒体,实现校校有功能室的目标。新征土地450亩,解决25所学校运动场地;硬化31所学校运动场10万平方米。及时配置体育运动设施,规范体育运动场地标志,落实阳光大课间活动。新增图书及图书架,建设图书角,发挥图书应有价值。实施58所学校旱厕改造,不断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条件,学校办学条件极大改善。(三)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学校布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与时俱进,尽可能满足学生就近分区入学。中小学全面调整既考虑生源的实际情况,又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县城区规划拟建设占地亩的第二高中,一所民办高中已计划今年秋季招生,建成后农村高中进行资源整合,县高中将在现有规模上逐步缩减招生人数,避免盲目扩张,导致教育质量下滑和不安全因素的增加。城区中小学完善功能,优势互补,发挥每所学校的教学功能,以促进全县教育既均衡发展,又优质发展。通过乡镇学校布局调研,先后撤并农村初中所,改建所完全小学,调整所村级小学为教学点。(四)教师队伍素质稳步提高。我县建立了教师补充长效机制,通过公开招聘、轮岗交流、业务培训等措施,不断改进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提高教师素质。三、存在主要问题(一)教育管理体制不顺。20xx年全县调整教育管理体制,全面推行以县为主的管理制度,改变了过去县管高中、乡镇管初中、村管小学的局面。这种体制最大的作用是整合了全县教育资源,实现了教育
管理一体化,教师管理一体化,基础建设管理一体化,这种体制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一是乡镇党委政府履行义务教育的办学义务不积极。由于人财物归县统管,乡镇对教育的支持力度明显减弱,涉及学校工作不愿管、不想管,也管不了。如学校发展建设问题乡村不用心了,学校周边环境治理乡村不尽力了,学校内部管理问题不当成自己份内工作尽职尽责了。二是全县所学校,教体局统一管理,摊子过大,很多工作因监管不到位,难以贯彻落实。对教育教学的管理,县、乡、村三级出现了“看到的管不了,管到的看不着”的局面。县乡两级对教育工作的合力没有形成,影响了教育教学的管理,导致基础教育质量呈下滑趋势。(二)教育发展不均衡、城区教育资源总量不足。近几年,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没有与时俱进,城区初中毕业生逐年增加。虽然教育部门也加大了城区学校建设步伐,但总体来讲建设速度严重滞后于发展速度,造成城区、集镇中心学校大班额问题十分突出。如县一小、县三小、县四小,最大班额88人,最小班额61人;县xx中学、上xx一中平均班额都在人以上;xx高中、上xx高中、县高中班额平均也在人以上;尤其是上xx中心完小还有95人的大班额,这都大大超出了教育部规定的45人以内的标准班额人数。(教育部明确界定学生数每班达人的为大班额,人以上的为超大班额。20xx年义务
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大班额”将一票否决。)大班额、超大班额现象目前在我县很普遍存在,直接影响到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和实施,很难对学生作业实行面批面改,直接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下滑。为确保我县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县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多种努力,虽然暂时能够将每班学生控制在55人内,但根本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大班额现象今后也无法杜绝。在农村教学点,由于学生少,教师上课无激情,学生之间缺乏“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加之教学点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没有跟上,造成这一部分学生学习困难、生活困难。另外,当前我县城区只有一所面对全县招生的优质高中,造成了城区初中毕业生“上高中难”问题十分突出,通过几年的发展、积累,已经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社会问题,家长十分不满,上访、缠访、闹访要求解决就近上高中问题的现象一年比一年严重。城区和部分乡镇中心学校由于办学质量高,学校招生名额有限,造成了“择校热”现象,目前城区、乡镇中心学校建设难以满足群众上学的需求。(三)学校发展不充分、功能不完善。目前我县与周边县区(特别是光山)相比,教育投入有待加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硬件设施不够完备,绝大多数学校缺乏教辅用房、仪器设备(特别是体、音、美器材数量不足),小学“六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科学教室、计算机或多功能教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初中“九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xx室、计算机室、图书室、阅览室、多
功能室、体育器材室、心理咨询室)不全,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正常运转。二是部分学校无运动场,体育教学无法有效正常开展,直接影响学生体质发展。三是学生厕所不达标,如全县大部分学校还是旱厕,义务教育均衡县验收标准必须是水冲式厕所,有的学校厕所蹲位严重不足,如县四小下课学生需排队上厕所。四是学生宿舍楼不配套,部分学校学生食宿条件差。如上xx一中xxx人住宿,现有2400㎡住宿面积,缺口2500㎡;五是全县尚未真正实现“班班通”。(四)师资队伍不足且缺乏激励机制。一是教师严重缺编,全县教师编制xx人,实有教师x人,空编x人;加之因大病、残疾而不能上岗的教师x人;实际空编共计x人。目前全县各学校为了满足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不得不采取自聘教师的办法来开全课程。经统计,全县自聘教师共x人(小学x人、初中x人、高中x人、幼儿园x人)。尤其是小学、幼儿园自聘教师学历低、年龄大、待遇少,只能起到维持教学秩序的作用,根本谈不上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这同时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二是学科教师不配套,不能有效开齐开全课程。我县是一个山区大县,由于交通问题,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难以推进到位,在全市所有县区中,我县是保留村级教学点最多的一个县。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口大量向集镇、县城中心转移,村级小学生源逐年减少,目前大部分村级教学点在校学生都在50人以下。而教学点的学
生都是进不了城、搬不了家的困难家庭的孩子,这些教学点一时又撤不掉,不管一个班是十几个学生还是几个学生,按照课程标准,都必须配齐教师(这又占用了全县教师的很大编制)。随着新课改、新高考工作的推进,我县教师学科不配套问题日益突出,理化生、体音美及英语教师严重不足,如不配齐,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三是缺乏有效激励机制,教师积极性不高。我县教师队伍主流是好的,专业能力、敬业精神、师德师风等主要方面都是值得肯定的,由于我们生活在经济社会,教师工资不高,生活成本又在不断提高,正常八小时以外的工作量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助,在取得好成绩面前没有物质奖励,光靠说教,尤其是青年教师已经不能有效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现在必须拿出合理合规的八小时以外工作量补助办法,解决教师上早晚自习,学生就寝、午间值班管理,节假日加班补助,教学成绩奖励等问题,从精神、物质两方面去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五)学前教育师资匮乏,办园难。当前我县部分乡镇尚无中心幼儿园,即使有也因师资力量不足、规模小,满足不了学生及家长的需求。大部分学龄前儿童都在本村小学附属幼儿班就读,小学因师资和经费问题,往往以极低工资聘请保教员,幼儿园成了“托儿所”,幼儿教师成了实际意义上的保姆。上xx中心幼儿园是我县目前乡镇中规模最大的一所公办市一级幼儿园,占地面积5000㎡,建筑面积2600㎡,14个教学班,690人,班均近50人,教职工36名,在编教师仅10人,为提高办园水平,幼儿园以远高于其他村办幼儿园教师的工资聘请学历在高中以上的年轻女教师,但仍然难以控制园内教师的流动,每年开学,幼儿园都得投入大量精力招聘教师。随着家长日托需求量的增大,面临食堂、宿舍、保育员缺乏等诸多难题。四、几点建议(一)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强化乡镇管理教育职责。要将教育的发展、学校的建设、教师的管理、教育质量的提升,纳入各乡镇党委政府的主要职责、目标管理的重要指标,成为乡镇干部提拔重用的主要参考依据。要提高站位,把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华文化传承的高度上,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二)搞好教育布局规划,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要未雨绸缪,认真研究新高考制度变化,顺应城镇化大趋势,对全县各中小学的投入发展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大别山山区实际和商城县“美丽乡村、文明城镇”建设,科学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推进高中、中小学扩容提质。坚持做到规划先行,合理确定学校布点和规模,科学预留教育用地,遵循规定规划编制标准,完善后的城区、乡(镇)中心区基础教育布点规划一经审定和通过,不得随意变更,要坚持维护其权威性和严肃性。加快推进县城二高、乡镇中、小学、公立幼儿园建设,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三)积极争取经费支持,科学谋划项目。要结合商城教育发
展的实际,主动作为,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重点谋划一批教育、体育项目,着力解决土地、配套资金等相关问题,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四)营造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氛围。要通过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强化乡镇党员干部职责,真正重视教育;要利用教师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让社会认识到教育和教师的重要性;要关爱教师,切实解决教师的生活困难,让教师无后顾之忧,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五)完善制度,强化学校内部管理。要借鉴周边县区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制度,保障教师工资待遇,规范教育成果奖、加班值班费发放,切实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强化各学校校长和教师责任心,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人师表精神,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促进教师队伍素质大提升。(六)多措并举,解决教师缺编问题。县编办、县人社局、县教体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建立教师增编的弹性机制,加大教师招聘力度,提高教师招聘标准,确保教师数量得到保障,教师学科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着力培养一批本土化教师队伍,努力让新招聘的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七)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认识教育事业的重要性。要站位全县,调整充实全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统筹推进全县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篇五】
均衡发展已告一段落,而我则陷入了沉思,如今从国家到地方及学校也非常重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均衡的最高境界是特色发展,优质发展和共同发展,重点在“发展”不是“均衡”,均衡发展也不是平均发展,更不是平庸发展,而是通过共同发展去促进人的发展。
对于各所学校来说,努力把学校办好、办得有特色,目标不能变也不应变。在教育均衡大背景下,需要调整思路的是,今后应当努力把学校优势变成教育思想、管理、文化的优势,而不是依赖生源、个人以及政策倾斜形成的优势。“均衡”是过程和形式,促进共同发展才是真正的目标。要做到促进共同发展,就要以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的不平衡性为本,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使其天赋、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社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参与社会生活必须的品质,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而且要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个性化。那么,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不是仅仅是国家、社会和学校的事,和教师个人没什么关系呢?不是的,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可以这样努力: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合法权
益,并努力用多种,学生喜欢的方式去帮助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要善于了解学生,努力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特长及潜能,为学生提供发现、锻炼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使每一位学生找到自己的长处并发挥个人所长,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所以,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既要教书更要育人,为培养新一代而努力,这样不但可以使我们的事业走向辉煌,还可以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长,同时也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最基础,也是最必要的努力。
作为教师我们很幸运能处身于这样充满人性化且和谐温馨的教育政策氛围中,所以我们要展开理想,树立目标,明确教育均衡的最终目的不是片面追求千校一面的单一规范,而是要在基本规范基础上办学特色的异彩纷呈、百花齐放。教师资源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同时也是实现校内群体均衡的决定因素。学生是否得到教师公正公平的对待,是衡量学校教育公平的重要指标。然而,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成长环境差异,势必造成学生表现出来的外部行为差别较大。教师首先是有感情的人,必然对不同性格的学生有不同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容易形成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关注度差异,影响同一群体的学生得到的发展、参加活动锻炼能力的机会均等。学生的个性差异还容易造成教师以个人的好恶对待学生,造成对学生评价的不公正。所以,要让学生“在老
师面前人人平等”,必须从教师意识和师德入手。引导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孩子,用爱心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建立尊重个性、还要探索实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不同的角度评价每一个学生,评价学生学习与进步的每一个方面,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去评价。使学生人人都能进步,人人都有提高,还要充分发扬体现个性化的评价:因为学生千差万别,评价也不能一个标准,核心应该是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看学生是否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
第四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学校工作计划
以人为本 责任为先
——孙家坪小学“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
站在2011改革时空交接点上,为更好地贯彻全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现我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水平,办人民满意教育,根据学校现有办学基础和办学水平,特制订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背景分析 1.外部背景:近几年,景阳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多元经济共同发展,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我校的地理位置愈来愈中心化。这必将带来周边地区的繁荣,为我校的发展提供了地域优势,同时也对学校的办学提出了新的要求。2.内部背景。我校是一所0000年0月建成使用,0000年0月独立建制的新校,占地面积00亩,建筑面积00000平方米。目前小学部设0个班,学生000人,附属幼儿园0个班,幼儿000人。教职员工00人,其中专任教师00人,大专以上学历00人,占专任教师的00%,本科学历00人,占00%;县以上骨干教师0人,占00%;景阳镇教学能手0名,占00%。
独立建制以来的近五年时间里,在上级的关心领导下,通过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基本实现了预定的目标——办学水平稳步提升,社会声誉不断提高。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的学校,建始县教育现代化学校、建始县绿色学校、建始县优秀家长学校。3.办学优势。
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实现了校舍净化,场地绿化,校园美化,装备信息化。按《湖北省教育技术装备》两类标准基本配置到位了信息技术、图书阅览、体育活动、音乐、美术、科学、舞蹈、劳动技术、多媒体教室、演播室等专用教室。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每间普通教室都配有电脑、实物展台、液晶投影仪,成了多媒体教室。
②文化建设初具成效。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制定、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具体行为进行了规范。重视行为文化建设,努力倡导“制度第一,校长第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执行,让老师真正信服。强化精神文化建设,通过提炼学校精神、“三风”以及各种专题讲话,帮助教师内化学校核心价值观。目前,学校文化建设呈现喜人景象。
③师资水平逐渐提高。学校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廉洁高效的班子团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学校还有一支师德高尚、敬业爱岗、热爱学校、关爱学生、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一批中青年教师崭露头角。
⑤办学特色逐渐形成。经过几年的累积和发展,儿童文学阅读已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我们以营造书香校园为依托,以儿童文学阅读为抓手,通过读书氛围的创设、阅读机制的构建、特色课程的设置以及各项活动的开展,引领孩子们愉快地翱翔在儿童文学的广阔天地。儿童文学阅读已成为我校素质教育的一朵奇葩。4.制约因素。
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对学校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当前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正从“有其学”向“优其学”转变,主要表现在从单一的追求学习成绩优秀,转变为关注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社会对教育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学校不断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二、发展思路
(一)办学理念:“十二五”期间,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即我们的教育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其在人格健全、科学素质和民主精神等方面得以和谐发展、不断升华,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作为老师,要以自己强烈的责任感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努力塑造健康、文明、智慧的一代新人。
(二)基本定位:今后五年,将学校办成一所学生德才兼备,教师德艺双馨,校园和谐文明的精品小学。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教学环境优美,教育装备优秀,教育师资优质,教育质量优良,教育特色明显,教学规模扩大。2.具体目标:①教学装备:达到《湖北省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类标准,通过“建始县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先进学校”的验收。②教师队伍:到“十二五”末,小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达70%以上,幼儿园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达68%以上;培养若干名县级骨干教师,使县级骨干比例达到30%;不断吸纳“新鲜血液”,使教师的平均年龄由目前的40.6岁下降到36.8岁。
③教育质量:学生文明乐学,能力强,潜力大;学校安全有序,校风优,口碑好;语、算、英三科教学合格率达97%以上。
④教学特色:不断培育阅读特色,逐渐形成“儿童文学阅读”特色项目。⑤办学规模:从2011年秋季开始,在原先两轨的基础上,一年级增招一个班,即招收两个一年级班。到2016年,学校成为三轨制学校。
⑥创建工作:幼儿园创建成为建始县优质幼儿园。
三、措施保障
(一)促进教师的发展。在学校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教师的作用是第一位的。要想求得学校健康发展,必须遵循心理规律,用触动心灵的管理艺术激发教师的责任感,打造优秀团队。1.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人的心灵拥有巨大的力量,而人的观念又决定着心灵的走向。因而我们可以借鉴明代王守仁“心学”的精华,将“天理”(正确的观念)与“人欲”(心理需求)相结合,知行合一,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渗入教师的心灵:强化素质教育意识,深化改革;强化质量强校意识,突出中心;强化终身学习意识,提高层次;强化制度管理意识,和谐共进;强化科研兴校意识,促进发展。2.构筑高效管理团队。拿破仑曾说:“一头雄狮率领的一群绵羊足以战胜一头绵羊率领的一群雄狮。”对于我校的发展而言,最重要的是要锻造一个“在困难中抗争,在艰苦中奋进,在逆境中在争先,在落后中崛起”的管理团队。引导班子成员树立“以法(制度)治校”“ 以德(素质)治校”“ 以情(情感)治校”以及“以能(能力)治校” 意识,通过自己的言行以及敬业的工作态度引领全体教职员工团结向前。
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进一步完善以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领导,加强党支部的政治领导和监督保证作用,完善教工代表大会制度。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牧师五岁的儿子花十来分钟时间将撕碎了的世界地图还原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人对了,世界就对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②重视学历提升,提高教师整体学历层次。鼓励没有获得本科学历的教师参加在职函授类的本科学历培训,鼓励已经获得本学历的青年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培训;未达到本科学历的50岁以下男教师、45岁以下女教师,必须参加本科自学考试或函授。对参加学历培训的教师给予时间上的保证和学习费用上的补贴。自费获得本科学历的教师,凭正规的本科毕业证书,可获得1500元的学习补贴费;自费获得硕士学位教师,凭正规的硕士毕业证书,可获得3000元的学习补贴费。争取通过五年的努力,我校幼儿园、小学部教师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分别达到68%、70%。
③注重专业成长,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我校教师年龄结构偏大、民转公教师居多、个体能力不强等特点要求我们借鉴植物界存在的“共生效应”,通过扎扎实实的专业培训促进教师团队的整体提升。我们将实施三项工程。
工程之一: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对象为景阳镇骨干教师及更高层次的骨干教师。措施:①按照自身的实际,制订一个向上一个层次目标的成长计划书。②推荐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高层次研修、听课活动,以达到“采百花之蕊,酿自家之蜜”的目的。③每学期上好一堂高质量的全校展示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艺术。④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并在常熟市或以上刊物上发表。⑤至少参与1个常熟市级或以上的课题研究并承担较多的研究任务。⑥辅导好一位青年教师。
工程之二:“青蓝”工程,对象为全体青年教师。措施:①在周六读书会之余,至少读好一本专著,做好相关的内化工作,如理论摘抄、阅读心得等。②优先参加高层次外出听课活动,不断丰富课堂教学经验。③积极承担校级公开课,或其它公开活动,展示自己,鼓励冒尖。④经常同师傅交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手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艺术。⑤做好“五个一”,即完成一篇高质量论文,争取发表或获奖;完成一堂研讨课,至少要达到“良好”等级;做好一份试卷,争取在全市解题能力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出好一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优质试卷;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练好一项基本功。
工程之三:全体教师培养工程。
(二)促进学校的发展。1.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特别是学校精神文化,是一个涵盖整所学校的气场,凡进入其间的人都浸润其中,深受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尤其是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让优秀的学校文化内化为教师的共同“基因”,吸引着学校走向进步,走向辉煌。①重视外显文化建设。外显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校园文化,优良的校园文化有助于陶冶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开拓进取精神,约束不良风气和行为。“十二五”期间,要在现有物质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校园文化,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重点做好几项工作:一是调整校园内的树木,在校园前方的花圃中种植一片红枫林,使师生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被红枫的热情、优雅;在多媒体教室后面,引导孩子们种植各类果树,体验劳动的快乐。二是调整各室,使之更趋合理。将一些空着的教室开辟为各类专用教室或准备室,同时完善各类主题室,例如健身房、休闲吧等,让教室物尽其用。三是添置电子大屏幕,用现代信息装备代替原来的黑板,使学校更具现代韵味。四是新建宣传橱窗以替代现有的简陋橱窗,让宣传橱窗更加精美,更能发挥作用。五是新建文学墙,介绍名家名著等,凸显学校的文学特色氛围。
②重视内隐文化建设。所谓内隐文化,其实是指一所学校老师和学生应有的精神气质,是一所学校大多数人不约而同的做事方式以及对多发问题的一套标准 化适应方式,或者说是一致的“内隐规矩”。内隐文化是一个孕育着巨大潜能的教育资源,良好的内隐文化能帮助广大师生积极进取、开拓上进。——内化学校精神。孙家坪小学的学校精神是:凝聚产生力量、责任铸就成功、态度决定一切、读书提升自我、行动创造奇迹、创新赢得未来,这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本校一切行为的逻辑起点,也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十二五”期间,我们要通过“心灵指向标”、“心心相印”等活动引导教师树立“过门”意识,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提高责任感;强化“沟通”意识,形成攻不破的防线。
——着力提升执行力。执行力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办学目标、管理措施、管理制度等得以实现的关键。它是学校的生长力。我们要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提高领导的执行力,增强其示范性和带动力;要抓好教职工队伍建设,提高工作能力、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要重视对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建立民主、科学、严密的管理机制,做到真抓实管、严抓细管、敢抓善管。
——丰富文化生活。以工会活动为抓手,丰富教师生活。关心师生身体健康,结合学校实际推广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各类文艺活动,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融洽人际关系,促进和谐校园建设。2.加强学校特色建设。从2008年开始,我校将“儿童文学阅读”作为特色建设项目。2010年,我校被评为特色建设培育学校。“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在特色建设方面加大力度。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①营造阅读氛围。注重校园布景,着力建设儿童文学墙、儿童文学廊、儿童文学角等,让儿童文学的气息在校园中荡漾。注重书苑文化的建设,按省一类标准建设图书室,在各班设立小书橱,开辟“教师书吧”,为师生阅读创造条件。另外,注重动态书香环境创设,强化视觉氛围、听觉氛围的创设,通过“每周一诗”黑板、“儿童文学伴我成长”专栏、“读书频道”、一分钟吟诵等方式,让孩子们浸润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
②注重课程建设。将特色课程分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又分短时必修与四十分钟的课堂必修。短时必修以学生自读为主,每天有两个时段,一是每天早上八点之前的晨间交流读,二是每天中午11:45——12:00的午间休闲读;课堂必修主要包括每周一节的阅读指导课和每月一次的班级读书会。选修课程为每周五的特色校本课程,内容涉及儿童文学的读写训练等领域,采用走班形式全员参与。为了使特色课程更加扎实,我们将编写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将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小学阶段必背古诗;二是各年段要求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目录;三是各类童篇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3年工作计划 新和县尤镇教育系统推进义务教育“均
衡发展”工作规划
尤镇中心小学
2013年2月20日
尤镇教育系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规划 根据《关于新和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镇政府,镇中心小学将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放在教育改革发展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义务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城镇一体化进程相协调,着力破除影响和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守教育公平,践行教育惠民,努力提升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会议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参与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为重要抓手,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放大并合理配置优质资源,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质量内涵,大力推进区域教育一体化和教育公平,努力消除区域内中心小学,村级小学间差距,努力解决义务教育择校 过度等热点难点问题,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
二、工作目标 2013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全镇教育质量、队伍建设、管理水平、办学条件、保障能力等主要指标基本达到进一步的水平;重点改造各小学硬件不足的缺点。加快中心小学和村级小学办学条件及教学质量均衡工作,有序推进校舍安全工程,为成功创建新和县排乡教育系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宣传,有效落实,加快创建步伐
⒈加强学习宣传。加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建设标准和实施情况宣传,深刻理解意见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等内容。扩大全乡教育工作者对创建均衡发展工作的知晓度。在全镇积极宣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和行动部署,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突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战略地位,形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强大合力。
⒉加快贯彻落实。切实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上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重要作用,定期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工作的实施,对照标准加强调研、分析现状,明确创建目标,理清创建思路,对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难点、矛盾,深入调查,积极化解,针对关键阶段、关键环节科学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强势推进创建工作。
(二)注重规划,有序推进,优化教育布局
把教育布局调整作为扩大优质资源、促进均衡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
合理控制学校规模。依据规模适度,实行标准班额办学的原则,科学划定学区,坚持免试就近入学,严格控制热点学校择校生招生,减少择校生招生比例,努力使 全镇教育形成规模相当、条件相当、实力相当、各有特色的良好格局。自2013年起,重点实施辖区学校布局凋整工作,严格控制热点学校的招生规模、择校比例,努力使热点学校的招生规模和标准班额得到有效控制。
(三)抓住机遇,促进投入,均衡办学条件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努力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保证改造、扩建、新建用地,依法加大投入,完善了义务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有效改善全镇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
⒈提升经费保障水平。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全镇教育经费健康增长。
⒉规范教育经费管理。严格执行教育经费管理相关规定,要特别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使用情况的调研,加强对学校公用经费使用方向的管理和引导。
⒊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在全面建成自治区和国家标准化学校的基础上,坚持义务教育与经济社会相适应、与中心小学和村级小学一体化建设相协调原则,均衡中心小学和村级小学办学条件这些义务教育重点项目工程的建设,有效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加速全乡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的进程。
⒋加快村级学校信息化建设步伐。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水平, 形成生均教学设备值大致相当,共享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的格局,以信息化带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四)抓住重心,促进提升,扩大优质资源
⒈把工作重心放在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上来。将中心和村级学校办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切实提升辖区教育均衡水平,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⒉注重特色和内涵发展,探索均衡发展的新途径。特色发展是实现
均衡的重要途径,坚持均衡与特色统一,通过特色创建形成办学优势,增强竞争活力,缩小校际差距。2013年,我镇将采取自主申报和行政推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校管理特色项目建设”活动,充分挖掘和利用每所学校独特的文化传统、本镇资源和教师专长,以特色发展为抓手,建设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建成法制管理学校,全面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和发展内涵,创建一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德育示范学校、体育项目特色学校、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等。
五)坚持改革,促进创新,优化管理机制
⒈深化招生制度改革,确保教育机会公平。全镇义务教育学校严格《义务教育法》、《自治区中小学管理规范》等法规,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在以往的基础上,今后,要保证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依法保障外来务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外来务工子女入学率及在公办学校就读率均达100%,残疾儿童入学率达70%以上。
⒉深化教育管理改革,促进质量均衡。落实课程方案,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努力提高义务教育学生的学业合格率。继续抓好减负增效工作,深入推行精细化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上,坚决取消有应试倾向的指标,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严格执行校内均衡编班,不分重点班、快慢班,确保所有学生的学习机会均等。继续推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积极探索义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质量监测体系,把提升质量作为示范区建设的核心要求,把质量优质均衡作为教育公平的核心指标。积极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升学生健康素质,努力使学生的体质健康合格率、优秀率达90%和10%。篇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计划方案 **县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计划方案
“两基”国检之后,我县义务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保证教育的公平性,是一项重大、艰巨而紧迫的任务。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我县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协调、快速发展,结合我县教育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根据《甘肃省义务教育条例》,以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程度,促进民族教育均衡发展为思路,围绕“科教兴县”战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切实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科学规划,协调行动,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师结构,推进素质教育,健全发展机制,提高教育质量,逐步实现全县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教育质量、管理水平、教育环境均衡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总体目标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县政府加快建设“教育强县”的各项目标任务,科学谋划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力争在2012-2016年,完成各镇中心小学和中心初中的标准化建设,完成学校布局调整,实现县域
内学校在教育装备投入、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方面初步均衡。到2014年实现碌曲城乡教育投入、设施、师资、发展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基本均衡。
(一)学校建设标准化。义务教育学校在校舍建设、常规教学设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后勤保障建设等方面均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全县各校教学设施、设备配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二)师资配备均衡化。县域内学校间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学历结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年龄结构基本均衡。
(三)教育质量一体化。全县学校生源均衡分布,杜绝择校现象,质量差距逐步缩小,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四)关爱工程常态化。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移民子女、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能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帮扶、关爱行动常态化并得到有效落实。
三、组织领导
成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组织、协调、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常务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教育局,李强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解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实施措施
2012年至2016年,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
1、科学调整学校布局。
根据《***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规划》安排,坚持校点布局调整与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规模、城镇化进程及人口流向相适应,坚持“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原则,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按初中班额不超过40人、小学班额不超过35人,校均人数规模在100人以上的标准,对全县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进行调整。到2015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保留19 所,其中小学17所,完全中学 2 所。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更趋科学、合理,资源配置与投入更集中。
2、扎实开展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明确学校建设标准。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建设标准》,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实行“六统一”,即: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着重解决城区中小学班额过大、农村寄宿制学校设施配套不全、办学条件简陋等突出问题。
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结合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现有办学条件,多方筹措经费,利用5年时间,通过加固、改扩建、新建等方式,确保所有义务教育中小学办学条件达到国家标准。继续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加快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薄弱学校生活设施不配套,学校围墙、食堂、厕所等安全隐患问题。到2016年县城中小学、乡镇中心学校运动场力争达到塑胶化。
提高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水平。在基本完成初中、乡(镇)中心小学实验室提升建设的基础上,2013年启动联村完小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仪器、设备、图书和体音美装备水平和利用率。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实现换代升级。到2015年,配齐计算机,中心中小学生机比达到10:1。
加快校园网建设。到2016年,县直中小学、乡(镇)中心学校建成功能齐全的校园网,全部实现“班班通”,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构建县级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完成数据中心和软件应用平台建设,并以县级教育信息网络为中心,逐步拓宽网络覆盖面,建成遍及城乡、覆盖全县所有学校的信息网络体系。
(二)实施义务教育教师素质提高工程
1、建立稳定的教师补充机制。按照“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原则,每年从高等院校优秀应往届毕业生中招聘一定数量的教师补充到各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学校英语、计算机、体育、音乐、美术等紧缺学科岗位。县教育局依法履行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严格把好入口关,对于新进教师先考核后录用。进一步完善教师管理制度,统筹掌握2%左右的编制和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根据需要调整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促进区域内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严禁挤占、挪用和截留中小学教职工编制。
2、大力实施教师培养计划。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关于大力加强“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州教育局“三名工程”,通过新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培训方式,深入开展中小学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培养工作,全面提高校长管理水平,提升各学科教师和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育人本领。五年内,中小学校长(含副校长)100%完成岗位培训,80%完成提高培训,全县50岁以下的教师培训率达100%,并保证每一位教师接受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每年不少于72学时)。今后五年,根据国家和省、州要求组织和选派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含国家级和省级、州级骨干教师培训);组织和选拔年龄在45周岁以下,占教师总数10%的高中、初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省、州、县级培训;每年组织和选派一些优秀篇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高点定位促进高位均衡 优先保障实现学有优教
——夷陵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工作情况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区教育局以湖北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为契机,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实施,大力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办学水平和社会效益不断提升。
一、高起点定位,始终坚持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区教育局立足“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成果,审时度势,放眼未来,坚定提出全区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目标,即用3年时间投入3个亿,实施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质量和贫困助学四大工程,基本建立与夷陵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义务教育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全区中小学校基本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师资配备均衡化、质量评价一体化、学校管理现代化,建立起总量充裕、结构合理、规模适当、水平较高、机制灵活、协调发展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体系。到2015年,达到高位均衡目标,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二、高标准建设,全面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均衡
我区坚持教育“第一投入”思想,不断加大力度,近三年,教育投入达3.7亿元。优化投入结构,大力实施校点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改造和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努力把农村学校建成具有城市一流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
1、统筹规划校点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合理调整农村学校布局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追求规模效益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我区地域广阔,生源分散,办学格局点多、面广、线长,硬件设施、师资队伍、教育管理、教育质量等存在地域差异,城乡间、校际间发展极不平衡。
我区把寄宿制学校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按照“三统筹”、“四优先”、“五配套”原则,1996年在全省首创保育寄宿制办学模式,受到了原国务委员陈至立和教育部、省教育厅等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以此为突破口,我区把创新办学模式与科学调整校点布局结合起来,深度整合资源。以乡镇为单位高标准、高质量各建一所定点初中和小学,以定点小学为龙头,与其他学校组建联合体,实行“一校制”管理。同时将城区学校与农村定点学校结对,实行城区学校校长考核与结对学校发展挂钩。在学生数相对较少的乡镇,创办九年“一贯制”学校。目前,全区寄宿制学校4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学校布局更趋科学、合理,更好地推动了教育公平、均衡、优质发展。
2、全面加强薄弱学校改造,缩小城乡办学差距
一是全力实施抓好校安工程建设,加强薄弱学校危房改造。2009-2011年投入1.8亿元,加固和重建校舍139栋20万平米。二是以三峡移民搬迁为契机,争取移民资金及后扶资金,采取原址改造、搬迁重建、置换还建、合并等方式,撤销和改造了一批定点薄弱学校。2009、2010年,投资过亿元新建的东湖小学、上海中学投入使用。2011年投资4000万元新建乐天溪中小学,今年秋季投入使用。三是扎实抓好“五改”工程。近两年,投入近5000万元,对28所中小学的厕所、厨房、水电、床铺、运动场等进行了改造,解决了12所农村学校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升级黄花初中等8所中小学运动场。四是精心打造“舒心校园”。2012年,为落实区政府民生工程,区教育局投入4000万元,精心打造“舒心校园”,重点实施“四创”、“五改”、“五个亲情”、床被、无障碍、无尘教室、寝室亮化等七大工程建设和创建“平安校园”活动。
3、着力实施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全区办学水平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我区因地制宜,提出了“633”夷陵标准,即对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学楼、科技楼、实验室、学生宿舍、食堂餐厅、运动场等六个方面的硬件设施进行标准化建设,同时实施低音广播校园通、远程信息校校通、互联网信息班班通和校园绿化、特色美化、精品文化“三通”“三化”建设。近三年,投入1.5亿元,实施项目300多个,2012年再投入1个亿,实施项目48个。目前全区33所学校运动场实现全塑胶化,占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78.6%。同时大力实施信息化建设。在实现现代远程教育因特网、校园局域网后,2011年投入2000万元,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技术装备,计算机全部更新,教师“人手一机”,全部实现了“班班通”,短焦投影电子白板成为全省新模式。投入近千万元在全省率先建设教育城域网,搭建全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夷陵教育迈步进入信息化时代。
三、高素质建设,努力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师资力量均衡
教育均衡的关键是师资均衡。我区以提升农村教师素质为重点,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推进全区师资均衡配备,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1、建立教师培训评审制度
在保证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用于教师培训外,区政府不断增加培训经费,2012年政府投入专项培训经费265万元,比上一年增加近百万元。出台《夷陵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划》,建立培训项目、培训经费评审验收制度和以奖代补制度,为全区农村学校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教师和管理人才,为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了作用。区实验初中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湖北省教师跟岗培训基地学校”。
2、创新教师“四维一体”评价
为进一步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0年出台了《夷陵区中小学教师考核评价办法》,对全区教师实行“四维一体”综合考核评价,即实行学生评教、同行互评、质量考核和学校评价。评价办法充分考虑城乡差异,实行分类评价,评价结果与评先表模、职称
晋升等挂钩,奖励指标向农村倾斜。同时对评价结果处于后5%的人员进行诫勉谈话。校长、教师“四维一体”评价受到了社会高度关注,现已成为全省义务教育学校体制改革的创新试点项目。今年8月,《中国教育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神州行”采访组专门采访报道了我区教师“四维一体”评价改革。
3、强力推行城乡教师交流
全区出台《夷陵区城乡教师交流管理办法》,建立了对口帮扶、任教交流、名师带徒、名师讲学四种模式,规定了交流比例、交流学科、考核评价以及交流教师待遇等。全区15所城区学校与23所乡镇学校结对帮扶,116名城区名师与农村教师结对。每年城区义务教育学校10%的专任教师必须到农村学校交流任教。目前已覆盖所有学段、学科教师及财会人员。近两年,全区城乡交流教师799人,校长、副校长交流任职95人。全区城乡教师交流经验在全省推广。
4、强化校长队伍管理
加强校长队伍管理,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我区采取多种措施激活校长队伍活力,提高校长管理水平。一是出台了《夷陵区中小学校长管理办法》,对全区中小学校长实行任期制和交流制。全区校长任期届满,经考核留任的,必须进行了异地任职交流。近两年,全区95名中小学校长、副校长进行了任职交流。二是加大校长培训力度。先后组织100名农村学校校长到上海培训。三是建立和完善校长“四维一体”综合评价考核,即实行教师满意度、个人履职、学校教育质量和个人教学业绩综合考核,评价结果与任职、评先表模等挂钩。四是实行城区学校校长考核与农村结对学校发展挂钩,落实城区学校帮扶农村学校共同发展责任。
四、高品位提升,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质量均衡
提高教育质量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区出台《夷陵区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行动计划》,全面加强教育质
量建设,不断提升办学品位。
1、全面强化德育工作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大力推广“日行一善,积善成德”德育主题活动,鄢家河小学成为中央文明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联系点。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和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认真开展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省级示范家长学校、体艺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办学品位。我区家庭教育工作受到教育部关工委和省教育厅领导的好评,东湖小学等5所学校成为市级示范家长学校,雾渡河镇等4个乡镇成为市级家教示范乡镇,小溪塔二小、三小家长学校被评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大家唱,大家跳”校园集体舞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刊发。区实验小学代表全市参加省首届“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展演活动,获全能奖。
2、全面打造高效课堂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2010年出台了《关于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意见》,全区课堂教学改革迈出了坚实步伐。全员、全科、全程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143人获区竞赛一等奖,34人被推荐到市比赛。通过抓规范、抓督查、抓评价、抓创新等措施,开创了教学新局面,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得到提高,教师专业成长意识逐步形成,校园文化有力推进,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分乡镇中小学高效课堂改革成效显著,已引起社会关注。
3、全面评价教育质量
出台并完善《夷陵区中小学校教育质量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全学段、全学科、全方位全覆盖质量评价体系,实行地域分类与学校分层相结合评价,充分调动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促进了全区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五、高质量服务,全力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机会均衡
夷陵区把关爱特殊群体、服务全体师生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篇五: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提高农村学校教学水平
普定县开展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大讨论征文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提高农村学校教学水平
普定县猴场中学 王 英
普定县开展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大讨论征文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提高农村中学教学水平
普定县猴场中学 王 英
随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中小学经费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学生家庭教育经济负担大幅降低,学校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群众不再满足于“有学上”,而是要竭尽所能“上好学”。但是,由于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学校办学条件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城乡师资力量的差异,造成农村义务教育问题日趋严重。就师资力量来说,目前,许多农村中学师资严重不足、学科结构不合理,个别学校、个别学科课表排好而无授课教师,这就严重制约了农村学校义务教育的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仅通过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是不够的,这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一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轮岗“下乡支教”,录用新教师优先充实农村学校等措施,充其量只能算权宜之计。就目前的情况看,我们无论在工资待遇方面,还是在教师职称评定、特级教师评选方面,制定怎样向农村教师倾斜的措施都不过分。只有通过政策导向,建立起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农村中学教师队伍,才能真正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才能有利于农村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着力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另一重要内容,就是学校的办学条件、硬件设施。办学条件、硬件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师生的稳定性。建议地方政府制定不低于国家标准的地方办学条件标准,并安排相应财政资金予以保障。按照义务教育 “以县为主”的管理思路,县级人民政府制定不低于国家要求的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安排专项资金保障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正确区分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化学校建设具有立标杆、树典型的含义;而学校标准化建设是所有学校整体达标,更能体现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对义务教育学校要注重整体达标,弱化树先创优,避免人为地造成学校办学条件的差距,产生新的不均衡因素。
三、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着手完善多项配套保障措施,完善农村寄宿制中学的建设。考虑到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增加的现状,建议各级政府将学校布局调整与寄宿制学校建设相结合。让所有初中学生,通过在学校寄宿解决就学不便问题。根据各地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范围和标准,加大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
计划力度,避免因为寄宿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担。
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重视和监控学校的办学质量,强化学校办学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全面完善教学督导听课评估机制,加大学校学风建设、师资培训、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方法研究等软环境建设的经费投入和考核,通过同县优秀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和安排知名和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去同薄弱学校轮岗等措施,建立校长与教师间管理和教学能力的传、帮、带新机制,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完成政府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调控。总之,我认为,要提高农村中学教学水平,真正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在各级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决策,只有真正解决了农村中学师资配备、师资稳定、硬件建设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农村中学的教育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得到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才能真正落实。
第五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
以人为本责任为先
——孙家坪小学“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
站在2011改革时空交接点上,为更好地贯彻全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现我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水平,办人民满意教育,根据学校现有办学基础和办学水平,特制订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背景分析
1.外部背景:近几年,景阳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多元经济共同发展,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我校的地理位置愈来愈中心化。这必将带来周边地区的繁荣,为我校的发展提供了地域优势,同时也对学校的办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2.内部背景。我校是一所0000年0月建成使用,0000年0月独立建制的新校,占地面积00亩,建筑面积00000平方米。目前小学部设0个班,学生000人,附属幼儿园0个班,幼儿000人。教职员工00人,其中专任教师00人,大专以上学历00人,占专任教师的00%,本科学历00人,占00%;县以上骨干教师0人,占00%;景阳镇教学能手0名,占00%。
独立建制以来的近五年时间里,在上级的关心领导下,通过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基本实现了预定的目标——办学水平稳步提升,社会声誉不断提高。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的学校,建始县教育现代化学校、建始县绿色学校、建始县优秀家长学校。
3.办学优势。
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实现了校舍净化,场地绿化,校园美化,装备信息化。按《湖北省教育技术装备》两类标准基本配置到位了信息技术、图书阅览、体育活动、音乐、美术、科学、舞蹈、劳动技术、多媒体教室、演播室等专用教室。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每间普通教室都配有电脑、实物展台、液晶投影仪,成了多媒体教室。
②文化建设初具成效。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制定、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具体行为进行了规范。重视行为文化建设,努力倡导“制度第一,校长第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执行,让老师真正信服。强化精神文化建设,通过提炼学校精神、“三风”以及各种专题讲话,帮助教师内化学校核心价值观。目前,学校文化建设呈现喜人景象。
③师资水平逐渐提高。学校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廉洁高效的班子团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学校还有一支师德高尚、敬业爱岗、热爱学校、关爱学生、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一批中青年教师崭露头角。
④素质教育成效凸现。我校积极倡导“崇德睿智”的校风,“正德博引”的教风,“修德厚学”的学风。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重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环境教育,畅通家校联系渠道。认真组织各种有益的实践活动,努力促进学生品德、智力、能力、身心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学校的社会声誉逐年提高。
⑤办学特色逐渐形成。经过几年的累积和发展,儿童文学阅读已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我们以营造书香校园为依托,以儿童文学阅读为抓手,通过读书氛围的创设、阅读机制的构建、特色课程的设置以及各项活动的开展,引领孩子们愉快地翱翔在儿童文学的广阔天地。儿童文学阅读已成为我校素质教育的一朵奇葩。
4.制约因素。
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对学校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当前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正从“有其学”向“优其学”转变,主要表现在从单一的追求学习成绩优秀,转变为关注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社会对教育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学校不断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二、发展思路
(一)办学理念:“十二五”期间,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即我们的教育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其在人格健全、科学素质和民主精神等方面得以和谐发展、不断升华,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作为老师,要以自己强烈的责任感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努力塑造健康、文明、智慧的一代新人。
(二)基本定位:今后五年,将学校办成一所学生德才兼备,教师德艺双馨,校园和谐文明的精品小学。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教学环境优美,教育装备优秀,教育师资优质,教育质量优良,教育特色明显,教学规模扩大。
2.具体目标:①教学装备:达到《湖北省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类标准,通过“建始县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先进学校”的验收。
②教师队伍:到“十二五”末,小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达70%以上,幼儿园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达68%以上;培养若干名县级骨干教师,使县级骨干比例达到30%;不断吸纳“新鲜血液”,使教师的平均年龄由目前的40.6岁下降到36.8岁。
③教育质量:学生文明乐学,能力强,潜力大;学校安全有序,校风优,口碑好;语、算、英三科教学合格率达97%以上。
④教学特色:不断培育阅读特色,逐渐形成“儿童文学阅读”特色项目。⑤办学规模:从2011年秋季开始,在原先两轨的基础上,一年级增招一个班,即招收两个一年级班。到2016年,学校成为三轨制学校。
⑥创建工作:幼儿园创建成为建始县优质幼儿园。
三、措施保障
(一)促进教师的发展。在学校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教师的作用是第一位的。要想求得学校健康发展,必须遵循心理规律,用触动心灵的管理艺术激发教师的责任感,打造优秀团队。
1.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人的心灵拥有巨大的力量,而人的观念又决定着心灵的走向。因而我们可以借鉴明代王守仁“心学”的精华,将“天理”(正确的观念)与“人欲”(心理需求)相结合,知行合一,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渗入教师的心灵:强化素质教育意识,深化改革;强化质量强校意识,突出中心;强化终身学习意识,提高层次;强化制度管理意识,和谐共进;强化科研兴校意识,促进发展。
2.构筑高效管理团队。拿破仑曾说:“一头雄狮率领的一群绵羊足以战胜一头绵羊率领的一群雄狮。”对于我校的发展而言,最重要的是要锻造一个“在困难中抗争,在艰苦中奋进,在逆境中在争先,在落后中崛起”的管理团队。引导班子成员树立“以法(制度)治校”“ 以德(素质)治校”“ 以情(情感)治校”以及“以能(能力)治校” 意识,通过自己的言行以及敬业的工作态度引领全体教职员工团结向前。
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进一步完善以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领导,加强党支部的政治领导和监督保证作用,完善教工代表大会制度。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牧师五岁的儿子花十来分钟时间将撕碎了的世界地图还原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人对了,世界就对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①狠抓师德建设,促进师德整体水平提升。教育,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熏陶,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教师伟大的人格,健康的心灵,榜样的行为,永远是烛照人类光明史的巨大财富。要以“正行风,修师德,树师表”为宗旨,以“敬业、爱生、奉献”为主题,以“关注学生成长,为了学生发展”为核心,不厌其烦地组织各种师德系列活动,通过师德讲座、教师互动、交流讨论、参观学习、评选先进等方式激发师爱与责任,同时以考核评比为驱动机制,大力推动我校师德建设,引导教师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
②重视学历提升,提高教师整体学历层次。鼓励没有获得本科学历的教师参加在职函授类的本科学历培训,鼓励已经获得本学历的青年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培训;未达到本科学历的50岁以下男教师、45岁以下女教师,必须参加本科自学考试或函授。对参加学历培训的教师给予时间上的保证和学习费用上的补贴。自费获得本科学历的教师,凭正规的本科毕业证书,可获得1500元的学习补贴费;自费获得硕士学位教师,凭正规的硕士毕业证书,可获得3000元的学习补贴费。争取通过五年的努力,我校幼儿园、小学部教师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分别达到68%、70%。
③注重专业成长,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我校教师年龄结构偏大、民转公教师居多、个体能力不强等特点要求我们借鉴植物界存在的“共生效应”,通过扎扎实实的专业培训促进教师团队的整体提升。我们将实施三项工程。
工程之一: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对象为景阳镇骨干教师及更高层次的骨干教师。
措施:①按照自身的实际,制订一个向上一个层次目标的成长计划书。②推荐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高层次研修、听课活动,以达到“采百花之蕊,酿自家之蜜”的目的。③每学期上好一堂高质量的全校展示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艺术。④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并在常熟市或以上刊物上发表。⑤至少参与1个常熟市级或以上的课题研究并承担较多的研究任务。⑥辅导好一位青年教师。
工程之二:“青蓝”工程,对象为全体青年教师。
措施:①在周六读书会之余,至少读好一本专著,做好相关的内化工作,如理论摘抄、阅读心得等。②优先参加高层次外出听课活动,不断丰富课堂教学经验。③积极承担校级公开课,或其它公开活动,展示自己,鼓励冒尖。④经常同师傅交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手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艺术。⑤做好“五个一”,即完成一篇高质量论文,争取发表或获奖;完成一堂研讨课,至少要达到“良好”等级;做好一份试卷,争取在全市解题能力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出好一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优质试卷;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练好一项基本功。
工程之三:全体教师培养工程。
全体教师的培养主要依赖于四大活动:一是平时教研组的业务活动;二是预约听课、随堂听课等点评辅导;三是博客上的反思、随笔;四是认真抓好暑期校本培训;五是组织教师解题能力竞赛,规定年龄段的老师人人参加。
(二)促进学校的发展。
1.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特别是学校精神文化,是一个涵盖整所学校的气场,凡进入其间的人都浸润其中,深受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尤其是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让优秀的学校文化内化为教师的共同“基因”,吸引着学校走向进步,走向辉煌。
①重视外显文化建设。外显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校园文化,优良的校园文化有助于陶冶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开拓进取精神,约束不良风气和行为。“十二五”期间,要在现有物质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校园文化,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重点做好几项工作:一是调整校园内的树木,在校园前方的花圃中种植一片红枫林,使师生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被红枫的热情、优雅;在多媒体教室后面,引导孩子们种植各类果树,体验劳动的快乐。二是调整各室,使之更趋合理。将一些空着的教室开辟为各类专用教室或准备室,同时完善各类主题室,例如健身房、休闲吧等,让教室物尽其用。三是添置电子大屏幕,用现代信息装备代替原来的黑板,使学校更具现代韵味。四是新建宣传橱窗以替代现有的简陋橱窗,让宣传橱窗更加精美,更能发挥作用。五是新建文学墙,介绍名家名著等,凸显学校的文学特色氛围。
②重视内隐文化建设。所谓内隐文化,其实是指一所学校老师和学生应有的精神气质,是一所学校大多数人不约而同的做事方式以及对多发问题的一套标准
化适应方式,或者说是一致的“内隐规矩”。内隐文化是一个孕育着巨大潜能的教育资源,良好的内隐文化能帮助广大师生积极进取、开拓上进。
——强化“三风”建设。09年,我们在征求全体教师建议的基础上成功凝练了学校新的“三风”: 校风为崇德睿智,教风为正德博引,学风为修德厚学。“十二五”期间,我们的重点工作是让它们“入心”,要通过组织全体师生认真学习、精心解读,了解其丰富的主旨和内涵,明确其对于学校每一个个体成员的要求,在日常工作、学习过程中真正体现。
——内化学校精神。孙家坪小学的学校精神是:凝聚产生力量、责任铸就成功、态度决定一切、读书提升自我、行动创造奇迹、创新赢得未来,这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本校一切行为的逻辑起点,也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十二五”期间,我们要通过“心灵指向标”、“心心相印”等活动引导教师树立“过门”意识,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提高责任感;强化“沟通”意识,形成攻不破的防线。
——着力提升执行力。执行力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办学目标、管理措施、管理制度等得以实现的关键。它是学校的生长力。我们要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提高领导的执行力,增强其示范性和带动力;要抓好教职工队伍建设,提高工作能力、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要重视对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建立民主、科学、严密的管理机制,做到真抓实管、严抓细管、敢抓善管。
——丰富文化生活。以工会活动为抓手,丰富教师生活。关心师生身体健康,结合学校实际推广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各类文艺活动,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融洽人际关系,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2.加强学校特色建设。从2008年开始,我校将“儿童文学阅读”作为特色建设项目。2010年,我校被评为特色建设培育学校。“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在特色建设方面加大力度。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①营造阅读氛围。注重校园布景,着力建设儿童文学墙、儿童文学廊、儿童文学角等,让儿童文学的气息在校园中荡漾。注重书苑文化的建设,按省一类标准建设图书室,在各班设立小书橱,开辟“教师书吧”,为师生阅读创造条件。
另外,注重动态书香环境创设,强化视觉氛围、听觉氛围的创设,通过“每周一诗”黑板、“儿童文学伴我成长”专栏、“读书频道”、一分钟吟诵等方式,让孩子们浸润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
②注重课程建设。将特色课程分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又分短时必修与四十分钟的课堂必修。短时必修以学生自读为主,每天有两个时段,一是每天早上八点之前的晨间交流读,二是每天中午11:45——12:00的午间休闲读;课堂必修主要包括每周一节的阅读指导课和每月一次的班级读书会。选修课程为每周五的特色校本课程,内容涉及儿童文学的读写训练等领域,采用走班形式全员参与。
为了使特色课程更加扎实,我们将编写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将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小学阶段必背古诗;二是各年段要求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目录;三是各类童
谣。再次基础上,组织进行分类考级,例如古诗考级、儿童文学阅读考级,等等,着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③加强阅读指导。首先,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们愿意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其次,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辅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另外,落实检查制度,矫正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不足之处。总之,要通过长时间的引导、激励,着力培养孩子乐于阅读课外书籍的良好习惯。
为了使教师的指导有的放矢,教师自身的阅读也需加强。要组织周六教师读书会、每周推荐阅读、好书漂流等活动,引导教师多读多看,拓展视野。
④注重师资培训。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特色建设的成效,为了确保特色建设顺利进行,我们将建立教师长效培训机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专家来校培训,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内容要涵盖多个方面:观念的整合、理论的学习、儿童文学书籍的选择、班级读书会的组织、阅读指导课的设计,等等,通过理念、操作层面的全方位培训,提升教师的专项能力。
⑤组织多彩活动。将每年五月、十月分别确定为阅读节、阅读月,组织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活泼的活动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开展特色章争章活动,将儿童文学阅读与争章达标相结合,使阅读活动更具渗透力;开展《少年文艺》小记者活动,通过采访、写稿等活动充分发挥小记者的才能;组织与作家见面会,邀请任哥舒等当代作家来校与孩子们零距离接触,交流互动;开展“小书迷”、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一系列评比,引领孩子们愉快地翱翔在儿童文学的广阔天地。
3.努力突破发展瓶颈。由于生源、家长、师资、底蕴等多方面的原因,教学质量成了制约我校快速发展的瓶颈。“十二五”期间,要深入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对症下药,突破瓶颈,实现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三)促进学生的发展。
1.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养成教育重在落实,通过升旗仪式讲话、校长一分钟点评、文明接力赛等形式帮助学生养成文明行为;德育活动重在参与,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感受、内化,逐渐将外在要求转化为自身在行动;家校联系重在创新,通过组织课堂教学开放、专家教育讲座、亲子共读等活动,加强联系沟通,在提升学校形象的同时提高家长群体的素质。
2.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读书习惯的培养、正确姿势的培养、课前准备习惯的培养、端正书写习惯的培养以及保持学习环境洁净美观习惯的培养,等等。其次,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卓有成效的课堂教学、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品质。新的五年已经开始,美丽的画卷已经展开。为了壮丽的事业,为了美好的愿景,红枫小学全体教职员工将继往开来,锐意进取,用勤劳的汗水铸就新的辉煌,用不竭的智慧开创新的未来。
孙家坪小学
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