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庙镇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年度工作总结
鱼台县王庙镇
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年度工作总结
(二00九年十二月十日)
在鱼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县农机局的大力支持下,我镇农机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工作阶段性成果,具体如下:
一、全程农机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我镇农机化示范区项目建设需要3年完成,2008-2009年度我镇农机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共投入资金509.67万元,其中:国家补贴150万元,农民自筹309.67万元,建立了18个农机大户、2个农机服务组织,其中:购置大型拖拉机25台,直走式小麦收获机13台,农机具119台,小麦免耕播种机50台,玉米收割机22台,插秧机25台,半喂入水稻收获机4台。
二、采取措施,保障项目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1、加强领导组织落实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总体要求,结合镇农机局《关于实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的通知》精神,我们迅速召开了两次由乡镇主管农机工作领导和乡镇农机站站长参加的专门会议,贯彻落实农机化示范区建设项目的政策、精神和安排部署,成立了王庙镇农机化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镇长侯科才担任,成员由农机、财政、土地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以确保示范区建设顺利实施。
2、科学谋划明确目标
根据《王庙镇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结合全镇农机化发展和农业生产实际,认真研究,科学谋划,以全面提升我镇的 1 现代化农业装备水平,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分离出来,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和劳务经济发展;推进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指导思想。以示范区逐渐实现机耕、机种、机收等主要生产环节全程机械化生产,建设完成后示范区机耕、机种、机收等主要生产环节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0%,促进我镇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
3、积极协调合力共建
(1)在鱼台县农机局积极协调配合下,于2008年4月25日召开了由农机大户(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参加的“农机化化示范项目建设农机新技术及培训班”,由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洋马农机(中国)有限公司等生产商派出的技术人员和农机校老师为参会人员讲解了拖拉机、玉米收割机、水稻收割机及农机具使用与维修保养相关技术。同时,积极与生产厂家、供应商协调,在货源十分紧张,时间又短的情况下,各方共同努力,终于在春耕整地的最佳时间,力保项目区的机械投入作业,农户深受感动。
(2)08—09年,先后在我镇召开了小麦秸秆还田现场会,水稻机械插秧育秧现场会,水稻机械插秧现场会,水稻机械插秧成果鉴定会,为我镇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及按时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科学调度强化监督
我们组织相关人员采取个别抽查和全面检查相结合的形式,对全镇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情况包括机具购置使用、场库棚建设质量、进度、标 准进行监督管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运行的原则,及时调度,做到全面掌握情况,以确保我镇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全镇共计调度10次,抽检和集中检查9次。
5、完善制度严格管理
(1)完善资金制度建设。示范区建设农机具购置资金自筹部分设有专户、专帐、专人管理、专人审批,阶段性结帐分别汇给供应商。由财政监管,项目办统一管理。(2)机具采购制度建设。为保障示范区建设农机具的产品质量、性能、功能、服务、管理等,机具采购采取目录选择、政府采购的形式,层层申报、层层把关、层层审批确保监管有力,阳光操作。(3)机具管理制度建设。示范区建设所有装备的机具,其产权为购机者所有,县农机局建立档案统一管理,喷涂统一标识和编号。所购机具2年内不得转卖。(4)标准化制度建设。加强示范区农机标准化建设,制定建设标准,作业质量、机务管理、机具报废、经营核算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示范区建设健康发展。
6、树立农机典型。
为使农机化示范区建设项目达到预期效果,我们充分发近典型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树立了有示范作用和影响较大的农机大户和合作组织的典型。以点带面,为我镇现代农业发展探索了模式和途径,使我农机经营体制形成了新格局。特别是古李村农机大户李兴申同志依托农机化示范区建设,积极发展水稻机械化插秧,勇于探索,靠农机立业,敢于投入,靠农机增收,靠农机发展。先后购置了水稻插秧机20台、小四轮拖拉机以及整地机、播种机等配套农具。2009年,李兴申实现机械插秧1200余亩,收入可达15万元。存在问题
1、农用油料涨价,使得农民和农机大户难以承受的了。随着农用油料涨价,农机作业成本提高,机耕费上涨,农民用机的积极性下降。导至农机作业水平下降,农机户效益下降。
2、质量问题,在部分主机和农具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在时影响农田作业,给农户带来了很大的损失,特别是农机具需要进一步提高质量和信誉,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第二篇:2006年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作汇报
2006年,我局根据州农机局继续抓好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的通知精神,按照《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的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的要求,积极开展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作,现就我县2006年上半年农机化五大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做好对农机户和示范户的培训工作,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农机化新技术的优越性,提高其应用农机化新技术的积极性和科学种田意识。根据土地墒情县农机局分别于4月1日,4月20日在××××××*村举办了亚麻种植机械化作业、玉米机械化作业培训班,农机局领导和农机农艺技术人员为参加培训的农民讲授了建立农机化示范区的目的,农机作业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突出作用,大马力拖拉机耕整地作业,专用亚麻播种机作业,机械收获,亚麻种植农艺要求等内容,从而引起了广大农民参与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科学种田意识。
二是为确保示范区的作业质量提高新技术的应用水平,通过示范区乡、村和领导小组协调,组织最先进的农业机械投入到示范区的生产作业中。在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上,严格建设标准,采用了目前我县最先进的大马力拖拉机(东方红-1204型)、整地机械(动力旋转耙)等机械设备,同时,为了保证播种环节也能达到示范作用,在州农机局的协调下从新源县调用了一台专用亚麻播种机,从机械作业上保证了示范区建设的规范化。
三是示范区建设技术指导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在生产作业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指导服务,为示范区农户解决技术难题。为了保障示范区各个作业环节按建设标准进行,县农机局成立了*农机化示范区技术指导小组,在县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从调配先进机具、选择地块、统一种子、按标准耕地整地、按时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为示范区乡的建设工作给予了积极指导和配合。
四是对示范区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和作法及时进行宣传报到并通过召开现场会进行大力推广提高示范区辐射度,充分发挥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除了宣传培训种植户和农机户外,县农机局分别于4月14日和28日在××*村,××*村召开了现场作业演示会。在选择良种、药剂拌种、统一耕作、精少量播种、田间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上与农艺技术人员一起跟踪服务,掌握真实数据,规范了档案建设。
第三篇:2006年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作汇报
2006年,我局根据州农机局继续抓好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的通知精神,按照《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的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的要求,积极开展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作,现就我县2006年上半年农机化五大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 找范文,到xiexiebang.com]
一、加强对五大示范区(点)建设的组织领导
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我县十分重视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的建设,始终把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的建设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点来抓,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我县示范区建设工作,成立了以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农机局和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农机化五大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示范区建设的工作,下设办公室负责示范区建设的具体事务,还成立了由负责推广工作的局领导任组长,推广站及示范区乡站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示范区建设的技术指导工作,制定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为把工作落到实处,在今年的农机化工作会议上县政府分管领导与示范区建设乡签定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乡、村、户,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二、结合实际,合理选项,高标准,严要求做好示范区的规划建设工作
在示范区的选择上结合我县的种植业结构和产业化现状,确定了粮食优质高产机械化示范区,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区,牧草收获加工机械化示范区,农机经营者协会示范点。在示范区的建设上,严格按照“五大示范区建设实施细则” 的标准,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提高科技应用率,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把示范区建成优质高效的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今年我县重点抓了以**村为主的特色农业生产机械化示范区1500亩(示范田500亩)及**村为主的粮食机械化高产示范区1000亩(示范田150亩)。年初,县农机化工作会议上,分管农业的县领导与各乡签定了农机化“五大示范区”和“科技兴农机”责任书,由农机局负责制定了“粮食和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及示范区农机作业要求,将责任落实到了村、户。
一是做好对农机户和示范户的培训工作,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农机化新技术的优越性,提高其应用农机化新技术的积极性和科学种田意识。根据土地墒情县农机局分别于4月1日,4月20日在 *******村举办了亚麻种植机械化作业、玉米机械化作业培训班,农机局领导和农机农艺技术人员为参加培训的农民讲授了建立农机化示范区的目的,农机作业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突出作用,大马力拖拉机耕整地作业,专用亚麻播种机作业,机械收获,亚麻种植农艺要求等内容,从而引起了广大农民参与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科学种田意识。
二是为确保示范区的作业质量提高新技术的应用水平,通过示范区乡、村和领导小组协调,组织最先进的农业机械投入到示范区的生产作业中。在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上,严格建设标准,采用了目前我县最先进的大马力拖拉机(东方红-1204型)、整地机械(动力旋转耙)等机械设备,同时,为了保证播种环节也能达到示范作用,在州农机局的协调下从新源县调用了一台专用亚麻播种机,从机械作业上保证了示范区建设的规范化。
三是示范区建设技术指导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在生产作业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指导服务,为示范区农户解决技术难题。为了保障示范区各个作业环节按建设标准进行,县农机局成立了*农机化示范区技术指导小组,在县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从调配先进机具、选择地块、统一种子、按标准耕地整地、按时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为示范区乡的建设工作给予了积极指导和配合。
四是对示范区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和作法及时进行宣传报到并通过召开现场会进行大力推广提高示范区辐射度,充分发挥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除了宣传培训种植户和农机户外,县农机局分别于4月14日和28日在***村,***村召开了现场作业演示会。在选择良种、药剂拌种、统一耕作、精少量播种、田间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上与农艺技术人员一起跟踪服务,掌握真实数据,规范了档案建设。同时,为了规范示范区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解决当地农机化薄弱的现状,使示范区建设正常运作,县农机局从业务经费里拨出3000元用于示范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为进一步扩大示范区面积奠定了基础。
通过实施农机化“五大”示范区建设项目,给农牧业生产带来了明显变化。一是带动了我县农牧机械装备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快速发展。去年,全县引进各种新型农机具205台,其中大马力拖拉机54台,联合整地机15台,动力驱动耙1台。今年通过中央购置补贴引进动力驱动耙7台。二是提高了农牧机械科技在农牧业生产、农牧民增收中的贡献份额。仅去年全县完成农机经营总收入7080万元,机械化带动农牧民增收达40元。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示范区的建设经费不足,影响了示范区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有个别乡村领导对示范区建设的认识不足,工作进展较缓慢。
2006年6月2日
第四篇: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作汇报
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作汇报
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作汇报
2006年,我局根据州农机局继续抓好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的通知精神,按照《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的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的要求,积极开展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作,现就我县2006年上半年农机化五大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对五大示范区(点)建设的
组织领导
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我县十分重视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的建设,始终把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的建设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点来抓,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我县示范区建
设工作,成立了以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农机局和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农机化五大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示范区建设的工作,下设办公室负责示范区建设的具体事务,还成立了由负责推广工作的局领导任组长,推广站及示范区乡站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示范区建设的技术指导工作,制定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为把工作落到实处,在今年的农机化工作会议上县政府分管领导与示范区建设乡签定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乡、村、户,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二、结合实际,合理选项,高标准,严要求做好示范区的规划建设工作
在示范区的选择上结合我县的种植业结构和产业化现状,确定了粮食优质高产机械化示范区,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区,牧草收获加工机械化示范区,农机经营者协会示范点。在示范区的建设上,严格按照“五大示范区建设实施细则”的标准,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
艺结合,提高科技应用率,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把示范区建成优质高效的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今年我县重点抓了以××村为主的特色农业生产机械化示范区1500亩(示范田500亩)及××村为主的粮食机械化高产示范区1000亩(示范田150亩)。年初,县农机化工作会议上,分管农业的县领导与各乡签定了农机化“五大示范区”和“科技兴农机”责任书,由农机局负责制定了“粮食和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及示范区农机作业要求,将责任落实到了村、户。
一是做好对农机户和示范户的培训工作,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农机化新技术的优越性,提高其应用农机化新技术的积极性和科学种田意识。根据土地墒情县农机局分别于4月1日,4月20日在××××××*村举办了亚麻种植机械化作业、玉米机械化作业培训班,农机局领导和农机农艺技术人员为参加培训的农民讲授了建立农机化示范区的目的,农机作业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突出
作用,大马力拖拉机耕整地作业,专用亚麻播种机作业,机械收获,亚麻种植农艺要求等内容,从而引起了广大农民参与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科学种田意识。
二是为确保示范区的作业质量提高新技术的应用水平,通过示范区乡、村和领导小组协调,组织最先进的农业机械投入到示范区的生产作业中。在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上,严格建设标准,采用了目前我县最先进的大马力拖拉机(东方红-1204型)、整地机械(动力旋转耙)等机械设备,同时,为了保证播种环节也能达到示范作用,在州农机局的协调下从新源县调用了一台专用亚麻播种机,从机械作业上保证了示范区建设的规范化。
三是示范区建设技术指导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在生产作业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指导服务,为示范区农户解决技术难题。为了保障示范区各个作业环节按建设标准进行,县农机局成立了*农机
化示范区技术指导小组,在县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从调配先进机具、选择地块、统一种子、按标准耕地整地、按时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为示范区乡的建设工作给予了积极指导和配合。
四是对示范区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和作法及时进行宣传报到并通过召开现场会进行大力推广提高示范区辐射度,充分发挥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除了宣传培训种植户和农机户外,县农机局分别于4月14日和28日在××*村,××*村召开了现场作业演示会。在选择良种、药剂拌种、统一耕作、精少量播种、田间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上与农艺技术人员一起跟踪服务,掌握真实数据,规范了档案建设。同时,为了规范示范区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解决当地农机化薄弱的现状,使示范区建设正常运作,县农机局从业务经费里拨出3000元用于示范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为进一步扩大示范区面积奠定了基础。
通过实施农机化“五大”示范区建
设项目,给农牧业生产带来了明显变化。一是带动了我县农牧机械装备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快速发展。去年,全县引进各种新型农机具205台,其12全文查看
第五篇:18年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作汇报
2018年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
作汇报
2006年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作汇报2007-12-10 11:00:16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2006年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作汇报2006年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作汇报(2)2006年,我局根据州农机局继续抓好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的通知精神,按照《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的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的要求,积极开展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作,现就我县2006年上半年农机化五大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对五大示范区(点)建设的组织领导 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我县十分重视农机化“五大示范区” 的建设,始终把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的建设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点来抓,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我县示范区建设工作,成立了以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农机局和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农机化五大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示范区建设的工作,下设办公室负责示范区建设的具体事务,还成立了由负责推广工作的局领导任组长,推广站及示范区乡站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示范区建设的技术指导工作,制定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为把工作落到实处,在今年的农机化工作会议上县政府分管领导与示范区建设乡签定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乡、村、户,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二、结合实际,合理选项,高标准,严要求做好示范区的规划建设工作
在示范区的选择上结合我县的种植业结构和产业化现状,确定了粮食优质高产机械化示范区,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区,牧草收获加工机械化示范区,农机
经营者协会示范点。在示范区的建设上,严格按照“五大示范区建设实施细则”的标准,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提高科技应用率,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把示范区建成优质高效的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今年我县重点抓了以**村为主的特色农业生产机械化示范区1500亩(示范田500亩)及**村为主的粮食机械化高产示范区1000亩(示范田150亩)。年初,县农机化工作会议上,分管农业的县领导与各乡签定了农机化“五大示范区”和“科技兴农机”责任书,由农机局负责制定了“粮食和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及示范区农机作业要求,将责任落实到了村、户。一是做好对农机户和示范户的培训工作,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农机化新技术的优越性,提高其应用农机化新技术的积极性和科学种田意识。根据土地墒情县农机局分别于4月1日,4月20日在*******村举办了亚麻种植机械化作业、玉米机械化作业培训班,农机局领导和
农机农艺技术人员为参加培训的农民讲授了建立农机化示范区的目的,农机作业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突出作用,大马力拖拉机耕整地作业,专用亚麻播种机作业,机械收获,亚麻种植农艺要求等内容,从而引起了广大农民参与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科学种田意识。
二是为确保示范区的作业质量提高新技术的应用水平,通过示范区乡、村和领导小组协调,组织最先进的农业机械投入到示范区的生产作业中。在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上,严格建设标准,采用了目前我县最先进的大马力拖拉机(东方红-1204型)、整地机械(动力旋转耙)等机械设备,同时,为了保证播种环节也能达到示范作用,在州农机局的协调下从新源县调用了一台专用亚麻播种机,从机械作业上保证了示范区建设的规范化。
三是示范区建设技术指导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在生产作业的各个环节进行技
术指导服务,为示范区农户解决技术难题。为了保障示范区各个作业环节按建设标准进行,县农机局成立了*农机化示范区技术指导小组,在县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从调配先进机具、选择地块、统一种子、按标准耕地整地、按时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为示范区乡的建设工作给予了积极指导和配合。四是对示范区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和作法及时进行宣传报到并通过召开现场会进行大力推广提高示范区辐射度,充分发挥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除了宣传培训种植户和农机户外,县农机局分别于4月14日和28日在***村,***村召开了现场作业演示会。在选择良种、药剂拌种、统一耕作、精少量播种、田间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上与农艺技术人员一起跟踪服务,掌握真实数据,规范了档案建设。同时,为了规范示范区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解决当地农机化薄弱的现状,使示范区建设正常运作,县农机局从业务经费里拨出3000元用于
示范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为进一步扩大示范区面积奠定了基础。
通过实施农机化“五大”示范区建设项目,给农牧业生产带来了明显变化。一是带动了我县农牧机械装备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快速发展。去年,全县引进各种新型农机具205台,其中大马力拖拉机54台,联合整地机15台,动力驱动耙1台。今年通过中央购置补贴引进动力驱动耙7台。二是提高了农牧机械科技在农牧业生产、农牧民增收中的贡献份额。仅去年全县完成农机经营总收入7080万元,机械化带动农牧民增收达40元。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示范区的建设经费不足,影响了示范区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有个别乡村领导对示范区建设的认识不足,工作进展较缓慢。
2006年6月2日
2006年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建设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