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视障儿童随班就读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随班就读工作总结
在教育“面向每一个儿童”的观念指导下,我校开展随班就读工作,使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共同提高,使随班就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为今后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一、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
1、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随班就读”领导小组,开展梯队式管理,由校长主管,教导主任专管,具体落实到班主任、任课老师的管理形式。
2、配备了有责任心的、工作能力强的老师,积极、稳妥地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并将该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不断健全和完善工作。
3、加强了心理咨询室的管理和运用,对随班生进行个别辅导。
二、加强教师培训。
对教师进行培训,要求教师适应新的要求。随着教育的发展,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也要求普通教师具备必要的特殊教育知识,为此,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了特殊教育的培训,使教师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日常工作中注意细节。
1、制定个别化教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随班就读学生多启发多鼓励,充分发挥随班就读学生健全部分和潜能,课后对于缺陷部分实施补救教学辅导,并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取得家长的协助。
2、学校尽可能地提供适合于他们发展的教育环境,让特殊学生愉快地接受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育,学到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劳动技能。例如:对他们布置作业时,放低难度;小组活动时,为他们分配小组,让他们在同学的帮助下活动……
3、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热情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尤其对随班就读学生更关心、爱护,不歧视,并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4、开展个案研究,对一位学生的成长轨迹进行跟踪、探究。
5、开展随班就读研讨活动,让老师们交流个案、交流学习心得、交流困惑、商讨解决之道
第二篇:22-视障孩子随班就读工作总结
视障孩子随班就读工作总结
随班就读是我国实施“一体化”教育的一种形式。它是由徐白仑先生根据我国国情,并吸收国外视障一体化教育的先进经验,在1987年开始实施的视障教育的一种新形式。是指在普通学校正常班级,依据儿童年龄安置残疾学生,通过适应的课程、组织安排、教学策略,满足学生不同的风格和学习速度,确保每个残疾儿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进而构建起一个多
[1]样化、丰富性、多元化的特殊教育教学模式。
赖林就是以随班就读的形式成为我班的一份子。他的父亲是白内障,低视力,母亲腿有问题,可视力非常好。受父亲遗传,赖林也是先天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右眼只有光感,左眼视力0.2。在通常距离无法感识对方的面部表情,读书、看报、看电视等都受到局限。他父亲病逝后,与母亲相依为命。他性格孤僻,十分倔强,拒绝与人交流,既自卑而自尊。但是他很聪明.对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
如何教育好这个孩子,使他同正常孩子一样,自食其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我从一开始接触他就时常想到的问题。
一、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积极性
我国的随班就读实际上是残疾孩子在“随班就坐、随班就混、随班混 [2]读”。残疾儿童意志薄弱做任何事都缺乏自信心,对待学习上的困难或失败更是灰心。赖林总是躲在自己的角落里,把自己的内心世界禁锢起来,以自卑的形式维护那一点点的自尊。七彩的童年在他的内心或许是灰白的。而且他总喜欢迟到,甚至完全不听课。我觉得要想调动他有学习的积极性必须先帮助他树立自信心,找到人生的目标。《一样的梦想》那节主题班会,让我们敲开了他的心扉。当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自己的梦想的时候,我发现了赖林同学稍稍地坐端正自己的身子。我觉得时机已成熟,于是就让他也来谈谈自己的梦想。他告诉我们,他想做一个快乐的人,想当音乐家。在我们的鼓励下,他深情地演唱了我们的班歌《感恩的心》。同学们被他动情的歌声打动了,几个感情丰富的同学不由地热泪盈眶。在真诚的掌声中,一道阳光在赖林的脸上绽放为灿烂的笑容。我觉得,这节主题班会已达到预设的效果。
适当的表扬与鼓励是激励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与他谈心。发现他痴迷军事和历史知识,于是,课堂尽可能给他们创造
学习机会,不失时机地设置相关的问题让他回答。经常让他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这样使赖林树立了自信心,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重视教学方法,培养能力
低视力学生和普通儿童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差别小大,因此教一学内容的调整和重组不多,教师的教学策略主要表现为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调整。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运用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且还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方式,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补充和重组。赖林在学习上开始表现的不积极、被动、胆小、自卑。作为教师,我觉得应在教学中给予关注,给他更多的机会和鼓励,帮助他克服自卑。时常我会主动亲近他,和他聊天。让他感受到我的关爱,取得他的信任,逐渐建立起和视障孩子之间的信任、亲密关系。
在教学生字的时候,我不仅使用了放大的生字卡片,而且有意在离赖林较近的地方出示卡片,在让全班同学看清的同时,也让他看清,且没伤到他的自尊。这样的兼顾从表面上看是“无意”的,却又是“有意”地呵护他脆弱的心灵。
在课堂教学中允许他走动,这是对低视力儿童的特殊方法。这样,每堂课的重点、难点,他只要走到黑板前面就可以看清楚了,有助于对知识的消化理解。
三、建立融洽的同伴关系
视力障碍儿童努力去建立融洽的同伴关系。每个个体都是特殊的,而对于随班就读的视力残疾学生与班级同学存在个体与群体的差异。在随班就读中,应充分挖掘、肯定个体的能力,个体似乎更能以平等的姿态融入同伴
[3]给与的支持,因为个体能从中体会到每个人都需要支持。
建立了残疾学生与健全学生相互理解、尊重,互相支持帮助,和谐共处的人际关系和氛围。这样可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建立一个和谐、向上的班集体。增加赖林与健全学生的接触、交流的机会,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健全学生的同情心、爱心。赖林由于家庭和自身视力的问题,总喜欢沉默不语,在与人交往沟通方面不是很好,从不愿意与人交往到能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没有多少朋友,自己也不愿意与别人交往,与亲戚家的孩子也很少来往。加上他不注意个人的卫生,班里很多同学也不愿意和他来往。
记得那次课间跳集体舞时,赖林没有与同学拉手,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边上,一声不响地“看着”同学们。由于他从不愿意与人交往到能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没有多少朋友,自己也不愿意与别人交往,与亲戚家的孩子也很少来往。加上他不注意个人的卫生,班里很多同学也不愿意和他
来往,显地有点疏远他,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借给他用,做好玩的游戏也不愿意去叫他。我走到他的旁边,拉着他的手,踏着《爱我中华》的旋律随着音乐跳起了舞。赖林认真地合着节奏,脸上也渐渐地有了笑容。这时,有几个调皮的同学发出没有恶意的笑声,我对赖林另一边的海权说:“你也拉着他的手,我们三个人,看谁跳得最好。”而我分明看到,赖林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之后,所有的孩子脸上都绽放了灿烂的笑容。这笑容,一直一直荡漾在他们脸上,久久不忍消失。我想这一定是他们最开心最快活的一天。起码我是!
总结两年来赖林的随班就读工作,深深体会教育好特殊儿童爱是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是春雨,滋润迟开的花朵,特殊儿童在爱的阳光雨露中快乐成长。
2013年4月
【参考文献】:
[1]陈若葵 《随班就读 残障儿童正常融入社会的根本选择》 中国妇女报/2012 年/1 月/6 日/第A04 版 儿童周刊
[2]肖非《中国的随班就读: 历史 现状 展望》 5中国特殊教育6 2005 年第3 期(总第57 期)[3]李果 申仁洪《一个低视力孩子随班就读的叙事研究》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年第1 期
第三篇:浅谈特殊儿童随班就读
浅谈特殊儿童随班就读
摘 要:在教育历程中,我们已认识到,特殊儿童往往都不同程度地具有心理障碍――自卑、孤僻、固执……但他们都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社会不应歧视他们,而应关爱他们。儿童是明天的希望,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是民族文化、国家文明的继承者。那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新的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下,大力发展特殊教育是实现教育的终极价值和教育公平的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
关键词: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研究
一、开展随班就读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的发展,1988年国家教育部门根据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方针和多年教育实践发展的经验提出:“坚持多种形式办学,逐步形成以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大量的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的新格局。”我国的特殊教育发展以随班就读为主体,这是因为:①随班就读投资少、见效快,有利于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②随班就读方便残疾儿童就近入学,深受家长欢迎。③随班就读有利于残疾儿童和正常儿童的“一体化”,实现教育融合。
随班就读的形式在我国早就存在,但是随班就读一词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1988年公布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1988―1992)的第42条:“坚持多种形式办学。办好现有的盲、聋和弱智学校,新建一批特教学校。同时,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普通学校和幼儿园附设特教班,及普通班中吸收肢残、轻度弱智、弱视和重听(含经过听力语言训练达三级康复标准的聋童)等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睢宁县现有普通中小学共计70多所,6~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214人,其中三类残疾儿童165人,在校160人,残疾儿童少年实行随班就读,就近入学学习,是一条投资少、见效快,方便残疾儿童少年入学,迅速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有效途径。促进特殊教育和普通义务教育有机结合,引导现有学校迈向全纳性学校的一种策略。
开展随班就读工作,一是有利于特殊儿童就近入学,提高特殊儿童义务教育普及率;二是有利于推进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在同一环境中接受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三是有利于推进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交流,建立相互融通、资源共享和相互促进的联系机制;四是有利于增进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的相互了解,提高普通儿童扶残助困的意识,弥补特殊儿童的情感缺失,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开展随班就读的研究不仅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措施,同时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又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的科研课题。通过开展随班就读研究,促进了所有学生的健康发展;通过各种有效教学策略的实施,提高了听障学生的听觉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与人交往的能力,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增强了随班就读学生的自信心,残疾儿童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提高。
我国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为我们提供了参照其他国家的融合教育趋势、结合我国特殊教育实际进行教育创新的机会。由于随班就读符合我国的国情,符合广大残疾儿童少年的切身利益,从一开始就深受欢迎,并不断地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它对发展我国特殊教育乃至推动整个基础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
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工作的管理一般实行市区县分级管理,以区县负责为主;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建立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其他各部门协调管理的体制。教育局分管主任领导,基教办或初教科具体负责。只有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其他有关部门重视这项工作,加大工作力度,才能切实保障随班就读工作的顺利开展,这是各地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十分重要的经验。
特殊教育学校建立一个健全的随班就读管理体系,首先要有一套完善的随班就读管理规章制度:包括随班就读管理制度、随班就读工作奖惩制度、资源教师管理制度、资源教师的岗位职责、个别化教育制度及随班就读教研组建设制度等,才能有效地推动学校随班就读工作质量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学校必须长期建立特殊学生的个人发展档案。将特殊学生的医生鉴定、教委批复、特殊学生异动表、花名册、个别辅导计划、座谈记录、教师评语和总结等均收集整理成册,做好特殊教育资料档案管理,为进一步深化特殊教育提供过程资料。在师资培训方面要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校内外有机结合的教师培训模式,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充分发挥专家的专业领导作用、骨干教师的典型示范作用、教师集体的团队协同作用,为教师开展随班就读教学研究创建浓厚的学术氛围。要坚持开展以满足学生需要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教学研究活动,使教师集体的凝聚力不断增强,促进随班就读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开展随班就读的措施
1.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随班就读学生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是特殊儿童的直接管理者,这些教师必须对班上的特殊儿童有具体的了解,比如残疾儿童致残原因、学困生心理障碍等。每位教师必须关心、爱护、鼓励、不厌弃特殊儿童。这些教师在班上还要营造好关心、爱护特殊儿童的氛围。在教学之中,教师从备课就要想到特殊儿童,设计一些有层次性的问题和一些有层次性的作业。对于特殊儿童,还要个别辅导。有了良好的氛围,有了教师的精心呵护,特殊儿童在各方面都将会有更大的提高。
2.充分发挥特教资源室的作用
特教工作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每个学校都应有特教工作的长久计划,建立特教资源室,并有专人负责特教工作。特教资源室不仅要记录、保存好特殊儿童成长档案,更重要的是让特殊儿童在资源室单独地享有个别化教育,使其在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得到健康发展。
3.充分发挥“家长教师”的作用
随班就读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要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也是终身的老师,他们对特殊儿童的身心情况比教师了解得早。家庭是孩子的另一课堂,虽然家长们并不需要走上讲台,但他们却在这没有课的课堂里,在这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之中,在这既无教本又无教案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更不知道什么时候下课的“课堂”中进行着对孩子的教育。由于家长文化水平的不同,他们对孩子的认知、需求、教育方法不尽相同。教师要正确引导家长,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孩子,信任自己的孩子,教育自己的孩子。
4.充分发挥特殊儿童自身的作用
俗话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些特殊儿童也许存在着这种现象。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我们要尽力改变这种现象。从残奥会上,我们看到了很多优秀的特殊人才,从张海迪身上我们看到了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形象。我们要帮助特殊儿童建立生活的信心、拼搏的勇气,看到自己的每一点成绩,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总之,特殊教育是一朵盛开的花朵,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关注与关怀,才能在肥沃的土壤里结出甘甜的果实。同时,特殊教育也必须从物力、财力、师资、政策、法规等方面予以保障与支持,使特殊教育走向灿烂的明天;使特殊儿童像普通儿童一样沐浴在阳光雨露下;使随班就读的价值更加凸现,教育公平得到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华国栋.随班就读教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2]牟东棋.特殊教育在宣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3]葛新斌.关于特殊教育价值问题的再探讨[J]中国特殊教育,2002(2).
第四篇:听障儿童随班就读的基本条件习题(精)
随班就读教学课程资源
《随读班级教师的教学评价》习题作业
一、填空题
1、随班就读的听障儿童对象是指()。答案:重听儿童
2、随班就读的重听儿童,即语言频率平均听力损失为(),或者听力损失在70分贝以上,但在入学前进行系统的(),已具备了一定的听觉语言能力和认知基础的儿童。
答案:41—70分贝 语言康复训练
3、随班就读教师不仅有(),也必须具备()。答案:普通教育专业知识 特殊教育专业知识
4、特殊教育听障专业知识包括(),听障儿童的身心特点,听障儿童听觉、语言训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答案:聋教育的理论知识
5、随班就读教师要了解听障儿童随班就读教学的()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满足听障儿童在随班就读的()。
答案:策略 方法 特殊要求
6、家长与教师要经常()和(),熟悉孩子的表现和学习情况。答案:联系 沟通
7、家长根据学校指导落实孩子的()和(),力求实现家长与学校的同步教育。答案:个别教育 训练计划
8、家长与医疗机构也要联系,掌握孩子的()。答案:听力损失情况
9、某些随班就读重听儿童的听力损失在()以上,但在入学前进行系统的(),已具备了一定的听觉语言能力和认知基础的儿童。
答案:70分贝 语言康复训练
10、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的学校,应当具有利于听障儿童成长的环境,建立听障儿童需要的()或()。
答案:资源教室 语训室
11、熟悉听障儿童康复训练的基础知识,在孩子的()以及()方面做一些辅助工作。
答案:听力保护 听觉语言训练
二、判断题
随班就读教学课程资源
1、判读:家长与医疗机构要联系,掌握孩子的听力损失情况,熟悉听障儿童康复训练的基础知识,在孩子的听力保护以及听觉语言训练方面做一些辅助工作。
答案:正确
2、判读:听力损失在70分贝以上,在入学前进行系统的语言康复训练,虽然已具备了一定的听觉语言能力和认知基础的儿童,但不可以随班就读。
答案:错误
3、判读:家长不需要根据学校指导落实孩子的个别教育和训练计划,力求实现家长与学校的同步教育。
答案:错误
4、判读:家长与教师要经常联系和沟通,熟悉孩子的表现和学习情况。答案:正确
5、判读: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的学校只要建立听障儿童需要的资源教室或语训室就可以。答案:错误
6、判读:随班就读教师不仅有普通教育专业知识,也必须具备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答案:正确
7、判读:语言频率平均听力损失为41—70分贝的重听儿童可以随班就读。答案:正确
8、判读:在入学前进行系统的语言康复训练的儿童,一定已具备了听觉语言能力和认知基础。答案:错误
9、判读:语言频率平均听力损失为41—70分贝的听障儿童,按中国标准应属于三级及三级以下级别。
答案:正确
三、简答题
1、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的自身条件是什么?
答案: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的自身条件应满足语言频率平均听力损失为41—70分贝,或者听力损失在70分贝以上,但在入学前进行系统的语言康复训练,已具备了一定的听觉语言能力和认知基础的重听儿童。
2、随班就读教师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随班就读教师不仅有普通教育专业知识,也必须具备特殊教育专业知识。随班就读教师要了解听障儿童随班就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满足听障儿童在随班就读的特殊要求。
3、随班就读听障儿童家长的条件是什么?
随班就读教学课程资源
答案:随班就读听障儿童家长与教师要经常联系和沟通,熟悉孩子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并且家长根据学校指导落实孩子的个别教育和训练计划,力求实现家长与学校的同步教育。家长与医疗机构也要联系,掌握孩子的听力损失情况,熟悉听障儿童康复训练的基础知识,在孩子的听力保护以及听觉语言训练方面做一些辅助工作。
4、随班就读听障儿童学校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的学校,应当具有利于听障儿童成长的环境,建立听障儿童需要的资源教室或语训室;在各科教学中能满足听障儿童的特殊需要等。
5、听障儿童随班就读应满足的基本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答案:(1)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的自身条件应满足语言频率平均听力损失为41—70分贝,或者听力损失在70分贝以上,但在入学前进行系统的语言康复训练,已具备了一定的听觉语言能力和认知基础的重听儿童;(2)随班就读教师不仅有普通教育专业知识,也必须具备特殊教育专业知识。随班就读教师要了解听障儿童随班就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满足听障儿童在随班就读的特殊要求;(3)随班就读听障儿童家长与教师要经常联系和沟通,熟悉孩子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并且家长根据学校指导落实孩子的个别教育和训练计划,力求实现家长与学校的同步教育。家长与医疗机构也要联系,掌握孩子的听力损失情况,熟悉听障儿童康复训练的基础知识,在孩子的听力保护以及听觉语言训练方面做一些辅助工作;(4)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的学校,应当具有利于听障儿童成长的环境,建立听障儿童需要的资源教室或语训室;在各科教学中能满足听障儿童的特殊需要等。
第五篇:随班就读情况总结
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 随班就读情况总结
“随班就读生”通常指的那些智力、身体等方面有缺陷的儿童。他们表现为缺乏自信、学习被动,对完成学习任务有很大的困难。由于他们自身的因素造成了学习成绩、行为习惯等方面较差,不被师生看好。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他们似乎成了“另类人”。新课程体现的是“为了一切孩子”的教育理念,显然,把他们当成另类人是与新课程向背而行的。随班就读生也一样享受与正常孩子一样的教育。因此我校领导十分重视随班就读工作,本着让随班就读学生尽量避免隔离,尽早回归主流的宗旨,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两年来,我校在随班就读工作方面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领导重视,强化管理
我校目前共有随班就读生13名,10个智残学生,2个视力残疾,1个听力残疾,分布在六个年级中。
我校领导始终把特殊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予极大的重视和热切的关注。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具体负责的随班就读工作领导小组,把随班就读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在师资配备上,学校也作了细致安排,挑选了业务能力强,学历高,工作责任心重,有耐心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学校的随班就读工作已制度化,并形成了由校领导、班主任、任课老师、“小先生”为队伍的特教网络。
我们继续做好随班就读生的的档案管理工作。对符合随班就读的学生,学校收到特教学校的通知,按照相关的要求及时建档。每学期期初,学校对随班生的情况进行一次排摸,填写好《随班就读学生情况记录表》,使每一位任课老师对每位随班生的具体情况(家庭地址、父母情况、随班原因、学习、思想、心理等现状,以及所在班级学生的情况等等)做到心中有所,使得教育的方法有的放矢。
年初,学校制定了随班就读计划,并专门召开会议,让全体老师讨论、通过,使老师们做到心中有计划,行动有目标。为了对随班就读生的教育实行跟踪监控,每位任课老师对自己班中的随班生制定了《随班就读学生个别教育计划》,教师们为每个随班就读生制定出了整体性和动态化相结合的个别教育计划,从不同角度对随班生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教育目标,采取个别化辅导、充分练习、激发兴趣等手段补偿其自身的缺陷,发展其智力、体力,挖掘他们的潜能,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发挥残疾学生的潜在优势,逐步实现回归主流的目的。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将特教教研与普教教研相结合,每月定期组织随班就读生的任课老师进行业务学习、专题讨论、听课、评课、经验交流,最后,加强考核、检查。在平时的随堂听课中,注意观察教师对随班就读生是否关注,在教学常规检查中,要看教师备课中是否体现出对随班就读生的分层要求,要查随班就读生的学习成绩是否有提高。学期期末,总是要对教师随班就读工作进行考核(工作考核表、辅导训练考核表、课堂教学评价考核表)。同时,要求每位班主任每学期对这些孩子家访一次,和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也经常找他们谈心、聊天,及时地了解这些孩子的心理,使他们能保持快乐的心情。通过这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学校的随班就读工作成效显著。另外,我校给予任教随班生的语、数、英主课老师每学年在各种考核评优中,优先考虑,真正体现了学校领导对特教工作的重视。
二、关怀备至,成效显著
为了能使每位随班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提高,我们从细微处入手,给予每位随班生以最大的关心,使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能自食其力打下了基础。
例如,我们在对智残学生的辅导工作中,首先将其座位排在前排中央,并在讲课时有意识放大声音,速度稍慢一些,让他看清老师的口形;其次,我们特别注意培养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与健全儿童一起参加各种活动,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我能行”与健全儿童一起生活的快乐,培养了他们与人交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了自我,使他们从孤僻变得开朗,摆脱了寂寞的捆扰,丰富了内心世界。
三、加强学习,及时总结
学校在抓随班就读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学习了有关文章,老师们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和经验,进行了讨论,多位老师的有关特教方面的论文在各级各类论文竞赛中获奖。
老师们利用教研活动,研讨教育教学的方法,教育教学中成功的做法和困惑。例如,老师们通过交流,普遍认为,“小先生”的作用大,因此,在我校有随班生的班级中,都有一支品学兼优,有热情,有耐心的“小先生”队伍,他们的任务是:(1)在行为上给予随班生帮助;(2)在学习上给予随班生帮助,包括在老师的指导下,课前帮助随班就读生预习课上新内容,课中帮助他们完成课上的练习作业,课后协助他们完成笔记和作业等。(3)协助老师对他们进行缺陷补偿,为他们读一些有关的报刊或其他课外读物,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一名名小先生的辅导成了我校随班就读教育的一个亮点。
平时,只要有机会,我们就派老师外出学习。老师们到市里,到外区县听课、学习,把他们的一些好的做法带回来,对我们的工作启发很大。
虽然我校在随班就读工作放取得了一些进展,有了一些体会,但肯定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我们去探索,去思考,这对我们来说这仍是一个新课题。我们将一如既往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去实践。
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