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五年规划将全方位培养高校思政课教师

时间:2019-05-12 15:27: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部:五年规划将全方位培养高校思政课教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部:五年规划将全方位培养高校思政课教师》。

第一篇:教育部:五年规划将全方位培养高校思政课教师

中公宁夏教师考试网(nx.zgjsks.com)

教育部:五年规划将全方位培养高校思政课教师

来源:宁夏教师招聘网

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

五种培养途径 四项资助计划

北京7月4日讯(记者 宗河)教育部近日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3—2017年)》,提出通过全员培训、骨干研修、在职攻读学位、国内考察、国外研修、以项目选人和选人给项目等多种途径,努力造就数百名领军人物、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数千名教学一线骨干教师,建设数万名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根据规划,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途径主要有五项:一是骨干教师研修项目。国内项目,即以中宣部、教育部名义每年联合举办6期高校骨干教师研修班;国外项目,即每年组织40名左右骨干教师,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国外学习研修3个月。二是示范培训项目。通过部省两级培训,对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三是专项研修项目。每两年举办一次高职高专“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培训班,适时举办中西部地区高校及各种类型高校思政课教师专题研修班。四是社会考察项目。建立一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推动骨干教师国内社会考察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五是攻读博士项目。每年依托全国高校第一批19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招收100名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5年以上的在岗教师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启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士后培训项目。

规划还提出四个项目资助计划: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针对思想政治理论 宁夏中公教师考试网微博(http://weibo.com/nxjsks)

中公宁夏教师考试网(nx.zgjsks.com)

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设立相应课题。二是优秀中青年教师择优资助项目。每年选出50人,连续组织3年,共资助150人,每人共资助10万元。三是拔尖教师国内高级访学资助项目。遴选部分拔尖教师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做高级访问学者,每年选出20人,组织5年,共资助100人,每人资助5万元。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出版资助项目。每年组织一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著、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理论研究著作成果评选和资助出版工作。

宁夏中公教师考试网微博(http://weibo.com/nxjsks)

第二篇:高校思政教师如何上好思政课

高校思政教师如何上好思政课?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前行方向,对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这些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他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这就要求我们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何要从娃娃抓起?习近平曾指出,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中传播的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产生不良作用。而未成年人的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加强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战略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第一,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

第二,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

第三,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

第四,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

第五,自律要严,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

第六,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八个相统一”。

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

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

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

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目前,有的思政课多少年不变样,听者昏昏沉沉;有的人课堂上一套,在网上换了“马甲”也换了一副面孔,这样的“表率”也是一种低级红、高级黑。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后,备受鼓舞,深受启发。

结合“好老师”的“四有标准”和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特征,我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上好思政课,一要具备政治素养。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政治要强,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这就要求,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钻研、真信仰和真践行。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是思政课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操守。检验高校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行之有效的“试金石”是“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此外还看其课上课下、网上网下是否言行一致。高校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

二要具备人品素养。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自律要严,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

三要具备学识素养。高校思政课教师安身立命的学识根基是马克思主义。我们要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除此,还要追求思维创新。任何伟大事业都始于创新,都始于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星辰大海的宏伟目标。要读懂党领导亿万人民的奋斗史和创新史,必须有纵观古今上下千年的宽阔学术视野。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讲好思政课还必须花大力气培养和完善学识素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即对教育学、心理学的钻研。实践经验证明,在解决了思政课“为谁教”和“教什么”这两大问题后,基于教师职业技能角度来思考“怎样教”就成为决定课程品质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篇:高校思政课教师加强理论学习辅导资料

高校思政课教师加强理论学习辅导资料

教学对象:思政课教师;

教学目的:引导高校思政课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在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过程中的获得感;

教学形式:讲解+讨论。

党课背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认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全党和宣传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思政课作用,拓宽学习渠道,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让全会精神在思政课堂上真正“活”起来。

有虚有实,让全会精神在思政课堂“真”起来

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视野要广,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旗帜鲜明、育人效果显著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思政课堂上的呈现要站位高、理论深、视野宽,但这并不意味着全会精神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而是要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引导学生弄清楚“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三个基本问题。

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横向与纵向比较,用宽广的国内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深刻内涵”“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等关键性问题讲清楚、讲明白,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领学生。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走出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利用实践教学增强全会精神的亲近感、真实感、时代感,既教育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又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做实干家。与此同时,对于西方鼓吹的“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错误思想,思政课教师还要注意加强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帮学生把好政治关,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教学中凡涉及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态度等重大原则问题,必须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决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松动。

有棱有角,让全会精神在思政课堂“活”起来

让全会精神“活”起来,需要思政课教师帮学生把把脉、通通经络,让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透过政策文件看到背后的实践来源与理论基础。

对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的重大意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出的新步伐、“十四五”发展蓝图和2035年远景目标等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思政课教师要以坚定的信仰、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用好用活“中国元素”“中国案例”,予以准确、形象的阐释,让全会精神更富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真正在学生心底生根、发芽、结果。

有棱有角的思政课,“棱”和“角”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也是学生理解和内化全会精神的关键抓手。有棱有角、棱角相连,进而才能有点有面。思政课教师要着力打造全会精神在思政课堂的“棱”与“角”、“点”与“面”,构筑全会精神的“四梁八柱”,让学生通过历史成就、历史变革、历史发展领悟到有棱有角、有点有面、层次清晰、系统全面的全会精神,进而逐步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才干,培养奋斗精神、勇于担当作为。

有情有义,让全会精神在思政课堂“燃”起来

我们常讲,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人格要正。思政课教师要保持深厚的家国情怀,在骨子里铭刻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

针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历史方位、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环境与所处新阶段等重点、难点、热点、焦点问题,思政课教师要用扎实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用深厚的情怀感染学生、用真理的力量引领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切实增强全会精神在思政课堂的感染力和传播力。

全会精神是有理有据、有根有魂的,同样也是有情有义、有张力有温度的,全会精神中的学理性、科学性需要思政课教师去阐释清楚,这种张力和温度也需要思政课教师去培育和点燃。全会擘画的“十四五”发展蓝图和2035年远景目标,关系每一个中国人的福祉,需要亿万中国人民在民族复兴的巨轮上贡献智慧和力量。思政课教师要把这一点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让全会精神“润”进学生心里,点燃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引导学生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懈奋斗之中。

有滋有味,让全会精神在思政课堂“新”起来

思政课教师既要敢于啃“硬骨头”,又要善于创新方式方法,让全会精神在思政课堂上变得有滋有味。

让全会精神在思政课堂“新”起来,既要做到授课内容“因时而进”,讲清楚新阶段、新任务、新发展、新目标,又要做到授课方式“因势而新”,用好新头脑、新方法、新媒体、新元素。在这一过程中,应注重发挥网络新媒体的重要抓手作用,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创新思政教育资源,倡导启发式、体验式教学,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不搞“一刀切”“大网捞鱼”,善于用“厨师精神”抓住每一个学生的“胃口”,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更为主动、更为深刻地理解全会精神。

坚持灌输式和启发性相统一,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和内化全会精神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感到“柳暗花明”,使宣传教育“水到渠成”。在思政课堂上,有滋有味的全会精神不再是难啃的理论“硬骨头”,而是让学生充满希望、点燃激情的思想力量,引导他们铭记使命担当,将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炙热相融,争做新时代奋进好青年。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四篇: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做到“六个要”

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做到“六个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是这一“关键课程”的“关键主体”。要求思政课教师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个要”既是对广大思政课教师提出的要求,更是对全国思政课教师具体工作的指导,为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需要不断按照“六个要”涵养道德、锤炼品质、提升技能、严格要求。

政治要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具有鲜明意识形态属性的课程,政治性是第一位的。每一位高校教师都应该树立科学信仰,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思政课教师更需要讲政治,真学、真懂、真信。思政课中与“政治”相关的内容占有较高的比重,政治意识、政治理想、政治制度、政党制度、政治认同等等。每个人都与政治有关,都跟政治或直接或间接或多或少地联系着。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部分,天之骄子,是未来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最重要见证者和践行者。他们应该拥有比一般人群更丰富的政治知识,更高的政治觉悟,更坚定的政治立场。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因此,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不仅要讲授政治知识,更要亲身政治实践,不仅要讲政治,更要有比其他任课教师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政治意识、更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洞察力,担负起引导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重任。

情怀要深。思政课教师应该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以情感人,感染、激励、引导学生们拥有家国情怀的使命与担当。《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出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爱国情怀的人讲爱国。”在家国情怀方面容易产生的错误思想倾向是:心中只装着自己,或只装着小团体,对社会不关切,对世事不关心。思政课教师个人不仅要杜绝种种冷漠和不关切,反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应着眼于全局、立足于长远,从国家发展的“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角度去思考最高战略,看整体、讲抱负。优秀的思政课教师是要秉持心装大事不糊涂的坚守,做好两袖清风走沧桑的准备,发扬奋斗有我舍我其谁的豪迈。同时,需要认识到,摆正公与私的关系是实现情怀要深的先决条件。先公后私,先人后己,先集体后个人的思维路径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基本原则要求。个人只有融入社会发展的滚滚洪流,顺势而为,深度融合方能找到历史的皈依。只顾自己、只顾眼前,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生观念,只会让社会的发展浑然向下越发糟糕。用一番热情传播家国愿景、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中不断吸取养分、丰富思想。

思维要新。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并在实践中科学地运用。思政课是传授知识、启迪心智、荡涤灵魂的课程。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面对常新的教学对象,传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若以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讲授,思政课已无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客观上讲,思政课教师的年龄每年都在增长,面对的学生却总是十八九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代人所经历的生活际遇、所形成的知识结构、所面临的问题和所吸收的社会习惯、民俗传统都在发生巨大变化。思政课教师抱定“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不以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分析研究教学,任由师生鸿沟的出现,教学效果必将大打折扣。面对世事的变化,思政课教师应立足于理论发展的前沿问题,创新思考,“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了解发展变化了的教学对象,不断更新教学的内容,以新的视角、新的教学理念去应对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这种教学探索还要永不停歇,始终保持进行时的状态。

视野要广。格局决定结局,思路决定出路。思政课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所站的位置,所具有的眼界和视野,将直接影响和决定学生的眼界和思路。有时此时种下,彼时开花,有时此地种下彼地开花。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具有宽阔知识视野。面对传统“一桶水”和“一杯水”的理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面临极大的知识储备不足的挑战。思政课教师要善于从整体上驾驭知识体系,把握全局,不拘泥于知识的一隅一角,提升统合知识的能力,更加注重思维方式方法的传授。其次,思政课教师要具有国际视野。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今天,叠加互联网的密集效应,整个世界俨然一个地球村。积极参与世界文明的对话,更多地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已经是新时代大学生的必修课。在这样的世界发展大背景下,思政课教师需要拥有更宽广的国际视野,善于用国际化的眼光和胸怀去引导学生,吸收更丰富的人类文明成果。同时,也要注意教育和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看待世界大变局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客观分析国际问题,引导学生将中国的发展置于国际视阈中进行比较,凸显我国“四个自信”的底气和优势。再次,思政课教师要具有历史视野。以史为鉴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思想政治理论不是空中楼阁,它源于实践,更是历史积淀后的精华留存。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充分认识昨天,而知今天,方可更好地预见和看待明天。思政课教师更好地驾驭历史,说理方能深入浅出,史论结合,有理有据,说理方能更有说服力。

自律要严。从人类行为规制的路径来看,主要分为自律和他律两种。他律是外在约束,要通过内在的自律起作用;自律是自我约束,自我要求,自我修养,应该说反求诸己是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中将自我修养、内圣外王作为道德发展的终极目标。实现严格自律可以作为人类价值原则的最佳实践形式。马克思曾说过:“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够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思政课教师在引导大学生自我约束严格自律时首先应该做到严格约束自己,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收到教育效果。假若学生看到的是一个“分裂”型人格的教师,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课上一套课下一套,网上一套网下一套,说一套做一套,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要么走向教育目标要求的反面,要么就容易形成虚伪的双重人格。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来说都是极其危险的。思政课教师的严格自律还要时时处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做时代的引领者。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做一根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更要做一束光源,所照之处充满光亮。

人格要正。这可以说是对思政课教师最根本的要求,它融汇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这五个方面的要求。思政课教师的高尚人格加上真理的力量,是实现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证。文以载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思政课教师要“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教育学中很重视学生“向师性”的原理,大学生虽然心理生理更加成熟稳定,但也经常会表现出因认可任课教师的人格,才更信服其所讲授的道理,进而更深入地感受其所传授的知识。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高和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运用积极向上的人格力量引导学生成长的自觉性。思政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和积极认同道德榜样的人格特质,全面提高自身人格特征中包括性格、气质、兴趣、能力、动机、心态、情绪、行为方式在内的诸多方面,倡扬人格同一,光明磊落,关爱,真诚,阳光,平和,开朗,包容,信任,质朴等优秀特质,不断摒弃和克服消极,悲观,抱怨,责备,冷淡,烦躁,夸夸其谈,虚假,虚伪等不良人格因素。思政课教师高尚的人格可以让真理更加有光辉。真理力量的发挥同样需要思政课教师做出更多的努力,将真理与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实践相联结,引入实践的元素证明真理的力量等。

第五篇:高校思政课教师-四个全面心得

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于“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早有耳闻,本部门在近期组织了全体教师更加深入全面的学习了“四个全面”,让我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知。

2014年12月,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明确提出“四个全面”的总体布局,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则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顺利实现。这个过程中,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四个全面”是我党的重要治国理政思想,它围绕党要为人民服务的立足点而展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总书记就曾旗帜鲜明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种坚定的价值信念,不仅是“四个全面”的价值标准,也是“四个全面”的价值灵魂。它继承并延续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在战略思想中展现为一种使命和一份责任。

其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现代社会,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分为生存利益和发展利益两大类别。由“全面建设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标志着当人民的生存利益基本实现后,发展利益开始成为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路径。

其二,全面深化改革是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的意义在于给人民群众带去实实在在的利益。要更好地实现、维护与发展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确保全面深化改革能注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增进人民福祉。

其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人民利益的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好、保障好、实现好人民的利益,法治是保障人民利益的最持久、最可靠途径。法治明确赋予了公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权利。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必须着力保障人民依法享有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同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是培育公民法治意识的重要过程。当全体公民都能自觉学法、守法、用法,发自内心拥护法律时,人民权益才能得到更好的实现与维护。

其四,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人民利益的关键。事业成败,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从严治党,就是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重点是从严治吏、正风反腐、严明党纪,目标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努力工作,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开创义务教育工作新局面,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地遵守并践行“依法执教”,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执教就是我们教师要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所答应的范围内进行,教师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教师既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也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

总之,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树立教育公平公正观念,把握教育中法律的尺度,为人师表,依法执教,做个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下载教育部:五年规划将全方位培养高校思政课教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部:五年规划将全方位培养高校思政课教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实现专业发展

    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实现专业发展 网友:我是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好不容易苦读到了今天,却缺少成就感。跟高校其他专业教师相比,职称比谁都难解决,说搞科研别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哎,......

    探讨如何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

    探讨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实效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针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近......

    高校思政课第二章讲稿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目的】 上一章学习了《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目的是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与信念。这章组织学生学习《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

    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持续有效进行的重要手......

    试论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转换能力的体系及培养

    试论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转换能力的体系及培养 作者:宋剑 邓冲金 论文关键词:高校思思想政治课 教学转换体系 论文摘要: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转换能力是一个有机的体系,具体包括......

    试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服务理念

    试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服务理念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服务观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理应遵循社会发展......

    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公共必修课发挥着主阵地和主渠道的重要作用。如何上好其下的四门主干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增强......

    高校思政课大课堂教学节奏探讨(合集五篇)

    学术资源 高校思政课大课堂教学节奏探讨 傅 龙 华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在高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政课大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堂节奏的把握变得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