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尊敬教师,信任教师,关爱呵护教师
尊敬教师,信任教师,关爱呵护教师
冯春才
“学校教务处工作就是管理教师的工作”,而这一问题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而实现管理目标,管理是否有效,教师起着重要作用。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对学校管理者来说,教师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参与管理的积极实施者,因此,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呵护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是用心灵来浇灌心灵。教师不仅需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去影响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与道德力量,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通过自身良好的情绪和健康心态,优秀的品质和性格去感染学生。也就是说,教师的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比其他群体更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
然而,我国正处于改革向纵深发展时期,教育改革的势头也风起云涌。中小学教师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正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和挑战——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新课程的具体实施,教育岗位的竞争、授教资格的认定和聘任、量化管理以及绩效工资制度的推行,使教师在知识、经验、教学能力及心理素质方面常常超前预支和透支。
目前,就我所了解的学校来看,教师普遍表现出情绪不稳、心情 浮躁、人际关系紧张、疲于管理和精神状态不良等心理困扰等问题严重存在。害怕上班,害怕做班主任工作,害怕与学生接触的症状表现突出。虽然,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科研都集中在研究如何管理学生方面,随着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入探究,我们也必须重视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教师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是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和保障。要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首先要关心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具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才能创设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良好环境。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才能使教育教学的管理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心理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学校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必要保证,从这一点上讲,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就是尊重人才,爱护教师就是爱护教育,爱护学校,爱护学生。
首先,我们作为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教师劳动过程的艰苦性和创造性。教师所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在年龄、个性、知识、智力等各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而且随着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着,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去精心设计教育方案,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反复实践和创造性地进行劳动,并且随着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和丰富,教师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去学习和钻研,充满着在对学生传授过程中的创造要素,因此,我们要关爱、呵护教师,爱护他就是尊重他,就是信任他。其次,教师很重视自己的威信。为人师表的地位,促使教师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的劳动希望受到人们的尊重,他们希望得到学生的尊重,也希望得到家长和全社会的尊重,其中特别希望得到学校领导的尊重,因此,从整个教师所处的工作氛围中,要建立良好的关爱和支持系统,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再次,作为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支持教师的学习交流、培训、进修等机会,有效地提高教师应付各种压力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学校管理的民主管理,营造一个既生动活泼,又严肃认真的工作氛围,也要加强学校领导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科学领导能力的提高,注重人文环境建设,重视,善待教师,积极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当然,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和学习观,掌握积极应对各种压力的策略,学会各种压力的处理技巧,学会自我解脱,自我接纳,从而积极地从容地面对各种压力和挫折,学会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优雅的处世原则,进而以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人格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决定者,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教师的心理健康就尤为重要,特别需要一批心理健康、有积极竞争意识、热爱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学校只有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向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积极支持他们,充分尊重他们,呵护他们,关爱他们——就是呵护我们自己。
第二篇:教师体会:关爱与呵护
人所共知,特殊家庭的学生更加需要注入关心与呵护,他们比起同年人少了完整的家的幸福,缺少了爸爸或妈妈的情与爱。因此,课题组的老师把对孩子们的关爱、沟通与交流视为常态化的工作,同时,还时刻留意着孩子们的家庭情况的变化。李老师和梁老师对这部分孩子的情感需要有着特别的感触,例如:家住永丰的xxx同学,爸爸车祸后,六年多过去了才开始慢慢的能够简单的生活自理,看看他每挪动一步都是如此的小心翼翼、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一样。在这期间也许由于工作的需要、也许是有着巨大的心里压力,小欣妈妈长期在外工作生活,一个月能回家一趟已经不错了。正因为如此,小欣特别想妈妈,甚至在课堂上都出现走神的现象。家访时,两位老师给孩子带去了水果,闲聊中,耐心暗示孩子多与妈妈沟通、多让妈妈回家,这既能缓解孩子想妈妈的苦、也能让家庭多一份欢欣,在整个过程中表面健谈的爸爸还是掩饰不住心中那份丝丝的忧愁。
家访慰问工作虽然简单,但却能让孩子进一步体会老师们对他们的关心、能够增进家长对老师的信任与期待,但愿这些孩子及家庭能够在大家的关怀下越来越阳光、越来越幸福。
第三篇:尊敬的各位教师
尊敬的各位教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恩—时代的呼唤》。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后西方意识形态的进入。“感恩”这一词汇正从我们的视野了逐渐消失,目前朋中央到地方开展“感恩教育”已被提到相当的高度来重视,尤其是在学校教育中,“感恩教育”就是要让我们每一位学生学会感恩—学会感恩教师,感恩学校,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在西方有“感恩节”,而中国的传统教育中有“施恩不图报”的观念。教育专家曹华这样说道:“感恩也是一种品德。”“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所以,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业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感恩教育让孩子们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生活。
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世界将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是,我们常常缺少一种感恩的思想和心理。尤其是我们的青少年一代。他们常常忘记了,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他们总认为许多事情都是理所当然应该拥有的,包括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老师呕心沥血的教导,旁人义不容辞的帮助……
因此,开展“感恩教育”,是对学生内心深处的洗涤,让我们在不经意间的观察中,体会到母爱似海,父爱如山;在三言两语中,感觉到师爱如灯;在与同学的交往中,体验到友谊的缕缕春风。一个人的一生,需要太多的支撑。心存感激,才能深入体会,才会加倍珍惜。
“怀抱一颗感恩的心,争做一个成功的人”。感谢他人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母亲节时做心意卡,每天回家帮做一件家务,记住父母的生日,得到他人帮助后说声谢谢等,通过这些水事来学会感恩,每天心存感恩,生活起来也快乐。这样家庭、班级、学校及至整个社会也更加和谐。同学们,“感恩”并不遥远,作为新一代的学生,应该学会感恩,使学校充满爱的生机。
父母养育我们很辛苦,我们应该对父母感恩,同学不求回报地帮助我们,我们应该对同学感恩,老师辛勤教育我们,我们应对老师感恩,愿同学们在感恩教育的熏陶下,知道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许许多多人为我们付出,我们生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感谢这个世界,感谢父母、老师、同学,感谢爱着我们的亲人和朋友。愿“感恩”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里,使我们在这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茁壮成长。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懂得去孝敬父母。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懂得去尊敬师长。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懂得勤奋学习,真爱自己。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学会包容,赢得真爱,赢得友谊。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明白事理地更快成大,能够拥有一个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我的讲话完了。
第四篇:尊敬的各位教师(定稿)
晨会演讲稿 演讲者:陈国庆2018年1月16日星期二 尊敬的各位教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要讲的话题是《感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后西方意识形态的进入。“感恩”这一词汇正从我们的视野了逐渐消失,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开展“感恩教育”已被提到相当的高度来重视,尤其是在学校教育中,“感恩教育”就是要让我们每一位学生学会感恩—学会感恩教师,感恩学校,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在西方有“感恩节”,而中国的传统教育中有“施恩不图报”的观念。教育专家曹华这样说道:“感恩也是一种品德。”“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所以,要让我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我们学业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感恩教育让孩子们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生活。: 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世界将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是,我们常常缺少一种感恩的思想和心理。尤其是我们的青少年一代。他们常常忘记了,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他们总认为许多事情都是理所当然应该拥有的,包括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老师呕心沥血的教导,旁人义不容辞的帮助…… 因此,开展“感恩教育”,是对学生内心深处的洗涤,让我们在不经意间的观察中,体会到母爱似海,父爱如山;在三言两语中,感觉到师爱如灯;在与同学的交往中,体验到友谊的缕缕春风。一个人的一生,需要太多的支撑。心存感激,才能深入体会,才会加倍珍惜。
“怀抱一颗感恩的心,争做一个成功的人”。感谢他人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母亲节时做一张心意卡,每天回家帮做一件家务,记住父母的生日,教师节到了向老师说声节日快乐,得到他人帮助后说声谢谢等等,通过这些小事来学会感恩,每天心存感恩,生活起来也快乐。这样家庭、班级、学校及至整个社会也更加和谐。同学们“感恩”并不遥远,作为新一代的学生,应该学会感恩,使学校充满爱的生机。父母养育我们很辛苦,我们应该对父母感恩,老师辛勤教育我们,我们应对老师感恩,同学不求回报地帮助我们,我们应该对同学感恩,愿同学们在感恩教育的熏陶下,知道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许许多多人为我们付出,我们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感谢这个世界,感谢父母、老师、同学,感谢爱着我们的亲人和朋友。愿“感恩”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里,使我们在这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茁壮成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懂得去孝敬父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懂得去尊敬师长。谢谢大家!
第五篇:教师凭什么赢得尊敬
教师凭什么赢得尊敬
又是一年教师节。鲜花和祝福,会像往年一样萦绕着许许多多辛勤工作着的教师们。
然而,有教师却说,我最在乎的是已经毕业的学生还会不会来看我,因为那是不沾有丝毫功利色彩的祝福。这样的教师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敬意。
本来,教师是个辛勤耕耘、平静守望的职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一些人意识到了教师手中的“权力”:安排座位,关注多寡,都可以有不同的意味;教师脑海中的知识,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也变得“值钱”了。教师的职业尊严因此进入了“高风险时代”,以至于许多教师忍不住发问:今天,我们凭什么赢得尊敬?
凭永不放弃的道德良知。2005年,小学教师殷雪梅为救学生牺牲,10万人自发为其送行;汶川大地震时,张米亚等教师拼死护卫学生,无数人为之落泪;今年在芦山地震时临危不惧,坚持最后撤离教室的高玉华老师回到学生中间时,迎接她的是经久不息的掌声。这些教师此前都不是荣誉满身的人,甚至平凡之极。然而,正是这平凡之中蕴藏着大德,成为教师这个职业最能赢得敬意之处。关键时刻的壮举犹如绽放的鲜花,离不开含苞待放的自我修炼。从不歧视任何一个学习困难的孩子,平等对待弱势群体子女,拒绝把知识当作交易的筹码。这是教师日常的道德姿态。美好的德行是人间大美之首。当功利之风无孔不入时,教师德行就是不可缺少的一道防线。这道防线要是垮了,年轻一代就看不到希望,民族和国家就不会有让人放心的未来。这条防线垮了,为人师的底线也就垮了,从此如何当教师?
过去,人们尊敬教师,很大程度上是尊敬知识。信息化时代,传统的知识权威被瓦解。今天,教师凭什么赢得尊敬?
凭对人的发展的独特的判断力。宽阔的精神视野带来的对知识价值和教育价值的选择,是任何智能机器都代替不了的。教师可能知识并不渊博,但能把碎片化的知识用思想串起来呈现给学生;教师会努力去发现学生“热爱的禀赋”,让终身兴趣生长壮大;教师会把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精神,看作当下最重要任务之一。作为最能看到学生未来的人,教师不仅传播知识,更启蒙思想、引领价值观。这是教育能够留给学生的最好的东西。
曾经,教师靠威严赢得尊敬,今天,学生愈加个性化、多样化,“好学生”无声反抗,“坏学生”闹翻天,教师凭什么赢得尊敬?
凭走进人心灵的能力。能够支撑教师站在这个讲台上的,不只是德行和学识,还有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对成长复杂性的包容,以及真诚、热情、尊重、民主、平等等现代教师不可或缺的品质……经济学家张五常小学六年级时,每试必败,记过频频,自认为没有再黑的日子。某天,却有一名教师对他说:“不要管他人怎样说,好自为之,将来在学问上你会走得很远,远过所有我认识的人。”此后半个多世纪,张五常每逢挫折,就会想起这句话。那名教师若仍在世上,一定会为这份敬意而感动,为当年的宽容而欣慰。为师者,只有做好人师,才能让教育具有穿透岁月的力量,才能赢得历久弥新的尊敬。无论孩子当下多么不如人意,无论他将来走哪条路,能够在他的心里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的人,都是伟大而可敬的。
有人认为,一种职业受不受人尊敬,经济待遇等外部条件很重要。这话不错,但外部条件显然不是带来尊严的全部因素,甚至不是主要因素。欧洲贵族之所以成为贵族,并非血统因袭,更在于他们维护声誉的献身精神。没有后者,最多只能是假贵族。
中国向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也有“臭老九”、“孩子王”的历史低谷。但即使在低谷时期,在许多人心里依然存放着对于教师的温暖记忆和崇敬之情。这正说明,一时的社会风气并不能扭曲那些跨越时代的基本价值。反过来,即使人们普遍尊师重教,教师自己如果不作为,同样无法赢得尊敬。
今天,我们赢得尊敬的坐标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坐标的内涵却大为不同。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需要越来越多具有现代教育意识的教师,他们珍视自己的身份和名誉,明晰自己存在的独特价值,笃信教育的力量,并以全部的力气捍卫教师的尊严。
其实,每一个人,不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心中都有一杆秤,称得出我们的分量。
真心祝愿每一位教师,在这一天收到的不只是鲜花和祝福,还包含着一份恒久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