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子监察系统管理情况考察报告
电子监察系统管理情况考察报告
电子监察系统管理情况考察报告
为了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在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管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及发展思路,我县成学习考察组,从5月3日至10日,先后赴胶州市、青岛市学习考察。我们通过听取情况介绍、现场参观、与工作人员交流、收集相关资料等方式,比较全面地了解了胶州市、青岛市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管理工作中先进的运行模式、管理机制、功能定位等,掌握了推进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的办法和措施,圆满地完成了此次学习考察任务。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青岛市、胶州市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管理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青岛市针对行政审批和公
共资源交易中出现的审批超时、擅自设定许可事项、违反许可办理及暗箱操作、陪标、串标等问题,而传统的事前事中监督乏力、重在事后查处的“消防员”监察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工作要求的现状,及时调整思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监督监察理念与电子信息网络技术有机结合,推行了电子监察,变“被动”监察为全面、规范、科学的“主动”监察,有效解决了传统监察方式和手段的不足。其中胶州市的行政审批大厅和公共资源交易大厅及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搭建电子政务服务及监察平台,推进行政权力阳光运作
青岛市以“金宏”电子政务网为依托、胶州市以胶州政务网为依托,整合了全市各级各部门的政务资源,打造了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全市政务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全公开。平台突出三大功能:一是政务公开全覆盖。
将政策法规、行政审批事项、政务服务事项及办事流程等信息通过网络向全社会发布,实现政务信息的全覆盖。并根据《政务信息公开考核办法》,对各部门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情况进行在线监测。二是网上办事全公开。胶州市以市行政服务中心网上审批系统为主导,建起内外网结合的市、镇、村三级网上办理平台,将各部门的相关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实行网上审批办理。受理单位、许可依据、办理程序、办理进度等信息全部在网上进行公开,申请人可随时登陆网站对申办事项的办理情况和办理结果等内容进行查询。以来,胶州市网上共办理事项96218件。三是公众参与全监督。胶州市通过设置纪检监察电子信箱和网上审批投诉举报信箱,受理网上投诉举报和意见建议,接受群众全面监督。为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同时开通了10086短信投诉平台,群众编写投诉内容发送至指定号码,系统自动接收,办理情况也以短信的形式及时进行回
复。以来,共受理网上举报、投诉342件,办结率达98%。、搭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平台,变柔性监督为刚性监察
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使用面积8700平方米,入驻市级行政许可事项300项、服务事项141项,设置服务窗口125个,入驻部门50个,工作人员346名。胶州市行政审批大厅,使用面积2600平方米,行政审批软件及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投资350万元,本着“能进则进”的原则,将27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部门的88项行政许可、36项非行政许可和24项便民事项纳入大厅直接管理,工作人员达150多名;对未进驻大厅的15个部门的66项许可事项负责年终考核。为实现全市所有许可事项“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的目标,该市建立网上审批系统,构建了“胶州市网上审批大厅”,将全市42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部门的154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审批。中心通过在网上设立“并联审批”模块和
外网信息服务,解决了申请人多头跑、审批部门分别跑的问题。网上审批系统运行以来,共受理事项54112件,平均审批时间缩短了一半。不断延伸行政服务中心职能,在所属镇设立便民服务站,在各行政村设立便民服务室,构建“三级”便民服务电子网络,使群众实现了“只进一个门,办妥万家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胶州市不仅在行政服务大厅及15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实时对审批环境、工作秩序、工作纪律进行监督;同时,对网上审批系统进行电子监察。对各种违规行为,系统分别给予“黄牌”、“红牌”警告,通过网络自动通知相关部门和责任人,进行督促整改和调查处理。、搭建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察平台,加强对重点领域的监督
公共资源交易既是腐败易发高发地,也是监察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为解决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青岛市、胶州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公开交易,交易规范运作,运作统一管理”的总体思路,成立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并创新监察方式,搭建了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察平台。青岛市公共资源交易大厅总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在独立运行的同时,入驻行政监督部门6个:市建委、市交通委、市水利局、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和市国资委;入驻交易服务机构3个: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土地储备整理中心、产权交易所。另外,市监察局、市检察院、公证机构驻场监督监察。胶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使用面积1100平方米,公共资源交易软件及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投资300多万元,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纳入集中统一监管。中心设置了评标区等七大功能区,配套安装了先进的指纹识别等八大智能化硬件监控系统,为公共资源的交易规范化、监督智能化提供了保障。中心建立了领导管理机构、服务工作机构和监督监察机构“三级运行”的管理模式,出台了《关于全市
公共资源交易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意见》、《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和公示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制度,确保了合法、有序、公平交易。胶州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自12月开始试运行以来,共完成土地交易35宗,成交额亿元;完成建设工程交易269项,交易额11亿多元,为财政节约资金1亿多元,平均节约率为15%,最高节约率达24%。其中该市机动车排气监测站bot模式的招投标一项,中标额高出标底360万元,仅一项就收回交易中心软件及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成本。集中统一监管平台的建立,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由无形到有形、由隐蔽到公开、由分散到集中、由无序到有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了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配置水平。、搭建服务百姓面对面视频平台,进一步完善立体舆论监督
胶州市随着三级便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群众办事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和“只进一家门、办妥
万家事”的目标,但存在着诸如咨询反映问题、投诉举报渠道不畅等问题。针对便民服务体系办不了、常规途径办不好的问题,该市不断深化“三级便民”服务模式,建立了“服务百姓面对面”视频网络平台,及时为老百姓释疑解惑、听诘纳议、受理诉求、发布信息,实现了“远程零距离、异地面对面”。对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积极进行筛查,查找案件线索,能在视频平台进行答复的,当面答复,不能答复的,做出办理承诺,在进行初步调查后及时向群众进行反馈。对群众进行的投诉:采取问题分类别、部门分专区、上线分时段、一对一对口连线的方式,组织部门上线解答群众诉求,接受群众质询。同时,运用网络技术对视频影像、语音进行全程记录存档,对部门承诺办理的事项及时跟踪督办;对视频过程中群众反映部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安排专人进行督查,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廉政谈话,力争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构建网上举报投诉
平台。
青岛市依托“青岛廉政网”,开辟反腐倡廉网络信息中心,设立“信访举报”、“效能投诉”、“反腐谏言”、“结果反馈”等栏目,纪检监察机关在规定工作日内作出受理反馈。同时,青岛市及各区市纪检监察机关要在“明镜信息网”实名注册,安排专人受理和处理网络信访件,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和格局,使群众更加便捷地向纪检监察机关进行检举、控告、申诉、投诉。、搭建公共资金监管电子监察平台,确保资金高效安全运转
青岛市以建设“四项公共资金”电子监察系统为重点,加强对社会公共资金的监管,通过与资金主管部门业务系统间的无缝对接,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资金、抗震救灾以及财政专项资金、民生资金和部门管理的重要资金的收缴、管理、使用等关键环节实施网上及时、动态、全程监控。同时,研发和应用专项资金公开运行平台软件系
统,设置信息公开、资金追踪、统计汇总、预警报警、监管联运等功能,把专项资金全部纳入网络平台运行,实现对资金分配、拨付、使用、验收、审计等环节的动态性、全过程、全方位监控。
胶州市为规范和约束财政支出行为,加强财政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搭建了国库统一集中支付平台,建立起覆盖财政、预算单位、银行的国库集中支付网络系统。财政部门实施全过程的电子监管,严格执行财经法律法规,督促单位自觉加强财务管理,现在财政资金的截留、挤占、挪用现象已大大减少。截止目前,已审核不合规单据30多笔,拒付资金150多万元。
二、应借鉴的做法与经验
青岛市电子监察系统是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对重要行政权力领域进行电子监察。系统应用前提是以电子政务网为依托,以行政服务大厅、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载体,实现行政审批、行政征收、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行政事项效能情况和公共资源市场交易执法监察情况过程的程序化、规范化,核心是其过程的网络化。他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领导重视,措施到位
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电子监察建设管理的共同特点是:起点高,运作顺畅,功能齐全,设施一流,并能在创新政府管理、提高办事效率,便民、利民、政务公开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分析原因,主要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行政服务大厅、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尤其是主要领导能亲自协调和解决建设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如开始建设行政服务大厅、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时,从管理体制、职能定位到场所建设、保障措施等,全部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拍板定案,并多次就中心建设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积极配合。1 2 下一页
第二篇:电子监察系统管理情况考察报告
为了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在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管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及发展思路,我县成学习考察组,从5月3日至10日,先后赴胶州市、青岛市学习考察。我们通过听取情况介绍、现场参观、与工作人员交流、收集相关资料等方式,比较全面地了解了胶州市、青岛市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管理工作中先进的运行模式、管理机制、功能定位等,掌握了推进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的办法和措施,圆满地完成了此次学习考察任务。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青岛市、胶州市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管理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青岛市针对行政审批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出现的审批超时、擅自设定许可事项、违反许可办理及暗箱操作、陪标、串标等问题,而传统的事前事中监督乏力、重在事后查处的“消防员”监察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工作要求的现状,及时调整思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监督监察理念与电子信息网络技术有机结合,推行了电子监察,变“被动”监察为全面、规范、科学的“主动”监察,有效解决了传统监察方式和手段的不足。其中胶州市的行政审批大厅和公共资源交易大厅及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搭建电子政务服务及监察平台,推进行政权力阳光运作
青岛市以“金宏”电子政务网为依托、胶州市以胶州政务网为依托,整合了全市各级各部门的政务资源,打造了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全市政务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全公开。平台突出三大功能:一是政务公开全覆盖。将政策法规、行政审批事项、政务服务事项及办事流程等信息通过网络向全社会发布,实现政务信息的全覆盖。并根据《政务信息公开考核办法》,对各部门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情况进行在线监测。二是网上办事全公开。胶州市以市行政服务中心网上审批系统为主导,建起内外网结合的市、镇、村三级网上办理平台,将各部门的相关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实行网上审批办理。受理单位、许可依据、办理程序、办理进度等信息全部在网上进行公开,申请人可随时登陆网站对申办事项的办理情况和办理结果等内容进行查询。以来,胶州市网上共办理事项96218件。三是公众参与全监督。胶州市通过设置纪检监察电子信箱和网上审批投诉举报信箱,受理网上投诉举报和意见建议,接受群众全面监督。为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同时开通了10086短信投诉平台,群众编写投诉内容发送至指定号码,系统自动接收,办理情况也以短信的形式及时进行回复。以来,共受理网上举报、投诉342件,办结率达98%。
(二)、搭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平台,变柔性监督为刚性监察
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使用面积8700平方米,入驻市级行政许可事项300项、服务事项141项,设置服务窗口125个,入驻部门50个,工作人员346名。胶州市行政审批大厅(正科级事业单位),使用面积2600平方米,行政审批软件及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投资350万元,本着“能进则进”的原则,将27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部门的88项行政许可、36项非行政许可和24项便民事项纳入大厅直接管理,工作人员达150多名;对未进驻大厅的15个部门的66项许可事项负责年终考核。为实现全市所有许可事项“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的目标,该市建立网上审批系统,构建了“胶州市网上审批大厅”,将全市42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部门的154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审批。中心通过在网上设立“并联审批”模块和外网信息服务,解决了申请人多头跑、审批部门分别跑的问题。网上审批系统运行以来,共受理事项54112件,平均审批时间缩短了一半。不断延伸行政服务中心职能,在所属镇(街道)设立便民服务站,在各行政村设立便民服务室,构建“三级”便民服务电子网络,使群众实现了“只进一个门,办妥万家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胶州市不仅在行政服务大厅及15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实时对审批环境、工作秩序、工作纪律进行监督;同时,对网上审批系统进行电子监察。对各种违规行为,系统分别给予“黄牌”、“红牌”警告,通过网络自动通知相关部门和责任人,进行督促整改和调查处理。(三)、搭建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察平台,加强对重点领域的监督 公共资源交易既是腐败易发高发地,也是监察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为解决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青岛市、胶州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公开交易,交易规范运作,运作统一管理”的总体思路,成立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并创新监察方式,搭建了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察平台。青岛市公共资源交易大厅总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在独立运行的同时,入驻行政监督部门6个:市建委、市交通委、市水利局、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和市国资委;入驻交易服务机构3个: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土地储备整理中心、产权交易所。另外,市监察局、市检察院、公证机构驻场监督监察。胶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科级事业单位),使用面积1100平方米,公共资源交易软件及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投资300多万元,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纳入集中统一监管。中心设置了评标区等七大功能区,配套安装了先进的指纹识别等八大智能化硬件监控系统,为公共资源的交易规范化、监督智能化提供了保障。中心建立了领导管理机构、服务工作机构和监督监察机构“三级运行”的管理模式,出台了《关于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意见》、《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和公示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制度,确保了合法、有序、公平交易。胶州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自12月开始试运行以来,共完成土地交易35宗,成交额4.14亿元;完成建设工程交易269项,交易额11亿多元,为财政节约资金1亿多元,平均节约率为15%,最高节约率达24%。其中该市机动车排气监测站bot模式的招投标一项,中标额高出标底360万元,仅一项就收回交易中心软件及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成本。集中统一监管平台的建立,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由无形到有形、由隐蔽到公开、由分散到集中、由无序到有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了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配置水平。
(四)、搭建服务百姓面对面视频平台,进一步完善立体舆论监督
胶州市随着三级便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群众办事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和“只进一家门、办妥万家事”的目标,但存在着诸如咨询反映问题、投诉举报渠道不畅等问题。针对便民服务体系办不了、常规途径办不好的问题,该市不断深化“三级便民”服务模式,建立了“服务百姓面对面”视频网络平台,及时为老百姓释疑解惑、听诘纳议、受理诉求、发布信息,实现了“远程零距离、异地面对面”。对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积极进行筛查,查找案件线索,能在视频平台进行答复的,当面答复,不能答复的,做出办理承诺,在进行初步调查后及时向群众进行反馈。对群众进行的投诉:采取问题分类别、部门分专区、上线分时段、一对一对口连线的方式,组织部门上线解答群众诉求,接受群众质询。同时,运用网络技术对视频影像、语音进行全程记录存档,对部门承诺办理的事项及时跟踪督办;对视频过程中群众反映部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安排专人进行督查,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廉政谈话,力争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构建网上举报投诉平台。青岛市依托“青岛廉政网”,开辟反腐倡廉网络信息中心,设立“信访举报”、“效能投诉”、“反腐谏言”、“结果反馈”等栏目,纪检监察机关在规定工作日内作出受理反馈。同时,青岛市及各区市纪检监察机关要在“明镜信息网”实名注册,安排专人受理和处理网络信访件,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和格局,使群众更加便捷地向纪检监察机关进行检举、控告、申诉、投诉。
(五)、搭建公共资金监管电子监察平台,确保资金高效安全运转
青岛市以建设“四项公共资金”电子监察系统为重点,加强对社会公共资金的监管,通过与资金主管部门业务系统间的无缝对接,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资金、抗震救灾以及财政专项资金、民生资金和部门管理的重要资金的收缴、管理、使用等关键环节实施网上及时、动态、全程监控。同时,研发和应用专项资金公开运行平台软件系统,设置信息公开、资金追踪、统计汇总、预警报警、监管联运等功能,把专项资金全部纳入网络平台运行,实现对资金分配、拨付、使用、验收、审计等环节的动态性、全过程、全方位监控。论文 联盟网 胶州市为规范和约束财政支出行为,加强财政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搭建了国库统一集中支付平台,建立起覆盖财政、预算单位、银行的国库集中支付网络系统。财政部门实施全过程的电子监管,严格执行财经法律法规,督促单位自觉加强财务管理,现在财政资金的截留、挤占、挪用现象已大大减少。截止目前,已审核不合规单据30多笔,拒付资金150多万元。
第三篇:关于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管理情况的学习考察报告
关于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管理情况的学习考察报告
为了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在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管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及发展思路,我县成学习考察组,从5月3日至10日,先后赴胶州市、青岛市学习考察。我们通过听取情况介绍、现场参观、与工作人员交流、收集相关资料等方式,比较全面地了解了胶州市、青岛市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管
理工作中先进的运行模式、管理机制、功能定位等,掌握了推进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的办法和措施,圆满地完成了此次学习考察任务。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青岛市、胶州市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管理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青岛市针对行政审批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出现的审批超时、擅自设定许可事项、违反许可办理及暗箱操作、陪标、串标等问题,而传统的事前事中监督乏力、重在事后查处的“消防员”监察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工作要求的现状,及时调整思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监督监察理念与电子信息网络技术有机结合,推行了电子监察,变“被动”监察为全面、规范、科学的“主动”监察,有效解决了传统监察方式和手段的不足。其中胶州市的行政审批大厅和公共资源交易大厅及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搭建电子政务服务及监察平台,推进行政权力阳光运作
青岛市以“金宏”电子政务网为依托、胶州市以胶州政务网为依托,整合了全市各级各部门的政务资源,打造了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全市政务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全公开。平台突出三大功能:一是政务公开全覆盖。将政策法规、行政审批事项、政务服务事项及办事流程等信息通过网络向全社会发布,实现政务信息的全覆盖。并根据《政务信息公开考核办法》,对各部门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情况进行在线监测。二是网上办事全公开。胶州市以市行政服务中心网上审批系统为主导,建起内外网结合的市、镇、村三级网上办理平台,将各部门的相关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实行网上审批办理。受理单位、许可依据、办理程序、办理进度等信息全部在网上进行公开,申请人可随时登陆网站对申办事项的办理情况和办理结果等内容进行查询。2009年以来,胶州市网上共办理事项96218件。三是公众参与全监督。胶州市通过设置纪检监察电子信箱和网上审批投诉举报信箱,受理网上投诉举报和意见建议,接受群众全面监督。为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同时开通了10086短信投诉平台,群众编写投诉内容发送至指定号码,系统自动接收,办理情况也以短信的形式及时进行回复。2009年以来,共受理网上举报、投诉342件,办结率达98%。
(二)、搭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平台,变柔性监督为刚性监察
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使用面积8700平方米,入驻市级行政许可事项300项、服务事项141项,设置服务窗口125个,入驻部门50个,工作人员346名。胶州市行政审批大厅(正科级事业单位),使用面积2600平方米,行政审批软件及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投资350万元,本着“能进则进”的原则,将27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部门的88项行政许可、36项非行政许可和24项便民事项纳入大厅直接管理,工作人员达150多名;对未进驻大厅的15个部门的66项许可事项负责年终考核。为实现全市所有许可事项“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的目标,该市建立网上审批系统,构建了“胶州市网上审批大厅”,将全市42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部门的154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审批。中心通过在网上设立“并联审批”模块和外网信息服务,解决了申请人多头跑、审批部门分别跑的问题。网上审批系统运行以来,共受理事项54112件,平均审批时间缩短了一半。不断延伸行政服务中心职能,在所属镇(街道)设立便民服务站,在各行政村设立便民服务室,构建“三级”便民服务电子网络,使群众实现了“只进一个门,办妥万家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胶州市不仅在行政服务大厅及15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实时对审批环境、工作秩序、工作纪律进行监督;同时,对网上审批系统进行电子监察。对各种违规行为,系统分别给予“黄牌”、“红牌”警告,通过网络自动通知相关部门和责任人,进行督促整改和调查处理。
(三)、搭建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察平台,加强对重点领域的监督
公共资源交易既是腐败易发高发地,也是监察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为解决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青岛市、胶州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公开交易,交易规范运作,运作统一管理”的总体思路,成立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并创新监察方式,搭建了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察平台。青岛市公共资源交易大厅总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在独立运行的同时,入驻行政监督部门6个:市建委、市交通委、市水利局、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和市国资委;入驻交易服务机构3个:建设工程交易中
心、土地储备整理中心、产权交易所。另外,市监察局、市检察院、公证机构驻场监督监察。胶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科级事业单位),使用面积1100平方米,公共资源交易软件及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投资300多万元,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纳入集中统一监管。中心设置了评标区等七大功能区,配套安装了先进的指纹识别等八大智能化硬件监控
系统,为公共资源的交易规范化、监督智能化提供了保障。中心建立了领导管理机构、服务工作机构和监督监察机构“三级运行”的管理模式,出台了《关于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意见》、《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和公示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制度,确保了合法、有序、公平交易。胶州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自2007年12月开始试运行以来,共完成土地交易35宗,成交额4.14亿元;完成建设工程交易269项,交易额11亿多元,为财政节约资金1亿多元,平均节约率为15%,最高节约率达24%。其中该市机动车排气监测站bot模式的招投标一项,中标额高出标底360万元,仅一项就收回交易中心软件及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成本。集中统一监管平台的建立,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由无形到有形、由隐蔽到公开、由分散到集中、由无序到有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了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配置水平。
(四)、搭建服务百姓面对面视频平台,进一步完善立体舆论监督
胶州市随着三级便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群众办事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和“只进一家门、办妥万家事”的目标,但存在着诸如咨询反映问题、投诉举报渠道不畅等问题。针对便民服务体系办不了、常规途径办不好的问题,该市不断深化“三级便民”服务模式,建立了“服务百姓面对面”视频网络平台,及时为老百姓释疑解惑、听诘纳议、受理诉求、发布信息,实现了“远程零距离、异地面对面”。对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积极进行筛查,查找案件线索,能在视频平台进行答复的,当面答复,不能答复的,做出办理承诺,在进行初步调查后及时向群众进行反馈。对群众进行的投诉:采取问题分类别、部门分专区、上线分时段、一对一对口连线的方式,组织部门上线解答群众诉求,接受群众质询。同时,运用网络技术对视频影像、语音进行全程记录存档,对部门承诺办理的事项及时跟踪督办;对视频过程中群众反映部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安排专人进行督查,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廉政谈话,力争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构建网上举报投诉平台。
青岛市依托“青岛廉政网”,开辟反腐倡廉网络信息中心,设立“信访举报”、“效能投诉”、“反腐谏言”、“结果反馈”等栏目,纪检监察机关在规定工作日内作出受理反馈。同时,青岛市及各区市纪检监察机关要在“明镜信息网”实名注册,安排专人受理和处理网络信访件,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和格局,使群众更加便捷地向纪检监察机关进行检举、控告、申诉、投诉。
(五)、搭建公共资金监管电子监察平台,确保资金高效安全运转
青岛市以建设“四项公共资金”电子监察系统为重点,加强对社会公共资金的监管,通过与资金主管部门业务系统间的无缝对接,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资金、抗震救灾以及财政专项资金、民生资金和部门管理的重要资金的收缴、管理、使用等关键环节实施网上及时、动态、全程监控。同时,研发和应用专项资金公开运行平台软件系统,设置信息公开、资金追踪、统计汇总、预警报警、监管联运等功能,把专项资金全部纳入网络平台运行,实现对资金分配、拨付、使用、验收、审计等环节的动态性、全过程、全方位监控。
胶州市为规范和约束财政支出行为,加强财政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2007年搭建了国库统一集中支付平台,建立起覆盖财政、预算单位、银行的国库集中支付网络系统。财政部门实施全过程的电子监管,严格执行财经法律法规,督促单位自觉加强财务管理,现在财政资金的截留、挤占、挪用现象已大大减少。截止目前,已审核不合规单据30多笔,拒付资金150多万元。
二、应借鉴的做法与经验
青岛市电子监察系统是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对重要行政权力领域进行电子监察。系统应用前提是以电子政务网为依托,以行政服务大厅、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载体,实现行政审批、行政征收、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行政事项效能情况和公共资源市场交易执法监察情况过程的程序化、规范化,核心是其过程的网络化。他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措施到位
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电子监察建设管理的共同特点是:起点高,运作顺畅,功能齐全,设施一流,并能在创新政府管理、提高办事效率,便民、利民、政务公开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分析原因,主要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行政服务大厅、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尤其是主要领导能亲自协调和解决建设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如2006年开始建设行政服务大厅、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时,从管理体制、职能定位到场所建设、保障措施等,全部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拍板定案,并多次就中心建设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出台了《关于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若干规定》和《行政服务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行政服务大厅是集行政许可、招标投标、便民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行政服务平台,要求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凡批必进,应进全进”。
(二)、精心设计,突出实用性
青岛市、胶州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重点针对存在的工作效率、越权审批、违规办理和服务质量等问题开展。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察重点围绕交易市场主体各方,即投标人、招标代理、评标专家等环节,设置监察模块,建立数据库。
一是细化固化业务流程。青岛根据《行政许可法》、《行政监察法》、《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土地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将经过4次精简保留的154项行政许可事项以及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的业务流程进行细化,分解为若干环节,并对每一个环节设置的办理条件、时限等规范化要素进行固化,植入电子监察系统。根据《招投标法》及相关规定,将工程建设招投标从受理交易登记到中标合同备案整个流程分解细化为18个环节,环节之间形成无缝链接。操作中一旦出现不符合规定的程序、时限、内容和办理条件,系统将会自动锁定,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并生成提示信息和异常信息指令更正。业务流程固化以后,不经授权和开发人员技术支持,工作人员无法自行修改。
二是合理设定监察点。不同的工作事项,监察的重点不同。行政许可审批侧重于对内部工作人员的效能监察,而公共资源交易侧重于对交易市场主体各方的监察。青岛市在系统建设中,合理设定监察点,力求实用。在行政审批电子监察中,设定审批事项受理、办理时限、收费标准、审批程序、证件打印等重点监察点。在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事项监察中,设置时限监察、业务监察、投标人监察、招标代理监察、评标专家监察和综合监察等多个监察点,保证监察的实时性、准确性、直接性和实用性。
三是全面采集分析信息。每个监察点都设置数据库,用于采集行为信息,系统自动根据预先设定的监察规则,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分类综合、对比分析,即时筛选业务流程中的违规和疑似违规信息,在监察点进行提示、预警。在工程招投标监察点设置中,大量采集投标人、招标代理、评标专家违规或疑似违规信息入库,只要行为人的行为信息与信息库采集的信息相吻合,系统将实时预警。监察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既可以通过电子监察系统同步监控整个工作流程,也可以根据系统提示和预警开展监督监察工作,真正实现了事前、事中监察的有效链接。
(三)、合理链接,注重可操作性
一是把每位工作人员的办公操作,根据细化固化后的程序模块进行合理分段,组合成岗位最佳链接,工作人员只需按照各自权限和系统提示进行选择或输入相关信息,即可完成常规工作。胶州市原来由15个人操作的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现在只需6个人即可完成,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是电子监察系统自动对整个业务过程进行监控,监察部门和职能监管部门可利用网络和视频,全方位了解事项办理的详细情况,跟踪监控业务流程进展,监督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状况,原来需要同时派出多人来完成各个事项的监督监察,现在只需1人在监控室就可完成。
三是把电子监察系统与绩效考核紧密结合。电子监察系统设定绩效评估功能,自动对各行政审批职能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评估,对招标人、投标人、招标代理、评标专家等进行考核评鉴,并根据评鉴结果做出“刚性监察”,投标人或评标专家若被预警或发黄、红牌,系统将在一定时期内限制其报名和评标资格。
三、几点建议
通过学习考察,我们看到了差距,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青岛市行政审批大厅和公共资源交易大厅建设和电子监察的发展模式不仅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而且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认可,代表了今后我省乃至全国科技防腐的发展方向,对我县具有很好的学习借鉴意义。现结合我县实际,就进一步加强我县电子监察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更新理念,争创一流
要打造服务型政府,提高办事效率,创新政府管理,实现阳光行政,青岛市的做法和经验证明,建设软硬件一流、服务功能齐全、管理机制科学的行政服务中心是必然的选择。近年来虽然我县在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便民利民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软硬件建设不到位、服务功能和管理机制不健全,无法满足企业和群众的期望。如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廉洁、高效、便民的行政环境,对全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必须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重视和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全面打造阳光型、服务型政府。
一是要高标准建好我县的行政服务中心。建议投资800万,建设一个宽敞明亮、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为四层,使用面积5000平方米。具体布局设置:一层(使用面积1300平方米)为行政审批大厅;二层(使用面积1000平方米)为民生事项服务综合厅;三层(使用面积1000平方米)为公共资源交易大厅和会计结算中心;四层(使用面积700平方米)为配套设施综合区,设有电子监控室及行政效能投诉受理室、“面对面”视频中心、会议室等。行政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就是搭建集行政许可、招标投标、便民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行政服务及电子监察平台,使企业和群众基本实现“只进一家门、办妥万家事”的目标。
二是要高起点做好行政审批大厅和公共资源交易大厅的职能定位工作。我县行政审批大厅应借鉴青岛 的做法,在服务模式上,实行“一站式”服务,对承诺事项实行“一门登记、多门办理、一门发证”的审批模式,在办理过程遵循“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原则,密切配合,同步审批。在审批方式上,实行网络化审批。在运行机制上,实行“两级”联动和虚实结合,“两级”联动即在乡镇建立便民服务站与县行政审批大厅相连接,县行政审批大厅负责全县的行政审批事项,乡镇便民服务站负责本乡镇便民事项。虚实结合即建立“网上行政审批大厅”,实行大厅审批与网上审批相结合。目前要做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对全县所有许可事项进行清理审核,按照“成熟一批进一批”的原则,要求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能进厅则进厅,对经清理核定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逐项确认行使依据、内容、程序、时限、责权等,编制审批事项运行流程图,做到流程清晰、权责明确。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公开交易、交易规范运作、运作统一管理”的总体思路和“政府领导、统一交易、管办分离、规范流程、电子监察、依法监管”的原则,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大厅。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的招投标和交易活动从原主管部门剥离出来,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大厅实行集中公开交易、统一监管。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纳入管理范围的各类项目现行监督体系不变,相关职能部门继续履行行政监督职责当“裁判员”; 公共资源交易大厅按照“交易业务管理系统”实行集中、统一办理当“运动员”;其交易前、交易后的工作仍由主管部门负责,实现“管办分离”。
三是要前瞻性抓好行政服务中心的网络建设工作。青岛、胶州的做法证明,电子监察运行平台软件系统必须与各类业务管理软件系统同时研制、配备才能实现无缝连接。建议投资200万,按照全省科技防腐网络和全市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结合我们实际和发展趋势,前瞻性地研发或购置行政审批及电子监察软件系统、公共资源交易及电子监察软件系统、公共资金电子监察软件系统,抓好综合电子监察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同时解决好内外网数据共享和保密问题。
四是要科学性搞好行政服务中心的机构设置。建议借鉴青岛的做法,我县行政服务中心为正科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直接隶属县政府,将行政审批大厅和公共资源交易大厅都纳入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工作人员由部门派驻,实行双重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由行政服务中心负责。
(二)上网布线,刚性监察
上网即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网上政务大厅和各行政单位门户网站将政策法规、行政审批事项、政务服务事项及办事流程等信息定期向全社会发布;将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流程固化(分内网流程图和外网流程图),编制软件程序,实行受理和反馈统一外网进行,事项办理统一在内网进行。同时受理单位、许可依据、办理程序、办理进度等信息全部在外网上进行公开,最终实现行政审批、行政征收、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行政事项效能情况和公共资源市场交易执法监察情况过程的程序化、规范化,网络化、公开化。
布线即以政府政务专网为依托,内外网相联,形成横向联系各职能部门网站与前台审批系统、后台业务系统、电子监察系统的信息资源,通过互联互通,实现网上申报、网上查询、网上反馈、网上监督、网上投诉等多种功能和目标;纵向加快县、乡行政服务中心联动,形成贯通全县上下、高效便捷的行政服务网络,构建大行政服务平台。
刚性监察即借鉴青岛市的做法,纪委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电子监察室,将电子监察系统与绩效考核紧密结合,进行“刚性监察”。
首先,对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进行监管(即抓好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平台和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察平台建设),不仅要在行政服务大厅,还要在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实时对审批环境、工作秩序、工作纪律进行监督;同时,对网上审批系统进行电子监察。电子监察主要三项内容:一是时限监管。通过细化固化业务流程,在不同业务环节植入办理时限、审批程序等重点环节监察点,每个监察点设置数据库,收集信息进行分析比对,加强时限管理,超时限办理等违规行为将被系统自动“锁定”无法操作;二是预警纠错。对出现的各种违规行为特别是审批超时限、越权审批等问题进行预警纠错,分别给予“黄牌”、“红牌”警告,并通过网络自动通知相关部门和责任人,进行督促整改;三是绩效评估。通过设置绩效评估模块,对各部门的服务质量、廉洁从政、办理流程等方面进行自动打分、考核、分析,并将结果通过媒体、网站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其次,对社会公共资金进行监管(即抓好公共资金电子监察平台建设)。通过与资金主管部门业务系统间的无缝对接,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资金、抗震救灾以及财政专项资金、民生资金和部门管理的重要资金的收缴、管理、使用等关键环节实施网上及时、动态、全程监控。
(三)整体推进“一拖六”电子监察系统建设
从这次学习考察情况看,目前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呈现以下特点:从以行政审批(许可)为重点进行监督,逐步扩大到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以及公共资源交易、要素市场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权力行使进行全方位监督;从模式相对单一的平台,发展到既有依托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又有依托虚拟网络等多种模式。为此我县应按照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在省科技防腐网络和市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下,结合我县反腐倡廉工作实际,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一拖六”电子监察系统建设,要依托省纪检监察网,在以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为载体,抓好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平台、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察平台、公共资金电子监察平台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建立“服务百姓面对面”视频网络立体舆论监督电子平台,及时为老百姓释疑解惑、听诘纳议、受理诉求、发布信息,实现了“远程零距离、异地面对面”,使群众办事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和“只进一家门、办妥万家事”的目标;要以“清风网”为基础,以各级纪委网站为支撑,以乡镇、村廉政教育网站为节点,建立覆盖全县的三级廉政教育网络平台。经过2-3年的努力,构筑起“资源共享、县乡一体、延伸基层、信息畅通、反应快捷、监督有效”的科技防腐网络体系,实现全县预防腐败信息以电子化、数字化形式自动采集、交流和再现,实现对行政审批、行政征收、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行政事项效能情况和公共资源市场交易执法监察情况的电子监察。
关于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管理情况的学习考察报告
第四篇:电子监察工作总结
郑州市上街区行政服务中心
2010年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工作总结
2010年,郑州市上街区行政服务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变行政管理方式和方法,围绕“重点项目协调、行政审批监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三大工作重点,积极开展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工作,努力打造效率机关、文明机关、和谐机关,开创了行政服务中心工作新局面,回顾我们的工作,主要做法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中心从认识上高度重视行政高效能电子监察工作,把它作为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首先是在中心班子成员中广泛宣传、牢固树立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工作意识,其次是教育广大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科学发展观,为中心提高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
二、明确目标,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抓,中心班子十分重视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工作,认识到位,把行政效能电子监察作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规范工作秩序,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举措。二是制度日益完善。为真正使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工作得到落实,达到建设“便民、高效、规范、廉洁”的目的,中
心积极制定完善各项配套规章制度:《信息公开考核制度》、《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制度》、《违反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行为责任追究制度》、《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网上信息公开办法》、《区行政服务中心计算机网络管理规定(试行》、《电子监察系统管理暂行办法》等。使中心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得以有效监管,有效推动了中心办公透明化、自动化力度。
三、构建全方位电子监察系统,强化行政权力监督
一是建立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平台。网上审批系统具有实时监控、预警纠错、数据采集、综合查询、统计分析、系统管理的功能,对网上办件进行全程监控。今年以来,共实现网上受理898件,网上办结898件,按时办结率达100%。
二是建立现场视频电子监察平台。在每个办事窗口都设置视频监控“电子眼”,对审批人员的考勤情况、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实时监督,实现数据、视频全程实时、同步监督。目前中心共有45个监控摄像头。
三是建立电子监察网站。进一步整合网络资源,将网上审批系统与中心网站进行对接,实现办件情况在网上的实时显示,并开通网上申报、网上咨询、表格下载等功能,既方便了群众办事,又实现了权力的公开透明。今年以来共回复网上咨询32条。
四、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打算
中心电子监察系统投入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各项工作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被公众利用和认可,但还存在许多
不足,如视频监控的范围不够大;摄像头不具备夜视、旋转功能等。
今后,我们将继续按照区电子监察建设的工作要求,在区
纪委的指导下,不断完善和改进各项软件硬件建设,一是建立监控中心,增加监控摄像头的范围,特别是大厅中间以及大厅外围,实现监控无死角。二是为每个窗口安装一台拾音器,实行声音监控。三是使用全省统一网上审批系统,原有网上审批系统不再使用。四是加大对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强化长效管理机制。五是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操作水平。真正实现电子监察系统“实时监控、预警纠错、绩效评估、统计分析、公共服务”这些功能,使电子监察系统成为一个提高办事效率的平台、为民办事的平台、助民生活的平台、监督政务的平台和与民交流的平台。
郑州市上街区行政服务中心
2010年12月17日
第五篇:电子公文交换系统管理情况汇报2
电子公文自清自查情况汇报
县移民局
2011年11月
根据县委办的指示精神,我局着力加大了党政电子公文交换系统的管理与使用。确保了电子公文的规范化管理与正常使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所做工作
1、认真贯彻县委领导和县委办电子公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指示精神,提高了对电子公文交换系统管理与使用的认识。
2、成立了工作班子。局成立了由值班副局长任组长,办公室主任任副组长,管理员为成员的电子公文交换系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一名年纪轻、工作态度端正、业务水平熟练的人为专职管理员。
3、完善了工作制度。按照县委办电子公文交换系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制订了相关工作制度,明确了管理员的工作职责与操作规程,而且坚持了按制度办事。
4、健全了管理系统。在局单位小、办公场地狭窄、工作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投入了相应的资金购置了电脑、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等电子公文配套设施,安装了相关的操作系统。平时公文传输均采用系
统操作,确保了各种通知、文件的上传下达,收到了传输快、效果好的作用。同时及时交足了管理使用经费。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局是一个成立时间不长的新单位,单位小、工作经费严重缺乏、又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加上移民工作复杂且带有一定特殊性,因此还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工作形势。今后我们将积极努力创造条件,想方设法加以改善,真正把党政电子公文交换管理与使用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