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县小城镇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时间:2019-05-12 16:40: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白河县小城镇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白河县小城镇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第一篇:白河县小城镇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白河县小城镇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作者:王忠林

近年来,白河县把小城镇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以县城为核心,以乡镇政府所在地集镇为重点,以新农村为基点,从县、乡镇、村三个层面推动城镇化建设步伐,城乡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一、现状分析

(一)思想认识上取得了新突破。白河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过去干群的小农经济观念较浓,加之受山区地理条件限制,城镇建设用地十分有限,导致相当一部分群众对加快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存在畏难情绪和消极态度。县委、县政府首先从统一干群思想、转变发展观念入手,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和多种途径地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白河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统筹城乡发展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城镇建设的决定》、《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近期和未来十年发展规划,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构筑起统筹城乡建设的“16830”总体框架。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将此项工作纳入了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二)规划编制上取得了新突破。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学习培训,认真学习贯彻《城乡规划法》,提高社会各界遵守规划、参与规划、监督规划的意识。针对白河县特殊的地形地貌,通过调研论证,着眼长远,高点起步,按照“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的原则,坚持做到“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在建设过程中确保规划的权威性。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提出以县城为中心,打造1个宜居县城;以构扒、卡子、茅坪、西营、仓上、冷水为重点,建设6个重点区域大镇,8个一般乡镇,以十天高速和环县路沿线为主体,建设30个社区化生态新村的总体发展框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明确做出了“要求县城建局在今年内完成“16830”城乡建设体系建设的规划编制工作”的指示。目前,已完成《县城总体规划》、《茅坪镇总规》修编和县城北岭子路段、桥儿沟综合开发、狮子山生态新区、南岭子片区开发建设的详规编制和50多个村庄、高速公路沿线近20个集中安置点的规划编制工作。

(三)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新突破。通过财政投入、项目争取、市场运作、金融合作、争取社会援助等途径,多方筹措资金近8亿元,全面改造了环县路、白界路、红顺路,修建通村水泥路建设600余公里,通村率达118%,白河大桥和大桥引线全面竣工,为316国道改线奠定了基础;实施了农村低压电网改造、无线数字电视通乡镇、乡镇垃圾填埋场、集镇供水和安全饮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五保供养体系建设、生态移民和扶贫搬迁、村民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等工程,路、水、电、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县城新区开发、老城改造、绿化亮化、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实施,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工作通过验收;乡镇集镇建设步伐加快,茅坪镇被确定为全省100个重点镇之一,以茅坪镇为龙头,桃园、四新为两翼的“大茅坪”逐步形成,仓上、西营、构扒、双河、冷水等集镇建设成效突出,规模进一步扩大,其他乡镇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公共服务向广大农村进一步延伸,城乡公共服务差别逐步缩小。

(四)城市管理上取得了新突破。在城镇管理上,探索了一条“属地管理”的路子,县上负责县城管理,乡镇政府负责集镇管理,村“两委”负责新农村管理。城建、国土及相关部门严格规划审批和监察,在进行规划审查时,严把规划审批关,靠规划审批,按程序办事,强化“红线”管理,认真执行“一书两证”制度,既要依法严格管理,更要方便群众办事。有效加强了对县城规划区及316国道白河过境段沿线建房的规划管理和对农民建房和施工工匠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县城、村镇建房行为,积极探索建房安全的保障机制。针对县城和集镇存在的占道经营、马路市场、环境卫生较差以及农村“五乱”和“三边”垃圾处理等问题,在坚持过去有效做法的基础上,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双创”活动,通过加大投入力度、理顺环卫体制、实行综合执法、组织全民动手等有力措施,向“脏、乱、差”宣战,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五)培育城镇发展基础上取得了新突破。结合县情实际,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大力发展新型工业,不断培育和壮大支柱工业,促进工业结构转型,始终把“项目引领全局、聚集发展工业、提升传统产业、打造现代农业”作为战略取向,持续抓好重大项目和工业企业,加快推进汉江白河电站、十天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红石河工业园区、力神汽车制造工业园和新源工业小区建设步伐加快,新型建材、力神汽车、农产品加工、矿产、化工、水电等工业实现集群化发展,新培育规模以上企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高速公路通车即将建成通车,城乡联系显著增强,发展宾馆餐饮、交通物流、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大有可为;开始实施了建设红石河生态循环农业、麻虎沟生态农业、汉江沿岸高效经果林和茅坪朝阳农业综合开发四大农业科技示范区,木瓜“一县一业”和桑畜烟林姜“一村一品”发展不断壮大,工农互动、多点支撑、多元增收的格局逐渐形成,为城镇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

二、制约因素

白河县小城镇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成绩,全县城镇化率为25.6%,仍然远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制约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集镇骨架不大,镇区人口规模增加并不明显。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县城的停车场、集贸市场、休闲健身场所等市政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城区管网不规范、供水管网严重老化、净化绿化美化水平不高。农村集镇除少数乡镇以外,大部分乡镇集镇建成区规模小,人口居住分散,配套设施滞后。二是经济发展缓慢,自我发展能力有限。大多数小城镇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城镇经济比较落后,基本没有能力改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城镇功能。三是认识上有差距。突出表现在还没有真正把小城镇建设摆到应有的战略位置,有的乡镇因缺资金对搞好小城镇建设存有畏难情绪。四是规划相对滞后。目前,全县还有部分乡镇未完成总体规划,124个行政村中完成总体建设规划的占不到一半。在执行规划中还存在不严格按规划建设,规划应有的权威性打了折扣。五是小城镇管理水平不高,管理职能没有履行到位。六是城镇建设融资渠道不畅,城镇化建设资金短缺。

三、对策举措

(一)完善规划,强化管理。一是尽快完成全县所有建制镇规划编制和报批工作,提高县城详细规划覆盖面。二是要保持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连续性,规划一经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坚决付诸实施,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或违反。三要认真做好以城镇治安、市容卫生、交通秩序和流动人口管理为重点的城镇社会综合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培养进入城镇农民的城市意识法律意识和文明习惯,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实现从随机管理到规范管理、从突击治理到长效管理的转变。开展综合整治,既要对进镇农民进行城市文明、法制观念教育,培养塑造合格市民,又要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努力提高进入城镇农民的素质,建立文明城镇,保持经济与文化的平衡发展。

(二)市场运作,多元融资。要从单纯依靠政府投资建设转变为依靠政策,向市场、向社会要资金,逐步建立起民间资本、国家、集体、外资共同建设小城镇的多元投资体制。一是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公共事业附加费、城市基础配套费等城建专项资金,应足额征收并严格按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城镇维护建设费用的稳定投入。要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二是经营城镇土地资产。要高度重视小城镇土地开发、出让工作,建立完善土地储备制、实行“统一征用、统一收购、统一收回、统一开发、统一供应”的“五统一”办法,控制垄断规划区内土地一级市场,搞活二级市场,放开三级市场。以招标拍卖等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提高土地价值,以此吸收、壮大小城镇建设的启动资金,科学使用,滚动发展。三是盘活城镇闲置资产。要下功夫盘活存量资产,置换沉淀在国有企业、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闲置资产,筹集建设资金。四是用足用活灾后重建、扶贫搬迁、新村建设、水利建设、公路建设、退耕还林等行业政策,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最大效益,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三)深化改革,优化环境。贯彻落实中、省、市鼓励农民进城、全民创业、招商引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完善配套政策,简化办事程序,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农民进城、进集镇定居,吸引当地“能人”下山创业,吸引外地创业老板回乡创业,不断扩大城镇规模。对在县城、小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人员及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可按本人意愿办理农转非。经批准在县城、小城镇落户的人员与当地原有城镇居民享受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对在集镇规划区内建房的,在建设规费上予以减免,符合相关政策扶持补助的按政策兑现到位。

(四)培育产业,拉动发展。要按照“农业产业化、工业集群化、城乡一体化”指导思想,大力培育支柱产业,繁荣城镇经济。一是与发展城市经济结合。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社会化服务,吸引各类工业企业逐步进入小城镇的工业小区,做到相对集中,逐步发展。像冷水、仓上、中厂、茅坪一样引进和发展一批乡镇企业,增强城镇经济实力。二是与发展农村主导产业结合。依托城镇龙头企业,巩固黄姜、烤烟、中药材、蚕桑、畜牧、林特等绿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增强城镇建设发展后劲。三是与发展第三产业结合。加快小城镇功能小区和市场建设,加快发展商业、服务业、运输业、房地产业、建筑业、旅游业,为农民进入城镇创造良好条件,解决农民进入城镇后就业谋生的后顾之忧。

第二篇: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和对策的思考

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党委副书记刘才庆)

为响应市委“走进乡村、贴近乡亲、亲近乡土”农村大调查活动号召,近期,带着“聚焦小城镇建设,关注新农村发展”的指导思想,对我乡发展小城镇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对存在的问题做了一些分析和思考。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鹅岭乡基本概况

鹅岭乡乡域总面积64.12平方公里 ,6个行政,43个村民小组,村乡域总人口5900余人与新城镇、柏露乡接壤。耕地面积 437公顷,山林面积3498公顷,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盛产优质大米、油茶、箬叶等特产,素有鱼米之乡,油茶之乡。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3560元。城镇建成区面积1.48平方公里 ,人口近1500人。境内交通便利,铁路有货运站,高速公路有出口,是通往龙市片的交通要道。

二、制约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原因

1、无产业支撑。

在城镇化建设上,发展小城镇的推动源应当是产业行为,即市场行为。小城镇的发展需要一定的产业来支撑,即需要产业载体,这种产业可以是第二产业,也可以是第三产业,或者二、三产业并重。但在我国不同地区小城镇的就业结构差异较大,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从事第一、二产业的人员比例不同。小城镇发展的水平,主要体现在第二产业的发展对第一产业的替代上。在调查中发现小城镇居民大部分是单纯的本地农户。

2、非农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小城镇是非农产业发展的物质载体,为非农产业提供场地、设施、劳动力、市场等,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非农产业的发展。非农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内容,为小城镇建设提供经济支撑力,使之规模扩大。在调查中了解到鹅岭目前还没有工业。

三、发展小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小城镇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是乡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基础,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如何才能实现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我认为当前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大大提高其承载能力,这样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

1、准确定位,依托产业,增强小城镇的综合经济实力。产业是立镇之本,产业是兴镇之基。只有产业的发展和推动,城镇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才能实现。通过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发挥它们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化发展。因此,要先研究产业主体,靠什么立业才能把小城镇支撑起来,要突出特色,不能千篇一律。可以依托资源优势和农产品优势建设交易市场,努力培育具有一定规模和集散能力的农产品、工业品市场,发展商贸,搞活流通。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强小城镇发展的后续动力。要把小城镇建设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

2、坚持走市场运作,多元投资,经营城镇的道路。同时,要强化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全方位的小城镇建设投资体系,通过存量资产置换、出让公共

设施经营权、财政贴息贷款等途径,吸收社会投资和外资,来筹措小城镇基础建设的资金,以缓解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加快城镇水、电、路、气、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在基础设施上要做到资源共享、设施共建、产业共树、环境共保、防止各行其是,重复建设,以最大限度降低开发成本。

3、结合实际,科学地制定建设规划。规划应适当超前,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重科技合理布局,一步到位,建设可分期进行,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规划一经确定,就要严格执行,不能随意改变。在制定建设规划时,要把小城镇建设目标与本地可持续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注意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重视城镇特色的研究,突出地方特色和风格,将特色风格和现代气息有机结合起来。

4、精细规划培育几个生态、旅游型,交通枢纽型,特色农业产业。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利用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扬长避短,走特色兴乡之路。党的十六大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强调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我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按着这个要求,我们要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按照:“水是城之灵,绿是城之魂,文是人之品,人是城之本”的理念,把城镇建设与发掘文化特质,打造产业特色,凸显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打造一批工业主导型、市场贸易型、交通枢纽型、历史文化型特色小城镇,构筑全民和谐创业的平台,为实现富民强县这个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2005年3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发出了“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湖南”的号召。这不仅是湖南省委、省政府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指示精神的体现,而且是新时期推动湖南整体工作走上高效持续发展道路的总动员。生态湖南即是运用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将湖南省作为一个生态经济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湖南生态经济系统结构调整与功能整合、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产业群的发展,实现湖南社会经济的高效持续增长与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因此,生态湖南建设既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湖南发展战略,也是一个庞大的新型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工作的联动与集成。目前的湖南是一个数量型的农业大省,发展生态农业对促进生态湖南建设显得尤其重要。因为生态农业是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再生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它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促进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为基本原则;以兼顾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和现代农业科技手段为技术支撑;强调农林牧渔及其加工大系统的结构优化,并把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成一体化运作。

一、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的现状剖析

1、湖南生态农业建设已取得的成绩

湖南省生态农业试点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农田种植结构和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之中。通过近20年的努力,湖南生态农业在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理论研究方面,以湖南农业大学、中科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和热心振兴湖南农业的同志,在积极探索建立和发展湖南生态农业过程中,论述了生态理论在农村庭院经济开发中的运用、多相复层生物群落在农田耕作制度改革中的运用,以及最佳生长区理论在指导作物合理布局中的实践意义;提出了生态短周期高效循环论、生态农业主链三维化理论;探索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机制;开展了户级生态农业模拟试验、农业生态系统质能动态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尤其是近年来关于中国生态农业的特色定位和生态农业产业化观点的提出,不仅为湖南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受到全国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

在实践方面,全省已建立起30多个生态农业试点和科研教学基点,并在各地涌现出了一批因地制宜地开展生态农业示范的新型农民。在他们的带动下,目前全省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户已达30多万户;在长沙、常德、娄底、郴州、永州等市开始出现了生态经济建设水平较高的准生态村(生态农场),部分县市还相继提出了生态农业建设的整体规划,更有江永、浏阳等县(市)通过国家生态示范县验收。如今湖南省生态农业不仅从业人数逐年增多,而且在经营类型和模式的建立方面,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其中有的模式针对各种不同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运用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原理,以及生物种群之间共生互补的关系,将多种农业生物种群按一定的比例组配,使之既符合生物生长的特点,保证各个种群都能充分发挥其最大的增产潜力,同时又能充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恶化;运用自然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化原理,借助一定的生态工程措施,把食性和生活习性不同、彼此并无直接营养联系的多种农业生物人为地“串联”起来,形成以强化物质和能量的分层多级利用,是湖南省生态农业实践中又一常见模式。近年来,还推出了一种高级的生态农业模式,即运用多条食物链网络化原理,通过相应的生态工程建设,把多个“食物链化模块”组装配套成一个经营规模较大的生态经济实体。这种模式由于进一步减少了生产过程中无效输出的能量损失,提高了生物能和有机废弃物的再利用率,不仅在较大规模上增加产品种类和总产出、实现市场经济的高效益,同时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污染,使农业生产成为既利用资源又无污染的自净生产体系。

2、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湖南省生态农业虽然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与广东、四川、江苏、北京等省市相比,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真正形成大办生态农业建设的气候。具体表现在:

(1)迄今为止,还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对生态农业缺乏应有的认识,还没有把生态农业作为振兴湖南农业的一种现代化产业方式看待。不少基层领导,村干部甚至还没有生态意识,更不懂得建设生态农业的意义、目的和技术措施,误认为恢复过去的“小而全”生产、简单的植树造林、单一的污染治理等等就是生态农业建设。

(2)全省现有的生态农业建设大多仍停留在户级水平,而且是停留在传统农业项目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组装,很少真正按照生态经济原理、工艺和生态经济后果来集成配套农业新产品生产项目、先进技术措施及现代经营管理方法。

(3)虽然省内农、林、水、环保、能源等部门和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在生态农业研究、生态技术推广和生态工程咨询方面作了一定的工作,但由于没有将学术单位行为全面变成政府行为,因而缺乏统一安排,无法协调和配合,致使力量分散、工作重复,甚至有些研究还没有把农业生产真正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仍处在“养路工班,各管一段”的状况。

(4)由于目前全省还没有从上到下对生态农业建设作出统一规划和部署,不仅在整体上影响了生态农业在全省的发展速度,而且各地市县的发展也极不平衡,有不少地方尚无可供农民学习仿效的生态农业示范样板。

二、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思路与目标

1、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思路

在农产品市场约束日益增强、农业功能日趋多元化、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不断成为时代潮流的背景下,推动湖南生态农业建设必须要有新思路,采取综合性措施,在发展战略、技术路线、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笔者认为,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思路应是:首先将湖南农业作为一个具有湖南农业特色的生态经济系统,并根据湖南农业特色整体打造需求、系统内各地农业优势资源特点和现有工作基础,将全省农业集成出4-5个各具特色且能互利合作的区域生态经济功能区;然后,在各功能区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遵循市场经济和生态平衡的规律,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食基础,优化农业结构,合理配臵资源,提高现有耕地和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各功能区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这样,通过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有效循环,各功能区之间良性互动,以及全省生态经济大系统特色整合与持续协调发展,把湖南省农村建设成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经济活跃、农民富裕的小康型新农村,为生态湖南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作出贡献。

2、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目标

(1)近期目标(2003—2008年)以生态农业县(市)建设为重点,建立5个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示范区,集成8种生态农业建设模式,重点建设10个生态工程,力争建立10个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市)。基本形成合理的突出湖南特色的生态农业布局,使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效益和农民人均收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中期目标(2009—2013)区域特色生态农业架构基本形成,区域内生态农业建设布局得到完善,基本形成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自然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再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生态农业进入稳定、协调的发展阶段,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省人民生活达到宽裕型小康水平。

(3)长期目标(2013—2020)建成较高水平的生态农业省,实现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全省农村建成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经济活跃、农民富裕的小康型新农村。

三、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的核心内容

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包括形成5个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区、集成8种生态农业模式、实施10大生态工程。

1、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区域

从全省生态经济系统功能整合的高度,全省要形成5个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区域,即:洞庭湖水生生态农业区(主要涉及现在常德市、益阳市和岳阳市),武陵山旅游生态农业区(主要涉及现在张家界市和湘西自治州),雪峰山林产生态农业区(主要涉及现在的怀化市和紧邻的娄底市、邵阳市山区),长株潭都市生态农业区(主要涉及现在长沙市、株州市和湘潭市),娄邵衡牧产生态农业区(主要涉及现在衡阳市、邵阳市和娄底市大部),永郴园林园艺生态农业区(主要涉及现在郴州市和永州市)。

2、集成运行不同的生态农业模式

围绕区域资源特点和各生态农业区特色的形成,在全省范围内要集成出8种生态农业模式,即:农田立体开发生态农业模式,经济动植物复合种养生态农业模式,湿地综合利用生态农业模式,水体立体养殖生态农业模式,山地旅游生态农业模式,生物质能循环利用生态农业模式,水土保护中利用生态农业模式,庭院经济型生态农业模式。

3、实施功能各异的生态工程

根据不同生态农业模式集成的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实施10大生态农业工程,即: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生态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生态种植工程,生态养殖工程,农林复合生态工程,种养集成生态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工程,庭院经济生态工程,沼气综合利用生态工程,休闲旅游生态工程。

四、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的对策措施

1、统一对生态农业建设的认识

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工作的成功与否取决其市场效果。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能满足多重需求的事业,只有统一提高全社会对生态农业建设的认识,引导广大消费者热衷于生态农业消费,才能形成一种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农业建设,全力加速生态农业发展的大气候。为此,要通过各种会议、各种新闻媒介,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台开辟宣传生态农业的专栏和专题节目,使更多的人了解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解生态农业产品的科学性,从而自觉地关心、支持生态农业建设,积极投身到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中去。

2、统一对生态农业建设的领导

生态农业建设不仅具有臵业和公益双重性,而且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多方集成领导。为此,应在建立省长主持、相关省级领导参加的生态农业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基础上,成立由主管农业的省领导挂帅、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教授参加的省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并在省农委内设专门的办事机构。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在省长联席会议指导下,负责对全省生态农业建设重大问题进行统一筹划与部署,督导各级政府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实施生态农业建设任务时,要落实领导责任制。对在生态农业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各级政府应予表彰和奖励。

3、统一制定生态农业建设规划

建设和发展生态农业涉及整个国土治理,农业各种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特色形成和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因此,需要在各级生态农业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会同有关科研、推广、教学方面专家,从系统整合的高度和有利于实际操作出发,本着“先易后难、由小到大、因地制宜、讲究实效、整体设计、分级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制定出《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发展规划》和《各区域生态农业建设实施方案》。从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现状、资源背景及市场经济规则看,在制定生态农业建设发展规划及其实施方案时,要注重树立区域特色主导产业,要强调一业为主多品配套生产,要突出标准绿色产品品牌打造,要实施因地制宜的产业化经营。

4、建立生态农业投入多元机制

为了适应生态农业建设需要,各级政府要不断增加对生态农业的投入,省政府要把生态农业建设纳入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除省级财政每年安排生态农业建设专项资金外,还要制定政策吸引企业和农民投身生态农业产业化开发,从而逐步构建出生产经营者自筹,政府导向资助、企业参与和金融机构贷款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层次生态农业资金投入机制。

5、加强湖南生态农业科技进步

依托在湘涉农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科技人员,在加强科研攻关同时,强化生物技术、生态技术、农业工程接口技术的研究。高度重视开发农业高新技术,不断更新生态农业模式,优化生态农业结构,强化结构功能,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尤其要有健全有效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生态农业技术培训体系,因地制宜推广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并使之迅速为农民所掌握。

第四篇:湖南省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策研究

湖南省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策研究

《湖南省小城镇综合改革与社会发展》课题组

摘要 在评价小城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动因,提出了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构想及其对策,建议确立“小城镇带动战略”,选择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模式,以深化改革来推动小城镇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进而带动整个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关键词 湖南省 小城镇 发展模式 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 F290(264)转变观念,确立“小城镇带动”战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工业结构的调整,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城市本身有很多新问题需要小城镇来缓解。“乡村城市化”不单纯是解决农村人口过剩和农村现代化的问题,相对城市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随着农村第一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和第二步的“放开农产品价格”的改革,全省农村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活不断改善,农村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是,随之而来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新的矛盾和问题,如家庭承包制的经营方式问题,剩余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剩余劳力去向问题等。这些矛盾和问题,仅仅通过农村自身来解决已经不够了,需要突破农村自身和微观层次,通过城乡协调改革以及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重新配置来解决。制定规划,高起点构筑小城镇发展格局

2.1 规划的原则

小城镇发展规划的原则是制订小城镇发展规划的根本指导思想,要按照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省情、市情、县情、镇情出发,因势利导,促进小城镇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讲要遵循以下6条原则:

第一,总体性原则。科学的小城镇规划,应当同本地区的县、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长期规划相衔接,成为发展战略及长期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局部的小城镇规划应当同上一层次的更大范围的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也就是说湖南小城镇规划应当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来制定。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金融、劳力、技术、房地产和信息等新的市场体系的逐步形成,我们的规划必须考虑到人口、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的现状和特点,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作出规划。

第二,协调性原则。所谓协调性就是全面协调发展。其中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各个产业与基础设施的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也包括区域间协调,如该小城镇与周边小城镇、区域内的小城镇的协调。同时,一个地区城镇的规划,还要与国家上一层次有关专项规划如国土

规划、交通网络规划、环境规划相衔接和协调。另外,还应注重生态承载力,即考虑人、建筑及环境之间的协调与有机统一,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以构成一种人工和生态的良性循环。

第三,超前性原则。小城镇建设是关系到千秋万代和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其规划必须超越传统观念束缚和小生产意识的影响,必须有科学的超前性,立足“大流通、大市场、大格局”和“面向市场、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高度来编制规划。避免刚刚建设,又感到落后,再花更大的代价重新改建。当然超前性不等于超越客观条件的蛮干,而是要眼光放远,结合当地实际,循序渐进,分步到位。

第四,合理性原则。一方面是布局要合理,既包括大中小城市要分布合理,相互衔接,又包括空间分布要合理。城市太密集的地区应采取分散为主的思路,将重点放在大城市的扩散发展上。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引导大城市的传统产业向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促进大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一些城市较分散的地区则应当采取适度集聚的思路,湖南省城市相对较少的西部地区的城镇布局则需重点突破。另一方面是规模要适度。“农业规模化、人口集中化、工业园区化”将成为大多数小城镇发展的必由之路。小城镇究竟确定多大规模为宜,首先应进行区位分析,并据以确定小城镇在县域(市域)或更大范围内所处的地位及作用,确定该镇与周围乡镇的关系,深入了解并分析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优劣势,然后确定其发展性质和发展模式,进而正确地确定其发展规模。通过全省多个小城镇规模效益分析表明,小城镇人口一般应在3~5万人比较适宜,人平建设用地一般在100~120m2为宜。当然,特殊地区情况会有不同。

第五,特色性原则。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人文历史、经济结构、增长水平、发展后劲、生活习惯等等都不同,不能照搬别人的发展模式,而必须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走体现自己“籍贯”的小城镇发展路子。一是地方特色。就是要利用山林绿地、河流水面、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和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城市标志来突出地方特色。同时,在规划中应顺应本地环境,如山区城镇建设应当依山就势,顺理成章地组织空间,使之曲直结合,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形成互相因借、相互衬托的整体环境。如水乡城镇,要通过规划去合理组织水系,使之形成水系纵横、源远流长的空间环境,特别是重视临水的岸际线处理,沿江岸的建筑布置要讲究建筑体量、建筑造型及建筑群体协调,搞好江岸绿化,创造出独具特征、景色宜人的临江景观;二是要有产业特色,就是要根据当地资源和支柱产业发展情况来确定城镇建设的特色。如竹木城、矿业城、旅游城等等;三是建筑特色。要利用城市的道路,区域标志及造型、质感和色彩来构成城镇的个性特色。比如建筑色彩既要与地区气候和环境协调,又要与本地的产业特征相一致。南方比较炎热,色调应采用苍翠浓郁的绿色调,给人以凉爽的感觉。北方气候寒冷,建筑色调应用中等明度的暖色和中性色,给人以温暖之感。当然具体到每个地区都应有所不同,如山区色调、水乡色调、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风格等等。

第六,可行性原则。小城镇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历史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当是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量力而行的可操作性的规划。决不可不切实际,盲目攀比,更不能一哄而起。

2.2 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构想

以乡村城市化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进城农民为主

体,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按照总体、合理、协调、特色和可操作性原则,重点发展建制镇,逐步建立起政府精干高效、企业制度规范、市场竞争有序、保障机制完善的适应经济发展的新体制,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规范科学、设施配套、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体系。通过小城镇的优先发展,带动全省农村工业主导产业群和支柱产业的形成,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资源资本向产业资本的迅速转化,从而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质的飞跃。按照这一思路,结合湖南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到2010年,小城镇建设发展应达到以下目标。

总体目标构想:全省通过新建和改造小城镇,使建制镇达到1300~1500个;集镇达到4500~5000个;平均每个城镇区用地达2km2以上;城镇人口规模达5万人以上,其中城域人口达2~3万人;人均居住面积达12~15m2;自来水普及率达90%,人均日生活供水量达到20m3;生活用燃气普及率达60%;电视、电力、通讯入户率达100%;镇内等级公路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5km,人均铺装道路面积12m2;工业废水处理率达85%;废气处理率达90%;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50%;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3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50%;人均园林绿地面积达10m2,绿化覆盖率达30%;全省城市化水平提高到40%;农村剩余劳力向小城镇有序转移,使全省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力占农村劳力总数的比重上升到50%以上;全省小城镇工农业总产值和人均纯收入在1996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

2.3 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模式选择

在小城镇建设中,要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选择各具特色的模式。笔者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轨迹分析,认为有以下四种模式可供小城镇建设时选择:

2.3.1“乡镇工业主导型”模式

这类模式又分为两类:一是“资源开发型”。就是利用本地的农业、渔业、矿产等资源优势进行开发,建立起以加工为主的工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由小到大最终形成小城镇。二是“传统技术开发型”。这类模式的镇没有资源优势,但有传统技术优势。是依托本地农民的传统技术和加工基础条件,以市场为导向,兴办乡镇企业,发展市场对路的产品逐步发展起来的。如举世公认的“温州模式”就属这一类。

2.3.2“贸易主导型”模式

这类模式的镇是凭借本地资源、交通等优势,发展商业、服务业和加工业,以贸易带动而得到发展。这类模式又可分为两类:一是“专业市场带动型”。发挥传统产品生产和集散地的优势,通过改善市场基础设施,扩展市场交易范围,增大市场容量,发展以商品流通为主的专业批发市场和小商城。地处湘中腹地的安化县梅城镇利用“六县通衢、八方集镇”的优势,发展壮大农产品贸易市场,以贸易促城建,以市场求发展,通过引资、集资和转让经营使用权的办法,投资

1.2亿元,完成总建筑面积16万m2,建成了一个占地2.5万m2的农贸市场,开辟了8条专业街,使市场面积达5万m2。1996年市场交易总额达1.5亿元,实现利税200多万元;二是“交通枢纽型”。这类模式的镇一般地处水陆交通要道和省、市、县交界边境,是各地物流、人流的必经之地。利用交通发达、流动人口多、接触信息广和运输成本低的优势,大力发展本地工业和二三产业,带动小城镇发展。临湘羊楼司镇地处湘、鄂、赣边界,京广铁路、107国道穿行其中,交通十分发达,历来是商贾云集之地,也是湘、鄂、赣三省农产品集散中心。该

镇以改革为契机,凭借交通优势,建起了3个大型农贸批发市场,办起了1300多家竹木加工企业。同时,服务于物资流通的通讯、电力、供排水、旅馆、建筑、运输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1996年,竹木加工销售和第三产业的收入达2亿多元,成为湘北第一边贸强镇。

2.3.3“城郊型”模式

这类镇处于大中城市郊区,它自己没有资源优势,而是利用城市的扩散效应,面向城市,主动接受城市的经济、技术、信息和人才等方面的辐射,服务于城市,围绕城市需要发展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苏州农村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就是利用上海、苏州等城市发展极的扩散效应而实现的。具体扩散为:原材料由城市向小城镇扩散;产品通过城市销售或城市出口;资金、技术和管理通过与城市联营或协作向小城镇扩散;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苏州小城镇直接转移;市场信息和人才向小城镇扩散。1996年苏州共有乡镇企业集团400多家,总资产达349.98亿元,占全市乡镇企业总资产的40.7%,利税占一半以上。发展外向型企业1968家,外贸供货额583亿元,“三资”企业5750家,合同利用外资100.86亿美元,在境外办企业177家,总投资4607万美元。长沙市黄花镇地处长沙市东郊,该镇接受长沙各方面的辐射,又服务于长沙。利用长沙的技术、资金、信息辐射,发展汽车、建筑、建材、机械工业,使之形成产业优势。全镇产值达亿元以上的企业4家,千万元以上的企业达21家。1996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3亿多元,人平纯收入达3000多元。城区面积由改革前的1.5km2扩展到4km2。

2.3.4“风景旅游型”

这类镇是以风景名胜区为依托,通过与整个风景名胜区的整体开发相结合,发展小城镇。这类小城镇既是风景名胜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风景区的依托点,建有为游客服务的各类商业、文化、交通、通讯、服务等设施。如武陵源风景区、南岳衡山、岳阳楼、桃花源等风景区附近的小城镇的发展都属于此类。3 深化改革,建立小城镇发展的市场机制

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适应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制约因素,必须通过改革加以解决,尽快实现制度创新。

3.1 建立以居住和职业为依据的户籍制度

以城乡分割为特征的旧的户籍制度,严重障碍着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和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因此,要适应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需要,首先,要改变目前户籍统计中农业人口和非农人口、人口统计中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反映不一致状况,制订统一、科学的人口城镇化统计口径和标准,逐步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以准确反映我国城镇化水平、公民居住和身份状态的本来面目。其次,要放宽农民常住人口迁移政策,准许农民在具备一定条件(在小城镇有自己的住房,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参加失业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等)后迁移到小城镇落户,并在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

3.2 建立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制度

农民从土地中摆脱出来,进入小城镇,如何处置原有的承包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要建立流转的新土地制度,使用权可以有偿转让,并允许作

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那些不愿意经营或无力经营土地的劳力,可以把承包期内的土地使用权作为合作的资本与别人合作,开展新的合作化生产。只有土地使用权在市场交换的流动,才能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实现规模经营和获取规模效益,也可以避免农村土地的“弃耕撂荒”和“应付田”所造成的土地浪费,解决进入小城镇农民因土地问题而产生的后顾之忧。

3.3 建立多元投资体制

我们要改变过去普遍存在的小城镇建设单靠国家和集体出资的局面,拓宽投资渠道,建立多元投资体制。①利用政策筹资。一方面就是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收取的城市增容费、城市维护费等税费。另一方面是制订一些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②利用土地开发筹资。政府要充分利用土地级差地租原理,按照规划,一次性征成片土地,由政府和国土部门与农民办好征用手续,再由政府分期进行开发,以地生财建镇;③利用房地产公司开发商品房筹资;④放开经营筹资。就是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把小城镇公共设施建设经营放开;⑤推行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以路养路,以基础设施养基础设施;⑥争取专项银行贷款筹资。主要是争取银行对小城镇基础建设的贷款;⑦鼓励农民带资进镇、开店办厂、兴办实业、以劳代资、以资参股;⑧发行股票、债券,采取股份制形式开发建设城镇。

3.4 建立新的建设方式

改过去分散建设为规划指导下的集中建设;改小农方式的各自建设为按城市化要求、社会化大生产方式建设小城镇。做到“三个结合”,达到“五个统一”。一是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引导农村工业向小城镇的工业小区集中、连片发展。二是发展第三产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把发展第三产业集中到小城镇,建立商贸小区和居民住宅区。三是小城镇建设与旧城改造相结合,根据可能和需要,节约投资和建设用地。达到统一规划、统一征用(拆迁)、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统一基础设施配套。

3.5 建立和健全新的城镇管理体系

主要是建立“三大体系”。首先,要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改革现有的小城镇管理体制。精简党政机构,转换工作职能,加强城镇建设。同时下放有利于城镇经济发展的相应经济管理权限,给发展小城镇以活力。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要把城镇发展的区域大规划和单个城镇建设的小规划协调统一起来,增强科学性,提高可操作性。再次,建立新的投资体系。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使筹资、融资、用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3.6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改变过去的福利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实行福利社会化。建立以养老保险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地转向非农业,转移到小城镇。①建立统一的养老、失业和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失业、退休或大病时,可以按规定领取保金;②建立生活补贴金制度。进入小城镇的居民交纳生活保障基金;③对进入小城镇的居民,在子女入托、上学等各方面享受与原有居民同等待遇,为进城农民减少后顾之忧。

3.7 建立和健全科技体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乡村城市化的过程也就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城镇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从本质上讲取决于科技投入水平的高低。乡村城市化不是简单地把农村变为城市,更不是把城市建到农村,它

应当有丰富的内涵。乡村城市化的重要任务,就是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部分推广到农村。要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下大力气推广应用城镇适用的科学技术,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建设水平。使城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保持科技领先的地位。

3.8 建立新的财政管理体制

建立镇“分税包干”(“划定收入范围,核定收支基础,上解比例递增,补贴定额递减,一定五年不变”)的财政新体制,建立金库。统一财税管理,凡镇区范围内所有单位、企业产生的财政收入,各种收费、罚款、税收统一纳入镇财政管理。镇属各部门所需经费统一纳入镇财政预算。

3.9 建立新的乡镇企业制度

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改革措施,主要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联营、租赁、出卖、转体等五种形式。通过改革,要达到产权明晰、结构优化、职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目的,逐步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

*本文系湖南省软科学研究课题《湖南省小城镇综合改革与社会发展》课题报告的第三部分。执笔:沈道义、孙齐飞

(责任编辑李焱张春强)

收稿日期:1999-05-31

第五篇:蕲春县小城镇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的探讨

蕲春县小城镇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的探讨

【摘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难点在农村。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对解决我国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等一系列问题至关重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改革开放以来,蕲春县小城镇的聚集功能、经济带动、辐射功能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农民增收这三大功能得到一定发挥。但同时也存在小城镇规划不够科学,布局不够合理;城镇化水平低,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管理体制不顺,不利于小城镇发展等诸多因素。因此要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培育城镇经济,拓宽资金渠道,加强政府引导等方面来推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关键词】蕲春小城镇建设现状对策

蕲春县小城镇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的探讨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难点在农村。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对解决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等一系列问题至关重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

党的十六大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强调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我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央对加快城镇化的各项要求和部署,充分认识发展小城镇是培育国民经济增长点的重大举措,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由之路。积极推进小城镇发展战略,是蕲春县社会经济新一轮发展的一个突破口,是实现“蕲春生态、文明、旅游城市”发展目标的客观要求。本文就蕲春县小城镇建设现状和加快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一、蕲春县小城镇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蕲春县高度重视小城镇经济建设,把发展小城镇工作提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议事日程。通过建设一批对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和示范作用明显的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优化经济结构,带动小城镇二、三产业加快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小城镇发展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取得了进步,城乡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部分小城镇已逐步向经济繁荣、规划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小城市发展。体现了如下四个特点:

一、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推进了城镇化建设进程。

二、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增强小城镇经济实力。小城镇经济发展,力求因地制宜,主题突出,选择以发展“三高”农业和工业等为主导方向的一批小城镇经济项目,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三大产业比例更为合理,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加快了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增强了小城镇发展后劲。全县不断加大投入,环保、交通、医疗、卫

生、教育条件的不断改善,使部分小城镇基础设施、城镇功能大大加强,逐步发展成为凝聚力、辐射力较强的重点城镇。

四、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改善了农民生活方式。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城镇经济和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使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但改善了小城镇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且也为农民提供了一个新的消费和娱乐场所,吸引农民进城,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美化城镇,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加速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蕲春县小城镇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规划不够科学,布局不够合理。从蕲春县部分城镇发展情况看,其规划相对滞后,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规的编制调整和深化工作跟不上建设需要,存在规划不够科学,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有的乡镇规划缺乏科学客观分析,整体协调差,重复建设多、建设棱乱,功能不全、辐射力不强。

2、城镇化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经济基础等原因,蕲春县小城镇建设不平衡。有些地方发展快,有些发展慢,一些小城镇规模偏小、实力不强、特色经济不突出,难以发挥地方资源和产业优势。个别地方对小城镇建设工作认识不足,人员经费不能落实,规划、建设、管理不到位,小城镇建设没有大的改观。

3、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小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小城镇发展的瓶颈。蕲春县各级财政较为困难,小城镇建设资金不足,分散征地、零星建设,致使城镇道路、排水、绿化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影响了小城镇的有序发展。

4、管理体制不顺,不利于小城镇发展。小城镇建设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权限大多集中在上级有关部门,镇一级财政资金缺乏,无法满足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投入;同时,户籍管理制度滞后,农民进城户口迁移手续繁杂,不利于农民进城经商和小城镇发展。

二、推进蕲春县小城镇发展对策

“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而小城镇是联结农村和城市的桥梁和纽带,加快发展小城镇,对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开拓农村市场,带动小城镇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吸纳农村富余劳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针对当前蕲春县小城镇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城镇有序、快速、健康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推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城镇规划是城镇发展建设的蓝图,对于指导城乡发展,生产力布局,国土开发及相关社会事业发展建设具有重大作用。因此,蕲春县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结合实际,采取措施,重点抓好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努力建成有蕲春特色的小城镇群体,推动蕲春县城镇化进程,促进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此,要争取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建立和健全机构人员,切实把小城镇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制定小城镇建设的经济发展规划和城

镇建设总体规划,坚持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体现特色、加强组织、强化管理、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要注意应把握四个原则:

一是要坚持经济主导原则。经济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城镇规划必须突出经济功能,要通过规划引导,把小城镇建成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农副产品流通的“集散地”,农民走向市场的“桥头堡”,乡镇企业发展的“主战场”。从实际出发确立小城镇发展类型,引导小城镇与经济协调发展,互为促进。

二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农村是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屏障,城镇规划要充分考虑小城镇地处农村,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在小城镇建设中应注重保护生态,应有利于整个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否则就会对整个社会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危害。

三是要坚持突出特色原则。城镇规划要结合当地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准确定位,科学确定城镇发展目标和建设方式。单体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优势,将现代化文明价值与当地民间建筑艺术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地方浓郁的文化色彩。克服建筑千篇一律,照搬照套、夹道沿道建设现象,要结合蕲春县特色,透示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形成特色鲜明的小城镇。

四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城镇规划要不断满足城镇广大人民的需要,提供安全、方便、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作为主要的追求目标。各项设施的配置,建筑设计、项目、环境建设等方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广大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要以培育城镇经济为依托,推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充满活力的经济是小城镇繁荣和发展的基础。发展小城镇的关键在于繁荣小城镇的经济。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因此必须重视把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集聚、围绕完善服务城镇、发展农村市场体系和产业化经营等与小城镇结合起来,城乡优势互补,做好三个结合:

一是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结合。乡镇企业以小城镇为载体,充分利用当前乡镇企业布局、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合理规划引导向小城镇集聚,成片发展,产业集聚效应,顺利实现乡镇企业转型升级和城镇规模扩张。具备条件的乡镇应对乡镇企业的发展进行相对统一布局,优化和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加大力度开发新产品;同时要把发展乡镇企业和“三高”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做好农产品的精加工、流通、储藏等,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实现城乡工业融为一体,快速发展。

二是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要根据小城镇特点,与当地经济发展结合,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着力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形成农副产品的加工销售基地。下大力气调整和优化农业

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城郊农业,加大对农业资金、技术、信息等投入。发展“市场农业、效益农业、订单农业”,要切实办好农业龙头企业,走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路子,带领农民致富,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发展主导产业突出示范项目,建设各有特色的小城镇,推动小城镇健康发展。

三是小城镇建设与农村二、三产业结合。目前,蕲春县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农村就业机会不多。为此,必须重视发挥小城镇功能,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业、文化、信息等第三产业,提高小城镇吸引力和辐射力;因地制宜、有重点地发展农产品市场、商贸市场等要素市场;要采取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农民进城务工经商,鼓励工商企业到小城镇进行产品开发、商业连锁经营、农副产品批发等经营活动;大力扶持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活跃城镇市场,增强城镇实力,繁荣小城镇经济;切实抓好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大力发展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技术服务业等二、三产业;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和广播电视、社会福利等,提高城镇居民和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形成巩固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第二产业、活跃第三产业的合理的城镇产业经济结构,提高城乡发展质量,实现产业结构逐步升级,促进小城镇经济健康发展。

(三)要以广纳资金做后盾,推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小城镇的建设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逐步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增加投入,完善和配套小城镇建设,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蕲春县由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地方财政较为困难,投入不足是制约小城镇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鼓励企业和城乡居民、社会资金投资,在政府引导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设小城镇。要改变过去投资主体单一的局面,加强投资融资体制改革,引入市场机制,明确融资主体,采取“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办法,充分发挥资金市场在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广辟融资渠道。逐步建立政府投资、社会集资、招商引资等多渠道、多元化筹资格局,想方设法,广开门路,增加投入。政府投资重点放在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上;采取各种政策,鼓励各行各业、各个方面和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加小城镇建设,鼓励社会及个人投资开发房地产、商贸市场、兴办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医院、个体娱乐场所等公用事业。通过改善水、电、路、绿化、美化城镇,兴建医院、学校、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使城镇面貌焕然一新。探索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走出了小城镇建设新路子。条件成熟的乡镇探索建立小城镇建设发展基金,将土地转让金收入、财政返还、基础设施有偿使用费和其它各项管理费、镇属企业上缴利润或股份分红、上级拨款、华侨捐款等都纳入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基金,由镇财政所管理或成立专门的基金管理机构,按照有关法律和制定的规章进行管理,提高使用效益,解决资金瓶颈,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四)要以政府引导做保障,推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要加强引导和调控,进一步深化小城镇改革,消除阻碍城镇化的体制,推进城镇化加快发展。

一要转变职能,加强引导管理。蕲春县要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本着“小政府、大社会”、“统一高效精干”的原则加快小城镇政府机构改革,精简行政机构人员,充实和完善镇事业单位,增强其服务功能,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关部门各司其责,分工明确,互助协作,加强协调,减小职能交叉与政出多门,实行综合管理,把主要职能放在规划、公益事业建设运筹管理及规范引导上。大胆改革福利型的公益事业的管理方法,将企业行为引入小城镇建设,增强小城镇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各级政府增加财政投资,作为引导小城镇建设重点项目的引导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小城镇经济开发中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二要消除障碍,疏通建设渠道。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制镇逐步取消农转非指标控制式迁移方式,对长期居住城镇经商、定居的农民允许迁入城镇居民。改变过去用户籍制度限制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和就业的不合理规定,形成统一市场条件下劳动力正常流动和就业新的人口管理机制。对进城经商、务工农民的子女入学、入户等取消各项收费,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工商、税务等部门给予一些优惠政策。改善和改革城镇用地制度,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要优先安排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对进城落户农民在一定时间内保留其原有土地承包权(使用权),允许依法有偿转让等。三要夯实基础,增强吸纳能力。要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要求,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公平、有序的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出发,大力推行劳力就地转移和跨区域就业相结合的办法,吸引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等,形成有利于劳动力转移体制和政策环境,拓宽增强富余劳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渠道。

下载白河县小城镇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白河县小城镇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5毕业论文关于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安龙县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学员姓名学号专业农村行政管理 学校江苏电大武进学院 二00九年 月 日 目录 一、 小城镇发展的现状-----(3) 二、 制约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原......

    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及其对策建议 ——基于学生主体视角 摘要: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甚至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有效的可行之路。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参与者少、旁观者......

    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课题组,下设一个综合材料组和三个调研小组,分机关、事业、企业三块开展调研,以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形式,对全市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存在......

    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课题组,下设一个综合材料组和三个调研小组,分机关、事业、企业三块开展调研,以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形式,对全市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存......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推荐)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的柱石,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也暴露出资金短缺、效益不佳、盲目投资......

    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精选范文: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共2篇) 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课题组,下设一个综合材料组和三个调研小组,分机关、事业、企业三块开展调研,以问卷调查......

    国防生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国防生军事基础教育训练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国防生的产生是为了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满足中国军队建设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在当前人民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

    创新型县市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创新型县市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裴淑娥 【1】1刘 浩【2】康亚姗【3】杨连顺【4】 【摘要】建设创新型县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