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家港市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张家港市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摘要]:搞好小城镇建设可以进一步促进张家港的经济发展。本文指出张家港市小城镇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规划工作薄弱,信贷资金不足,产权制度不明晰,资源利用率低。通过借鉴德国小城镇建设的经验,摸索出一条张家港特色小城镇发展道路。
[关键词]:张家港小城镇建设德国经验对策
一、张家港市小城镇的现状
张家港是位于长江和沿海两大经济带交汇处的一座新兴港口工业城市,以境内天然良港张家港港而命名。全市总面积99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777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和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75个行政村,户籍人口90.5万。1994年以来,张家港经济实力始终位居全国县市前三甲。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0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2.3万美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2亿元。同时,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城乡社会事业实现高水平均衡发展。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1万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71万元。人均预期寿命80.99岁。城乡一体、高度文明。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加快实现一体化,城市化水平达到63%。各种文明形态高度协调,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老典型,是唯一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 连冠”的县级市,也是全国首个荣膺联合国人居奖的县级市,首家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首批国家生态市、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累计荣获国家级以上荣誉160多项。
二、张家港市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小城镇建设规划工作薄弱
大部分建制镇虽然都制定了规划, 但缺乏科学论证, 经常出现今年建明年拆的现象;基本设施建设跟不上, 道路、供水、排水、电力交通等公益设施不足, 管理较落后, 脏、乱、差现象严重;城市功能难以完善, 基础设施使用效益不高, 就业门路狭窄,对人口的吸引力不强。
(二)支持小城镇发展的信贷资金不足
据国家体改委中国小城镇课题组1996 年对60 个小城镇的调查, 1996 以前的三年,平均每镇每年城镇建设投资1.27 亿元, 其中预算外投资占26%, 私人建房投资占30%, 社区集资占30%左右, 金融性投资不足10%, 这势必导致以下几种结果: 前期初始投资不足, 设施规模过小, 导致后期规模扩张后改建的压力;非规范的资金运作方式使小城镇的发展难以和真正的市场机制并轨;过度依赖于预算外投资, 而这笔收入来源主要是土地出让金, 会导致土地价格高抬, 形成了限制农民进城和投资开发商进入的门。
(三)产权制度的不明晰导致了企业产权模糊和土地产权管理混乱
企业产权模糊, 造成了企业布局的分散。传统的社区所有制使企业的隶属关系受血缘和地缘因素制约, 加速了企业的社区化和社区的福利化过程, 影响了要素的流动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土地产权管理的混乱使小城镇政府不能充分以土地的有偿开发和利用, 获取更多的奖金投入到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四)资源利用率低, 浪费严重
通过对大中城市经济效益的对比可以发现, 小城镇单位面积提供的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的1/ 3, 相当于200 万人以上大城市的3%。小城镇人口少, 规模小, 对于街道、商场、影剧院等公共设施的利用率也远低于大中城市, 这对于土地资源和资金构成经济发展瓶颈要素的中国来说, 严重违反了经济原则。另外, 通过对小城镇与大中城市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发现, 在小城镇的工业结构中, 存在着与城市大工业结构的高度趋同化现象, 而且整个产业结构存在着严重缺陷, 第三产业严重缺乏, 且多为低层次, 对周围农村地区的吸附能力十分有限。
三、德国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借鉴
(一)村镇改造和建设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
为解决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避免农村人口过疏和大城市人口膨胀的问 题,德国政府在20 多年前就提出了改造和建设好村镇,为农民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把农民稳定在村镇,安心发展农业的战略,并制定了相关措施。首先,是以《农业法》为基础,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农业用地、保护农产品价格等法规;其次,是健全管理机构、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第三,是完善村镇建设的投资机制,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村镇改造或建设的投资由国家、地方政府和农民共同分担。对于基础设施、公用建筑以及住宅等建设项目,国家和地方政府各自补贴总投资的35%,剩余的30%由农民个人负担。充裕的财政支持、雄厚的工业基础以及世界领先的高新技术为德国的村镇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正因为如此,大城市没有过度增长,而小城镇发展得很快,形成了比较均衡的城镇结构体系。
(二)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
为改造村镇的居住环境,提高村镇居民生活的舒适度,政府十分注重基础 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各种公益事业的健全完善。现在,即使是最小的村镇也都具备了大城市所具有的一切设施。几乎每个村镇都有公路相通,每家 每户都有柏油路相连;供水、供电、供热等生活配套设施齐备完善;幼儿园、义务教育9 年制的学校以及文化体育设施一应俱全。这些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 设施的建设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补贴和乡镇的税收。
(三)注重环境建设和保护古建筑
德国是环境保护第一大国,全国森林覆盖率达33%。在村镇建设过程中,环境建设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始终是必须优先考虑的重点,绝对不会为开发建设某个项目而破坏环境。为优先发展经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项目建设是不被允许的。虽然对城镇建设用地方面,在法律上没有硬性的人均指标规定,但是,在环境保护方面则有明确的规定。在建设法典中,环境保护占据重要的地位,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生态等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规定制约着建设的全过程。政府规定,任何项目的建设都要保证绿地总量的平衡,决不允许未经处理的污水排放。50 人以上的村庄必须进行污水处理,或设置污水处理设施或采用生物处理技术。乡镇政府所在地一般都建有污水处理厂。德国政府还规定,具有200年历史以上的建筑均须列入保护之列,并拨出专款用于支持古建筑、街道的维修、保护工作。
四、张家市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对策
(一)给予重点镇特殊的政策支持
给予重点小城镇较为独立的财政收支权利,保证这些小城镇有比较长效稳定的资金收入,而不仅仅只是零星地给一点扶持资金。可以考虑将其列为县级财政
单列镇,赋予其行使县级计划项目的审批权和管理权,改变现在这种“小马拉大车”的局面,大大增加小城镇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实力。
1.提高城建维护税和土地出让纯收入的留成返还比例,专门用于重点小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专项投入。通过税收杠杆、转移支付等手段,增加对小城镇发展的投入。
2.用地指标优先照顾重点镇建设。市、区每年确定一定数量的用地指标,并鼓励农民放弃老宅基地,进集中区居住,整治边荒地、闲置土地,用于建设用地。形成土地资源统一配置、集约用地的新机制。
3.恢复征收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城建等部门在试点镇、重点镇收取的各项管理费,除按规定上缴国家外,其余全额返还,用于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及环保等方面的建设。
4.对重点镇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一些好的项目,应积极安排一定额度的贷款予以支持,每年也可对这些重点小城镇安排一定的建设贷款贴息资金。
5.在符合小城镇发展综合规划的前提下,给予重点镇相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积极探索尝试给予诸如人口过三万的重点镇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赋予一定的与工业经济发展相关联的独立土地经营权、手续审批权、相关执法权以及城镇经营权。同时,逐步理顺体制,理顺条块关系,支持财政、工商、税务、公安、电力等部门,在重点镇设置派出机构(分局);允许建设、发改、经贸、商贸等部门与重点镇签订委托协议书,将投资项目的核准、备案、建筑工程许可证核发等相应的职权下放到重点小城镇所在的乡镇。
(二)制定产业集群政策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
为了使企业自愿到小城镇来聚集以形成产业集群, 除了要具备应有基础条件外, 还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总的来说, 产业集群的政策措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相对较低的准入政策。对于选择来城镇聚集的企业, 特别是与城镇主导产业相关的企业, 要尽量减少各种行政壁垒, 简化各种手续, 引导其快速向城镇聚集。二是制定集群思路下的外资吸引政策。要有目的地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带动优势和有产业关联效应或配套协作功能的项目进入产业集群, 把引进的外来资源与集群的优势条件相融合, 创造出集群发展优势。三是关键行业的引入政策。这里的关键性行业是针对城镇产业来说的, 是指对城镇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一些行业, 如一些关键技术行业等,这些行业引入后, 更有利于集群发展。四是积极引导农民带资进入小城镇发展商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旅游业和社区服务业等服务行业, 为集群发展提供关联服务。城镇工业化进程要以主导产业带动周围分散的企业、人口向城镇聚集。与此同时, 积极吸纳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创办区域对接的生产加工车间、市场中介组织, 发展前向、后向产业,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主导产业的上、下游产业或产品的开发, 最大限度地延长主导产业的产业链, 逐步形成区域性具有协作关联度的主导产业集群, 促进产业布局合理化和城镇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积极完善城镇功能建设
对于一个功能完备的小城镇来说, 它是一定区域内农村的工业、商业和服务业、交通运输、财政金融、通讯信息、科技教育和政治文化的“中心”。积极进行小城镇的功能建设, 是集群企业良性发展的有力保证。小城镇功能建设包括很多方面, 其中最为重要的应该做好规划功能建设。要坚持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完善体系, 有序推进。要积极做好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 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
同时要做好产业发展规划, 使产业间能协调有序地发展。其次是城镇要根据产业的发展状况, 及时地引进一些关键性的资源, 以减少乡镇企业的交易成本, 提高城镇的资源功能。再次是要以优惠的政策引导对产业集群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投资,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完善的城镇服务功能, 包括协调发展金融业以提供资金服务, 加强教育投入以提供科研技术服务。五是建立专业化的产品交易市场, 通过举办产品博览会、贸易洽谈会等以增强城镇的市场功能。
(四)以管理创新和知识创新促进经营效益的提高
小城镇企业要立足于管理创新, 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 促进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 以便向小城镇提供强大的利税基础。企业只有获得良好的经营效益, 它们才会有能力去进行基础项目投资, 推动城镇功能建设, 才会促进城镇产业结构升级和文化发展。同时, 集群企业的发展将会带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集群成员企业可以建立行业协会等企业联合组织, 通过这些组织来承担集群与外部以及集群内部的信息沟通, 从而可密切与内外部的合作, 获取可靠的信息, 促进技术革新, 增加管理经验, 提高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忠卫.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互动关系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当代经济管理[J],2008(3).[2]李彦林.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建议.农业经济[J],2011(3).[3]朱选功.城市化与小城镇建设的利弊分析.理论导刊[J],2010(4).[4]王宝刚.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探讨.规划广角[J],2009(5).
第二篇:蕲春县小城镇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的探讨
蕲春县小城镇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的探讨
【摘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难点在农村。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对解决我国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等一系列问题至关重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改革开放以来,蕲春县小城镇的聚集功能、经济带动、辐射功能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农民增收这三大功能得到一定发挥。但同时也存在小城镇规划不够科学,布局不够合理;城镇化水平低,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管理体制不顺,不利于小城镇发展等诸多因素。因此要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培育城镇经济,拓宽资金渠道,加强政府引导等方面来推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关键词】蕲春小城镇建设现状对策
蕲春县小城镇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的探讨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难点在农村。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对解决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等一系列问题至关重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
党的十六大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强调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我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央对加快城镇化的各项要求和部署,充分认识发展小城镇是培育国民经济增长点的重大举措,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由之路。积极推进小城镇发展战略,是蕲春县社会经济新一轮发展的一个突破口,是实现“蕲春生态、文明、旅游城市”发展目标的客观要求。本文就蕲春县小城镇建设现状和加快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一、蕲春县小城镇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蕲春县高度重视小城镇经济建设,把发展小城镇工作提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议事日程。通过建设一批对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和示范作用明显的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优化经济结构,带动小城镇二、三产业加快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小城镇发展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取得了进步,城乡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部分小城镇已逐步向经济繁荣、规划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小城市发展。体现了如下四个特点:
一、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推进了城镇化建设进程。
二、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增强小城镇经济实力。小城镇经济发展,力求因地制宜,主题突出,选择以发展“三高”农业和工业等为主导方向的一批小城镇经济项目,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三大产业比例更为合理,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加快了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增强了小城镇发展后劲。全县不断加大投入,环保、交通、医疗、卫
生、教育条件的不断改善,使部分小城镇基础设施、城镇功能大大加强,逐步发展成为凝聚力、辐射力较强的重点城镇。
四、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改善了农民生活方式。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城镇经济和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使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但改善了小城镇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且也为农民提供了一个新的消费和娱乐场所,吸引农民进城,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美化城镇,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加速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蕲春县小城镇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规划不够科学,布局不够合理。从蕲春县部分城镇发展情况看,其规划相对滞后,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规的编制调整和深化工作跟不上建设需要,存在规划不够科学,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有的乡镇规划缺乏科学客观分析,整体协调差,重复建设多、建设棱乱,功能不全、辐射力不强。
2、城镇化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经济基础等原因,蕲春县小城镇建设不平衡。有些地方发展快,有些发展慢,一些小城镇规模偏小、实力不强、特色经济不突出,难以发挥地方资源和产业优势。个别地方对小城镇建设工作认识不足,人员经费不能落实,规划、建设、管理不到位,小城镇建设没有大的改观。
3、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小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小城镇发展的瓶颈。蕲春县各级财政较为困难,小城镇建设资金不足,分散征地、零星建设,致使城镇道路、排水、绿化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影响了小城镇的有序发展。
4、管理体制不顺,不利于小城镇发展。小城镇建设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权限大多集中在上级有关部门,镇一级财政资金缺乏,无法满足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投入;同时,户籍管理制度滞后,农民进城户口迁移手续繁杂,不利于农民进城经商和小城镇发展。
二、推进蕲春县小城镇发展对策
“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而小城镇是联结农村和城市的桥梁和纽带,加快发展小城镇,对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开拓农村市场,带动小城镇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吸纳农村富余劳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针对当前蕲春县小城镇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城镇有序、快速、健康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推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城镇规划是城镇发展建设的蓝图,对于指导城乡发展,生产力布局,国土开发及相关社会事业发展建设具有重大作用。因此,蕲春县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结合实际,采取措施,重点抓好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努力建成有蕲春特色的小城镇群体,推动蕲春县城镇化进程,促进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此,要争取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建立和健全机构人员,切实把小城镇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制定小城镇建设的经济发展规划和城
镇建设总体规划,坚持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体现特色、加强组织、强化管理、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要注意应把握四个原则:
一是要坚持经济主导原则。经济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城镇规划必须突出经济功能,要通过规划引导,把小城镇建成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农副产品流通的“集散地”,农民走向市场的“桥头堡”,乡镇企业发展的“主战场”。从实际出发确立小城镇发展类型,引导小城镇与经济协调发展,互为促进。
二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农村是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屏障,城镇规划要充分考虑小城镇地处农村,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在小城镇建设中应注重保护生态,应有利于整个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否则就会对整个社会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危害。
三是要坚持突出特色原则。城镇规划要结合当地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准确定位,科学确定城镇发展目标和建设方式。单体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优势,将现代化文明价值与当地民间建筑艺术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地方浓郁的文化色彩。克服建筑千篇一律,照搬照套、夹道沿道建设现象,要结合蕲春县特色,透示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形成特色鲜明的小城镇。
四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城镇规划要不断满足城镇广大人民的需要,提供安全、方便、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作为主要的追求目标。各项设施的配置,建筑设计、项目、环境建设等方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广大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要以培育城镇经济为依托,推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充满活力的经济是小城镇繁荣和发展的基础。发展小城镇的关键在于繁荣小城镇的经济。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因此必须重视把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集聚、围绕完善服务城镇、发展农村市场体系和产业化经营等与小城镇结合起来,城乡优势互补,做好三个结合:
一是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结合。乡镇企业以小城镇为载体,充分利用当前乡镇企业布局、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合理规划引导向小城镇集聚,成片发展,产业集聚效应,顺利实现乡镇企业转型升级和城镇规模扩张。具备条件的乡镇应对乡镇企业的发展进行相对统一布局,优化和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加大力度开发新产品;同时要把发展乡镇企业和“三高”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做好农产品的精加工、流通、储藏等,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实现城乡工业融为一体,快速发展。
二是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要根据小城镇特点,与当地经济发展结合,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着力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形成农副产品的加工销售基地。下大力气调整和优化农业
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城郊农业,加大对农业资金、技术、信息等投入。发展“市场农业、效益农业、订单农业”,要切实办好农业龙头企业,走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路子,带领农民致富,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发展主导产业突出示范项目,建设各有特色的小城镇,推动小城镇健康发展。
三是小城镇建设与农村二、三产业结合。目前,蕲春县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农村就业机会不多。为此,必须重视发挥小城镇功能,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业、文化、信息等第三产业,提高小城镇吸引力和辐射力;因地制宜、有重点地发展农产品市场、商贸市场等要素市场;要采取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农民进城务工经商,鼓励工商企业到小城镇进行产品开发、商业连锁经营、农副产品批发等经营活动;大力扶持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活跃城镇市场,增强城镇实力,繁荣小城镇经济;切实抓好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大力发展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技术服务业等二、三产业;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和广播电视、社会福利等,提高城镇居民和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形成巩固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第二产业、活跃第三产业的合理的城镇产业经济结构,提高城乡发展质量,实现产业结构逐步升级,促进小城镇经济健康发展。
(三)要以广纳资金做后盾,推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小城镇的建设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逐步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增加投入,完善和配套小城镇建设,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蕲春县由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地方财政较为困难,投入不足是制约小城镇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鼓励企业和城乡居民、社会资金投资,在政府引导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设小城镇。要改变过去投资主体单一的局面,加强投资融资体制改革,引入市场机制,明确融资主体,采取“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办法,充分发挥资金市场在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广辟融资渠道。逐步建立政府投资、社会集资、招商引资等多渠道、多元化筹资格局,想方设法,广开门路,增加投入。政府投资重点放在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上;采取各种政策,鼓励各行各业、各个方面和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加小城镇建设,鼓励社会及个人投资开发房地产、商贸市场、兴办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医院、个体娱乐场所等公用事业。通过改善水、电、路、绿化、美化城镇,兴建医院、学校、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使城镇面貌焕然一新。探索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走出了小城镇建设新路子。条件成熟的乡镇探索建立小城镇建设发展基金,将土地转让金收入、财政返还、基础设施有偿使用费和其它各项管理费、镇属企业上缴利润或股份分红、上级拨款、华侨捐款等都纳入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基金,由镇财政所管理或成立专门的基金管理机构,按照有关法律和制定的规章进行管理,提高使用效益,解决资金瓶颈,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四)要以政府引导做保障,推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要加强引导和调控,进一步深化小城镇改革,消除阻碍城镇化的体制,推进城镇化加快发展。
一要转变职能,加强引导管理。蕲春县要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本着“小政府、大社会”、“统一高效精干”的原则加快小城镇政府机构改革,精简行政机构人员,充实和完善镇事业单位,增强其服务功能,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关部门各司其责,分工明确,互助协作,加强协调,减小职能交叉与政出多门,实行综合管理,把主要职能放在规划、公益事业建设运筹管理及规范引导上。大胆改革福利型的公益事业的管理方法,将企业行为引入小城镇建设,增强小城镇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各级政府增加财政投资,作为引导小城镇建设重点项目的引导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小城镇经济开发中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二要消除障碍,疏通建设渠道。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制镇逐步取消农转非指标控制式迁移方式,对长期居住城镇经商、定居的农民允许迁入城镇居民。改变过去用户籍制度限制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和就业的不合理规定,形成统一市场条件下劳动力正常流动和就业新的人口管理机制。对进城经商、务工农民的子女入学、入户等取消各项收费,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工商、税务等部门给予一些优惠政策。改善和改革城镇用地制度,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要优先安排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对进城落户农民在一定时间内保留其原有土地承包权(使用权),允许依法有偿转让等。三要夯实基础,增强吸纳能力。要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要求,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公平、有序的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出发,大力推行劳力就地转移和跨区域就业相结合的办法,吸引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等,形成有利于劳动力转移体制和政策环境,拓宽增强富余劳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渠道。
第三篇: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一、小城镇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湖北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工作三大战略之一,与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扭在一起抓,使全省小城镇迅速崛起,一批各具特色的明星城镇已成为新的区域中心,全省城镇化水平极大提高。到2000年底,全省已有建制镇846个,比1978年的105个增加近8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33%,比1978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小城镇已经成为全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中心、产品加工和集散的中心、务工经商农民集聚的中心,成为湖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支撑。
总的来看,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在解决人口聚居、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农村现代化水平等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1、新的农村人口聚居点。费孝通教授早在改革初期就认为,新型的小城镇可能成为防止人口过度集中的“蓄水池”,今后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不可避免地释放出长期关闭的传统农村的大量人口,如果没有缓冲和蓄积这股息流的中间体,势必引发显而易见的社会恶果,何况中国在几十年里也决不可能有足够的财力建成十多个人口在千万上下的现代化大城市来容纳这股人口巨流,因此新型的小城镇正可以发挥拦阻和蓄积人口流量的有效作用。
2、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重大影响。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农村经济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乡镇企业对农村、对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我们也深知,经过20余年的发展,乡镇企业虽然已经完成了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创业时期;但分散、粗放经营的状况仍然十分突出,目前我省乡镇企业分散化、小型化在许多地方带来了环境污染、滥占耕地、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社会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限制了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阻碍着乡镇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甚至危及着乡镇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乡镇企业迫切要求集中联片发展,从而客观上要求发展小城镇。乡镇企业连片发展和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不但可以更好地积累资金,而且可以成为乡镇企业摆脱分散化、粗放型生产困境的重要途径,对于乡镇企业整体素质和提高,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3、对经济体制转变也有重要作用。小城镇是传统计划体制的末梢和薄弱环节,小城镇建设一开始就面向市场,既很少享受计划体制下的优惠,也较少旧体制的负担,因此,可从这个环节着手,用改革的办法加快小城镇建设,建立按新体制运行的小城镇。如果新型小城镇都能建成政府精干高效、政企职责分开、企业运行规范、市场竞争有序、社会保障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这将对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4、小城镇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小城镇处于城乡接合部和城乡融合的交汇点,是一种承上启下,兼有城乡特点的基层城镇。小城镇与农村相近,并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建设费用低,恰好适合我国人口众多,建设资金紧张的国情。在乡村向城市过渡的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由小城市发展为中等城市再变为大城市的成长发育过程。因此,发展建设小城镇,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完成从农村向城市的过渡,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进程。
5、可以完善城市化建设网络。小城镇的发展对于建立一个健康、持续和均衡的城市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地区的城市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网络,小城镇是这个网络上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然而;长期以来在城市体系的发育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城市倾斜”政策,即将有限的资金用于重点发展大城市,结果在短期内造成大城市工业表面繁荣的现象。但从长期来看,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滞后必然要拖大城市发展的后腿。小城镇作为所在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大城市与乡村联系网络的中间环节,对于打破城乡分割状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这包括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小城镇作为其中的商品供应地利商品交换的市场;城乡交通和运输一体化,小城镇作为既连接大城市又连接着周围集镇和广大农村的交通运输中转;城乡工业布局一体化,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按国家产业政策发展,与城市大工业形成协作、配套的工业格局;城乡建设一体化,小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使乡村建设与城市建设形成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网络;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小城镇可将城市文明迅速向农村传播,较快地改变周围农村愚昧落后的状态,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化转变。
6、小城镇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小城镇的发展除了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能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通过发展小城镇,可以促进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乡镇企业一小城镇一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众多农村人口由农民转变为工人的过程,是一个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人口压力转变为发展工业的动力的过程。当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和其它所有制经济将众多长期从事分散劳动的自给自足经济的农民逐步变为掌握一定工业生产技能和一定文化知识、自觉遵守纪律、有组织的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时,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将会实现新的跨跃,而实现这一跨跃的载体是小城镇及其企业。在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的许多观念和习俗以及价值取向都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二、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因分析
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促动。改革之初到80年代中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在湖北,农业户所占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产所占比重逐渐提高;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逐渐下降,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逐渐增加。1990年湖北乡村劳动力1791.30,其中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仅占18.8%,到了1998年,这一比重达30%以上,这还不包括兼业的农户。由于农村非农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小城镇集聚,客观上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进而促进了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2、乡镇企业的推动。乡镇企业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次革命。乡镇企业的发展打破了农村经济单一的格局,缩小了城乡差别、工农差别,推进了农村工业化进程。80年代中后期,省委、省政府着力于推动乡镇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乡镇企业得以迅猛发展,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迅速提高,并形成一定的集聚规模。到2000年,全省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1076亿元,近五年平均增加14.9%;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25.2%。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县(市)、过5亿元的乡镇、过亿元的村分别为75个、234个、315个。近年来,乡镇企业正
迅速突破“三就四为”、分数布局的模式,向农村小城镇、工业小区集中。乡镇企业进城办企业和异地办企业6923家,创增加值24.35亿元。全省70%以上的乡村企业集聚在小城镇,已设立乡镇工业小区78个,一批经济发达的乡镇以企业为支撑,把发展工业小区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了小城镇的发展。
3、特色产业、专业市场的拉动。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乡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日益活跃,富有湖北经济发展特色的专业市场逐步繁荣起来,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九五”期间,许多地方把发挥地方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特色产业正在形成,第三产业方兴未艾。全省乡镇企业中,年经营额过亿元规模的专业市场420多个,如:刘河鞋业、府场化工填料、仙桃钱沟市场、和平大世界、竹叶山汽车市场、宜昌石料市场等。这些市场不仅活跃了一方经济,同时也拉动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商业城区和现代化集镇的相继形成。
三、湖北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小城镇发展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等原因,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城镇规模偏小。目前,全省小城镇的平均规模,建制镇只有8599人,非农业人口4731人。大多数镇区人口不足1万人。由于规模小,小城镇整体素质比较低,大部分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乡镇企业的能力较差。这种“微型”集镇在不少县市仍在重复,导致全省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成本过高,不利于集中财力配套建设。
2、城镇布局过密、过散。由于湖北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建制镇数量过多,造成小城镇分布过密、过散。江汉平原、长江汉江沿线、国道省道沿线城镇间平均间距只有5—6公里,而湖北省的西北、西南部小城镇分布过散。
3、城镇建设水平低,品位不高。主要表现在:(1)不少城镇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相应的水、电、路和环卫等配套设施。不少小城镇的基础与公共设施建设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区混杂,道路狭窄,镇貌依旧。(2)缺少城镇建设详细规划,不重视特色设计。许多城镇的街景设计、重要地段和重要建筑物的设计都十分单调,品位不高。(3)开发建设方式落后。许多城镇仍以分散零星建设为主,综合开发率低,整体环境差。
4、城镇功能弱,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整合力不强。由于城镇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在人才和资金的引进、产品技术的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了小城镇功能的提高。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发展初期受客观条件所限,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主要还是政策环境和体制性矛盾所造成的。
政府宏观控和规范指导力度不够。许多地方对发展农村小城镇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应有位置。对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农村城镇化规律和城镇规划工作等缺乏研究和重视,不少地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尚未正式开展,致使城镇间在布局、规模、职能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缺乏宏观调控和协调。
2、行政区划与城镇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建制镇主要以行政职能划分地域,造成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虽然不少地区城镇密集,呈带状发展,镇与镇间仅有几公里,有的甚至已连成一片,但是由于分属不同城镇,致使规划建设各自为政,城镇镇区无法达到最低的人口规模,要素集聚能力差,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浪费。行政
区划不合理现象,不仅在县(市)域范围内存在,在县(市)域间也有这种情况。
3、建制镇设置标准偏低。目前国家规定的建制镇设置标准为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在2000人以上或占全乡总人口10%以上。因标准偏低,使得全省建制镇数量增长过快。由于新设建制镇并非由上一级中心城镇的功能扩散发展起来,所属农村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与转移仍然比较有限,相当一部分建制镇的设置只是行政建制意义上的升级,非农产业的基础仍然薄弱,造成小城镇规模偏小、功能较弱,造成了城镇化表面快速发展的局面。
4、相关配套改革滞后。城镇现有政策体制环境已日益不能适应城镇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1)城镇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小城镇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象,一些问题条上“管得着、看不见”,而块上“看得见、管不了”;协调解决难。另一方面,城镇政府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导致行政效率不高。(2)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阻碍了生产要素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如户籍政策、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制度壁垒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3)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和土地使用制度创新滞后。农民离开社区不再享有集体经济、土地使用等方面的各种权益,由于缺乏有效的补偿机制,离开农业的农民“弃土”动力不足,“两栖”现象较为普遍。此外,乡镇财政体制不顺、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等,都影响了生产要素向小城镇集聚。
四、加快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各级政府要从实现跨世纪战略目标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小城镇对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村现代化和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作用。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发展战略,加强对农村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把握小城镇发展规律,协调和处理好有关农村城镇化研究、规划、建设和政策等问题,改变目前多部门管理状况。同时,结合加快推进湖北城市化进程,把农村城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2、科学规划。做好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优先发展市县城首位镇,重点发展中心镇,加强对区域范围内城镇的宏观调控与协调。湖北农村城镇化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是在市县域一盘棋的基础上,突破行政区划界限,统筹规划城镇的整体布局,对城镇密集的区域,可进行乡镇行政区划的合理调整,以经济区域代替行政区域,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和发展规模,使城镇在空间地域上形成有机整体。在现有建制镇的基础上,全省可选择100—200个镇重点发展,争取到2010年建设成为镇区人口5万以上,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小城镇。同时根据城镇体系规划,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城镇职能分工,明确城镇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
3、体制改革。其一,改革城镇行政管理体制,适当扩大小城镇政府管理权限。按照政企分工、政事分开的原则和“小政府、大服务”的目标,健全和完善与小城镇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府机构。根据城镇发展的需要,赋予城镇尤其是市县域中心镇在计划、规划、工商和城镇建设管理等方面部分县级管理权限。按照分税制原则建立新型的财政分配关系,从财政体制上为小城镇发展建设提供更充足的资金。其二,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小城镇建设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在小城镇建设中,既要政府增加必要的投资,也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开拓资金筹集渠道,充分发挥民间资金的优势,建立以集体和个人出资为主,国家、集体、个人和外商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其三,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引导乡镇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改造,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并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探索以社区股份合作制形式改造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组织,实现集体资产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工权分离大终改变外出人口对社区的人身依附关系。
4、制度创新。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其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积极的人口迁移政策,建立起新的户籍登记办法,用身份证制度代替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打破长期限制劳动力流动、影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根本约束。其二,就业制度方面,要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应积极培育和发展城乡一体、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的现代劳动力市场,并且以此促进城镇各种就业机会的充分利用和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劳动者收入的增长,进而增强劳动者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素质的积极性。其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一方面要从保护耕地出发,制定农村非农用地规划。小城镇发展要尽量少占耕地,对城镇发展确实需要占用耕地的,要从动态平衡出发,给予保证;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农民进入小城镇后原有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制度,明确立地流转的途径和管理办法。对已办理城镇居民户口的农民应退出原有承包地和自留地,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安排转包,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对异地新建村民住宅或已在城镇购买商品房的,应退出原宅基地,由镇、村统一规划使用。其四,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社会保障机制,使进镇农民安居乐业。小城镇应建立健全三大保障体系;一是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立起以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个人储蓄积累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二是社会医疗保险体系。逐步形成以个人出资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适量投入的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三是社会救济福利体系。逐步按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对民政救济对象实现基本生活保障。
5、标准合理。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合理调整和提高建制镇设置标准。目前由民政部制定的建制镇设置标准明显偏低,使建制镇数量增加过快,导致城镇化数量有余而质量不足。建议国家提高建制镇标准。
第四篇: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一、小城镇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湖北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工作三大战略之一,与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扭在一起抓,使全省小城镇迅速崛起,一批各具特色的明星城镇已成为新的区域中心,全省城镇化水平极大提高。到2000年底,全省已有建制镇846个,比1978年的105个增加近8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33%,比1978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小城镇已经成为全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中心、产品加工和集散的中心、务工经商农民集聚的中心,成为湖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支撑。
总的来看,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在解决人口聚居、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农村现代化水平等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1、新的农村人口聚居点。费孝通教授早在改革初期就认为,新型的小城镇可能成为防止人口过度集中的“蓄水池”,今后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不可避免地释放出长期关闭的传统农村的大量人口,如果没有缓冲和蓄积这股息流的中间体,势必引发显而易见的社会恶果,何况中国在几十年里也决不可能有足够的财力建成十多个人口在千万上下的现代化大城市来容纳这股人口巨流,因此新型的小城镇正可以发挥拦阻和蓄积人口流量的有效作用。
2、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重大影响。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农村经济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乡镇企业对农村、对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我们也深知,经过20余年的发展,乡镇企业虽然已经完成了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创业时期;但分散、粗放经营的状况仍然十分突出,目前我省乡镇企业分散化、小型化在许多地方带来了环境污染、滥占耕地、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社会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限制了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阻碍着乡镇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甚至危及着乡镇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乡镇企业迫切要求集中联片发展,从而客观上要求发展小城镇。乡镇企业连片发展和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不但可以更好地积累资金,而且可以成为乡镇企业摆脱分散化、粗放型生产困境的重要途径,对于乡镇企业整体素质和提高,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3、对经济体制转变也有重要作用。小城镇是传统计划体制的末梢和薄弱环节,小城镇建设一开始就面向市场,既很少享受计划体制下的优惠,也较少旧体制的负担,因此,可从这个环节着手,用改革的办法加快小城镇建设,建立按新体制运行的小城镇。如果新型小城镇都能建成政府精干高效、政企职责分开、企业运行规范、市场竞争有序、社会保障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这将对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4、小城镇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小城镇处于城乡接合部和城乡融合的交汇点,是一种承上启下,兼有城乡特点的基层城镇。小城镇与农村相近,并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建设费用低,恰好适合我国人口众多,建设资金紧张的国情。在乡村向城市过渡的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由小城市发展为中等城市再变为大城市的成长发育过程。因此,发展建设小城镇,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完成从农村向城市的过渡,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进程。
5、可以完善城市化建设网络。小城镇的发展对于建立一个健康、持续和均衡的城市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地区的城市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网络,小城镇是这个网络上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然而;长期以来在城市体系的发育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城市倾斜”政策,即将有限的资金用于重点发展大城市,结果在短期内造成大城市工业表面繁荣的现象。但从长期来看,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滞后必然要拖大城市发展的后腿。小城镇作为所在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大城市与乡村联系网络的中间环节,对于打破城乡分割状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这包括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小城镇作为其中的商品供应地利商品交换的市场;城乡交通和运输一体化,小城镇作为既连接大城市又连接着周围集镇和广大农村的交通运输中转;城乡工业布局一体化,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按国家产业政策发展,与城市大工业形成协作、配套的工业格局;城乡建设一体化,小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使乡村建设与城市建设形成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网络;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小城镇可将城市文明迅速向农村传播,较快地改变周围农村愚昧落后的状态,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化转变。
6、小城镇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小城镇的发展除了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能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通过发展小城镇,可以促进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乡镇企业一小城镇一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众多农村人口由农民转变为工人的过程,是一个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人口压力转变为发展工业的动力的过程。当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和其它所有制经济将众多长期从事分散劳动的自给自足经济的农民逐步变为掌握一定工业生产技能和一定文化知识、自觉遵守纪律、有组织的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时,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将会实现新的跨跃,而实现这一跨跃的载体是小城镇及其企业。在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的许多观念和习俗以及价值取向都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二、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因分析
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促动。改革之初到80年代中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在湖北,农业户所占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产所占比重逐渐提高;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逐渐下降,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逐渐增加。1990年湖北乡村劳动力1791.30,其中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仅占18.8%,到了1998年,这一比重达30%以上,这还不包括兼业的农户。由于农村非农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小城镇集聚,客观上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进而促进了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3、特色产业、专业市场的拉动。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乡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日益活跃,富有湖北经济发展特色的专业市场逐步繁荣起来,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九五”期间,许多地方把发挥地方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特色产业正在形成,第三产业方兴未艾。全省乡镇企业中,年经营额过亿元规模的专业市场420多个,如:刘河鞋业、府场化工填料、仙桃钱沟市场、和平大世界、竹叶山汽车市场、宜昌石料市场等。这些市场不仅活跃了一方经济,同时也拉动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商业城区和现代化集镇的相继形成。
三、湖北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小城镇发展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等原因,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城镇规模偏小。目前,全省小城镇的平均规模,建制镇只有8599人,非农业人口4731人。大多数镇区人口不足1万人。由于规模小,小城镇整体素质比较低,大部分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乡镇企业的能力较差。这种“微型”集镇在不少县市仍在重复,导致全省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成本过高,不利于集中财力配套建设。
2、城镇布局过密、过散。由于湖北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建制镇数量过多,造成小城镇分布过密、过散。江汉平原、长江汉江沿线、国道省道沿线城镇间平均间距只有5—6公里,而湖北省的西北、西南部小城镇分布过散。
4、城镇功能弱,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整合力不强。由于城镇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在人才和资金的引进、产品技术的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了小城镇功能的提高。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发展初期受客观条件所限,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主要还是政策环境和体制性矛盾所造成的。
政府宏观控和规范指导力度不够。许多地方对发展农村小城镇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应有位置。对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农村城镇化规律和城镇规划工作等缺乏研究和重视,不少地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尚未正式开展,致使城镇间在布局、规模、职能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缺乏宏观调控和协调。
2、行政区划与城镇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建制镇主要以行政职能划分地域,造成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虽然不少地区城镇密集,呈带状发展,镇与镇间仅有几公里,有的甚至已连成一片,但是由于分属不同城镇,致使规划建设各自为政,城镇镇区无法达到最低的人口规模,要素集聚能力差,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浪费。行政区划不合理现象,不仅在县(市)域范围内存在,在县(市)域间也有这种情况。
3、建制镇设置标准偏低。目前国家规定的建制镇设置标准为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在2000人以上或占全乡总人口10%以上。因标准偏低,使得全省建制镇数量增长过快。由于新设建制镇并非由上一级中心城镇的功能扩散发展起来,所属农村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与转移仍然比较有限,相当一部分建制镇的设置只是行政建制意义上的升级,非农产业的基础仍然薄弱,造成小城镇规模偏小、功能较弱,造成了城镇化表面快速发展的局面。
四、加快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各级政府要从实现跨世纪战略目标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小城镇对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村现代化和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作用。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发展战略,加强对农村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把握小城镇发展规律,协调和处理好有关农村城镇化研究、规划、建设和政策等问题,改变目前多部门管理状况。同时,结合加快推进湖北城市化进程,把农村城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3、体制改革。其一,改革城镇行政管理体制,适当扩大小城镇政府管理权限。按照政企分工、政事分开的原则和“小政府、大服务”的目标,健全和完善与小城镇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府机构。根据城镇发展的需要,赋予城镇尤其是市县域中心镇在计划、规划、工商和城镇建设管理等方面部分县级管理权限。按照分税制原则建立新型的财政分配关系,从财政体制上为小城镇发展建设提供更充足的资金。其二,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小城镇建设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在小城镇建设中,既要政府增加必要的投资,也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开拓资金筹集渠道,充分发挥民间资金的优势,建立以集体和个人出资为主,国家、集体、个人和外商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其三,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引导乡镇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改造,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并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探索以社区股份合作制形式改造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组织,实现集体资产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工权分离大终改变外出人口对社区的人身依附关系。
4、制度创新。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其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积极的人口迁移政策,建立起新的户籍登记办法,用身份证制度代替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打破长期限制劳动力流动、影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根本约束。其二,就业制度方面,要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应积极培育和发展城乡一体、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的现代劳动力市场,并且以此促进城镇各种就业机会的充分利用和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劳动者收入的增长,进而增强劳动者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素质的积极性。其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一方面要从保护耕地出发,制定农村非农用地规划。小城镇发展要尽量少占耕地,对城镇发展确实需要占用耕地的,要从动态平衡出发,给予保证;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农民进入小城镇后原有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制度,明确立地流转的途径和管理办法。对已办理城镇居民户口的农民应退出原有承包地和自留地,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安排转包,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对异地新建村民住宅或已在城镇购买商品房的,应退出原宅基地,由镇、村统一规划使用。其四,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社会保障机制,使进镇农民安居乐业。小城镇应建立健全三大保障体系;一是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立起以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个人储蓄积累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二是社会医疗保险体系。逐步形成以个人出资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适量投入的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三是社会救济福利体系。逐步按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对民政救济对象实现基本生活保障。
5、标准合理。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合理调整和提高建制镇设置标准。目前由民政部制定的建制镇设置标准明显偏低,使建制镇数量增加过快,导致城镇化数量有余而质量不足。建议国家提高建制镇标准。
第五篇:湖南省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策研究
湖南省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策研究
《湖南省小城镇综合改革与社会发展》课题组
摘要 在评价小城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动因,提出了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构想及其对策,建议确立“小城镇带动战略”,选择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模式,以深化改革来推动小城镇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进而带动整个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关键词 湖南省 小城镇 发展模式 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 F290(264)转变观念,确立“小城镇带动”战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工业结构的调整,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城市本身有很多新问题需要小城镇来缓解。“乡村城市化”不单纯是解决农村人口过剩和农村现代化的问题,相对城市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随着农村第一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和第二步的“放开农产品价格”的改革,全省农村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活不断改善,农村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是,随之而来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新的矛盾和问题,如家庭承包制的经营方式问题,剩余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剩余劳力去向问题等。这些矛盾和问题,仅仅通过农村自身来解决已经不够了,需要突破农村自身和微观层次,通过城乡协调改革以及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重新配置来解决。制定规划,高起点构筑小城镇发展格局
2.1 规划的原则
小城镇发展规划的原则是制订小城镇发展规划的根本指导思想,要按照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省情、市情、县情、镇情出发,因势利导,促进小城镇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讲要遵循以下6条原则:
第一,总体性原则。科学的小城镇规划,应当同本地区的县、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长期规划相衔接,成为发展战略及长期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局部的小城镇规划应当同上一层次的更大范围的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也就是说湖南小城镇规划应当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来制定。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金融、劳力、技术、房地产和信息等新的市场体系的逐步形成,我们的规划必须考虑到人口、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的现状和特点,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作出规划。
第二,协调性原则。所谓协调性就是全面协调发展。其中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各个产业与基础设施的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也包括区域间协调,如该小城镇与周边小城镇、区域内的小城镇的协调。同时,一个地区城镇的规划,还要与国家上一层次有关专项规划如国土
规划、交通网络规划、环境规划相衔接和协调。另外,还应注重生态承载力,即考虑人、建筑及环境之间的协调与有机统一,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以构成一种人工和生态的良性循环。
第三,超前性原则。小城镇建设是关系到千秋万代和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其规划必须超越传统观念束缚和小生产意识的影响,必须有科学的超前性,立足“大流通、大市场、大格局”和“面向市场、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高度来编制规划。避免刚刚建设,又感到落后,再花更大的代价重新改建。当然超前性不等于超越客观条件的蛮干,而是要眼光放远,结合当地实际,循序渐进,分步到位。
第四,合理性原则。一方面是布局要合理,既包括大中小城市要分布合理,相互衔接,又包括空间分布要合理。城市太密集的地区应采取分散为主的思路,将重点放在大城市的扩散发展上。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引导大城市的传统产业向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促进大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一些城市较分散的地区则应当采取适度集聚的思路,湖南省城市相对较少的西部地区的城镇布局则需重点突破。另一方面是规模要适度。“农业规模化、人口集中化、工业园区化”将成为大多数小城镇发展的必由之路。小城镇究竟确定多大规模为宜,首先应进行区位分析,并据以确定小城镇在县域(市域)或更大范围内所处的地位及作用,确定该镇与周围乡镇的关系,深入了解并分析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优劣势,然后确定其发展性质和发展模式,进而正确地确定其发展规模。通过全省多个小城镇规模效益分析表明,小城镇人口一般应在3~5万人比较适宜,人平建设用地一般在100~120m2为宜。当然,特殊地区情况会有不同。
第五,特色性原则。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人文历史、经济结构、增长水平、发展后劲、生活习惯等等都不同,不能照搬别人的发展模式,而必须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走体现自己“籍贯”的小城镇发展路子。一是地方特色。就是要利用山林绿地、河流水面、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和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城市标志来突出地方特色。同时,在规划中应顺应本地环境,如山区城镇建设应当依山就势,顺理成章地组织空间,使之曲直结合,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形成互相因借、相互衬托的整体环境。如水乡城镇,要通过规划去合理组织水系,使之形成水系纵横、源远流长的空间环境,特别是重视临水的岸际线处理,沿江岸的建筑布置要讲究建筑体量、建筑造型及建筑群体协调,搞好江岸绿化,创造出独具特征、景色宜人的临江景观;二是要有产业特色,就是要根据当地资源和支柱产业发展情况来确定城镇建设的特色。如竹木城、矿业城、旅游城等等;三是建筑特色。要利用城市的道路,区域标志及造型、质感和色彩来构成城镇的个性特色。比如建筑色彩既要与地区气候和环境协调,又要与本地的产业特征相一致。南方比较炎热,色调应采用苍翠浓郁的绿色调,给人以凉爽的感觉。北方气候寒冷,建筑色调应用中等明度的暖色和中性色,给人以温暖之感。当然具体到每个地区都应有所不同,如山区色调、水乡色调、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风格等等。
第六,可行性原则。小城镇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历史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当是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量力而行的可操作性的规划。决不可不切实际,盲目攀比,更不能一哄而起。
2.2 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构想
以乡村城市化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进城农民为主
体,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按照总体、合理、协调、特色和可操作性原则,重点发展建制镇,逐步建立起政府精干高效、企业制度规范、市场竞争有序、保障机制完善的适应经济发展的新体制,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规范科学、设施配套、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体系。通过小城镇的优先发展,带动全省农村工业主导产业群和支柱产业的形成,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资源资本向产业资本的迅速转化,从而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质的飞跃。按照这一思路,结合湖南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到2010年,小城镇建设发展应达到以下目标。
总体目标构想:全省通过新建和改造小城镇,使建制镇达到1300~1500个;集镇达到4500~5000个;平均每个城镇区用地达2km2以上;城镇人口规模达5万人以上,其中城域人口达2~3万人;人均居住面积达12~15m2;自来水普及率达90%,人均日生活供水量达到20m3;生活用燃气普及率达60%;电视、电力、通讯入户率达100%;镇内等级公路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5km,人均铺装道路面积12m2;工业废水处理率达85%;废气处理率达90%;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50%;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3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50%;人均园林绿地面积达10m2,绿化覆盖率达30%;全省城市化水平提高到40%;农村剩余劳力向小城镇有序转移,使全省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力占农村劳力总数的比重上升到50%以上;全省小城镇工农业总产值和人均纯收入在1996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
2.3 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模式选择
在小城镇建设中,要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选择各具特色的模式。笔者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轨迹分析,认为有以下四种模式可供小城镇建设时选择:
2.3.1“乡镇工业主导型”模式
这类模式又分为两类:一是“资源开发型”。就是利用本地的农业、渔业、矿产等资源优势进行开发,建立起以加工为主的工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由小到大最终形成小城镇。二是“传统技术开发型”。这类模式的镇没有资源优势,但有传统技术优势。是依托本地农民的传统技术和加工基础条件,以市场为导向,兴办乡镇企业,发展市场对路的产品逐步发展起来的。如举世公认的“温州模式”就属这一类。
2.3.2“贸易主导型”模式
这类模式的镇是凭借本地资源、交通等优势,发展商业、服务业和加工业,以贸易带动而得到发展。这类模式又可分为两类:一是“专业市场带动型”。发挥传统产品生产和集散地的优势,通过改善市场基础设施,扩展市场交易范围,增大市场容量,发展以商品流通为主的专业批发市场和小商城。地处湘中腹地的安化县梅城镇利用“六县通衢、八方集镇”的优势,发展壮大农产品贸易市场,以贸易促城建,以市场求发展,通过引资、集资和转让经营使用权的办法,投资
1.2亿元,完成总建筑面积16万m2,建成了一个占地2.5万m2的农贸市场,开辟了8条专业街,使市场面积达5万m2。1996年市场交易总额达1.5亿元,实现利税200多万元;二是“交通枢纽型”。这类模式的镇一般地处水陆交通要道和省、市、县交界边境,是各地物流、人流的必经之地。利用交通发达、流动人口多、接触信息广和运输成本低的优势,大力发展本地工业和二三产业,带动小城镇发展。临湘羊楼司镇地处湘、鄂、赣边界,京广铁路、107国道穿行其中,交通十分发达,历来是商贾云集之地,也是湘、鄂、赣三省农产品集散中心。该
镇以改革为契机,凭借交通优势,建起了3个大型农贸批发市场,办起了1300多家竹木加工企业。同时,服务于物资流通的通讯、电力、供排水、旅馆、建筑、运输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1996年,竹木加工销售和第三产业的收入达2亿多元,成为湘北第一边贸强镇。
2.3.3“城郊型”模式
这类镇处于大中城市郊区,它自己没有资源优势,而是利用城市的扩散效应,面向城市,主动接受城市的经济、技术、信息和人才等方面的辐射,服务于城市,围绕城市需要发展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苏州农村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就是利用上海、苏州等城市发展极的扩散效应而实现的。具体扩散为:原材料由城市向小城镇扩散;产品通过城市销售或城市出口;资金、技术和管理通过与城市联营或协作向小城镇扩散;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苏州小城镇直接转移;市场信息和人才向小城镇扩散。1996年苏州共有乡镇企业集团400多家,总资产达349.98亿元,占全市乡镇企业总资产的40.7%,利税占一半以上。发展外向型企业1968家,外贸供货额583亿元,“三资”企业5750家,合同利用外资100.86亿美元,在境外办企业177家,总投资4607万美元。长沙市黄花镇地处长沙市东郊,该镇接受长沙各方面的辐射,又服务于长沙。利用长沙的技术、资金、信息辐射,发展汽车、建筑、建材、机械工业,使之形成产业优势。全镇产值达亿元以上的企业4家,千万元以上的企业达21家。1996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3亿多元,人平纯收入达3000多元。城区面积由改革前的1.5km2扩展到4km2。
2.3.4“风景旅游型”
这类镇是以风景名胜区为依托,通过与整个风景名胜区的整体开发相结合,发展小城镇。这类小城镇既是风景名胜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风景区的依托点,建有为游客服务的各类商业、文化、交通、通讯、服务等设施。如武陵源风景区、南岳衡山、岳阳楼、桃花源等风景区附近的小城镇的发展都属于此类。3 深化改革,建立小城镇发展的市场机制
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适应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制约因素,必须通过改革加以解决,尽快实现制度创新。
3.1 建立以居住和职业为依据的户籍制度
以城乡分割为特征的旧的户籍制度,严重障碍着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和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因此,要适应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需要,首先,要改变目前户籍统计中农业人口和非农人口、人口统计中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反映不一致状况,制订统一、科学的人口城镇化统计口径和标准,逐步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以准确反映我国城镇化水平、公民居住和身份状态的本来面目。其次,要放宽农民常住人口迁移政策,准许农民在具备一定条件(在小城镇有自己的住房,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参加失业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等)后迁移到小城镇落户,并在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
3.2 建立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制度
农民从土地中摆脱出来,进入小城镇,如何处置原有的承包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要建立流转的新土地制度,使用权可以有偿转让,并允许作
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那些不愿意经营或无力经营土地的劳力,可以把承包期内的土地使用权作为合作的资本与别人合作,开展新的合作化生产。只有土地使用权在市场交换的流动,才能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实现规模经营和获取规模效益,也可以避免农村土地的“弃耕撂荒”和“应付田”所造成的土地浪费,解决进入小城镇农民因土地问题而产生的后顾之忧。
3.3 建立多元投资体制
我们要改变过去普遍存在的小城镇建设单靠国家和集体出资的局面,拓宽投资渠道,建立多元投资体制。①利用政策筹资。一方面就是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收取的城市增容费、城市维护费等税费。另一方面是制订一些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②利用土地开发筹资。政府要充分利用土地级差地租原理,按照规划,一次性征成片土地,由政府和国土部门与农民办好征用手续,再由政府分期进行开发,以地生财建镇;③利用房地产公司开发商品房筹资;④放开经营筹资。就是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把小城镇公共设施建设经营放开;⑤推行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以路养路,以基础设施养基础设施;⑥争取专项银行贷款筹资。主要是争取银行对小城镇基础建设的贷款;⑦鼓励农民带资进镇、开店办厂、兴办实业、以劳代资、以资参股;⑧发行股票、债券,采取股份制形式开发建设城镇。
3.4 建立新的建设方式
改过去分散建设为规划指导下的集中建设;改小农方式的各自建设为按城市化要求、社会化大生产方式建设小城镇。做到“三个结合”,达到“五个统一”。一是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引导农村工业向小城镇的工业小区集中、连片发展。二是发展第三产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把发展第三产业集中到小城镇,建立商贸小区和居民住宅区。三是小城镇建设与旧城改造相结合,根据可能和需要,节约投资和建设用地。达到统一规划、统一征用(拆迁)、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统一基础设施配套。
3.5 建立和健全新的城镇管理体系
主要是建立“三大体系”。首先,要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改革现有的小城镇管理体制。精简党政机构,转换工作职能,加强城镇建设。同时下放有利于城镇经济发展的相应经济管理权限,给发展小城镇以活力。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要把城镇发展的区域大规划和单个城镇建设的小规划协调统一起来,增强科学性,提高可操作性。再次,建立新的投资体系。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使筹资、融资、用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3.6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改变过去的福利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实行福利社会化。建立以养老保险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地转向非农业,转移到小城镇。①建立统一的养老、失业和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失业、退休或大病时,可以按规定领取保金;②建立生活补贴金制度。进入小城镇的居民交纳生活保障基金;③对进入小城镇的居民,在子女入托、上学等各方面享受与原有居民同等待遇,为进城农民减少后顾之忧。
3.7 建立和健全科技体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乡村城市化的过程也就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城镇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从本质上讲取决于科技投入水平的高低。乡村城市化不是简单地把农村变为城市,更不是把城市建到农村,它
应当有丰富的内涵。乡村城市化的重要任务,就是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部分推广到农村。要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下大力气推广应用城镇适用的科学技术,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建设水平。使城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保持科技领先的地位。
3.8 建立新的财政管理体制
建立镇“分税包干”(“划定收入范围,核定收支基础,上解比例递增,补贴定额递减,一定五年不变”)的财政新体制,建立金库。统一财税管理,凡镇区范围内所有单位、企业产生的财政收入,各种收费、罚款、税收统一纳入镇财政管理。镇属各部门所需经费统一纳入镇财政预算。
3.9 建立新的乡镇企业制度
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改革措施,主要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联营、租赁、出卖、转体等五种形式。通过改革,要达到产权明晰、结构优化、职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目的,逐步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
*本文系湖南省软科学研究课题《湖南省小城镇综合改革与社会发展》课题报告的第三部分。执笔:沈道义、孙齐飞
(责任编辑李焱张春强)
收稿日期:1999-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