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省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2018年度
市场监管监管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2018年8月3日
按照省局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部署和鞠波局长关于认真深入调研我省市场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指示,应急管理处坚持问题导向,树立问题意识,“走出去”、“下深水”、“沉下去”,赴江苏、广东等先进单位实地学习调研,深入基层走访多个地市州,分别与总局信息中心、中电科、航信集团、浪潮集团等具体负责同志开展深度交流,拜访省内信息化建设相关主管部门,对标先进、查找差距,深刻剖析原因,根据**省实际,提出关于加强我省市场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全省市场系统在用信息系统有90多个,原市场总局及直属单位部署系统30个,省局建设部署系统11个,省局直属单位自建系统13个,市州局自建系统40余个。
省局信息化建设工作于2013年启动,总投资仅1100万元左右,其中省局综合平台建设约900万元。省局综合信息平台一期于2016年底验收交付使用,二期目前在建,建成后共有10个业务系统可用。
准规范编制,项目建设见子打子,标准混乱。缺乏顶层设计是造成“信息孤岛”、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主要原因。
(三)经费投入不足。省局从2013年启动信息化建设以来,投入经费与发达省份和省内信息化建设较好的厅局的投入存在数量级差距,广东省局近5年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达到1.92亿,江苏、山东等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的省份,近五年的资金投入都是上亿元的规模,重庆、海南、甘肃、内蒙等省市投入也是几千万或上亿元。
(四)信息化专业队伍力量薄弱弱。受体机构约束等多方面因素,我局信息化建设队伍力量不足,尤其是缺少既懂技术又擅管理、既熟悉电子政务又了解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现有体制机制也制约了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培养和更替,建设队伍难以支撑庞大的信息化建设任务。
(五)项目管理水平亟待提升。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欠缺,对项目承建商的约束和惩戒制度不完善,对项目建设单位、需求单位缺乏考核;系统集成项目与网络运营服务捆绑采购、项目转包分包等极大的影响项目建设效率,应用系统与基础数据库捆绑采购导致“巨婴系统”,加重了后期系统扩展成本;如何盘活整合原有系统资源和新建项目调研不够,既损失了数据资源又提升了后期建设成本。
三、外省经验
(一)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具备较为成熟
对内整合国家、省、市、区系统业务数据,向外与部分政府部门实现数据交互共享,各类数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初步实现“一企一档”、“一品一档”、“一人一档”目标。
(四)存量和新增资源有机融合,在信息化建设中利旧融新。江苏、广东两省都注重盘活原有老系统,与新建数据中心和业务系统实现合理整合,从根本上解决了纵向一致,横向互通的瓶颈问题,有效避免了系统建设构架上下不
一、互不兼容的问题。广东省目前最老的业务系统是2002年药监局成立后组织开发的,完整保留了历年的信息数据,为监管工作积累了一笔宝贵的数据。
(五)省市共建,试点带动,分步推进。江苏省局以常州市局作为江苏省局信息化建设的试点单位,在资金、技术上予以支持。2015年以来,常州从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深化阶段到信息化大数据阶段,历经了四个阶梯式发展过程,积累了丰富宝贵的成功经验,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信息化建设模式。江苏省以常州经验为范本,在全省范围进行推广,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山东省在2013年出台信息化重点项目规划时,也是把信息化重点工程分为三个阶段建设。
四、对策建议
(一)强化组织领导。信息化建设是关系政府治理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和全局性工作,是一项涵盖所有业务领域、工作量浩大的系统工程,组织领导是信息化工程成败的关键。强
建设目标。首先建设数据中心,解决系统内各类基础数据、业务数据归集和交互共享,消灭信息孤岛、数字鸿沟;同时,从满足基本业务需求出发,建急用系统,在行政审批(备案)方面查漏补缺,补齐日常监管、稽查执法、监管资源方面短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信息获取范围,实现跨部门数据交互共享,并试点接入企业数据;最后,在获得充分数据的基础上,实现“大数据”风险分析、监测预警等决策功能。
(四)加大保障力度。一是积极争取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大市场监督管理信息化重点项目投入力度。要多方筹措资金,坚持省、市、县配套联动,统一规划、分级投入;可考虑通过政策引导、合作共建等方式,在确保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动员社会力量、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公众服务类信息化建设;二是着力建设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尤其要重视培养一批掌握信息技术、熟悉监管业务,愿干事能干事的复合型人才。
五、建设步骤
信息化项目建设步骤可在新的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后,按照五年时间规划为四步走,第一步实施顶层设计;第二步建设数据中心工程;第三步实施业务系统工程;第四步大数据运用。四个步骤可以前后交错推进。
第一步:顶层设计(2019-2021)。
顶层设计工作量巨大,尤其是标准规范需要分类分批分期完
和总局标准制订一套统一的监管数据标准规范。
管理体系(2019)。也叫管理架构,包括领导机构、工作机制、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安全管理、绩效评价、监督管理)等。
编制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2019)。通常在上一年完成项目编制,获得发改委批准立项后才能实施工程建设。
第二步:建设数据中心(2019-2022)
数据中心是信息化建设的骨干工程,按照数据供给侧改革的任务要求,将数据中心逻辑划分为4个分中心,分别为:数据资源中心、数据资产中心、数据交换平台和数据应用中心。
数据资源中心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等模块,主要涵盖各类基础数据库,包括产经营主体数据库、从业人员数据库、信用信息数据库等;按照数据所有权划分,分为内部数据区和外部数据区;按照数据类型划分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等。
数据资产中心是对数据资源中心的源数据进行“提纯”将大量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分类、加工等操作后形成可以使用的数据资产,此过程称之为数据资产化过程;该中心主要包括数据分类、主体数据、行业数据等模块。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是跨部门、跨业务系统数据共享交换的核心,在该区域内涵盖数据交换系统、数据共享系统、数据调度服务等模块,通过各系统和数据调度服务的支撑形成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该平台是实现不同数据库、不同数据格式之间进行数据
统建设可以通过购买已经运用成熟的系统来快速建成,优点是可以缩短建设周期,节约资金,但是往往会带来系统版本升级所带来人工维护成本、跨业务系统数据接口调用、业务系统并发访问性能瓶颈、机构改革业务融合等诸多问题。利用新一代微服务架构可将现有业务系统进行元服务化拆分,通过拆分形成业务系统的各个微模块,跨业务系统通过微模块的API调用方式实现,系统自动完成数据调用,避免传统数据接口调用耗费大量人工维护成本的问题;同时,我省具备创新性、实用性、推广性的业务创新微模块(容器)可申报国家局进行全国推广、复制,无形中带动行业发展与业务的创新。
第四步:大数据运用(2021-2023)
大数据技术较为复杂,工程投入大、周期长,目前全国市场监管系统还缺乏成功案例或成熟模型,但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省局已经在先行先试,到2021年启动大数据工程,时机较为合适。
大数据运用主要是建设风险分析、应急管理方面的大数据分析模型,为监管工作提供预警研判和决策参考,提升监管的预见性、靶向性、时效性。
提升监管的预见性,就是通过数据自动采集、自动汇集、自动清洗、自动计算,从而自动产生预警信息,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
提升监管靶向性,就是要建立“一品一档”“一企一档”“一人一档”,开展数据画像,实现靶向抽检、靶向检查、精准打击,把有
第二篇:西藏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西藏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胡京波 阿华(2009-05-07)来源: 中国藏学
[关闭窗口]
[摘要]本文详细叙述了西藏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全面介绍了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分析了目前西藏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提出了今后西藏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策。阐述了要实现西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首先要实现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只有用信息技术改造西藏的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才能提升西藏企业的竞争力,实现西藏的后发优势。同时指出了信息化对西藏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关键词]西藏;信息化建设;现状;困难;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3(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57(X)(2003)04-0108-08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他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江泽民同志关于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指示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都强调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这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了西藏地区未来的发展蓝图,即到“十五”末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进入西部地区前列,到2010年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到21世纪中叶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在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中走进前列”。
西藏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由于历史和自然等方面的原因,西藏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均处于不发达状态。要实现西藏特色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即旅游业、藏医藏药、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和绿色食品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和民族手工业、矿业和建筑材料业等),离不开信息资源及时、准确的提供与利用,必须首先实现西藏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一、西藏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西藏和平解放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大力支持下,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经过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依靠科技进步,使西藏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一直重视全区的信息化建设,要求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和设计思想,集中建设一个主干传输网络,形成全区统一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对应用系统建设实行全面开放,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在信息基础建设、文化基础建设、信息组织机构建立、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各类数据库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1959年,西藏的电话交换机总容量是3位数,不过750门,长途电路仅有6条;1978年是4位数,达5720门,长途电路达52条;到2000年已是6位数,达到17万门,长途电路已达11896条。
1995年8月,建成了拉萨至日喀则、拉萨至山南光缆工程,其中拉萨至日喀则光缆是世界屋脊上的第一条通讯光缆,全长340公里。1996年建成开通了日喀则经白朗至江孜的光缆,1997年开通了拉萨至林芝和八一至米林的光缆;1998年7月,开通了泽当至桑日、曲松的光缆;同年8月,开通了兰州至西宁、拉萨的光缆工程。2001年底,西藏电信光缆总长度达到7793.8公里,连接7个地市、64个县、361个乡镇;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69228门;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达到2万路端。
1993年8月,拉萨电信900兆蜂窝式模拟移动电话系统建成投入运行,1997年,山南、日喀则、林芝、那曲、昌都、阿里6地区相继开通;同年8月,拉萨电信GSM交换局正式开通,这标志着“全球通”数字程控移动电话在全国实现联网。
西藏电信部门集中力量加大了区内外长途干线和重点工程的投资及建设力度,“九五”以来,全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9736.3万元,重点完成了长途传输网和电话交换网的建设,长途电话全部进入全国自动交换网,使全区的通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建成了由光缆、卫星覆盖全区的通信传输主干道,形成了程控交换、卫星通信、数据通信、移动通信等各种先进手段于一体的通信网络。
2001年4月28日,西藏电信在拉萨隆重举行了“十五”第二批项目暨援藏项目合同签字仪式。西藏电信公司在抓好“十五”首批通信建设项目1.2亿元的基础上,适时提出了“十五”第二批项目暨援藏建设项目计划,这次签字的建设项目总投资达1.68亿元,其中,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援藏投资达1.06亿元;建设项目有中国电信集团援助的昌都—芒康—盐井、昌都—江达—贡觉、那曲布龙—比如光缆通信工程,西藏的DDN扩容工程;西藏电信自筹建设项目有:各地、市、县市话交换机扩容工程。三条光缆建成后将增加光缆长度约700公里,昌都、那曲两地的通信状况将得到改善,市话交换机扩容后,将增加市话交换机容量5万多门。截止到2002年10月,全区电话用户累计达到38.34万户,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已达到26.9万门,全区固定电话的普及率达到了14.56部/百人,市内电话普及率达到26.7部/百人,全区7个地市均开通了GSM移动电话,为实现全区的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较短的时间内,西藏的通信业实现了由小容量向大容量、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单一业务向多种业务的转变,进入了一个服务功能比较齐全、技术手段先进、通信业务初具规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面发展的时期。
2、信息化机构相继建立
①西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 2000年6月,开始组建通信管理局;2001年4月,通信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管理局实行信息产业部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双重领导,并以信息产业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行使电信通信行业监管职能。管理局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组织协调通信与信息安全、党政专用通信和应急通信工作。同时,负责对全区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划、管理及协调工作。承办信息产业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交办的工作。
②西藏移动通信公司 2000年6月9日,西藏自治区移动通信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公司运营一年来,西藏移动以“远赶西部先进,近创区内一流”的战略目标,实现了用户发展、业务收入、劳动生产率等经济指标翻一番。截止到2002年10月,西藏移动交换机容量达到32万门,移动用户发展到19.138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4.3部/百人,寻呼从1998年的1家发展到9家;GSM无线基站110个,载频734个。
③西藏自治区经贸信息中心 为加快信息化建设,成立了西藏自治区经贸信息中心。2000年开通了与国家经贸委的DDN专线,完成了中国经济信息网西藏站、联合国科技信息网TIPS西藏网站的建设工作,连通了自治区统计局DDN专线,建立了西藏经贸委局域网,开通了与自治区党委信息中心的专网,为全区获取信息、发送信息提供了方面和快捷。
④中国联通西藏分公司 2001年5月18日,中国联通西藏分公司成立,进一步推动了西藏通信事业的发展,把全区通信业的改革引向深入,市场竞争格局进一步形成。2002年1月8日,中国联通西藏分公司开始了CDMA移动业务一期工程建设,一期系统总容量为2万门,工程总投资3895万元。一期工程覆盖地区为拉萨、达孜、堆龙德庆、曲水、贡嘎、羊湖、纳金等地。
⑤西藏互联网协会 2002年8月16日,西藏自治区互联网协会正式成立。自治区副主席多吉、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曾忠义等领导出席成立大会并揭牌。目前,西藏自治区上网人数已经超过1万人,注册用户达5000多户;据统计,目前拉萨地区通过许可证经营的网吧已有80多家。但西藏互联网行业仍处于无序的竞争状态。针对这种情况,自治区互联网协会的成立,对于规范行业经营,使互联网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3、建成部分信息化系统及数据库
①统计信息自动化近年来,全区统计信息工作在国家统计局的指导下,结合西藏统计工作的现状,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首先是建成Internet/Inteaet网络,实现了网上检索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有关统计信息,并对网站主页进行调整,建成了西藏统计信息发布站点。其次是建成了西藏统计行业电子邮件系统,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开通了OPENMAIL电子邮件系统,帮助拉萨、日喀则、山南、那曲、林芝、阿里等6地市统计局完成了广域网连接任务。
②资源环境信息系统 2001年8月,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西藏自治区科技信息研究所合作承担的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西藏自治区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GIS)建成并投入使用。该系统主要由项目管理、区域概况、环境资源、特色城镇、社会经济、分县数据、藏医藏药、气象及动物数据库等部分组成。该系统反映了西藏区域发展基本现状,揭示了西藏区域发展的分布特征和发展前景,为建设数字西藏奠定了基础。该系统的建成,不仅填补了西藏的空白,而且提升了西藏信息服务手段,为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③青藏高原气候综合数据库系统 2002年6月,自治区气象局青藏高原气候综合数据库系统经国家气象局批准立项,开始正式建设。《青藏高原气候综合数据库和共享网站建设》项目,具体建设内容有:高原冻土数据,高原积雪数据,高原光照资源数据,两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考察的地空、地面资料,中日亚洲季风机制观测项目资料,青藏高原气候系统数据,高原各类气象灾害数据以及制作各类数据集的元数据。数据库建成后,将全面实现资料的现代化管理,优化存取手段,通过增加资料的内容和形式,达到拓展服务领域,为实现资料的共享打下坚实的基础。
④西藏科技项目数据库 该库包括从1978—2001年共2100条科研立项数据,内容涉及全区农、林、牧、医药、地矿、电子等部门;共有、项目名称、行业类别、研究内容、社会经济效益、承担单位、申请经费等16个段;每年可为全区新的科研项目的申报与审批提供信息资源服务。
⑤西藏科技成果数据库 该库包括从1979—2000年共500多项全区科技进步获奖成果的数据;共有成果登记号、成果名称、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号、任务来源、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组织鉴定单位、鉴定时间、技术水平、成果简介、成果转让、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等13个条目,每年可为全区获得科技成·110·中国藏学2003年第4期(总第64期)果奖的申报与审批提供信息资源服务。
⑥西藏科技文摘数据库 该库包括从1972—2001年共3000种期刊的数据,内容涉及全区各行业与部门;共有分类号、序号、文摘篇名、作者、期刊名称、期刊号、摘要和关键词等8个字段,为全区各科研单位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服务。
⑦西藏科技文献馆藏数据库 该库收集了从1985—2000年全区各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和图书馆所收藏的各种科技资料与科技期刊的数据,共包括科技期刊1741种,有科技资料数据15071条。“科技期刊库”有分类号、篇名、出版年期、收藏单位共5个字段;“科技资料库”有分类号、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收藏单位共5个字段。该数据库的建成,初步实现了全区各科研单位和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开展图书馆馆际互借和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打下了基础。
4、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①图书馆和文化馆 西藏和平解放50年来,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国家相继投资建成了西藏图书馆、西藏博物馆、群艺馆、电影院等一大批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文化基础设施,结束了旧西藏没有文化基础设施的历史。截至到2000年,全自治区共有地市级群众艺术馆7个,藏书在万册以上的图书馆有20多个,县级多功能文化馆49个,乡级文化站213个,为实现全区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基础设施和物质保障。
②新闻出版 西藏的新闻出版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全区的译著队伍、编辑力量、印刷基地建设、印刷物资供应、图书发行网点、报刊管理、新闻出版行政管理与法规建设等工作基本配套,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新闻出版体系。全区现有4家出版社和音像复录加工厂;有自治区、地市、县三级新华书店67个;从1956年《西藏日报》创刊到1977年《西藏文艺》创刊,西藏公开发行的报刊已经达到52种。
③广播电视 上世纪50年代初,进藏部队办起了全区第一家新闻媒体——有线广播;1959年,西藏人民广播电台成立,1960年开始对全区广播;1985年,全国最晚的省级电视台——西藏电视台成立,当时仅能覆盖拉萨市区。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区共有区级广播电台2个,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36座;区级无线、有线电视台3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470座。“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以来,截至到2000年底,全区以建成乡村级广播电视站2334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77.7%和76.1%。全区计划用3—5年时间,实现全区5115个行政村的“村村通”广播电视。
二、西藏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
1、观念与管理问题
①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对推进信息化和发展信息产业在促进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提升西藏的综合竞争力,提高西藏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中的重要性,以及在维护西藏稳定与安全中的重要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对信息化的认识、具体的政策措施与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差距较大;部分群众对推进信息化和发展信息产业的认识也不到位;社会各界没有把信息资源与能源、材料同样看做是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其次,在信息化建设中,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重网络、轻信息的现象十分普遍,造成了信息设施的利用率低,政府和群众对信息网络资源的使用、发展信息产业的信心不足。
②管理体制与政策法规不健全 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信息产业的行政手段不够强硬。一些相关的职能机构运作体制不顺,领导力量不强;信息化建设是由几个部门组合或共同负责,内部关系没有理顺,行政职能的履行不到位;有关部门在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中,缺乏政策、规范、立项等方面的调控手
段和权威,不能满足西藏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
西藏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信息产业的一些政策还未列入议事日程,法制法规建设落后于信息化建设的实际要求,阻碍了信息化的发展;同时,信息产业的发展急需优惠政策的扶持,信息产业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合法利用等问题及待法律、法规的规范。
③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够 在西藏信息化建设中,必须研究、发展和开发具有西藏特色,符合西藏各族群众需求的信息技术,应从西藏的实际出发,开发西藏民族特色的信息技术。目前,西藏在信息化建设中投入的经费不够。一方面是在信息研究的经费投入太少,许多研究项目无法开展;另一方面由于西藏经济欠发达,政府财政十分紧张,对西藏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可能多,再加上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相当薄弱,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匮乏。财政投入的信心和能力不足。
2、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薄弱
西藏的信息生产能力与信息传播储存处理能力和全国信息资源相比,表现出以下差距:一是数据库及专利申请在全国处于十分落后的地位;二是人均所拥有的图书馆、文化馆的数量少;三是高校在校生人数、企事业单位拥有技术人员的数量、邮电网点、邮电业务量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可见,西藏的信息生产能力与传播处理能力和全国相比,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有些项目差距很大;信息的传播、储存、处理等设施居于全国之尾,许多项目的差距都在10年以上。
西藏的数据业务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太大,与西藏电信自身发展也不协调。从业务上看,西藏目前只提供基础业务中的基本业务,特别是在应用业务方面基本上是空白;从收入比例来看,全国平均水平已经达到5%,而西藏只有1%,收入绝对值与全国其他最低省份相比,差数不是倍数,而是一个数量级,可见西藏持续发展的困难。此外,由于西藏人才的匮乏和技术落后,全区的政府上网工程建设也是一个空白,自治区各部门内部网络建设比较困难,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相当低。
在软件开发上,没有形成西藏自己的开发队伍和力量,具有西藏地方特色的软件急需开发,急需发展拥有西藏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产品;在信息服务上,西藏没有形成集团优势,基本处于各自为政时期;成熟的公众网络尚未建立,网络市场急需培育。
3、基础教育滞后
一是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经济滞后,财力单薄,自我发展能力低,对文化教育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支持;二是地理文化的封闭性。由于西藏地理上的特殊性,文化的发展相对封闭,使人们的意识比较狭窄,观念落后,思想保守,形成了文化、心理的一种定式;三是现代教育发展起步晚,教育基础薄弱,规模较小,现有师资力量和教学管理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差距很大;四是现有的教育质量偏低,办学效益不高。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扩大办学规模,加快教育的发展速度,任务十分艰巨,而且难度很大。
由于全区教育、科技落后,所需信息化建设人才严重匮乏。全区学龄儿童入学率仅为83.4%,全区人口素质偏低,人才匮乏现象普遍。科技整体水平低,技术创新进展缓慢,区内现有人才留不住,区外人才吸引难,造成了全区信息化建设与东部地区的巨大差距。
4、文化设施严重不足
全区基层文化建设正面临着新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基层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日渐加大。全区目前还有26个县没有文化馆(图书馆),487个乡没有文化站,绝大部分的村没有文化活动室,这说明全区的基层文化建设严重滞后。其次,基层文化发展与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差距日渐加大,农牧区群众看戏难、看书难、看电影电视难等问题还普遍存在。
三、西藏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统一认识,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
西藏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思想,统一认识,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宣传、指导及领导工作。要使各族干部群众认识到,信息技术作为高新技术与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科技、经济、政治、军事竞争的焦点,成为维护边疆安全、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所在。加快信息化建设是历史赋予西藏的重大责任。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西藏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边疆的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素质,改造西藏的传统手工业,以信息化建设带动西藏的特色产业,是西藏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策略之一。西藏加快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是西藏实现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西藏的各级政府部门要解决好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健全、领导到位、政策落实和关系理顺等重大问题。政府部门必须制定有利于信息化建设,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特殊政策。同时,各级政府部门要强化对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与调控。
自治区政府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一是领导,即制定目标、建立机构;二是合作,包括政府、企业、教育与社会机构之间;三是政策,即各项政策要连贯、一致,确保创建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四是市场,即投资要面向市场需求;五是持续,即确保服务的持续性。
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逐步建立政府信息交换系统,实现政府信息在政府机构内的共享,建立连接自治区、地市、县的政府信息网络;利用因特网建设政府信息发布系统,将非涉密信息向社会公开,充分发挥政府信息的导向作用;在政府的网络平台上,建设政府业务信息系统和计划、财政、税收及贸易的联网工程。
2、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网络建设投资,发展固定和移动通信网络,提高电话普及率,发展数据和多媒体通讯网络,特别要采取多种措施解决农牧区通信困难的问题,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应优先安排信息网络建设,信息网络建设可采用卫星通讯系统与地面通信网络相结合的传输方式;应高起点建设语音网、数据网、图像网,加快西藏信息网的规划与建设。
要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加强计算机在各部门、各系统的应用,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水平。要充分利用区内已有的网络资源,积极发展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当前,西藏的电信事业发展较快,资金、技术、现有设施相对较强,应该以邮电、电信为龙头,利用邮电、电信、公共网络的优势,加快西藏的信息化建设。
西藏的邮电通信建设应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新技术和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加速基础网络建设,形成方便、可靠、快捷的城乡邮电通信网络体系。到2005年,基本建成以拉萨为中心,以城镇为重点,辐射农牧区的电信通讯网,使网络规模容量、技术层次、服务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基本接近并争取达到全国电信发展的综合水平;实现县县通光缆,乡乡通电话;电信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到2015年,实现全区行政村村通电话,电信通讯水平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全区县及交通干线、机场、口岸开通移动通讯。到2050年,形成以城镇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光通讯网和覆盖全区的卫星通讯网;实现通讯数字化、智能化、个人化,满足信息化社会对通讯的要求。
3、大力发展基础教育,重视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信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高层次专业的高科技人才,需要有高层次的劳动力结构,信息化建设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和吸引大批优秀的高科技人才,已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为加快西藏区域发展,提高西藏的信息化程度,必须强化人力资源意识,实施“人才工程”加快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确保西藏发展的后劲。
在西藏信息化建设中,要牢固树立人才是最宝贵资源的观念,支持西藏高校创办软件学院,加大信息技术类人才的培养。要鼓励高校与企业相结合,对干部职工进行在职培训,提高各族干部群众的素质。西藏要把最先进的、最现代化的教育办好。一是普及计算机知识要从娃娃做起,让孩子跃上信息平台;二是西藏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要切实把基础教育放在突出位置,积极发展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全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西藏的中小学要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尽快开展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教育与普及。
要重视藏族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要充分发挥藏族信息技术人才在西藏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以信息化建设带动西藏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要组织力量研究解决西藏在应用信息技术中存在的具体困难,针对西藏的特点,开发相应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4、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以全国文化三大工程(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快西藏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一步加强西藏图书馆界和全国图书馆界的交流与合作,与区内各系统图书馆的协作协调,创造一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基础。目前,全区的图书馆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六地一市尚无一座公共图书馆。因此,开展信息化建设,仅仅依靠西藏的公共图书馆是不行的,需要西藏所有的图书情报单位联合起来,发挥馆藏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地为西藏党政军部门、科研机构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服务,才能加快西藏的信息化建设。
应该特别重视发展西藏的文化产业。一是发展文化产业能够避开西藏基础设施落后、资金和技术短缺的劣势;二是西藏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三是文化消费已成为世界消费的一大热点,西藏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因此,西藏的旅游业成为西藏的特色及支柱产业;四是加快西藏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尽快整合西藏地区的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如果没有数据库,没有信息资源,信息化建设也就无法实现。
5、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援藏力度
在西藏信息化建设中,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需要中央的支援和投入。同时,要紧紧依靠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与15个对口支援的省市建立联系与协作。要把对口支援与西藏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西藏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与内地的资金、技术、管理、人才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互利互惠,共同开发、共同发展。
要加强与内地的合作,东部发达地区占有科技、信息、资金和人才的优势,应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帮助西藏地区发展经济,进一步放宽对技术转让的限制,建立和优化人才的培养,实现西藏与全国的共同发展。同时,西藏的各族干部群众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宽广的胸怀、让利的精神、优质的服务、优惠的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和欢迎国内外各公司、组织、单位和个人进藏参加西藏的信息化建设。
6、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培育与发展信息市场
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将社会文明从传统的农业文明社会、工业文明社会转变为信息文明社会。它一方面是用信息化的方式去生产大量的信息产品;另一方面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把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改造成信息化的工业及信息化的服务业,以提高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西藏的信息化建设,就是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并提升旅游业、藏医藏药、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和绿色食品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和民族手工业、矿业和建筑材料业等特色产业,以提高这些特色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西藏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企业信息化是实现产业信息化的关键。西藏的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目前很低,政府应该通过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促进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特别是对西藏的重点、骨干企业和上市公司要采取一些特殊的办法,使其率先实现信息化,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国有骨干企业和其他有条件的企业要普遍建成与生产流程、市场营销、研究开发、售后服务、管理决策紧密结合的内部网,利用电子商务,拓宽企业业务范围,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要推进企业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变革,提高西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建设信息化的目的,就是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有用的信息准确、快捷、经济地传递到需求者手中,用于生产、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以加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推进西藏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搞好基础建设是必要的,但如果没有丰富的信息内容,仍达不到信息化的目的。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搞好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培育与发展西藏信息市场方面,应建立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科研部门、国有企业的信息服务实体为主,以独立的信息服务企业、私营信息企业为辅,建立各自经营、自负盈亏的信息市场主体,以促进信息商品化的发展。同时,应与西藏网络建设相配套,建立自治区、地市、县级信息市场,逐步建立以拉萨为龙头、地市为骨干、各县为基础的信息市场体系。
7、建立和完善与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标准
为了更好地规范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对现行的有关信息化的法规进行修改与完善。例如,在信息基础建设规划、信息工程管理、信息资源开发等方面还都未作出规定。西藏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国家法律的指导下,制定西藏信息化建设的地方法规,并制定出与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政策、信息技术应用标准和规范等。使其在信息化建设中,积极发挥推动、协调和规范的作用,以保证西藏信息化建设得以健康、快速、有序的发展。只有法规先行,才能推动西藏信息化建设,并为社会创造公开、公平、公正地参与信息化建设的大环境。依法规范和调整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行为,可使不利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减少西藏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信息产业的成本。
8、缩小西藏与内地的数字鸿沟
由于信息时代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科技领域的差距尤为明显,出现了令人忧虑的“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不仅表现在信息技术开发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应用方面,例如信息资源短缺、信息人才匮乏、信息基础设施滞后、体制或机制不健全、教育不普及和技能培训不足等。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信息时代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跨越鸿沟、将数字鸿沟转化为数字机遇的大好机会。为此,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缩小西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信息差距。首先,应该正确认识数字鸿沟问题,承认数字鸿沟的客观存在,并对巨大的差距性和存在的广泛性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也不能低估消除数字鸿沟工作的艰巨性及长期性。为解决数字鸿沟问题,要认真考虑西藏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由于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战略性、全局性和整体性的艰巨工作。因此,自治区领导部门要充分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对传统经济的促进作用,制定与西藏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发展政策,以促进西藏经济更快地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信息产业部:《中国信息年鉴》[Z],中国信息出版社,2001年版。
2、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年鉴》[Z],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
3、西藏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课题组:《西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思路》[J],《西藏研究》,2002年第2期。
4、李荣华:《西藏电讯发展与变迁》[J],《中国西藏》1999年第2期。
5、米玛:《搭上信息时代的快车》[N],《西藏日报》,2002年9月3日。
6、李荣华:《努力运作加快西藏信息化建设》[N],《西藏日报》,2001年1月8日。
7、任兴宝:《西藏自治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科学数据库建设的现状》[J],《西藏科技》2001年第10期。
8、王黎、韦素芬:《信息资源与西藏经济建设》[J],《西藏研究》2000年第1期。
9、顾华详:《西部信息化与发展信息产业的战略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2002年1月6日。
10、邬琨、邓波:《抓住西部大开发大好机遇,加速西部信息化发展进程》[J],《自然辨证法研究》2000年第12期。
11、旦平:《为全面小康提供通信保障》[N],《西藏日报》,2002年12月10日。
[本文责任编辑(特约)季垣垣]
[作者简介] 胡京波,中国图书馆学会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办公室主任、副研究馆员。阿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图书馆馆长、副研究员。(北京 100101)
第三篇: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论文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其优势已经受到各个领域的重视,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全面进入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高校后勤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但同时也存在着种种问题。本文则是通过分析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探究相应的解决对策,以达到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效落实方式。
关键词:高校后勤;信息化;必要性
高校后勤是教育教学、科研、师生日常生活及环境的重要保障,而高校后勤在满足了教育、师生生活的基本需求的同时,自身还应做出调整和改变,以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信息化与高校后勤管理的融合,提高了后勤工作的执行力,通过更加规范和协调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令高校后勤的服务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也符合了现代多元化社会的发展需求。
一、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虽然现代信息技术早已进入到了高校后勤管理中,但综合来看,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高校只是把信息技术的硬件应用到了后勤部门,加上一些的办公软件来辅助后勤管理工作。还有部分高校,引入了财务核算、管理、公寓管理等软件来满足工作需求。其中,也有部分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到了一卡通阶段,校园内的饮食、水电和其他消费均可使用。而也有一些高校后勤的信息化建设程度较高,形成了数字管理平台,融合了之前提到的各个项目,并形成了一个系统的业务流程进行综合的管理和分析。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可以说在国内仍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重视度的问题。根据高校教学目标和自身学生情况的不同,各高校所重视的“点”和发展也各不相同。包括:学生的毕业率、就业率,自身的科研项目等,但对后勤的发展却有所忽视。多数高校都是以较被动的形式在发展自身的后勤管理,认为后勤对于高校来讲只是一个辅助的服务形式的部分,从而忽略利用信息技术去整合校内外的信息资源,来提高自身后勤的工作效率和管理科学性。二是信息化建设专业度不足。这里又可分成两部分,首先是后勤工作人员文化综合素质不高,加上习惯了以往的工作模式,自然很难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工作中。其次是后勤信息化建设缺乏专业度。因为在国内,信息技术全面进入高校后勤的时间仍然较短,缺乏信息化建设经验,加上高校后勤中缺少信息技术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落实。
二、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1.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对于提高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重视,首先是管理制度的转变,由传统的管理制度向信息化管理转变,完善其中缺少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包括:对信息资源的搜集、分析到整合,校内外信息资源的共享和链接,做到信息技术与后勤服务的全面融合,而不是单一地把部分后勤工作转移到信息技术的硬件中。而想要实现后勤服务电子化、后勤管理数字化,首先要制定和形成可以贯通高校整体后勤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数据统一、信息全面、分类明确和结构合理,保证信息数据可以流通于不同的后勤部门,避免工作重复,提高后勤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度,增加各部门的工作执行力。并且根据高校自身的发展目标,后勤信息化建设也要分阶段、有目标地进行,根据各个阶段的发展需求,来逐渐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最后,是加大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资,很多高校后勤的信息化建设不足,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资金不足,因此影响了信息化硬件、软件和专业人员的引入。
2.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不单单是指加强高校后勤工作人员对规章制度遵守情况的管理,还应指提高后勤工作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认识和实际应用能力。因为,有很多后勤工作人员,因为习惯于以前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就失去了改变和进步的意识,因此讨厌新的技术出现于自身的工作领域中。针对这方面,首先要对原有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包括现代信息技术管理的发展和应用领域,以及各领域、行业后勤信息化建设相关知识,以引起工作人员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然后着重于高校后勤工作的信息化的培训,但内容在初期阶段不要过于广泛和专业,这样对信息化管理不了解的工作人员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结合自身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化培训即可。其次可以聘请信息化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来带领和指导其他工作人员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免出现在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之后,工作人员不懂得如何把学到的信息化管理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中的情况。再次,在校内进行关于后勤服务信息化建设的调研,包括:学生和教师对后勤服务的看法,收集后勤日常工作中的问题所在,以便于利用信息技术去解决问题,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效率。总之,高校后勤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件较复杂和工作,在建设过程中,要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去分阶段地落实信息化建设工作,切忌盲目地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造成信息化与后勤管理不能全面融合,从而出现相互制约的情况。
参考文献:
[1]李储君.论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服务质量和水平上的提升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104-107
[2]王伟荣.高校后勤信息化管理之我见[J].现代企业教育.2013年04期:54-55
第四篇: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其对策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其对策
【摘 要】随着社会进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最终将走向信息技术化之路。但许多高等职业学校的信息化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认识不到位、组织不到位、管理机制不健全、资金不足、标准不统一、缺乏协作意识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高效信息化,就必须更新理念,建立专门机构,加强管理,建立相对稳定的投入机制、统一的信息技术标准,并加强与相关方面的合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育信息化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3-0063-01
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是有效地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教育现代化。高等职业院校实现信息化有助于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更有助于提高职业院校的综合实力。
一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信息化意识两极分化
一方面,在高职院校信息化进程中,由于缺乏相关信息的主导作用,导致了许多教师工作过程中的偏差和工作的盲目性,影响了高职院校的信息化进程。有些学校由于学校领导信息意识薄弱,校园信息化工作受到长期忽视,校园网建设和应用严重滞后。有些学校校园网络建立只是为了应付所谓的学校教学设施建设,并不进行开发利用和定期维护。此外,由于信息技术产品的更新和快速发展,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年轻教师和学生所需求信息大于大多数学校的信息可用水平,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喜欢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学习,也更喜欢直观、包含大量信息的多媒体课程。
2.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规划
实现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化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持续的系统工程;且与学校的全面工作及总体方向息息相关。如果没有一个有力的组织对这项工作实现有效的执行,信息化建设将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首先,许多学校对信息网络管理机制认识不到位,通常将其挂靠在学校中的一个部门,而主管领导并不了解业务,从而导致信息化管理机构不能直接参与重大工作规划;有些学校在早期建校时没有安排合理的弱电系统和布线管道,致使校园网推行困难;一些学校无视或轻视网络信息安全的方案和配置,导致网络使用中出现一定的安全的问题和故障;有的学校为节约经费,网络设备的选型缺乏扩展性考虑,网络性能满足不了工作发展的需求而需要重新投资,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校利用网络来进行应用的信心。其次,信息技术化建设既要做技术方案的长远规划,还要做有相应运转方案的长远规划,这样才能使信息技术化可持续发展。
二 加快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加强管理,完善运行机制
高等职业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只有加强管理,才能更好地解决校园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高职院校的信息化进程。
具体来说,应根据高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立足未来,建立和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并规范操作技术,维护安全管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信息维护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建立学校的信息评估系统,设定信息技术化建设的目标,落实措施,运行机制,细化部门信息技术的责任,校园信息化系统使用效果的评价制度等,完善信息化工作的领导负责制,协调和执行体系,使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序、高效地运作。
2.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校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力量,学校应建立专门的教师培训中心,定期举办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及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让教师真正建立现代教育思想的观念,切实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将其真正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和业务水平。
3.统一认识、更新观念,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
学校领导要重视信息技术应用,努力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信息技术建设与学校各方面工作紧密相连,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方面的重要性。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具有信息应用和信息能力建设的人才,同时也应该是推动社会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力量。只有增强信息技术化意识,建立紧迫感,才会积极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应用系统的建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培训质量。
三 结束语
总之,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完成。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信息科学与技术,提高高职院校的技术专长和管理水平,从而成功地实现信息化。
参考文献
[1]郭文革、希建华.本土化:国际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高等教育信息化国际研讨会综述[J].开放教育研究,2002(3)
〔责任编辑:李锦雯〕
第五篇:基层法院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定稿
基层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江夏区人民法院 潘 锋 黄 艳
加强人民法院信息化工作,是社会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发展对人民法院提出的客观要求,是人民法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的重要行动,也是人民法院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和长远发展的然选择。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央关于电子政务的决策和部署,以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应用水平为重点,坚持为审判工作服务,提高审判效率,促进司法公正;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践行司法为民;坚持为社会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创建良好的法治环境。并制定了统筹规划,持续发展;需求主导,服务审判;全面应用,务求实效;加强管理,保障安全的信息化工作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省、市各级法院出台了一系列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院在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指导下,今年初进行了信息化建设调研,总结了近年来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果,也指出了当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解决方案。为了规范信息化建设组织机构,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人员组成和具体职能,构建形成了完善的工作组织网络。提出了“总体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强力推行”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方针,为今后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长远性,要紧密结合审判执行工作重点,科学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在全院自上而
下推行全员信息化培训和应用,为全面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1.硬、软件建设
我院在2007全省三级专网建设工程中,整体改造了机房,进行了办公楼的综合布线,为六个基层法庭接通了光纤,并完成了和省院的局域网连接以及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建设了内网网站,为审判工作构建了高标准的信息化工作平台。2008年,我院对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从人力、物力资金等全方面保证,先后建设了数字法庭,全院大楼安全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红外线报警系统),电子阅览室租用两条光纤,供电子阅览室和院领导上互联网使用。院内建设了网络专线,与法庭、上级法院间实现了网络互联。另外,全院已经实现了人手一台电脑。全院光纤线路年租金10万元,实行先交费后使用
目前,我院信息中心机房共有服务器5台:审判系统服务器一台(SUN)、网站服务器一台(戴尔)、数字法庭系统服务器一台(联想)、档案数字化服务器一台(戴尔)、全省审判数据交换系统服务器一台(联想);存储服务器2台:审判系统存储(SUN),数字法庭存储(同有)。4个小审判法庭均配备同步录音录像系统(极影JY-200),1个大法庭安装了数字法庭系统。已经投入使用的相关专业软件有:通达海法院信息管理系统V8.2(基层法院版)、法域阳光科技法庭系统V5.0、瑞星杀毒软件企业级网络版一套。
2.实际运用
按照相关规定,通达海法院信息管理系统供全院业务部门办公使用和院领导监控管理及案件流程节点审批使用。系统功能基本能满足 2
办案全程运用,即从立案信息录入,网上报结案,网上提交归档。科技法庭系统,能满足庭审同步录音录像,证据展示,网上庭审直播和事后点播功能,庭审信息可以同步存储在中心机房审判管理系统。并可刻录光盘附卷保存。同步录音录像系统为单独系统,可满足庭审同步录音录像,既可同步刻录光盘,也可事后刻录随卷保存。档案查询系统影像扫描正在建设中,全部档案扫描后,可满足全院办案人员实行网上借阅使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按审批程序授权,安全性可保障,其他办案机关查借阅档案可在阅档室计算机终端上操作完成,无需入库房调纸质档案。另外,2008年档案升级时,还安装了文书档案、财务档案、声像档案、科技档案录入查询软件单机版,其功能可以满足我院现实工作需要。机关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监控信息可保存15天。审判数据交换平台,可满足上级法院网上提取有关审判信息。同时,立案大厅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建设克满足审判、执行公开查询。审判庭位置查询,开庭公告信息,既方便当事人查询,也提升了法院形象。但是,实际运用过程中,审判信息录入不完整现象较为突出,目前仅仅实现了当事人基本情况等基本信息。庭审笔录,法律文书录入,而按照上级法院要求,审判信息必须全部完整录入到系统,信息录入不完整不仅影响电子档案的形成,更重要是影响上级法院对我院审判质效的考评。
3.管理现状
按照职责划分,全院所有服务器维护及数据备份,计算机设备及网络维护、维修,审判系统,电视电话会议系统,数字法庭系统,同步录音录像管理工作,全部由网络管理人员负责,目前,全院网管人员配备3名,其中一名为借调人员。工作中,网管员还兼任内网信息 3
发布,网络舆情监控,公文交换,法院工作活动的摄像、照相以及业务部门证据保存强制执行等活动的摄像、照相。管理方式上,网络维护、服务器维护以巡查发现自主维护为主,计算机等设备的维护,根据使用部门使用人员电话通知,网管人员现场排查为主,能维修的及时维修,需更换设备的,由使用部门书面向行政科申请购买设备,再由网管更换,一般没有送外维修(原来基本上是以送外维修为主)。新增网络布线由行政科负责联系人员安装。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院信息化建设工作资金投入比较大,对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司法公开整体工作上台阶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与上级法院要求和先进法院的做法,我院审判管理工作的现实需求还是存在差距。
1.长远规划和现实需求存在矛盾
根据上级法院精神和现实状况,科技支撑日趋重要。法院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有审判工作的“网络化”,审判管理建设标准,又包括法院人事管理,司法政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严格意义要求,法院信息化建设应当按照法院工作的特点整体规划,对软件的开发,线路的布局,全员的使用要求全盘考虑,但由于受到办公条件的局限,资金的局限,法院人员结构的局限以及上级法院不同时期要求与标准的变动性,影响了我院的整体规划。我院审判信息管理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全院进行了整体规划布局,一年后,建设数字法庭又重新布局线路,全院的各类网线、电话线等弱电线,电线等强电线规划不一,既存在安全隐患又不美观。现在使用的审判系统重点是流程节点管理,而现实的需要又要求满足绩效管理。而两者之间又不 4
能有效匹配,既占用了有限的资金又增加了工作量。
2.建成的系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存在资源浪费
我院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各个系统,特别是审判信息系统和数字法庭系统,功能没有充分利用,如数字法庭系统建成后,庭审使用率不高,很多书记员经过培训后没有实际操作,大部分书记员甚至还不会运用;审判管理系统的消息发布及其他消息功能目前基本没有使用,内网网站也仅仅只是发布消息的平台,其他信息交换、意见收集等功能也没有得到扩展。审判信息的录入经过两年的强调,仍然存在录入不及时,不完整的现象,影响电子档案的质量,还有院内有关重要活动、会务通知等信息在内网发布后,有部分人员没有养成上下班阅览网页的习惯,习惯于电话通知。
3.硬软件管理等制度不够完善
近几年,我院在硬件配置上投入了比较大的资金,实现了人手一台电脑,同时电脑更新也在同步进行,但在新配或更新电脑等硬件管理上,没有制定相配套合理的管理机制。例如,电脑配置的高低没有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相配套,更新电脑既没有明确不同的年限规定,也没有与工作岗位相对应,也没有与使用频率高低相结合,甚至存在相互攀比的现象。
三、我院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经过近一年信息化建设的加强推广,我院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要突破和进展,完成了内网网站的升级改版,通达海审判管理系统影像模块扩容,审判质效和法官业绩档案软件安装,法庭庭审现场监控设备安装等工作。实现了诉讼档案数字化网上查询,审判绩效考评自动生成,实时监控庭审现场安全等功能。湖北省数据交换平台服务器在 5
各级法院顺利安装,为审判绩效考核数据网上提取打下基础,也对我院审判管理系统信息录入规范提出了更高要求。我院相继出台了审判系统信息录入规范要求,诉讼档案影像录入目录等文件,要求各部门重视审判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录入工作,便于各项绩效考评数据真实、客观反映审判动态,为领导决策、审判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目前,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与审判工作需要、人员素质要求等方面还存在不平衡、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还处在边应用边发展的探索阶段,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针对我院信息化建设现状,现提出以下对策:
(1)全员动员,转变观念
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是集审判管理、人事管理、司法政务管理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涉及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每一位工作人员转变观念,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提高自身信息技术能力,适应各自岗位要求,推动信息化建设向前发展。要建立信息化应用的全员培训制度,将计算机及网络应用培训纳入干部专业培训内容,切实有效地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对象、不同层次的培训。将培训考核结果纳入干警业绩档案,提高干警主动培训的积极性。
(2)统筹规划,稳步推进
在总体规划中,应当考虑审判管理、人事管理、司法政务管理一体化,目前的当务之急,以已经建成的审判管理系统为基础,充分发挥系统的全部功能,对尚不能满足审判管理工作需求的,与软件开发商(南京通达海)沟通联系,能增设功能的,在有系统基础上增设功能,不能增设设计软件管理升级的,提出需求与软件公司共同研究; 6
二是各层级管理要在案件流程管理过程中,现有模块和层级审签要全部完成,对没有按流程办理或办理不及时的,设定锁定功能,及本流程没有办结的,锁定以下功能,同时,在绩效管理考评中设定纸质、电子档案同步、同质完成指标,对部分年龄大,不会操作的,配发手写板等辅助工具。审判管理系统运用成熟后,推行人事管理,司法政务管理网上办公,实现无纸化。迁址重建时请网络公司整体规划设计全院线路和功能布局。
(3)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积极着眼于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审判工作的发展需要,制定完善信息化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信息化管理体系。要切实树立起“政治建院,从严治院,公信立院,人才兴院,科技强院”理念,管理模式要从行政化管理为主向司法化管理为主转变,管理内容要从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管理方式要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管理方法要从他律为主向自律为主转变,管理手段要从激进型向现代智能化转变。进行各部门绩效考评体系结果调研分析,制定科学合理指标权重,推进信息化在审判动态分析、审判质量分析、审判效率分析及审判绩效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为科学分析审判工作形势,有力指导审判工作及合理调配司法资源提供决策参考。
(4)加强应用,拓宽领域
拓宽信息化在法院工作各个领域的应用空间,以建设带动应用,以应用促进发展。推进诉讼档案数字化成果应用,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使档案工作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审判工作,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群众,体现司法为民的根本宗旨。完善局域网络功能,满足审判管理需要,满足行政办理公文需要。建立广域网络的门户网站,7
积极宣传法院工作,推进司法公开,及时将裁判文书向社会公众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提供网上立案,远程提讯,远程庭审观摩等服务,方便当事人,提高审判效率。加大数字法庭建设力度,优化数字法庭功能,方便书记员操作,整合业务应用系统,实现案件审判智能支持,增强案件审判的公开和透明度。
(5)注重安全,严密监控
加强信息化安全管理,对局域网、党政网、互联网实行完全物理隔离,网络和终端电脑的双向绑定,严格一机一网,严禁一机多网、多用;局域网设置硬件防火墙,及时更新病毒数据和漏洞补丁。严格领导及干警的授权管理和局域网站的开放权限;严格信息发布的审查,严禁干警在非工作计算机上制作和传输涉密文件;涉密电脑严禁交由院外公司或人员进行维修、保养,从源头上防控堵漏。
人民法院信息化工作是一项长期性,投入高,科技含量高的工作,需要法院后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以维护。信息化将实现常规办公无纸化、档案管理电子化、流程监控网络化和庭审记录电脑化。通过网络实现审判流程的计算机管理,借助科学的评估体系,实现案件从立案、庭前调解、排期、开庭、评查、归档、统计等各个环节在网上运行,做到以人为本,全程监督,动态管理。通过不断提高干警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以“公正与效率”为目标,促进信息化工作科学发展,形成科学高效的审判管理机制,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