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对策5篇

时间:2019-05-15 03:58: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农村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农村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第一篇:新农村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新农村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对策(上)

一、引言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调要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由此,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农业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装备现代农业,依靠信息网络化和数字化来支持农业经营管理,监测管理农业资源和环境,支持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信息化。其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六个领域:①农民生活消费信息化;②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③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④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⑤农业市场流通信息化;⑥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突破口,在驾驭农村市场经济中处于前置性的基础地位,其重要作用表现在:①对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能够大幅度减少农业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效益;②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和信息引导,可以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环境的改善,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竞争力的增强,促进农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手段;③有助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和要求,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信息占有和利用的差别,促进农村市场的开拓和城乡协调发展,借助于网络技术,可以建立城乡之间信息传递、互动、交换的平等关系,提升农村发展速度,缩短城乡之间的发展距离,使城乡居民直接分享各种技术知识与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享受现代社会文明成果,推动科技、文化、社会事业发展;④可以实现农业经营、新农村管理的高效化,促进农村社区性服务组织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发展条件,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⑤是农民增收和培养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切实搞好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对政府转变职能的需要。开展面向农民的微观信息服务,可以使农民充分利用得到的技术和信息提高农业生产率,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减少自然风险带来的损失。

二、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普及程度已经相当高,其研究的重点在知识的处理、自动控制的开发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①数据库与网络。将各种农业信息加工成数据库并建立农业数据库系统,农业信息数据库将向多元化、全球化、商品化和多媒体化发展;②精确农业。这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面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是21世纪农业的发展方向。主要有全球定位系统、农田遥感监测系统等10多个系统组成,其中遥感技术已被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广泛应用于农业资源调查、农业生态环境评价、农林牧灾害监测等方面;③专家系统。建立模型以描述农业生产中非结构化、非系统化的知识,最终建立以主要农作物、畜禽、水产为对象的生产全程管理系统和实用技术系统,促进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利用。④虚拟农业。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建立数学模型定量而系统地描述作物生长发育、器官建成和产量形成等生理生态过程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虚拟作物、畜禽,从遗传学角度定向培育农作物,改变传统的育种和科研方式。

美国以政府为主体构建了庞大完善规范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美国政府对农业的补贴、支持、财政转移支付,大量的不是直接去补贴农产品生产,而是通过支持农村信息化的办法让农业和农民受益。对于农村信息化建设,美国政府投入比例高,首先是有大量基础投入用于农业信息系统的多项硬件建设,其次是有充足的系统运行经费,每年有数十亿美元的农业信息经费支持,占农业行政事业费的1/10。正是由于有了政府的组织、管理和投入,美国的农村信息化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不仅保障了美国农业的稳定和发展,它们所提供的农村市场经济信息也为世界所共享,对世界农产品贸易起着重大的作用。日本一直十分重视农业和农村的信息化工作,并把其视为推进农村发展的极为重要的资源,政府主要负责3个方面的工作:①农村信息化的市场规则及发展政策的制定;②大容量通讯网络及地方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③农业科技信息网的建立。

三、国内新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受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单户经营体制、农业比重大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上与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发达国家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上相对容易一些,因此其研究多集中在数据库和农业应用系统的深度开发利用上,而中国则复杂的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问题。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不仅提供食品,还为60%的人口提供维持生活的就业部门,尤其在欠发达地区,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是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提供约40%的工业原料,直接影响1/4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形成。农村市场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2,农村市场总需求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大影响。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3/4,农村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已达60%。可以说,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信息化,就谈不上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然而据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农、林、牧、渔等行业的互联网络用户数仅占用户总数的2.3%,国家信息化发展极度不平衡。

近年来西部农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信息化建设,这为推进信息化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广大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相对发达国家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总体上存在规模小、地域分布不均衡,信息资源缺乏等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政府职能缺失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因此可以尝试将农村信息化建设进行,如果党政政府不占据主导地位,依靠个别职能部门或农民自我组织发展是很困难的。

2.观念滞后

观念滞后是影响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观因素,尽管多数地方领导已初步认识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对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所需要的支撑体系还不够了解,对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思路还不清晰。部分基层领导由于资金限制、设备短缺,他们认为信息化离农村还很遥远,存在等待、观望的态度,缺乏思想动力。有的恰恰相反,他们盲目追逐先进,争先恐后买来各种设备,却无法结合本地实际,突出区域优势,准确定位,切实推进信息化建设,农村地区农民观念陈旧、思想保守,商品经济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开放进取意识淡薄也严重阻碍了西部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3.“金农”工程普及效果不理想

据调查,“金农”工程中仅有农业信息发布系统在农村的普及程度达到69.2%,而农业气象系统、农业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农业防灾救助系统的普及率还不到10%,更未涉及到农业深层次的应用领域。“金农”工程最早于1994年12月的“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真正开始启动建设是在2000年以后。直至2002年,工程总体规划才基本完成。但目前为止,很多农民没有听说过该工程,更不清楚具体的内容,不能与21世纪国际主流的农业数据与图像处理、农业系统模拟、农业专家系统、农业计算机网络、农业决策支持、信息实时处理、卫星定位、遥感遥测、地理信息系统等应用同步。

4.资金短缺

资金短缺是制约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客观因素,信息化建设的每一环节都需要相应的软、硬件支撑,建设费用高,周期长,而农村纯农业人口多、收入低、自然灾害多、生产力低、边远地区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地方财力有限,缺少资金来源,不但新的项目无法建设,部分市、县甚至将已配置的设备闲置了。

5.缺少信息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

首先,专业、高素质的信息人员难以吸收到政府部门,尤其是基层政府组织。与社会中其他行业相比,农村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并不具有吸引力。在现实中,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技术人员存在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素质难以保证。

6.农民缺乏信息化知识

缺乏知识是影响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广大农民由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的原因,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综合素质较差,对农业科学和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村民信息意识薄弱,信息人才匮乏,加之传统的保守意识使得大部分农民对信息,尤其是对网上信息表现出漠然和无知,在获取和利用信息时常表现出随机性、从众性和观望心态,不善于利用现代通讯网络加快农产品信息发布、搜索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等,这种状况严重挫伤了农村信息化建设者的积极性。

7.信息服务的渠道与平台缺乏,管理分散

目前,很多地区政府仍然停留在内部网站建设、内部信息分享、内部宣传学习阶段,而没有延伸信息服务的宽度和广度,信息渠道和网络平台的严重缺乏致使许多有关农村、农业、农民的有效信息严重滞后或被搁置,无法及时到达农民,发挥作用。信息渠道和平台建立后,需要科学管理与精心维护,才能最终发挥作用,为民所用。目前,我国政府现有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混乱、分散,缺乏统筹安排,各地差异非常大。调查显示,北京、江苏和浙江等少数省市对该项目的管理比较清晰、集中,总体规划合理,责任明确,实施效果较好。

四、促进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网络体系规划、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开发等任务必须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当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强化意识、重视规划,优化农村信息化建设环境

地方党政领导和干部要站在战略的高度认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强化对信息在经济发展、社会生活中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在广大群众中树立起信息化意识,产生信息化渴求。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还没有普及展开,多数地区仍处于空白状态,这十分有利于各集中筹措资金进行统筹规划,遵循信息化建设规律,规划简单、实用、高效且能切实为广大基层农村服务的信息化网络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

2.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解决农村信息化建设资金缺口

农村地域辽阔,对信息产品的需求规模较大,因此信息化建设中网络体系开发、信息技术装备、基础设施铺设、人员培训等软、硬件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信息产品多数具有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特性,从职能体系来看,政府应在投资和发展上起主导作用,保证信息使用的公平性、及时性、真实性。政府的作用体现在统筹规划、投资、政策引导与监管等方面。政府在政策引导贷款、税收的管理以及对用户利益的保护等方面发挥作用。农村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政府必须重视此项工作并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系,强化对农业信息化的组织管理,确定各部门的职责并分工协作。在农村信息化的扶持、规划、立法和投资等方面,政府起着主导性作用。然而一味地依靠财政扶持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不现实的,可以分类投资机制,具有纯公共产品特性的项目由政府直接投资,无偿提供,具有准公共物品特性的项目则可引入市场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鼓励、支持、吸引社会力量,尤其是有实力的企业和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逐步探索和实现共建、共享、共赢的体制,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持续深入发展。

3.加强农村信息专业人才建设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人才仍然比较缺乏,人才结构不够合理,搞技术的多,懂经济的少,搞生产的多,懂市场的少。政府应通过各种形式选拔、吸引和培养农业信息专业人才,加强业务培训,逐步建立一支专业技术和分析应用相结合、精干高效的农业信息专业队伍。政府应不断创新人才管理模式,积极引进优秀农村信息人才,充实公务员队伍,为农村信息化建设与服务作贡献。要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农业技术推广等领域的基础性和综合性数据库。

4.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

加强农民信息员队伍建设。注意从农村种养大户、营销大户、农民经纪人、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中选拔事业心强、有经营头脑、掌握一定农业技术的同志作为农民信息员,重点培训他们信息收集、传播方法和经营管理知识、计算机网络应用基本常识。通过这些农民信息员,上传民情民意,下播致富信息,沟通供需,活跃农村市场。

调动社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在广大西部农村持续开展农业科学知识和信息设备操作技能培训活动,使农民群众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素质,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具备接受、利用信息的技能,主动获取所需信息,并敢于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农业生产。同时,要加强乡镇中小学的信息化建设和教学质量,从小抓起,从根本上普遍提高“未来”农村主体的综合素养。

5.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成本控制,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农村信息化建设管理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整合现有系统和信息资源,在整体框架形成的过程中,从农村部分领域入手展开信息化建设,是切实和有效的。这样既能更快更好地使农村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实效,又能清晰而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此外,深化政府体制改革,调动社会资金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管理,努力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多元化、多渠道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投、融资体制和机制,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监督机制的形成,防止投入的无故浪费,为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做出基础性保证。

6.完善体制,设立示范

现有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管理分散,缺乏统筹安排,责任不明确,实施效果不好。针对这种状况,应理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体制,建立省、市、县、乡镇、村五级管理,各有重点,层层负责,形成相互配套、环环相扣的体制,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的农村信息化建设队伍。首先,依托省市农口部门建立省、市级农村信息服务中心,负责省级平台和大型农业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对省、市的农村信息化项目和资金进行统筹规划管理。其次,建立县区农业信息服务站,使之向上联结省市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向下贯通乡镇信息服务机构,成为农业信息上传下达、收集整理发布的中心枢纽。再次,以乡镇农技农经服务站或农村中小学建设的终端接收点为依托建立乡镇信息服务站,为全面推进村级信息机构建设提供保障。最后,大力发展农村信息员,负责基层农村的信息化宣传、服务工作,帮助基层农户在各级信息化服务平台上进行农业科技需求、农产品供求等信息的获取和发布。同时,对上述各层涉农网站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对那些受农民欢迎、农业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丰富、点击率高的网站给予奖励,而对那些内容陈旧、信息匮乏的网站予以批评,直至吊销许可证。通过这种机制促使更多的信息服务商加入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队伍中来,促使更多优秀的涉农网站脱颖而出。在此基础上,选择经济发展较快和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地区作为示范地区,在有条件的村子选择文化素质较高或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致富带头人等给予一定政策支持,设为信息示范点,大力推广示范工程,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快西部地区的农村信息化建设。

第二篇: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庆阳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2005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思考,为了解当前我区广大农村文化建设情况,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以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根据今年统战系统调研计划安排,由中共蕉城区委统战部牵头,民盟蕉城区委、民革蕉城支部等组成调研组,联合开展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活动。2006年6月至8月在区委常委区统战部长王丽云、区政协副主席民盟蕉城区委主委郑贻雄带领下,调研组与区文化部门负责人一起先后深入我区沿海山区乡镇及20多个村居进行调查,通过座谈、访问、视察等形式了解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情况,还先后前往泉州市泉港区和莆田市荔城区等地考察取经,在认真分析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一、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2002年10月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区农村文化建设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全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民间文化多元化发展尤引人注目。但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广大农村文化生活的贫瘠让赌博、迷信、色情等有机可乘,从而影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状况比较普遍,具体情况是:

1、乡镇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据了解,“十五”期间上级省、市厅、局对我区文化事业的投入累计达55万元(其中扶持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4万元,维修、设备添置经费23万元,文物经费8万元),我区年文化体育事业经费财政预算9.4万元,其中文体局文化事业费1.1万元,图书馆经费(包括图书购置费)4.3万元,体育事业经费4万元,但这些大多为人头经费,用于日常办公开支已相当紧张,真正用于开展业务工作的已所剩无几。文物事业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乏资金,使得文物部门无法对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也无法向民间征集文物。我区民间资本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很少,几乎没有,只有在2004年开始的天后宫(妈祖庙)修复工程中,募集到民间资本100多万元。全区乡镇现有的文化站所除少数外,绝大多数是多年来未能添置新书,且文化活动器材贫乏。

2、阵地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目前,我区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中产权明晰、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仅七都、金涵和位于猴盾村的区少数民族文化站三个站,其余各站或一直以来就没有站址,或系借用其他单位的场所,面积狭小,设备简陋,功能不全。据不完全统计,我区有76个行政村建立了村文化活动室,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27.3%,但大多数村级文化活动室只是挂一张牌而已,形同虚设。而且原有的文化设施普遍老化。据调查,现有的部分乡村影剧院多建于上一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现多数已成为危房不能使用。

3、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依然贫乏。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以及民俗日,由各乡镇文化站通过联办、协办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书画展、图片展、拔河赛,及棋、球类比赛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一年仅二至三次,也只到2-3个乡村,活动形式多为慰问演出、义务题写春联、电影公映等,活动次数与形式十分有限。近几年,随着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又重新活跃起来。在一些传统的节庆日,一些乡镇、农村都有开展一些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最有名、最具特色的是霍童的“二月二灯会”和畲族聚居村的“三月三畲歌对唱”。但这些毕竟是少数乡村举办的少数文化活动,广大农村看电影难、看戏难、看书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四难”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在电视网络广泛普及、网络文化盛行的今天,由于国家将卫星电视节目由模拟转为数字接收后,我区广大农村原电视“村村通”设备未及时更新,绝大多数乡村群众只能收看1-3套外地节目,许多偏远山区基本无法接收电视节目。群众长期看不到中央、省、市(区)的电视节目,也得不到发展生产的信息技术的指导和服务。乡村文化生活贫乏,除了聊天、打牌外,农民没有其它文化活动,导致一部分群众沉迷赌博和庙会活动,致使一些地方赌博及“****彩”等歪风盛行。

4、文化队伍人才紧缺,整体素质在下降。我区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均为一站一编制,由于基层文化站待遇低,难以吸收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而且原先进人渠道不规范,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在编的有12人,但仅有9人在岗,被乡镇挪作他用或被外借的有3人,即使在岗的也往往兼有乡镇(街道)的其他中心工作,难以做到专干专用。现有乡镇文化专干平均年龄偏大,由于缺乏培训学习,知识老化现象比较突出。

第三篇:农机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农机化的发展现状与建议

农业要积极稳妥的发展,必须依靠先进的农业机械,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是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大事。只有实现农业机械化,才能持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促进农业生产手段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进而解决农业的深层次问题,把农业和农村发展真正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一、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必然性

当前农机化的发展呈现出平稳性、平衡性、高水平、市场化、规范化及信息化的发展态势。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快速增长,高性能、大马力和复式作业的农业机械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千家万户,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各类农机中介服务组织逐步发挥出组织带动、示范推广、富民增收和桥梁纽带的作用,现代化政务信息沟通了政府部门、生产企业、农机用户和农民之间的联系,农机化发展已成必然趋势。

1、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的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农业机械化平稳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自《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我们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围绕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保持粮食稳定增产和促进农民增收等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农机化发展。它的颁布是我国农机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此法实施后,我们陕西省农业机械管理局修订了《陕西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同时,农业部设立各种农机购置补贴项目,激发农民购机的热情。这一系列措施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农机化发展和管理步入了有法可依的法制轨道。

2、政府对农机化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

政府的投入是农机化事业平稳快速发展的重要引导。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机化的投入力度。2006年全国农机化行业的一般行政事业支出为23.6亿元,基本建设支出为7.3亿元,农机购置资金达320亿元,科研推广培训的投入为

3.6亿元,特别是补贴规模迅速增加。2004年中央财政补贴为7000万元,2005年为3亿元,2006年为6亿元,2007年为20亿元,这些数字对于并不富裕的购机主体农民来说是相当可观的。

3、农机化发展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机的强劲需求是农机化事业平稳快速发展的存在之本。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农机已成为重要的载体。2006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7.26亿千瓦,拖拉机总量达到1728.34万台,比上年增长2.9%,其中大中型拖拉机增幅较大,达到167.63万台;联合收割机拥有量55.6万台,比上年增长17%;机耕面积6760万公顷,机播面积5024万公顷,机收面积3853万公顷,其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9.3%,比上年提高3.3%。精量播种、肥料深施、设施农业、病虫草害防治等所有现代农业技术都必须使用相应的农业机械

来实现。

4、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观念的变化给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长期的稳定需求

农民对农机的渴求与依赖是农机化事业得以持续的原始动力。最近5年以来,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和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2004年以来,第一产业劳动力数量减少了1200万,而且留守务农的只剩下年龄大的和小孩,可以说是“老弱病残”,这种形式务必要求不断增加各类农业机械,这就给农机市场和维修市场带来了空前的繁荣景象。

5、农机科技创新成果显著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农机化事业平稳发展的不竭之源。玉米收获技术和装备、小麦免耕播种机器、油菜牧草加工机械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农机装备的生产制造能力有了大幅提高,农民对农产品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

6、农机合作经济服务组织发展成了总的趋势

农协是为农机服务的社会化、企业化、协会性组织。目前,各类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成为市场经济中新的微观主体。2006年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达3502.1万个,其中农机户3474.8万个,分别比上年增长3.4%和3.5%。农协、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农机专业服务大户等中介服务组织已成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二、农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机非专业技术人员过多,知识断层与老化问题严重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基层推广单位不断新增工作人员,但是新增人员基本都是非专业的,他们不懂农机及推广方面的知识,而且单位又没有经费培训他们;其次,由于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新型农机具的不断出现,单位在职的技术人员也是束手无策,难以应付,知识老化严重的制约新农具的推广。

2、农机化技术推广经费严重不足

一项新技术、一种新机具要全面推广,最基本靠的是宣传。而宣传需要通过印发宣传资料、举办现场培训会、新闻媒体专题报道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才能唤起社会效应,这就需要大量资金作保证。加之推广机构人员逐年增加,财政拨款增长缓慢,这种矛盾势必影响到对宣传的投入,束缚农机化的发展。

3、农机合作服务组织不够健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是本着以人为本、以效益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来发展农机化,加强农机服务组织化、市场化,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扶持农机协会和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发展。大力发展农机连锁经营,完善农机营销网络,加快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和产业化进程,打造农机社会化服务品牌。

4、农机信息化网络建设需要不断完善

农机化信息网络是农机化发展的首要条件。在通讯发达的当今时代,建立信

息网络势在必行。现在国内主要农机生产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他们形成的长期产销两旺与信息的畅通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不断完善信息网络建设,是促进农机化健康快速发展的不可缺一的因素。

三、对今后农机化的发展建议

1、继续深入贯彻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制定和完善各种法律及法规

各基层单位要全面贯彻《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制定学习计划,把它的精神领会透彻。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快配套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大政策对农机化的支持保护力度,积极争取、完善购机补贴、燃油补贴等扶持发展政策,充分发挥农机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和产业扶持效应,强化农机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功能。

2、加快发展节约型农机化

首先,全面推行农机作业标准化。推行农机作业标准化,是加快发展农机化的有效途径。要标准化就必须淘汰旧的机具、旧的耕作模式,这就为推广新技术、新机具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加强节能型产品的开发。它的研发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建设节约型农机具,对社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注重农机与农艺的紧密结合。只有农机与农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发挥出技术本身的优越性,产生最大程度的经济效益,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需求。

第四,行政与经济手段并用,淘汰落后的农业机械。政府部门一边要强制执行作业标准化,淘汰落后的机械,另一方面要给使用新技术、新机具的农户给予资金补贴,大面积实行项目补贴,以点带面,激发农民使用新技术和新机具的热情。

3、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经济组织,加快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创新步伐

要建立各级农机管理服务部门及工作人员领办的农机合作社、村与大户合办的农机合作社及农机大户创办的农机合作社,发挥新型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组织带动、示范推广、富民增收和桥梁纽带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手段,以节本增效为核心,充分发挥农机服务组织的作用,不断发展壮大农机服务业。

4、加大购机补贴资金,逐步扩大补贴范围

近几年,各级财政加大了对农机化事业发展的投入,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机化发展的需要,农机执法队伍经费严重不足。因此,我们应当立足当地农业生产需要和农民购买力,紧紧围绕特色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科学选取项目,突出补贴重点,推动农机化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5、强化产品质量意识,严格监督管理

在农机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强化产品质量是农机化快速、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农机管理部门与农机生产企业的目标是一致的,利益是相关的。质量是产品的命脉,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加强农机产品质量是企业自身、农机监督管理单

位和农机管理行政部门的共同任务。

总之,农机化事业任重道远,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大力推广农机化节本增效技术,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不断增效、农民不断增收为重要目标,坚持改革创新、统筹协调、因地制宜、重点突破的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农机技术装备水平,促进农业机械化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第四篇:西藏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西藏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胡京波 阿华(2009-05-07)来源: 中国藏学

[关闭窗口]

[摘要]本文详细叙述了西藏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全面介绍了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分析了目前西藏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提出了今后西藏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策。阐述了要实现西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首先要实现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只有用信息技术改造西藏的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才能提升西藏企业的竞争力,实现西藏的后发优势。同时指出了信息化对西藏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关键词]西藏;信息化建设;现状;困难;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3(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57(X)(2003)04-0108-08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他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江泽民同志关于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指示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都强调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这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了西藏地区未来的发展蓝图,即到“十五”末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进入西部地区前列,到2010年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到21世纪中叶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在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中走进前列”。

西藏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由于历史和自然等方面的原因,西藏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均处于不发达状态。要实现西藏特色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即旅游业、藏医藏药、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和绿色食品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和民族手工业、矿业和建筑材料业等),离不开信息资源及时、准确的提供与利用,必须首先实现西藏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一、西藏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西藏和平解放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大力支持下,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经过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依靠科技进步,使西藏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一直重视全区的信息化建设,要求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和设计思想,集中建设一个主干传输网络,形成全区统一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对应用系统建设实行全面开放,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在信息基础建设、文化基础建设、信息组织机构建立、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各类数据库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1959年,西藏的电话交换机总容量是3位数,不过750门,长途电路仅有6条;1978年是4位数,达5720门,长途电路达52条;到2000年已是6位数,达到17万门,长途电路已达11896条。

1995年8月,建成了拉萨至日喀则、拉萨至山南光缆工程,其中拉萨至日喀则光缆是世界屋脊上的第一条通讯光缆,全长340公里。1996年建成开通了日喀则经白朗至江孜的光缆,1997年开通了拉萨至林芝和八一至米林的光缆;1998年7月,开通了泽当至桑日、曲松的光缆;同年8月,开通了兰州至西宁、拉萨的光缆工程。2001年底,西藏电信光缆总长度达到7793.8公里,连接7个地市、64个县、361个乡镇;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69228门;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达到2万路端。

1993年8月,拉萨电信900兆蜂窝式模拟移动电话系统建成投入运行,1997年,山南、日喀则、林芝、那曲、昌都、阿里6地区相继开通;同年8月,拉萨电信GSM交换局正式开通,这标志着“全球通”数字程控移动电话在全国实现联网。

西藏电信部门集中力量加大了区内外长途干线和重点工程的投资及建设力度,“九五”以来,全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9736.3万元,重点完成了长途传输网和电话交换网的建设,长途电话全部进入全国自动交换网,使全区的通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建成了由光缆、卫星覆盖全区的通信传输主干道,形成了程控交换、卫星通信、数据通信、移动通信等各种先进手段于一体的通信网络。

2001年4月28日,西藏电信在拉萨隆重举行了“十五”第二批项目暨援藏项目合同签字仪式。西藏电信公司在抓好“十五”首批通信建设项目1.2亿元的基础上,适时提出了“十五”第二批项目暨援藏建设项目计划,这次签字的建设项目总投资达1.68亿元,其中,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援藏投资达1.06亿元;建设项目有中国电信集团援助的昌都—芒康—盐井、昌都—江达—贡觉、那曲布龙—比如光缆通信工程,西藏的DDN扩容工程;西藏电信自筹建设项目有:各地、市、县市话交换机扩容工程。三条光缆建成后将增加光缆长度约700公里,昌都、那曲两地的通信状况将得到改善,市话交换机扩容后,将增加市话交换机容量5万多门。截止到2002年10月,全区电话用户累计达到38.34万户,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已达到26.9万门,全区固定电话的普及率达到了14.56部/百人,市内电话普及率达到26.7部/百人,全区7个地市均开通了GSM移动电话,为实现全区的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较短的时间内,西藏的通信业实现了由小容量向大容量、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单一业务向多种业务的转变,进入了一个服务功能比较齐全、技术手段先进、通信业务初具规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面发展的时期。

2、信息化机构相继建立

①西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 2000年6月,开始组建通信管理局;2001年4月,通信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管理局实行信息产业部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双重领导,并以信息产业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行使电信通信行业监管职能。管理局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组织协调通信与信息安全、党政专用通信和应急通信工作。同时,负责对全区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划、管理及协调工作。承办信息产业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交办的工作。

②西藏移动通信公司 2000年6月9日,西藏自治区移动通信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公司运营一年来,西藏移动以“远赶西部先进,近创区内一流”的战略目标,实现了用户发展、业务收入、劳动生产率等经济指标翻一番。截止到2002年10月,西藏移动交换机容量达到32万门,移动用户发展到19.138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4.3部/百人,寻呼从1998年的1家发展到9家;GSM无线基站110个,载频734个。

③西藏自治区经贸信息中心 为加快信息化建设,成立了西藏自治区经贸信息中心。2000年开通了与国家经贸委的DDN专线,完成了中国经济信息网西藏站、联合国科技信息网TIPS西藏网站的建设工作,连通了自治区统计局DDN专线,建立了西藏经贸委局域网,开通了与自治区党委信息中心的专网,为全区获取信息、发送信息提供了方面和快捷。

④中国联通西藏分公司 2001年5月18日,中国联通西藏分公司成立,进一步推动了西藏通信事业的发展,把全区通信业的改革引向深入,市场竞争格局进一步形成。2002年1月8日,中国联通西藏分公司开始了CDMA移动业务一期工程建设,一期系统总容量为2万门,工程总投资3895万元。一期工程覆盖地区为拉萨、达孜、堆龙德庆、曲水、贡嘎、羊湖、纳金等地。

⑤西藏互联网协会 2002年8月16日,西藏自治区互联网协会正式成立。自治区副主席多吉、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曾忠义等领导出席成立大会并揭牌。目前,西藏自治区上网人数已经超过1万人,注册用户达5000多户;据统计,目前拉萨地区通过许可证经营的网吧已有80多家。但西藏互联网行业仍处于无序的竞争状态。针对这种情况,自治区互联网协会的成立,对于规范行业经营,使互联网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3、建成部分信息化系统及数据库

①统计信息自动化近年来,全区统计信息工作在国家统计局的指导下,结合西藏统计工作的现状,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首先是建成Internet/Inteaet网络,实现了网上检索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有关统计信息,并对网站主页进行调整,建成了西藏统计信息发布站点。其次是建成了西藏统计行业电子邮件系统,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开通了OPENMAIL电子邮件系统,帮助拉萨、日喀则、山南、那曲、林芝、阿里等6地市统计局完成了广域网连接任务。

②资源环境信息系统 2001年8月,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西藏自治区科技信息研究所合作承担的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西藏自治区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GIS)建成并投入使用。该系统主要由项目管理、区域概况、环境资源、特色城镇、社会经济、分县数据、藏医藏药、气象及动物数据库等部分组成。该系统反映了西藏区域发展基本现状,揭示了西藏区域发展的分布特征和发展前景,为建设数字西藏奠定了基础。该系统的建成,不仅填补了西藏的空白,而且提升了西藏信息服务手段,为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③青藏高原气候综合数据库系统 2002年6月,自治区气象局青藏高原气候综合数据库系统经国家气象局批准立项,开始正式建设。《青藏高原气候综合数据库和共享网站建设》项目,具体建设内容有:高原冻土数据,高原积雪数据,高原光照资源数据,两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考察的地空、地面资料,中日亚洲季风机制观测项目资料,青藏高原气候系统数据,高原各类气象灾害数据以及制作各类数据集的元数据。数据库建成后,将全面实现资料的现代化管理,优化存取手段,通过增加资料的内容和形式,达到拓展服务领域,为实现资料的共享打下坚实的基础。

④西藏科技项目数据库 该库包括从1978—2001年共2100条科研立项数据,内容涉及全区农、林、牧、医药、地矿、电子等部门;共有、项目名称、行业类别、研究内容、社会经济效益、承担单位、申请经费等16个段;每年可为全区新的科研项目的申报与审批提供信息资源服务。

⑤西藏科技成果数据库 该库包括从1979—2000年共500多项全区科技进步获奖成果的数据;共有成果登记号、成果名称、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号、任务来源、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组织鉴定单位、鉴定时间、技术水平、成果简介、成果转让、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等13个条目,每年可为全区获得科技成·110·中国藏学2003年第4期(总第64期)果奖的申报与审批提供信息资源服务。

⑥西藏科技文摘数据库 该库包括从1972—2001年共3000种期刊的数据,内容涉及全区各行业与部门;共有分类号、序号、文摘篇名、作者、期刊名称、期刊号、摘要和关键词等8个字段,为全区各科研单位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服务。

⑦西藏科技文献馆藏数据库 该库收集了从1985—2000年全区各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和图书馆所收藏的各种科技资料与科技期刊的数据,共包括科技期刊1741种,有科技资料数据15071条。“科技期刊库”有分类号、篇名、出版年期、收藏单位共5个字段;“科技资料库”有分类号、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收藏单位共5个字段。该数据库的建成,初步实现了全区各科研单位和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开展图书馆馆际互借和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打下了基础。

4、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①图书馆和文化馆 西藏和平解放50年来,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国家相继投资建成了西藏图书馆、西藏博物馆、群艺馆、电影院等一大批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文化基础设施,结束了旧西藏没有文化基础设施的历史。截至到2000年,全自治区共有地市级群众艺术馆7个,藏书在万册以上的图书馆有20多个,县级多功能文化馆49个,乡级文化站213个,为实现全区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基础设施和物质保障。

②新闻出版 西藏的新闻出版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全区的译著队伍、编辑力量、印刷基地建设、印刷物资供应、图书发行网点、报刊管理、新闻出版行政管理与法规建设等工作基本配套,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新闻出版体系。全区现有4家出版社和音像复录加工厂;有自治区、地市、县三级新华书店67个;从1956年《西藏日报》创刊到1977年《西藏文艺》创刊,西藏公开发行的报刊已经达到52种。

③广播电视 上世纪50年代初,进藏部队办起了全区第一家新闻媒体——有线广播;1959年,西藏人民广播电台成立,1960年开始对全区广播;1985年,全国最晚的省级电视台——西藏电视台成立,当时仅能覆盖拉萨市区。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区共有区级广播电台2个,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36座;区级无线、有线电视台3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470座。“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以来,截至到2000年底,全区以建成乡村级广播电视站2334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77.7%和76.1%。全区计划用3—5年时间,实现全区5115个行政村的“村村通”广播电视。

二、西藏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难

1、观念与管理问题

①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对推进信息化和发展信息产业在促进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提升西藏的综合竞争力,提高西藏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中的重要性,以及在维护西藏稳定与安全中的重要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对信息化的认识、具体的政策措施与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差距较大;部分群众对推进信息化和发展信息产业的认识也不到位;社会各界没有把信息资源与能源、材料同样看做是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其次,在信息化建设中,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重网络、轻信息的现象十分普遍,造成了信息设施的利用率低,政府和群众对信息网络资源的使用、发展信息产业的信心不足。

②管理体制与政策法规不健全 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信息产业的行政手段不够强硬。一些相关的职能机构运作体制不顺,领导力量不强;信息化建设是由几个部门组合或共同负责,内部关系没有理顺,行政职能的履行不到位;有关部门在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中,缺乏政策、规范、立项等方面的调控手

段和权威,不能满足西藏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

西藏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信息产业的一些政策还未列入议事日程,法制法规建设落后于信息化建设的实际要求,阻碍了信息化的发展;同时,信息产业的发展急需优惠政策的扶持,信息产业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合法利用等问题及待法律、法规的规范。

③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够 在西藏信息化建设中,必须研究、发展和开发具有西藏特色,符合西藏各族群众需求的信息技术,应从西藏的实际出发,开发西藏民族特色的信息技术。目前,西藏在信息化建设中投入的经费不够。一方面是在信息研究的经费投入太少,许多研究项目无法开展;另一方面由于西藏经济欠发达,政府财政十分紧张,对西藏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可能多,再加上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相当薄弱,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匮乏。财政投入的信心和能力不足。

2、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薄弱

西藏的信息生产能力与信息传播储存处理能力和全国信息资源相比,表现出以下差距:一是数据库及专利申请在全国处于十分落后的地位;二是人均所拥有的图书馆、文化馆的数量少;三是高校在校生人数、企事业单位拥有技术人员的数量、邮电网点、邮电业务量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可见,西藏的信息生产能力与传播处理能力和全国相比,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有些项目差距很大;信息的传播、储存、处理等设施居于全国之尾,许多项目的差距都在10年以上。

西藏的数据业务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太大,与西藏电信自身发展也不协调。从业务上看,西藏目前只提供基础业务中的基本业务,特别是在应用业务方面基本上是空白;从收入比例来看,全国平均水平已经达到5%,而西藏只有1%,收入绝对值与全国其他最低省份相比,差数不是倍数,而是一个数量级,可见西藏持续发展的困难。此外,由于西藏人才的匮乏和技术落后,全区的政府上网工程建设也是一个空白,自治区各部门内部网络建设比较困难,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相当低。

在软件开发上,没有形成西藏自己的开发队伍和力量,具有西藏地方特色的软件急需开发,急需发展拥有西藏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产品;在信息服务上,西藏没有形成集团优势,基本处于各自为政时期;成熟的公众网络尚未建立,网络市场急需培育。

3、基础教育滞后

一是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经济滞后,财力单薄,自我发展能力低,对文化教育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支持;二是地理文化的封闭性。由于西藏地理上的特殊性,文化的发展相对封闭,使人们的意识比较狭窄,观念落后,思想保守,形成了文化、心理的一种定式;三是现代教育发展起步晚,教育基础薄弱,规模较小,现有师资力量和教学管理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差距很大;四是现有的教育质量偏低,办学效益不高。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扩大办学规模,加快教育的发展速度,任务十分艰巨,而且难度很大。

由于全区教育、科技落后,所需信息化建设人才严重匮乏。全区学龄儿童入学率仅为83.4%,全区人口素质偏低,人才匮乏现象普遍。科技整体水平低,技术创新进展缓慢,区内现有人才留不住,区外人才吸引难,造成了全区信息化建设与东部地区的巨大差距。

4、文化设施严重不足

全区基层文化建设正面临着新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基层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日渐加大。全区目前还有26个县没有文化馆(图书馆),487个乡没有文化站,绝大部分的村没有文化活动室,这说明全区的基层文化建设严重滞后。其次,基层文化发展与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差距日渐加大,农牧区群众看戏难、看书难、看电影电视难等问题还普遍存在。

三、西藏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统一认识,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

西藏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思想,统一认识,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宣传、指导及领导工作。要使各族干部群众认识到,信息技术作为高新技术与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科技、经济、政治、军事竞争的焦点,成为维护边疆安全、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所在。加快信息化建设是历史赋予西藏的重大责任。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西藏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边疆的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素质,改造西藏的传统手工业,以信息化建设带动西藏的特色产业,是西藏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策略之一。西藏加快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是西藏实现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西藏的各级政府部门要解决好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健全、领导到位、政策落实和关系理顺等重大问题。政府部门必须制定有利于信息化建设,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特殊政策。同时,各级政府部门要强化对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与调控。

自治区政府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一是领导,即制定目标、建立机构;二是合作,包括政府、企业、教育与社会机构之间;三是政策,即各项政策要连贯、一致,确保创建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四是市场,即投资要面向市场需求;五是持续,即确保服务的持续性。

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逐步建立政府信息交换系统,实现政府信息在政府机构内的共享,建立连接自治区、地市、县的政府信息网络;利用因特网建设政府信息发布系统,将非涉密信息向社会公开,充分发挥政府信息的导向作用;在政府的网络平台上,建设政府业务信息系统和计划、财政、税收及贸易的联网工程。

2、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网络建设投资,发展固定和移动通信网络,提高电话普及率,发展数据和多媒体通讯网络,特别要采取多种措施解决农牧区通信困难的问题,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应优先安排信息网络建设,信息网络建设可采用卫星通讯系统与地面通信网络相结合的传输方式;应高起点建设语音网、数据网、图像网,加快西藏信息网的规划与建设。

要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加强计算机在各部门、各系统的应用,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水平。要充分利用区内已有的网络资源,积极发展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当前,西藏的电信事业发展较快,资金、技术、现有设施相对较强,应该以邮电、电信为龙头,利用邮电、电信、公共网络的优势,加快西藏的信息化建设。

西藏的邮电通信建设应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新技术和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加速基础网络建设,形成方便、可靠、快捷的城乡邮电通信网络体系。到2005年,基本建成以拉萨为中心,以城镇为重点,辐射农牧区的电信通讯网,使网络规模容量、技术层次、服务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基本接近并争取达到全国电信发展的综合水平;实现县县通光缆,乡乡通电话;电信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到2015年,实现全区行政村村通电话,电信通讯水平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全区县及交通干线、机场、口岸开通移动通讯。到2050年,形成以城镇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光通讯网和覆盖全区的卫星通讯网;实现通讯数字化、智能化、个人化,满足信息化社会对通讯的要求。

3、大力发展基础教育,重视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信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高层次专业的高科技人才,需要有高层次的劳动力结构,信息化建设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和吸引大批优秀的高科技人才,已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为加快西藏区域发展,提高西藏的信息化程度,必须强化人力资源意识,实施“人才工程”加快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确保西藏发展的后劲。

在西藏信息化建设中,要牢固树立人才是最宝贵资源的观念,支持西藏高校创办软件学院,加大信息技术类人才的培养。要鼓励高校与企业相结合,对干部职工进行在职培训,提高各族干部群众的素质。西藏要把最先进的、最现代化的教育办好。一是普及计算机知识要从娃娃做起,让孩子跃上信息平台;二是西藏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要切实把基础教育放在突出位置,积极发展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全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西藏的中小学要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尽快开展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教育与普及。

要重视藏族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要充分发挥藏族信息技术人才在西藏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以信息化建设带动西藏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要组织力量研究解决西藏在应用信息技术中存在的具体困难,针对西藏的特点,开发相应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4、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以全国文化三大工程(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快西藏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一步加强西藏图书馆界和全国图书馆界的交流与合作,与区内各系统图书馆的协作协调,创造一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基础。目前,全区的图书馆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六地一市尚无一座公共图书馆。因此,开展信息化建设,仅仅依靠西藏的公共图书馆是不行的,需要西藏所有的图书情报单位联合起来,发挥馆藏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地为西藏党政军部门、科研机构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服务,才能加快西藏的信息化建设。

应该特别重视发展西藏的文化产业。一是发展文化产业能够避开西藏基础设施落后、资金和技术短缺的劣势;二是西藏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三是文化消费已成为世界消费的一大热点,西藏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因此,西藏的旅游业成为西藏的特色及支柱产业;四是加快西藏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尽快整合西藏地区的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如果没有数据库,没有信息资源,信息化建设也就无法实现。

5、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援藏力度

在西藏信息化建设中,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需要中央的支援和投入。同时,要紧紧依靠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与15个对口支援的省市建立联系与协作。要把对口支援与西藏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西藏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与内地的资金、技术、管理、人才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互利互惠,共同开发、共同发展。

要加强与内地的合作,东部发达地区占有科技、信息、资金和人才的优势,应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帮助西藏地区发展经济,进一步放宽对技术转让的限制,建立和优化人才的培养,实现西藏与全国的共同发展。同时,西藏的各族干部群众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宽广的胸怀、让利的精神、优质的服务、优惠的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和欢迎国内外各公司、组织、单位和个人进藏参加西藏的信息化建设。

6、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培育与发展信息市场

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将社会文明从传统的农业文明社会、工业文明社会转变为信息文明社会。它一方面是用信息化的方式去生产大量的信息产品;另一方面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把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改造成信息化的工业及信息化的服务业,以提高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西藏的信息化建设,就是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并提升旅游业、藏医藏药、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和绿色食品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和民族手工业、矿业和建筑材料业等特色产业,以提高这些特色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西藏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企业信息化是实现产业信息化的关键。西藏的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目前很低,政府应该通过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促进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特别是对西藏的重点、骨干企业和上市公司要采取一些特殊的办法,使其率先实现信息化,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国有骨干企业和其他有条件的企业要普遍建成与生产流程、市场营销、研究开发、售后服务、管理决策紧密结合的内部网,利用电子商务,拓宽企业业务范围,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要推进企业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变革,提高西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建设信息化的目的,就是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有用的信息准确、快捷、经济地传递到需求者手中,用于生产、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以加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推进西藏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搞好基础建设是必要的,但如果没有丰富的信息内容,仍达不到信息化的目的。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搞好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培育与发展西藏信息市场方面,应建立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科研部门、国有企业的信息服务实体为主,以独立的信息服务企业、私营信息企业为辅,建立各自经营、自负盈亏的信息市场主体,以促进信息商品化的发展。同时,应与西藏网络建设相配套,建立自治区、地市、县级信息市场,逐步建立以拉萨为龙头、地市为骨干、各县为基础的信息市场体系。

7、建立和完善与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标准

为了更好地规范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对现行的有关信息化的法规进行修改与完善。例如,在信息基础建设规划、信息工程管理、信息资源开发等方面还都未作出规定。西藏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国家法律的指导下,制定西藏信息化建设的地方法规,并制定出与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政策、信息技术应用标准和规范等。使其在信息化建设中,积极发挥推动、协调和规范的作用,以保证西藏信息化建设得以健康、快速、有序的发展。只有法规先行,才能推动西藏信息化建设,并为社会创造公开、公平、公正地参与信息化建设的大环境。依法规范和调整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行为,可使不利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减少西藏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信息产业的成本。

8、缩小西藏与内地的数字鸿沟

由于信息时代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科技领域的差距尤为明显,出现了令人忧虑的“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不仅表现在信息技术开发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应用方面,例如信息资源短缺、信息人才匮乏、信息基础设施滞后、体制或机制不健全、教育不普及和技能培训不足等。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信息时代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跨越鸿沟、将数字鸿沟转化为数字机遇的大好机会。为此,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缩小西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信息差距。首先,应该正确认识数字鸿沟问题,承认数字鸿沟的客观存在,并对巨大的差距性和存在的广泛性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也不能低估消除数字鸿沟工作的艰巨性及长期性。为解决数字鸿沟问题,要认真考虑西藏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由于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战略性、全局性和整体性的艰巨工作。因此,自治区领导部门要充分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对传统经济的促进作用,制定与西藏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发展政策,以促进西藏经济更快地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信息产业部:《中国信息年鉴》[Z],中国信息出版社,2001年版。

2、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年鉴》[Z],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

3、西藏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课题组:《西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思路》[J],《西藏研究》,2002年第2期。

4、李荣华:《西藏电讯发展与变迁》[J],《中国西藏》1999年第2期。

5、米玛:《搭上信息时代的快车》[N],《西藏日报》,2002年9月3日。

6、李荣华:《努力运作加快西藏信息化建设》[N],《西藏日报》,2001年1月8日。

7、任兴宝:《西藏自治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科学数据库建设的现状》[J],《西藏科技》2001年第10期。

8、王黎、韦素芬:《信息资源与西藏经济建设》[J],《西藏研究》2000年第1期。

9、顾华详:《西部信息化与发展信息产业的战略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2002年1月6日。

10、邬琨、邓波:《抓住西部大开发大好机遇,加速西部信息化发展进程》[J],《自然辨证法研究》2000年第12期。

11、旦平:《为全面小康提供通信保障》[N],《西藏日报》,2002年12月10日。

[本文责任编辑(特约)季垣垣]

[作者简介] 胡京波,中国图书馆学会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办公室主任、副研究馆员。阿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图书馆馆长、副研究员。(北京 100101)

第五篇:我国政府信息化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政府信息化现状与对策研究

曹玉明

2013-2-20 15:18:43来源:《中国新通信》2012年第20期

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我国社会组织、企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家庭中应用广泛。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政府信息化在行政管理改革中产生了重大影响。政府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在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提供政府信息及其它公共服务,构建了一个高效、透明、简捷、具有更高品质的电子化政府。我国政府信息化现状

我国政府信息化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首先,各类政府机构IT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备,网络建设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动下获得了较大的进展,大部分政府职能部门都已建成了覆盖全系统的专网。其次,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的水平不断提高,适应政府机关办公业务和辅助领导科学决策需求的电子信息资源建设初具规模。但我国的政府信息化建设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可概括为是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政府信息化建设的管理还不是很完善,不能适应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不能反映政府信息化建设的特点,比如政府机构设置非常不合理,层次多、部门多,政府部门职能交叉、重叠,办事没有严格的程序,行政流程不合理,行政过程透明度低等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须有新型的管理体系才能与其相适应。

2.部门统筹协作不力,规划不协调

政府信息化需要政府部门内部、部门之间、系统之间、地区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等统一建设、统一规划的力度不够,未能改变部门协作不力,规划不协调的现状。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最初的政府信息化都尚未进行全面规划,政府信息化的建设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建立,导致政府部门信息流通障碍重重,资源得不到有效共享。

3.相应的信息法律体系不健全

政府信息化建设需要法律和法规来保障,健全的法律体系将大大地促进我国政府信息化的进程。目前,我国在信息化法制建设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信息立法研究不成熟,信息法律体系建设缓慢。许多法律中的盲点、空白点已严重影响到政府信息化的发展。

4.信息化建设硬件和软件基础薄弱

信息基础设施是实现信息化的物质条件,硬件和软件基础薄弱成为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在硬件方面,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技术不足,网络基础设施不够完备,尚没有较为完整的地方性政府的统一网络。在软件方面,信息化人才匾乏,缺乏专门从事网络维护和信息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政府政务信息的资源整合力量不足,政府部门的网站内容单一,更新速度比较缓慢。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对策

2.1 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政府机构的改革

政府信息化改革是按照市场经济和电子政务的要求,对现行的政府管理职能、组织以及行政流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按照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深化政府机构的改革,把政府信息化与转变政府职能和政府机构改革结合起来。在这方面,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组织结构、行政流程和政务信息的重组和整合等问题。首先,深化政府机构改革,通过重组整合,使政府机构的运行更加符合电子政务的发展需求;其次,建立统一的政府部门工作规范、改革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使政府管理和服务更加符合电子政务“简便、集中和高效”的客观要求;最后,建设和改造政务数据库,打破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和互联互通,并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对社会的开放。

2.2 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制定和完善我国的有关信息化的法律。通过立法明确网上政府、公民的职责、权利、义务,明确政府公开信息的法律法规,增强信息和决策透明度,明确政府信息保密方面的法律制度。

2.3 强化组织管理,统一规范标准

针对政府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首先,必须成立一个层次高、有权威、专业性强的专门机构进行指导建设,协调管理要对政府信息化建设进行合理统一的规划;其次,利用先进的信息整合平台,整合原有的基础设施,整合原有的应用系统。这样一种信息整合平台,不仅可以充分整合和利用原

有的政务应用系统,而且能够快速方便地使现有的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连接到平台,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信息孤岛”。

2.4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和人才建设

通过各种途径引进资金,用于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人员培训等。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通过合适方式授权企业参与筹资、建设、运营和管理;借助高校力量,加快相关人才的培养。

下载新农村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对策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农村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对策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我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2005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农......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发展对策摘要:食品安全是目前全国上下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 就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出现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我国今后食品安全监管中应该制定完......

    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

    北京智道顾问有限责任公司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本产品保密并受到版权法保护Confidential and Protected by Copyright Laws内容简介:随着金融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不断......

    休闲渔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休闲渔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休闲渔业现状与发展对策2007-12-16 13:05:02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休闲渔业现状与发展对策休闲渔业现状与发展对策(2)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

    小企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小企业发展局一、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在省直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安徽省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经济总量稳步增长,运行质量逐......

    中国中小企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中国中小企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十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好历史时期。经过“十五”时期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

    宜昌市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摘要近年来,宜昌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总要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扎实推进科技进步,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200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226.......

    休闲渔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消费需求日益迫切,休闲渔业应运而生。休闲渔业,概括起来就是利用渔业资源、渔业设施、渔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