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成就总结和“十二五”规划展望5篇

时间:2019-05-12 16:04: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一五”成就总结和“十二五”规划展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一五”成就总结和“十二五”规划展望》。

第一篇:“十一五”成就总结和“十二五”规划展望

“十一五”成就总结和“十二五”规划展望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以五年为一个阶段,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战略规划和部署,设立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引导未来五年的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式、路径、目标提供思路指南和行动纲领。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定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是1953—1957年的“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而2006—2010年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我们国家提出来的“五年计划”的第11个,所以称为“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简称就叫“十一五”。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时间段是:2011—2015年。

五年规划与每一次的政策调整,不仅关系国家的未来发展,也关系普通百姓的就业与生活。对于大学生来说,深刻理解和把握国家的五年规划,既是报效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个人成长发展的现实需要。

第一部分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史上极不容易、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奋力作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山洪泥石流以及南方雨雪冰冻、干旱、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际盛事,隆重纪念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改革开放30周年,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议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一、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积极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五年。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十一五”前期,我国经济快速增长,2006年增长12.7%,2007年加速到14.2%,增速仅次于改革开放后最高的1984年。2008年,受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影响,经济增速陡然回落到9.6%。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迅速出台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我国经济增速在世界各国中实现率先回升,2009年经济增长9.2%,与世界经济下降0.6%形成鲜明对照。2010年经济增长进一步回升到10.3%,明显快于世界主要国家的平均增速。2006-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2%,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而且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4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

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7983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5年增长69.9%。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平均汇率折算达到58791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特别是2008年第三季度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均面临负增长或停滞困境时,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相当高的增速并率先回升,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重大贡献。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加。在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的同时,人均创造价值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初步预计,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9748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5年增长65.7%,年均实际增长10.6%,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5个百分点。

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我国财政收入2007年超过5万亿;2008年超过6万亿;2010年超过8万亿,达到83080亿元,比2005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21.3%。“十一五”时期,我国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加大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投入,增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能力等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增加。我国外汇储备2006年突破1万亿美元;2009年突破2万亿美元。2010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28473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5倍,年均增长28.3%。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自2006年超过日本,连续五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五年。

内需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扩大内需政策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特别是2009年,在外需对经济增长为负贡献的条件下,国内需求增长有效弥补了外需下降的影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38.9%。

产业结构持续改善。服务业发展加快,比重提高。2006-2010年,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9%,2010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0%,比2005年提高2.5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由2005年的47.4%下降到2010年的46.8%,第一产业的比重由12.1%下降到10.2%。

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2009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6.6%,比2005年提高3.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到2010年底,城镇化率提高到47.5%。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由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构成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城市群迅速崛起,人口和经济集聚能力显著增强。

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经济总量和投资占全国的比重持续上升,区域发展呈现出协调性增强的趋势。2010年,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53.0%,比2005年下降2.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9.7%、18.7%,分别比2005年提高0.9和1.6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基本持平。2010年,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2.6%、22.2%和11.0%,分别比2005年提高4.4、2.3和2.4个百分点。

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迅速,薄弱环节和薄弱领域明显加强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迅速发展,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进一步缓解的五年。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入快速增加。“十一五”时期,城镇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22.1万亿元,年均增长21.8%。“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高速铁路从零开始,目前投入运营里程7055公里,全国铁路日开行动车组1000多列,日发送旅客达到92.5万人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高铁运营里程最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时速350公里、380公里,甚至达到416.6公里,中国高铁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速”。从2008年8月1日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到武广高铁、京沪高速……长三角、环渤海、中原城市群等,打破时空限制,凸显“同城效应”。高速铁路大大缩短了各区域间和城乡间的时空距离,促进区域间、城乡间劳动力尤其是人才、信息等要素的快速流动,推动了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提前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

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增产。“十一五”时期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2006-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均增长2.5%,实现连续七年增产,连续四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

能源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10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29.9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38.3%,年均增长6.7%。在主要能源中,2010年原煤产量32.4亿吨,比2005年增长37.9%,年均增长6.6%;原油产量2.03亿吨,比2005年增长11.9%,年均增长2.3%;天然气产量967.6亿立方米,比2005年增长96.2%,年均增长14.4%;发电量42065亿千瓦小时,比2005年增长68.2%,年均增长11.0%。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时期,全国邮电业务总量年均增长21.7%。2010年,全国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15339万户,比2005年增长55.1%;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85900万户,比2005年增长1.18倍,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705万户;互联网上网人数4.57亿人,其中宽带上网人数4.50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4.3%。

四、对外经济与对外贸易水平提升,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的五年。

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进出口贸易总额近年来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其中货物出口额在2009年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额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一五”时期,我国在保持轻工、纺织等传统行业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家电、信息等产业的竞争力也明显提高。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2006-2010年,我国累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4260亿美元,年均增长11.9%,是“十五”时期的1.6倍。从国际范围来看,我国连续18年是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

对外投资迅速发展。“十一五”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对外投资增长强劲。2010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590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3.8倍,年均增长36.9%。

五、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推进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大力改善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五年。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十一五”期间,我国城乡就业人数从2005年末的75825万人增加到2009年末的77995万人,增加了2170万人,年均增加54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年均增加947万人;乡村就业人员年均减少405万人。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乡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2010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4223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在“十一五”开局的2006年,中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结束了持续了2600年的种田交税历史。“十一五”期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比2005年增长82.1%,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比2005年增长81.8%,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9%。其中,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9%,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3.1个百分点,是1985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为1998年以来首次快于城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14.1万亿元增加到26万亿元,增长84.4%。普遍提高了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如今,在各大中城市以及部分农村,汽车已经快步走进家庭,电脑、手机的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10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13.1辆,比2005年底增长2.9倍;拥有移动电话188.9部,增长37.9%;拥有家用电脑71.2台,增长71.6%;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45.2台,增长1.1倍;拥有移动电话136.5部,增长1.3倍;拥有家用计算机10.4台,增长3.2倍。2010年,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86.5部/百人,比2005年提高51.2%。

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推进。“十一五”是我国社会保障发展最快的时期,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在23%的县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面实现省级统筹。覆盖城乡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2.5亿人。出台了重点针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3%;全国列入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参保人数10277万人;2311.1万城市居民和5228.4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六、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增强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坚持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的五年。

教育事业成绩显著。继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免费之后,从2008年秋季新学年开始,国务院决定免除全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1.6亿学生的学杂费,这意味着我国全面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从此,“种田不纳税,上学不缴费,农民得实惠,和谐好社会“——由老百姓自编的顺口溜伴随着这项政策,一起被载入共和国发展的史册,成为一座高耸的里程碑。

“十一五”期间,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从8.5年增加到9年以上。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661.8万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0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2.7年,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我们正在从人力资源大国昂首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科技事业成果丰硕。“十一五”期间,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在基础研究和高科技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等重大科技工程成果丰硕。

文化事业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快速、稳定的重要发展期,文化产业成为新的增长极。2010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860个,文化馆3258个,有线电视用户18730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8798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8%,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6%,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各项指标均位居世界前列。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市场空前繁荣,新创作并首演的剧目每年达上千种,图书出版连续六年位居世界首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弘扬。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

“十一五”期间,我国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实现了中国人的百年梦想,极大地扩大和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七、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得到空前重视并取得积极进展的五年。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0年,七大水系的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59.6%,比2005年提高18.6个百分点。在监测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的城市占监测城市数的82.7%,比2005年提高22.4个百分点。2010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0262万立方米,比2005年末增长79.2%;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6.9%,提高24.9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工作进展顺利。“十一五”期间,随着国家和各地区节能降耗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政策措施逐步深入落实,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2006-201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9.06%,基本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主要耗能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明显下降。“十一五”期间,单位铜冶炼综合能耗下降35.9%,单位烧碱生产综合能耗下降34.8%,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28.6%,原油加工单位综合能耗下降28.4%,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16.1%,吨钢综合能耗下降12.1%,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下降12.0%,单位乙烯生产综合能耗下降11.5%。

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得到控制。据初步测算,201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12%左右,二氧化硫下降14%左右,双双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减排任务。淘汰高排放的落后产能成效突出。“十一五”期间,全国累计淘汰炼铁落后产能约11172万吨,炼钢落后产能约6683万吨,焦炭落后产能约10538万吨,铁合金落后产能约663万吨。

总之,“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各种重大挑战和考验,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在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的同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展望未来。我们既要充分肯定成绩,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投资消费出口比例失调,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创新驱动作用不明显;低成本优势正在减弱,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农业基础薄弱,粮食安全面临挑战;社会公平问题日益突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群众对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和住房难意见较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面临的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多变,国际竞争压力加大等。尽管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依然较多,但我们坚信,只要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坚持科学发展,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一定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奋斗目标,一定能够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

第二部分 “十二五”规划展望

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是2011-2015年。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审批发布四个阶段。在制定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区在2009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领域、本地区的规划统一汇总到国务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讨论建议稿,而后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

《规划纲要》全文约6万字,共十六篇,分别为: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按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按2010年价格计算,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55万亿元。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结合起来,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十一五”时期城镇化率的规划目标是47%,实际完成47.5%,超出预期。“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城镇化率51.5%、增长4%的目标。这一目标若能完成,中国的城镇人口将第一次超过农村人口,这当然意义重大。

——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3年,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相比“十一五”的20%左右,下调了4%。中国对外承诺了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这主要依靠节能来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9亿人以内。从指标上看,人口只有4900万的增长空间。应该说,这个指标反映的是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连续性和严肃性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达到74.5岁。因在人均收入、医疗、教育等方面差距,全国不同区域的人均预期寿命差别非常大,如上海人均预期寿命已达到82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57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3个百分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600万套。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为了落实中央确定的“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分别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深化改革开放三个方面部署了十项重大任务。

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使我国不仅要成为生产大国,还要成为消费大国,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二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二五时期将是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的时期。三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五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务:一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二是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三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主要任务:一是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二是实施互利双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总之,“十二五”时期既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还是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时期。经过未来五年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我国的综合国力就会有更大的提升,人民生活就会有更大的改善,国家面貌就会发生更大的变化。

未来五年,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既会面临困难和挑战,也有许多难得的机遇。我们要转变就业观念,正确把握形势,清醒认识自己,才能抓住“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在实现人生价值、促进社会发展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

第二篇:“十一五”成就总结和“十二五”规划展望

“十一五”成就总结和“十二五”规划展望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以五年为一个阶段,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战略规划和部署,设立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引导未来五年的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式、路径、目标提供思路指南和行动纲领。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定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是1953—1957年的“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而2006—2010年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我们国家提出来的“五年计划”的第11个,所以称为“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简称就叫“十一五”。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时间段是:2011—2015年。

五年规划与每一次的政策调整,不仅关系国家的未来发展,也关系普通百姓的就业与生活。对于大学生来说,深刻理解和把握国家的五年规划,既是报效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个人成长发展的现实需要。

第一部分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史上极不容易、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奋力作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山洪泥石流以及南方雨雪冰冻、干旱、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际盛事,隆重纪念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改革开放30周年,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议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一、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积极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五年。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十一五”前期,我国经济快速增长,2006年增长12.7%,2007年加速到14.2%,增速仅次于改革开放后最高的1984年。2008年,受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影响,经济增速陡然回落到9.6%。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迅速出台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我国经济增速在世界各国中实现率先回升,2009年经济增长9.2%,与世界经济下降0.6%形成鲜明对照。2010年经济增长进一步回升到10.3%,明显快于世界主要国家的平均增速。2006-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2%,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而且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4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

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7983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5年增长69.9%。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平均汇率折算达到58791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特别是2008年第三季度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均面临负增长或停滞困境时,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相当高的增速并率先回升,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重大贡献。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加。在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的同时,人均创造价值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初步预计,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9748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5年增长65.7%,年均实际增长10.6%,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5个百分点。

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我国财政收入2007年超过5万亿;2008年超过6万亿;2010年超过8万亿,达到83080亿元,比2005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21.3%。“十一五”时期,我国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加大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投入,增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能力等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增加。我国外汇储备2006年突破1万亿美元;2009年突破2万亿美元。2010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28473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5倍,年均增长28.3%。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自2006年超过日本,连续五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五年。

内需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扩大内需政策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特别是2009年,在外需对经济增长为负贡献的条件下,国内需求增长有效弥补了外需下降的影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38.9%。

产业结构持续改善。服务业发展加快,比重提高。2006-2010年,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9%,2010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0%,比2005年提高2.5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由2005年的47.4%下降到2010年的46.8%,第一产业的比重由12.1%下降到10.2%。

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2009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6.6%,比2005年提高3.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到2010年底,城镇化率提高到47.5%。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由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构成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城市群迅速崛起,人口和经济集聚能力显著增强。

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经济总量和投资占全国的比重持续上升,区域发展呈现出协调性增强的趋势。2010年,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9.7%、18.7%,分别比2005年提高0.9和1.6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基本持平。2010年,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2.6%、22.2%和11.0%,分别比2005年提高4.4、2.3和2.4个百分点。

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迅速,薄弱环节和薄弱领域明显加强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迅速发展,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进一步缓解的五年。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入快速增加。“十一五”时期,城镇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22.1万亿元,年均增长21.8%。“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高速铁路从零开始,目前投入运营里程7055公里,全国铁路日开行动车组1000多列,日发送旅客达到92.5万人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高铁运营里程最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时速350公里、380公里,甚至达到416.6公里,中国高铁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速”。从2008年8月1日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到武广高铁、京沪高速……长三角、环渤海、中原城市群等,打破时空限制,凸显“同城效应”。高速铁路大大缩短了各区域间和城乡间的时空距离,促进区域间、城乡间劳动力尤其是人才、信息等要素的快速流动,推动了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提前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

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增产。“十一五”时期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2006-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均增长2.5%,实现连续七年增产,连续四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

能源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10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29.9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38.3%,年均增长6.7%。在主要能源中,2010年原煤产量32.4亿吨,比2005年增长37.9%,年均增长6.6%;原油产量2.03亿吨,比2005年增长11.9%,年均增长2.3%;天然气产量967.6亿立方米,比2005年增长96.2%,年均增长14.4%;发电量42065亿千瓦小时,比2005年增长68.2%,年均增长11.0%。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时期,全国邮电业务总量年均增长21.7%。2010年,全国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15339万户,比2005年增长55.1%;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85900万户,比2005年增长1.18倍,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705万户;互联网上网人数4.57亿人,其中宽带上网人数4.50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4.3%。

四、对外经济与对外贸易水平提升,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的五年。

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进出口贸易总额近年来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其中货物出口额在2009年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额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一五”时期,我国在保持轻工、纺织等传统行业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家电、信息等产业的竞争力也明显提高。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2006-2010年,我国累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4260亿美元,年均增长11.9%,是“十五”时期的1.6倍。从国际范围来看,我国连续18年是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

对外投资迅速发展。“十一五”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对外投资增长强劲。2010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590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3.8倍,年均增长36.9%。

五、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推进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大力改善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五年。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十一五”期间,我国城乡就业人数从2005年末的75825万人增加到2009年末的77995万人,增加了2170万人,年均增加54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年均增加947万人;乡村就业人员年均减少405万人。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乡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2010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4223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在“十一五”开局的2006年,中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结束了持续了2600年的种田交税历史。“十一五”期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比2005年增长82.1%,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比2005年增长81.8%,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9%。其中,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9%,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3.1个百分点,是1985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为1998年以来首次快于城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14.1万亿元增加到26万亿元,增长84.4%。普遍提高了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如今,在各大中城市以及部分农村,汽车已经快步走进家庭,电脑、手机的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10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13.1辆,比2005年底增长2.9倍;拥有移动电话188.9部,增长37.9%;拥有家用电脑71.2台,增长71.6%;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45.2台,增长1.1倍;拥有移动电话136.5部,增长1.3倍;拥有家用计算机10.4台,增长3.2倍。2010年,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86.5部/百人,比2005年提高51.2%。

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推进。“十一五”是我国社会保障发展最快的时期,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在23%的县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面实现省级统筹。覆盖城乡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2.5亿人。出台了重点针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3%;全国列入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参保人数10277万人;2311.1万城市居民和5228.4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六、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增强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坚持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的五年。

教育事业成绩显著。继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免费之后,从2008年秋季新学年开始,国务院决定免除全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1.6亿学生的学杂费,这意味着我国全面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从此,“种田不纳税,上学不缴费,农民得实惠,和谐好社会“——由老百姓自编的顺口溜伴随着这项政策,一起被载入共和国发展的史册,成为一座高耸的里程碑。

“十一五”期间,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从8.5年增加到9年以上。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661.8万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0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 率达26.5%,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2.7年,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我们正在从人力资源大国昂首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科技事业成果丰硕。“十一五”期间,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在基础研究和高科技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等重大科技工程成果丰硕。

文化事业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快速、稳定的重要发展期,文化产业成为新的增长极。2010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860个,文化馆3258个,有线电视用户18730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8798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8%,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6%,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各项指标均位居世界前列。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市场空前繁荣,新创作并首演的剧目每年达上千种,图书出版连续六年位居世界首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弘扬。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

“十一五”期间,我国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实现了中国人的百年梦想,极大地扩大和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七、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得到空前重视并取得积极进展的五年。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0年,七大水系的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59.6%,比2005年提高18.6个百分点。在监测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的城市占监测城市数的82.7%,比2005年提高22.4个百分点。2010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0262万立方米,比2005年末增长79.2%;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6.9%,提高24.9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工作进展顺利。“十一五”期间,随着国家和各地区节能降耗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政策措施逐步深入落实,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2006-201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9.06%,基本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主要耗能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明显下降。“十一五”期间,单位铜冶炼综合能耗下降35.9%,单位烧碱生产综合能耗下降34.8%,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28.6%,原油加工单位综合能耗下降28.4%,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16.1%,吨钢综合能耗下降12.1%,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下降12.0%,单位乙烯生产综合能耗下降11.5%。

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得到控制。据初步测算,201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12%左右,二氧化硫下降14%左右,双双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减排任务。淘汰高排放的落后产能成效突出。“十一五”期间,全国累计淘汰炼铁落后产能约11172万吨,炼钢落后产能约6683万吨,焦炭落后产能约10538万吨,铁合金落后产能约663万吨。总之,“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各种重大挑战和考验,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在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的同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展望未来。我们既要充分肯定成绩,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投资消费出口比例失调,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创新驱动作用不明显;低成本优势正在减弱,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农业基础薄弱,粮食安全面临挑战;社会公平问题日益突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群众对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和住房难意见较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面临的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多变,国际竞争压力加大等。尽管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依然较多,但我们坚信,只要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坚持科学发展,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一定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奋斗目标,一定能够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

第二部分 “十二五”规划展望

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是2011-2015年。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审批发布四个阶段。在制定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区在2009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领域、本地区的规划统一汇总到国务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讨论建议稿,而后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

《规划纲要》全文约6万字,共十六篇,分别为: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按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按2010年价格计算,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55万亿元。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结合起来,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十一五”时期城镇化率的规划目标是47%,实际完成47.5%,超出预期。“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城镇化率51.5%、增长4%的目标。这一目标若能完成,中国的城镇人口将第一次超过农村人口,这当然意义重大。

——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3年,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相比“十一五”的20%左右,下调了4%。中国对外承诺了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这主要依靠节能来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9亿人以内。从指标上看,人口只有4900万的增长空间。应该说,这个指标反映的是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连续性和严肃性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达到74.5岁。因在人均收入、医疗、教育等方面差距,全国不同区域的人均预期寿命差别非常大,如上海人均预期寿命已达到82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57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3个百分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600万套。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为了落实中央确定的“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分别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深化改革开放三个方面部署了十项重大任务。

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使我国不仅要成为生产大国,还要成为消费大国,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二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二五时期将是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的时期。三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五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务:一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二是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三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主要任务:一是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二是实施互利双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总之,“十二五”时期既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还是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时期。经过未来五年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我国的综合国力就会有更大的提升,人民生活就会有更大的改善,国家面貌就会发生更大的变化。

未来五年,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既会面临困难和挑战,也有许多难得的机遇。我们要转变就业观念,正确把握形势,清醒认识自己,才能抓住“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在实现人生价值、促进社会发展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

第三篇:十一五辉煌成就十二五规划展望

十一五辉煌成就十二五规划展望

今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二五”统筹规划最关键的一年,这五年,我们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还有怎样的不足,我们的未来将走向哪里?这些问题也即将揭晓。在“十二五”规划出台之际,现回顾下我们辉煌的“十一五”。

在“十一五”期间,我们经受住了一系列灾难与困难的洗礼并顽强的战胜了他们。如我们熟知的国际金融危机、汶川、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一系列历史罕见的严峻挑战,但中国人民没有被困难吓到,我们在抵抗危机的同时还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结构调整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各行各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90%以上的目标都实现了或者超额实现了。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经济依然取得高增长,非常不简单。”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评价说。

可以说,“十一五”的五年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基础的时期,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

奋进的五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与自然灾害的双重挑战下,中国经济再次实现新跨越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以及接连不断的各种重大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出台并实施了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从而使国民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速逐季回升,全年实现8.7%的增幅,超额完成“保8”目标。在世界经济一片惨淡之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世界银行报告指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量。”

“十一五”的五年,不仅仅是经济增长速度领先全球,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2009年,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的位次由2005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8.5%,比2005年上升3.6个百分点。进入2010年,这一格局再次被重写:二季度中国GDP超过日本,从而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不仅如此,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4万亿美元和6.9万亿元,位居世界前列;在全世界500种工业产品中,220种产品我国产量世界第一,装备和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当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2072.7亿美元,是2005年的1.5倍,世界排位从2005年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额从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

面对挑战和考验,中国经济再次实现新的跨越,交出一份精彩的答卷。

提升的五年:节能减排力度前所未有,四大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有望全部实现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但粗放式发展也带来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并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并明确规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

20%、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10%。目标之具体、约束性之强在以往10个五年规划中不曾有过。这些指标不仅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内涵,也对增长的质量和方式有了硬性的规定,体现了政府对由量到质的科学发展模式的追求。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总结和介绍“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情况时表示,为实现“十一五”目标,我国在结构节能方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十一五”前四年,我国共淘汰小火电机组6000多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8712万吨、炼钢产能6038万吨、水泥产能2.14亿吨。

对此,杨宜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十一五‟各项任务中,节能减排应该是最难的。但是通过加强约束,这个目标也实现了,非常值得欣喜。”事实上,中国作为发展中的传统工业国家、“世界加工工厂”,一度消耗着世界上40%左右的煤炭、50%左右的水泥、60%左右的钢铁和70%左右的油气,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尽管节能减排、治污降耗、淘汰落后已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五年内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依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为此,中央在此期间投资2000多亿元用于节能环保工程,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而这些投入只占全国节能环保总投资的10%至15%。

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十一五”前四年,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5%的基础上,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76%,累计实现节能量5.3亿吨标准煤。与此同时,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9.6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13.14%,为实现全国完成单位GDP能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

从目前情况看,“四项指标中后三个到年底经过努力都能实现,但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解振华说。但他同时表示,“一定会努力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惠民的五年: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保障事业快速推进

回望“十一五”,人们不难发现,在不断推进的各项经济、社会与政治改革等方面,无不闪耀着“民生”二字。

“农村改革使广大农民普遍受益,基本公共服务改革也有重大突破。民生建设得到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十一五‟也被誉为„民生五年‟。”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谈到“十一五”期间各项改革措施取得的成果时说。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理念在“十一五”期间每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越来越充分地得以体现——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广大农民从此走上减负增收的致富之路;同年,中央财政拿出1859亿元投向困难群体。此后,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逐年递增,2008年突破万亿元,2010年更是超出1.6万亿元。与此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2008年起覆盖到了全国全部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此外,“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新医改方案惠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已覆盖全国92%以上的人口。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五年,也是政府惠民、利民政策不断发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五年。2006年到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760元增长到17175元,年均实际增长10.2%,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0.6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587元增长到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

8.3%,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3个百分点。

如今,在各大中城市以及部分农村,汽车已经快步走进家庭,电脑、手机的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娱乐的需求日益增长。数据表明,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从2006年的2333万辆,增加到2009年的4575万辆;移动电话用户从2006年末的4.6106亿户增加到2009年末的7.4721亿户,今年上半年更突破了8亿户。与此同时,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36.7%下降到2009年的36.5%,农村居民家庭由2005年的45.5%下降到41.0%。这一切都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在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生活质量也日益提高。

今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还需清醒地看到,尽管“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制约经济平稳运行的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还存在许多结构性问题,资源环境约束逐渐加大,收入分配机制改革面临重重阻力。也正因为此,对于即将来到的“十二五”,我们充满着深切的期待,也怀有一份强烈的责任。

建设十二五,我们要做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十二五”时期(二○一一年至二○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基本要求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过全

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要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篇:从十一五成就 看十二五规划

从“十一五”成就 看“十二五”规划

“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三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赣县各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真抓实干,认真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应对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认真化解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时代紧迫感,立足于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敢于并善于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努力转变增长方式,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和谐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开创赣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新局面,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进展情况及主要成效

1、全县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大多数指标已达到阶段性要求,有些指标已经完成或超额完成,经济总量迈上了新台阶。到2008年止,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2.37亿元,比2005年净增9.57亿元,年均增长13.03%,比规划目标多0.03个百分点,预计2009年完成24.87亿元,可提前一年实现目标(规划目标为23.6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2.59亿元,比2005年增加1.50亿元,年均增长33.63%,比规划目标多18.63个百分点,提前二年实现了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3亿元,年均增长24.69%,比规划目标多4.69个百分点,提前二年完成了任务。

2、优化经济结构取得新突破。着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全县经济继续保持协调较快增长。“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前三年,实际利用外资11384万美元,年均增长22.33%;实际引进内资8.76亿元;外贸出口三年累计实现出口额13340.90万美元,年均增长30.6%。工业园区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08年止,园区开发面积达到2200亩,入园企业86家;实现税金8876万元,比上年增长41.7%;企业员工1.71万人;工业园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首批10个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试点单位。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0.9:37.9:31.2调整为2008年的23.4:46.3:30.3,二产比重提升8.4个百分点。

3、“三农”工作有新进展。到2008年止,全县实施新农村建设点549个(其中省扶点110个),占全县村庄总数的63.1%,南塘、沙地基本实现整乡(镇)推进。农业主导产业建设有新进展,商品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36万亩(其中大棚蔬菜已达194.7亩),果业开发面积达到5.79万亩。推进了江口、田村、韩坊等3个产业示范乡镇和57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粮食生产稳中有增,总产达到6.45万吨;生猪养殖产业化水平提高,茅山现代牧业、陂头大丰等养猪小区建设初具规模,全县出栏生猪9.89万头,增长16.5%;蚕桑种植面积达到1.14万亩。积极抓好新经济组织和农民培训。扶持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1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三年累计硬化通村公路205.6公里。2008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31元,年均增长14.7%,超出规划目标5.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2913元,年均增长2.77%。

4、城乡面貌变化较大。三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33亿元。完成了桃江两岸1400多米花岗岩护栏安装工程、桃江北岸人行道及园林景观工程、下圩至南海大桥油路改造,滨江路二中桥至含水桥道路硬化及排污管网建设。四星级宾馆完成主体工程。启动了体育中心、南海农贸市场、污水处理设施和城市供水管网、黄龙大桥等工程建设。大广高速途经全南获得国家批准,2009年11月将正式动工。完成了工业园二区吕屋片和松山片、新城区集贸市场等项目的征地拆迁。城市规划取得较好成果,县城总体规划修编纲要已通过专家论证,县城绿地系统及“一江两岸”、金龙大道、南海大道、梅子山公园等城市节点的规划设计基本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加强了城市管理。强化户外广告、临街店面、违法违规建筑的整治;规范了摩托车、公交车营运;进一步落实了“门前六包”等制度,加强城市环卫保洁,开展了景观树移栽;加强城区公共绿地管养,城区公共绿地面积达到38.9公顷,创建省级卫生、园林、文明城市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二、“十一五”经济发展预计

从我县“十一五”前三年及今年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来看,我们分析“十一五”的后期我县经济将呈现总量进一步放大,速度进一步加快,结构继续优化,财政收入增速进一步加快,投资仍将高位运行,消费将实现较快增长,出口增长速度短时间难于加快的发展态势。“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预测为:预计2010年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0%,达到27.35亿元。财政总收入比上年增长10.0%,达到3.0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1%,达到1.6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6.0%,达到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4.0%,达到3140元。

三、“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看,我县“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展顺利,但也反映出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多变的形势,给规划实施后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是发展的差距未能缩小。横向比较,优势不突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三项指标绝对值在全市18个县、市、区中连续三年排位均为倒数后几名,“进位”不明显。

二是经济增长压力较大。从要素看,制约仍然突出。工业用地存量严重不足,乡镇无存量土地;金融支持乏力,金融机构存贷比由2.43:1扩大到3.5:1;企业人才不足,企

业高、中级人才比重不到10%。产业配套能力差,现有产业缺乏完整产业链;物流业规模小、形式单一,企业物流成本较高。从产业发展看,结构不优,三次产业基本呈“三足鼎立”结构态势;工业产品大部分属初级加工产品、贴牌产品和配套产品,竞争力弱;未形成支柱产业和支柱企业。从投资看,政府主导类项目一枝独秀,社会资本利用严重不足,2008年政府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1%,同期全国为10%;同时大项目少,拉动经济发展的项目少,尤其基础设施、城市建设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偏少,工业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少,税收高的项目少。从经济贡献看,仅靠投资、消费两驾马车拉动,短腿现象明显。

三是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全县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工业化水平低,无力反哺农业,工业增加值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9%,工业企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度只有55.8%左右。城镇化水平低,以城带乡能力弱,城镇化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农村规划滞后,农村住房很差,土坯房建筑偏多。

四、推进“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研究与对策

2009年、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后半期实施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小县也能干大事、小县也有大作为”的理念,大力弘扬“诚信务实,奋发图强”的全南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条主线,六个重点”工作目标,积极实施“对接珠三角,建设新全南”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实力、活力、魅力、和谐”新全南建设,采取切实可行的调控措施,确保圆满完成“十一五”发展目标任务。

1、转化国家政策,推动经济发展。抓住落实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的若干意见》、中西部开发等重大战略机遇,尽快出台《全南县加快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措施》努力促投资、保增长。着力搞好项目谋划,围绕中央新增投资方向,积极策划保障性住房、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重大基础设施、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等项目。加大农网改造力度,加快推进大广高速的建设。做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项目、森林防火带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努力推动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2、立足产业聚集,培育经济支撑。一是大力提升工业经济实力。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推进生态工业园建设,打造工业发展平台。着力构建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矿产品精深加工、机械电子、线路板、铸造等支柱产业,创办线路板及运动器材生产基地,延伸产业链条,完善服务体系,增强配套能力,提升产业优势和活力。充分利用我县的资源和产业基础进行招商。对重大项目、“无中生有”的项目,实行“点对点”特殊政策招商,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实效。高度重视现有企业培育工作,推进技术改造,研究制定扶持发展的实质性政策和措

施,增强后发优势。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发展蔬菜、果业两大主导产业。着力抓好以金龙、南迳、大吉山为重点的南线,以城厢、龙源坝、陂头为重点的北线万亩蔬菜种植示范带,抓好南迳千亩商品蔬菜基地、城厢蔬菜示范区建设。推进果业开发,重点抓好南迳、陂头两个集中连片开发乡镇。依托农民学校,完善覆盖乡、村、工业园区培训网络,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和“双百”工程,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三是激活三产业持续发展。促进文化娱乐和餐饮住宿业发展,提升服务水平。重点推进希桥宾馆早竣工,抓好解放桥至含水桥文化娱乐一条街建设,加快梅子山公园改造步伐,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天龙山景区旅游开发,尽快启动南迳温泉休闲项目。认真落实促进住房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降低建房、购房成本,促进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3、推动要素优化,破解发展瓶颈。一是做好物流保障。构建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建立仓储中心及周转站;通过引进和培育,建立完善物流体系,进一步降低物流费用。二是做好用地保障。通过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盘活现有存量土地,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按照“前期适当集中,后期相应调减”的原则,在近期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不变的前提下,试行近两年增加土地利用指标等途径解决工业园区用地问题。三是搭建融资平台。积极争取市里的更大支持,创造性地落实和使用好上级各类政策性资金。鼓励更多的商业银行在全南设立分支机构。利用现有国有资产提高担保中心担保能力,采取政府担保中心为诚信企业担保等方式,让企业与银行重新建立良性信贷关系,努力帮助企业破除融资瓶颈。四是强化人才建设。积极发挥以职业高中为主的职业技术培训机构的作用,探索校企联合的培训方式,加强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所需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培训。拓展人才引进渠道,积极引进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大力开展人才交流合作。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推进基础功能系统、社会公共服务系统建设,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全力抓好特色产业培育,增强城镇辐射带动能力

五、“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十二五”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五年。科学编制我县“十二五”规划,谋划“十二五”时期全县各个领域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及发展重点,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县委作出的积极实施“对接珠三角,建设新全南”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实力、活力、魅力、和谐”新全南建设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编制工作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县发展的影响,准确把握县情和发展阶段特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着重解决关系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明确“十二五”时期工作的指导方针、主要任务、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使其成为指导全县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具体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思路要有前瞻性。要加强重大问题的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要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吸收2006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研究成果,重点加强对“十二五”时期发展环境、思路目标、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科教文化、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研究,目前县发改委已将有关研究课题下发县直有关部门,关键是要抓好督促检查。

2、规划要有可操作性。编制总体规划要突出地方特色,明确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布局,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重大建设工程和重点项目布局,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等。编制专项规划要根据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以及“十二五”总体规划架构要求,组织编制重点产业、特定领域的专项发展规划,使之成为指导该领域发展、决定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编制区域规划应进一步完善工业走廊建设区、生态县发展规划。编制乡(镇)级规划要强化空间布局和约束功能,突出公共服务、环境保护、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等重点内容,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3、编制要有民主性和科学性。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增强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编制工作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在编制程序上,要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民主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和评估制度等。加强规划评估论证工作,除本部门、本系统的专家参与评估论证外,还要吸收相关部门的专家参加评估论证。

20080910010315英语国旅2班

王佳

第五篇:青岛港十一五总结十二五展望

十一五总结十二五展望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二00六至二0一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提出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

2006~2010年,实施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港口,做久青岛港。面向2010年,站在新起点上,加快青岛港由以运输枢纽及工业发展基地为特征的第二代港口,向以现代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为特征的第三代港口升级转变。

在实施四大战略的同时,我们大力实施港口结构调整,实现了青岛港的率先发展。一是调整主业结构,培育核心业务。二是调整市场结构,扩大港口辐射深度。三是调整能力结构,打造港口核心竞争力。四是调整生产结构,构建现代化生产格局。

不知不觉在青岛港工作两年多了,通过两年多的工作,学习,我在政治思想方面,业务知识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对青岛港企业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了对青岛港的感情。

在学习方面,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考试,学习,学政治,学业务,学技术,学企业文化,学危害辨识,学实践,提高现场组织和安全管理能力,增进现场管理人员的交流沟通和协调配合,促进服务 水平提升。知责、尽责。树立主人翁意识、管理者意识、节约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理论学习注重实效性,提高货运质量和服务质量。认真落实“没有货主,没有用户,青岛港就没有饭吃;货主用户的满意就是质量工作的标准;价格优惠,手续便捷,24小时服务”“三项原则”。现场重点抓好“五个文明”(文明装卸、文明生产、文明施工、文明服务、文明环境)管理。居安思危,抢抓机遇。在常主席、总裁的带领下,青岛港逆境发展,成为全国国企的典范,集团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增长指标不动摇,造福职工不动摇”。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期间,青岛港将在董家口港区再造一个3亿吨级大港,到“十二五”末,全港年吞吐量有望达到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0万标准箱。集团总裁常德传日前表示,“十二五”期间,青岛港将在董家口港区再造一个3亿吨级大港。他还表示,“十一五”以来,集团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箱量分别达3亿吨和1,000万TEU;同期,青岛港向国家上缴各种税费130多亿元,为海关创造了1,659亿元的入 库税源,港口总资产已从“十五”末的139亿元增长到目前的270多亿元。到2015年,一个六亿吨的青岛港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十二五”期间主要为小型船舶提供靠泊服务,应以铝锭,粮食,氧化铝,钢材,内贸集装箱等低污染的散货运输为主,着力打造内贸集装箱转运,散粮进出口,钢材进出口,散货灌包,罐存货物中转,国际旅游六大基地,加快国际货运中心建设,散杂货运输功能调整到董家口港,适当发展旅游服务,娱乐,商住等功能,建立综合功能区,启动集港政服务与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运营,信息集散,社会监督和人才交流于一体的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建设等。

重点规划发展邮轮经济,分离大港6号码头,堆场和岸上区域可与现场作业港区,建设成国际邮轮和客运的专用码头,远期来看,可将1号,2号,8号码头改造为邮轮深水泊位,将原有的港口岸线转换为城市岸线,建设国际邮轮母港,发展国际邮轮旅游,实现高端旅游市场的突破,更大程度地拉动港口经济的发展。

库丁

丁希麟

2010-12-23

下载“十一五”成就总结和“十二五”规划展望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一五”成就总结和“十二五”规划展望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转龙镇2006年——2011年工作 十一五及2010年工作总结 一、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转龙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突出特色和优势,狠抓工作落实,圆满完成了“十一......

    十一五总结十二五规划

    霍林河街道“十二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 霍林河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区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确立了霍林河街道“十二五”的工作思路,即以招商引资、加快开发改造辖......

    十一五总结十二五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立足于资源优势的开发利用,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艰苦创业、加快发展,走出了一条资源优势变经济......

    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赵湾水库管理局“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赵湾水库管理局紧紧围绕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重点工......

    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摘要:“十二五规划”建议将“扩大内需”作为国家第一主导战略优先布局。这首先是“十一五时期”爆发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的一个重要启示。“十二五”规......

    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关于惠州道路建设的调查报告一、调查时间:8月11日-8月25日 二、调查对象:惠州道路建设 三、调查目的:为了了解惠州道路交通情况,进一步了解惠州......

    收获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在全县广播电视工作暨效能行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陈修言(2011年6月28日) 同志们: 这次全县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

    人口计生十一五成就及十二五规划建议

    ~~~~~~~~~~~~~~~~~~~~~谢谢使用~~~~~~~~~~~~~~~~ 玄武区“十一五”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主要成就和经验以及“十二五”规划重点与建议 “十一五”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