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开展2011年造林补贴试点工作的意见
关于开展2011年造林补贴试点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林业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林业局,内蒙古、黑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
为提高全社会植树造林积极性,加快我国造林绿化步伐,推进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决定2011年继续开展造林补贴试点工作。为保证试点工作顺利开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试点的原则
(一)谁造补谁原则。造林主体的人工造林和更新,经验收合格后均可享受补贴。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资金与中央基本建设造林投资在地块上不重复安排。
(二)自愿原则。充分尊重林农等造林主体意愿,对自愿申请并按规定程序和相关标准等要求完成造林任务的造林主体,经检查验收合格,兑现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资金。
(三)公开原则。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森工集团,下同)应公布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政策、试点县(包括县级试点单位,下同)、试点任务。试点县应公布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政策,以行政村(林场)为单位公示各造林主体造林面积、造林地点、树种、以及质量要求等情况,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四)“四到省”原则。试点省对中央财政补贴造林试点工作负总责,实行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省”。
二、试点范围、补贴对象、补贴标准
(一)试点范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内蒙古、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
(二)补贴对象。使用先进技术培育的良种苗木在宜林荒山荒地、沙荒地人工造林和迹地人工更新,面积不小于1亩(含1亩)的林农、林业合作组织以及承包经营国有林的林业职工。
(三)补贴标准。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资金包括造林直接补贴和间接费用补贴。
1.造林直接补贴是对造林主体造林所需费用的补贴,补贴标准为:(1)人工造林。乔木林和木本油料经济林每亩补助200元,灌木林每亩补助120元,水果、木本药材等其他经济林每亩补助100元,新造竹林每亩补助100元。(2)迹地人工更新,每亩补助100元。
造林直接补贴应全部落实到造林主体。享受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营造的乔木林,造林后10年内不准主伐。
2.间接费用补贴是对试点县组织开展造林补贴试点有关政策宣传、作业设计、技术指导、检查验收、档案管理等工作所需费用的补贴,补贴标准为中央财政造林补贴总额的5%。试点省、地(市)财政和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造林补贴试点工作所需的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预算安排。
三、试点任务申请与下达
(一)国家林业局会同财政部根据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全国宜林地现状以及2010年试点工作情况等确定2011年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规模。
(二)试点省财政部门会同林业主管部门应于2011年6月15日前联合向财政部报送造林补贴试点资金申请文件,同时抄送国家林业局。文件内容主要包括当年补贴人工造林和迹地人工更新造林面积及其构成(包括乔木林,木本油料经济林,灌木林,水果、木本药材等其他经济林,竹林),以及申请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等情况。凡未按规定日期报送资金申请文件的,中央财政一律不安排补贴资金。
(三)财政部会同国家林业局根据2011年试点规模、各省资金申请文件,结合2010年造林补贴试点工作等情况,确定2011年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资金分配方案,下达预算文件,并按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拨付补贴资金。
(四)试点省林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应及时将试点任务和补贴资金分解落实到各试点县,并将有关情况于2011年7月31日前报送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
四、试点造林组织实施与补贴资金拨付
试点县负责组织开展行政区域内造林补贴试点实施工作,包括政策宣传、确定造林主体、公告公示、签订合同、组织编制造林作业设计、按作业设计组织实施、监督检查、档案管理等工作。
(一)试点县要与各造林主体签订合同,合同内容主要包括林地权属、造林地点、面积、树种、初植密度、补贴标准与金额,以及造林完成时间、质量要求、检查验收与资金拨付时间等。
(二)试点县要按照《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1607-2003)等,组织有丁级以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审批程序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确定,作业设计一经批准原则上不得变更。确需变更的,须按原审批程序办理。
(三)造林直接补贴分两次拨付。1.造林主体完成当年造林任务后向试点县提出造林成活率验收申请,试点县依据造林作业设计、合同、检查验收技术规定等组织检查,达到规定要求的,拨付造林补贴资金的50%。2.造林主体完成造林任务3年后,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省级财政部门组织具有乙级以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依据《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经批复的造林作业设计等,开展造林保存状况检查,出具验收报告。验收合格的,拨付余下的50%造林补贴资金。
(四)间接费用补贴由中央财政一次性拨付。省、地(市)级财政、林业主管部门不得向各类造林主体强行分摊有关费用。
(五)国家林业局会同财政部对试点省补贴造林面积、质量、资金拨付使用及组织管理等情况,适时组织抽查。
五、试点工作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试点省要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二)抓好宣传。试点省要积极组织开展造林补贴试点工作宣传,使全社会特别是广大林农群众更加清楚地掌握造林补贴政策的内容、管理程序和相关要求,切实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
(三)强化管理。各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造林补贴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强化对补贴资金的监督检查。补贴资金应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严禁变相克扣造林主体的直接补贴资金。对截留、挤占、挪用补贴资金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及相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单位及其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试点省财政部门会同林业主管部门按照上述有关要求,制定本省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四)做好总结。各级财政和林业主管部门应及时总结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完善造林补贴工作机制。各试点省财政和林业主管部门应于2012年3月31日前联合向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报送2011年造林补贴试点工作总结。
第二篇:2010造林补贴试点方案
河南省2010年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工作
实施方案
根据《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2010年造林补贴试点工作的意见》(财农〔2010〕103号)的要求,结合河南林业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试点原则
(一)公开自愿原则。试点县(市、区)应当对外公布试点政策、补贴对象、补贴标准、规划范围、造林要求等情况和相关信息,接受造林主体申请和社会公众监督。要充分尊重林农和其他造林主体的主观意愿,不得强行摊派任务,不得突破区域规划面积。
(二)谁造补谁原则。在试点规划范围内营造的人工乔木林,经验收合格后均可享受财政资金补贴,实行直补政策,谁造林补给谁。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资金与中央基本建设造林投资和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工程造林投资在造林地块上不作重复安排。
(三)重点扶持原则。对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林农和承包经营国有林的林业职工造林,以及公益林区荒山荒地人工造林给予重点扶持,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
(四)统一监管原则。试点县(市、区)对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工作负总责,试点任务、补贴资金、工作责任全部落实到县,实行统一监管和检查验收。
二、试点范围
2010年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涉及7个省辖市的11个县(市、区),试点总面积10万亩。其中:洛宁县1万亩,淇滨区0.5万亩,陕县1万亩,渑池县1万亩,方城县0.7万亩,西峡县1万亩,唐河县0.8万亩,浉河区1万亩,平桥区1万亩,泌阳县1万亩,济源市1万亩。
三、试点政策
(一)补贴对象。使用良种壮苗在宜林荒山荒地上营造的人工乔木林,且造林面积不小于1亩(含1亩)的林农、林业专业合作组织以及林地承包经营者等造林主体。
(二)补贴标准。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资金包括造林直接补贴和间接费用补贴。
1、造林直接补贴:是指对造林主体在宜林荒山荒地上实施人工造林所需费用的补贴。补贴标准:每亩乔木林补贴200元。
2、间接费用补贴:是指对试点县(市、区)组织开展造林工作所需经费的补贴。间接费用补贴按照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总额的5%予以安排,主要用于试点县组织开展政策宣传、作
业设计、技术指导、监督检查、档案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费用支出。省、市两级组织开展造林补贴试点工作所需经费,按照上述比例分别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
(三)采伐要求。享受中央财政造林补贴所营造的人工乔木林,造林后10年内不准进行林木主伐。
四、实施步骤
(一)下达造林任务。根据财政部下达的预算文件和国家林业局有关要求,省财政部门会同林业主管部门将试点任务下达到试点县(市、区),列入2011年林业生态省建设任务。
(二)确定造林主体。试点县根据林业生态建设规划和试点任务及造林主体申请情况,对自愿申请的造林主体进行资格审查,并对资格审查合格的造林主体进行张榜公示,公示期7天,公示期满无异议后确定补贴试点造林主体。
(三)签订造林合同。试点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要与确定的造林主体签订试点补贴造林合同,合同内容包括林地权属、造林地点、造林面积、造林树种、初植密度、造林完成时间、造林质量要求以及检查验收、补贴标准、补贴金额、补贴资金拨付时间、林木抚育与主伐要求等。
(四)编制作业设计。试点县(市、区)要按照《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LY/T1607—2003)及《河南省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作业设计编制办法(试行)》等,组织有丁级以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统一编制作业设计,并由省林业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审查、审批。作业设计一经批准不得变更,确实需要变更的,必须经原编制和审批单位同意。
(五)组织造林施工。财政补贴试点造林由各试点县(市、区)统一组织安排,严格按照批复的造林作业设计开展造林施工。造林施工可采取两种形式:一是由确定的造林主体自行造林施工。二是在造林主体自愿的基础上由试点县林业主管部门或造林主体所在行政村统一组织造林施工。不论采取哪种造林施工方式,造林费用均由造林主体先行支付。
(六)开展检查验收。造林检查验收分两次进行:一是造林成活率验收。造林主体完成当年造林任务后,向试点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提出造林成活率验收申请,试点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会同县级财政部门依据造林作业设计、合同、检查验收技术规定等组织检查验收,并出具检查验收报告。二是造林保存率验收。造林主体完成造林任务3年后,由省林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组织乙级以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依据《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批复的造林作业设计以及中央财政补贴造林检查验收有关规定,开展造林保
存率检查验收,并出具检查验收报告。
(七)拨付补贴资金。对造林主体的直接补贴资金分两次拨付:一是造林成活率检查验收后,达到合格要求的当年拨付造林补贴资金的50%。二是造林保存率检查验收后,达到合格要求的当年拨付余下的50%造林补贴资金。试点县的间接费用补贴由中央财政一次性拨付。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级成立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林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主管领导和相关分管单位负责人组成。各有关市、县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二)广泛宣传政策。省、市、县三级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多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中央财政补贴造林政策,使全社会特别是广大林农群众更加清楚的掌握政策内容、管理程序和相关要求,切实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
(三)强化质量管理。坚持造林作业设计审批制度,做到按计划编制作业设计、按设计组织施工、按标准检查验收。大力推广先进造林技术和优良品种,积极营造混交林。加强监督检查,省、市、县三级林业主管部门在造林施工季节组织对造
林进度和质量进行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建立档案管理制度,规范试点工作档案管理。
(四)加大资金监管。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河南省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建立资金专账,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严禁挤占、截留、挪用和克扣。
河南省林业厅
二〇一〇年七月十六日
第三篇:要求:全省造林补贴试点培训资料
全省造林补贴试点培训资料
一、造林补贴试点任务安排情况
根据《财政部关于拨付2010年造林补贴试点资金的通知》精神,今年国家拨付山西的造林补贴试点资金为3150万元,包括2850万元直接补贴和300万元的间接补贴。
今年造林补贴生产计划共安排造林33.1万亩,其中生态林10.1万亩,经济林23万亩。今年计划主要安排在11个市的50个县,国有林场未作安排。
二、造林补贴试点基本政策
(一)开展造林补贴试点的基本原则
(二)关于造林补贴试点范围
(三)关于造林补贴对象的规定
(四)关于造林补贴费用类别的规定
(五)关于补贴标准的规定
(六)关于造林补贴资金拨付时间的规定
(七)关于生态林主伐的规定
(一)造林补贴试点的基本原则
一是谁造补谁原则
二是自愿原则
三是公开原则
四是“四到省”原则
(二)关于造林补贴试点范围
国家确定试点范围:一是造林任务重的西南、西北地区,二是已经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任务的省区,三是地方政府支持造林力度大的地方。
省厅确定试点范围:在11个市全部进行了安排,在每个市确定试点县的时候也参照考了国家的做法,优先选择造林任务重、林改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地方政府支持造林力度大的县。
(三)关于造林补贴对象的规定
一是对造林主体的确定:包括林农、林业合作组织和承包经营国有林的林业职工。
二是造林地类的确定:此次造林补贴,只能安排在宜林荒山荒地和沙荒地,不能安排在农耕地上。
三是造林方式的确定:此次造林补贴,必须是新完成的人工造林和迹地更新,原有的造林和封山育林不再此列。
(四)造林补贴费用类别的规定
补贴费用分造林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两类。直接补贴是对造林主体实施造林所需费用的补贴。间接补贴是试点县组织开展此项工作必要经费的补贴,其费用额度是中央财政造林补贴总额的5%,这部分费用由中央财政一次性拨付,要求试点县用于政策宣传、作业设计、技术指导、监督检查、档案管理这些方面。省和市开展造林补贴工作所需经费,分别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不得从中央财政安排的资金中抽取。
(五)补贴标准的规定
人工造林:乔木林每亩补助200元,灌木林每亩补助120元,木本粮油经济 1
林每亩补助160元,水果和木本药材每亩补助100元。
迹地更新:每亩补助100元。
需要说明的是:国家财政部规定,造林补贴资金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严禁变相克扣造林主体的直接补贴资金。对截留、挤占、挪用补贴资金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
(六)造林补贴资金拨付时间的规定
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资金分两次拨付。第一次是当年完成造林任务后,经县林业部门检查达到有关规定的,拨付50%的资金。这次资金拨付的依据,是县林业部门组织的检查,有关规定包括作业设计、合同和《中央财政补贴造林技术规定》。第二次拨付是在造林三年后其成活保存达到《造林技术规程规定》(GB/T15776-2006)合格标准的,再拨付剩余50%的资金。这次资金拨付的依据,是省林业厅会同省财政厅组织具有乙级以上资质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进行的检查。
(七)关于生态林主伐的规定
按照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意见规定,使用中央造林补贴资金营造的乔木林10年内不准主伐。这是一条刚性规定,其重要性在于保证森林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
三、造林补贴试点的总体要求
(一)要积极开展政策宣传
(二)要合理确定造林主体
(三)要实行对外公告公示
(四)要签订规范的造林补贴合同
(五)要科学编制作业设计
(六)要认真组织项目实施
(七)要有效开展技术指导
(八)要按照要求检查验收
(九)要建立健全档案
(十)要切实做好工作总结报告
(一)要积极开展政策宣传
试点市县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外公布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政策,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了解掌握中央造林补贴政策的内容、管理程序和相关要求,调动群众参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造林绿化的积极性。
(二)要合理确定造林主体
造林主体要紧紧围绕林农、林业合作组织确定,当然今年不包括国有林场职工,以后可能要进行安排。要特别注意林业合作组织的身份,本着有利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造林的积极性进行确定。为了便于管理,今年的试点任务可以乡(镇)村相对集中进行安排。
(三)要实行对外公告公示
造林主体确定后,要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造林主体姓名、造林面积、树种、地点、补贴资金、检查验收时间、成活保存标准等。对公示中群众反映有问题的,要进行调查核实,排除不合理因素后予以确定。
(四)要签订规范的造林补贴合同
对公示无异义的造林主体,县林业部门要和造林主体签订《山西省县中央财政造林补贴合同》,合同文本由省厅统一制定。合同一式三份,县林业部门、造林主体和市林业部门各一份,合同电子版经市林业局汇总后统一报报省厅备案。合同内容包括林地权属、造林地点、造林面积、造林树种、初植密度、补贴标准、补贴金额、资金拨付时间、造林完成时间、检查验收时间、成活保存标准以及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五)要科学编制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是造林实施、资金拨付和检查验收的依据,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做好。造林主体的作业设计由县林业局组织力量分别编制,市林业局负责审批,作业设计审批后由市林业局统一制表报省厅备案。作业设计要依据《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和《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1607-2003)进行。作业设计一经批准,不得变更,确需变更的,须按原编制和审批程序办理。
(六)要认真组织项目实施
对不同造林主体承担的造林补贴任务,林业部门要在整地、苗木、栽植、浇水和管护等多方面加强指导,帮助造林主体按照作业设计要求,按时完成造林任务。
今年的造林补贴试点任务,国家林业局要求明年3月底前进行总结报告,鉴于造林补贴工作需要一段时间的准备,根据我省实际,省厅要求今年的造林补贴任务必须在明年春季全部完成,各市林业局于5月底前向省厅报送总结报告,当然条件成熟的,可在今年秋季组织实施。
(七)要有效开展技术指导
由于是千家万户的农民在各自承包的宜林荒山造林,有的农民有这方面的经验,有的则没有,这就需要我们各级林业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千方百计对造林补贴主体进行技术指导,主动帮助他们选用优良种苗、采取科学的整地和栽植方法、注重栽后的管护,确保造林成效。特别是在一些立地条件不好的地方,更要指导农民应用一些新的造林技术,不仅要保证苗木成活,而且要保证成林、成材。
(八)要按照要求检查验收
根据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文件规定,造林补贴分两次检查。第一次是造林当年检查,第二次是造林后三年的检查。
当年检查由县林业局组织进行,三年检查由省级进行检查,而且是省林业和财政部门共同组织乙级以上资质的林业调查设计单位进行。可以看出,国家对造林补贴是非常认真和重视的,是要切实见到林子的。这个事情的重要性主要是涉及到国家在老百姓心中的信誉问题,所以,我们不得马虎。国家《意见》的规定,国家林业将会同财政部对试点省补贴造林的数量、质量、资金拨付使用及组织管理情况,适时组织抽查,并根据抽查结果对试点省实行绩效评价。
(九)要建立健全档案
造林补贴建立档案也是国家的一个基本要求。档案的一个核心作用是为了下一步工作能够有据可查。档案建设的内容,有这样几个方面:合同、作业设计、检查结果、资金兑付凭证。档案应该分别造林主体造册,以村归类,分乡镇设置,做到整齐、安全、干净、方便。档案建设的主体是县级林业部门,档案的种类要分纸质和电子两种,电子档案要经市林业部门汇总,报省厅备案。
(十)要切实做好工作总结报告
国家财政补贴造林要分进行总结。2010年全省造林补贴任务省厅要求在明年春季完成,任务完成后以县为单位进行总结,以市为单位向省厅报告。任务完成的第二年、第三年要报告管理动态情况,这两年要精心管护,确保成活保存率,为省级检查做好准备,从而为兑现剩余50%的资金打好基础。
第四篇:转发关于开展2010年造林补贴试点的意见
陇南市财政局 文件
陇南市林业局
陇财农„2010‟123号
关于转发“省财政厅 林业厅关于开展 2010年造林补贴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县(区)财政局、林业局,市直林业有关单位:
为确保我市2010年造林补贴试点工作顺利开展,确保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现将省财政厅、林业厅“关于开展2010年造林补贴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甘财农„2010‟235号)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严格按照通知要求,各县(区)财政局会同林业局尽快上报2010年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任务,务必于2010年10月22日前将任务申请报告报送市林业局计财科,以便汇总上报省财政厅、林业厅。
附:关于开展2010年造林补贴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八日
主题词:造林 补贴 试点 通知
抄送:两局有关领导和科室。存档(2)陇南市林业局办公室 2010年10月18日印发
共印30份
第五篇:关于开展试点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意见
关于开展试点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意见
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意见
为了进一步改善各级政府机关行政管理,促进行政机关及公务员认真履行职责,依法行政,规范部门行为,提高行政效能,促进勤政廉政建设,根据省纪委、监察厅的部署和要求,现就在我市开展机关效能建设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
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行政监察法》、《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法律规章为依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和省、市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建立文明法制环境和廉洁高效政务环境,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创环境新优势等工作任务。通过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工作,重点解决影响政府行政效能的突出问题,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确保政府施政目标的实现。
二、工作目标
根据省的部署和要求,近两年要在全市镇(街)以上各级行政机关和赋予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中,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工作,重点放在市、区两级行政机关。为此,今年上半年在市、区两级选取重点部门同时开展机关效能建设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力求达到以下目标:
(一)机关部门管理能力、水平有明显提高,向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推进。
(二)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意识在机关部门具体工作中得到体现,机关作风有明显转变,“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四难”(门难进、人难见、脸难看、事难办)现象明显减少。
(三)机关工作效率有明显提高,“中梗阻”和不落实现象及时得到消除。
(四)依法治市的基本方略得到落实,行政管理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行为得到有效纠正。
(五)党风廉政责任制和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各项措施得到落实,并取得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的基本经验。
三、工作任务
通过开展机关效能建设试点工作,建立一套规范化、制度化的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制度,探索和总结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的路子、方法,逐步健全和规范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机制,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市、区两级机关部门的行政管理水平,促进勤政廉政建设。主要任务是:
(一)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机制,创造条件逐步建立电子政务实时监察系统。
(二)建立健全以五项制度(即:岗位责任制度、政务公开制度、服务承诺制度、目标管理制度和过错追究制度)为重点的行政工作制度体系。
(三)巩固完善以市、区两级行政投诉中心为主,横至市、区两级各职能部门、纵至各镇(街)的“一市五区”行政效能监督网络。
(四)探索并推行科学规范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评制度。
(五)形成一套机关效能建设工作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
四、试点内容及单位
机关效能建设试点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抓好岗位责任、政务公开、服务承诺、目标管理和过错追究等五方面基础性制度的建设和落实,以岗位责任制规范工作职责,以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以行政事务承诺制明确服务要求,以目标管理促进制度落实,以行政行为过错责任追究制严肃工作纪律,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以制度强化监督、改善服务、提高效能,保证政令畅通,维护行政纪律,促进勤政廉政。
(一)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各部门要按照市有关规定的要求相应建立“一岗双责”(即:机关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范每个部门、岗位的工作职责。
(二)落实政务公开制度。各部门要按照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佛府〔2004〕88号)“应公开尽公开”的原则要求,将本部门的办事依据、办事程序、职责权限、收费标准、办事结果以及责任追究等规定,全面向社会公开。
(三)落实行政事务服务承诺制度。要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则,合理设置时限,公开接受办事效率的监督。对当事人提出的相关事项请求,凡在职责范围内的,须在规定时限内以适当的方式作出回复;凡不在职责范围内的,须作出解释;凡职责不清的,应详细登记、报请领导,并在规定时限内予以回复。同时,要推行首问责任制和内部协调运作责任制。首次接受当事人请求的工作人员,不得推诿,要将当事人需要提供的办事手续一次性告知;受理时,需要不同部门办理的,由受理人通过内部协调(或报请其主管领导出面协调),在规定时限内予以回复。
(四)落实目标管理制度。结合部门的业务特点,根据部门、岗位、人员的工作内容、任务和责任,以量化的形式,设置阶段性(半年或一年)的具体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