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环境论文

时间:2019-05-12 16:09: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土木工程环境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土木工程环境论文》。

第一篇:土木工程环境论文

土木工程环境 专题论文

题目: 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及处理方法 姓名: 张 超 班级: 土木10-2 学号: 22101690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及处理方法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周边的环境污染问题,指出了主要的污染源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根据不同的污染源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垃圾土 垃圾填埋场 前言

人类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其中以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为主。城市数量的增多、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使我国城市垃圾的产生量持续增加。据报道,全国668 个大大小小的城市中有2 /3 的城市已经不同程度出现了“垃圾围城” 的局面。每年全国产生垃圾的数量虽然没有精确的统计数字,但以每人每天生产垃圾1kg 计算,全国2.6 亿城市人口一年的垃圾总量就在8000 万t 以上。目前,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是国际上通用的三种垃圾无害化处理方法。其中,卫生填埋是垃圾经过焚烧或者堆肥处理工艺、实现垃圾利用最大价值后,剩余残留物的最终处理方法。这种处理方式由于具有处理量大、操作工艺简单、运费低廉等优点而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用[1]。但在我国,大多数垃圾没有得到及时处理而仅仅是简单堆积,既污染环境又耗费土地和人力,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垃圾占地” 现象还在快速地由城市向农村蔓延。如何将产量大、成分复杂的污泥,经过科学处理后使其减量化、无害化、资 源化和稳定化,己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环境保护领域广泛关注的课题之一[1,2]。

1、垃圾填埋场周边的污染源 1.1 水污染源垃圾填埋场的水污染主要来自于垃圾渗滤液,其次还有少量的生活污水和洗车废水以及流经填埋场的地表径流可能受到垃圾填埋场的污染。垃圾渗滤液来源于五个方面:一是垃圾本身带来的水分;二是垃圾中有机物经分解后所产生的水分;三是以各种途径进入垃圾填埋场的大气降水和地下水;四是地表径流;五是灌溉水。其中进入场区的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以及垃圾自身含水是决定渗滤水产生量的主要因素。垃圾渗滤液属高浓度的有机废水,主要污染物是BOD、COD、NH3-N和重金属。1.2 大气污染源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源主要是填埋气(LFG)以及垃圾填埋场的粉尘和垃圾飞扬物。LFG主要是由于微生物分解垃圾中的有机成分产生的,主要成分包括CH 4、CO 2以及少量的H 2 S、NH 3、N 2和H 2等,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主要污染物有CH 4、CO 2等温室气体和H 2 S、NH 3等恶臭气体。CH 4和CO 2约占填埋气体的85%1.4%;填埋场释放气体中的微量气体量很少,但成分复杂,有100多种,可以归为挥发性有机组分(VOCs)。1.3 噪声源垃圾填埋场的噪声来源于垃圾运输车辆进出填埋场的交通噪声;垃圾填埋作业时填埋机械(压实机、推土机、垃圾运输车等)工作时发生的噪声;场区渗滤液废水处理站的鼓风机和水泵等的噪声。根据类比调查可知,这些机械产生的噪声值约为80-90dB(A)。1.4 其他污染源影响场内环境质量的污染源除以上几种外,垃圾填埋场还存在以下的环境影响: a、固废主要来源为填埋区的废纸、粉尘、塑料等能被风吹起的轻物质以及污水处理站的污泥。b、垃圾填埋场的存在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以及填埋中的塑料袋、纸张和尘土等在未及时压实覆土情况下可能飘出场外,造成环境污染和景观的破坏。c、填埋作业及垃圾堆体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如造成滑坡、崩塌、泥石流等。d、填埋场孳生的害虫、昆虫、啮齿动物以及在填埋场觅食的鸟类和其他动物可能传播疾病,这类污染直接影响填埋场职工和附近居民的生活。

2、污染源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垃圾填埋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多方面的。监测结果表明:目前全国尚无一例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所排放的污染物全部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的。这些污染物如不加处理排放,极易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水、大气和土壤的污染。

2.1水污染垃圾填埋对水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垃圾渗滤液。这是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雨水淋刷和地表水、地下水浸泡而渗滤出来的污水。渗滤液会对周边地区的环境、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2.2 大气污染卫生填埋场中的生活垃圾含有大量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被微生物厌氧消化、降解,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填埋气。填埋气主要成分为CH 4、CO 2以及其它一些微量成分,如N 2、H 2 S、H 2和挥发性有机物等。CH 4和CO 2产生的温室效应会使全球气候变暖。此外,CH 4 是易燃易爆气体;H 2 S和NH 3气体虽然排放量不大,但其为强刺激性气体,大量气体逸出的地方会有恶臭味,且H 2 S对人体有毒。2.3 土壤污染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玻璃、电池、塑料制品,它们直接进入土壤,会对土壤环境和农作物生长构成严重威胁,其中废电池污染最为严重,进入土壤和地下水源,最终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3、污染防治措施 3.1 渗滤液污染控制措施(1)填埋场场底防渗。为防止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必须在填埋场底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之前垃圾填埋场底部都铺放一层防渗材料,主要有黏土、沥青、塑料膜等合成橡胶等。各填埋场可根据具体工程和水文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2)渗滤液的收集处理。渗滤液由于成分复杂、污染大,在排放前必须进行处理。但目前国内外尚无完善的能够适应各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一般来说,渗滤液可采取“清污分流-渗滤液回灌-预处理-汇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合并处理”的方法进行处理。3.2 填埋气的回收利用垃圾填埋气是一种可回收利用的能源,其热值与城市煤气的热值相近,但由于填埋气回收设备复杂且投入大而效益低,我国目前运行的垃圾填埋场中,大多没有气体回收系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被放入空中,不仅造成污染,也是一种资源浪费。一般来讲,沼气回收利用可通过“收集-净化-利用”的方式进行。

(1)填埋气的收集。由于大部分沼气在填埋场填埋过程中就已形成,所以沼气采集应在填埋过程中就开始实施。在荷兰,对正在使用的垃圾场,主要采用立式或水平式收集技术。立式采气系统是在垃圾场的填埋过程中逐步建造成的,其方法是在填埋场内均匀分布竖立大口径钢管,在每个钢管外砌筑竖井,当填埋厚度达到2-5m 时,将钢管向上抽一部分,并继续砌筑,直到填埋场达到设计高度,然后将钢管移走。通过将各竖井用排气管水平连接,即可实现垃圾填埋与沼气回收同步进行。对于分层堆放的填埋场,可采用水平采气系统,但要注意采气管道的铺设不要影响垃圾的填埋。对已建成封场的填埋场,可采用表面收集或竖井收集技术。(2)填埋气的净化。溶剂吸收法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沼气净化方法,如采用双塔式溶剂吸收法提纯垃圾沼气,设备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净化效果好。(3)填埋气的利用。沼气为一种经济可用的能源,其应用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直接供给工业以及暖房或温室,用于供暖或工业生产,这种方式沼气的热效率最高;沼气经脱水后用于燃气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发电;经加工处理升级使沼气达到天然气质量用途更为广泛。3.3 土壤污染的防治(1)搞好垃圾源头控制。垃圾减量化、无害化是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关键。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控制过分包装,严格限制一次性商品的生产。倡导绿色消费,呼吁老百姓重新拿起菜篮子、米袋子、饭盒子,少用或不用塑料包装物。

(2)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城市垃圾中含有大量污染物,也含有大量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实行垃圾分类回收,不仅可以解决垃圾污染问题,还可以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3)搞好填埋区植被覆盖。在填埋过程中,应边填埋边绿化,尽量减轻污染。对建成封场后的填埋场,要大力搞好植被覆盖,为填埋区的重新开发利用创造良好条件。3.4 加强监测,消除隐患要在场区周围设立观测井,配置有害气体检测仪,定期对地下水质和大气环境进行监测消除污染隐患。填埋场总体布置 4.1 卫生填埋场场址的选择,涉及到当地经济、交通等的发展情况,地理地形条件,气候情况,环境地质条件,地表水文条件及水文地质工程条件等众多影响因素,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主要应从工程学、环境学、经济学、法律和社会学等方面来考虑[3]。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1)及相关的国内外情况,可将安全填埋场的选址标准归纳为[4]: ①填埋场容量足够大;②场地的运输距离要适宜;③远离居民生活区;④填埋场不应建于离涡轮式飞行器机场跑道末端3000m 范围内或离仅由活塞式飞行器使用的机场跑道末端1500m 范围内;⑤要求场址所在位置,交通方便,具有全天候公路,承载力适宜;⑥场地地形地貌条件适宜,应便于监测系统的布置;⑦所选场址避开洪水泛滥区、湿地、可航行水道,同时远离供水水源和公共水源,避开湖、溪、泉,场地自然条件应有利于地表水排泄,避开滨海带和洪积平原;⑧所选场址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4.2 主体设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由填埋库区、渗滤液处理站、计量站、渗滤液调节池等组成。填埋场宜分期和分区建设,其优点有:(1)可以减少一次性投资;(2)可以减少渗沥液量,未填埋区的雨水径流容易和填埋作业区隔离;(3)可以减少运土或买土的费用,前期填埋库区的开挖土可以在未填埋区域堆放,逐渐用于前期填埋库区作业时的覆盖土;(4)专项基金的利息或基金回报还可以补贴前期的运营费用。渗滤液调节池及渗滤液处理站宜布置在填埋库区下游,且应结合地形设置台阶型自流系统。为准确地记录运入填埋场的垃圾量,计量垃圾的地磅房应设计在车辆入场处(称重汽车主要行驶方向的右侧)。地磅房配设有电子地中衡,并设有与全场计算机管理网络相接的端口。4.3配套工程及辅助设施

内容包括进场道路、备料场、供配电、给排水设施、生活和管理设施、消防和安全卫生设施、车辆冲洗等附属设施及库区绿化。生活管理设施宜集中布置并处于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在与填埋库区之间应设绿化隔离带,以保证生产管理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为防止出入填埋场的垃圾运输车对外部道路及城区环境造成污染,应在车辆出场处(进场道路的左侧)布置洗车台。

4.4 地表水和地下水收集系统

填埋区外地表水应通过各层锚固HDPE平台外侧截水沟和总截水沟收集排走,不得进入填埋区。填埋区内地表水也应通过各级台阶的排水沟及竖井排走,以减少渗沥液处理量。大雨和暴雨期间,排水系统易出现问题,应安排专人值班来回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并组织人员处理,确保排水顺畅。

4.5 填埋场封场覆盖系统

垃圾填埋场覆盖处理是生态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封场覆盖系统由排气层、防渗层、排水层及植被层组成。终场覆盖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基质,保护顶部防渗层,减少进入垃圾堆体的下渗雨水量。填埋场气体在由填埋场内部经过覆盖系统向外部扩散传输过程中,覆盖土壤系统会对填埋气体的释放产生重要影响,应根据当地的植被情况选用栽培树种,覆盖土壤厚度控制在0.3~0.8 m[4]。

随着环境污染防治的重点由工业污染防治转向生活污染防治,提高垃圾处理质量,进一步消除垃圾处理运作中的污染,加强垃圾收运的科学管理,提高垃圾处理的科技含量,才是防治垃圾危害的有效途径。同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从而真正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处理场是一个运行周期长、环境影响因素多的建设项目,所以卫生填埋场环评应重视公众参与。填埋场的场址选择应符合国家规定:填埋场场址设置应符合当地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填埋场排放的污染物不应超过国家相关现行标准的规定;填埋场宜选在地下水贫乏地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在当地夏季主导风下风向,距人畜居栖点500m 以外;交通方便、运距合理。防渗工程是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的核心部分,评价中应从防渗方式、工艺、材料等的选择与操作方面对渗滤液防渗对策进行合理性、可行性和可靠性论证。

参考文献

[1]尹军,谭学军.污水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2]周少奇.城市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3]刘云斌.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模糊综合评判系统[D].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2004.[4] CJJ17-2004,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S].

第二篇:土木工程环境论文

土木工程环境 专题论文

题目:土木工程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及治理 姓名: **** 班级: 土木09-6班 学号: 2209****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土木工程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及治理

摘要:土木工程建设包括很多方面,城市建筑、交通建设、矿山建设这三个主要方面。主要是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建筑垃圾,噪声污染,废气污染,粉尘,对人和动物以及自然界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土木工程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非常必要的。关键词:环境保护 建筑垃圾 治理交通建设 矿山建设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也愈来愈严重,近20年来,随着国家对以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工业与民用建筑,矿山建设,公路建设得到迅猛发展,造成的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基础建设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带动作用,但它同时产生对破坏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如何在土木工程建设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并处理好同社会、经济的关系,进而实现交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怎样把我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仔细研究的课题。1 城市建设工程产生的建筑垃圾和治理 1.1 建筑垃圾

建筑物是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建筑施工垃圾的成分有:土、渣土、木屑、废钢筋、废铁丝和各种废钢配件、金属管线废料、各种装饰材料的包装箱、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碎砖和碎混凝土块、搬运过程中散落的黄砂、石子和块石等。这些材料约占建筑施工垃圾总量的80%左右。

1.2 我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现状

当前我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不高、处理方式落后。随着我国城镇建设的蓬勃发展,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也与日俱增。目前,我国每年的建筑垃圾数量已在城市垃圾总量中占有很大比例,成为废物管理中的难题。1.3 我国建筑垃圾管理基本对策

1.3.1 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该如何处理就需要有组织进行协调解决,各建筑施工有关单位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分工负责,齐抓共管;要建立健全渣土设置与管理专项方案,对工地内建筑渣土的产生、防尘措施、处置等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

1.3.2 提高建筑垃圾的技术处理水平。城市建筑垃圾一般采用直接填埋的处理方式,缺乏对建筑垃圾的有效技术处理。尤其是对建筑垃圾做混凝土骨料必需破碎、筛分分级、清洗堆存的技术国内企业还少有研究。城市相关部门应尽快帮助协调并依靠企业技术研发解决在建设垃圾处理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

1.3.3 降低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我国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及回收利用率较低,建筑 垃圾大部分被运往垃圾填埋场堆放或填埋,不但占用了大量宝贵的耕地,而且对土壤、水源、植被等自然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同时,在运输过程中给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所以对于那些分拣出来不能利用的垃圾要合理处置,把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1.3.4政府要为建筑垃圾处理提供资金保障。建筑垃圾废料不是商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有经过加工处理再利用后才会产生新的价值。在建筑垃圾的回收处理利用过程中,常常使处理单位无利润可图,缺少了积极性,直接影响利用工作的进行,因此必须由政府通过某种渠道在利用过程中给予经济补助。

1.3.5建立健全合理的政策法规。近些年来,我国对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虽已有清醒认识,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家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对违反规定的处罚条例,禁止填埋可利用的建筑垃圾及规定建筑垃圾必须进行分类收集和存放的条款还不完善。所以,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实行有效地奖惩制度。2.交通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2.1 交通建设造成环境破坏的原因

公路建设破坏了原来的自然平衡,引起岩土体移动、变形和破坏;长大隧道的建设造成地表塌陷、植被和表土损失,使自然植被恢复困难;一些土地被低价甚至无偿占用,产生了不少失地农民。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源、环境和人口之间的矛盾。而施工只好自己创造条件,强攻硬上,修建的便道有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长,才能到达路基正线上,施工出来的路基同时也兼作便道使用。因此,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由于现场施工条件艰难,弃渣场道路一时还不能通达等等客观原因,致使一些承包商为了追求工程带来的丰富利润,节约成本,予环保生态不顾。2.2交通建设中保护环境的主要措施

2.2.1树立公路行业环保意识,促进环保工作健康发展

公路行业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如何真正做到土地资源、公路建设和经济发展三者能协调发展,需要政府主管部门与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共同研究探讨,计划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学术活动,吸引公路行业的建设、经营、管理人员及专家对公路行业中存在的环保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形成统一认识,指导环保工作。要加快培养公路环境工程设计人员,开展高等级公路环境保护与恢复新技术的应用研究。2.2.2树立生态公路理念,做好施工环保设计

近阶段公路的建设依然侧重其功能因素,如安全、迅速,对环境因素的重视不够。为减轻公路对现有地形、植被的破坏和自然水系水质的影响,要因地制宜采用合理的技术等级标准和适宜的技术指标,对路线位置、路基高度等重大决策必须慎重,千方百计节约土地。对深挖工程量艰巨的地段,可考虑用隧段,尽量避免山体深挖后对路基稳定性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少高填深挖,少占土地,减少水土流失发生。公路绿化应以保护沿线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提供和谐的公路景观为根本目的,不哗众取宠。应用环保技术做好弃渣场的设计,在弃土场的位置选择上,主要考虑避免诱发泥石流,不挤占河道过水断面,尽量选择山间洼地,做好弃渣场的排水和绿化设计,石质弃碴场在完工后其表面宜考虑履地予以绿化或还耕。2.2.3 抓施工期的环保实施,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首先质量监督部门要建立起相应的管理与监督措施,规范管理。其次应给出公路建设与环保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对公路环保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施工阶段应严格按照设计的环保方案组织实施,要进一步加强取、弃土场和临时用地复耕的监管。对路基上边陂、下边坡以及弃土(渣)场应有相应的处理措施:①处理好山体的开挖面。在上边陂应设碎落平台,以防落石危及行车行人的安全,采取挂网施工技术在破碎或石质边坡上种草绿化;在路基的下边坡则应采取设拱形或菱形等骨架稳固边坡,同时也种植草皮绿化,让所有开挖面看不到开挖痕迹。②处理好弃、取土(渣)场。对于弃土场采取“土地复垦技术”作好土地复垦规划、复垦工程的实施以及复垦后的改良与管理,或人工植树等。对于石质弃渣场,应在工程完工后其表面复盖一定厚度的土层,并且进行植被恢复逐渐向“绿色新文明”建设推进。对桥梁下构施工给水体造成的污染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并加大管理力度。建设项目的环保专项资金要专款专用,尽量打足。同时,实施“环境监理计划”,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建设项目进行监理与监测,对施工全过程中的环保进行全面监测检查。真正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把环境监理结果作为该项工程竣工验收的重要内容之一,严格把好环保关。3 矿山建设对环境影响及措施

3.1 水资源、地表环境环境的影响

矿山采矿的疏干排水,使地下水位大幅下降,降落漏斗水力影响半径达十几公里。不仅浪费丁地下水资源,更主要是改变了原有的水文地质条件,由稳定的状态改变到不稳定状态。造成相应的不均匀地面沉降。采矿造成的地面塌陷与裂缝,直接造成大气降水与地下水的沟通,使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废石、尾矿长期堆积占用大量土地,经雨水淋滤造成土壤污染侵蚀 尾砂、废石风化后形成细小颗粒物质和糟尘,在干燥气候与大风作用下易产生尘爆选厂污水的捧放,造成土壤与地表水污染,有害物形成扩散晕,进一步破坏植被,致使土壤荒漠化经过淋滤、渗透污染地下水。3.2 矿山保护及治理措施

3.2.1高度重视矿山生态环境问题

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矿山地质灾害、潜伏的大量致灾隐患、日益恶化的矿山生产和生活环境向人们警示,单纯从技术角度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此,矿山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及其发展趋势,应当受到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对它的管理。应当把矿山地质灾害纳入国家防灾减灾政策范围之内,把矿山的防灾减灾与矿山企业、地区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提高重视程度,加强社会教育,提高人们防灾减灾意识。3.2.2 坚定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对于环境污染和破坏,有些能够事后治理,有些则属于不可逆变化,事后很难挽救,矿山地质环境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治理和恢复。因此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通过科学管理和必要的工程措施加以预防,同时对已存在的或难以避免的地质灾害开展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理,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项目,坚决取消,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3 加强科学研究,为矿山环境治理和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矿山环境管理和保护、治理涉及许多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诸如:矿山环境调查、监测系统;矿山环境评价标准与地表环境无害化的矿产采掘技术;矿山废水无害化处理与再利用技术;尾矿、废石及其他废渣资源化与综合利用;矿区地质灾害预防与综合治理;矿区土地复垦与综合开发以及矿山环境管理机制与方法„„针对这些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才能为矿山环境管理提供科学基础,为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结束语 要实现土木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统一和谐,就要做到“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从战略的角度认识土地资源、土木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三者之间如何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同时,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深入认识和掌握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及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防止环境质量的恶化,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对土木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各种垃圾进行回收利用,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以较低的资源和环境优价换取较高的公路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 《土木工程环境概论》(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3] 《中国的环境与发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2)

[4] 《土木工程环境》(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002.11.12)[5] 《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国外建材科技 2005年02期)[6] 《矿区生态环境的初步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7年04期)[7] 《矿区生态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地理科学 2004年02期)[8] 《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绿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9] 《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6.12.7)

[10]《中国矿山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研究》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

第三篇:土木工程环境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环境》结课论文第 1 页 浅谈高速公路绿化

摘要:随着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高速公路的要求不再仅仅是快捷、安全、舒适,而是更高层次的“畅、洁、绿、安、美”的绿色生态景观大通道。高速公路绿化问题已然成为土木工程环境问题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为此,本篇文章对高速公路绿化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绿化原则及设计理念、组成部分与绿化设计、绿化时的注意事项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且阐述了高速公路绿化时的各项理论依据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高速公路;绿化原则;设计理念;注意事项前言

高速公路作为土木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虽然在中国出现仅短短十余年,但是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纽带。而作为重要景观元素的公路绿化,虽然在工程造价中只占很小比重,但却因其景观效应和在环境评价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绿化设施带给道路使用者的直接感受和社会影响,而影响到高速公路的总体设计质量和服务水平。随着高速公路建设“舒适、安全、耐久、美观、和谐”新理念的提出,高速公路的设计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绿化问题。高速公路绿化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高速公路对环境的影响是土木工程环境问题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高速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由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对自然环境的质量产生了影响,应及时采取措施,搞好环境保护,保持生态平衡。而绿化就是重要的措施之一,因为植物茂密的树冠、根茎及草皮可防雨水的冲蚀,高大的枝叶可以遮阳,叶面的绒毛或气孔可以帮助净化空气,植物的各部分可将声音吸收、折射偏向,因此建设公路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可以用栽植植物的方法加以控制,而且采用植栽方式不仅能够增进环境协调,恢复自然生态,还能持久发挥作用或随时间不断增强[1]。

2.1 调和自然环境

通过适当规划公路绿化,可解决破坏当地自然生态平衡及与自然环境不调和的感觉,使公路融于自然环境之中,达到相得益彰之效。

2.2 调和生活环境

人类大肆地开发利用绿地,已使生活环境的绿色资源逐渐减少。公路绿化可为单调的道路平添绿意,也具有削弱车辆噪音,以及吸收车辆废气、净化生活环境的作用。

2.3 防止灾害发生

公路的兴建经常破坏沿线地区自然环境的平衡状态,加强公路绿化可以减缓此种不良冲击,减少灾害的发生。

2.4稳固边坡

裸露的边坡长期在自然条件下可能发生崩塌、滑坡、散落等侵蚀现象,增加了养护的难度,而边坡植被可达到保持水土、稳定边坡的作用。

2.5视线诱导功能

合理规划苗木栽植位置,有助于引导驾驶员视线,集中注意力。公路沿途连续的植物

绿带,可以显示公路线形变化,使驾驶员预判前方线形走向,避免弯道突兀出现。

2.6防止事故发生

中央分隔带规划整齐的花木绿带可以有效遮蔽对向车辆灯光,起到防眩作用,有助于降低交通事故。中央分隔带及公路两侧栽植的柔韧性强、耐冲撞的灌木丛和树木,为失控车辆提供了缓冲地带,有助于减低伤亡程度。

2.7协助休憩

公路沿线由植物营造的绿意盎然的环境,能有效消除驾乘人员长途旅行的疲劳。另外通过园林规划的服务区,为停车休息的旅客提供了优美的休憩场所和生态环境[2]。

2.8调整景观

借助密集连续的绿墙遮掩路旁不雅观的景物,达到美化路容的效果。通过规划公路绿化,可降低公路所造成的不协调性,将公路融入当地周围景观当中,加强了景观特色。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理念与原则

3.1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理念

高速公路贯穿全国,每段高速公路都有共性和异性。但是,高速公路的绿化设计理念却是百变不离其中,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应以道路主体设计思路为考虑,以建设环保路、生态路为目标,设计以自然、生态、环保、融于自然、贴近自然为宗旨,树立了“安全、舒适、美观、和谐、耐久”理念,具体体现:

3.1.1 并重防护和生态恢复

结合沿线的路域生态和地形地质条件, 依据“防护第一, 景观第二”的道路绿化原则, 注重生态防护。

3.1.2 并重主体工程美化和附属工程生态恢复

在加强中央分隔带、边坡、互通立交区、公路两侧以及服务区、办公区、生活区的绿化同时, 注重一、二级平台、隧道绿化和取、弃土场的生态恢复。

3.1.3 注重工程安全稳定

在绿化设计中,注重乡土乔灌的应用,实现路域景观与原生植被景观的和谐,增加生物多样性,规避景观的单一性和植物群落的不稳定性。

3.1.4 强调自然美学价值

强调自然美学价值能够满足人类对自然情感的心理依赖,针对服务对象,实现服务功能。即在绿化设计中,除把中央分隔带、路基路堑边坡、预留植被恢复带、互通立交、服务区和收费站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外,还要根据功能和服务对象的不同随之而变,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

3.1.5 贯彻设计理念

认真贯彻“四季常绿, 三季有花, 错落有致, 色彩丰富, 简洁明快”的设计理念, 实现边坡稳定、遮光防眩、诱导视线、改善环境的目的。强调大色块、俯视、平视和动态观赏的多重景观效果,实现“车在路上行, 人在画中游”,景观设计目标。

3.2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原则

3.2.1 生物多样性原则

植物材料的设计要符合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同时要考虑到公路沿线的可持续发展。[3]

3.2.2长期稳定原则

植物材料的选定与组合要符合长期稳定原则,即设计合理的植物群落演替方案,同时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还应当合理、稳妥、积极地采用经驯化、表现好的外来优良绿化植物品种,以不断改良绿化用材,丰富和改善公路绿化景观,以保证能长期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4]。

3.2.3 美学原则

绿化景观是道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是营造公路美学氛围的重要手段。合理地规划,使公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协调与和谐。

3.2.4 经济可行原则

即要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优化设计,结合自然恢复和人工种植等多种方法,实施生态工程。

3.2.5 功能高效原则

即在保证公路的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增加和强化水土保持、视线诱导、标志、指示、防眩、遮蔽等功能。

3.2.6 以人为本原则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的出发点并不只是构建一个新的风景带,而是通过独特的艺术加工,淡化高速公路与两侧的界线,将公路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让司乘人员享受大自然中惬意旅行的乐趣,让公路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不受干扰。因此,设计时,应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处处考虑司乘人员和公路周边居民的视觉和心理感受。以安全、畅通、美观、舒适、自然、超前为设计宗旨[5]。

3.2.7 最小破坏和最大恢复原则

在高速公路设计中尽可能坚持最小破坏公路沿线植被和最大限度绿化的原则。高速公路绿化的组成部分与设计

高速公路的绿化包括公路绿化、服务区绿化和互通区绿化3个部分。在这3个部分下面,又包括很多具体区域的绿化(见图1)[6]。

图1高速公路绿化组成部分

4.1 公路绿化

4.1.1 中央分隔带

(1)满足诱导视线、遮光防眩的要求,选择常绿、枝叶浓密、高度适宜的绿化品种。

(2)考虑驾驶员、乘客的视觉效果,观赏时间(取决于行车速度),选择分布长度不同、花色品种不同的绿化树种。

(3)考虑人员安全,中央分隔带绿化养护较困难,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应性强(如耐旱、耐寒等)的绿化品种[7]。

4.1.2 边坡

边坡绿化以种植草本地被为主,同时间植木本植物或攀缘植物以及垂挂植物。根据不同地段的实际情况,采用丛植、列植等绿化模式,尽量做到乔、灌、花、草搭配,形成不同景致的植物群落。

4.1.3 公路两侧

公路两侧林带栽植的目的在于防止水土流失,视线引导、遮蔽、降噪,以美化路容为主,兼具防护、恢复和改善沿线环境的功能。所以,在公路两侧用地范围内采用乔灌结合,常绿、落叶间植,观叶、观花植物相间,“季相分明,前低后高”的绿化模式,形成垂直方向上郁闭的植物景观和真正的“绿色长廊”。

4.2 服务区

以庭院绿化形式为主,形式开敞,以现代化结合局部自然式栽植。采用线条流畅、舒缓的剪形绿篱空出时代气息,局部的自然式植物配置便于服务区的人们近视品味。服务区绿化应考虑各个部位的功能要求因地制宜地进行。如在停车场可适当栽植高大乔木,形成一定的绿萌,使车辆免受曝晒,服务区建筑群和广场,还可以通过庭园式手法建设花坛,加强美化效果,营造舒适宜人,轻松活泼的休闲环境。办公区、生活区乔、灌、花、草布局合理,贯彻“终年常绿、四季有花,错落有致、色彩丰富”,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

4.3 互通区绿化

互通区绿化常以草坪、植物造景为主,通常选择一些常绿灌木进行大片栽植,构成宏伟图案,同时适当点缀一些季相有变的色叶木和花果植物,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搭配植物景观,赋予其一定的文化历史、民族风情等内涵。高速公路绿化时的注意事项

5.1 注意加强各个路段景观绿化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众所周知,高速公路经常以省界进行分段建设,往往由于不同省份观念的差异导致绿化工作各自为政,绿化形式各异,整条公路的景观绿化缺乏和谐性和统一性。对于司乘人员来说, 高速公路沿途的景观虽然是瞬间而过,但整条路的景观却是连续的。如果景观之间缺乏连贯性的话, 那么整条道路的景观绿化就难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也就无法构成一个完美的景观。所以说对于同一条道路的绿化,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绿化设计理念和形式。

通过总体规划,从整体上对绿化形式理念等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地解决各个路段绿化形式杂乱无章以及整体绿化风貌不理想等问题。

5.2 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绿化

在高速公路的绿化过程中,不能盲目地一味追求绿化效果,也不能盲目地选择树种,而是要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土壤成分以及区域生态环境等各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适合在该地区生长的树木,以确保树木可以正常地进行发育生长。

另外,在一些特殊的地区,要选择一些抗污染、抗干旱、抗风沙、耐病虫害能力强的植物。从而达到因地制宜,最终生成较好的景观绿化效果。

5.3 树立新的绿化观念重视绿化生态功能

建立新的景观绿化观念,摒弃一些陈旧的短视的想法和做法,要考虑长远利益来设计和进行高速公路的景观绿化工作。在具体的绿化设计中,要力求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使绿化可以实现长远效益。此外,在绿化设计的过程中还应重视绿化的生态功能,通过绿化可以使防风固沙、保持水土、降低噪声、净化空气、调节空气温湿度等这些方面得到改善。因此高速公路的绿化设计应该将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营建出多功能生态植物群落,最大限度地保持和维护当地的生态景观[8]。

5.4 营造美丽的道路景观,改善人们视觉疲劳

植物材料具有形态美、色彩美、季相美等特点,艺术地运用这些特性来进行植物配置,通过植物的品种、色彩、高矮、整形与自然形、连续与间断的变化构图创造出美丽的自然景观,表现运动中平面和立体的美感,给司乘人员以新鲜感和情趣,能有效地缓解不良反应,从而达到调节视觉与缓解精神疲劳的目的,保证行车安全。总结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速公路绿化工程问题已经成为高速公路建设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要求高速公路能实现其基本功能的同时,也对其绿化工程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我们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绿化类型,将高速公路建设成为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观路。另一方面,高速公路的管理者和建设者要根据高速公路绿化的设计原理,遵从设计原则,保持工程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并且加强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为行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行车环境的同时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钱 芳.高速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A].安徽省地质学会.2007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

集[C].合肥: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378-382.[2] 刘东明, 林才奎.高速公路边坡绿化理论与实践[M].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3] 张庆费, 郑思俊, 夏 檑.环境修复绿化植物[ 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4] 邓云潮, 张倩.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基本原则的探讨[J].高速公路运营技术与管理, 2007,(11):

66-69.[5] 赵 斌.高速公路绿化的艺术性设计[J].中外公路, 2006, 26(1): 182-184.[6] 白彦 赘.关于高速公路绿化工程的思考[J].山西交通科技, 2011,(3): 81-90.[7] 郭丽文.高速公路绿化设计浅析[J].山西建筑, 2010, 36(1): 357-358.[8] 张永连.浅谈高速公路绿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9):276-277.

第四篇:土木工程论文

目录

1、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断代依据并举例介绍各时期的土木工程······· 1

2.1、木结构建筑主要特点························ 2

2.2、砌体结构建筑主要特点·······················

2.3、混凝土结构建筑··························

2.4、钢结构建筑····························

2.5、索-膜结构建筑 ··························

3、从受力特点归纳桥梁的类型以及各类桥梁的主要特点···········

4、举例说明自然条件对人们传统住居形式的影响地面铺塑胶·········

5、描述你心中的岭南传统民居······················

22223341、简要概述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断代依据并举例介绍各时期的土木工程。

对土木工程的发展起关键作用的,首先是作为工程物质基础的土木建筑材料,其次是随之发展起来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每当出现新的优良的建筑材料时,土木工程就 会有飞跃式的发展。

人们在早期只能依靠泥土、木料及其它天然材料从事营造活动,后来出现了砖和瓦这种人工建筑材料,使人类第一次冲破了天然建筑材料的束缚。中国在公元前十一世纪 的西周初期制造出瓦。最早的砖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的墓室中。砖和瓦具有比土更优越的力学性能,可以就地取材,而又易于加工制作。

砖和瓦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广泛地、大量地修建房屋和城防工程等。由此土木工程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直至18~19世纪,在长达两千多年时间里,砖和瓦一直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建筑材料,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甚至在目前还被广泛采用。

钢材的大量应用是土木工程的第二次飞跃。十七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生铁、十九世纪初开始使用熟铁建造桥梁和房屋,这是钢结构出现的前奏。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冶金业冶炼并轧制出抗拉和抗压强度都很高、延性好、质量均匀的建筑钢材建筑钢材,随后又生产出高强度钢丝、钢索。于是适应发展需要的钢结构得到蓬勃发展。除应用原有的梁、拱结构外,新兴的桁架、框架、网架结构、悬索结构逐渐推广,出现了结构形式百花争艳的局面。

建筑物跨径从砖结构、石结构、木结构的几米、几十米发展到钢结构的百米、几百米,直到现代的千米以上。于是在大江、海峡上架起大桥,在地面上建造起摩天大楼和高耸铁塔,甚至在地面下铺设铁路,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奇迹。

为适应钢结构工程发展的需要,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结构设计理论等就应运而生。施工机械、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理论也随之发展,土木工程从经验上升成为科学,在工程实践和基础理论方面都面貌一新,从而促成了土木工程更迅速的发展。

十九世纪20年代,波特兰水泥制成后,混凝土问世了。混凝土骨料可以就地取材,混凝土构件易于成型,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小,用途受到限制。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钢铁产量激增,随之出现了钢筋混凝土这种新型的复合建筑材料,其中钢筋承担拉力,混凝土承担压力,发挥了各自的优点。二十世纪初以来,钢筋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从三十年代开始,出现了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刚度和承载能力,大大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因而用途更为广阔。土木工程进入了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时期。混凝土的出现给建筑物带来了新的经济、美观的工程结构形式,使土木工程产生了新的施工技术和工程结构设计理论。这是土木工程的又一次飞跃发展。

2、分别举一例说明木结构建筑、砌体结构建筑、混凝土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索-膜结构建筑的主要特点。

2.1木结构建筑有较好的防震能力。民谚所说的“晃而不散,摇而不倒”,“墙倒柱立屋不塌”反映了这种能力。木材的主要特性是容重轻,刚性好,比强度高,导热系数小,加工方便,易于成型等。但存在易燃、易腐、易蛀和变形大、材质不匀、各向异性等问题。应用时应注意:①环境温度、湿度,木材含水率、疵、病等对木材力学性能的影响;②长期负荷作用对木材强度的影响;③整体建筑或构件的防火、防腐、防蛀等问题。

2.2砌体结构建筑容易就地取材,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良好的耐火性;保温隔热性能好,节能效果好;施工方便,工艺简单;具有承重与围护双重功能;自重大,抗拉、抗剪、抗弯能力低;抗震性能差;砌筑工程量繁重,生产效率低。砖、石或砌块砌体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较好的耐久性。砌体砌筑时不需要模板和特殊的施工设备。在寒冷地区,冬季可用冻结法砌筑,不需特殊的保温措施。砖墙和砌块墙体能够隔热和保温,所以既是较好的承重结构,也是较好的围护结构。

砌体结构的缺点是:①与钢和混凝土相比,砌体的强度较低,因而构件的截面尺寸较大,材料用量多,自重大。②砌体的砌筑基本上是手工方式,施工劳动量大。③砌体的抗拉、抗剪强度都很低,因而抗震性能较差,在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砖、石的抗压强度也不能充分发挥;抗弯能力低。④粘土砖需用粘土制造,在某些地区过多占用农田,影响农业生产。

2.3混凝土结构建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于能够充分利用高强度材料(高强度混凝土、高强度钢筋),所以构件截面小,自重弯矩占总弯矩的比例大大下降,结构的跨越能力得到提高。与钢筋混凝土相比,一般可以节省钢材30~40%,跨径愈大,节省愈多。

全预应力混凝土梁在使用荷载下不出现裂缝,即使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常遇荷载下也无裂缝,鉴于全截面参加工作,结构的刚度就比通常开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要大。因此,预应力梁可显著减少建筑高度,使大跨径桥梁做得轻柔美观。由于能消除裂缝,这就扩大了对多种桥型的适应性,并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

2.4钢结构建筑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刚度大,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材料匀质性和各向同性好,属理想弹性体,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学的基本假定;材料塑性、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建筑工期短;其工业化程度高,可进行机械化程度高的专业化生产;加工精度高、效率高、密闭性好,故可用于建造气罐、油罐和变压器等。其缺点是耐火性和耐腐性较差。主要用于重型车间的承重骨架、受动力荷载作用的厂房结构、板壳结构、高耸电视塔和桅杆结构、桥梁和仓库等大跨度结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等。钢结构今后应研究高强度钢材,大大提高其屈服点强度;此外要轧制新品种的型钢,例如H型钢(又称宽翼缘型钢)和T形钢以及压型钢板等以适应大跨度结构和超高层建筑的需要。

2.5索-膜结构建筑膜结构是一种全新的建筑结构形式,它集建筑学、结构力学、精细化工与材料科学、计算机技术等为一体,具有很高技术含量。其曲面可以随

着建筑师的设计需要任意变化,结合整体环境,建造出标志性的形象工程。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艺术性:充分发挥建筑师的想象力,又体现结构构件清晰受力之美

2.经济性:由于膜材具有一定的透光率,白天可减少照明强度和时间,能很好地节约能源。同时夜间彩灯透射形成的绚烂景观也能达到很好的广告宣传效益

3.大跨度:膜结构可以从根本克服传统结构在大跨度(无支撑)建筑上实现所遇到的困难,可创造巨大的无遮挡可视空间,有增加空间使用面积。

4.自洁性:膜建筑中采用具有防护涂层的膜材,可使建筑具有良好的自洁效果,同时保证建筑的使用寿命。

5.工期短:膜建筑工程中所有加工和制作均在工厂内完成,可减少现场施工时间,避免出现施工交叉,相对传统建筑工程工期较短

3、从受力特点归纳桥梁的类型以及各类桥梁的主要特点。

类型:梁桥(分简支梁、连续梁桥、悬臂梁桥);刚架桥;拱桥(分上、中、下承式拱桥);组合体系桥(分斜拉桥、悬索桥等)。

梁桥特点以受弯为主的主梁作为承重构件的桥梁。主梁可以是实腹梁或桁架梁。实腹梁构造简单,制造、架设和维修均较方便,广泛用于中、小跨度桥梁,但在材料利用上不够经济。桁架梁的杆件承受轴向力,材料能充分利用,自重较轻,跨越能力大,多用于建造大跨度桥梁。按照主梁的静力体系,分为简支梁桥、连续梁桥和悬臂梁桥。

刚架桥特点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连成整体的框架结构。根据基础连结条件不同,分为有铰与无铰两种。这种结构是超静定体系,在垂直荷载作用下,框架底部除了产生竖向反力外,还产生力矩和水平反力。常见的刚架桥有门式刚架桥和斜腿刚架桥等。也称刚构桥。主要承重结构采用刚架的桥梁。刚架的腿形成墩(台)身,梁和腿为刚性连接,可用钢、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制造。

拱桥特点以承受轴向压力为主的拱圈或拱肋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拱结构由拱圈(拱肋)及其支座组成。拱桥可用砖、石、混凝土等抗压性能良好的材料建造;大跨度拱桥则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材建造,以承受发生的力矩。按拱圈的静力体系分为无铰拱、双铰拱、三铰拱。前二者为超静定结构,后者为静定结构。无铰拱的拱圈两端固结于桥台,结构最为刚劲,变形小,比有铰拱经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是普遍采用的形式,但修建无铰拱桥要求有坚实的地基基础。双铰拱是在拱圈两端设置可转动的铰支承,结构虽拱桥不如无铰拱刚劲,但可减弱桥台位移等因素的不利影响,在地基条件较差和不宜修建无铰拱的地方,可采用双铰拱桥。三铰拱则是在双铰拱的拱顶再增设一铰,结构的刚度更差些,拱顶铰的构造和维护也较复杂,一般不宜作主拱圈。拱桥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板拱、肋拱、双曲拱、箱形拱、桁架拱。拱桥为桥梁基本体系之一,一直是大跨径桥梁的主要形式。拱桥建筑历史悠久,20世纪得到迅速发展,50年代以前达到全盛时期。

组合体系桥特点主要承重构件采用两种独立结构体系组合而成的桥梁。如拱和梁的组合、梁和桁架的组合、悬索和梁的组合等。组合体系可以是静定结构,也可以是超静定结构。可以是无推力结构,也可以是有推力结构。结构构件可以用同一种材料,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成。

4、举例说明自然条件(气候、地方材料等)对人们传统住居形式的影响。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与气候上的复杂性、多样性,给中国居住文化的发生和发展带来多样性和不平衡性的结果。黄河与长江的中下游地区地势平缓,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物产丰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便成为中国居住文化最早的诞生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在任何地方进行住居建设。地形、气候、水文、地质、地貌等自然环境条件对人类居住的选址都有一定限制。

我国传统的“风水理论”更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住居的选址受自然环境的限制,早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就凭直觉认知和经验积累,总结出了以天、地、人相协调为准则的认识观念和一种特殊的择地标准和理论即“风水理论”,并广泛应用于传统居住建设的实践中。“风水理论”强调“宅,择也,择吉地而营之也”。选择良好的地势、地貌、地力和采光、通风、朝向良好的基地条件等建房,并按照居住环境背有依托,左辅右弼、前有屏障围合的空间格局,和“藏风聚气”、“负阴抱阳”的法则,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居住环境。虽然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的发展受社会、神学、玄学等影响,被注入了迷信色彩而有损其科学性,但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依托于自然环境来进行住居选址。从人类住居的选址的角度来看,是有其合理性的:阳者,山南水北也,朝阳可以得到充足的日照,背山可以阻挡冬季北向的寒风,面水可以利用夏季从东南方向吹来的凉风,有利于湿润空气并带走夏季的热量,靠近水源使得周围的植被得以保持水土,并调整附近的小气候,更能方便生活、生产、交通。

我国各地的住居在选址都充分考虑了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如蒙古包的搭建地点一般选在山前或低洼的地方,以利于防风;在桂北、湘西、黔东南地区流行的“吊脚楼”式民居,依山傍水而建,前部立柱建成架空的楼层,后部落地并层层凌高,是与当地山岭起伏,地形复杂、地貌多样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黄土高原上的窑洞一般选择向阳、背风,吃水和交通都方便的地方,还要避开沟壑,背山牢靠,土质结实,无洪水和泥石流的地方。窑洞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选址也略有区别,如靠山式窑洞一般选在向阳避风、靠近沟壑源边的地带,而源面宽阔地带因无天然崖壁利用,多为地坑式窑洞;江南水乡,住居多沿河流而建;青藏高原雨水稀少,风多天寒,故碉房多建在河谷平原及近水的山腰台地,或是避风向阳的山麓、山凹地带,碉房的选址常常采取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以达到顶层避风向阳、取暖的目的。浙江畲族人民的住居大多在山区或半山区的山脚围湾、山腰的坞壑凹地或丘陵中的小谷地,这样有利于躲避东南沿海风暴的侵袭。

5、描述你心中的岭南传统民居。

谈起岭南传统民居,让我第一个反应想起就是广州的西关大屋。所谓西关,是老广州人对位于荔湾区,北接西村、南濒珠江、东至人民路、西至小北江,明清时地处广州城西门外一带地方的统称。西关在明清时期是广州的商贸中心。明

末兴建起十八甫,开设有十三行。清代中后期起,又先后形成了宝华街、宝源街、多宝街、逢源街等商贾富绅豪宅区(其中宝华街、宝源街、多宝街被称为“西关三宝”),西关于是成为广州时尚的代表。西关一带的大屋,也成了那个时期广府民居的标志性建筑。

西关大屋平面布局一般为左右对称,中轴线上为主要厅堂,每厅为一进,全屋一般为二至三进,厅之间用小天井相隔,天井有上盖,靠天窗采光通风。厅的两侧为偏厅、偏房,大屋子偏房的两侧还有巷,叫“青云巷”,又称“冷巷”、“火巷”、“水巷”等,具有交通、通风、采光等多种功能。

西关大屋装饰最有特色的部分为大门,一般分为三道,称“三件头”。临街最外的一道是四扇对开的屏风门,也叫矮脚吊扇门或花门。花门上部为木雕通花,镶着花玻璃或衬以钩花布帘,顶端两角通常还会对称地雕一串葡萄或松鼠之类的木雕作为装饰。屏风门可以遮挡街上行人的视线,同时又不影响采光和通风,特别能体现广州人的生活取向——重视小家庭独立的生活空间和个人隐私,同时在闷热多雨的岭南地区,保证通风又是第一要务。屏风门之后就是独具岭南特色的趟栊了。趟为开,栊为合,趟栊就是可以滑行着拉开、合上的木门,其原理及功能和现代横拉式的防盗门差不多。趟栊之后的大门才是真正的大门,一般都非常厚重,用于防盗。

西关大屋最多时曾达到800多间,现存的已不足百间,其中保存较好的寥寥可数。在现在的西关,你更多感受到的是平民化的广州生活——狭窄而拥挤的道路,呈放射状伸向不知何处的小巷,出售在其他地方再也买不到的小商品的小店,被许多人家切割成不规则的一小间一小间杂乱的旧屋。

目前保存较好的西关大屋包括位于文昌北路耀华大街的西关大屋区、位于恩宁路多宝坊的泰华楼、座落于龙津路逢源大街的小画舫斋、位于荔湾区泮溪酒家南侧的龙津西西关大屋建筑保护区(范围东起龙津西路,西至原西关上支涌,北起逢源沙地一巷,南至三连直街)、宝华路南段两侧十五甫、十六甫的西关大屋、位于海珠区南华西街的大屋群(虽然西关大屋最早出自西关,但现在广州保存最完好的西关大屋却不在西关而在海珠区,其中最集中的是南华西街。目前,南华西街是内控的广州历史文化保护区)、海珠区龙导新街大屋群。

第五篇:文档土木工程论文

土木工程概论总结

第一章、绪论

绪论中主要包括土木工程概论的任务、发展历史概述、未来的发展、土木工程学习的建议。首先介绍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总称,从不同方面进一步说明土木工程所涵盖的范围,同时也阐述了土木工程给现代人的重大意义。也点明了土木工程的核心内容。从古至今各个时代都在大兴土木,建造房屋。让后人很了解前人的经验,从简单的到各种复杂的技术用于房屋建造,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也为土木工程的未来奠定了基础,这就要精通专业知识,建造出更舒适的房屋。无论从各个方面讲,土木工程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许多重大工程正在陆续兴建,着眼未来,土木工程也许能把沙漠变成绿洲,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土木工程的未来是好的,更有一片开阔的空间。

第二章土木工程的材料

材料的发展分别从三个时期,早期、近代、现代阐述了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史。材料是各种建筑、港口、桥梁、道路等的重点之一,选材不合理,势必会给他人的生命造成危险,也会损失大量的钱财,因此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材料在土木工程中主要从三个方面:1材料对保证工程质量的作用:2材料对工程造价的影响:3材料对工程技术的促进作用。

早期人们建筑使用的土木工程材料主要有砖、瓦、砂、石灰等他们至今仍然在土木工程材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它们各种不同的特征进行全面介绍。掌握各种材料的用途,例如砂石,砂是混凝土和砂浆的主要组成材料,是土木工程的大宗材料。从砂的粒径分为粗砂、细砂、中砂。配制混凝土时砂的选择,因此各种材料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择。近代土木工程材料比早期的土木工程材料增加了许多材料,比如钢材、水泥、混凝土它们的使用为生产大规模,强度更大的建筑提供了基础。能认识各种钢结构的各种型材和各种用于钢筋混凝土的各种钢筋、钢丝等。注意各种水泥和混凝土的用途和特性。近代土木工程材料为土木工程的规模产生了飞跃的发展,那么现代出现的高分子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各种材料,使土木工程的功能和外观发生了根本的变革。现代土木工程材料更注重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土木工程材料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第三章基础工程

基础工程不明思议分别岩土工程勘察、浅基础、深基础、不均匀沉降、地基处理几个方面谈起。为了使所修建的工程能够正常地发挥作用,达到预期的效益,不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不良的后果,要求必须根据实际需要深入研究地质环境,并能解决土木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工程地质、基础工程、地基处理都是关键。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是按照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存在的问题,对建筑区作出工程地质评价,了解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找到土的持力层,进一步找到它所能承受的荷载。浅基础通常把地理深度小于5米的一般基础以及埋置虽超过5米但小于基础宽度的大尺寸基础。了解各种浅基础和结构形式进一步去探索。

下载土木工程环境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土木工程环境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土木工程论文

    土木 工 程 概 论 论 文 院系:土木 专业:工程力学 学号:200904220 姓名:杨远浅谈土木工程的发展变化 土木在古代意指建住房屋等工事,主要靠泥土和木料,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包含的......

    土木工程论文

    土木研究生的实用学术网站 一.专业学术网站 1. 小木虫(http://emuch.net/) 推荐理由:里边有不少学术科研用得到的资料,且全部为免费的。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http://www.xiexieb......

    土木工程材料论文

    土木工程材料结课论文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措施及高性能运用技术 摘要:混凝土结构由于取材容易、可模性好、整体性强等优点,被越来越广泛地用到建筑建造。作为最主要的建筑结构,我......

    土木工程论文

    怀着对大学的向往,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我步入了大学的校门,很荣幸被工程管理专业录取,学土木是我小时候的愿望,如今这个愿望实现了,我正向着现实一步步的迈进,我父亲是建筑工程师,我经......

    土木工程论文

    引导语:对于论文想必很多人都有接触过,那么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要如何写一份论文呢?土木工程论文模板哪里有?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土木工程论文模板,欢迎阅读!摘要:近几年......

    土木工程环境论文----交通土木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

    现代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题目:论土木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姓名: 孙鹏文 班级: 工程管理1202班 学号: 201231010216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摘要 土......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内容提要: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对土木工程的基本认识、我国当前土木工程领域重点项目建设成就看到的土木工程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土木工程项目(招标、设计、施工......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四 川 大 学 锦 城 学 院学 年 论 文题目:中国桥梁工程发展简介所在系别:土木与建筑工程系作者:李恩全学号:100310624 专业年级:2010级土木工程所在班级:六班2010 年12月12日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