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土木工程概念论文通用格式
(1)论文题目(2号黑体)
(2)作者姓名(4号宋体)
(3)单位及邮政编码(6号宋体)
(4)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小5号黑体,内容小5号宋体)
(5)论文一级标题(4号黑体)
(6)小标题(5号黑体)
(7)次标题(5号楷体)
(8)正文5号(宋体),英文、数字采用(Times New Roman)
(9)图名(小5号宋体)
(10)表名(小5号黑体),表内文字(6号宋体)
土木工程概论※※※※※※※
×××
(三明学院海峡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10级 福建 三明 365004)
[摘要] ×××××××××××××××××××××××××××××××××××××××××××××××××××××××××××××××××××××××××。
[关键词] ×××××× ×××× ××××× ×××××
正文(不少于3000字)
参考文献:
①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如M, C, D或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②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③ 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④ 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颁布年月.⑤ 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⑥ 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见表2).电子文献的出
处或可获得的地址,发表日期.例
[1] 赵彤,谢剑著.碳纤维布补强加固混凝土结构新技术[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42~
43.作者简介: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联系电话:XXXXXXXXXXXXX
联系地址:XX省XX市XXXX学院XXXXXXXXXX系 邮编:XXXXXX
E-mail:XXXXXXXXXXXX
第二篇:土木工程材料概念
第一章 密度:密度是指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ρ=m/V
表观密度: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ρ0=m/V0
堆积密度: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ρ0'=m/V0'
*密实度:密实度是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D=V/V0·100%
*孔隙率:是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孔隙率的特征:孔隙率的大小直接反应了材料的致密程度,材料内部孔隙的构造,可分为联通的与封闭的两种,连通不仅彼此贯通且与外界相通,而封闭孔隙则不仅彼此不连通且与外界相隔绝,孔隙按尺寸大小又分为极微细孔隙、细小孔隙和较粗孔隙,孔隙大小的分布对材料的性能影响较大。
润湿边角:材料、水和空气的交界处,沿水滴表面的切线与水和固体接触面所成的夹角θ,θ越小浸润性越好。
*润湿边角与浸润性的关系:①θ=0,材料完全被水浸润。②θ≤90,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小于水分子与材料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这种材料称为亲水性材料。③θ>90,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大于水分子与材料分子间的吸引力,则材料表面不会被浸润,材料称为憎水性材料。
吸水性:材料在水中能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水性。材料的吸水性用吸水率表示。
吸水率的分类:⒈质量吸水率:材料在吸水饱和时,内部所吸水分的质量占材料干重的百分率,⒉体积吸水率:材料在吸水饱和时,内部所吸水分的体积占赶早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百分率。质量吸水率和体积吸水率的关系: WV=Wm·ρ0/1000
材料的吸水性和孔隙率、孔隙特征的关系:对于细微连通孔隙,孔隙率越大,则吸水率越大,闭口孔隙水分不能进去,而开口大孔虽然水分易进入,但不能存留,只能润湿孔壁,所以吸水率仍然较小。
吸湿性: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湿性,用含水率表示。
吸水性和吸湿性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材料吸水后会导致其自身质量增大,绝热性降低,强度和耐久性将产生不同程度的下降,材料吸湿和还湿还会引起其体积变形,影响使用。不过利用材料的吸湿可起到降湿作用,常用于保持环境的赶早。
耐水性:材料长期在水作用下部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称为耐水性。用软化系数表示,KR=fb/fg(KR软化系数,fb饱和水状态下抗压强度,fg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KR>0.85的材料,称为耐水性材料。不透水性(抗渗性):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用渗透系数表示KS=Qd/AtH,也可以用抗渗等级表示。抗渗性与孔隙率和孔隙特征的关系:细微连通的孔隙水易渗入,故这种孔隙越多,材料的抗渗性越差。闭口孔水不能渗入,因此闭口孔隙率大德材料,其抗渗性仍然良好,开口大孔水最易渗入,故其抗渗性最差。抗冻性:材料在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循环作用而不破坏,也不严重降低强度的性质,称为抗冻性,用抗冻等级表示,Fn,n为所能经受的最大冻融循环次数,如F25,抗冻性取决于孔隙率、孔隙特征及充水程度。
导热性:当材料两侧存在温差时,热量将由温度高的一侧通过材料传递到温度低的一侧,材料这种传导热得能力称为导热性,用导热系数λ表示,λ<0.23W/(m·K)的材料称为绝热材料。*导热系数小,热容量大德材料,适合做绝缘材料。(冬暖夏凉)
强度:材料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强度。
*比强度:强度与表观密度的比值,(作用)是评价轻质高强的指标。
强度和孔隙的关系:孔隙率越大的材料强度越低,其强度与孔隙率具有近似直线的比例关系。
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能够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这种完全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或瞬时变形)塑性:在外力作用个下材料产生变形,如果取消外力,扔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并且不产生裂缝的性质称为塑性,这种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或永久变形)
脆性: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之后,材料突然破坏,而破坏时并无明显的塑性变形,称为脆性。
韧性:在冲击、震动荷载作用下,材料能够吸收较大的能量,同时也能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致破坏的性质称为韧性(冲击韧性)。
耐久性:指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抵抗其自身及环境因素长期破坏的作用,保持其原有性能而不变质、不破坏的能力。
*提高耐久性的措施:①提高材料本身的密实度,改变材料的孔隙构造;②降低湿度,排除侵蚀性物质;③适当改变成分,进行憎水处理,防腐处理;④做保护层
第二章
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沉积岩(石灰岩、砂岩),变质岩(大理岩、石英岩)。
-------第三章
胶凝材料:凡是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作用,能将散粒状或块状材料粘结成整体的材料。
水硬性凝胶材料:不仅在空气中,而且能更好的在水中硬化,并保持、发展其强度的凝胶材料。
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且只能在空气中保持或发展强度的凝胶材料。
建筑石膏:将二水石膏在非密闭的炉窑中加热脱水,得到的β型半水石膏,称为建筑石膏。β型半水石膏结晶度较差、分散度大、晶粒较细,而α型半水石膏结晶良好、分散度小、晶粒粗大。
*建筑石膏的技术特性有哪些?土木工程对建筑石膏的主要技术要求是什么?
(建筑石膏的技术特性有:凝结硬化好;硬化后空隙率大、强度低;体积稳定;不耐水;防火性能良好;具有一定的调湿作用;装饰性好。土木工程对建筑石膏的主要技术要求是不同等级的建筑石膏应满足其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和细度要求,并要求它们的初凝时间不小于6min,终凝时间不大于30min。)
建筑石膏的应用:①粉刷石膏,②石膏砂浆,③石膏板,④艺术装饰石膏制品。
*过火石灰:若煅烧温度过高、时间过长,石灰岩中所含粘土杂志中的SiO2、Al2O3等成分发生熔结,从而使多孔结构的石灰变得结构致密,表观密度增大,水化反应极慢,称为过火石灰。过火石灰呈黄褐色,当石灰砂浆中含有这类过火石灰时,它将导致在樱花的石灰砂浆中继续水化成Ca(OH)2,产生体积膨胀,从而形成凸出放射状膨胀裂纹。
石灰浆的硬化是由结晶作用、碳化作用两个过程同时进行来完成的。
石灰的性质:①保水性和可塑性好,②硬化慢、强度低,③硬化时体积收缩大,(和石膏相反),④耐水性差。
石灰膏的制作方法:先将生石灰在化灰池中加水消毒成石灰浆,再通过 流入储灰坑,石灰浆在储灰坑中沉淀并除去上层水后成为石灰膏。由于省石灰中难免会有或多或少的过火石灰,所以为了保证过火石灰充分熟化,需使石灰膏在坑内存放两周以上方可使用,成为“陈伏”
*陈伏的作用:消除过火石灰的伤害
为什么灰土和三合土广泛用于建筑物基础和道路的垫层?
(消石灰粉可塑性好,夯实或压实下,灰土或三合土密实度增大,并且黏土中的少量活性氧化硅与氧化铝与Ca(OH)2在长期作用下反应生成了水硬性水化产物,使颗粒间的粘结力不断增加,由此,灰土或三合土的强度和耐水性能也不断提高。)
模数:水玻璃中二氧化硅与碱金属氧化物之间的摩尔比n成为水玻璃模数,n=SiO2/R2O模数大小决定着水玻璃在水中溶解的难易程度。
水玻璃的硬化:可掺入适量促硬剂,如氟硅酸钠(Na2SiF6),氟硅酸钠的适宜掺量为12%-15%(占水玻璃质量),用量太少,硬化速度慢,强度低,且未反应的水玻璃易溶于水:用量过多会引起凝结过快,造成施工困难。
水玻璃的性质:①粘结性能较好,②耐热性好、不燃烧,③耐酸性好,④耐碱性与耐水性差。--------第四章
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成份: 硅酸三钙(3CaO·SiO2,C3S),硅酸二钙(3CaO·SiO2,C2S),铝酸三钙(3CaO·Al2O3,C3A),铁铝酸四钙(4CaO·Al2O3·Fe2O3,C4AF).*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特性:
①C3S:水化速度较快,水化热较大,其水化产物主要在早起生成,因此早起强度最高,且能得到不断增长,是决定水泥强度等级的最主要产物。
②C2S:水花速度最慢,水化热最小,其水化产物和水化热主要在后期产生,因此,对水泥早起硬度贡献很小,但对后期强度增加至关重要。
③C3A:水化速度最快,水化热最集中,如果不缠加石膏,易造成水泥速凝,他的水化产物大多在3d内就产生,但强度并不大,以后也不再增长,甚至倒缩,硬化时所表现出的体积收缩也最大,耐硫酸盐性能差。
④C4AF:水化速度介于C3S和C3A之间,强度也是在早期发挥,但不大,它的突出特点是抗冲击性能和抗硫酸盐性能好,水泥中若提高它的含量,可增加水泥的抗折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硬化后的水泥石是由凝胶体、未水化的水泥颗粒内核、毛细孔、自由水等组成的非均质体。
影响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的因素:①水泥矿物组成的影响,②水泥细度的影响,③水灰比的影响,④养护条件的影响,⑤养护时间的影响。
*体积安定性: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称为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引起水泥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有:①熟料中含有过多的游离氧化钙(沸煮法检验游离氧化钙,测试分试饼法和雷氏法),②熟料中含有过多的游离氧化镁,③石膏掺量过多。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法》测水泥强度,规定40mm×40mm×160mm,在温度(20±1)℃的水中,养护到一定的龄期(3d、28d)后,测其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将硅酸盐分为42.5、42.5R、52.5、52.5R、62.5、62.5R六个强度等级(R表示早强型)
水化热有利于低温环境中的施工、不利于大体积结构的体积稳定性。对于冬季施工等低温环境工程,宜采用水化热大的水泥,以利用其自身的水化热量来保证混凝土凝结硬化。
碱含量:配置混凝土的集料中含有活性SiO2时,若水泥中的碱含量高,就会产生碱-集料反应。
硅酸盐水泥腐蚀的类型:软水腐蚀、盐类腐蚀(硫酸盐腐蚀、镁盐的腐蚀)、酸类腐蚀(碳酸的腐蚀、一般酸的腐蚀)、碱的腐蚀。
水泥石腐蚀的原因:内因(①水泥石中存在着易被腐蚀的成分,即氢氧化钙和水化铝酸钙等,②水泥石本身不密室,含有大量毛细孔隙,使腐蚀性介质容易通过毛细孔进入其内部。)
外因(水泥石存在的环境中有易引起腐蚀的介质,呈溶液状态,浓度在某一最小值以上)
★防止水泥石腐蚀的措施:①根据水泥石侵蚀环境特点,合理选用水泥品种或掺入活性混合材,②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腐蚀性特点,③在水泥石的表面涂抹或敷设保护层,避免外界腐蚀性介质对水泥石产生腐蚀作用。
★硅酸盐水泥的性能及应用:①早期和后期强度高,可用于对早期强度有要求的工程,也可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高强混凝土工程;②水化热大、抗冻性好,一般不宜用于大体积的混凝土工程;③干缩小、耐磨性较好,一般用于干燥环境工程,适用于快速抢修工程和冬季施工;④抗碳化性较好,可用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环境中,如热处理车间;⑤耐腐蚀性差,不能用于海港工程、抗硫酸盐工程等;⑥不耐高热,不宜用于温度高于250℃的耐热混凝土工程,如工业窑炉和高炉的基础。
生产水泥时的混合材料的分类:活性混合材(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粉煤灰)非活性混合材。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特点是存在二次水化。
★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性能及应用:①早期强度发展慢,后期强度增长快,凝结硬化速度慢,早期强度发展慢,不适用于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工程;②耐热性好,适用于高温环境;③水化热小,可以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④耐腐蚀性好,可用于海港、水工等受硫酸盐和软水腐蚀的混凝土工程;⑤硬化时对温度、适度敏感性强,特别适用于蒸汽养护的混凝土预制构件;⑥抗碳化能力强,一般不用于热处理车间的修建;⑦抗冻性差,不宜用于严寒地区;⑧抗渗性差、干缩较大,使用中要严格控制用水量,加强早起养护。*三种水泥特点:①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抗渗性好;②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干缩较小,抗裂性高,但其早期强度较其他掺混合材料的水泥低;③复合硅酸盐水泥综合性质较好。
特性和专用水泥:铝酸盐水泥、快硬水泥、膨胀水泥和自应力水泥、抗硅酸盐硅酸盐水泥、白色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水工硅酸盐水泥、砌筑水泥。-------第五章
混凝土中的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起填充、包裹、润滑的作用,砂石起骨架、填充和体积稳定的作用,故集料称为骨料。
水泥品种选择应根据混凝土工程特点、所处环境条件以及设计、施工的要求进行。
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原则为: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越高,则水泥强度等级也宜越高;设计强度等级低,则水泥强度等级也相应低。(高配高,低配低)
细度模数: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后平均粒径的大小,通常用细度模数表示。
砂的颗粒级配: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搭配比例。砂的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用筛分析法测定。
*最大粒径:粗集料中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该粒级的最大粒径。
*如何选择集料最大粒径《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规定:①最大粒径不得大于构件最小截面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②对于混凝土实心板,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2,且不得大于50mm,③对于泵送混凝土,集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应符合有关规定,④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选用较大粒径的集料。
压碎指标值值:测定堆积后的碎石或卵石承受压力而不破坏的能力
压碎指标值越小说明集料抵抗压碎的能力越强。碎石的强度可用抗压强度和压碎指标表示,卵石的强度可用压碎指标表示。
矿物掺合料:是指在配置混凝土时加入的能改变新拌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性能的无机矿物细粉。尤其是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硅灰等具有良好的活性。
减水剂对混凝土的作用表现:(技术经济效果)①在不减少单位用水量的情况下,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流动度;②在保持流动性和水泥用量不变的条件下,减少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体积稳定性;③在把持一定强度和流动性的情况下,在减水的同时,相应减少了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水泥;④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可泵性以及混凝土的其他物理力学性质。
几种常见减水剂:①木质素硫酸盐类减水剂;②萘系减水剂;③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磺酸盐类;④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⑤聚缩酸类高效减水剂;⑥复合减水剂。
缓凝剂:缓凝剂是一种能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缓凝剂适用于夏季高温施工的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上品混凝土与泵送混凝土。
引气剂:引气剂是一种能使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引入大量微笑密闭气泡,从而改善其和易性和耐久性的外加剂。
早强剂:是指能加速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而对后期强度无显著影响的外加剂。
混凝土拌合物:混凝土拌合物是混凝土组成材料拌合后尚未凝结硬化的混合物。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土性能。和易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三方面含义。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测定方法:塌落度法,维勃稠度法(对于干硬性的混凝土拌合物,通常采用维勃稠度仪测定其稠度)。
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影响因素:
1、混凝土拌和物单位用水量
2、水泥浆的数量
3、水灰比——水泥浆的稠度
砂率:混凝土中细集料的质量占集料总质量的百分率,用砂率(βS)表示。砂率有一个合理值,当水与水泥用量一定,采用合理砂率能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且能保持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改善和易性的措施:①通过实验,采用合理砂率,以利于提高混凝土质量和节约水泥;②采用较粗大的、级配良好的粗、细集料;③当所测混凝土拌合物塌落度小于设计值时,保持水化比不变,适当增加水泥浆用量,拌合物塌落度大于设计值时,保持砂率不变,增加砂石用量;④掺加适宜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混凝土拌合物制作成边长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条件(温度为20±2℃,湿度为95%以上,或在温度为20±2℃的不流动的Ca(OH)2饱和溶液中)下,养护到28d龄期,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以fcu表示。
混凝土强度等级: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用fcu,k表示。采用符号C加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MPa计)表示。
轴心抗压强度的测定采用150mm×150mm×300mm的棱柱体作为标准试件,轴心抗压强度fcp比同截面的立方体强度值fcu小。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①水泥强度;②水灰比 ;③集料的种类、质量和数量;④外加剂的掺合料。强度试件尺寸:在进行强度试验时,立方体试件尺寸越小,测得的强度值越高;棱柱体试件强度低于同截面的立方体试件强度。
*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①采用强度等级高的水泥;②采用低水灰比的混凝土;③采用有害杂质少、级配良好、最大粒径较小的集料和合理的砂率;④采用合理的机械搅拌、振捣工艺;⑤保持合理的养护温度和湿度,可能的情况下采用湿热养护;⑥掺入合适的外加剂和掺合料。
混凝土徐变: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沿着作用力的方向的变形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这种长期力-应变曲线与初始切线大致平行,这样测出的变形模量成为弹性模量。
温度变形:混凝土热胀冷缩的变形称为温度变形。混凝土徐变产生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水泥石凝胶体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黏性流动,并向毛细孔中移动,同时吸附在凝胶粒子上的吸附水因荷载应力而向毛细孔迁移渗透的结果。负荷初期,由于毛细孔多,凝胶体较易在荷载作用下移动,因而负荷出去徐变增大较快。
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徐变使钢筋的预加应力受到损失。
混凝土的徐变的因素:混凝土徐变是其水泥石中毛细孔相对数量的函数,即毛细孔数量越多,混凝土的徐变越大,反之减小;环境湿度减小和混凝土失水会使徐变增加;水灰比越大,混凝土强度越低,则混凝土徐变增大;水泥用量和品种对徐变也有影响,水泥用量越大,徐变越大,采用强度发展快得水泥则混凝土徐变减小;因集料的徐变减小,故增大集料含量会使徐变减小;延迟加荷时间,会使混凝土徐变减小。混凝土的碳化优缺点:碳化可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碳化也增大了混凝土的收缩,但减弱了其对钢筋的防锈保护作用,是钢筋易出现锈蚀。
*碱-集料反应:碱性氧化物和活性氧化硅之间的化学作用。
碱-集料反应需要具备条件:一是碱含量高;二是集料中存在活性二氧化硅;三是环境潮湿,水分渗入混凝土。
预防或抑制碱-集料反应的措施:①使用含碱小于0.6%的水泥,并且要控制混凝土各反应的掺合料,以降低混凝土总的含碱量;②混凝土所使用的碎石或卵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③使混凝土致密,防止水分进入混凝土内部;④采用能抑制碱-集料反应的掺合料,如粉煤灰、硅灰等。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①合理选择水泥品种,使其与工程环境相适应;②采用较小水灰比和保证水泥用量;③选择质量良好、级配合理的集料和合理的砂率;④产用适量的引气剂、减水剂和掺和量;⑤加强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⑥加强使用过程中的例行检测、维护和维修。
混凝土配合比的表示方法:一种是以每1m³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另一种表示方法是以各项材料相互间的质量比来表示。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四项基本要求:①满足结构设计的强度等级要求;②应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和易性;③应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即满足抗冻、抗渗、抗腐蚀等方面的要求;④符合经济原则,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做到节约水泥,合理的使用材料和降低成本。
水泥、水和砂子与石子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①水泥和水之间的比例关系,用水灰比表示;②砂与石子之间,用砂率表示;③水泥浆与与集料之间,用单位用水量(1m³混凝土的用水量)表示。
轻混凝土:表观密度小于1950kg/m³的混凝土称为轻混凝土。
-------第六章
砂浆:是由胶结料、细集料、掺合料、水以及外加剂配置而成的建筑材料
建筑砂浆按照用途不同可分为:砌筑砂浆、抹面砂浆以及特殊用途砂浆
*砂浆的和易性:指砂浆拌合物便于施工操作,并能保证质量均匀的综合性质,包括流动性和保水性两个方面。
*砂浆的流动性是指砂浆在自重或外力作用下流动的性能。流动性用稠度值表示,保水性用分层度表示。砂浆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强度和水灰比。
砌筑砂浆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的强度及水泥用量,而与拌合水量无关,与水灰比无关。
每立方米砂浆砂用量:砂浆中的水、胶结料和掺和量是用来填充砂子的空隙,1m³砂子就构成了1m³砂浆。-------第七章
每平方米24墙用砖128块、37墙用192块、49墙用256块
砖块公称尺寸240mm×115mm×53mm。
泛霜:是砖的原料中含有的可溶性盐类,在砖使用过程中,随水分蒸发在砖表面产生盐析,常为白色粉末。石灰爆裂:指砖内存在生石灰时,待砖砌筑后,生石灰吸水消毒体积膨胀而使砖开裂的现象。-------第八章
钢材按化学成分分为:碳素钢,合金钢。钢材按脱氧程度分为:沸腾钢(F),镇静钢(Z),半镇静钢(b),特殊镇静钢(TZ)。
随着含碳量的提高,铁素体逐渐减少而珠光体逐渐增多,钢材的强度和硬度随之提高,而塑性、韧性则逐渐降低。
钢的化学成分:(有用成份:碳、硅、锰、钛、钒)有害成份:磷、硫、氧、氮
磷是钢中的有害元素,随着磷含量的增加,钢材的塑性和韧性显著下降,特别是温度越低,对塑性和韧性的影响越大,显著增加钢的冷脆性。
硫也是钢中的有害元素,由炼铁原料中带入,可降低钢材的各种机械性能,由于硫化物熔点低,使炼钢在热加工过程中造成晶粒的分离,引起钢材断裂,形成热脆现象。弹性极限σp,屈服极限σs,抗拉强度与屈服之比(强屈比)σb/σs,是评价钢材使用可靠性的一个参数。强屈比越大,钢材受力超过屈服点工作时的可靠性越大,安全性越高。
伸长率:伸长率越大,表明钢材的塑性越好。通常钢材以δ5和δ10分别表示L0=5d0和L0=10d0时的伸长率,对于同一种钢材,δ5大于δ10。
中碳钢与高碳钢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与低碳钢不同,其抗拉强度高,塑性变形小,没有明显的屈服现象,这类钢材由于不能测定屈服点,故规范规定以产生0.2%残余变形时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称为条件屈服点,用σ0.2表示。
冲击韧性: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
冷脆性:钢材的冲击韧性随温度的降低而下降,当达到一定温度范围时,突然下降很多而呈脆性,这种性质称为钢材的冷脆性,这时的温度称为脆性临界温度。
冷弯性能:是指钢材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形变的能力。钢材的冷弯性能指标以试件被弯曲的角度(α)和弯心直径对试件厚度的比值(d/α)来表示,α越大,比值越小,表示冷弯性能越好。冷弯实验能揭示焊件在受弯表面存在未融合、微裂纹及夹杂物等缺陷。冷加工:指金属的切削加工。
冷加工强化处理:是指将钢材在常温下进行冷拉、冷拔或冷轧。
时效处理:钢材冷加工后,在常温下存放15~20d或加热至100~200℃,保持2h左右,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硬度明显提高,而塑性及韧性明显降低,弹性模量则基本恢复,这个过程称为时效处理。
三种钢种:碳素结构钢(牌号表示Q235AF,钢号↑含碳量↑强度硬度↑,塑性韧性↓)、优质碳素结构钢(钢号两位数表示,表示平均含碳量的万分数,如45Mn表示平均含碳量0.45%)、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用Q、屈服点数值、等级A、B、C、D、E表示;主要用于轧制型钢、钢板来建造桥梁、高层及大跨度建筑)。
型钢和钢板种类:热轧型钢、冷弯薄壁型钢、钢板和压型钢板。
钢筋种类:热轧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冷轧扭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及钢绞线。-------第九章
木材中有三种水,自由水、吸附水和结合水。
自由水:存在于细胞腔中和细胞间隙中的水,其含量影响木材的表观密度、燃烧性和抗腐蚀性;吸附水:被吸附在细胞壁内细胞纤维间的水,其含量影响木材体积的胀缩和强度;化和水:木材化学组成中的结合水,常温下不变化对木材性质无影响。
*纤维饱和点:当木材细胞腔和细胞间隙中的自由水完全失去,而细胞壁吸附水尚未饱和时,这时木材的含水率称为纤维饱和点。
平衡含水率:潮湿的木材能在较干燥的空气中失去水分,干燥的木材也能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水分,当木材长时间处于一定温度和湿度的空气中,则会达到相对稳定的含水率,亦即水分的蒸发和吸收趋于平衡,这时木材的含水率称为平衡含水率。
*木材湿胀干缩性的规律:当木材的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下时,随着含水率的增大,木材体积产生膨胀,随着含水率减小,木材体积收缩;而当木材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之上,只是自由水增减变化时,木材的体积不发生变化。由于木材非匀质构造,故其胀缩变行各不形同,其中以弦向最大、径向次之、纵向最小。木材各种强度的大小关系:抗压(顺纹1,横纹1/10~1/3),抗拉(顺纹2~3,横纹1/20~1/3),抗弯(1.5~2)。
*木材的强度和含水量的关系:含水量在纤维饱和点以上时,木材强度不变;在纤维饱和点以下时,随含水量降低,即吸附水减少,细胞壁趋于紧密,木材强度增大,反之强度减小。
-------第十章
热塑性聚合物:具有线型或支链型结构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它包括全部聚合树脂和部分缩合树脂,具有可反复受热软化和冷却硬化的性质。
热塑性塑料:以热塑性树脂为基材,添加增强材料或添加剂所得的塑料称为热塑性塑料。分子结构为体型,包括大部分缩合树脂
热固性塑料:受热时软化或熔融,可塑造成型,随着进一步加热,硬化成不熔的塑料制品。-------第十一章
*针入度、延度、软化点通常称为石油沥青的三大技术指标。
针入度反映的是沥青的稠度,针入度值越小表示沥青稠度越大;反之表示沥青稠度越小。一般说来,稠度越大沥青的黏度就越大。
*沥青的牌号划分对其性质的影响:在同一品种石油沥青材料中,牌号越小,沥青越硬;牌号越大、沥青越软,同时随着牌号增加,沥青的粘性减小(针入度增加),塑性增加(延度增大),而温度敏感性增大(软化点降低)。
延度:沥青的延性是指在外力拉伸作用下所能承受的塑性变形的总能力,通常用延度表示。*对于屋面防水工程,注意防止过分软化。-------第十三章
用于控制室内热量外流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把防止热量进入室内的材料叫做隔热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通称为绝热材料。
*材料的导热系数大小与其组成与结构、孔隙率、孔隙特征、温度、湿度、热流方向有关。-------
第三篇:土木工程论文
目录
1、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断代依据并举例介绍各时期的土木工程······· 1
2.1、木结构建筑主要特点························ 2
2.2、砌体结构建筑主要特点·······················
2.3、混凝土结构建筑··························
2.4、钢结构建筑····························
2.5、索-膜结构建筑 ··························
3、从受力特点归纳桥梁的类型以及各类桥梁的主要特点···········
4、举例说明自然条件对人们传统住居形式的影响地面铺塑胶·········
5、描述你心中的岭南传统民居······················
22223341、简要概述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断代依据并举例介绍各时期的土木工程。
对土木工程的发展起关键作用的,首先是作为工程物质基础的土木建筑材料,其次是随之发展起来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每当出现新的优良的建筑材料时,土木工程就 会有飞跃式的发展。
人们在早期只能依靠泥土、木料及其它天然材料从事营造活动,后来出现了砖和瓦这种人工建筑材料,使人类第一次冲破了天然建筑材料的束缚。中国在公元前十一世纪 的西周初期制造出瓦。最早的砖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的墓室中。砖和瓦具有比土更优越的力学性能,可以就地取材,而又易于加工制作。
砖和瓦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广泛地、大量地修建房屋和城防工程等。由此土木工程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直至18~19世纪,在长达两千多年时间里,砖和瓦一直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建筑材料,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甚至在目前还被广泛采用。
钢材的大量应用是土木工程的第二次飞跃。十七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生铁、十九世纪初开始使用熟铁建造桥梁和房屋,这是钢结构出现的前奏。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冶金业冶炼并轧制出抗拉和抗压强度都很高、延性好、质量均匀的建筑钢材建筑钢材,随后又生产出高强度钢丝、钢索。于是适应发展需要的钢结构得到蓬勃发展。除应用原有的梁、拱结构外,新兴的桁架、框架、网架结构、悬索结构逐渐推广,出现了结构形式百花争艳的局面。
建筑物跨径从砖结构、石结构、木结构的几米、几十米发展到钢结构的百米、几百米,直到现代的千米以上。于是在大江、海峡上架起大桥,在地面上建造起摩天大楼和高耸铁塔,甚至在地面下铺设铁路,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奇迹。
为适应钢结构工程发展的需要,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结构设计理论等就应运而生。施工机械、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理论也随之发展,土木工程从经验上升成为科学,在工程实践和基础理论方面都面貌一新,从而促成了土木工程更迅速的发展。
十九世纪20年代,波特兰水泥制成后,混凝土问世了。混凝土骨料可以就地取材,混凝土构件易于成型,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小,用途受到限制。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钢铁产量激增,随之出现了钢筋混凝土这种新型的复合建筑材料,其中钢筋承担拉力,混凝土承担压力,发挥了各自的优点。二十世纪初以来,钢筋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从三十年代开始,出现了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刚度和承载能力,大大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因而用途更为广阔。土木工程进入了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时期。混凝土的出现给建筑物带来了新的经济、美观的工程结构形式,使土木工程产生了新的施工技术和工程结构设计理论。这是土木工程的又一次飞跃发展。
2、分别举一例说明木结构建筑、砌体结构建筑、混凝土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索-膜结构建筑的主要特点。
2.1木结构建筑有较好的防震能力。民谚所说的“晃而不散,摇而不倒”,“墙倒柱立屋不塌”反映了这种能力。木材的主要特性是容重轻,刚性好,比强度高,导热系数小,加工方便,易于成型等。但存在易燃、易腐、易蛀和变形大、材质不匀、各向异性等问题。应用时应注意:①环境温度、湿度,木材含水率、疵、病等对木材力学性能的影响;②长期负荷作用对木材强度的影响;③整体建筑或构件的防火、防腐、防蛀等问题。
2.2砌体结构建筑容易就地取材,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良好的耐火性;保温隔热性能好,节能效果好;施工方便,工艺简单;具有承重与围护双重功能;自重大,抗拉、抗剪、抗弯能力低;抗震性能差;砌筑工程量繁重,生产效率低。砖、石或砌块砌体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较好的耐久性。砌体砌筑时不需要模板和特殊的施工设备。在寒冷地区,冬季可用冻结法砌筑,不需特殊的保温措施。砖墙和砌块墙体能够隔热和保温,所以既是较好的承重结构,也是较好的围护结构。
砌体结构的缺点是:①与钢和混凝土相比,砌体的强度较低,因而构件的截面尺寸较大,材料用量多,自重大。②砌体的砌筑基本上是手工方式,施工劳动量大。③砌体的抗拉、抗剪强度都很低,因而抗震性能较差,在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砖、石的抗压强度也不能充分发挥;抗弯能力低。④粘土砖需用粘土制造,在某些地区过多占用农田,影响农业生产。
2.3混凝土结构建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于能够充分利用高强度材料(高强度混凝土、高强度钢筋),所以构件截面小,自重弯矩占总弯矩的比例大大下降,结构的跨越能力得到提高。与钢筋混凝土相比,一般可以节省钢材30~40%,跨径愈大,节省愈多。
全预应力混凝土梁在使用荷载下不出现裂缝,即使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常遇荷载下也无裂缝,鉴于全截面参加工作,结构的刚度就比通常开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要大。因此,预应力梁可显著减少建筑高度,使大跨径桥梁做得轻柔美观。由于能消除裂缝,这就扩大了对多种桥型的适应性,并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
2.4钢结构建筑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刚度大,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材料匀质性和各向同性好,属理想弹性体,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学的基本假定;材料塑性、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建筑工期短;其工业化程度高,可进行机械化程度高的专业化生产;加工精度高、效率高、密闭性好,故可用于建造气罐、油罐和变压器等。其缺点是耐火性和耐腐性较差。主要用于重型车间的承重骨架、受动力荷载作用的厂房结构、板壳结构、高耸电视塔和桅杆结构、桥梁和仓库等大跨度结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等。钢结构今后应研究高强度钢材,大大提高其屈服点强度;此外要轧制新品种的型钢,例如H型钢(又称宽翼缘型钢)和T形钢以及压型钢板等以适应大跨度结构和超高层建筑的需要。
2.5索-膜结构建筑膜结构是一种全新的建筑结构形式,它集建筑学、结构力学、精细化工与材料科学、计算机技术等为一体,具有很高技术含量。其曲面可以随
着建筑师的设计需要任意变化,结合整体环境,建造出标志性的形象工程。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艺术性:充分发挥建筑师的想象力,又体现结构构件清晰受力之美
2.经济性:由于膜材具有一定的透光率,白天可减少照明强度和时间,能很好地节约能源。同时夜间彩灯透射形成的绚烂景观也能达到很好的广告宣传效益
3.大跨度:膜结构可以从根本克服传统结构在大跨度(无支撑)建筑上实现所遇到的困难,可创造巨大的无遮挡可视空间,有增加空间使用面积。
4.自洁性:膜建筑中采用具有防护涂层的膜材,可使建筑具有良好的自洁效果,同时保证建筑的使用寿命。
5.工期短:膜建筑工程中所有加工和制作均在工厂内完成,可减少现场施工时间,避免出现施工交叉,相对传统建筑工程工期较短
3、从受力特点归纳桥梁的类型以及各类桥梁的主要特点。
类型:梁桥(分简支梁、连续梁桥、悬臂梁桥);刚架桥;拱桥(分上、中、下承式拱桥);组合体系桥(分斜拉桥、悬索桥等)。
梁桥特点以受弯为主的主梁作为承重构件的桥梁。主梁可以是实腹梁或桁架梁。实腹梁构造简单,制造、架设和维修均较方便,广泛用于中、小跨度桥梁,但在材料利用上不够经济。桁架梁的杆件承受轴向力,材料能充分利用,自重较轻,跨越能力大,多用于建造大跨度桥梁。按照主梁的静力体系,分为简支梁桥、连续梁桥和悬臂梁桥。
刚架桥特点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连成整体的框架结构。根据基础连结条件不同,分为有铰与无铰两种。这种结构是超静定体系,在垂直荷载作用下,框架底部除了产生竖向反力外,还产生力矩和水平反力。常见的刚架桥有门式刚架桥和斜腿刚架桥等。也称刚构桥。主要承重结构采用刚架的桥梁。刚架的腿形成墩(台)身,梁和腿为刚性连接,可用钢、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制造。
拱桥特点以承受轴向压力为主的拱圈或拱肋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拱结构由拱圈(拱肋)及其支座组成。拱桥可用砖、石、混凝土等抗压性能良好的材料建造;大跨度拱桥则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材建造,以承受发生的力矩。按拱圈的静力体系分为无铰拱、双铰拱、三铰拱。前二者为超静定结构,后者为静定结构。无铰拱的拱圈两端固结于桥台,结构最为刚劲,变形小,比有铰拱经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是普遍采用的形式,但修建无铰拱桥要求有坚实的地基基础。双铰拱是在拱圈两端设置可转动的铰支承,结构虽拱桥不如无铰拱刚劲,但可减弱桥台位移等因素的不利影响,在地基条件较差和不宜修建无铰拱的地方,可采用双铰拱桥。三铰拱则是在双铰拱的拱顶再增设一铰,结构的刚度更差些,拱顶铰的构造和维护也较复杂,一般不宜作主拱圈。拱桥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板拱、肋拱、双曲拱、箱形拱、桁架拱。拱桥为桥梁基本体系之一,一直是大跨径桥梁的主要形式。拱桥建筑历史悠久,20世纪得到迅速发展,50年代以前达到全盛时期。
组合体系桥特点主要承重构件采用两种独立结构体系组合而成的桥梁。如拱和梁的组合、梁和桁架的组合、悬索和梁的组合等。组合体系可以是静定结构,也可以是超静定结构。可以是无推力结构,也可以是有推力结构。结构构件可以用同一种材料,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成。
4、举例说明自然条件(气候、地方材料等)对人们传统住居形式的影响。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与气候上的复杂性、多样性,给中国居住文化的发生和发展带来多样性和不平衡性的结果。黄河与长江的中下游地区地势平缓,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物产丰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便成为中国居住文化最早的诞生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在任何地方进行住居建设。地形、气候、水文、地质、地貌等自然环境条件对人类居住的选址都有一定限制。
我国传统的“风水理论”更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住居的选址受自然环境的限制,早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就凭直觉认知和经验积累,总结出了以天、地、人相协调为准则的认识观念和一种特殊的择地标准和理论即“风水理论”,并广泛应用于传统居住建设的实践中。“风水理论”强调“宅,择也,择吉地而营之也”。选择良好的地势、地貌、地力和采光、通风、朝向良好的基地条件等建房,并按照居住环境背有依托,左辅右弼、前有屏障围合的空间格局,和“藏风聚气”、“负阴抱阳”的法则,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居住环境。虽然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的发展受社会、神学、玄学等影响,被注入了迷信色彩而有损其科学性,但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依托于自然环境来进行住居选址。从人类住居的选址的角度来看,是有其合理性的:阳者,山南水北也,朝阳可以得到充足的日照,背山可以阻挡冬季北向的寒风,面水可以利用夏季从东南方向吹来的凉风,有利于湿润空气并带走夏季的热量,靠近水源使得周围的植被得以保持水土,并调整附近的小气候,更能方便生活、生产、交通。
我国各地的住居在选址都充分考虑了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如蒙古包的搭建地点一般选在山前或低洼的地方,以利于防风;在桂北、湘西、黔东南地区流行的“吊脚楼”式民居,依山傍水而建,前部立柱建成架空的楼层,后部落地并层层凌高,是与当地山岭起伏,地形复杂、地貌多样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黄土高原上的窑洞一般选择向阳、背风,吃水和交通都方便的地方,还要避开沟壑,背山牢靠,土质结实,无洪水和泥石流的地方。窑洞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选址也略有区别,如靠山式窑洞一般选在向阳避风、靠近沟壑源边的地带,而源面宽阔地带因无天然崖壁利用,多为地坑式窑洞;江南水乡,住居多沿河流而建;青藏高原雨水稀少,风多天寒,故碉房多建在河谷平原及近水的山腰台地,或是避风向阳的山麓、山凹地带,碉房的选址常常采取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以达到顶层避风向阳、取暖的目的。浙江畲族人民的住居大多在山区或半山区的山脚围湾、山腰的坞壑凹地或丘陵中的小谷地,这样有利于躲避东南沿海风暴的侵袭。
5、描述你心中的岭南传统民居。
谈起岭南传统民居,让我第一个反应想起就是广州的西关大屋。所谓西关,是老广州人对位于荔湾区,北接西村、南濒珠江、东至人民路、西至小北江,明清时地处广州城西门外一带地方的统称。西关在明清时期是广州的商贸中心。明
末兴建起十八甫,开设有十三行。清代中后期起,又先后形成了宝华街、宝源街、多宝街、逢源街等商贾富绅豪宅区(其中宝华街、宝源街、多宝街被称为“西关三宝”),西关于是成为广州时尚的代表。西关一带的大屋,也成了那个时期广府民居的标志性建筑。
西关大屋平面布局一般为左右对称,中轴线上为主要厅堂,每厅为一进,全屋一般为二至三进,厅之间用小天井相隔,天井有上盖,靠天窗采光通风。厅的两侧为偏厅、偏房,大屋子偏房的两侧还有巷,叫“青云巷”,又称“冷巷”、“火巷”、“水巷”等,具有交通、通风、采光等多种功能。
西关大屋装饰最有特色的部分为大门,一般分为三道,称“三件头”。临街最外的一道是四扇对开的屏风门,也叫矮脚吊扇门或花门。花门上部为木雕通花,镶着花玻璃或衬以钩花布帘,顶端两角通常还会对称地雕一串葡萄或松鼠之类的木雕作为装饰。屏风门可以遮挡街上行人的视线,同时又不影响采光和通风,特别能体现广州人的生活取向——重视小家庭独立的生活空间和个人隐私,同时在闷热多雨的岭南地区,保证通风又是第一要务。屏风门之后就是独具岭南特色的趟栊了。趟为开,栊为合,趟栊就是可以滑行着拉开、合上的木门,其原理及功能和现代横拉式的防盗门差不多。趟栊之后的大门才是真正的大门,一般都非常厚重,用于防盗。
西关大屋最多时曾达到800多间,现存的已不足百间,其中保存较好的寥寥可数。在现在的西关,你更多感受到的是平民化的广州生活——狭窄而拥挤的道路,呈放射状伸向不知何处的小巷,出售在其他地方再也买不到的小商品的小店,被许多人家切割成不规则的一小间一小间杂乱的旧屋。
目前保存较好的西关大屋包括位于文昌北路耀华大街的西关大屋区、位于恩宁路多宝坊的泰华楼、座落于龙津路逢源大街的小画舫斋、位于荔湾区泮溪酒家南侧的龙津西西关大屋建筑保护区(范围东起龙津西路,西至原西关上支涌,北起逢源沙地一巷,南至三连直街)、宝华路南段两侧十五甫、十六甫的西关大屋、位于海珠区南华西街的大屋群(虽然西关大屋最早出自西关,但现在广州保存最完好的西关大屋却不在西关而在海珠区,其中最集中的是南华西街。目前,南华西街是内控的广州历史文化保护区)、海珠区龙导新街大屋群。
第四篇:文档土木工程论文
土木工程概论总结
第一章、绪论
绪论中主要包括土木工程概论的任务、发展历史概述、未来的发展、土木工程学习的建议。首先介绍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总称,从不同方面进一步说明土木工程所涵盖的范围,同时也阐述了土木工程给现代人的重大意义。也点明了土木工程的核心内容。从古至今各个时代都在大兴土木,建造房屋。让后人很了解前人的经验,从简单的到各种复杂的技术用于房屋建造,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也为土木工程的未来奠定了基础,这就要精通专业知识,建造出更舒适的房屋。无论从各个方面讲,土木工程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许多重大工程正在陆续兴建,着眼未来,土木工程也许能把沙漠变成绿洲,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土木工程的未来是好的,更有一片开阔的空间。
第二章土木工程的材料
材料的发展分别从三个时期,早期、近代、现代阐述了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史。材料是各种建筑、港口、桥梁、道路等的重点之一,选材不合理,势必会给他人的生命造成危险,也会损失大量的钱财,因此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材料在土木工程中主要从三个方面:1材料对保证工程质量的作用:2材料对工程造价的影响:3材料对工程技术的促进作用。
早期人们建筑使用的土木工程材料主要有砖、瓦、砂、石灰等他们至今仍然在土木工程材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它们各种不同的特征进行全面介绍。掌握各种材料的用途,例如砂石,砂是混凝土和砂浆的主要组成材料,是土木工程的大宗材料。从砂的粒径分为粗砂、细砂、中砂。配制混凝土时砂的选择,因此各种材料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择。近代土木工程材料比早期的土木工程材料增加了许多材料,比如钢材、水泥、混凝土它们的使用为生产大规模,强度更大的建筑提供了基础。能认识各种钢结构的各种型材和各种用于钢筋混凝土的各种钢筋、钢丝等。注意各种水泥和混凝土的用途和特性。近代土木工程材料为土木工程的规模产生了飞跃的发展,那么现代出现的高分子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各种材料,使土木工程的功能和外观发生了根本的变革。现代土木工程材料更注重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土木工程材料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第三章基础工程
基础工程不明思议分别岩土工程勘察、浅基础、深基础、不均匀沉降、地基处理几个方面谈起。为了使所修建的工程能够正常地发挥作用,达到预期的效益,不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不良的后果,要求必须根据实际需要深入研究地质环境,并能解决土木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工程地质、基础工程、地基处理都是关键。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是按照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存在的问题,对建筑区作出工程地质评价,了解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找到土的持力层,进一步找到它所能承受的荷载。浅基础通常把地理深度小于5米的一般基础以及埋置虽超过5米但小于基础宽度的大尺寸基础。了解各种浅基础和结构形式进一步去探索。
第五篇:土木工程论文
土
木
工
程
概
论
论
文
院系:土木 专业:工程力学
学号:200904220
姓名:杨远
浅谈土木工程的发展变化
土木在古代意指建住房屋等工事,主要靠泥土和木料,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成为人类改造和建设生活,生产环境的先行基本手段。建造的各种工程设施,满足了当时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也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面貌。当我们看到大楼和桥梁以及各种工程建筑都是土木工程的智慧的结晶。通过学习《土木工程概论》使我了解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工程。现代土木工程包括了房屋建筑工程,公路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机场工程,地下工程,港口,码头工程等,其不断的发展构成了我们这美好的世界。才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为人类提供方便的各种工程。
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是土木工程的核心,造就了我国住宅展业的发展。住
宅产业的提出,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是产业经济的产物,不是一般的三次产业分类,而是系统化的产业概念。住宅产业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住 宅产业系指从事住宅设计、建造及其构件、配件的生产和销售及其经营活动的总称。广义住宅产业,应从住宅商品的形成过程向前延伸,包括项目的策划、规划设 计、住宅部品的研发生产与流通供应、施工建造,向后延伸包括住宅交易、物业管理、住宅金融等。中国的房市红红火火,新式住宅名词层出不穷,媒体上充斥着许多新概念,诸如“绿色住 宅”、“生态住宅”、“节能住宅”、“健康住宅”、“康居工程”、“科技住宅”等等。地产商们也常常用这样的词汇来包装自己的楼盘,迎合购房者追求健康、舒适、高品质生活的居住心理要求。那么这些名词仅仅是开发商为了达到销售目的所采用的概念炒作,还是真正体现创新性的新型楼盘形态呢?面对如此总多的选 择,究竟哪一种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居住类型呢?这也是很多购房者所关注的问题。现代化造就了这样那样的宏伟建筑造就了我们舒适和美丽的住宅房屋,这些都得益于土木工程的发展。
桥梁工程学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交通运输对它的需要。古代桥梁以通行人、畜为主,载重不大,桥面纵坡可以较陡,甚至可以铺设台阶。在有重载马车之后,载重量逐步加大,桥面纵坡也必须使之平缓。这时的桥梁材料仍以木、石为主,铸铁和锻铁很少使用。从桥梁的原始雏形——堤梁(及在浅滩溪涧中筑起一个个石堤,堤间流水,人从石堤上跨越)、独木桥、浮桥(架设在船只上的桥)和石拱到现在超千米跨度的悬索桥,桥梁工程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发展可谓翻天覆地。然而桥梁工程能拥有这翻天覆地的发展取决于工程材料和工程技术迅猛发展的有力推动。在原始社会里,懵然无知的古人类还只是追求有一个起身的洞穴和能填饱肚子的食物,还不会想到桥。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交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创造了桥。然而那时工程材料的使用仅限于天然的木和石块,且工程技术非常落后,所以人们只能建造简单的桥——堤梁、独木桥和简单的石拱。二十世纪以来,公路交通有很大发展。在内陆,需要在更多的河流、峡谷之上建桥。在城市中,以及在各种交通线路相交处,需要建造立交桥。在沿海,既需在大船通航的河口、海湾、海峡修建特大跨度桥梁,又需在某些海岛与大陆之间修建长桥。由于更多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现代桥梁工程的发展尤其迅速,世界各国相继建造出超千米的桥梁。世界上跨径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西班牙的卢纳巴里奥斯桥,跨径达440m,采用了双面辐射形密索布置.目前中国
在建的一批公路桥梁,无论是桥梁的数量还是工程规模、技术难度、科技含量,都代表着当今世界的先进水平,创造了中国建桥史之最。据悉,这些桥梁主要有:阳逻长江大桥,主跨1280米的悬索桥;南京长江三桥,主跨648米的斜拉桥;润扬长江公路大桥,跨江连岛的主跨1490米悬索桥和406米斜拉桥组合;深圳湾跨海大桥,主跨180米独塔单索面斜拉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主跨1088米的斜拉桥,居世界第一;杭州湾跨海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全长36公里,是世上在建最长的公路跨海大桥。一个国家同时在建这么多世界级桥梁,在世界上不多见。桥梁需要大量修建,而人力、物力、财力有限;于是,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引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桥式,对结构行为进行更精确的数值分析,采用更精确的结构试验进行验证,以使桥梁建设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道路工程伴同人类活动而产生,又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历史文明的象征、科学进步的标志。原始的道路是由人践踏而形成的小径。东汉训诂书《释名》解释道路为“道,蹈也,路,露也,人所践蹈而露见也”。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中国有记载 役使牛马为人类运输而形成驮运道,并出现了原始的临时性的简单桥梁。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因看见蓬草随风吹转,而发明了车轮,于是以“横木为轩,直木 为辕”制造出车辆,对交通运输作出了伟大贡献,故尊称黄帝为“轩辕氏”。随着车辆的出现产生了车行道,人类陆上交通出现了新局面。1949年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首先医治了道路的创伤,修复了被破坏的桥梁。在50年代,修筑了著名的康藏(西康至西藏)及青藏(青海至西藏)两公路:康藏公路自今四川的雅安起至西藏拉萨,全长2271公里,翻越海拔3000米以上的大雪山、宁静、他念他翁等山脉,跨越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急流,更有冰川、流沙、塌方和泥沼、地震、森林地带,地形十分复杂,工程特别艰巨,路基土石方有2900多万米3,其中石方有530多万米3,1950 年开工,于1954年完工通车。青藏公路自青海省的西宁至拉萨,全长2100公里,横越高达4500米号称世界屋脊的昆仑、霍霍西里、唐古拉等山脉,沿途 草地、沼泽、环境十分困难,经过艰苦努力,也和康藏公路同时于1954年12月25日在拉萨举行通车典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0多年来,经过中央和地方 的共同努力,全国通车公路10倍于建国初期;而且工程标准和施工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建成了从首都北京通往各省、市、自治区重要城市的国道网,中 国铁路公路网图)。1981年由交通部颁布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根据交通及其使用、任务和性质,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公路。规定 了线形标准;路面面层分为四种类型: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中级路面和低级路面。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有各种不同的气候地带,有特殊的筑路地区,如沙 漠、永冻土、盐湖、黄土、软土沼泽、泥石流、冰川、塌方、盐渍土等,都累积了不少的筑路经验。自1979年以来中国公路建设加快了步伐,其中,如宜川—兰州公路、天山公路、天达岭公路、宜安—沙铭公路等,都属工程艰巨、标准较高的干线。新修的黑色 路面有 37000公里,截至1984年底,全国通车里程共有926000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面有19万公里,同时提高了主要干线的等级。1984年开始筹划、修建京津塘高速公路和广东省的广州至深圳和珠海的高速公路,上海市也开始修建高速公路。中国的公路和城市道路不但起了量的变化,而且在质的方面也日益提高。
给排水工程也成为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工程。水的循环,可分为水的自然循环和水的社会循环。水的自然循环有多种,对人类最重要的是淡水的自
然循环。水从海洋蒸 发,蒸发的水汽被气流输送到大陆,然后以雨、雪等降水形式落到地面,一部分形成地表水,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图1淡水的自然循环一部分又重新蒸发返 回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最终流回海洋,这就是淡水的自然循环。雨水落至地面,或雪降至地面融化后,汇集起来形成小的径流,小径流不断汇集,形成河川和湖泊。渗入地面下的水,会在地下透水层中流动,形成地下水流。地下水流出地面,称为泉水。在不同的季节,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还会相互补给。我国处于东南亚季风地带,夏季多暴雨,常引起河川及湖泊水位上涨,造成洪水泛滥。为减轻洪涝灾害,常修筑调贮水库,即人工湖。水库还常用作发电,以及农田灌溉和城市水源等。为航运、引水灌溉等需要,还修筑运河。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极大地便利和丰富的水源。
铁路工程也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内容,作为道路运输的主力。中国铁路的发展也取得了光辉的业绩。1949年随着解放战争从北向南推进,受到战争破坏的京包、陇 海、京汉、南同蒲、浙赣、南浔及粤汉等铁路先后修复通车,并开展运输业务。1949~1981年的32年内共修建了38条新干线和67条新支线。为了加强 既有线的运输能力,修建双线、扩建枢纽编组站、改善线路的平剖面及轨道结构、建设电气化铁路、设置自动闭塞,以及发展蒸汽、内燃、电力机车和车辆的制造业 等,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新铁路干线的建成,使铁路先后伸展到烟台、宁波、福州、厦门、湛江等沿海城市和港口,继而又伸展到西北、西南边远地区,初步改变了中国过去偏重在东 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铁路布局,使大陆上各省省会和自治区首府(除西藏拉萨外)均有铁路同首都北京相连,并沟通沿海和内地之间的铁路运输。新建的支线中,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的有平顶山、西户等线;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的有铁岭、法库、女儿河、丰城、洛宜、包白、新密等线;三年调整期 间建成的有泰肥、海拉、向乐、博新、北黑等线;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的有吉舒、娄邵、汤林线的伊乌段、牙林、符夹、镜铁山、吉兰太等线;第四个五年计划 期间建成的有开阳、芜铜、宁菏、红会、东川、汝箕沟、郭查、漳坎、杭长、醴茶、盘西、长林等线;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的有万白、烟白、嫩林、宜珙等 线;1981年建成阜淮等线。到1981年止,在原有铁路线旁增建第二线的双线工程主要有北京至上海、北京至衡阳以及其他铁路的运输繁忙区 段。将原有铁路改建成电气化铁路以增加运输量的有宝鸡至成都、宝鸡至天水以及阳平关至安康等铁路。建成的枢纽共有42个,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北京、郑州、武 汉、天津、上海、沈阳、太原等,这些枢纽中包括87个编组站。这些枢纽根据运输的需要,还在不断扩建中。到1981年底止,全国大陆上铁路 营业里程是50181公里,另有地方铁路3725公里。在这些铁路线上共有隧道4493座,长度总计2010公里,最长的隧道长 7.032公里;共有桥梁28945座,长度总计1344公里。1949年前,黄河上只有两座铁路桥梁,长江上则没有铁路桥梁。到1981年止,跨黄河的 铁路桥梁共有16座,跨长江的铁路桥梁共有7座。其中南京长江桥最长,计长6772米,此外还有新型的来宾红水河预应力斜拉桥和安康汉江薄壁箱型斜腿刚构 钢梁桥也都相继建成。32年内中国铁路大修更换新钢轨共41614公里,钢轨类型逐渐加重,到1981年止,每米50公斤的钢轨长度约占营业铁路总长的50%。线路和桥梁等设施逐年进行改建和加强,铁路设备的技术标准也逐年提高。实际最高行车速度达到每小时110公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铁路 承担的客货运量也逐年增长,到1981年,中国铁路承担的年客运量为9.53亿人,占当年全国现代化旅客运输的24.3%,为1949年的9.2倍;承担 的年货运量为10.77亿吨,占当年全国现代化货物运输的49.4%,为1949年的19.2倍。我国铁路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通过《对土木工程概论》的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土木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现代土木工程越来越人性化,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未来土木工程的发展逐渐趋向于智能化和绿色建筑。纵观土木工程的过去和现在,我对其发展有足够的信心,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土木工程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我们的建筑,道路等产生更大的影响。相信在未来土木工程包含的内容将使地球建设为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