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检察官制度

时间:2019-05-12 16:30: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美国检察官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美国检察官制度》。

第一篇:美国检察官制度

美国检察官制度

周瑞 25008222

一、美国检察官概述

美国检察官作为政府律师在刑事案件中负责侦查、决定是否起诉、传唤证人、进行诉辩交易、根据有罪判决!建议刑罚。美国检察官分为联邦检察官和地方检察官两类。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检察官———独立检察官。检察官属于行政部门。所有的检察官必须拥有律师执照。不同类型的检察官负责起诉不同类型的犯罪。

第一、联邦检察官。联邦检察官负责对违反联邦法律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起诉。联邦检察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通过,共有94 名,分属全国94 个联邦司法管辖区,其首长是联邦最高检察官,由联邦司法部部长兼任,受美国总统直接领导。联邦检察官主要是行政官员,案件审理工作主要由助理联邦检察官负责。联邦检察官和近2000 名助理联邦检察官负责调查违反联邦法律的犯罪,比如白领犯罪、走私毒品和公职腐败案件。联邦检察官(包括联邦最高检察官)非终身制,新总统上台以后,一般要撤换大部分联邦检察官。

第二、地方检察官。地方检察官包括州、县、市的检察官,与联邦检察官没有隶属关系。地方检察官起诉全美国的绝大部分刑事案件,而且,不对任何人负责。州检察官负责执行本州刑法,在各自的司法管辖区内(一般以县为单位)行使起诉权。州的最高检察官是州政府的最高执法官,有权审查州检察官违反职业道德和违法的投诉案件,有些州的最高检察官还审查一些投诉县、市检察官的案件。在农村地区,最高执法官是县检察官。在城市,最高执法官是市检察官,但有些小城市没有自己的检察官,检察职能由州检察官行使。县、市检察官只负责执行县、市的法律。大的县市检察官办公室一般内设不同部门,分别调查重罪、轻罪案件、审理和起诉案件。

第三、独立检察官。独立检察官负责调查高级政府官员犯罪案件,从白宫助理吸毒,到总统说谎,都是独立检察官调查的范围。设立独立检察官的目的在于通过调查联邦政府高级官员的违法犯罪行为,保证公众对于刑事侦查公正性的信 心。独立检察官由联邦最高检察官任命,但1973年发生“水门事件”后,由于第一次涉及到总统,所以国会任命了一位独立检察官。按照联邦政府独立检察官法规定,联邦最高检察官收到指控政府高级官员违法犯罪的可信线索之后,有权任 命独立检察官进行调查。1998 年,克林顿总统的绯闻案就是独立检察官肯尼斯·斯达尔负责调查的。独立检察官在调查过程中要接受国会和联邦最高检察官的监督,调查完毕以后,要向国会提出是否弹劾相关人员的建议。

二、美国检察官的组织分化结构

美国的政体是横向三权分立,纵向中央和地方分权。与之相适应,美国检察官组织在中央一级横向上属于行政权一部分,和联邦司法部合署办公。纵向上分为联邦检察官组织,州检察官组织和市镇检察官组织三级。这三个级别的检察组织各自独立,互不隶属,各自运行。

(一)检察官组织的垂直分化 联邦检察官组织由联邦总检察长(司法部长)、司法巡回区联邦检察官办事处(首席检察官)和司法区联邦检察官办事处(联邦检察官)组成。美国司法部是美 国的最高执法机关,司法部长同时担任总检察长,下设首席检察官一名和在总检察长要求下设副总检察长一名,总检察长的任命由总统提名,参议院审议通过。司法部涉及检察业务的有# 大部门:部领导办公室、综合管理部、诉讼部、法律与政策部、调查与执法部。其中部领导办公室包括总检察长办公室、副总检察长办公室、助理总检察长办公室、首席检察官办公室。联邦检察官组织根据法院系统在全国划分的11 个联邦巡回司法区和94 个司法区,分别设立11个司法巡回区联邦检察官办事处和94个联邦检察官办事处,每一个办事处的首长称为首席检察官和联邦检察官,他们还下属若干助理检察官和若干助手。首席检察官和联邦检察官由总检察长提请总统经参议院通过后任命,助理检察官则由总检察长直接任命。全美国共有9250 名联邦检察官和联邦助理检察官,其中4835名在司法巡回区联邦检察官办事处和联邦检察官办事处工作,其余都在上述联邦司法部涉及检察业务的5个部门中。

美国州一级的检察官组织和联邦检察官没有隶属关系。美国的50个州都分别有独立的议会和地方法律,并且据此产生了不同特点的检察制度。除新泽西、康涅狄格、罗德岛和特拉华这4 个州的检察官是任命的以外,其他州的检察长都是经选举产生。经选举产生的州检察长一般4 年一任,在州检察长的领导下,设置 一个类似联邦检察署的机构,有的称检察长办事处,有的称法律与公共安全局,名称繁多。州检察长名义上是一州的首席检察官,但他们多不承担公诉职能,也很少干涉各检察官办事处的具体事务。具体侦查案件和提起公诉的大多是州检察官和州在各县设置的检察官。在大多数州中,州检察长与州检察官之间都保持着一种顾问指导性关系。

除了每个州的检察官办事处以外,区、县、市也设立检察机构,有的称检察官办事处,有的称起诉律师事务所。规模大小视当地案件的数量而定,小的只有2人,大的达数百人。绝大多数的地方检察官由选举产生,任期一般为4 年。这些地方检察官与州检察署没有隶属关系,只是从理论上受州检察长的监督,但是,从实践来看,州检察官办事处或州检察长不直接插手案件的起诉或处理。据统计,全美共有2350 个州级和地方检察官办事处,5.5万多名州检察官和地方检察官,但是上述检察机构中75%的机构,平均辖区内的人口不足8.7 万人。

(二)检察官组织的水平分化

美国检察官组织大小不一,大的有几百人,小的只有一人。较大的检察官办事处事务繁杂,要进行内部的组织分工。美国检察官组织的水平分化一般采取由刑事程序分工标准和案件性质分工标准结合交叉进行。前者是按照刑事诉讼的过程和环节进行分工,检察人员根据工作程序上的阶段划分,分别负责收案、预审听证、大陪审团调查、法庭审判、上诉等阶段的检察工作。后者是按照案件性质分工,有不同的层次:首先,一般检察官办事处负责的刑事案件可分为重罪和轻罪两大类;其次,重罪和轻罪都可以分为侵犯人身罪和侵犯财产罪;再次,侵犯人身罪和侵犯财产罪又可以具体划分为杀人罪、强奸罪、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等,而且每一种犯罪仍可以进一步划分。多数检察官办事处采用的是两个标准结合的组织分化模式。例如位于芝加哥市伊利诺斯州库克县的检察官办事处有工作人员900多人,它的主要职能部门是刑事起诉局,下设三个处,分别负责轻罪起诉工作、重罪起诉工作和性犯罪起诉监督工作。轻罪起诉处下设预审听证科、未成年人犯罪科、交通违法科和轻罪复议科;重罪起诉处下设预审听证科、重罪复议科、大陪审团调查科、上诉科和特别救济科,并在其辖区内的4个法院各派驻一个起诉组,分别负责该法院的重罪起诉工作。此外,该检察官办事处还设有一个麻醉品局和一个特别起诉局。前者下设缉没处、预审听证处、审判处、夜晚麻醉品案件处、妨害排除处和一个跨司法管辖区的专项打击队;后者下设纵火案件起诉处、金融和政府诈欺案件起诉处、集团犯罪案件起诉处、团伙犯罪案件起诉处、公务廉正案件起诉处和选举案件起诉处。这就是一种较有代表性的纵横结合的职能分工模式。

三、美国检察官职能的基本定位

美国是个“ 由许多政府组成的国家” 因此其检察系统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分散制的特点。简言之,美国的检察系统是由联邦检察机构和各州的地方检察机构组成的。二者平行, 相互之间并无隶属关系。联邦检察机构包括联邦司法部中具有检察职能的部门和设在95 个联邦司法管辖区的联邦检察官办事处, 其基本职能是对违反各种联邦法律的行为进行调查提起公诉。联邦检察长是联邦政府的首席检察官, 同时也是联邦司法部长, 即最高司法行政长官。每个联邦检察官办事处由一名联邦检察官领导, 下设助理联邦检察官若干。他们是联邦检察工作的主要力量。

美国各州的地方检察系统主要由州检察长和州检察官组成。州检察长名义上是一个州的首席检察官, 但是他们多不承担具体的公诉职能, 也很少干涉各个州检察官办事处的具体事务。诚然, 各州的情况并不完全相同。例如, 在特拉华、阿拉斯加、罗得岛等州, 检察长对刑事案件的公诉工作负有直接的责任, 各个地区的检察官员都是他的助手。但是在俄亥俄、田纳西、怀俄明等州, 检察长根本无权过问各地的检察工作。在大多数州, 检

察长与地区检察官之间往往保持一种咨询顾问性质的关系。

州检察官的司法管辖区一般以县为单位。但是在人口稀少的地区, 其辖区也可能由几个县组成。州检察官是各州刑事案件的主要公诉人, 通常也被视为所在县区的司法行政长官。一般来说, 各地警察机关在刑事案件的调查中都会接受检察官的指导乃至指挥。在很多美国人的心目中, 检察官就是本地区的司法长官, 也可能称为执法长官更为合适, 因为检察官当然不能凌驾于法官之上。美国各州检察官的称呼极不统一, 有州检察官、地区检察官、县检察官、公诉律师、县公诉人、法务官、地区检察长等。这是美国各地的传统不同所导致的。

无论是联邦还是地方, 每个检察官办事处只有一名检察官。联邦检察官是由总统任命的;地方检察官则多为当地居民选举产生的, 少数为州长或州最高法院任命的。检察官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一般都称为助理检察官, 包括各个部门的首长。他们有职务和工资上的差别,但是没有“ 职称”上的差别。无论你是局长还是处长, 都是“ 助检”。即使你升到了一个大型检察官办事处的二把手, 你的官称也不过是“ 第一助检”,“ 助检”们是检察工作的主力军。此外, 那些较大的检察官办事处还有两种辅助人员, 一种是实习生, 另一种叫“ 准法律工作者”。前者一般是法学院毕业班的学生, 为了找工作而提前到办事处来当“ 助检”的“助检”。后者不是法学院的毕业生, 没有律师资格, 但是受过一定时间的法律职业培训

(一般为两年, 类似中国的大专毕业生), 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为“ 助检”收集判例资料或起草法律文件等。他们不具有检察官的职权。

美国的检察官和助理检察官都必须是其所在州的律师协会的成员。换言之, 在当地取得律师资格是从事检察工作的前提条件。在此有必要说明一句, 美国的律师协会实际上是广义“律师”的行业组织, 也许把它翻译成“法律工作者协会”更符合我们中国人的语言使用习惯, 因为美国的法官和检察官都是其成员。毫无疑问, 美国检察官最主要的职能是代表当地人民对刑事被告人提起公诉。虽然检察官经常被称为一方土地的执法首脑, 虽然他们可以指导甚至直接指挥执法人员的犯罪侦查活动, 但那都是为提起公诉服务的, 他们并没有中国检察官所具有的法律监督职能。在法庭上, 检察官无权监督审判活动,他们只是与辩护律师地位平等的公诉律师。由此可见, 虽然美国的检察官可以称为执法首长, 但是对其职能的更准确定位还应该是公诉律师。

四、美国检察官在刑事诉讼中的主导作用

美国的检察职能以个人负责制为基础, 而且检察官在行使其主要职能—— 起诉职能的过程中享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权。个人负责制的优点是职责明确、效率较高, 其独有权力主要表现在审判之前, 包括罪行豁免权、起诉决定权和辩诉交易权。美国刑事诉讼中检察官起主导作用主要在“选择性起诉”及“辩诉交易”这两项制度。“选择性起诉权”指的是并非所有犯罪都必须被起诉到法院接受审判, 检察官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有关的社会政策, 有选择地起诉一部分犯罪, 而对另一部分犯罪持宽容的态度。至于哪些犯罪和哪些犯罪人应该截留在司法程序之外, 完全属于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 而且这种权利具有几乎不受审查和监督的独断性。美国的检察官经常被称为当地执法系统的首长, 实际上他们也确实可以指导甚至直接领导警察的犯罪侦查活动, 因此, 侦查阶段与决定起诉阶段之间的界限往往不甚清楚, 并非由警察在侦查终结之后再将案件移送检察官, 然后由检察官审查起诉。

在实践中, 警察在侦查过程中经常听取检察官的意见, 检察官也经常根据自己对案件提起公诉的需要告诉警察应该收集哪些证据。由此可见, 美国的公诉审查与中国的审查起诉有所不同, 它主要表现为检察官的起诉决定过程以及对检察官起诉决定的审查。起诉决定权是美国检察官的一个重要权力, 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刑事司法系统的运转状况。众所周知,美国的犯罪率很高, 刑事诉讼的成本也很高, 因此, 刑事司法系统即使超负荷运转也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面对大量的刑事案件, 刑事司法系统只好采用“选择性起诉”的原则, 而且这一原则也被美国公众所接受。既然社会中的犯罪行为已经大大超过了刑事司法系统的承受能力, 那么把某些犯罪案件截留在系统之外就是不可避免的。换言之, 检察官不必把其司法管辖区内发生的所有刑事案件都送交法庭审判,他们可以有选择地对其中一部分案件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即使他们手中已经掌握了充分的有罪证据。至于哪些种类的犯罪、哪些犯罪人以及哪些犯罪行为可以不受法律的追究, 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个问题只能由检察官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检察官在提起公诉时可以选择采用大陪审团审查程序或预审听证程序。大陪审团审查和预审听证的主要功能都是为了制约检察官的起诉决定权, 以便减少起诉决定中的独断性和不公正性。然而, 这两项程序实际上对检察官权力的制约效力都很小。首先, 大陪审团审查程序和预审听证程序都是由检察官启动的。如果检察官决定不起诉, 那么案件根本不会进入后面的司法程序, 大陪审团和预审法官也就无法发挥其制约的作用。其次, 检察官不仅决定起诉的对象, 而且决定起诉的罪名, 对于检察官决定不予追究的罪名下的行为, 大陪审团和预审法官也就无能为力了。最后, 检察官不仅决定送交审查的人和事, 而且决定送交审查的证据。因此, 在实践中, 大陪审团反对检察官起诉意见的情况极为罕见。由此可见, 美国检察官权力的主导性主要表现在不起诉的决定上。无论如何, 其起诉决定还是有人审查或者说是可以审查的, 而其不起诉决定则是无人审查的, 因为法律没有要求检察官向任何人说明其

不起诉的理由。诚然, 选民的投票最终会对检察官的行为起一定监督和约束作用, 但是在许多情况下, 检察官的不起诉决定并不会引起社会的关注。

美国检察官在刑事案件处于主导作用的另一个表现是在“辩诉交易”活动之中。所谓“辩诉交易”,是指检察官与被告人及其辩护律师经过谈判和讨价还价来达成由被告人认罪换取不起诉或者较轻刑罚的协议。虽然辩诉交易是被告人和检察官达成的双方协议, 但它实际上并不是被告人的权利, 而是检察官的权力。诚然, 被告人可以拒绝接受检察官提出的辩诉交易建议, 但他却无权要求得到辩诉交易。从表面上看, 这似乎是一种辩诉双方的平等权利, 但它实际上是检察官的专有权利, 因为在一个案件中, 是否进行辩诉交易, 和哪个被告人进行辩诉交易, 只能由检察官来决定。在有多名被告人的共同犯罪案件中, 检察官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决定同其中的某个被告人进行辩诉交易, 而这种交易的结果就等于以不同的方式决定了那些共同犯罪人的命运。而且检察官的辩诉交易是不受审查的, 法官也不得干涉检察官辩诉交易。只要被告人的认罪是自愿的, 而且已经言明放弃陪审团审判的权利, 那么, 法官也就不再进行法庭调查和审判, 直接按照检察官起诉的罪名判刑。这实际上等于由检察官来决定被告人是否有罪。

然而, 辩诉交易在司法活动中很有实用价值, 而且对辩诉双方都有好处。对于检察官来说, 选择辩诉交易的理由主要有二: 其一是为了在对其他更严重罪犯的起诉中获得该交易对象的证言或者其他合作;其二是为了在有罪证据不够充分的情况下避免在法庭上败诉的风险。对于被告方来说, 一方面, 它可以使被告人避开较重的刑罚;另一方面, 它也可以使被告人免遭长时间等待审判和经历审判的心理压力与精神折磨。在有些情况下, 甚至连清白无辜的被告人也会接受辩诉交易。因为在一些大城市中, 被告人会在监狱中关押数月等待审判, 即使审判最终宣告他无罪, 他也已经被“监禁”数月了。如果所控罪行较轻, 被告人有可能用“认罪”来换取较轻的刑罚或缓刑。对于那些崇尚实用主义的美国人来说, “含冤”接 受辩诉交易比关在监狱里等待“清白的名声”更为有利。因此, 辩诉交易在美国的司法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据统计, 美国大约90%的刑事案件都是通过辩诉交易结案的。辩诉交易的结果与不起诉的决定一样, 也不受司法审查。一般来说, 辩诉双方达成协议之后, 法院便不再对该案件进行实质性审判。而仅在形式上确认双方协议的内容。只有当法院认为辩诉交易的内容违反了正义和公正的原则时法院才可以拒绝接受辩诉交易。这种情况在司法实践中是极为罕见的。至于检察官在辩诉交易时向被告方作出的量刑承诺对法官有没有约束力的问题, 美国的法学界和司法界有不同的观点。但是一般来说, 法官都会尊重检察官作出的承诺, 因为这是刑事司法活动中“诚信原则”的要求。如果法官可以随意推翻检察官作出的承诺, 那么辩诉交易就会变得一钱不值了。总之, 从美国大量的司法实践看, 检察官有刑事控诉的绝对权利。主要体现在证人罪行豁免权、起诉决定权和辩诉交易权。另一方面, 美国检察官与警察局合作履行调查职责, 并且在调查、起诉、逮捕嫌疑犯上都有广泛的自由决定权。一旦案件材料齐备, 检察官即接受调查和起诉事务。换句话说, 他们将审判阶段和调查过程中警察和检察官的职能结合起来。

第二篇:关于完善法官、检察官选任制度

关于完善法官、检察官选任制度的构想

摘要:法官、检察官选任制度问题是关系到法官检察官队伍的素质,并最终影响到能否实现司法公正的关键问题。法官是社会正义防线的守门人,守门员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防线的牢固与否并最终影响社会正义的实现。虽然法官法、检察官法的修订和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我国的法官、检察官选任制度。但尚不完善的选任制度依然无法满足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故应深刻反思法官、检察官选任制度,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及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改革完善其中的不科学、不合理成分,从而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官检察官选任制度,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需要。

关键词:法官、检察官选任制度现状不足改革方案

-‘法官‘检察官选任制度内容

法官、检察官选任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二是“任”。选是指哪些人能担任法官、检察官,其任职资格、条件又是什么;“任”是指那些具备法官、检察官资格的人是通过何

种方式及程序出任此职务的。

二、我国法官、检察官选任制度的现状及不足

(一)司法资格考试的条件过于宽松

根据修改后的《法官法》、《检察官法》规定,凡是具有“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具有法律知识”,都可以参加全国司法资格统一考试。这一学历要求虽然较之以前大专以上学历要求有所提升,但从整个社会对司法工作的要求而言,司法资格考试的条件仍然偏低。因此不利于形成职业化、专业化的司法官群体,在一定程度上

降低了司法官的素质;

(二)司法官的职业准入未能与司法考试相衔接

目前,我国司法官队伍的人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公务员考试招录,二是军转干部,三是其他部门调入。一个显著特点是,通过上述三个途径进入司法机关的,绝大多数都未能通过司法资格考试,更有甚者相当一部分根本就没有法律知识,导致司法考试与司

法职业准入严重脱节,法律职业特点不明显,司法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三)司法官的任命不注重法律职业经历

专业化、高素质的司法官队伍是构建法治秩序的核心力量之一。我国的法治秩序正在构建之中,更加需要一支专业化的司法官队伍,然纵观我国目前司法官任命方式,情况不容乐观。按照“两官法”规定,通过司法资格考试、从事法律工作满1年、2年或3年,就可以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助理检察员。笔者认为,这一规定至少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1-3年的法律工作经验并不能形成一个职业化水平较高的司法工作者,充其量只能培养一个初级工。二是“从事法律工作”的范围过于宽泛 如某人在法律教学研究机构或者党的政法委员会或者政府部门从事过1-3年法律工作并通过了司法考试,并不具备基

本的司法工作经验,因此,也很难承担独立办案的使命和责任。

(四)司法官多头任命导致任命不规范不严肃

目前,我国司法官除法院院长和检察院检察长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外,其他司法官的任命分为两个层次:审判员、检察员由院长、检察长提请同级人大常委会任命,助理审判员、助理检察员则由本院院长、检察长直接任命。

由于司法官任命缺乏统一的程序和标准,导致司法官缺乏同质化。

(五)司法官的晋升没有形成合理机制

目前,我国市级、省级以及最高级司法机关的人员来源主要的并不是从本系统下级司法机关选拔,而仍然是面对社会招录公务员,接收军转干部,其他部门调入。虽然近两年也进行了上级司法机关司法官员从本系统下级司法机关选拔的尝试,但数量微乎其微,没有形成主流。

三、改革我国法官、检察官选任制度的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在构建我国司法官选任制度时,既要立足中国国情,又要借鉴国外选任司法

官的成功做法,建立起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与世界接轨的现代化司法官选任制度。

一、提高法官、检察官的任职条件

我国法官、检察官的任职条件有进一步提高的必要和可能。这是因为:第一,我国法官、检察官的任职条件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目前,大多数国家都已规定法官、检察官必须是法学本科以上学历,而我国仍规定所有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也可担任法官、检察官,这显然极大地忽略了司法职业的特殊性要求,与世界潮流不相符合。第二,当前,进行司法改革,实现司法公正,防止司法腐败已成为人民群众的强烈的要求,而达到这一要求的根本途径就是提高法官、检察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以素质促公正、防腐败,因此进一步提高法官、检察官的任职条件已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盼。第三,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法学教育迅速发展,已培养出大批法学本科毕业生,但由于司法机关进人以安置“两转”人员(即复转军人和政府转岗人员)为主,因而大部分法学本科毕业生未能进入司法机关工作,学非所用,造成了极大的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浪费。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建议国家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3年内再次修改法官法和检察官法,将法官、检察官任职的学历条件进一步提高到法律专业本科毕业。这样,既可以极大地提高法官、检察官的专业素质,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防止司法腐败,又可以促进高等法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建立法官、检察官任前培训或研修制度

长期以来,大学毕业生和社会招干人员进入法院、检察院,往往走从书记员、助审员到审判员的晋升之路,而部队转业干部和政府分流转岗人 员进入法院、检察院则是直接任命为助审员、审判员,或直接任命为法院、检察院的领导干部。他们以前未经过任何业务培训或研修,因而进入法院、检察院后往往难以胜任专业性很强的审判工作或检察工作。

在国外,尤其是大陆法系国家,在参加司法考试合格后,还必须经过一定时期的培训或实习,才能出任法官或检察官。国外对法官、检察官实行任前培训或研修制度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这是因为,实行这一制度,可以使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合格后受到相应的业务培训,获得从事实际工作的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司法工作专业化的要求。而且,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已分别建立了国家法官学院和中央检察官学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也分别建立了法官学院、检察官学院或法官培训中心、检察官培训中心,完全有条件进行这项培训工作。

三、建立从律师或法学教师中选任法官、检察官的制度

许多国家从律师中选任法官的做法,是它们长期经验的积累,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其实际效果也十分明显:一是执业达到一定年限的律师精通法律,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和诉讼技巧,由他们担任法官可以保证法官的专业素质,从而有利于案件的正确处理;二是律师长期为公民、企业提供法律服务,了解老百姓的疾苦和难处,体察民情,他们改行担任法官就会乐于听取当事人双方特别是弱者(如刑事案件被告人)一方的意见,善于把握对弱者有利的情况,从而不易于主观武断,冤枉无辜甚至草菅人命,进而有助于案件的客观公正处理;三是律师在执业期间收入较高,积累较多的财富,改任法官不容易为生活所迫而贪赃枉法;四是由于需担任较长时间的律师才能被任命为法官,职位来之不易让他们倍加珍惜,不容易为私欲所左右、为金钱所迷惑;五是法官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成为法官必须先考取律师和从事相当时间的律师工作,这样也必将促进律师队伍的迅速壮大和律师业的蓬勃发展。有鉴于此,我国亦应建立法官、检察官从律师中择优选任的制度,以利于司法的独立、公正和廉洁。

同理,也可以考虑从法学教授中选任法官、检察官。

四、建立法官、检察官逐级晋升制度

一些国家所实行的法官逐级晋升制度同样值得我们借鉴。一方面,为了提高法官、检察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增加其社会阅历和诉讼经验,可以考虑从律师中选任法官、检察官;另一方面,顾及我国长期以来有着法学专业毕业生直接进入法院、检察院工作的传统,因此在实行从律师、法学教师中选拔法官、检察官的同时,也可考虑实行法官、检察官逐级晋升制度。具体设想是:法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参加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合格者选择法官、检察官为职业的,在经过2—3年的业务培训或研修后,只能到基层法院和检察院工作,5年后工作成绩突出者方可选任到中级人民法院和相应级别的检察院工作。在中级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工作5年后,工作成绩突出者方可选任到高级人民法院和省级人民检察院工作。在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级人民检察院工作10年后,工作成绩优秀者方可选拔到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当然,也应考虑,法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参加司法考试合格者经过1-2年的业务培训或研修,可以直接进入中级人民法院担任法官或相应级别的人民检察院担任检察官,法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参加司法考试合格者经过1年的业务培训或研修,可以直接进入高级人民法院担任法官或省级人民检察院担任检察官。这种逐级晋升的制度有利于法官、检察官受到各种审判、检察岗位的训练,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和提高工作水平,从而为司法公正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充分的保障,同时也使法官、检察官感其职位之不易而倍感珍惜,保持谨慎,而有效地预防司法腐败的发生。

五、实行法院院长、检察长只能从法官、检察官中选任的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和各级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从党政机关调任的情况比较普遍,但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和实施,这种做法弊端暴露,并引发了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不利于办案质量的提高和司法公正的实现。法院院长和检察长从党政机关调任,由于其知识、经验和能力所限,显然无法真正地承担起对案件进行审批和最后把关的重任,从而也就无法保证案件质量和实现司法公正。第二,不利于吸引优秀法律人才进入司法队伍以及司法队伍的职业化和精英化。由于院长、检察长不是职业法官、检察官出身,因此难以与其他领导的职业法官检察官形成法律职业共同体,从而也就不符合司法改革中所提出的司法队伍职业化和精英化要求。第三,不利于司法独立的实现。长期在行政机关工作,人际关系复杂,难以保证其在司法工作中不偏袒、不徇私情、旧情。从而偏离司法独立及司法公正。

有人认为,根据《法官法》和《检察官法》,可以考虑以后不再将未接受过法律专业训练的党政领导担任法院院长、检察长,但如果党政领导原来在高等政法院校本科毕业,则是可以调任法院院长、检察长的。我们认为,虽然这样的党政领导受过法律专业训练,但毕业后长期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因而不熟悉司法业务,也不具有诉讼经验和诉讼技能,并与行政机关有着复杂而密切的关系,因此也不宜调任法院院长、检察长职务。故宜痛下决心,在近2—3年内再次修改法官法和检察官法,规定法院院长和检察长只能才能从法官、检察官中产生,如此方能有力地推动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司法公正、司法独立的真正实现。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司法官队伍素质地区之间差异较大,笔者建议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省或市进行试点,待条件和时机成熟之后,再全面推开。显然,改革我国司法官选任制度要走的道路还很漫长。

第三篇:美国陪审团制度

美国实行的是陪审制度,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和可能被选入陪审团。法官只能帮助陪审团理解法律,无权干涉案件结果。陪审团成员都是随机挑选的。到了法庭还不知道会被选入哪个案例。200多各个来自不同族裔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候选人等待入选。行贿受贿的可能几乎到了零。

美国法律其中一个重要的观念是陪审团制度,也是属於普通法传统,在美国宪法的第六条修订案里列明人民涉及刑事案时有权要求一个陪审团的审讯凡入籍成为美国公民的人,有义务免费担当陪审员一职。移民美国的人,对此要有一定认识。陪审团在西方社会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希腊的城邦时期,陪审团制度经已确立和流行。在阿里斯多德的名著《希腊宪法》中所述及的陪审团,与现在美国的陪审团制度十分相似,这实在使现代人十分惊奇。当时希腊还没有审讯律师,人民是自我代表的,陪审员也是普通市民,可以说是真正的人民法庭。案的陪审团由二百至三百个陪审员组成;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审判团,五百零一个陪审员所组成,结果多数陪审员判他有罪。开审前每个陪审员都分得两个小金属牌,一个铸著「有罪」,另一个「无罪」。当控辩双方提出证据后,陪审员就作出自己的判断,把其中一个金属牌放进一个罐里,决定被告人是否被定罪。

今日美国的陪审团定为十二人,这是英国在一一六六年英皇亨利二世时所开始,而在一三六七年正式确立的。陪审员都是普通市民,他们要宣誓以公平客观的态度来听审,由法官主持和作有关法律上的指导,然后集体作出裁决。

事案的陪审制度大致相同,但判决的标准则有所分别。

政府和大部分州的制度,一件案件的十二名陪审员一定要达成全体一致的决定(unanimousdecision),方能裁决。(俄勒岗州的刑事案,十对二即可裁决。

案的陪审员则只要达成大多数的共识,就可以判案。美国各州的民事陪审法律都有不同,例如加州是九对三,俄勒岗州是十对二定案,佛州是十对二。

刑事和民事陪审制度的另一分别,是民事案的陪审员往往要对案中个别的问题分别作出裁决,英文叫做「特别的裁决」(Specialverdict)

告向原告赔偿,在另一事项上可能判决部分赔偿或毋须赔偿。

无论在刑事案和民事案中,如果陪审员 持不下,无法达成共识又怎样呢?这种情况远在希腊城邦时代已有出现。当时的制度是如果认为被告有罪和无罪的陪审员各占一半,被告人就会被释放。今日陪审员不能达成共识的话,就出现了“Hungjury”即「悬而未决的陪审团」。在刑事案件中,只要陪审员中有一个认为被告无罪,就会造成“Hungjury”;而在民事案中,按不同州的法律,得大多数的共识,也会出现“Hungjury”;当法官宣布案件是

审讯无效,要重订日期,重选新陪审员来审讯。

刑事案必须共识

当时一件最后点算金属牌来刑事案和民陪审员不能取“Hungjury”时即宣布这)民事就是由 在刑事案方面,按联邦,例如案中某一事项判被

为甚堋刑事案的要求要高得多,而在刑事案中陪审员必须达成一致共识才能定罪呢?这种一致共识背后的法律精神,是基於刑事案的被告如被定罪,涉及的惩罚是刑事的,换言之定罪后会坐牢,失去人身自由,重大的案件会涉及死刑,是生命攸关的事。可以说,被告的命运是掌握在陪审团手中的,所以一定要陪审团达成一致共识,对被告的罪行毫无疑问,定罪才算公允。这与刑事案中采用「毫无合理的疑点」的审判标准,原则上是一样的。

陪审团制度的原则是很理想的,可是也出现了很多引人争议的问题。八五零年后的欧洲,随著纳粹、法西斯和共产主义的出现,大部分国家经已取消了陪审团制度。一九四三年第二次大战时日本也取消了这种制度。在於英国和美国,而百分之九十的陪审团审讯案件,都在美国。

(一)陪审团制度保障公民自由的政治功能

陪审团被美国看成是捍卫自由的堡垒,陪审团制度通过二种方式捍卫公民自由:一方面陪审团制度通过人民分享司法审判权,以权力制约权力,保障公民自由。现代民主政治的根本特征就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因现代国家由于地域辽阔、人囗众多、政治与经济相分离等原因,现代民主都是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人民不直接地、经常地行使自己的权力,而是选举自己的代表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这意味着政治权力的主体与政治权力的行使主体之间存在某种分离。这种分离可能失控——政治权力不是按照权力所有者的整体意志,权力行使者的意志和情绪而运行,以至出现政治异化异变,权力的行使不利于权力所有者或者偏袒部分所有者行使者,为防止政治权力失控,需要建立各项制度或机制,以制约权力行使者,有效地保障人民的自由权。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在权力行使者——国家内部,将权力分为立法、行政、这是权力行使者对权力行使者的制约。这种制约制度要发挥防止政治异化的作用是以各权力行使者都能恪尽职守为前提条件,这显然只是一种理想。在三权中,司法权被认为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是否能够确保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公民对一个国家还有没有信心的检测标尺,同时还是一个社会能否稳定的寒暑表。因此司法的权威相对于其他政府部门而言,具有其固有的特殊性,此,必须确保其公正性[2]。一旦出现权力失控,后果不堪没想。培根指出:次不公正的司法判断比多次不公的其他举动为祸尤烈。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断则把水源败坏了”[3]参与立法、行政权的行使,但人民直接参与司法权的行使就具有特别的意义。审团制度就是作为社会公众代表的陪审员参与诉讼活动,法官分享了司法权,人民或一部分人民直接参与了权力的行使,想家托克维尔评价说:“实行陪审制度就可把人民本身,或至少把一部分公民提到法官的地位,这实际上就是把陪审制度,把领导社会的权力置于人民或一部分公民之手。”[4]权力所有者直接行使权力,权力所有者与权力行使者实现了统一,相对其他权力行使者来说,他们是最不容易滥用权力和腐败的。从而使司法权内部实现了一部分司法权对另一部分即职业法官的权力制约,力制约权力。从而有效防止司法的独断与专横,保障公民的自由、民主。即而是凭着[1]。国家正是权力的”,就是三权相互制约。也是普通正是基于“一这些不公的举动不陪法国著名政治思他们分享司法权,是权

现在的陪审团制度主要存——政治权力在运行中发生“以权力制约权力司法三权,因为。因此,人民不能更多地直接是权力的所有者与职业

另一方面美国认为陪审团保障公民自由不仅通过权力制约权力来实现,而且陪审团审理是公民的权利,通过权利制约权力来实现。陪审团制度传入美国后,进一步受到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每个人都有权由“和自己同类的人”来审讯、“人民代表参加审判”等思想的影响,使得陪审团制度有了更新的意义,陪审团制度不仅仅是对抗王权和势力集团的武器,而且成为民主的形式之一,它作为民间法律组织与另一民间法律组织——律师职业团体是民主审判的两根柱石,是产生权利、公正及合理稳定的社会秩序的前提[5]。因此,1776年的《独立宣言》对英王进行的一系列控诉中,就指责英王在许多案件里剥夺殖民地人了使之不能享受陪审团办法的利益[6]。陪审团制度作为美国独立战争要争取的重要权利之一,作为独立战争的胜利果实而被写入美国权利(1975沿引宪法上的权利要求陪审团审理,法官的权力,赋予公民,相反,否使用陪审团属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所以英国法官法官德夫林勋爵称赞说:段,......,它还是象征自由永存的明灯。至高地位的陪审委员团就是一个共和国,陪审制度是人权的伟大的而又几乎是唯一留存的堡垒民成了最终的审判者,由。

(二)陪审团审判提升审判公信力的司法功能美国学者认为,者,所以,在一个特定的案件中也可能给判决带来偏见。但瑕不掩瑜,就社会正义来说,陪审团本身可被看作是一个重要平衡器,审团能够通过证人证据,从警察或社会大众所要求的角度来作出解释

1、组成成员的人民性陪审团在古英语中的解释至少是一组与自己同等地位的人,自己的同辈,所以17、18世纪和人被指控犯罪,由陪审团审判。审团成员的专有资格。立时,美国陪审团就具有了超越阶级的人民性。现代美国法规定陪审员应是岁至70岁的美国公民;陪审员应是每年纳税阅读和书写英语;现在妇女也可以担任陪审员,地位、国籍等状况的影响同时为确保陪审团的人民性,召集,具体由陪审团选审官或法院办事员负责,任,最初是从电话号码簿上挑选陪审员,选定陪审团名单,1933也只有人民成为自己的审判者,陪审团审判的消极作用就是可能是某种隐蔽的社会偏见者的容纳

世纪时英国人受同一阶级的人们的审判,他有权由从上院选出来的人组成的陪审团进行审判,但美国被认为是没有阶级的社会,因此,还有一些不得担任陪审员的人。它排除了那些装不起电话的人。1787年宪法,陪审团制度成为宪法上的排除职业法官的独断,而英国则没有明确将陪审团审判作为权利

“由陪审团审判不仅是实现公正的手

”[7]一个从人民当中选举出来的法官团体 就是说,有时是有意识的观察世界的方式,[9]。没有世袭爵位,如果说英国那时陪审团还有阶级性,250美元以上的有财者;还要求能早期妇女不能担任陪审员,美国现有学者主张陪审员的挑选应不受贫富、[10],从而在法律上确定了陪审团的人民性。建立了陪审员召集制度。一般在受理案件法院的辖区内选这一做法被一些指责是以不公正的方式近年来通常联合使用选民名单、从而以权利制约职业潘恩赞扬说:“在这里居于[8]。陪审团制度真正使人才能确保人民的民主、陪审团的人民性使陪如一个有世袭爵位的否则,不具备属于陪那么自美国独 美对陪审员的选任由法官”,自就不21但经济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决陪审团不是宪法上的权利)。因此,公民可以保障公民的自由与民主。年法律明确规定的适用陪审团的案件外,其他的案件是并通过自己的潜意识,19

电话号码簿名单、汽车登记名单以及其他程序进行挑选。目的是使陪审团能够超越种族、经济方面的偏见,使审判公正,同时也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参加到司法民主中。

2、组成人数的人民性

从数量上说,人民总是代表多数,也只有多数才能代表人民。而合议庭一般人数较少,如我国民事诉讼中合议庭一般由三人组成,刑事诉讼中一般由三人、五人或七人组成,司法实践中多是三人,而美国陪审团一般由12组成,是我国合议庭组成的二倍甚至四倍。陪审团人数的众多性使其不易腐败,正如凯文所言,要影响甚至收买12个人,比影响甚至收买1个人要困难得多。人数的人民性是裁判人民性的根本保障。

3、裁判的人民性美国的陪审团负责事实审,判决实行多数同意制度,即作为陪审团的裁决,人数众多人的裁决,而取得一致意见,通民众的裁决,切的人都像他们一样的合逻辑,人的昏乱和谬误。所以,陪审团进行事实审,法官进行法律审,法官和陪审团相互影响、交流,很可能比法官单独工作更能取得健全的结果贴近社会生活,反映民意。为了保证陪审团裁决的人民性,些对特定案件抱有明显的或可察觉的偏见的人,选陪审员宣誓就职开始,是否对案件具有可能影响判断的特殊知识,否认识证人以及其他任何不能担任陪审员的原因。干预,只是告诉陪审员如何投票,如何选出陪审长主持评议,看待证人、分析证据的方法,福尼亚宪法允许法官对证据发表意见,但他们从不这么做。美国体制非常中立,法官的任务是严格限于行使公断人或仲裁人的责任,则,并鼓励他们自己决定运用这些原则认为陪审团是社会正义的一个重要平衡器,实现社会正义所必须付出的成本。相对于时间和金钱而言,社会正义更重要。正是因为陪审团审判的人民性,进行审判,相对的人,民众组成,与被审判者、社会公众身份认同,是自己人的审判,而且人数众多。因此,陪审团审判相对于完全的专业法官审判在民众中有更强的公信力,进公众对司法程序的信心民的审判才会得到人民的信任。

(三)陪审团促进立法的造法功能英的陪审团制度和法国等国的陪审制度作为司法制度,陪审团制度除司法功能外,相对于法官的裁决,陪审员通过对证人证供之可信性和可靠性而行得的综合判断比法官一己的判断更为稳当;美国认为某种程度上法官必然与杂乱无章的社会脱节,而陪审员来自普通民众,一是建立了陪审团审查制度,法庭将询问他们的姓名、宣布他们应当运用的法规。相对于合议庭制度,[13]。陪审团制度使人民成为真正的审判者,也只有人 还有造法功能。更有人民性,其次是因为陪审团裁决是来自普美国采取询问主义,职业、是否对诉讼的一方当事人有偏见,二是法官对陪审团裁判时不加[12]。三是对陪审团裁判的低效,美国则因此使用陪审团即使费时费财,也是社会的管理者,美二国都承认陪审团容易被当事人的名陪审员的多数意见常误认一他们常常比较明了普通[11]。从而使司法更以尽可能地排除那即就是从候是即使有的州如加利也是 是与普通民众而陪审团由普通可以促但在美国,12这是因为是陪审团裁决是是否与案件的利害关系,而不对证据发表意见,他们只是告诉陪审团基本原即完全由专业法官组成法庭其组成成员的身份不是普通民众,这种身份的不认同使得人们对他们的审判心存介蒂。

只有司法功能,辞藻所打动,有时做出不顾法律的裁判。对此,英国法官有时以陪审团的裁判不合法为由,否定了陪审团的裁决,而进行重新审理。而美国认为陪审团明知故犯的少,微妙而不自觉的漠视的情形则比较多,尽管美国有的州法规定,法官在陪审团没有足够证据作出这样的决定时,可以作出不顾陪审团决定的判决,但法官一般并不这样做,而是承认陪审团的裁判,并努力为这种裁判寻求合理的解释,如在一些案件中,陪审团不顾本来应该阻止原告取得救济的被害人的助成过失,只是在损害赔偿金额上考虑原告过失,从而发展了所谓比较损失原则。这一原则后来为法院采用。美国学者对此解释是,既然陪审团作出不顾法律的裁判,该查究的是法律是否需要修改,该怀疑的是法律是否公正。陪审团有时就是正规法律的批评的和间接的法律改革者审团不顾法律作出了约翰第一条修正案的想法,遵守法律或超越法律的惊人力量不仅是案件的审判者,而且是法律本身的审判者。

(四)陪审团制度推进法制教育的教育功能法制教育的形式很多,就是将法制教育作为课程,社会生活现实有一定距离。活实践,进行法制教育。这种教育比课程化教育更生动,更具体,更深刻,而且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陪审团人数虽然只有身就是法制教育的过程;路、方法及语言的影响;系、法律思维。因此,东西[16],而是把法律变为现实生活。所以陪审团审理也是法治精神向社会渗透的重要渠道,无形中提高了社会整体的法律意识,社会效果[17]。而且相对于课程化法制教育来说,参加这种司法活动(陪审团审判)对于培养人们的守法习惯所起的作用要超过其他任何活动。学家曾把它说成是“

[14]。这种思想在辛格审判中已经凸现,殖民地陪.彼得.辛格无罪的判决,就在此时产生了有关后来宪法主要是陪审团希望这成为他们的法律。所以陪审团确实有[15]。陪审团制度实现了人民是最终的审判者,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法制教育模式,一种是课程化教育模式,纳入教学计划中,这种模式重在理论系统教育,但与另一种模式是生活教育模式,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生更容易为受教育者所接受。陪审团制度正是一种生活教育。人,但他们是从上千人中遴选出来的,这个遴选过程本在审判过程中,普通公民常常受到法律家分析问题的思而且普通公民参与审理和裁判,直接体验法律与生活关陪审团审判不大会将法律变为与生活脱节的神秘而抽象的扩大了司法审判的政治效果和一位伟大的历史”[18]

12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和进步的一种最强大的力量

第四篇:美国陪审团制度

*陪审团制度的产生*

陪审团制度是美国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份。两百多年前,美国的开国先父在制定宪法时补充了《权利法案》,以保障普通公民的权利不受政府权力的侵犯,有关陪审团的规定在宪法中出现了三次。宪法第五条修正案规定,除非大陪审团提出公诉,否则人民不受死罪或其它不名誉罪的审判;第六条修正案规定,刑事诉讼中,被告享受由公正的陪审团迅速和公开审理的权利;第七条修正案规定,在普通民事诉讼中,如果争执价值超过20美元,由陪审团审判的权利就应该得到保护。

以上说的是涉及美国联邦法律的案件,因此要由联邦陪审团审理。美国法律包括联邦和州两套系统,如果是涉及州法律的案件,由各州根据各州宪法,组成自己的陪审团审理。大多数州给予刑事案件的被告由陪审团审理的权利,对于某些民事诉讼,各州给予原告和被告双方由陪审团审理的权利。但无论是在联邦法庭,还是在各州法庭,被告都有权放弃由陪审团审理的权利而要求由法庭审理。美国的陪审团可分大陪审团和小陪审团。大陪审团只处理刑事案件,职责是听审证据,也就是根据检察官、当事人以及证人的陈述,决定是否对被告进行起诉;小陪审团在刑事诉讼中,则通过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决定嫌疑人是否有罪,在民事诉讼中解决争议,并决定是否赔偿。

*陪审员的挑选过程*

那么,什么人可以做陪审员呢?华盛顿特区高等法院的资深法官迈兹说:“根据美国建国以来制定的法律,被传唤到庭的陪审员人选应该具有代表性,以体现法庭所在社区人口状况。也就是说,法庭在从任何一天被传唤到庭的公民中挑选陪审员时,要使其反映当地人种的组成、经济状况的差距以及种族的不同。因此,在挑选陪审员的过程中,全国各地的法庭和行政人员要采取特别的措施,确保被传唤的人包括最广泛的人群,从18岁的年轻人到老年人,人选应有尽有。”为防止歧视,法庭要确保这些人以随机抽样的形式挑选,只要没有犯罪前科,精神正常并有能力断案的成年人,都可接受挑选。公民一旦接到传唤,就必须到场,因为这是美国法律规定每位公民必须做的。

除非得到有关方面的同意或有特殊理由,否则必须履行接受传唤的义务。纽约州的海伦·哈德70高龄,也受到传唤。她说:“有一天,法庭打电话通知我到纽约的一个地方作陪审员。我说自己70岁了,当陪审员恐怕不合适。他们说,年龄大不是正当理由,如果你不来,我们就派人接你来。最后,我还是自己开车去了。到了那儿以后,律师和当事人在一间屋子里谈了很久。最后,一位律师出来说,不需要我们效劳了,因为嫌疑人已经认罪。”

律师要从接受传唤的人当中,选出他们认为最合适的陪审员。迈兹法官说,法庭有时会传几百人到法庭,然后再从中进行筛选。他说:“法官首先欢迎他们接受传唤到法庭来,指出这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并对他们的服务表示感谢。之后,法官会简单介绍案情。比如,他会告诉陪审员,这是一起政府起诉某人偷窃车辆的刑事案件,或是一起涉及交通事故的民事诉讼。法官告诉被传唤的人,在挑选陪审员的过程中,原告和被告律师以及法庭会向他们

提出一些问题,以确保刑事案件中被选上的12名陪审员或民事案件中被选上的6名陪审员会秉公断案,而且对政府、被告、原告没有任何先入之见,他们在听取所有证据之前不做任何判断,彼此间能合作顺利,最后做出符合法律的公正判决。”

*陪审员的责任和义务*

政府部门雇员南希已经数次做陪审员,最近一次是2002年5月。当时,一位女士到法庭上告开车撞她车子的一位男士,并因修车耽误三个工作日而要求得到赔偿。南希说:“当时,受到传唤的人来到法庭后,双方律师向我们提出问题,如果谁认识当事人,就不能成为这个案子的陪审员。最后,12个人被选上。审讯持续了一天,我们坐在法庭上,听取原告和被告双方以及各自证人提出的证据,然后我们到另外一间屋子里进行审议,以确定这位男士是否有罪,以及如果有罪,他应该向这位女士提供多少赔偿等。最后,我们一致做出这位男士有罪的判决。”陪审员在断案期间,不能向包括自己家人在内的其他任何人透露有关案子的任何情况,陪审员的审议是保密的。如果陪审员被发现行为不当,将被剥夺陪审资格。另外,陪审员在审议过程中私自离开,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今年2月,在一起谋杀案中担任陪审员的一位妇女在审议过程中跑到墨西哥度假,使法庭的审议推迟了一个星期。她度假结束出现在法庭时,法庭判她7天监禁,并施以罚款,同时下令她从事40小时的社区劳动。

*陪审员意见不一致怎么办*

各州法庭一般不需要陪审团做出一致判决,但在联邦法庭,如果判决不一致,陪审员就要重审,直到做出一致判决为止,因此,有些复杂刑事案件的审讯可能持续几个月。

德克萨斯州律师康莱德解释说:“Hung jury是不能做出一致判决的陪审团。比如说,刑事案件要求12名陪审员做出一致判决,但最后的结果是9名陪审员认为被告无罪,3名认定有罪,因此被告就可能再次接受审讯。但是,这种情况并不常常发生,只占全部案件的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四。”

如果陪审员始终不能做出一致判决,法官就要宣布“失审”。“失审”的意思是在做出判决之前审理就告结束。在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后,出现陪审团悬而未决的情况是非常令人遗憾的,这样就造成未来某一时候再审,或有关各方乾脆放弃诉讼的后果。另一种比较少见的情况是jury nullification。

马里兰州检察院培训部主任多恩律师处理过大量刑事案件,他说:“Jury nullification的意思是:陪审团宣告被告无罪,虽然证据表明被告的确是有罪的。这也许是因为陪审团不喜欢有关法律或提出的指控。根据美国的陪审团制度,一旦陪审员宣告某人无罪,一切就成定局,因为不能就同一指控做出的宣判,对某人进行第二次审讯。这是jury nullification和hung jury 的不同之处。如果出现hung jury,陪审团说,我们无法做出一致判决,他们可以重新挑选陪审员,并对案子进行重审,也许重审时会做出一致判决。而如果出现jury nullification,陪审员宣告某人无罪,案子就到此了结了。”

正因如此,人们担心有些陪审员会利用jury nullification而不顾法律事实宣告某人无罪,以期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或其它目的,因此对陪审团制度提出异议,同时也对陪审员能否不受外界干扰秉公断案的能力表示怀疑。

*陪审团制度是否应继续下去*

下面这个案子曾使人们对陪审团秉公断案的能力提出疑问。1954年夏天,俄亥俄州发生一起杀人案。当时,怀孕四个月的玛丽莲·谢波德太太在家中被人杀害,她的丈夫谢波德医生被控杀害了自己的妻子。虽然他一再申辩说,有人闯入他家中,杀害了他的妻子。但是,在俄亥俄州的法庭审讯时,由于陪审员在审议此案之前受媒体大量诋毁性报导的影响,因此判定谢波德有罪。这个案子最后上诉到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1966年6月6号,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8比1的多数推翻俄亥俄州法院早先的判决。判决指出,当地媒体的诋毁性报导影响了陪审员的判断,使谢波德案没有得到公正审理。最高法院做出裁决时,谢波德医生已经被囚禁了10年。法院同年重审此案,陪审团宣判谢波德无罪。但是,此时的谢波德医生已经家破人亡,心力交瘁,四年后就病故了。谢波德太太被害时,儿子理斯·谢波德只有7岁。理斯·谢波德为讨回父亲的清白,于2000年向俄亥俄州提起民事诉讼,并要求得到索赔,但没有告倒俄亥俄州。

理斯·谢波德表示了对美国陪审团制度的失望。他说:“我认为陪审团仍应继续实行下去,但是它很容易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小的社区内。因此,我们应该对这个制度重新进行研究,因为大量恶毒的宣传有可能激化公众的情绪,从而把一个人置于死地,并错误地处以死刑。”

但是,马里兰州检察院的多恩律师认为,虽然陪审团制度有很多地方仍待改进,但总的来说,它的利大于弊。他说:“陪审团制度是自由民主制度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使公民有权对向其他公民提出的指控做出判断。在是否继续实行陪审团制度问题上,各种看法都有。有人提出由专业陪审员断案,也有人建议由三名法官小组或一位法官决定某人是否有罪。虽然美国的陪审团制度要求我们有举证的责任,而且在刑事案件中必须得到12个陪审员的全部同意才能定罪,但我还是倾向这种做法,因为它保证政府权力不被滥用。”

美国陪审团制度的优点:

第一,人民直接参与司法工作,体现了人民的民主权利,可以增强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和爱国心。在美国,新移民入了美国国籍,有几方面好处:美国对公民的保护显著优于对非公民(包括合法永久居民);公民比非公民更容易就业;享受公民才能享受的社会福利待遇;享有选举权被选权和作陪审员的权利等。所以新移民被遴选作陪审员,心情上是高兴和兴奋的,认为自己也被美国信任,有了参与司法工作的权利。一位参与过四次陪审工作的华人,撰文介绍自己的经历,结论写道:“我以获选陪审员为荣,在陪审中获益匪浅。希望华人们都能了解这一制度,不要放弃当陪审员的机会。”

不过华人新移民当陪审员的相当少,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英语水平不过关。参与陪审工作,英语必须完全过关,因为讨论分析案件只会日常生活用语是很不够的。除了英语,还需要对美国的社会情况和风俗习惯等都比较熟悉,否则也难胜任陪审工作。二,新移民忙于为谋生而奔波,担心充当陪审员影响自己的生意或工作,经常想方设法找出理由推辞掉。

第二,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因为是在美国公民中广泛征集陪审员,而参与陪审工作的第一步就是接受法官“活的法律教育”,所以实行陪审团制度对美国的法制建设,有积极的作用。

第三,可以防止法官偏听偏信,独断专行,出现误判错判;也可以堵塞某些行贿受贿的途径,防止某些贪赃枉法现象。陪审团是临时组成的,一个团只负责审判一个案件,审判完就解散;陪审团人数较多,审判期间又与外界隔绝;诸如此类的制度规定,使行贿相当困难。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陪审团制度对美国司法的公正与廉洁,确实起过重要作用。

美国陪审团制度的弊端:

第一,遴选陪审员的条件问题:美国不准医生.律师.教师等职业的人士担任陪审员,这就排除了许多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再有,前面讲过,由于陪审工作津贴不高,许多高收入的人不愿意作陪审员,这样,事实上就又失去一大批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其结果,陪审员主要来自一般平民和收入较低的人群。这些人,法律知识水平和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相对来说是不高的,影响进行裁决的水平。

第二,由谁遴选和如何遴选陪审员?有的西方国家(如英国),遴选陪审员是从候选陪审员名册中随机抽样选出,弊端较少。美国不然,是由法官和两造律师挑选。有些富人便花大钱聘请“高明”的大律师(实际上是老奸巨猾,经验丰富的“讼棍”,这种律师最会钻法律漏洞,经他们辩护,可以把重罪变轻罪,把死罪变“无罪”)参与遴选陪审员,其结果陪审团的构成变得有利于花大钱的被告,而不利于花不起钱请“大律师”的受害者。辛浦森杀人案就是十分明显的实例。辛浦森是黑人,被非裔美国人视为本族裔的“英雄”,从情感上就袒护她。被杀的辛的前妻和她的情人都是白人。经辛浦森所聘大律师的“努力”,陪审团12名成员换来换去,最后为黑人9名,西语裔1名,白人2名。这样的构成就使得陪审团内存在一种不公正的种族歧视情绪,这是辛案刑事审判所以荒唐的重要原因。

第三,“一致通过”原则在审判复杂案件时,往往行不通。因为案情复杂了,分辨案件的性质和罪行轻重的程度就比较困难,会有不同看法,甚至严重分歧。何况陪审团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有人思想固执,听不进别人意见,喜好坚持己见,那就更难一致通过。所以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不是“一致通过”原则。这样就很少有“挂起来”的现象。

第四,陪审团的裁决是“最后判决”,除非程序有问题,不得上诉。这条规定显然不合理。美国陪审团进行审判的水平实际上并不高,为什末他们的裁决就是“最后判决”呢?真正的法制,应当一切服从法律,如果陪审团的裁决并不符合法律规定,当然应允许上诉。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国家做法各不相同。德国的陪审员是辅助法官判决,因为德国舆论认为法官的专业水平比陪审员高,应当以法官为主进行审判。加拿大的法官对陪审团意见有否决权,并且可以对陪审团陈述自己的意见,要求陪审团再审议。美国只许法官向陪审团讲解法律条文,不许用自己的意见影响陪审团,理由是尊重陪审团“自主判决”。

第五,陪审团制度有利被告。由法官直接审判,原告.检察官只要凭证据说服法官一人,就能定罪;而由陪审团审判,原告.检察官就必须凭证据说服陪审团12人才能定罪。后者当然比前者困难,也就对被告比较有利。所以虽然原告和被告都有权利要求陪审团审判,但事实上原告要求陪审团审判的很少。

第六,陪审团制度有利富人。陪审团审判的费用是很高的。由陪审团审理时,律师的出庭费一般是一天2000美元左右,诉讼两星期就要花两三万美元律师费。如果诉讼旷日持久,仅律师费就可以使人倾家荡产。如果被告方官司打输了,法官还可能加重对被告的量刑,因为进行陪审团审判,政府也要花更多的费用。所以,不是富翁富婆不敢轻易要求陪审团审判。

第五篇:美国陪审团制度

美国陪审团制度浅析

姓名:李隽婕

学号:32012090015

班级:财政税务学院 财政班

一、陪审团制度的历史

陪审团制度首先起源于英国,为了帮助国王调查犯罪,到了17世纪末成为了反对国王武断发生起诉的盾牌,在北美殖民地的时期,各地区法院在审理刑事和民事案件时,广泛采用陪审团制度。而后作为独立战争的果实,陪审团制度被写入了美国宪法第五和第六修正案。

二、美国陪审团制度概况

(一)陪审员的产生 1、适用主体

1689年《联邦陪审员挑选及服务法案》规定,除以下原因,否则每个成年美国公民都有担任陪审员的义务。

(1)对英语掌握不能达到流利的程度或不会说英语

(2)由于精神上身体上的原因,不能履行令人满意陪审团服务

(3)被以可能判处一年以上监禁刑的罪名起诉,或有在某一州或联邦有一年以上监禁刑的犯罪记录,公民资格还没有恢复。、挑选的具体程序

首先,法官从当地选民登记名单中,随机选出一定数量的人,写信询问他们是否可以担任本案的陪审员。然后,法官用问卷的形式审查这些人是否具备担当本案陪审员的资格。最后,法官通知这些人到指定时间到法庭接受庭选,在庭选过程中,双方律师对陪审团候选人具有否决权。

(二)陪审员的回避制度

审判过程中,审判员的姓名和身份都是保密的,除非他们自己向外界揭露。新闻媒体不得擅自公布陪审员的姓名,只能用他们的座位顺代表其身份。

(三)陪审团的工作

1、庭审。在庭审过程中,陪审团扮演的只是听众的角色。双方律师在发言辩诉意见时要面对陪审团,双方证人在陈述案件事实时候也都以陪审团为主要对象。

2、指示。庭审结束后后,首席法官会对陪审团作出指示。

3、评议。之后陪审员被送至秘密的评议室,依据各人的人生经验,朴素的是非标准和简单的法律知识以及控辩双方提供的证据,就案件事实作评议。

4、裁决。在刑事案件中,陪审员裁决必须得到全数同意通过,在民事案件中,一般只要求简单多数通过。如果刑事案件中的陪审团无法就裁决达成一致,那么法官会宣布该案为流案,重新组建陪审团进行审判。

三、陪审团制度的意义

陪审团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洗礼,已经逐渐成为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体系,其意义有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司法公正性

作为最高裁决者的法官难免会因为其自身年龄,阅历,经验,甚至是主观情绪的影响,作出对于案件事实认定的错位,因此设立一个由不同职业和生活经历组成的陪审团帮助法官更准确的认定案件事实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陪审团制度可以有效地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率,这样也可以提高司法的公信力。、有利于遏制司法腐败

在陪审团制度下,法官只能对案件量刑作出裁决,无权对案件事实认定作出任何评议,而陪审团成员均为随机选出,并且有一套极为严密的保密措施,有效地避免了因行贿与陪审员,而做出的与案件事实严重偏离的裁断。、有利于司法公开

除新闻媒体公开外,由12名不同职业的公民组成的陪审团本身就扩大了民众的知情权,另一方面,又给公民参与司法过程提供了一定的途径和渠道。

4、有利于普及法律知识,增进公民法律意识

陪审团制度不仅强化了公民个人的法律意识,并且提供了每一位公民参与司法过程的机会,不仅使得公民更加熟悉本国司法过程的程序,并且通过庭审中律师的辩论,推理,对法律知识的运用,增进公民自身的法律知识。

四、陪审团制度的弊端

在陪审团的价值被认可时,其弊病也在发展中逐渐被人们揭露出来 1、易造成司法效率低下以及司法成本过高

如所周知,美国法律规定刑事案件必须全票通过,而做出这一判决往往是十分困难的。这无疑会造成司法效率低下,导致更多的案件无法及时有效地审理。同时,陪审员的住、食、行均由政府买单,这也是浪费纳税人钱的一种行为。、陪审员挑选制度易造成裁决错误

无数事实证明,大多数辩护律师认为:就陪审员而言年轻的比老的好,结婚的比单身的好,穷人比富人好,而陪审员也会情不自禁的在心理上倾向于同种族当事人。并且财产雄厚的辩护律师会用“背景调查员”和“无理否决权”剔除对自己不利的陪审员,这都会影响评议的公正性。

3、陪审员义务易造成对公民个人生活的侵扰

各国法律基本都确定这样一种理念:非经正当法律程序,公权利的触手不得侵犯广大公民的私生活。目前陪审团制度就陷入了一方面要求司法独立,公正,民主,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的对公民私生活的干扰的这样一种悖论中。陪审团的评议过程往往是持久的,尽管政府会给与陪审员一定的经济补偿,但与公民因担任陪审员所付出的时间,精力,以及误工费比较,显然是微不足道的。假设12名陪审员均为自愿履行陪审员义务的公民,但因种种原因,导致法庭作出了不符合陪审团部分成员意图的判决,那么是否可以推理出这部分成员会因此裁决而认定他们所做的努力为徒劳的,进而产抵触情绪,发展到极端甚至认定此义务干涉了公民自由。

五、对此看法

固然,陪审团制度是有明显的弱点,但是美国人之所以坚持用陪审团制度,就是因为陪审员是最不受任何人操纵控制的。陪审员独立于政府之外,独立于司法系统之外,独立于任何政治势力之外。他们的判断,就是一般民众会做出的判断。当然,这有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这个社会是自由的,普通民众是不受任何控制的。在自由的国度里,一切都有可能。

下载美国检察官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国检察官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国招生制度

    [摘 要]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招生制度(本文特指本专科层次)也颇具特色。本文主要从招生考试、录取标准和招生特点等方面对其招生制度做一简单介绍,并结合中......

    美国校车制度

    一、美国校车的法律制度基础 美国校车作为一种制度的源起有两个重要的法律制度基础。第一是12年基础义务教育法案:首先,所有美国儿童必须接受12年的基础教育,否则违法;其次,儿童......

    美国医保制度

    美国医疗保险制度美国医疗服务体制是市场化与政府作用的产物。作为超级大国,美国在科技和经济领域中具有优势地位,成为各国纷纷效仿的榜样,然而其医疗保险制度,却不被许多研究者......

    美国陪审团制度

    美国陪审团制度的功能及其对我国审判制度 改革的启迪 来源:作者: 美国陪审团制度的功能及其对我国审判制度改革的启迪饶世权(西南交通大学 成都 610031)TEL:(028)87601311 E-mail:rs......

    美国公务员制度

    美国公务员制度美国公务员管理制度特征及其启示华晓晨美国是国际上公认的公务员管理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了解美国公务员管理制度的特征对完善我国公务员管理制度有着积极的意......

    美国法官制度

    美国法官制度 内容摘要:美国的法官制度作为英美法系中影响最大的法律制度,集中体现了对于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的保障。美国实行双重政体制,即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因此美国的法院......

    美国奖学金制度

    美国大学奖学金申请经验美国的奖学金分成很多种。根据设立方向的不同,主要包括以下五类:一是助学金:该奖学金属于金额最高、竞争最激烈的非服务性奖学金,意味着全奖;二是奖学金:这......

    美国宪政制度

    宪政制度,是一个国家民主法制进程的重要保证。所谓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这是宪政一词的法理解释。作为世界上......